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规划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规划要依据该区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条件,从而明确该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统筹安排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对该区域的总体建设,其中包括土地的利用、城镇的建设、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环境的保护等,针对这些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并提出与实施政策有关的长远发展构想,描绘该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通常认为区域规划应包括规划的范围、指导思想与发展的目标、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内容。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体现在正确认识规划的发展环境、增强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的战略性、突出区域的发展定位、形成地区发展特色和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二、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大背景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的状况下,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规划决定了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处境和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在规划国家的宏观布局时,关于确定各省份和地区的战略地位,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分工以及未来各自的发展方向都已经做出了相对应的安排与预设。所以,各个地区在做区域规划时,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
(二)各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力资源影响区域经济。劳动力资源极其富裕供大于求就会吸引投资方在该区域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的创新驱动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绿色发展。2.市场影响区域经济的规划。在发展壮大某一区域的经济产业链条的过程中,该地区的市场需求量和容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那些和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会更快地占有该市场,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就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3.区域内及周边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果某个区域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去生产某一产品。政府如果能针对这一情况建设配套的设施,并且生产出能代表本地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就必然会促进该区域的外部经济的规模和范围的发展扩大。所有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就能享有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竞争力。此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进步的条件下,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得以促进,这样有利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三)自然因素对区域规划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赖以继续的物质基础。在进行规划时,必须调查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因素,要确保该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该区域的经济。
三、合理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必要步骤及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区域经济规划的目标。做到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就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例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等,争取在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期间,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兼顾社会公平,杜绝出现偏废公平或者效率的情况。2.区域经济规划的任务。首先,明确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指出发展方向,理应是区域规划的第一要务。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当有充分的依据,所以在规划时必须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1)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情况。(2)规划区域的现有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周边区域的发展现状与该区域的相互关系。(4)可持续发展原则。(5)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其次,提出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确保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不可背道而驰。一般是定性描述发展方向,定量体现发展目标。最后,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做好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1)在布局农业产业时,必须兼顾好社会、生态以及经济三方面的效益,要因地制宜,要解决好退耕还林的问题和其他破坏生态的问题。(2)重点要做好工业布局,要依据规划纲领,遵循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来确定工业的合理布局。(3)同时必须搞好第三产业布局,因为它也是区域规划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分析之后还要整理资料
在完成上述要求后,接下来就要调查该区域的相关条件,并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区域规划准备工作的重点是要调查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市场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三)设计、制定规划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开展区域经济规划方案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包括制定规划方案要有明确的依据,制定规划方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制定规划方案要按照严格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考虑到各种因素,在后期执行规划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王文华 郑 洁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规划;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19?03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战略定位,长三角江、浙、沪的各大经济、科技集聚区域不断形成。长三角区域规划逐级推进过程中,对区域内城市的要求也更高,例如杭州,要求充分发挥杭州的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浙江杭州的青山湖科技城和未来科技城两大科技城,是浙江省和杭州市重点打造的“西湖、南湖、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重要节点。长三角区域规划背景下,无论是科技实力提升,还是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地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渴求的意愿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之下,长三角区域内地方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及实践与区域经济互动如何,开展现状如何,未来有哪些新的途径,本文尝试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探讨。
一、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规划发展的互动
在长三角区域规划背景下,区域内地方高校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是区域内人才培养的基地,与区域内各行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其创业教育及实践必然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地方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的地方化特征,都将对区域内高校大学生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需要区域经济的大力支持,需要地方特色产业的创新引领。另一方面,区域的创新发展也需要创业人才的支持,需要地方高校为之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技术支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区域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区域内大学生就业、满足国家战略布局的变化、构建创新型区域经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部于近日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目录自行设置本科专业或申请设置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高校的特色学科和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实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与区域经济的融合,逐渐成为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然。结合区域规划开展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既能丰富区域经济创新体系,明确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做好地方高校差异化、特色化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二、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
长三角区域内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及实践开展得相对较早。2002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为代表的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其中长三角区域的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是其中试点高校。但总体来看,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远远不够,创业教育及实践的理论研究仍旧处在初级阶段,对于长三角区域内的地方高校而言,其创业教育及实践与长三角区域规划联系不够紧密。
1. 创业教育及实践区域特征模糊、途径局限,不能满足区域创业人才需求
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基本还继承传统教育理念模式,并没有把创业教育做为实现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地方高校,其实施创业教育及实践的资源和机会就更加有限。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及实践体现不出区域经济的特点,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盲目仿照中央部署试点院校的做法,全国统一的KAB、SYB、“8+X”全球模拟公司等创业培训教材和教学模式简单,忽略地方高校自身特色和本土化区域特点,导致创业教育及实践一般缺乏实效性。地方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及实践在服务长三角区域理念上还做的不够好,创业教育及实践的教育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而阻碍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同进步。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途径也大多局限在创业意识引导上,增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比较简单,很少建立校级创业教育的专门网站,也没有把创业教育相关的公司模拟实体建成,创业实训基地不能真正发挥实践作用等;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上没有具备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大部分授课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不能实际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举办的创业讲座和创业计划大赛也仅限于顺承国家“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开展的各类大赛,没有区域行业大赛特色,更谈不上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有效对接。
2. 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支持力度有限,未能营造更好的创业实践环境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不是单个个体能够完全承担起来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长三角区域内,如杭州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无偿资助资金操作办法(试行)》、《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但涉及面较窄, 仅涉及税收的减免、政策优惠等方面,仍会因诸如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名额有限、创业项目申报资金条件较高等,不能惠及到最广大学生创业者,实现政策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建立的创业信息平台没有实质性利用起来,设立的创业扶持基金也有限。这些条件限制造成社会上未能营造出更好的创业教育及实践外部环境。
三、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在长三角区域规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要积极探索出创业教育及实践的新思路、新途径,就要另辟蹊径。要“学会恰当地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创业教育, 塑造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努力创业、奋发有为的创业思想”[1],立足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区域经济特点,分析地方高校学生创业特征,发挥区域经济和文化区位优势,积极配合区域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确定适合地方特色的创业教育目标,进行本土化的创业教育及实践。
1. 结合区域规划要求,强化服务区域理念,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特色专业课程改革。例如,《长三角区域规划》要求把杭州建设成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2],区域内地方高校可结合这些要求,重点开展相关专业的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在与上述相关的专业如旅游管理类、文化创意类、电子商务类等,课程设计可以把专业知识运用放在创业平台的轨道上,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决策水平;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有效性,重点分析针对区域规划内相关产业的成功创业案例,使在校大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激励、学到知识、把握到创业方向。在此基础上,鼓励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开展校内创业实践,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转化的特色创业教育。
开展区域特色创业培训课程。诸如KAB、SYB、“8+X”全球模拟公司等创业培训课程开设时,同样可以针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特点进行创业培训课程的自定义。如在进行“头脑风暴”时,建议学生朝着自定义的行业领域进行思考;在商业计划书的拟定时,也建议在自定义范围内进行,积极有效地引导;在课程模拟时,增加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创业实务课程。
2. 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开设区域经济创业沙龙,开展行业特色创业大赛
强化创业意识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更要走出去,联系校外创业新生力量和行业支持,“凝聚一批具有丰富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并且通过聘任讲座教授或兼职讲师等形式,形成一种稳定的、在校园里常设创业论坛的机制”[3]。面对创业实践的复杂性,区域内地方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中可以开展创业沙龙,邀请优秀的创业企业家、优秀校友企业家、行业人士来校与学生展开对话,为其传授创业经验和技能,弥补在校生社会经验不足;要紧紧围绕发展区域内经济的主题开展沙龙,强调区域性和地方性。针对高校目前沙龙形式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区域内地方高校可以在开展创业教育中抢占先机,形成常规形式,以期区域行业论坛在地方高校开展的长态化和制度化。
开展有针对性的区域行业创业计划大赛,有利于学生创业过程体验。“学生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可以获得模拟创业经验,体验创业经历,学习积累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锻炼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分析和研究市场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事业心”[4],针对全国高校自上而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创业计划大赛,地方高校可以与区域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政府支持的创业计划大赛,有利于获得地方政府在创业方面设立的资助资金;同时,在促进企业设立面向行业内的创业计划大赛奖励资金方面,地方高校可以积极与政府、企业开展有效合作,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朝向行业方向发展,为行业提供创新创意的智力支持。
3.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整体师资水平的专业化、地方化
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不但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经验促进教学;也只有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培养出创业能力强的学生。培养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创业人才这一实际,决定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教师要深入了解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在实践训练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保证创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区域内地方高校可以通过选派创业教育教师参加创业教育指导培训,到长三角区域内相关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到生产、管理前线参加实践。理论研究上,树立起服务区域经济意识,主动研究区域经济所需的创业型人才发展动向,找准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鼓励教师在行业企业实践中寻找创业教育的研究课题等。同时,“可以采取校内外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办法建设创业导师团”[5],从社会上聘请企业家、风险投资商等担任创业导师,积极开展短期讲学、案例讨论、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各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教学。
4. 促进区域企业和政府、地方高校积极合作,优化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及实践开展,最直接的意义就是为区域经济输送就业创业人才,因此可以“以创业教育为纽带,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6]。具体来说,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建立专门的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利用好已经建立的创业信息网站平台,放宽创业扶持资金申请条件等。区域内企业与地方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创业意向学生校外实践平台,将企业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业知识的训练场,全面掌握企业运行过程、学习管理经验,优化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开展地方高校学生创业企业孵化也是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路径。利用地方高校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大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器”和大学生创业园,优化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从校级创业园实践到区域内地方政府建设的创业园“孵化器”孵化,如杭州大学生创业园平台创建通过“民办公助”、“区校合作”、“一园多点”模式促进大学生创业[7],再到行业企业的实际应用,既可以直接应用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也可以应用在企业开发新项目,创业团队去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 黄唯.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创业教育创新[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5):78.
[2] [EB/OL]. http://.cn/policy/txt/2010-06/22/ content_20320273_4.htm.
[3] 黄文光.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 王萍. 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陈谦. 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中的制约与突破[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31.
关键词:经济社会;城镇体系;城镇体系规划规划
当前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关于如何理解城镇体系的基本内涵与城镇体系规划等若干概念问题。
我们所说的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或―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其次,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表现出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部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但是,这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转变职能、建立整体观念和强调协调。
首先,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第二,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第三,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第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第四,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第五,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再次,要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对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陛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同时注意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第五,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雾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第六,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近
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见表1)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二、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并严格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
(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参考文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4、《城市规划管理概况》刘鲲
[关键词] 区域分析与规划 面向应用 教学改革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1102053)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YZKC1017)。
区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空间载体,是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主要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是一门体现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课程,也是国家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
GIS是一个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GIS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宏观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区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也是拓展GIS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应用GIS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高校GIS教育中,由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很强,又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强化应用[2],常导致学生感到该课程过于空洞和抽象,很难将所学区域理论与GIS专业应用相结合,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前提下,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GIS专业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GIS专业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程特点
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区域问题的交叉学科,目的是探寻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分析,为区域政策制订、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3]。由于区域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管理、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GIS专业开设这门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区域分析一般思路、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同时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模式,掌握利用GIS技术认知、分析和研究区域问题的基本能力[1]。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性强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本课程在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技术支持等条件分析基础上,引入罗斯托、库兹涅兹等区域发展阶段理论;通过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等分工理论阐明区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源泉;通过分析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介绍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等多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阐明合理的空间结构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除此以外,还有配第—克拉克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等等。总体来看,本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2.内容丰富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较多。本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以区域分析为重点,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区域优势与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详细介绍;下半部分主要讲解区域规划的主要理论,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就规划中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3]。本课程的讲授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3.课时较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课时较少。目前在强调“通识”、“通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增设了大量通识类基础课程,而专业基础课时则相应减少[4]。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调查情况来看,此课程开设一般为32学时(2学分),在少量学校该课程课时可达40~48学时(2.5学分或3学分)。但总体上,相比其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少与GIS应用间的必要衔接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理论性较强,而GIS技术的优势和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目前在GIS专业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内容来介绍GIS技术怎样结合区域理论,分析、解决各种区域问题。例如,如何利用GIS技术分析我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如何利用GIS网络分析协助完成区域交通、排水等基础设施规划等等,此方面内容通常在其他GIS理论及实践课程中也很少涉及。由于此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GIS技术应用之间必要的衔接,常导致学生在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分析;同时也会引起GIS专业学生对开设该门课程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2.缺少实践环节,理论应用能力不足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丰富,从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到区域优势的形成,由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到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涉及自然资源开发、评价,人口与劳动力发展,技术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等方方面面内容。但该课程在许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常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会贯通,特别是缺少结合区域分析应用GIS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没有机会运用所学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应用、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这最终将导致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不利于创新型GIS人才的培养。
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逻辑
第一,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是关键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古语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经济区地处国家中心地带,是交会东西、贯通南北的核心地区,战略地位突出。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提出了两纵两横经济带,中原经济区正处在这两纵两横的中心地区。同时,中原经济区还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汇集了京广、陇海等几大干线铁路,是全国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地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形成更加完善的全国交通网络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河南省以全国1.74%的土地承载了全国7.47%的人口,以全国6.5%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3%的粮食和1/4的小麦。保护中原经济区的农业本底条件,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三是中国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在陇海经济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构筑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形成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域经济战略腹地。目前,中原经济区已经具备成为我国核心都市圈的基础。中原经济区的面积和人口超过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居第一位,经济总量居第四位。从近年来发展状况来看,中原经济区已经逐渐成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的重要区域增长极,经济总量和城镇化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四是全国重要的要素和产品市场。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内需市场相对旺盛,是中国未来内需市场潜力最大的区域,加快中原经济区发展对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充足的劳动力要素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在我国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和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原经济区将发挥重大作用。
第二,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出台恰逢其时。改革开放30多年国民财富的迅速增长,增强了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能力。过去受限于物质条件的战略或规划都有了付诸实施的空间。因此,针对我国东中西地区差异不断扩大的状况,2004年国家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
近年来,在沿海向内陆转移产业的大环境下,中部的比较优势正在显现。2011年,中部地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比2002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的时机日趋成熟。目前,周边地区均已有国家战略性规划,因此,在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后的第七年,国家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可谓恰逢其时,雪中送炭。
同时,以河南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交织期。一方面,国际经济危机使内需经济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升,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进程也在加快,内陆地区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很多潜在的优势尚未形成现实优势,人地矛盾、产业结构粗放等问题突出,也迫切需要国家战略指导。因此,将国家战略部署与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制定并中原经济区规划,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第三,中原经济区规划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一是落实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逐渐形成了基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但该总体战略的空间尺度偏大,需要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在中部崛起战略已经有长株潭、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区、山西综配改区等区域规划支撑的情形下,河南及周边地区也需要规划引导,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出台则进一步细化了中部崛起战略,并填补了这一区域空白。
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的必然选择。国际经济危机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深入客观上要求内需经济和内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内需市场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针对这一地区制定国家层面的规划,是我国战略性、全局性的选择。
三是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全国性的重大问题。作为人口密集地区、传统农业地区和新型工业地区,中原经济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很多矛盾和难题在这里都有集中的体现。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可以为中国处理很多结构性矛盾提供新的思路和样本,为全国同类地区探索发展的新路子。
第四,中原经济区规划是实现地区转型的有力支撑。一是有利于中原经济区跳出低水平均衡。从区域发展态势看,中原经济区虽然经济总量较高,但发展水平和效率仍然较低,区域的城镇化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比较低,“中部塌陷”现象仍局部存在,地区整体还处于低水平均衡的状态。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有利于激发地区潜力,实现经济起飞。
二是有利于统筹解决中原经济区内较为尖锐的矛盾和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既要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又要保证工业化的土地供给,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以及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因为资源存量减少、开采成本升高而面临转型,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层次的战略指导。
三是中原经济区的一些发展短板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比如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整体滞后,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不足,财政实力也相对较弱。以河南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财政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支出位列中部六省之末,2009年人均财政支出居全国倒数第一。这些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依靠地区自身解决,均需要国家层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中原经济区规划的主要特点
第一,“两不三新”是规划的主基调。中原经济区规划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提出了“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条“两不三新”的主线。其中,“两不”是底线要求,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三化协调互动”则是破解地区发展矛盾和难题、变资源潜力为优势的重要手段。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中提出要建成“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这在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中是首次提出,它要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联动机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也是该规划最为核心的内容。
第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粮食主产区,中原经济区在规划中着重强化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将着力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列为五大战略定位之首。同时,在主线中也强调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换取发展。粮食是保持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础。以往粗放的发展道路对农业带来了一定的侵害。如果再沿着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和城市化的路子走下去,不但要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的自给自足也将难以实现。从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发展来看,保证农产品和粮食供给的安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愈发重要。重视农业,不以损害农业发展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重大的原则问题。
第三,突出跨省区的开放合作。自2010年我国首个跨省区的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公布以来,跨省区的协调合作愈发受到重视。近年来已经出台了长三角、关中-天水、大小兴安岭林区、海西、青藏、成渝、武陵山片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和东北地区等10个地区的区域规划。其中西部6项、东部2项、东北2项,中部地区尚没有此类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跨省区的区域规划,也是跨省区最多的区域规划。
中原经济区跨5个省区,涉及河南省全境和周边河北、山西、安徽和山东4省15个市(县、区)范围。这些地区因为地理邻近,同属传统农区和粮食主产区,发展阶段相近,且都面临着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共同任务,因而被纳入了统一规划范围。这种打破行政区的规划更有利于区域的统筹分工和一些共建共享项目的对接协调。同时,由于各地区主要基于联系强度划分在一起,更有利于协调一致的城市群形成。中原经济区还将建立基于五省政府高层的协调机制,并鼓励省际交界地区开展区域合作,打造中原经济区区域合作示范区,可以为我国打破省际行政壁垒提供经验。
然而,这种跨多个省区的区域规划客观上也增加了区域协调的难度。尤其是在地区同质程度较高,面临项目、资金等竞争的情况下,基于同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往往很难发挥作用,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区域统筹发展机制。
第四,产业集聚区成为特色抓手。在“米”字型的基本构架下,以建设产业集聚平台为抓手,来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规划要求“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规划建设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以城镇功能完善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格局”。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以借助产业的前后向联系不断提高产业的集聚度,进而增强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升经济区的整体实力。
由于产业集聚区有助于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推动城镇化进程,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目前已经成为落实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重要举措。
第五,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针对部分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专门提出了扶贫开发的要求。如实施大别山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扶持豫西山区、黑龙港地区和沿淮、沿黄低洼易涝等特殊困难地区发展,建设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等。
在民生方面,中原经济区规划也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为17813元,2020年要增长到3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为6629元,2020年要增长到16000元。
规划的实施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区域一体化程度将不断加强。一是区域内部一体化水平将大幅提升。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各项跨地区的合作将陆续展开,区域合作将不断增多。内部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将会大大提升城市间联系强度,人员和资金流动将更加频繁,区域联系更加紧密,影响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将被打破,同时区域的分工将进一步细化。
二是对外开放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将进一步密切中原经济区与沿海地区的关系,产业转移将不断加速,跨地区合作将进一步增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未来将成为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和空港经济区。
第二,地区综合竞争力会大幅提升。中部地区目前经济增速已经开始领先于全国,随着沿海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中原经济区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重要支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深入,粗放、低端的发展方式将逐渐被淘汰,地区核心竞争优势将转向资本和技术创新,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会大幅提升。
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议
第一,牢固坚守农业和生态环境红线。中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与农业的冲突。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两不”的主线原则,不能牺牲农业基础和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由于部分区域可能会变成纯农业的粮食产区,未来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区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第二,以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重心之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国家在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中原经济区应该把握这个良好契机,结合中原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城镇化道路,充分挖掘城镇化在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潜力,为目前土地财政依赖的状况寻找出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经验。
第三,敏锐抓住政策机遇先行先试。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了很多先行先试的改革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初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成效。随着地方性资源存量和人均水平的降低,尤其是可利用土地的减少,人地矛盾可能进一步突出,未来改革创新的难度会变大。应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规划提供的政策机遇,尽快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就目前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迫切的问题拟定方案,在人地挂钩、占补平衡、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新的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更大范围内的统筹机制,创新农村社区化改造政策。
【关键词】城市形象设计;户外广告;表达;服务功能;研究
作为城市建设中亮丽的风景线,户外广告的有效设置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及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完善城市视觉系统的服务功能。结合现阶段城市的发展现状,可知户外广告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客观地体现了城市形象设计中这些广告内容良好表达的重要性。内容杂乱的户外广告,不仅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也对现代化城市形象的评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城市户外广告的管理,完善城市形象设计方案,及时地解决设计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形象设计中户外广告表达的应用
(一)城市空间总体规划的应用。户外广告的有效使用,可以客观体现出城市经济实力与城市的精神风貌,有利于维护好城市形象,更好地表达出城市的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的社会影响力。在户外广告的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城市实际的发展概况及城市经济的特点,完善户外广告的设计方案,丰富这些广告内容,为城市空间总体规划的合理科学性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可以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协调好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城市空间区域划分的合理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设计与户外广告规划设计是协调发展的。既有的城市规划组成部分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实际需求,需要城市管理者及规划设计工作者能通过户外广告的表达形式,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保证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科学性。
(二)城市区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户外广告的存在,可客观反映出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而为城市区域规划设计方案的完善提供必要的保障。在未来城市区域规划目标的确定与实现过程中,户外广告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这些广告的开放程度高,可对不同区域的实际发展概况进行客观有效的反映,进而完善城市区域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使得这些规划设计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城市形象设计中户外广告表达研究
(一)户外广告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城市的户外广告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在不同灯光的照射下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完善了城市景观的服务功能。户外广告设计的合理科学性,可以体现出人文活动及各种商业活动,间接地丰富城市景观的表达形式。因此,合理地规划设计户外广告,在满足城市景观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使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逐渐提高,更好地体现出现代化城市风貌。
(二)户外广告的规划方法研究。户外广告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各方面客观存在的因素,保证这些广告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与城市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化城市的服务功能。具体表现在:1.明确户外广告的指导思想;2.根据城市经济的实际发展概况,加深对户外广告所要传递信息的理解,确保这些广告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城市景观内容;3.统一户外广告的规划方法,从广告分类、城市地貌、统一规定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体现出户外广告的潜在价值。
(三)加快户外广告产业发展的研究。结合目前我国户外广告产业的发展现状,可知这些广告受到管理不规范、广告分类方法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对户外广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从增强户外广告规划合理性、构建户外广告的统一标准等方面解决各种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而加快户外广告产业的发展速度,为现代化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结束语
城市形象的不断提升、社会影响范围的扩大,需要合理地规划户外广告,协调好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建设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些广告的优势,为现代化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城市形象设计中户外广告表达的应用及相关研究内容的说明,客观体现了做好这些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合理地利用户外广告,增强户外广告的表达效果,对于现代化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燕.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D].重庆:重庆大学,2012(05).
【关键词】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城镇历史
一、城镇历史地段中滨水景观概述
在城市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空间区域就是滨水地段,具体是指与海洋、湖泊以及河流相邻的建筑土地;城镇与水体靠近的区域。对于人们来讲是一种恒久、内在的强大吸引力,在城镇的整体空间景观以及生态环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城镇历史地段具体是指在城镇中发挥历史功能的大小区域,包含了古老的城镇中心地区或者保留了历史风貌的区域。它们不仅仅能够对历史进行见证,并且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城镇文化价值。通过以上分析,城镇历史区域的滨水地段具体是指沉淀了丰厚的城镇历史、珍贵的文化价值的特殊区域。对滨水地区生态环境进行改善的同时,尽力找寻一些可以促使人们精神记忆迅速回归的地方,可以包容或者隐含历史变更、文化风情的地方,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地方,在城镇历史区域滨水地段景观充满地方精神,这便成为规划设计滨水景观的主要目标。浙江最著名的古镇之一木渎,地处苏州城西,太湖之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的美誉。太湖的胥江河在全镇进行了贯穿,可以认为是古镇文化的重要源泉,也是木渎人民的文化摇篮,更是具有历史古镇文化价值的区域。在木渎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老街就在胥江河东面,已经很好的保存了重要的传统建筑物民居,在西面则是一片荒野。基于木渎镇体现出的形象荣誉,有关部门提出了整治胥江河西面滨水景观的目标计划。
二、城镇历史地段中滨水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胥江河西面规划区域,西面把江滨路作为重要界限,南到新桥,东到大桥规划,总长度是1300米,宽度最大值是140米,最小值是30米,规划区域面积大概是7公顷。胥江河当前始终承担着一部分航运功能,通过实际调查得知胥江河西面规划区域出现了下面问题:
1.规划区域内出现了闲置的土地,严重缺少文化内容,迫切需要创造特定的场地凸显木渎古镇传统的文化历史特点。
2.混乱的道路交通系统,致使本地居民和胥江河之间产生了隔阂,非常需要系统化的组织,加强亲水性。
3.卫生条件恶劣,随便乱扔垃圾,对古镇面貌造成了影响,也扼杀了本地居民对胥江河边产生的兴趣。
4.杂乱不堪的植被,结构简单,单一化的群落,混交程度非常低,植物整体景观非常单调,缺少色彩以及变化季相的树种,并且严重缺乏湿生植物,致使生态整体效益低下。
同时,规划区域也潜在着比较多的优势因素,充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组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古镇。例如:很好的保存了已经融合了石雕、砖雕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构造,除此以外还包含了传统的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充分在规划中,并且积极挖掘和凝练,促使设计出的滨水景观可以充分体现地域特点,保证这个历史区域可以紧密的联系居民生活,凸显历史价值。规划区域内具有一些绿化植被,产生了较强可塑性的生态环境,为再现人文景观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城镇历史地段中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详细分析了古镇与滨水景观规划区域的情况,对古镇目前存在的文化元素很好的进行挖掘,应用现有资源,经过清理河道淤泥、重新构造生态以及规划景观等方法,打造一个充满时代地方特点的滨水景观空间,促使其作为本地居民休息游玩的重要场所。
(一)规划思想
木渎镇是一个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江南园林古镇,占地面积为62平方公里,从来都是吴郡工业、文化商业、旅游教育的重要城镇,被称之为石雕之乡、书法之乡、园林之乡,是吴中的第一镇,是太湖风景区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在太湖十三个风景区之中木渎排在了首位,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江南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拥有30多处私家园林,目前已经对多个园林进行了修复。其中江南著名的严家花园,是台湾著名的政界要人严家淦的故居;作为乾隆民间行宫的虹饮山中保存了十分珍贵的清代圣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清幽淡雅的园林环境,让人滔滔不绝的历史传说故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身心放松、陶冶情操的休闲场所。
木渎古镇具有十分秀丽的风光,富饶的物产,又恰好被吴中的名山环绕,素有聚宝盆的美誉。木渎与苏州城是年龄相仿的著名水乡古镇。根据历史传说在春秋末年,吴越之间出现了激烈的争斗,最后越过战争失败,越王勾践使用了美人计,为吴王献上了美人西施,吴王夫差对西施进行专宠,为了她特意在秀丽的灵岩山修建了娃宫,同时也在紫石山建造了姑苏台,源源不断的木材在山下堵塞了港渎,木渎这一名称便因此产生。
因此,详细分析木渎古镇文化之后进行提炼,规划该滨水地段历史区域应当将木渎文化作为重要线索,分别是园林文化、水乡文化、古街文化,充分展示古镇文化的深刻内涵,凸显地方特点;将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辅助线索,尽力打造了滨水生态绿廊,对古镇生态环境实施改善,推动其可持续的发展。联系河西绿地存在的地形特点,应用景观的方式构建滨水生态绿地空间绿地,朴实的古镇文化以及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历史区域滨水景观规划理念定义为:古镇民俗走廊、绿色生态渠道。
(二)规划设计
1.整体布置
按照木渎胥江河历史空间遗迹布置以及传统的古镇结构,联系木渎古镇三个重要文化主题:园林文化、水乡文化、古街文化,可以把设计趋于划分为三个对应的风貌,园林古迹、水乡商市、古街幽深,为木渎古镇展示历史文化创造了有利的场所。
园林古迹区域:切实联系木渎古镇深厚的园林文化,通过创造具有园林景观与文化的空间区域,为居民与游人建设一个轻松闲适的景观空间。
水乡商市区域:将古镇水乡文化作为重要主题,充分应用商铺、特色小品事物等别致景观,制造独具特点的活动空间,尽情展现远远悠长的水乡文化。
古街幽深区域:综合了古街别具一格的布局情况,鲜明的古建筑风格以及传统的文化风俗,展示一些文化景观元素、古街乡土风貌以及文化特点。
2.景观构成
在规划景观理念与整体布置的前提下,产生了一心一带三区域的景观构成模式,分别是接待旅游服务部门,滨水旅游体验中心,园林古迹、水乡商市、古街幽深三个区域。其中,接待旅游服务部门具体是指为滨水整体区域提供服务设备以及更好的接待外地游人;滨水旅游体验中心道路宽度大概是两米,在水岸线中横惯了木栈道。根据水位的不同情况,应用生态阶梯驳岸创造一种鲜明特点的景观区域,达到游客对风景观赏的要求;三个主题文化区域重点是通过古镇园林文化设计出具备特殊文化含蕴的景观场地,制造文化的不同氛围。
(三)制造景致节点
通过对场所进行科学设置,赋予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令其凸显丰富的地方精神,以便能够引发游客与本地居民之间的情感共识。这也是规划的重要标志。
1.园林古迹区域规划
木渎有着十分浑厚的文化历史沉淀,通过国家批准的保护文物单位就达到了12处,并且被称之为太湖主要风景区之一。
园林古迹中的严家花园,位于木渎镇的王家桥北,初始是乾隆著名的学士沈德潜居所。沈氏后人在道光年间把这个院落转让给木渎有名的大诗人钱端溪,他建楼盖亭,并且将其命名为端园,朋友聚集在书屋。木渎富商在光绪年间花费了大量资金购买了端园,重新进行了修葺。由于园主姓严,因此当地人称其为严家花园。通过几代园主的共同努力,前后耗时上百年,不管是历经沧桑的岁月,还是沉积的文化底蕴,都将一种名园的文化历史气息赋予给了严家花园。景观方面以园林景致作为主景,分别在两侧设计故事墙,主要内容可以是园林历史文化。将波形的平铺场地作为重要载体,设计树池与坐凳,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为游客与居民。植被方面,应当尽量保存原来的部分树种,增植具有园林文化特色的乡土树种,进一步彰显园林古迹文化。通过构建亲水平台引发人们对园林文化的思考。场所形态主要以园林文化中植物作为关键设计要素,内侧主景道中利用园林主题景墙充分展现文化悠久的园林景观,并且大量种植红枫等具有园林文化特点的植物。
2.水乡商市区域规划
综合木渎古镇水乡文化,通过石刻与浮雕等手法,应用文化柱的方式,充分展示古镇水乡商市的欣欣向荣;同时在场所的入口位置设计木渎古镇地图浮雕,铺装选择乡土资料,将绿化贯穿于场地之中,给人们制造一种休息锻炼的地方。这些地点应当将舟作为形,仿佛就是古镇水乡商市昌盛繁荣时期千帆即发的景象;亲水台凭借阶梯形式朝着胥江河不断发展,加强了胥江河与居民的亲和力。收集古镇水乡商市中具有显著特点的标志性的实物在景墙中体现,例如帆船等小品实物,鲜明的将木渎古镇曾经的繁盛景象展示出来。并且通过以游步道的方式在场所中在水面中设计几个平台,打造各种不同的亲水区域。
3.古街幽深区域规划
联系木渎古街布局情况、古街历史文化以及民族风俗,应用布置道路,主题实景以及小品实物等景致元素,制造出具有古镇古街特色的风土面貌。
各个场所根据对应的等级通过道路进行连接,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景致环境,把历史区域生态紧密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四)植物景致设计
具有场所文化精神的景致迫切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基础,与此同时胥江河在木渎古镇贯穿形成了天然的一条绿色屏障,因此,生态环境优良与否与当地的历史区域价值关系非常紧密,直接决定古镇本地环境气候的积极改善。相关举措包括:
充分应用本地的自然面貌,主要规划乡土树种,尽可能保存原来的古树。增植一些湿生类的植物,积极创造具有自然野生特点的水边植物景致。根据古镇文化特点实施营造,挑选一些能够表达特殊文化内涵的树种,按照空间发生的开合以及抑扬视线的变化需求,设计纯林乔木列阵、生态树林、广场树阵等,可以将七叶树、槐树等作为树种。不能忽略植物群落发挥的生态作用,要积极思考植物的生态特点、改善环境能力以及群落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挑选极强抗性的树种,科学配置,最终获得生态最佳效益。
结合植被、地形以及驳岸等进行设计,营造出高低不等,具有丰富变化的竖向景致以及全方位最高的生态清新利益历史滨区区域。
结束语
木渎古镇由水为街、由水成镇,胥江河又是其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对历史区域滨水地段的规划不仅能够改善木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效调节小气候,更是促使木渎镇迈向世界的标志。胥江河滨水区域的规划是木渎古镇通过提炼文化元素对其历史精神的充分展示,其被作为游客与居民进行娱乐休闲的重要空间,很好的延伸了传统的古镇历史文化,只有具有城镇精神的历史区域滨水地段,才可以作为城镇发展的动力,滨水景致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很好的推动了古镇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姚亦峰.滨水景观设计及其历史文化承载再现的研究―南京外秦淮河规划[J].中国园林,2009(2).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特点;交通量预测;城市规划;新增交通源
引言
近几年,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速,许多城市中心区周围的郊区、组团及部分小城镇不断被纳入城市建设范围,这些地区在短期内迅速变为市区,成为快速城市化地区。随着这些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成,区域的人口布局发生巨大变化,交通出行也随之产生较大变动。在这些地区,新建或改扩建道路时,用一般公路常用基于交通量调查的四阶段法,预测趋势和诱增交通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精确预测结果,需要结合影响区的城镇规划,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大型基础设施等相关规划进行综合预测。
1 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特点
快速城市化地区特指现状人口较少,基础设施薄弱,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一些城市边缘地区、小城镇等,但在未来区域规划中,人口和资源等迅速集中,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快速发展的城市组团。
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现有的干线公路一般只起到连接大中城市,满足大中城市间长距离交通的需要。干线公路主要是服务长距离交通,交通对象是快速过境的客车或货车,行人和非机动车较少。近几年由于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尤其是靠近城市中心区的郊县不断被纳入城市建设范围,新建大片居住、商业和工业园区等小区,所在区域的人口也迅速增加,居民出行发生巨大变化,短距离组团内出行不断增长。区域干线公路也在承担过境交通的同时,也承担新出现的组团及短距离交通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干线公路的功能逐渐减弱,城市道路的功能逐渐增强,并在将来最终由干线公路转化为城市道路。
快速城市化地区的道路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过境长距离交通与区域中短距离交通结合,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混合。
1.1 过境长距离交通与区域短距离交通结合
由于快速城市化地区目前还处于城市边缘,是进出城的长距离交通必经之路,长距离交通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占交通主要比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短距离的区域交通也不断增长,比例逐渐增加。过境长距离交通与区域中短距离交通将长期在道路上混行。
1.2 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混合
干线公路一般承担长距离客货交通,行驶距离较长,行驶速度较高,随着公路两侧的经济不断发展,短距离交通尤其是行人和非机动车不断增加,慢行交通方式占据比例不断增大,由于干线公路横断面设计时没有考虑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干线公路形成快速交通与慢行交通混行的局面。
2 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量预测方法探讨
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的道路特点,在新建或者改扩建道路进行交通量预测时,要考虑长距离交通、中短距离交通、大型特殊交通源、行人和非机动车几个因素。下面详述从这几个影响因素考虑综合预测交通量的思路。
2.1 利用传统四阶段法预测过境长距离交通量
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即交通生成、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布、交通分配四阶段法。
传统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即根据基年交通调查所获得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分布情况,在分析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经济指标,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对交通与经济的弹性分析,预测交通的发展趋势,从而预测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诱增的交通出行吸引量与发生量;然后进行交通量出行分布预测,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出行分布OD表;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分担得出项目未来特征年的OD表,再通过交通量分配,最终对趋势、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获得拟建项目交通量的预测结果。
一般长距离交通量预测采用基于交通量调查的四阶段法,其中预测趋势和诱增交通量考虑了人口、经济增长的影响。大部分公路交通量预测采用此种方法。
2.2 结合区域规划, 预测区域中短距离交通量
由于区域未来人口会迅速集中,运用传统基于交通量调查的四阶段法预测的数据不能反映人口骤增情况下的交通出行规律,尤其是中短距离出行预测,因此须根据区域未来城镇规划对交通量预测进行调整。根据相关区域规划,对区域内的住宅、办公、商业、工业等不同用地性质规划面积进行整理,运用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常用的基于出行率的四阶段法,对区域内的不同用地性质区域分别进行车流生成预测,预测区域中短途距离交通量。
表1 不同用地性质的规划面积对车流生成影响(部分)
注:数据来源于《北京市交通出行率指标简本》,此表为部分数据。
根据区域内的不同用地性质分别进行车流生成预测,并把预测的中短距离交通量和长距离交通量预测进行互补分析,综合调整,最终确定项目各个区域的发生和吸引量,结合规划路网进而预测拟建项目的交通量。
根据相关规划,如果项目沿线用地性质或规模不确定时,可根据经验采用提高诱增交通量的办法来减少用地性质对交通量的影响。
2.3 对特殊交通源进行单独交通量预测
由于区域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是客流和货物集散地,范围内一般有机场、长短途客运站和货运物流枢纽、码头等大型基础设施。这些影响较大的特殊交通源,将对周边道路产生巨大交通压力。为了更加精确预测,首先对交通源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其不同性质分别进行预测。
对大型客流交通枢纽如客运站、机场等,要根据相关参考数据及规划规模对未来进出站(港)人次进行预测分析,分析其交通方式组成,预测其各种方式进出流量,得出枢纽的车流进出数量,判断枢纽对周边道路尤其是拟建道路的影响。
对货运物流枢纽和码头及有大量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的企业工厂等,要根据其规划规模对吞吐量或进出运输量进行预测,根据其运输方式的选择,预测出这些大型货物交通源的进出运输量,并据此预测进出车流量,判断其对拟建道路的影响。对生产特种设备或机械的工厂企业运输应当单独考虑运输条件,结合道路设计做出相关调整。
对风景名胜等旅游休闲区,景区道路交通量预测可根据类似景区数据及景区规划规模预测,景区交通方式以小客车和大客车居多,判断预测的车流数量对拟建道路的影响。
预测特殊交通源产生的交通量后,结合已预测的长距离过境交通量和中短距离区域交通量综合调整分析,得出拟建项目的汽车交通量。
2.4 对行人与非机动车数量进行预测
由于区域逐渐城市化,区域经济活动迅速增强,人口骤增,商业居住等活动频繁,道路也逐渐转化为城市道路,行人和非机动车数量逐渐增加,因此在快速城市化地区交通量预测应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并在道路设计时综合考虑,近期可预留空间,远期适时建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数量,可根据区域的人口规划规模和出行方式划分进行预测,也可根据区域不同用地性质的规划面积所产生吸引的客流进行预测,根据两种方式预测的数据进行综合调整后,作为拟建道路的非机动车车道和人行道设计的依据。
3 结束语
文章主要研究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新建或改扩建道路时进行交通量预测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阐述交通量预测中利用基于交通量调查的四阶段法预测长距离过境交通量,再结合区域规划,利用出行率法对区域中短途交通量预测,然后逐个对区域内的特殊交通源进行单独交通量预测,最后对行人与非机动车数量进行预测,综合各种预测最后确定拟建项目的交通量,保证预测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编写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3.
[2]谭长虎.快速城市化地区干线公路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