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旅游品牌宣传推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品牌宣传推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品牌宣传推广

第1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一、扬州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品牌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经济的竞争将会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扬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旅游业最终的取胜点就在于其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及吸引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在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扬州建成旅游强市,必须选择品牌发展战略,结合地域特色确定自己的品牌定位,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培育若干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二、扬州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品牌的可行性

(一)扬州文化深厚,特色鲜明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化资源丰富,极具地方特色和开发价值,其地域文化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历史文化悠久繁荣。扬州有2 500年的建城史,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繁多。以古城遗址、传统街巷、园林、运河及寺观、墓葬和名人遗迹为特色。经历了西汉、唐、清三代的繁荣,历史为扬州留下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扬州沉淀出鲜明的特色和良好的声誉。

第二,艺术文化炫丽多彩。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以标新立异著称;扬州漆器、扬州玉雕、扬州剪纸、扬州盆景享有盛名;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木偶、扬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第三,休闲文化源远流长。“春风十里扬州路”“夜市千灯照碧云”是古代扬州休闲生活的生动写照;以“扬州三把刀”为代表的淮扬菜饮食文化、休闲美容文化、沐浴文化声名远播;“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更是通俗形象地体现了扬州休闲文化。“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不仅抒发了古人对扬州休闲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也烙下了扬州在当代人心目中的休闲印象。

第四,现代文化青春朝气。今天的扬州,交通得到明显改善,建成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双博馆、国际会展中心、工艺美术馆、科普中心、扬州市规划展览馆及市民中心等。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2011年又荣膺国家生态最高奖“国家森林城市”,青春朝气的现代文化熠熠生辉。

(二)扬州文化具备提升为品牌的条件

扬州地域文化已经具备了升华为品牌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名度较高,扬州历史文化在全国甚至世界有较高的知名度;二是美誉度较高,扬州自古繁华,是文人商贾聚集之地,历史上美誉度较高,当代更以其秀美、恬静迎得人们的好感;三是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塑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是扬州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扬州市委、市政府及各文化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扬州文化旅游品牌的培育与发展问题。

三、扬州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定位不准,缺乏地域特色

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特色是品牌的核心,扬州的一些文化旅游品牌缺乏地方特色。如扬州一直在致力打造的“运河名城”品牌,运河流经的地方非常多,不是扬州所独有,扬州与运河也没有广为人知的紧密联系,人们很难将扬州与运河联想在一起,对“运河名城”这一品牌会没有认同感甚至感到莫名其妙。再比如“扬州的夏日”这一品牌,主要是依据朱自清的散文《扬州的夏日》而打造,问题是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在现在知名度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扬州并没有体现出夏日的特色来,人们感受不到扬州的夏日和其他地方的夏日有何区别。

(二)有“牌”无“品”

扬州有些文化旅游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却缺乏与之对应的旅游产品的支撑,有“牌”无“品”。比如“烟花三月”是非常具有扬州特色的一个旅游品牌,但缺乏与之对应的产品。目前主要是一个节庆活动――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非常有限,国际影响力更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吸引外资成为一个主要目的,文化挖掘不够;另一方面,节庆的本质应该是民俗技艺展现、娱乐欢庆体验,但目前的旅游节庆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主办的,围绕经济搭台唱戏,市民参与较少,没有形成大众欢庆的气氛,也就缺乏活力和市场辐射力。而且,单独的一个节庆活动难以完全释放出“烟花三月”品牌巨大的有形和无形价值。除此之外,其他相应产品的匮乏也导致该品牌被架空,意象模糊。

(三)品牌的开发深度和宣传力度不足

扬州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意识在不断加强,但是经营上的短期行为方式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几乎没有。另外,在品牌宣传上的投入还不够,宣传手段单一。品牌宣传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宣传投入不足会严重影响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扬州文化旅游品牌培育与发展对策

(一)准确定位扬州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品牌的本质属性是个性化,要准确把握这块地域的文化特质,力求避免“千城一面”。根据扬州的历史文化特色,可重点发展三个文化旅游品牌:烟花三月、盐商园林、休闲名城。首先,要做强“烟花三月”品牌。许多人对扬州的印象,几乎仅仅来自李白的一句诗――“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扬州最有力的形象品牌,而且美誉度极高。第二,要打好盐商品牌。扬州园林素负盛名,但历史变迁,扬州园林现在难与苏州园林比肩,对此,扬州园林应突出与苏州园林的差异,而盐商文化,正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是一个能将扬州园林打响的亮点和卖点。第三,要做好休闲名城品牌。扬州休闲文化丰富且知名度较高,把休闲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来经营有较好文化基础,在现代普遍压力偏大的社会也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加强保护扬州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因素之一,也是未来城市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之一。重视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保护城市的特色和竞争力。要尽可能避免在老城区改造中大拆大建,修复、重建的古代建筑也要修旧如旧。要支持“老字号”文化企业的发展,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并积极推动其与旅游相结合,形成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中,应将传统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放在与自然生态保护一样的高度。

(三)注重形成新的地方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城市也逐渐形成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对于扬州的新形象,可以着力塑造休闲城市、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等三个品牌。扬州休闲文化源远流长,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休闲是人们普遍渴求的,扬州应结合时展的需要和人们新的消费需求特征,着力发展扬州的休闲文化产业,打造休闲城市的品牌。扬州景色秀美、文化雅致,所以可以塑造精致扬州品牌。扬州属于二三线城市,生活节奏慢,城市不显拥挤,生活压力较小,所以可以打造幸福扬州品牌。

(四)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节庆

旅游节庆在塑造城市文化旅游品牌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它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该城市的知名度,并形成一定的形象印象。对于扬州来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是定位比较准确的一个旅游文化节,应该好好规划,使之科学发展,长久的办下去。“运河名城”“扬州的夏日”由于定位欠佳,影响力较小,应该说是不成功的,应该放弃。另外还需要增加一些新的有创意的旅游节庆来提升扬州文化旅游品牌的辐射度。同时,办文化节要注重带动当地以及外地旅游者的参与,办成一个全民的盛会,而不是少数人的商贸洽谈。

第2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关键词] 旅游品牌建设 黄大仙文化 金华

历史上,浙江金华地区的道教氛围十分浓厚,出现了不少的道教人物和道教遗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黄大仙(黄初平)了。根据清光绪《金华县志》记载,与黄大仙有关的自然遗迹和人工建筑就有将近30 处。黄大仙擅长炼丹和医术,得道之后在民间惩恶除奸、劝善扬善、赠医施药,有求必应,为世人敬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因为民除害兴利,泽被一方,所以民众遂为他在金华山修建黄大仙祠,又名赤松观,世代祀奉。从此,各地信奉黄大仙的,均以金华为“仙乡”,以赤松观为“祖庙”。之后祀奉他的庙宇遍布东南沿海一带,以至东南亚及美国。黄大仙祖庭位于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区附近的金华山上。金华山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自汉末以来长达两千多年,是中国道教名山,列为三十六洞天。东晋以后,这里就成了旅游观光的胜地,她的灵魂即是由黄大仙传说所形成的文化内核铸就。

源于东晋时期金华山的黄大仙文化现象,经过1600余年的传承,得到了不断充实和发展。特别是在近现代,由于海外华人华侨的不断增加,黄大仙文化远播东南亚、欧美。黄大仙在香港更是走进百姓,深入人心。据说,香港的黄大仙信徒有数百万之众,黄大仙的祠宇成了他们祭拜朝圣和游览的重要场所,祀奉黄大仙的啬色园、元清阁等成了香港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景点。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一段时期黄大仙几乎被金华人所遗忘。黄大仙文化是金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集文化、宗教、旅游和对外联络于一体的复合性品牌,是发展旅游业的垄断性题材,具备打造金华标志性旅游品牌的条件。本文试图从金华旅游业发展、文化大市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思考出发,探索黄大仙品牌建设之路。

一、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

要充分挖掘黄大仙品牌的潜力,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

1.开展仙道文化和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和交流。组织力量切实开展仙道文化和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和交流,成立“中华黄大仙文化交流协作会”,编撰出版黄大仙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的理论专著,占领制高点,从文化理论和组织结构的层面提升黄大仙品牌的档次和知名度。积极开展黄大仙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特别是黄大仙文化与社会和谐及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以及在社会道德伦理方面现实意义的研究,建立和完善黄大仙文化体系。

2.充分放大宣传区域,扩大品牌认知空间。充分利用影视网络作品受众广、传播快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扶持开发、创作和制作,发行有关黄大仙的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网络动漫片等,充分放大宣传区域,扩大品牌认知空间。

3.培育黄大仙文化认同的基础群体。充分利用婺剧在浙中民间广受欢迎的有利条件,把黄大仙和婺剧这两个地方特色文化现象有机结合,推出黄大仙婺剧。这不仅可打造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通过送戏下乡和民间巡演,还可有效提高黄大仙在浙中民间的知名度。组织创作体现黄大仙“劝善、行善”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神话传说故事等,并可选择部分内容编入中小学生的乡土教材,这样既可成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素材,又达到认知地方文化和造就文化认同的潜在群体,对打造黄大仙品牌影响深远(如叶圣陶的双龙游记),培育黄大仙文化认同的基础群体。

各类旅游单位应积极挖掘利用黄大仙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并进行有效宣传推介,把潜力变为现实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促进资源整合完善品牌形象

作为黄大仙文化的发源地,并经历约1600余年的传承,其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在金华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还有群多的宫观建筑和遗迹等物化资源。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地貌的变化,行政区划的变动和地名变更,史料的缺失和载述的简洁等,一定程度上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了影响。

1.统一标识,整体营销。加强金华是黄大仙故里的宣传,统一标识,避免形象混乱,实现整体营销。从古至今不论是兰溪、义乌还是金东区,都是大金华的范畴,金华是一个区域的代表性名称。金华山是黄大仙文化的发源地,不仅仅是修炼得道成仙地,兰溪黄湓也位于金华山西侧余脉的坡地上。

在不涉及产权(能建立产权联系更好)和经营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成立“金华黄大仙文化旅游理事会”,理事会主要宗旨“弘扬黄大仙文化,提升黄大仙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目标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金华标志性旅游品牌,并通过理事会把有关黄大仙的宫观、景点和相关单位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订立发展规划,协调落实品牌共树和维护,执行行业自律,并相互监督,促进可持续发展。

2.执行差别化特色形象运作。正确区分不同的黄大仙文化物化载体(含宫观、景点),执行差别化特色形象运作。首先各宫观要有易于区别的名称,其次不同载体应有黄大仙文化体系中的不同角色定位,再有各景点、单位应建立各具特色或重点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如把黄大仙祖宫、赤松道院、金华观按赤松上、中、下宫的口径进行旅游产品的包装,便于被市场接受和人们区分。

三、培育产业龙头提升品牌运作

金华现有黄大仙文化物化载体黄大仙祖宫、金华观、朝真洞、双龙古堡等宫观、遗迹、传说类旅游景点十多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主体,有的甚至一处就有两个操作主体(如祖宫产权归广厦旅游公司,同时又有道教委员会负责宗教活动事务),各景点普遍表现得规模小、实力弱、人力资源不足,创新性和规模化运作的整体实力不足。既所谓的“星星多,缺少月亮;珍珠多,缺少夜明珠”,造成政府的宣传和导向无法落到实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有足够实力的组织进行承上启下,实施有效的品牌推广和产品推介,故难于产生应有的市场响应。这已成为困扰金华黄大仙品牌,特别是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的要害问题。要走出困境,就要积极培育产业龙头,以其自身发展和促进区域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为目标,采用市场化的行为,与政府的导向相配合,做好黄大仙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文化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发,产品的宣传、包装和推广,提升黄大仙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壮大金华标志性旅游品牌的实力,擦亮金华金名片。根据旅游政府主导的战略,现有黄大仙文化旅游资源的实况,结合双龙风景区黄大仙景区已基本成熟的实际,可设立国有的专门机构负责整个景区的经营管理。通过实施朝真洞景点的深度开发,提升文化内涵;增设环鹿田湖文化景观、建筑小品和黄大仙遗迹、传说景点,营造景区的圣地文化氛围;通过收购、重组或租赁的形式整合黄大仙祖宫,实施景区的统一操作,并且还可考虑把金华观也纳入统一管理,提高品牌运作力度。

四、推进多元发展拓展品牌外延

黄大仙属道教中的道仙人物,“惩恶扬善,扶贫济困、治病救人”的精神,实质上超越了道教的范畴,是具备显著地方特色,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黄大仙文化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如有可供游客游览的遗迹、传说(意境)类景点,更有养生、文学艺术、生命伦理等深层的内容。黄大仙文化可渗透到区域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融入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要素中,是一个复合性很强的综合品牌。因此,可以考虑:

1.在黄大仙景区建设黄大仙养生园,开展养生休闲度假项目。

2.挖掘、整理养生食谱,并进行妥善命名,同时对一部分菜肴配以生动、活泼或一定内涵的典故、传说,设立专门的餐厅或菜馆,构建成养生膳食文化型的旅游项目。

3.开发黄大仙旅游工艺纪念品系列,并进行展示和销售。如灵芝盆景、佛手矮化盆景、特色工艺品和纪念品等。

4.开发黄大仙道教养生饮品,如养生茶、养生酒和保健饮料等,在景点相应场所出售饮用,并可进行特色礼品包装销售。

5.开发黄大仙文化产品,精心创作、摄制、排演与黄大仙相关的文学作品、戏曲节目等,进行市场化运作,如受儿童喜爱的动漫作品和青年人喜观的游戏作品等。

6.开发黄大仙“有求必应”、“财神善仙”保平安喻意的修炼健身、休闲运动项目,如攀爬类活动,类似于定向运动的寻宝活动等。

五、积极回报社会强化品牌形象

黄大仙文化的精髓是“普济、劝善”特别是在香港,黄大仙文化已不仅仅是祭拜和观光,在社会慈善和公益福利事业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香港啬色园,除开展黄大仙祠有关祭拜朝圣和观光游览外,大力拓展送医赠药、兴学育才、安老扶幼等慈善事业,共兴办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十八所,养老院五所,社区服务机构12个,并建有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一座。这些机构惠泽大众,影响广泛。故我们弘扬黄大仙文化,打造黄大仙品牌,也不应停留在文化和旅游业的层面,而要积极筹备成立黄大仙基金,会同各黄大仙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黄大仙“劝善行善”的思想哲理,深化黄大仙品牌的形象。包括:

1.积极开展义诊活动,送医下乡(特别是景区和边远山区)。

2.经常性地开展助学助残活动,帮助困难学生和残病贫困家庭。

3.创造条件开展特殊群体的老年保健和安老活动。

4.积极开展救灾送温暖活动。

5.组织公益文化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

6.开展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总之,通过积极回报社会的善行,促进黄大仙品牌知名度提高的同时,也将使品牌的形象更加饱满,提升民众的认同感。黄大仙信仰的背后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时至今日,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保留和进一步充实,并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服务于现代社会,对当地民众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那些生动有趣的黄大仙传说所反映的,金华人信奉黄大仙,是敬佩他乐善好施的优秀品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大仙已成为金华人的美好化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不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慰藉心灵的精神剂,它更是一种文化,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它的文化价值更是有待挖掘利用。地方旅游发展应该深切挖掘独特的文化,在旅游产业背景下去解读其精髓,通过旅游来传承文化、表达文化、传播文化,以文化促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盛珍:黄大仙信仰的文化内涵[J].中国宗教,2005,(7):38~39

[2]阎 江:传说、祠庙与信仰的互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0)4:14~17

第3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关键词】影视 旅游 宣传 策略一、赣州影视文化发展现状

(一)影视文化的内涵。

影视文化是指以电影和电视为载体的多媒体综合性文化,包括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超越传统的文字,文化而产生的一种图像文化,它不仅以文字语言作为创作和传播工具,更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声音以及传播某种价值观念等多种要素为己任,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可视性强等特点,日益成为传播媒体中最重要的形式,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等诸多领域。本文探讨的影视文化,包括电影、微电影、宣传片等在内的文化,是一个较为广义的范围。

(二)赣州影视文化的发展现状。

赣南作为的诞生地、二万五千里的出发地、伟大"苏区精神"的发祥地;是客家居民中原南迁的中转站、集散地。赣南以其独特的影视资源,成为央视《》、《红星闪耀》等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场地,同时赣州本土电影如《赣南之恋》也不断涌现,2012年赣州先后有多部微电影创作并出品,同时一批影视公司也孕育而生赣州影视文化已初现端倪。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赣州影视文化还存在许多差距,主要体现在:

1、影视作品影响范围小

当前赣州的影视作品,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外来的影视公司在赣州拍摄以中央苏区或者客家为主题的影片,这部分作品相对数量较少,而且赣州作为拍摄地至少作为其拍摄的一个场景,对当地标志性的地方很难集中镜头拍摄,很难形成较大的影响;二是赣州本土拍摄的相关影片,这是赣南主动出击,集中展示赣州风貌的作品,近年来赣州借助脐橙节、世客会等大型活动,借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赛会的经验,都将影视文化作为重要形式来抓,制作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赣州宣传片,但是由于宣传方式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发挥其在扩大城市宣传,提高社会声誉的重要作用。

2、本土影视作品稀少,国内知名度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带来文化大繁荣,但由于赣州地处老区,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沿海城市那么深入,展示赣州地区优美风光、深厚文化的影视作品很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电视开始日渐普及,作为相对电影更便捷快速的传播媒体,电视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日益增大,赣州电视剧作品并没有像现在这般遍地生花,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播出很长时间,甚至是重播好几次,这带给观众的印象及影响便是隽永深刻,但是当前赣州还没有拍摄一部较为成熟的电视剧,在国内产生应有的影响。

3、影视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影视人才有待聚集

当前赣州影视发展有了一点的起色,赣州影视公司也孕育而生,2012年诞生了如爱情微电影《传奇》等一批微电影,目前已经形成了官方电视台、影视院校、影视公司、影视工作室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见露端倪,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作为传统文化部门创新的步子不大,没有发挥其引领作用,作为市场化的影视公司发展也良莠不齐,赣州影视没有形成规模。从影视人才来看,随着赣州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一批影视工作者正在成长和进步,但是当前赣州的影视人才相对分散。

二、赣州旅游宣传的现状

(一)赣州旅游资源丰富。

赣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宋城博物馆"之称的文化旅游胜地;是森林覆盖率达76%的生态养生绿色宝地;是探寻风水文化奥秘的堪舆圣地;形成了"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六大旅游品牌。

(二)赣州重视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

近年来,赣州十分重视旅游品牌的树立和推广,先后在央视投放了"江西风景独好""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赣州""等旅游宣传主题广告。在北京至深圳3趟列车开展"赣州号"旅游品牌专列。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乐途旅游网设置了"爱旅游、爱赣州"的网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百万巨奖征集赣州旅游形象标识及摄影文学作品活动。

(三)赣州旅游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赣州旅游宣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影响,但就目前的措施和效果而言,离厦门、黄山等旅游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宣传的力度不够、旅游品牌树立不够、旅游市场化机制发挥不够、旅游形象相对不够鲜明等。

三、运用影视手段扩大赣州旅游的影响力的具体策略

影视文化具有传播快、受众广、成本低的特点,运用影视文化的媒介宣传和推广赣州旅游文化,对于提升赣州旅游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赣州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横店集团董事局主席徐文荣曾旅游与影视相结合所作的最简洁明了的总结,即"发展的事业是影视城,,利润却是来自旅游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影视剧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将旅游文化宣传与影视文化发展相结合,可以促进赣州创意文化发展,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影视宣传力度。

2012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列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为赣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赣州可以,以此为契机,把赣州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著名的红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粤闽、港澳台地区后花园。

(二)打造旅游影视品牌,重视影视作品的拍摄。

充分利用影视,做好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摄制队伍在本土进行拍摄,这是先决条件,因而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在赣州地区拍摄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对来本地的摄制队伍应给予各个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积极创造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还要开阔思路,敢于和善于依靠自身力量,培养自己的各类影视创作队伍,做大做强赣州影视文化产业,影视产业和旅游业的合作必须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主动与在这个方面取得成绩的企业集团开展合作,利用影视传媒强大的传播效应,实现影视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做大做强赣州旅游产业。

(三)借力影视,发展旅游市场。

赣州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客家文化、苏区文化、宋城文化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民俗文化资源是人文资源中的精髓,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民俗文化资源深厚的地方往往会成为游客聚集之地,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经过长期的发展,它不可避免的出现产品老化,项目滞后,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整合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尤其现今是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赣州旅游应该发挥市场的优势,让影视与旅游进入良性发展。

(四)加强影视产业发展,培养本土影视人才。

影视作品的直观性为构筑旅游地形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 是旅游形象的建立并不能仅仅依靠影视作品的表象,而是需要社会机制的全方位的互动,否则就会缺少稳定根基的支待,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对影视业相关工作进行谋划和细化,加强影视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如可成立赣州旅游专门研究与协调机构,围绕影视对旅游的推动作用进行全面调研,制定赣州旅游促销战略和具体实施措施,协调赣州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促销工作,使影视效益在赣州旅游业得到最大发挥,注重影视人才的培养,即演员、导演、监制等本土影视演职人员的培养,要从培训体系、资金扶助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力打造延边影视品牌形象,以此带动和促进延边地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观利旅游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第4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关键词:沈阳;乡村旅游;品牌定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62-02

品牌定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选择消费者,目标市场的细分与选择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让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同与选择,从而使其对企业及产品有一个深刻的记忆。每一个乡村旅游地都吸引着核心价值观与其相同的游客,确保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主张[1]。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是根据乡村旅游的竞争状况和产品优势,确定其在旅游业中的竞争优势,根据乡村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品牌定位,并通过其品牌形象设计,使消费者能选择其旅游产品[2]。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既要迎合并引领市场需求,又要基于沈阳市的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彰显沈阳市乡村特色。

一、沈阳市乡村旅游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借助SPSS软件,确定主要目标市场,并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应以“年龄是中老年”、“收入为中低等”、“职业为公司职员和工人”的市场群体为主,以无收入的学生群体为辅。两市场群体的需求特征如下:对于“公司职员和工人”市场群体,他们的出游动机要为“健身休闲、放松心情”和“品尝美食”,喜欢“田园风光型”和“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产品,出游时多选择“家庭游”和“伙伴游”,日人均消费在“200元左右”,停留时间在两天以内。因此,在沈阳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要满足游客对乡村美好的自然景观向往的需求,使游客的思想从平时繁重的工作和城市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感到轻松惬意。同时,由于家庭市场与伙伴市场是乡村旅游市场的重心,多数游客把乡村游作为联络亲情、增进友情的一个手段,在品牌建设中要注重营造亲情和友情氛围。对于“学生”市场群体,他们的旅游动机为“扩大知识视野”和“品尝乡村美食”,最喜欢的景点类型是民俗风情型,其次为特色餐饮型、农事体验型,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经历影响,城市学生由于从小在城市内长大,缺少对农村的认知,因此该群体对乡村各种事物和各种农事活动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参与农事活动的愿望强烈[3]。停留时间为三天、一天,日人均旅游消费为100元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群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中小学生群体,一类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由教师、家长带领,停留时间为一天。高中生、大学生一般是与同学、朋友结伴自由行,停留时间倾向为三天。同时,由于学生群体在经济上存在依赖性,所以旅游花费偏低。

二、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沈阳市现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截至2013年,沈阳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两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两家,农家乐400余家。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沈阳市乡村旅游呈三种发展模式: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三高”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如沈阳三农博览园;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如苏家屯杨城寨采摘;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度假娱乐旅游,如苏家屯区马耳山旅游区。有差异才有竞争力,所以沈阳乡村旅游地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时,首先就要搞清楚自己的差异,只有将特色、文化、历史等相互融合统一才能找到该旅游地的独特差异,进行差异化的定位。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既有传统的农耕文化鲜明的特色又兼有历史的沉淀和新农民的新风尚。乡野风光、满族文化、关东民俗、二人转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个性。通过提炼沈阳乡村旅游鲜明的旅游形象,增加文化含量,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丰富现代农业文化。淡化与周边省市地理文化环境雷同的共性特征,加深人们对沈阳乡村旅游的识别度、新鲜感和形象感,成为可识别和可能选择的旅游地,增强品牌的吸引力。

三、沈阳市乡村旅游竞争者的条件分析

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多为近程旅游,故省内城市居民是沈阳市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沈阳市地处沈阳经济区中心,沈阳到经济区其他城市交通便捷,这对于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来讲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方便省内其他城市居民来沈阳旅游;另一方面也方便沈阳市内居民到省内其他乡村旅游地旅游。截至2013年,辽宁省拥有全国旅游强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13家,县、涉农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0家。辽宁省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好的是丹东、大连、本溪(见表1),他们有着众多的知名乡村旅游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这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剧了区域市场竞争,有可能分散沈阳市乡村旅游客源。考虑到距离远近对游客的影响,本溪、丹东是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竞争对手,大连次之。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与这三个地区相比没有太大的特色差异。基于此,沈阳市要赢得竞争优势吸引游客,必须靠产品的“质量”取胜,抓住游客的需求中心,从产品设计到旅游服务,时刻注意游客需求。

四、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基于对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沈阳市乡村旅游从大品牌的角度定位为“休闲天籁乐,美丽沈阳村”,该定位凸显其沈阳乡野风光的自然、美丽,让游客觉得这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远离工作烦扰、回归自然”的好去处。在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宣传上,将东北民俗、满族风情、二人转和大秧歌等地方文脉作为宣传要素,提升沈阳乡村旅游竞争力,对外宣传口号为“观满族风情,赏田园风光,尝农家美食,唱东北二人转,舞东北大秧歌,轻松悠闲乐逍遥”。宣传口号中“观满族风情,赏田园风光,尝农家美食,唱东北二人转,舞东北大秧歌”体现了沈阳的地方文脉特征,强调了文化内涵;宣传口号中“轻松悠闲乐逍遥”,抓住了目标市场的心理需求特征,适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的生理需求。该宣传口号的提出对沈阳市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能起到有效的助推,让游客更深切地感知沈阳市乡村旅游形象,提升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甘振中.乡村旅游企业目标市场定位[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第5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关键词】承德 旅游业 瓶颈 发展对策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承德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一是能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界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二是能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旅游消费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同时,旅游消费还是可持续性消费,对经济的调节是内在的、自然的,对内需的刺激是良性的、和缓的,不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剧烈冲击和过度反应。三是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成本低,就业方式灵活,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都有较大的需求。据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国家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加以培育和扶持。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1100万,间接就业人数达6500万,相当于全国就业总量的9.6%,旅游已经成为吸纳就业量最大的产业之一。承德旅游业在解决特定人群的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旅游产业具有绿色环保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旅游产业还具有文化承载功能,发展旅游产业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

把旅游业发展成承德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瓶颈”

目前,承德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瓶颈主要有三个方面: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旅游企业“散、小、弱、差”现象明显,整体效益不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与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和要求相比,承德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承德的优势在旅游资源,承德的出路在开发旅游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应该成为承德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的共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使之成为承德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必将给承德带来持久的发展活力。

把旅游业发展成承德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对策

我国旅游业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和倡导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一跃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承德是旅游资源大市,承德要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把旅游业培育成承德战略性支柱产业也离不开政府主导。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旅游项目建设。承德市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秀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根据承德市委、市政府打造“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城市特质的要求,把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等宝贵的旅游资源,用现代的、休闲的配套项目包装起来;把承德良好的山水、冰雪、草原、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高端休闲项目融合起来;把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丹霞地貌文化与参与性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围绕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等三大板块,重点培育双桥、双滦皇家旅游度假区,围场、丰宁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隆化温泉休闲度假区,滦平长城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区,平泉辽河源契丹文化休闲旅游区,承德县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等9大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产业区,集中精力打造推动城市腾飞的“发动机”,力促由观光胜地向休闲旅游高地迈进。目前承德还没有五星级酒店,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要加快推进总投资967亿元的旅游高端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皇家旅游度假区、森林草原休闲度假区和长城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区。

积极做好旅游品牌建设,由“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转变到“五大旅游品牌”。要做好休闲旅游业,光靠一个或一批城市文化遗产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种资源优势,使人文、生态、文化、体育、疗养等休闲业成为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的旅游品牌,才能形成立体效益和长久效益。要按照承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着力建设5大特色休闲旅游区,致力建成世界顶级的系列旅游产品。主要包括皇家文化游:依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将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能够打动人心的休闲旅游产品,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文化园林景区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民俗风情游:在避暑山庄碧峰门前区建设民俗文化休闲旅游区,使承德特色小吃、百工坊和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构成一个繁荣的夜间文化场所。生态观光游:要积极推进坝上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开发滑雪、狩猎、露营探险、山地运动等休闲旅游产品,大胆谋划建设有规模、有创新的休闲旅游项目,把承德坝上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体育养生游:建设以温泉、森林资源为主体,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山地滑雪、娱乐保健为一体的国家5A级综合旅游景区,全面提升休闲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乡村体验游: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游、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优先建设一批有规模的休闲城、谷、川、沟,大力发展沟谷经济,组织开展“百村千户万床”行动。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增强城市承载力,提高旅游业的水平。一要着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重点推进5条高速公路和4条铁路建设,在2010年底承德――朝阳和承德――唐山两条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的基础上,加快承德――赤峰高速、承德机场、京沈客运专线承德段开工建设,逐步构筑连接京津冀辽和内蒙古的立体交通网络。实施市区“四纵五横”路网建设,实现城区各组团间快速通达。二要实施环境整治攻坚,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对二仙居旱河等地段实施水、路、桥、店、景五位一体综合改造,建设观景休闲长廊和夜经济繁荣带;实施山庄东路、迎宾路、南营子大街等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形成一批独具匠心、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样板街;在城区周围山体、城市出入口、主干路两侧全面实施披绿工程;高标准美化亮化城区和景点,展示山城迷人夜景;实施滦河、武烈河景观打造工程,新建橡胶坝7道,使市区新增436万平方米水面和5平方公里生态湿地,水面总数达到1200万平方米,形成两条绵延60公里长的靓丽生态景观带。

合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提升承德旅游的影响力。发展旅游,品牌、特色和影响至关重要,而这又和形象宣传紧密相关。按照旅游业发展规律,要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打造和提升旅游品牌,展示和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

一是延续和扩大“皇家园林寺庙――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的宣传效应。以“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为核心品牌,以承德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素材,创作大型演艺节目、歌舞、影视剧等,制作高水平的旅游广告片和宣传片,利用各种媒体和有效形式,开展有广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承德特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二是加强整体联动宣传促销。三是提升旅游营销策划水平。要高度重视旅游营销策划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创意公司、文化企业、主流媒体等参与承德旅游营销策划,打造高质量、有品位的旅游宣传品牌。四是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旅游宣传促销离不开文化支撑。要把文化渗透到旅游的各个环节,要加快制作冲击力强的旅游广告宣传片,提升文化品位,在旅游宣传和招商引资活动时使用,从而更好地宣传推广承德旅游。

第6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4月12日,新疆旅游甘肃专场推介会在兰州举办,新疆和甘肃两地旅游局签署了《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会工作人员用多媒体形式介绍了新疆旅游节庆展会、旅游线路产品、各地旅游资源、旅游企业等。坐拥丝绸之路这个共同的世界知名品牌,甘肃方面表示将全力支持新疆旅游,区域联动,共谋发展。至此,由新疆人民政府组织的新疆最大规模的春季旅游推介活动宣告结束。

据介绍,这次宣传促销团是新疆历来组织的最大规模的旅游宣传促销团队,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亲自带队,15个地、州、市以及重要景区、旅游企业参与。政府侧重新疆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介,旅游企业侧重新疆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把国内市场作为新疆旅游业再上新台阶的重点,把北京、上海、广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在上海世博会上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做大、做强、做实宣传促销,确保取得实效。同时,加快旅游产品更新和整合,及时推出更多符合当前和今后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以大众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特种旅游产品为辅,增强新疆丝绸之路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特种旅游、摄影旅游、冰雪旅游等精品旅游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

此次历时一个月的大规模旅游推介中,新疆推出的六项特色主题旅游产品以其独有的品牌魅力,产生了很强的市场吸引力。一是丝绸之路旅游:线路长,内容丰富。二是特种旅游项目: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非常适宜开展特种旅游。三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如喀纳斯景区、那拉提景区等精品景区,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四是摄影旅游:新疆适宜四季摄影,冰川与林海相依、绿洲与大漠相融的独特景观成为许多摄影家追梦的乐园。五是民俗风情游:长期以来,勤劳勇敢的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各自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民族风俗,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六是冰雪旅游:冬季的新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漠情怀与雪域光芒遥相呼应,构成冰雪中的童话世界。

第7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杜阮凉瓜始种于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一带,到目前为止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于杜阮镇一带多为沙质土壤,十分适宜种植苦瓜,杜阮凉瓜具有瓜形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肉厚色绿,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的特点,多年来驰名中外,是江门市著名的名优土特产品。

一、江门市针对杜阮凉瓜发展乡村旅游所取得的经验

(一)节事旅游与媒体造势相结合。杜阮凉瓜节还有效运用了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媒体进行跟踪式报道和系列式宣传和推广。媒体的造势不但扩大了杜阮凉瓜的知名度,还有效加强了杜阮凉瓜的品牌宣传效应。

(二)与餐饮行业合力推广凉瓜饮食文化。在2015年“高圣健康杯”凉瓜菜式烹饪交流比赛暨万人凉瓜宴的活动上,江门市40多位餐饮名厨准备了40多款各具特色的凉瓜菜式,这次活动还吸引了广东电视台和广东南方电视台的节目组进行拍摄和报道,提升了杜阮凉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注册商标,打响“杜阮凉瓜”品牌保卫战。为了保护“杜阮凉瓜”品牌,近年来,江门市在“杜阮凉瓜”特色品牌保卫工作上取得相当不俗的成绩,先后获得“广东岭南特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以及“第三届江门市农业博览会十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等荣誉称号。

(四)成立凉瓜协会,夯实发展平台。2014年3月4日,蓬江区杜阮凉瓜协会正式挂牌成立。凉瓜协会的成立,将为杜阮凉瓜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可以借助协会的力量,做好杜阮凉瓜的种株培育、技术培训、合作种植、品牌推广、活动策划、产销统筹、发展旅游等多项工作。

(五)政府系列扶持,助推凉瓜产业化。

二、杜阮凉瓜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规模锐减,缺少规模化种植模式

杜阮凉瓜种植的黄金时期是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最高峰时凉瓜种植面积有4000-5000亩。但是近年来,随着杜阮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很多土地都被征用来建厂房,农田面积大量减少,导致杜阮凉瓜种植面积开始锐减。截止2015年为止,杜阮凉瓜的种植面积只有在1000亩左右。

杜阮凉瓜种植面积锐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瓜农积极性不高。由于凉瓜种植过程非常辛苦,收入一般,而种植又需要成熟的技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家里种植凉瓜,面临技术继承和人才发展的瓶颈。

(二)季节性明显,产品深加工程度、产业附加值低

由于杜阮凉瓜的种植特点要求,需要轮作种植,种植时间一般从每年的3、4月份开始,到10月结束,分三造种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另外,杜阮凉瓜的保鲜期短,因此现在大多数杜阮凉瓜收获以后,立刻分销至农贸市场,市面上一般都是销售鲜瓜,少有杜阮凉瓜的深加工产品,产品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附加值低,因此杜阮凉瓜的产业利润薄,也是现在瓜农种植意愿低的原因之一。

(三)杜阮凉瓜产品形象定位模糊,缺少差异化营销模式

目前针对杜阮凉瓜的营销推广工作相对不足。杜阮凉瓜拥有着优良的品质,但是其市场定位、产品定价、产品分销渠道等营销要素,均与市场上其他地区的凉瓜没有太大的差异,拥有相似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形象、相近的产品定价和市场定位。因此对于杜阮凉瓜的品牌推广造成极大的不利,无法凸显杜阮凉瓜其他地区凉瓜之间的品质差异化,这也是导致杜阮凉瓜产业附加值低的其中一个要素。

(四)旅游开发模式较单一,缺少景点景区载体支持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开发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走美食游路线,缺少与杜阮凉瓜相关的景区景点载体的支持,这与凉瓜轮作种植的模式有很大关系。由于凉瓜必须要轮作种植,而且现今的杜阮凉瓜都是以散户种植为主,因此从开发实体景点的角度来看,从现实操作层面来看,还需要克服很多难题。

(五)乡村旅游开发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产业链

目前杜阮凉瓜旅游开发水平还较低,无法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产品,除饮食外其他产业要素尚未涉及,还没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虽然杜阮镇政府已经开始探索把杜阮镇其他旅游资源和杜阮凉瓜农产品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整合,但是如何凸显杜阮凉瓜的地方文化特色,如何把杜阮凉瓜打造成为江门市近郊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还有待深究。

三、杜阮凉瓜在乡村旅游品牌开发和推广的建议

(一)完善杜阮凉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杜阮凉瓜品质

产品质量是差异化营销的前提。针对目前杜阮凉瓜在市场定位上的模糊现状,必须加快速度完善杜阮凉瓜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将杜阮凉瓜进行分级评定,不同等级的凉瓜实现差异化营销,提高杜阮凉瓜的综合品质,为杜阮凉瓜农产品品牌推广打下质量基础。

(二)创新科技技术,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

凉瓜协会的成立,为杜阮凉瓜发展壮大了发展平台。应结合协会的优势,引入农业高科技技术和发展高科技农业企业,为杜阮凉瓜在种株培育、品种优化、种植方式改良、农业人才培育等方面,发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实现杜阮凉瓜的技术创新,引进深加工新技术,提高杜阮凉瓜产业附加值,建立集科研、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保持杜阮凉瓜的名优品质和市场活力。

(三)优化营销策略,打造高端、健康、绿色农产品新形象

针对现今杜阮凉瓜营销推广的不足和局限,必须认真塑造杜阮凉瓜的产品形象,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定位分析,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

1、市场形象与定位差异化。通过外包装设计、产品标识的统一制定,宣传推广工作的促进,打造杜阮凉瓜高端农产品市场定位,区别于市场上其他凉瓜品种,提升杜阮凉瓜产品形象和产品附加值。

2、市场定价差异化。基于高端农产品的市场定位,依赖逐步完善的杜阮凉瓜产品分级质量体系,实行不同等级的市场定价差异化策略,突出优质产品的价格优势,提升农业附加值利润。

3、分销渠道差异化。分销渠道针对鲜瓜和深加工产品建立不同的分销体系。鲜瓜产品重点开发高端农业产品流通分销体系;深加工产品重点开发旅游购物分销体系。

(四)注入文化内涵,提升农产品品牌文化价值

依靠政府引导和行业协会发展的力量,加大杜阮凉瓜的推广力度。除了现今开展的凉瓜文化节外,应尝试拓展其他宣传渠道,例如农业展销会、旅游博览会、影视作品创作、建立杜阮凉瓜专门推介的网站,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络宣传。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应多注入杜阮种植凉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深化杜阮凉瓜的品牌形象,提升文化价值。

(五)实行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体系

第8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竞争力

品牌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和高附加值,品牌战略是产业品牌化的结果。如何尽快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其不断做大做强已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基于品牌战略思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助于河北省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河北省文化产业品牌现状与存在问题

(1)文化资源品牌化开发水平不高。目前,河北省的文化资源利用主要还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为主,资源的文化内涵还没有被很好的开掘和提升,导致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低、附加值低、产业链不长,最终不能形成品牌效应。优先发展资源型文化品牌如风景名胜、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工艺品牌等是目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策略,但长期来看文化资源如果不能市场化、项目化、产业化、品牌化,那么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将受到局限,得不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河北虽然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资源如何开发为文化产业并成为知名品牌还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2)文化品牌数量和影响力不足。虽然我省有河北吴桥杂技文化经营集团公司、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曲阳宏州大理石工艺品有限公司、河北廊坊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有不少省级示范基地和园区,并且这些文化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但企业整体实力和品牌知名度都还不够强大,还没有形成地区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3)文化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与创意、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满足消费需求、提升文化品牌竞争力的内生动力和时代要求,而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内生动力还远远没有充分激发出来,文化创意和品牌策划、营销人才的缺乏是导致河北文化产业的创意和创新不足和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二、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的培育与建设

(1)以差异化的品牌定位突出河北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定位是建立品牌的灵魂,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都离不开独特的市场定位,同样文化品牌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河北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特色鲜明和创意独特的新型文化品牌实现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提升品牌竞争力。(2)以创意提升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品牌价值。河北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容量是河北发展文化产业和建立品牌的财富和基础,但如何让可产业化、品牌化的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和品牌,就必须通过创意提升文化内涵找到资源与品牌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更好地打造出河北特有的演艺品牌、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品品牌等。因此,对既有文化底蕴又懂品牌策划及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环境的营造是提高品牌竞争力重要的方面和有力支撑。(3)加强消费者需求研究。文化品牌竞争力的建设离不开市场规律,离不开对消费者价值取向的研究和评估。在文化品牌项目的运作中需要对个人文化消费和社会文化消费进行整体全面考虑和市场细分,只有在“以销定产”的基础上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品牌的影响力才会得到更好地提升。(4)注重品牌形象设计与宣传推广、品牌标识蕴藏着企业的文字、符号、图案、内涵等重要信息,是产品竞争力的标志。品牌形象的宣传推广也是全面展示文化内涵和魅力的关键环节,河北可通过利用外交、广告宣传等多种多样方式来推广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知名度。

总之,品牌的竞争力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是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文化品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就必须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够紧紧跟随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意提升品质是文化产业品牌的生命力。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把品牌意识贯穿于整个产业发展过程,覆盖文化产业全领域,通过发挥品牌的力量真正提升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陈亚民.符号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品牌构建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

第9篇:旅游品牌宣传推广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总体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坚持“政府推动农民自愿社会联动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工作方式,依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发展”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农业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环境,促进各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

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举全市之力,全力扶持00个特色旅游村,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基地,带动和促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扶持百村农民开办农家乐,把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繁荣和壮大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市民消费新的兴奋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

三工作内容

(一)特色百村选择。将选择00个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自然村作为扶持对象,接受大型企业的直接扶持,接受相关市直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二)策划规划引领。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列入“百村万户”工程的特色旅游村进行策划或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条连接交通干道主要景区公路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一套完善的形象导识系统(包括标牌标识解说词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一定数量的旅游厕所和污水处理设施,一定规模的住宿餐饮购物设施等。

(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扶持“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培育具有地方知识产权的乡村旅游品牌。

(五)宣传促销。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定期不定期宣传“百村万户”工程进展情况,重点推介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网络预订服务,鼓励旅行社和有条件的各类旅游集散中心,开展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市场销售和网络促销,对组织一定数量游客进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的旅行社进行奖励。

(六)人才培训。依托各类人才培训机构,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加强对乡村党政干部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的培训。结合农村远程教育文化站及科技辅导站等,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要把特色旅游村及其所在乡镇的党政干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和从业者全部培训一遍。

(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开展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培育一批发展产业化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建设,强化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

(八)星级“农家乐”创建。依据或制订星级农家乐等级标准,规范“农家乐”等级评定和标准化管理,提升“农家乐”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按照“成熟一批,评定一批”的原则,将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全面推广。通过强化管理逐步规范,实现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四职责分工

此次“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由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工商联牵头组织,由市直其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由大型国企民企具体实施。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如下:

(一)由市县两级旅游农业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百村万户”前期考察特色村推荐帮扶联络与协调业务指导工作。

(二)由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负责推荐提供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名单,跟踪落实推荐的帮扶单位的帮扶情况。百家帮扶单位安排如

(三)旅游林业农业水利财政税务工商卫生环保消防金融土地等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在资金与政策上对帮扶村进行倾斜。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与各种支农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对符合条件的帮扶村给予优先支持。要出台对帮扶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帮扶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帮扶村的快速发展。

五工作步骤

(一)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中涉及全局性政策性问题的协调处置。

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各县区各帮扶单位也要成立专门的帮扶领导小组,要出台方案,制定项目推进表,扎实推进,确保工作有成效,不流于形式。

(二)调查摸底。市县两级旅游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特色百村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要选择有较大旅游开发价值有利于进一步策划打造的自然村进行帮扶,使帮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取得成绩。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对参加帮扶的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要进行调查摸底,要选择推荐有影响力有实力有爱心的企业对帮扶村进行帮扶,使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策划规划。各帮扶单位要深入帮扶村,了解熟悉帮扶村情况,并根据帮扶村的实际情况特点特色及旅游市场需求策划帮扶村的发展,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对帮扶村进行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可按帮扶村发展的不同进程进行帮扶规划。对条件不是很成熟的帮扶村先进行帮扶帮助,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员工培训,营造良好的接待环境;对条件已成熟的帮扶村进行提升改造,开发旅游商品,创建旅游品牌,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典型引领。旅游与农业部门要注意挖掘典型,对帮扶过程中涌现的典型先进事迹优秀帮扶单位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并推广,以巩固农家乐休闲旅游试点村的建设成果。通过以点带面的做法,积极宣传帮扶经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引导和带动其他帮扶单位,共同发展富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