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区域规划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规划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规划研究

第1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水休闲旅游作为我国北方现代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掀起了温泉度假村、滨海度假村、城市滨水景区开发建设的热潮,各种形式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国内关于水休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对某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城市景区开发建设等方面,其中有关水休闲旅游与省级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的综合研究相对较少,能够探析其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更是缺乏。本文利用2015年针对沈阳出行的省内游客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对水休闲旅游与辽宁省区域规划开发的关联性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剖析当前我省水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政府及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选取辽宁省内营口、鞍山、辽阳、葫芦岛、丹东和大连六大城市,将从沈阳出发参加省内水休闲度假旅游的游客作为被调查对象。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首先,这六个城市与沈阳的距离在500km范围内,游客的到访率可能会比较高,选择其进行调查可能会更加激起受访者的兴趣。其次,所选取的六个城市在省内及省际水休闲旅游线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丹东和大连是省内“沈阳―丹东―大连”金三角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葫芦岛在“沈阳―关外”旅游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营口、鞍山和辽阳是目前水休闲旅游线上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因此,我们选取这六个城市和沈阳游客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共持续75天,分别是2015年7月10日―8月20日和9月30日―11月4日,既包含了夏季滨海休闲旅游旺季,也涵盖了秋季黄金周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的旺季,既有高峰期黄金周也有平常工作日,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问卷的广泛性。在沈阳火车站、高速服务区及部分旅行社调查了包括旅游者个人特征、出游次数、停留天数、交通方式、出游动机、对水休闲旅游相关景区的评价、满意程度、不满问题、开发规划合理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8份,收回问卷259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达到80.3%,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处理,可得样本的置信度为95%(Z=1.96),样本误差为33%(P=0.33),允许误差为5%(E=0.05),调查数据基本客观。

二、辽宁省水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一)水休闲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2015年,辽宁省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已成为拉动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722.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5.5%,同比增长12.5%。接待国内旅游者3.97亿人次,增长12.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22.7亿元,增长12.8%。接待入境旅游者264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4亿美元,增长1.3%。鞍山、锦州、盘锦、葫芦岛等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虽然旅游经济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全省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辽宁省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休闲业态进一步突出。截至目前,共引进旅游项目(亿元以上)101个,完成投资650.23亿元。从项目和投资额类别分析,休闲度假类居主导地位,传统的观光和乡村旅游项目大幅下降。投资50亿以上的大项目包括投资200亿元的大连香州田园城,投资50亿元的沈阳碧尤潭温泉小镇,投资50亿元的葫芦岛觉华岛综合项目等仍集聚在沈阳、大连、鞍山及葫芦岛等地。沈阳的七星海世界、仟睿达水上世界等休闲项目成功入选2015年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

辽宁省目前水休闲旅游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温泉休闲度假区、滨海城市旅游度假区和各城市滨水休闲景区的建设。其中盘锦成立的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经济区和红海滩度假区三个开发区,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经营,实现了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的分离。以大连金石滩旅游集团、老虎滩海洋公园为基础,联合成立的东北旅游景区联盟,共同打造大东北旅游品牌。

(二)各类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温泉休闲度假旅游

辽宁省的地热温泉旅游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目前为止所有省内各市均有地热资源发现。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开发潜力的温泉资源接近70处,开发潜力居全国前十。温泉不论埋藏深度还是水温都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主要以中高温泉体为主,储量大,分布密集,主要沿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等城市旅游发展相对集中的一线分布。近几年对地热资源的开发从单纯的温泉旅游到水休闲系列产业的综合开发,温泉度假村和温泉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温泉水中的各类微量元素对康体休闲旅游的发展十分有益,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很多市民每年换季都有到附近温泉度假村小住一周到两周的旅游习惯。目前已开发的温泉旅游区33处,待开发的温泉旅游资源31处,主要温泉旅游景区集中在鞍山、丹东、兴城、大连等地。其中调查问卷显示的数据,沈阳游客出行最常去的温泉休闲度假村为辽阳弓长岭汤河温泉、鞍山汤岗子温泉、本溪汤沟温泉三地,游客满意度以辽阳温泉度假村最高。

目前辽宁北方冬季旅游的魅力已经为广大游客周知,温泉旅游的发展依托于冰雪旅游之上,作为组合产品进行销售,没有突出的民族特色,也没有形成是助兴游购娱系列服务体系。造成游客冬季到北方旅游就是观雪、玩雪,泡温泉,忽略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局限在景区的单一发展,没有最大限度的突出水休闲旅游的休闲、疗养、度假、康体、养生等方面,周围区域的规划开发配套设施不够齐全,没能很好达到休闲度假区的标准。问卷调查中游客最普遍的停留时间为1天,没有真正的体现水休闲旅游的休闲度假的本质。

2、滨海休闲度假旅游

辽宁省滨海城市一共有六个,分别是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滨海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海岸线曲折蜿蜒,自然风光旖旎,海蚀地貌妙趣横生,人文景观穿插期间,有古老的明代古城,有新颖奇特的传说故事,形成了四大滨海旅游服务的节点城市,其中资源开发最好也是问卷中沈阳游客首选的滨海旅游城市是大连。目前已经开发的有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仙峪湾旅游度假区、旅顺度假区等滨海休闲景区。问卷调查中滨海旅游游客停留的平均时间为2.15天,说明省内滨海旅游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相对我国亚热带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村没有高质量的配套服务是明显的不足。但大连目前将康体运动与滨海休闲旅游结合进行了效果较好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果。

3、城市滨水休闲旅游

辽宁14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滨水景区规划开发,其中沈阳的浑河沿岸景观开发最为问卷调查的游客所熟悉和认可。开发沈阳的“五河(浑河、蒲河、辽河、南运河、北运河)五湖(丁香湖、卧龙湖、财湖、仙子湖、珍珠湖)等水上生态资源,结合沿线公园、滨水大道、高尔夫球场等,深度开发游船、滨水游憩、森林氧吧、运动休闲等项目,打造滨水休闲旅游品牌是沈阳旅游“十二五”规划的旅游精品建设项目。目前浑河两岸已有多处自然景观规划开发,市民周末多全家出行到景观带休闲,但是沈阳的浑河滨水开发缺乏与浑河相关的历史文化韵味,配套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应进行系统地开发,打造浑河文化,在浑河沿岸建设一条历史文化景观带,让人们了解浑河水运历史。

三、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

(一)不同旅游者对水休闲旅游影响区域开发的认识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首先通过“您认为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程度较大的城市是”的问题让受访者从辽宁省内14个城市中甄选出7个核心水休闲旅游城市,并以这7个城市水休闲旅游发展为准,对这几个城市“水休闲旅游影响区域开发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轮流打分,打分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很不重要1分、不重要2分、一般3分、重要4分、很重要5分。通过Euclidean距离模型对7个城市休闲旅游对区域开发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获得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不同受访者有不同的年龄、职业、收入和消费额、出游时间和频率、旅游偏好等等样本特征,所以最后得出的估算结果也是不同的,根据样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受访者在影响程度认识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两者均值误差之比为1:1.046。出游频率较高的受访者7个城市的选择和重要性程度认识非常相似。游客认为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多为滨海城市,分别是大连、丹东、营口、鞍山、辽阳、葫芦岛、盘锦。

2、受访者在经常到达并熟悉的沈阳地区,他们对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判断更倾向于实际的滨海休闲旅游和温泉休闲旅游,而忽略本市的城市滨水休闲旅游的影响。

(二)水休闲旅游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分析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从区位与区域基础、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形象、管理与服务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设与管理。因此,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规划开发的影响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对区域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辽宁省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影响的就是区域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以大连水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为例,2015年以来,大连全域城市化得到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污染减排和大气、水环境、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2%以上,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39%和43%。全年植树造林60.3万亩。经过4年的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林木绿化率达到44.5%。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旅顺龙河治理、庄河三河入海口生态绿化、花园口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2015年长海现代海洋牧场和国际旅游避暑胜地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沿海经济带19个重点产业园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占大连市的39.1%、75%和80.1%,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对区域配套设施规划开发的影响

水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直接影响城市配套设施规划,以沈阳浑河滨水休闲旅游带为例,伴随着2003年沈水湾公园的建成,沈阳浑河沿岸城市配套设施规划开发建设的速度明显高于周边其他地区。2016年由沈抚交界到西三环,绵延38公里的浑河南岸,将建起七座各具特色的公园,形成三条季相、林相各异的滨河景观带,浑河南岸“三带七区”滨水景观建设正式启动。规划开发后市民就可以漫步浑河南岸,欣赏滨河迷人景观。浑河南岸滨河景观带规划范围东起沈抚交界,西到西三环,全长38.4公里,总规划面积22.72平方公里。浑河南岸景观规划为“三带七区”,在七个公园中,城市湿地公园由沈抚高速路到三环高速路,水岸线长8.2公里,包括浑河水上活动带、浑河湿地风光带、城市休闲滨河带;时尚运动公园由三环高速路通过新立堡桥到三八隧道、东塔桥,水岸线长6.4公里;浅水湾公园由东塔桥至长青桥,水岸线长3.8公里;城市滨河公园由长青桥过富民桥到青年桥,水岸线长4.4公里;高尔夫公园由青年桥到三好桥,水岸线长5.3公里;三好桥过工农桥到胜利桥、长大铁路为体育公园,水岸线长2公里;由成大铁路过燕塞湖桥至西三环为森林公园,水岸线长6.9公里。浑河南岸绿化将把造林与造景有机结合,同时为游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并根据防洪和生态要求,合理配置种植密度,突出植物的层次、季相、林相等景观效果,在浑河南岸营造充满自然野趣的城市湿地森林,使这里成为沈阳又一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滨水休闲区。

3、对区域市场结构与形象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仅大连旅游产业总量实现倍增发展。2015年旅游总收入1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00.03%,相当于GDP,由2010年的10.66%上升到2015年的13%。滨海休闲游成为新消费热点,康体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已经形成。大连旅游正由观光型向观光和度假并重转变,国家首批“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大连旅游美誉度持续提升,“浪漫之都”形象深入人心。

4、对区域管理与服务品质的影响

水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旅游经营向国际标准、优质服务转变。从而确定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建旅游品牌、开拓旅游市场、规范旅游管理。

四、结论与对策

(一)重视对省内品牌项目的建设

首先积极参与国家级各类景区评优、高星级酒店和旅游度假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打造辽宁省对外知名景区,增大对省外和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其次通过提供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和旅游配套商品提升辽宁省特色旅游线路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再次开展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做出节庆品牌,重点提升、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营口滨海温泉国际旅游节、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大连赏槐会暨、东北亚国际旅游文化周、中国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拓展我省旅游市场

通过政企联动、各级市县政府扶持投入构建我省“引客入辽”的旅游市场拓展体系,不断增大工作支持力度,通过市场自由竞争、专业统筹,加强我省智慧旅游数据化建设。为了宣传辽宁省旅游形象,推介我们的精品旅游产品,加强与各类国内外知名媒体和旅游市场中介机构合作,增加各类广告投入,整体提升我省对外旅游认知度,讲好辽宁旅游故事,讲好东北亚旅游故事。构建移动互联网和通信等电子平台,开展智慧旅游大数据建设。开拓入境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辽宁观光、度假。

(三)加快产品整合,加强四季休闲旅游规划

不断通过温泉泡浴方式和类型的创新,增加温泉产品的附加值,开发美体、减肥、养生等康体温泉套餐。增加景区游憩休闲等娱乐项目,使游客有不同的温泉休闲度假体验。相较于其他景区每天8小时的服务时间,温泉旅游可以提供全天24小时消费服务,温泉景区也应淡化旅游淡旺季的影响倡导四季休闲旅游,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春天踏青赏花,夏季戏水消夏,秋天采摘登高,冬季冰雪游乐。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打造辽宁精品旅游体系。北方春色游、消夏避暑游、赏枫采摘游、冰雪温泉游。

(四)与周边产业联合,加强联动发展机制

第2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第3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区域发展;城市规划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到逐步普及,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信息的数量,传播速度以及信息的处理速度不断在增强,信息时代的信息和通讯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有着深刻地影响。并且对全球城市区域规划有着推动作用,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而且影响着昵称是和区域的各个领域。下文就信息通讯技术对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的特征和机制,结合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探究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策略及规划。

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时代的全球转型

在信息时代,全球对电子通讯越来越依赖,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通讯部门增长速度日益提高,移动电话、数字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都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许多国家信息服务部门已经高居其他部门经济产出的50%以上,许多发达国家甚至更多,这表明了社会已经从工业向信息时代的转型。虽然目前人类对社会形态的认识方面还得不到统一的共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旧不是很清晰,但是,信息时代将经济和科学技术带到微观工业时代。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与基础建设都有很高的提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信息网络设施的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社会处于多重转型时代,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型还尚未完全,有一场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型已经步入新的社会舞台。

二、面向信息时代的区域发展战略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影响下,城市与区域发展都在快速的变革之中,因此,怎样去面对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难题,并提出合理的战略新目标对于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全球化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因为区域不是一个字面意思上的辖区,而是组成经济竞争的单元或者区域合作战略。因此,区域必须开发有用的人力资源,减低服务成本,更有效地开发使用稀有的资源,让其更具有竞争力。外国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使城市与城市的关系变得复杂,促进了合作战略的进一步达成。目前,我国的信息网络已经覆盖国内吧、各个区域,大规模的信息基础建设也在重点区域快速地进行,一大批信息交通枢纽和节点在各大城市逐渐出现,城域网、光纤纤维、广域网等在一些城市都已完全覆盖,信息网络的覆盖已经促进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活娱乐、社会管理以及人才聚集。信息化时代为全球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竞争平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信息时代区域城市规划探讨

随着城市化与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在区域层面上的城市规划更具有实施价值,传统的城市规划处于快速变化的环境之中,很难从战略上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出现的各项问题显得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将城市规划高度的重视,以空间结构调控为主要手段,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核心,加强战略资源的应用,如信息、技术、知识、资本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种区域城市规划中,实现三个思维转变,首先是工业化的线性思维向信息化的网络思维转变,其次由静态的局部思维向动态的全局思维发生转变,最后由被动的控制思维向主动的创新思维发生转变,这样就能达到创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实现由实体空间向最富创造力的空间形态发展,营造一个充满良好环境的新型空间结构。

四、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的信息化

信息化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进步,城市化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城市化和区域化是我国现今区域发展的两个重要主题,主要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城市的区域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推动了我国城市设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空前发展,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我们必须加强对城市区域建设采用新技术,如新型遥感技术、城市空间结构信息基础建设共享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技术与运营技术、城市管理数字化监控技术等规划信息的高端技术的研究开发,从而提升城市规划和区域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对城市规划和区域建设的信息化是探索城市规划、管理、建设、服务的信息化采用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是是信息技术应用在规划行业最好体现。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展了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的信息化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信息化水平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了城市规划与管理中,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建设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与信息分析方法,同时提供了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从而不断地提升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全面实施信息化的难题,对此规划管理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如广州、武汉、深圳等用“一张图”管理来进行城市规划信息化,这虽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技术含量比较高,更需要政府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推进才能完成。

五、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关系

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的地域空间就是区域,区域是城市发展的根源,与城市保持着相辅相成关系,它们的关系表现在点与面、局部与整体上,一方面,城市规划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区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区域内的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都影响着城市在未来发展方向和规模。因此城市的发展与所在区域的总体状况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此区域内城市而进行的。区域发展在初级阶段是一种城乡之间的物质与信息的低级交流,其分布比较散,在信息化网络区域中,城乡差别不断缩小,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在上不断弱化,利用网络为主要节点,促进城乡区域内城市的和谐发展。

六、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区域中,城市规划的规模越来越大。信息时代区域的变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也越来越剧烈,者就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积极地投入到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中,国家政府也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城市规划科研人员,使他们深入城市规划研究工作中,结合信息时代的背景,去关注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站在信息化区域发展的高度去思索城市发展问题,并且深入到城市的规划当中,加强网络区域分析、拓展网络区域内容、将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融为一起,结合不同层面的战略思想进行区域竞争,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城市区域发展体系,利用不同的城市发展策略,进行合理的分析应用,制定出符合当前城市区域发展的方案,增强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可操作性,从而促使城市在信息化时代的区域发展中真正成为“区域发展中的最佳城市”。

参考文献:

[1]钟士恩,甄峰,张捷,周其楼.南京大学信息地理学的发展回顾与研究展望[J].地理科学. 2012(10).

第4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 环境技术集成;环境友好型住区;居住区规划;生态文明;大有恬园

1.引言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也越来越严峻地告诉我们,现有的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这个高效能产出的历史阶段,所引发和包含的种种危机,作为一个文明体已经与人类后代的基本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工业文明的时代已经走向衰落,文明形态势必终结,而应该代之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它既是人类文明在其转折时期必定会提出的理性要求,同时也具有充分的现实必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进入到人类实践的自觉规划之中,使其在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结构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并列的“第四领域”也就是必然的了。以环境为第一价值取向的生态文明也走到了社会发展的前台。

2.居住区规划过程中价值观的转变

不得不承认的是,迄今为止城市规划理念仍未摆脱功能主义的影响,空间规划以物质环境为核心,以功能分区的规划方法为主导,设计单一功能的居住区。而住区内部主要延续以邻里单位为主的小区规划方法。尽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被人们所熟知接受,但是在实践中却尚未用恰当的方式转化为实际行动。

3.居住区规划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现实存在问题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身为城市四大主要功能之一的居住区任重而道远,它是城市的基底,它也面临城市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1.人口激增与城市化高速发展。

辽宁是中国城市化最高的省份,全省人口截止到2008年为4315万。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城镇化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 因此寻求居住区规划的转型与重构,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成为居住区发展的有效动力,是当前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迫切需要。

2.水源短缺,污水大增。

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的1/3.辽宁省人均占有量900m。06年辽宁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为147.20,低于全国平均210.82 ,在34个省份名列27.

3.垃圾不能及时处理,垃圾围城极为严重。

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第二个严重问题是生活垃圾问题.每年无害化处理率仅占10%左右,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年最高存放量80亿吨占地70多亿亩。甚至出现垃圾围城堵城现象(例如北京)。

4.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5.天然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

6.大气污染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全球气候变暖。

4.以环境技术集成为核心的环境友好型住区的建立

环境友好型住区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 以环境哲学为基础的, 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系统内环境因子和环境关系, 使住区成为具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活动区,也是符合住区生态和环境条件的建筑布局和住区发展模式,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能源的再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无污染或低污染技术的居住区。目前我们认为基于环境技术集成的住区规划就是环境友好型规划。侧重于环境的生产和能源的再生的无污染或低污染技术的居住区规划。

系统论中有一道著名的问题:1+1等于几?答案是,在一个适合的系统中,整体会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1+1>2。在经济生活中、在科技研发中,让1+1爆发出大于2的能量,这就是技术集成。

5.“大有恬园”居住区环境技术集成规划优化方案建立

5.1项目概况

大有恬园住宅小区一期占地15.20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9.14万平方米,容积率1.26。共有住宅30栋,商业办公建筑3栋,均为多层建筑。住户1326户,人口近4640人。小区在总体规划中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通过三条景观线,四个广场、五个组团、十六个围合单元,将小区的建筑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5.2环境技术集成规划方案优化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作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是缺少优质土地的国家之一,我们所缺少的是优良的表土。大有恬园住区收集小区内原有的地表种植土,解决小区的绿化用土,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保护。施工前收集项目地表土,绿化时用于重置覆盖绿化地块表面 。采取地表土收集重置覆盖绿化用地的方法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土壤破坏及水土流失问题。

居住区利用地形高差建地下停车场和半地下车库,使有效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多层住宅在每两栋围合单元之间设栋间花园,合理地分配高差,增加了绿化面积。北侧小山顶的高度(高程89米,小区内最高点住宅为67米高程)建500中水箱,供应小区的中水冲厕、景观、绿化用水。利用山地在小区东北部建5万立方米水库一座,收集控山水,贮存了净化中水。

小区居民的冲厕用水、区内的绿化用水和洗车用水由中水完成。小区内设中水循环系统,形成水景观和绿化浇灌兼顾。雨水收集及地表水的利用,采用有组织雨水渗井,草坪渗水步道砖等形式将雨水最大限度地涵养在地表土内,供植物生长之需。部分地表水可通过地表积水井收集,供绿化急需时使用。

6. 结语

环境技术集成是一个贯穿于规划、建筑设计、工程管理全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的集合,同时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用以解决特定问题的系统,它不拘泥于一个或者多个技术,也不拘泥于前沿高新技术,也可以吸收一些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技术。因此,环境技术集成营造环境友好型住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今天,环境技术集成的应用更加广泛,不单会应用到居住区规划还包括大的战略规划,值得专业人士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居住区环境技术集成规划的研究,仅仅是个开始,期待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的指导规划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沈清基,郁海文,生态住区支持技术 ,城市规划学刊 2004-第4期

[2].薛孔宽,吴东升,熊钢.中国珠海华发新城生态居住区建设方法与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2002年,深圳

[3]陈谦明,刘振海.人类的必然选择:论生态城市中的绿色生态住宅,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2002年,深圳

[4].藤颖 ;苏州地区生态社区规划研究,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陈春辉,哈尔滨地区生态住区设计策略及评估体系研究,哈工大硕士学位论文

[6]. [英]简・凯普里奇等.“未来系统”的最新计划.世界建筑,2001

第5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雨水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范围

本次规划的研究范围为沈本新城小柳峪汇水区域。大致范围为:北起张仲景大街,南至药都大街,西达山体,东抵北沙河。汇水区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

2. 研究目的

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及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从研究山地雨水的有序排放入手,科学合理地布置雨水管渠,预防内涝的威胁,保障城市的防洪安全。

3. 现状分析

3.1现状地貌条件

小柳峪地区地处北沙河的西岸。山岭重丘集中在西部,最高峰是黑砬子,海拔373.9米。北沙河从南向北流经本区,北沙河一带海拔高程只有97米。全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貌特点是高山峻岭向山坡地过渡,再过渡到冲积坡地。区内沟壑纵横,小柳峪沟是较大的一条山沟,另外还有三四处小沟谷地。自然冲沟纵横交错,受居民点的影响,水道呈现半自然状态。

3.2城市建设状况

城市建设活动已拓展至本区。现有沈丹铁路线、枫叶路两条对外交通线穿过本区,药博广场及周边建筑也已建成,有行政服务中心、药都博物馆、俊安酒店、新区医院、会展中心、公安局等等。已建成的城市道路有枫叶路、李时珍大街、会展北侧路和外环路、内环路。

铁路客运专线正在建设中。

3.3现状雨水排放状况

目前城市建设活动已大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旧的排水格局被打破,新的排水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山地雨水仍以自然状态汇集到山沟低处形成地面径流,地面径流或渗入土壤,或滞留低洼处,然后通过枫叶路和沈丹铁路的过水涵洞,最终排入北沙河。

在本区域内,枫叶路沿线已修建了8处过水涵洞,沈丹铁路沿线现有4处过水涵洞。在建的铁路客运专线预留了3处过水涵洞。

在已建成的城市道路上配套铺设了道路雨水管道。但管道末端仍处于散排状态。

4. 研究背景条件

4.1城市规划远景

在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中确定本地区的土地利用性质主要为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

沈丹铁路的歪头山火车站坐落在本区,而且客运专线的新城站也设在这里,因此本区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点。

围绕着药博广场是医院、酒店、金融大厦、行政中心及综合体,这里将是城市未来发展中的一个地区性中心。

4.2城市道路系统布局

本地区的道路系统基本呈网格状布局。南北向主干道路有:枫叶路(本段道路红线60米)、站前大街(道路红线43米)和红柳路(道路红线30米);东西向主干道路有:张仲景大街(道路红线36米)、李时珍大街(道路红线48米)。

4.3铁路客运专线建设

目前,铁路客运专线正在建设中。本区段采用堤路和桥梁型式。

5. 小柳峪地区雨水系统规划研究

降落至地面的雨水,可以被植被截留,或渗入土壤,或填充洼地…余下部分则循地面流动进入水体或滞留于地表,这部分雨水称为地面径流。严格地讲,雨水径流总量并不很大,只是因集中在极短时间内,且来势凶猛,常常不能及时地排除,形成了“内涝”,才会对城市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城市雨水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避免对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较大的影响。城市雨水系统的布局要求就是合理地利用自然地形,使整个流域内的地面径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沿最短的距离流到街道,排入最近的雨水管渠或自然水体。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小柳峪地区的雨水向东汇集,最终汇入北沙河。由于铁路客运专线、枫叶路和沈丹铁路穿过本区,它们都是堤路的形式,似三道土墙横卧其间,将用地割裂成三片,也自然形成了三片汇水区:高铁以西汇水区、枫叶路以西汇水区和铁路以西汇水区。这三片汇水区中高铁以西的山地雨水流量是最大的,因此小柳峪地区的雨水系统规划的切入点是研究山地雨水的径流问题,并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排放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协调道路雨水管道的布局,最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经济的、高效的雨水工程系统。小柳峪沟是本地区最大的一条山沟,为此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小柳峪沟渠的雨水排放研究,二是城市道路雨水管网系统研究。

5.1相关的水利计算

5.1.1雨水量的估算

雨水量计算公式通常选用本溪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流量。

本溪市暴雨强度公式对应参数如下:

q=1393(1+0.631lgP)/(t+5.045)0.67

Q=ψq F

式中: Q--设计雨水流量(升/秒)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公顷)

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设计重现期(年)

t--设计降雨历时(分钟)

5.1.2雨水设计基本参数

(1)重现期(P)确定

雨水管渠设计降雨重现期:城市一般地区采用重现期2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采用3—5年。

(2)径流系数(ψ)确定

(3)山谷防洪设计标准的确定

设计防洪标准是根据防护对象的规模及其重要性,以及地形条件和灾情后果等决定的。 本次规划确定区域山谷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5.2小柳峪沟渠的雨水排放研究

5.2.1高铁以西山地雨水的排放

铁路客运专线以西的地貌特点是山高林密,是城市生态保护区。城市建设仅集中在红柳路沿线的沟谷地带。依照地形可细划出三个汇水区域,最大的是小柳峪沟,汇水面积约63.2公顷,另外还有北沟,汇水面积约33.2公顷,南沟汇水面积约9.4公顷。

雨水参数取值: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径流系数0.15;设计降雨历时20分钟;

计算结果:南沟Q=860升/秒;小柳峪沟Q=5800升/秒;北沟Q=2770升/秒。考虑地形条件南沟可以与小柳峪沟合流排放,即雨水都汇集至小柳峪沟,而北沟则需要独立排放。

5.2.2. 枫叶路以西的雨水排放

小柳峪沟渠汇集的雨水通过高铁涵洞后进入城市集中建设区,在这一区域雨水应采用暗渠形式排放。山地汇水总面积为72.6公顷,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城市建设区汇水面积为52.5公顷,重现期按2年考虑;经计算Q=19800升/秒。现已经建成的会展中心北侧暗渠断面为2.0×1.6米,坡度i=2.0% ,按满流计算过水流量可达到20260升/秒,可满足上游流量过水要求。因此小柳峪沟渠的雨水可接入己建暗渠中。

第6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城市新区;规划;开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城市建设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政府与社会各界进行讨论、科学论证之下制定的规划下进行的城市新区的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城市以后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等,对于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的规划与开发建设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可以进行。

一、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的理念

首先,以整体的理念制定城市新区的规划,这样有助于我们统筹新区开发与建设,既可以考虑到新区的环境品质、经济产业等关键因素,也可以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相互协调,从而促进区域的良性发展。

其次,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严重的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城市新区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

最后,我们应该树立特色发展理念。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建设的时候,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规划,这有助于形成特色,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模式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与开发建设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当地的主导特点进行特色城市新区的建设。

1、地理交通主导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人口不断的增多、住房逐渐的拥挤等造成城市的交通已经不能够维持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很多城市逐渐的向郊区发展。在郊区中占据优越的地理交通环境的地区逐渐的形成新的城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等的改变,我们称这类占据优越交通位置从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为:地理交通主导模式。这类新区的发展有助于降低原有城市的人口、交通、住房等压力,促进原有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新区城市的发展,政府政策等的扶持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美国的“边缘城市”。美国东部很多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拥堵、住房条件差等,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围绕着美国东部主要的城市如,华盛顿、纽约等的周边出现了“边缘城市”,这些城市一般占据了城市郊区中的而重要交通位置,便利的交通促进了货物的往来,从而在政府的规划下逐渐的开发建设成城市新区,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缓解原有城市的发展压力。

例如,我国郑州东部新区的建设也是在地理交通模式的主导下逐渐开发建设的。河南郑州作为我国东西交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交通进行的贸易往来,物流业在当地发展的极为成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州原有城市已经不能满足郑州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郑州东区承启郑州东西南北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的发展起来,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极大地促进了郑州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2]

2、自然资源主导模式

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形成的城市在我国自古有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城市近郊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等进行的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区,我们称之为“自然资源主导模式”。旅游资源主导的模式有助于促进当地围绕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服务型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转变发展模式,有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3]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西安曲江的发展模式。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西安曲江位于西安的郊区,近年来却凭借着周秦汉唐文化遗址大型开发,发展旅游业等相关的服务业,从而使得当地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曲江城市新区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助于文化遗址的开发,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能源、矿产开发促进的城市新区建设,例如,我国包头的稀土新区。该城市新区依托包头的城市发展,以及当地稀土的开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进行与稀土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该地的开发与建设,通过与包头市的优势进行互补,取长补短,发展出了一条特色的城市道路,有助于整个包头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产业集群主导模式

产业集群主导模式一般是在一定的地域,由于产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凑到一起进行开发,慢慢的发展成城市新区的模式,我们称之为:产业集群主导模式。这类模式有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企业交易费用的降低,从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温州新区。我们知道温州这个城市主要是依靠小商品生产聚集从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相应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之前,温州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交通拥挤、产业发展空间缩小等,因此温州新区承启原有温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在郊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地方,很多温州小商品房纷纷在该地区建立,从而导致该地区作为城市新区发展起来。这种产业集群主导的模式,有助于将城市原本的特色承袭,并且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更加具有代表性,从而发展的更加的完善,从而不断的提升当地的经济竞争实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合以上各种城市发展模式,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新区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的市场需求决定的,传统的城市发展特点以及当地特殊的环境等要求已经培养出了当地特有的市场,从而促进当地城市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由政府统筹规划的,因此城市新区的建设有时候还应该符合政治需求,例如,我国的北京奥运村的建设等;当然最为可能的还应该是协调经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市场―政府相协调下建设的城市新区,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建设。

结束语:

不同的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离不开市场的要求,也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但在很多方面我们又可以找出在这两方面之外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得每一个城市新区的建设都有其特色,都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总体来说,这些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整体发展的理念等。

参考文献:

[1] 王勇,李姗姗.河南六大城市新区蓝图浮出 “复合型城市”怎么建[J]. 中国经济周刊. 2010,10(17):05-06.

第7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园区规划;滞后;隐患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建设工业园区的意义

工业园区是聚集若干工业企业区域,它是有开发面积较大,拥有多个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对入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对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等特征。工业园区的出现,加快了地区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工业发展平台、项目落地载体和民营经济孵化器的作用。

〈一〉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不管是从国外的还是从国内看,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能有效推进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工业园区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没有高质量的工业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不仅可以减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提高基础设施投入效益,加快城市人口的集聚,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而且可以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齐全的优势,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进而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并最终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经济发展极。工业园区建设还可以将大量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去,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工业园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工业发展与资源有限这个问题,工业为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的同时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实现工业园区化,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水、电、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益,集约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突破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同时,工业园区可以通过集中联片生产、对污水等“三废”进行统一综合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促进园区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园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遍地开花,布局不尽合理

遍地开花,大密度的工业园区布局显然与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匹配度不尽适应。由于缺乏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各地自行上报园区建设方案和规划。

(二)产业定位模糊,特色优势不鲜明

中国工业园区大多属于政府主动型,其工业园区的规划大都由建筑设计院完成,工业园区规划和产业结构大致趋同,工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城市产业结构也出现了同质化。此外,由于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规模定位模糊,工业园区之间相互攀比,脱离实际,没有根据园区内的实际产业集聚来进行定位,导致各园区没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招商引资困难。实际招商中为了招商成功又不得不放开条件,致使落地的项目和事先的规划不一致,定位和现实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三)规划缺乏前瞻性,照搬照抄盛行

由于在规划时缺乏前瞻性,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园区规划开发经验不足与人才的缺乏,于是掀起一股学习国内其他优质园区的。在学习优质园区的过程中,都向国内排名靠前的几个园区学习,学习榜样趋于一致性,导致了园区规划雷同,照搬照抄严重的情况。另外,国内一些园区的规划制定时间很早,有的距今已有数十年,一些规划设计院以之做为参考依据,忽视国家当前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城市规划和配套规划,造成了园区规划缺乏前瞻性。

在园区规划时,因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规划滞后于开发建设,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城乡规划区域内园区缺乏统筹规划建设,出现了很多脱节,园区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不强;各类规划之间衔接和协调不够;城市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脱节,难以形成园区的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

(四)规划随意变更,资源浪费严重

因为一些工业园区一开始的规划就缺乏科学而严密的论证,也没有履行过法定报批程序,所以园区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等都没有法律效力。有些工业园区虽然有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规,而且也经过了法定程序,通过了当地人代会的讨论并得到了批准,具备了法律效力,但工业项目及其他配套工程设施的选址布局与建设规模标准,都是由当地领导说了算,有个别地方的党政领导随意干预和变更规划,甚至有的听任客商提出种种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规划随意变更,“领导一动,规划重弄,不但使工业园区规划丧失了应有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关于园区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筹兼顾

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首先必须端正园区规划建设的理念。对工业园区的建设要提高认识,统筹兼顾。在园区发联系紧密,科研成果和技术可以快速进入工业园区,实现产业化。其次,工业园区虽然一般都有管委会,但伴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和企业的成长,企业需要的服务内容就越来越宽泛和复杂,如物流配送服务、金融经纪服务、检测检验服务等都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来提供。可园区内缺少中介服务机构。再次,工业园区要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将各类要素快速向工业园区集聚。要素市场和各种专业化商品市场发育程度高,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

(二)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在园区企业的引进中,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首先,就要控制园区发展数量,省委省政府可通过合并重组的形式,精简园区数量,下放管理权限,提高管理质量。其次,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制定《园区发展行动路线》,集中优势资源,选择优势园区重点扶植,让一部分园区先发展,然后再通过省政府支持,先发带后发,实现共同发展。再次,要集约发展,塑造精品。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监管力度,切实督促产业园区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着力塑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此外,要着力引进大企业,支持园区的中小企业向配套的方向发展,以形成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合理预算,增加投入

在园区规划中,要根据目前园区发展的格局及现状,搞好园区建设的预算工作。在预算中,指导各类园区突出重点,力争形成一批专业特色区域,实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以特色吸引客商、提高效率。部分园区土地紧缺,要进一步提升引资质量、水平,并有选择地引进企业。

各级政府要因势利导,投入一定的财政性资金作为引导,同时利用税收优惠、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要以政府资金启动民间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投资。此外,各工业园区要拓展思路,探索多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的融资思路,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工业园区建设,还要争取国债指标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四)精准定位,科学规划

园区建设,规划先行,要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的前瞻性。在园区建设方面,要结合本地实际,坚持总体规划一步到位,部分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工业园区是工业布局调整的载体,其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交通环保、消防治安等规划配套起来,立足于规划先行,注重与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在明确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的同时,一是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园区的配套建设;二是要对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等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要以特色的思路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园区特色优势。

(五)依法规划,从严管理

在园区建设中,必须坚持依法规划,实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准入机制。在经过相关的审批程序被批准后,就已经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未经批准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不同的园区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定位,制定不同的企业准入标准。在制定标准时,应当建立项目建设评审委员会(由专家、领导和群众代表组成),对要求进入园区的单位或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待其入驻园区,对其要进行严格管理。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分析原因,采取对策,保障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序、良好地开展,为经济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物流信息平台;区域中心城市;汕头

0 引言

区域中心城市在地理上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利,是物资、资金、信息和人才的聚集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地辐射和带动作用。良好的基础设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拓展城市辐射范围、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系统的两大基石,在以往的物流规划和建设中,人们主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而物流信息平台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信息平台建设更是难以落实。基于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实现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功能整合,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促进物流系统的一体化、网络化和社会化。

本文以汕头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为例,从信息化现状和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物流信息平台的逻辑框架及内容,并对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策略进行了讨论。

1 物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1.1 汕头的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本研究于2008年初,采用个案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汕头的主要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企业包括84家主要工业企业、21家主要商贸企业和20家主要物流企业。通过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发现汕头的物流业信息化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1.1.1 相对于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

汕头市拥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已建成覆盖全市城乡、通达国内国际的大容量、高速率、立体化、多媒体基础通信网络,2005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2。但在社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重概念轻实效、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等现象,电子政务的实效没有很好的发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作用还不明显。

1.1.2 电子政务建设初具规模,但集成度不高

汕头港务集团EDI中心已于2002年底投入运作,通过EDI系统,实现了港口、船公司、船代、货代、外轮理货、内陆集装箱站场等相关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数据交换。2005年开始建设的“粤东电子口岸”是粤东地区“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涉及汕头、梅州、汕尾、潮州和揭阳五市。目前已经完成门户网站、口岸执法系统建设,涵盖通关、监管、报关员管理、征税等各项业务。入网企业已有4 000多家。此外,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开发了一系列业务应用系统,大部分部门实现了网上政务公开。

但总的来看,各电子政务系统的集成度不高,面向跨部门、跨系统、跨平台的协同工作应用较少。“粤东电子口岸”还没有实现与港务、经贸、工商等地方政府部门的连接。

1.1.3 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汕头已经建成了纺织服装、塑料、内衣等一系列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但功能主要是企业宣传、展品展示、供求信息等,真正的网上交易很少,尚未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有效整合。

1.1.4 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1)工业企业。汕头的工业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小。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46.9%)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库存管理、生产流程管理和运输管理。大部分工业企业(60.2%)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物流信息管理服务。

(2)商贸企业。汕头的商贸企业中,只有55%的企业有物流外包业务,近一半的企业仍然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采用自营物流。只有50%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库存管理、作业管理和单证管理。

(3)物流企业。汕头的物流企业规模普遍不大,80%以上的企业年产值在5000万以下。仅有60%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调度管理、生产流程管理、单证管理、运输管理和货物跟踪。

调查表明,各类企业对构建“汕头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充满期待,希望能够提供物流信息共享、标准化以及多系统交互平台支撑等功能。

总的来看,汕头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的物流作业、控制协调等层面,面向高级管理人员的辅助决策功能、面向整个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应用较少。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支撑作用远未发挥。

1.2 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的必要性

(1)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有利于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目前,汕头是粤东地区的交通中心,但随着厦深高速铁路和潮汕机场的建成,海陆空枢纽分别位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汕头要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关键要以物流信息来整合现有的物流系统各要素,构筑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区域政府部门的协作机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有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落后的物流设施是影响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主要障碍之一,一方面外资企业在中国找不到合适的物流服务商,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物流企业找不到市场。汕头的外向型经济明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建设目标要求汕头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介入国际产业分工。而信息技术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高效的国际物流体系。

(3)提高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和决策能力。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在制造商、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交换机制和横向联系,有利于提高政府对物流市场的监管能力和决策能力。

(4)土地资源约束,要求汕头的物流业走集约式发展道路。汕头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矛盾突出,这就造成了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时用地不足的问题。而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能够将分散的物流需求和服务功能有效结合,实现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的高效运作和集约化管理。

(5)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有利于促进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汕头的企业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明显,抗风险能力弱,通过结成企业战略联盟,推动各企业联合采购、生产和销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物流信息技术,是促进战略联盟形成的重要因素。

(6)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建立后发优势。调查表明,汕头的物流企业存在规模小、集中度低、服务水平低、物流市场不够规范的问题,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汕头物流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2 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根据使用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以把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分为物流企业、客户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3个层面。

2.1 物流企业的功能需求

物流市场需求信息:主要是指客户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信息,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加工、装卸需求等。

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包括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流交易管理、电子报关、税收和资金结算等。

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包括港口水运信息(船舶线路、船运公司情况、货运能力等)、铁路车站信息(列车线路、货运站场等)、机场航空信息(航班航线、航空公司的货运能力等)、交通状况信息、道路设施信息、规划国土信息等。

其它公共服务信息:包括物流市场调研和预测、物流相关政策、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天气预报等。

2.2 客户企业的功能需求

客户企业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包括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等。他们的需求主要包括:

物流市场供给信息:主要是指物流供应商的资料,包括物流企业的资质、服务范围、资源、规模、信誉评估和报价等。

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包括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物流交易管理、合同管理、违约赔偿及补救处理等。

2.3 政府管理部门的功能需求

政府管理部门要求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流业务种类,货运量,物流成交合同总金额,物流仓储量,物流设施保有量。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基本运行情况等信息,以便为物流预测、物流规划和设计等活动提供支持。

3 物流信息平台的逻辑框架

在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物流信息平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汕头物流信息平台的逻辑框架。物流信息平台由1个网络、2个平台和4大子系统组成。1个网络是指通信基础网络,2个平台是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交易平台,4大子系统包括现场子系统、运载工具子系统、物流企业子系统和行业管理子系统。

(1)通信基础网络。通信基础网络是连接物流信息系统各大组成部分的纽带,是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的基础。按服务范围和技术类型可以分为物流园区网络、城市物流信息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3大组成部分。

第9篇:区域规划研究范文

关键词:物流规划区域物流现代物流

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制定区域物流规划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物流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物流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方法,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理顺物流与区域各相关产业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需求、基础设施、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网络的角度通盘考虑物流的布局,制定出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案。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向有关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法,检讨方案的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完善总体规划,并形成最终规划方案。

区域物流规划方法

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体系环境,它包括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

通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物流中的货运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物流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物流产业的科学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程度、辐射集聚效应、交通运输条件及与周边区域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使其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内部活动的物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以形成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空间布局,围绕区域的产业优势,按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三方面优先次序,重点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功能(基本功能、增值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定位。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类,包括机场、铁路、道路、航路及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等。其次是设备类,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再次是标准类,包括物流术语标准、托盘标准、包装标准、卡车标准、集装箱标准、货架标准、商品编码标准、商品质量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仓库标准、作业标准等。需要注意的是,构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过程,是一个在现有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所要解决的是既有资源对物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要增强现有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追求系统的最优。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电子交易系统和物流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牵涉到多个物流枢纽、环节、企业、政府部门。在物流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大跨度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等功能。在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中,必须处理好新信息平台和原有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交互,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已有的功能单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应充分考虑物流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接口,保证平台的成长性和增容性,例如将政府办公的部分系统融入物流信息平台,为客户直接提供网上电子政务服务,减少传统业务流程中政府审核过程造成的信息延迟和滞后的影响;尽量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平台各分割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移植能力,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搭配、扩充各模块并深度开发。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财政、规划、工商、税务、城建、交通、铁道、航空、海关、公安和城管等十几个部门。由于经济体制原因,物流业的管理处于多元的管理状态,行政管理体制把横向的经济联系纵向切断。随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物流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物流政策平台建设就是在政府意志及物流规划下,制定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法规。具体包括:物流法规、市场管理(准入、运作、监管)、项目规划、协同制度、行业政策、行业标准、技术支持、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交通管理政策和人才政策等。这种管理一体化并不是要求物流业的管理归于某一政府部门或重新成立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理顺。物

流政策平台规划的目标是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

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货主物流企业规划选择区域内一些特大型工业企业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企业进行企业物流规划。主要目的是提高这些企业在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效率,建立企业完整的供应链组织,并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鼓励大型企业的物流系统开展社会物流服务。物流

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规划选择一些重要的物流园区(中心),进行综合的企业物流规划工作。规划的目的是建设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物流基础服务运营商。

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规划选择一批有信息网络基础、软件开发能力和配送资源的电子商务性质的企业,并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授权给这些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同时制定特别政策,鼓励物流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

物流装备制造企业规划选择一批有完善装备体系、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扩展力的企业,开展新型物流装备的开发。

第三方物流企业规划选择一批现有的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网络化水平较高的大型骨干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区域物流规划中注意事项

明确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

区域物流规划的定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加大商品的辐射范围,提高工商企业的物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将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三是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要做好物流规划,首先要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确定物流规划的方向。

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和特点总体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特征,这是因为现代物流业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会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作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市场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部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的支持,因此区域物流的规划必须考虑该区域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与区域城市整体规划和其他产业规划相衔接

区域物流规划往往涉及到物流节点和通道的重新布局和建设问题,这与区域内城市整体规划密切相关,二者必须紧密衔接、相互结合。同时,物流作为一种服务,必须考虑其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区域物流规划要考虑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区域内各个产业的发展要求,即各个产业规划中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内容和规模。

突出政府的指导、协调和推进作用

按照现代物流的复合产业特点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政府应处理好区域内物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物流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物流外部资源与物流内在要素的关系,加强对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业等之间的协调,通过调整和制定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及措施,通过对现代物流的综合管理和宏观指导,使现代物流的宏观运行能高度协调,使微观企业物流管理能积极跟进,以便在不同领域对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和营造良好的系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