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商场运营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场运营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场运营管理制度

第1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一、能不能做家具,首先要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而家具需求又可以分为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家具的需求量和当地的常住人口有着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人口越多,家具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家具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连,一个城市的家具需求量与当地的房地产的发展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在一个城市中,能不能做家具卖场,做多大的家具卖场,至少要了解当地市场近3-5年的房地产发展规模。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当前已建好入住、即将交房、在建、规划将建的楼盘等等的详细情况。根据当地目标消费者的平均的户单价(一个套房子,消费者买家具需要支付的金钱数量)计算出每年的大概的市场容量。以便规划做多大面积的商场,做什么档次的商场,引进什么品牌,经营何品类和什么档次的产品。

二、能不能干家具卖场和干什么样的家具卖场,还取决于当地市场的家具零售市场的状况。要了解:当地有没有成型的家具市场或商场,规模大小,品牌结构,产品结构,档次,盈利水平,租金状况、从业人员素质、竞争的激烈程度。有没有市场的盲点,能不能实现差异化经营。有没有条件和实力挑战当地市场的老大、老二和老三。等等这些信息完全了解之后,再下结论。有些老板只是初略的看了一下,当地的楼盘挺多,就贸然投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做一个商场,结果2年下来,亏的就所剩无几了。他可能没有考虑一个问题,市场容量这么大,是我的吗?

三、对当地的交通状况及周边县市家具业的发展状况要深入了解。在有些市场,当地的需求有,而且需求量也很大,但是,这些消费群体根本不在当地消费,看起来是有需求的,实际上这些需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这些人都去周边县市或专业市场消费去了!如,河北保定的定州市,距离石家庄市一个小时的车程,距离保定市区一个小时的车程,距离北京一个小时的车程(高铁)。当地的高端消费者已经严重分流了:一部分去了石家庄,一部分去了保定和北京,还有一部分去了香河。中低端销售者,很大一部分去了正定的金河家具批发市场。

定州全区有上百万的人口,定州下辖的各个乡镇几乎都有几家2000平方米以上的家具卖场,甚至有的乡镇的家具城面积达到了7000多平方米,比市区的家具城的面积还要大。乡镇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乡镇消费。定州市区家具商场的辐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假如一个老板不了解定州市场的状况,贸然去做家具卖场的投资,经营风险是很大的!

四、经营家具卖场还必须清楚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明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有的卖场靠规模大,品类全取胜,有的卖场靠经营行业知名品牌家具招揽生意,有的卖场靠经营时间长,知名度高,口碑好生存,有的卖场靠低价吸引消费者,有的卖场经营特色产品得过且过。请问,你靠什么赢得市场?

五、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面对有限的市场,商场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商场的生死存亡。

第2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一)深圳模式——政府多部门管理1.主要内容及特点。深圳市公租房运营管理主体涵盖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深圳市住宅租赁中心等政府部门或政府委托授权下的事业组织;其公租房保障范围确定较为合理,覆盖本地户籍的家庭、单身人员以及非本地户籍的家庭以及国内外引进人才;从监督管理机制来看,存在体制内部监督现象,缺失外部监督力量,主要由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进行自我检查、监督。2.存在的主要问题。(1)多头管理若协调不得当,则必然导致公租房审查程序冗繁。深圳模式下其程序审查需经过三层,面对住房需求迫切的中低收入人群,对本就稀缺的公租房资源,申请者需等待更长时间,政府管理效率有待提高。(2)就目前反馈的数据来看,深圳公租房租金设置不尽合理。对“夹心层”群体而言,公租房的吸引力正在于其优惠合理的租金设置,但因前期调研工作未落实到位,深圳公租房租金标准过高,出现保障对象弃租现象,公租房保障功能未能发挥。以2007年深圳市建设的2730套公租房为例,直到2010年末,才有894户入住,其入住率仅为32.75%,而2008年深圳福田区配租成功的300多套公租房在第一批租房两年租赁期满后,绝大多数租户不再选择续租。(3)房屋的配套建设、物业服务水平都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目前深圳市营造的公租房多为临时筹建,房屋质量、配套建设以及社区服务都存在诸多问题,很多公租房社区在水电、防盗、电视网络等基本配套项目存在工作缺失现象,很多社区表现为公共居住环境差,租户满意度低。

(二)重庆模式——政府专门机构管理1.主要内容及特点。与深圳模式不同,重庆公租房运营管理由专设的公租房管理局专门负责,其职责涵盖公租房规划、房源储备、配租审核、监督管理等;保障对象十分广泛,无住房者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家庭皆可申请,保障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主城区无住房的人几乎都可申请公租房;租金设置相对较为合理,大致为主城区同类型住房市场租金的60%,其标准设置以户型大小为参考;租赁期限设置较为合适,最短为一年,最长为五年,从承租人具体情况加以确定。2.存在的主要问题。(1)准入机制设置过低引致“挤出”效应。重庆模式下,保障对象范围设置很广,限制较少,容易导致部分亟待解决住房困难的群体无法享受政策的优惠。重庆的公租房社区主要位于二环附近,而重庆的二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由此租户居民的出行成本较高,合理优惠租金的优势被削弱。导致中低收入人群即使符合申请条件,亦不愿租住。(2)管理主体相对较为薄弱,监督管理工作滞后。设置专业的管理机构有助提升公租房运营效率,但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仅有45名工作人员,却需面对截至2014年初已经竣工的3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重庆对公租房建设运营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真正实施起来却存在困难,某些社区空置公租房违约事件仍然存在。面对巨量的公租房出现,如何对公租房住户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需重点关注的问题。(3)重庆市公租房运营管理制度规定租户五年租期结束,可对承租房屋进行购买,从目前反馈的信息看,很大部分先期承租行为的目的皆为“购买”,其购置意愿较为强烈,若随后的公租房融资建设无法跟上步伐,则将有可能出现“无房可供”的尴尬情境。

(三)上海模式——市场化运营模式1.主要内容及特点。从运营管理主体来看,上海通过设置一批具有法人资格的公租房运营企业,在“全封闭”的模式下具体实施公租房市场化运作,其职能集中在房源供给、租赁管理、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投资建设等;保障范围设置宽泛,不要求当地户籍,符合经常居住一年以上、有一年就业合同、住房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条件即可申请入住公租房;公租房的监督管理,主要由上海市、区两级制定规范化申请审核检查办法,以定期或随机的方式进行监督。2.存在的主要问题。(1)上海市在保障对象准入标准中,并未设置收入门槛,容易导致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与可供房源之间形成巨大落差,造成真正存在住房困难的群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2)对居住年限、工作稳定性、社会保险金缴纳等方面加以限制,可能会对很多底层外来务工人员产生“挤出”效应。这部分群体普遍存在未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未办理社会保险等情况,由此无法申请公租房。这部分真正需要住房保障的群体被制度排斥于保障体系之外。(3)上海市取消了收入与财产的限制,住房面积的要求更是宽松至人均15平方米的条件,试想一户三口之家拥有上海市将近45平方米的产权房,依据目前上海市的房价行情,整套住房的价值将超过100万元,如果拿去置换,完全不存在住房困难的问题。而且拥有产权房的申请者,如果成功申请到公租房,极有可能将公租房或产权房对外出租,赚取租金,将产生很大的寻租空间。(4)监督管理机制不甚健全,尽管上海要求各区(县)住房保障机构制定规范化检查办法,但具体执行效果不理想,过多集中于检查运营机构的申请审核状况,未运用多种手段实施动态监督管理,导致很多违约甚至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惩处。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公共住房管理模式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都十分重视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住房保障的实现方式,并以法律权威为住房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依据。如美国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先后颁布《国家住房法》、《住房和社区发展法》、《国家经济房法》等法律,力图透过法律的强制力实现住房保障的目标。

(二)充分调动非营利性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力量通过对我国现行公租房运营管理模式的分析发现,不能仅靠政府责任强化这一手段,还应看到非营利组织的巨大潜力,应注意引导非营利性机构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减轻政府负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法国建立低租金住房联合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承担着法国相当部分的公共住房营建、投融资平台构建以及运营管理职责,而法国政府更多为其提供政策倾斜,提供补贴和优惠贷款等。

(三)运用多种手段实施动态管理美国和我国香港在动态管理手段实施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如美国的地方管理机构以5年为周期重新审查接受房屋补贴的低收入人群,若发现其不再符合政府规定的范围,则将取消其享受政府补贴的资格,不再帮助其解决住房问题。香港房委会也经常对公共住房申请资格标准进行审查,防止出现租金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脱节现象。

(四)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公共住房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务保障。新加坡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新加坡公共住房建设以方便居民出行为要旨,其主要在公交车站、地铁出口等附近营建,“组屋”住宅施行24小时紧急维修制度,为居民住户营造出安心、放心的居住环境。我国香港地区重视公屋建设与配套设施同步完成,并对学校、商场、文化娱乐项目等进行合理布局,尽量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三、公租房可持续运营管理发展建议

为解决现行公租房运营管理模式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运营方式,保证住房公平目标的实现,提出完善公租房可持续运营管理的建议。

(一)理清公租房参与主体角色,形成有效良性互动根据社会治理理论,政府并非社会管理的唯一有效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职能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像公租房资源这样的准公共物品,政府应当以各种形式积极促进非营利性组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二)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公共住房建设、运营管理的完备很大程度仰赖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在法制治理模式下,所有的参与主体都应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保障性住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都应通过多样的媒体宣传手段,在社会征求意见基础上,拟定意见稿,充分参考民意、反映民意,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公租房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准入机制从目前我国的公租房建设来看,房源数量有限,必须把好入口关,否则将导致高收入阶层的投机行为,损害公租房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准入机制的完善主要在准入与资格的审核上。1.设置合理的准入标准。公租房准入标准的设置与社会公众和承租人有着密切联系,应积极汇集民意民智,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准。关于申请对象身份的认定,户籍不应成为公租房申请的障碍,只要申请者对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其收入无法保证其租住到合适的市场化住房,就应保障他们的居住权。对于申请对象条件的限制,必须对财产设置严格要求,保障房体系内的群体必须为无法通过自身能力解决住房问题的人员,政府应科学、合理地综合考量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物价、房租水平等,合理地划分公租房收入线以及总资产量化标准。2.对申请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公租房的审核程序必须实现透明化、规范化,对申请条件进行严格审核,申请者家庭的收入来源多元化为审核工作带来很大麻烦。申请者财产和收入审查工作十分繁复,若仅靠政府进行审查,行政效率不高,且存在浪费行政资源现象,作为运行模式的重要参与者,非营利性组织可依靠其专业性、贴近基层、灵活性等优势在公租房准入程序审核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申请人的工作单位应提供初审意见,据此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复核,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任何参与主体都可行使其监督职能。其次,个人信用体系建立给公租房审核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将有效确保管理部门能够实时掌握保障对象的住房变动以及收入变化情况,目前上海市廉租房建设中采用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值得推广,政府部门之间应当构建信息交换平台,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共享。最后,可根据保障对象的表现,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与保障对象的银行贷款、保障房申请直接挂钩。

(四)合理设置租金标准政府、社会公众、承租人等参与主体应通过相互协商,确定公租房的租金标准,不应由政府或者产权者单方面确定。租金标准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承租人收入水平,制定合理的标准,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极端。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如地方立法确定租金控制水平,主要通过承租人投票表决,多数人认为租金过高,则可适当调整租金的标准。我国可根据治理机制,通过定期举办价格听证会,保证听证会程序的透明化、规范化,充分征求承租人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充分反映广泛参与主体的利益,避免出现“听而不证”的现象。

(五)重视并加强退出、监督管理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保障对公租房使用效率的有效监管。首先,应充分发挥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管优势,非营利性组织作为贴近基层的民间团体,可与承租人之间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更容易获取其信赖,也更容易收集其所需数据。可以两年为周期定期检查承租人的收入变化、住房使用状况等,不定期抽查承租人的租赁行为是否规范,有无私自改变租赁用途现象存在。其次,应建立健全有效互动的社会监督机制,保证基本的监督渠道畅通。最后,应不断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加大惩处力度,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这些都需要参与主体的协调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此外,我国的公租房建设也应注重配套管理与服务的跟进,争取实现公租房建成后相关配套服务能马上运转,以吸引更多的“夹心层”群体申请入住。

四、结语

第3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管理对策

一、关于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的概述

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是一个典型的民营企业,成立于199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黑龙江民营药业行业的巨无霸,从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来看,已经是一家当地成功的民营企业,但是从2012年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其负债水平已经达到200多万元,并且其管理混乱,企业没有可执行的发展方略,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止不前,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是现代民营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企业管理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为了持续发展,虽然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需要采取财务管理制度,向国际先进企业学习,并且引进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注入新鲜与活力。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0%,现有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栓剂1亿5千万枚,洗液5千万瓶,多功能消毒灯6万台。如此辉煌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在2012年度,企业各主营项目的负债率达到了200万,大部分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项目融资方面出现了问题。

二、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财务分析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财务分析与控制一定要及时地规避和矫正企业运营当中的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国家在政策方面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企业所存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地加大,所以企业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健全企业风险管理的体系,风险管理能够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可以优化企业融资的结构和资本结构,真正强化企业财务监督的作用。

(一)财务管理不严格

我国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家族式管理导致企业抗风险的基础薄弱、决策失当、管理混乱等问题。家族式企业的管理者容易集经营权和财务管理所有权于一身,直接导致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财务控制松散等状况,企业在进行决策和经营管理很随意,如果没有一套规范的财务控制方法,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进度缓慢。财务管理的内容其实具体到财务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内部经营问题、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会造成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正如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其内部并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财务会计人员职能弱化,不能够准确地分析评价财务会计信息,而企业的经营者在进行决策时,也往往忽视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仅仅凭自己的经验和头脑进行决策,由此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都不是很长。

(二)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以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为例,财务部门最核心的工作都是处理与管理财务数据,绝大部分人员都把时间投到处理会计方面的凭证、报销费用和制作财务报表等事务性工作上。按照国际正规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核心是各种财务数据报告,这些数据报告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但是在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时,并没有将财务数据信息作为重要考量的因素。

(三)会计人员素质严重偏低

会计是一门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但是在很多民营企业中,由于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导致帐目不清楚,假账、错账现象普遍存在,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少民营企业会计账目并不清楚,大多数存在着弄虚作假和信息失真的情况。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会计人员素质严重偏低,以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为例,从总体上讲,虽然哈尔滨成功药业的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职称,但是部分财务人员只是停留在算账的表层上,甚至有些财务人员有会计上岗的资格而缺乏从事会计工作的资历。

(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当前民营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贷由于企业的管理系统漏洞百出,导致企业因为资金的问题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时间,使项目效果大打折扣。以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为例,其最大的症结就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并不规范,自身的财务信息不透明,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强,而且有些企业因为财务问题,导致一些民营企业恶意逃废贷款,使货款的机构感受到贷款风险比较大,直接降低了银行对这些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三、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财务分析及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的投放、筹集、回收和分配,资金的筹集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健全或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或加强企业财务控制、改善管理模式转变管理观念。资金的筹投放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资金的耗费情况则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资金的回收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情况,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已经渗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财务管理的发展原则,严格组织企业财务方面的活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良性发展。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要想发展,必须树立全方位的理财观念,真正协调各种利益的财务关系,家族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要摒弃过去传统的家族财务管理模式,考虑资本所有者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建立现代管理模式,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将财务管理做强做细,真正参与到企业税收利润分配,使企业经理及职工的个人收入能够和企业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科学的财务管理意识

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面对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想找到一种合适的财务管理方式,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需要不断地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把财务的发展战略和决策职能真正落实到实处,突出超前性、强化执行力和有用性。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主要是全面参与经营管理和改进公司的治理,财务部门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科学财务管理制度,将经营核算、财务计划的编制和财务监督等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21世纪所强调的企业管理主要是以人为本,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必须要转变过去的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主要是以人处于管理中心和主导的位置,对生产经营活动当中的人、财和物等各方面的要素进行管理,哈尔滨成功药业公司的经济增长除了需要劳动力和物资的投入外,还需要提高员工知识技能的水平,因此,落实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和考核任务,是每个企业所必须进行的。它需要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担当责任,使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意识到企业发展的重要,帮助企业做好各种数据统计工作。

(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水平

目前,中国以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作为重要的手段,只有以财务管理提供重要的模式作为基础,它是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的数据作为重要的依据,同时因为企业财务管理程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处理,从而保证有关业务活动能够起到监控的功能,只有加强财务管理,系统就可以提示企业的经济订购量的多少,可以显示库存降至储备量是否需要进行及时地补充。

财务监督可以实现降低企业的成本,真正加强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督,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环境下,企业更应该注重创新的管理方式,超越过去所出过的成绩,矫正过去只注重发展不注重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方式,加强财务的负债和贷款方面的管理,为企业的成长、经济发展和社会不断地进步,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结语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企业融资和内部管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行为问题是一个具有一般性和世界普遍性问题,要真正有效解决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问题,需要通过企业、银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共同创新。“内因决定事物的本质”,我国企业应该先从自身着手,改善自身财务管理,提高信用率,加强内部监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真正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根本,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 徐绍峰.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 高增亮.我国企业财务分析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2(19):91-92.

第4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运营;集团公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0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全面预算管理与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管理系统。集团公司通常在拥有相对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分配、控制和考核集团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各项财务及非财务资源,来不断提高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资源管理和配置上的功效,并为最终实现集团公司既定一体化战略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集团公司常用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通过在集团公司经营过程中对各项财务、实物和人力等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进而实现集团公司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往往是指在预算管理中不仅要涉及集团公司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更要求集团公司的全体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并对所从事的各项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以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等具体方式进行全方位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公司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及制定年度生产经营任务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集团公司进行资源配置、成本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考核评价的有效工具。围绕集团公司所制定的战略目标,通过计划、控制、协调和考核等手段将各个部门、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与集团公司整体的发展目标有效统一,通过全面预算合理安排集团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投资、财务等各项活动,控制并协调由不同部门、经营单位所负责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集团公司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之一,其所表现出的主动性、综合性、效益性与市场适应性特征愈加明显。

2 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更多集团公司通过对外的并购重组和对内的资源整合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企业定位和战略发展规划,实现了多元化经营的归口管理、集中运作和统一经营,并以一体化运营的方式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更充分地发挥集团公司整体竞争优势的目的。

集团公司规划未来发展战略实现一体化运营目标,需要以全面预算管理这一手段作为依托,同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程度也反过来会影响到集团公司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完成和一体化运营的效果。因此,就本质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公司分解战略规划、加强一体化运营管理、持续控制成本以及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抓手。这便要求集团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与集团公司的一体化战略运营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对接,才能够更好地促使集团公司各部门、经营单位的目标与集团公司的整体目标达成一致,进而推动集团公司实现由“职能管理”向“一体化战略管理”的转变。

2.1 实现集团公司一体化战略规划管理的有效方法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集团公司既定的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是细化和数值量化集团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对集团公司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的细化,对集团公司一体化经营目标的阶段性量化分解,使集团公司一体化战略最终转化为具有可操作的各项具体目标和措施,从而保证集团公司一体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促使集团公司更好地实现对人、财、物等资源的统一综合配置,促使集团公司的有限资源在获得、调控与使用等重大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协调管控,以不断加强集团公司各部门、经营单位之间的联动,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协同效用,提升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程度。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优化集团公司资源配置、制订集团公司一体化战略规划的重要保障。

2.2 加强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通过在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编制、分解、执行等过程中引入风险导向机制,以加强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中对重大风险的识别、评估。全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突出对重要风险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并在集团公司分解下达预算目标时更好地控制和约束各部门、经营单位在一体化运营过程中的行为,进而提高集团公司一体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化程度。通过不断提高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对接与整合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的内部控制工作,并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

2.3 评价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业绩的有效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与集团公司的业绩评价管理工作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闭合完整的集团公司一体化业绩控制系统,以更好地实现一体化运营战略管理目标。而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也是落实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查找偏差,对集团公司各部门、经营单位在一体化运营中的表现和贡献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并进行有效激励,不断促使一体化运营的效率和创效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3 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

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旨在通过对集团公司整体运营链条中各环节的有机协调配合,来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的协同作战能力,进而最大化提高集团公司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链的总成本,形成集团公司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应以能够满足并实现这一要求而制定,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集团公司经营目标一体化设定、经营资源一体化配置、经营过程一体化协同和经营组织一体化保障的目的。

第一,建立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需以高效的组织方式作为依托,并以上下联动的灵活机制来推动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这一高效的组织体系至少应具备组织决策、执行监控和效果评价等相关职能。组织决策职能的关键在于制定和完善统一的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流程要求;审批确定具体的预算目标和各部门、经营单位的预算分解方案,以确保其与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战略规划相一致;协调各部门、经营单位在一体化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并以高效的决策确保一体化运营工作的顺畅进行。执行监控职能的关键在于对一体化运营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督,确保各部门、经营单位均按既定计划、进度履行其在一体化运营中的工作职责,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并对可能影响一体化运营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和管控。效果评价职责的关键在于将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考核纳入集团公司整体绩效考核范围,并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包括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上报的及时性、执行控制的有效性等定性指标外,还应包括生产指标、运营指标、财务指标等在内的定量指标体系,以客观评价各部门、经营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充分发挥激励约束机制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建立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机制。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以信息化手段作为支撑,以不断提高预算编制下达、执行分析、监督评价等工作的时效性,并能够根据内外部因素变化对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的不同影响程度对全面预算进行动态的调整,进而更好地发挥全面预算对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通常围绕特定的产业链条开展,涉及产、储、运、销、用等诸多部门、经营单位,因此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监控的及时性、有效性,往往需要借助网络、信息化系统等现代化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缩减上传下达的时间耗用并减少重复性、人工性的工作内容,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柔性动态全面预算系统对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的计划、监控、评价方面的效用,并通过全面预算工作的一体化、信息化来推动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一体化的持续高效运行。

4 加强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4.1 围绕销售计划编制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

与生产计划相比,销售计划与集团公司战略规划的相关性更加紧密,而以销售计划作为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编制的基础能够更好地将集团公司战略规划进行分解落实。同时,根据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更多企业已将经营管理理念转变为以突出满足最终用户需求这一目标,因此集团公司的一体化经营势必也将尝试以销售环节作为起点,按照以销定产、以销排运的模式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以某集团公司为例,该集团公司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条包括煤炭生产销售、铁路水路运输、港口中转存储及电厂耗煤发电等诸多环节,涉及煤矿企业、港口企业、铁路公司、航运公司、电力企业和销售公司诸多部门、经营单位。在其进行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编制时,通常首先由销售公司摸清集团公司内部电力企业和集团外部其他用煤企业的煤炭需求情况,并据此制订符合集团公司阶段性战略规划目标的销售计划方案,再以此销售计划为基础,进行煤炭生产计划、铁路运输计划、港口生产计划、航运运力计划等相应安排,从而根据集团公司当前的资源约束来确定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计划量。

4.2 持续不间断地控制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执行情况

持续监控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旦缺少了对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全面预算管理将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发挥任何效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需要围绕可能对预算造成偏差的重大风险方面开展,且需要与流程控制相结合,以切实加强事中控制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中的作用。如此一来,可在避免实际情况偏离预算的同时,及时对原预算进行修正调整,进而使实际执行情况与修正后的预算进度尽可能地保持协调一致,更好地为后续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的可比性和科学性提供支持,比如:加强对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计划量进度的完成情况进行持续监控,以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查明偏差原因并予以纠正,且在出现引起实际情况严重偏离原预算编制的边界条件时,及时对原预算进行调整,并采取其他可行措施弥补计划量偏差带来的损失,进而确保原既定的一体化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4.3 根据部门、经营单位指标评价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

由于不同部门、经营单位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产业链条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不应该使用统一的指标对不同类型的部门、经营单位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表现予以评判,而是需要针对每个部门、经营单位的自身特点和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的重点去设定不同的指标体系来进行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过程中由于不同性质的经营单位间存在内部交易现象,涉及内部定价问题,而内部价格对某些经营单位而言属于不可控因素,因此对于这样的经营单位,尽管单独来看其属于为利润中心或者投资中心,但其相对于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链条整体而言,则更多的体现为成本中心,所以在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将该类的经营单位作为成本中心设定诸如成本总额、可控成本、单位成本等指标进行评价才更为合理。

5 结 语

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对提高集团公司一体化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促进集团公司最大程度地发挥一体化经营协同效用的有力手段和有效工具。但由于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涉及的部门、经营单位众多,其管理目标、业务流程也不尽相同,而将全面预算管理嵌入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中,并充分发挥其对实际一体化经营的指导作用势必成为一项及其庞大且复杂的长期工程。因此,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集团公司各个层级、各个职能部门的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并以切实分析解决问题、改进完善现状的实干精神深入推进,才有可能实现以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对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管理进行持续优化,进而实现集团公司最终战略规划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子京.战略、规划、预算、绩效考核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J].冶金财会, 2010(1).

[2]胡焰辉,祝美霞.战略管控一体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中航工业洪都的运用[J].财务与会计,2015(10).

[3]王超.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13).

第5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市场竞争;经营管理;经济效益

一、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内容和目标

企业经营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企业的战略、决策、开发、财务以及公共关系等企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了对煤炭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及激励等一系列工作,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煤炭企业的生产任务及总体目标。

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和企业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煤炭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经营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煤炭企业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竭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

我国大多数的煤炭企业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根深蒂固,很难消除。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粗放式的经营管理现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转变。煤炭企业抵抗市场竞争压力的做法还停留在做大规模等比较原始的方式上,依靠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驱动企业的发展,忽视企业经营效率和投入的回报率。

2.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灵敏,容易失去发展壮大的机会。虽然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根据客户行业的不同,客户需求是会有变化的。而煤炭企业如何立足本企业的资源优势,开采和加工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煤炭产品,就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3.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裙带关系,管理职位不能充分实现“能者上、庸者下”,激励奖惩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性不高,员工技能、素质等与规范的经营管理要求相差较大。

4.煤炭企业对提升科技水平投入不足或是投入不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煤炭企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科技投入以及相关性的行业趋势研究,避免投资的浪费。

三、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素质,是煤炭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最大法宝。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千头万绪,必须要认重点、抓关键,理顺经营管理关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明确企业经营行为的目标。煤炭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都是围绕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的,应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企业的全方位目标体系。在纵向管理上,依据煤炭开采、加工、输送、销售各个环节的物料消耗、劳动消耗,确定以年度为计量周期的相关控制指标,同时分解目标载体,将目标具体细化到相关的职能部门,明确各个部门执行经营管理目标的责任。在横向管理上,采取综合经营计划的方法将各个部门的经济效益指标连接起来并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和调控,在煤炭企业内部建立起经济效益目标的有机调控体系,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完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激活企业内部的积极性。在明确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并将之分解到各个相关部门之后,必须创新管理,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把纵向的行政关系以及横向的协调关系转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竞争关系,以切实的经济利益约束来实现内部经营管理创新,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细化的岗位考核机制,充分调动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全员和全面的竞争机制,能有效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市场化竞争水平,极大的提升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另一方面是加强企业的资产、资金运营。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对企业资产、资金的经营权利。在知识经济时代,资产运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资产运行,可以活化资产,达到资产增值的目标,同时,通过合资合股、招商引资等资产运营形式,能有效盘活企业闲置资源。加强对资金的运营管理,既能有效化解企业经营风险,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加快调整企业经营结构,强化企业抗击市场竞争的风险。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如何做大做强,是关系到煤炭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在多元化布局的过程中,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基础,大力发展煤炭综合利用产业,提高煤炭的深加工能力,在做大的同时做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5.以科技创新为契机,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企业要真正提升市场竞争力,离不开科技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成果,尽快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一是要加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宣传教育,加强对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全方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二是要加大煤炭企业的技术改进力度,加快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三是要加大业务技术骨干、财务运营人员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奖惩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第6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运营管理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2-0058-03

随着世界各个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高,人口的不断聚集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城市发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建设均被作为主要发展内容。其中建筑层数的增多与城市的发达程度紧密联系。随着多次技术革命和人类的大量聚居,城市不断变大,也不断变高,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甚至成为评价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指标。高层建筑在全球有着不同高度的定义,但并不严格和绝对。中国《高规》规定10层及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 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 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次调查分析,主要选择以西安小寨赛格国际购物广场为例,以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托,结合该项目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试图分析并解决一些有关西北地区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的绿色问题。西安小寨赛格国际购物广场位于西安市最有名气的商圈之一,小寨商圈的核心位置,小寨的商业发达,形成了西安市的次核心商业圈。项目位于小寨十字东北角,西安市中轴线上,毗邻历史悠久的大雁塔,是西安市年轻人最为喜爱的也是极具活力的聚集地之一。本文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1节地与室外环境

西安小寨赛格国际购物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30000 m2,其中写字间面积约30000 m2,商业面积相对较为充裕,约为200000 m2,十分节约并集约利用土地。它于2013年10月1日开业,目前是西安市内最大的商业单体项目,亦成为西部最大的商业单体项目。项目选址符合西安市城市规划,且符合周围其他寺庙等文物古迹保护如大兴善寺的建设控制要求。场地位于西安市商贸中心区位,建筑规划布局为底层商业及上部写字楼,商铺为场地面积满铺,写字楼为东西向,虽满足日照标准,但相较南北向还是有一定劣势。人行人口多个,车行入口两个。人行入口分别沿建筑西面和南北面布置,西面设置主人口一个,南北面分别设置多个,地下结合地铁也设置了相应出入口。值得注意的是,它在楼体西南角二层与小寨立交还有一个人行入口,极大方便了使用者。车行入口在南面设置一个,通往立体停车库,西面设置次入口,但均由于距离小寨十字太近,导致长时间交通拥堵,出入口均交通压力过大。由于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占地规模限制,场地内并未设置室外绿化,但商场核心位置营造了多样的空间形式以及全场绿化,让人们在购物中心休闲的同时得以亲近自然。主要室内景观为411.3 m2全球最大室内景观瀑布,拥有绿色清新购物环境的同时可以享受负氧离子体验。由于项目的合理布局和适当的体型系数,场地内的风环境是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的。但由于商业满铺,室内空间较大,建筑的自然通风受到了一定影响,项目结合室内的两个大型通高空间使得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场地内,人活动区基本未出现涡旋或无风区。但项目并未采取适当措施降低热岛强度。具体表现为:场地内的红线范围所属的广场等活动场地未栽种大量绿植,并未铺设大量草坪,建筑物所形成的遮荫面积也未达到其占地面积的10%。此外,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也并不是很低。

(1)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场地南侧设有公交车站,一层与地下均与地铁二号线相连,项目二层还与小寨立交相联系,与公共交通设施均具有便捷的联系。场地内的广场及项目内部商业和写字楼部分的人行通道均采用了无障碍设计,如盲道、坡道、竖向电梯及残疾人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由于小寨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该项目在西安商业单体中首次应用立体车库。空中花园停场位于购物中心的7至9层,可提供车位1630个,成为西部最大的楼顶花园停车场。但并未设置自行车停放设施。立体车库的方式极大地节约集约用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并未设计地面停车位,为步行及活动场所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小寨赛格购物中心为周围提供了便利的公共服务,将商业和写字楼集中设置,配套的广场也使得周边居民增添了不少活动场地,并因很多活动的举办而丰富了大家的生活。

(2)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该项目的设计中,认真分析了现状地形,进而结合前期分析,进行了场地设计和建筑布局。项目内利用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但并未采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并采用有组织排水的方式,合理组织了屋面雨水、道路雨水等进入了地面的生态排水设施;广场硬质铺装地面上的可渗水硬质铺装面积比例高达到50%以上。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由于是室内绿化,并未采用传统的树种,而是将室内大瀑布与室内绿化相结合,真假树种相结合,使得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及景观性,采用垂直绿化的方式。

2节能与能源利用

项目内建筑方案设计较为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1)建筑与围护结构。项目结合场地内的地形及自然条件,优化设计了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相关内容。中庭、外窗及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使得建筑获得了良好的通风环境。使用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西立面,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为5%;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东立面,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墙体等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2)供暖、通风与空调。本案中采用了冰蓄冷空调,这是西部首家运用冰蓄冷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的商业,提供了自然、舒适、纯粹的绿色购物环境体验。因此,项目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积极在水系统和风系统中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

(3)照明与电气。项目中,商场内也采用了80部进口电梯,打造了科学的交通组织。并设有50.3m的亚洲第一通天梯,为大众提供安全、舒适、惬意的购物交通设施,可直达六层美食街区。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项目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且安全。卫生间、垃圾及保洁间全部采用了节水器具。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达到节水用水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设置水表等用水计量装置;使用节水的卫生器具;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该项目建筑造型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造型简约,且没有进行大量装饰、装修。择优选用建筑形体,良好地确定了体型系数,建筑形体较为规则。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由于其商业建筑的特殊性,建筑中使用了大量可变换功能的、可重复使用的隔断。

5室内环境质量

西安小寨赛格购物中心的室内噪声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要求。其主要功能的商业空间内还采用了室内大瀑布来降低环境噪音。

(1)室内声环境。写字楼部分主要功能房间都做了相应的隔声处理,空气声隔声性能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在构件及相邻房间的隔声性测试结果,均达到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

(2)室内光环境与视野。项目中写字楼部分的房间及六层上的主题餐厅均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且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无明显视线干扰。主要功能空间的采光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

(3)室内热湿环境。该项目场地中室内热湿环境并未采取可调节的遮阳板等相关措施,因而夏季太阳的热辐射依然较为严重。外窗和幕墙透明部分中亦没有布设可控遮阳调节措施。

(4)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的提高主要依存于较为良好的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该项目内设有两个大型通高空间,卫生间、餐厅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也并未严重影响其他建筑区域或室外活动场所。但是地下两层的地铁潮铺由于通风效果不好,加之流线设置流动性不强,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欠佳。

6施工管理

由于项目所在位置是西安市大型商业中心,人流量非常大,项目周边又是大学和其他商贸。因此,施工管理的良好程度极大影响着项目周边人们的生活质量。施工管理中,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环境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1)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及施工过程中,施工方积极采取洒水、覆盖、遮挡等降尘措施。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制定并实施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计划。

(2)资源节约。施工中制定并实施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能耗;制定并实施施工节水和用水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水耗;减少预拌混凝土的损耗;采取措施降低钢筋损耗;使用工具式定型模板,增加模板周转次数。

(3)过程管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并严格监督设计文件及内容的变更;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建筑的耐久性;实现土建及装修设计之间的联合,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进行一体化;竣工时必须要完成主要功能空间的功能及装修的完备;提供各项装修材料及设备的检测报告和性能复试报告;并提供建筑竣工验收证明、使用说明书和建筑质量保修书;提供业主反馈意见书。

7运营管理(表1)

项目运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节能、节水设施均工作正常;供暖、照明、通风、空调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亦工作正常,且做好相应的管理记录。

(1)管理制度。项目中,物业管理部门获得有关管理体系认证。但项目运营过程中并未形成较为活S的关于绿色建筑相关的教育宣传,在使用中也未向大家宣传绿色设施的使用说明,从而积极宣传绿色设施及绿色建筑,形成较好的绿色氛围。

(2)技术管理。项目有做到定期检查、调试公共设施设备,并根据运行检测数据进行设备系统的运行优化;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公共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作正常,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和用水量记录完整、准确。

(3)环境管理。项目中的室内绿化,全部采用新型的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了各项化学药品的使用范围,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内容的规范使用,有效避免了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且现场观感良好;垃圾间、垃圾收集站也并不散发臭味,且未污染环境;垃圾间、垃圾收集站内的垃圾也进行了及时的清运与处理。项目中的所有垃圾桶及垃圾回收站均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

第7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正在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西奥多.舒尔茨曾说“企业的人才资源是衡量一个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人才的企业如同一湾死水。只有拥有关键人才,企业才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当今市场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智慧与能力的竞争。可以说在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掌握了人才,尤其是掌握了关键性人才,哪个企业就会占领了竞争的制高点。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企业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辅导沟通、绩效结果应用及绩效目标提升这几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代表一起参与实施,最终达到提升个人、部门企业的整体效益的目标。

二、企业绩效管理的设计原则

(一)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一切企业制定所有制度都要实施的重要原则,而绩效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需要合法。例如,国家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养老保险等规定均是企业落实薪酬制度之重要依据。

(二)公平原则。企业绩效管理一定要是公平的,而公平性可以说是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之基础,也是企业激励作用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而企业绩效管理所具有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个人公平、内部公平以及外部公平等不同方面,按照承担的责任大小,需要的知识能力的高低。以及工作性质要求的不同,在绩效管理上合理体现不同层级、不同职系、不同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差异。

(三)激励原则。绩效管理以增强工资的激励性为导向,通过动态工资和奖金等激励性工资单元的设计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应设计和开放不同薪酬通道,使不同岗位的员工有同等的晋级机会,这样就能更好地提升职工的薪酬等级,较好的实现绩效管理的目的。

三、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中的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绩效考核是判断员工道德素质、工作能力及各方而优缺点的重要管理体系,因此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一)激励人才的有效手段

对企业职工的奖惩是企业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有切实的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因此绩效管理是激励人才的有效手段。

(二)调配人员的依据

绩效管理除了可以区分企业职工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外,还可以区分企业职工对于其所处在的岗位的胜任能力,以此发掘每个职工的优势,所以也是调配人员的依据。

四、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而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一些企业开始接受并引入这种管理方式,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下面就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是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很多的企业在处理绩效管理方面流于形式,只是表明他们有这样一个管理体系,并没有切实落实,而是简单的在月末,季末、年终的考核,将文字性的表格发给各个部门的领导,由这些领导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价及简短的评语。这并没有实现绩效管理考核的真正目的。

三是主观随意性大。作为绩效管理考核的考核者,主要是部门领导,他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员工的某个表现或是某个片面的表现,从而就对该员工的整个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评价,这样是片面的,主观性太大,影响了绩效考核的可信度。

五、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要建立良好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是有效施行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前提。企业应该建立和绩效管理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让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薪酬管理及人动等相互关联及促进。

二要设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能否实现导向作用,实际上是通过战略导向的关键一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员工,客观准确地考核员工的业绩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员工绩效指标的制定,应该改变过去由上级直接下达的做法,而应该与员工多沟通、多交流,征求员工意见,增加员工参与率。

三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物质激励只能满足那些较低层次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最终满足员工的心愿、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响力、人力资本流动政策来执行内在薪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要重视对团队的奖励。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物质激励只能满足那些较低层次的需要, 因此,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响力、人力资本流动政策来执行内在薪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得到最大的满足。

五要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客观地发现及评价各位员工工作的优缺点,进而实现扬长避短、提高绩效的战略目标。最终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和谐发展。所以必须建立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关键。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建立并完善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合理制定绩效考核方式、方法,科学的运用绩效管理成果,实现人才的资源最大化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朱广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1.6.

[2]刘晓宝.浅谈如何创新绩效管理工作[J].中国科技纵横,2012.7.

第8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价值链;上海春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价值链的“上海春秋”发展模式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7日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春秋国旅)成立于1981年,目前拥有2,000余名员工,业务涉及旅游、航空、酒店预订、机票、会议、展览、商务、因私出入境、体育赛事等行业。自1994年至今,年年获国家旅游局排名的国内旅游全国第一,是国内连锁经营、最多全资子公司、最具规模的旅游批发商和包机批发商。在上海有50个连锁店,在江浙地区有400余个、全国有近2,000个网络成员,在北京、广州、西安、沈阳和三亚等30余个国内大中城市设有全资子公司,每个全资子公司大都有2~10个连锁店,境外有美国、泰国、香港等7个全资子公司。使用春秋国旅自行研制开发的电脑系统销售春秋旅游产品,做到“散客天天发,一个人也能游天下”的散客即时预订服务。拥有“贵族之旅”纯玩团、春之旅(中外宾客同车游)、自游人、爸妈之旅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

2004年举办全资子公司——春秋航空公司,首创民营资本独资经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是国内唯一不参加中国民航联网销售系统(CRS)的航空公司,依托母公司遍布全国的31个全资分公司和2,000多个销售和服务网络以及旅游优势,提供不同价位的机票和“机票+酒店”等商务和旅游套票服务。依托庞大的客户群,自行研发座位控制销售系统,实现B2C和手机客户端电子客票直销,降低管理和营销费用;选用单一空客A320机型、单一经济舱位(180人,传统模式154人);增加飞机日利用率(春秋平均飞行时间12小时,传统模式10小时);减少非必要服务降低成本等措施,为旅客提供特价票,提高客座率。目前机队规模达到33架180座空客A320飞机,其中21架经营性租赁,12架自购,开通了上海至日本、泰国、香港、澳门、北京、广州、重庆等国际、国内航线60余条,迄今包机近三万架次,平均客座率95%,是世界上平均客座率最高的航空公司,2011年净利润逾4.7亿元。

一、运营模式的价值链(图1)

说明:图1中虚线部分仅指管理层面,非业务流程。

二、价值链创新与优势

1、品牌、技术与管理。小到门店服务,大到省级全资子公司运作的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提升了企业品牌效应;率先使用网络技术,开发企业信息数据库平台——即时销售信息共享系统,将总部、航空公司、子公司、门店、商、供应商之间进行网络对接,迅速完善分支机构和网络终端的发展模式,使企业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呈现几何增长;利用电子商务B2C模式和手机客户端,实现传统的旅游商向“e”旅游商转换,除可提供春秋航空机票的预订和机位选择外,还创建旅游电子客票网上支付和“春秋快递”上门确认模式,提供消费者优质、优惠、快捷、便利的服务,价值链中可见市场拓展范围宽,管理层面统一归口、专业规范、监管到位。

2、总部、省级全资子公司和门店协作的纵向一体化。总部下设联合体管理部门,负责所有省级全资子公司的运营管理,省级子公司根据企业要求发展标准化门店,子公司财务人员由总部直接委派,参与日常运营和监督,子公司负责人有业务拓展的经营自由权和人事聘用权,子公司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主要采用目标管理,以利润指标逐年比例增长的绩效激励模式;旅游产品由子公司直采,财务负责监督,在这种紧密协作模式下,督促子公司负责人必须同时着眼规模和成本,有利于企业利润的稳步增长。

3、业务流程系统。内部运营的后台处理实行垂直分工系统,即按市场开拓、消费者需求分析、计划、调度、票务、接待、服务回访设置专业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整个业务流程犹如一条流水线,每个人在岗位上只做其中一部分,这区别于传统旅行社业务水平分工的做法(业务所有环节由一个业务员负责),杜绝了人走客失的问题,在企业快速的数据处理平台上迅速实现规模优势。

4、产品设计后台和营销。总公司下属的后台部门分别主要负责包机产品的设计,如国内部、国际部、会展等,集中投放营销渠道;广泛的门店、B2C的网络直销、手机服务终端、门户网站构成了紧密的自主营销网络。

5、与旅游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行旅行社可免费使用春秋专供的同行收客网络终端,作为产品社春秋所有产品,收揽客人,财务往来结算参照B2C模式的客订即付后确认的模式,资金迅速回笼,杜绝了因行业信誉问题可能产生的坏账问题;佣金模式与宝中客返佣不同,直接采用旅行社同行价,直接在订单支付时扣回,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商的积极性;此种模式下,春秋迅速成为航母级旅游批发商,中小旅行社同行、资源供应商自愿加入春秋的外部垂直分工体系,规模效益显著,企业竞争力很强。

6、科学完善的运营监督机制。严格的财务监管管理机制:子公司财务由总部委派,能有效监管二级子公司的财务运作,对于各级机构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审计彻查力度大,如发现有入股分红定点旅游供应商、合伙商中转旅游业务赚取佣金、虚报业务费等行为,必予以严厉打击;有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诚信经营,专设TQC质量部,坚持“99+0=0”的优质服务质量观和“每团必访”,有效实现对内运营监管和对外运营质量输出的双重监管。完全顺应市场模式下的垂直分工体系的架构,外部横向一体化促使企业枝繁叶茂,内部纵向一体化,保证企业根系发达,企业前景斐然。

7、人力资源管理。总公司结合业绩和市场等因素,将子公司负责人甚至普通员工在企业内适时进行平级流动甚至提升;设有专门的导游服务管理部门,重视普通员工的培训和交流;创建员工持股制度,采用员工持股=个人奖金部分+企业基金等额补贴方式,不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能有效地稳定管理者,最大限度避免人才流失。

8、盈利与发展能力。客源规模庞大从而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议价能力,行业竞争力显著;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营的规范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多元化经营战略增强了企业抗风险和协同进化能力。

三、价值链局限性

在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与对外扩张战略上基本不存在局限性,价值链运行良好,加之核心竞争力在自有航空包机,此模式一直被业内借鉴和模仿,但难以复制和超越。局限性表现在面向大众消费者的散拼需求,以及出行优惠机票的购买,附带酒店、交通、景点在线预订。在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如高端、商旅服务上暂时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品牌,在出境游和入境游市场上品牌影响力的塑造需要加强,可以参照美国运通、日本JTB国外超级批发商旅行卡、旅行支票的拓展经验,进行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跨行业战略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军.大型旅行社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分析——以上海春秋国旅为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第9篇:商场运营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实践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的会计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随着股份制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两大利益集团,一个是以股东为代表的企业收益集团,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个是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企业运营管理集团,注重企业内部管理。这两个集团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企业的信息提出了不同要求,使得企业会计管理实现分化,逐渐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长期以来,财务会计对外、管理会计对内,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的共识。但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来看,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部分,而会计管理则是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组成的,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而不应该将其片面地分成对外和对内两个部分。这种传统的分类方式,对会计理论研究以及会计职能的实践都会产生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变得更加现代化、智能化,信息技术也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理论上是同宗同源的,因此两者的融合具有可行性,并且在现代经济环境中,两者的融合,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管理中脱离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方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首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随后传入我国。管理会计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有一些相近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服务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是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会计管理方式,主要负责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等,并且要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将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及时地反映出来。管理会计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者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一种会计管理方式,主要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内部统计资料等数据信息进行加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依据。因此,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二)灵活性不同。灵活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两者的灵活性差异较大。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记账,而且计量的单位是货币,在记账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其具体工作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每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编制记账凭证,定期编制财务报告等。由此可见,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核算依据以及得到的会计资料的样式都是确定的。与此不同的是,管理会计的计量单位是多样化的,比如实物、比率、图式等,而且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比如盈亏平衡分析、概率分析等,都是管理会计活动中常用的分析手段,给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会计资料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三)实用性和指导性不同。通常来讲,财务会计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业务事项等进行记录和总结的过程,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很少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测。而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作出指导指导,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编制企业预算、制定企业发展决策等,并且还会对企业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解决方案。正是由于两者的定位以及职能定义不同,因此财务会计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相对于管理会计而言,略有不足。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

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两者之间的来源却是相同的,这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一)都具有控制与考核的职能。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项目进行核算与监督,实质上就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考核与检查,并且要将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企业预期目标进行对比,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管理会计主要是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预算的控制情况、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情况、企业人员管理情况的考核与评价。两者的核算与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与预期设定的目标有所不同,则都必须要找出原因进行解决,虽然两者所监督的范围有所不同,但其监督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两者之间的融合还可以实现相互补充,对企业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二)基本信息来源一致。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是因为管理会计获得的资料来源于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即财务会计过程中得到的各种财务信息数据,比如账簿、财务报表等。虽然两者的职能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是两者的信息来源都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原始资料,因此两者的信息来源相同。(三)两者的最终目的相同。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两者可以相互促进,比如财务会计在获得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管理会计的要求,扩大信息的范围,搜集更加全面的消息和数据,而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也应该要按照财务会计的相关准则、制度等对其具体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两者融合也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合同管理制度从无到有,并且逐渐完善,合同管理可以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尤其是对于企业应收账款中的各种坏账,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理论上讲,合同管理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设定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因此具体的工作还是由财务会计实施的。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则必须要加强对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的签订、货物的发出、货款的回收以及销售提成的计算等方面,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要按照合同执行,比如在货款回收过程中,如果逾期货款没有实现及时回收,则可以启用法律手段对货款进行清收。加强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也能为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支持。(二)加强管理机构的融合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实践研究时间不长,因此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将管理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供着的区分,当前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预算决算、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职责。鉴于财务人员在某些工作上的缺陷和不足,其管理会计工作的水平不高,对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机构上进行改革,在企业内部设立统一的会计管理部门,但是在会计管理部门中要细分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和管理会计部门,两者要成为独立的部门机构,设定总的会计部门负责人,对两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和统筹,并且要将两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分配,各司其职,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两者的融合水平,一般来讲,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确定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成本费用开支限额等,并且要根据预算方案设定具体的经济指标,按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在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过程中,考核的具有工作属于管理会计部门,但考核所需要的数据还主要是从财务会计部门获得,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会对考核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两者的融合,财务会计及时为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便于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控制企业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属于会计管理范畴,在企业中的具体职能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在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会计问题进行解决,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以及未来发展的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叶 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雪,李凯旭.论管理会计和财会会计的融合[J].商业经济,2014,33(05):47-48.

[2]袁璐琪.浅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运用[J].学园,2010,03(07):58-59.

[3]蔡立新,李彪.IT视角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J].会计之友,2016,34(04):29.

[4]孟须芹,刘姝瑶,郭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魅力中国,2010,06(03):32-3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