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

第1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定义 意义 实施工作

1. 关于高标准农田的定义

高标准现代农田建设就是在现有基本农田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标准,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完善现有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农业机械化体系,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应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增加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生产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包括:①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出率和效益率必须高与当地平均水平的40%-50%;②土壤肥力较高,保肥保水能力强;③田旱能灌、涝能排;④地下水位低,土壤无冷、烂、锈、毒等障碍物;⑤机械化作业水平较高,机耕面积和运输能力要达到100%;⑥具备高科技应用的生态环境条件。

2. 建设高标准现代农田的战略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提出具有时代的意义,对管局乃至垦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拥有充足的耕地资源,而高标准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总理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最要紧的是保护基本农田。”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建设投资的机遇,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2.2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是首要任务。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等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更大程度的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根本目的。

2.3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在当前“重农强农”的大好政策下,充分利用支农资金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是明智之举,更是当务之急。 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生产功能,进而可以更好地加强土地的保障功能,从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2.4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稳定农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人口大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粮食供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也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对粮食安全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2.5建设高标准农田将为总局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和管局提出的建设三江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符合了总局管局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的精神,必将为两级党委扩大会议提出的目标,围绕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不遗余力地保证粮食高产稳产,为垦区350亿斤产能做贡献。

3. 如何做好高标准农田的实施工作

本人认为建设高标准农田,应注重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设施的建设。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田间道路工程的实施要从适应当地地形地貌条件出发,从方便农业生产与生活、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节省道路占地等方面综合考虑,按照“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方便运输、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布设;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实施应有利于改善农田周围的生态环境,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3.1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加强领导,认真规划

农场领导要十分重视整理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项目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场成立专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抽出水利等部门的人员,专们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同时,农场要制定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承诺制,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出了承诺:一是同意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二是同意在项目建设期间,停止影响项目施工的其它活动;三是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免因施工造成青苗、土地占用、地力影响等;四是引导项目区农民配合工程建设,防止阻挠工程建设事件的发生,确保工程建设用地调整和工程规划的顺利实施;五是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协调好块石、砂砾石、泥土等材料的价格,降低或免收管理费;六是配合做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选派一名内行、有责任心、公道正派的技术人员作为工程监管人员,脱产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3.2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提高项目区职工群众对项目建设的认识

群众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项目建设才能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将会把宣传发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场宣传部和农发办工作人员将深入项目区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及时进行项目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为项目区建设献计献策。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及时把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

3.3坚持制度,从严把关

实行项目工程招投标制。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暂行办法》,对所有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筛选确定,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并与中标单位签定施工合同,明确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严格按照规划和图纸施工,继续推行工程监理制,要求监理单位派驻一名监理长期吃住在工地,做到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全程监理。同时,农场要成立工程质检小组,狠抓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此外,农发办也要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每天都深入项目区例行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3.4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保证。在资金管理上,一是加强对所有与项目有关单位的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资金管理;二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政策规定,坚持"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农场及时将自筹配套资金足额拨付到位,项目区发动群众采取种种措施,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使群众自筹资金落到实处。三是严格实行场级报帐提款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按照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挤占挪用。

第2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2007—2011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在临平、阳洪、姜村和周城4个乡镇实施,涉及23个行政村,共改造中低产田6.7万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充分发动项目区干部群众,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任务。

1、集中精力,认真实施了水利工程项目。水利工程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任务的重点,为了切实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工程继续推行和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及工程监理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用专业施工队,签订施工合同,对工程实施的程序、进度、质量及竣工验收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在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组织施工队和干部群众搞大会战,充分调配机械,联合作业,通过定工程任务、定施工时限、定质量标准、定奖罚措施等办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任务,项目区共衬砌“u”型田间斗分渠道128.2公里,新打和修复配套机电井84眼,架设输变电线路40.8公里,埋设输水暗管56公里。

2、不失时机地实施了农业和科技推广项目。我们紧紧抓住秋播的有利时机,以土壤改良和良种基地建设为重点,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项目,集中调配机械,经一供应良种、高效化肥和土壤改良剂,积极实施秸杆还田,改土施肥和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同时,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通过召开培训会、印发宣传资料、向农民讲解传授农业科技知识等措施,保证了科技推广项目的顺利实施。开发区共改良土壤6.3万亩,建小麦良种田5000亩,砂石硬化机耕路108公里,开展技术培训4.3万人(次),建高效农业示范田1.2万亩。

3、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搞好农田林建设项目。在农田林网项目建设中,我们按照农田林网建设标准,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科学栽植,择优选择具有丰富的苗木栽植和管护经验的绿化公司承担农田林网栽植和管护任务,他们从打点、放线、挖坑、栽植、浇水、修剪、防虫到管护全过程负总责,苗木栽植严把三关,即挖坑关、苗木调运关,栽植关,确保栽植苗木横看成形、纵看成行。并积极制定措施,签订管护合同,加强苗木建后管护工作,使林网工程长期发挥效益。项目区共营造农田防护林0.67万亩,植树4.07万株,提高了开发区整体形象。

4、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我们还大力扶持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农业综合开发和当地农业产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解决当地产业化发展方面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2007年以来,全力配合果业、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的捆绑整合工作,积极参与全县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建设,大力支持以周城镇红旗村为中心的周城、临平镇果品产业,使该项目区果业得到长足发展,现已成为当地兴业富民的主导产业,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007×2011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累计完成投资4064万元,其中:国家财政3047万元,群众自筹1017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后,有力地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农业投入成本,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渠系水的利用系数较开发前提高了45%,年节约灌溉费用350万元,开发区年新增粮食380万公斤,农民人均增收160元,项目区逐步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现代农业新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也多次受到省市农发、财政部门的大会表彰。

二、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1、工作思路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水、田、林、路”综治理,集中投入、连片开发、滚动发展,发挥整体效益,努力把我县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奋斗目标

每年建成1个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发面积保持在1.2万亩左右,通过衬砌田间斗分渠道,新打配套机电井、维修装备抽水站、埋设输水暗管、砂石硬化机耕路和推广先进的农业高新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完成投资7500万元。项目区累计增产粮食3150万公斤,增加农业总产值5090万元。

3、主要措施

一是立足长远,科学规划。要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稳定可靠的“大粮仓”,首先,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把项目区选择在中低产田集中连片且开发潜力大的粮食主产区,远离县城效区和工业聚集区,远离将来规划的主要干线公路和工业用地的地方,使建成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具有稳定性、长远性。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新项目区进行详细踏勘、分析论证、科学规划,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是综合治理,完善配套。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建设高标准农田必须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实行“农林水科技多措并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加强以水系建设为重点的田间工程建设,合理配套路桥涵站等设施,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这样才能发挥工程最佳效益,全面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为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我们将不断完善和推行工程投标制,大宗标准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和县级财政资金报账制等有效运作机制,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检查,严格质量标准,真正把工程建成群众的放心工程、精品工程。

四是加强管护,建管并重。按照“开发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管护并举”的原则,要对已建成的渠道、机电井、抽水站、农田林网等硬件工程通过登记、移交、租赁、承包等形式,明晰产权,管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建立了农发工程的长效管护机制,从而确保开发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2012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任务

1、工作思路

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为前提,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实施机耕路、农田林网工程,推广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扩大规模,发挥整体效益,努力把我县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区。

第3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目标;保障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灌区工程老化严重,急需配套改造。获嘉县水利工程大部分始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对干、支渠进行了多次整修维护,但是许多斗、农、毛渠普遍标准低,配套率低,配套率仅占到40%。渠道老化失修,严重影响灌区效益的充分发挥,不能满足灌溉要求,直接威胁农业生产。灌区除涝工程建筑物配套老化失修,每遇局部暴雨,排水不畅,内涝成灾,农田被淹,损失严重。另外,由于60%灌区渠道没有实施衬砌或已毁坏,增加了取用水过程中的消耗和损失,加之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极大的降低了水的利用效率。

2建设目标

通过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建设,基本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改造问题,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能力,以发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充分整合农田建设相关项目资金,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3组织保障

3.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是一项强基础、惠民众的民生工程。在项目实施时,获嘉县政府批准成立了“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局。建设管理局由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共同组成。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财务室、管理股等科室负责项目的设计、实施、资金管理等工作,并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着力打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整合平台,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政府在筹集资金、建立机制、组织发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3.2部门协调联动。获嘉县水利局是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制度与办法,组织工程实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等;并抽调工程技术人员,成立技术督导组,分片包干,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和监管。3.3资金保障措施。努力打造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台,综合利用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涉农项目,整合其资金,提高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积极引导更多的涉农资金投入,提高涉农资金整合效益,集中打造“田地平整、排灌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3.4引导农民投工投劳。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意见》精神,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4制度保障措施

4.1管理制度。4.1.1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获嘉县水利局、获嘉县财政局组织成立项目法人机构,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局为项目法人单位。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项目实施必须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和主管部门领导下的逐级负责制。4.1.2实行项目工程招标投标制。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根据《招投标法》的规定将分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正、合理地选择施工单位,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工期、施工安全。投标方按照工程质量和施工要求提交工期、报价和质量标准等,按照公告-报名-资格审查-施工图交底-投标-开标-评标-决标-签订合同的顺序择优选定中标单位。4.1.3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所有工程的建设内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合同管理进行全程监理。4.1.4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按照《合同法》等有关规定,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局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工程施工合同,明确相互各方的权、责。合同由专人管理,签发工程承建合同必须由项目法人签章,合同纠纷调解处理按《合同法》规定程序进行。4.1.5项目公告制。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实行项目公告制,项目公告采取整个项目区公告和各项目村公告,将建设范围、面积、建设内容、开竣工时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督电话等内容进行公告,以接受社会监督。4.1.6实行工程竣工验收制。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工程实行单元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制。施工单位对单元工程进行自验,自验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初验,初验应对每个单元工程进行验收。初验通过后,由监理单位上报建设单位进行单元工程抽验及单位工程验收。建设单位组织单元工程抽验及单位工程验收,验收组成员单位由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局、检察院、监察局、审计局、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乡政府组成。验收组对工程进行单元工程抽验及单位工程验收,保证交付合格工程。4.2资金管理制度。4.2.1建立资金审批机制。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拨付按照工程施工进度拨付,完成合同工程量的50%时拨付工程款的30%;完成合同工程量的70%时拨付工程款的50%;完成合同工程量的100%时拨付工程款的70%;工程经审计后,工程余款方可结清。工程资金拨付中由监理单位、乡镇政府负责工程量的审核,审核后报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局批准,由水利局出具齐全的申报资料,县财政局严格按照审批的进度款直接支付到项目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4.2.2建立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水利基建会计核算办法等各项财务制度,按照“预拨、验收、审计、报账”的拨款程序,结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完善项目监督体系,实行项目公示制,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情况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增加项目资金使用透明度。4.3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全面推行绩效考评,着力建立“用好钱、办成事、出效益”的工作机制,实行边实施、边检查、边考评,采取分阶段考核,分阶段打分,及时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严格的绩效考评。

5宣传发动措施

5.1事前的宣传发动。获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最终受益的是农村、农民,是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但由于涉及村组、村民多,施工场面大,施工周期长,农民虽然盼望着进行小型农田水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增加耕地面积,但又顾及眼前利益,往往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全大局,这样,项目建设前的宣传发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就要把项目区群众思想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采取召开群众会、动员会的形式面对面地宣传有关政策,分析县情、村情,有针对性地排除群众思想疑虑,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民心工程,积极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行列。5.2建设期间及建成后的宣传报道。典型带动是必要的宣传工作手段。采取分类试点,狠抓重点,效益观摩等方法,大力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设期间及时向县级、市级、省级新闻媒体报道重点县的建设情况,及时推广一些突出的做法,组织各项目点施工单位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要求,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稳步推向深入。

6结语

第4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8年开工的3.5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2600亩土地治理项目;开工建设5.2万亩高标准农田,比去年新增1.64万亩;推进2000亩绿色田园乡村项目建设,预计明年三月份完工。

2.粮食生产稳中有升。今年全县粮食播面59.09万亩,粮食总产29.02万吨,比2018年增长400吨。其中:水稻面积56.64万亩,总产27.71万吨(早稻面积18.84万亩,总产8.21万吨;中稻面积17.46万亩,总产9.29万吨;晚稻面积20.34万亩,总产10.21万吨)。

3.主导特色产业发展良好。①绿色有机产业。“蜂蜜”成功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1个,达到126个;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市。②富硒产业。出台了《全县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9-2021三年规划)》,目前全县共发展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5.22万亩,“姚勉状元粮富硒大米”在第四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富硒好米”称号。③中药材产业。全县目前有中药材面积约1.7万亩,其中今年新增1.01万亩,1000亩以上的基地有3个,500亩以上的基地有3个。

4.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出台了《县产业扶贫奖补政策实施办法(试行)》,对全县自主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奖补。规范提升特色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125家,发展绿色有机水稻、果蔬、油茶、中蜂、清水养鱼、花卉等产业,辐射带动1615户贫困户增收受益。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9个,为37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第一桶金”。

5.农业招商引资取得质的突破。成功引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蔬菜产业基地,总投资2.8亿元,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建设蔬菜产业基地423亩,工程进展顺利;引进正宜农业发展蔬菜、中药材产业,已落实50亩蔬菜育苗基地和1500亩种植基地;引进客商发展中药材种植、红糖加工项目,已初步落实基地面积2000亩。

(二)着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大美生态建设。

6.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行政村规划和自然村村庄调查和村庄分类;以“三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在春节、清明、国庆、中秋等节点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习惯;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新开工建设12个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和2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厕所改造任务的90%以上,改厕数18561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县加快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着眼“有人看护、有钱维护、有制度管护”,探索建立全域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五定包干”机制,落实长效管护资金。

7.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2019年,实际开工建设376个新农村建设点,较上年新增179个。全县新农村已拆“三房”12.31万平方米;改路114.4公里(主干道、内主干道、入户便道);改水9892户;改厕9205户;改沟42.17公里。全县新农村建设点规划第一批设计已完成100%,第二批正在规划中;启动2020年新农村建设点的申报、建设。

8.秀美乡村建设再添荣誉。先后打造了10个秀美乡村示范点,累计创建了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3个。、成功入围第二届“十大秀美乡村之锦绣村”。启动新一轮秀美乡村建设,安排秀美乡村建设点8个,总资金2525万元。

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控良好。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通过推广测土配方等多项节肥技术和统防统治综合应用,全县农药、化肥施用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严禁秸秆焚烧,强化秸秆综合利用。

(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10.推进土地流转。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登记颁证面积40.7万亩,加大了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的宣传力度,放活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9.02万亩,流转率达46%。

11.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已经结束,并通过了市级验收,共有1974个单位开展清产核资,核实农村集体资产6.87亿元。农村集体清产核资数据全部录入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出台《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12.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村集体流转或利用机动地、荒地、水面和村庄整治、宅基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结余土地及其它可利用的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种集体经济形式,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空壳村”全部“破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的村有175个,占全县比例81.39%。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导产业小而全,缺乏龙头带动。稻、竹、油茶、中药材、富硒、果蔬、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都有一些,“三品一标”产品也累计认证了117个,绿色(有机)原料林基地面积达26万亩,富硒土壤面积有85万亩,一些产品的品牌和品质在行业内也比较认可,且有一定的美誉度,但缺乏重量级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产业和市场。

(二)工作任务重,统筹协调事项多。统筹协调的“国字号”工作任务有两项,即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省字号”工作任务有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工作。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6类123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任务7类24项,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重点工作任务8类10项。三项共计重点工作任务21类157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有70多个。

第5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一、抢抓机遇,把农业综合开发摆上重要位置

唐河县总人口131.2万,其中农业人口114.6万,耕地面积245万亩,粮食产量连续4年在20亿斤以上,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粮食百强县。2005年,唐河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市)之一。

唐河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加强农业基础施建,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唐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包项目,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实行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奖罚制度,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包大村、难村,农开办人员在项目区办公。县农开办抽调一名副主任、两名工程师,实行面对面指挥、点对点督办,促进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做到了按方案施工不减量、不走样。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形成了农业开发的合力,倾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

制定科学的项目规划,是唐河县落实好河南省政府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决策的重要前提。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唐河县坚持把打造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域,着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将重点县三年开发项目集中连片规划,规模开发,分步实施。二是择优选定项目区。开发项目区选择在那些乡村班子团结,有凝聚力、战斗力,能干事、干成事的地方;选择中低产田面积较为集中、开发辐射范围比较广的地方;选择那些水、土、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基础施相对较差,增产潜力较大的地方;选择群众强烈要求开发,自愿筹资投劳的地方;选择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相结合的地方,以把项目区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和推广基地。三是突出开发重点,除涝兴利两手抓。在规划中,以抗旱、治涝、除涝为重点,做到除涝兴利两手抓。科学合理地布局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工程项目,科学规划排灌工程,合理布局新打配套机电井、埋地下管道、硬化灌溉渠系、配套田间桥涵等施,将项目区建成灌、排、蓄、保相结合的标准示范区,河、库引水灌区渠道及附属建筑物形成体系,斗、农、毛渠畅通,建筑物及附属施配套齐全,确保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5%,排涝标准不低于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三、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建高标准基本农田

唐河县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指导思想,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记其功、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使用,集中投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充分调动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的积极性,一年来,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00多万元,形成了开发合力。通过资金的整合使用,不仅提高了基本农田建的标准,而且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效益。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成为唐河县粮食核心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四、严格监管,着力打造精品项目工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唐河县严格程序,规范管理,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工程建质量。一是实行项目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通过多种形式,对项目建进行宣传,调动了项目区群众参与开发、监督的积极性。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项目开发任务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对施工企业,唐河县农开办与其签订合同,明确工程建内容、完成时间、目标任务,制定奖罚办法,明确施工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进度。三是实行工程招标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招投标,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择优定标。四是实行工程监理制。为严把项目建质量关,唐河县除依靠专业人员监理外,乡镇还聘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作为质量监督员,每个行政村聘请3~5名质量协管员,进行跟班作业,严格把关。同时,县镇两级定期进行现场检查,达不到要求的当场责令整改,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五、创新机制,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为加强工程管护,充分发挥项目工程的长期效益,唐河县制定下发了关于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工程管护的意见,及时落实管护主体,做到工程启动、管护上马,“不栽无主树,不打无主井”。一是竞价拍卖。本着优先、优惠于项目区群众的原则,对在建或建成项目工程进行拍卖,然后对拍卖后的水利工程和林木发放产权证书。二是租赁承包。对较大的工程采取租赁承包的方式,将使用权、管护权、收益权一并转移给承包者,明确责、权、利关系。三是股份合作。对经济条件较差、想购买而无力购买的农户,采取联户合资入股的办法,购买路段和机井。通过产权改革,确保了树木有人管、机井有人护,为项目效益的整体发挥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唐河县农业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并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一年来,唐河县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2万亩,项目区增产粮食约700万斤,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全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7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1%。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带动了果、菜、畜牧、水产等产业的发展,全县果、菜种植和水产养殖面积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6%,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第6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为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并以“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为总体规划目标。将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以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实现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水、减轻农民负担为目的。建设有组织有制度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核算供水成本、计量征收水费,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大大提高农业水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工程管护制度

    在加强主管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与技术指导的前提下,首先做好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划为村集体所有,明确产权。其次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因地制宜地把护路、护树、护井、护电、护管道、护桥涵沟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用水户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工程管护机制,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的方式,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保本微利的经营方式,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工程管护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做到以水养水,循环发展,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落实工程管理主体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三级管理模式,注册成立“兖州市农民用水协会”,设在兖州市水利局,会员由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专家、各协会负责人和农民代表组成,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体负责对全市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和工作指导,负责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经验交流,同时监督镇村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管护工作;成立各镇级农民用水者协会分会,设在各镇政府,服从市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同时指导监督各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工作;成立村级用水者协会,设在相应的村委会,具体负责本村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各项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落实,负责水费征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这是该项管理模式的最基层,也是完成该项管理任务的最关键的环节。市、镇、村三级用水者协会都要严格遵守与执行章程以及用水管理办法。三级用水户协会都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量水设备。要有专门帐户,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市水利、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每年对镇村用水户协会负责人、收费员、会计及操作手进行3~5次培训,以提高协会执委会成员组织协调、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确保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规范水费征收管理

    灌溉水价的提出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改革,有利于转变农民“浇地不花水费”的思想,有助于农业节水意识的形成。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根据农民承受能力科学测算水价,完善计量设施,推行计量收费,制定征收制度,合理征收水费。水费由协会人员统一收取,直接收费到用水户。除协会人员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收取。在收取水费时开具水费专用收款收据,严禁擅自加价,搭车收费。水费开支只能用于本工程,支出符合有关规定,任何人不得挪用。同时,农民用水协会的水费收支实行公示制,接受用水户的监督。

第7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一)农村河道整治加快推进

农村河道整治列为区委区政府本年度重点工作,2016年是农村河道整治加快推进阶段,我们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建管并重,勇破瓶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1、强化建设管理

进一步强化重点难点攻坚,推动农村河道整治向全面拓展、向纵深延伸。重点突出四个“抓”:抓科学规划、抓时序进度,抓特色亮点、抓规范建设。目前,全区河道疏浚土方任务已全面完成;拆除坝头坝埂650座,占年度任务的51%;整坡1200公里,占年度任务的85%;桥(涵)建设部分镇已开工,其余均进入施工招标阶段。生态廊道水环境治理二期工程、水美乡村建设工程已开始施工招标,生态河道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所有项目均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要求。

2、强化河道长效管护

上半年,河道长效管护在机械化保洁、管护市场化、管护效果三个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一是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奖罚措施。将生态河道、生态廊道以及农村河道整治中已整坡绿化河道列入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必查内容。提高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在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考核中的权重(占比40%),同时将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列入镇(区、园、街道)生态文明建设与镇村建设管理工作考核范围(5分),按季度进行考核。二是开展二轮招标,提高机械化保洁水平。从4月1日开始,我区的一、二级河道和部分通航的三级河道共463公里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保洁,36条机械化保洁船全部实现运行轨迹实时监控,其中3条全自动和6条半自动保洁船打捞过程实现实时录像监控。三是鼓励乡镇河道管护服务外包,提高管护市场化率。镇管三、四级农村河道由各地负责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管护模式,目前已拥有500条手撑船和36条机械保洁船,服务外包已具备硬件基础。石港镇已将镇管河道的河面、河坡及区管河道的河坡全面实行市场化服务外包。

存在问题:一是河道整治纵深推进难度较大,特别是紧邻民房的河道沟塘等整治困难;二是长效管护仍需加强,垃圾乱丢乱扔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已绿化的河坡管护费用明显增加。三是“三网”清理有回潮现象,打捞不彻底。

(二)水利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1、重点水利项目按时序推进

(1)城区地下水备用水源地建设工程,位于高新区利民村,占地238亩,新凿13口深水井、配套处理池、泵房、供水管道等附属设施,投资估算1.35亿元。目前,已完成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环评、安评、稳评、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红线范围内46户居民全部签订了拆迁协议,红线范围内的非居进行了丈量评估。存在问题:(1)工程项目立项必需的新凿井群位置用地规划调整申请未取得省国土厅批复。(2)拆迁仍有一些具体问题没有解决。

(2)七甲河贯通工程,位于二甲镇余西居,新建闸站和滚水坝各一座,新开河道180米,建议河道两侧绿化景观,投资约2000万元。前期工作全部完成,七月份开工建设。

2、民生水利项目进展顺利

(1)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工程。今年实施两期,其中:第七期工程投资4228万元,项目位于十总、二甲两个镇,拆建小型灌溉泵站58座,新建防渗渠道113公里,建农田灌溉控制中心2处,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52万亩,5月份通过了省财政厅、水利厅组织的绩效考核,目前工程全面完工,投入试运行;第八期工程投资4177万元,项目位于东社、刘桥、西亭三个镇,新建、拆建泵站49座,新建防渗渠道139公里,新建自动化控制中心一座,目前完成80%工程量,主体灌溉工程已经完成,基本具备灌溉条件。

(2)2016年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位于东社、石港、刘桥三个镇,计划新建小型灌溉泵站23座,新建防渗渠道65公里,新建农路28公里,机耕桥4座,铺设低压管道6.1公里,安装计量设施35台套,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目前实施方案通过了省级审查,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3)区办农桥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780万元,新建一、二级河道和镇界桥梁14座。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标底审计。7月上旬完成施工、监理招标。

(三)水利管理进一步加强

1、水资源管理再创佳绩

接受了__市政府2015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名列__市第一名,获优秀等次;代表__市接受省2015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强化了水资源的监督管理,取、排水行为进一步规范,全区封填深井6眼,封存4眼,地下水位较上年同期回升3米以上,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率达93%以上,征收水资源费260万元。起草了重点河段排污口整治方案,会同环保部门开展了排污口调查摸底工作。下达了节水载体建设目标任务,落实了省级节水企业(单位)、学校、

社区创建单位。2、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上级要求,我区出台了《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完成了《__区河道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实施方案》编制,方案通过了__市级审查,获区政府批准。根据实施方案,2016年要完成__河、__河等9条河段122.47公里的划界确权工作,现正开展招标准备相关工作。

3、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全面展开

在全区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中,突出重点项目,按照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安全行为进行程序监督并做好服务和指导性工作。上半年共监督在建重点水利项目6个,检查25次,查出安全质量隐患24条,发出书面整改令10份,竣工工程报检率100%,受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和安全均处于受控状态,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4、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组织了水利站工作人员岗位竞聘上岗工作,强化人才招录及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对十总、二甲、西亭等符合条件的镇水利站按省规范化水利站建设标准进行装修改造,配备现代化的专业技术装备。

5、水利执法保障有力

通过加强河道清障巡查,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及时发现和打击了一批水事违法行为,全区水事秩序保持平稳。上半年共调处水事纠纷 19起,立案查处水事违法行为1件,执法巡查18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7辆(次),执法艇15艘(次)。

(四)争取上级资金和水利融资难中求进

上半年共争取省级以上水利建设补助项目11个,累计争取上级资金698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69万元,省级投资5812万元,已到账资金3231万元。江苏禹和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实际到账数为15亿元,完成进度为63%,已批未提款11亿元,目前在谈融资项目24亿元。

(五)沿江开发服务取得新突破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推进,报批手续进一步完善。协助滨江新区继续实施横港沙护滩固沙工程、一期圈围整改和防洪补救工程。二期圈围工程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已完成,工可报告已编制完成,“沪通公铁大桥”横港沙段临时导堤工程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已基本结束。

通过全区水利系统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下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朝着全年的工作目标奋力前行。

(一)突出攻坚克难,推动农村河道整治向纵深延伸。

1、加强跟踪指导,加快整治进程。组织开展农村河道整治攻坚战,加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桥(涵)工程、水美乡村、生态廊道、生态河道工程建设,倒排时间节点,抓紧组织实施,统一质量监督,确保如期完成。

2、健全管护措施,保护整治成果。坚持建管并重,做到河道整治到位,管护人员、措施、经费落实到位,整治一条,管护一条,防止回潮反弹。

3、严格监督考核,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抓好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季度绩效考核。认真落实河道整治验收办法要求,严格按程序组织验收。

(二)突出建设管理,有序推进工程建设。

1、统筹好重点水利工程的安全、进度、质量、资金和管理协调工作。按时序进度推进,抓好关键节点控制。进一步细化工程建设方案,将责任分解到组、落实到人,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切实落实赶工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2、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高标准实施农村河道轮浚规划,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继续开展农村桥梁改造工程,提升服务民生水平。

(三)突出改革攻坚,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

1、深化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完成本年骨干河道确权划界工作,加强“河长制”管理。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有归属、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目标。

2、深化乡镇水利服务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加大技术培训,着力提升基础服务能力,扎实开展乡镇水利站阵地建设。

3、强化水利行业监管职责。加强水利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建设,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四)突出安全保障,抓好抓实防汛抗旱防台工作。

目前已进入主汛期,根据预测,今年气候变化形势更加复杂,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防汛防旱防台形势更为严峻。切实落实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做好防汛物资和抗旱设备储备力度,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和防汛防旱指挥系统建设,提高预判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优化调度方式方法,做到关键时刻运行通畅、调度精准,能打仗、打赢仗。重点消除两大新增隐患,一是沿江倒闭企业的防汛责任问题,明确由所在镇全面担负相应的防汛责任;二是沿江沿海排水口门问题,因滨海园区划出、通海闸管所整体移交__管理,我区两大水系(通启、通吕)的引排口门调控已没有自,我局将按照管理职能,密切关注水情、雨情,提前与市防办沟通,请求市防指协调组织引排水,尽可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8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年度,我县农村水利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紧紧抓住中央加大民生水利投入力度的机遇,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为目标,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自然风光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增加投入,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是的收官和十二五的开局之际,做好今冬明春农村水利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的具体体现,对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各镇、各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

(一)确保全面完成省政府批复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任务。继续组织实施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1万农村人口和2.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投资1856万元。

(二)确保完成年度如灌区(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任务。拆建及维修灌溉泵站23座,新建防渗渠道56.90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795座。

(三)确保完成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计划拆建圩口闸24座,排涝站1座,圩口闸、排涝站结合工程15座,新建灌溉泵站65座,防渗渠20.847公里,加固圩堤6.11公里。

(四)确保完成年度农村河道疏浚任务。计划疏浚县级河道1条(段),镇级河道2条,村级河道183条,疏浚总长度198公里,计划总土方239万方。

三、工作重点

(一)继续抓好农村河道疏浚工作。根据省、市提出的在完成~年度农村河道疏浚整治规划任务基础上再用两年将全县淤积严重的农村河道全面疏浚一遍目标要求,各镇要按照县下达的疏浚整治任务认真抓好落实,精心组织人员和施工机械,增加施工力量,提高施工能力,倒排计划、倒轧时点,确保在春节前完成土方疏浚任务。

(二)高标准实施如灌区(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如灌区(片)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总投资1800万元,为确保在年3月底前高标准、高质量通过省市验收,工程建设单位要严格工程管理,规范建设程序,认真执行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财政部门要严格财务管理,规范运作、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工程所在各镇要认真做好渠道备土、旧建筑物拆除和青苗补偿等相关工作,认真做好群众矛盾协调,确保施工过程无障碍。

(三)精心组织实施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防洪、降渍和排涝能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和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从年开始,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实施以圩口闸、排涝站、灌溉站、防渗渠、渠系配套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计划总投资10274.5万元。首期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453万元,工程分布在、、、4个镇,为确保在年5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县有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各镇要按照分工职责,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县水利、财政等部门要严格管理,规范运作,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所在镇要做好灌溉泵站、圩口闸、排涝站建设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及防渗渠道的垫土工程,及时协调处理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各镇要承担排涝站变压器以上高压线路的部分费用以及接电费用。工程开工后,各镇要及时与供电部门协调好接电事宜,保证工程完工时高压电线即能接通泵站变压器,确保灌溉及汛期运行安全。

(四)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规划》,我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期建设。目前一、二、三期工程已全部结束,年度继续完成、两镇及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要求,高标准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相关工作,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程进度,保证工程顺利施工、按期施工、按质交付。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基建程序,严把工程质量关,保证供水水质达到标准。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效、长效运行。确保工程建设完成后,通过与区域供水的干线管网连接,初步解决我县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五)继续抓好里下河圩堤达标工程建设与管理。为进一步加强里下河圩堤的建设与管理,增强防洪保安能力,确保历史最高洪水位安全度汛,里下河各镇要抓住今冬有利时机,对不达标圩堤逐段排查,今年计划加固圩堤13公里,加固土方26.5万方,各镇要根据规划要求抓紧组织实施。要强化圩堤绿化和管护工作,新建圩堤必须与圩堤绿化一并实施,绿化标准,株距及行距一般为3.5米,可栽湖桑或经济林木,不宜采用高杆类树种。

(六)强化农村河道长效管理工作。按省市对农村河道管理考核的要求和我县对农村河道长效管理的考核细则,增加河道考核工作在“五位一体”中的占比,狠抓全县河道、沟塘的环境整治,严格对镇村干部和河道保洁员的考核与奖惩,真正让农村河道“水清、岸绿、景美”。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今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各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把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好,建立和完善行政领导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主要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水利部门为主抓,各有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机制;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做到计划、项目、责任、质量、时间“五落实”。要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早动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抓好跟踪检查,加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各镇对河道保洁员的工作动态、工作进展、工作效果要及时掌握和督查,对重点工程,尤其是今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主要集中在里下河地区,点多、面广,建设强度大、要求高、任务重,各镇要落实专人,跟踪项目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规范管理,狠抓工程质量

一是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对于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要切实按照国家、省、市水利建设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要求,明确工程建设法人,规范工程建设程序,严格项目管理,认真执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决算审计制等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一批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亮点工程、示范工程。对于其他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从项目立项、实施到竣工验收等各项环节,都要主动接受群众、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明确镇级以下(含镇级)河道及圩堤加固工程建设主体为各镇人民政府,凡工程投资在50万元以上,要在市县以上招投标市场公开招标;凡工程投资在50万元以下,由各镇组织招标。各镇要以镇为法人单位在镇人大、纪检、财政等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招标过程要公开、公平、公正,严禁走过场。

二是加快推进,确保工程进度。工程建设各主管部门要按照目标管理、分工负责的要求,全面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坚持边建设、边总结、边提高,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农村水利建设任务。特别是5月底前必须完成的项目,要倒排工期,明确工程建设进度的具体时间表,对建设期各阶段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根据建设进展不断优化调整。

三是严格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意识,不断完善“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切实加强多层次、全覆盖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村级河道疏浚由各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要广泛接受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参加质量监督,确保疏浚工程质量。

四是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到位。要建立健全资金的使用、管理、审计监督等专项制度,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真正把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广大群众放心满意的民心工程。

五是规范资料整编,保证档案验收。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认真做好工程建设中影像、测量、合同、管护等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工程建设档案资料完整。

(三)多方筹资,努力增加投入

保障农村水利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根据国家和省水利投资重点和方向,继续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做好各类项目可研报告、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早立项、多支持,形成农水项目“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二是积极落实县财政配套资金,努力增加农村水利投入。今年河道疏浚补助政策为:乡级河道县以上财政补助2.9元/方(其中黄桥老区补助3.2元/方),经费不足部分由镇、村两级自筹解决;村级河道疏浚工程由省、县两级财政共同出资补助,县以上财政补助3元/方,经费不足部分由镇、村自筹解决,各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中用于村级河道疏浚配套的资金要确保不少于1元/方。村级河道疏浚资金要在镇农经站设立专户,各村在完成年度疏浚任务并通过县级验收后按实报账结算。里下河圩堤险工险段加固工程县财政补助1.5元/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如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县级配套资金由县财政在县农发基金中解决,县级以下配套资金由工程所在镇村采用渠道垫土方式完成以劳折资。三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现有资金渠道加大整合力度,调整投资方向,项目资源相对集中,向重点区域倾斜,打造农田水利建设重点片区。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规划为依托,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实现资源整合、集中投入,形成整体效益,共同服务和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格局。四是积极调动社会资源。适应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趋势,充分发挥县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主体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拓宽农村水利投资渠道。

第9篇:高标准农田管护办法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绿、大气、大水”的战略决策和书记“林中有村,村中有林”的批示精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加快年绿色家园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广泛宣传,绿色家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家园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加快绿色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乡镇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先导作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绿色家园、绿化美化村庄、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

二、明确绿色家园建设的目标任务

今年县上计划完成35个村的绿色家园建设任务。各乡镇要抓好县上确定的实施村,重点对村中街道、进出村路及村庄空地和农户庭院、中小学校校园全部进行绿化,建设围村林,实现“一村一片林”,“林在村中,村在林中”。各乡镇和包抓部门要抓住春季植树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力争在3月底以前完成绿色家园建设任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年绿色家园建设

(一)搞好规划设计。县农林局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实施村踏查、丈量,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并尊重农民意愿,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进行规划作业设计。

(二)选好树种。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农户庄前屋后、庭院绿化要以柿子、大枣、中槐、柳树、杨树、泡桐等抗病虫强的乡土树种为主;村中街道要以柿子、杏树、中槐、柳树、红叶李等树种为主;村中和村旁的零星空地,营造围村防护林,树种要以速生杨、柳树、泡桐为主;乡村路、生产路及干、支渠,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要以速生杨、泡桐、柳树等优质乡土树种为主。

(三)整治村容面貌。要整修乡村干路和村中街道,修好排水沟,路面进行硬化。村中街道、庄前屋后的垃圾杂草要进行清理,凡是影响村容村貌的厕所、羊圈、猪圈都要拆除。

(四)严把栽植关。各乡镇在组织实施中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放线打点,挖栽植坑,栽植时要栽端砸实,栽后要及时浇水、覆土、刷白、提高绿色家园树林栽植质量。

(五)加强树林管护。各乡镇要在绿色家园工程实施前,落实树林管护措施,落实护林员,切实加强林木管护工作,做到“一栽就管”,确保栽一株,活一株。

四、加快筹措绿色家园建设资金

今年绿色家园建设实施的35个村,由各包抓部门采取多种办法为所包村组织资金或订购树苗,所订购的树苗必须保证质量。如果部门组织树苗有困难,也可向县绿色家园建设办公室缴纳1万元种苗费,由县绿色家园建设办公室组织树苗。各包抓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组织树苗、筹措资金,必须在3月25日前将树苗送到所包村组,苗款交县绿色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确保绿色家园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