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第1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一、抽象·简单式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国情部分相对抽象的道理比较多,如何变这些抽象的道理的僵化“灌输”为生动的“内化”体会,需要教师认真梳理、注意资源整合,借助一些生动的比喻、幽默等等方式将之“简单化”。

案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两者的关系,并能用此原理分析社会的更替发展原因。

【教学思路】

①引题:从学生的生活中如何买鞋的话题谈起,引出鞋的大小尺寸只能根据自己的脚的尺码来决定,不好随意。(简单易懂);

②初步探讨:随着年龄的增大,当自己的鞋尺码嫌小了,该什么办?回答肯定是再去店里买一双,谁也不会愚蠢到拿一把剪刀把已经张长的脚多余的尺寸给剪掉。(笑声之余,引发问题);

③进步深化:脚感到舒服,鞋很重要,适合脚的尺寸最好。社会的发展就像人成长一样,像脚(生产力)与鞋(生产关系)关系一样,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脚与鞋的关系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教学思考】

通过脚与鞋的关系把原本很抽象的原理“简单化”了。思品教学中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来转借“抽象原理”,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理解·直观式

荀子有云:“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而博得很多学子喜爱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们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实验,而政治课任何借鉴,任何增强直观性,现代教育下,多媒体教学初步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但传统教学下的粉笔构思也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教学思路】

①引题:有化学实验图引出教学话题(如左图引出学生好奇心,集中精神);

②进行讲解:整个圆形玻璃容器代表违法行为,圆形容器内有一块金属板,金属板左边是犯罪行为,右边是一般违法行为,中间留一段空隙,容器下有一注液体的导管。从导管进入的喻为不良行为,当不良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从中间金属空隙进入,从而导致犯罪;

③教师课前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看图思考并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在直观性视觉作用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有一般违法的人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我们一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思考】

这个问题尽管单纯的讲解也可以讲的通,但可能上课的积极性和印象没有在直观视觉作用下来的深刻,所以,思品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充分的把一些需要理解性的问题直观化。这样对学生更能消化、吸收和理解。

三、引导·探究式

案例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的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思路】

①由“人的理想的实现到底最需要什么?”引出讨论的话题,学生各抒己见,比如,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善于创新的精神等;

②讨论完教师肯定每个学生的观点的正确性,分析每个观点好象都是一个人实现理想所必须的具备的;在差不多都赞同的情况下,教师话锋一转,仅仅有这样的精神理想目标就能实现了吗?列举我国“”时期我国制定了“用三年时间赶上英国,五年时间超过美国”的奋斗目标,很容易得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必须先了解自己,不能好高骛远;

③教师概括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根据我国的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我国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学思考】

思品课堂中的一些理论看起来比较“理论”“枯燥”,但仔细琢磨,我们可以发现“理论”实际上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嫁接”,会使思品课堂出现“枝满头”的效果。

四、形象·实践式

案例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过程】

在准备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时,我在打篮球时脚受伤,休息了一段时间才来上课。上课前我找来一根拐杖,铃声响了之后,我“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开始那天的上课,在准备分析为什么我国当前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我先问“为什么老师现在要拄拐杖?”学生回答简单明了,因为老师脚有伤。“那么老师的脚伤好了之后呢?”回答:扔掉拐杖;我马上会意的扔掉拐杖,开始结合上一课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来分析我国实行上述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本”(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等到我国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度时,就不需要再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就必须“扔掉拐杖”。

【教学思考】

第2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门槛之一:记忆之槛

思品课的知识多而杂,涉及的领域又广,中考形式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在复习阶段必须帮助学生做到有效记忆。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记忆方法:

1.图形记忆——理解记忆,直观易懂

对于一些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这种记忆方法。

如人教版九年级第7课第一框主要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成分、基本经济制度等内容,本框内容零散且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把这部分内容转化为以下火车图形: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这幅图可以这样理解,在我国的经济舞台上行驶着一列主要由6节车厢(代表6种经济成分)组成的火车,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所以火车头由它来担当,从图中还可以反映出各种经济成分是平等地位,火车还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图形记忆的优点在于难点直观易懂,便于前后知识的联系,不易遗忘。

2.

关键词 记忆——咬文嚼字,绝不上当

在我们的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字眼:标志、核心、基础、主导……这些知识比较零乱,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命题老师往往把这些内容“偷梁换柱”,使很多同学造成错觉。如人教版第3课中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内容,第5课中有“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的内容,第8课中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内容,三个知识点中都出现了

关键词 “核心”,当然教材中涉及到“核心”的知识点还不止这些,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做个有心人,把同一

关键词 涉及的内容集中到一起,记忆时做到咬文嚼字,考试时就不会张冠李戴了。

3.目录回忆——构建体系,整体把握

思想品德试卷因综合性强而成为难以得高分的学科,在第Ⅱ卷中很多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多个章节,不少学生因没有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答题时顾此失彼,导致失分。

例如,有一年南通中考试卷曾有这样一问:地震袭来时,举国上下紧急驰援,全国人民倾力支持……展现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奏响了一曲撼天动地的壮歌。请你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形成“中国力量”的原因。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答案涉及九年级第3、5、6、7、8课知识,如果不重视构建知识体系的话,就很难完整地回答。因此,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还要加强目录回忆,答题时梳理回忆目录,就能避免遗漏要点。

门槛之二:能力之槛

思想品德各地中考试题,无不以能力立意为主旨,若不具备一定的能力就无从适应这样的试卷。笔者认为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那应对考试就胸有成竹了。

1.提升审题能力——隐性条件显性化

在我们的试卷上经常会出现设问中存在隐性条件的文字题,审题时若挖掘不出,就会导致答案偏离方向。例如,“加油,中国!”成了今年抗震救灾中最响亮的口号。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将这一口号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阅卷教师反映错误率还是比较高的。许多同学被本题材料迷惑,回答的是“怎样参与抗震救灾”。分析一下本题的设问,不难看出其显性条件是“如何做”,隐性条件是“落实这一口号”,我们就可以把题目理解为“我们应怎样为中国加油?”(此题答案可以围绕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承担“振兴中华,富民强国”的历史使命等方面展开。)

不少老师在命题时总会布上几个陷阱,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审题时尤其要看准设问中的隐性条件,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做到隐性条件显性化,领会题目的真正用意,那你的答案才能提高准确率。

2.提升组织答案能力——回归教材,规范答题

有不少学生记忆能力、审题能力都不错,但材料分析题因为答案不规范而失分,这是很可惜的。那如何提升组织答案的能力呢?

(1)注意书面用语。

(2)忌抓住一点不放,大做文章,应思路开阔发散,多角度思考。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4)根据分数确定答案的量和层次,因同学们的答案不是标准答案,所以设计的答案应比比分适当多1—2个要点。

(5)打好腹稿,卷面排好,序号别错。

第3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1.重精讲,正确处理好“多练”与“精练”的关系

“多练”是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熟悉,培养学生知识回归、运用之能力。“精练”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用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比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课本中讲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在你看来,小青一家过上幸福生活的原因有哪些?”;又如2013年云南省大理、楚雄、保山等八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第28题所问“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等。这些类型的题,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内容要精要,方法要精巧,语言要精炼。另外,要把握好适度的习题量,以免学生在过多的习题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精练之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及时的纠正和反馈。同时要求教师注意将知识整合和归类,再将归类整合后的知识点系统传授给学生。

2.重知识积累,正确处理好强记和灵活运用的关系

从2013年云南省大理、楚雄、保山等八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看(选择题除外),客观性很强的是第32题分析说明题第一问“阅读材料一,请你说出目前我省小康水平所达到的状况?”,这一问要求学生必须回答出“目前我省所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像这种客观性很强的题,在2013年云南省大理、楚雄、保山等八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上,非选择题部分共有2个问,涉及7分分数;而在2012年云南省大理、楚雄、保山等八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上,非选择题部分却涉及了“新型师生关系”“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我国的分配制度”等共8个问题,16分分数。从两年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对比来看(非选择题部分),客观性很强的题量有所减少,分值有所降低。对于这类客观性很强的题,学生答题主要以回忆为主,以默写出已识记的相关知识点为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不厌其烦地强记,而且要适时检查落实。在客观性很强的题有所减少的同时,实际上是主观性题型题量增多,分值加大。对于主观性题型,在闭卷考检测要求下,学生答题主要还是以回忆为主,只不过评分标准相对过去的开卷考试要求稍低些。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做好以知识块面为单位的知识积累,让学生接触到这些知识点时能有相应的素材,防止语言匮乏现象出现。比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课本中“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部分,在历年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频率又非常高,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时要要求学生注意做好这些块面的知识积累,做到多读读,加深理解,方能灵活运用。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样,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自己擅长的教法并不一定是适合学生的。一些固有的经验和教法,我们要根据需要大胆改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于学生来说,适合于自己的,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一些错误观念引领下的错误学法,需要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给予指导,不断优化,才能适应我省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的要求。

作者:杨秀兴 单位:云县涌宝中学

第4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1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所有制类型:

①从性质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社会主义企业体系

②从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设立: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5.公司制的优点: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4、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1)直接目的:利润

(2)意义:保持一定的营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③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④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3、企业兼并和破产

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的经济现象;

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破产: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

(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2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

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经济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

(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现代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注意: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7)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

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②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4)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①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3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 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

(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4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

(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 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

(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4)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5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第5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第一,在功能定位上:《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并赋予新的内涵,强调既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又要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坚定性,昭示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权宜之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毫不动摇的战略方针。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这次《决定》不仅再次重申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而且第一次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再分“老大老二”,表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实践来看,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充分印证了“两个都是”的重要论断。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195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4312万户,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税收超过50%,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3.5%,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解决了80%的城乡就业人口和90%的新增就业人口,在民营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已近3亿人。可以预见,未来民营经济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产权保护上:《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并进一步指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极大深化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直接回应了民营企业家的呼声和诉求,解除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2013年初,全国工商联搞了一个调研,访谈了几百个企业家。财产保护和人身安全问题反映比较突出。一是期盼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保护。不少企业家认为“财产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是当前“最大的担忧”,认为企业家移民的首要原因是“怕政策变,出于财产安全的考虑,是为自己买一份保险”,有的企业家说“两卡在手、心中不慌”,有的反映一些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得不到司法上的公正处理,合法权益难以维护。二是普遍期望改善政务环境。不少企业家反映“政府办事机构难打交道”,有人认为“上面很好,下面好狠”,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不讲诚信,“这一届政府签好的协议和项目,换了领导就不认了”,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三是普遍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些企业家认为,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宽松、不公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地位不高,感觉“创业不荣耀、致富不自豪”。

民营企业虽然是企业家出资所有,但他们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是用来继续投资、解决就业,进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不能切实加强对个人合法财产的保护措施,不能激发人们创业创富的积极性,就很有可能对先富起来的人形成排斥,导致社会资源的流失。三中全会直面问题,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必将在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配置方面消除所有制差别带来的“歧视”,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财产安全,进而激发民间投资的巨大潜力,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第三,在政策举措上:《决定》提出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三个平等”。强调权利平等,赋予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为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强调机会平等,赋予非公有制经济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非公有制经济准入领域。强调规则平等,赋予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竞争的平等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在发展环境上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对待、一视同仁,进一步创造了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和条件,要求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这些彰显了党和国家下决心破除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和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信心和魄力。

长期以来,制约民营经济发展有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观念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所有制歧视,在融资、用地、服务等方面由于是“私营企业”而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应该在企业身上作政治上的区别,不能给企业插标签,谁是公有制企业,谁是非公有制企业。因为,只要是中国公民创立的企业,实际上都是社会的企业、民族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创造就业、缴纳税收,为社会创造财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在对社会的贡献上都是一样的,因而必须削除对民营企业事实上存在的歧视。

另一个是体制机制的问题。这些年来,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虽然部分被放开,但“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政策门”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家反映,现在是政策出台一箩筐,但民营企业的意见也是一箩筐,担心这些政策“雨过地皮湿、转了一圈又回去”。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拿出改进措施,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快向民间资本推出项目,全面清理修订有关民间投资的法律法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些问题,从体制机制上作了重大改革。可以预期,“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各种隐性壁垒,必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逐步打破,民营经济将迎来长期利好。

第四,在发展方向上:《决定》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提升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从允许各种所有制资本“参股”到鼓励“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为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与各类资本平等竞争指明了方向,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着力点。

第6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我国的物权法在制定所遵循的原则有五条。第一,物权法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原则。与资本主义物权制度的差别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是在社会主义经济背景下衍生的,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当代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此同时,他保证了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的地位和发展权利,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物权法遵循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物权的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平等保护物权,同时,这也是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物权法正是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依据。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的背景下,保证各种体制能够公平竞争、平等保护有重要意义,他不但能够减少日常纠纷,也能够使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的保护,也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和人民的原则。第三,物权法的制定遵循定原则。早在19世纪初期,物权法就已经是各国编写民法典时的重要内容,他也是各国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事实上,物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经济制度,所反映的是社会基本财产关系,他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然而,物权不同于债权,它具有绝对性和对世性,因此,他不能由当事人随意创设,而是由国家法律指定的。第四,物权法的制定遵循物权公示原则。物权法的特点是需要进行物权公示,这一点对于维护个人权益、保障公平交易和社会经济利益有重要意义。只有物权通过取信与社会公众的形式表现出来,其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等行为才能生效。第五,物权法的制定、行使遵循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事实上,物权是相对于债权而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权逐渐受到更多的限制。自党的十七大召开后,物权法所要求的不再是忽视个人利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而是明确了保护私人权利、维护个人利益。这就使得物权法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要遵循社会公德,在不扰乱社会秩序和日常风俗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原则在《文物保护法》中彰显的淋漓尽致。例如,《文物保护法》第52条规定:“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得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

2物权法协调利益的作用

事实上,物权法所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民事主体和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因物品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第二类是民事主体和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物权法的制定和行使需要遵循法律和社会公德而产生的。针对民事主体与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说,物权法可以根据产生利益关系的原因进行分成交易背景和非交易背景下的民事关系。这种区分能够在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时起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当事人也乐意根据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物权法》第80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针对民事主体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言,也可以分为交易背景下和非交易背景下的关系。事实上,任何民事主体的私人利益都有可能间接涉及到国家或是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物权法的制定不但可以协调了民事主体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也将公众的利益还原成了特定类型、特定群体民事主体的私人利益。

3物权法的规范类型及各类型之间的关系

3.1任意性规范在这种交易背景下,物权法对于交易放的利益关系所采用的协调策略与合同法相似,所遵循的原则是自治原则,这种原则是依靠任意性规范进行调整的。事实上,任意性规范是指通过交易双方的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排除其适用的法律规范。他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他可以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补充性任意规范和解释性任意性规范。其中补充性规范是指弥补当事人意思表达欠缺的任意性规范,而解释性规范是指在详细说明当事人所期待或想表示的法律效果,以消除不清楚、不精确的内容。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当事人的权利。

3.2倡导性规范倡导性规范是指在交易背景下对交易各方的所得利益进行调整,这种方法是任意性规范的辅助方法。事实上,倡导性规范是为提倡、诱导当事人而采用的特定行为模式的法律规范,它与任意性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能弥补或是对当事人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注解,他只能够影响当事人的目的、意思表示的形式或其他事实因素。倡导性规范按照功能可分为纯粹行为规范的倡导性规范和行为规范、裁判规范兼具的倡导性规范。纯粹行为的倡导性规范不发挥裁判功能,不能够以裁判者的身份处理纠纷,而第二种类型的倡导性规范具有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双重功能。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以调整交易方的利益。

第7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小岗村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符号!这一光环既为它赢得了许多其他村庄所无法得到的政策支持和关照,也让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背上了难以承受的包袱。小岗村的价值何在?它给中国改革与发展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它在未来中国农村发展中又将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上缴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是自己的”,是30年农村稳定的根本所在

小岗村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以农户为单位的土地财产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动摇不得。

改革30年来,舆论对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土地制度的质疑就没有停息过。在这些人看来,一家一户的土地占有制,不利于规模经营,不利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使我国农业一直处于传统、落后状态。因此,制度可以解决农民温饱,但无法带给农民富裕。这一制度的效力已发挥完毕,走到尽头,甚至有人提出必须走重新组织起来的农业集体化之路!

事实上,对这种质疑不需要费太多笔墨去反驳,小岗村大包干展览馆陈列的那18位农民的手印,就是最有力、最坚定的回答!这是小岗村农民献给中国社会变革的最重要精神遗产。

去看看展览馆中陈列的曾经的凤阳县“生产靠贷款、生活靠返销、花钱靠救济”和小岗村绝大多数农民外出讨饭的场景吧!那就是农业集体化下中国农民命运的真实写照。集体化何以造成如此恶果?因为它是一种剥夺农民自和违背基本人性的制度。它所设置的“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制度安排,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是造成农业和农村陷入崩溃的制度根源。

农民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搞包干到户,而且这一制度会产生如此奇效?因为它是一种符合基本人性的制度,是一种承认农民财产权的制度,农民在完成“上缴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后,获得了“剩余是自己的”权利,拥有了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这是包干到户以后中国农业超常规增长的制度性原因,是改革30年来农村稳定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和组织基础。

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必须要自下而上

小岗村的第二大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块检验我们农村政策制定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小岗村过去发生的一切正是我们农村政策实施结果的写照。这个村在后出现过一段粮食增产、农民安居乐业的黄金时期后,没有经过初级社,就大踏步地进入了高级社,导致粮食生产连年下降,老百姓靠吃救济粮度日;到了期间则已经到了人人外出逃荒要饭的生死存亡边缘。这就是自上而下、不尊重农民意愿造成的恶果。与之相比,包干到户从发生、发展、到合法化的过程,则完全是自下而上的。

从制度改革的成功,可以总结出如何制定正确的、为农民拥护的政策的基本要素,那就是: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必须要自下而上,必须要有来自底层的充分信息,必须要以符合农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尽管很大、但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的国家来说,小岗村可以作为检验农村政策制定的试金石。我们建议,在重大政策制定之前,可以先派人到那里去询问一下农民的政策诉求;政策出台之前可以再到那里去征求一遍当地农民的意见;在政策推广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在大包干纪念馆前默思:这一政策是农民所真正需要的吗?是真正对农民有益处的吗?!

中国传统农区现代化的一块试验田

小岗村的第三大价值在于:它可以作为探索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试验田。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对工业化的参与和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农民到底如何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以及中国这种以小规模土地占有制度为基础的农业如何实现现代化,既没有现存的答案,也没有摸索到可行的路径。

在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大多数中西部农区,农民在经历了初期的欢欣鼓舞后,“城市偏向”政策的回归,各种负担和摊派层层加码再度压在农民头上,农民对未来陷入迷茫,农业产业前景堪忧,传统农村村落处于凋敝。近几年,虽然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的基本现实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第8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第一轮复习:

一、重课本,重基础

我先对初中三年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按单元复习,由于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我根据中考重点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归类。在复习时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关联复习,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例如:在复习七下第四单元时,我列出了几个区别和联系:(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与联系;(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目的是力争让学生在这一轮复习中把教材知识落实到脑海里,为下一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针对章节中历年中考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考常考的考点之一。2010年民族问题不断出现,针对今年中考,运用此热点,最容易选用选择、简答的题型考察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识记、理解情况。在开放性试题上,针对玉树事件易对学生生活中怎样维护民族关系和国家安全进行探究等。针对新疆工作座谈会考中央重视对口支援的原因以及为维护民族团结所采取的措施等等。

三、编题

复习后结合课本的知识以及相关资料,编成题让学生做。

例如:什么是公民权利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1.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些权利。

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以此帮助学生指出容易产生混淆和错误的地方,扎扎实实的打好基本功。

四、查缺补漏

通过前面的复习,让学生自我检查自己对 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理成“线”,再织成“网”使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

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力争让学生把教材知识落实到脑海里,做到“手中无书,心中有书”,为下一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轮复习:

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首先,结合素质卷的试题和已考中考试卷,来编写试题,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然后,选薄弱环节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以往的中考成绩和学生平常测验与作业来看,失分较多的是 简答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点我加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学会逐步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断积累答题技巧,努力提高答题能力。

比如:1.简答题一般要求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和命题的要求,确定答案,答案要简明扼要、准确。

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2.辨析题首先需要做出判断,然后再说明理由或者补充题目中较为模糊之处。

例: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外开放。

答:(1)“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历史证明闭关自守只会使我们停滞和落后,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外开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只有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推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才 能使我国在21世纪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通过以上的训练来加强学生的运用、分析、理解能力,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更好的面对中考。

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

结合热点活动模拟试题,来组编成试卷,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例:2010年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世博会落下了帷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300多万国内外观众入园参观,创造了多个世博会之最。是什么让上海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你想到的是科技?文化?和谐?还是奉献?

[看科技]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人类最新科技成就,如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新材料、生态节能建筑等,彰显了人类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本届世博会期间,诸如新能源车、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筑、电子标签、LED(发光二极管)、准4G网络等高新技术,它们在世博会上的成功亮相,无疑将推动这些技术的产业化,使之更快地走向市民生活。

[看和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是已故中国著名社会学家的美好设想。上海世博会仿佛将这位老人当年的愿景浓缩在了184天、5.28平方公里之中。本届世博会唯一的主题秀《城市之窗》也是世界各国艺术家共同合作的结晶。主题秀导演来自西班牙,灯光设计源自加拿大太阳马戏的指定团队,音乐设计师则来自美国百老汇剧场。

[看奉献]一届成功的世博会,离不开成千上万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1)读了这则材料,你能从中悟出哪些道理?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④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⑤青少年应该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等。

(2)本届世博会是如何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

答:学会合作;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指挥,相互配合;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相互沟通,真诚合作;公平公正,合作共享。

(3)你认为做为一名志愿者,除了奉献精神外,还应具备哪些素质(3分)?

第9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范文

【原题呈现】

第9题: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提供了约70% 的城镇就业岗位。自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利于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本题以中小企业为背景,材料中给我们的信息主要有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最后考查的落脚点则是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意义。一般来说,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等。如果单从本题的背景材料看,意义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而从命题者给出的选项看,则是有利于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就认为有利于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这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现实中看都不够科学合理。

从中小企业的内涵看,中小企业并不等同于非公有制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由此看来,中小企业所有制形式既包括占绝大多数的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少量的公有制经济。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形式多姿多彩,既有国内大陆各投资主体开办的企业,又有港、澳、台同胞和外国投资主体经营的企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等公有制形式企业,又有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公私合作投资或公私合作经营的企业,还有多个私人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形成的有限责任公司等。在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中,国有企业只有298家,仅占企业总数的0.50%,但其工业总产值却高达1347.4亿元,占总量的4%,比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平均总产值高7倍。因此,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等同于就是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退一步讲,即使中小企业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也不能说扶持中小企业就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我国现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所有制结构,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所有制是否优化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的现实主义标准,而不仅仅是何种所有制成分比重多少。

因此,该题的考查没有必要作如此延伸,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查:第一个角度仍然考查意义,但应从材料本身引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第二个角度可以考查政府应如何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因为背景材料本身已提到了困难的原因,并且这一角度考查更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全国多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扶持。

【原题呈现】

第12题: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象。2012年共有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77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204亿美元。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

A.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 B.扩大进口以平衡贸易双方的利益

C.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D.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该题的考查知识是通过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来缓解我国贸易摩擦。本题答案选择A是没有问题的,考查的角度也很新颖,但对考生能力要求过高,学生即使作答正确,也很难理解背后深奥的经济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