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同集中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良好的合同管理能够为企业获取利润,而不良的合同管理将为企业带来经济纠纷,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合同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过程,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石。
2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2.1合同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转移标的物用益权的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完成工作的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给予信用的合同(借款合同);提供服务的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转移智慧成果的合同(技术合同);企业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保密合同等义务类合同。由此可见,合同涵盖了企业外部所有经济往来事项,也涉及了企业内部所有人员。而各项经济往来是企业是否获取利润,是否能够存续的主要依据;企业内所有人员是完成企业各项生产的根本元素,因为没有哪个企业可以“无人驾驶”。所以任何一家企业都离不开合同,企业若想正常运转也离不开良好的合同管理体制。
2.2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影响
首先,一份合同代表了一项经济活动,合同从洽谈、拟定到落实执行的过程即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企业双方围绕合同产生一系列的竞争博弈,在达成一致后并肩合作,所以合同落实的过程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能力,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内控能力,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L公司从事合同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在公司系统建立了合同管理制度,始终贯彻、坚持了依法签约和依法履行的原则。不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公司已连续十三年荣获S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守信企业称号。其次,在合同使用日益广泛的环境下,能够诚实守信的履行各项合同条款不光能够维护本企业的各项经济利益,还能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使合作能够长远、共赢。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是企业减少开支,节约成本的一项有力保障;最后,严格落实合同条款,能够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任何的违约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赔偿损失,在企业失去信誉的同时也失去了利益。
3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签订合同的前期准备不够
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合同签订责任人的不专业等原因,导致在合同签订之前所作准备工作不足,比如对对方的资格审查、信誉度调查、企业运转情况、企业内控能力以及资金能力等了解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草率签订合同会使本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甚至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3.2签订合同的严谨性不足
由于责任人的责任心不足、经验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合同条款审查不严谨,合同签订双方都希望本企业利益得到最大化,有些企业甚至使用“暗度陈仓”的方法,打起文字战,比如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汇,或者故意将合同文本写得很长,或者采用数字陷阱等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对合同文本咬文嚼字、反复研究就会很容易落入到对方的陷阱之中,合同一旦签订,木已成舟,若不遵守合同条款就要承担违约责任,若遵守了合同条款,就将使本企业的利益蒙受损失,就使企业处于了两难的境地。
3.3档案、合同章管理不到位
M公司不久前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内容是未履行与Z公司购销合同,Z公司一纸诉状将M公司告上法庭,而盖有M公司合同章的购销合同是Z公司的主要依据,更讽刺的是在M公司并未找到已经生效的购销合同!无论是M公司合同章被盗用还是合同原件遗失,这都是又低级又致命的错误,而这种错误在广大企业中存在的几率相当大,由此可见,无论合同谈判如何成功,合同文本如何字斟句酌,若是在合同章和档案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所有的功夫都将白费,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4法律意识薄弱
许多企业出于情面等原因,热衷于“君子协定”,认为在合同上过于纠结难免有失大气且伤害了彼此的感情,于是就出现了口头协议、未盖章的书面协议、盖了章但不规范的合同等无用的“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所谓的合同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本来是想实现共赢,结果导致了“共输”的局面。合同本身是用来保障双方利益的,而企业的第一要务就是获得利益,所以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万万不可草率行事或受人情限制。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范来签订合同,比如何处应有盖章,何处该有签名,何处该划线,明确的合同时间,明确的责权利等。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合同也不过是废纸一张,待企业蒙受损失之时再来追究已是悔之晚矣。
4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对策
4.1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员工培训
现今企业普遍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归根结底是企业管理层的合同管理意识不强,企业领导者应就合同管理组织专门会议,并在日常工作中反复强调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再结合奖惩制度,上行下效,以保证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深植于各级员工心中,以此来杜绝意识上的不重视或者懈怠。再者,光有管理层的耳提面命是远远不够的,在提高重视意识的同时,应当教会员工做好合同管理的方法,这就需要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合同管理的培训。既有主观上的重视,又掌握了合同管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切实落实合同管理。
4.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制
一份合同从开始到结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双方谈判合同条款拟定审查批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变更解除纠纷处理,而合同的档案管理贯穿始终,所以企业在建立合同管理体制时应从以上几个阶段着手,各阶段同等重要,制度必须完善。在双方谈判阶段应要求责任人提前了解对方情况,制定谈判计划,做好谈判记录等;在合同条款拟定阶段要求责任人态度严谨、字斟句酌;在审查批准阶段在提交管理层逐级审查之后应再交给企业法律顾问做法律评估;在合同签订阶段应保证合同签订过程公开透明、规范严谨;在合同履行阶段应充分沟通,有理有据;合同档案应交由专人管理等等。
4.3增强法律意识
由于中国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国内企业中的合同管理和索赔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企业法律意识薄弱的体现,针对这项问题,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法律意识,并配备专业的律师团队且有效利用,企业并不需要完全懂得合同管理中的各项法律,但必须具备使合同在法律下执行的意识,并且在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有效的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其次,企业应具备基本的合同常识,比如合同格式、行文要求、签章要求、签订方法、签订份数、有效时间、权利义务等。并且要在合同正式签订生效之前,将合同文本交予企业法律顾问做最终审核,使得企业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5结语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集成;成本控制;时间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20182-01
1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现状及特点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中的项目管理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率项目管理模式,依据工程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各要素相互关系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使各项目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并以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作为基础,以期实现高效项目目标。其中,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中,考虑到项目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全面性,明确各参与方,尤其是各种供应商、分包商等纳入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体系中,通过完善的信息技术形成动态的高效率的项目组织,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最大化的综合效益。
我们知道,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的实施通常具有一次性特征,在对项目管理界定项目管理任务时需要遵循“控制、管理、协调”机制,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需要各职能部门、各参与单位、各个阶段性进展形成有机的整体,为此,要实现全面的项目管理,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现:1)系统性,即由子项、分项构成;2)过程性,即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3)任务性,即项目工期、项目组织、项目费用、项目资源等。
2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依据项目管理成本综合控制方案来实施部署,需要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拟定,如根据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制定单项控制目标,对复杂的变化较大的环节如天气、市场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动态管理控制,对项目实施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及时的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实现降低成本之目的。
3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
分析时间管理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来确保完成某项工作所带来的管理效益,在计算机系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人对时间的合理安排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展速度,因此,如何将整个系统集成项目中独立分散的系统、数据库等集成为一个综合信息系统,调整合理的工作排序和工作周期是每一位项目经理人保证按时完成项目的前提和保证。安排项目时间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它不仅包括估算每项活动的合理工期,根据活动、任务的排序,对资源进行统筹分配,并时刻监控项目进展进度,实时调整项目完成时刻表。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因项目覆盖面广、涉及学科高度集中,各部分协作关系错综复杂,在项目时间计划工作上,根据一定的科学方法和程序编制的进度计划才可以对项目周期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控制与项目计划之间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需要根据不同方案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使项目资源实现最优化。
4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管理
智能建筑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应用领域,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建、装饰、安装等多方参与共享时间与空间资源,使得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在实际施工中更应该加强相关管理,来规避施工中相互推诿、配合失调。在对智能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阶段,首要任务是依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等尽可能做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综合给类因素包括适用性、经济性以及先进性等制定出合理的整体规划,配合建设方和设计方就各个子系统进行系统结构和布局,组织论证,对监控对象、设备数量、方位特点,如施工中的线管、线槽及水、电、风系统中的线管、线槽、管道的排布应该协调一致。
项目经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是第一责任人,不仅需要在实施方法上、实施机具的选择上、实施顺序的安排上积极采用新技术来提高效率,还应该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及时分析盈亏平衡,如督促合同的实施与管理,督办工程进度款的申报与催款工作,并根据分析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精心组织项目成员的工作进展,积极履行职责要求。在加强弱电系统与土建、装饰配合的管理上,对地下、穿墙、沿柱墙面预埋的线管、线槽工程,需要及时有效的沟通协作,为弱电施工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5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理念方法
系统地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需要建立项目运作体系发展线路图,既有远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既有关键目标也有临时辅助目标,甚至对于同样的业务问题,也有可能采用不同的工具或方法加以解决。通常情况下,管理中出现的有些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只是有些项目在实施时存在轻重缓急。
鉴于组织机构的变化是有限的,项目管理实施中在特定时间内只能按照其自有的定量来变化,这就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落实的各项目任务的主要要素上。项目管理科学化的推进依赖于管理者的正确决策,不断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步伐,树立起项目管理的哲学思想,对战略目标实现高瞻远瞩的评估,将自己的认识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从管理高度来把握项目的组织、规划、协调等问题。
6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
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系统集成行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依然值得管理者高度重视。与传统行业相比,系统集成项目具有多学科交叉、财力、智力密集型特点,从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管理者缺乏冷静的规划很可能导致预期目标的失败。为此,时刻保持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运用概率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工具,去研究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风险,寻找控制风险的良策。
结合信息系统集成中的项目风险特点,细化为如下几类:即方案设计风险、设备选型风险、新旧系统切换风险、数据丢失风险、网络安全风险、项目进度风险、组织结构风险等。针对以上风险特点,积极编制风险应对计划来改变或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危害后果,并对已识别的风险加强监控,分阶段、渐进性地减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损害。
7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管理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对于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之所以重视项目管理中的队伍建设,关键是因为管理不仅需要决策分析,更需要明确执行,项目推进中的系统化思想是需要建立在各级管理者的头脑中,管理层的管理水平的直接影响着后续项目的实施,甚至决定着未来项目的成败。
总之,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项目合作日益增多,促使竞争的加剧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在项目管理理论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从影响项目管理成本的各类因素出发,从战略角度对项目管理中进度进行系统规划,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与公正。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吉教科[2012]381)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吉教科[2011]39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2]韦军,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3]杜晓荣、际庆春、张颖,成本控制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8.
关键词:统计;会计;决策
引言:
通过将统计与会计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从而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新常态下企业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和升级,统计与会计的结合应用应受到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重视和认可。
一、统计与会计之间的关系
统计自身的综合性较强,不仅涵盖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还包括后期的加工和分析,从而找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的来源,之后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统计数据中归纳出企业发展的规律和轨迹,便于领导进行科学的决策。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会计是衡量自身运营水平的主要方式,通过核算可以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并且有效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同时能够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发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依据过去的经验,合理制定和调整方案,科学地安排和规划企业的资金周转。我们通过简单介绍二者的功能和内容,可以发现,无论是统计还是会计,对于企业现代管理而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会计在对非会计主体以及业务活动进行计量时,如果不借助统计,就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而统计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应用和借鉴会计的技术方法,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一)统计方法解决会计问题
目前,众多会计学科都广泛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这种结合能够拓展会计的应用范围,丰富了会计的内容和职能,比如在核算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或者是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同时加强会计的管理功能。可以说,将统计方法应用到会计中,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并且减少问题的产生,为企业的财务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二)用会计手段优化统计工作
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多多少少会涉及会计工作的内容,尤其是在统计分析过程中,需要接触大量的会计指标。将二者相互结合,能够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并且创新了统计的形式,便于企业领导对统计信息进行审阅,提升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加强统计与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结合应用的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任何企业想要做好统计与会计的结合工作,并且发挥二者相辅相成的作用,都需要从领导做起,提高重视程度。可以说,只有企业领导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才能上行下效。为此,企业领导应不断学习,提高对统计与会计结合应用的认识,并且在企业大力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企业员工感受到统计与会计结合应用是大势所趋,这样才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领导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召开会议,向广大员工灌输统计与会计结合的重要性,并且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切实有力的监督,保证统计与会计的结合顺利开展。同时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要进行表彰奖励,以起到示范作用;而对于表现很差的员工,要严肃批评,并给予一定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完善二者结合体系
企业需要根据统计与会计各自的特点,完善统计与会计结合的体系,比如以会计核算为基础,辅助统计方面的分析方法,同时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二者的职能。另外,这一结合体系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同时需要考虑市场变化情况,并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不断优化结合体系。可以说,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为统计与会计的结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消除了潜在的障碍,所以企业需要充分引进和利用科技,完善二者的结合体系,这样提高统计与会计工作的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加快改革进程
客观而言,一些大型企业已经着手进行统计与会计的结合工作,但是整体来看,二者的结合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需要加快改革进程,对企业管理进行优化,为二者的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系,畅通信息的交流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但需要强调的是,二者在结合过程中,需要保证核算的起点一致、任务一致以及范围一致,这样能够更好地反映和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和资金周转的过程,从而打好信息基础,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综上所述,新的发展背景下,统计与会计相结合可谓是时展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二者的特点,形成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沟通形式;企业发展;中层管理沟通;和谐企业;发展机遇期
沟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陌生,我们每天与人进行交往的最基本的行为。行为人在语言沟通时,首先在头脑中进行酝酿、组织语言,并用语言将自己的行为意图表述出来传送给对方。具体步骤如下:(1)传达者将一定的信息内容传递给对象的过程,即对方的耳朵接收并将其送入他大脑进行分析处理思考如何应对;(2)收受者接收信息与了解内容的过程,即接收者接收信息,并综合思考如何给予对方反馈;(3)收受者接收或拒绝该项信息的过程,这个语言沟通的实例非常形象化的说明了沟通的过程是双向的、反馈的并附有人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受到阻碍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沟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或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中有三个要素条件:意见或信息的传达者(表述主体)和收受者,传达表述的语言环境背景以及传达表述的内容(主要指客观事实或私人感受)。现代企业组织的规模日趋庞大,人员众多,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对内需要了解并统一各方面的意见,对外则需要引进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这些都与沟通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管理者只有主动、有效的进行内外沟通,才能真实地掌握各方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绩效。
一、中层管理者沟通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沟通是企业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我们常常听到中层管理者报怨自己是“夹心饼干”,上有来自高层决策者为实现企业奋斗目标的压力,下有职工要求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他们处于“上压下顶”的工作境域。目前,诸多国有企业改制,实行股份制有限公司,高层领导的工作目标从以往的完成计划任务转变为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希望企业首先是能生存,继而谈利润,最后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层管理者除每日负责正常的管理工作,如运用有限的资源,解决纠纷及确保工作依时完成等以外,还要肩负很多其它的任务。例如,安全监督、站段长、经理、车间主任、组长或者工长,他们的职责范围常常转变,因此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就必须适时有效地进行内外沟通,掌握有关的变化的信息,从而完成好各项任务。因此,中层管理者首先应理解高层领导的决策意图,领会并细化这个目标,分解若干个子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制定出执行计划时间表及监督检查的纲领性文件,将各项子任务落实到个人。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最常见下行沟通就是将高阶层所拟定的组织目的、管理政策、工作程序传达至属下各阶层,如职工、干部的教育、训练、工作指导等。其次,中层管理人者应该学会:辅导员工,发展员工的潜能、与别人合作,群策群力、建立团队,分析、策划及应付一切转变,接受新职责、订立及检查目标,兼管下属、分配下属的工作,支持员工的创新意念、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建立信心,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再次,中层管理者还必须有伯乐意识,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自己的计划时间表及纲领性的文件有无误区和盲区,能否坚定不移地被执行并实现企业决策目标,否则须及时地修正或重新制定;其次是从贯彻执行过程中发展并识别员工中的优秀人才及员工中好的创意及建议,挖掘企业的潜在优势,并列入总的结报告中,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也为自己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中层管理者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形、提出建议、或在工会刊物及调查表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态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所鼓励的上行沟通,很多主管以“开放日”、“建议箱”等方式欢迎部属随时与他交换意见或提出批评意见。最后,中层管理者还应善于与同级的中层管理者进行沟通,同级间的沟通以信函、备忘录的形式传递,减少他们与其他部位的隔阂,维护整个企业组织的统一与团结。中层管理者的沟通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工具沟通:指为了传达情报,并将传达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意见告知收受者,企图影响收受者的知觉、思想及态度体系,进而改变其行为。其二是精神类沟通:指为了表达情绪,解除内心的紧张,征求对方的同情、共鸣,确定与对方的关系等,主要在于满足个人的精神上的需要。
二、中层管理者沟通的基本原则
现代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这种现状被形象地称描述为“内分泌紊乱”。一方面是随着企业员工的增多,每位员工带着不同的思想进行企业,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原有的企业文化受到冲击,企业内部沟通不畅,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相互之间的冲突增多。另一方面尽管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报酬不断增多,但是因为分配标准不明,考核不客观,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对30多家科技成长型企业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员工的报酬都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员工却不够满意。企业员工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也不知道如何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报酬。其实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遇到挑战时,就必须用适当的人际关系技巧去处理。最重要的是要耐心的去了解与你一起工作的人,成功的中层管理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请教别人帮忙,或与别人合力完成工作,主要取决于能够掌握沟通原则。
1.中层管理沟通原则之一:维护员工自尊,培养员工自信打开沟通之门──可以化解彼此之间的隔膜。自信就是“对自己感到满意”,通常对自己有信心的人都会表现得有毅力、能干而且易于与人合作。他们较乐意去解决问题、研究各种可行的方法、勇于面对挑战。作为中层管理者应学会维护员工的自尊,小心避免损害对方的自我价值感,尤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针对事而不针对人,在解决问题的检讨中,不会使人有受到攻击的感觉,这样可缓和员工抗拒的情绪并维护员工的自尊。例如:“你提议用封闭式车体运输玩具,这个主意很好。现在我们的付运程序比以前更快捷,更顺利。谢谢你的意见。”这种说话的方式,有人可能认为你嗦,但对赞赏的语言是会比“知道了”、“哦”、“好”等简洁的语言更明确有人可能认为嗦,但对于赞赏员工的意见,表示对他们能力充满信心、把他们看作能干的独立个体,都可以加强员工的自信。在维护员工的自尊,加强他们的自信时,应要清楚明确。只说一句“你做得很好”虽然没什么不妥,但总不及说明做得很好的那件事情和原因来得更有意思。这样做除了可以表示你重视那位员工外,也可以证明你是真心的称赞他的。例如:“你再一次把这本报告的数字核对一遍,我非常欣赏这样认真的工作态度。”中层管理者想得到对方的合作,把计划付诸实施时,员工如果是充满自信的人,大多会言出必行,热心于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在赞赏或认同某人的工作时还应做到恰如其分,充满诚意。虚假、不真诚的恭维话是容易为人察觉的,这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过分的夸奖会使赞赏褪色,减低了赞赏的效力。一个充满自信的工作团队小组,一般都更能合作无间、更具有创意和更有效率。
2.中层管理沟通原则之二:专心聆听,表示了解对方感觉。如果员工不愿意坦诚开放的沟通,你或许不能取得有关资料,而这些资料往往影响了工作的成败。聆听是打开双方沟通的主要关键,表示了解对方感觉,可令对方知道你能体会他的处境。细心聆听,了解对方所讲的话,可以鼓励坦诚沟通。在细心聆听之余,再表示关怀、体谅,可使沟通更坦诚,更有成效。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正在专心聆听,同时也明白对方说话的内容和对方的感受。关心对方所霁的话及内心的感受,可以令对方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使对方愿意表达内心的感觉,增强他对和你沟通的自信,这对于有效地解决困难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恰当时期作出有效的回应也非常重要。有效的回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描述对方的感觉,二是总结对方的说话的内容。例如,“我明白你对更改原有计划时间表有点担心(表示了解对方担忧的心情),因为这涉及到超时工作(明白对方说话的内容,知道他担忧的感觉)。”那么,你就可以比预期早两个星期进行这项计划(细心聆听对方说话的内容)。我想你一定会很高兴这么快就获得批准(表示分享对方快乐的感觉)。当对方表达一些愉快的感觉时,使用这基本原则,也是很有效的。共同分享愉快的感受(举个例子说:“看来你很喜欢你的新工作伙伴”),也可以营造互助合作的气氛。对方知道你明白他的感受时,会更加乐意与你合作。你若表现了解对方的感觉,并不一定表示你同意对方所讲的话。通常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之类,我们很容易会加上“但是”或“不过”等字眼。如果使用这些字眼,你给对方的印象,就是你认为他的感受在你的眼中是“错的”,或者不像你所关注的问题那么重要。应该避免使用这些字眼,在说出自己的意见之前,可使用“同时”这个词语,或在适当时候暂时停下来,代替“但是”或“不过”等字眼。在对方坦诚地说出感受之后,你便可以继续与对方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法及具体行动。有效的使用第二个基本原则,可以帮助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减少员工抗拒情绪、加强员工自信、鼓励团队间的合作,消除执行过程的产生的误会。
3.中层管理沟通原则之三:鼓励参与,培养主人翁自信意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在的员工都有熟练的技巧,而且一般都很热心的把一技之长献给群体。事实上,他们对本身工作的认识,比任何人都深入清楚。集思广益、令他人更加积极参与并解决困难、增强团结合作关系,增强员工自信感。因此,管理者鼓励员工参与,帮助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运用企业内部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可使对方更投入,有主人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向对方征求意见,可以营造一起合作、共同参与的气氛,这样可鼓励员工共同努力,进一步发挥所提供意见的作用。向对方征询意见,固然可以加强他们的自信,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意见都是可行的,有些意见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应避免说“这个主意很好,但是”或者“那个主意行不通”,而应加以解释,并请对方提出其他方法。鼓励积极参与,可增强中层管理者与工作小组、组员、同事或上司之间的工作关系。当下属或组员同意把构思付诸实施时,中层管理者应该加以支持,员工看见自己的提议得到采纳会感到高兴,但同时要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承担责任。支持对方提出的意见、方针及解决方法,也要他们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是领导沟通的技巧要点。中层管理者利用此基本原则,鼓励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支持,对员工随时提供协助,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消除有可能出现的障碍。
关键词:合同变更:合同变更管理;变更策略;快速反应
一、 我国承包商在合同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 对业主(工程师)的口头变更指令,按施工合同规定,承包商没有遵照执行,未在7天内书面向工程师索取书面确认。主要是因为其合同意识淡漠,对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可能是由于担心变更对自身利益的不利影响,使得变更指令没能得到贯彻执行。
2 在合同变更中没有按照程序进行。是其对合同变更后期影响没有考虑到,对合同变更程序对以后可能索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 缺少有效的应对工程变更的措施。承包商对工程中的合同变更意识认识不够,缺少对变更缺少应对意识。
4 工程变更超过合同规定的工程范围。承包商对合同变更范围理解认识不够,没有明确合同的变更范围。对变更要求理解不足。
5 没能够注意工程变更的实施,价格谈判和业主批准三者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性。承包商对合同变更的时间上的认识不够。
6 在工程中,承包商擅自进行工程变更。未通知工程师,没有经工程师同意或通过变更程序就进行变更。由于承包商自身原因(如失误或风险)未与业主几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同意擅自修改修改施工方案,使得不得不对合同进行变更,造成工程不能顺利的进行。
7 合同变更指令没能够及时的执行。承包商对工程安排不利,合同变更没能及时的在施工中实施,对工程进行调整。还可能是承包商和业主进行交涉,使得合同变更没能得到及时的执行。
8 缺少与业主,工程师及监理方的交流。缺少与业主等方的交流,是由于承包商对合同变更不确定性的认识不够,没能及时交流。
9 在合同变更中,没能及时的对施工方案调整。承包商对合同变更应对性不强,缺少应对工程合同变更的措施。
10 承包商在合同变更过程中缺少书面材料对其利益维护。承包商对书面材料的意识不够,在工程中没有注意书面材料的管理,没有意识到今后可能面临的索赔问题。
二、我国承包商合同变更管理对策
1 明确合同变更范围,对没有必要变更的不进行变更
合同变更的范围很广,一般在合同签订后所有工程范围、进度、工程质量要求,合同条款内容,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变化等都可以被看作为合同变更。最常见的变更有两种:
(1)涉及合同条款的变更,合同条件和合同协议书所定义的双方责权利关系,或一些重大问题的变更。这是狭义的合同变更,以前人们定义合同变更即为这一类
(2)工程变更,即工程的质量、数量、性质、功能、施工次序和实施方案的变化。
明确合同变更范围,对没有必要变更的不进行变更,这样可以使工程合同变更的范围在最小也是对工程最有效的范围内,可以减少由于工程变更而带来的额外的支出。变更范围的明确也可以加速对工程合同变更的处理速度,使工程及时地得到恢复,减少承包商和业主两方面的损失。
2 建立合同变更程序,使问题得到及时快速的解决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快速的进行,合同变更应有一个正规的程序,应有一整套申请、审查、批准手续。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变更通常要经过一定的手续,如申请、审查、批准、通知(指令)等。
按照合同变更程序进行变更,不仅使工作程序严谨,减少工作中的纰漏,还可以使双方有据可依,能够加快合同变更的执行速度,保证双方的利益。
3 建立资料系统
在合同的招标投标和实施过程中,承包商做好现场记录,并保存记录是十分重要的。许多承包商忽视这项工作,不喜欢文档工作,最终削弱自己的合同地位,损害自己的合同权益,特别妨碍索赔和争执的有利解决。最常见的问题有:额外工作未得到书面确认,变更指令不符合规定,错误的量方、现场记录、会谈纪要未及时反对,重要的资料未能保存,业主违约未能用文字或信函确认等。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在索赔及争执解决中取胜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人们忽视记录及信息整理和储存工作是因为许多记录和文件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工程一切顺利。双方不产生争执,一般大量的记录确实没有价值,而且这项工作十分麻烦,花费不少。但实践证明,仟何工程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都可能产生争执,甚至会有重大的争执,这时候都会用到大量的证据。
4 制定合同变更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当今建筑业和其相关产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关联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在工程过程中,对合同进行变更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对合同变更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我们的承包商和业主提供一套可行的能够迅速对工程变更问题进行处理的解决方案。
5 合同变更指令应立即在工程实施中得到贯彻
合同变更指令应立即在工程实施中得到贯彻。在实际工程中,这方面问题常常很多。由于合同变更与合同签订不一样,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期,变更时间紧,难以详细地计划和分析,很难全面落实责任,就容易造成计划、安排、协调方面的漏洞,引起混乱,导致损失,而这个损失往往被认为是承包商管理失误造成的,难以得到补偿。所以合同管理人员在这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合同变更得到迅速落实和执行,合同监督和跟踪才可能以最新的合同内容作为目标,这是合同动态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经济合同管理 经济合同 外资企业
一、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里,吸引了大量外商独资企业到中国直接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十一五”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42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9%。其中,企业经济合同能否正常履行、经济合同关系建立的是否合法关乎着社会经济秩序是否能有序进行 ,企业对经济合同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但目前全社会的经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忽略了经济合同在市场竞争下的管理和监督,导致企业丧失资源和主动权,由此可见,提高企业对经济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已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旨在对经济合同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二、外资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经济合同管理中关于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缺乏对对方合理的了解以及对合同的认知,导致经济损失无法赔偿;签订双方的一方不符合主体资格,或者在授权范围外签订合同;合同对内容描述模糊、条款不全,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没有进行详细的界定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来履行义务;在合同产生纠纷时,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二)经济合同管理中有关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之间的经济合同有时碍于人情面子流于口头形式,并未真正签署成为正式的合同,或者部分企业经济合同的签订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缺乏管理部门的有效约束,对合同内容的审查不够规范 ;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机构、监督人员无法落实到位,企业忽视经济合同的重要性,导致经济合同的管理不能有效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去 。
三、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维持良好经济秩序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国内企业正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谋求发展,也对企业经营的众多要素的重组、流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主体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依靠契约以及各方的诚信履约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可以全方位的监控企业经济运营的全过程,使经济合同更加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下的需求变动,条款设定更加科学和严密。
(二)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权益
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为企业维护自身的权利和权益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同时,合理的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实时对合同从立项、对方资质审查、签订、履行、项目验收情况进行控制和追踪,保障合同从签约到结算实际质量。若一旦对方出现违约行为,也可以及时判定对方的违约责任并进行责任追究,将企业的损失降至最低。
(三)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改善管理工作
外资企业内部实行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增强全员的市场意识,转变管理方式,企业内部实行的经济合同将计划管理付诸实践,以合同约定的条款实行权利、履行义务,若完不成计划则按照经济责任进行追究扣罚,违约者将按照合同进行赔款,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有助于减少经济合同纠纷
引发经济纠纷的原因很多,不少出自于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履行期限变更、无违约责任条款,还有部分出自合同条款规定不明晰、混乱、表述有漏洞等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出于三个环节,一是签订环节的不公平,二是违约处理的不得当,三是合同修正意见不一致。企业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成员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的预见性
对经济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即就是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资源和优势的过程,加强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就必然要求企业合同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员要认真研究企业的资源和优势所在,外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政策和机遇所在,在反复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校正,对企业能够在信息量庞大、竞争激烈的市场经营中起到超前预测和探索的作用。
四、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策略
经济合同的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条款均体现着双方的意愿和利益。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的关键也在于健全管理机制,因此,首先要充实合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6],其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签订经济合同中必须要严格把控审查关,对合同履行期间的情况要跟踪调查。
五、结束语
外资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已经转变为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手段,在中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对于预防企业经营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7],同时,加强经济合同对于完善中国经济法制体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具备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健龙.论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争议解决[J].时代法学.2012,4:82-90
[2]阎振波,丁小莉.论经济合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作用及方法[J].时代经贸.2007,12:114-115
[3]徐吉龙,张来宾.经济合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3-14
[4]高峰.论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7:168-169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国家对基础建设领域招标、审计力度的加大,作为项目建设中“乙方”位置的施工单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到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了摆在每一个施工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毋庸置疑,合同管理的优劣,是项目经济效益乃至项目管理好坏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合同管理及在施工承包中的应用作一浅析。
一、 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
根据国家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大部分工程的招标采用的是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对于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投标者需要进行复核,这不但直接影响到投标报价以及中标的机会,更为中标后竣工决算审计提供依据。在固定单价合同中,当投标人大体上确定了工程总报价以后,可适当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对某些工程量可能增加的项目提高报价,而对某些工程量可能减少的项降低所填报的单价,因为固定单价合同是以实测工程量及投标所填报的单价结算工程款的。
对于固定总价合同,更应该特别引起重视,工程量估算的错误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因为总价合同是以总报价为基础进行结算,如果工程量出现差异,可能对施工方极为不利。对于在复核中发现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中存在的错误,应要求建设方对于工程量予以更正,如果建设方不予更正且对投标人不利时,投标者可在投标报价说明中注明:工程量清单中某项工程量有较大偏差,施工结算应按实际完成量计算。
投标报价还应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紧密结合,尤其是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劳力需用计划及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如果报价与施工组织设计出现偏差,审计单位可能在最终决算时核减相应偏差的费用,直接影响最终决算额。
二、合同谈判阶段合同管理
在合同谈判阶段最应重视的条款为价格调整条款和合同款支付条款。
(一)、工程承包范围、内容
在合同中,承包范围和内容非常重要。很多实例表明,发包人提供的清单和招标文件范围存在偏差,承包人可就这些内容与发包人进行讨论,并争取明确为:以发包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准。这将为施工中工期和费用索赔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同价款调整条款
对于工期较长的建设工程,容易遭受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及政策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给承包人造成较大的损失。价款调整条款可以比较公正的解决这一承包人无法控制的风险损失。
无论是单价合同或是总价合同,都可以确定是否调整和如何调整合同价款。合同计价方式及价款调整方法共同确定了工程承包合同的实际价格,直接影响着项目的经济利益。在工程实践中,因经济发展、通货膨胀等原因,导致费用增加的几率远远大于费用减少的几率,因此价款调整条款成为合同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发包方、承包方争议最大的内容。但越是这样,越应在条款中详尽明确的阐明,避免在合同实施中产生纠纷。
(三)、合同款支付条款
合同付款一般分为四个阶段:预付款、进度款、最终付款和退还保留金。在施工中上述付款很少出现因支付不及时而支付承包人利息,因此该条款对承包人的经济效益、成本及进度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合同实施阶段合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于1999年12月24日颁发了修改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目前大部分的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管道施工和设备安装等工程均使用此合同文本。该合同文本分为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三部分。其中,专用条款因是合同双方商谈的结论性文字,使其成为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及解决争议的依据。
(一)、承发包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发包人的责任中最重要的有:提供具备施工条件的施工现场,达到“三通一平”;施工所需水、电、通信线路从施工场地外部接至合同约定地点,并保证施工期间的需要;开通施工场地与城乡共道路的通道及合同专用条款约定的施工场地内主要道路,并满足施工需要,保证畅通;提供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和地下管线资料;办理施工许可及其他施工所需的申请批准手续;协调施工场地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等。
在工程实践中,很多现场不具备或不能满足以上条款的约定,发包人在承包人进场后会要求承包人来完成部分工作,使现场具备施工条件。承包人应尽可能满足发包人的要求,并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提出费用索赔及工期索赔。
(二)、合同计价方式及调整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计价方式主要三种,即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1、单价合同
单价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条件下,无论发生哪些影响价格的因素都不对单价进行调整,因而对承包人而言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当采用可调单价合同时,合同双方可以约定一个估计的工程量,当实际工程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以对单价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该约定如何对单价进行调整;当然也可以约定,当通货膨胀达到一定水平或者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时,可以对那些工程内容的单价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调整。单价合同的特点是单价优先,举例说,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中,业主给出的工程量清单表中的数字是参考数字,而实际工程款则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合同中确定的单价计算。
所以在施工中,工程变更、洽商及现场预算外经济签证的收集整理以及确认,是合同经济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增加工程量,利用投标时技巧性的不平衡报价,才能增加项目管理的收益。对于可调价格合同方式,除了上述因素外,材料、人工、机械价格的调整及政策调整也是项目部多关心和收集的材料。对于收集到的材料,项目部应登记造册,并完成编号、编码,确保在传递和结算中不漏一项、不丢一张。
2、总价合同方式
所谓总价合同,是指根据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内容和有关条件,业主应付给承包人的款额是一个规定的金额,即明确的总价。总价合同也称作总价包干合同或包死价合同。根据施工招标时的要求和条件,当施工内容和有关条件不发生变化时,或者说没有设计变更时,业主给付给承包商的价款总额就不发生变化。总价合同又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总价合同两种。
固定总价合同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工程设计详细,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风险小;投标期间相对宽裕,投标人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考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拟定施工计划。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虽然在投标时承包人考虑了一定风险,计取了风险金,但仍然避免不了出现计算错误,漏报项目,物价和人工费上涨等情况。为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可在合同中约定,在发生重大工程变更,累计工程变更超过一定幅度或者其他特殊条件下可以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因此需要在合同约定重大工程变更的含义,累计工程变更的幅度以及何种特殊条件才能调整合同价格及如何调整合同价格等。
许多财政投资的项目多采用这种合同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财政预算支出,所以除非发生重大变更,否则合同价款极难调整,承包人对待此类合同应慎之又慎,在项目管理中也应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加快进度,降低物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可调总价合同是一种相对的固定总价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而使所使用的工、料成本增加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一般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和其他工程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变化也可以调整。因此通货膨胀等不可预见因素的风险由发包人承担,对承包人而言,风险相对较小。
对于建设周期在一年半以上的工程项目,应采用可调总价合同而非固定总价合同,同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引起的价格变化:人工费及材料费的上涨;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如运输费、燃料费、电力等价格的变化;国家或省、市立法的改变引起的工程费用的上涨等。
3、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也称作成本补偿合同,其最终合同价格是按照工程的实际成本再加上一定的酬金进行计算的。在一些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上,酬金多按成本的比例计取。采用此合同模式,承包人不承担任何价格变化和工程量变化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有发包人承担。这种合同模式承包人往往缺乏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常常不仅不愿意控制成本,甚至还会期望提高成本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因此业主一般会尽量避免采用这种合同模式。但对于承包人来说这种合同比固定总价的风险低,利润比较有保证,因而比较有积极性。
【关键词】合同管理;控制流程
1.合同主体的识别
目前的施工市场比较混乱,有的施工单位没有资质借用资质,有的低资质借用高资质,还有的私自转包、分包给低资质甚至无资质单位。应当说,建设领域较为普遍地存在建设工程合同主体与合同执行主体不一致,即建设领域中的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禁止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包工程,禁止其他单位使用本单位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接工程。施工单位为规避这一法律规定,采取无施工资质或低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利用挂靠高施工资质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承接施工任务,以至当前建设领域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一级施工队伍中标,二级施工队伍签合同,三级施工队伍甚至无等级施工队伍施工。由于挂靠方式的出现,合同签订单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实际承建单位却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及完成建设任务的能力。于是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纠纷增多,国家建设项目遭到一定的损失。
为了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参加投标单位的考察工作,对其身份、资格、能力进行认真审查确认。合同主体的审查是合同审查中首先要确认的问题,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和资格是直接关系到合同是否有效、能否履行的先决条件。就施工合同主体资格审查而言,公司在签约前应首先对施工方资信等重大事宜进行细致调查,才能从源头控制。
2.合同的签订
2.1签约准备阶段
签约准备阶段是全部合同工作的基础,加强这一阶段的调查工作对风险控制和合同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签约协商阶段
协商是就未来将要订阅的合同的主要条款交换意见,达成合同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合同法上称为要约和承诺。在建设施工合同签订中一般表现为招标、投标和中标。在协商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并对对方的意思表示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招标文件在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的内容对后续的中标签约和施工影响很大,必须予以重视。要注意分析招标文件中给定的项目性质、技术要求、工程相关条件以及给定的主要合同条款,对其超出自身条件和可能导致违法违规的要特别注意,应在标书中对其进行适当处理。
投标文件是非常关键的,除为中标服务以外,它还是签约过程的要约,对合同的影响极大。
2.3合同条款确定阶段
建筑施工合同是法定书面合同,必须注意运用妥善的词句将协商座谈过程中的条款用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在确定条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格式合同文本的全面性完整性。建设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条文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合同文本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增加。公司审查合同时应就合同内容是否完整、全面,风险分担是否合理等进行全面审查。尽量避免看似省事的合同条款,应当努力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所能预计到的一切情况均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现实中的建设方或建设方所在地主管部门印制的合同文本,往往不能注意到具体工程事项的特点,规定死板,过于原则化,经常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合同法》对格式条款作了明确限制,应高度注意对合同必须逐条认真审核,添加自己认为应该规定的条款。一般应注意添加:项目履行中各方明示代表外的其他人的行为效力;工程功效下降的计算方式及损失赔偿范围;工程停建、缓建,中间停工时的退场、现场保护、工程移交、结算方法和损失赔偿范围;工程进度款拖欠情况下的工期处理;工程中间交验或建设单位提前使用工程部分的保修问题;合同外工程量的计价原则和签订程序;建设单位原因造成工程竣工验收延期情况下的工程结算程序和法律责任;工程尾款的回收办法和保证措施,等等。
2.4合同审定签字阶段
这是合同签订的最后阶段,建设工程合同关系虽经承诺,但一般需要经过签字盖章才能正式生效。所以,这一阶段一定要对合同做最后把关。首先,要对前述阶段进行审核,检查是否存在疏漏,及时解决问题;其次签约过程中前述阶段一般由专门人员具体承做,往往不能综合企业和工程全局,所以,企业负责人员一定要在这一阶段对合同进行通读,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对合同条文进行审查。
3.合同的履行
加强合同履行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公司对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实施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实施有效的合同实施控制。为了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保证正确地履行合同,就必须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严格的合同控制。
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人员。合同管理的任务必须由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来完成,要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必须使合同工作专门化和专业化。
合同履行分析,落实合同管理责任。建设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就是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在合同具体实施单位和分承包商的具体工程活动中,必须熟悉合同规定,明确自己的责任,用合同指导工程实施的工作。
建立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务工作千头万绪,极易引起管理的混乱。为了避免混乱现象,使合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必须建立合同工作程序,规范合同管理工作。
建立报告和行文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报告和行文制度,尤其是涉及承包商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分包商之间的有关问题都应以书面形式作为最终依据。这是合同法规定,也是工程管理的需要。
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在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料,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资料。因此,建立合同文档系统,科学、系统地整理和保存工程施工中各有关事件和活动的一切资料就非常重要。
实施有效的合同监督。合同责任是通过具体的实施工作完成的。合同监督可以保证合同实施,按合同结果进行。合同监督可以分为:
(1)对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进行合同监督。
(2)对其他协作方的监督。
(3)现场监督各工程小组、项目小组或分包商的工作。
(4)对各种文件合同方面的审查和控制。
进行合同跟踪。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常常导致合同实施与预定目标的偏离。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偏差常常从小到大,逐渐积累,对合同的履行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跟踪合同实施过程,就可能达到合同总目标。
合同评价和判断。在合同跟踪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不论是对正在进行的,还是对将要进行的工程施工都有重要的影响。合同评价可以对实际工作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或通过对现场的直接了解,获得反映工程实施的信息,分析工程实施文件的差异及其原因、影响因素、责任等,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由谁及如何引起,按照规定,应由谁承担及承担多大责任,提出解决这些差异和问题的措施、方法。
4.结语
总之,通过准确识别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和履行各阶段中的风险,正确评估其危害,加强合同的管理,一定能避免或减少风险,大大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建设项目按期高质量地完成。 [科]
关键词 命令区域划分;命令访问权限;权限设置方案
中图分类号 TN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2-0124-02
交换设备为了实现如集中监控、区域维护、集中计费、欠费自动停复话等维护,需开设各种外设终端。为了交换设备维护的安全,需对各种终端(DEVICE ID)的权限进行分类,定义出可使用的命令区域(COMMAND ACCESS)。如果在同一个终端进行操作,可给每一个操作者分配通行字USERID和相应的PASSWORD,不同的USERID对应不同的USER GROUP,USER GROUP定义了可进入的命令AREA和本组的一些权限。在系统产生的人机命令报告中能看到是哪一个USERID进行的操作,从而可保证交换机的运行安全和及责任快速定位。
1 人机命令区域的划分
S12设备7.4X版人机命令共划分为128个区域。现交换机定义的人机命令主要集中在56区域以前,局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命令区域进行调整。
1)显示某一人机命令在哪个命令区域。
AREA中可看到某一命令所在的命令区域。
2)修改人机命令对应的命令区域。
即把45号人机命令调整到30命令区域中。
2 对人机命令的访问权限划分可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管理某一外设终端所能进入的命令区域。它访问的关系表是R_DEV_ACCA和R_DEV7AREA。
1)显示某一外设终端所能执行的命令区域。
2)修改某一外设终端所能使用的命令区域。
如:使VDU 1不能使用AREA=3命令区域中的人机命令。
CMDACC=ON(允许使用),OFF(不允许使用)。
3)使某一外设终端不能使用人机命令。
方法二:如果同在某一维护终端进行操作,但对不同的操作者定义不同的使用命令权限。
1)显示某一通行字USERID所对应的USERGRP。
2)修改某一通行字USERID所对应的USERGRP。
此命令只有USERID所对应的USER GROUP级别较高,即4813命令产生报告中USE-PROF,GROUP-PROF,OFFICER对应的为Y时,才能使用(见第3),否则会出现没有权限的不成功报告。现用的PW0001-PW0009从我局来看,所在的USER GROUP在第7组,权限低,可以用修改关系表的方法改到权限较高组后即能使用此命令。它访问的关系表是R_S12USR_B。D_LPI是关键域,可修改USERID的名字。最多可达999个USERID。
3)修改某一USERID的PASSWORD。
修改不需输入老的PASSWORD,但定义好的PASSWORD无法用人机命令显示。它虽然在R_S12USR_B中,但也不是ACSII码。
4)显示某一USER GROUP所对应的命令使用区域。
5)修改某一USER GROUP所对应的命令使用区域。
它访问的关系表是R_S12GRP_A,系统中最多可分255个USERGRP。
6)显示本终端现用USERID的情况。
7)显示本系统目前登录的用户。
8)某一USERID退出系统。
对MPTMON和通过适配器连接的终端,使用某一人机命令后用“;”结束,系统即自动退出登录。对MMC终端,则每一次均重新输入USERID和PASSWORD,不存在退出登录的问题。
3 系统现用的常用命令区域
4 某一本地网S1240权限设置方案
1)交换维护中心人员使用:重新定义。
2)区域维护中心和其它终端仍使用原通行字(pw0001-pw0010)和密码(pw0001-pw0010),但通行字和密码对应的重要命令区域为不可用。
①关闭重要命令区包括以下:
中继、DID对应的命令区AREA=2
源、目的局数据对应的命令区AREA=3
计费对应的命令区AREA=9
系统启动对应的命令区AREA=18
数据库操作对应的命令区AREA=26
人机命令管理 AREA=33
打PATCH AREA=36
七号数据对应的命令区AREA=42
②放开一些常用的显示类人机命令,如:
5794,5810,5802,5806,6171,116,117,118,136,1560,84由2放开到60
788,795,712,7473,1709,4261由3放开到60
5104,796,760由9放开到60
25,26,101,102,104由18调到14
1708由33放开到60
5334,241,250由42放开到60
3)退出终端,任一命令以“;”结束,则自动退出。
5 总结
综上所述,可根据本地所要求的具体情况,参照以上步骤,实现人机命令的管理,有效控制通信网络操作管理权限,避免人为原因造成对网络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