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

第1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围绕全县以加速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全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这个大局,我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强化效能建设,改进服务方法,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履行发改部门的工作职能,完成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主要工作成绩是:

一、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为了引导我县主导产业理性发展,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财政局领导支持下,我们去年邀请西安工程大学的纺织专家、营销专家指导、编制了《棉纺业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后,编制了《关于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今年又邀请了省社会科学院张宝通教授(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专家组、省旅游规划院专家组来荔考察调研,帮助我县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编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旅游产业项目策划,确定了我县“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三个定位和城市品牌(西部瓜果之乡、陕西食品新城、秦东物流之都),产业发展方向比以前更加明确,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指导作用显著增强,这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我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已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经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在加紧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共初步搜集整理“十二五”期各类项目136个,总投资437.76亿元。同时精心编制了我县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

在抓好十二五规划工作的同时,我局年初在总结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并经县人大审议通过,同时确定了度重点项目计划,及时下发有关乡镇和部门,使各部门,各乡镇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及早安排,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截止9月底,全县生产总值预计为39.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4%;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到4421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1289元,同比增长19.82%。

二、狠抓项目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围绕项目管理,一是对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与重点项目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督促检查和协调力度。多次深入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工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保障。二是抓好十大民生工程、公交、物流、以工代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各类项目的实施管理。三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四是严格项目管理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衔接协调,审核、备案、下达、上报各类项目。

全县共确定各类重点项目73个,总投资108.11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49个,总投资67.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13亿元,截止9月底完成投资2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其中:1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7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4.125亿元的104%;38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9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2亿元的75%。重点前期项目24个,估算总投资40.65亿元。目前4个项目已提前开工建设,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我县民生工程项目主要涉及教育发展、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扶贫开发和移民扶持、平安工程10大类,工程总投资8.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93亿元,涉及项目42个,目前完成投资5.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1%,已经完成年度任务的项目14个,正在实施的项目27个,1个即将开工。其中:①基本建设类项目,年度投资38009万元,涉及项目24个,目前已完成24768万元,占年度计划的65.2%,失地农民培训中心、婆合—西池公路、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建设工程、沙底村移民搬迁、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生产道路8个项目已经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荔职教中心实训楼、义务教育保障工程等15个项目正在实施,26各村社区服务场所计划已经下达即将开工建设;②政策补助类项目,年度投资41327万元,涉及项目18个,目前已完成30840.2万元,贫困家庭子女救助体系、就业再就业、计划生育家庭建立服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工程、农家书屋6个项目已经完成年度任务,义务教育保障工程、农村妇女免费分娩住院补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12个项目正在实施。

三、狠抓投资管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我们切实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 革的决定》和国家产业政策审批、报批建设项目,认真搞好项目咨询服务工作,大力引导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建设项目,坚决杜绝国家禁止淘汰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申报。一是分解下达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并将各乡镇、各部门完成情况列入年终考核,考核以统计局的上报数字为准。二是强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每月20日前向统计部门及时报送固定资产基层报表,报表要有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同时建立通报制度,并与统计部门建立定期碰头会制度,通过电话催报,到项目现场检查等方式,督促项目单位及时报送项目投资进度。三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督查力度,及时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促使投资企业尽快完善“四项审批手续”,时期纳入统计范围,确保投资任务顺利完成。四是加强了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核与管理工作。截止9月底共审批备案各类项目33个。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今年上报了我县春江花月同鑫廉租房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投资2400万元,目前已争取国家投资1000万元,省级债券投资500万元。同时上报了20xx年城南林业廉租住房项目,目前实施方案已经审批,申请国家投资1500万元,预计20xx年初计划下达。六是完成了我县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并上报市发改委,建立了项目台账,完成了自查工作,制定了整改措施。

四、抓好招商引资,促进项目顺利落户。

我县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初期,这个时期经济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发展靠投资拉动,投资靠项目支撑,项目靠招商引资。为了推动我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一方面编制项目册、宣传大荔、推介项目。先后于11月,4月两次编制《大荔县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册》,并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上门推介招商、邮发推介资料、网上推介等多种方式对外宣传大荔、推介项目。我们还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于8月21日由在全县大会上推介了我县招商引资项目,为烧热我县招商引资添了一把火。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招聘的10名招商特派员作用,两年之中不间断外出宣传大荔、推介大荔、招商引资,一批项目达成意向,风力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五、强化协调服务,促进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在得到国家准备建设大西高速铁路的信息后,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大力支持下,我们把争取大西铁路经过大荔并在我县设立火车站作为责无旁贷的一件大事来抓,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跑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省市发改委,在困难非常多、难度非常大的情况下,终于在设计方案中保证了这条对改善我县区位环境起着巨大作用的高速铁路经过我县并在县城附近设立大荔火车站和综合维修工区。项目从3月开工以后,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又承担了大西铁路大荔段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办公室职能,在这条铁路上马急、工期紧、要求高,前期工作不很规范的大背景下,进行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协调工作,先后协调和参与协调了中交二公局大西铁路大荔项目部东制梁场临时征地、线路跨越交口抽渭渠道补偿费等8件粘牙事的处理,尽力为大西铁路施工创造好的投资环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经完成投资9亿元。

六、扎实抓好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节能降耗工作开展,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宣传;二是下发了大荔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目标任务;三是拆除了大荔县远东水泥有限公司10万吨水泥立窑生产线,并通过了财政部组织的核查,已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0万吨。截止9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3806吨标准煤,产值能耗为0.52吨标准煤/万元。

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先导,全面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工作制度,确立了信息化服务于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一是加强对政府网站的更新与维护。截止9月底,网站访问量达到5万余人次,更新基础页面7000余页,同步采集大荔新闻108期。实时跟踪建立了“两会专题报道”、增设了“进千家门,暖万人心”、“十二五规划”等专题新闻。强化了政务公开、公共服务、政民互动三大服务功能,“县长信箱”、“在线投诉”等一批特色栏目更是互动性强,群众参与性高,充分体现了网站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了便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对公众在线投诉的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受到了县上领导的一致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目前正在进行网站的第四次改版;二是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建成,所有机房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并完成初步调试,为下一步建成电子政务主干网,完成“小内网”六大系统单位的内网接入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着手进行政府网站的改版。三是信息安全保障得到加强。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我省政府网站安全保障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网站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检查,并要求他们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按照网络所承载的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敏感性和保密性要求,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组织技术人员对政府门户网站服务系统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了系统加固,划分了网络安全域,实施了安全等级保护,进一步提高了对网站攻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四是督促指导26各乡镇建好各自网站,目前全县26个乡(镇)政府网站已经全部开通运行。五是扎实搞好调研和信息报送工作。截止9月底已向市政府网站上报各类信息900余条。

八、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第2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一、税费优惠政策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本县区域内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均可依据《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促进全市工业发展的30条意见》(合国税函〔〕34号)之条款,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免收、取消和停止征收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凡在我县投资并注册的工业企业,在约定建设期内,按照市政府《关于免收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合政办〔〕8号)和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工业投资项目免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政办〔〕43号)文件规定,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4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取消和停止征收省财政厅、物价局等部门联合公布的12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鼓励投资工业项目

3、凡在县域内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在项目建设期内,按申报期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助。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范围为生产厂房、设备和辅助设施。对列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项目优先予以支持。

对投资总额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零6个月;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2年。

对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可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不再重复享受上述扶持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由市县财政按1:1共同承担。

4、列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项目,均可申请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每个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最多不超过200万元。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给予全额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70%给予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50%给予补助。

项目前期费用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评价报告费用。

5、凡在县域内投资新建工业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并竣工投产,总投资3000-5000万元(含3000万元)的,奖励企业负责人5000元;5000万元-1亿元(含5000万元)的,奖励企业负责人8000元;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奖励企业负责人10000元。投资额超2亿元或总量特别巨大的,可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以协定当年完成项目建设进度比例给予企业负责人奖励。

三、鼓励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

6、鼓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对列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项目投产达标后另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励。

7、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对列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和节能技改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另对项目节能量给予奖励。年节能量达到1000吨标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奖励10万元,同一项目每增加节能量1000吨标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增加奖励10万元,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的重大节能改造项目,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办法给予政策支持。

8、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列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项目竣工投产后另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励。

9、鼓励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凡通过市级以上清洁生产认定的企业,给予管理团队10万元一次性奖励。

10、鼓励推广应用节能、轻质、高强、利废、环保新型墙材。凡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77号)的企业或利用新型墙材兴建工程,按规定预缴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建设单位,经有关机构认定后,按照《关于继续做好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奖补和返退工作的通知》(政办〔〕4号)之规定,县财政从征收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中给予奖补或办理预缴基金返退。

四、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11、鼓励企业多产多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垄断性行业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超出上年的部分,扣除基准增幅部分后的增量给予奖励。以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指标各按50%加权作为计算奖励的依据,并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类,各类企业基准增幅和增量奖励比例每年核定一次。

对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个企业奖励10万元。并对其全年考核指标超过上年(不足500万元的按500万元计算)的增量,不分企业类别,统一再按0.6%比例给予奖励。

对当年执行“一企一议”、“一事一议”政策的企业,其全年超过基准增幅部分的增量,统一按0.6%比例给予奖励。

对同一投资主体在全市投资设有多家企业的,合并为一个考核单位计算奖励。每个考核单位全年奖励额最多不超过5000万元。

奖励资金由市县财政按1:1共同承担。

12、鼓励工业企业从县外引进或在本地培育新办配套企业。配套企业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每年新增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70%奖励给主导企业,30%奖励给配套企业。

13、新办或从外地(市辖区外)整体搬迁至县内的中小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后,在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时,按其当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的1%一次性奖励给企业法定代表人,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

14、鼓励优先购买本地产品,支持本地企业生产和销售。全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进行办公用品及设备采购等,优先购买使用本地产品;政府性投资的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材料、设备。集中采购机构在组织政府采购活动时,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可以采取有利于本县企业发展的灵活采购方式,优先采购本地产品。

15、鼓励企业争先进位。对年度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纳税100万元以上(剔除退税)的工业企业,以年度工业销售收入、入库税金、利润额、利税率及上述四项指标的增幅等8个指标综合评分,位居前二十名的由县政府授予“工业二十强企业”称号,并奖励1-5名各1万元,6-10名各0.8万元,11-15名各0.6万元,16-20名各0.4万元。奖励资金由县、乡镇(区)财政按受益比例承担。

设立工业上台阶奖,对当年新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当年销售收入首超亿元的,县财政分别奖励0.1万元、0.5万元;企业年销售收入达亿元后,每新增1亿元,加奖0.5万元。上述资金不重复计算,以最高值为准。

16、按照税收贡献大小奖励纳税大户。对当年净入库税金县地方所得300-500万元,且较上年有所增长的工业企业,县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并按当年净入库税金县地方所得增量部分的3%奖励企业负责人。对当年净入库税金县地方所得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就业人数达800人以上,且较上年有所增长的工业企业,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企业”称号,并按当年净入库税金县地方所得增量部分的3%奖励企业负责人。

政策性专营企业,当年净入库税金县地方所得300-500万元,且较上年有所增长的,授予“先进企业”称号,奖励企业负责人2000元;500万元以上的,且较上年有所增长的,奖励企业负责人4000元,之后,每增加200万元,加奖1000元。

五、鼓励自主创新

17、对符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和鼓励产业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市政府《关于印发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合政〔〕29号)相关政策。

18、列为国家级新产品的,奖励管理团队20万元,其中法定代表人为40%;列为省级新产品的,奖励管理团队10万元,其中法定代表人为40%。

19、支持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列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并经国家、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其新增研发试验设施、仪器设备等给予投资额10%的补助。

20、支持“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工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列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10%的补助。

21、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支持。对申报、获得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财政部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和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省科技厅火炬计划项目资金支持100万元以上,并在本地产业化的企业,县财政配套奖励10万元。

22、支持企业创立名牌和技术标准。对产品获得国家、省、市名牌或驰名、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1万元、0.5万元奖励,复审通过的企业减半奖励;获得国家、省、市质量奖分别给予10万元、1万元、0.5万元奖励;个人获得国家、省、市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分别给予5万元、1万元、0.5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省、市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奖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万元、0.5万元奖励。当年主持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注、省级地方标准并获得认可和实施的企业,每项分别奖励标准主要起草单位3万元、2万元、1万元。新通过ISO9001等行业先进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每个单项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0.3万元,新获得上述“三合一”标准认证的企业,再加奖1万元。对确认为“4A级、3A级、2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2万元、1万元、0.5万元的奖励;对通过计量体系确认和计量保证能力评价(C标志)的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的奖励。设立县长质量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不超过两家企业,每家企业奖励20万元。

企业创立名牌和技术标准奖励由县财政全额承担。

六、鼓励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23、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县内产业园区可享受市财政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贴息实行市总额控制。

24、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补助。开发区、产业园区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产权单位可按当年实际建成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资金的30%申请市财政补助。

七、鼓励企业上市

25、支持企业上市。对有上市意愿、净资产3000万元以上、利润水平较高、成长性较好的企业,经专家审查上市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同意后,可依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长发〔〕46号)和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的通知》(长政〔〕33号)规定之条款,享受优惠政策。上市企业不重复享受省、市、县优惠政策,对同一事项不重复奖励。如企业上市不成功,县政府收回全部政策性奖励资金。

八、支持企业融资

26、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严格执行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政办〔〕61号)规定,县内外金融机构对县政府年度重大产业项目及城镇、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新增信贷投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按新增贷款的0.5‰给予奖励。同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优先安排政府性资源,包括财政资金开户与存储,项目推荐等。

27、放宽土地使用权证办理规定。企业取得用地批复并全额缴纳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后,即可申请用地登记,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以便于企业及时进行他项权利登记,为企业融资提供方便。

28、对在县域内注册、纳税的信用担保机构和工业小企业(即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下、资产4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企业),给予融资支持。

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对担保机构为推介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月均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其实收资本5倍以上的,给予奖励。其中,月均担保责任余额达到实收资本5-8倍(含8倍)的,按月均担保责任余额的0.3%给予奖励;月均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实收资本8倍以上的,按月均担保责任余额的0.5%给予奖励。

对担保机构为推介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出现代偿损失的,按下列规定给予补偿:

损账比例S=(损账金额÷核算年度新增担保贷款金额)×100%。该比例超过10%时,按10%计算。

贷款比例D=(核算年度新增担保贷款金额÷资本金总额)

补偿比例=(财政补偿金额÷损账金额)×100%。

对单家担保机构的最高补偿金额不超过200万。

对政府推介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政策。凡企业当年上缴各项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10%(含10%)以上的,其新发生贷款部分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50%财政贴息。最高贴息单笔不超过30万元,对已经获得上级财政部门贷款贴息的企业,不予重复贴息。贴息资金实行总量控制。

对企业贷款担保费用给予优惠。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及享受本政策的商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费率不高于2%的,可享受1:1担保贴费补贴,补贴资金直接由县财政拨付到担保机构。

九、其他

29、上述条款中所指的企业均为在本县区域内注册并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不分所有制及隶属关系。

第3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在正式开会之前,先强调两条纪律:第一,所有参会人员一律将手机关掉;第二,大会期间,参加会议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会场,保持会场秩序。两办督察室将对各乡镇、各部门到会情况及会场纪律进行督察。

现在公布,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开始开会。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是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大型的、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五个班子主要领导、县委常委、政府所有副县长、人大、政协分管农村工作领导、包农村工作的正副片长、县直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农口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主管农业领导、乡镇农业、畜牧、林业、农机、农经、多种经营、劳动保障、信用社、妇联等相关站所负责同志、各村党支部书记、产业大户代表及大会表彰的先进个人等近1200人。

整个会议安排半天时间,共五项议程。首先听取县委书记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作工作报告,之后公对年全县农村经济综合考评情况进行通报,会议第三项议程是宣读表彰决定,第四项进行大会表彰,最后进行会议总结。

这次会议将深入贯彻中心、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我县年工作成绩,查找问题,分析形势,明确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全面部署今年农村各项工作任务。这次大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希望与会同志认真听取、认真记录、认真思考、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实质,以便更好地进行贯彻和落实。

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请县委书记同志作题为《抓住机遇,把握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题报告。

主持词(二)

书记的讲话非常重要。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全面部署了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这是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结合我县实际确定的重大举措,既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又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吃透精神,抓好落实。

下面进行大会第二项议程,由副县长同志公布《关于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综合考评情况的通报》。

主持词(三)

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议程,请县委副书记同志宣读《关于表彰2年度农村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主持词(四)

下面进行颁奖仪式。

(1)首先为农村经济工作先进乡镇颁奖。

请镇的领导上台领取奖牌和奖金。

(2)下面为粮食生产先进乡镇颁奖。

请乡的领导上台领奖。

(3)下面为畜牧业生产先进乡镇颁奖

请十镇的领导上台领奖。

(4)下面为园艺特产业发展先进乡镇颁奖

请大镇的领导上台领奖。

(5)下面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先进乡镇颁奖

请石镇的领导上台领奖。

(6)下面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先进单位颁奖

请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精神文明办公室、县总工会、县妇女联合会、农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业机械化学校、县职业高中的领导上台领奖。

(7)下面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先进乡镇颁奖

请镇的领导上台领奖。

(8)下面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先进乡镇颁奖

请镇的领导上台领奖。

(9)下面颁发“农民增收年活动”贡献奖

请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气象局、县畜牧局、县园艺特产局、县农机局、县民营经济发展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领导上台领取奖牌和奖金。

(10)下面为支农先进单位颁奖

请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发展计划与经济贸易局、县民政局、县办公室、县广播电视治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梨树支行、县农村信用联社、县农电局、县交通局的领导上台领取奖牌和奖金。

(11)下面为“牵手致富工程”活动先进单位颁奖

请县物价局、县审计局、县扶困办公室、县国土资源局、县国税局、县建设局、县人事局、县农村集体资产治理局、中国移动公司梨树分公司、县地税局的领导上台领奖。

(12)下面为农民致富带头人颁奖

上台领取奖牌和奖金。

(13)下面为农民致富标兵颁奖

请:上台领取证书。

(14)下面为农民致富女状元颁奖

主持词(五)

第4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这次农村经济工作拉练会非常重要,意义重大。全面分析了我市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研究和安排了下半年我市农村经济工作。我想此次拉练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大家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扎扎实实地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落到实处,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坚持以工业为主导,营造大力发展乡镇(民营)经济氛围,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我市经济,为实现工业倍增,三年进入省内县市经济实力十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借此机会,我就乡镇(民营)工业经济工作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工业、乡镇(民营)经济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的局面,整体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增长后劲明显强于去年,取得了近年来同期的较好成绩,实现了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达到和超过了计划进度,做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不少指标为近年来同期最好水平。

第一,生产稳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4.9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为6.7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55%、58%,分别同比增长57%、321%。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为26.5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51%、50%,分别同比增长65.92%、218%。全市工业完成出货值10.8亿元,完成年计划81%,其中规模以上为1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9%、191%。全市工业完成营业收入59.1亿元,完成年计划52%,其中规模以上为26.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66%、217%。全市民营乡镇工业企业完成上缴税金1.1亿元,完成年计划67%,其中规模以上为721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2.92%、169%。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完成年计划71%,其中规模以上为2.74亿元。

第二,支柱产业保持强势。全市64户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6.5亿元、增加值6.7亿元,分别占总量的42%、45%。其中沈宏公司完成工业产值9.0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24倍,占全市总量14%;华龙铁合金、华龙大有铁合金共计完成工业产值8.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华宇集团完成工业产值3.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3倍。我市的四大支柱产业通过老企业上项目,搞扩建,不断扩大群体数量,提高能力。截止到目前,全市金属冶炼压延企业已达20户,上半年实现产值占全市总量的33%。石材加工业总量也在增加,白台子乡春雨石材有限公司,集开采、加工于一体,固定资产投入达800万元,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以上,成为我市首家石材加工行业超千万元的企业。

第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我们牢固树立了项目经济意识,狠抓项目带动,发展工业、乡镇企业。上半年,全市新扩改工业项目78个(新建46个、扩建32个),总投资9.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3个(新建20个、扩改13个)。其中,沈宏公司的一、二分厂亚硫酸钠扩建改造项目,沈宏实业班吉塔分公司金属冶炼扩建项目,凯美克斯实业有限公司的五氧化二钒、钼酸项目,日光海珍品养殖公司育苗、养殖、加工等6个项目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以上;华龙铁合金新建旋转窑项目,华宇集团的钼铁、脱铜车间、铝粉生产线改造项目等均已投产;金属冶炼、农产品深加工、建材和石材加工、服装纺织等支柱产业挖潜扩能,加快发展,陆续有新项目上马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局面。

第四,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我市对目前已有的10个不同档次、规模的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抓大项目入园区。市内铁北工业园区,已完成初步规划。沈宏实业投资新建的凯美克斯有限公司已落户其中,正在紧张地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园区内的新扩改项目有18个。

第五,农业产业化队伍发展壮大。新庄子、三台子两个乡镇的细木工板厂、新庄子圣田农产品公司,年内均可进入规模以上行列;谢屯的宇辰造纸原料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一体运作,从事苇帘编织,目前已遍布谢屯、板石沟、娘娘宫、双羊、沈家台等地的200多农户,年产值可达亿元。到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望比去年翻—番。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上半年之所以取得这么可喜的成绩,我想主要得益于:

一是领导重视。市四大班子对工业、乡镇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把工业、乡镇民营经济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3月份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大会,并出台了《关于鼓励招商引资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了举措,明确了责任,鼓舞了士气,调动起了方方面面抓落实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工作努力,尽职尽责。绝大多数部门和乡镇提高了对发展工业和乡镇民营经济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工业企业发展,抓工业劲头足,服务能力增强。年初,市政府按人代会、市委全委扩大会、*市下达三年工业倍增计划所确定的主要经济目标,在反复测算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分解,不仅把主要指标分解到乡镇,而且按照考核体系,把工业产值、增加值等直接下达到重点企业,使各乡镇明确了任务和责任,明确了奋斗目标。经济局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外资140万美元盘活铁北化学试剂厂闲置资产,上马五氧化二钒、钼酸项目。为保证今年各项指标的完成并结合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实施,经济局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实施了“工业165430工程”和与之相配套的100户新上项目达产竞赛活动。市经济局开办了每月一期的*工业运行简报,对全市工业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各乡镇以及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通报交流,收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市政府责成市经济局每季度对各乡镇调度—次,对重点企业,实行走访或按月调度。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指标考核体系,市政府与全市各乡镇签订了工业经济责任状。各乡镇党委、政府也把发展乡镇工业作为搞活乡镇经济的重要途径来抓,党委书记、乡镇长亲自抓改革、抓引联、抓服务,使乡镇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市政府还在银企间牵线搭桥搞对接,金融部门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已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85亿元,同比增长38.53%,全市民营乡镇工业上缴税金1.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为7212万元,占总量的66%,且逐月提升,分别同比增长72.92%、169.20%,实现利润45196万元。民营经济不仅在数量总量上继续增加,而且迅速在生产、消费、投资等各个领域催化膨胀,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四是基层计统基础工作有所改善。各乡镇针对经委统计报表等基础工作的现状,调整充实了经委人员,上半年经济局组织了两次经委计统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整个计统工作不出遗漏。

总结上半年我市乡镇民营工业经济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第一是地区间存在的不平衡性。个别乡镇在新扩改项目的建设上,始终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上,没有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新扩改项目。

第二是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集中反映在一些新建项目,由于缺乏流动资金,不能迅速的转入正常生产经营。

第三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支持的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一是符合享受国家、省政府扶持的项目,因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而失去贴息的机会,二是因产品缺乏科技含量,无法争取到政策扶持,三是项目建设起点低、规模小,无法进入到享受政策扶持的范围。

第四是安全生产投入偏少。安全生产是企业追求效益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但有的企业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投入。班子不到位、消防设施不到位、安全准入不到位、特种设备维修更新不到位、员工安全教育不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意见

下半年全市要实现全面超额完成年度工业发展计划,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还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因此,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正视存在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拿出新措施,同心同德,乘势而上,继续以强化项目建设为重点,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扶持支柱产业扩张,促进规模以上企业提档升位,以工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牵动第三产业发展,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强化项目建设。坚持“招商项目抓储备,储备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原则,提高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基准点,重点是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一要抓好新项目的引进。要充分利用我市地理位置、矿产资源、企业闲置存量资产资源优势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引进项目;立足于乡镇“站”改革和农村合村并校等土地、房舍的利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不断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管理。二要重点引导金属冶炼、农产品深加工、建材和石材加工、轻纺服装等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挖潜扩能,实施扩改建,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做大做强,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三要落实项目服务公示制、首接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坚持推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放开放宽投资经营领域和投资经营资格限制,对社会贡献率高的重点企业给予特殊保护。

第二,优化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要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扩大就业,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实现由粗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由市场拉动增长型向自身优势增长型转变,努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工业化水平。一要做优金属冶炼业。要围绕把我市建成金属冶炼强市的目标,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繁荣产品品种,争创驰名品牌。二要做强石材建材加工业。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品成材率和附加值,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大力开发精雕工艺品、文化装饰品等高档产品。三要优先发展对我市农业生产影响大、农民增收关联度高的粮食、蔬菜、海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开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质量和附加值,真正把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服装纺织企业和蔬菜加工、粮食加工、水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等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优化和延长产业链。四要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特别是对骨干龙头企业,通过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特别是结合这次联企帮扶促发展活动,真正使这些企业实现较快发展。

第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办好工业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正确途径。建设工业园区有利于企业建立崭新的发展机制,有利于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发挥集聚效应,有利于企业在更好的环境中发展。要按照“相对集中、发挥特色、提高工业集中度、形成合力的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结合工业小区规划和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实现大面积连片生产,大企业入园建设,大规模集中加工经营,只要不违纪,不违法,不污染,就要放手发展,能搞什么就搞什么,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第5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__县20_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_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20__年,全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强县富民”总体战略和建设“两地一城”目标,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城镇化建设为载体,以目标考核为保障,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圆满完成“十件实事”,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__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综改攻坚年和项目见效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省、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两地一城”和全省经济强县目标,坚持“一二四十”发展思路不动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统筹兼顾,对标一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着力在生态立县、综改兴县、产业强县、立城优县、平安稳县上出实招、求实效,确保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安定,民生持续改善,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确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经济发展预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__%,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__%,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07%。

民生保障性指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__.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5%,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生态环保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和安全生产完成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如下六项工作:

(一)实施“百园立农”工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特色化为方向,重点抓好五点:一要扎实抓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建__马铃薯综合种植、纠偏古膳要道食品开发、__养殖等11个农业产业园区,努力培育一批种、养、加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龙头企业。二要大力发展“一县一业”马铃薯产业。围绕建设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县目标,扶持壮大__、蓬勃、__等一批集育种、扩繁、推广、加工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努力打造马道头、__庄等6个乡带状主产区,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三要稳步发展养羊产业。年内新建__养殖园区,扩建白羊牧歌、__养殖园区,完善__、__、__养殖园区和根源种羊繁育基地,全县新增棚圈面积8.5万平方米,努力建设年出栏100万只肉羊基地县。四要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重点完成人工造林和固沙造林2万亩、人工造薪炭林2373亩、干果经济林1200亩,矿区绿化8000亩以及环城公园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管家堡生态治理1万亩。五要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完成150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年内启动实施__村、__村、__村、__村4个地质灾害治理村搬迁工作。打造116个“环卫示范村”。

(二)实施“百企强县”工程,推进工业新型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是我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一要全力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年内重点配合同煤集团全力以赴抓好同发__窑、__两座千万吨煤矿建设,争取全面投产;__窑、__窑、__洼、__沟4座煤矿实现转产,__洼、__沟、__、__、__、__6座煤矿实现联合试运转。二要积极培育新型工业支柱。全力抓好总投资288亿元的__低变质烟煤清洁利用示范项目和总投资8.6亿元的__铁__山__窑煤炭储运站建设项目,争取总投资40亿元的__集团2×35万千瓦中海油煤制气配套电厂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__马道头煤电一体化2×35万千瓦发电项目获批,积极推进__庄风电一期5万千瓦发电项目。三要加强园区建设。按照“一县一园”的思路,切实发挥政府对园区建设的主导作用,__煤化工园积极申报省级开发区,扎实稳妥地开展园区土地房屋征收安置工作,研究解决项目建设用水、用电等问题,启动园区道路、管线和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相关

规划,优化园区资源配置,吸引更多的关联产业入园,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现代煤化工基地。四要狠抓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政策落实难等问题。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完善马道头小企业创业基地。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实施“城镇提质”工程,加速县域城镇化。实施“大县城”战略是提高全县城镇水平的根本举措。要充分发挥县城和中心集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的聚集辐射作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古城保护。按照《__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规划》和《摩天岭长城风景名胜区建设规划》,加大对朱市街、钱家巷等保存较好的历史街区、居民区、商铺、作坊的保护力度,做好楞严寺佛乐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是强力推进“大县城”战略。主动融入__都市区,编制智慧城市规划和管网专项规划,重点抓好汽车站两侧土地开发、旧城改造、汽车物流园区、北环路改造等工程。三是全面加快中心集镇发展。紧紧依托工业园区、现代化矿区兴起的有利契机,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中心集镇,完成__镇和马道头集镇建设年度任务,积极支持__镇申报全国重点镇。四是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年内将继续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房2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

(四)强化财政税收管理,确保经济繁荣稳定。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特别要根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的税收新特点,组织好煤炭主体税源的征收工作。要加强稽查管理,严厉打击偷逃税费的不法行为,坚决堵塞各种漏洞,努力做到财税收入应收尽收。财政部门要强化支出管理,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金融系统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合作和沟通,努力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流通领域要切实加强市场和仓储设施建设,努力丰富市场供应,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52亿元。工商、质检等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秩序,切实优化消费环境,确保市场繁荣稳定。

(五)强化资金筹措力度,有效改善基础设施。为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今年全县安排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是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工程,开展十里河县城段治理二期工程等;交通建设的重点是积极争取实施南酸线改造、210省道县城段改线、高速连接线与中海油厂区道路建设工程。电力建设的重点是改造30个低压台区和37.5公里低压线路,完成110kv元坪变电站建设,满足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和西南部工矿密集区发展需要。同时,要全力争取引黄入左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为重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个乡镇、10个村、4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确保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要着重抓好四点:一是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在引进大集团、大企业上实现大的突破,合理引导民间资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放宽社会投资的准入领域,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紧紧抓住我省列为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的重要历史机遇,精心组织和筛选一批档次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项目,以优质的项目争取上级资金;三是努力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支出行为,加强监督管理,集中有限资金办一些大的事情;四是提高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第6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一、争先创优,突出旅游业发展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因此,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纵深推动”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管理。

1、明确旅游产业地位。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建立起与全区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相适应的旅游业,区政府邀请专家制定了《佳木斯西部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指导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挂帅,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邀请有关专家,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调查,提出了“一带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即以松花江为轴心,以同三公路为纽带,建立松花江两岸的娱乐、垂钓、餐饮旅游经济带;建立猴石山风景区,发展渔猎文化与民族文化;建立卧佛山风景区,突出发展冰雪文化与地貌景观,培育旅游新特色。

2、加强领导与协调。区委、区政府要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旅游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参加,同时制定协调解决旅游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针对旅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重点解决。要发挥人大、政协在全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旅游业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检查活动,以议案、提案、建议、决议等形式,为政府抓好旅游产业和创建工作出谋献策,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

3、实行旅游产业目标管理。要建立旅游年度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逐步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区乡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点)和旅游企业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年度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任务指标为重点,政府区长与各乡镇长签订责任书;以年度旅游经济分项指标、工作量、完成时限为重点,由分管旅游工作副区长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年底由区政府组织工作组对全区旅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全面推进,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

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充分整合资源,发掘潜力,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全力打造旅游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品牌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坚持以抓品牌、抓特色为重点,开发全区旅游资源,争创大批如卧佛山滑雪场、四丰生态园、千里生态园等名优品牌景区(景点)和特色餐饮服务业。下步,全区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抓一批典型,创一批名牌,形成优势,提高郊区(永红)旅游的知名度,树立旅游新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加名牌景区(景点)的“新特”内容,提高其文化内涵,争创新优势。

2、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发展文化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依托“三江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民族艺术为重点,举办民族节庆活动。要按照“特色突出,开发精品”的思路,重点推出朝鲜族风情、赫哲族风情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通过举办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者众的民族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完善旅游市场营销内容。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要通过搞好总体策划、整体营销和科学促销,扩大我区旅游业的知名度。一是在总体策划上,要把现有的卧佛山滑雪场、农业生态园、赫哲族民族风情园等旅游资源,塑造为特色鲜明的形象予以传播,以此提高知名度。二是在整体营销上,要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适当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三是在科学促销上,要把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和宣传广告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促销效果,特别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4、强化旅游发展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单靠政府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政府、部门、团体、个人”一齐办,区域内外资金一起上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建设与开发的力度。一是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旅游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二是要采取拍卖、租赁经营等方式,把旅游项目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三是要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龙头地位、资源优势明显的景点景区作为重点项目,利用政府有限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利用,有了经济效益后实施滚动投入,后续开发,减缓资金投入压力,提高投入效益。

5、加强管理与服务。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是树立产业形象的关键,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搞好政府调控,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管理旅游业,特别是保证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非法经营行为,逐步使旅游管理法治化。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使政府决策管理和企业经营实现科学化。要加强旅游行业的行风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营造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旅游消费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1、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为营造旅游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涉及旅游的窗口行业中开展“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主题活动,要在旅游企业设立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区各景区广泛开展以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第7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县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战略和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预计(下同)全年实现现价地区生产总值24.9亿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下同)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0%,完成年度计划的105.7%。其中一、二、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分别达到9.98亿元、4.2亿元、10.72亿元,分别增长2.4%、30.7%和10.7%,均完成年度计划;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40.7:14.5:44.8调整到2007年的40.1:16.9: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9.1%;县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1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6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3.1%和120.4%,分别增长21.7%和26.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2元,分别增长7.0%和15.9%;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0%;人口自然增长率3.29‰。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5.42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89元。一是粮油生产全面丰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1.4万亩,在遭受春旱、低温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总产量仍达到21.4万吨,农民人平占有粮食450公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66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同比增长12.9%。二是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蔬菜面积19万亩;魔芋种植面积5.6万亩;柑桔面积达到10.03万亩,被列为省水果板块基地建设县;药材面积15.8万亩;桑园面积1.2万亩;茶叶面积稳定在3.2万亩;小杂粮基地5万亩;两烟种植面积5.63万亩,因春季自然灾害影响,产量7143吨,同比下降13.0%。三是畜牧生产快速发展。全县生猪出栏51万头,同比增长17.8%;山羊出栏6.52万只,同比增长7.2%。四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巴山土家人绿豆、玉米、红蔓豆、小杂粮炒面、燕麦、大豆取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双认证标志;绿葱坡白萝卜荣登湖北省著名品牌榜,野三关甜椒、雷家坪牌椪柑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标志;“金果”、“神农溪”、“华亚”、“杨柳井”系列绿茶取得有机茶认证标志。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户用沼气池12000口;新建水池608口19532m3、200人以上的集中供水22处,改造水厂3处,铺设引水管道323.4公里,解决了农村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通畅工程”401公里和“通达工程”84.9公里;完成坡改梯2000亩和火峰土地治理工程;完成公益林建设4.1万亩;实施烟叶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标准晾房1000间、蓄水池10万m3,铺设管网419公里。六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稳步进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到1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3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农家店94家。完成2006年启动的整村推进20个村,扶贫搬迁497户。七是国家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县用于支农惠农资金达到2.67亿元,其中各项补贴1.2亿元。同时,严格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涉农收费检查,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全县农业生产安全。

(二)工业经济快速推进,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全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11.39亿元,同比增长39.0%,完成年度计划的106.1%,全部工业增加值3.79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产值5.19亿元,增长24.0%,完成年度计划的115.3%。一是工业企业快速发展。今年新增6家规模工业企业,水电、农特产品加工、煤炭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发电量3万千瓦小时、原煤40万吨、白酒2500吨、水泥23万吨、鲜冷藏冻肉产量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6.7%、14.3%、257.1%、9.5%、400.0%。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完成投资2500万元。二是节能减排计划顺利实施,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同比下降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500万元,同比增长226.9%。三是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数达到8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5%,同比增长16.0%。有16家农业企业入围州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三)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消费品市场保持旺盛势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房地产业有序进入。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在恩施州率先成功创建“湖北省旅游强县”。全年接待中外游客81万人次,增长42.4%,直接收入7137万元,增长140.3%。城乡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旺盛势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年度计划的108.5%。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9.1%,同比增长25.7%。重点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在建和新开工重点项目36个,完成投资7.8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1.5%。沿渡河流域坪堑电站已投产发电,白磷岩、杨家坝电站正式开工建设。地质灾害三期治理工程21个,全部开工建设。三期高切坡治理项目启动实施45处。基本完成了沿渡河污水处理、东溪公路改造、巴鹤线改扩建、双神线聂石段、东大线改造、国省道安保工程、渡口达标改造、招呼站候车棚建设。关小公路、平阳坝大桥及接线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新城供水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溪丘湾污水处理工程、东壤口镇垃圾填埋场建设进展顺利。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水布垭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到位,保证了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五)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财政改革稳步推进,税收征管得到加强。财政总收入达到2.16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6亿元,增长26.1%。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亿元,比年初增加6.2亿元,增长26.1%,年末贷款余额11亿元,比年初增加3.63亿元,增长49.3%。

(六)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一是各项改革顺利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始试点,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得到巩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强化,部门职能进一步转变。二是对外开放工作打开新的局面。主动参与周边地区资源整合,共谋发展;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推介,先后与吉林省洮南市、浙江省镇海区结为友好县市(区),与深圳中技实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年利用外资245万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接受对口支援到位资金及物资折款5620万元,同比增长233.7%。

(七)移民工作有序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生产安置373人,搬迁安置592人,移民投资1.01亿元。全面完成水布垭库区401米以下搬迁清库工作。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启动、库区产业化建设、农村库周交通建设、水布垭滑坡灾民安置、水库管理、“后三峡”项目争取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新城供水工程已完成过江大桥管道安装及补偿,新建红石梁社区供水管网,净水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完成了白土坡居民点道路建设,启动了城区西陵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完善了巫峡广场设施及城区绿化,开展了城区环境综合治理,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工作得到加强。一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8%。二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8.2年,同比增长8.0%;神农溪高中被评定为全州示范高中;“两基”工作通过了国家级评估验收,巴东县一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高考连续八年位居全州第一,避让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县职中通过省级重点职业高中考核评估;寄宿制中小学校校舍改造7250m2,24977名贫困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7500名困难家庭学生得到生活费补贴。三是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基本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和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医格局。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全面启动,住院楼主体封顶,后勤综合楼、宿舍楼工程进展顺利。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茶店子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大支坪镇卫生院、水布垭镇中心卫生院综合楼主体工程结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2.6%,以户为单位的参合农民达到35.58万人,全年补偿费用总额为1220万元。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进一步得到保护。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新增扩面5048人,征收社会保险费6525万元,同比增长24.8%。就业再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2人。五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国策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3.29‰,实现了控制在7‰内的预期目标。六是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民族事务等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认真回顾和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足,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不够,名优特新产品不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技术层次低,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关联度不高。三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开放步伐缓慢,投资硬软环境较差,项目有效储备不足,经济发展后续动力不强。四是和谐社会建设任务艰巨,就业形式依然严峻,群众看病贵、食品安全、价格上涨、安全生产等问题较为突出。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惠民,全力打造实力巴东、活力巴东、魅力巴东”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着力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着力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二)主要预期目标。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增长12.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亿元、5.12亿元、12.18亿元,分别增长6.7%、21.0%和13.0%,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8.2:18.3:4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15%;县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8亿元,增长3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4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7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0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7元,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

三、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强化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一是继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确保粮食产量21万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和特色板块基地建设。烟叶产业在切实做好烟路、烟水、烟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烟叶种植面积达到6.7万亩。蔬菜产业在切实加强冷藏保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的同时,新增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达到20万亩。魔芋产业在切实抓好芋鞭良种繁育和病害防治的同时,新增魔芋面积0.4万亩,达到6万亩。桑蚕产业在切实抓好鲜茧生产和加工转化的同时,新发展桑园面积0.8万亩,达到2万亩。柑桔产业在切实加强现有基地的培育管理、冷藏保鲜和营销体系建设的同时,新建柑桔基地1万亩,达到11万亩。茶叶产业在切实加强对现有3.2万亩苗圃进行培育、管理和改造的同时,稳步推进集约经营,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药业产业在切实支持时珍堂药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新发展中药材基地2.2万亩,达到18万亩。小杂粮产业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杂粮产品、努力拓展销售市场的同时,新发展小杂粮基地2万亩,达到7万亩。畜牧产业在切实抓好生猪品种改良,加强疫病防治,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力争生猪饲养量达到110万头,生猪出栏达到65万头,努力创建生猪大县。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紧紧抓住北京中关村支持我县“两村工程”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信息农业和电脑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努力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力争新增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产品标识认证10个以上。加快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10个,建设乡级农家店3家,村级农家店100家。三是大力培植、扶持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依托现有产业,引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市场商品的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发展的条件。继续加强农村交通、生态家园、农村饮水安全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畅工程”250公里和“通达工程”77公里,新建沼汽池10000口,解决农村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切实抓好库区绿化带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努力提高土地质量和生产能力。认真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小流域治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努力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五是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切实组织实施,力争初见成效。继续强力推动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今年在继续抓好现有20个村的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再新启动20个村,完成扶贫搬迁400户。六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好支农惠农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切实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坚决查处各种涉农乱收费,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规模效益为重点,以兼并重组为手段,优先发展水电、矿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到13.9亿元。一是加快水电开发进程,强力推进沿渡河流域三、四级电站及后河电站建设,启动桥河二级电站、泗渡河电站建设,认真做好支井河、庙坪河等流域开发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加强资源勘探,进一步做好资源开发规划与前期工作。鼓励全县煤矿企业实施规模化、公司化改造,促进煤炭资源有序开发。积极支持义和工业硅节能降耗技改,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全力支持福润、多仁、绿野、三峡酒业、水布垭酒业、时珍堂药业、鹏程茧丝绸、野之源、土家人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力争新增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四是抓好“成长工程”和“落地工程”。对现有工业企业要千方百计给予帮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使其不断成长壮大。对招商引进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围绕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优化发展环境,搞好跟踪服务,使其尽快落地并快速发展。重点做好30万吨炼钢工业实验、煤矸石综合利用、香港益濠服装基地建设、中密度板生产加工、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仓储物流及车站建设、四星级宾馆建设、肠衣精加工、长毛兔养殖、巴东城区及县工业园区天然气供气、支井河流域开发、沿渡河流域开发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与协调服务,切实开展好“招商项目落实年”活动。五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进一步强化野三关“经济中心”地位,整合各种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快速推进园区基础实施建设,完成以谭家村小区为主的市政设施建设,启动巴东二水厂等配套工程建设,为企业入园创造必要条件。优化园区投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力争3-5家入园企业建成投产。同时要制定园区企业准入政策,建立无绩效退出机制,提升入园企业质量,把园区打造成现代工业园区。

(三)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大力发展交通,使全县交通条件由经济制约型向发展适应型转变。2008年力争完成省道宜巴线13公里的路面改造工程、巴巫公路沿楚段22公里路面改造工程、东大线13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太溪线边坡治理和27公里路面改造工程、茶税通乡油路22公里路基路面工程、北界路基垮塌治理工程、关口山至小溪河17公里的建设任务;启动李家湾件杂码头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灾治理进度。完成大坪至岩湾桥道路改造工程、完善西陵广场建设,完成东壤口垃圾填埋场、溪丘湾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行。加快三峡库区三期地灾治理和高切坡治理进度,加大库区土地整治力度,完成移土培肥二期工程。三是加强工业及能源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力。四是全力支持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水布垭电站以及即将启动的沪渝高速公路建设,优化建设环境,保障工程建设进度。五是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执行“五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大项目建设的协调督办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和干部安全。六是加大项目前期工作进程。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紧紧围绕我县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推进前期工作,不失时机地加大争取力度,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后续力。

(四)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是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严格税收征管。二是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做好经济金融环境的综合整治,创新信贷方式,拓宽融资领域,提高融资效率,强化金融监管,加大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增幅达20%以上。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抓好相关产业的对接和争取工作。充分利用已经达成的区域合作协议和相关企业集团的战略协作关系,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我县的人脉资源,扩大交流与合作,吸引我县在外地创业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建设家乡。四是加大承接对口支援力度。充分利用北京市和省直相关部门对口支援我县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工作衔接,全面拓展对口支援领域,力争取得新的进展。同时,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工程机遇,加强工作衔接和项目筹划,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切实加强移民工作,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一是全面完成三峡库区175米水位线下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确保库底清理目标的实现。二是进一步抓好库周交通网络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力争完成平阳坝大桥及连接线的建设,启动罐子口大桥建设。三是进一步抓好滑坡灾民安置工作。加强黄土坡、黄腊石及水布垭库区滑坡体的监测预警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进一步做好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的争取和实施监管工作,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切实加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严格执行库区后期扶持政策,确保库区稳定和谐。五是进一步加强三峡、水布垭水库的后期管理,围绕水库环保及运行安全,做好库区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的争取工作和后三峡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的相关项目争取工作。六是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体系,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城镇管理,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化率达到28%。

第8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 茌平县 产业 转型升级

2015年2月13日,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向参会的市县委书记们提出“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引人深思、让人启迪。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打赢稳增长和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茌平县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产业实际出发,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茌平县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茌平县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综合实力持续跃升。2016年1-6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3亿元,同比增长3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4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22.4元,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93元,增长8.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7亿元,增长10.5%。

(1)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18.9亿斤,实现“十三连增”。大力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55、1021家,分别是2010年的3.7倍和13倍;家庭农场从无到有,达到88家;“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32个,是2010年的4.4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追溯体系实现全覆盖。实施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治理排涝沟渠374条、930公里,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6年,夏粮生产喜获“十四连丰”,总产4.43亿公斤,最高单产760公斤,再创聊城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高产创建示范田达到22万亩。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市级以上55家,省级以上6家,销售收入突破95亿元。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已建成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特色村镇50个,休闲观光园区20个,完成投资5亿元,年利润突破5000万元。

(2)工业经济扩量提质。2015年,实现规模工业销售收入1464.1亿元、利润120亿元、利税151亿元,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4077家、24484户,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2611家、15793户。2016年上半年,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确定县级重大项目85个,总投资87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1.2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100.6亿元。列入市级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63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78.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8.5%。资金争取取得新成效,准确把握国家政策,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968万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21亿元;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打造“国际高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举全县之力建设聊城信发高新材料产业园区,园区概念性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建设,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用地保障有了新作为,挂牌出让国有土地15宗,面积31.3公顷,成交金额1.7亿元,完成土地增减挂钩验收复垦764亩,土地挖潜889.4亩。

(3)服务业总量迅速膨胀。2016年上半年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6.45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服务业地方税收2.1亿元,同比增长2%。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主要电商企业销售额达到9300多万元。京东和淘宝农村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网点3200余个,年交易额5亿元,农产品畅销率95.3%,销售范围辐射国内大部分地区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外市场。文化旅游业破茧化蝶,创建3A级景区2处、山东省旅游强乡镇2个,成功举办4届中华圆铃大枣采摘节。健康养老产业迈出较大步伐,金柱和佑颐养中心一期项目建成投运。

二、经济新常态下茌平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给茌平县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速的新常态使茌平产业经济面临质量和效益的挑战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种形势下,要求茌平经济发展:一是控制单一追求GDP增速和规模的冲动,注重经济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更加注重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之间的统筹协调。二是由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的增长,调整为主要依靠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的增长,通过制度创新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科技创新释放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潜力。三是科学选择经济发展方式和路径,走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走最接地气、最适宜我县特色的发展路子。

(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使茌平产业经济面临现代化和特色化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等保持不断优化升级的长期动态平衡。这种形势下,要求我县经济发展:一是更加注重发展养老康疗、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适应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趋势,把握产业转型新节奏。二是要更加注重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端成长型产业,把握工业内部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适应工业产品市场的需求。三是更加注重扩大生态、文化、创新、低碳等新兴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时尚产品,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赶上国际国内消费潮流。

(三)宏观政策的新常态使茌平经济面临发展政策的开放和连续性的挑战

宏观政策的新常态,是指国家通常情况下采用区间调控、微刺激和精准发力的宏观政策,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种形势下,要求我县经济发展:一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城际合作,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共享区域资源、要素等,实现区域整体发展。二是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宏观调控的方向保持高度一致,注重思路、措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精确性、专业性,保证我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四)改革的新常态使茌平产业经济面临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挑战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格局中,我县必须将改革的思维、措施、精神融合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这种形势下,要求茌平经济发展:一是减少审批,放开管制,破除民营资本进入的限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赋予基层所需的发展权限和空间,提高底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树立民本和法治意识,掌握现念和技术,运用沟通、协调、互动、共建的方法,加强和改进我县经济工作。

三、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推进茌平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1)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把产业作为提升茌平县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和根本,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品牌商标建设,以铝深加工、汽车配件、人造板等产业为重点,不断提高企业装备水平。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易迈医疗关节传感器、大地数控机床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信发集团抓好高效超超临界风冷发电机组、660千安高纯铝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建机组并网发电,谋划济南远程供暖工程。坚持企业工作日和金融工作日制度,实施困难企业转并联工程,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破解瓶颈,使困难企业恢复活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部分规模小、排放大、污染重的企业转停并迁工程,推动“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着力培育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深化与首农集团合作,让更多茌平果蔬走进高端市场。重点抓好精致农业园区和肖庄、贾寨、乐平等特色农产品基地,盛远达等生态畜禽养殖基地,滨河锦鲤等现代渔业园区,创建以獭兔、三元良种猪为特色的健康养殖示范县和徒骇河中华鳖水产种质保护区。深入推进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增加高标准农田;加快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检验监测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数量和发展规模,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鼓励采用智能温室、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物流业态。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培训各类农技人员。

三是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优先发展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创建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服务品牌。以电子商务产业园、邮政公共服务平台、金号微商城、大宗商品电商交易平台建设为重点,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引导发展生活业,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业。以推进城市综合体和消费街区等项目为切入点,优化城区商业网点布局,加快推进城乡市场网络、社区商业网点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三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金牛湖风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整合肖庄、博平枣乡观光生态园,鲁义姑祠等景点,打造特色旅游线路,积极融入济齐聊旅游带。以特色村建设为突破,推进“农区变景区、劳动变活动、产品变商品”,打造茌平“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2)加快动力转型,推动创新发展。把加快自主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龙头工程常抓不懈,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壮大高科技企业队伍,聚焦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申报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研发机构2家,市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高新技术产值占比新增2个百分点。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加大专利申报力度,争取落实各类专利申请5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0件;着力培育一批省、市级以上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确保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达到3.5万户以上。深入开展“一企一技术”创建活动,壮大专精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团队。二是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鼓励现有企业科研平台共建共享,新增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6家,市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8项。三是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抓好国家级中压输配电设备检测中心项目,新增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2件,“市长质量奖”1个,力争实现“省长质量奖”的突破。四是大力推进人才工作。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着力引进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技术团队、创业人才,进一步加强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智力支持。

(3)加快服务转型,推动环境优化。把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作为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出温暖如春的“小气候”。一是优化行政审批。做到“政府行政权力清单目录之外无审批、无收费”。归并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全面推动网上审批、容缺预审、“中介超市”等服务创新,承诺件审批要比法定承诺时间提速50%以上。二是优化考核导向。调整开放园区、镇街绩效考核办法,对三大工业园区的主要指标增幅、新增龙头项目、载体建设重大突破等实行上不封顶的加分,同时大幅提高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发展后劲、投资贡献率等重点经济指标权重,把基层注意力引导到转型提升发展上来。三是优化服务举措。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和科级干部包保重大项目等制度,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风险防范、政策扶持等措施,最快速度响应企业需求、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最强力度解决企业难题,缔结起最牢固的政企战略同盟。

参考文献:

第9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范文

(一)围绕发展,谋划全局,开展了计划规划的编制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

1、认真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突出科学性。一是及时制订年度计划。年初组织议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年度计划”,经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及时下达,同时加强了对计划实施工作的检查和监督。二是认真编制重大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调,平衡衔接,编制完成了《*湾港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开展了《*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市大中型水库移民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三是积极组织规划实施。将“十一五”规划纲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乡镇进行考核,对规划中的能耗、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和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预期性指标,进行年度分解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实施。

2、及时做好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突出针对性。密切掌握全市经济动态,对国民经济各阶段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先后完成了第一季度、1-4月、1-5月、上半年、1-8月、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材料和人大汇报材料,剖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提供决策和建议。特别是在上半年,我局针对重点工程和固定资产投资进展不快的状况,深入分析原因,提出了对策措施,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全市重点工程攻坚会议和电力攻坚、工业区进场攻坚等会议,成立专门班子抓落实,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建设。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市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和具体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横向比较》等材料提交市领导参阅。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判断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提出明年工作思路,安排20*年计划指标,着手起草市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发展计划报告。同时坚持定期、定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省发改委上报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市府每季一次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加上专题汇报,市人大专项汇报三次。

3、积极开展影响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调研和政策研究,突出实效性。针对我市“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完成了《关于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加强调控和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13个全局性发展问题的课题调研报告。《构筑和谐社会要在高起点上建设新农村》和《关于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建议》两个课题分别获*市发改委调研课题一等奖和优秀奖。完成了“关于对瓯江口区域开发建设情况的意见”,分别上报市府、*市发改委建议调整《瓯江口开发建设规划研究》中有关影响*发展的布局、方案和思路,在*市发改委的支持下,*市政府基本采纳了我们的意见。针对我市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研究提出加快发展思路和方案,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市政府决定抽调人员组成服务业发展办公室,挂靠我局开展工作,起草了《*市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实施“退二进三”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培育和鼓励企业上市的实施意见(试行)》、《*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20*年*市服务业工作部门分工》、《*市服务业发展部门工作要求》等一整套方案材料,调查搜集“服务业建设项目”,较好开展了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前期工作。

(二)引导投向,突出重点,加强了投资的综合管理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

1、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综合管理。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不规范、超概算情况严重的状况,我们从规范办事程序着手,加强了管理。一是加强财政性投资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精神,研究起草了《*市政府投资管理实施细则》提供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要求,规范了审批,特别是加强了对政府性投资项目投资概算的管理。对城市景观、市民生活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以论证、调查或其他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努力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审批效率。切实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推行基建项目立项和核准并联审批制度,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1-12月项目立项337个,总建筑面积127.69万平方米,总投资41.83亿元,项目备案181个,总建筑面积200.60万平方米,总投资51.39亿元;项目核准15个,总建筑面积72.99万平方米,总投资33.61亿元;全市下达年度计划176个项目;窗口承诺件提前办结率为96.7%。三是牵头组织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清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对我市自20*年1月1日以来开工建设的项目、所有在建项目和已审批尚未开工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做好自查工作。

2、狠抓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年初编制了“*市20*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建议表”提交市政府审核。经审核,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7项(其中省、*市重点建设项目5项),总投资1*.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00亿元。积极履行综合管理职能,加强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工作。一是积极探索重点工程监管新方法,编制了《*市20*年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分解表》,将重点工程投资进度考核与形象进度的考核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重点工程执行情况的动态管理。二是加强重点工程动态管理。组织人员经常性深入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实地督查核实工程进度,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市领导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协助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和重点工程建设专题分析会,实现重点工程建设市长督查汇报会、分析协调会制度化,全力为重点工程建设破解难题,排除障碍。全市重点工程总体进展较为顺利,截至12月底,全市在建重点工程共32项累计实现投资额19.1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0.88%,比上年同期增长12.95%。

3、主动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了20*年*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做好已列入重点工程预备项目名单的35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了20*年招商选资项目库,主动参与招商活动。积极配合做好高速公路复线,*至*第二通道以及*市大门大桥二期(*至*高速互通公路建设)工程、*市中心区至*湾港区大道建设工程、*南北通道工程、*湾港区船舶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多次陪同上级有关领导和专家沿途考察走向、勘探地形、测量,帮助收集资料和协调沿途有关地方之间关系。

(三)积极协调,深入调研,推进了企业改制和上市工作。

积极参与工业企业改制协调会,稳步推进我市农村综合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完成了房管局和劳动局下属各1家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参与了乐申鞋厂、五龙控股公司和通用机械厂等3家企业改制。整理我市有关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非公经济发展工作材料向市政协汇报,根据上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实施意见》。认真做好省中心强镇(*、*)调研、申报工作和上市企业资源调查工作。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全年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投保户达26.6103万户,占我市农户总数的92.6%;能繁母猪保险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4200头任务数,走在全省前列。及时开展受灾理赔工作,确保农户损失得到补偿并及时恢复生产。全年我市经历数次台风影响,两项农村政策性保险共理赔1228.61万元,其中农村住房保险理赔391.19万元,农业保险理赔837.42万元。

(四)依法治价,强化监督,规范了市场价格秩序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1、加强重要商品、服务收费的价格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我市供水价格改革,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整了乐成、*片区的自来水价格和淡溪、十八玍、西山水库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及时落实水资源费的征收,开展了全市供水价格成本监审,促进水利和供水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住房价格管理,积极探索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价格管理形式。认真审核了*农场康居工程销售价格,及时审定了“交通大厦”、“新世纪花园”、“县浦公寓”等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努力规范房地产价格。深化药品价格政策导向,继续分批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重新公布了我省937种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和2945个规格的降价药品的价格,并督促各医疗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减轻患者的负担。建立健全价格监测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价格监测预警作用。进一步完善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坚持每月两次对8大类54个品种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和分析,尤其是针对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油价高涨和国内部分生产资料、消费品价格上升影响,我市成品油、液化气、猪肉、食用油等价格持续较快上涨的状况,及时启动价格预警实施预案,密切关注市场物价动态,加强监测分析,第一时间向市领导反馈信息,报告价格上涨原因,提出应对建议,努力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2、开展清费治乱减负工作。部署并开展了20*年度收费验审工作,对全市2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垄断经营性收费以及以收费形式征收的各种基金、集资、附加的近150个执收单位进行全面验审。安排对白蚁防治行业收费进行专项验审,调查了近三年我市白蚁防治总收入、总支出情况,总结出我市白蚁防治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向上级部门提出规范白蚁防治行业收费管理的建议。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市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单位的收费许可证进行全面换证。规范和调整了建设、土地、公安、工商、交通、人事和农业等16个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停止执行部分收费项目。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办班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对全市职业学校、公办幼儿园办学成本进行测算,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根据省定价目录和听证办法的要求,先后组织召开了关于制定16路公交车和雁荡山公交车票价听证会,出台了16路公交车收费标准。认真审核了11个强制性培训班收费。

3、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根据省物价局文件精神,联合纠风、教育等部门分别开展春季、秋季教育收费大检查,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重点对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落实情况,高中“三限”政策落实情况,违反自愿原则强制收取服务性费用的行为进行查处,共检查中小学校64所,查出的违价金额达185.84万元,已责令清退91.17万元,立案3起。根据省物价局、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民政府纠风办《关于开展全省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浙价检[20*]67号)文件要求,开展了包括规划、土地、房管、乡镇政府在内的涉农价格收费检查,共检查单位11家,立案2件。根据省物价局《关于开展全省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的通知》[浙价检(20*)156号]文件精神,分别对市二医、三医、中医院、妇保院的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各大医院不同程度存在着自立名目,扩大范围收费,提高差率,推迟降价时间等违法行为,查出违价金额达90多万元。春节、“五一”、“十一”期间,组织开展了对副食品市场、各大超市、旅游行业的明码标价情况检查,针对主要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各种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认真做好价格举报工作,共受理群众投诉96件,办结96件,办结率100%。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18件,查出违价金额403.02万元,其中退还消费者115.6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2.56万元,罚款6.3万元,上缴财政1*.87万元,其他的正在处理中。

(五)培育市场,强化调控,确保了粮食安全和社会粮情稳定。

1、稳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制订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办理制度,建立用粮企业粮食经营台帐,及时掌握具有粮食收购证企业粮食收支基本情况。认真做好全市粮情监测点的监测和粮食信息的采集分析及统计上报工作,及时为粮食购销企业提供粮食产销和市场价格信息。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确定并落实了20*年度粮食各项补贴,提出了20*年度附营企业特困资金分配方案,并进行监管,真正使特困资金用到实处,有效地解决了特困企业的难处。加强企业财会基础工作,指导企业开展会计核算,按时编制会计报表,及时汇总上报,提供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完成粮食收储公司的组建和财务合并工作,做好粮食附营企业改制的准备工作。同时,认真做好拥军慰问和军粮供应工作,并率先在市军供粮站和雁荡代销点正式实行军粮刷卡供应。

2、扎实开展粮食安全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及时调整了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并在11月中旬召开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举办消防器材的应用演练。组织4位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参加全省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根据市府办《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紧急通知》,组织开展了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地毯式”检查,对6家存在安全问题的单位当场发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整改书》和《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强制整改书》,并督促及时做好整改。二是认真抓好粮食储存安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按季组织开展全市粮食收储企业仓储“一符四无”粮情安全检查和仓储千分制考核。指导和督促收储公司认真抓好仓库修理、器材维修以及仓容的安排和落实,有效保证了粮食储存安全。同时,积极开展市地方储备粮中心库(二期)建设项目相关前期工作。

3、保证社会粮源和质量。发挥粮食部门引导、服务生产的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按照订单、核单、定单、盯单、买单的工作链条,认真做好粮食订单跟踪服务,发放预购定金66.8万元,全年收购“订单粮食”10000吨,完成率为95%。及时轮

换储备粮,确保库存粮食的质量。根据储备粮管理规定和市政府的要求,今年落实轮换储备粮10000吨和储备油75吨,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委托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公开拍卖,保证了地方储备粮油的推陈出新,有计划有步骤平稳了粮食市场。坚持定期检测储备粮油产品,加强粮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完成了省、市、地方的检测任务,共抽取粮油样品228个批次,其中早籼谷2*个批次、晚籼谷42个批次、食用油4个批次。认真做好日常粮油检查,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及时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查处,确保市场粮油质量过关和居民放心吃粮。

(六)发挥优势,履行职能,推进了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进一步扩大联网范围,巩固网络安全,努力建成一个统一、安全、稳定的*市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平台。按照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继续做好市电子政务外网改造、IP地址调整和各单位业务专网的接入工作。对电子政务网络进行调整和完善,增强了网络管理能力,进一步巩固网络安全,并完成了部分乡镇的电子政务外网改造。同时,积极主动做好市电子政务网络迁建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普及短信息办公业务,推广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努力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完成安装电子政务平台系统软件及环境配置,更新了短信网关模块。分三批对全市相关单位办公室主任和负责电子公文收发工作的文秘人员进行运用操作培训,确保了自8月1日起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在全市机关范围内的正常、良好、安全运行。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努力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认真做好*市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20*年度项目申报和20*年项目验收工作。协助做好“浙江省电子元件*市生产基地”的申报工作,并于11月6日获省信息产业厅批复同意立项。配合做好电信助推农村信息化试点乡镇(10个)和试点村(100个)筛选、确定等工作。此外,按照市纪委的要求,关闭了电子政务网络有关股票端口,对机关单位联网电脑使用股票软件进行封锁,确保电子政务网络真正用在政务方面。

(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作风建设,实现了机关管理和队伍建设有序推进。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积极部署、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创建“六型机关”,继续开展机关“四好科室”创建活动,机关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各类学习经常化。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支部学习会、机关“学习夜”、“解放思想”和“端正机关作风、建设‘六型’机关”大讨论、“作风建设”网上在线知识竞赛等活动和安排在职各类学习培训,实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二是机关管理制度化。通过开辟网上专栏征求意见、交心谈心、“阳光行动”、访基层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全局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汇编,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逐步形成一套长效管理机制。三是政务公开网络化。除了在局机关办公场所设立固定公开栏外,还在*市发展改革网站上公布审批事项的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及办事承诺,并每月公开审批结果,接受公众监督,真正做到了能够公开的事项一律对外公开。四是廉政监督信息化。除了继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了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外,每逢节假日局纪委办公室通过政务工作平台向全局同志发手机短信息,强调要遵守好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警钟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