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区域规划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区域规划的认识

第1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1.适合高年级的综合性课程区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区域性、战略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与此相关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文化等方面,其中还有许多技术与工程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课程强调综合性和区域思维,基本都安排在高年级学习。因为规划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接触最多的是城市小范围的建筑和规划设计,因此,对于涉及研究大范围区域问题的课程一般安排在高年级开设。可以让学生从小范围的城市设计逐步过渡到大范围的区域研究,逐步学会宏观、综合、系统的区域思维方法。

2.难以进行真实的区域规划实践规划实践是城乡规划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所有空间规划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之一。由于区域规划研究的对象“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要素繁多而且复杂,编制规划通常要一年甚至数年时间。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只有几十个教学时数,学校的教学实践经费又极为有限,学生实地实习时间也有限,所以“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实习,多数都只能在校内“假题真做”,进行专题性或概念性的实践教学。

二、案例教学在“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需要出发,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现代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的日新月异,教师更应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分析规划理论课基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更加直观明了。案例的选择要注意代表性和典型性。国外的案例,如纽约大都市地区规划、大伦敦规划、巴黎城市地区规划、莫斯科城市地区规划等。国内的案例可选择多种类型,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案例,如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规划;中西部的规划案例,如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成渝经济特区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教师通过介绍案例,可以拓宽学生区域视野,加深学生对区域差异的认识。通过典型、真实案例分析,学生能对地区情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加深对规划理论、规划方法的理解,并对现实问题产生兴趣。案例剖析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桥梁,既可以深化扩展教学内容,又可以弥补教科书中的不足。

2.案例讨论区域规划的案例讨论适合规划理论部分,可以和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内容,结合各地区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提出讨论主题,让学生预先阅读材料,充分准备。可用案例如大珠三角规划、广州市战略规划、三旧改造、厦深高铁对区域经济作用、某市创意产业园区评价等,选择其中之一,组织课堂讨论。案例讨论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案例讨论中,要让学生自由发言,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争辩能力。案例讨论中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在讨论前要精心筛选案例、提出主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防止跑题。教师还应总结点评,理清有关的概念,阐述争论中有关的理论和知识,把握好案例讨论最后一个环节。

3.案例模拟实践“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只有几十个学时,限于本科生的教学时数与经济能力,基本上是采用“真题假做”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真题假做”是案例模拟化的教学方法,可选取学生熟悉的本地的市、县或镇,作为区域分析和规划的具体对象。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规划需要的相关资料。区域规划的“真题假做”要求学生多画图,从区位图开始,到现状图、空间结构图,最后画出总体规划图,用图说话,让学生经历整个规划流程。限于现状认识及资料的有限性,学生的规划方案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概念性的表现。通过实践,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达到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结论

第2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一、各类新区域规划推出的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成效明显。但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相继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横琴岛等10多个区域规划性和指导性文件,出台速度和力度都前所未有。

中央如此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有三个主要背景:第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重视。此时正值区域发展的,已经由过去重视产业发展转向重视空间布局的优化。第二,中央与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区域规划的实施中,既有中央从全局性利益考虑,也有地方利益的驱动,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在新区域规划中,不是要给地方区域多少政策优惠,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第三,目前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主要依靠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两个地区的单极驱动逐渐转变为依靠多元化驱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依靠包括中西部在内的更多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来支撑。

透过2009年我国密集出台区域规划之现象,探究其出台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和内部来分析。从外因来分析,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外市场萎缩,传统外贸依存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尤其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冲击最大,这就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极,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不仅需要依托于产业发展,也需要依托于区域发展。从内因来分析,以国家全局战略为维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增长的方式却存在着土地粗放利用、资源开采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从长远来考虑,需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因此,在“十二五”规划来临之际,中央政府深谋远虑,在全局上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和效益迈进。以各区域自身发展需求为维度,我国各个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现在面临着进一步提升的任务,这就需要更长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构想。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刺激下,这些地区发展较快,具有了升级腾飞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出台的规划是这些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也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

二、各类新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与重要意义

新区域规划和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需要从三个层面去认识:一是着眼于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要推动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继续加快发展、率先开发开放;另一方面,要推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前者包括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指导意见、关于珠江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的纲要等,后者包括关于促进广西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宁夏发展的意见等。二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比如资源节约型战略、环境友好型战略、产业转移战略等。这些方面,包括国家已经颁布的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以及最近的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大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这些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密切相关。三是基于国家深化开放合作的需要来制定,比如海峡西岸规划的制定,是基于发展两岸关系提出来的(范恒山:《区域规划和文件体现三个战略指向》,省略/,2010年1月)。

国家密集出台各类新区域规划,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深层意义。一方面,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措施的出台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了规划批复的步伐,客观上对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另一方面,新区域规划体现出中央政府在干预区域经济政策上思路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是由中央直接决策、统一实施的,是国家战略,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战略;而如今这些区域开发规划,更多的是由地方政府主导,上报中央政府批复,使之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战略,更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轮中央政府批复的区域规划,并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运用得当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当然,作为国家层面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央政府肯定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大型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开始从“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模式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制定未来区域规划的新理念。

三、新区域规划将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首先,新出台的区域经济规划有利于促进东南沿海的产业升级,促进空间布局的优化,构建新的经济布局,使我国区域经济版图更加细化,区域经济增长点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展开,不仅构建了区域经济的点面结合、左右联动的格局,而且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次,新区域规划进一步保持了“面朝大海”的趋势,从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辽宁沿海区域和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等等,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将形成。而这样的转型将会体现在区域经济的板块轮动上(陈栋生,《沿海经济区将连成“金项链”》,省略/,2009年1月)。最后,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和已有的增长极肯定会有一定的联系或部分重合,如东北地区(包括部分地区)有望成为具有强劲增长势头的新增长极,北部湾和海西区是南部沿海地区的新增长极,西南的成渝地区,西北的关中――天水地区,中部的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地区,都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地区。由此可见,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

实施新区域规划、重构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在产业选择方面有所雷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政府承揽了过多的事务,等等。

诚然,对于那些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大体相当的区域,规划内容上有些相似或相同,是难以避免的。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此外,规划是战略性、导向性的,关键看这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否合理,这就要求从国民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的范围,确定本区域的分工地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尽量避免把中央政府批复规划视为一种“政策待遇”,各地都要普惠到,争戴一顶“帽子”。如果每个区域都由中央政府批复一个规划,这是不现实的,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区域规划,要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实现“竞合”双赢。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是矛盾统一体,不能截然分开,人们称之为“竞合”,在竞合中实现双赢。事实上,已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就包含跨区域的合作,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就跨越两个省级行政区,也就是说中央一直在努力推进区域合作。可喜的是,地方政府现在也认识到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形成了一些地方首长的定期协商机制,如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有些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自主建立了利益补偿机制,还有些地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领域展开了实质性区域合作。但是,必须指出,现有的区域合作都是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缺乏企业为主体的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区域合作,这一模式是有待突破的。

综上所述,新区域规划走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基础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体现了我国更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集约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

第3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 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 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条件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

结语:随着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书目:

第4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镇体系;规划;建设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s rapid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ity, city and between the region are increasingly linked, urban system to study more and more, combining with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on urban plan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urban system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o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Keywords: market economy; Urban system;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所谓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或—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城镇体系规划的建设建议

2.1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2.1.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1.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2.1.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要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

2.2.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2.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2.2.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2.2.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2.2.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2.3要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对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陛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同时注意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2.4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雾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2.5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3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深入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促进我国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亭,何深静,魏立华.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框架的新走向 .《城市规划》,2008,3.

[2]耿纯,陈巧凤.浅议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安蕾,张沛.城镇体系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安徽农业科学》,2010,18.

第5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美国 大都市区

1. 绪论

人类科技日渐发达,世界城市也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在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城市化两大背景下,大城市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大,其在空间范围上构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周边城镇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之间的竞争也形成了世界经济竞争的缩影,协调发展大都市区城市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大都市区规划模式的演替及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以求为我国区域规划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2. 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与政治体制相对应,美国国土规划的职能主要在地方政府,在规划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政府而是社会组织,所以,美国整个规划体系是一个以地方为主、高度分散、缺乏高层次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美国至今还没有进行国家级的系统的全国性国土规划,只有问题导向型的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相关内容也分散在相关规划中。整个规划体系由联邦的公共土地用途规划和区域开发规划以及有关的政策、独立的州综合规划(只有部分州)、州域内的区域规划、地方政府综合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组成。

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是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维护国家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美国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模式演替分析

美国是大都市区发展进程最快也是最明显的国家,也是提出大都市区概念的地方。美国大都市区起源于上世纪初,到40年代逐渐成熟。而目前,美国已经有268个大都市区,百分之80的人口居住在大都市区,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将美国大都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都尤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并与之相适应。

3.1 单中心城市区域的对外扩张

19世纪后期,是美国经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使得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这一时期,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并控制着周围区域的发展,为了突破城市行政辖区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束缚,中心城市采取了对外扩张的发展模式。而对外扩张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兼并和合并等手段来实现。

从美国大都市发展的历史上看,其中心城市的兼并和合并有着自东向西,自北朝南的发展特征。美国东部城市起步较早,也是最早实施兼并的区域,例如纽约、芝加哥等都通过兼并的方式实现了中心城市的极速扩张,而后这种趋势向西、向南扩散。

3.2 多中心管治结构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成熟,中心城市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地价飞涨等去中心化因素逐渐增强,兴起了以中产阶级为主要人群的郊区化进程。客观上增强了郊区的经济实力,郊区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这决定了中心城市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依靠强权的合并、兼并来进行对外的扩张。这一阶段多中心管治结构逐渐兴起。代表性的就是专区的职能分割的应用[3]。

从1952年至2002年,是美国专区规划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专区数量迅速增长,洪士建等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实践和理论互相推动的结果。他认为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大都市范围内形成了数个次级中心,大都市空间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持续转变,另一方面,公共选择学派在美国的兴起,以及其所主张的多利益体综合管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得多中心管治结构得以持续发展和应用。

4. 美国空间国土规划案例分析

4.1 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罗都市区规划

20世纪初,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两个城市分隔,缺少合作,总人口约46万。20世纪50年代,快速郊区化促使这两个城市逐渐结合,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罗大都市区逐渐形成,人口达120万。大都市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引发人们思考。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引导整个大都市区持续增长,如何解决大都市区排水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布局、管理上遇到的问题。人们认识到需要通过区域性、整体性规划解决问题。

规划目标改变现有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通过对城市的无序蔓延进行限制,将城市开发集中在两个中心城市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卫星城,并由大都市区交通系统将其联系起来。

具体措施图7—5

首先,成立大都市规划协会。企业、社会团体、市民等非政府力量和政府共同关注,促使区域规划得到州立法机构的重视,并于1957年通过大都市规划协会草案。该委员会(MPC)是一个政府性质的区域规划机构,提供28个席位,21位是代表地方政府,7位是由政府指定代表市民、商人和社团组织担任。由于政治家和政治体制的原因,MPC的权力和职能受到法律的限制,并没有执行权。

其次,MPC编制大都市区域规划。1966年完成规划工作。本次规划提出:①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紧密联系;②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性规划模式。土地利用规划合作中的一个突出障碍是财产税分配问题。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各市政府在应征税的设施布局上产生激烈竞争。

5.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经验总结

纵观美国国土规划的发展历程,有效解决限制大都市区整体发展的行政分割与区际冲突问题,是美国政府、企业、社团和居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和主动要求,形成了不同模式演替的主线,促使其采取了有效的规划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打破行政界线对生产要素的限制是美国大都市去中心城市区域规划的普遍做法,最常用的方式则是兼并或市县合并。

2.虽然美国有深刻的以个人利益至上的传统文化背景,但是,为了协调区域之间的矛盾,各个相关政府之间通过建立统一的大都市区政府,来解决单一政府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3.在地方自治的体制之下,普遍建立大都市区政府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建立城市联合管理体系,建立松散型的大都市地方政府协会,来协调区域间的关系,并与大都市区政府的相互补充也是一种普遍采取的方式。

4.联合组建各种单一功能的特别区和协调机构根据管理的现实需要,各地方政府联合组建各种各样的特别管辖区(特别区),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对都市区范围内的交通、水利、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公共服务、环境保护进行统一协调与管理。

6.对中国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的若干启示

我们经济经过30多年的迅速的增长,区域城市化趋势格外显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数个明显的大都市区。但是,因为机制的不健全,城市之间的协同作用明显缺乏,各个城市之间普遍存在互相争夺优质资源,却不愿承担责任的现象。城市之间互相攀比、相互封锁、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要比我国提前数十年,研究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对于大都市区规划与管理方面将有重要借鉴意义。

1.建立区域联合管理机构

纵观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历史,区域性的联合政府是美国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联合政府的协调作用,可以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创造最高的整体价值。而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大都市区的许多成员,比如天津、北京的京津都市区,上海、苏州等组成的大上海都市区都分属不同的行政单元。行政单元与级别的不对等无疑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建立全球视野,逐渐淡化行政界线的限制,建立互利互惠,资源互补的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是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提高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在市场条件下,仅靠政府之间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也逐渐增强,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美国,由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区域规划协会在美国大都市区规划与管理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市场机制以及行政单元无法频繁划分的条件下,生产关系空前复杂,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在大都市的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上协调各个利益体的利益,非政府组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注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应当是区域规划当中的重要命题。在美国纽约大都市区的规划当中,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当做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比如在该规划当中,纽约区域规划协会在规划中强调的“学校—工作联合体”的机制,该机制实行教育与培训终身制,从而保证了低收入集体的劳动竞争力。而在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的中国家庭财产报告,中国家庭资产中位数是247万,而平均数却仅有47万,如此可见一斑。在珠江三角洲的大都市区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竞争加剧,劳动力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应当是未来中国大都市区规划中的重要任务。

4.注重区域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美国大都市区的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上来看,其早期的仅注重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后来越来越注重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其中环境问题成为这种转变的关键要素。纽约大都市区规划提出的3E战略是后期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典型代表,该规划当中将环境提高到与经济、公平同等的地位。这也说明,环境不仅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在我国,区域规划当中的环境问题还处于学术层面,对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远不及其他要素,粗放型增长还是我国大都市发展的基本情况。环境的持续恶化也逐渐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当中的重要的消极要素。因此,总结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的发展经验,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化发展,也应当是我国区域规划特别是大都市区规划当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 面向2l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5]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 黄丽.国外大都市区治理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要画好“一张图”。一千人心里有一千个未来图景,不过,区域协同发展画好“一张图”,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画好 “这张图”,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景国等专家、学者对记者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规划要围绕落实来做,要认识到其中的实际困难。各个领域协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同的领域、各个区域间以小成集大成,同一个方向,共同推动协同发展。”李景国说。

延庆更是要做好规划融合,配合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是合作的龙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求双方在规划方面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相互对接,逐步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用规划指导、引领、推动合作。

协同发展 规划先行

协同发展规划就是画了蓝图。

在李景国看来,画蓝图的过程中,使京津冀三个区域的领导班子取得发展共识,就会减少阻力。他说:“发展规划本身蕴含着就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化解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那么,各区域在统筹研究自己的战略地位,然后去做规划,应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找到各自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去做规划呢?

李景国指出,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区域对自身的认识,产业如何发展,经济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如何设想的等。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层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大家首先要有一个相对比较一致的看法。

取得共识并不是很容易,以很多地区的发展来看,大家都愿意发展高精尖产业,但这需要看当地的发展基础、自身实力及吸引力,有一个客观规划,并不是说有了规划有一个金融中心大家都熙攘而来,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双向选择。李景国分析,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统一认识做出来的规划才是有用的。

完全一致也比较难。比如现在北京要把特别是中心城区一些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转移出去,有的地方不愿意接受,有的地方愿意接受。“是否都愿意接受你的总部经济,都愿意接受你的金融方面的产业,这实际上是有矛盾的。”李景国说。

规划显得至关重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延庆现阶段需要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尽快与天津市、河北省等北京周边区域合作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研究工作,深化形成京津冀区域规划一张图,为区域发展打好基础。

延庆正在认真研究区域功能布局规划,在充分考虑环境、生态、水、大气、土地等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资源和环境约束,推进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在统筹研究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持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生态涵养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同时,延庆要落实构筑“环首都生态圈”的目标,统筹研究首都西北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构建京西北绿化新格局,统筹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内双方之间产业定位,最终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引导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建立组织 协调利益

规划需要实践,需要提前研究。李景国指出,这其中,首先是利益问题。能否达到真正的融合,能不能真正实现多赢,各自的利益问题能否统一,这很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

各区域间最大的利益共同点就是区域协同发展,仅仅充分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还不行,实际上还得让各方都能得到利益都能得到发展,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达到融合,而且这个融合在规划阶段就应该体现出来。

此外,是组织方面的问题。组织和协调也很重要,有没有必要成立一个机构,比方说议会、联席会等之类的,去协调各方利益,做好规划,这也是画好“一张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李景国认为:“以京津冀来说,涉及三个省市,那么,规划当中怎么协调,大家看法不一致时,可能要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才能协调得更好。而且,在执行规划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矛盾,这也需要协调,所以组织的力量非常重要。”

“规划是为融合做准备,在规划过程当中规划本身就要做好融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具体矛盾,所以更需要组织机构来协调。”

规划与落地实践到底是否执行也需要各方磨合与实践检验。规划要围绕落实来做,大家共同推动协同发展。

交通扮演关键角色

要落实区域协同发展画好“一张图”,涉及到的是方方面面。要统筹的有很多,其中,落地过程中首要的其实是交通规划。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协同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规划对接,形成区域交通“一张图”,就必须要协同加快京津冀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区域干线公路、铁路网络,推进港口、机场合理分工、功能优化、业务合作;协同加强京津冀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联动,共同研究加快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和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共同研究京津冀交通运输的保障政策、措施。

眼下,京津冀部分城市在粗线条上实现了高铁对接,但一些细微之处的衔接并不顺畅,三地交通合作仍面临现实的障碍。比如河北省2011年开始建设京台高速,预计2014年底开通,但北京段预计2014年下半年才开工,对接存在时间差。

事实上,交通一体化在功能疏解、产业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第7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环境破坏严重,人类定居受到严重威胁,构建一个能够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定居诸要素的良好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多年来以西方建筑设计理念为主导的规划、建筑设计思想和方法难以解决这个重大难题。这促使我们必须建立更高层次的人居环境设计理念,即人与人的活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我国“十二五”规划已经将加快经济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作为中国发展的主调。其主要内容:寻求不同经济体的协调;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经济体内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经济和行政的协调,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强调合作和共赢,和谐和持续。同时,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发展纲要,如《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黄渤海区域规划》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将更加重视整体协调性的和谐合作和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中所提到的一些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中所强调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创新能力,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产业发展,保护开敞生态空间,改善环境质量,建成高技术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形成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镇集聚带,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二是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中强调的: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城市功能,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依托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若干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型小城镇。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环境。三是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强调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政策性的方针不仅深刻地认识到现状,而且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只有建立符合建筑本质要求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才能最终实现人类定居环境的平衡、和谐、优化发展。而这也是未来我国城乡规划和建筑发展的趋势所在。

1研究现状

从国外来看,生态建筑设计思想主要是提倡绿色设计,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镇建筑环境。这方面的代表性理论有:E.F.舒马赫的论著《小的是美好的》,提倡关注地方技术和可再生能源;I.L.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思想,即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迈克尔.霍夫的《城市形态及其过程》;尤尼斯基的完整“生态城”设想;罗杰斯等人发起的城市生态组织,宗旨为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以及杨经文、柯里亚、赫尔佐格等建筑师在绿色城市和建筑设计实践方面的成功探索等。在设计方法上主要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即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即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同时在具体技术方面提倡绿色低碳概念:如建筑节能方面的太阳能、地热、风能、雨水等的利用和环保材料的使用。总体来看,西方建筑学的生态建筑理论体系和设计实践内容大多集中于对生态建筑局部性技术问题的研究,不仅不能解决整体问题,而且完全没有达到生态建筑理念的本质层面。从国内来看,除了单一模仿上述西方生态建筑模式之外,还提出了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山水城市理念,但其关注的仅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表象,而对其中深刻的哲理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更不用说将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造出实践性较强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了。

2问题和原因

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所进行的生态建筑模式研究,其主导和基础来源于西方科学的部分研究成果和思维定式,其中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热力学(属于牛顿的机械还原法和原子还原法),少量涉及广义相对论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乃至耗散结构理论等(属于热力学还原法)。这些研究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全部从所谓纯客观方面来探讨生态建筑问题,对于主观乃至主客(主体和客体)统一并没有涉及。因此其所构建的生态建筑发展模式是不全面的,更没有深入到生态建筑之本质。其实,西方对建筑本质的探讨从未过分偏重于所谓纯客观方面,他们经常深入到所谓纯主观方面来探讨建筑本质问题,并通过理性思辨直接赋予建筑以一种潜在的精神价值,如赖特的“神圣感”、凡•德•菲尔德和贝伦斯的“神会式”观念、阿尔瓦•阿尔托的“生命有机”论、沙利文的种子般的“有机生命”、密斯的“精神价值”等。而且他们还经常站在主客统一层面探讨建筑的本质问题。如沙利宁在《形式的探索》中所探讨的宇宙多层次物质能量运动及其规律;舒尔茨的《存在•空间•建筑》将空间分为5个层次,并将其同人类意识的5个层次和5种外部环境相对应,建立了建筑和环境的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的“复合动力场(场所精神)”,并提出在其中一个最适宜的层次———“存在空间”及其对应的意向性来看待事物才能得到事物最真实完整的状态;十人小组则试图通过建立主客观统一的“场所精神”来表达存在于城市和建筑表象中的深层次原型结构,以此来统摄建筑的多样化;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式的先验性建筑思想则提出以主观意识方面的“寂静主义”,来直接倾听先验性的“天地人神”四大要素的声音,以便在宇宙整体中寻求建筑的本质意义。但是西方当代的生态建筑在设计方法和具体实践方面却完全抛开了上述的主观理念和主客统一的思想而仅局限于所谓的纯粹客观层面,最终导致其生态建筑发展模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第8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终端售点建设是构建地面营销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策略规划。终端售点策略将承担以下重要功能:

·合理化规划终端布点

·协调、均衡各终端售点

·保持终端售点有序扩张

·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

·制约竞争对手

下面就与大家谈谈涂料企业应如何制定终端售点策略。

讲究密度

一般而言,终端售点的密集程度直接关系运营机构分销网络整体布局的均衡状况。设点过稀,消费者难以享受购买便利,有碍于占据市场、防御竞争对手;设点过密,运营成本过高,单店效率大打折扣,各售点难协调。企业应根据自身和市场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密度规划。

如:涂料企业一般均兼有墙面漆和木质漆,根据产品的消费特性差异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应确定运用不同数量的通路成员运营产品,从而提高产品分销的效率。当该销售区域规划墙面漆为主营产品时,应考虑推动“高密集分销策略”,应用更多下层销售机构及其资源。考虑加盟者时降低门槛,加大消费者的便利性,提高销售的增长潜力。可以更多地设点于新兴住宅区域,为小区推广做好前提铺进。这种做法,立邦为我们做了一个例子。当该销售区域规划为木质漆为主营产品时,应更多地考虑“独家分销策略”,充分利用一个强大的下层销售机构各类资源。对入门条件要有较严格的控制。确保其专业性,提升服务品牌。

某个小区域的高密度,容易让消费者“错觉”其品牌在此区域的“强大”,而且在强压下消费者较大机会成为“喷嚏者”自觉为该品牌传播。在各项条件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有步骤实行试点、再推广。

讲究布点

一般而言,建材行业终端布点首先要确保市内每个专业建材市场均有售点。行为习惯让多数的消费者到本区域最有影响力的建材市场了解,到最便利的建材市场购买。因而确保市内每个专业建材市场均有售点是最基本要求。根据建材市场大小,考虑店面面积的设置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达到基本要求后,很多企业要求经销商有更好的布点——抢占建材市场入口处等黄金地段;退之,占据建材市场道路口。这是符合消费者行为学的,强占心智。最优的铺位和黄金地段的广告位一样,一旦占据后,竞争对手就难以展开了。即使在初期投资费用较高,但其日后的收益是可观的。然而消费者的善变,会让他“还是进去看看别的比较一下”。因为,消费者采购低认识度的产品时,参与度会比他买饮料时高的多。因而,更优的布点是大型店强占建材市场的最优位置,然后再于建材市场内设置2~3个小型店面。当他获得相当认识后,便会抉择购买。首先占据他心智的品牌如果此时为其提供了购买便利后,该品牌被选中的几率会相当高。在传播学上,这叫“强调”。让大店展示,小店销售。

另外,在布点时要考虑“群类效应”。在福州,只要你见到立邦的大店,就会看到一家紫色的涂料店在它隔壁。结果,小店抢到了不少专业采购者的销售分额。

讲究形象

终端售点在建材行业应用最多的是专卖店、杂买店。对于专卖店,现在众企业基本都会提供品牌CIS手册或专卖店规范手册;因而专卖店的形象基本上是让人满意的。但最近联想、中国电信带动了一股莫名其妙换VI的旋风,很多涂料企业也重新制定了CI。执行力不足导致了不少品牌东建材市场与西建材市场内的VI不同一,更有甚者在同一建材市场或一个店同时存在新旧标识。这是需要重视的。消费者在外资企业不断加强品牌意识后,是不会购买一个标识混乱品牌的产品的。很多运营机构会在杂卖店内铺货。单纯的铺货是不足以刺激销售的。建议必须设立专区或专柜。一堆堆砌凌乱的产品竞争力远远低于堆放整齐的产品。

第9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

区域经济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编制完成后的区域经济规划是静态的,为实现规划预期目标而进行的规划执行工作则是动态的,静态的区域经济规划要有动态的规划执行工作促动和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规划执行力,将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等落实到位,以期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的预期目标。所谓规划执行力,是指规划实施涉及到的人、财、物、制度、信息等各类资源相互作用并经过互动机制整合后产生的合力。因此,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对于经济规划的有力推进和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规划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内容,是跨地方行政区划、跨部门、跨行业的整体规划,是战略构思的细化,更是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经济规划的执行具有范围的广域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因而,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对于规划的执行和落实是十分必要的。

1.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统一执行。区域经济规划,一般为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制定,经科学的评价、审议和法定程序形成政府决策。由于规划是对特定时期、特定阶段和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性、定量设计,跨时间、跨空间的特征比较明显。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保持足够强度的规划执行力,将确保规划执行从上而下的统一性,实现规划执行效果,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全面执行。区域经济规划一般着眼于区域未来发展走向和应完成的发展目标,因而,经济规划的执行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在政府层面上实现“上对下”进行有力、有效的指导,实现“下对上”决策明晰的认识和树立负责落实的严谨细致精神,垂直部门之间、平行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实现加强互动、传递信息、科学分配任务与资源的目的,这样,经济规划的执行这一完整的系统工程就具备了协调运转的组织环境。不同层级的政府,不同的社会组成单位,都能从各自实际出发,在政府统一领导和指导下,按照规划设计的发展步骤、发展措施、发展目标来抓好自己的任务的落实,使规划任务的执行在局部区域、局部单位和局部责任者的身上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这样就使规划得到全面、具体、深入的执行,从而发挥出规划应有的作用。

3.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可以保证规划有效执行。规划执行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实现规划的既定目标,规划发生效用也就是规划实现既定目标。规划执行过程主要是不同层级的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整合力量、配合互动、密切协作的过程。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和附加性执行等执行问题,造成效率低下、职责不明、形式主义以及等后果。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有,认识与理解存在误区或不到位、管理与监控缺乏科学性以及互动不足、执行力相互抵消等。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坚持以规划执行效果为唯一尺度和标准,对不同的规划任务承担者进行检查、督导、指导,自上而下加深对规划及其执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对规划执行流程及应采取的相关落实措施有清晰的认识,是规划有效执行到位的基本前提。作为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承担者,只有对规划认识清楚并全面把握,才能明确实现规划目标执行力的应达状态,在规划执行过程与执行目标间寻找执行力差距,瞄准规划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各要素有效互动,创新性地推动规划执行,从而使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能够真正的凸显出来。

二、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主要内容

构建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要义是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在规划整体执行运作过程中,突出提高规划执行力,使区域内各利益主体从动态、开放和全方位的角度分解任务、沟通协调、纵横联合、考核监控,从而形成促进、诱导、激励效应,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区域“多赢”式发展局面。

1.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针对性,增强对于规划目标的认同。互动机制要求自上而下,自中心向周边的信息扩散与传递。好的规划不为人所知,就很难得到全面有力的执行,也就更谈不上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经济规划经法定程序通过审批以后,首要的问题是要进行广泛深入、具体明确的宣传动员,使社会不同层面、不同组织都加深对规划及其执行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以规划指导各自发展计划、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制定的自觉性,使各个层次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的行动都能围绕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各自职能和作用。

2.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责任感,分解规划执行的任务目标。分解是规划执行互动中的重要环节。任何规划都包含着工作设计、目标体系、措施要求等多个环节。从规划本身来讲,宏观性大于具体性,但在规划执行中,具体性往往重要于宏观性。因此,为使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到位、有效,就要采取科学、实际的方式方法,将规划内容进行科学分解,将规划目标、任务、要求落实到不同层级、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不同企业,既有量的指标,又有发展定性的评价要求,从而使全社会不同层面共同担负起规划执行的责任。这样,规划执行运作流程就会顺畅。

3.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协调性,建立相应的协作组织机构。经济规划执行是一个长期任务,同时规划执行也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关系,既需要整合资源,又需要政策投入和指导,更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协调一致的关系格局,来共同推动规划执行。因此,应建立通盘领导、指导和协调规划执行的协作组织机构,明确任务、明确人员、明确职能,充分发挥规划执行指导机构的作用,推进规划健康、协调执行。

4.着眼增强规划执行的有效性,建立起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区域经济规划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在规划执行中,规划就变成不同层级政府、不同组织体系从各自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式方法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和要求的组织性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规划被分割成既相联系、又互不联系的若干个不同执行体系。因此,应建立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定期针对规划执行进行不同执行体系、不同执行区域、不同执行组织的关于规划执行的各个方面情况、信息、经验的交流推广,使规划执行的各个组成部分达到知彼知己,不断地提高自我执行规划的创造性,在比较中推进执行,在借鉴中提高执行力。通过交流沟通,最大化发挥执行信息的交流促进作用,不断提高规划执行效果。

5.着眼增强区域规划的执行力,实行定期考核评价机制。由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往往会出现执行动力逐渐减弱的现象。所以,应通过建立健全规划执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给规划执行提供动力。此外,通过定期考核评价,了解规划执行进展情况,切实掌握规划执行进度,进而保持整个规划有效、有序执行。通过定期考核评价,给出定性、定量考核评价档次或者反馈意见,使执行机构对自我规划执行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规划执行的措施和方法,提高规划执行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着眼规划执行的长期性,加强对规划执行过程的监控。通过有效监督、控制,可以克服由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而使规划执行容易走过场的不良现象发生,或者是局部执行中流于形式化的不良现象发生,使经济规划的量化指标切实落到实处。由于规划是对区域长期发展作出的发展设计和定性决策,规划目标就存在脱离实际或者不适应实际的倾向和可能。通过及时有效的监督、控制,及时发现规划执行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在规划执行中进行有效的及时调整,使执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保证规划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也是跟踪决策的根本要求。

三、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的主要方式

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方式对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而又现实的作用。从提高规划执行的效果角度来看,对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主要互动方式有:

1.上下互动方式。这是经济规划执行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经济规划自批准通过之日进入执行程序开始,首要的执行方式就是自上而下。把上级政府关于经济规划的意义、目标、执行的内容、要求、措施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细化为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自上而下的解读、宣传、普及,以使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人群都能对规划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解读和了解,从而为经济规划顺利执行打下良好认识基础。此外,在经济规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贯穿整个执行过程。其中,上级对经济规划执行的任务分解、具体目标设置,具体落实措施的安排,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考评以及有关的奖惩措施,贯穿执行的始终。二是自下而上的互动方式。下一层级在经济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向上汇报以寻求帮助的互动;对自身所承担的规划执行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向上报告;作为具体基层部门、单位或者基层政府,在执行经济规划的过程中的信息上报、政策反馈、对上项目的争取等行为。上下互动,自上而下贯穿的是宣传、要求、支持与检查。最为重要的自上而下的互动方式,是对规划执行的具体指导,政策投入,分阶段的、有针对性的检查验收;自下而上的互动方式关键在于反映问题,就具体项目寻求支持,及时反映执行信息情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现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和反映。只有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的核心互动方式的完成,才能切实促进规划执行的有效性。

2.左右互动方式。规划制定层级的政府及政府部门,承担规划执行协调、督促任务的部门相互之间应经常性地进行互动、沟通、交流,以使规划执行情况做到互相了解、心中有数、不断推进。应坚决杜绝各自为政等现象发生。如不这样,就会使规划的执行协调机构不能协调统一地对下指导、对上协调、对外联系,规划执行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第二种方式是外部互动,主要指与本区域具有同质性、可比性的相关区域,或相邻区域之间就经济规划执行进行的合作、交流和学习活动。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相邻区域的经济规划执行的互动对于本区域经济规划执行的推动十分重要。因为区域相邻,客观情况相似点较多,经济社会发展中区域的互动行为较多,加强区域合作的必要性也十分突出。所以在经济规划执行中,搞好相邻区域的互动十分关键。同时,加强同质性的跨区域互动也相当重要。比如,煤炭资源型省级或市级行政区域,加强国内、国外同质性区域的规划执行合作和交流,对于本区域的经济规划执行就很容易借鉴到先进经验。

3.内外互动方式。所谓内外互动,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经济规划进入执行阶段为寻求规划执行的最大效益,在其主要内容、关键环节、重要举措方面积极超越本区域的客观条件的局限,通过对上争取、对外合作来推动规划关键任务的执行和落实。二是承担规划执行的具体协调指导部门,应搞好区域内相关部门的内外互动。主要是指发展改革部门、综合经济部门,要与非经济公共管理部门和与经济规划相联系的外资企业等类型的组织实体进行定期交流和合作,以外部资源、外部经验、外部条件来推动机构内部执行规划的动力提升。三是承担规划执行具体任务的集体、单位、部门,尤其是企业,应在内外交流合作互动中推动规划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执行的层次,确保执行质量。总而言之,规划执行的内外互动主要着眼点是通过互动促进内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和长期保持。通过外部对内部的影响和刺激,扩大内部机构人员的工作视野,提升工作层次,强化工作动力,推动执行不断上新水平。如不加强经常性的内外互动,组织或机构内部人员就会疲于规划执行的长期性而采取敷衍方式,将影响规划执行效果。从特征上讲,规划执行是动态性、静态性有机结合的执行工作,十分需要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

4.平台互动方式。建立平台互动对于确保规划执行的效果和提高规划执行的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阶段经济规划执行的一种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执行方式。平台互动的主要出发点是信息化飞速发展对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要求不断提高,同样对经济规划执行提出新要求。因此,与经济规划执行相关的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规划执行的信息平台,按照信息化工作格局的要求,细化经济规划执行的内容、措施、方法、要求,建立经济规划执行的静态政策、动态信息的全方位交流,推动经济规划深入具体执行。同时,通过建立规划执行的信息平台,提高经济规划执行效率,减少或避免传统工作方式对于现代经济规划执行不能满足要求的弱点。再者,建立平台互动,是经济规划执行任务长期性特征所决定的。尤其是在经济规划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组织机构的变动、责任人员的调整、企事业组织单位的变化都非常大,对规划执行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建立信息平台,就可以保持经济规划相关政策、执行的相关方式方法、评价体系、有关要求的一致性。

5.跨区域互动方式。跨区域互动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区互动有别于前面所述的左右互动和内外互动。跨区互动主要针对经济规划的内在任务具体落实和深化而采取的执行方式。任何一个经济规划都牵涉到跨区域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异常活跃的时代,任何经济规划执行都需要跨区域执行的手段、执行的内容,寻求执行的最佳效果。比如,某区域根据区域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发展实际,制定某产业国际化竞争与合作的规划内容,那么在规划的具体执行中,就不可能仅局限于本区域内寻求执行,必须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在一个广阔的视野和格局内推进规划的执行。近年来,不少省市对于本区域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组合,一直在国际视野中进行寻求和操作,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培育和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和金融中心的框架设计都是按国际化的惯例,在国际化的视野内进行经济规划执行的。跨区域互动就是在不同的区域空间以合资、合作、协作的方式进行执行规划。一是应主动走出去。对于具有本区域优势的规划任务、规划内容,为实现规划目标而向外拓展空间,寻求合作,服务于区域内的经济规划执行。具体的方法有,到适宜区域投资设厂,围绕本区域经济规划执行在区域外开展经济活动。二是积极请进来。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中不具备相关条件的,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跨区域调入所需求的资源条件、资本条件、人力条件、技术条件等,确保本区域规划的顺利执行。三是寻求跨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区域经济规划任务的落实,就一些重要的规划任务,采取战略式的执行方式,跨区域执行本区域的规划。主要采取合作的方式,提升区域规划执行的层次和水平。比如,山东省在经济规划执行中,特别是在有关电子计算机通信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如果仅依靠山东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来执行规划,可以确保规划执行完成到位;但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个新兴产业在省域经济规划中的特殊地位和对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意义时,就应以山东现有的条件资源为基础,寻求国内和国际合作,提升关于该产业经济规划执行的层次。就近可与江苏省进行对接合作、整合资源,提升该产业规划执行效果;就远可寻求与国际大公司、先进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打下战略性的基础。

四、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应树立新观念

区域经济规划执行互动机制的有效运作,还必须建立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具体地说,在区域经济规划的执行中,应当倡导和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观念:

1.区域一盘棋观念。经济规划执行是从上到下的过程,也是从下往上的过程,互动决定了规划执行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为了寻求规划执行的最佳目标,首先需要树立自上而下一盘棋思想,以经济规划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各层级、各方面、各个经济实体都应自觉在经济规划执行中找位置、找任务,定措施、定目标,努力实践,以整体合理地促进经济规划目标的全面最终实现。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经济规划执行中最忌讳的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狭隘执行”行为。狭隘执行撕裂经济规划的整体性,容易形成执行空白,降低规划执行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