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商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果您需要在自己的网站建立社区,在规划和管理网络社区时,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给予特别注意。
(1)明确网络社区的定位和主题
根据社区的规模和参与者的成分,可将网络社区划分为综合性社区和专业社区两种主要形式,每种社区通常又会按照不同的主题分为若干版块,象我们熟知的网易虚拟社区就是一个包含几十个版块的综合性社区,内容覆盖了生活、情感、文学、电脑、音乐、股票等等年轻人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网上社区定位于在校大学生及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而定位于网上商人社区,根据行业性质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网站的商业价值来讲,综合性社区和专业社区各有优势,前者通常可以吸引大量人气,首先取得网民的注意力,然后通过网络广告等形式取得收入,而专业性社区往往直接蕴涵者商机,例如一个关于汽车的社区,其会员中很可能有大量潜在购买者。
除了门户网站之外,其它专业网站或者企业网站,在创建社区时通常会定位于专业社区,那么,是不是生产什么产品的企业就建一个该产品的论坛,让消费者来发表关于某产品的意见?这样显然不行,因为社区成员之所以参与的基本原因是可以与其他成员交流信息,并了解自己希望的信息,同时,网络社区又是一个休闲的场所,会员希望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2)确定社区的功能
一般来说,一个社区中最常用基本功能如下,可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况决定:
论坛:也称为电子公告板(BBS),是虚拟网络社区必不可少的功能,大量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BBS完成的,会员通过张贴信息或者回复信息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有些简易的社区甚至只有一个BBS系统。
聊天室:在线会员可以实时交流,对某写话题有共同兴趣的网友通常可以利用聊天室进行深入交流。
讨论组:如果一组成员需要对某些话题进行交流,通过基于电子邮件的讨论组会觉得非常方便,而且有利于形成大社区中的专业小组。
免费邮件:为了避免不同邮件提供商电子邮件之间通信的时间差甚至相互屏蔽的现象,经常在同一社区的成员之间交流往往倾向于使用该社区提供的webmail。
即时信息:如果为在线成员提供类似于ICQ的即时信息交流工具,将为会员交流提供更大的方便。
留言系统:如果错过了与网友同时在线交流的时间,留言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回复通知:如果你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复,而又不能经常上网查看的话,就需要回复通知功能,将别人回复的信息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中。
信息定制:社区可以提供管理者与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之间的多向交流,管理者可能有许多信息要向会员,应该允许会员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
(3)网络社区的管理
互联网上现有的许多网络社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的缺陷,我曾留意过一些商业网站的社区,参与者寥寥,一个主题下面每天只有几条信息,甚至几天才有一条信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网站访问量比较小,话题过于专业或类别过于详细等。所以,如何吸引尽可能多的成员来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社区在管理时,需要在下列方面充分考虑会员的需要:
利益共享:这是网络社区的基本出发点,如果会员从中不能分享到自己所期望的利益,也许就不会对该社区关注。会员期望的利益包括切实的物质利益,也包括了解有价值的信息、与志趣相投者的交流、获得心理满足等多方面内容。
开放性:一个社区最活跃的是其核心成员,但仅有核心成员的参与是不够的,据估计80%以上的社区成员通常不发表任何言论,但总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进来,应该营造一种开放、平等的氛围,无论新老会员,都可以自由参与。
潜在会员:由于互联网的社区很多,新用户在决定是否加入一个社区时,一般会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了解,对于还没有注册为正式会员的用户,应该给予了解社区的机会。
会员忠诚:为会员提供附加价值增进对社区的忠诚度和依赖性,例如特别的折扣、不定期的奖励措施等,必要时可利用网下的沟通机会增强会员与社区的关系。
环境保护:不要让喧闹的广告出现在社区里,大量的广告会使会员觉得厌烦,也可以聘请主要成员参与社区管理,授权他们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帖子,或者其它非法言论、恶意中伤等信息。
(4)网络社区的推广
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社区不计其数,并非随便一个社区都会有大量用户主动参与,因此,网络社区建成之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推广活动。
关键词西安高新区居民构成特征商业设施规划社区商业设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xia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commercial facilities planning for of influence point,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tech business facilities in xian research combined with residents demand survey discusses xian high-tech zone present business facilities, and combined with xian high-tech zon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ogether with the community divided, puts forward the hierarchy of the commercial facilities xian high-tech zone division, PeiJian type and size distribution.
Keywords: xian high-tech zone formation residents commercial facilities planning community business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各项辉煌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类城市特定区域而言,公共设施规划理论相对缺乏,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来看,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园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于高新区的发展是意义重大的。
西安高新区是国务院1991年3月首批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它的建立极大推动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辉煌成绩的背后,也出现了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西安高新区特殊的居民构成使其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上也有不同的策略,本文旨在从居民构成特征入手,重点剖析这些特征对西安高新区商业设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规划策略。
二、西安高新区商业设施建设现状简析
西安市高新区总规划面积为80平方公里,包括35平方公里建成区、35平方公里二次创业拓展区和10平方公里代管区。其中,商业用地仅占建成区面积的0.67%,且布置较零散,规模偏小,未形成有区域影响力且特色分明的商业中心区。从层级划分上看,西安高新区内商业设施分为园区―社区两个层级,目前辐射范围较大的商业设施主要有金鹰、世纪金花等高级购物中心,其辐射范围已经超出了西安市,面向更大区域的人群,而适合高新区居民进行商业娱乐活动的场所略显缺乏。
社区级商业设施的配建与社区的规模关联紧密,大型住区内配建商业中心,服务完善,规模较小的住区,商业设施配建比较简单,只有一些小型的超市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且多沿城市支路布置,服务于周边居民,社区商业体系不完善。
总之,西安高新区商业设施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一个高层级的商业中心,二是社区商业体系不完善。
三、 西安高新区居民构成特征对商业设施建设影响
西安高新区居民的构成特征对于这个区域的商业设施配建有重要的影响,本节主要分析西安高新区居民年龄特征、职业特征、文化特征、收入特征对商业设施建设影响。
作者通过对西安高新区统计资料以及建成区内高科花园、中华世纪城等多个居住社区的抽样调查发现,这里的居民具有年青化,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主要以公司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作为职业的特征。
年龄特征对于商业设施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消费观对于商业类型的影响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消费观念,青年人追求时尚,尝试新的生活,力图表现个性,在以青年人为主要构成特征的高新区内,从园区级到社区级商业设施规划上,特色化都要作为重要因素。
职业特征对于商业设施的影响从居民的生活习惯上体现,高新区内的居民以脑力劳动者为主,脑力劳动者思想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拼命工作、拼命娱乐”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们需要很多途径来缓解这种压力,咖啡厅、酒吧、KTV等商业设施是他们的优先选择。
收入水平对于商业设施的配建影响体现在购买力对商,居民收入水平首先影响着商业业态的类型,在人均收入1000美元以下时,百货商店是主要类型,收入水平提升,超级市场、便利店、仓储式商店和购物中心就会产生。
在居住分异众多调查中发现,收入较低社区的居民更强调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配套,中等收入居民除此之外,更愿意其中的中、高档休闲设施,如专业经营、集聚消费和较高环境要求的商业文娱休闲设施。高收入社区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出行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活动有着很明显的特点,在社区中更会包含更加广泛的交往内容,比如阅读、商务、会谈等社交活动,会所里的阅读、商务、会谈是中青年之间的主要方式。在以中高收入为主的西安高新区应充分体现这些特征。
四、西安高新区商业设施规划策略
1. 打造园区级商业中心
以高新区一期用地构建城市级商业中心,结合一期用地重要的交通区位条件,现实发展条件,现状用地条件,周边人群构成条件,优化其城市定位,用以完善高新区的商业层级结构,形成高品质的商业中心。
规划金融商务区,大型企业集酒店服务区、国际精品区、餐饮娱乐区四个区域,对于业态的设置充分考虑人群特征的需求,办公区域的设置考虑银行、保险、证券、企业等的办公需求。酒店类考虑商务往来、会议会务、大企业高管居住等需求、购物餐饮类考虑高新区内企业中高层、白领、商旅人群的需求。
整合现有资源,策划具有体现高新区居民特征的商业项目:(1)文化艺术城项目,规划艺术沙龙、展览馆、超市、国际书城、五星影城、艺术茶室等商业业态。(2)私人会所,规划保龄球馆、网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洗浴会所、减肥会馆、瑜伽馆、跆拳道馆等商业业态。(3)美食不夜天项目,规划高档西餐厅、全球小吃一条街、中档西餐厅、普通西餐店、陕西名吃店、中国各地名吃店、中档中餐厅、普通中餐店、中档中餐厅、高档中餐厅、快餐店等商业业态。
2.构建完善的社区级商业设施体系
首先对西安高新区进行社区划分,大型社区人口规模大体3万―5万人,用地规模60―120公顷。中型社区人口规模大体为1-3万人,用地规模为15―60公顷。小型社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万人以下,用地规模在15公顷以下,并考虑居民构成差异性进行调整。
表 1 西安高新区社区划分一览表
社区序号 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 社区构成 社区居民特征
A 6万 151.34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B 3万 79.22 杰座公寓、枫叶新都市、高科新花园等 收入水平高、文化水平高
C 13万 393.11 新建产业配套住区 年轻化、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D 3万 64.7 八号府邸、枫林意树等 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E 4万 87.23 枫叶新家园、高科花园、枫景观天下等 年轻化、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F 5万 148.63 紫薇龙腾、含光佳苑、双威温馨花园、云顶园等 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G 5万 132.39 枫林绿洲、大唐世家、罗曼公社等 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H 5万 132.90 唐元新苑、明德门小区、唐元假日新城等 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I 5万 143.37 高科尚都、缤纷南郡 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J 6.5万 221.26 紫薇田园都市、田园国际公寓、西安逸翠园 收入高、文化水平较高
K 5万 158.50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高
L 2万 52.26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高
M 1万 24.69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高
N 3.5万 92.97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高
O 4万 108.36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高
P 3.5万 74.40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高
Q 2―2.2万 42.65 新建产业配套社区 年轻、收入高、文化水平高
图 1西安高新区社区划分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在对西安高新区社区划分的基础上,构建社区商业体系,结合上文各社区的居民特征,确定西安高新区社区商业设施的配建类型及规模。
表 2西安高新区社区商业配置项目表
类别 功能 业态名称 设施内容
建筑面积(m²/千人)
必备性 商业服务 菜市场 农副产品交易
25
小餐馆 各类特色家常菜
20
洗浴美容 洗浴、桑拿、美发、美容
35
超市 日常用品经营
60
银行 银行业务服务
5
指导性 商业服务 生鲜超市
蔬菜、瓜果、肉类食品
20
家居用品
家具、家电、卫浴
20
地产中介 房产投资、理财
6
服装店
6
诊所
医疗卫生保健 4
药店 3
日用百货店 日用百货零售 40
文化娱乐(ktv、茶室) 休闲、休憩 30
便利店(24h) 日常用品经营 40
洗衣店 6
早点供应 20
物资回收 废品回收 26
其他 各类特色小型商业 1-2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社区商业设施采取三种布局模式,第一,邻里商业组团式布局模式,布置在交通便利的区域,作为集购物、餐饮、服务业为一体的生活空间,此类布局主要从高新区原有商业设施基础上扩大规模,丰富业态。第二,沿底商进行布局,利用住宅的底层开发商业,使商业与社区环境配套,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第三,社区购物中心模式,布置于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形成为当地居民服务的商业块状布局,集购物、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五、结语
对于西安高新区而言,为居住生活在其中的居民配建高质量的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对于高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设施是构成完善的公共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民的构成特征则是对西安高新区进行商业设施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西安高新区居民构成特征对商业设施配建的影响着眼,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西安高新区商业设施规划的策略,以此希望对西安高新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J]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大维等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06
[3]李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商业区内现有的停车位已无法满足停车要求,同时导致停车空间供需矛盾加大、连带出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种种问题。本文在提出商业区停车空间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规划角度探讨停车空间的规划布局原则,并针对停车空间设计的具体问题,在具体规划与设计方面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法。从而为改善商业区公共停车空间的现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公共停车空间;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15-01
停车空间是城市商业区整体公共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方便和保证业主和顾客高效商业活动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停车空间的优劣对现代城市商业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一、城市商业区的路网结构
路网结构就是由城市中的每一条道路所形成的网络组织,一般可分为团状结构路网和经纬结构路网两类。
“团状结构路网一般是指在历史悠久的城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出若干条主干道,然后以多条环形路把主干道连接起来的路网。从城市郊区流向中心区的交通流使路网中心区车流和人行流高度集中,导致其停车位的需求量增加,需求区域也就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内。”{1}
经纬结构路网一般是指城市中南北、东西走向的道路所形成的路网。经纬结构路网一般不会形成人行流和车行流的高度集中,所以就这样的路网结构而言,有合理布局规划的停车空间,一般就可以满足该区域内相应的停车需求。
二、济南市泉城路商业区的交通环境
(一)泉城路的路网结构现状
泉城路商业区的路网结构概括起来包括三种:1、城市主、次干道,道路交通运行量很大;2、省府前街、舜井街等可通行机动车的城市支路;3、步行街巷。商业区过大的道路交通压力主要来源于车辆的迅速增多。在交通拥挤的问题上,近几年来部分街道进行了拓宽处理,但并没有有效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特别是在上下班时间的高峰期,泺源大街等多条道路经常发生拥堵,高峰期由于车辆过多占用非机动车道,行人被迫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一起,使行人和车辆的交通相互干扰严重,交通秩序混乱,交通环境恶化。
(二)济南市泉城路商业区停车空间的现状
济南市泉城路商业区内的停车位严重不足,机动车的停放主要是路外停车空间和路内停车空间的类型。部分车辆在整个商业区内侵占室外步行空间等非停车空间乱停乱放,部分车辆在路边长时间停放,影响了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挤占人行道停车现象比较严重,现有的各种类型停车空间也表现出单调简陋无设计的特点。
通过对商业区的实地调研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市商业区公共停车区域空间的规划及设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停车空间用地缺乏,商务空间与停车空间的空间比例不匹配;
2、配建停车设施不到位,商业区内很多建筑的配建停车空间被挪作他用;多数停车设施与管理无秩序,交通线路设计不合理,造成存取车不方便及影响使用效率等问题;
3、现有停车方式主要以路边停放和广场式停放为主,缺乏新型停车方式的引进。
三、泉城路商业区停车空间规划布局方式
(一)公共停车空间规划
济南泉城路商业区位于市商业中心,土地利用强度大,建筑密度高,所以应该在进入泉城路商业区的两端规划新型方式的停车空间,使停车者在进入商业区之前选择好合适的位置进行停放,以缓解商业区内道路交通的运行压力。
(二)配建停车建筑空间
由于泉城路商业区内缺少公共停车空间,因此商业区内的停车需求就要靠商业区内公共建筑提供的配建停车场或者单位专用停车场来解决,采取分散布局、就近供应的规划方法。
(三)路边停车空间设计
泉城路商业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行人和车辆都比较多,交通十分拥挤,如果过多的设置路边停车空间将会导致行人被挤到机动车道,使本来就比较拥挤的交通现状更加混乱。因此为了不让路边停车占用过多的道路面积,规划设计未来的商业区停车空间时应该在商业区内合理布置或者少设置路边停车空间。
四、城市商业区停车空间类型的选择和设计
(一)停车空间中的路外停车空间
1、道路交通条件:规划设计路边停车车位的道路,其通行能力应能够承受停车后所产生的叠加交通量。同时不同的道路等级、不同的交通运行量对路外停车空间的设计要具体对待,停车空间的出入口应尽量避开交通主干道和交通量大的次干道上。
2、停车空间的可达性:停车空间的布局应使停车者从停车空间到目的地的距离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商务区规模不同,停车空间的步行距离会有所差别。
3、停车空间的规模:停车空间的规划布局首先应考虑近期的需求,还应考虑周边土地利用情况和交通状况,保持区域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相对平衡。
(二)停车空间中的地下停车空间
在施工前要考察明确地理特征和用地条件,考虑到所有可能涉及的因素,避开危险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地段。从实用的角度看,以现在的条件对待地下停车空间的组建,应主要考虑停车区域车位的合理设置、服务及管理;收费控制系统以及汽车修理充电等设施的配套服务;保安部门、调度系统、卫生间和防灾设施等的建立。路内停车空间设置要遵守以下原则:符合交通发展战略要求;与道路交通能力相协调;考虑交通走廊布局;交通管理可控。
(三)停车空间中的立体机械停车空间
1、立体停车空间的基本概念
立体停车空间是机械自动控制的,也可称为自动机械停车空间,因为停车空间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汽车的停放和取出都是机械自动控制。立体停车空间一般是使用机械设备运送车辆,而且通过多层设计以提高单位面积停车数量的停车空间。
2、立体停车空间的分类及特点
可以按两种分类形式对立体停车空间进行一下简单的分类,一是按停放形式划分,包括机械立体停车空间和复式停车空间。二是按机械设备运转方式划分,包括电梯升降式,垂直循环式、水平循环式、高架仓储式。立体停车空间的特点是可以节省空间,缩减建造和使用成本;节能环保和取车便捷。
五、停车空间类型的选择
(一) 停车空间类型选择的依据
停车空间的开发价值和综合效益是选择的基本依据,不同停车空间类型的建设所需造价差别很大,地上立体多层停车库和地下多层停车库的造价高是确定的,同时必须考虑土地价值费用的因素和建成后产生的综合效益,选择最合理、最合适的类型再投资建设。
(二) 适合在商业区建设的停车空间类型
通过对商业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土地利用价值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总结得出主要的两种适合城市商业区建设的停车空间类型:一种是多高层机械式车库;一种是多层自走式车库(包括地上或地下的)。
在道路交通日益拥挤的今天,持续不断的改建停车空间对于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只能在短期内暂时缓解停车需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更好的发展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逐渐改变市民的出行习惯,鼓励积极的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从而可以控制商业区的汽车数量,有效的缓解交通拥挤,提升城市品质。
本文为2011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186
关键词: 商业规划 选址 实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社区商业中心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区域,是各类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在目前众多的大型社区中社区商业中心也被称为社区商业广场。
社区商业中心是房地产大盘时代的产物,其规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节省社区居民生活购物的时间成本,以高度集中的商业运作模式服务社区中各个组团区域及辐射区域。
已建成的住宅区一般选择在已经具备一定商业基础的地区,通过改造和业态调整,形成“沿街式”的社区商业中心;而新建住宅区一般以购物中心的业态形式为主,规划建设社区商业中心。
商业设施选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是零售企业贯彻以消费者为中心观点的重要体现,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1、商业街定位正确、合理规划:
商业中心定位为整个社区的商业中心,面向所有业主,由于达到一定规模,还可吸引周边其他生活区的居民前来消费。椭圆形商业广场的规划,使每间商铺都成为街铺,而椭圆形的环形围合布局也有利于人流的来回流动,骑楼式设计使人们逛街购物不用担心日晒雨淋,上述条件都有利于增加商业街人流以及商业气氛,大大提高每间商铺的商业价值。
2、商业场所的选址规划
众所周知,商业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吸引人流。因此,将商业设于社区的哪个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来说,社区商业应该设于人流量多且易于到达的区域。
小区的出入口是人流必经之处,也是小区商业活动的最佳位置。当小区有几个出入口时,则要分析各出入口人流量的大小和易达性问题。通常通向公共交通站点、区域商业中心方向的人流较多,这就意味着该方向出入口附近的社区商业价值会更高些
现在很多社区的商业都集中设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附近,且面向小区外,形成一个小的商业带或商业分中心。这种商业设施在商业运作上较为方便灵活,管理也较能够一步到位;而如果是处于郊区的居住社区,其居住人口一般较多,需要配置一定量的配套商业时,就多数采用另一种社区商业形态——内街式商业,即在小区出入口内主要人流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商铺;也可将小区出入口位置适当内移,在入口处形成“U”型或“L”型广场,在广场两侧布置商铺,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内街。可以这样认为,对社区商业而言,合理的总体布局是成功的起步。
3、社区商业中心设计原则
本工程设计全面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及法令,严格执行各项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尽量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国情和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严把质量关,力求使本工程达到功能明确、环境舒适、美观大方、使用方便、设计先进、协调和谐、经济合理。
4、工程实例分析
4.1总体布局分析
本小区的基地位于广州中心区西北部,白云区石井镇横沙村牛掩岗(土名) 金沙洲分区规划B3704/B3706地块。地处浔峰岗边缘,东面为河涌,西部为山前大道。基地内现状以山体为主,东北侧水体为现有水塘。
商业中心的建设用地位于小区的南端,建设用地面积: 9478㎡。用地西南面和东南面为城市规划路,东北面为小区内消防车道,西北面与DE栋相邻,满足各项规划退缩要求(规划要点:退让南侧规划路宽为30米的道路红线应不小于5米,出入口临路的建筑物距小区及小区以上道路不少于5米;无出入口临路的建筑物距小区路不少于3米;建筑高度小于30米,南北建筑间距按不小于1.2H控制)。
本项目主入口位于西南侧城市规划路,次入口位于西侧与DE栋入库道路相接,后勤入口位于东南侧城市规划路。建筑与西南侧规划路的最小间距为5.3米,与东南侧城市规划路的最小间距为8.1米。另外在建筑的北侧设有一条4米的环形消防车道,满足消防要求。
5、单体设计
5.1平面布局设计
本项目地上两层、地下一层,首、二层主要功能为商业,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库。
5.2消防设计
本项目为二级低层建筑,考虑到防火疏散的要求,分别设置了三部楼梯用于疏散。在建筑主体的东西两端分别布置两部疏散楼梯,用于二层及地下室的疏散;架空层则布置一部开敞楼梯用于二层的疏散。建筑各功能用房最远点至疏散楼梯距离,满足疏散要求。
5.3空间设计
商业中心在建筑空间上打造了一横三纵四条空间主轴,轴线上移步易景,空间变化丰富。
三纵:从西到东打造三条纵轴空间序列。从入口开始依次进入入口雨棚灰空间、室内空间、两层通高的大堂空间、架空层灰空间,最终延伸至庭院景观,打造一条入口空间短轴;室内空间、架空层灰空间、室外楼梯打造另一条纵轴,室内空间、内庭院空间、架空层灰空间打造第三条纵轴。
一横:横向轴线将三条纵轴相串联,将室内空间、两层通高的大堂空间、架空层灰空间、半围合室外庭院、室内空间依次展开序列。
5.4竖向设计
商业中心室内绝对标高为13.45米,主入口与规划路交接的部分绝对标高为12.85米,后勤入口与规划路交接的部分绝对标高为12.25米,北面临园林部分绝对标高为13.15米,中心庭院则要比室内正负零低0.3米;为保证该地块的平整,主要通过自然放坡的方式去解决高差问题。
5.5立面设计
立面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建筑色彩以深灰色与白色搭配组合。造型上,两层通高大堂顶部做树叶状镂空处理,树叶元素与整个小区的风格相一致,同时活跃了内部大堂空间、主立面设计有浅灰色铝合金穿孔板,同样以树叶状镂空元素处理开孔形式,在功能上减弱了西晒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增强了整个立面的层次感和细部处理。
6、结语
想要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到社区商业中心在提升小区竞争力、品牌附加值、社区文化与凝聚力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了解社区商业建设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复杂性和细微性。因此,本文的目标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对目前社区建设的发展,居民的消费行为的改变,以及社区商业的种类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通过的案例分析给设计师、开发商、商家、小区物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 余源鹏. 社区商业商业街项目开发全程策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论文摘要]社区商业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商业能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改进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因而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社区商业要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统筹规划,将社区商业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双进”工程,建立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完善各项优惠政策,为社区商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6年4月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该文件指出,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本文认为,发展社区商业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社区商业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
(一)社区商业属社区服务范畴
关于社区商业的定义,我国专家、学者的界定是比较一致的,一般认为,社区商业是指以基层社区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为满足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为服务内容的属地型零售商业¨。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商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由于居民的郊区化也因此出现社区商业,之后社区商业在其他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我国的社区商业起步较晚,且现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露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社区商业属社区服务的范畴,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社区商业具有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对社区服务基本属性的概括,理论界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福利性、地域性、多样性与社会性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社区商业也同样具有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首先,社区商业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社区商业的福利性体现在其宗旨是便民利民,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消费、便民服务。其次,社区商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社区商业以本社区为载体,主要为一定范围的社区居民服务,不具有广域性和辐射性。再次,社区商业具有多样性。社区商业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社区商业业态的多元化、消费领域的多元化与服务功能的多元化等方面,同时还体现在社区商业往往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多样消费服务于一体的特点上。最后,社区商业具有社会性。社区商业无论从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还是从受益者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如从社区商业的受益者来看,在社区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区商业已惠及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社区成员,可以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特征。
(二)社区商业具有特殊性
首先,与传统的社区服务相比,社区商业具有特殊性。可以说,传统的社区服务是一种“民政型”的社会福利服务。在服务对象上,主要面向“三无”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运行方式上,主要采取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特征。而社区商业服务除了要体现一定的福利性特征外,更多的要体现经营性特征,在一般场合下,社区商业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进行经营。
其次,与一般商业服务相比,社区商业服务也具有特殊性,体现在:社区商业的服务对象、服务目的、经营主体等都与一般商业服务有所区别。在服务对象上,一般商业服务是面向社会所有成员,其服务对象没有地域范围的限制;而社区商业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本社区的居民,一般不为其他社区的社区成员提供服务。在服务目的方面,一般商业服务是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社区商业服务虽说关注经营效益,但也还体现一定的福利性,注重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便民利民是发展社区商业的宗旨。在运作主体方面,一般商业服务的运作主体是各类营利组织(企业),受利益驱动,只有当成本和收益比较达到预期目的时,才进入市场;而社区商业服务的运作主体既包括各类营利组织(企业),也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各类非营利机构及个体工商户等,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综上所述,社区商业是一种社区服务,但与传统社区服务有着明显区别,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
二、发展社区商业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社区商业能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容原本就非常丰富,这一点从专家、学者对社区服务内容的概括与表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例如,李秀琴在《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中认为,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少年儿童服务,特殊困难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杨益萍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认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福利服务,如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等;社区便民服务,包括便民利民服务、少JLJI~务、家务劳动服务、民俗改革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等;街企双向服务。张乐天在《社会工作概论》中则将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系列:老年人服务系列,少年儿童服务系列,残疾人服务系列,便民利民服务系列,优抚对象服务系列,文化与教育服务系列,公共卫生与保健系列,社会治安与调解服务系列,劳动就业服务系列。夏学銮则将中国城市的社区服务划分为六个方面:个人为社区服务,人际相互服务,社区与企业相互服务,社区为居民服务,政府为民政对象服务,政府为社区服务J。从上述专家对社区服务内容的概括可以看出,社区商业还不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这不是专家们的一时疏忽,相反,这反映了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的一个现实,即社区商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如今,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把社区商业作为社区服务的组成成分,无疑将可以使社区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发展社区商业能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
社区商业是一种服务于社区的社区经济,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购物中心提供的商品包括便利品和选购品,商品的档次根据所服务社区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以中档品为主。另外,各种类型的餐饮服务也是社区商业中心的功能之一,快餐、酒吧、咖啡屋等不仅解决了人们购物、娱乐过程中的饮食问题,而且也为朋友们约会、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由此可见,社区商业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同时,社区商业具有经营性,但也注重人本化、个性化的服务,强调主体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提高、环境价值的改善、文化价值的升华,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型经济。发展社区商业所获得的资金最具有可持续性,最能建立起良性的社区经济发展机制,从而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社区商业的一些功能是一般社区服务不具备的,有的功能即使为一般的社区服务所具备,其也没有社区商业的相应功能那么强大,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发展社区商业能克服原有社区服务的不足,增大、增强原有社区服务的功能,使社区服务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商业服务,改变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员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商业服务中,社区商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2000年全国社区购物中心零售额为4494亿美元,高于近邻型购物中心(3205亿美元)和区域购物中心(1429亿美元),约占美国商业总零售额的40.68%。
(三)发展社区商业能改进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
在运行方式上,我国原有的社区服务多采用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有偿服务的部分较少,即使有一些有偿服务,也运行得不太理想。社区商业服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服务,在运行方式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社区商业加盟社区服务并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后,就可以为原有社区服务项目的运行树立一个改革的典范,从而改变原有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这样,就能让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参照社区商业的运作模式分类运作,即对其中的福利服务部分,也就是对面向社会特殊成员的服务采取无偿服务的方式;对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和公共福利服务则采取低偿甚至是有偿服务,也就是说,采取福利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四)发展社区商业能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
受传统社区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社区服务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和社会组织与个人的捐款,这就使发展社区服务的资金受到很大的限制,社区服务机构本身也没有能力与机会去创造发展社区服务资金。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金短缺、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政府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来发展社区服务,故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发展社会捐助来壮大社区服务就显得比较困难,社区服务机构也很难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引入社区商业后,社区商业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就有可能盈利,经营社区商业得到的收入就可用来发展其他的社区服务项目,从而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使社区服务机构不仅能生存,还有机会发展,最终实现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三、加快发展社区商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是国务院关于社区服务工作在“十一五”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意义深远。它不仅突出了要区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实行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同时也部署了社区商业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提出了兴办商业性社区服务的政策措施,明确了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社区建设的管理部门及每一个社区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对社区商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才能提高对社区商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增强做好社区商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切实将社区商业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统筹规划,将社区商业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推进社区商业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确保社区商业服务网点设施配置的合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在制定社区商业的发展规划时,要抓紧修改、完善已有的社区商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注意将社区商业建设规划和所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及本社区的社区建设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把社区商业的布局原则、形态规模、业态种类、管理措施等内容明确写入社区建设规划中。各地对社区商业的区位建筑结构和定量控制标准等内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课题组,进行认真科学的研究和测算,为社区商业规划的科学化提供充分保证。
(三)加快实施“双进”工程,建立完善的社区业服务体系
2006年6月,商务部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主题,提出了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方案。实施“双进”工程是商务部贯彻落实《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加快社区商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双进”工程的目标是:争取利用3到5年时间,在人口(城区人口)过百万166个城市的80%以上的社区中,实现居民的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收等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就能得到基本满足,建立较完备的生活保障型社区商业服务体系,促进生活保障型服务的产业化、网络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充分发挥社区商业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双进”工程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就必须加快推进“双进”工程的进程。加快推进“双进”工程的进程,就应鼓励购物、餐饮、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进入社区;就应通过政策引导,广开渠道,吸引社会各界资源投入社区商业的建设;就应大力支持现代物流配送企业向社区延伸,构建社区物流配送体系;就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服务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和居民服务平台,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电子信息网络化建设。
(四)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
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是实现社区商业快速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向社区居民及时服务内容、服务价格、服务方式等信息,及时采集、分析、存储客户信息,在此基础上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服务。第二,大力提倡社区商业服务组织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商业企业的服务功能。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以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有偿服务。支持社区商业企业建立健全服务热线,引导居民电话购物和预约服务,将商品和服务送到居民家中。第三,发展网上交易,提供网上服务。探索虚拟网络与有形连锁的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的网络化和产业化[3l。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自发性商业;商业配套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9-29(4)
1 引言: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安置社区
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使原先城市周边的村庄被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之内,原村庄转变为城市社区,原农民转变为社区居民。这些安置社区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建设,具备一定的公共配套,居民也享受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目前很多的研究围绕这样的农民安置社区,从拆迁安置补偿方式、社区管理、社区产业和经济发展、居民就业保障等方面,探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存在的问题,寻求其建设和发展的合理路径,多从宏观和政策方面提出建议,而对于社区居民入住之后的实际生活状况缺乏关注。
与同样是由于城市用地扩张所造成的“城中村”相比,社区在土地权属、建筑形态、空间布局等方面几乎与城市社区无异,显示出一定的有序性,但是这样的安置社区又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与环境?是否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农民安置社区在有序的空间结构之下,并没有承载有序的城市生活,社区内普遍存在着的自发性商业(包括集市甚至庙会)就是这种无序现象的典型代表。
2 五州社区基本情况
2.1 从村庄到社区的演变
五州社区是随着郑东新区的规划最早建成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之一。该社区的前身是圃田乡东周村,又名水磨周,下辖东周、中周、新中周、古城和东西老南岗6个自然村,2002年进行合村并城,在相对集中的、被拆迁的村庄附近选址建设五州安置小区,2006年建设完成。2010年11月,五州社区划归为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管辖,村民的户籍身份也从农民转变为市民,在医疗等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相应的城市居民待遇。目前辖区常住总人口有15 000人,其中原村民有3 400人,其余为外来务工人员。
2.2 社区规划与建设
现在的五州社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东起农业东路,西至黄河东路,北临商都路,南接安平路。社区周边的4条道路均为郑州市的主干道,距离郑东新区CBD和郑州东站均在5km范围内,交通便利,区位良好,周边多为城市中高档商品住宅小区和中高端家具建材销售等商业,社区总面积接近2km2。社区内的主要道路同时也是城市道路,包括永平路、中周路、东周路、万通街、列里路五条,其格局为方格网式,把社区划分成12个相对独立的街坊(居住组团),整体空间形态较为规整,在空间布局和住宅形式方面与周边现代商品房小区差别不大。社区内有五个建材批零市场,一个副食市场,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家邮局,两家金融机构及上百家零售服务网点,具备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2.3 社区内自发性商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自五州社区建成,社区内部主要道路万通街和中周路两侧就有沿街摆摊的现象出现。尽管社区自身和郑东新区区域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日趋成熟和完善,但随着原村民陆续入住、外来人口的增多,五州社区的自发性商业街非但没有消亡,反而持续地繁荣,其规模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作为商业街,它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为一条城市道路,沿路的摆摊设点也带来了交通、卫生等种种问题。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案,在郑东新区的多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内都有类似的情况。在这样的与新城CBD相距不远,且经过统一规划建设形成的新的社区,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沿路摆摊现象?为什么在郑东新区范围内,自发性商业只是出现在这种农民安置社区而不是其他商品住宅小区?与其他社区常见的自发性商业相比,这种社区内的自发性商业又有什么特点?
3 对五州社区自发性商业的调研与分析
3.1 经营的种类与时间
水果、蔬菜、小吃、服装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品是社区自发性商业售卖的主要品类。服装的档次以中低档为主,小吃多为煎饼、凉皮等平民化的类型,价格也较为低廉。
在营业时间方面,社区自发性商业的频率为每天出现,一般在傍晚开始,最晚持续到凌晨。下午4点半,部分摊主已经开始准备摆摊;晚上6点,多数摊主已经摆摊正式售卖;到凌晨12点,大部分摊主收摊。
3.2 空间形态
社区自发性商业多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的中小学和公园附近,摊位设在万通街、中周路道路两侧,其中万通街路边地摊经营长度达500m,在中周路长度达200m。摊位多摆放在道路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在万通街的部分路段上,摊位甚至摆到了道路中间的机动车道上,再加上顾客的停留空间,自发性商业空间实质上侵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城市道路空间(图1、2)。
从摊位的具体排列方式来看,虽然各种摊位未经任何设计,不同种类的摊位尺寸各不相同,但在总体功能上有明确的分区:以万通街和中州路的交叉口为节点,中周路南段主要经营蔬菜水果,北段主要经营便宜的服装;万通街东段主要经营衣物服饰,西段主要经营小吃。再加上各种摊位尺度都不大,整体上并没有显得特别混乱。
此外,地摊对与其相邻的沿街店铺经营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少沿街店铺借助自发性商业吸引人流,甚至对自发性商业产生了一定的依赖作用。
3.3 相关人群构成
社区自发性商业牵涉到各类不同的群体和对象,包括摊主、顾客、社区管理者、沿街店铺经营者等,他们的生活已经和自发性商业密不可分,并且已经在相当长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经营主体:来源较为多样化,但几乎没有五州社区内的原村民。主要包括外来务工人员、附近城郊的村民等,部分摊主在五州社区租房居住。
服务对象:主要是五州社区的居民。
管理者:社区居民委员会,该居委会由原东周村村委会改组而成。
其他受影响的人群:沿街店铺经营者、城市道路使用者等。
3.4 管理状况
社区居委会是由农村自治组织演变而成的城市社区组织,对于社区的管理社区居委会具有一定的自。虽然社区道路两侧设有禁止摆摊设点的标识,但管理者实际采取的是一种默许的态度。管理者将每个摊位都划定了界限,摊主每天需向社区管理者交纳卫生费和摊位费。
在调研后期,万通街上的地摊忽然全部难觅踪影,只有中周路南侧部分摊主出摊,其原因是由于自发性商业已被社区管理者禁止,这一现象表明社区管理者在自发性商业中具有关键作用。
3.5 自发性商业产生的影响
3.5.1 积极影响
①弥补社区商业服务配套设施的不足,方便社区居民生活,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
②带动沿街商铺生意的兴旺,提高社区的人气。
③摊主租住在社区,为社区原住民带来房租收益。
④有助于解决城市低收入人口的就业问题。
3.5.2 消极影响
①影响交通。自发性商业的经营地点不仅在人行道上,而且还侵占了部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道,影响了行人的正常行走,也阻碍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城市道路空间与社区商业空间重叠,通行车流和购物人流交织,再加上商业经营时间与城市交通晚高峰的时间的重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和交通隐患。
②影响卫生。自发性商业所在的中周路和万通街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晚上地摊出摊后,菜叶、果皮、纸屑等垃圾随处可见,而卖烧烤、快餐的摊点更是污迹斑斑,不易清洁,破坏了街道的卫生形象。
③影响部分居民的正常生活。居住在卖烧烤、快餐的摊点附近住宅里的居民容易受到影响,主要分布在中周路以西的万通街两侧。据居民反映,因为烧烤产生的油烟太大,气味呛人,一到晚上都被迫关闭窗户,以防止油烟进入室内,这种经营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4 社区内自发性商业形成的原因
4.1 规划因素:社区商业设施规划布局不合理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一般包括沿街商业和集中商业两种布局形式。
从沿街商业来看,五州社区部分街道两侧均有很多沿街商铺,但其业态类型主要是小规模的超市、服装店、小饭店等,没有提供果蔬等居民日常需要的商品。
从集中商业来看,五州社区所在区域内有一个综合型的农贸市场,即五州菜市场,位于农业南路与永平路交叉口,建筑为两层,共有148个摊位,内部较为整洁。该菜市场具有一定的批发经营性质,同时为几个社区服务,规模、服务半径相对较大。对部分居民来说,五州菜市场超出了步行适宜的距离,在五州社区内缺少次一级规模的农贸市场的规划布置。在居民认为路边摊存在的有利影响中,36%的居民认为路边摊能够方便生活。五州菜市场位于社区的东侧,部分居民步行至菜市场需要10分钟以上,不如沿街摊位方便。因此,人们选择路边摊这种就近的方式进行日常的购物,而五州菜市场的经营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多摊位处于闲置状态。
另外从区域层面来说,尽管社区内也有市内大型超市的免费购物班车,但是其便利性不如路边地摊,不能成为居民首选的购物方式。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规划建设中,商业服务设施数量的不足和规划位置的不合理,都是导致自发性商业在社区出现的根本原因。
4.2 经济因素:商品的价格优势与社区居民有限的购买力
调查问卷显示,82%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为3000元以下/月,大部分居民属于低收入群体。因此,价格就成为影响社区居民购物选择的重要因素,居民倾向于购买便宜实惠的商品。以服装店为例,社区沿街店面所卖衣服的价格偏高,单件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而自发性商业的服装则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五州社区内自发性商业的摊位成本较低、经营灵活便利,沿街摊位售卖商品的价格更为低廉。万通街与中周路的摊位费为200元/月(后来变成500元/月),卫生费为2元/月,而五州菜市场的摊位费约为800元/月。经营成本的差别导致的结果就是,与五州菜市场相比,地摊上的蔬菜价格每斤普遍便宜。
4.3 管理因素:对自发性商业的默许
社区管理上对自发性商业的明禁暗许是目前社区自发性商业可以稳定存在的决定因素。明禁暗许的根源,是社区管理部门可以获取摊位费,有利益诉求隐含其中。这种默许和匡正的携手,使得社区的自发性商业自成一个体系,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体现出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在管理上的自组织特征。
4.4 外在因素:外来务工人员的谋生需求
在五州社区的居民构成中,东周村的原住民在成为失地农民之后属于城市中的待业人群,不得不寻求一些门槛较低的就业渠道;而占五州社区多数人口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多为低技能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就业培训,因此,很多人通过路边的摆摊经营获取生活来源。
5 对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内自发性商业的建议
从对五州社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社区居民还是比较认可自发性商业经营模式的,并且由于自发性商业长期稳定地存在社区中,居民的生活已经与之密不可分。各类人群通过自发性商业这一平台,谋求生存和生活之需。在当前社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于这种自发性商业可以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社区中自发性商业合法化,作为管理的依据;禁止一部分对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干扰的经营种类;对自发性商业空间进行优化,如对空间占用的重新划分以及对摊位大小的统一,根据城市道路的重要性和通行能力,合理分配自发性商业空间和通行空间。从根本上来说,路边摊点与城市道路之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路边摊点经营活跃充分说明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不足或不合理。建议在调研居民使用习惯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新的农贸市场,市场的位置、建筑和空间形式、规模等,都要充分考虑实际使用的需求。
6 结语
人和地是城镇化的两个核心对象。城镇化不只是土地上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不仅仅是户籍上的转变,还是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五州社区是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一个代表,而社区中的自发性商业现象也正是这些居民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在空间形态上已经与城市社区同质,但在生活方式上却相去甚远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现状。社区自发性商业折射出了社区规划中配套服务设施的不合理以及社区居民多种多样的需求,因此,无论是只注重数量的社区建设,还是对社区内自发性商业一味地严打取缔都是不对的,应尊重城市中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以及他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体察农民安置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社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在未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可以预见大量新的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出现,并且在人口构成、居民就业、消费水平等方面,这类社区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仍将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对失地农民安置社区的规划设计,亟需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人性化的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建立社区居民公众参与机制,把社区空间规划与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管理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失地农民尽快适应城市,推动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尽快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 王承慧.保障类住房规划的研究缺失与应对[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42-1349.
[2] 周建民.悉心安置、创建和谐安置区与城市小区建设的对比研究与思考[J].建筑与文化,2008,(9):80-82.
[3] 王承慧.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拆迁安置区规划评析——以南京为例[J].华中建筑,2009,(5):114-122.
[4] 陈凤桂,等.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5] 韩潇.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中自发市场的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6] 邱晨.济南市失地农民安置区的规划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
本案按自然街坊规划为三个居住小区,把三个小区之间的规划路一和江国路地段规划为地区商业中心(主中心)和小区商业中心(副中心),在东西地块之间规划了一条波浪形景观绿地,此景观绿地将上述三个小区和两个商业中心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同时在中心商业街的延长线上,还规划了横跨长江路的步道景观平台。
住宅采用塔板组合+错开布局,沿长江以超高层塔式住宅为主,这祥既增加了临江住宅面积比例,又可减少对其东侧住宅的观江视线遮挡,提高了沿江住宅容积率及地块整体可观江住宅的比例;而在塔式高层东侧则以板式高层为主,所有板、塔住宅不但南北锚开布置,东西山墙面也尽量错开布局,使尽可能多的住宅享受到长江江景和园区绿地景观。该规划方案除原规划4栋回迁房外,所有住宅楼100%都可观到江景,江景房比例占到所有住宅总户数的约70%,同时又避免了住宅近距离直接相对,单元错开率达到住宅总单元数量的82%。
根据建设用地的形状和与长江河道的角度关系,此规划方案将大部分离层住宅南偏东10°布置,使绝大部分住宅既可拥有南向,其西北向又可观赏长江景观,因此,该规划方案的南向住宅比例占到住宅总建筑面积的约93%,只有三栋南偏东或西大于60°的住宅,但也全为江景房。
本规划方案以建立公交导向社区为目标,在武金堤路与规划路一和江国路交叉口处设置公交车站,在车站周边设置商业和服务设施,形成社区中心,通过社区步行主路――支路系统,将公交车站、社区中心与住宅楼联系起来,在步行主路上还可设置区内电瓶车系统,方便居民步行――公交出行方式,逐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在重视江景资源利用的同时,营建社区内高品质的绿化景观和公共空间,对理想人居环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东区和西区之间规划了一条波浪形中心景观绿带,串联起社区这三个自然街坊,使社区在空间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集江景与园景于一体。三个景观绿地从2.5ha-4.5ha不等,规模适度,空间收放舒展,有利于良好景观的形成。在两个社区中心还规划了大小两个商业景观轴,在社区中心商业街的延长线上,设置了横跨长江路的步道平台,以实现社区在空间上与长江沿岸公园直接联通,同时提高社区步道系统的洄游性、趣味性和景观品质。
关键词:呈贡大学城 商业 现状 规划前景 措施
一、呈贡大学城商业中心简介
1.产生背景
呈贡大学城商业中心配套是在呈贡大学城建设初期就已经有初步规划,其开发商主要有云南龙润置业有限公司、云南实力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城投兴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昆明春溢实业企业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昆明东恒建筑工程责任有限公司承建,设计单位为昆钢设计院。作为一个全新的地标,巨大的商业价值备受投资者的关注。
2.具体规划中心
呈贡大学城商业中心位于呈贡新区的雨花片区,地处大学城核心地段,依托于云南呈贡大学城商业经济圈最前沿。规划共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分别为消费主中心与餐饮娱乐休闲中心。
二、呈贡大学城商业中心现状
1.商业区分布情况
呈贡大学城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目前的大学城配套商业中心仍很稀少,但是近两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呈贡大学城内,目前已建好的商业中心有龙润·财富慧都、实力大学城商业中心、大学城新天地商业广场百大商业街、实力商业街、新南亚、米兰园一带。
2.当前呈贡大学城商业发展现状
呈贡大学城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商业发展方面既存在这优势,也存在着不少的劣势。
①优势。由于呈贡大学城人口密度稠密,属于新开发社区,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因此在消费群体、交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
首先,呈贡大学城商业潜力大。当前呈贡大学城的商业配套设施基本上基本完成,夺得高校新区的商铺,就能抢占10所高校、20万师生、还有数十个中高档住宅区遍地开花、数亿年消费额的先机,在精明的投资人和商家眼中,城市的大学城都如一座待挖的金矿。
其次,呈贡大学城的交通非常方便。呈贡大学城的道路大多以4车道和6车道为主,频临昆玉高速,地铁6号线贯彻大学城。从昆明中心市区到大学城走高速不到30分钟,公交线路已经辐射到大学城各个大学及社区,同时,地铁线路2012年底即将竣工通车。同时,在大学城区域内,各校各社区之间还有公交得以保障,这些都为快速的物流商业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
最后,该地区消费意识强烈。由于呈贡大学城远离昆明市区,原为山区乡镇,本身基本生活用品匮乏,衣食住行都需要购买,远离昆明市区,进城购物不太方便和现实,这促使该地区居民消费强烈。
(2)劣势。呈贡大学城作为新开发的社区,在多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总体来说,“规模不适合、布局不合理、业态不齐全、结构不适用、运营管理不规范、整体不和谐是当前呈贡大学城商业主要面临的困境。”
首先,商铺起点高,小资本投资者望而却步。呈贡大学城商铺租赁或购买价格过高,阻碍了较多的小资本投资者。走进校园周边虽然可以看到,当地村民做起了小买卖,收入直线上升。
其次,布局失控。经过调查,发现在呈贡大学城的不同区域,社区商业表现出的是不同的困境。在雨花片区和仕林街社区等开发比较早的大型社区,规划之初对社区商业重视不够,开发商更愿意先建设利润高见钱快的娱乐休闲项目,导致了超市、菜场、医院、书店这些基本生活所需的社区商业明显不足,居民生活不便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政府正在用各种办法弥补当初规划的欠缺。
再次,呈贡大学城人口分布不均衡,影响商业分布不均衡。虽然呈贡大学城入住人口达20万左右,基本集中在大学城四周角落的各所大学内,而大学城的中心处并没有较大的人口密度,造成了各大学附近生意火爆,而相对人口稀少的地区则基本上没有商业区,住户需要经过较长一段距离才能达到中心商业区,给部分居民造成了较大的不便。 最后,业态不全。调查中发现,在呈贡大学城很多新兴的社区商业街和底商中,经营类型的同质化令人吃惊,主要就是餐饮业,大概应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原则,餐馆简直铺天盖地,更重要的是学校食堂的口感可能不足,很多学生愿意外出就餐。呈贡大学城商业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服装店层出不穷,在雨花片区和聚贤街,各种档次和样式的服装店数不胜数,这些虽然都开在住宅区附近,但却是商业中心式的开发类型,并不是完全服务于本社区的多元化服务型商业。
三、政府在商业发展过程的引导和管理措施
社区商业无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是一块谁都想分食的蛋糕。政府在对招商方面需要做出相应的措施。
首先,将继续鼓励成熟的连锁超市、便利店体系面向社区,特别是新建居民区发展。它将集社区地域中心、活动中心、消费中心、集散中心和管理中心为一体,这样,既可以实现商住分离,把各个街坊变成纯住宅,不再有沿街商店的喧嚣;又可以达到社区配套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配套设施的作用,实现小区的动静分离,形成真正的舒适社区。
其次,鼓励当地居民从商。由于大学城当地居民失去了土地,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应鼓励并引导居民就业或从商。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对呈贡大学城商业价格的监管。经调查,由于远离昆明市区,偏远,大学城内的商品价格普遍比市区偏高。这期间以交通、餐饮尤为突出。相关部门需要时刻监督,防止商家坐地涨价。
总而言之,一个社区或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管理,真正实现地区的商业发展需要政府、商家、当地居民积极配合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朱佳佳.闽侯大学城商业区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与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 2 期.
[2]黄德军.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中心商业区业态趋势分析[N]南京理工大学.2005.06.
城市商业是商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导工程。因此,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10多年来,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说,规划编制专业化程度不高,编制技术要求不规范,规划执行随意性强,导致了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标准不一,城市网点设施品质不高,商业服务功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城市资源。建议国家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以法治化的高度,规范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强化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的系统性,保证城市建设健康发展,不留后遗症,让城市商业真正为城市居民服务,真正成为城市文明的支撑和载体。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为推进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多年来,国务院和主管部门都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从2001年起,原国家经贸委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2004年,商务部和建设部联合了《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商务部还颁布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2005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商务部了《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推动了我国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了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对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建设也提出了要求,成为我国城市网点规划和建设的政策体系。
根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的部署,10多年来,各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目前,全国省会级城市、大部分地级城市和部分县级市都已经完成了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有的城市并进行了多次修编,这些工作都推动了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多数省级市和部分地级市已经建成了较为系统、较为规范的城市商业网点格局。但是,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和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
1.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不规范,落实不到位。许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专业性差,技术不规范,随意性强。一些城市政府对于已颁布的商业网点规划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随意更改。
2.商业网点建设混乱,造成了资源浪费。由于缺少规划的指导,许多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混乱。一些市政府让投资商牵着鼻子走,按照投资商的意愿任意改变规划,商业设施建设无序,导致许多大型商业设施、大型市场设施和服务设施闲置,造成了投资和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3.利益驱动致使商业流通终端设施建设薄弱。一些城市政府为照顾房地产投资商的利益,对城市社区、小区和街区的商业设施建设抓的不够好,不少地方放弃了社区商业、社区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给市民生活服务带来了不便。
4.重建设、轻流通,城市商业体系不够完善。许多城市只重视商业网点的硬件建设,对流通体系的建设思考很少;一些城市只注重品牌大型商业的引入,对专业性、中小型商业企业引进和培育重视不足,任其无序发展,使城市中低层收入的消费者得不到安全、便捷的服务,造成了城市商业体系不够完善。
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
法治化进程的建议
为进一步搞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推进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有序、健康的进行,建议加快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法制化进程:
1.科学编制《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编制,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编制规范,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但是,纵观全国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全貌,许多城市的规划编制不尽规范,随意性强,甚至概念不清,这些规划非但对城市商业发展指导意义不强,反而有损于城市商业的发展。建议国家政府指定有关部门,对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的经验进行总结,重新修订、编制新的规范,指导各个城市科学编制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要坚持由专业单位编制,资深专家评审的方式。城市党政领导要尊重专业编制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不能自行其是,为了政绩或吸引投资,任意违反规划编制规范。
2.《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要成为地方法规。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一经专家评审,即可成为政府规范性文件,若经同级人大通过,即成为区域地方法规。同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都要按照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要求,指导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与运营。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修改法定性文件。如果确实需要修编,要经同级政府或人大通过。只有如此,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才会合理,城市发展和建设才不会留有遗憾。
3.要确保社区等基础商业设施的落实。城市基础商业设施,如社区商业、小区商业、街区商业和郊区镇乡商业,是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商业服务终端,更是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事业。因此,要确保社区等基础商业设施建设的落实。城市社区房地产建设项目规划的审批,要吸收商务主管部门的意见,社区居民代表要参与,重要的大型社区房地产建设项目规划的审批,要举行听证会议,在开发商同意商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和社区居民代表意见后,项目才能够进行开发、销售和验收。
4.坚决杜绝大型商贸设施的无序发展。由于大型商贸设施建设能够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绩形象,能使投资商获取巨额利润,许多城市政府支持开发商无序开发大型商业设施,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大型城市综合体、大型购物广场、大型专业市场集群等,造成了许多城市的大型商贸设施的空壳运行。建议国家商务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要对这一现象进行调研,制定全国商业设施发展的基础框架,同国土部门一道,编制全国大型商贸设施的发展用地计划,从根本上遏制商贸设施建设的无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