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财务战略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战略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战略的特征

第1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财务战略内容制定与实施

1企业财务战略的意义

最近20余年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繁荣的首要。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已经逐步渗透到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领域。然而,由于的财务管理并没有把企业战略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或决定性的因素给予正式的和明确的考虑,结果导致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不能完全适应战略管理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战略管理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提出财务战略这一新的观点。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

企业财务战略是基于战略管理思想而对财务管理进行的一种新的认识,这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特征:

(1)从属性。财务战略要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有效合理投放,只有这样,企业整体战略方可实现。若不接受企业战略的指导或简单的迎合战略要求都将导致战略失败,而最终使企业受损。

(2)系统性。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企业管理,需要考虑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必然与外界进行长期的、广泛的资源及信息等的交换,从而使系统与外界保持一致。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全面的资源与信息交换。为此,要始终保持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动态的联系,并试图使财务战略也能支持其他子战略。

(3)指导性。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资金运筹的总体谋划,它规定着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财务问题。正因为如此,财务战略一经制订便具有相对稳定性,成为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

(4)复杂性。财务战略的制订与实施较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子战略而言,复杂程度更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固定化”特性,即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后,其使用方向与规模在较短时期内很难予以调整。因此,财务战略对资金配置稍有不慎,就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陷入财务危机而很快导致企业破产。此外,企业筹资与投资都直接借助于市场,而金融市场复杂至极,变幻无常,这也增加了财务战略制订与实施的复杂性。

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它提高了企业财务能力,即提高了企业财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财务战略注重系统性分析,这提高了企业整体协调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协同效应;财务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第2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本企业的更好发展,必须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提高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制订科学、合理的财务活动和计划。[1]但是,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受到发展规模和管理思想的制约,对财务战略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从财务战略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解析当前本企业在财务战略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本企业发展。以下文章就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的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内容和特征

1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内容概述

所谓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种,它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领域,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对于财务战略的定义还不甚清晰,不同的学者对于财务战略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所谓企业财务战略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能够以战略管理理论知识进行策略引导,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措施;[2]第二,在财务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要求能够从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进行考虑,综合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第三,要求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能够具有一定的远见性,能够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有效的财务战略规划。

12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特征

财务战略与一般企业战略具有明显的区别,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第一,财务战略具有整体性特征。财务战略的整体性特征指的是,企业在规划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要以企业的资金多少和盈利情况为前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投资,这就不得不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能够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和策划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帮助企业从整体进行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制定和规划,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第二,独立自主性。相对于传统的企业战略来看,新时期企业的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财务战略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其并不是只有当企业面临经营危机时,才会被提及的战略措施,而是一直处在于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包含在企业的每个经营活动和规划当中。这说明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3]同时,财务战略的独立性表现在,要实施合理的财务战略,必须要求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以客观而清晰的角度对整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独立于企业本身,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第三,前沿性。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措施、制订什么样的发展计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均是财务战略的重要内容,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要走在企业发展和时展的前面,因此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第四,附属性。财务战略的附属性,指的是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其必须要以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前提和基础,需要坚持一定的准则;第五,复合性。财务战略的复合性要从财务战略的内容体现出来。财务战略的制定要求能够从企业经营活动、财务管理活动、经营利润以及成本核算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需要分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制定完善的财务战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的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复合性,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必须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

2当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问题

21财务管理职责不清

就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于家庭式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有其自身优势,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从财务战略角度来看,要制定完善的财务战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求企业能够建立独立的?务管理部门,设立相应的岗位,并配置相应的专业人才。否则,不利于企业发展。例如,曾经辉煌的百信鞋业,创始人李忠文任人唯亲,几乎所有核心和重要部门的负责人由其亲朋好友担任,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财务管理混乱不堪,影响发展。[4]

由于中小企业家庭经营的模式特征,不少中小企业并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通常由企业领导自己兼职,因此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责不清。[5]此外,家庭管理模式下的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很容易影响到企业财务战略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2财务核算问题突出

财务核算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但是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来看,不少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存在较多不足,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财务核算的细节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也影响财务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资金短缺筹资融资难

资金链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着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与健康发展,资金链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但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资金短缺,资金链来源单一,筹资融资能力较差,筹资融资渠道单一,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2001年,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在银行筹集资金未果的前提下,大规模地开办连锁店,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一百多家,结果资金链断裂,资金被连锁店耗尽,欠下大量债款,最终倒闭。[4]

3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发展对策

31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求企业能够解决当前的重点问题。就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重点问题在于企业的资金不足,无法实现本企业的更好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要优化资本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我的经营利润,并注意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中小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力以及企业的类型特征有关,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企业。因此,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不少的优化政策,用以扶持中小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在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只需要与银行建立一定的友好关系,争取获得银行的政策支助,然后立足创新和科技,即可获得更好的发展。当然,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向社会吸引资金的形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32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

要制定完善的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必须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争取营造更加有利的战略发展环境。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是企业可以通过不断的发展而进行扩大,这是企业必须要树立的思想观念。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企业要更加重视财务战,以及养成科学财务管理的重要习惯,科学管理企业财务,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例如,重庆海通投资集团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建立了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招聘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预算和核算等进行专业分析和管理,避免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

当然,要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还要求政府能够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不仅在银行贷款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还要求能够对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民间信贷进行政策扶持,帮助实现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

33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资金周转率的提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投资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和生产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求企业在实际的经营发展中能够加强对资金周转的重视,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速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较为突出,尤其表现在资金周转方面。我国中小企?I的资金周转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总数不足,融资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领导在财务管理中没有认识到资金利用率的重要性,导致成本预算和核算严重超支。因此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从成本控制着手,制定严格的成本预算制度,并加强对财务的控制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同时保证和增加企业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第3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传统认为,“战略”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和决定性的谋划;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职能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侧面,不具有全局性特征,因而无战略成分可言。然而,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因融资结构等重大财务安排不当而导致财务危机的诸多教训越发清楚地告诉我们,财务管理并非仅限于“策略”和“战术”层面,也有着事关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内容。这就是说,财务战略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存在意义。

二、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角度的考察

企业战略也常被称作“企业经营战略”或简称为“经营战略”。企业战略问题的提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从西方的情况(以美国为例)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大约是5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亦即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这段时间,虽然由于基本消费品的需要正逐步趋于饱和而使企业意识到了以销定产的道理,这种道理也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付诸实践,因此,企业不再仅仅依靠内部控制式的传统管理,而是更多地根据环境从需求的变化来规划未来发展,并在实践中采用了诸如预算管理和长期计划等具体做法。但是,那时的计划和预算都是主要地以历史实绩为基础,采取简单的趋势推断办法加以确定的,而比较缺乏对未来环境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预测。显然,这样的计划或预算离以“谋划未来”为基本特征的“战略”尚有较大距离。

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社会需求由“量”转向“质”,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革新,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与此同时,资源短缺(如石油危机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此外,由于通货膨胀及垄断行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政府对经济生活及企业活动的干预因此而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唯有切切实实地根据环境及其可能变化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实现途径,方能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战略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是进入8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1978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企业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导,而国有企业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控制之下。所以,严格说来,当时的国有企业事实上都只是承担国家计划所指定的生产任务的“工厂”而已,它们基本不具备“筹划事业”这一职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配作一定的调整,而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也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对国有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够显著。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已基本做到了“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展现;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市场竞争趋于激化。加之,在经历了80年代末的“抢购风”之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渐趋理性,社会需求也发生着由“量”到“质”的深刻转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也日益影响乃至冲击着国内市场。这些都给我国企业提出了警示:企业唯有根据环境及其可能的未来变化规划其发展之路,才有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内容的构成和战略管理的程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与西里尔•奥唐奈认为:“虽然一般在使用‘战略’这个术语时意味着为企业或其它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计划工作规定基本和总的方向,但也不应该忽略它存在着几种基本类型。最重要的当然是全面的总体的战略和政策,另外有一些辅助的或派生的战略和政策,还有些较次要的战略和政策。但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此外,考虑到执行计划的预期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有些战略和政策要具有随机制宜的特性。”在孔茨与奥唐奈看来,重大的战略和政策就是指能使企业达到目标的基本战略和政策。他们认为,企业主要的战略和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销售、新产品开发、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等。而且,这些战略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和政策,多为许多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

由上可见,企业战略具有多元结构特征。也就是说,企业战略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且也应该包括事业部层次和/或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是企业诸方面职能战略之一。然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区分往往并不那么绝对。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财务管理从而财务战略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的独立存在。财务活动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活动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内容,首先就是以货币的独立存在为基础的。货币独立存在的初始意义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运动就逐步地独立于商品的运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运动规律。于是,商业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货币的金融资本家。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离,从根本上决定了主要从事产业资本营运的工商企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尽管金融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也不能脱离产业资本。这就决定了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及由此派生的其他财务活动的管理,都必须以满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要求为基本准则。

(2)资金的有限性。资金的有限性是财务活动从而财务管理独立存在的又一重要原因。所谓资金的有限性,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全社会来看,任何特定时点上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量总是有限的。其二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企业现状(如规模、获利水平、财务结构等)和企业环境(如经济成长速度、产业生命周期、有关法律和政策等)既定的情况下,其可能获得的资金总量也必然是有限的。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企业活动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与资金的供给永远是一对需要谨慎处理的矛盾。企业既需要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如营销、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的资金需要,又必须讲究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尽可能节约资金占用。

(3)企业对现金流状况的关注。从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讲,赚取利润于任何企业无疑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企业倘若获得不了利润,就没有长期存在的可能。然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满足企业发展和/或生产经营的需要,即便有利可图,也可能会因财务状况尤其是现金状况陷于困境而发生危机。所以,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有获取利润的能力,而且必须确保赚取利润过程资金流转的顺畅和财务结构的合理与安全。

(4)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由此而引起的委托关系的出现。委托人与人之间需要处理的关系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从委托人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莫过于其财务利益的实现。为此,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确保委托人财务利益的实现,自然就成了人所承担的诸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来自委托人亦即所有者的压力完全市场化了。除了融资和投资,股利分派也成为企业财务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领域。

第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特征。由于资金的筹集取决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更是与企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即便是股利分派,也决不是单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需要。所以,企业财务活动的实际过程总是与企业活动的其它方面相互联系的,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其它方面的关系亦然。诚如前述,尽管企业战略指的首先是那些全局和长远的方面,但因全局与局部总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局部”的职能活动往往事关“全局”且具有长远的特征,也就同样地成为企业某一“局部”的战略问题。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这种特性;财务战略作为一种“局部”战略而存在。然而,由于诸如购并等企业活动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多重属性,我们很难将它们简单地划归于财务活动或非财务活动。它们事实上需要人们从多个职能角度予以考虑。有鉴于此,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战略概念,虽然主要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又不完全限于此。一些与财务密切相关但具有多重属性的企业活动的财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包含于其中。

三、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财务管理角度的考察

根据现有的一般认识,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2)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3)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职能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许多重要的财务事项都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层行使最终决策权。

从财务管理角度考察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亦即财务战略问题能否相对地区别于一般财务问题。换句话说,哪些财务活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哪些财务活动不具有战略意义而只是策略或战术问题。笔者认为,恰当地作出这种区分的关键仍在于如何把握战略与策略及战术之间的联系及差异。遵循“战略总是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而策略和战术则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一基本观点,那些属于财务战略范畴的企业财务活动必须具有“对企业全局尤其是指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长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征;而那些一般财务问题,亦即所谓的财务策略及战术问题,其本身通常不具有“全局”和“长期”的特征,尽管它们也是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所必须做的工作。

根据上述财务战略内涵特征,我们基本可以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战略,尽管难于做到罗列齐全。当然,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异。(1)从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基本内容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派战略等;(2)从派生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派生内容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如通货膨胀)之下的财务战略等;(3)从企业状况特征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财务战略等。(4)从财务活动本身直接涉及的范围来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总体或曰综合财务战略(积极或消极型战略;快速扩张、稳定发展或收缩型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即指主要涉及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财务战略问题)。

从上述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来看,财务战略似已涉及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领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给出的财务战略范畴在外延上过于宽泛?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领域都同时存在着“战略性”的方面和“策略及战术性”的方面。即便就营运资金管理而言,尽管它通常被人们归于“日常”财务管理的范畴,尽管它的大量工作属于甚为琐细的策略乃至技术事务,但营运资金管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带有“战略”意义的成分,如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资产组合和筹资组合的协调问题,就不可能不对企业长期的财务稳定甚至企业的。

健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相反,诸如一般长期投资乃至企业购并等重大财务活动,尽管它们往往会很自然地被划归“战略性”财务活动的范畴,但其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却又必然包含着许多细节问题,亦即“策略或技术性”的财务活动。所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

四、企业总体财务战略的类型及特征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弗雷德•R•戴维认为,企业战略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即: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经营战略以及防御型战略。一体化战略又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其中,纵向一体化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后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供货方公司的所有权或增加对其的控制。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竞争公司所有权或加强对其的控制,加强型战略是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统称。市场渗透战略是通过更大的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地区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开发和国际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战略是通过改进和改变产品或服务而增加产品销售。多元经营战略包括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经营及混合式多元经营。集中化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横向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向现有用户提供新的,且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混合式多元经营战略则是指,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防御型战略则包括合资经营、收缩、剥离和清算等。合资经营战略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公司结成暂时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利用某些机会。收缩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减少资产与成本而重组企业,以扭亏为盈。剥离战略是指出售企业的分部、分公司或任何一个部分,以使企业摆脱为那些不盈利却又占用大量资金的分部所累的状况。清算战略是指企业停止营业,将企业全部资产出售,以实现其有形资产价值。

企业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关心的不是这些具体的企业战略形式,而是与这些企业战略形式相配合的财务战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如前所述,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但财务战略又侧重于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所以,财务战略类型也就应该主要地从资金筹措与使用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划分财务战略,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往往会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总之,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从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当然,随着企业逐步走向成熟,内部利润积累就会越来越成为不必要,那么,“少分配”的特征也就随之而逐步消失。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五、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财务战略管理,或称战略财务管理,指的是对企业财务战略或曰战略性财务活动的管理。财务战略管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财务战略管理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确立。这是因为,每一个企业客观上都应该有一个指导其行为的基本目标以及相应的财务目标。企业目标的明确,也就意味着明确了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财务目标的明确,则为财务战略管理提供了具体行为准则。有了明确的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才可以界定财务战略方案选择的边界,才能排除那些显然偏离企业发展方向和财务目标要求的战略选择。也就是说,只有明确了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才可以将财务战略管理尤其是财务战略形成过程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之内,才能避免漫无目的地探寻财务战略方案这种劳而无功的做法。

第4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传统认为,“战略”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和决定性的谋划;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职能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侧面,不具有全局性特征,因而无战略成分可言。然而,随着企业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因融资结构等重大财务安排不当而导致财务危机的诸多教训越发清楚地告诉我们,财务管理并非仅限于“策略”和“战术”层面,也有着事关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内容。这就是说,财务战略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存在意义。

二、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角度的考察

企业战略也常被称作“企业经营战略”或简称为“经营战略”。企业战略问题的提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从西方的情况(以美国为例)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大约是5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亦即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这段时间,虽然由于基本消费品的需要正逐步趋于饱和而使企业意识到了以销定产的道理,这种道理也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付诸实践,因此,企业不再仅仅依靠内部控制式的传统管理,而是更多地根据环境从需求的变化来规划未来发展,并在实践中采用了诸如预算管理和长期计划等具体做法。但是,那时的计划和预算都是主要地以历史实绩为基础,采取简单的趋势推断办法加以确定的,而比较缺乏对未来环境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预测。显然,这样的计划或预算离以“谋划未来”为基本特征的“战略”尚有较大距离。

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社会需求由“量”转向“质”,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革新,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与此同时,资源短缺(如石油危机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此外,由于通货膨胀及垄断行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政府对经济生活及企业活动的干预因此而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唯有切切实实地根据环境及其可能变化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实现途径,方能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战略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是进入8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1978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企业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导,而国有企业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控制之下。所以,严格说来,当时的国有企业事实上都只是承担国家计划所指定的生产任务的“工厂”而已,它们基本不具备“筹划事业”这一职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配作一定的调整,而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也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对国有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够显着。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已基本做到了“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展现;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市场竞争趋于激化。加之,在经历了80年代末的“抢购风”之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渐趋理性,社会需求也发生着由“量”到“质”的深刻转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也日益影响乃至冲击着国内市场。这些都给我国企业提出了警示:企业唯有根据环境及其可能的未来变化规划其发展之路,才有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内容的构成和战略管理的程序,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与西里尔•奥唐奈认为:“虽然一般在使用‘战略’这个术语时意味着为企业或其它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计划工作规定基本和总的方向,但也不应该忽略它存在着几种基本类型。最重要的当然是全面的总体的战略和政策,另外有一些辅助的或派生的战略和政策,还有些较次要的战略和政策。但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此外,考虑到执行计划的预期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有些战略和政策要具有随机制宜的特性。”在孔茨与奥唐奈看来,重大的战略和政策就是指能使企业达到目标的基本战略和政策。他们认为,企业主要的战略和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销售、新产品开发、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等。而且,这些战略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和政策,多为许多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

由上可见,企业战略具有多元结构特征。也就是说,企业战略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且也应该包括事业部层次和/或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是企业诸方面职能战略之一。然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区分往往并不那么绝对。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财务管理从而财务战略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的独立存在。财务活动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活动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内容,首先就是以货币的独立存在为基础的。货币独立存在的初始意义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运动就逐步地独立于商品的运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运动规律。于是,商业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货币的金融资本家。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离,从根本上决定了主要从事产业资本营运的工商企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尽管金融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也不能脱离产业资本。这就决定了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及由此派生的其他财务活动的管理,都必须以满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要求为基本准则。

(2)资金的有限性。资金的有限性是财务活动从而财务管理独立存在的又一重要原因。所谓资金的有限性,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全社会来看,任何特定时点上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量总是有限的。其二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企业现状(如规模、获利水平、财务结构等)和企业环境(如经济成长速度、产业生命周期、有关法律和政策等)既定的情况下,其可能获得的资金总量也必然是有限的。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企业活动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与资金的供给永远是一对需要谨慎处理的矛盾。企业既需要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如营销、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的资金需要,又必须讲究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尽可能节约资金占用。

(3)企业对现金流状况的关注。从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讲,赚取利润于任何企业无疑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企业倘若获得不了利润,就没有长期存在的可能。然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满足企业发展和/或生产经营的需要,即便有利可图,也可能会因财务状况尤其是现金状况陷于困境而发生危机。所以,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有获取利润的能力,而且必须确保赚取利润过程资金流转的顺畅和财务结构的合理与安全。

(4)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由此而引起的委托关系的出现。委托人与人之间需要处理的关系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从委托人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莫过于其财务利益的实现。为此,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确保委托人财务利益的实现,自然就成了人所承担的诸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来自委托人亦即所有者的压力完全市场化了。除了融资和投资,股利分派也成为企业财务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领域。

第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特征。由于资金的筹集取决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更是与企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即便是股利分派,也决不是单

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需要。所以,企业财务活动的实际过程总是与企业活动的其它方面相互联系的,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其它方面的关系亦然。诚如前述,尽管企业战略指的首先是那些全局和长远的方面,但因全局与局部总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局部”的职能活动往往事关“全局”且具有长远的特征,也就同样地成为企业某一“局部”的战略问题。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这种特性;财务战略作为一种“局部”战略而存在。然而,由于诸如购并等企业活动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多重属性,我们很难将它们简单地划归于财务活动或非财务活动。它们事实上需要人们从多个职能角度予以考虑。有鉴于此,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战略概念,虽然主要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又不完全限于此。一些与财务密切相关但具有多重属性的企业活动的财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包含于其中。

三、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财务管理角度的考察

根据现有的一般认识,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2)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3)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职能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许多重要的财务事项都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层行使最终决策权。

从财务管理角度考察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亦即财务战略问题能否相对地区别于一般财务问题。换句话说,哪些财务活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哪些财务活动不具有战略意义而只是策略或战术问题。笔者认为,恰当地作出这种区分的关键仍在于如何把握战略与策略及战术之间的联系及差异。遵循“战略总是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而策略和战术则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一基本观点,那些属于财务战略范畴的企业财务活动必须具有“对企业全局尤其是指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长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征;而那些一般财务问题,亦即所谓的财务策略及战术问题,其本身通常不具有“全局”和“长期”的特征,尽管它们也是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所必须做的工作。

根据上述财务战略内涵特征,我们基本可以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战略,尽管难于做到罗列齐全。当然,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异。(1)从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基本内容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派战略等;(2)从派生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派生内容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如通货膨胀)之下的财务战略等;(3)从企业状况特征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财务战略等。(4)从财务活动本身直接涉及的范围来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总体或曰综合财务战略(积极或消极型战略;快速扩张、稳定发展或收缩型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即指主要涉及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财务战略问题)。

从上述财务战略问

题的类别来看,财务战略似已涉及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领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给出的财务战略范畴在外延上过于宽泛?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领域都同时存在着“战略性”的方面和“策略及战术性”的方面。即便就营运资金管理而言,尽管它通常被人们归于“日常”财务管理的范畴,尽管它的大量工作属于甚为琐细的策略乃至技术事务,但营运资金管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带有“战略”意义的成分,如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资产组合和筹资组合的协调问题,就不可能不对企业长期的财务稳定甚至企业的。

健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相反,诸如一般长期投资乃至企业购并等重大财务活动,尽管它们往往会很自然地被划归“战略性”财务活动的范畴,但其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却又必然包含着许多细节问题,亦即“策略或技术性”的财务活动。所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

四、企业总体财务战略的类型及特征

美国着名战略管理学家弗雷德•R•戴维认为,企业战略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即: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经营战略以及防御型战略。一体化战略又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其中,纵向一体化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后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供货方公司的所有权或增加对其的控制。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竞争公司所有权或加强对其的控制,加强型战略是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统称。市场渗透战略是通过更大的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地区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开发和国际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战略是通过改进和改变产品或服务而增加产品销售。多元经营战略包括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经营及混合式多元经营。集中化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横向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向现有用户提供新的,且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混合式多元经营战略则是指,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防御型战略则包括合资经营、收缩、剥离和清算等。合资经营战略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公司结成暂时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利用某些机会。收缩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减少资产与成本而重组企业,以扭亏为盈。剥离战略是指出售企业的分部、分公司或任何一个部分,以使企业摆脱为那些不盈利却又占用大量资金的分部所累的状况。清算战略是指企业停止营业,将企业全部资产出售,以实现其有形资产价值。

企业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关心的不是这些具体的企业战略形式,而是与这些企业战略形式相配合的财务战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如前所述,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但财务战略又侧重于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所以,财务战略类型也就应该主要地从资金筹措与使用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划分财务战略,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往往会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总之,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从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当然,随着企业逐步走向成熟,内部利润积累就会越来越成为不必要,那么,“少分配”的特征也就随之而逐步消失。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五、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财务战略管理,或称战略财务管理,指的是对企业财务战略或曰战略性财务活动的管理。财务战略管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财务战略管理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确立。这是因为,每一个企业客观上都应该有一个指导其行为的基本目标以及相应的财务目标。企业目标的明确,也就意味着明确了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财务目标的明确,则为财务战略管理提供了具体行为准则。有了明确的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才可以界定财务战略方案选择的边界,才能排除那些显然偏离企业发展方向和财务目标要求的战略选择。也就是说,只有明确了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才可以将财务战略管理尤其是财务战略形成过程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框架之内,才能避免漫无目的地探寻财务战略方案这种劳而无功的做法。

第5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财务战略 生命周期

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准确地选择正确的财务发展战略,成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概况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的一种仿生研究,是将企业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按一定标准人为地将企业的发展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通过研究每个阶段的特征,总结出各阶段的规律。我国学者陈佳贵在1998年提出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存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六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较为公认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将企业的发展一般分为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分类

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期选择恰当的财务战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是企业求得发展的密钥。财务战略是基于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企业为谋求长期可持续平稳发展,对企业资金运筹所做的总体性谋划。

财务战略的分类因侧重点的不同有多种方式。根据资金筹集与使用特征的角度划分,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性财务战略。根据企业的基本活动,可分为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收益分配战略。根据财务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可分为总体财务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企业资金筹集和使用特征的角度分析,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何选择有效的财务战略。

(一)扩张型财务战略

是指为了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最大化而采用的一种财务战略。通过这种财务战略,企业会最大限度地积累大部分利润,并通过大量的外部筹资来满足企业资产规模扩大的资金不足,从而使企业保持更长远的发展动力。扩张型财务战略的特点是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现金流出量不断增多,资产报酬率下降。

(二)稳健型财务战略

是指企业为求得生产规模平稳扩张、财务状况和经济业绩的稳定增长,为配合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财务战略。企业采这种财务战略时,会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率为企业的首要目标,在资金来源方面一般将企业内部积累作为实现企业理想化目标的首要考虑因素。稳健型财务战略的特点一般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外集中竞争优势,兼有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双重特点。

(三)防御型财务战略

是指企业在内部情况发生恶化时,为防止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以求得生存而采取的一种收缩型财务战略。当企业面临经营环境、内部财务状况恶化时,一般会采用这种财务战略。此时,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内部资金积累,减少现金流出,压缩不必要的开支,集中企业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维持主导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采取防御型战略的企业表现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迅速降低,现金流入量增加,债务规模降低。

三、财务战略的选择

(一)创立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创立期,是企业诞生的婴儿期,财务实力相对较弱,面临的经营风险很高,相对于财务风险来说,企业的经营风险要大的多。创立期的企业由于刚刚进入市场,销售收入较少,现金流量较少而且很不稳定,往往还会出现亏损的情况。此时的企业需要大规模举债经营,但是要防止在初创阶段就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而引起财务危机,所以,处在创立期的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二)成长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处在成长期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此时企业的销售规模快速增长,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所降低,虽然此时企业的现金需求量也大,但它是以较低幅度增长的,此时销售收入处在高增长阶段,但相对于资产规模的扩张,收入的增长相对滞后,所以往往企业收益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此时企业为吸引新的投资者满足企业扩张所需的资金量可以适当提高股利分配水平。因此,在成长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三)成熟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成熟期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小,也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资金需求量有所减少。债务融资大量出现,由之前以权益资本为主的资本结构改变为以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有机结合。成熟期的企业销售收入开始达到饱和状态,企业收益持续增长,净现金流量增加,资金积累规模较大,同时对现金的需求量有所降低,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所以企业可以提高股利支付率,把剩余的资金分配给股东,可以采取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这一阶段企业一般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四)衰退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这一阶段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有限甚至出现负增长,现金需求量持续减少,现有的收益水平很难维持企业的成本开支。 这一阶段企业很明显的特征是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化,主要依靠借款,采取高负债型筹资战略。在衰退期的企业,获利能力下降,再投资机会基本已经枯竭,现金较为充裕,企业可以将利润产生的股利全部分配给股东,实行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很显然,衰退期企业在财务战略的选择上应采取防御型财务战略。

第6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发展企业 财务发展战略 规划

从企业形态来看,高新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普遍以中小企业类型而存在。这种存在形式不仅突显了该类型企业的资本密集型特点,也预示着其在寻求外源性资金支持方面的困局。实践表明,各地在推动该类型企业发展时,往往依托于政府基金给予注资,而在企业间接融资环节则象征性大于实质内容。这就意味着,做好企业财务发展战略规划,将有助于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从现有文献中不难发现,针对财务发展战略的论述还不多见,同行更关注于具体的财务管理流程。从而,目前对于涉及企业各类型基金的分割,以及建立合理的内源与外源资金结构的讨论显得更具时代意义。正因如此,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初衷之所在。

文章首先对财务发展战略进行认识;同时,对企业资金循环特征展开解析。在以上二者的基础上探讨财务发展战略的规划。

一、对财务发展战略的认识

根据企业管理原理可知,制定财务发展战略的主体应为高级管理层;并且,财务发展战略须着眼于企业未来5年以上的资金配置问题。从而,对财务发展战略的认识便可以围绕着制定主体和制定内容来展开。

(一)制定主体

建立一个人员结构合理的财务发展战略规划团队,是确保财务方案科学、合理的前提。关于这一点,似乎被诸多同行所忽略。在以公司制企业为考察对象,广大高科技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在产权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各公司股东便自然成为了团队成员之一。然而,受到财务战略规划本身的专业性因素影响,各股东在自身专业背景的支撑下可能难于驾御。因此,在团队成员的组成中须引入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在目标管理的逻辑路径上,股东完成企业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制定;然后,再由企业财务专业人员在总目标下制定财务发展战略。最后,将方案交由董事会审核通过。

(二)制定内容

与常规的财务管理不同,财务发展战略更关注于企业未来发展中的资金供给与增值问题。随着企业产品线的不断延伸和技术创新难度的逐渐增大,未来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必然呈现为持续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企业在前期利润分割基础上所形成的积累基金和福利基金如何保值、增值(通货膨胀因素),仍成为了财务发展战略须考虑的问题。不难发觉,财务发展战略是以粗线条的形式而体现出来。

二、高新技术发展企业的资金循环特征解析

高科技发展企业往往不会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任务,而是借助网络化分工体系来完成某一产品模块的研发与生产。这就意味着,该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不仅决定于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还受到整个价值链条各节点企业的影响。

这里以企业内循环为考察对象,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特征解析:

(一)资金预算环节的特征分析

高科技企业间的网络化分工并不构成一种静止的态势,而是以核心企业为极点所形成的动态选择形式(如苹果公司选择软件供应商)。这就表明,高科技企业若要长期处于该节点上,必须建立起自身长时间的技术垄断优势。由此,针对技术创新战略所进行资金预算,便首先形成了资金循环的特征之一。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高风险(成败与否)和高不确定性(客户需求与否)。从而,使得资金预算的精确化目标变的难以达成。为此,在资金预算的同时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转嫁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则成为财务发展战略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利润分割环节的特征分析

在高风险与高回报相对等的商业原则下,诸多高科技企业也将获得丰厚的净利润。实践表明,如何合理分割净利润成为了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发展基金、积累基金、福利基金为代表的三大版块,前者将直接用于扩大再生产领域;积累基金则在一定数量水平下,提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而福利基金则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显而易见,对于后两项基金的分配将从长时间跨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

三、认识和解析引导下的财务发展战略规划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论述显示,企业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财务发展战略,须分别从制定团队和内容上下工夫;同时,还应与高科技企业的内外资金环境相契合。

为此,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财务发展战略规划的讨论:

(一)制定团队的建立

现实表明,高新技术发展企业的创始人(发起人)一般具有工科背景,这使其在技术创新方向的把握上存在着天然的优势。但正是这样的优势,容易使他们在资金的预算和配置上过于向技术研发领域倾斜,而忽略了生产质量管控和市场开发环节。为了规避这一现象,在团队人员组成上需要引入工科、财会背景的人员。根据目标管理的目标分解原理,高层应首先制定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并明确技术创新和利润回报的分阶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则由财务管理人员制定配套的财务发展战略。注意:这一逻辑顺序不能打破。

(二)制定内容的界定

假设网络化分工体系在长期保持相对稳定,那么制定的内容便主要关注于资金分割比例和保值、增值问题。对于资金分割比例而言,由于受到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约束,应根据企业利润回报增长速度逐渐增大福利基金的比例。关于积累基金方面,因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特征使然,使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伴随着沉淀成本的增加。因此,积累基金应进行有效控制。当然,发展基金则根据阶段性研发任务和产能水平给予配置。关于保值、增值问题,目前主要通过进行资产投资来实现。本文这里只是将该问题提出,而不具体讨论。

第7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一、整合理论:学习型组织相关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交互研究

(一)学习型组织相关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关于组织模式的理论,与其相适应的组织具有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组织信息的开放化、员工关系的伙伴化等一系列的特征,归根到底,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组织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组织,组织的员工具有开放的思维,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的共享最终形成员工共同的进步和思维方式的革新。从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以来,人们对于其研究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集中于学习型组织中员工的学习,对于此派德勒、加尔文等人都提出了自身的意见,其共同点在与他们认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在于培育一种适合员工学习的环境,促使其思维的开放。而另一方面则是集中在学习型组织中组织的因素,对此罗宾斯、沃特金斯等人都认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在与要打破组织的沟通壁垒。

(二)财务战略相关理论 企业的财务战略作为支撑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企业资金流动这一方面,体现出战略性的特点。目前,对于财务战略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必须认识到财务战略不是一个短期的战略,而是在很长一段之间之内,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综合评价之后制定的;财务战略是一个包含了资金的投资、融资以及最后的分配全过程的一个资金管理方案;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的财务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基于整合理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相互作用 整合理论即系统整合,本身是一个哲学概念,目前被管理学的普遍应用,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和财务战略理论中,都有很多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些因素能够得到整合,最终发挥出对于整个组织而言最大的效益,就需要我们用整体的思维来研究如何在学习型组织的情况之下构建财务战略。

二、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生成机理

(一)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在对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在企业整体战略统筹下,以财务战略愿景为驱动力,充分发挥财务战略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灵活应对理财环境变化,不断促使财务知识、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及其与环境的协同,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性思维方式、决策及控制活动。对于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主要有:系统性,财务战略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不断与外部进行信息的处理和交换,系统本身也是相互独立的。依存性,学习型组织财务战略依存性表现为对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依存,稳定时期,需要其按照原有方案循序渐进,但是当企业经营出现机遇或者其他波动时,其战略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导向性,学习型组织的财务战略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于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中的导向作用,其和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全面性,其全面性主要是其战略制定的过程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而是一个需要各个部门通过紧密合作,共同制定的。

(二)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就发现其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也就是组织内部的因素必然会对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的构建产生影响。其因素包括:财务战略愿景,愿景表现为组织员工共同意愿的表达,最终为形成组织成员的文化和行为的驱动力,而财务愿景则是指企业成员在财务方面的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指的是那些会直接影响人的行动的根植与内部的假设、成见。主要表现为结构化的知识和信念。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心智模式主要是指固定的思维习惯模式和认知结构,一种固定的财务思维。财务战略资源,财务战略资源主要是指会对企业的战略形成影响的各种硬性和软性资源。财务知识,学习型组织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知识,那么组织成员特为是组织中财务员工所掌握的知识以及知识共享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财务战略构建。

(三)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外部理财环境分析 不仅组织内部的因素会对学习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带来影响,组织外部的环境也会对其带来影响。外部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运行状态。经济环境,相对于外部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对财务战略的影响更具有针对性,主要是指影响企业财务战略活动的客观经济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多维动态系统。金融环境,企业的财务战略必须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和要求,促使资金的有效和合理流动。技术因素,包括财务信息产生及披露因素、内部控制因素、资本市场交易技术,这些都会对财务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四)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生成机理模式――动态一体化 学习型组织的财务战略是一个系统,但不是各个要素的随机组合,而是各个因素相互适应的动态统一体。在这个动态统一的过程,外部的理财环境是基础条件,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动因所在。财务战略愿景则是形成的驱动力,而知识、资源和能力则是战略生成的三个基本要素。同时,这些因素的相互统一,以及动态变化和匹配过程,最终促使学习型财务战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基本内容

(一)完善财务知识共享机制 知识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价值不会因为享用人数的增多而减少,相反会因为思维的碰撞而产生价值的增加。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局域网络,建立高效的知识数据库,做到财务知识的共享。企业可以随时监控财务战略的落地情况,也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财务战略决策。同时在进行知识共享体制建设时,不能只关注硬件,也要关注战略主体的培训,提高其能力。

(二)提升学习力机制 学习力的提升也是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其有利于对信息的及时认知,同时对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要提升组织的学习力,必须加强个体的学习,要使企业的员工认识到财务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应该加强团队学习,个体的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团队的学习才有利于发挥团队的优势。

(三)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的财务战略关注资金流动的每一个过程,预算管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必须建立一个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编制机制,同时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战略预算管理。并在之后的资金运行过程中进行不间断的评价。

(四)相机治理机制 相机治理机制是相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危机时而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出资者、经营者、员工以及债券都可以依据自身的权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相机治理。

四、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模式分析

(一)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区别 企业的传统模式是以资源和能力为本的,其资源是指企业中所具有对客户来说具有吸引力,而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资源,其给企业带来了注重核心能力培养的管理意识之余,也存在一些问题,技术的交流和扩散使得内部资源很容易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模仿;顾客的需求多样化和差异化,单纯的资源优势可能不能满足其需求;企业内部的资源在流向市场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外部性,从而对企业和整个经济环境都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学习型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维导向之上的。企业要想摆脱生命周期规律的束缚,实现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的知识、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的适合于企业本身的整合,形成财务战略,并保证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学习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学习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全面学习的模式,在当前的时代,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管理模式则必须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全面学习的财务战略管理模式是指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全面的战略学习,持续地培育能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战略。全面学习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财务战略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财务战略是发散式的、立体的,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这就要求,组织的员工必须学会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要对包括财务知识能、财务知识力、财务战略知识、财务战略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财务战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战略学习一直贯穿在整个财务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战略学习,判定战略的可行性和战略实施的有效性。要关注财务战略的实施和落地,如果财务战略一直停留在构思阶段,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要关注其实施的过程,同时落地的过程之中,一旦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对其进行不间断的调整。要培育员工的财务战略主体思维,学习型组织的财务战略不再单单是由领导的思维决定的上至公司的总经理下到公司的员工都会对战略形成带来影响,要善于发展其知识能力以及心智模式。应该对公司财务建立以财权为主的配置方式,学习型组织的财务战略应该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逻辑,通过财权的合理配置才调控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行为,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权力获得的最大化。

(二)战略学习在学习型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模式的效用分析

学习型企业的财务战略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的落地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带来一些变化,这就需要战略学习.战略学习不同于只能存在于理论中的完美的战略设计,也区别于最终的战略实现过程。战略学习的参与需要公司全体员工,需要员工站在组织层次上考虑问题。当员工对企业的战略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就会进而影响组织未来的战略制定和选择,并同时影响组织的基本战略观。组织学习的本质目的依然是为了改善组织绩效,这一过程需要员工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获得知识,并在公司层面上使知识得以共享。战略学习正是通过员工的战略学习最终实现财务战略的突破。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战略学习与财务战略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形成了一种相互递进的关系。

战略学习的过程也是财务战略心智模式得以完善的过程,也就表明其必然是一个动态和需要不断调整的过程。战略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当前的知识存量加以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之中,也包含在战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之中。在最初的分析环节,心智模式、知识的结构和能力是最需要进行学习的内容,因为这回最终影响公司的财务战略;在选择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内外部的学习,对于外部的竞争环境和企业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认知,从而实现最佳的匹配,建构最佳财务战略。在最为重要的实施环节,员工则必须学习对于环境的监控和实时把握,从而做到财务战略的最佳调整。在最后的评估过程中,学习型组织的员工需要学习利用不断反馈而来的信息将目前的组织财务战略做好监控。总而言之,战略学习是一个伴随战略管理的全过程的学习过程。

当前,知识和能力是应对外在复杂环境,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企业要想获得知识和能力就必须构建学习型组织,同时,对于财务的管理,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暂时的选择性问题,而需要构建起财务战略,从长期对其进行规划和落实,从而服务于企业总体的经营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彩华、王新锁:《关于创建学习型财务组织的思考》,《农业经济》2005年第7期。

[2]蒋佐斌:《建立学习型财务组织探究》,《冶金财会》2007年第4期。

第8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理论分析

财务环境变迁要求财务战略系统做出相应调整,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无形资产财务战略问题主要是基于财务战略研究的独立性、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可行性等三方面的考虑。

(一)财务战略研究的独立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观点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阎达五,2000;赵德武,2000;罗福凯,2003),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之一,其对企业战略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或者可以将财务战略视为企业战略的“价值影子”。财务战略独立研究的意义颇受争议,但其研究步伐从未停止过,阎达五(2000)从企业战略管理学与财务管理学这两个角度,阐明财务战略和财务战略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意义。王满(2008)从财务战略管理学科的定位出发,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学科体系框架展开研究。曹玉珊(2010)通过对“企业战略中的财务”还是“财务中的企业战略”的辨析,提出财务战略与业务战略共生相辅,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上述成果虽然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的,但关注的问题存在相似之处:首先,强调战略规划是企业对竞争性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和调整过程,并通过独特的战略性构想和科学的战略管理活动获得企业长久竞争力,财务战略是实现企业总战略的职能战略之一。其次,论证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子战略,并不影响其独立研究的意义,并且由于财务价值管理的广泛渗透性,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研究财务战略更有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第三,财务战略要区别于传统财务管理的研究,必须要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根据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的代表性战略思想,战略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围绕着企业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所带来的竞争力展开的,而不仅仅是维持企业资金运动的均衡。最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其体系框架的研究尤其显得重要。在财务战略管理研究过程中,如何界定相近学科的联系与区别是其科学性和研究意义所在。认识财务战略独立研究的意义,还需注意财务战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财务战略研究一直是以企业战略的职能战略身份存在(David,1997;Harrison,1998),研究对象基本是围绕企业资金运动展开(Pearce,1998;David,1998;刘志远,1987),这些研究虽然提出了财务战略,但本质上将财务战略等同于财务决策,将财务策略等同于财务战略, 没有体现财务战略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战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不排斥战略重点的转移和战略调整,不管是早期安索夫的计划学派,还是名噪一时的波特结构学派,以及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战略研究从来都是以环境分析作为起点的,财务战略依据财务环境的演变而变迁。“低碳经济”概念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社会》正式提出,随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经济体先后做出承诺,将不同程度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由地球生态圈碳失衡和化石能源的掠夺性使用而引发的低碳化财务思考,其特征主要是:

(1)经济性。经济性是指组织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资源引起的碳排放最少化,经济性不排斥人们耗费高碳资源,但必须保持大气中碳容量和碳排放的均衡。低碳化在关注碳排放绝对数量减少的同时,更强调提高碳生产率,经济性不仅体现在以较小的碳消耗和碳排放获得较稳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更体现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以较小的冲突换得长久的和谐共处。

(2)创新性。碳排放硬约束下的财务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向低碳排放行业倾斜,拥有更多低碳排放技术的企业将获得广泛的金融和法律支持,低碳技术创新会成为企业获取财务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低碳排放行业所带来的政策性红利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竞争加剧引起的资本边际贡献降低导致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的创新,进而规范化的制度创新难以避免,创新将以低碳化为契机,伴随经济社会低碳化的转变烙上深深的低碳化印记。

(3)长期性。低碳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概念提出,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全面和持久的,并且碳元素作为与人类生存最密切的元素之一,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摆脱不了碳依赖的情况下,低碳化将是经济社会碳排放和自然界碳循环均衡发展的长期目标。企业财务环境的长期低碳化趋势使得财务运行规律发生重大改变,财务决策和规划必须从战略角度考虑低碳化风险给企业价值带来的影响。

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环境的上述特征,表明企业传统财务活动面临的环境约束发生了质的改变,低碳化的不可逆转性使得企业需要从战略高度对财务竞争力的获取进行战略性构想,并通过恰当的传导机制,将这种财务战略性构想转化为具体的财务行为,其基本的财务战略思想如图1所示。

低碳经济背景下持续创新导致的企业间竞争对抗性增强的直接表现是财务竞争力的较量,这种基于长期持续性创新基础的较量,需要企业从宏观财务战略构想、中观战略实现平台和微观财务行为等系统的财务战略规划着手,通过战略性财务资源的获取和战略性财务能力的培养,形成企业长久的财务竞争力,进而获得更多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可行性 根据财务战略的基本思想,宏观财务战略构想是企业将战略性竞争目标与企业面临的战略性财务环境相匹配的过程,表现为对企业战略性竞争目标的财务价值化,侧重于从财务职能的角度对企业总战略的解读,是企业战略分析的一个延续,该过程不具备财务战略鲜明的财务特征。微观的具体财务行为选择遵循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律,如投融资中的时间价值分析和风险价值分析,以及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价值相关性分析等,这一层次的财务行为大多是日常性的财务管理活动,体现不出财务的战略性特征。财务战略的核心是财务战略的实现平台,即财务战略的传导机制,一方面,它通过特定财务对象将企业战略思路财务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战略性财务对象的管理,为具体财务行为提供战略性指导,因此,不同财务战略选择的差异在于财务战略传导机制的不同。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财务战略属性的考虑。财务战略研究与企业战略研究一脉相承,20世纪初法约尔将财务活动列为企业六大类活动之一,财务活动的战略性作用得到认可,20世纪70年代安索夫首先在战略管理的职能战略中正式提出了财务战略概念,之后在众多的战略管理著作中 “Financial Strategy”概念被广泛使用。从理论渊源上追溯,财务战略应该是企业战略的子战略,是保证企业总战略得以实现的职能战略。正是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这种特殊关系,所以财务战略理论出现了两种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研究思路:财务战略研究和战略财务管理研究。财务战略研究将特定财务要素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一财务要素在相关财务环境约束下的重大和持久影响,确定其战略地位,并对具体财务行为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如根据成本这一财务要素在竞争性财务环境下的战略性作用,确定成本领先的财务战略。战略财务管理研究则将企业总体战略作为研究对象,财务管理只是一种实现企业总战略的工具,一般根据不同的财务活动制定财务战略,如融资战略、资本结构战略和股利战略等。按照战略思想所具有的全局性、长期性和重大性等特征,财务战略研究应该更倾向前者。将企业财务作为独立的战略研究对象,财务战略研究关注于对企业价值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重大性影响的领域,可以根据成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性影响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也可以根据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财务资源来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无形资产财务战略正是以对企业价值创造有重大影响的财务资源——无形资产为切入点,以无形资产价值的识别,无形资产价值的创造以及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等为手段,进而建立起来的企业一定时期财务活动的纲领。

(2)无形资产的战略性考虑。无形资产是对未来收益的非实物形态或非金融形态(如股票、债券等)的要求权(巴鲁·列弗,2001),既包括专利、商标、版权、专有技术等独立存在的形态,也包括技巧、知识、关系、组织文化、声誉以及能力等依赖于人的主观性存在的形态(Richard Hall,1992)。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性作用体现在:

首先,无形资产使用的低成本。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它可以同时用于不同的用途或不同的地方,直接导致无形资产使用时较低的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

其次,无形资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无形资产一般是可以累计的,在无形资产上投入的每一美元具有较高的边际贡献,而在机器设备上的投资可能有3/4实在弥补折旧(Grossman,Helpman,1994)。因此,由于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非竞争性和可累积性而产生的杠杆效应,往往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最后,无形资产的天然隔离机制。很多无形资产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社会复杂性和原因模糊性特点,其他企业复制此类无形资产的成本非常高,有些无形资产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复制和替代,因此,通过无形资产的天然隔离机制而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力。同时,以“先发优势”为特点的标准锁定形成的无形资产,会因为标准的网络效应而产生竞争优势。

无形资产在成本降低、收益增加和优势垄断等方面的战略性作用,直接导致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财务运行机制,可以作为联接财务战略构想和具体财务行为的战略实现平台。资源学派认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通常是无形的,来源于那些存在于隔离机制中、产生潜在租金的意料不到的事件。Dierickx和Cool(1989)也认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应该是不可交易的、不可模仿的以及不可替代的。从财务战略的属性和无形资产的战略性作用分析,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符合一般战略制定思维逻辑,也符合财务理论深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目标与实现途径

战略可以被定义为是由目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政策、计划组成的模式(Andrews,1971),战略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企业进行定位,根据不同的定位对差异化行为进行权衡(make trade-offs),并在执行中不断整合企业活动的系统化过程(M.E.Porter,1996)。尽管不同学者对战略的表述不一致,但是其内在的含义却是一致的,即认为战略是目标与途径的结合,无形资产财务战略是基于对相对长期稳定的财务环境(特别是当前的低碳经济背景)分析基础上,将企业财务优势的获取定位于对企业已有或潜在的无形资产进行识别和优化,并围绕着差异化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展开财务活动,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对系统性财务活动进行整合,以此建立核心财务能力的竞争性财务战略,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是这一战略体系的关键所在。

(一)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目标 财务战略目标是对财务行为长远图景的规划,是财务活动的努力方向。基于对财务战略定位的不同认识,财务战略目标出现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资金运动均衡目标。资金运动均衡目标是早期财务战略研究的成果,并为众多财务战略研究者所接受。资金运动均衡目标认为财务战略主要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资金运动均衡目标将资金运动视为财务管理的对象,将财务战略视为企业战略的辅助战略,并不具备独立研究的条件,而是作为配合企业战略实现,在资金运动过程中采取的一些辅策略,从本质上说,财务战略是传统财务管理内容——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中资金运动在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另一种表述,没有体现财务行为的战略性。

(2)长期盈利能力目标。长期盈利能力目标从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战略目标应该长期协调一致出发,认为一个企业长久生存、发展取决于其赚取的收入能否补偿其付出的全部成本,因而,无论企业具体战略目标如何制定,追求长期盈利能力都应该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亘古不变的目标方向。长期盈利能力目标将企业生存之本——盈利作为财务战略研究的方向,在战略层次很好的协调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冲突,对具体财务策略的选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3)持续竞争优势目标。持续竞争优势目标直接脱胎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竞争优势思想,将企业价值驱动的差异性财务资源和核心财务能力作为财务战略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差异性财务资源与核心能力的价值识别、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的分析,创造企业持久的财务竞争优势。资金运动均衡目标强调资金运动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关键性影响,在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时代,资金运动均衡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长期盈利能力目标将长期盈利能力作为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诉求,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促使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目标直接将企业战略的竞争思维移植与财务战略,能较好的将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战略进行融合,使财务战略更好的为企业战略的实现服务。

上述三种典型的财务战略目标有其提出的背景和适用的范围,而根据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性影响和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相对地位分析,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持续财务竞争力。持续的财务竞争能力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依赖于相关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活动来支撑,因此,可以将这一能力目标细分为资源目标和活动目标。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资源目标是建立以无形资产为核心企业资源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以稀有或难以流动的无形资产作为基础,获取并长期持有差异化的无形资产将是该战略的关键之一。资源基础竞争论认为隔绝机制可以限制别的企业对某企业竞争优势的模仿或削弱其竞争优势,从而保护该企业由于竞争优势而获得的经济利润。隔绝机制之一是模仿障碍,这是一种阻止其他企业通过模仿资源和能力而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隔绝机制,无形资产通常是一种难以模仿的资源,具备天然的隔绝性。因此,对重要无形资产的获取和长期占用,通过天然的隔绝机制,可以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力。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活动目标是培养围绕无形资产价值创造形成的核心能力,企业的财务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企业各种主要财务活动和支持活动以及二者的相互配合形成的核心能力。活动基础竞争论认为企业各种促使成本降低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差异化活动,可以使企业在价值链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并产生持续的竞争力。以无形资产的获取、使用和管理为对象的融资、投资和利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可以提高企业在价值创造网络中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竞争力。

(二)无形资产财务战略实现途径 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实现依赖于该战略的制定、执行及评价的各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围绕着无形资产的相关财务问题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实现途径:

(1)无形资产的准备。无形资产的准备是指企业在识别无形资产的基础上,通过竞争性的财务活动形成或拥有对企业价值创造有重大影响的无形资产。巴鲁·列弗(2001)将无形资产分为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两大类,为获得这两类无形资产的准备,企业一方面需要对两者进行单独投资,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企业内部的治理活动优化,促使两者的互相转化,以降低投资成本。

(2)无形资产的资本化。无形资产资本化就是将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权益通过契约的形式确定下来,提高无形资产的财务战略价值。无形资产资本化的核心是产权界定,由于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和不可交易性特点,无形资产产权界定就只能通过企业与相关主体的谈判实现,而谈判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谈判成本很高。因此, 此类财务行为需要在资本化成本与资本化收益之间衡量。

(3)无形资产的锁定。无形资产锁定主要是企业通过对无形资产的纵向或横向投资,在持续为客户提品或服务的同时,对客户创造较高的转换成本,从而产生长期的可持续性价值,由于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可升级性和无形资产投资的网络效应,无形资产锁定是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关键所在。无形资产锁定引起的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聚集,可以使得无形资产投资的边际成本相对降低而边际收益增加,无形资产的累积可以使得企业在价值链中处于有利的位置,提高企业的财务竞争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财务战略展望

低碳经济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无形资产在低碳约束下将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特别是企业成为由利益相关者专用性投资形成的价值网络时,无形资产将是企业价值创造系统的核心。低碳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财务战略主要针对企业财务活动在低碳约束下,为寻求财务竞争优势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向,其在财务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

(一)低碳环境下逐渐放松的无形资产披露制度 良好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制度是无形资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Anne Wyatt(2005)认为经理人员对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可以提高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并有利于完善投资者信息集,Mary E. Barth和Ron Kasznik(2003)认为分析师对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提高Ohlson估价模型和未来盈利预期的有效性。因此,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以创新为特征的无形资产聚集,进而建立起的财务竞争力,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更为迫切。

(二)碳金融体系健康、稳步发展 碳金融属于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是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其核心是碳排放权,包括与节能减排项目有关的投融资活动、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交易等。低碳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财务战略需要商业银行对低碳投融资的信用支持,资本市场的低碳板块也是无形资产财务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金融支持,同时,碳基金在低碳化的金融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碳金融体系的健康稳步发展,是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甚至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低碳化投资的风险管理水平 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低碳化投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的关键,而对低碳化投资的风险管理水平是这一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证。Anne Marie Knott和David J. Bryce(2003)的研究结果认为无形资产的积累并不一定能发挥隔离机制的作用,以保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无形资产侵蚀因素不仅仅来自技术的贬值,还可能来自人员流动或是路径依赖等其他因素。

(四)规范化的无形资本权益实现制度 无形资产财务战略导致的持续财务竞争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实现,规范化的无形资本权益实现制度从持续的竞争力角度解决了无形资产财务战略中的激励问题。

四、结论

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核心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无形资产财务战略将财务战略研究和无形资产的战略性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持续财务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并围绕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和价值锁定探索了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实现途径。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实施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形资产财务战略的环境约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本文系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无形资本财务战略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L135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姜付秀:《基于无形资源的竞争优势》,《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2]王满、于悦:《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会计研究》2008年第1期。

第9篇:财务战略的特征范文

关键字:财务战略;市场经济;风险控制

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主要集中在短期财务核算等基础性方面,普遍缺乏战略性的财务管理与规划,即使部分企业制订了财务战略往往也不能与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因此企业要顺应时代需要,尽快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一、企业财务战略与特征

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主要特征如下:

1.动态性

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战略的变化。一般而言,当一个企业面临的理财等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时,一切都可以按照企业原来制定好的财务战略行事,但是一旦企业的理财等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财务战略也应该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体现财务战略的动态性。

2.长期性

企业的财务战略不是为了解决企业当期财务问题而制订的,而是为了使企业在未来可以健康、持续以及长远发展而制订的,因此,财务战略一经制订势必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3.全局性

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订的,因此,财务战略的制订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企业的财政战略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普遍具有指导性,这也体现了其全局性的特征。

4.风险性

由于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任何企业的财务战略都伴随着风险。财务战略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一旦实现,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企业财政战略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战略管理认识不足,财务战略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的企业都存在着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财务战略意识淡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财务战略管理认识不足,认识不到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简单的认为制订财务战略费时费力,因而不会主动去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二是财务战略意识淡薄,财务战略执行不力。一些企业管理者尽管认识到了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专门聘请人才来帮助企业制订财务战略,但是由于财务战略需要企业财务组织来执行,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组织还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与市场经济下的战略管理相脱节,所以会导致企业财务战略难以得到执行。此外,由于财务战略在执行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例如:与企业其他业务相冲突等,也会影响企业执行财务战略的决心。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也不断增多,所以,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不仅会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更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对财务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根据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从而一旦企业发展遇到财务风险,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与实施。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都尚未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不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从制度上有效的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二是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企业内部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使得企业财务战略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此外,即使部分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无法对企业经济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监控,也就无法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可以得到有效实施。

三、企业要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完善和剔除这些问题还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要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及合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防止泡沫经济出现等工作都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旦财务战略出现偏差,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企业生命力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中,以下三个方面需要企业高层财务管理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1.提高对财务战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财务战略理念

我国企业要想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就必须要提高企业对财务战略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树立正确的财务战略意识。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战略的认识,改变过往陈旧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其次,强化财务战略的执行力度,财务战略只有得到了充分地实施与执行,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制订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证财务战略的执行。此外,企业在制订财务战略时应该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要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财务战略模式,不然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一个企业在实施与执行企业财务战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将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得到有效落实,企业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与风险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与防范,并制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保证企业的财务战略顺利实施。

3.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财务战略得到贯彻与执行。因此,企业要想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可以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尤其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贯彻与执行财务战略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性,可以使企业有效的控制筹资、投资、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生产经营环节,有助于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三是可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并保证其独立性,发挥出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监管作用,使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得到有效监督,减少风险,提高财务战略的执行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萌.浅析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现代商业,2010(20).

[2]任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