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区域规划的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规划的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规划的要素

第1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Abstract: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spatial characteristic. Due to its powerful capabilities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abilities of intuitive image,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ntroduced to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A regional planning system based on GIS will be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It provides conven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for regional planning makers through the data query, statistical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alysis and results of graphical output.

关键词: GIS;区域规划;系统设计

Key words: GIS;regional planning;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194-02

0 引言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够综合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和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并能够进行数据和图形的传输和接收。这种系统能够将地理位置和空间数据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实现经济和空间的结合,对经济信息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数据表达。GIS与区域经济分析的联系主要有几点:首先,区域经济的各项数据由GIS的分析产生结果,这些数据对区域经济的未来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经济信息和空间信息融合的产物;其次,GIS通过对区域经济的综合分析,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模型集成平台,可以更加便捷的对各种模型进行分析和集合;最后,基于GIS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功能,这样就能够将分析的结果更加直观的展现在用户的面前,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因此,GIS在区域经济的研究中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的,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学者利用GIS可以对区域经济的未来规划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方面。本文就主要设计了一种基于GIS的区域经济规划系统。

1 系统的目的

区域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是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发展方向问题的重要手段。区域规划的制定者可利用基于GIS的区域规划系统,对地区的实际自然、经济、社会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提出的发展目标进行预测,得出、比较和评价规划方案,最终确定规划方案。

2 系统的功能

2.1 GIS基本功能 本系统具有GIS的基本功能,如文件、编辑、视图等。文件功能可以进行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另存,对各类地图图层的打开、保存、退出等,支持地图分层管理。编辑功能可以进行撤销、复制、粘贴等基本操作。视图功能可以对各类地图图层的文件进行缩小、放大、移动等操作。

2.2 数据查询功能 要设计一套区域规划方案,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规划任务的要求考察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条件和可能前景,以找到并明确区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传统的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区域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专题研究,为规划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系统的数据查询功能,既可以实现空间数据的查询,如属性查询、位置查询、空间位置和关系查询、邻接多边形查询、缓冲区查询、距离查询等。例如,通过位置查询,能够从一定条件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多个图层中查询出满足空间位置条件的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也可以实现区域经济数据查询和编辑,如不同年份的行政区划、人口、文化状况、资源、工业、农业等各种统计数据,种类很多且数据量巨大。系统可根据用户的设定,将区域经济、社会、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的数据自动编制成专题图表输出。

2.3 统计分析功能 本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和统计模型分析功能。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实现某个地区、某个时段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均方差等基本的统计分析计算。而统计模型分析功能是从区域经济的特性出发,运用区域经济领域中常用的经济方法,如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趋势外推等,以完成不同种类的区域经济方面的分析,并能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因素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的预测,建立预测方案供用户选择。通过预测模型计算指标数值,确定区域发展的目标。

区域规划最终要将各种分散的因素综合成一个统一的规划方案,利用本功能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选,综合规划模型和预测模型,制出规划的文本方案。

2.4 空间分析功能 为了使区域规划方案能够落实并实施,确定区域空间结构十分重要。这实际上是确定推动整个区域发展的空间增长极点,使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能够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集合性作用。

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弥补当前传统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在空间分析能力方面的不足,使其实现经济布局的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2.5 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功能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资源、政策、人口、教育状况、资金、资本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各个地区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区域规划的作用是优化空间结构,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的问题;调整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综合开发优势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系统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对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用图形方式表现出来,并且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分区。例如,可以设定不同的区域经济评价指标,利用系统生成类型区或系统区,行政区或经济区,核心区、区和过渡区,优化提高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等,按照不同区域构建区域发展格局。

2.6 制图功能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制定供选方案,绘制规划图,编写规划报告及相关说明。这里首先需要专题研究,其次是综合研究。本系统的制图功能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图形的生成、区域经济专题地图生成、区域经济专题统计图表和综合规划图的制作。这样就将区域经济分析的结果以图形、统计图表或者专题图等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有需求的各类用户面前,更加形象地展示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预测其发展趋势。

3 系统的数据分析

按照系统应用上的需求以及所存储数据的性质,本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在逻辑上分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空间数据(也称图形数据),是指和地理空间相关的各种数据,以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的形式在二维空间上描述区域地形、地貌、各级行政区域界定,以及与经济开发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等要素的地理分布,可以将其抽象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并用不同图层来表示。而属性数据,是与各空间地理区域单元相关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数据,以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共同说明要素的名称和性质。区域经济统计数据数量繁多,如土地资源背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聚集规模等,表现形式是字符串及统计数字,它是本系统主要用来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数据。

地理空间数据(即图形数据)在图形上包含有不同种类的大量信息。通常利用“层”来组织并且管理数据,地图上的所有要素都可以被抽象为:点、线、面几个要素类,然后把不同专题的图层分别归类到点、线、面几个要素类中(表1)。系统属性数据包含历年的经济统计数据,经济数据量大并且种类多,用数据表会满足我们的功能需求,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在进行表结构设计的扩展。如地区生产总值信息表(表2)等。

结合研究需要,在建库时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根据数据的性质分类,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归并为一个数据层,这样GIS对单幅或多幅图层进行分析和指标量算,以原始图层为输入,而查询和分析结果则是以经过空间操作后生成的新图层表示,有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的发挥。

4 系统的总体结构

基于GIS的区域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为:调查研究建立数据库数据的分析预测规划方案的输出,基本结构如图1。

5 系统提供的服务

通过基于GIS的区域规划设计系统,可以为区域规划的制定者提供如下便利的信息管理服务:

首先,制定区域规划所需要了解的区域经济的数据纷繁复杂,而本系统数据库中各种数据信息经过一系列的筛选、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标准的数据文档,利用数字化手段结合区域电子地图,转化为所需的空间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管理内容,按层进行地图编辑。用户在查询数据时,通过对数据类型的设定,可以得到规范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的数据。

其次,系统内设针对区域规划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工具,根据用户的需求,可对区域信息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科学分析与处理,为区域规划提供详尽的数据分析以及多种预测方案,并可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与选优。

最后,系统利用GIS强大的可视化分析、空间分析及制图输出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的专题图、专题统计数据表以及综合的规划图。数据以地图的形式数据输出出来,更加直观,为最终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斐,郭朝辉等.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与决策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6):77-80.

[2]史嵘,肖龙阶.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54-56.

[3]黄芳芳.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以江西省为例[D].江西理工大学,2011.

[4]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5]邱友良,叶舜赞等.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热带地理,1998,18(4):361-366.

第2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摘 要 本文拟从区域规划的背景和历程出发,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的主要特征,据此发掘出区域规划的一些重要投资价值,为广大投资者对区域规划的投资提供一些方向。

关键词 区域规划 投资价值 经济转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了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存在失灵,特别是区域之间协调困难,存在着严重的盲目竞争,客观上要求积极规划,促进合理发展。

金融危机后期,我国正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要把传统粗放型增长的模式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心上。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我国正面临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机遇,因此要做大做强企业,取得在国际上的定价权。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但我国的城市化缺乏质量、不协调,缺乏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的辐射功能。另外,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推进城市转型,规划一些重要资源地区的合理开采。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历史回顾

一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区域规划的出发点是“加快重工业发展优先,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优先,自成体系,均衡发展”。采取的主要形式联合选厂、成组布局等方法,重视统筹规划,讲究功能分区;二是开始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前。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标志,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七五”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思想;三是20世纪90年代。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服务,重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将对外开放扩大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四是“十五”时期实施新的区域政策。加强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推进西部大开发,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三、我国区域规划的投资价值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了近20个区域规划,其中中西部地区以经济发展、区域整合及相应政策试验区为主,东部地区则以产业升级、区域整合、体制改革实验为主,东北地区则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主,还有一些民族自治区的规划和资源型地区的资源规划。经国务院批准的主要区域振兴规划的地区有:新疆、区域,成渝经济特区,广西北部湾,中部六省,海南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

各地区区域规划作为国家整体功能区域规划的一部分,设立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从设立逻辑来看,首先强调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加强区域内资源开发,为实现经济的聚集效应,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对区域内的老工业基地(成德棉、东北等)进行振兴。从区域规划的层次上看,首先为区域合作规划,如长三角、珠三角规划等,涉及到跨省合作,规划有中央制定;其次为自治区规划,由发改委制定;然后为省内规划,如皖江城市带、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等。

四、我国区域规划的前景分析

1.推进区域一体化:构建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区域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改变区域之间盲目竞争的状态,增强区域之间的协作。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对传统“双高”产业的依赖,对传统资源要加快行业整合,合理开发,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3.实施大国战略:做大做强企业,促进区域内行业、资源整合,形成产权交易中心,取得在国际上的定价权。

参考文献:

第3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二、问题的提出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见表1)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并严格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

(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参考文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4、《城市规划管理概况》刘鲲

第4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关键字: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情景设置

Abstract: the regional building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prediction is different from single building of the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simulation, it and local climate condition, the construction plan layout, architecture func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use feature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ly related factors,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cross-border metho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ity zone, building cooling and heat performanc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limate is building use urban area of construction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4 types impact factors, it to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building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complex and it has many uncertain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by use of the "situation forecast method" predicting regional construction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this method to the economic level and development goals; Urban planning goal, building area of total rules or regulatory; The local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regulations; Urban area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social form; The local social life work study habits and local architecture climate conditions five aspects as the scene Settings,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form the "urban areas building cooling and heat of demand forecasting scene setting model", for the regional building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laid a foundation.

Key word: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scene Settings

中图分类号:G2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区域规划阶段预测建筑的冷热需求是实现区域低碳及节能目标的关键,更是做好区域能源规划的关键。建筑能源需求的预测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因为它需要考虑建筑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城市区域建筑的冷热需求不同于建筑单体的冷热需求,更不是单体建筑冷热需求的简单相加。它和区域建筑能源规划一样,是一门跨学科、跨界的方法。它与当地气候条件,建筑规划布局,建筑功能及形态特征,建筑使用特征,管理特征等要素密切相关。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是指该区域建筑在使用中的空调采暖的冷热需求总量。该研究的目的是在城市区域规划阶段,对该区域建筑的冷热需求做出预测,有利于规划师优化城区规划方案和进行城区能源专项规划,也可为政府和开发商保障居民冷热需求提供参考,实现节能低碳目标。

在建筑规划阶段,容积率、建筑类型,建筑高度等为已知信息,但这仅为建筑的特征状态参数,若要预测区域建筑冷热需求,还需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社会发展目标,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区域内人口等要素。目前研究建筑单体冷热需求和能耗预测分析的方法较多。如能源分析模型应基于稳态或动态模型. 为了研发模拟模型,应以一种变量为基础对温度进行修正,太阳得热应采用基于BKL的度日法,BIN方法提出室内人员内部得热也应包括在内。Seem和Braun基于现在和以前的关于热需求,外部及内部条件,开发了类似于ARMA的时间序列模型。后来,神经网络也被用来作为预测技术使用,它通常被用来预测长期和短期的建筑能源使用情况,尤其是逐时的能源使用情况。也有人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粗糙集(RS)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用于预测空调负荷。余准也研发了一种决策树的方法用于预测建筑的能源需求。但基于规划阶段的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研究很少,对于冷热需求预测的关键——情景设置的研究就更少。龙惟定教授提出,可采用能源总线系统对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进行规划.

但对于在规划阶段对CHDCB的预测而言,情景设置的方法不仅能涉及规划区域指标,建筑本体性能等硬性指标,还能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地区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建筑使用方式等对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影响。因此,本文拟研究在建筑规划阶段预测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情景设置的基本框架。

2. 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情景要素与设置依据

2.1 情景分析法

第5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第6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空间管制;协调手段;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津市

Abstract: As an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resource allocation adjustment mode, space control increasingly has become important content of regional planning, especially urban system planning. Space control has be introduced into urban system planning as means to guide and control the the allo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s.

Key words: space control; coordination means; regional planning; urban system planning; Jin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而适宜的资源配置调节方式,日益成为区域规划尤其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 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措施,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总体上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出现郊区化现象。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无形中也付出了城市无序蔓延、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恶化的代价。城市在不断增加的开发压力下, 自发地向四周扩张,其边缘区不断受侵蚀。“墨渍状扩散”的空间形态,虽然体现了城市土地的扩张趋势, 却并不意味着土地所承担的相应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的同步增长。生态环境、绿地系统在维持城市集聚地基本的生态平衡中,似乎已达到自身的容量极限和稳定的临界点。

西方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地方事务化决定了其国家干预能力较弱。相对而言,我国拥有较为完善的区域规划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得从区域协调角度解决城市无序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成为可能。

面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建设无序、多元主体利益不平衡等问题,人们开始关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区域与城镇群体的空间协调。空间管制作为一种引导和控制区域资源分配、协调的手段,被引入城镇体系规划。

空间规划的目的

为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调控,确保生态安全,提出相应的环境目标和用地开发限制要求。通过制定不同的土地使用限制规则,引导区域设施建设分布,对土地利用实行控制和引导,提高土地利用总体效益,避免盲目投资。

空间管制的依据

在调查分析城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景观资源分布以及生态与重要设施廊道控制的基础上,根据用地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影响以及修建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建设地区的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建设的要求。

空间管制分区

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自然景观、防治和减少生态灾害、加强生态系统的调控、土地资源的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提出相应的环境目标和用地开发限制要求。通过制定不同的土地使用限制规则,对土地利用实行控制和引导,提高土地利用总体效益。

按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可将区域空间资源划分为不同特征的类型区。其分区标准为:空间资源利用功能与特征属性;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前者一般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发展、自然资源利用等展开。类型区的划分并不存在统一模式,常见分区有:适建区(城镇建设发展区)、限建区(农业发展区)、禁建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等。

各类型区的管制要求与开发标准的制定。各类型区管制要求与开发标准制定包括各空间类型区的特性描述、用地主导类型、空旬定位、产业发展引导、开发要求与措施、开发条件和时序、与其它分区空间的协调、景观形态控制等。目前分区管制要求与开发标准, 都以描述性引导控制对策为主,而缺乏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量化控制指标。量化控制指标可包括类型区空间范围面积、建设用地占该区总用地比重、土地利用率、人口用地增长率、开发密度等。其指标值设定可参考相关地区实际开发建设情况,并作比较、分析后而定。

5.1禁建区:

指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包括一级水源保护区、各类文化遗址与森林公园、蓄滞洪区、地质灾害防护区、基本农田、沙洲和滩涂。

5.2限建区:

指主要河流两侧、一般农业区以及山体。

一般农业区主要包括:耕地、园地、禽畜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以及其他农业设施。

5.3适建区:

禁建区和限建区以外除水域外的其他地区。

对区域空间管制中某些重大空间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沿江地区发展、重要发展轴沿线地区等), 以及跨辖区的协调问题(如基础设施共享、跨境生态区保护、与周边城市发展协调等),可作为“重点空间发展”和“区域外部空间协调发展”两项内容单独提出规划管制要求, 以弥补区域全覆盖分区管制中的缺漏和不足。

津市市空间管制规划

6.1相关要素分析

津市空间管制规划涉及到的主要空间要素包括:高压走廊、基本农田、城市建成区、生态绿地、水域以及永久性蔬菜地等。

高压走廊 基本农田 城市建成区

生态绿地 水域 永久性蔬菜地

图1:相关空间要素

6.2相关要素分析整合

通过相关要素在空间上的叠加分析,经过各种利益的取舍,可以得到津市空间管制规划在空间上的依据。依据各种相关要素的限制要求,将津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划分为建成区、禁建区、适建区,宜建区等分区,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相应的管制措施。

图2:空间管制规划

6.3分区管制措施

6.3.1禁建区:

环境目标:大气环境质量达到Ⅰ级或Ⅱ级标准;水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环境噪声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要求;区内污水全部达标处理后排放;绿化覆盖率超过75%。

禁建区限制要求: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禁止一切开发性建设。

水源保护区建设限制:河道两侧绿带范围内禁止一切城市建设(水利或者供水、取水构筑物等工程项目除外)和旅游活动:绿化带宽度控制在40~80米。

森林公园建设限制:严禁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不准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停止。可以进行不破坏景观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游览设施建设,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不适当的土地用途应逐步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第7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部署,地区经济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拓宽地区经济工作新领域,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各项工作又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近几年形成的好局面。

(一)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积极变化

第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009年前三季度,四大板块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GDP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8%、10.2%、12.4%和11.7%,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08年以来形成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超过东部地区的格局继续保持。分省份看,中西部地区的表现尤为抢眼。前三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排前10位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占了8席。

第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经济指标均好于东部地区。除GDP增速外,2009年前三季度,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快于东部地区。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分别增长38.9%、37.5%和41.5%,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2.6、11.2和15.2个百分点。在主要经济指标中,有两个指标东部地区的表现要好于中西部地区。一是进出口收窄幅度。二是工业企业利润降幅。

第三,中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长出现积极变化。突出表现在: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一大批铁路客运专线、西部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和干支线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速,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一揽子计划中各项惠及民生政策的出台,中西部地区成为得到实惠最多的地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二)地区经济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凸显新亮点

第一,更加注重沿海地区战略布局的优化。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区域,也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地区。为有效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务实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一年来,地区经济系统会同有关部门,相继编制了一批促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广东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规划等一批区域规划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等一批区域性政策文件相继印发;京津冀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随着上述地区开发开放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我国沿海地区初步呈现出“三大五小”、串珠状的总体开发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和核心区域;“五小”是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些区域,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沿海省市的优势开发区域,加快其发展,无疑将大大推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增强沿海地区经济总体竞争力。

第二,更加注重培育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发展空间较大,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最具潜力的地区。一年来,我们会同有关地方及部门编制完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组织开展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通过在中西部选择部分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地区,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对于壮大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经济增长极,有效拓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内需求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更加注重扶持特殊类型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历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也是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重点给予支持的地区。我们会同有关地方及部门重点开展了促进广西、甘肃、和四省藏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重大问题调研。深入研究扶持这些地区发展的政策,这对于进一步发挥这些地区比较优势,缓解发展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在推进国内合作方面,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网络的编织越来越密,省际间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明显,地区间互惠互利共赢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方面,切实推进东北亚区域务实合作,编制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印发;同时,加强与东盟、中亚地区的合作。

二、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明确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地区经济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地区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新时期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强化对新形势下做好地区经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积极调整需求结构,努力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外需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但这种靠外需拉动的增长是特定阶段的产物,不会永续维持。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贸易占世界份额虽可能继续攀升,但外贸增长不会长期维持高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动力持久而强劲。扩大内需的潜力,从城乡关系看,在农村;从地区关系看,在中西部。2008年,占全国总人口54.3%的乡村人口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只有32%,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3.3%的中西部地区的消费份额也只有44.2%。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不仅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现实需要,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还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中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有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第二,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加快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推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核心是按照“节能、环保、增效”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无论是东部,还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都得走这条路子。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不仅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也涉及城乡、区域结构的重大变革。推进战略性调整,一是必须要有区别性的产业政策,要有意识地把一些既符合产业政策,又需要较大环境容量和较高资源门槛的产业,特别是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安排在中西部地区。二是必须促进地区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要按照“定位清晰、分工合理、良性互动”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和地区结构,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中西部地区自主发展能力;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东西互动与交流,开展比较优势交换,在区域合作中实现利益共享。因此,做好地区经济工作,统筹区域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也对提高国民经济综合效率有积极意义。

第三,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出类似倒“V”字型变化趋势。“九五”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地区之间的增长速度差距日趋缩小,“十五”时期相差1.7个百分点,“十一五”前3年相差0.5个百分点。尽管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2008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了东部地区,但从绝对差距来看,近年来仍呈明显扩大趋势。2000―2008年,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从2.46缩小到2.33,但绝对值差距从6100元扩大到21000元。从省区情况来看,2000年,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人均GDP之比是为13∶1,2008年缩小到8.4∶1,但绝对差距则从3.2万元扩大到6.5万元。从公共服务水平看,近年来,国家重点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力度,但地区间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因此,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四,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中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不仅包括财政、货币政策,以及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标志的产业政策,而且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以若干区域规划为代表的区域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区域政策不仅可以保证区际发展的公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综合开发效率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地区经济工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2010年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第一,围绕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继续组织编制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使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系统和完善。自2000年中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6年完整地提出四大板块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区域政策不断细化实化,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区域互动加强,开创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宏观政策的基本面是要保持稳定和统一,不必要也不可能“一地一策”,但是宏观政策又必须体现区域差别,做到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实践证明,近年来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把国家战略意图与地方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特定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总体思路,这对于统一区域内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民心民力,把中央的意图转化为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区经济工作有四大目标,合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手段就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我们必须站在统筹全国区域发展大局的高度,立足实现国民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立足于完善优化我国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那些具有全局重大影响的、确实需要予以特殊支持和重点开发的典型区域,继续在国家层面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

第二,围绕规范区域管理方式,扎实推进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实施工作,着重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制定规划和文件仅仅是开端,真正把规划和文件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才是目的。要落实分工,扎实推进规划和政策实施,加强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方案修订等工作。具体讲,一是抓紧督促地方和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的部署,严格按照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确定的功能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规范和有序推进区域开发工作,从而使区域开发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在实践中认真评估和检验我们当初确立的定位、思路、目标、任务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建立适时有效的调整完善机制。三是以此来促进我们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地区经济工作能够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第三,围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我国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规划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不可替代,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区域规划不能取代主体功能区规划,它的制定必须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理念来引领;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不可能取代区域规划,它应通过区域规划来加以细化和落实。因此,二者需要同时推进,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管理模式。研究制定符合主体功能区理念的区域政策体系,积极推进不同类型区区域政策研究制定工作,是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途径。我们要围绕促进形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抓紧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产业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等。

第四,围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推动区域合作是加快区域之间要素流动,建立与完善统一大市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区域联合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理性选择。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如果前10年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各自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那么后10年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着力点可能应该放在大力推进东西良性互动上,通过东西互动,实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条件更加成熟。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鼓励东部参与中西部地区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鼓励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鼓励区域合作组织搭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作互动的推进区域合作的网络平台;鼓励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鼓励沿边沿海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

第8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一、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作为生产、流通、消费和废物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旨在区域、国家或更大层面上建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物质代谢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宏观性,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循环经济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实施和构建需要强有力的规划措施加以保障。在世界范围内,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在推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规划作为一项核心任务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先期的试点示范单位几乎都制定了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贵阳制定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规划,围绕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三大体系制定了综合性的循环经济规划;江苏省制定了省级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分解成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4个组成部分。其后,辽宁省、义马市、日照市先后开展了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的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明确要求制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其余一些省市尽管没有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但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大多明确要求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中。2005年,国务院“国发22号文”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后,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已经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处于重要位置,并成为国家推动循环经济的有效工具。我国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二、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定位

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确立,需要考虑循环经济规划的定位。这里涉及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循环经济规划与已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关系;第二,循环经济规划制定的层面范围。

(一)循环经济规划的基本类型政府需要制定规划来应对循环经济的战略性、宏观性和复杂性。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开始从项目管理逐渐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逐渐转向宏观管理。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是,循环经济规划在我国并没有形成既定的规范体系。概括而言,目前的循环经济规划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设定循环经济的目标和指标,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重点和措施等。在实践中,通过出台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和目标分解等手段强化实施;第二种形式是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一些专项规划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原则,增设部分章节和内容以及循环经济实施方案。上述两者形式各有所长。第一种形式内容明确,易于落实,但要花费较大的努力,同时也容易引起其与其它已有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第二种形式可以避免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但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要更加依赖于各规划的制定水平和实施状况。在规划实践的内容中,作为第一种形式的专门性循环经济规划,已经出现了过大过小,定位不清的现象。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将循环经济规划等同于为各种废物寻找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答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废物循环对于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反馈作用;另一种是将循环经济规划泛化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人口发展、生态建设甚至社会公平等强加到循环经济规划中,试图赋予循环经济万能的表象。这两种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和落实。

(二)应率先在省级以上开展循环经济规划我国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2条规定要求:“在国家、省、市以及跨省、市区域上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专项规划,而对于县级规划则不做法律上的明确要求。”笔者认为,这是符合我们国家目前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第一,是源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探索性。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循环经济规划本身的成熟与规范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其与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协调关系。第二,是源于循环经济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例如,各级各类规划的相互关系、功能定位,特别是与市场作用的界限,数量上看规划不少,但内容上相互之间交叉重复,区域规划不到位,针对性不强,衔接协调不力,规划编制程序不够规范,规划的评估调整机制尚未形成,规划期的界定比较机械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有损规划的有效性、科学性,而且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因此,在当前状态下,急于要求开展县级循环经济专项规划肯定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当然,国家要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开展与国民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生态环境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专项规划。须要指出的是,应大力强调在跨省行政区域层面上开展循环经济规划。我国规划体系中,区域规划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但是这个很重要,区域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区域规划是区域调控的重要依据。发展什么产业,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很少干预,但对区域发展则干预比较多。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旨在根据该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和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条件,对区域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设定或提出总体思路、方向、目标、保障措施和重点任务等,以达到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规划内容一般需要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保障措施、主要任务、发展水平(主要是指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废物循环处置和利用的定额指标和标准)等。循环经济规划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公众参与、企业实施,强制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义务与责任公平分担的原则,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规划发展目标不仅要设定节水、节能、推进计划和制度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示范试点等方面的工作目标,还要根据区域情况设定资源节约、消耗、废物排放、循环利用和环境状况等量化约束性目标。明确规定污染物排放强度、资源循环利用率、资源生产率等特征指标。对于循环经济规划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应在充分考虑产业布局、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根据发展形势和区域特点在流通、生产和消费领域有侧重地选择重点企业和行业开展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等活动。在循环经济规划保障措施方面,要加强分类指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和思路。循环经济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方案,明确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要求。以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开展资源减量、节约、再循环和再利用的综合规划,同时针对重点或突出问题开展重点区域规划(工业带、农业区、矿区等)、重要专业规划(节能、节水、废物循环等)和重大问题研究工作,尤其重视城乡规划和园区建设。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实施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发展再生水回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应当根据资源条件、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对新建、扩建和已建的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区进行建设、规划、改造和运营。

第9篇:区域规划的要素范文

关键词:CBRs理论;县市域边界地区;协调;尖山南北湖地区

中图分类号:C91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10-32(6)

1 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及区域之间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格局。但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多被限制在本行政区范围内,缺乏更高区域层面的整体审视,导致边界地区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盲目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等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关注的重点[1~3]。

国外直接针对行政边界地区的协调研究相对较少,仅在有关大都市治理、区域整合、区域合作的文献中有所提及,涉及的理论包括全球化理论(Globalization Theory)、空间管治理论(Spatial Governance Theory)、地方治理理论(Local Governance Theory)和伙伴关系理论(Partnership Theory)[4~6]。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中央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应用到的理论主要包括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巨型城市区域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等[7~9]。总体而言,国内外有关边界地区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或中观的区域层面,大尺度跨区域政府的合作以及都市区内部跨地区协调的较多,针对微观区域边界地带协调发展的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微观地理现象的构成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是宏观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从地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县市域属于地理学科中典型的地理微观区域,是区域划分中的一个基本地域单元[10]。在目前的行政管辖制度下,县市域是我国城乡交错最为明显、直接的一种地域空间[11],作为不同行政单元的交错地带,县市域边界地区需要统筹的难点比较多,协调的难度亦比较大。本文以CBRs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尖山—南北湖边界地区规划案例,试图对县市域边界地带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现阶段微观地区的协调发展有所启迪。

2 CBRs理论的相关研究

2.1 理论介绍

CBRs(cross-border regions)是指由几个地方或者区域政府组成的疆界实体区域。欧洲理事会认为,各国的跨界地区要具有同质特征和功能的相互依存关系,否则很难实现跨境合作(CoE,1972:29,1995)[12,13]。第一个跨边界区域是1958年建立的位于荷兰和德国边界的the EUREGIO Rhine-Waa[14]。从最早的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到现在由27个国家组成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组织,跨边界区域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欧盟一体化进程,被认为是实现大欧洲区域一体化的初期发展模式[15]。

对跨边界区域的研究最早源于欧洲联盟(the European Union),研究重点主要是从空间管治、跨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跨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16]。建立跨边界区域管治的挑战在于,不同的国家政治、法律法规和区域文化可以共同发挥作用,沿着共同的轨道发展(Perkmann 1999;Scott 2000)[17,18]。Jochem等指出政府、部门、国家、地方之间跨政区边界协调是西北欧成功的关键[19]。Houtum认为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边界区域反而在增加,应该把跨边界地区看作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以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为基础,从物质流动、跨边界合作和人类的生产过程的视角构建边界地区的研究框架[20]。作为区域发展的一种状态,跨边界区域主要是由跨区域合作(cross-border co-operation (CBC))推动形成的。根据欧盟的发展经验,跨区域合作(CBC)分为两种类型:微观跨边界地区合作(Micro-CBRs)和宏观跨边界地区合作(Macro-CBRs)。从地理范围、合作程度、合作领域等维度对两种跨边界地区进行比较(如表1)。无论哪一种类型,跨边界区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边界带来的发展限制(restricted)、严格分割(rigid)以及地域排他性(exclusive),突出边界地区多样性(diversity)的特色,对外共同维护自身利益,对内形成发展的合力。不仅形成一体化的社会经济网络,更能促进当地居民日常的交流和联系[21]。

2.2 理论应用

本文所讨论的县市域边界地区隶属于国家内部,与微观跨区域边界地区(Micro-CBRs)强调的国家之间的合作有所不同,面临的问题却有诸多类似。从县市域发展的层面来讲,协调的核心机制是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空间功能的合理布局。正如陆大道先生所述,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和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互补与合作[22]。要真正突破区域发展不协调所导致的发展“瓶颈”,必须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

2.2.1 构建跨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

芒福德曾指出:“如果区域发展想做得更好,就必须设立有法定资格的、有规划和投资权利的区域权威机构。”传统区域规划效果低下而难于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尚未找到其真正赖以调控区域发展的“权利砝码”[23]。因此,需要成立跨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管理等工作,解决区域协调中的重大问题。另外,市场的缺陷也需要政府的弥补,这也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根本目的所在[24]。

2.2.2 加强区域的分工合作

通过优势互补或优势共享,把分散的生产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一方面,分工的前提要尊重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按照区域内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特点,促使地区能集中力量发展自己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合作,形成协调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同时,区域间要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取得良好的专业分工协作效益,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2.2.3 强化设施和环境的协调

设施协调是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保证。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运输、能源、邮电通讯、城市设施、水利、环境与资源保护设施等。其中,道路交通是体现区域功能关联最为直接的基础设施类型,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通达性是地区间相互往来的基本要素。

环境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通过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区和交通通道地区的有效管治,合理配置区域战略性空间资源,协调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2.2.4 建立有效的区域规划

区域协调规划的内容不应该是“放大范围的”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针对区域协调中的重点问题,突出协调重点,立足空间领域,解决区域产业布局协调、交通及大型设施的布局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等[25][26]。同时,要把握好规划的度,应避免由于规划内容过于宏观而让实施者无从下手,也应避免规划过于具体而抑制了实施者的能动性[27]。第三,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与地方政府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鼓励地方政府间自发的合作和交流,避免协调规划流于形式,仅仅作为上级政府意志的反映。

3 尖山南北湖地区概况

3.1 区域背景

尖山和南北湖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其中尖山位于嘉兴市下辖的海宁市(县级)东部,是一个经人工围垦而成的工业新城。南北湖位于嘉兴市海盐县西部,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浙江十大“最佳休闲度假胜地”之一,国家首批3A级旅游景区。

伴随杭州湾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以及围垦项目的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迅速崛起,外部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尖山—南北湖地区在产业发展、交通衔接、设施共享、环境保护等方面互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尖山和南北湖地区整体优势发挥的“瓶颈”。

3.2 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

3.2.1 相邻区域“捆绑”发展的需要

尖山和南北湖同属于钱塘江入海口北岸,历史上山水相连,地域相通,共同受“潮文化”的影响。从更大区域来讲,两个地区市场相似,要素互补,联系便利,共同构成了浙江南部进入嘉兴,乃至浙北的重要枢纽位置。同时,尖山新区拥有6万多亩土地,土地资源优势相当明显,随着杭州湾嘉兴绍兴通道的建成,其区位优势也将凸显。南北湖地区作为我国唯一融山、海、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3A级旅游区,形成吸引、凝聚国际性的创新要素和人才的整体优势。其成熟的休闲娱乐设施可以同尖山新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一起,成为地区发展最大的推动力。

3.2.2 有利于保持廊道的连续性

对于尖山新区和南北湖风景区而言,北部有大尖山、凤凰山、高阳山自然相连而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景观生态结构的完整促进了景观功能的高效发挥。从两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尖山新区和南北湖风景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是沿着杭州湾大道(山海湖大道)这条主轴线布置的,这对于下一步协调整合两个区域的公共服务资源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提供了便利。

4 尖山南北湖地区协调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4.1 亟待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尖山和南北湖同属浙江省嘉兴市,杭州湾北岸,是浙南进入浙北的重要通道,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随着交通、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该区域城镇网络逐渐完善,城市化水平日趋提高。然而,由于开发主体、建设资金等问题,南北湖围垦区的建设速度远滞后于尖山新区,因此,本应属于相互协调、磋商范畴的问题最终却演变为南北湖风景区的被动衔接。这种开发时序的滞后,不仅影响了区域协调的积极性,导致利益无法共享,也阻碍了区域整体优势的最大化,期待行政管理、规划建设等共同发展协调机制。

4.2 地区产业定位不清

受行政区政绩考核机制的制约,各地区资源的配置更多向中心区域倾斜,对县市域边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考虑不足,造成产业定位不清,主导产业相互冲突。尖山新区原有规划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其东部区块与南北湖风景区紧密相连,未来的定位是发展汽摩零配件、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产业定位远远不能满足相临南北湖未来建设成为以休闲度假、会议研培、银发养老、旅游地产为主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求。

4.3 区域内外交通一体化建设滞后

尖山新区与南北湖风景区因为道路一体化建设的滞后一直存在空间隔离。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仅有北侧的一条老01省道(老沪杭公路)相连,且离两地的区域中心较远,必须通过绕行才能到达彼此的中心地区。

两区域现有规划的路网结构存在错位。位于南北两侧的滨河路和山前路未能对接,位于两区中间道路的路幅宽度、断面形式存在着不统一之处,如杭州湾大道(南北湖风景区称为山海湖大道)在尖山新区总规中确定的道路宽度为46米,但在南北湖风景区规划中道路宽度为40米。随着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日益迫切,区域道路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4.4 区域生态保护缺乏通盘考虑

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属性,各个行政主体在利用时都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加之我国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在缺乏有效管制措施的情况下,各地政府一般以本区利益为导向,未经协商,擅自做出许多损害邻区利益的“球”工程,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南北湖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旅游氛围,未来尖山新区也将打造尖山湖生态旅游休闲区,在保证旅游业布局错位关联、整体融合的同时,也需要行政主体共同协商,注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一体化,避免旅游盲目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5 尖山南北湖地区跨区域协调发展探索

西方城市规划的先行者认为:“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于各自狭隘的单一范围内,必须走联合协调互补之路”,美国学者芒福德在阐述其区域整体发展理念时也指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因此有必要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尖山—南北湖地区进行新的审视,通过区域协调规划的手段制定出一种多方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引导区域整体朝着良性互动、有序竞争的方向发展。

5.1 建立上一级区域协调机构

目前区域协调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交通设施建设标准不一、污水随意排放等,很大程度上与上一级政府缺乏横向合作,更多的关注具有强势地位的中心地区有关。尖山和南北湖地区隶属的海宁市和海盐县同属于浙江省嘉兴市,近几年,两县市合作增多,嘉兴市政府也开始统筹考虑市域范围内重要地块的协调发展问题,这为建立协调平台奠定了行政基础。

在市域层面,应该将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可以由嘉兴市、海宁市和海盐县三方面抽调人员,组建尖山—南北湖区域协调委员会,确定区域协调的目标和内容(如表2)。在嘉兴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增设负责区域协调方面的长效机构,负责整个嘉兴市的有关区域协调方面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双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就合作范围和行为规则达成共识,并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政策上,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5.2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区域功能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产能过剩,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继,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内需扩张,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将是我国各地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尖山新区应该积极由制造业向现代科技研发服务转型,避免对地区的风景旅游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巩固提高旅游休闲服务业,培育生产业等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业,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南北湖地区可建设成以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旅游地产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地。通过构筑完善的现代产业支撑服务体系,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5.3 以综合交通为载体支撑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内基础设施的良好衔接是空间上协调整合的必要保证,尤其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通达性、便捷性是区域协调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系统。梳理整合现有交通资源,统一区域内和区域间交通网络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形成区域基础设施供给的共建共享的制度体系。积极解决尖山新区和南北湖地区的骨干道路贯通问题,做好路网线型、宽度和断面的对接问题,构筑两区的快速联系通道。同时以实现区域一体化为目标,按城市道路标准建设区域内主要道路及交通设施,构筑区域合理的发展框架,引导全区用地合理开发,优化整体空间布局结构。

5.4 通过共同协调构建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区域协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的关系。把尖山南北湖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共同划定生态保护区,主要包括大尖山生态保护区、凤凰-高阳山生态保护区、南北湖生态保护区和环杭州湾生态保护区(如图5)。通过清晰的生态保护空间管治区划,制定各类空间的管治措施,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区域生态资源,构建区域协调的生态保护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小龙,沈建法,陈雯.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管治尺度构建: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7): 603~608.

[2] 罗小龙,沈建法.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2):115~126.

[3]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4):397~403.

[4] Brenner N.Decoding the newest “metropolitan regionalism” in the USA:A critical overview[J].Cities,2000,(19):3-21.

[5] Ramesh T.Luk Van Langenhove. Enhancing Global Governance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J].Global Governance, 2006,(12):233-240.

[6] Mcarthy L.The good of the many outweighs the good of the on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stead of individual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3,(23):140-152.

[7] 顾朝林,张敏,张成,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1):771~775.

[8]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 ,(4):3~11.

[9] 方创琳,石培华,余丹林.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规划[J].地理科学进展,1997 ,(3):50~ 55.

[10] 王世豪.区域协调发展中县(市)域发展规划的实践与启示—论陈烈的县域发展规划的实践特点[J].经济地理,2007,27(2):275~284.

[11] 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4):41~44.

[12] Perkmann, M..Construction of new territorial scales: A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f the EUREGIO cross-border region [J]. Regional Studies, 2007,(41):253 - 266.

[13] Anke Strüver.Stories of the Boring.Borders : The Dutch-German Borderscape in People’s Minds[J]. In: Zentrum für Niederlandestudium (Hrsg.),2005,(16):235~236.

[14] Markus Perkmann. Cross-Border Regions in EUROPE[J].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10,(2): 153~171.

[15] Scott, J. W. Euroregions, governance and transborder cooperation within the EU[J]. European Research in Regional Science,2000,(10):91-106.

[16] Jochem V,Hugo P.Mega-corridors in north-west Eu-rope:Issues for transnational spatial governance[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3,(11):225-233.

[17] Heddebaut O. The EUOREGION from 1991 to 2020,An ephemeral stamp?[ M].London:Routledge,2004:70~87.

[18] 陆大道.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3):44~49.

[19] 张京祥,等.试论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J].经济地理,2001,21(5):513~517.

[20] 邹兵,等.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J].城市规划,2004,(3):9~15.

[21] 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