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环境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对沿线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公路线长、面广、点多, 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新的环境热点。本文在对公路施工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供有关决策和管理部门参考, 使公路建设项目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保护公路沿线的环境, 促进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 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1 大气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扬尘污染。扬尘包括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道路扬尘。在建设过程中,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大气中, 筑路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 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 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扬尘的污染强度与污染源的距离有关, 经测定, 距污染源0 m 处为11.03 mg /m3, 20m 处为2.89 mg /m3, 50 m 处为1.15mg /m3。在有车辆通过和机械施工时, 工作面下风向20 m、50 m 和70m处TSP分别增加70%、50%和20% , 100m 以外影响较小。在无车辆通过和不采用机械施工时, 工作面下风向20m处TSP仅增加10%, 如果车辆带土上路, 还可使300 m 以内道路扬尘有所增加。尘土落在农作物的枝叶上, 影响其正常的光合作用, 造成农业减产; 在居民区, 将使居民生活环境空气严重污染。在气候干燥地区或干旱季节施工, 施工现场的二次扬尘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粉状或者灰状的筑路材料, 在运输过程中会因为包装不严, 或使用过程中不够注意, 在风的作用下到处飞扬, 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沥青烟主要来源于沥青的熬制、搅拌和路面铺装; 施工机械的尾气, 如HC、CO2、SO2、NOx等会加重施工区域的大气污染, 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一次污染物排入大气后, HC 和NOx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 可生成一些过氧化物, 如:臭氧(O3)、过氧酰基硝酸盐(PAN)等二次污染物。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血机能均会造成严重危害。
2.2 水环境污染
公路施工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桥梁施工和临河路段的施工过程。施工期的影响主要有水上生产工区的钻孔、灌桩过程中的钻渣、泥浆, 在水上拌和混凝土时的废水, 施工机械(如钻机、空压机等)的废油料及脂。另外, 施工营地生产生活区的生活污水也是影响水体的主要因素。公路施工对水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有: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滤出液, 桥涵隧道施工产生的泥沙、废渣、废水及机械设备的废油排放, 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化学品等, 拌合场、预制场等生产废水。对地表水体的污染主要是: 造成水质浑浊, 降低水的透明度; 固体物质大量沉积于河底, 会改变原有底栖生物的生境, 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公路施工过程中含有大量泥沙颗粒的地表径流排入水体, 还会影响河流水文条件, 降低河流泄洪能力。施工活动会影响施工区域地下水的质量和数量,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 破坏正常的自然规律。
三、公路施工对生态的影响
3.1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 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施工期间的开挖、填方等改变了当地原有的地貌, 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 地表, 土质松软, 从而沿线地区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地表后被雨水冲刷将造成水土流失, 降低土壤肥力, 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 对沿线植被的影响
公路施工对地表植物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 公路永久性征用土地, 使公路沿线的地表植被遭受损失或损坏; 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的地表植被也要遭受损失; 取、弃土石方作业, 使原有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施工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踩踏使施工作业区植被破坏。
3.3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陆地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也是工业、交通、城市建设等不可缺少的宝贵自然资源。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是不争的事实, 主要包括旱田、水田、园地、菜地等几大类型的土地, 面积较大, 大大缩小了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一定影响。而且, 大量耕地的永久占用减少了当地农田的绝对量,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地农业的减产, 对农业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除永久占地以外, 路面及桥涵构造物的施工场地、临时工程、便道等还将产生部分临时占地, 这也会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四、 公路施工的环境保护策略
4.1 立足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生态公路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生态规律,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采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措施,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的活动, 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强公路建设, 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也伴生了一系列的资源能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必须彻底转变原有施工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管理, 按照“3R”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在完成公路工程建设的同时, 进行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使公路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在更大范围内融为一体。例如: 选用生态建筑材料, 合理利用原有老路老桥等公路设施,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绿色景观生态设计观念, 使用清洁能源等,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 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2 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
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公路建设施工期的全程的各个环节实施环境管理的制度。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是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是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也是强化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 用以规范和强化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有利于把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控制在最低范围以内。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 将从制度上保证和支持公路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开展, 有利于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将对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公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采用“四位一体”的施工期全程管理模式, 即承包商、监理、业主和政府有关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的环境管理。在这个环境管理体系中, 施工期环境管理的主体是“四位”,“四位”协同工作, 共同承担公路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达到公路施工期环境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监察;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管理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需要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数量明显上升,环境监管任务十分繁重。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环保措施和设施“三同时”落实不到位、未经批准建设内容擅自发生重大变动等违法违规现象仍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有些环境影响不可逆转,有些环保措施难以补救。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对建设项目进行“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检查,使得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投产后集中体现,给环保验收管理带来很大压力。通过推行环境监理,有利于实现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由事后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的转变,由单一环保行政监管向行政监管与建设单位内部监管相结合的转变,对于促进建设项目全面、同步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监理的作用
1、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
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首先要解决环评文件与施工设计文件脱节的问题。在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理过程中,发现建设项目施工设计与环评文件经常存在不相符现象,这种不一致表现在项目用地范围或总平面布置变更、项目生产工艺或规模变化以及污染处理工艺及环保设施改变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项目施工设计阶段环境监理的早期介入是非常必要的。环境监理单位要在研读项目环评文件的基础上作为建设单位代表参与到项目施工设计中,对施工设计与环评文件及其批复不相符的内容,可提出由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施工设计单位分别编制“变更通知单”予以确认,并要求建设单位组织环评单位对项目环保变更进行补充编制环评说明或环评报告,经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或审批后,作为项目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的依据。
2、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环境监理是根据环评文件技术要求指导施工单位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确保环保“三同时”有效执行的具体实施阶段,也是防止施工期环境污染对施工过程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阶段。环境监理单位要根据建设项目特性,发挥环境监理单位在环保技术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业务优势,派遣专业环境监理人员入驻现场,代表建设单位督查各项环保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文明施工,预防施工期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杜绝因违法施工而引起的公众投诉。
3、试运行阶段的环境监理
项目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主要是监督检查项目试运行期间的环保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以及生态恢复情况,整理项目建设相关环保资料,协助建设单位做好项目环保专项验收准备。
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中的不足
1、地方政府忽视建设施工项目环境管理
目前普遍我国地方存在的现象就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建设施工项目的环境管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一部分的地方政党领导以及企业法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过分的热衷于招商引资,追求片面经济效益。而各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并取得一定的政绩,往往很少会对环保工作给予过多的重视,甚至还会忽视建设施工项目中的环境管理,这也就造成了环保部门执法难、建设施工项目环评执行难以及三同时跟踪难的现象。
2、 专业人员匮乏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环保方面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2]。现在从事环境监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以往纯粹的环保专业人员转变过来,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环境专业知识,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要求等方面理解和把握能力较强,但是对于不同行业的特点、产污环节及可能造成污染的节点的了解和掌握则不如该行业从业人员那么丰富。另外,对于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则更加缺乏,这样就造成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工程没有敏感性,对环保设施的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3、 相关单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首先从工程的建设方来说,由于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尚未纳入国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很少有工程建设方主动要求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绝大部分建设方的环境监理工作都是因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而采取的被动行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建设方的环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在施工期引入环境监理会增加项目的整体费用。
其次,就施工单位来说,在施工阶段,大部分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淡薄,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重质量、赶进度、轻环保”的思想比较严重。往往是环境监理单位虽然制定一系列的施工期环境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相关的环保管理制度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无法达到施工期环保达标的要求。
三、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中的对策
1、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
完善或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改进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加紧制定环境监理法规,在法律形式上明确在建设项目开展环境监理的要求,增强环境监理工作的法制权威。
2、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和自动化监控水平
要全面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和手段,以适应新时期环境现场执法工作的需要。“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环境监察、检测和应急体系”。国家的重视会保证完成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要建立环保系统的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开发、建设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手段。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要全面形成能力,占污染负荷65% 以上的重点污染源要实现污染排放连续在线监控,其他污染源要实现多种形式的总量监控、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要与城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有机结合,为环境保护部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境监察队伍
要继续坚持环境监察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求,严格按照公务员管理,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清退。要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要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岗位培训工作,逐步实行材、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试题,规范环境监察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按照环境监察人员每五年接受一次培训的要求,要对现有在职环境监察人员完成一轮培训,凡未经公开招考进入环境监察队伍和未经环境监察培训合格的,一律不得发给环境监察执法证件。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监察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排污收费政务公开制度。对于环境监察队伍中的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执法不力、严重渎职的行为,要坚决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4、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
以“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者必纠”为原则,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增加违法行为的曝光率, 及时公示各类执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做到透明化、公开化、制度化。加大执法和舆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察工作,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排污。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就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环境监察作为环境保护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适应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长胜,吴晶.施工过程中的影响环境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J]. 山西建筑. 2011(03)
1.1安全管理的对象
所谓安全管理的对象即安全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环境管理与行为管理。具体而言,煤矿企业的生产系统、空间条件以及其他的辅助系统均属于环境管理的范畴:生产系统包括物流、风流、人流以及抗灾系统;空间由装备条件与支护条件来决定,主要指作业空间与通行空间;条件指自然条件,包括粉尘与有害气体、水源与火区、构造与地压等内容;辅助系统属于与系统本身无关的间接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监控系统。行为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人的素质与意识,素质又分为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知识主要指对系统、空间、设备、工艺及生产常识与管理制度的了解;技能主要指操作设备的水平。人的意识主要是指行为动机。
1.2安全管理的问题
煤矿安全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问题,比如系统缺陷、装备落后、条件恶劣等;②行为不规范,存在违章操作与违章指挥;③措施不得力,即出现安全问题未从根本上找原因,只针对浅层面解决问题;④责任制的落实不到位,比如责任体系模糊,而且只负责事故结果而忽略过程;⑤安全责任体系不健全,整个安全管理缺少科学、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来支撑,对安全管理对象、管理途径、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以及管理战略等内容未做系统性的设计,安全战略缺位,无法基于战略的高度制定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1.3安全管理的途径
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其主要内容从两个大方向着手,即环境与行为。要保证环境各因素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就要从技术、工程与装备三个方面进行。要保证环境不会影响安全,就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基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与工程是保证系统合理性的关键途径;提升装备可以保证采场空间的可靠性。保证行为达到安全标准的途径即培训与制度。通过培训提高人的素质,促使人对系统、空间、工艺、设备、常识及管理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人的意识问题则要通过制度加以约束,制定严厉的规章制度,对行为进行规范,全面落实责任制,真正做到行为者为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
1.4安全管理的措施
具体而言,加强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环境管理措施即对系统进行优化,提升装备的性能,改善作业条件。优化系统就要保证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依靠高水平的专家、工程师设计出合理的系统,再通过投资手段完成系统的构件,在该措施中,关键因素是选择高水平的专家进行设计与投资建设系统;而提升装备的性能就要应用精良的设备,与优化后的系统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投入,真正实现集约化管理与生产;提高支护装备,提高采场空间与系统空间的安全可靠程度;提高截割与运输装备,提高采掘效率等;改善作业条件,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消除危及安全的不良因素,比如有害气体、水源、火区以及构造与地压等。另一方面则是行为管理措施,即测试知识、评定技能以及消除侥幸。要有效地解决素质问题,培训是最好的途径,而知识的测试则是关键措施。经过严格的专业测试,评价人员是否掌握了应具备的知识,即资质认定,如果评定不合格则严禁上岗,知识测试的内容包括常规知识、专业知识、作业知识、行为规范、对设备性能的了解等各方面。消除侥幸心理可以利用“三违”处罚的方法来实现。
1.5安全管理责任
安全管理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责任、行政责任以及行为管理责任三项。①技术责任要求对环境的设计负责,即要保证对系统、空间以及改善条件的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操作规程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负责,技术层级不同,对应的技术责任也不同,以此来划分技术责任。②行政责任则是对环境结果负责。行政责任又分为决策责任与管理责任,决策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空间以及改善条件的投资行为;而管理责任则是对应环境的形成过程与结果。③行为管理责任,即对行为教育的过程与结果负责,管理者要负者行为者的教育与培训,如果使用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员工就属于管理责任,如果行为者由于无知造成事故,谁使用该行为者谁就负责。行为者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即为自身责任,通常有两种后果,一种是伤害到自己,一种是伤害到他人,或者伤到自己与他人,均要行为者负责。
1.6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就是将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标准、相关措施、责任与奖惩均纳入制度化管理行为中,实现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责任制、环境管理标准、员工培训、岗位技能等级制、安全风险抵押制以及安全激励机制等。
2结语
关键词:QHSE;消防工程;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前言
依据ISO 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OHSAS 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的要求,总结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QHSE管理体系运行的经验,现在就QHSE管理体系在消防工程项目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企业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消防工程项目QHSE管理体系的结构模式
消防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结构,如图1:
图1
1.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规定消防工程项目质量、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方针,规定项目组织机构和职能,说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引用的各相关程序,是公司和项目建立健全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的基础和依据。
2.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规定项目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相对应的各主要活动职责、控制措施和方法、相关文件及记录,是消防项目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开展管理活动的依据。如表1
表1
3.支持性文件
(1)管理文件
为有效地实施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中规定的各项活动,项目编制若干管理规定,为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开展作业活动明确职责、方法和要求,管理文件是开展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相关方管理制度、物资供应管理、综合管理制度。各个板块的制度根据消防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和完善:举例如表2:
(2)作业指导文件
作业指导文件是项目部结合工程活动特点,编制详细的作业和活动要求,包括:作业程序、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内容。作业指导文件是企业核心的技术性文件之一。消防工程项目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消防应急广播系统、防火分隔设施防火卷帘等部分,各部分需要建立具体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必须有科学实用的固定格式,一般每年修订和增补一次,修订必须经过公司专业技术副总最后审定,方可执行。
(3)记录文件
记载过程控制、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在具体消防项目中,如果业主需要按照他们记录文件(含其他程序文件和制度文件)执行,我们应该满足业主要求,但在我们体系内部执行我们自己体系文件,这不存在体系运行的矛盾。记录文件的管理、成册化管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可以使表格不零散,记录连续性、原始查阅方便。
表2
三、消防工程项目QHSE管理体系运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QHSE管理体系组织建设和培训宣贯
首先,消防工程项目QHSE管理体系由总经理下达颁布令,任命QHSE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其次项目部制定项目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明确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体系运行维护必须明确主管部门,职能部门的QHSE责任必须与部门考核挂钩,要并培养和挑选单位综合素质较高的QHSE管理人才担任,第三,特别要注重做好QHSE管理体系的宣贯培训工作,整个项目的管理者和员工必须理解和熟悉QHSE管理体系的意义、结构和内容,要杜绝管理体系理解表面化,要做到体系的运行做到全员参与,一定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整个QHSE体系,因为管理体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这个个体。
(二)重视QHSE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执行力
首先,Q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我们要运用“PDCA”(P—策划,D—实施,C—检查,A—改进)方法持续改进,使系统功能不断加强,体系文件“做到写我所做的,做我所写的”,凡是与实际脱节的文件要及时废止或修改。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要完善应急预案。其次,具体项目上,必须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队伍,严格执行体系的目标、指标考核制度,做到奖惩分明、有专人负责考核、特殊事件实时考核,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每月考核一次,并且下发考核通报、考核奖惩兑现到人、对于不合格项,开出整改通知单限时整改,对于企业不可容忍的行为如违反十大安全禁令的人员必须从项目队伍中清理出去。QHSE管理体系的改进,还可以通过监测、内审、管理评审和外审等手段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绩效。
(三)重视QHSE管理体系领导作用和软件建设
每一个消防工程完成后,我们要认真总结体系运行好的方面,总结经验完善不足的方面,不断提升QHSE体系的管理水平。企业和项目领导要树立高度重视QHSE管理体系的良好意识,并且积极参与QHE事务处理,带领员工形成一种浓厚QHSE管理气氛和文化(如开展我要安全演讲比赛、季度QHSE明星评比活动)。有条件的企业,要尽快推进项目QHSE信息化管理平台(如建立项目计划管理、自用设备管理、物质材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证件管理、劳动保护管理、工程进度日报、网络视频会议),工程项目的全过程QHSE管理通过QHSE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跟进和完成,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管西龙,侯益民,曲顺利,刘娟.设计公司Q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分析[J].化工设计,2013(02):42-44.
[2]乔方庭,袁瑞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与QHSE管理的区别与联系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3(02):118.
[3]郝亚丽,刘松霞,崔勇.浅析石油企业如何持续改进QHSE体系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03):92.
[4]李京.石油公司HSE管理体系实施的案例研究[J].当代经济,2013(08):52-53.
[5]隋海波,刘旭红,田立辉.QHSE管理体系在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5):16-18.
[6]王晓波.简析管理体系精华之“过程方法”与“PDCA”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2013(6):121.
作者简介:李建军(1972-),男,湖南涟源人, 经济师,管理咨询师,建造师,安全工程师,中南大学MBA硕士,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研究。
QHSE manag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in fire engineering project research
Lijianjun
(Nanjing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Nanjing Jiangsu 211112)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市场竞争的需要,工程建设方以及施工方都需不断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所在,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一个部位出现纰漏,都可能给整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效益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
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同时,低劣的工程质量必然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败坏施工单位在建筑市场的声誉,影响其企业的效益及可持续发展。如在2007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正在建设的堤溪沱江大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当时的项目施工单位湖南省路桥集团,因为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不当,遭致了相当严重的处罚和负面影响,几乎在当时一败涂地,也正因为这次安全事故,尽管7年快过去了,还没很好的恢复“元气”。
反之,优良的工程质量能给工程建筑的施工方、建设单位或是监理单位,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进度加快,企业信誉增强,利润和产值增加;建设项目也能早日投入运营,做到可观的经济回收。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2.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的组织者、指挥人员以及操作者。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等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施工员对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调度和安排,技术人员对实施施工前的技术方案进行制作,以上两类人员的管理及协调水平决定了项目施工的进度及施工面的吻合;施工队伍直接从事工程项目操,其操作水平直接决定了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总之,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人员、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
2.2材料因素
任何一件工程部件在设计的早期过程中,一定牵涉考虑所要选择的物料。因为在产品生产时、装配时、和完成的时间,其选定的物料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施工料涉及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内容。建筑施工材料是施工的物质基础条件,建筑材料的良好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便达不到标准。除此之外,对所使用的材料的管理制度,也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
2.3机械设备因素
现场施工条件下,往往是以选择施工机械设备为主,来进行施工方法确定,且机械和设备的成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成本中占的比重了也很大,所以施工机械的选择以及事后的管理常常是施工中的重大问题。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所使用设备的状况也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根据不同的现场施工条件下的工艺特点以及技术要求,来选用怡当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妥当管理及保养机械设备。
2.4施工方案因素
施工方案是据一个工程项目指定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了组织的机构方案、人员的组成方案、技术方案、安全方案、材料供应方案,此外,根据项目大小还有现场保卫方案、后勤保障方案等等。施工方案是根据项目确定的,有些项目简单、工期短就不需要制订复杂的方案。施工方案正确与怡当与否,也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得以实现,正确的、适当的施工方案是确保建筑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
2.5施工环境因素
在施工环境管理体系里,要求做到识别的环境因素,指施工方在其实施活动范围内,在产品生产及服务的过程当中,所能控制以及能够施加影响的相关环境因素。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指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能够加以实施管理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则是指当法规或施工合同无要求时,对施工过程中的生活、产品以及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能做到直接进行管理,但却能够对其施加一定的影响。
识别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从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加以识别。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土壤污染、振动、能源和资源消耗、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电磁辐射、臭氧层的破坏、光热辐射、恶臭等的因素。
3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对策
3.1强化人才甄选过程,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培训
在选任和聘用公司技术及施工人才之前,制定明确的选聘标准,引导整个人才选聘工作。人才选聘和人才培育的结合点在于认真分析企业中成功人才的能力、项目及公司人才缺口、员工个性、知识结构、价值导向等特点,并应用于人才选聘和培育中。
公司及各项目部或工程局在开发现有技能人才的基础之上,建立及健全培训和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规划和计划的制度,尽可能多地让职工能够接受系统的、全面的在职教育,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针对一线施工技术工人有的不足,缺什么就补什么,将新技术、工艺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规范教授给技术工人。如此一来可以做到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得较多的技术工人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因而可以较为高效地地提高技术工人的素质,从而为建项目的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2建立严格、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
所有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在工程发包时必须明确工程材料的规格型号、产地、质量等级及颜色等要求,严格要求所使用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材料供应商也要提交材料样品的清单;饰面材料、装饰物件等直接影响项目形象和品质的材料和物品,必须由承包单位提交样品验收并签字确认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施工现场内各种料具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牢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合理制定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合理安排材料进场,随用随进,不得在场外堆放施工材料,各种材料不得长期占用场地,废料必须及时处理;合理制定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合理安排材料进场,随用随进,不得在场外堆放施工材料,各种材料不得长期占用场地,废料必须及时处理。
3.3建立并完善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机具管理,提高施工机具完好率、利用率,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施工机具的管理制度,为施工生产提供支撑和保障。
资产设备管理中心编制公司设备台帐,设备机具公司建立本单位设备技术档案,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填写,档案内容要填写齐全、准确;公司所属项目应建立健全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制定设备操作、维护和保养规程;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并做好设备运转记录的填写工作,记录要齐全、准确、整洁;设备使用实行巡回检查制度,固定设备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巡回检查,活动设备实行回场检查制度检查站要配备专(鋪职检查人员,未设检查站的项目或者单位,应由兼职人员完成该项工作,对检查情况填写《设备检查记录》。
3.4综合考量,优选施工方案
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及工期控制、安全控制为当前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上的核心及关键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施工管理的综合效益和工作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质量、工期、成本和安全等因素,共同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四大关键目标,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
因此,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出发点,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制高点综合考虑解决遇到的问题的办法,将同问题相关联的所有影响因素总结到一起,做到全盘考虑,从而达到系统中的各相关联的部分协调及配合好的目的,采取技术上较为先进、经济上却最为合理的综合最优效果的方案。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达到综合优化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追求的目标。基于这个理念,对于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四大目标之间相互割裂的现状,应该建立综合优选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施工方案来进行综合考量,优选施工方案。
3.5识别和控制重要的环境因素
依据我国及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的法律及法规,和有关现场“文明工地施工”建设的要求,来制定对施工活动现场环境施加影响的监督管理的目标以及指标。在适当的时候对各施工阶段的重要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以及确定,以及要求施工单位本身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有效控制的相关措施。结合监理工作程序,通过现场巡视、监理例会、旁站监理等,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及时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的手段,将环境管理的信息及时上报建设单位以及各施工单位,建立以及形成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的相互配合及处理的机制,达到共管、共创、共建施工现场“文明工地”的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单位自我审查以及接受检查应对环境失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预案,适时检对应急预案的物资储备的状况;在施工现场突发环境失控事件的情况下,工程监理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施工单位实施应急响应行动。
前言: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以及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污染控制进行指导和有效管理,达到社会满意,员工满意的目的。
现今社会随着人口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许多原有的建筑都面临着改造任务,还有一部分施工工地位于人口聚集区,建筑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成为近年来一个热点难点,特别是在学生中,高考期间更为突出,造成了上访案件增多,群众怨声载道,直接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建筑施工应以“即为政府分忧,又为群众解扰”为出发点,把项目施工的管理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使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现场环境管理措施
完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和安全文明施工生产责任制是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生产目标管理的组织保证。
一、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1.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通过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营造出施工单位的安全文化。对新进场的施工人员要做“三级”教育及有关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要针对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
2.如何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我们就要以专业安全教育为中心,以全方面性的增强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从而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达到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的目的。将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公布在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级管理人员,让所有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耐心教育并严格按章处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意识。
3.确保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项目安全工作要由项目经理牵头,制定项目管理工作的计划,制定项目的安全管理策划,建立建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安全体系。要把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从上至下层层把关,面面俱到。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责任制融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生产过程之中。然后还要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和不同时期的重大危险源,合理化地组织、使用人力、财力、物力以保证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并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及安全监督,除了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外,同时还要成立一个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各工种的兼职安全员组成的安全管理网络机构,及时提供施工现场的安全信息,并立即整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使安全管理更加有保证。
2加强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项目现场施工前,必须做到防范于未然,做好施工之前的安全策划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要做好施工的调查研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跟记录,在过程中找出可能会对安全造成隐患的因素,并对安全隐患情况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工作。施工中, 更要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按已审批方案进行施工。
3.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方案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损失,应需制定一个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方案。并应根据该方案来进行不同的应急演练,以不至于事件来临时手忙脚乱、造成不必要的更大损失。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人身安全和项目的进展,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安全。在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方面预防措施的同时,还要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方案,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得到保证。营造了一个井然有序、安全防护、设施齐全规范、安全文明施工、气氛浓厚的施工环境。
三、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现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危害相对比较普遍,是一大通病。它不仅影响施工现场及其周围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但不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是完全能够消除或减轻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震动和光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防范措施是指导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环境污染的隐患,如果管理不善,施工环境将受到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与危害:
1、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搅拌站格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
(2)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3)在施工区禁止明火焚烧(特别是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4)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5)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6)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起标的机械。
2、对于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2)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先排入沉淀地,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3)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所有排水均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5)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环卫处,由环卫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
(6)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发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
3、对于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1)作业时尽量控制噪音影响,对噪声过大的设备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在施工中采取防护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
(2)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操作棚,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3) 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不使用高音喇叭或怪音喇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4)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确有必要时及时向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向周边居民告示
4、对于其它污染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要落实工完场清。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设专职现场管理员,建筑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生活垃圾设专门垃圾箱,并加盖,每日清运。确保生活区、作业区保持整洁环境。
(2)如在挖土等施工中发现文物等,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文物局等有关单位
(3)在现场大门内两侧、办公、生活、作业区空余地方,合理布置绿化设施,做到美化环境。
(4)砂石料等散装物品车辆全封闭运输,车辆不超载运输。在施工现场设置冲洗水枪,车辆做到净车出场,避免在场内外道路上“抛、洒、滴、漏”。
(5)保护好施工周围的树木、绿化,防止损坏。
(6) 合理修建临时厕所,不准随地大小便,厕所内设冲水设施,制定保洁制度。。
(7)多余土方在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规定地点弃土,严禁乱倒乱堆
3 结束语
通过大量施工实践证明,采取有效的管理制度消除或减轻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的危害,能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消除施工现场的外部干扰,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孟宪海.国际工程中担保制度研究借鉴[J]建筑经济,2000(6、7)
[2]张旭东. 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6):31-34.
[3]刘岩. 建筑行业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2):86-87.
[4]林涛. 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7,(3):40-42.
一、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截止到XX年12月25日,中心完成发电量17823.19万kwh,上网电量17377.61万kwh,综合厂用电率2.53%,上网电量合格率99.98%。
2、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XX年12月30日,未发生轻伤以上人生、设备事故。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1、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编制并完善了中心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富流滩事故预案汇编》、《富流滩事故案例分析汇编》等,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更增强中心全体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严格执行安全会议制度和检查制度。今年以来,中心严格执行每月“安全生产例会”,每月的安全自查制度以及每天生产管理人员上午和下午的两次安全巡检制度。每月“安全生产例会”重点分析检查上月存在的安全隐患缺陷、生产技经指标、存在问题的落实情况,安排布置下月的安全工作。每月的安全自点检查本月安全生产与设备的缺陷、隐患,工作环境管理的情况。每天上下午的巡检重点检查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保证了中心全年安全工作的稳步发展。
3、按照国家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心在生产厂区完善并整改了安全标志标识和安全警示线以及消防系统的整改;设备方面完成了2#机大修以及2b主变大修,母差保护的改造和XX年的冬春季检修等消除了设备上的缺陷隐患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有力地保证了中心全年安全生产任务。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今年以来,我中心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安全自查的活动,对本月安全情况及隐患进行排查,对管理制度、管理思想、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电气机械设备、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持证上岗、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不留死角。同时,为强化隐患检查和整改力度,中心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中心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现场环境。
5、为提高生产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中心对所有生产运行人员对<新安规>、<富流滩事故预案汇编>、<富流滩事故案例分析汇编>、<防洪预案>、<消防预案>等进行了培训与事故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各生产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6、认真组织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中心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以及各班班长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中心经理陈明同志对开展活动内容做出了详细安排和周密部署。活动期间,悬挂标语条幅;刊登版报;中心对新入厂的员工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安全专项检查4次。活动期间,共查出安全隐患30多条,以及各种事故预案的培训还进行了防洪演练等各种安全活动。
三、存在问题:
1、一些员工安全操作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加强.
2、对外部安全环境存在协调、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需要继续加强外部安全环境的安全管理。
3、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积极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下部工作安排意见:
1、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安全工作规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与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环境管理办法制度,切实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各科室对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考核和监管力度以及中心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措施。
3、按照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加强检修维护工作的安全管理问题。
4、加强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的点检工作。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民用建筑工程从数量上和规模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全国各地民用建筑事业均在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环保问题、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严重干扰者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甚至威胁着施工者、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究其原因,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往往难辞其咎。在此背景下,提高对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深刻剖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迅速改进和完善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必然举措。
1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有问题
当前,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1 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普遍不到位,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难以保证,甚至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也遭受着严重的威胁。纵观全国各地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设置不足或位置不醒目,工人佩带安全帽不正确甚至不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安全措施不全,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达标或不醒目,安全网不完整等问题十分普遍。
1.2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力度不足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常需要配备搅拌机等施工设备,常常造成扬尘问题,有的设备质量不合格,加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的扬尘问题,不但污染环境,更对施工现场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此外,施工现场受天气、人为等原因影响常常出现路面坑坑洼洼、生活垃圾乱丢、施工材料与工具乱堆乱放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
1.3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
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多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与工具以及纷繁复杂的施工工艺,如不制定科学的质量控制计划和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很难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和如期完成,同时也将埋下一定的质量隐患。当前,民用建筑施工现场工序质量不合格、施工操作不合理、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不利的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干扰着施工的正常秩序和既定进度。
2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
为提升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成效,应针对现有问题采取以下优化对策:
2.1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为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班组乃至个人,做到施工与安全并举,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执行力度;2)有计划的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教育,使施工现场全员具备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既要的安全生产与自我保护机能,管理层人员更是要全面学习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3)制定科学的施工流程与安全管理规程,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和规章制度施工,每一道工序的开展都应首先确保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及工程半成品和成品的安全。
2.2 加大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力度
首先,为减少环境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可尽量采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其次,
现代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必然会产生很大噪音,对周围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应合理安排调整施工时间,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的使用应尽量避开人们的休息时间,以降低噪声污染,营造相对安静的施工环境;在施工现场的安排布置上要合理化,施工材料、机械、办公室的安排布置要科学合理,以充分发挥各项施工资源的效用,做到节能减排;此外,施工现场应采取妥善的降尘措施,如绿化、洒水等,避免扬尘对环境及现场人员造成的危害。
2.3 健全施工质量控制制度
民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制度主要包含:质量责任制度、施工技术复核制度、施工现象会议制度、施工控制制度、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制度、工程质量统计制度、工程质量事故上报、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制度等等。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工程施工条件、施工合同、项目组织结构等因素科学制定以上各项管理制度。同时协调技术人员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工序质量检测与验收等工作。将施工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班组乃至个人,以全面确保民用建筑施工质量。
2.4 提升材料与设备管理成效
要提升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与设备管理成效应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严格的材料验收制度,就各种材料的规格、外观、性能制定明确的要求,保证材料经严格验收后再入库;2)依据施工进度和施工特点做好材料的规划与分发工作,减少浪费与丢失现象的发生;3)严格做好建筑材料的回收工作,每项施工结束后回收剩余材料并认真核对材料的使用情况;4)采取全面的设备维护保养措施,每天开工前检查设备性能并做好调试工作,施工结束后进行及时保养,定期开展检修工作确保各类设备运行正常;5)合理调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提升其有效利用率,在确保其工作性能的基础上提升其有效利用率。
3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对促进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涉及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只有在充分认识现场管理重要性,认真剖析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安全、环保、质量、材料、设备等因素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有效落实管理制度,实现系统的、全面的、全过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促使民用建筑工程的实施达到预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继祖.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筑.2013(6):218.
[2] 郑向军.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运用问题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B07):261.
[3] 詹建海、茹汉钦、王超,等.关于民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3(14):181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越来越为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当前我国建筑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投入量越来越大,而建筑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又十分巨大,因此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加剧了我国能源的减少及生态结构的破坏。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保护能源已是势在必行。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1.1绿色施工管理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得我国经济市场良性循环发展,建筑市场也不例外。通过绿色施工管理,有助于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中健康、持续的发展,绿色施工管理亦是施工管理创新及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
1.2绿色施工管理有利于保护能源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然而,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不容小觑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环境。通过绿色施工管理,以绿色材料及绿色施工工艺开展建筑施工活动,减少建筑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破坏,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能源。
2.优化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措施
2.1加大绿色施工管理的宣传力度与培训
要提高相关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宣传和培训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企业切莫因为麻烦而省去这一个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应当丰富宣传绿色施工管理的形式,加大力度对工作人员及施工管理者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专业化培训,加强施工人员及管理者对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通过定期为施工操作人员与施工管理者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培训,由专业化的施工专家及施工管理专家向其传授具体的绿色施工知识,包括绿色施工的具体标准、要求及原则,重点讲解绿色施工的方法及手段。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操作及施工流程,以便将绿色施工管理真正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上来。
2.2加强施工扬尘的控制
由于施工的特殊需要,施工现场产生扬尘在所难免。一般来说,粉尘的主要来源是有: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施工工艺所产生的扬尘,比如说挖掘、钻孔、翻土、机械破碎等;某些物质运输和存放所产生的扬尘;对大锅炉灶的使用所产生的扬尘。这些扬尘严重污染到空气质量,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在现场采用设置围挡来覆盖容易产生扬尘的物体;利用洒水的方式来沉降空气中的扬尘;对于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将工地上泥土等带出现场;在生活上要使用清洁燃料,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烟尘;对于已经堆放的渣土需要在有防尘措施的基础上及时清运,以尽可能的减少扬尘给大众带来的不利影响。注重绿色现场施工,尤其是在开展建筑施工活动时,施工单位应当尽量减少粉尘、噪声、废物、光及污水等污染。尤其要注意减少混凝土、砂浆,砖、瓦、砂、石等固体废物,并及时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3加强水污染的控制
这里所说的污水主要是指天降雨水及生活和施工中所产生的污水两大类。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则会污染河流,污染海洋,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造成巨大的隐患,同时也直接或是间接的危害到水中生物,进而危害到整个生态系统,最终可能导致地球的毁灭。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的污水,需要进行过滤,或者通过物理方式使大颗粒沉降,吸附一些重金属,或者通过化学试剂改变一些有害物质的性质,是具有酸性或碱性的污水中和,避免排放出去的污水成为不可收拾的污染源。
2.4研究、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2.4.1制定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通过健全相应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充分结合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要求,提倡使用与节约能源及环保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力求促使工程项目朝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用地、节约材料、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将施工技术不断改进、研发,针对具体的施工专项工程,采取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技术制度,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系数。
2.4.2广泛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
施工单位应当大力开发相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吸收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更多的科技研发人才,增强企业的科研力量,研发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施工项目中,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投入,缩短施工周期,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展施工前,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并通过审核,制定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切实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2.5.1加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的方式加强环境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污染的防治,进而降低建筑活动给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性,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在现场对绿色施工管理计划进行有效落实各个部门和个人根据所涉及的施工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和工作计划。
2.5.2加强现场施工能源管理
其一,注重节材,施工单位应当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制定节材措施,可以通过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并同时回收利用固体垃圾,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垃圾。其二,注重节水,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尽可能地循环利用水资源。其三,注重节地,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策略等。其四,注重节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节能策划,制定相应的节能策略。
2.5.3施工噪声的控制
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建筑施工噪声发生在施工期间,其特点是时间集中,位置多变。另外,建筑设备陈旧,安装不当,且缺少必要降噪手段,造成施工工地的附近居民生活受不同程度的干扰。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工程进度进行夜间施工,这也是建筑施工扰民的一个主要原因。其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宣传,扩大公众影响;从严审批夜间施工;选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对噪音进行监测等。
3.小结
在当前21世纪新时代,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活动是建筑单位不可推迟的责任。因此,建筑业必须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全面贯彻落实绿色施工。通过广泛宣传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从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事项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
【参考文献】
[1]夏青,于洁,徐成.环境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郁超.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J].建筑技术,2009(2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