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农业市场化改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市场化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市场化改革

第1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我国农业的发展已从过去的数量矛盾转化为现在的结构矛盾。”陈锡文指出,过去12年,国内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从2003年的8654亿斤增长到2015年的12429亿斤,年均增长300多亿斤。即便如此,和13.7亿人相比,还有不足。现在国内粮食大概还有500多亿斤的缺口,所以必须要进口。

缺口有500亿斤,但是去年的进口量接近2500亿斤,为什么呢?陈锡文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中最突出的品种就是大豆。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豆进口量第一的国家。国内去年只生产了240亿斤的大豆,但是进口量超过了1600亿斤,大豆严重供不应求。

小麦、玉米和稻谷等品种国内基本能自给,但是也进口了1000亿斤左右。原因在于国内生产成本高,价格也高,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这几年,我们在粮食生产上出现了“三量齐增”的复杂局面,即国内的产量、进口量、库存量均增加。这就是品种结构的矛盾和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导致的。陈锡文指出,所谓农业供给不足,不是短期内根据市场需求,在品种和数量上做一些生产方面的调整,根本问题在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重点在于调结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加快体制创新。

四大原因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当前国内粮食和其他一些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有复杂的原因。

第一,价格管控不到位。随着经济发展,土地、资金、劳动力成本都在上涨,农产品价格水涨船高。尤其在粮食产业上,过去几年,小麦价格上涨了66.6%,水稻价格上涨了119%,国内粮价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出40-50%。

第二,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后,经济复苏缓慢,消费品、工业品的价格越降越低,引起国际粮价下跌。

第三,能源价格下降使得粮食贸易中的海运价格明显下降。

第四,人民币持续贬值。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都是按美元结算,人民币持续贬值不利于国内农产品出口。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农产品和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陈锡文对当前一些坊间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去年有人提出中国生产粮食经济上不划算,财政上要补贴,农民种粮入不敷出。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低,不如从国际进口。从经济上分析似乎有道理,实际上并非如此。”陈锡文算了一笔账,到目前为止,全球每年生产的小麦、大米和玉米这三大谷物最高产量是7000亿斤左右,而国内的粮食总需求大概接近13000亿斤。从国外进口,不现实、不可靠、不安全,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依靠国外的话,中国的农业不会安全,中国农民的就业和生计不会稳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努力实现谷物基本自给。

多方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锡文认为,改革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下一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见效、真正落地。

第一,要使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对东北玉米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机制。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了2300万亩,比去年减少了4.5%。现在新玉米已经上市,辽宁的玉米收购价大概在0.75元,黑龙江最低价大概是0.6元,农民遭受很大损失。但还有价补分离,价格定下去了,政府会给农民补贴。当然,农民实际交售的价格加上政府补贴,也不可能超过过去的收购价格。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东北玉米临储制度改革成功,对其他粮食品种将会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很多地方鼓励农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成效明显。要通过有效的改革和有序的市场价格来引导农民生产。

第二,要加大风险管控。国内去年的风险率超过了56%,问题很严重。以大豆为例,大豆产量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大豆的科技投入太少。所以必须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才能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过去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现在在粮食价格下降的背景下,规模经营的效果受到了很大损害。因为很多农民发现,用这么高的价格租来的地种出来的农产品,没有多少利润。但是规模经营毕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很多地方的农民发现,用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去成立当地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避开了土地租金问题。这样统一起来,更重要的是推出了土地托管和社会化服务。

第2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第3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农产品的市场化过程是农业经济融入到市场体系的过程,也是整体市场经济的眼神与扩大。农产品市场化需要对农产品市场的本身进行限制与该给,促进有效资本的流入,扩大市场发展。土地是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的第一要素,农业生产地区对于周边地区劳动与资本要素产生吸附,并形成区域限制性。

农产品市场化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区域限制,将以往农产品内部流通的封闭状态,转变为开发的流通状态。农产品市场化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投入环节中的市场要素进行市场化,并且逐步开放农业生产所需要设备、农药等物品的供给,使得工业用品得以大量的进入到农业生产当中,提高农业生产工业化水平,实现工业生产企业与农用生产企业的对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市场化需要对其中所有要素进行重视,并且实现信息的充分流通。

农业生产环节的市场化需要进行市场化引导,并且利用信息进行知音。信息本身需要开发农业市场,并且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对整体市场体系进行开放,农业生产信息在农业生产链条中良好的流通与传达。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要素,需要在投入环节中,与工业生产部门进行良好的对接,促进农业生产基础要素的积累。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周期过程的管理,并且对市场进行良好的规划。政府在促进农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需要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公共资源,并且提供相关配套设施服务,以保证农业生产市场化得到有效的执行。

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市场化则主要是指农产品的价格市场化。农产品价格在以往计划经济时期,难以符合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实际情况,由于农产品价格制定不合理,造成了农业生产积极性不足,农业资金与人才流失,农业生产的发展难以得到保证。农产品的市场化必须要注重对农产品价格的制定,避免农产品价格偏离真实的供需水平。

农产品市场化中,需要完成品销售过程的市场化,使得农产品销售过程开放,直接与农产品的需求方进行对接。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完成职能转换,退出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的运作参与,将市场管理交回市场,让市场进行自主的调节。政府在农产品销售过程市场化的工作中,要明确自身的引导职能,防止市场失灵,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的与服务。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较长,并且需求多为刚需为主,农产品与国家基本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政府需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保证农产品销售过程市场化顺利、平稳的进行。

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的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减少农民生产负担,提高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的活力。农民的自身收入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要素得到优化。当市场不断开放与扩大时,农民得到实在的收益,农业部门的劳动投入也会不断增加。优质劳动力投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实现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4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一、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速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渠道和前提,但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稳”与土地使用权“动”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农户与企业的关系。产业化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企业进入农业,第一步主要是进入农业产前、产后的经营领域,而不是直接的农业生产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企业带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向农户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市场信息,购销农产品,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第二步才是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从事农业直接生产领域的经营。

二、外连市场内育产业联合体,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市场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用法人组织形式招商引资、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发展农业企业的一般模式和必然趋势。农业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方向,并通过协议购销、合同收购或股份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农户结成合理稳定的协作利益关系,把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农业企业为农民提供优良种子、种畜、种禽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农户成为企业的具体生产单位,如此既使企业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来源,又以利益调动农民按合同种养的积极性。

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需要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市场风险,即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这需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由少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由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发展;由窄市场单元化向宽市场多元化发展,建立销售网络,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动植物产品卫生水平是保障人民生活、实现生产目的以及确保出口获得利的基础。为此,要尽快提高动植物检疫能力和水平,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与动植物检疫体制。应依法加强对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标准化程序,切实控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

四、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培养农业标准化、市场化的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国际化的基础。应尽快造就培养通外语、懂技术、善营销的高素质队伍,并逐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按照国际市场标准组织生产,为农业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结合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深加工程度,培育一批名牌农产品,使农产品不仅具有成本优势,同时也具有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全面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农业企业角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要以农业高科技基地示范园区为载体,引进、开发、推广在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农业新品种,引进无污染、高科技含量、投资回报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高新优良品种,大力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五、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清理和调整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体系,借鉴和利用有关国际农业法规保护和支持中国农业的发展。

六、政府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培育农民自发兴办的各类生产和流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处理贸易纠纷;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限制敏感农产品过度进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扶持和培育农业基地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七、引导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联合体,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八、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和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科研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绿箱政策”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育种科研支持基金;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调整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结构,引导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建立粮食安全生产、储备体系,保护中西部主产区粮食安全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的利益;加快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九、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购销市场化进程,重点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第5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工业化;中国农业;现代化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之一。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全方位推进中国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长期落后状态。同第二、三产业相比,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差太远。中国经济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必须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努力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

一、彻底改变小农经济状态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需要切实贯彻执行国家土地有偿转让政策,吃透政策精神,落实政策到位,以集体土地制度的稳定与市场化作为发展农业的基础。

(一)小农经济与实现工业化相矛盾

在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已延续数千年。当前,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的农业生产必须超越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走出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实现土地集约经营和机械化种植。小农经济与实现工业化是矛盾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状态,这个国家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小农经济需要大量农业人口,不需要特别多的工业产品,这就限制了工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工业产品市场的发展。所以,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工业化的阻力。有小农经济存在,就无法推进工业化的腾飞。长期以来,中国人已习惯小农经济,一想到改变小农经济需要付出高昂的社会转型成本,就望而却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直未能启动农业转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观念问题,是一个在思想上尚未认识小农经济延续的严重性问题。然而,如果在工业化腾飞阶段还留恋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就会遇到经济发展的障碍,就会因农业的基础落后而无法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农业生产必须达到集约规模

2003年3月1日实施的《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这对改变中国农业传统经营方式是必要的法律保障。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基础上,推进农业的规模生产与集约经营,并不是走回头路,也不是重新回到大锅饭时代,而是要在现行政策下实现农业土地的市场化集中经营,让农民自愿地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将土地集中在农业生产专业户手中,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近年来,在学术界,有些人认为不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就不能发展现代农业,就不能实现土地的规模生产与集约经营,这种认识实际上是没能跳出原有的体制思路看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权的运作十分简便与灵活,以土地的产权运作为核心,在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下,是可以进行土地的市场化集中,并不存在不可协调的阻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障碍。只要允许土地有偿转让的政策稳定,就可以保证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稳定和获取良好的经济利益。现在,当务之急是有效落实允许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下的农业土地集约经营,逐步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走出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方式窠臼。

(三)中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必须下降

在工业化腾飞阶段,为适应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中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必须降下来。如果还是7亿多的农村人口、3亿多农业劳动者,工业化实现不了。美国只有300多万农业劳动力,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按同样比例,应只需要1500万农业劳动力。但这与中国农村的现实距离太远,我们不可能很快与美国消灭差距。从实际出发,中国恐怕在近期内还有不少于1亿的农业劳动力。按这个数量,虽然比美国还多得多,但我们还是降了很多。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个目标,努力实现降低农业人口的最低目标。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表现就是农业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如果农业人口的数量降不下来,不论对新农村建设有多少投入,农村的房屋和街道变得多好,农村还是旧农村,并不是新农村。这也就是说,新农村的实质要求是农业人口降下来。为实现工业化及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应将降低农业人口作为硬任务来抓。但这并不是把农民硬赶出农村,而是城市要主动吸收农村人口,工业要创造更多的条件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因此,降低农业人口比重的责任主要不在农村,而在城市与工业的发展。

二、改革农业生产组织

为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国工业化,在农业生产组织方面,现行的一定要有实质性进展,不能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上,必须尽快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相适应,积极探索建立能达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生产组织。近几年,有些地区的农民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自发地创办生产合作组织,就是一大进步。这便于农民引进新的生产技术,便于农民与市场对接,便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色列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以色列的农业成就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在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历史进程中,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具有法人经营资格的农业生产组织,这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创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是一项基础工作。现在,城市可以发展多样化的经济成分,为什么在农村就不能搞多种经营形式?曾经起过很好的作用,而现在应进行新的创造。我们可以发展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组织。吸取外国经验,搞多方面合作,成立农业合作社组织。搞以色列式的合作组织也好,搞自己创新的股份合作制组织也好。总之,不能还是。

我们主要应搞家庭农场。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组织基本都是家庭农场,这是很成熟的经验,应学习与借鉴。从发展的趋势看,中国农村走家庭农场化道路是早晚的事,应该早走,而不要拖到不能拖的时候再走。

我们还应发展个人或法人投资的大农场。一般说,大农场数量少,但一个农场顶几十个或几百个家庭农场,具有更大的经营优势。要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的误区,就要大胆向前走,允许各方面力量进入农业领域,创立大型农业生产组织。中国的农业保障不单纯是土地问题,还要在更新农业组织方面下功夫,需要创办中国特色的大农场。 转贴于

三、采用市场化方式经营农产品

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化经营组织,进行公司化运作,不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就是说,除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和农民自留的消费部分,其余的农产品全部通过市场交易。为此,必须建立农产品经营公司,同其他行业一样,进行资本运营,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提供条件。

(一)政府不要充当市场中介

在向农产品营销市场化迈进的过渡期,许多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销售有过直接资助或进行组织控制,不论其出发点和效果如何,都是反市场化的做法,不能再延续了。中国的农业发展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不能成为政府包办的产业。政府充当市场中介的弊端很多,其中,最大的弊端是政府赔不起。如,政府号召农民种大蒜,农民都种了,丰收后,好卖或是特好卖,那没有说的;倘若市场不好,大蒜卖不出去,又当如何呢?农民怨政府,政府是好意,农民不怨政府,大蒜卖不出去,就没有活路。所以,政府不要介入其中,不要只包盈不包亏。政府是做社会工作的,不是作市场中介的,政府没有能力负责农民的损失问题。政府可以招商引资,可以技术推广,还可以作市场主体,就是不能搞市场中介。现在,县一级和乡一级政府特别喜欢指挥农民,让农民干什么,农民就得干什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很不正常,是与市场经济不合拍的。这其实都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后遗症,我们在工业化腾飞阶段必须要给予清除。

(二)销售农产品需要资本运作

从创新的角度讲,农产品的公司化、市场化经营是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市场保障,是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障农业生产者稳定收益的基本条件。经营农产品的公司在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搭起资本运作的桥梁,以现代资本经营的方式为农业经济服务,可将农业发展带到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链条中,使之能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其创建意义十分重要。同时,要与第二、三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的现代农业不能仍是在无金融体系支撑的状态下生存。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处于小农生产的发展方式下,现代金融机构难以进入农业领域,原有的农业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也逐渐消退,甚至将自身的主营业务转向城市。显然,离开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撑,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性银行和融资能力很小的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中国农业迈不开现代化发展步伐。因此,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先进的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产品经营公司成为产业主体,现代金融机构必须大举进入中国农业经济领域,构建相对完整的农业金融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在这方面,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其重要性并不仅在于支撑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更在于第一、二、三产业需要以此为基础实现协同发展。

四、国家应负责农业技术进步

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需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农业科技研究。技术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在现代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相比减轻农民负担,国家供给农民先进的生产技术更重要。

(一)技术进步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发达国家都把对农业的投入摆在重要位置,为农业技术研究创造最好的环境和条件。而在所有的农业投入中,重要的是技术投入。技术代表的是劳动力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这一水平决定劳动力整体的发展水平。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技术也发挥主导作用,但从事农业劳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体力,传统的耕种模式要求劳动者必须有强劲的体魄。而在现代农业中,智力因素更重要,没有高智力的投入,就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无法改良土壤,更无法得到优良的品种。农业是随着技术进步发展的,从机械化农业到生态农业,从传统畜牧到现代优质的良种畜牧,这些变化都是由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的。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是在农业技术水平上,农业技术上不去,农业的发展就受到制约,国民经济就要受影响。发展农业一定要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做起,哪个国家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其农业发展就会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在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更需要推动农业进步,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进步。

(二)保障农业技术进步的资金应由国家负责投入

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国家应负责农业技术进步,即负责全国的农林牧副渔的良种培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讨论农业生产问题。而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农业技术投入。在中国农业走向市场化进程中,唯一不需要市场化的就是农业技术研发投入。这不是市场化能解决的问题,在世界各国,都由政府统一负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得到集中体现。因此,中国也不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搞市场化,中央政府必须调集充足财力保证全国性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国家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统一负责和财政支持。农业技术研究是长期的过程,非常耗费时间和财力,而且也需要最优秀的科学家。但除时间和人才外,最重要问题是必须由中央财政负责农业技术基础研究的全部资金投入。是否重视农业,关键看为农业技术进步的科学研究投入多少资金。

五、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尽快提高农民素质

中国农业要在二十一世纪走出传统模式,走上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劳动主体方面实现转变,即提高农民素质。

(一)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是提升农民素质

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农民。只有提升农民素质,才能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为:一是提升农民的文化知识。文盲不能当农民。今后,不用说文盲,就是低素质的农民也是落伍的农民。大力普及农民的文化知识,这是农民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条件。二是提升农民的专业知识。未来的农民要懂得生物工程、机械化原理、农药知识、畜牧知识、气候知识等,并且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现在,美国的农民就是多面手,做哪样儿活都会,是知识型农民。而我们的培训目标也是要将中国农民培训成知识型的农民。培训费用也要由政府支付,这是支持农业走向现代化,是关系国家经济基础的大事。三是提升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中国农民必须走出传统农业,奔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空间。要让中国农民了解市场经济的规范要求,了解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走势,知道怎样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之地。

第6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难点

难点之一:小马拉大车,内部管理难到位。

从基层案例来看,比如山西省粮食产销基本平衡区,按行政区划分现有101个县(市)。根据国务院规定,1996年农业发展银行增设地市级以下机构11个地市行和56个县支行,随着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日益发展,很难适应全省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需要,特别是1998年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管理后,这一矛盾更显突出。之后,各地市行报经上级行同意,在未设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的县区相继增设了43个信贷组,从而使全省农业政策性业务由向自营转轨迈出了重要一步。经过近几年的实际运作,这种体制和模式虽然在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暴露了自身难以解决和克服的矛盾。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全市现有13个县(市、区),但农发行的自营机构仅有1个支行,1个地方行营业部,其余10个县(市、区)全部为信贷组;人员编制,大县信贷组3人,小县信贷组2人,而信贷组却要承担一个县级支行的业务,业内人士把它形象地喻为“小马拉大车”。由于这种体制的限制使得上级行各项规章制度根本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下情不能上传,上情不能下达时有发生,农发行的职能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

难点之二:多元化竞争,动态监管难见效。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呈现了多元化渠道,粮食购销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全面打破。从今年一季度山西省长子县的业务运行情况看,全县购销企业出现了“四难”,这对全县粮食购销企业“粮老大”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是粮源难控制。实现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私商粮贩由暗变明,粮食市场呈现了国营、集体、个人多元化收购渠道,他们既搞加工,又搞流通,粮食部门控制粮源的难度日见增加。二是质量难保证。由于收购市场的变化,不符合标准的粮食,特别是高水份粮,你不收有人收,相互进行不正当的竞争。面对这种局面,如果粮食部门严格执行标准,必然会坐失商机,流失粮源。据我们对山西省长子县21个粮站库存检查掌握的情况看,今年收购的粮食水份和杂质大都在等级以外,因此粮站入库前不得不进行二次加工整理,投入了一定人力、财力、物力,无形之中增大了粮食成本,增加了贷款风险。三是价格难稳定。今年山西省玉米收购退出保护价后,一些粮站在市场行情中压级压价或抬级抬价,私商粮贩更是无利可图时观望,有利可赚时抬价抢购,造成粮食价格极不稳定,据调查,今年1月份收购玉米每斤040元,4月份每斤玉米曾一度涨到了045元,目前玉米价格稍有回落,且粮食收购价格每周都有变化,山西省分行、省粮食厅每旬的购销价格已无指导意义。四是销售难顺价。由于收购价格的不确定性,大部分粮站很难适应市场的过快变化,使不少粮站购进的粮食不能顺价销售,个别粮站也因没有把握好市场行情和落实好购销合同,而背上了亏损包袱。由于粮食市场上出现的这些新变化,给信贷员对企业库存实施动态监管增加了从未有过的难度。

难点之三:购销业务难发展。

今年以来,山西省全省购销业务普遍萎缩,部分县(区)极度萎缩。以山西省长子县为例,全县购销业务较去年同期相比仅占比例的68%和25%。出现这种极不正常的购销市场变化,既有全省粮食市场化改革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引起的变化,也有辖区内人为因素的影响。分析全县购销市场变化,主要原因有:一是全县玉米退出保护价后,购销市场很快呈现了多元化渠道,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占市场份额下降,购销主渠道的作用削弱。二是农行对购销企业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后,三类以下企业贷款减少,直接影响了全县购销业务。三是粮食系统局领导更换和部分粮站站长、会计调整,人员思想不够稳定,这也是影响全县购销业务的原因之一。

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对策

对策之一:认真执行粮改政策,积极拓展信贷业务范围。

在对粮食收购贷款的管理上要认真执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信贷政策,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品种――冬小麦,继续落实敞开收购政策,足额供应资金,非保护价收购的玉米、小杂粮等,坚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发放收购贷款。同时,随着粮食、棉花收购体制的全面放开,在农业政策性业务逐渐萎缩的情况下,应增加农业发展银行新业务,恢复农业发展银行在1998年划回农业银行的扶贫贴息、林业治沙、河道治理、农业开发等专项贷款业务,并相应增加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业务。另外,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客观需要农发行在农村发挥类似国家开发银行的职能,从而使政策性银行理所当然地承担政策性责任和义务。当前,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政策性信贷工作的新路子,寻求新的信贷支持点,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油购销业务,向具有高附加值的粮油深加工转化业务,向国有购销企业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延伸。

对策之二:加大收购资金监管力度,规范企业业务经营。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全面推进,粮食购销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更趋活跃。对此,我们除认真执行那些行之有效的封闭运行规章制度外,还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库存监管环节是收购资金被挤占挪用的多发环节,应作为业务工作的“龙头”来抓,举龙头带龙尾。对贷款形成的新老库存实施分类管理,分别监管。第二,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在坚持落实原有制度“一基三专”帐户管理的基础上,经常分析企业会计财务和统计报表,经常核实企业库存,关注企业经营活动,坚决防止企业搞资金体外循环,彻底杜绝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悬空贷款债务。第三,加大对企业违规违纪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国务院《粮食收购条例》和《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大胆依法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报告问题,解决问题,对有严重挤占挪用收购资金行为的企业,坚决实施信贷制裁,并追究经济、行政、法律责任。

对策之三:努力改善金融服务,促进企业深化改革。

一是彻底改变农发行现行机制,尽快在没有设立县级支行的县(区)增设机构,完善和改进服务功能,为开户企业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结算服务。二是利用银行自身优势,适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三是积极支持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改制步伐,帮助企业搞活经营,增加竞争能力。四是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构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银企关系,共同管库、共同查库、共同把关、共同发展、形成管理合力,提高银企效益。

第7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信息监测预警是完善农业市场体系的基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改造传统农业关键是采取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激励生产者采用现代生产要素。我们理解,所谓的市场方式就是以面积、产量、价格、库存、消费、贸易等产销信息变化,引导生产者进行科学决策。不只是生产者经营决策,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平等交换,都是市场信息为依据的。可以说,公开、透明、全面的信息是现代市场体系、现代农业管理的数据基础。要改造传统农业,就必须夯实数据基础。目前经济发达国家都由政府主导,建立了从采集、分析到的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特别是美国农业部的信息监测预警已经成为服务农场主、经营者和需求者决策的重要工具,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风向标。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秦富所长将其实际效果总结为“三权一利”,即主导了国际市场话语权,掌握了供求调控主动权,把持了世界贸易主导权,维护了美国农业核心利益。

我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与美国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都开展了农业监测预警工作,但在引导生产和国内外市场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原因可归结为四方面:一是战略定位对上不对下。美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经营者开拓市场服务,而我国更多是为领导决策服务,涉农信息生产者“看不见、听不懂、用不上”,也没有相应立法来保障信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各部门采集的价格不是交易价格,与市场的实际行情存在差距。二是体制机制各说各话。我国农业经济运行由不同部门分段管理,各环节信息分别掌握在不同部门中,同一品种的信息采集和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而美国由农业部统一开展农业统计、预测和,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权威性。三是队伍分散实力悬殊。美国农业部下属的34个局中有12个局与监测预警直接相关,每个品种团队由4~5名具有经济学、统计学理论功底的研究人员组成,而我们分散在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虽然不少,但没有形成合力,且缺乏稳定专职的信息采集、定量分析和行业专家队伍。四是基础支撑技术落后。与美国庞大的数据库和规范的分析模型相比,我们还没有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及符合国情的定量分析模型。

第8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关键词:市场化取向改革;体制机制;市场采集;品牌培育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有力抓手,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说是荆棘丛生。在2016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凌成兴局长对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做出了“三个积极变化”“三个大幅下滑”“两个居高不下”的基本判断,形势异常严峻,前所未有。从内外部环境看,改革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进退失据、无所适从的地步,同时又再次证明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只有用改革的思维和方法解决改革中凸显的问题,才能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进而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笔者在总结市场化取向改革取得的宝贵经验基础上,剖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提振市场信心进行思考探悉。

一、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背景

烟草市场化取向改革是随着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行业的不断自我完善应运而生的,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并将市场资源配置由基础性转向决定性,2014年12月,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被确立;2014年1月,国家局凌成兴局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三大课题”,其中一项就是改革的红利在哪里?经过反复酝酿,深入调研,2014年,凌局长提出,将京津冀作为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试点和先行单位,2015年3月,市场化取向改革现场会在河北召开,凌局长用“一个突破口,三个新跨越”肯定了河北烟草在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上取得的经验和获得的较大成功,同时也标志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全面铺开。

二、市场化取向改革取得的成绩

改革释放红利。从试点单位到全国到销售数据看,市场化取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河北烟草实现了卷烟年增销量超过10万箱,商业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商业税利超过100亿元,这“三个新跨越”,全国推开后,全国指标也大幅增长。2015年,烟草行业全年实现税利总额11436亿元,同比增加919亿元,增长8.73%;全年上缴税收和利润10950亿元,同比增加1840亿元,增长20.2%。

三、市场化取向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

改革以来,工商零共同面对消费者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四大难题日益凸显、工商利润透支的大背景下,产销不平衡、供需不平衡、增长乏力与保税利增长的三大矛盾愈演愈烈,阻碍了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发展。

第一,产销不平衡的矛盾。近年来,卷烟销量逐步进入拐点,销量增幅减小,到了2015年卷烟销量实际同比下降了2.36%,这与经济发展、禁烟以及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条例》等政策措施有一定关系。2015年经济运行就已经非常困难,之所以能够实现利税同比增长8.37%,主要是卷烟结构的提升和成本费用的控制。据相关数据,2015年仅全行业会议费、招待费就分别下降34.4%和49.95%。销售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导致了库存高企,产大于销。

第二,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按订单组织货源”是当前卷烟需求预测的重要指导原则,一旦需求预测失真,直接影响到决策层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就目前看,由于信息采集工作量大、信息采集人员均为客户经理兼职、再加上零售户对信息采集的积极性不高,需求预测工作举步维艰。在市场滞后性的影响下,零售户对市场前景认识不足,对于货源少的品牌,盲目提报,以不真实的“需”定的“产”,最终结果肯定是供需不平衡。虽然市场化取向改革促进卷烟品牌的重新洗牌,使得大品牌更大、地方品牌逐步萎缩,但是很多大品牌已经提前透支了未来发展空间,而地方品牌也过早被扼杀在摇篮里,很多大幅增长的品牌出现了供过于求,紧俏品牌已不再紧俏,畅销品牌也不再畅销。

第三,增长乏力与保税利增长的矛盾。从2016年一季度全国重点品牌销量下降来看,在改革的过程中,放任了市场的决定作用,甚至盲从于市场表象,把改革当作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在目标压力的趋势下,所有品牌急于抢占市场空间,减轻库存和任务压力,工商走入了无差异投放的误区,也消除了货源的差异性和地域性,客户毛利水平锐减,市场状态疲软,改革进程被市场绑架。全国工业企业在卷烟销量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都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工业企业把目光瞄向了细支卷烟和新品的开发和推出。细支卷烟在细分市场的前提下推出,取得了一定成功,然而后期却一发不可收拾,各工业企业不断推出细支新品,不断跟风,可谓鱼龙混杂,细支品牌竞争加剧,使培育无所适从。除细支卷烟外,各工业企业还推出大量的普通规格的新品,以期在不景气的市场中增加销量、分一杯羹。在没有调研,没有规划,没有目标人群的情况下,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新品不断出现,呈肆意蔓延的趋势,这必将影响品牌的发展。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已迫在眉睫,解决三大矛盾,焕发市场生机,势在必行。

第一,完善体制机制是基础。市场化取向改革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市场化,资本主义搞纯市场化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发,中国改革开放中充分借鉴和吸取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在搞市鼍济的同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用市场和计划两只手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样烟草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缩影,在烟草内部推行市场化取向改革是推动资源合理流动的有效手段,是大势所趋。但是也要有计划、有调控,避免出现资源的过度流动,导致“过剩”危机,在推进市场化过程中,所谓的市场预测数据、市场采集数据都掺杂着非市场化的因素,所以需要烟草生产和销售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有效降低非市场化的影响。要加强生产环节的供给侧改革,做到产销平衡,货源衔接也必须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对品牌的发展有规划,有预期,在符合市场规律和品牌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安排生产、安排合同衔接。市场和宏观调控两手并用才能顺利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不断深入。

第二,良好的市场状态是前提。保持卷烟良好市场状态重点是保持“价格稳定、库存合理、投放均衡、经营规范”。一是保持市场价格稳定。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时刻反映供求关系,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工业企业要注重品牌内在品质的稳定与价值的提升,商I企业要准确及时了解、把握市场真实需求状况,做到投放稍紧平衡,还要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成立零售户自律组织等,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定。二是保持库存合理。库存过大,必然会造成品牌在市场上的供过于求,市场疲软,甚至卷烟的流动;同样库存过小,也会造成市场的供不应求,销量小,影响品牌培育。实现库存合理,首先是要采购适销对路货源,其次是引导客户科学订货、合理订货。三是货源投放要均衡。要在细分市场、客户和品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市场、不同业态的客户、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不同时间的市场需求,依据可供货源总量及品类结构,做到有的放矢、科学投放,力求使适销的货源满足真实的市场、适销的品牌供应真正的客户。四是做好规范经营。规范经营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是行业发展的基石。要从教育认识、行为规范、日常监管上下功夫,保持卷烟经营的规范,为市场保持良好状态打好基础。

第三,提高信息采集的精准性是关键。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核心要义就是以市场需求为着眼点,倒逼商业企业组织适销对路的货源,工业企业生产市场需要的货源。市场需求的来源是零售环节基础数据,如品牌的销量、市场价格,社会库存等信息,然后加工预测,形成商业的货源采购计划,而工业则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如何提高信息采集的精准度是摆在市场化取向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传统方式采集。将信息采集工作向全员延伸,全员下市场盘点库存,了解客户动销、零售价格等信息,为卷烟订货提供依据。二是应用现代方式采集。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采集精准度,为零售户安装了扫码枪,以期客户扫码销售,获取精准信息。但从扫码枪上线运行情况看,零售客户主观上未能感受到扫码销售对其经营带来的好处且费时费力,扫码枪使用率较低。基于此,我们探讨创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发附近查询功能,使零售户信息采集与烟草数据库关联,消费者通过附件查询功能输入购买卷烟的品种、数量,微信平台自动回复能够满足该条件的附近商家和地理位置,在方便消费者购买的同时提高了扫码销售客户的盈利水平。如果项目开发成功,零售户会体验到扫码销售的益处,实现提高信息采集精准度和提升客户卷烟销量双赢,为深入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奠定基础。

第四,品牌培育是核心。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应充分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根据地区实际,按照“控量、稳价、铺面”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铺开销售,打牢市场基础。对各品类及规格进行严格划分,细化品牌培育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品牌上柜。根据地域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城镇、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将品牌进行归类切割,明确品牌培育重点及数量,精准培育品牌,确保培育一个成熟一个。严格控制新品引入,完善新品准入规范,明确引入标准。卷烟规格数量要有一个合理的空间,不能盲目引入,要引入名优新品、精品并集中精力做好市场推广维护工作。对于培育不成功的品牌要及时退出,坚决不引入市场需求度低、没有自身特色、培育潜力较差的品牌,严格限制没有品牌定位的新品进入市场,及时清退长期滞销的卷烟规格,实现品牌规格的精简,重点规格突出,品牌集中度提高。

第五,挖潜农村市场是突破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70%,历年来,中央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问题,十以来,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土地流转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这种发展预期也得到了中国企业巨头们战略转移的印证,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把拓展农村市场作为未来业务提升的发力点,纷纷在农村跑马圈地。在当前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全面禁烟和公务大宗消费受限的大背景下,城市卷烟市场发展到了瓶颈期,而中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农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小,所以我们要把挖潜农村市场作为我们工作的发力点,作为经济提升的增长点,作为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在做好维护好现有市场的前提下,向农村市场发力。一是细分农村市场,摸清市场底数,将经营能力强、周围消费群体大、诚实守信的农村客户优先列入终端扶植范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二是加强农村客户培训,用现代营销理念引导农村客户转变粗放的经营模式。三是对农村归来与外出人员、红白事举办信息进行摸底,制定节前人员返乡与节后外出人员卷烟消费回馈、营销方案,提高农村重点品牌市场占有率。四是全力推进重点品牌在农村梯队性上移。转变农村市场只能销售三类以下卷烟的思想,以零售业态和经营规模为依据,确定重点培育品牌规格及数量,加强品牌上柜的考核,通过消费引领,分批次培育重点骨干品牌在农村市场落地生根。

总之,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预测机制就是要解决产销不平衡的矛盾、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调整市场状态、加强品牌培育、发力开发农村市场就是要解决增长乏力和保利税增长做贡献的矛盾。这也是深入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在改革的道路上只有敢于实践、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才会取得改革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何青国.商品与质量[M].北京:商品与质量杂志社,2015:30.

[2]李宝国.列宁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第9篇:农业市场化改革范文

一、市场化与开拓农村市场

要开拓农村市场,必须加速农村的市场化。市场化的基本方向应是发展分工和完善市场体系,这是由发展农村商品货币关系和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一)深化农村分工

市场的基础是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扩大又取决于分工精细的程度。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分工和专业化应是市场深化的应有之义,事关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市场的顺利开拓。农村分工深化体现在三个层次:(1)区域间分工,即具有不同禀赋特征的农村地区间的分工。分工的目的是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由于农村各地在工农业基础、资源条件以及开放程度等方面互不相同,所以应选择最适宜于当地发展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其他地区的交易中获得利益。(2)产业间分工,即同一区域内一、二、三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农村最近几年兴起的农业产业化,是产业间分工协作的集中体现。(3)农业产业化的分工。不仅包括大农业中农、林、牧、渔的分工,还包括种植业内和养殖业内的分工。农业产业内的分工,就是要求农业生产能够从农副产品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出发,结合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向市场提供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优质、特色产品。

当然,要深化农村的分工,还必须适应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等农业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产品、水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才能降低农业成本,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培育和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

1.健全农产品流通市场。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包括有形的市场设施的建设、农产品运输能力的提高和储存条件的改善;第二,建立统一、透明、公平的农产品市场交易规则。第三,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产品收购环节的垄断并未使国有粮食企业真正受益,反而助长了工商等部门的寻租行为。因此,尽快消除农产品的垄断性经营,培育多元化的交易主体,鼓励和发展竞争,应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第四,发展多样化的交易方式。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交易还以零星的现货交易为主,严重地阻碍了农产品在国内、国际间的顺利流通。因此,应在扩大和完善农产品零售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批零相互衔接、相互依托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保证现货交易规模和数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通讯设施,积极开展农产品的网上交易。

2.发育农村的要素市场。农村要素市场的发育迟缓,现已成为阻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要着重发育的要素市场包括:第一,劳动力市场。要解除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人为限制,增加市场的硬件设施投资,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劳动力的出入提供平等、全面、系统的服务;第二,金融市场。要处理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农村信用社在调剂地区间的资金余缺,对农村产业发展融资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在严肃监管制度的前提下,还应适度发展农村的民间合作金融,引进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目前金融市场缺位的状况。第三,技术市场。一方面要把农技推广站、农资公司、种子公司、庄稼医院等培育成农业技术市场主体,另一方面鼓励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村“联姻”,通过市场的有偿交易来衔接农村的技术供求。第四,产权交易市场。目前要尽快发育的农村产权市场主要有两个,即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和乡村集体财产中农户按份共有的那部分财产的产权交易市场。因为没有这两个市场,农村中资本和人口的转移会受到抑制,这已成为目前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所面对的现实。

3.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这一市场的发育和规范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及时顺利地获得各种高品质的生产资料。而当前,农村的生产资料市场问题相当突出。一方面假种子、假农药和假化肥屡禁不止;另一方面供应渠道狭窄,存在着价格垄断和品种垄断。因此,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一要规范,即整顿市场秩序,加大对商业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二要发展,即拓展渠道,引入竞争机制。

二、产业化与开拓农村市场

为适应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中国加入WTO的需要,必须在全国广大农村尤其在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此,一方面应借鉴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验,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选准方向,大胆探索,积极推进。

(一)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的启动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一要鼓励和引导,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应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第二次起飞的突破口,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业创业,实施“富民工程”;二是资金支持,就是要进一步优化支农资金的分配结构,把农业产业化投资作为重点,同时健全农业信贷机制,让更多的贷款投入农业。在产业化的选项上,要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有市场潜力、科技含量高、富于特色的项目。在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模式上,根据已有的实践,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宜先建龙头企业,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带动并培育出专业农户;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应先培育出专业农户,然后在专业农户产生出对社会化服务及龙头企业迫切需求的情况下,再创造条件,发展龙头企业。

(二)强化产业化系统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系,延长产业链条

没有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和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的相互衔接,也就不成其为产业化。所以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信息的传递,产中的技术指导、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产后的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必须环环相扣,分工协作。这样,产业链才能延长,一体化经营才能实现。当然,产业化系统中各环节的联结必须依靠农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积极参与。

(三)培育和逐渐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的“灵魂”,它解决了专业农户与市场的对接问题。如果没有社会化服务,专业农户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的一个个孤岛,它所需要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无法从市场中获得,它所生产的产品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更谈不上加工增值。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社会化服务。当然,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阶段的需要逐步健全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河南漯河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在专业农户创建时期,应发展各种技术协会以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保证专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专业农户的生产进入正规以后,为了确保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顺利销售,各种各种供销服务公司发展就非常重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应在供销服务公司的基础上形成龙头企业,帮助农户进行农产品的加工。

(四)提升农业产业化系统质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机制

农业产业化系统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应不断提高生产项目的科技内涵,广泛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化的作业方式和管理方式;二是提高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要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不断的降低成本;三是逐渐改善利益结构。通过促使环节间由简单的买卖关系向共谋共利关系的过渡,把整个产业化系统变成一个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城镇化与开拓农村市场

农村城镇化事关农村的市场发育、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市场的开拓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小城镇的健康发展,避免传统城市化道路的种种弊端,在发展小城镇时,必须在城镇的发展规划、设施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能否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是否同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2.能否吸引城乡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3.能否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对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从宏观上讲,小城镇的布局必须科学合理,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诸如人口、资源、交通、通信、经济结构特点和市场发展前景等来布局。不能仅从现在的行政区划出发,乡乡建镇,一哄而起,不切实际的贪多求快,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从微观上讲,要做好新建小城镇的区域规划和功能设置,在主导产业、城镇规模、管理模式和发展思路等方面都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对小城镇的住宅、厂房、市场设置以及各种公用设施也应进行综合开发,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并适当留出余地,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和居民增加对城镇功能的各种需求。

(二)多元投资,协同参与

在新兴小城镇的建设中,必须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的局面。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应当集中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特征的项目的建设上。解决其他大批建设资金的根本途径在于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投资体制,吸引各种投资主体的积极参与。其中这些主体包括金融机构、各类开发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也包括广大城乡居民。在小城镇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吸引农民参与进来,应鼓励农民自带资金到城镇来兴业安家。对于无力投资的农民,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应通过融资体制创新或以工代赈等方式,使其有机会成为小城镇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三)要同农村的产业化进程相协调进行

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应当与农村的产业化相互协调,同步进行。首先,在农业产业一体化过程中产生的新兴二、三产业应该成为小城镇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应当成为农业产业化各环节所需技术、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中心。其次,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分散在各个村里的企业,凡适宜于搬迁的,都逐步搬迁到城镇上来。同城镇也应为乡镇企业的进入在企业布局、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市场和政策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前作出相应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和组织化水平,为农村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四)制度变迁先行,管理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