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社区建设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的核心

第1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做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在长期的社区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邻里关系做为社区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千金买屋,万金择邻。邻里关系,是现代社区里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邻里和谐,文明祥和,才可能让人人心情舒畅,人人有归属感、安全感,生活才能丰富多彩,有了邻里和谐的音符,才能汇集出全社会和谐的交响。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邻居节活动,打造文明家园、温馨家园、人文家园、平安家园、优美家园等五个家园为主要内容、贴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的活动品牌,如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百家宴”、“奉献诚挚爱心,传递邻里真情”的捐赠活动、“淡淡茶,浓浓情”邻里聊天茶话会、左邻右舍体育趣味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好邻居认养和谐树和亲情树等活动项目,沟通、密切邻里关系,从而从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为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建设和谐的邻里关系,重点要努力构建和谐向上的三个关系。

一、倡导讲求大义、顾全大局的邻里关系,为社会稳定出力献策。要以社会和群众的大义、大局为重,引导广大居民以合作的精神、双赢的理念去有异求同、立同存异,使自己的言行真正服从于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这是开展好邻居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区财法联合楼坐落于北山公园,这里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环境优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有着得天独厚的的休闲娱乐条件,但是政府为了北山森林公园的整体布局考虑,20年时决定对这个居民楼进行拆迁这个楼的24户居民家庭人口状况、经济条件各不相同,所以面队拆迁,有的困难重重,有的说搬就搬。比邻而居十余年,他们中间有很多思想境界较高的居民,主动为政府拆迁做说服教育工作,在做好思想动员的基础上,他们还四处奔走,为困难户找房子、联系搬家车辆,并为人力不足的邻居帮忙搬运物件。在拆迁日期之前,24户居民全部搬离,这24户居民就是摈弃了小我,服务于大我,服从于大局,先进带后进,以一颗包容之心,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正是有了这样的居民,城市建设才做到了市容市貌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相媲美。

二培育互相关爱、彼此理解的邻里关系,为温馨生活营造氛围。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只有心中爱,才能消除彼此的敌视、猜忌和误解。社区曾经接待过一对上访的夫妇,他们反应楼栋里面不知道谁家,每天早出晚归,脚步声特大,不顾及邻居休息,他们住在一楼,因此受打扰最重。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个早出晚归又声音特大的人,是一位单身的残疾母亲,她在擦鞋店做记件,为了多赚一元钱,她早出晚归,因为拄拐杖,行动不便,所以开楼栋门和上楼梯时,声音确实比较大。当社区工作者把这个情况反馈给那对上访夫妇时,女人唏嘘落泪,男人低头不语。从此,每晚他们为她点亮门灯,守侯她的特大声音安全上楼后,他们才香甜地入睡。因为有了爱和理解,让冰冷的墙体和灰色的水泥有了暖色,因为有了爱和理解,让比邻而居的人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第2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公共服务;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问题;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4—0092—05

2009年,中央在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提出要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单纯的农村人口聚居,它是在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所提出的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以移民搬迁和住房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基层治理模式的一次彻底的变革。在这次变革中,成都和济宁两地做了有益的探索。借鉴其经验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新社区建设不可避免会陷入如何处理新的社区生产、生活方式与原有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制度的关系的困境,而且自组织程度不高已成为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实现城乡公众共同享有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却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1]因此,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需要对基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基本路径加以探讨,以期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政府必须履行好公共服务责任,这是当今社会的共识,也是现代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所在。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而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则始终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只能提供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的公共物品和私人无力从市场上获取的私人物品。这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服务责任。公共服务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政府行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村庄形态的开放性。农民的活动空间已大大超越传统的村庄地域界限,村庄间的流动与土地的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是乡村呈现出一个信息开放、社会多元的状态。二是人口迁徙的自由性。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生产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或产业,而是大规模、高频率地劳务输出或者从事新的非农产业。三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性。农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农民已不是从前那种千百年一成不变的小农形象,而是边在田野上耕作,边打手机的新式农民。四是村庄结构的异质性。农村社会的变化使传统农村社会迅速解体,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及各种要素在道德、价值、情感方面不断改变着旧有的传统状态。这些变化在带来农村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使得乡村治理也陷入了困境。[2]

而与此同时,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村委会职能弱化。村委会对乡村公共事务和公共设施建设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大量基于乡村内部,需要以自治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公共事务常陷于无组织依托的困境。农村有效资源大量流失。劳动力大量外流,常住人口减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成为乡村的主体;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耕地减少,农村经济基础被不断蚕食,发展缺乏动力;村集体经济空壳化。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提出,农村的三提留五统筹、农林特产税、农业税相继取消,村集体的机动地、集体林地等也都陆续承包到户,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部分逐渐消失。

乡村社会的剧烈变化对我国的乡村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中央l号文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农民收入得到较快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也成了题中之意。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特征,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投入成本过高,投入分散,投入效率低等问题,新建的住房、活动中心等往往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国家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为了寻求解决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途径,2009年,国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

第3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要求

一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同样正经历着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传统发展动能在逐渐衰减,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以输出创新能量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二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提升河南区域竞争力。河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大省,产业层次低,经济大而不强。为此,就需要以提高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创新功能完备、集聚能力强大、资源配置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提升河南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创新体系作为知识流动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区域产业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区域产业在全国、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四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区域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技术,推广环保节能绿色产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可以进一步提升河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当前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是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19.2%大幅提高到33.3%,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35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13个,其中国家级80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28家。全省73.5%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84.7%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87.2%的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设立在企业。

三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升。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实现大幅增长,2015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比2010年提高2倍和2.2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7件,较“十一五”末翻了近两番。

四是区域创新布局不断完善。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5个,数量居中部首位。郑州、洛阳、南阳3市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省建有国家级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14家,国家高新区数量居中西部首位、全国第6位,全省高新区战略布局初步形成,2015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又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成为国家级的重要创新平台。

五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为全省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当前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根据《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3015.6亿元,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05%,河南2014年R&D经费支出400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总体上看,河南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企业还没有独立的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不多。从产业类型来看,服务业的创新动力低于制造业,不少企业仍缺乏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动力。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率整体不高。在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科技成果与产业需要之间存在断层现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河南产业结构仍然面临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单位产值耗能大、环境污染重、科技支撑弱等诸多问题。

四是创新平台数量总体偏少。平台和载体是支撑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总体上看,近年来河南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五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相对短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一直是制约河南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2015河南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4万,全省仅有院士2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

六是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科技资源还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等。

四、加快建设河南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利用经济杠杆作用,通过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资源、政策、人才向企业集聚,实现研发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互动共享,加快推进企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二是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优势。重视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积极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使创新跟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积极营造吸引吸纳人才的社会氛围,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改善城市创新创业的软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行业顶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来豫创业、创新、创造。

三是不断完善服务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放宽融资准入条件,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制度模式持续创新。发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在创新型企业创业初期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需求问题。

四是继续发挥好政府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使政府的职能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技支撑政策,用好税收豁免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杠杆,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规范市场竞争,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充分实现创新产品的市场价值。

五是优化全社会创新文化环境,使创新精神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积累性和长期性规律,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树立文化自信,厚植企业家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第4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灌区

中图分类号:TV121+.3文献标识码:A

面对水危机,要使农业持续发展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以便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节水型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和水利与农业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发展节水型农业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以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灌区管理工作是以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实时信息为基础依据,这些信息除包含大量与时间有关的资料外,还涉及较多空间特性的信息,任一时间序列资料(诸如降雨、水位、流量)和文档资料(如渠系概况、闸坝资料)等都产生一个特定的空间位置。各信息所具有的影响和可能发挥的作用都与它所处的空间位置息息相关,运用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难以同时对时间和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而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处理则能做到方便自如、形象直观,它不仅可以将此类信息看做许多具有空间特性的对象,而且能将这些对象的特征理解成数据自身的属性,进而分析研究它们自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形象表示。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技术将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实用性更强。

1灌区实现信息化的实际意义

如何科学合理地调度与管理灌区水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将信息化运用到到灌区管理中,对灌区进行信息化管理,编制灌区水资源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对缓解灌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1强大的数据库支持系统由于灌区水资源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信息,运用数据库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管理,整个数据库具有灵活性、可修改性、实用性等特点.方便了数据信息的查询、修改等,为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1.2农业水资源实时优化调度:有利于合理分配短缺的农业水资源,在不足水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效益。目前灌区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在节水灌溉理论的基础上,对灌区进行典型年的水资源合理分配,然后结合预测技术和先进的实时控制理论,对灌区进行实时优化配置,以达到合理地控制灌水时间和灌溉水量的目的,对于指导灌区管理者改善灌溉方法、进行实时灌溉,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扩大灌溉面积,降低灌溉成本等均具有重大意义。

1.3信息化在水资源调度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制作一种可视化的地图、影像、多媒体等方式显示地物信息系统.能够清晰、准确地将地物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等以图像、图形的方式动态显示出来,以供管理者迅速、准确地了解灌区基本信息、用水及需水状况,帮助管理者及时准确地做出决定。所以将眺技术引入灌区用水管理必将使灌区基本信息的显示更加直观化,并且通过对灌区所有信息进行综合的处理和分析,对灌区水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在时间上合理利用,宏观、全局地制定用水计划及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使管理者既能通过图形显示把握灌区实时用水及需水的总体状况,又能通过各种快捷的查询手段了解各种非图形因素的信息,使管理者可获取的信息量成倍地提高。

2实现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具体为:

2.1 灌区数据库的建设

灌区数据库建设在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处于核心地位,是信息化建设完整链条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灌区数据库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数据库结构的建设和数据库内容的建设,数据库结构指通过对灌区的剖析,对灌区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设计出结构上合理、技术上易于实现、满足应用要求的逻辑数据库和物理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则是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录入工具将灌区的资料输入到数据库,使数据库成为一个具有丰富资料的数据库仓库,满足灌区日常管理和决策支持的要求。

2.2基础资料的数字化

基础资料的信息化,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后,主要就是将灌区管理以往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录入计算机的过程。在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到这个特点,建立系统后更要抓紧时间将资料录入计算机,包括文字资料、照片和录像等。

2.3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

灌区的业务涉及许多方面,因此灌区数据库的内容也复杂多样,这些数据按照更新时限的长短可以分为三类,即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和实时数据。静态数据指基本不变化的资料,如灌区的行政区划、管理机构、各种已建工程资料等;动态数据指不定期更新的资料,如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每年都有所变化;实时数据指实时更新的资料,如灌水期间渠道的水位,降雨期间的雨情资料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其信息采集的手段、方式是不同的。如对于静态资料,在基础资料的信息化过程中进入灌区数据库,基本是不更新的;对于动态资料,就需要根据其具体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采集,然后进入数据库;而对于实时数据而言,由于其更新时间甚短,从灌区管理的需要出发, 又需要实时的掌握这些数据,所以靠人工采集已不能适应灌区现代化的需要,必须采用现代的自动化、光电、计算机等技术进行自动、实时的采集,建立信息采集系统。我们这里所谓的信息采集系统专指实时数据的信息采集系统。

2.4计算机网络系统

大型灌区的管理一般是分级管理,灌区最高管理机构下面分几个分支,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一般是按照渠道分片管理。现在计算机已经或正在进入灌区管理单位的办公桌,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为了更好的使用计算机,方便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共享,需要建设单位内部的计算机局域网;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各单位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建设连接各单位间的计算机广域网;另外,为了利用Internet(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和更好的与外界交流,需要将局域网与Internet互联。

2.5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灌区需配水计算及模拟、水量调度及决策支持、测水量水及水费征收、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方面的内容,个别灌区还存在防洪问题,由于防洪问题的特殊性,在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一般只对渠道、水库的防洪控制水位予以考虑,关于水库、蓄滞洪区、河道的洪水演进等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则需要参考防洪方面的专门书籍。

2.6渠系自动化系统

广义的渠系自动化系统包括渠道测水量水、用水决策、闸门自动化(或管道的自动控制)等在内的完整的测、控系统,而狭义的渠系自动化系统则仅指闸门自动化、管道自动控制。由于测水量水和用水决策在其他部分论述,这里指的狭义的渠系自动化即闸门自动化和管道自动控制。

【结束语】

信息化是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信息化建设可提高灌区为用水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用水户适时、适量、安全供水。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进行大量信息后处理,制定出科学的灌溉、排洪调度方案,从而提高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第5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1、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对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建设部成立了以部长为组长的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地方各级领导对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也给予充分重视,并相应成立了信息化工作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

2、全国建设事业的信息网初具规模

“建设部互联网站”、“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已全面开通。网上开设了政策法规、企业信息、行业动态、招投标信息、市场分析等二十几个栏目,每天点击率已达七、八万人次,为沟通全国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规范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3、行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取得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应用成果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CIMS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IC卡技术、自动监测控制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已逐步在建设事业各行业广泛应用。

勘察设计行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效益也比较高的行业。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推广采用CAD、三维动画、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开发建设设计与管理集成化、智能化应用系统,目前甲乙级设计单位计算机出图率已达到100%,彻底把工程设计人员从传统的绘图中解放出来,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使方案的比选、优化更为直观,提高了设计质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建筑业,已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施工系统(CAC)、计算机辅助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一些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覆盖管理业务职能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促进建筑业科学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目前,全国建立的300多个有形建筑市场,将收集、工程信息、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信息、建筑材料价格及工程建设法规政策信息和业务流程计算机管理融为一体,有的还实现了区域性联网。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已与全国100多个城市招投标办联网。

在城市规划行业,以卫星定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起包括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各种专题图在内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已经或正在建立各自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等。

在房地产行业,不少地区建立了房地产交易管理信息系统、产籍产权管理信息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房地产项目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并逐步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这些系统的应用,对改变房地产行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中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全国所有大城市、大多数中等城市都建立了计算机辅助供水监测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燃气、供热监测调度系统也在一些城市得到应用。一些城市建立起以IC卡为主要载体的公共交通智能卡收费系统。许多城市的公用事业呼叫中心和服务热线的开通,在及时满足用户服务需求和处理紧急事件方面作用显著,提高了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4、初步形成一支信息化工作骨干队伍

近年来,部、省、市三级建设信息中心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各类技术培训,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建设信息化工作专业骨干队伍。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建设行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长期合作,逐步形成了一批贴近建设行业需要的、专业性强的信息技术支撑力量,成为建设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支宝贵力量。

几年来,建设事业的信息化工作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事业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行业信息化意识不强,重视不够。信息资源作为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发展的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信息和信息服务的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普遍承认,信息市场化水平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缺乏,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建设管理部门设备条件较差,信息收集、处理、加工能力较低,甚至有些地方连基本的设备也没有,还处在手工操作阶段。

第6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内容摘要 :本文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出了在京津冀交界处建立京都新城的构想,并对新城的区位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京津冀 结合部 新城 轻轨

继“珠三角”、“长三角”经济起飞之后,环渤海地区经济开始快速崛起。处在中心位置的“京津冀”地区发展潜力最大,在京津冀交界地带,以廊坊开发区为中心的区域,距北京市中心区42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8公里,正处在京津两大城市中间黄金分隔点的北京东部产业发展带,经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陆、海、空便捷交通特别是京津轻轨的带动下,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京津冀之间一个新的生长点,迅速崛起一座大的都市―“京都新城”。

“京都新城”区位条件分析

(一) 新城位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位置

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和人口密集,是继中国成功地开发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后,又一个重点开发的区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京津冀交界处恰恰位于这个经济圈的核心地带。

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具备良好的发展优势,该地区包括河北、辽宁、山东三省和京、津两个直辖市,是我国北方沿海的黄金海岸带和重要的出海通道,也是东北亚的中心地区。同时,这一地区腹地非常广阔,可以辐射到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的内陆地区。广阔的腹地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区域间经济合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交通条件优越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势,该地区不仅公路、铁路网密集,港口众多也是一项重要特色。在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60多个大小港口,全国7个亿吨大港有4个集中在此,即天津港、大连港、秦皇岛港、青岛港。这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也是我国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地区。

(二)新城位于“大北京”战略规划区的中心地带

“大北京”战略在规划中指出:把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区的城乡规划进行统筹研究,疏解大城市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构建大北京地区综合城市。“京都新城”地处“大北京”战略规划区的中心地带,可直接承受京津两大都市的辐射,能成为疏解大城市功能的有效载体。

首先,新城要充分吸收京津生产要素。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天津也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而存在,这两大城市在经济和技术上发展都较为超前,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京都新城正好处在两大城市辐射的叠加区域,可以充分吸收京津地区的信息、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京、津两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对京都新城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新城可以有选择地引进接收京津地区向外转移的传统产业、成熟产业;同时,引进新兴产业,京津的高新技术研发项目,需要周边地区提供实现产业化的生产制造基地。

再次,京、津两市有2000多万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京都新城可以在产业发展上与京津形成错位或互补,分担城市功能,共享这个巨大的市场,最终成为大北京市的有机部分。

最后,京都新城可以充分利用京津的知识与技术优势,积极引进人才与先进的技术,保持自身的持续性发展。

(三)便捷的交通条件

京都新城地处京\津之间,位于全国交通网的密集地区,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与省道密布,对外对内交通十分便捷。地位相当于枢纽型节点,无须穿越京津城区,便可通向唐山、保定、承德、沧州。

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连接了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全程用时30分钟。永乐站的预留,为周边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永乐站正好处在京津冀交界处,成为京津轴线的重要节点,到京津两地只用15分钟的时间。在此处谋划建设的京都新城必然与京、津产生“同城效应”。

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都在廊坊设站,新城距离火车站只有8公里的距离。未来的京都新城与廊坊市联为一体,火车站可以共享。

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出口和京津第二高速公路永乐出口是京都新城的两大交通动脉。走高速公路到京、津两市均不超过40分钟。同时京沈高速、涿密高速、廊沧高速均可联网通达。103、104国道贯穿全境。便捷的公路交通,为京都新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机场。新城可同时利用现在的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距首都机场50公里,距天津机场75公里。规划中的首都第二机场选址方位位于北京东南方向,紧邻京都新城,利用优势不言而喻。

京、津、冀交界处交通发达,在方圆10公里范围内同时有两条高速公路出口、一个轻轨站。周边有京沪高速铁路、机场、港口可利用,再加上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中间位置,区域尚未开发,这样好的区位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快速交通,为京都新城的成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低廉的开发成本。这个区域对京、津城市中心来说相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该地区地质稳定,土地平整,土地开发建设、拆迁成本必然低廉,适合新城开发;适合信息时代城市融合生态、休闲、工作兼顾的新思维。

在京津冀交界处的主要村镇有北京永乐店镇、凤河营镇,天津大王古庄镇、高村镇,河北尖塔、安平镇。本文选出南部交界处的永乐店镇、大王古庄镇、尖塔镇三个城镇进行比较。

京津冀三地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小。三镇人口规模共7.9万人,土地面积共140平方公里,各镇人口密度如下:永乐店镇为每平方公里500人,大王古庄镇每平方公里为437人,尖塔镇每平方公里878人。尖塔镇人口密度较大是因为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三镇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65人,人口密度相对来说地广人稀。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33%,生态环境较好。由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优越,三地同时各自谋划自己的发展,基础设施都是按照“七通一平”的标准建设,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宽带已全部到位,但企业入住情况差异明显。从现场情况看,只有河北区域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带动下,企业入住率相对较高,而其它两地相对较低。尤其是永乐店镇,基础设施建设早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开通时就已经建好,多年来发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永乐店距离廊坊太近,在行政壁垒的作用下,廊坊的发展对其产生了负面辐射,抑制了其发展。

该区域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土地资源丰富。只要三地统一规划,实现管网对接,就可以大量节省开发成本,快速实现三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通过区位条件分析,可以看出京津冀交界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实属罕见。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分属于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即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天津(武清),各地都在谋划自己的发展前景,建设规划没有衔接,管理各自为政,区域建设比较混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个区域的健康快速发展。京津冀三地共建京都新城,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混乱的局面。通过高层次的统一规划,建设一座相对独立、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的健康新城是可行的,可以实现决策的帕累托最优、京津冀兼顾。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结论

打破行政壁垒,共建“京都新城”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按照新区域地理的综合观、区域观,借鉴深圳、香港“两制双城”的思想,在京津廊结合部构思“京都新城”、京津冀共建是可行的。

即使不采纳此建议,在永乐轻轨站和两条高速公路出口的带动下,该区也必然形成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与其任由京津冀三地无序发展,组合成一座功能分区混乱的城市,还不如政府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建设一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京都新城。

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物流、研发)将成为新城的支柱产业。由于新城地处京津冀三地交界处,行政壁垒是该区域发展的最大障碍。上策就是合并京津廊三地行政区,形成大京津区或者成立一个特区。也可以由国务院出面成立新城建设委员会协调三方,统一管理。一旦新城开始建设,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的发展速度及对中国的经济贡献会超过深圳。中策是三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共同协商,分头实施。

新城建成后的管理可以三方共同管理或创新一个管理模式,这个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柴强.房地产估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旧城更新中房地产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建筑经济,2007(12)

第7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河西新城从2002年启动建设以来焦点装修家居网,到2009年,经过了7个年头,河西建设的成效逐步显现,在中部地区21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无论从交通、居住还是商业的情况来看,一个新的城区基本形成。

七年来,河西新城坚持规划先导的理念,通过高水准的规划、高强度的投入、高速度的建设,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了快速发展,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累计投资约400亿,拉动社会投资近千亿元,像河西新城这样的投资强度、建设规模、推进速度,在南京城建史上是罕见的,河西新城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经济日渐繁荣,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日益优良。河西新城已成为展示现代化新南京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2005年,中国首届绿化博览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先后在河西新城隆重举办,2008年11月3-6日,由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家建设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也在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三场盛会的成功举办,为河西新城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09中国・南京重大项目投资洽谈会河西新城招商专场暨2009中国・南京河西新城国际商务周于2009年5月20日下午在河西博览中心金陵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新城国际商务周已是第三届,2007年商务周活动期间,共签订各类总部、研发等投资项目35项,总投资额118亿元;继2007首届国际商务周成功举办后2008年第二次隆重推出的集招商、会展、文化、旅游项目为一体的大型商务活动,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达140亿元。每年重洽会上的河西专场招商,已成为河西新城招商活动的主要成果会。

本次的河西新城国际商务周是在全市“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形势背景下举办,在开幕式会议上,河西新城指挥部的领导向各位嘉宾介绍了即将推出的河西南部地块相关情况,从规划中我们可以知道,河西南部总面积是14.1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目标是按河西城市规划的定位建造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这样的城市中心区,它的特色是“一角两带三网”―水网,路网,绿网。原有的水系保护利用好,整个南部地区规划8个社区,完全是按城市功能建造,中部南部差别不明显,中部地区有大型公共设施,主要是商务,办公,旅游,休闲;南北不会有重复建设。新城整个招商项目分了5个业态,包括酒店服务业、商业、金融保险业、文化旅游业chinaren,以及住宅业,近20个项目,投资在165个亿左右,签约项目11个,投资额为91个亿。

南京市陆冰副市长讲话指出:南京正在抓紧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未来10年,南京将围绕“长江三角洲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咬紧“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城市发展目标,按照“一主三副六新城”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城市中心一副中心一新城(地区)”的中心体系,加速推进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他强调,河西新城在南京“一城三区”发展战略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南京新一轮发展中,河西新城正处在南京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中心地带,特别是高铁时代,南京是中国四纵四横铁路格局中南北、东西干线的重要交汇点,加上制造业产业总部转移、服务业国际化转移,河西新城作为南京未来的城市新中心,将在与上海。安徽、江西对接,扩大对皖南、苏北的辐射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辐射核作用。河西新城要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推进河西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新城科技园等载体建设。重点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产业,集中打造金融保险证券聚集区和总部家园。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这个新的平台,大力引进、举办各类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重点推动金融、酒店、文化旅游、商业、住宅开发等“五业”的发展,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河西指挥部、河西国资集团主要围绕“五业”发展,集中推出一批招商项目:

1 金融业。河西新城CBD围绕打造南京最大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金融保险聚集区的目标定位焦点装修家居网,着力引进金融保险证券机构。目前省交通银行已开工,国泰君安、省农信社即将开工建设。招商银行、南京金融票据中心、紫金财险、菲律宾首都银行(中国)总部大楼等一批新的金融保险机构项目将签约落户河西。我们重点推出河西大街金融保险总部大楼项目,包括三个地块:一是位于河西大街商业轴线西侧的12号地块,约56亩,容积率4-6.5之间。二是33号地块,约80亩,容积率3-6.5之间。建筑高度不低于250米。三是36号地块:约40亩,容积率3-6.5之间。这三地块均适合开发总部、酒店及商业。CBD二期南片47号地块,约88亩。该地块共分四小块,规划为金融、保险、信息、科研等总部商务办公用地。该地块位于江东路和江山大街交汇处,东接绕城公路,交通便捷。

2 酒店业。主要包括滨江风光带北段项目、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配套酒店、金陵江滨会议中心二期、美国富顿“南京世界贸易中心”酒店、新地中心酒店、苏宁“博爱大厦”酒店、金奥大厦滔店。其中滨江风光带北段项目,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2栋综合性(超)高层项目,建筑面积18-20万平方米,允许配建酒店、办公和商业等设施,规划用地中绿地不宜小于总用地面积的50%。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配套酒店位于河西新城中心位置,定位在四星至五星级,占地4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8万平方米,设600个标准间,本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建成的会议中心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议中心酒店,满足博览中心展览和会议的配套需求。

3 商业。商业也是河西新城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17173,主要沿河西大街商业轴线布置。这次推介的主要包括河西大街销品茂项目、南京世界贸易中心商业项目、苏宁博爱大厦商业项目、金奥大厦商业项目。其中,河西大街销品茂项目主要包括24号、26号两个相邻地块,位于河西大街商业轴线东侧地铁商业段,其中24号地块86亩,26号地块84亩(地块内设有两个地铁出口),规划建设大型商业设施,容积率在3-6.5之间,建筑高度不低于150米。项目地块东侧紧靠科技产业园以及秦淮河风光带,区位优势明显。

第8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 天府新区 比较优势 具体思路

一、增长极理论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许多区域经济学者将这种理论引入地理空间,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区域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增长极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理论中,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发展成为了区域开发工作中的流行观点。

1.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增长极理论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它的基本点包括:一是在地理空间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城市;二是必须存在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和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三是具有扩散和回波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回波效应,又称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2.增长极理论的局限性

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指导一个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我们知道,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因为增长极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比如说增长极的发展会导致地区资本筹集困难,会使地区人才缺乏,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会导致地区贸易状况恶化。

二、“天府新区”形成经济增长极的比较优势

成渝经济区被视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之后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与其他三个增长极不同,深处内陆的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区域,它不仅是西部大开发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域,还是我国扩大内需的主战场,是一个在中西部地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很强带动能力的区域。而成都的“天府新区”作为经济区的核中之核,不仅需要进一步扩大城区的规模的经济总量,更重要的是提升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功能并实现质的飞跃,培育支撑经济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立足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战略走向,根据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需要,“天府新区”的定位是,构建西部科学发展的先导区、西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以及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建设“天府新区”,就是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促进城市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发展层次,使之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的先行先试区,西部大开发引领示范区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承载区,成为西部地区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与重庆的“两江新区”相比,建设“天府新区”有哪些优势能够成为经济增长极呢?

一是成本优势。“天府新区”可吸取和借鉴先行者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加之“天府新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人文多姿,吸引了大量高级人才、基础人才等外来人员居住,具有移民文化的杂交特色,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可以互补与融合,人才流失率低,是西部地区“人才洼地”。二是政策优势。“天府新区”有中央及上级部门政策上的某些优惠和扶持以及利益倾斜, 国家新一轮改革试点,在一些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通过试点探索,积累经验,通过局部示范、以点促面,可以为“天府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三是机制优势。“天府新区”可完全按新的规则和轨道运行,建立全新的决策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而发挥机制优势的关键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四是区位优势。“天府新区”地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和涪江冲积平原,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唯一以平原为空间载体的经济区,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形成深度分工的城市网络。五是产业优势。成都是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六是人才和科技优势。“天府新区”拥有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动力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分院等上百所科研院所,以及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财大、西南交大、成都理工大、川农大以及西南科大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除每年有一批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外,专业人才丰富和基础人才充足,还聚集了数十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基地,拥有大量的重点研究院所和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中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一线操作性人才;在生物医药、电子通讯与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核技术和高效节能等领域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

“天府新区”的开发和建设是适应成渝经济区长远发展需要的,适应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的,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并引领区域跨越发展的新区。“天府新区”的战略使命是成为内陆世界级城市、城镇群对外开放的支撑平台,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引领西部发展的重要经济中心,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辐射大西南、带动大西部,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成为体现科学发展的示范型新区。

三、打造“天府新区”增长极的具体思路

增长极理论认为:由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能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虽然一些先起步地区应该获得优先发展,并通过这些地区的“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增长极理论不是万能钥匙,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不能盲目寄希望于通过确立极化效应来实现经济腾飞,应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区域竞争力,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并最终实现全面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设“天府新区”就是打造区域发展平台,在区域内部形成网状经济增长极体系,使之成为西部经济高地的最核心载体和最坚实平台,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因此打造“天府新区”的具体思路是:

1.在发展路径上,培育“天府新区”的四大效应

通过上文增长极理论分析及“天府新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我们可以扬长避短,通过培育四种效应,可有效防止极化效应,突出增长极的发展优势:一是培育“硅谷效应”。在“天府新区”构造吸引点,点燃高新技术火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以开明、开放的政策吸引区外资源,形成倒流现象,变“过道”为“驻留”。二是培育“支点效应”。天府新区是东西南北之“重心点”、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的核心,中国西部的“天眼”,能肩挑两市产生“支点效应”, 成为成渝经济高地的珠峰,完全可以和“两江新区”一起成为成渝经济区的“两个轮子”,构成新的利益共同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创辉煌。三是培育“分流效应”。“天府新区”是东西南北交点上的“中驿站”,可“过滤”和“截留”四方线上的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产生“分流效应”。四是培育“势差效应”。天府新区与成都、重庆相比,在历史文化、行政体制、自然资源、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别和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就是动力,由此可产生“势差效应”。同时,成都、重庆的发展对天府新区也有扩散、辐射、示范和牵引作用。

2.在发展重点上,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融合

在制订“天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目录时,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天府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天府新区”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平台。以充分利用资源为目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着力推进区域内科教资源共享。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及低保等资金由市级统一归集和发放,探索建立一体化社保机制;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统筹建设和综合利用区域内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在核心区布局高水平的科技、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形成覆盖全区、体系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社会发展一体化,构建繁荣、和谐的新型城区。全力推进区域生态同建,着眼于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统一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源、森林、湿地等重要资源,共建安全的生态环境体系。全力推进环境同治,通过一体化的环境治理,建立区域性的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共促区域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3.在区域布局上,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和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天府新区”的建设要推进城乡建设融合,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以城市群发展为龙头,吸纳农村人口,支持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加快城区相向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加强路网建设,加快县(市)域人口和特色产业集聚,突出建设核心小城镇,把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作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以城带乡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村镇建设,使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另外,在加快大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域融合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加快市域之间的开放力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构筑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整体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加快集约发展。加快区域内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发展速度,特别是加快中小城市带的发展步伐,高层次规划,高等级建设,拓展“天府新区”发展空间,打造区内增长极网络。

参考文献:

[1]施祖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7:118. [2]张永红.增长极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阶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3.

[3]李林青.关于打造重庆北部新区核心增长极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4]王昌林等.中国产业发展报告 2010—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10—115.

第9篇:社区建设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老旧小区 出新 助推器

1、老旧小区存在的客观问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地产开发的加快,城市一些老旧小区的规划与管理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南京市不少老旧小区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建成,由于规划设计的先天不足和小区管理的缺失,大多数老旧小区管理不到位,存在小区环境脏乱差、建筑老化、私搭乱建、各种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存在管理难、保洁难、安全难。不仅影响到了住户的生活质量,也不利于城市形象、整体规划和城市改造的宏观发展。

2、老旧小区出新的主要工作与整治标准

2、1主要工作

老旧小区出新,目的是宜居,主要工作就是要破除一些阻碍城市发展的方面,主要有:(1)清理拆除违章搭建:1)清除地面和屋顶违章建筑;2)清理房屋立面的破旧搭建物。(2)修整完善基础设施:1)封闭小区,适当开设大门;2)拓展修整道路,整理路牙;3)整修车棚;4)合理配置绿化;5)完善路灯、楼道灯等公用设施设备;6)疏理配置环卫设施、完善小区排污系统;7)补建维修邮政信箱。(3)建设文化休闲场所:1)安装文化宣传栏;2)重新修整休闲场地;3)安装健身设施。(4)落实相应管理措施:1)商业网点集中经营;2)落实物业管理用房;3)引入社区活动中心;4)实施物业管理或社区管理。

2、2整治标准

按照一般原则,老旧小区通过整治改造,要达到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整洁、通畅的要求,同时实现有物管用房、有公共保洁、有秩序维护、有停车管理、有设施维保、有绿化养护、有道路保养、有房屋维修的目标。对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小区,要达到灯亮、路平、水通、安全,同时实现有清扫保洁、有垃圾清运、有秩序维护、有日常维修的基本目标。

整治改造的具体项目包括:改造、疏通上下水;整修路面;改造供电设施,维修、增设路灯;增设垃圾筒;合理设置非机动车库(棚),因地制宜设置小区机动车停车场地;封闭小区,修建围栏、小区大门,设立门岗值班室或岗亭;配建监控房,完善视频监控设施;拆除小区违法建(构)筑物,清除各种堆积物品和影响环境面貌的非法设施;合理配置小区绿化;合理配建物业管理用房;规范设置小区总平面示意图、楼幢号;安装邮政信报箱等。

3、老旧小区出新的实际意义与作用

主要是:(1)随着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拥有宜人环境和出众品位的住宅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对于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协调好传统居住区与现代城市的平衡关系,已成为城市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对于老旧小区的出新改造,就是具体实现的一个途径。(2)老旧小区出新改造,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先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又一次新的实践。(3)为进一步提高市民居住质量,改善城市面貌,深化出新工作,主要解决居民在居住使用过程中的急(上、下水管堵塞)、难(屋面渗水、隔热)、愁(路面积水、楼道内电路老化)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项当下重要的民生工程。(4)城市居住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居住空间和环境景观的舒适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必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为不断提升市民的居住环境,最经济的做法就是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出新。

4、对老旧小区出新工作的建议

4、1明确定期出新的工作机制

从目前大多数城市老旧小区出新管理情况看,计划是临时和阶段性的,要么三年计划,要么五年规划;机构是临时设置和挂靠的,人员是从各相关单位抽调借用的,这就容易造成管理深度、广度和精度不够,也不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建立定期出新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力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小区出新质量标准和管理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状况好,出新标准就高,否则相反,而且任何建设工程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它将随时间而日益陈旧和破败,到了规定使用年限后,某些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有一个定期出新的工作机制,根据小区建成年代和规模大小,制订超长期的出新规划。同时,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这项工作的日常管理,确保小区出新这项民生工程永远惠民。

4、2落实出新后的长效管理工作

居民小区是社会的缩影,它综合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小区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社会和谐。老小区居民多为老、弱、病、贫人员,大多数居民无物业管理交费意识,出新后的管理难度很大。如何落实好老旧小区出新后长效管理,巩固和保持出新后的成果成为当前小区出新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南京的做法直得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中借鉴。

南京市老旧小区出新的前提条件是“三不”原则:小区违建不拆除不出新,小区业主不支持不出新,长效管理不落实不出新,其目的就是必需要落实长效管。南京落实长效管理的做法是:开展物业管理体制创新,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在街道建立“两站一中心”(应急维修站,矛盾调解站和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加强老旧住宅小区管理,出新后的小区全部纳入街道社区管理范围。在落实老旧小区管理模式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区基础条件较好,居民素质相对较高的,成立小区业委会,选择正规的物业企业实施正规的物业管理;二类是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实现封闭管理难度大的小区,由街道、社区组织成立管委会,实行保障性的托底管理;三类是小区规模相对较小,业主自治意识较强的,实施业主自治管理。同时,市、区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管理经费补贴,保障管理的可持续性。

4、3建设低碳、节能、科技型出新小区

当前,世界能源日趋紧张,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在老旧小区改造出新中加强节能产品在小区出新中的应用将具体有示范指导意义。目前南京市在2011年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加强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在出新改造中明确了平改坡、窗改、太阳能等有关低碳节能材料的运用方法和具体措施。在老旧小区出新中结合节能产品应用已经成为中央考核各级政府的一项工作指标,做好节能改造已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