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教师工作考核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工作考核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工作考核办法

第1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一、科研考核的主导思路

1.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科研考核是一把“双刃剑”,考核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达到基本的岗位科研要求,它可以反映教师科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对部分教师的科研工作有鞭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教师将很多科研的量化指标加入到学术研究之中,进而使科研的成果变得有些“急功近利”的趋势,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科研考核的关键。考核标准的制定应以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标准。考核的定位要准确:既要给教师更多、更宽松的治学空间,培养更自主、更强烈的科研“内驱力”,又要让慵懒者感到“如芒在背”;既要考虑学校近几年科研发展的目标,又要考虑给教师一个科研“航标”,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科研向一个新的目标迈进。

2.避免学术研究过度量化,扩大学院在科研管理,科研评价方面的职能。目前,在全国的众多高校,各种以数字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与每一个人的实际利益挂钩,这些量化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少文章;出版多少著作;获得什么级别的奖励;承担了多少数量、什么级别的项目,获得科研经费的数额等等,教师们完全以科研分数指导自己的科研方向,必然导致学术泡沫,助长学术中短视科研行为的泛滥。其实学院作为本学科的代表单位应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政策制定权,对于一项科研成果的价值判断相比科研管理者更加权威。

3.尊重科研活动的规律,科研考核不能一刀切。众所周知,教师的个体不同,科研的具体情况就不同,我们可以在大类上对教师进行区分。科研成果也不一定能年年按照计划产出,教师们的科研成果,科研的方向也是在长期的试错、摸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追求不能揠苗助长,对教师施行分层分类管理显得科学而必要,比如:将教师分为科研型或者教学型,这种分类还可以更加细化,考核的方式也可以不同,并且对特定的类别可以延长考核周期或者免除一定的考核压力,鼓励他们更集中精力投入研究,力求在一些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的突破。这个科研考核政策已经在武汉几所高校执行,效果优于“一刀切”式的量化。

二、我校现有教师科研考核办法的不足之处

我校现有的对教师的科研考核办法包括科研奖励办法和个人科研考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科研考核办法),应该说我校近几年的科研发展突飞猛进,学校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指标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每年递增,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制定的科研考核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它激励了大部分的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热情,但是随着科研形势的改变,我校的科研考核政策也面临着改革的趋势。

1.科研考核标准过于刚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但科研发展的导向性不明确。科研管理部门力图周密地确定纳入考核的指标,它们包括成果形式、数量、等级、字数、署名方式等,并设置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但是指标越具体,越细致,教师们就越发在意成果在考核体系中的被认可度,科研奖励、考核办法成为教师进行科研的“指挥棒”,它在督促部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我校学术氛围的改善,部分教师学术兴趣的深入,如何使我校的科研考核政策引导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2.科研考核政策已经不适应学科发展的特点。例如,近几年我校的音乐舞蹈、美术,还包括传统的新闻学等学科都提出本学科的特点,简单地按照期刊库的学科排名划分的期刊等级已经很难对科研成果作出公平的评价和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各个学科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参与到科研考核政策的制定凸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政策是否能完全执行,是否能在相对长的时间内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3.科研考核的时间不够科学。现阶段我校实行的考核表面上是年度考核,但实际上一年的时间都不到,每到年末所有的考核奖励的结果一定要出来,但有一部分的教师的科研成果特别是论文、书籍要到第二年的前几个月才能拿到,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师们的考核结果。虽然我校也在第二年的上半年有一次补登的机会,但是这种“先算再补”,或者“先扣再退”“先扣再奖”的过程实际没有必要,不仅浪费了科研管理部门的大量精力,也体现不了实际的量化、考核结果。如在第二年的3月进行考核量化是比较科学的年度考核量化的时间安排。

三、如何完善我校科研考核评价体系

科研考核的目的是制定科研考核政策的起点和归宿,好的科研考核政策应体现科研导向既着重正面效果、现实效果,又关注长远效应,体现一些新的科研管理思路,创造有利于教师个体科研发展规划、科研创新的环境。

1.简化科研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应简洁,通俗易懂,易于操作。数十项分数累积、折算的考核办法是否应该取消,用更加“一目了然”的办法让教师们知道“我该干什么”“我该怎样安排时间去做科研”。

2.科研时间安排科学、可行。学校也应该给教师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如三年的时间)去安排科研工作,有让教师从容治学、潜心治学的条件,而不是一想到科研就想着“今年可以拿多少分”,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科研长期、健康发展。

3.科研管理重心向学院转移。学校可以考虑将讲师的考核权下放到学院。长期以来,学校已经形成了由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管理每位教师考核的惯例,学院只负责初步审核和报送工作,但实际的情况是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布局、学科特点、每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应有更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如核心期刊的目录由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决定,并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周期内保持稳定,让教师们少了“期刊目录年年变,我该怎么发文章的担心”。当 然这需要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程序,保证程序的公正,才会有结果的相对公正、合理。

4.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教师的个体是多样性的,在考核办法中应区分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教学为主型教师的不同考核办法,力求平衡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投入。对于教学为主型的教师要降低科研的要求指标,鼓励在教学上有兴趣的教师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真正做到以教学为主,同理,对科研为主型的教师则降低教学的要求,适当提高科研考核的指标。只有这样,考核的结果才能更加公平、公正。

总之,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标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修正、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科研管理者,我希望各高校的科研考核政策指导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地发展,科研成果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冯惠玲.高校科研考核改革的深度探索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2,5:21-23.

第2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 应用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73-01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职业技术教育。《饲料分析与检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每一项实验、每一个指标的分析和仪器的使用都可以被视为具体的项目,所以,将此方法恰当地应用于该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

一、项目教学在《饲料分析与检测》课中的应用

(一)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

《饲料分析与检测》主要介绍的是饲料原料和成品的物理性状、营养素、抗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及饲料添加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原理和方法,在对高职学生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和纯养分的检测与分析方法,了解国家有关饲料标准,饲料质量管理和法规,能够加强学生在饲料分析与检测方面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课程要求,应该确定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项目教学内容:

1.认识饲料原料并了解其特点、性状;2.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和纯养分检测与分析方法;3.饲料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与检测;4.饲料掺伪鉴别检验及常规饲料品质检验;5.了解饲料质量管理和法规及国家有关饲料标准的基本内容等。

在这几个大的项目教学内容之下,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很多小项目教学内容,如第一个项目又可以分为能量饲料原料、蛋白饲料原料、青绿饲料原料、青贮饲料原料、维生素、矿物质和添加剂饲料原料等。

(二)项目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

1.合理制定和分配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法教学,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确定了项目内容之后,要合理地进行任务分配并提出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设想在教学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员对项目的承受能力,把学员引入到项目工作中后退居到次要的位置,时刻准备帮助学员解决困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以能力为本位,在评价中学。

2.构建课程项目教学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应用项目教学法,高职院校要打破学科本位课程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课程项目教学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

考核办法应改革以往课程单一的考核形式,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采用通用理论考核形式进行单独考核,而技能部分则采用现场操作形式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以及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考核,二者考核分数汇总就是该门课程的考核分数,这一考核办法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成效公正、公平的认可。

二、影响项目教学在《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中应用的因素

(一)学生方面

通过项目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能够锻炼学生团结互助、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企业意识和安全意识。但项目教学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完成学习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态度,认认真真地学习基础的、专业的和企业的相关实践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才能够互相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二)教师方面

项目教学涉及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饲料与动物营养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了解统计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邻学科、相关学科及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项目的实施过程,教师要从独立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教学,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联合起来进行项目教学,同时要转变传统的老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被动接受体的观念,真正以学生为完成课程项目的主体而老师仅仅起到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学习氛围、组织项目活动和评价学生发展的作用的观念,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具有教育价值的项目并能够顺利地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学校管理者方面

项目教学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学校相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老师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学校领导应该支持和鼓励老师在专业方面继续深造或者下企业锻炼,并尽量为老师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对老师的教学考核方式,不要仅仅以课堂为局限,而要结合学生进行全面的、公正的综合评价。

三、总结

要将“项目教学”法成功地应用于《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中,起到培养学生的作用,要从课程的要求出发制定符合高职学生培养计划的项目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从老师、学生和学校领导三方面出发,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莉平.浅析高职教育课程项目教学[J].吉林教育,2010,3:79.

[2]张卫星.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10,11:69

第3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实训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环境存在问题。

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的教学设施简陋,除必备的电脑、桌椅、凭证柜、剪刀直尺等实验硬环境外,几乎没有配置相应的实验软环境。如模拟公司的机构设置、各机构设置的隶属关系、财务机构与其他机构的业务关系、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及职责要求、会计核算流程、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步骤等。这些实验软环境的设置,对于进行仿真模拟实训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企业一般业务会计操作技能。而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一些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没有突出这个特点,过于依赖课本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忽视了实训教学。由于定位不准确,不适应会计的发展形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市场需求。

(三)实训师资力量不够,“双师型”教师匮乏,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

大多数中职学校缺少专门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一般都是高校财会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

(四)缺乏合理的评价考核办法。

会计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课教学一样,有着本身的规律和特征,对学生成绩评价也应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考核办法。这就要求在中职学校建立规范的、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起步较晚,存在很多评价标准上的空白和考核办法上的不完整,甚至有时会完全取决于实训教师的主观判断,有较强的随意性,这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会计实训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措施

(一)强化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实践基地。

1.建设好会计实验室,完善实验层次。

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实务与会计综合练习题相结合的产物,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飞跃。当前,主要建设好两个层次的会计实验室,完善会计实验层次和内容,包括:①手工模拟实验,含基础会计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一般采用真实资料,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设计,通过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际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达到“了解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②电算化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是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通称,会计专业不但在理论教学中应开设有关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会计等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趋势,进而推广到全部会计主干课程上。

2.全方位仿真模拟实训环境。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内容就是企业的实际业务。学生应该有身临其境的条件,感知企业业务流程。这就要求模拟实训的软环境应该是全方位仿真的。①模拟企业的业务范围应尽可能涵盖不同行业的业务。如商业批发零售、工业产品生产、工程施工、酒店管理、银行业务、旅游业务等多种业务,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处理方法,适应不同行业会计岗位的需要。②实训资料应尽可能涵盖模拟企业的主要经济信息。如模拟企业的基本情况、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职能分工与权力范围、产品生产类型及其工艺流程、凭证传递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各会计岗位职责、各账户期初余额、原始凭证、历史财务报表等,必要时还需建立模拟公司。让学生在真实的模拟公司里边工作边实训,切身感受模拟实训环境的真实性,切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制订适应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训教学计划,突出实践能力。

1.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确立学生在会计实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学生在会计实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每个学生应根据自身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会计实训目标,根据学生在模拟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将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作为会计实训教学的子项目列入教学计划,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目标。

2.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如何解决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团队合作差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会计实训教学的一个难题。在会计实训教学中引入“团队教学法”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学生可以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综合性问题作为会计实训教学的一个项目,结合各相关学科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一是实践内容来自实验,真实、可信且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团体成员既可以优势互补,又可以相互启发,开阔视野。三是可以增强团队意识,融洽关系。

3.改进会计实训教学的方式方法。

①分工式模拟实训,根据模拟单位的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与财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岗位,如:仓管员、销售人员、车间统计人员,出纳、会计、主管会计,等等,分别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让模拟单位运转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在模拟企业担任的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联系,最终完成会计实训。

②分段式模拟实训,将学生三年的会计学习根据教学进度分成若干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模拟实训。在《基础会计》课程上完后的实践,主要是配合会计基础教学的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会计业务操作,从而使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内容及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会计实务操作的程序。在《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课程上完实践后安排的,主要是进行模拟实训单位一个月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过程,从而巩固学生学习企业会计业务的内容,加强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在《成本会计》课程上完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专项实习,旨在加强成本核算的掌握。

(三)加强会计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紧密联系企业,选送会计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会计的工作实际,弥补自身不足。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中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强化会计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

2.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会计人才;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

(四)加强会计实训教学的考评,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考核办法。为使会计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质量严格考核,作出客观的评价。会计实训教学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的,为全面公正地评价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评议。

2.探讨抽题考核的新办法。这一考核办法可用在终结性考试,如毕业考试,将会计工作过程分为若干段,填制原始凭证为一段,编制记账凭证又为另一段,如此类推,编制若干段的实操考题,学生随机抽取到哪一段就实操哪一段的内容,可以节省考评时间。采用这种考核办法虽不能考察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考试结果仍然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

会计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也是中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决定了学校能否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会计实训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文芳.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0,2.

[2]赖永贵.浅析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第4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人事科

(一)招聘工作:

结合我院教改及师资队伍现状,制订了《制定XX—XX学年度人才引进方案》,通过前程无忧、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各高校就业网等渠道招聘信息;选择东北五校、山大、山师、山建筑、海大等部分重点高校参加其校园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会;有选择的参加了济南、青岛人才市场招聘会。

认真完善招聘流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简历,及时审阅、筛选简历,对符合要求的简历尽快送用人部门再审核;二是及时组织试讲,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导致的人才流失;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记录,如各部门收取简历总数、同意试讲/面试人数、合格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以便查询和分析。

截止XX—3—4,我院共收到简历5386份,同意并通知试讲727人,到校试讲276人,同意录用79人,已签协议51人(附表)。招聘任务完成过半。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27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XX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本学期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级确认24人。包括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四个系列。其中助教16人、助师4人、助工5人和助管1人

本学期按规定适时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职称确认工作,共确认26人,均为讲师。

本学期完成上级年度考核334人

(六)职称评审工作。XX年1月4日我院召开XX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共46人参加职称评审,通过37人。此项工作正在备案整理中。

(七)外联工作。完成3位台籍教师及6位外籍教师的出入境管理、专家证办理等外事工作。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资科

(一)完成了收集、核实各部门考勤及相关资料(假条、新进及离职员工信息表、后勤各种情况报表)核发全院教职工工资的工作;

(二)完成了专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发放工作(包括上课课时费、公选课时费、重修课时费、实验课时费等)。

(三)完成了全院教职工个人所得税从网上申报工作;

第5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77-02

1 教学模式的改革

1.1 在工学结合思想下创建新型的“校企合作学院制”教学模式确定新型的教学目标,校企联合改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到酒店前厅部调研和邀请酒店前厅部管理人员和优秀一线员工到学校进行授课,按照前厅部真实的工作过程,校企共同进行前厅部岗位分析、能力分析,就《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目标进行探讨,共同研究、选取《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贴近酒店前厅部工作需要的、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设计。

1.2 课堂教学实行“编、导、演”式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是不可代替的,然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我们高职院校现在所面对的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能力大于逻辑思维能力、聪明好动、乐于尝试、求新好奇,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让他们在互动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整合为四大模块打破传统教材的编排,从前厅部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出发,由课程团队到酒店对毕业生、前厅部主管及一线人员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出前厅部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整合为五大模块,即模块一散客服务、模块二团队服务、模块三VIP服务、模块四外宾服务。

2.2 每个模块下,按照前厅部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设计项目每个模块下按照前厅部对客服务工作过程,以“客人抵店前—客人抵店时—客人住店时—客人住店期间—客人离店时”这一过程为依据,设计了“项目一预订服务—项目二礼宾服务—项目三接待服务—项目四问询服务—项目五电话总机服务—项目六商务中心服务—项目七大堂副理服务—项目八离店服务”八个项目。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动态、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1)项目导向教学法

按照前厅部的岗位设置和实际对客服务过程设计教学项目并将这些教学项目进行排序,形成项目导向教学法。

(2)任务驱动教学法

按照前厅部每一个岗位上的具体工作设置任务,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每个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完成综合实训课题或工作任务,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

(3)情境模拟法

通过情境模拟将前厅服务与管理的工作原理引入课堂教学,营造与现实工作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将所学抽象知识具体化。

(4)角色扮演法

由教师给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的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

(5)真实情景法

以预订为例,学生可以打电话到市内一家酒店预订及预订的变更和取消,通过该酒店预订员对预订、取消、变更业务的受理,营造真实的预订情景,帮助学生掌握预定岗位上的工作技能。

3.2 真实企业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通过课程团队到酒店收集前厅部典型案例以及学生顶岗实习中积累起来的案例建立起案例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酒店案例,将学生带入酒店中发生的某件特定事件,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3.3 进行体验式的职业化教学

在《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中,实行体验式的职业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上课统一穿职业装,化淡妆,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职场氛围,在课外锻炼学生职业能力,多媒体教学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

4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4.1 考核体系的改革

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主导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其教学绩效的评价也应该按照行业的职业岗位考核规范和考核标准进行。

4.2 改变理论测试一张试卷一锤定音的传统考核办法,变成全过程、全方位检测一直以来,我们的考核办法是靠最后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即使有些同学在一个学期的上课过程中经常请假不上课,最后期末考试突击一下也能及格。这种考核办法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课程学完后收获甚小,我们需要变革这种理论考核模式,缩小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占的份额,注重过程的控制,采用开放式考核办法。具体改革办法为:专业见习占5%(不按时参加或不按时上交见习报告者,该成绩为0分);课堂考勤占15%(本学期有5次及以上请假,该项成绩为0分);作业占10%(本学期有2次及以上不按时上交作业,该项成绩为0分);课堂表现占40%(连续2次课没有认真讨论,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扣5分,直到扣完为止);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20%。理论测试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50%。

4.3 改变技能测试放在课程学习结束抽题式考核办法,变为每任务一考、每项目一考、每模块一考,期末一总考我们需要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每一项技能任务完成时、每一个项目完整技能完成时、每一个模块完成时分别进行考核,最后期末对全部模块采取抽题式考核方式。只要上述考核中有一项不过关,技能测试成绩为不及格。技能测试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50%。

第6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动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这样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有相应的工作热情和投入,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

一、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动力的因素

1.教学任务繁重

近年来,随着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展,目前,学前教育学院三年制专科在校生3013人,专任教师只有52人,导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另外,学前教育专业青年教师大多数处于恋爱、结婚、生子、学历深造等人生重要阶段,也影响了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时间的付出。

2.工资待遇低

高职院校的工资待遇低是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刚入职的新教师,他们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3000元,扣除日常生活的费用,基本没有剩余。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下滑,逐渐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和动力。

3.监考任务多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监考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过多的监考牺牲了教师的正常休息时间。笔者初步统计了在2014年除了每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外的其他监考项目有四六级考试(每年两次)、试点本科考试(每年两次)、单独招生考试、普通话考试、幼儿教师证考试、育婴师技能考试(2个周末)等共计9次。也就是说,每一学期至少要少休息4个周末,甚至有的考试需要连续监考2个周末。

4.教师流动人数多

学前教育学院目前在职在编教师52人,其中在2014年和2015年先后有2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4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的进修学习,无疑加重了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二、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动力的建议

1.重视教师教学质量,提高课时费

课时费是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一种肯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工作量比较大,也应该相应的提高课时费的补贴,调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动力。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业绩考评程序,加大对业绩好的教师的奖励,让教师把重心放到教学上。同时,提高课时费,有针对性地提高一些教学工作量大的教师尤其是基础学科教师的收入。

2.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他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成为主导性动机。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要有持久的动力相配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只有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自己喜欢和适宜做的事情,当作自我生命成长和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才能满足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需要。经济是基础,只有教师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基本生活需要,激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动力。

3.减少监考任务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任务是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监考。教务处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应减少一些监考项目,避免一线教师连着几个周末都监考。另外,可以建立监考人员流动机制,实行监考轮流制。

4.完善修订教职工考核办法

结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职工考核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学前教育学院教职工考核办法》,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实行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分类考核,成绩由量化考核和民主测评组成,这样既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能给予优秀教师一定的奖励。

参考文献:

[1]耿艾莉,王岩松.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8):71-73.

[2]向红.高校教师工资的瓶颈及解决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72.

第7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液压传动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在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为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应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开放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液压传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技工教育学生培养目标,我们对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教学内容

近几年笔者学校机械类毕业学生的就业反馈信息表明,毕业学生主要是从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等,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很少,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我们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确定教学目标,即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掌握液压系统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掌握液压传动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了解液压传动的一些新技术和发展方向。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我们把传统的液压传动教学包括的基础知识、液压元件、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系统设计等四个模块改为三个模块,即基础知识、液压元件、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在基础知识模块中删减流体力学等大量理论公式的推导,掌握对液压油的要求和选用;在液压元件模块中重点放在工作原理、使用特点和选用原则上;在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模块中重点掌握换向阀“位”“通”,各类压力控制回路的应用,读懂简单的液压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优化教学手段

液压传动课程包含了各类原理图、结构图、回路图,这些图形结构复杂,较为抽象,而传统教学往往会使用教学挂图来作辅助教学,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学的辅助时间,而且学生理解仍较为困难,不够直观。应用动画、图像、文字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特别是动画教学,可以把液压元件的动作、状态及液压油的流动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讲解换向阀的工作原理时,如果只是使用挂图,学生对“通”“位”概念以及阀芯动作后的通道接通、断开状态,不是很容易理解。而动画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阀芯动作后的通道接通、断开、液流路线等控制过程一目了然。多媒体技术给了学生一个虚拟的环境,学生可以看到实验室里才能看到的控制过程,甚至比实验、实习还要直观,使学生一看就懂。

三、优化实验教学

教学过程中对液压泵、液压阀等元件讲授较多,而元件结构复杂,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虽然辅助了多媒体技术,但效果还未达到最佳。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液压泵、液压阀等元件的拆装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直接的认识。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拆装方案及拆装过程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进行拆卸、清洗、装配。拆装完成后,再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辅助教学,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实验结束后,学生写出实验报告,从理论知识、动手操作、实验态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评价。通过实验,学生不但可以清楚地了解结构图上的复杂结构,感性认识液压元件的外形尺寸、安装位置,还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考核办法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核,不但可以检验学习效果,还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考核办法是引导学生前进的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影响较大。单一采用期末试卷考试,实际上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们从理论知识考试、实验能力、学习和实验态度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即理论知识考试占30%、实验能力占50%、学习和实验态度占20%。理论知识考试在期末用统一试卷考试,实验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以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学习和实验态度通过行为观察进行评估。通过优化考核办法,为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重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技工教育的特点。

五、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跟踪反馈,证明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首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是加强了实验教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雪荣.“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7).

[2]朱新才,柏伟,官正强.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14).

第8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高校人事考核主要是学校的人事管理部门,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运用适当的考核办法,依据相应的考核标准,对教职员工的实际工作实施情况和德才表现进行考察并给出评价。由于高等院校的人事构成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其人事考核也较其他事业单位有着不同之处,那么要想透彻分析高校人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笔者认为,应从高校人事考核的特点入手。

一、高校人事考核特点

(一)考核对象结构复杂

在高等院校中,如按教职工的岗位性质来分,有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教学辅助岗三大类。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主要是专任教师,这一类人员又有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之分。从事管理岗位的人管主要是指负责教师调配、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员工,这一类人员中又包括各部门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干事以及各学院辅导员等。从事教学辅助岗位的人员主要是指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而提供保障条件的工作人员,这一类人员主要指实验室教师、图书管理员以及后勤工作人员。

若按学校各组织机构来分,可将教职员工归为以下各单位:各处、室、系、部、产办、图书馆、后勤等不同单位。而这些单位中又包括任课、以工代干、服务、经营(校办产业)等人员。与此同时,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使本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迅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接轨,在其师资队伍中还吸收了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来校任课。

由此可见,高校人事结构的复杂性。面对如此复杂的人事组织结构,高校对教职工的考核要想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就很难进行“一刀切”的整体考核,要针对各个不同类别的职工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

(二)考核周期相对较长

众所周知,高校教职员工中大部分为任课教师,而教师这一劳动群体所从事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作,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显现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同时,教师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论文论著等的发表也都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如果高校的人事考核与其他单位一样采用年度考核的办法,就会为其中的绩效评估增加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考核参数相对较大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许多教师集教学、管理、科研于一身,既教书育人,又兼任学校党政机关职务,或者担任辅导员及院系教务管理老师。这样在考核内容或指标体系上各方面参数比起其他行业的人事考核量要大得多。

二、高校人事考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自1994年采用考核的手段对广大教职工加强管理已有近二十个年头了,期间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大多数高校考核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考核制度本身的缺陷

首先,量化考核难。大多数高校在制定考核条文时,往往把教学和科研工作以一定的标准量化折算进行考核,相对于统一标准下去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这种做法在操作上是比较容易的,但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成果,即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改进或提高,几乎不具备可衡量性,所以这种考核的结果很难真实体现教师的工作成绩和效果。

其次,考核标准规范难。高校人事考核中若要想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为使考核工作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不同职务的教师和不同职能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分析和工作评估,进而确定考核标准。但是,由此带来的是考核条文越来越复杂、烦琐、难以操作,使考核人与被考核人都感到不胜其烦,因而穷于应付。

(二)考核制度执行困难

从公办高校的运作机制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机制来看,即使高校拥有比较完善的考核用人制度,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在高校中,虽然教师的身份是国家事业编制内人员,但是严格来讲考核的结果通常是与被考核者的聘任、辞退、奖惩、晋升以及工资待遇的调整等利益挂钩,考核制度势必会伤及一些人的利益,令一部分人不满。这部分人则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身利益,想对策甚至阻止考核制度的执行。在我国高校目前既无严格人事管理的内在动力,又没有外在压力,高校考核制度要想摆脱执行困难则是件困难的事。

(三)考核办法简单

由于前面所述高校考核对象的复杂性,对各类人员的考核难以考虑各自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在考核的指标中定性指标多于定量指标,而定性指标通常又以优、良、中、差等这些比较模糊的概念来表述。由于考核办法的简单化,使作为主体的考核组织或考核者不能够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对被考核的客体进行评价,存在较大的考核误差。

(四)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现今社会中,每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是精通本专业的内行。由于高校人才选拔和聘任要求的限制,高校管理队伍中主修和精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很少,这就导致管理队伍专业发展和内涵建设的内驱力不足。

三、高校人事考核完善策略

(一)完善考核制度

1.提高认识优化考核指标

首先各高校要引导领导干部、教师及其他员工提高对人事考核重要性的认识,正视考核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观,明确学校整体的办学目标和人事考核的最终目的,并督促教职员工积极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实事求是、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考核评价指标。要以国家总体要求为指导,充分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内容要全面具体,并且注重综合性;要区别考核对象,提高针对性;要注重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最后要使方案具体可行,具有较高的操作性。

2.以人为本增强考评结果运用

高校人事考核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目标管理,强化考核评价功能。要加强考核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工作,并将年度考核与教师奖励惩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培训进修等紧密挂钩。只有奖惩分明、公正分配、选贤任能、认真兑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考核在校内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丰富考核方法

1.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考核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考核可以成为高校人事考核的一种手段。网络考评系统方便快捷,被考核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在网上申请被考核,这一点可以解决教师科研、论文论著等成果周期长而不能算入考核成果的弊端。复旦大学和云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网络考核系统,并取得成效。以下为复旦大学网络考评系统的具体做法(以处级干部年度考核为例):

首先,按照学校文件要求,正职干部由学校考核,副职干部由各单位分党委(总支)书记负责考核、各部门由部(处)长负责考核。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的考核由各院(系)分党委(总支)书记和学工部(研工部)共同负责。

为了将这些考核流程整合到一起,在干部年度考核系统设计时,设置了“第一考核人”和“第二考核人”。在考评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时,分党委(总支)书记作为第一考核人,学工部(研工部)作为第二考核人;在考评其他副职领导时,分党委(总支)书记、机关单位部(处)长均作为第二考核人。

具体考评方式为:进入复旦大学组织管理考核系统,点击界面左侧“单位考核负责人考评”选项,然后在右侧会出现待考核负责人考评的副职人员信息;点击副职人员的工号便弹出“干部年度考核表”窗口,请考核负责人对考核表内的信息进行审阅。然后在相应的“考核人审核意见”部分,选择相应的“评定等次”,填写“考评意见”。

考核人填写部分或填写完毕后,可以点击下方的“保存”,保存后的考核表仍可由考核人进行编辑修改;如填写完毕并确定无误,可点击下方的“提交”,提交后本考核人将不能再对考核表进行编辑或修改,除非被上级考核负责人退回;若认为副职人员或第一考核人提交的考核表需要修改,可点击下方的“退回”,并通知副职人员或第一考核人进行修改后再提交。

2.引入集体考核

集体考核是指以某一学院或某个组织机构为基本单位作为考核客体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以基本单位的总体成果为主。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实施了对学院整体考核的办法,对于整体考核为优秀的集体,优秀个人的比例就可以高一些,管理部门可以结合作风建设评比结果或者省级以上的集体奖励适当将优秀比例拉开。

3.强化日常考核

年度考核是定期、全面的考核,日常考核是年度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度考核的基础和依据。要加强日常考核工作,为年度考核积累资料,提供依据。

(三)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第9篇: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范文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在高素质化工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流程装配、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讨论等一系列的环节,巩固和强化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6]。

天津工业大学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是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等专业学生开设的。原来开设的化工原理实验虽然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达到全国高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但实验均属于验证型,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方面以及开拓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略有不足。几年来,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重点强调了对学生创造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实验内容深化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考核办法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创新教育,深化实验内容体系

强调把对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把建立在对实验装置进行实际操作,全面观察,归纳结果的单元操作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创新能力。传统的验证、单调型的实验已远远不能适应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要求。我校化工原理实验室经过改造,在实验装置中大量引入传感器、信号处理及自控仪器仪表设备,并具有计算机过程仿真,数据在线采集和控制的功能。设备的更新加深了学生对实践环节的理性认识,提高其动手能力、专业兴趣和工程意识,了解现代化工的内涵。由于实验装置功能的高科技化,可集实验、研究、开发为一体。实验的内容可多样化,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出不同的实验。既可以开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实验,同时还可以开出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因此,在新编的实验教材中对传统的化工原理实验内容进行了扩展,以精馏实验和干燥实验为例:

精馏实验

传统内容:全回流及部分回流下全塔效率的测定。

深化内容:

1.不同进料浓度对操作条件和分离能力的影响;

2.不同回流比对操作条件和分离能力的影响;

3.不同进料位置对操作条件和分离能力的影响;

4.不同进料量对全塔效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5.测定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单板效率和塔体浓度(温度) 分布。

干燥实验

传统内容: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扩展内容:

1.流化曲线的测定;

2.确定干燥介质的操作流速范围;

3.气流速度对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影响;

4.空气温度对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验内容的扩展,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主导思想溶入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实验中,目的是促进学生提前进入主动实践阶段,以高起点的实验内容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注重能力培养,改革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是决定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教学改革:

1.完全开放实验室,确保学生独立实验。实验室进行全天开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行安排实验时间;同时,增加实验分组,保证所有实验项目都达到每个学生拥有一套实验仪器和装置,促使每个学生务必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组装流程,实验准备、测定、数据处理,直到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的选择等整个实验过程;而教师则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机会,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具体实验操作上对学生加强实验技能规范化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加强团结合作,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现今的科技进展日新月异,一个综合性的科研项目可以在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之内完成,单凭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必须组建科研团队合作完成,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大学期间既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又是学生性情塑造的关键时期。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刻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鼓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合作完成。比如:在干燥实验中,同学们分工合作9人一大组,每人负责一组数据的采集,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实验。由此,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兼顾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转变思维模式,革新考核办法

考核是对教学成绩的检查和量化,正确的考核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之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主动的学习为被动地应付。过去的考核模式基本是教师划范围,学生背内容,造成试卷答得头头是道,实际应用起来一塌糊涂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在专业实验的考核中废除了笔试,采用了新的考核办法:即学生抽签选题,确定题目后在预设的20分钟时间里学生可以查阅自带的相关资料,但不可与他人交流,之后给出答案。考试内容可包含试验方案设计,流程组装、实验条件选择、实验中常见故障排除等。这种不强调用书本知识来考评学生,而以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考试形式客观上起到了在教学环节中抑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效果,完全遵循了素质教育规律的要求。

实践证明,以上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利于推动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发展。今后,我们仍将锲而不舍地努力进行实验的创新与改革,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化工人才。

参考文献

[1]段东红.化工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J].化工高等教育,2004,(8) :104-106.

[2]董声雄.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2,71(1):54-64.

[3]全国化工高等教学会主编.未来化工高级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及规格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4]吴国光.化工专业实验[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