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运营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 农村新型社区; 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在全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展开。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已建成农村新型社区5000多个。污水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之一,已经开始在山东省各农村新型社区进行配套建设。通过调研,我们对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
1、农村新型社区简介
1.1 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
农村新型社区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再聚居,也不等同于农村社区的翻新,它是指现状农村居民点通过城乡规划的指导与政策的调控、引导和激励,向地域位置较为集中,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聚集,或以某一村落为中心采取社区化管理的方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设施配套齐全,建筑和景观风貌突出的社区。
1.2 农村新型社区的特点
农村新型社区主要有如下特点:
1.2.1 新的层次定位
农村新型社区是城乡之间的过渡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社区居民要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1.2.2 新的经营方式
农村新型社区从传统农村经营方式,逐步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协调发展工业、商业、旅游业的新的经营方式。
1.2.3 新的建设方式
农村新型社区要通过村庄合并或社区化管理的方式,有效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置和运营效率问题。
1.2.4 新的建设标准
借鉴城市社区的建设标准,积极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覆盖,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1.2.5 新的人际关系
农村新型社区打破基于血缘的人际关系,构建基于市场和契约的新的理性、和谐人际关系。
2、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
2.1我国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介绍
目前,我国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有BOT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
BOT是私人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建设、经营、移交三个过程。BOT 融资模式不但具有速度快、见效快、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率高等特点,而且可以使政府回收一部分资金,用于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加快提高基础设施的总量和质量。
自主建设模式是指政府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投资与建设的主体,负责
筹集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并组织污水处理工程的选址、勘察、设计、
施工、监理、招标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等工作。严格掌握和控制工程的投资,保
证污水处理工程的顺利建设[1]。
2.2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介绍
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镇驻地农村社区污水直接纳入镇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二是一般农村社区远离镇区污水管网,采用分散处理采用自主建设模式。融资模式主要有社区投资、政府专项资金投资、银行贷款等。
总得来说,农村新型社区由于污水产生量少,收取污水处理费用困难,投资回报率低等原因,导致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融资困难。主要靠农村社区投资和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来维持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
3、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
3.1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常见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这几种管理模式内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3.1.1 社区居民自主管理模式
社区居民自主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污水处理收益社区居民为管理主体,主要依托社区居民的自觉性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需要满以下几个条件:
1.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建设条件比较成熟,当地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污水处理意识较强;
2.污水处理设施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较低;
3.社区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一定的污水处理技术管理水平;
4.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简单。
该种运营模式的运营管理费用主要收取社区居民污水处理费。
3.1.2 社区维修、保养合约管理模式
社区保养合约管理模式是指社区通过与取得一定资格的技术保养工人签订合约,将污水处理设施的保养与运营管理工作交由技术工人管理,由合格的技工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日常的修理与养护工作,此运营管理模式适用于较适合社区自觉管理模式的系统复杂的处理系统且集体经济较好的社区。
该种运营模式的运营管理费用主要社区从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污水设施运营管理费用。
3.1.3 操作准许管理模式
操作管理准许模式是通过给住户签发限期的操作准许证的方式实现社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的顺利运营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明确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效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如果分散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状态良好,可以重新签订污水处理设施操作准许证。该管理模式体现了系统运作表现与设计相结合的运营理念,适合在对处理过的污水水质要求较高的社区。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奖惩制度,根据操作人员的表现及管理效果,采取相应的激励与惩罚措施。
3.1.4 管理实体负责操作和保养制模式
管理实体负责操作和保养制模式区别于操作准许管理模式的区别是:前者是
委托公司实体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运营管理,后者是委托个人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该模式适用于使用频率高且维修、保养要求高的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模式,用以实现敏感环境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
3.1.5 负责管理的实体所有权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和BOT模式相近,即将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权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污水处理公司进行管理。但是这种模式与BOT模式的区别是,前者的建设权为当地政府部门,不需要交给运营管理公司进行建设。该种模式的收益群体为运营管理公司,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
3.2 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
山东省目前社区污水运营主要采用社区自主管理模式,通过调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2.1运营管理模式单一
已建成社区污水运营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社区居民自觉管理模式”。
3.2.2运营维护人员专业水平不一
通过调研,山东省现有农村新型社区污水设施运营人员水平普遍不高,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出水不达标等问题。
3.2.3运行管理费用不足
山东省大部分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费用大都由社区自己承担,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社区,存在后续运行管理费用不足等问题。
4、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几点措施,促进农村新型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管理:
4.1 创新“建设运营一体、区域连片治理”模式
发挥省级、市级或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将县域、市域或省域范围内独立建设的所有污水处理项目整体打包,并把项目建设和运营权权捆绑起来,集中招标采购,并采用统一处理技术,建立区域化运营控制平台,实行“建设运营一体化推进、区域连片治理”的方式,发挥规模化项目群的优势。
对已建成的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议以设区市为单位,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专业环保公司,对辖区内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做到运营情况统一调度,化学药剂统一采购,复杂难题统一研究,类似问题统一处理,排放中水统一回用,发挥资金合力,节约运营成本,提升绩效水平,增强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效率,发挥出最大效益。
4.2 完善乡镇社区污水处理长效机制
一是统筹编制乡镇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时序和支持政策,并明确将社区污水管网建设纳入财政资金支持范围;二是建立乡镇社区污水处理收费机制;三是完善污水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完善乡镇社区污水处理监管体系。
4.3 加强污水处理技术指导
研究制定适合山东省的乡镇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技术指南和产品推荐目录; 加快配套建设乡镇、社区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积极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降低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营成本,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整体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4.4 多渠道筹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二是积极吸引社会化、市场化资金,通过创新市场化融资办法,以合资合作、BOT、TOT等方式建设经营污水处理项目,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支持,以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
4.5 发挥好财政扶持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一是注重发挥规模效应。通过财政资金的统筹和调控作用,对全省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统筹布局、规模采购、分类推进,发挥规模优势,吸引社会资本,进一步激活和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二是建管并重。研究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日常运营管理办法,防止项目因后续运营经费欠缺而无法持续运转,造成前期建设资金的浪费;三是厂网并重。适当加大财政资金对污水处理设施管网配套建设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利用好现有设施污水处理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四是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效率、效果和可持续性开展年度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切实改善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环境面貌。
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要积极扩大投资消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0亿元,商品房新开工360万平方米,销售30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110亿元。
一是拓展产业空间。 做长产业链条。要改变过去住房建设的单一模式,形成房屋征收、工程建设、白蚁防治、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租赁经营等的完整产业链。做大产业空间。要丰富房地产业业态,从住宅地产向商业综合体发展,从城市向农村发展,从一般商住楼向老年地产、农业休闲地产、旅游地产发展。做细产业市场。要积极拓展一手房市场,构建二手房市场,培育租赁市场,做实做细房地产业市场。
二是促进住房消费。 继续在市内主要媒体开设专栏,着重宣传政策利好、楼盘品牌和市场优势。适时举办一至两期房地产市场论坛,通过解读政策,坚定投资信心,拉动消费需求,稳定市场预期。 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缩短预售许可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联合有关部门组织精品楼盘县市区巡展推介和房地产项目尾盘集中展示促销活动。 建立有形的二手房交易市场,通过市场运作模式,集中大量房源信息,完善二手房交易平台,实现二手房网上交易和资金全程监管。
三是推进物业服务转型。 按照"政府负责,社区落实,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一个层次清晰,职责明确,适应现代化物业服务的监管体系,逐步实行由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由资金管理向资本管理的转型。进一步开放物业服务市场,引进沿海发达城市的先进理念。强化对物业服务行为的监管,建立守信企业激励、失信企业惩戒、严重失信企业淘汰的机制。要加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全年归集资金1亿元,实现增值收益900万元。
二、推动住房保障提质增效
要解决过来住房保障重建设、轻管理,重任务完成、轻经济社会效益的问题,着力在强化管理、改革创新、提升效率方面下功夫。
二是多渠道筹集房源。 创新征收方式,探索实行自治改造、协议征收的棚改新模式,通过调整补偿安置标准,引导实行货币补偿安置。探索保障房长期租赁新模式,采取"住户寻租、政府承租、租赁保障"的办法,加快消化和解决住房保障轮候家庭的实物需求问题。积极推进住房租赁市场改革,推进回购商品房用于棚改安置和公租房房源。妥善接管改制企业存量公房,纳入公共租赁房屋管理体系。在新建商品房开发项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应,更好地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三是创新运营管理。 全面落实并轨运营制度,核定并轨运营的差别化租金标准,明确配租条件,建立统一受理窗口,实行统一轮候配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保障房后续管理服务,做好春华家园、春晓园、青年堤小区试点。把专业化的物业管理与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相结合,协调落实社区管理机制,把保障房小区融入社区,解决保障家庭公平享受社会服务资源的问题。适应住房保障新形势,积极探索共有产权房或配售型保障房等新型住房保障方式。
四是规范进退机制。 继续坚持阳光分配制度,实行权力责任前移,社区主导分配,充分发挥社区监督职能。充分利用保障房专项治理工作成果,重点搞好整章建制,进一步落实住房保障对象年审制度,建立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考核机制,强化房管员岗位职责,加强日常动态巡查。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查处住房保障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提升行业管理规范化水平。 争取市政府出台《岳阳市 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直管公有住房并轨运营管理办法 》、《岳阳市征收还建房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修订出台《岳阳市区存量公有住房按经济适用房价格出售办法》、《岳阳市物业管理办法》,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岳阳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指导价格实施细则》等文件,市局出台《岳阳市 城区二手房交易实施细则 》等文件,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
二是提升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完成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学习,全面启用保障房系统,实现住房保障工作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认真做好春华家园信息化管理示范小区创建工作 .建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物业管理综合平台,拓展微网站和手机终端服务,实现与县区信息数据联网,提升全局系统信息化水平。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完成中心城区45平方公里房产图修补测,云溪、长炼工业园4平方公里、临港产业新区5平方公里房产图新测。
三是提升行业管理精细化水平。 充分利用住房普查成果,全面摸排,分类梳理,加大对城区未登记发证商品房、保障房、区属办公用房的登记力度。全面加强分局职能,实现从单纯登记发证向综合管理转型。规范房屋征收成本核算、备案审核及资金监管方面的操作程序,确保征收监管职能落到实处。加大装修市场监管 力度,扩大小区管理覆盖面,建立长效的凭证施工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完善装修监测和房屋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继续抓好老楼危楼安全大排查的"回头看"和各县市区场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确保全市无重大房屋安全事故发生。白蚁防治要不断开拓创新,力争绿色防治面积达到全年施工任务的30%,防治范围从商品房拓展到保障房、安置房、公用设施和其他公益性建设项目。
四是提升行业管理优质化水平。 在各服务窗口将办理要求、收费政策、服务标准进行统一公示,按照"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办事制度规定。搞好住房信息查询、取证服务,确保无差错,拓宽档案信息利用范围。清理完善有关资质管理、信用信息管理、项目资本金监管、预售款监管等工作收件和办理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强房地产行政执法力度,重点查处无资质开发、违规预售、延期办证、延期交房等行为,重点对集资联建、安置房、团购房进行跟踪管理。
四、切实加强行业队伍建设
总体上看,我局的干部职工队伍是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有着较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但也确实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行风、作风有待加强等问题。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要围绕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各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和公信力。落实书记抓党建、制度和支部党建"六有标准",建立政治理论学习日制度。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意识 .完善交心谈心机制和职工困难扶助机制。加强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建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的配套设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使用效率。
二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要始终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于工作中,按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修订完善作风建设规章制度,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严格规范考核评比。要健全党务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流程、意见建议收集办理反馈、督查考核等制度,切实推动党务公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的科技含量和精准度,坚持政策、程序、标准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把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到时间阶段、工作部门和责任人,加强跟踪督促,严格奖惩,认真抓好落实。
社会保险基金是广大群众的“保命钱”,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公报,截至2013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1275亿元。2007年至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年均收益率2.2%,远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8%的涨幅,每年因贬值造成的损失上百亿。基金贬值主要受到政策约束,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目前只能投资国债和银行存款,基金贬值压力巨大。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目前山东省省级管理的社保基金收益率仅在4%左右,而根据2012年的情况,全省估算下来收益率只有2%。
另一方面,2015年4月24日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5)No.7》指出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适龄劳动人口超出1亿,“十三五”期间必须全部予以覆盖。面对巨大的保障压力,单纯指望财政支持和国有资本转减持只是杯水车薪。
由此可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是基金保值增值和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佳路径。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增值。近期人社部透露正在制定相应的投资管理办法。地方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投资运营的制度设计,必须要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明确投资运营主体的权责
首先应明确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主体。鉴于短期内全国统筹难以实现且目前地方统筹占主体的现实情况(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基于权力制约和利益均衡的考虑,新组建中央和省两级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委员会是最具可操作性现实选择。投资运营管理委员会成员可吸纳人社、财政、证监会和审计等部门,有关基金投资和监管制度均由中央层级负责制定,省级投资运营管理委员会主要人员可由地方任命,业务上归中央投资管理委员会领导,同时赋予省级委员会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允许对地方划转的国有股资本和已做实的个人账户资金进行自主投资运营,以此增加地方的话语权和积极性。考虑到资金被挤占、挪用风险,在明确地方作为省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主体的同时,由中央投资运营管理委员会对地方投资运营做好业务指导和监督。
其次,现行《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从法理的角度上来说,这一规定不具有强制性规范的特点。同时由于基金投资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管理者在没有硬性规定情形下由于缺乏强烈的利益激励和自然带有的避险意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基金投资保值增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应修订《社会保险法》对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主体负有基金投资保值增值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并纳入政绩考核和部门考核予以奖惩,以此激发其责任意识和内在驱动。
再者,基金的管理权和投资权要分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经验表明,委托专业投资机构比直接投资能避免行政干预和投资能力不足的干扰因素从而获取更高收益。因此,参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的主要做法,应由省投资运营管理委员会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
省投资运营管理委员会的基金管理权主要是对专业基金投资机构资格的遴选、考核和取消,对投资原则和收益目标的设定,对投资业绩的评价和对基金投资机构投资行为的外部监管。
二、明确委托- -投资三者关系
目前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我国大部分省市目前都是统账混合管理的模式,统筹账户资金属于参保人员共同所有,个人账户情况比较复杂,不少省份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形成空账。截至2012年,个人账户空账近3万亿元。据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报,年末仅辽宁、浙江、山东等13个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省份,共积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仅4154亿元。这种情况下被集中资金进入投资市场,势必带来收益归属不明晰的问题。因此应规定对不同性质的资金投资作分类处置。政府应实行“名义账户制”,确定职工对其个人账户的所有权关系,从法律上明确其个人财产不受侵犯[1],制度要明确赋予参保人个人账户资金投资的自主权,并根据个人风险偏好的不同提供不同风险收益的投资选择。在权利人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情况下签订协议委托经办机构代为投资。对未做实个人账户的省份,要对财政补贴或国有资本减转持等措施做实个人账户做出明确规定。考虑到地区经济和筹资水平差异、管理运营能力等现实因素,应明确以省级为单位统一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类账户内资金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进行分类投资。
三、创新投资运营绩效的激励办法
目前社保保障基金投资机构和托管机构获得收益的来源主要是管理费收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基金投资机构可获得最高不超过委托资产净值1.5%的年管理手续费和额外业绩奖励。基金托管机构可获得最高不超过委托资产净值0.25%,同时对业绩奖励也有涉及,但不明确。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中要作出必要改革。基金投资机构和托管机构都是市场经济中的带有逐利性的理性人角色,委托者角色的基金管理者不可避免地处于投资信息判断的相对劣势地位,为防范因目标利益不一致导致的道德风险,应对达到设定目标收益基础之上的超额收益对投资机构进行高比例分配,以此来激励被委托机构的投资和管理绩效;另一方面,宜对基金投资机构设立源于自身资产计提的风险补偿金用于弥补由于投资策略失误导致的非系统性风险损失作出规定。因此宜规定投资绩效与业绩奖惩直接挂钩作为受委托方的主要收益来源,管理费收益作为次要来源才能极大提高受委托方的运作积极性和投资业绩。
四、做好基金投资风险控制安排
毋庸置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必须秉承安全第一,兼顾流动性和投资收益的原则。既有规定下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和购买国债的收益率归因于通货膨胀大幅跑输CPI,未来一定时期可能还要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实际上仍然具有巨大贬值风险。应综合考虑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的变化,选择合适时机,循序渐进,控制数量和优化投资结构。因此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管控来获取合理流动性规模基础上的不同结构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才能真正达到基金保值增值的安全。
制度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范围的规定应更加灵活。投资不仅限于投资股市,种类上可涉及安全性较高的纳入地方担保的地方债、房产投资、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资本、股权众筹等,也可考虑发行针对社保基金的特别国债,保证一定的收益水平。尤其参与地方债置换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基金投资和经济发展是双赢选择。
名片:湖北楚天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股票代码:600035上市要义
《财经界》:目前为止,国内高速公路上市的企业已经有15家了,楚天高速作为湖北第一家高速公路今年3月份上市,你认为,上市后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祝向军:上市主要是为高速公路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过去高速公路建设主要是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投资的需求增大,仅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无法满足高速公路投资需求,融资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初衷就是要适应交通的发展,开辟一个直接的融资渠道,直接把高速公路和市场接轨。
高速公路上市从深层次上是促进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高速公路上市后成为经营性公路,其产品就是服务。公路用户交纳车辆通行费上路行驶,就与高速公路构成一种服务合同关系。既然有了合同关系,你的通行环境,你的道路质量,你的收费服务,客户无疑要提出要求。只有在企业的架构下对我们提供的服务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上市在机制上加速了企业朝着良性方向的发展。
《财经界》:上市对公路建设投资效益会有什么样的意义?
祝向军:对降低成本来说会有很大的意义,公司上市以后必须考虑股东利益最大化,必须尽量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小风险,所以花每一分钱都会认真研究。
未来之梦
《财经界》:高速公路经营中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祝向军:1、政策的依赖性较强。我们的发展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收取的车辆通行费,但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征收与否等均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决定。此外,公司获取的特许权等优惠政策的续展要取决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延续性。因此,相关政策法规的变更都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业务结构单一。一般主营业务为收取公路的车辆通行费,使公司的经营业绩严重受制于宏观经济景气度。此外,由于公路行业所具有的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本公司业绩很难在短时期内有大幅度增长。
《财经界》:由于高速公路的特殊性,你们在股市募集的8亿多元,将如何考虑整体发展战略的?
祝向军:我们是以湖北省境内高等级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为主营业务,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以高效、优质服务为宗旨,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规模发展”的方向,在继续巩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之主要业务的同时,努力实现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到公路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工程检测和公路沿线土地开发及广告等相关业务的“一条龙”扩张,利用资本市场和资本运营培育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公司逐步朝着主业突出、多种经营、管理规范、经营稳健、业绩优良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发展。
《财经界》:高速公路属于基础设施,理应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应该是政府投资的,但是现在企业化了,在经营权到期后还要归还国家,这会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祝向军:在西方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一般由政府提供,不收取车辆通行费。我国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允许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修建高速公路,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投资收益。收费经营期限届满后,公路要归还国家。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在收费经营期限内通过有效经营,可以取得合理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滚动发展其他高速公路项目,保证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生存之本
《财经界》:在老百姓的理念中,大凡高速公路本身就是垄断。一般到达一个地方不会有两条高速公路,从这个意义上延伸开来,高速公路本身是不是又有老大的意识呢?
祝向军:高速公路应该说属于半自然垄断,但是它也存在立体交通的竞争,随着铁路的提速,民航的改革,我们也面临挑战,迫使我们必须在服务与管理上下功夫,只有提高服务水平,赢得社会的信赖,才能有生存之本。
《财经界》:政府将来是否会规划建设与公司经营高速公路同方向的高速公路?如果建设的话对你们会不会有影响?
祝向军:湖北省政府授权交通厅同公司签订了有关协议,承诺在公司经营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达到饱和之前,不在两侧50公里范围内修建同方向的高速公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若干两个城市之间修建两条高速公路也是完全有可能和必要的。如武汉至宜昌间已经在规划建设武汉――荆门――宜昌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走向位于汉江北侧,虽然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汉荆高速公路距离较远,但建成通车后仍会对公司构成一定竞争关系。
《财经界》:有了竞争,那么你们会在什么地方下功夫?
祝向军:我们主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力求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创品牌,以服务促效益。公司正着手制定高速公路服务管理办法,规范界定公司经营高速公路的服务项目、标准和考核办法,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服务、收费服务、信息服务和救援服务水平。
《财经界》:高速公路的竞争优势会体现什么地方?
祝向军:高速公路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最大优势是安全、快速、经济、舒适。在高速公路合理运距内,高速公路运输是门对门的服务,其优势是铁、空、水无法比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电子签名法》实施两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活动取得快速的发展,电子认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电子认证服务业监管、电子认证工程技术、电子认证服务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实施两年以来,我国的电子认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22家机构相继取得了电子认证服务经营许可证,数字证书发放量大幅增长,推动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电子认证应用服务市场逐步打开。
而另一个方面,作为我国第一部信息化法律的《电子签名法》,其颁布、实施本身在我国具有相当的开创性,在法律、技术和管理层面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还相当稚嫩,电子认证服务的推广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相关的监管、规范、标准体系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切实推进《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的理解和适用,健全我国电子认证服务业的监管体系,有必要对我国目前电子认证服务业监管中的一些问题展开更多的探讨。
关于电子认证、电子认证服务与电子认证服务业
电子认证是基于数据电文的收件人需要对收讫的数据电文发送人身份及数据电文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实而产生的。《电子签名法》所说的认证,全称应该叫“电子签名认证”,其含义是特指为配合电子签名的使用,以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为中心,由其依照法律规定审验电子签名使用人的身份、资格等属性,确保电子签名人与签名使用人之间唯一对应关系的法律制度。根据《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是指为电子签名相关各方提供真实性、可靠性验证的公众服务活动。
顾名思义,所谓电子认证服务业,即指由相关组织和个人组成,以从事电子认证服务为职业的一个行业。从行业属性讲,它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从行业特征讲,是专门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从行业构成讲,它是以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为中心,旁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如发证机构、密钥提供机构等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关于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监管的必要性
鉴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关于其设置、资格、行为规范等,始终是各国电子商务立法关注的重点。符合一定标准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才能保证其运营符合信息化的需要。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运营受到切实有效的监督,才能更好地保护电子签名人和电子签名依赖方的利益。
从境外情况看,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实行强制性许可制度,即从事电子认证服务业务必须经过主管机关批准。如马来西亚数字签名法明确规定:“没有人可以作为认证机构开展业务或进行运营,或主张他自己可以进行认证业务的运营,除非该人持有根据本法发放的有效许可证。”日本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法规定:“欲从事或者已在从事认证服务者须获得相关大臣之许可。”韩国电子签名法规定:“信息通信部长官指定有能力安全可靠地执行认证业务的单位担任公认认证机关。”韩国电子商务基本法规定:“政府可以根据电子签名法指定一个被授权的认证机构以确保电子商务的安全和可靠,并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的健康发展。”德国《信息与通信服务法》规定:“认证机构开展业务,须从主管机关取得许可证。许可证经申请即予颁发。但下列情况不予颁发许可证:如果有事实证明下述推定,即申请人不具备从事认证业务的可靠性,或者申请人没有提交具备从事认证业务所需专业知识的证明,或者有理由认为一旦开始业务活动,不能符合本法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规定的与认证机构开展业务有关的其他要求。”
二是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实行非强制性许可制度。例如,依照欧盟《电子签名指令》的规定:“成员国不得为证书服务规定任何事先授权。”但是,各成员国可以建立自愿的、非强制性的许可制度,经政府许可的认证机构享有比未经许可的认证机构更多的权利。奥地利《联邦电子签名法》规定,认证服务提供者无须取得特别许可即可开展业务,但须立即通知监管机关,并将有关文件材料向监管机关报送备案,包括其安全政策、认证政策、所提供的业务以及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程序等。该法还规定了认证机关自愿认证的程序和认可认证机关的相关技术安全要求。新加坡《电子交易法》规定,设立电子认证机构并不一定都要取得许可,但经许可的认证机构证书时,可以在证书中载明一项供参考的标准依据限额,即可以享受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限制等优惠。
三是对电子认证机构的设立不实行许可制度,完全依赖市场调节,通过行业自律予以规范,例如美国。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对电子认证服务业主要靠市场引导和行业自律的条件尚不具备,由政府部门实施适度监管是必要的。电子签名法规定了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应当具备的条件,规定了对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实施行政许可制度,规定了有违法行为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都是必要的、可行的。另外,由于我国的电子认证业务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政府部门对电子认证机构如何实施有效的、适度的监管,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为此,《电子签名法》授权信息产业部制定电子认证服务业管理的具体办法,并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信息产业部正是按照《电子签名法》的规定,认真履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职责,实施对我国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的监管。在这一过程,信息产业部首先组织制定并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接着按照《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申请进行行政许可审查。去年年底,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信息产业部组织了对《电子签名法》实施情况的年度检查。
关于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监管的具体内容
境外法律规定对电子认证机构进行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与证书发放有关记录的保存、发证、证书更新、中止和撤销、认证业务声明、安全准则和保密等。如新加坡《电子交易法》规定,为保证本法或其细则的需要,通过书面通知,监管人可以指示认证机构或其工作人员采取通知书中指定的行为,对于不遵守指示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马来西亚《数字签名法》规定,对于特许认证机构,应当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以评价其遵守本法案的情况。年度检查应由具有计算机方面专业知识、获得执照的职业会计师,或信誉良好的、从事计算机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查人员的资格条件及审查的工作程序由本法案的实施细则予以规定。监控人应在其提供并维持的有关特许认证机构信息的信息库里向公众公布审查的日期和结果。
我国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则是分别从机构的设立、电子认证服务、电子认证服务的暂停与终止、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等四个方面实施监管。具体内容如第五条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二)从事电子认证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不少于30名;(三)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四)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满足电子认证服务要求的物理环境;(五)具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的技术和设备;(六)具有国家密码管理机构同意使用密码的证明文件;(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二条规定:“取得认证资格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在提供电子认证服务之前,应当通过互联网公布下列信息:(一)机构名称和法定代表人;(二)机构住所和联系办法;(三)《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编号;(四)发证机关和发证日期;(五)《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有效期的起止时间。”第十五条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按照信息产业部公布的《电子认证业务规则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机构的电子认证业务规则,并在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前予以公布,向信息产业部备案。电子认证业务规则发生变更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予以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信息产业部备案。”第十七条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保证提供下列服务:(一)制作、签发、管理电子签名认证证书;(二)确认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的真实性;(三)提供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目录信息查询服务;(四)提供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状态信息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规定:“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保证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内容在有效期内完整、准确;(二)保证电子签名依赖方能够证实或者了解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所载内容及其他有关事项;(三)妥善保存与电子认证服务相关的信息。”等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电子签名法》中虽然只提出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依法实施监督管理,但从实际情况看,监督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应该有所延伸。从监管对象看,我认为,除了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即机构)外,应该延伸到电子认证服务业全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监管内容看,除了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自身设立与服务相关的内容外,还应包括电子认证服务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经营服务行为。因此,对《电子签名法》第二十五条,我的理解是,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该承担有对电子认证服务业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
关于监督管理的方式
首先要依法实施监管。《电子签名法》已经明确了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实施监督管理的行为主体(即实施机关)是信息产业部。这就意味着,其他任何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都无权作为实施监管的行为主体。
信息产业部应该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制定具体监管措施,并将程序和内容公开告示。具体方法上,可采取集中检查和平时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由于《电子签名法》自身的特点,在其法律适用上还应遵奉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因此,在实施监管时,信息产业部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公室严格依照《电子签名法》的授权范围,参照《行政许可法》、《合同法》、《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依法行政,实施监管。在受理设立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申请的审查中,将国家密码管理局同意使用密码的证明文件作为前置条件,在征求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意见后再决定许可与否;在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运营规范中,保持与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证书使用者和专家的密切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动态化监管,帮助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在年检中,通过企业自检、检查、整改、总结四个阶段,采取上报材料、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等方式,重点检查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符合性、电子认证业务规则(CPS)的符合性、运营管理规范的符合性,促进了电子认证服务的规范。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对法律的认识得到提高并逐步达成共识,形成了依法行政、照章管理、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构建;运行机制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达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目的,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利用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走“依托铁路行业,校企深度合作”之路,以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为原则,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纽带,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合作双赢。
一、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
铁道运输系联合吉林车务段、长春车务段、长春客运段、沈阳客运段等沈阳铁路局管内运输站段,由校内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校企双方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组织领导、规划制定、计划实施和效果评价;参与专业建设规划、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改革促进与教学过程管理等工作。
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公室、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由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牵头,在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实施办法》、《校企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学院为企业培训服务实施办法》、《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学院接受企业捐赠实施办法》等十二个办法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学生顶岗实践为重点的《校内外实习安全责任制度》、《校内外实习校企双方教师职责》、《校内外实习运行制度》、《校方师资与企业方专业技术人员互兼、互派制度》、《校内外实习考核与评价方案》、《校内外实习保障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运行机制,并在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监督下,由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做到办事有章可循,管理有法可依。
三、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为了有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内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的基础上,重点是要搭建好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践三个阶段梯次培养平台。
1.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铁路线路及站场、铁路信号、机车车辆及牵引计算、铁路新技术)期间,在完成课内实训的基础上,要进行为期1周的集中认识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使学生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突出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铁路运输行业及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兴趣。
2.在结束专业核心课程(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行车规章)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之后,让学生深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2周的生产实习。严格执行铁路现场技术作业标准,突出培养岗位能力。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实习指导、成绩考核。
3.在职业拓展课程(岗位综合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学习结束后,学生将在合作企业进行为期26周的顶岗实践。学生在企业的一线岗位工作,强化职业能力,规范职业行为,塑造职业道德。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技能训练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对接。
四、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实现途径
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开发科研项目、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为企业培训服务、学院接受企业捐赠等方面的合作,可在双方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为了使专业建设和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践等环节取得实效,必须得到企业的强有力支持。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实现途径如下:
1.企业在技术开发与科研立项、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等方面,需要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智力支持而进行合作,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源;
2.企业有人才招聘计划,学生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这也相当于企业员工的岗前实习,企业发给学生实习工资,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基本动力源;
3.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在不影响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机动灵活地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动力源;
4.企业提供场地、设备、食宿条件,学院投入资金或支付实习相关费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方按协议共同负责管理,这是实现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源。
五、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保障
1.完善校企双方的沟通协调机制,探讨双方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办法,保障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产品研发、成果共享等方面的权益。
2.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对校企双方提供的场地、设备和实训师资均实行成本核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校企合作中,对于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兼职教师或双方管理人员将得到一定的经济奖励,并优先作为学院或企业评优推荐人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
[2] 方丛蕙.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7
[3] 俞建伟.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4] 杨印山.优化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8)
[5] 沈霞.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商业经济,2010,1
[6] 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文件汇编,2010,12
[7] 吉林铁道职业教育集团章程,2011,3
作者简介:
【关键词】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 公租房融资创新对策建议
一、引言
公租房制度推行以来,资金的筹集始终是各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目前,建设公租房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或补贴。二是市场化融资。较为单一的融资方式,一方面使部分财政实力较为薄弱的政府更加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公租房的保障性决定了其投资回报低,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化融资渠道筹到资金。因此,地方政府亟须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以保证公租房建设的长久可持续发展。2010年5月,央行曾将《银行间市场房地产信托受益券发行管理办法》及各地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则要求央行就REITs试点能否以及怎样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充材料。而后,原REITs试点的方案全部改为支持保障性住房。然而,最近一次方案的批复仍是悬而未决,REITs在中国的推行又一次面临了难产的现状。由此看来,将REITs运用于公租房建设尚存不可行之处。
二、REITs运用于公租房建设的难点分析
(一)REITs在中国尚未得到成功推行
国际意义上的REITs,是一种专门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2]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
真正的REITs在中国市场尚未成功落地,目前中国市场上被运用的只是类似REITs的房地产信托,作为过渡性金融工具,与国际意义上的REITs相比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2、尚无税收优惠制度;3、市场环境不开放;4、监管力度不足;5、复合型人才稀少。无论从政策法规的完善,还是从专业性提升的角度来看,将REITs运用于中国公租房的建设,尚需将大量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本土化,经历REITs逐步成熟起来的渐进性过程。
(二)公租房自身的特殊性分析
1.“新生性”――还未形成稳定的现金流
公租房在保障房的队伍中是后来者,尚未大批完成出租进入租金的稳定回收阶段;管理办法也尚需健全,长期来看市场价格波动、土地增值等因素出现时如何对公租房租金的进行调整未见明确规定。可见,公租房的租金回收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尚未形成气候,而长期的现金流入的预测也相当困难。
2.“公有性”――与REITs的运作方式相悖
公租房是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下、各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与补贴的支持下建设的,保障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因而其所有权应为国家公有,其管理也应由政府主导。而从REITs典型的两种运作方式来看,意味着公租房产权将由国家公有转换为投资者私有,管理运作权也要由政府交到专门的机构手中。
3.社会福利性”――决定其收益率较低
REITs作为金融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关键是从中获取收益。中国的公租房,作为社会福利的一种,将以低于市场普通出租用房的租价出租,在盈利方面将明显低于普通的出租用房,因此,更难以与商业性地产相比。而在某些房价本身就比较低的城市,盈利性将更弱。因此,将REITs运用于公租房的建设,其收益率与其他投资产品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
三、REITs运用于中国公租房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
首先,应当依照《信托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信托登记制度及相应的操作办法,为REITs提供规范的运作环境;其次,推行REITs的进程中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势在必行,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此外,还应通过放松对信托计划中包含的自然人数的限制、房地产信托交易中对合同的份数与金额等限制,为广大小额资金提供准入机会;对信托基金的公募放行,逐渐实现银行间市场与证券交易所两个交易市场同时开放,提高REITs流动性,吸引更大范围内的众多投资者;REITs的运作也应与国际规范接轨,其期限也应延长至房地产项目的运营期。
(二)创新融资模式
对于公租房预期收益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组建公租房融资平台与发行公租房与商业物业相结合的混合信托的模式进行解决。组建公租房融资平台,即将通过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发行债券及财政资金等各种途径筹集到的款项交由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发行公租房与商业物业相结合的混合信托,即将公租房及其商业配套打包发行信托的创新思路,商业物业以市场价格出租,其收益率相对较高,中和公租房收益低的弱势,从保障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三)广纳国际经验
国际上REITs发展较早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如美国的保障性住房、香港的公屋建设过程中,都曾运用REITs融资方式解决保障房建设中资金瓶颈的问题,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因此,中国公租房建设过程中,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大胆学习发达国家或地区开放思路、广开渠道、模式创新的思想。
(四)坚持由政府主导管理
REITs融资方式的运用使公租房的产权发生了变更,为了保证公租房的社会福利性,其运营管理仍然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并参与。政府继续保留制定公租房管理办法的权利与职责,并在公租房的运营中不断修改完善。以公租房为基础资产设立REITs新组建的公司机构或部门,应由政府参与甚至完全控股,由政府招贤纳士并对其进行专业、专项培训。
参考文献
[1] 周义,李梦玄.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的创新研究[J].武汉金融,2011(9).
互动网站:域名经济 中国
域名的角色
40年前,人类世界诞生了“虚拟新世界”――一个叫“互联网”的无边疆信息社会。在这里,人们分享彼此之间的信息,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个人”之间的沟通。
而实现这种信息沟通的技术工具,就是一种在1983年被开始应用,称为“域名系统(DNS)”的寻址技术体系。这个域名系统,现在由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所统管。全球目前一共有248个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英文缩写ccTLD)和22个通用(类别)顶级域名(英文缩写gTLD),目前尚有16个语种的多语种域名(英文缩写IDN)已批准测试,预计2010年全球可以正常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简、繁体)域名。
不过,进入信息社会的人们找到互联网的“中央管理机构”ICANN时,认为一旦找到了这个机构,所有的互联网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的想法其实不太对。因为ICANN在关于自己的角色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声明,它除了说自己是干什么的之外,主要都在说自己“不负责什么”:“不负责内容控制、不负责阻止垃圾邮件、不负责上网。”总之,它让大家明白自己是一个角色很有限的机构。倘若要提国际上“对互联网的管理”,除了ICANN之外,还有管技术标准的I-ETF,管知识产权的WIPO,管标准的ISO,还有互联网协会ISOC、W3C、国际电联等等。因此,如果有人提出“打破美国互联网域名与地址分配机构对互联网管理的垄断地位”这样的观点,估计是有点问题,因为ICANN对互联网的管理从来没有取得过垄断地位。
ICANN的监管
当然,自从ICANN成立以来,它已经依据同域名注册商签订的《注册商认证协议》RAA里面的合同条款要求,提前同多家注册商解约。例如:2009年11月25日宣布同三家注册商解约,一年来还有同两家涉及案件公司(其中一家是由中国人注册的公司Onlinic)提前解约。而在2008年10月3日,ICANN给北京新网互联等两家公司发出违约通知书,要求他们“限期15天解决域名数据库(Whois)调查工作”。这两家注册商违反了ICANN注册商认证协议RAA中的第3.7.8款,这个条款要求注册商“……接到任何人有关已注册的域名的联系信息不准确的通知后,相应的域名注册商要对投诉的不准确问题采取合理的步骤进行调查。如果注册商掌握了被投诉域名信息不正确后,注册商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修正。”如果北京新网互联等两家公司无法修正上述通知中违反合同条款行为,可能采取包括终止合同的措施。
由此可知,ICANN的域名体系是通过监管注册商依《注册商认证协议》的条款而实现的。
中国的监管
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同年6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成立,.CN、域名开始接受注册申请。1999年,第一批ICANN注册商开始在中国市场开展注册活动。换句话说:在中国市场上,有国外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的通用(类别)顶级域名,例如.com、.net等,也有作为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CNNIC管理的域名,例如,.CN、中文.中国等。而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的域名管理机构,负责制订中国互联网域名、地址等资源的管理及国际协调政策。现在我国最重要两个部门法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部关于调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就是出自工信部。具体地讲是:
1.颁布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目前已经有两个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一个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获授权管理我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中3个“中文域名”\(其中,中文.cn是过渡状态\、7个三级“类别域名”(其中和分别授权中国教育网、中国国防类别注册网管理)、1个.cn“二级域名”、34个三级域名“行政区域名”,合计46个顶级域名。另一个是中编办“中央编办机关服务局事业发展中心”,获授权负责运行管理和维护“政务”和“公益”两个中文顶级域名,但是现在好似又改名称为“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
2.颁布中国互联网域名类别例如,增加了英文“类别域名”适用于中国的国防机构;增加了“政务”和“公益”两个中文顶级域名:政务――适用于党政群机关、政务部门等;公益――适用于非营利性单位。
3.公布获准从事互联网域名注册的服务机构截至2009年5月,获准从事域名注册的服务机构审批公示共有70家。它们有两种渠道获得批准:一是直接拿ICANN的gTLD注册局批准协议申请备案;二是由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例如CNNIC)审核通过,再报给工信部核准才能公开从事审核经营范围内业务。工信部在从事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报审中规定:超出审批范围将依《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第五章罚则,发出罚单、公示,把罚款上交国库。自2002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份罚单是2009年3月13日公示的,处罚单位是“铭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存在超范围经营的违规行为:罚款三万元。
产业正本清源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尤其是手机WAP网站这类应用的产生,对互联网实名制及域名注册实名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月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注册域名开展网上违法活动的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作为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坚决支持打击网络不良信息,并依法采取措施坚决治理域名注册过程中存在的虚假信息问题。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CNNIC宣布12月10日起在技术和人力方面投入资源,并将建立更完备的服务管理体系,提升域名注册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尽快查处不良域名应用,同时研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媒体反映的问题,已采取了以下措施:立刻停止媒体曝光的涉黄域名解析,终止其危害。迅速查实并查处CCTV曝光的注册服务机构新网与名富网及新网商大煌网;启动注册信息核查专项治理工作。
根据6月4日中国首届域名大会CNNIC《中国域名产业报告》介绍:2008年中国域名相关产业规模逾42亿元人民币,从业人数逾十万。正如一些专家给“域名经济”专版贺词所言:域名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互联网经济时代,域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经济价值彰显,域名产业是创新的朝阳产业。域名经济是伴随互联网经济发展形成的新领域、新产业。普及域名经济知识,认识域名经济价值,交流域名经济实践,促进域名经济发展,是利国利民的有识之举。置身新经济的江湖,岂能缺失域名的利剑。
(江苏虎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经营环境,再加之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将运营成本管理作为实现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有力途径。房地产企业在经过高度繁荣的历史时期之后,应该逐步认识到运营成本管理同企业存续之间的必然联系。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在深化运营成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应该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切实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082-02
收稿日期:2014-11-20
作者简介:花慧(1979-),女,江苏扬州人,财务经理,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与纳税筹划。
一、引言
获得最大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则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力手段。首先,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都将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收入持平或者增长的情况下,运营成本的降低本身就意味着利润的直接增加,如果企业发生收入下滑,运营成本的降低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实际损失。其次,降低运营成本还有助于缓冲企业的外部竞争和内部资金运作的双重压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企业内部不断优化运营成本,能够为企业实现价格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同品质、低价格的商品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客观的市场份额,让企业即便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仍旧生存下来,并且得到一定的发展。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支出,诸如销售费用、劳务支出等都是运营成本的组成部分。客观来看,房地产企业具有资金投入额度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如何有效利用运营资金、降低运营成本,成为房地产未来发展的关键。
二、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运营成本分析内容
目前,我国针对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的分析方法有很多,诸如量本利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等,然而,面对众多的分析方法,房地产企业却还很难从中选择适合自身经营管理特点的运营成本分析方法,究其原因,主要同房地产企业未能全面搜集运营成本分析内容有关。不少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分析内容,还仅仅停留在对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单一对比和汇总层面上。这样的对比与汇总,只能在表面上大致了解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情况,无法做到深入分析,而且还只能对相邻两个会计年度内的运营成本情况进行分析,难以对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预测和规划。从管理内容上来看,财务分析、预算分析、经营分析都是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少有企业能够将这些内容同时加以考虑,以偏概全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运营成本管理方式不科学
首先,组织架构与成本管理意识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水平。一些房地产企业甚至都没有专有的部门负责运营成本管理工作,在组织架构上就无法保证运营成本管理的客观需要。在思维理念上,一些房地产企业管理者仍将“财务管理”、“造价成本”等概念同运营成本混为一谈,并没有理解运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降低运营成本也就更加无从谈起。其次,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运营成本管理过程中,缺乏“动态成本”、“目标成本”等概念,未能有效形成针对运营成本管理的系统过程。最后,缺乏业务水平扎实的运营成本管理人员,也是房地产企业难以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房地产业务中,人才短板更加明显。
(三)运营成本分析机制不完善
灵敏高效的运营成本分析机制,不仅能够通过制度化的规定明确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权利和责任,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中的疏漏和弊端,做好事前的风险控制工作。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分析机制还处在初级阶段,完善程度有待提升。一些房地产企业虽然建立了针对运营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未能严格执行,而且在规章制度的内容中,也仅仅包括运营成本分析内容、报告编制的具体工作,与经营管理活动有着明显的脱节,导致运营成本分析机制十分不完善。
三、房地产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主要方法
(一)建立运营成本管理平台,对相关内容进行统一管理
针对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分析内容不完整的情况,建立专业化的运营成本管理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运营成本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运营成本的动态管理。信息技术是运营成本管理平台能够有效运行的必备基础,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实时接收动态成本内容,从而实现同步化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搭建运营成本管理平台之后,房地产企业的各项核心业务都能够处在实时追踪之下,并且有助于提升各流程的规范程度,实现同金融业务、财务管理工作的对接。在运营平台的日常运行中,合同管理是核心,主要包括合同的变更、结算、支付管理等内容。除此之外,该平台还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针对运营成本管理相关决策的有力依据,比如大量的运营成本日常管理工作都可以依靠平台进行处理,甚至是简化,并且可以实现透明化管理和实时查询,能够有效提高决策效率,对降低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有极大促进作用。
(二)完善运营成本管理方式
行之有效的运营成本管理方式,需要依赖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和规范的组织架构,这也是房地产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前提条件。完善的运营成本管理机制能够抑制不利于降低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因素的产生。可以说,运营成本管理方式是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相关的投标管理办法、成本管理激励机制、设计科学的指标考核体系、预算管理办法等内容都已经迫在眉睫。完善运营成本管理方式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房地产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运营管理人才的选聘和培养,组建一支专业素养扎实的运营成本管理人才队伍,为提高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水平,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水平打下人才基础。
(三)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运营分析机制
房地产企业需要意识到,运营成本管理的目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不是只要数字上有所降低就是成功,运营成本的降低只有同质量、进度、效率、工作量等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具有实际意义,决不能一味压缩运营成本,而不顾其他目标的是实现。鉴于此,在运营成本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合同管理、进度监督工作都必须同步实施。大量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的超支很大程度上不是成本控制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由于分析机制出现偏差所带来的,这些问题的解决难以通过强化成本控制加以解决,需要结合技术、管理等层面综合考虑。鉴于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运营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会不会对其他目标产生不良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采用限额设计法时,并不是仅仅考虑节约投资,盲目将投资金额降低,而是在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尊重客观规律的原则下,改进设计方法,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较高水平上保持房地产企业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功能。
四、结语
面对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在管理理念、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一方面获得了更多更先进的运营成本控制方法,另一方面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面临着更加残酷激烈的竞争。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谁能够获得运营成本管理上的又是,谁就能抢占竞争的先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房地产企业需要深入挖掘运营成本管理中“降低成本”和“获得利润”的潜力,积极转变传统的落后观念,在充分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先进的运营成本管理法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鹏.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42)
[2] 孙琰镔.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运营成本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