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传染病报告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染病报告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染病报告制度

第1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传染病;漏报;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95-02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渠道,而医院的传染病报告是我国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医院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医院传染病报告工作得到空前重视,2006年我院开始实行传染病24h网络直报,但仍然存在漏报现象?为防止传染病漏报,我院预防保健科每月对全院住院病人和门?急诊就诊病人都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制定一系列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奖惩制度?2013年开始全院门诊日志电子信息化管理,漏报率明显下降?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出院诊断为传染病的病例和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门诊日志上诊断为传染病的病例,以及实验室结果查询为阳性的病例?

1.2 方法

预防保健科人员每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查门诊部?急诊科门诊日志和住院病人的登记簿,将上述登记簿上诊断为传染病的与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登记本及网络直报病例数进行核对;通过实验室查询结果为阳性和影像科摄片提示为结核的病例与传染病网络报告病例进行核对,定期到医院病案室按疾病分类查询出院诊断为传染病病种的病例与传染病网络报告病例数进行核对,没有上报者均为漏报?

2 结果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计报告各类传染病1193例,共漏报20例(内科门诊5例病毒性肝炎?泌尿外科2例淋病?输血科1例梅毒?儿科9例手足口病?妇科门诊3例尖锐湿疣),漏报率平均为1.67%?

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计报告各类传染病毒1181例,共漏报6例(感染科2例病毒性肝炎?妇科2例梅毒?儿科2例手足口病),漏报率平均为0.5%?

3 漏报原因分析与讨论

1.部分临床医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认识不足,法制观念不强,执行医院制定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力度不够?医生认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增加了自己额外工作负担,因此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如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确诊某种法定传染病,到出院时才报告,造成迟报,甚至有些出院时未及时上报,没有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个别病人曾入住普通病区,因诊断未明确,最后造成漏报?

2.门诊日志管理存在缺陷 2012年门诊日志是手工登记,临床医生超负荷工作,部分医生对登记门诊日志的认识不足,认为登记意义不大,造成漏报,因门诊日志登记不全,预防保健科无法准确查漏?

3.检查科室与感染科医生?防保科之间信息反馈不及时 检查科室查出阳性结果后,病人拿了结果没有到感染科医生处就诊,门诊日志又没有详细记录病人信息或无记录,检查科室与感染科医生和防保科之间没有及时信息反馈,医生因而不能及时进行填写传染病报卡,预防保健科疫情人员无法追踪,造成漏报?

自2012年8月开始,我院加强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疫情知识及报告的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生进行岗前培训,向每个医生发放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相关知识材料,制定严格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奖惩制度,要求门诊医生必须按盐城市疾控中心要求填写门诊日志,对没按要求填写的医生进行一定的处罚?2013年我院实行HIS系统管理后,把传染病报告纳入系统管理,门诊日志电子化管理,大大减轻了医生工作量,同时门诊日志登记率达100%?科室医生?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每天在HIS系统上可以查看所有就诊病人信息,督查各类传染病报告情况,并通过查看检验科信息,查询到病人阳性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要求医生在规定时限内报出传染病报卡,从而保证防保科疫情人员实行传染病24h网络直报?

4 对策

目前人类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任重而道远?为防止传染病漏报,确保传染病能在规定时限报告?具体措施如下:

4.1 加强传染病法规培训

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报告疫情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特别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认真掌握传染病断诊标准,明确传染病报告的报告时限和报告病种?

4.2 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

加强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奖惩制度的执行力度,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生传染病漏报追究首诊医生责任,并进行一定的处罚,所属科室科主任也负连带责任?对传染病报告?转诊及时的临床医生进行相应的奖励?

4.3 加强传染病督查力度

疫情报告专职人员充分行使自已的职责,利用每天下科室收卡时机,提醒?督促医师及时报卡,发现问题立即找本人修改或重填,加强和临床医生?检验科的联系,及时将传染病阳性检验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通知首诊医生及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坚持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每月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检查各科室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以及住院病例,发现漏报及时反馈给漏报医生,及时补报?

4.4 加强传染病网络建设

进一步完善门?急诊的门诊日志登记工作信息化管理,建立各种疾病监测登记簿?避免以前因手工登记字迹不清的弊端,既减轻了临床医生工作量,也方便了预防保健科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同时在电脑管理系统中设置报病预警程序,在医生诊断传染病时能自动提醒医生报告传染病卡,以杜绝传染病漏报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2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综合医院承担着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着传染病的医疗救治、消毒隔离工作[1]。为了减少传染病的迟报漏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我们对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1 成立医院传染病领导管理小组

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传染病防控工作。

2 制订传染病管理制度

明确有关医务人员的分工、职责,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3 职能科室设专职疫情报告员

明确责任,负责每天向国家疾病报告系统网络直报医院发现的各类法定传染病,各临床医技科室每科设一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疫情报告登记,每周自查,每月汇总后与医院专职疫情报告员核对,查漏补缺。

4 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和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健全疫情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各科室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意识,这是减少迟报漏报现象、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

5 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

要求门诊医生对所有就诊患者按登记项目逐项填写门诊日志,不得漏项缺项,对不能排除传染病而进行相关检查和化验的患者,在日志登记的备注栏做特殊标记,如有阳性结果,及时报告[2]。各住院病区设传染病登记本,经治医生对有关传染性疾病检查的结果进行核实,明确传染病诊断后及时进行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给专职疫情报告员。

6 建立阳性报告制度

检验科、放射科发现阳性报告,除做好专门疫情登记外,还要将阳性报告直接送达开单医生,如开单医生休息,则由科主任负责签字接收,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止迟报,漏报的发生。

7 建立疫情搜索制度

专职疫情报告员每日主动到各门诊、放射科和化验室搜索疫情,将与传染病相关的检查检验阳性结果,收集并登记,核实上报的传染卡,对未及时上报的立即与相关科室医生联系,要求医生核实检查结果,及时诊断,诊断为传染病的,及时做好登记、报告。

8 规范传染病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意识,对就诊病人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普通病房的患者一旦确认为传染病,及时转入传染科隔离治疗。加强医疗废物处理,传染病区污水经处理系统处理后再进入医院处理站。

9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

综合医院的门诊、急诊就诊量大,病种复杂,大部分就诊的传染病人先经过门诊、急诊处理,因此,加强门诊急诊的传染科的消毒管理,是综合医院控制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的重要措施。传染病门诊空气每天消毒一次,桌子、病人座椅、地面每天清洁、消毒二次,遇污染随时消毒,传染病室要做好终末消毒。

10 做好宣传工作

通过座谈会、板报、宣传栏、健康教育、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11 严格实施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

专职疫情报告员每半个月对全院各科室进行1 次巡查,检查疾病的诊断是否与传染病登记相符,有无漏登漏报情况。每月对当月搜索、巡查结果进行汇总,一式3 份,一份上报医院,一份反馈至科室,一份疫情报告员存留,对迟报、漏报者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对全年无漏报的科室,在年终考评中加分奖励。

经过实施上述措施,传染病迟报漏报率明显降低,有效预防了传染病的医院内传播、流行和暴发,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第3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传染病日益增多,门诊患者集中,分诊工作直接影响着传染病的蔓延和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规范地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有效遏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发展,积极做好科学的防治工作。本文结合传染病防治实践,对门诊这一部分的传染病防治提出对应建议。

1 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1 设立预检分诊标志及预检分诊台,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在门诊醒目位置设立预检分诊标志,将呼吸道发热病人、腹泻、肝炎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引导至传染病疾病科门诊或传染病疾病门诊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1.2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对患者开展预检工作,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分诊至传染病疾病科门诊或分诊点就诊,对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诊断的病例到相关的普通科室就诊。

1.3 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门诊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就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4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1.5 经预检为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的患者,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如对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应发给一次性口罩,并给患者佩戴。

2 传染病流程管理要求

2.1 门诊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2 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门诊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2.3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2.4 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及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3 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管理

3.1 做好门诊登记和传染病登记工作。及医院死亡病例登记工作。责任报告人首次发现传染病病人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写报告。报告卡的填写必须使用兰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项目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3.2 实行传染病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乡(镇)责任报告单位负责收集和报告本辖区内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实行网络直报,如有特殊情况不能进行网络报告的,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方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上代报。

3.3 报告时限及时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确诊后,按卫生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非典和乙类中的艾滋病、肺碳疽、脊灰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或疑似患者,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菌痢、梅毒、淋病、乙肝、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和其他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每月按时做好收集、汇总、填表上报工作。报表一式两份,一份上报,一份签字留存。

4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及时准确报告疫情是传染病防控能力的重要体现。医院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并建立完善的医院科室疫情监测网络及每日疫情报告制度,是在应急状态下保障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

5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定期监测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重视预防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以及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医院应当采取标准预防,制定传染病防护制度和分级防护措施,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使用空气清洁柜和紫外线照射净化和消毒空气。检查核对消毒用品储备和有效期,规范医疗废物处置流程、登记和管理。

6 加强培训和模拟演练

第4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 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 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 工作qq:928333977)

关于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县、乡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凌云县每年都组织开展县、乡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现将2007~2008年凌云县县、乡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凌云县共调查十个医疗卫生机构。县直医疗卫生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8个。

2.调查内容

县、乡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和疫情资料管理、疫情的报告登记制度及执行情况。

3.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县、乡各医疗单位2007~2008年1~9月份登记的全部门诊日志(内、儿、急诊、呼吸、皮肤性病等科)、全部出入院登记(内、儿、传染科)和化验室登记薄进行全面检查,将被查出的传染病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和化验室传染病确诊阳性结果的病例(病种包括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痢疾、淋病、梅毒)与该院传染病登记本核对,同时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查对,凡没有排除的或网上没有报告的病例均属于漏报病例。

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疫情报告管理情况

各医疗机构均设有疫情管理领导班子和保健科,有专人负责疫情登记、报告、统计和自查等工作,制订有较完善的疫情管理制度及保健科工作规范等。

2.漏报情况

2007~2008年共查出传染病447例,漏报180例,漏报率为40.27%,其中2007年和2008年的漏报率分别为43.55%和36.18%,年度漏报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2.49,p>0.05),漏报率相当。见表1。表1 2007~2008年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略)

3.各种传染病漏报情况

本次调查中没有发现甲类传染病,查出乙类传染病9种,漏报率为29.41%,丙类传染病4种,漏报率为49.38%。各类传染病中,漏报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第1位是梅毒(100.00%),第2位为感染性腹泻(63.24%),第3位为出血性结膜炎(51.46%),第4位为风疹(43.75%),第5位为病毒性肝炎(40.00%)。见表2。表2 2007~2008年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略)

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漏报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县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49.22%,乡级漏报率为36.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97,p<0.05),县级漏报率较乡级高;报告及时率县级为100%,乡级为70.29%,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3.23,p<0.01),县级报告较乡级及时。见表3。表3 2007~2008年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略)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凌云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两年共查出447例,漏报率为40.27%,高于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的13.20%[1],也高于2005年全国250家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的23.14%[2]。从漏报的病种看,主要是乙类传染病梅毒、病毒性肝炎及丙类传染病的感染性腹泻、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与刘丽华等报告[3]柳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的病种相一致。漏报比较严重的是梅毒、病毒性肝炎,前者为检验室检验发现,检验室检验员根本不知道需要报告疫情,而检验室检验员与临床医生又沟通不够而造成漏报。后者是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法制观念淡薄所致。感染性腹泻、出血性结膜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等,漏报的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①感染性腹泻、出血性结膜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是按照丙类管理的传染病,临床比较常见,医生意识淡薄,认为不足为奇而不报。②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为慢性传染病,存在同一病人反复就诊的现象,加上门诊病人较多,病人流动量大,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③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主要是检验室与门诊医生相互之间没有衔接好,门诊医生给患者开具检验单后,患者从检验室直接将检验阳性结果带走,而检验室也未将阳性结果及时反馈给门诊医生造成漏报。

从县、乡医疗机构漏报情况看,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漏报情况反而少于个别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主要是这些单位的领导比较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健全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有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漏报率较高的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由于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不重视,领导督促检查不到位,加上传染病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传染病报告和开展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此,今后必须加强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染病防治法的普及,提高其对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意识。

通过传染病漏报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为搞好县一级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建立健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和检验室登记的管理制度,统一制订各种表格,并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同时应建立检验室与门诊沟通制度,使检验室传染病阳性结果能及时反馈到门诊临床医生。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和疾控机构联合起来对本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迟报、漏报、不报)进行处罚和责任追究,确保《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林桂新,卓家同,等.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管理及报告质量情况调查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8,12(2):177-179.

[2]施小明,马家奇,王丽萍,等.2005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9):493-494.

第5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5-74-0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了所辖街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预防及协助疾控部门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均易在社区传播,因此加强社区传染病管理成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传染病管理人员偏少,且大多兼职,要做好社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从2003年我国为有效应对SARS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措施以来,我们按要求不断强化管理,健全网络,完善制度,基本杜绝了传染病疫情的漏报、迟报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在此简单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1 构建防控平台。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1.1完善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制定了《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培训制度》、《疫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及《疫情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等相关规定,将疫情报告管理、登记、核对与自查、奖惩制度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要求,发放到中心各临床诊室和辖区社会医疗机构,要求相关制度张贴上墙,医务人员必须熟记填报要求如报告病种、程序、方式、时限等内容。

1.2健全传染病防控组织网络

组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为组长的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监测报告、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疫点消毒及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其成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医疗机构的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共同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处置。

1.3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门诊常年实行预检分诊,腹泻病门诊、发热门诊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急救、消毒、防护药械及物品。

2开展宣传培训。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

2.1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重点传染病防治专题培训,增强大家特别是临床医生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疫情上报意识。每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处置模拟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突发疫情快速反应能力。对新调入或聘用的医务人员,及时安排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专题培训。

2.2做好社区宣传指导

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利用黑板报、宣传单、健康咨询及讲座等形式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处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及干预的知识宣传和指导,提高社区居民对传染病危害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效果。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从而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3疫情规范处置.有效防控相关传染病

3.1监测信息规范上报

要求辖区所有社会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卫生室等)的医务人员认真执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门诊日志登记项目齐全,发现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规定做好登记,填全传染病卡片必填项目,文字要工整、清晰,临床诊断明确、合理,并及时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防保科有传染病总登记簿,配备疫情报告专用电脑,收卡后疫情上报人员要逐项审核报告卡,与填卡人一同补全漏项、更正逻辑错误等,完成登记、网络直报、卡片编号并归档保存。工作人员在登记、收卡、查对、签收和上报的各个环节要认真负责,保证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如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达到标准。为防止个别患者取回检查报告单后因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复诊而导致的传染病迟报现象,要求检验科和放射科医生在查出传染病阳性结果时按《随时反馈制度》的规定以最快方式通报接诊医生,做好反馈记录。临床医生报卡时在《收卡登记本》上登记,并由防保科报卡人员确认签名,防止在出现传染病漏报或缓报时双方互相推诿责任,达到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目的。

3.2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上查询或临床医生上报等途径获得本辖区的新发传染病病人信息,如需疫情处置的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力争不出现传染病扩散或二代病人。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和疾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赶赴现场共同参与落实相应的处置措施。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1加强日常工作监管

每月月初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人员认真检查门诊日志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防保科等处各类登记本,上网核对传染病报告卡,抽查流调、疫点消毒及预防记录,并通过上门调查或电话随访来检查工作完成质量,认真做好疫情报告自查记录。每季召开社区传染病管理工作会议,通报辖区近期的季度疫情分析及汇总材料,讨论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合理协调解决,对下阶段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6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管理老师或班主任、保卫迅速报告,相关科室和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医务室,由校医务室及时整理出文字材料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厅)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第7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一、总体情况

此次受检的医疗单位,各单位领导均较重视,成立了专门的传染病与死亡报告管理组织并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能切实按照有关要求配备用于网络直报的设备,并有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与死亡报告管理工作;医务人员发现传染病(死亡)病例后能认真、完整地填写传染病(死亡)报告卡并及时进行报告;多数医院检验登记比较完整,并加强了对传染病相关检验阳性化验单的管理。此次检查共查阅了9家医疗单位的病案室、门诊日志、化验室、急诊科等处年1月1日至检查时登记的约40万例病例,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361例、报告341例,报告率94.5%;漏报20例、漏报率5.5%;及时报告325例、及时报告率95.3%。发现死亡病例69例,报告69例,报告率100%,准确率71%。详见附表。

多数医疗单位能够按区卫生局印发的《年区霍乱防制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肠道门诊工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霍乱病原检验准备工作和班外就诊腹泻病例的登记工作。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管理方面:

1、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漏报。此次受检的9家医疗单位中,仍有4家单位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分别是省级机关医院、市皮肤病院、省煤矿中心医院和市儿童医院,漏报率分别为25%、13.3%、5.9%和4.3%。详见附表。

2、传染病病例报告不及时。省级机关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省妇幼保健院、省立医院和市儿童医院,报告及时率分别为83.3%、93.2%、93.7%、94.5和98.5%。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完整。省煤矿中心医院存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项目不全现象(如病人属于、病例分类和发病日期等),填写完整率仅43.8%。

4、死亡病例漏报和死因链填写不规范。此次受检的9家医疗单位虽未发现死亡病例漏报现象,但大部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填写不规范。

5、大部分医疗单位门诊日志、化验室和放射科登记本仍存在项目不全和登记不规范的现象。其中市皮肤病院门诊日志存在空白诊断及诊断不规范现象。

(二)肠道门诊工作方面:

1、部分医院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不够落实,肠道门诊开诊后腹泻病人仍混在其他科室就诊,如省级机关医院和省立医院。

2、省煤矿中心医院未设肠道门诊,省级机关医院存在如消毒液过期,业务培训、宣教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三、今后工作的几点要求

1、各医院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网络组织,健全疫情报告管理有关制度。

2、各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新上岗者)对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它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疫情报告责任意识,及时报告发现的传染病和死亡病例,防止疫情迟报、漏报;规范医学死亡证明书的填写、根本死因的确定以及ICD-10编码等内容,提高死亡病例报告质量。

3、疫情报告负责人应经常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人员更换后新上岗者应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

4、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定期对各有关科室的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并对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常规月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和惩罚以规范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第8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班级负责人:班主任陈安洪

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干部

疫情报告人员:班主任陈安洪及本班全体学生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传染病预防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6、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管理老师或班主任、保卫迅速报告,相关科室和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医务室,由校医务室及时整理出文字材料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厅)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第9篇:传染病报告制度范文

2019年,我中心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为重点,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并在全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进一步加强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根据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全面修改了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重新调整了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加强了节假日等薄弱环节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对传染病漏报实行责任追究,今上半年的检查中,发现在传染病报病程序上存在漏报的问题,即对传染病病防治工作进行严格的整顿及整改,通过对全体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并考核,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及时更新医务人员知识,使我中心的传染病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2、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情况:1-12月份,全中心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未痰检肺结核1例),丙类传染病23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2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广州市要求上报的病种水痘1例,均无死亡。各医务人员能较好的执行传染病报告和登记制度,其报表率达100%,网上报卡及时率为100%,完整率为100%,报告准确率为100%,无滥通滥报现象,保证了大、小疫情报告基本一致。

3、按上级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完善了工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专室专人专机专用,为及时上传疫情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4、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今年共对辖区内报告的8起因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在学校等集中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时进行了疫点处理,疫情处理率达100%,控制了疫情蔓延和二代病例的发生。

5、做好肺结核病的管理,中心成立了肺结核防治领导者,指定专人负责。今年发现可疑肺结核1例,转诊的病人数1例,结防机构下放追踪的人数50人,已追踪到位人数44人,结防机构下放服药管理的人数5人,落实在社区面视下服药的人数0人,落实在家庭督导服药的人数5人,上门访视的病人数50人,上门访视次数78次。

6、继续做好院内外宣传工作,一是利用社区宣传栏等形式,二是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与市内医疗单位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协作,向重点人群介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7、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传染病访视按时进行,但由于管理工作较多,访视表上传疾控存在有延迟现象,来年一定严谨工作态度,保证访视表按时上传。

(2)一次年终考核的形式来进行对全年培训的考核,效果不是很好,存在有部分把做好的答案直接抄的情况,来年要求只要参加培训的医生在培训完成后都要考核,比较忙的医生可以把试卷带走,抽空完成。

(3)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太少,还没有做到定期对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进行巡查,指导传染病防控工作。来年应该加强与学校联系,强化疫情报告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