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廉洁社区建设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廉洁社区建设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廉洁社区建设特色

第1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关键词: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平安和谐 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经历几年的发展后,在丰富居民生活、促进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但是,根据社区文化发展实际,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社区文化建设这几年来一直在搞,不管是在职职工文化生活,还是居民文体活动上,一直开展着蓬勃向上的活动,也吸引着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年年有活动,年年都是重复,文化建设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的目标。

2、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一直以来人们把文体活动称之为文化,对文化一词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几场文体活动上。面对社区这个主体发展面临的种种新问题,社区文化应该涵盖社区的稳定、服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积极探讨社区文化在稳定服务发展上应该遵循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文化。

3、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社区成立以来,队伍年龄偏大,基础设施几年来欠缺投入,能干的年轻的都重组到了生产单位,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阵地发展严重不足,基础亟待加强。

结合中国水电一局有限公司基地管理处社区几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探索,笔者认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就要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为主导,以创建文化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社区稳定和谐为目标,以培养高水平的社区文化骨干为组织保证,扎实推进和谐文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社区文化才能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抓组织建设,建立有序的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基地处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和社区建设规划,量化硬件、软件指标,逐月、逐季考核,予以重点发展。首先要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使之形成基地、社区、小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形成党委、总支、支部牵头,相关部门科室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共谋发展的格局,不断把各项资源优势整合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2、要抓好阵地建设,搭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发展平台

社区文化阵地是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基本条件。为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要结合社区区域优势和实际,树立“共建共享、共促发展”的理念,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我们水电社区自成立以来,兴建了社区健身娱乐小广场,新建了阅览室和图书室,建立了文化宣传长廊。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社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良好功效。

3、要抓好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建设基础

社区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中老年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门球队,鼓励他们参加局内、外各项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其次要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中来。水电社区从2000年陆续开展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吸引辖区住户积极参与,为社区的平安文化献计献策,为弘扬平安文化各树一帜。在2001年有70户文明家庭、模范儿媳、模范丈夫的典型代表受到了社区的表彰,使平安文化成为水电社区的特色文化。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4、抓好活动创新,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活动是社区文化的生命。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也成为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我们逐步改变了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社区再就业中心这一载体,为待岗失业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解决就业问题;开展党员帮扶结对活动,弱势群体救助活动,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等,使社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作用更加突出。

5、抓特色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

第2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保稳定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不断深入,全面完成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任务,推动全省98%以上的村开展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开展“难点村”治理,我省被评为全国“难点村”治理先进单位。认真开展城市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省有9个城区、10个街道、30个社区被民政部命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进展顺利。社会组织建设健康发展,全年培育发展社会组织1500个,并积极指导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国首创社会组织党建“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得到民政部肯定。加强执法工作,依法查处了67个违法违规社会组织。成立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委员会,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促进了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保发展发挥新作用。加强民政设施建设,全年完成了240所敬老院、300所村级五保之家、25所福利院、33个殡仪馆、7所救助管理站、156个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加强行业经济管理,认真履行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培育等职责,促进了社区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社会组织中介服务业、殡葬业、福彩业的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民政行业经济实现收入40多亿元,缴纳税收3亿余元,其中福彩纳税达5000多万元。加强行政区划界线管理,开展湘渝线和省内5条市级、43条县级界线的联检工作,维护了边界稳定。

强基层呈现新面貌。全省有11个市州先后召开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党政主要领导听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民政工作,有13个市以政府名义出台了加强民政工作的决定。绝大多数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召开了研究民政工作的专题会议,并有40%左右的县市区出台了加强民政工作的文件。基层工作力量得到加强。全省乡镇民政干部增加一倍以上,社区(村)专(兼)职人员42776人。基层民政经费、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同时,抓廉政取得新成绩。在省纪委五次全会、全省作风建设特色工作推介会和省纪委派驻机构工作座谈会上,省厅均作了典型发言,并再获2009年度全省反腐倡廉先进单位称号。

会议安排部署了2010年全省民政工作。2010年我省民政工作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惠民生,着力提升“三个群体”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城乡低保困难群众生活补助水平。城市低保巩固应保尽保,全省月人均补差标准达到150元以上(含物价补贴);农村低保根据困难家庭收入测算情况,加大救助力度,原则上不再扩面,主要在规范管理、提高标准上下功夫,力争全省月人均补差标准达到50元以上。提高优抚安置对象待遇,落实和完善优抚安置政策,积极推行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提高救灾应急水平。进一步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弱势群体福利水平,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努力改善城市“三无”老人、孤残人员的生活。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力争全省分散供养五保户年人均供养标准不低于1200元。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各县市区要全面建立“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慈善医疗救助”五位一体的新型城乡医疗救助模式,实现“一站式”结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五保户在乡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疗“零支付”的做法。提高临时救助水平。

促改革,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效能。进一步深化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筹备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抓好821个“难点村”治理,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运行模式和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湖南特色的“社会管理社区化、社区管理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解决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发挥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观察点作用,探索试行行业协会、基层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新办法。进一步推进民政管理机制创新。

强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在农村要依托乡镇敬老院继续开展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使符合条件的乡镇敬老院逐步发展成为集院舍助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深化和拓展城乡社区服务。着力发展城中村、新建小区、困难群众相对集中小区、流动人口聚集小区等社区服务,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尽快融入城镇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加强和改进婚姻登记服务。推广结婚登记免费颁证制度,坚决杜绝借婚姻登记强行开展有偿婚姻服务等问题的发生。大力推进殡葬等公共服务。

夯基础,着力提升民政发展后劲。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实解决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和经费短缺问题,切实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促进基层民政工作全面提档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省本级继续集中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150所乡镇敬老院、20所县(市)福利院(福利中心)、20所救助管理站、15所殡仪馆和50个农村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示范化建设,提高为民政对象服务的能力。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抓规划,着力提升科学发展实力。做好执行“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尾工作。研究编制“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为完成2010年民政工作,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民政干部,一要服务大局,争取支持。要多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促进他们对民政工作更加了解、更加支持,力争每年党委、政府听取1-2次民政工作专题汇报,争取每年出台1-2个加强民政工作的政策文件,逐步帮助民政部门解决制约事业发展、影响工作开展的资金、设施、编制、体制等问题。要善于争取优惠政策支持。要抓住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搞好调研,深入思考,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谋划出一些好的点子、好的项目、好的载体,争取和吸引上级在民政领域进行投资、进行试验,从而获得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要继续争取多方配合支持。

第3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一、规定动作到位,落实要求扎实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实施办事处的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制定了《xx街道办事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推进流程表》等,对学习实践活动作了全面计划和安排;三是召开了动员大会。10月30日,召开全办动员大会,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动员部署。四是突出先进主题及时启动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在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办事处以“便民、为民、利民”为工作目标,树立了“开拓新思维、增添新活力、树立新作风”的学习实践主题,以此贯穿活动的始终,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办事处范围内全面推开。同时,办事处就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是围绕“社区卫生、城区拆迁、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其次是加强了案件督办工作。对近期需要重点督办的上访案件明确了任务要求。

二、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特色活动

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在区委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后,办事处迅速召开会议组织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进行全体动员,部署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二是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办事处在确定任务后,及时进行了宣传活动,通过橱窗、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广大居民群众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意义。三是突出学习,深化认识。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真正把学习组织好、带起来。要求集中专题学习有专人组织,有专人辅导,有重点发言人,有座谈讨论;个人自学有计划、有内容、有标准,人人建立专用读书笔记本;开辟学习园地,将各类学习资料陈列在书刊架上,方便党员、干部自学。通过学习、讲座和辅导,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重大指导意义的认识。四是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为强化服务提供保障。对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实施党政成员工作汇总制度,科室负责人周汇报制度,机关工作人员考勤制度,建立和落实定量考核、学习教育档案、述学等学习制度,完善出台了《机关考核意见》和《社区考核意见》。同时着手组织各科室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办事程序上网公开,主动接受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五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开通热线电话、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排队,分轻重缓急的研究解决。六是联系群众,体现特色。办事处处于基层工作第一线,人员少、任务重,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根据办事处的工作特点,在方案制定和内容安排上,保证完成上级规定的“动作”以外,从实际出发,设计了一些有单位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如开展“特困群众救助活动”,领导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发放救济金、慰问金,领导成员与特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最大限度的对特困群众进行经济、生活上的帮助;进行“三访四送活动”(访特困群众、访离退休党员、访下岗职工,送政策、送信息、送法律、送温暖),办事处将党员领导干部分成四组,深入社区,与“三访”人员交流、座谈,征求意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通过开展自选“动作”,使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有特点、有亮点、有针对性。

在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办事处积极开展了“爱民、便民、为民”活动。协助海北社区28户村民购买电动卷帘机37台,培训农民工100人,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4.4万元,积极转变种植产业结构,成立xx街道海北社区葡萄协会,增加葡萄种植面积38.6亩,现已达到217亩。为畅通干群沟通渠道,办事处在一楼入口处设立便民告示栏,将办事处需要告知和公示的内容及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张贴在醒目处,解决了群众上下楼问事咨询的问题,方便了办事群众;设立了群众热线服务电话,实现电话服务一话通;设立社区社情民意信箱,实现群众反映问题一箱通;组织包社区人员深入社区听民意、解民忧,实现群众反映问题直接通。同时,办事处在所属八个社区广泛开展了“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交百家友”的爱民、便民、为民服务,努力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就业、卫生、养老、救济、治安、计生、家政、外来人口与出租户管理等各类问题四十余个,在解决民生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三、下一部工作安排

1、优化发展:狠抓“六大能力”(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据腐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组织纪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广大机关干部在思想观念、思想境界、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办事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在全办全面实现作风好、形象好、效率高的工作局面。

2、改进服务:锤炼“四种观念”,(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观念、树立理清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观念、树立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干净做事、正派做人,兢兢业业为人民谋利益的观念、树立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观念),街道和各社区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各社区至少增设一个服务项目或服务实体。

3、整治环境:各社区对境内垃圾进行清理,加强日常管理和保洁,大力开展绿化美化、清除小广告、灭鼠和蚊蝇活动。加强物业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第4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第一,强化全局意识。XX县民政局以创新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把民政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去思考,与打造强势民政和构建***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和途径与民政业务工作融为一体。

第二,提高思想认识。正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在民政业务工作中的位置,局纪检监察室应主动作为,从思想政治建设上,增强全局党员干部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能力,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完善规章制度。县民政局非常重视建立完善党风廉政规章制度,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广泛群众的监督。一是服务诚信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机关干部的行为,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二是苗头预防制度。

第5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党的十报告强调了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1]报告对加强综合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政府应进一步推进部门体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在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影响和制约和谐西安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所以迫切地需要依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来促进西安和谐社会建设。

一、西安城市综合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安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现阶段城市基础公共服务管理还是存在矛盾,基础设施现状和公用事业的发展还落后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经济发展与高速的城市化之间的差距加重了城市综合管理的压力,给政府管理带来很多问题。部分网友总结出西安市“十大顽疾”和“火车站十大乱象”,被称为西安“双十乱”。2010年8月10日,西安市市委、市政府召开集中整治“双十乱”现象动员大会,拉开西安市集中整治“双十乱”的序幕。“双十乱”已经成为西安市的“牛皮癣”,严重影响了西安市的形象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占道经营、疯狂渣土车等都是城市管理中呈现的问题。

以新城区为例,每周开展2次集中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占道早市进行了取缔,先后取缔了非法占道早市2处,东一路、长乐西路、西京医院、康复路等地区出店经营28家,暂扣三轮车15辆,手推车7辆,非法机动车11辆。同时,加强建筑工地和渣土车管理,全区9个出土工地8个已安装自动冲洗设备、4个已安装监控设施,并投入使用,另外,5个建筑工地的监控设备正在安装之中。对全区的3家清运企业资质重新审定后,对所有渣土车及驾驶员按照“一车一档、一人一档”的要求建档造册,建立车辆档案402辆,驾驶员档案430人,加强夜间检查查处各类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595例,扣查渣土车28辆。

二、西安城市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职能范围不清

以渣土车为例,在2011年底引起了广大西安市民和市政府的关注,从西安市2011年媒体报道统计数据来看,就有51人因拉土车违规违章营运而不幸遇难。渣土车如此疯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拉土车的运营资质需经由西安市园林部门审批,而渣土清运是由城管部门管理,车辆违章是交通部门监管,权责分散是导致渣土车问题难以根除的根源。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城管执法处于城市治理的末端,直接面对的是繁杂的社会矛盾,承担的是政府执法职能中最艰难的部分,也是社会矛盾的综合聚焦点。”[2]因此,积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工作,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权责、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消息宣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西安“打包”获批的一系列政策十分引人注目,包括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增开大量国际航线、国家加大对大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投资引导等。同时,国务院批复并赋予西安一个全新的定位:国际化大都市。对于西安而言,这可能是城市扩大区域影响力的新动力,西安迫切需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才能把握这次机遇获得有效的长足发展。

2.相关机构间协调机制不顺畅

城管执法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大都是从其他机构分离出来的,这就产生了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协调、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城管执法的工作效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优势也难以显现。城管作为主体执法机关与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普遍的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指导、监督工作不协调等问题。如工地夜间持续施工造成噪音扰民问题,城管执法人员接到市民投诉后到达现场,发现施工方持有夜间施工许可证,建委作为发证机构与城管执法机关未及时进行信息共享所致。有的部门虽然表面配合,实际上是面和心不和,采用的方式是找各种借口不配合工作。更多的时候是问题出现后相互推卸责任。形成有利大家争、无利都不管的局面。如城市道路保洁,执法局承担着渣土运输车辆的沿途洒落泥土的处罚权工作,环卫处承担着道路的保洁工作。一旦出现道路污染,环卫处说执法局没有对违规车辆进行处罚或处罚力度不大,导致渣土运输车招摇过市、目无法规,沿途随意洒落泥土,破坏道路卫生。执法局却怪环卫处清扫泥土不及时,保洁不到位,从而影响市容市貌。部门之间的权力相争各有各的依据,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加上市委、市政府没有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使得部门权力相争难以协调。

三、西安城市综合管理改革途径探究

加强西安城市综合管理就是要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目标;响应十的号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自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能力,优化城市综合资源;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政府应加大力度,大力推进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改革步伐。

1.坚持依法行政

行政管理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程序,就不能有良好的治理。鼓励西安市民广泛参与公共治理,推动城市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实现公共关系的理性化,最终实现和谐西安。“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3]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并结合西安市城市综合管理的实际,在新形势下城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依法行政的科学发展观念。

2.坚持以人为本

人的因素决定着组织的成败,城市是由人组成的,以人为中心的改革,就是改革行政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促进行政人员的全面发展将会成为西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特别是改革行政人员的服务态度、行为以及群体的行为,以便达到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大力构建和谐西安,就应以满足市民的物质精神需求作为和谐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西安市民生活质量,保障市民的各项权益,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民。

3.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这为西安政府行政改革提供了指导要求及改革方向。以市民为本位,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政府服务宗旨。

4.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

指出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现实生活中社会不公正现象日趋严重,公共服务失衡严重,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为构建和谐西安,西安市政府应以公共管理部门为核心,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在基层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应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尽可能地保障市民享有同样的权益。政府应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市民人人享有公平公正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将政府的机构改革与公共服务产品优化结合起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产品。

5. 调整政府权限

政府对社会事务治理,是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互动的过程。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政府职责体系,规范垂直管理关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西安市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给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力的支持,确保公共服务的高效,同时推动发展,促进西安和谐。

6. 完善西安市政府公共服务运行体系

加大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必将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西安市政府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矛盾和问题,各个执法主管部门要把握住与市民经济、社会及生活权益相关的,易出现不公正的重点、难点问题,敢于面对问题,实在解决问题,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西安。

7.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

构建和谐西安、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能力的关键点是,民主决策制度不断完善,社区职能扩大化,社区在政府日常公共服务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社区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日益成为西安市政府民主自治、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改善和完善社区民主监督体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科学民主决策、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政府可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交予社区承担,社区居民间互相了解,积极参与管理,优化社区资源,化解社区内部矛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幸福感与归属感。

十报告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经济繁荣是西安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条件,我们要以经济的长足发展做为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就有强力的支撑。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报告摘选)[J].天津科技,2013,40(1)

[2]马怀德、车克欣.北京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思路[J].行政法学研究,2008, (2)

[3]曹现强、王佃利.行政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作者简介:

第6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党的十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基础。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区的和谐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

一、企业社区文化活动建设要与对职工思想教育培训相结合

社区文化活动建设是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企业要推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全面了解思想政治管理内容,合理做好企业不同职工工作空余时间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不同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崇高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员工的精神力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作精神和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思想行为准则。此外,还要在员工的心理素质方面加强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社交能力,帮助员工塑造良好的心理品格,保障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工作和生活,增强员工归属感,为企业创设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抓好企业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

通过舞蹈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学会舞蹈、热爱舞蹈、参与舞蹈,引领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文化生活、融洽邻里联系,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使社区内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氛围。为此,一是搞好主题活动,定期组织交流和比赛,积极参与高层次、跨区域的社区舞蹈赛事,推动全市各地舞蹈队伍的交流,提高城市社区舞蹈水平。二是搞好特点活动,结合节庆和地方特点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活动。三是搞好普及活动,以点带面扩大参与面、利用媒体宣传,走访活动,调动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舞蹈干部可采取“对口联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根据社区的需求,不定期地开展业务指导,以推动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繁荣。一些社区还注意举办少儿舞蹈培训班,通过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后,勇于体现自己的才华,会跳舞、能跳舞,能表演、会表演,使孩子真正得到规范专业的训练、在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素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高雅的气质。

三、立足群众需求,突出阵地建设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有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居民文化活动才能够有效开展,因此,在企业社区文化建设中单位一方面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对文化活动设施进行建设和有效利用,设立活动中心、俱乐部、文化广场、图书馆、阅览室、展览室、宣传橱窗等设施;另一方面要强化社区软环境建设,结合企业特点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方面出发,加强企业社区文化建设。二是抓好室内文化设施建设。在每个居民小区建立图书室、阅览室、文体室、健康教育室、职工之家、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三是加强社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社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办网上学校,建起企业文化网、法律服务网、网上学习园地,设置中华书库、生活健康、休闲娱乐、法律课堂、音乐欣赏、时尚解读、热点追踪等网络教育专题,随时随地为职工群众提供学习内容,使职工群众的学习交流更为方便,文化信息的传播互动更加快捷。四是积极组织创作优秀文化作品。社区要积极调动各方面文化力量,引导社区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相统一富含“油味”的优秀文化作品,传播先进文化,展现社区新风新貌,讴歌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让职工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提升文化素养。

四、企业社区文化要不断创新,完善内涵

第7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我区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归根结底在于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开创更好的发展局面,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充分体现实践特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人文*、科技*、绿色*"结合起来,与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转型、加快首都新城区建设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弘扬奥运精神结合起来,着力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做到查找差距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问题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以实践作标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新的高度上形成加快发展的共识。进一步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尤其要从六种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即从传统计划经济和重发展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增长轻节约的片面发展观中解放出来,树立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新观念;从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从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看摊守业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树立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从等、靠、要的"唯条件论"中解放出来,树立事在人为、关键在我的能动观点;从"唯上"、"唯书"的僵化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想、可以试",不断创新求变的求索作风;从单位、部门狭隘的利益观中解放出来,形成全区一盘棋、合力求发展的浓烈氛围。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高度上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继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开发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集体经济项目,提高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和改善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打造民生财政、效益财政和法治财政。扩大融资渠道,增加银行授信贷款额度;紧紧抓住国家和*市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拓展发展视野,加强与*军区、首钢、驻区企事业单位以及西南五区的战略合作。

二、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努力提升经济总量,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工作不动摇,结合首钢搬迁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狠抓落实,加快招商引资成果转化。加大对新引进企业主动服务力度,明确责任,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确保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对区级财政收入的实际贡献。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量,创新招商工作机制,营造全民招商工作氛围。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进一步调动全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挖掘招商引资潜力,整合招商引资资源,确保在20*年新增入区库2.18亿元的基础上再引进入区库税收1亿元以上。

强力推进,推动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继续坚持"招大商、引大资"的策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创新招商引资策略和手段,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在载体发展、特色产业集聚、人才引进等方面寻求新的政策突破,增强区域发展吸引力。加快项目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功能区招商引资平台效应。针对园区和各个商务功能区的发展规划和差异化定位,重点引进符合我区发展定位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加强项目前期准备和包装工作,全力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

深入挖潜,促进存量经济做强做大。认真做好驻区企事业单位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种重要区情通报和工作交流制度,积极为首钢、高井电厂和京能热电等驻区企事业单位搭建共驻共建、共享发展的高层次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驻区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完善落实我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中小企业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储备库,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强化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公平透明的政务环境,全面落实《服务重点企业暂行办法》,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打造加快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尊重创造、尊重创业、尊重纳税人的社会氛围。打造开放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强对各单位科、队、站、所的监督管理,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对破坏发展环境的坚决予以曝光,对造成严重损害的给予严肃处理。

三、坚持以功能区建设为依托,加快载体建设,大力夯实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加快功能区建设进程,强化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园区龙头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园区辐射产业基地,拓展服务空间,强化政策扶持,提升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意生态总部园"。北Ⅰ区刘娘府地块上半年完成控规调整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年底前完成土地一级开发,具备上市条件。积极推进新媒体基地项目建设,年底中区竣工;金榜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启动办理二级开发前期手续;西井地块通过遴选确定开发主体。南区完成概念性规划设计工作,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全年新引进企业500家以上,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力争突破*0家;园区企业收入和税收力争分别达到260亿元和7亿元,同比均增长25%以上。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申报争取市以上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

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力度。西部地区进入全面建设启动阶段。理顺体制,充实力量,建立强有力的西部开发建设队伍,统筹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地区部队、农工商公司、国企的积极性,形成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合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纵三横"路网建设,确保五里坨西路、五里坨路和黑石头村路完工。完成五里坨供水厂的项目包装,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投资。南宫小区年底开工建设,完成站前小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西部地区15万平方米定向安置用房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为西部地区提供拆迁用房,缓解拆迁难的问题。加快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加快运作天泰山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年底开工建设。积极研究与市土地储备中心合作进行西部地区土地一级开发的模式,推动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

继续推进两个休闲旅游区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以CRD为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各旅游景点道路建设,努力形成旅游产业链。积极推进东部现代娱乐旅游区建设,探索特色化经营模式,着力推进游乐园室内主题乐园等重点项目。切实做好首钢旅游规划,落实西南五区旅游合作机制,为把我区打造成京西旅游集散中心奠定基础。推进西部生态旅游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东中西部均衡发展。继续做强茶文化节、重阳登高节等活动品牌。

继续推进重点商务功能区建设。把银河商务区建设成为总部办公和商务金融启动区,万达广场、锡华大厦建成并全面运营。银河商务区完成总建设用地77%的建设任务。TSM商务区金鼎商贸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做好国际雕塑园地下商务区规划工作,确保项目完成上市交易并开工建设。力争完成苹果园交通枢纽商务区土地一级开发,实现上市交易,确保交通枢纽开工建设。京燕酒店商务区一期实现开工建设,南园大厦建成并投入运营。以搜狐游戏公司为龙头,打造我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完成京西会展商务区土地一级开发,加快项目运作,年底开工建设。

四、坚持以打造CRD主导产业为核心,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结构

实施《CRD建设行动规划》,依据CRD五大产业方向,进一步锁定首钢搬迁后的替代主导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商务金融产业,增强经济增长后发力。加强《关于加快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研究和利用,制定商务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商务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集中力量,突出发展商务金融产业。大力引进金融实体企业,使其成为我区经济发展色鲜明、贡献突出的龙头产业。加快京西会展商务区金融门户建设,开发建设各类全国性或大区域性要素交易平台,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逐步推动金融企业集聚,促进金融业的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彰显特色品牌号召力。做强做大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品牌,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内涵领域。加快*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推进园区北Ⅰ区刘娘府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整合载体资源,将产业培育基地建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信息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工具、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动力的新经济类型,推动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有序推进首钢新兴产业基地规划落实,积极参与首钢启动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培育力度。加强奥运场馆利用,加快西五环体育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体育创意产业,以处网络体育聚集区为平台,促进电子竞技、体育动漫、休闲娱乐等软件研发。力争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关村品牌资源凝聚作用,以园区为核心,积极凝聚培养一批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领域骨干企业。重点实施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项目,开发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五、坚持以重大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首都新城区建设步伐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努力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力推进首都新城区建设。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坚持以重点工程带动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十项重点工程:苹果园交通枢纽工程、阜石路二期工程、杨庄大街一期工程、京门公路新线工程、永定河二期综合治理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古城高级中学与古二小改造建设工程、*山医院医疗楼建设工程、京燕酒店商务区建设工程、金榜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十项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7*.5亿元,其中市政府直投资金*5.2亿元,将是我区建区以来投资最大、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做好永引渠南路、古城南街、苹果园大街3条城市主干路前期工作,力争完成立项,启动拆迁。加大协调力度,积极推进金顶北路等1*条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和古城消防中队建设,五里坨消防中队实现开工建设。

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办法。强化项目管理,依托重大项目,形成项目梯队。实施一批疏导性强的道路设施项目,带动性强的现代产业项目、功能性强的民生改善项目和生态性强的环境保护项目。深化土地储备工作,加快项目一级开发及上市工作。完善和强化资金争取协调机制,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率。加快推进衙门口工业用地、老古城综合改造、西黄村综合改造等项目一级开发工作。积极与市土地储备中心沟通协调,全面启动西山国际文化小镇等项目一级开发。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大市政理念,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奥运环境整治的丰富经验,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积极推进苹果园地铁周边等9处城市"边角地"整治工作,促进首钢完成"厂中村"拆迁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拆除违法建设工作,坚决遏制新生违法建设。继续实施靓丽工程,完成1*公顷的园林绿化和城市美化任务,加强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和夜景照明管理。加快推进水、电、气、热、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交通、防汛、供暖、人防和防震减灾等工作。切实加强水务建设,加快推进永定河治理开发、高井渠整治和西部水厂建设。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规划和控制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落实黄标车治理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六、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山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扎实做好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继续发挥首钢职工就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协助首钢做好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衙门口经济适用房竣工,两限房实现开工建设,进一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发挥区慈善协会作用,继续实施济困工程,加大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安排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专项资金2.1亿元,比20*年增加3970万元,增长23.2%。

坚持科教兴区战略,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落实和完善人才政策,建立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在户口迁入、家属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高起点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支持和发展一批国家和市区科技项目,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品牌战略,强化科技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数字*山"建设步伐,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巩固科普示范区建设成果,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改造建设3所学校。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区域特色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素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大力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全区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做好文物单位的保护和升级申报工作,完成新建区文化馆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规划整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继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加强医疗服务监督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动人口问题统筹解决。

理顺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区社会建设大会精神,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快构建社会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等五个体系,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系列活动,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做好第七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继续实施便民工程,安排便民工程经费5000万元,比20*年增加1000万元。进一步探索社区物业规范管理,实行社区居务公开,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组织,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使社区建设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安排社区建设专项经费6200万元,比20*年增加1600万元,增长35.3%。建立组织、激励和管理制度,推动社会志愿者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全面做好安全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高度关注民生安全,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严格落实消防、交通等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等六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山建设工作。全面做好人民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大接访成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力度,继续安排化解社会矛盾资金2000万元。

七、坚持以行政能力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使转变政府职能有新突破,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有新进展,服务能力和行政效率有新提高。

努力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观念,强化为市场、企业和人民提供服务的意识。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办事机制,形成依法、合理、快速、有效的一整套服务性制度、办法和措施。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

第8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一、20*年工作回顾

(一)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以“一带三区”功能开发为重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产业能级,保持了全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区级财政收入45.96亿元,同比增长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合力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切实做好入驻企业的服务工作,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引资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5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5亿美元。引进内资52.17亿元。完成楼宇招商25.4万平方米,“亿元楼”总数达到10幢。

重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金融、航运、中介、信息等行业优势企业加快集聚,现代服务业产业能级继续提升,引领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完成区级税收15.3亿元,同比增长63.8%。商业结构加快调整,品牌战略积极实施,新型业态不断拓展,全年新增国际知名品牌75个、品牌旗舰店5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5亿元,同比增长7.8%;“老字号”品牌新增区外网点193家。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旅游节、文化节和购物节等各类节庆营销活动积极开展,商旅文联动效应继续增强。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开发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竣工商办楼30.72万平方米,竣工住宅25.79万平方米。都市型工业持续发展,旅游纪念品产业实现销售62亿元,同比增长30%。

资源整合全面展开。按照合理配置与集约利用的要求,逐步健全资源整合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用房、闲置厂房、仓库等资源调查摸底工作,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调整配置总体方案。小东门街道社区公共设施布局调整稳步实施,豫园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法院、工商所、派出所等单位办公用房调整方案初步拟定,盐业银行、礼和洋行和大生大楼等3幢老大楼置换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集团改革稳步开展,在顺利实施端正置业与南外滩集团、源程置业资产托管和重组的基础上,完成了**置地(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国资监管力度继续增强,企业产权转让、资产处置、不实资产核销等工作进一步规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节能降耗工作积极落实。按照国务院及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时制定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加强对重点用能耗能企业的监管,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启动“五个一”节能示范项目。强化建筑节能管理,30个建筑项目通过审批验收。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节能意识。

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扎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与专项整治,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综合治理“虚假验资、虚设注册场所、虚报投资者身份”和无证无照经营、“吊模斩客”等违法行为,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二)城区建设和管理有了新进展

按照加快转变城区发展模式、提升城区功能、改善群众生活的要求,牢牢把握世博配套重大工程实施的机遇,深化细化城区规划,积极推进旧区改造,继续保持城区建设良好态势。坚持建管并举,注意从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问题入手,加大整治力度,城区环境面貌有所改善。

城区建设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全区合力,牢牢把握关键环节,努力克服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等困难,坚持一手抓推进、一手抓稳定,圆满实现了城区建设年度目标。

世博配套重大市政工程动迁和建设全力实施。切实按照市政府的节点要求,基本完成河南路拓宽工程,全面完成人民路隧道、昼锦路拓宽和外滩南北通道工程动迁,有序推进路二三期、南车站路、斜土东路—国货路拓宽工程动迁,积极配合轨道交通4号线修复和8、9、10号线站点建设。

功能开发项目加快建设。坚持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城区功能、促进城区持续发展的关键,积极抓好外滩沿*江发展带、南京路和豫园等重点地区的楼宇建设,外滩源半岛酒店等项目有序推进,创兴金融中心、华旭国际大厦、豫龙坊等10幢楼宇顺利竣工。

旧区改造大力推进。积极应对房地产开发调控的新形势,稳步实施旧改基地的动迁,基本完成老城厢露香园路一期等8个动迁基地收尾工作,全年拆除旧房42.82万平方米,动迁居民5506户。完成22个旧小区综合改造,受益户数达7142户。

城区管理得到加强。坚持从维护*城市“窗口”形象的要求出发,加大城区综合管理和专项整治力度,积极治理薄弱环节,城区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市容环境面貌继续改善。积极整治散发小广告、流浪乞讨等城市管理顽症,加强景观灯光和户外广告管理,加大固体废弃物和渣土运输污染监管力度,大力推进豫园、半淞园等市容环境示范区域建设,建成南京路示范区域和福州路标杆道路。

交通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主动应对外滩交通综合改造等大规模市政建设带来的影响,大力落实交通排堵保畅措施,维护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扎实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市政道路翻修和人行道改建工程按计划实施。继续加强社会机动车停车场(库)和道路停车、非机动车停放综合管理,静态交通管理有所改善。

环境质量有了新的提高。认真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工业污染减排和医疗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管理措施,加强餐饮油烟气和噪声污染整治,完成5个住宅小区生活污水二级处理设施纳管改造工程。绿化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全年新增公共绿地2万平方米,专用绿地1.06万平方米,屋顶绿化1万平方米。

民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继续加强。坚持平战结合、平灾结合原则,稳步推进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精心组织综合减灾知识宣传和演练活动,加强防灾设施建设与管理,积极落实预防“韦帕”、“罗莎”强台风的各项措施,城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和防火监督管理,大力整治各种安全隐患,较好地预防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三)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切实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城区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结合“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标志性区域创建工作,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继续得到弘扬。努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发挥全区合力,积极开展20*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宣传、志愿者选拔培训和服务活动,圆满完成轮滑赛事组织、社区接待和安全保卫等任务,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和*的文明形象。

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积极推进。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和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专业技术平台建设按期完成。积极发挥信息化在区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支撑作用,顺利推进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按期完成政务外网带宽扩容项目。不断完善实有人口信息库,建成来沪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建立“精品教育”指标体系,认真实施教育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完成*轮滑馆改建工程。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落实公共卫生保障措施,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医疗综合大楼改建和相关医疗机构整合工作,建成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发挥*文化品牌特色,精心组织国际音乐节、国际艺术节相关文艺演出,成功举办100多场广场文化活动,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在社会上取得较好反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独角戏等8个项目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外资企业拔河赛、南京路马路运动会、弄堂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成功承办“米高杯”第三届中国*国际轮滑公开赛等体育赛事。建成*体育中心并投入使用。

促进就业和救助帮困措施得到落实。进一步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深化就业援助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开展青年就业见习培训,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7683个,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指标;登记失业人数13228名,控制在年度目标内。及时解决176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双困”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大力宣传《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监察和专项检查,企业用工制度逐步规范,区属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开始建立。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措施,积极开展各类帮困活动,低保人员救助标准调整到位。新建豫园街道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全区已有8146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1600位老人使用“安康通”,“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活动惠及1025户居民。完善廉租房配租机制,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廉租房配租1157户,配租率达到100%。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多种途径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切实加强工作,进一步完善矛盾排查、领导包案、督查督办、初信初访和稳控劝返等机制,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待和“三访”集中整治活动,矛盾化解工作取得较大成效。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进一步落实各项稳控措施,圆满完成重要节点、重大活动的社会维稳和安全保卫工作。针对重点路段和重点场所的刑事治安突出问题,建立社会治安分级(分色)预警机制,强化防范措施,加大打击犯罪活动的力度,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总量降幅大于全市平均水平,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稳定局面。

社区建设不断深入。按照“地域特征相对明显,区位功能基本匹配”的要求,顺利完成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积极推进社区“三个中心”规范化建设,社区服务功能继续增强,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居委协调会、评议会、听证会制度,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坚持按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确保居民得实惠、提高受益面的原则,积极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老式住宅消防安全和公用部位整治等11项实事项目按期完成,居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一年来,区政府各有关方面为全面实现工作目标作出了不懈努力,国防教育、兵役、民族、宗教、侨务、台湾事务、保密、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四)政府建设继续加强

坚持以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为目标,按照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要求,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坚持从推进服务政府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要求出发,注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减少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为企业服务的能力。继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对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实事项目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运作机制继续创新。坚持从改进政府工作方式、提高政府效能、推进责任政府建设的要求出发,认真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加强政府规范化建设,提高了政府运作水平。注重把创新运作机制作为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的主要抓手,建立健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和商务楼宇建设推进机制。

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坚持从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出发,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决定,主动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重视和支持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与建议,全年办复人大议案1件、代表书面意见53件、政协提案182件。广泛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意见,重视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积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廉政建设积极推进。坚持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政府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关键,切实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积极开展“企业评政府、群众评机关”活动,坚决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政府形象有了新的改进。

第9篇:廉洁社区建设特色范文

这次学习培训分别赴深圳、香港、顺德、中山、珠海五个城市,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经验进行了初步了解和实地考察。了解深圳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深圳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有关情况和经验、考察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听取村领导介绍经验。参观香港市政建设设施、太平山顶、金紫荆广场及香港标志性建筑——香港青马大桥等。

二、主要收获与启示

(一)对照科学发展观,感悟经济特区的发展

深圳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以说,深圳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城市,是一种现象。“深圳速度”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标志。从根本上讲,深圳的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则是深圳快速崛起的真正动力。

一是发展为纲、紧抓不松。深圳的开放开发一开始就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大力引进香港的资金、技术、机器,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围绕发展是硬道理,紧抓硬指标、用硬手段、抓硬任务不放松,不断探寻适合深圳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改革探路、带动发展。深圳人能够始终发扬“敢闯、敢冒、敢试”的“三敢”精神,在总结经验中不断深化改革,提出准、快、深、细、大、坚“六字”方针。探寻深圳的经济发展,结合理论实践,深圳的经济发展源泉主要来自于五大发展动力,即: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教育和制度创新。

三是坚持开放、勇于实践。在坚持开放中,深圳人始终实践“433”发展模式。坚持开放,扩大开放,贯彻政策。

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城市,28年(1980年—2008年)的成功经验缔造了深圳独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现象,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深圳逐步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二)对照现代市场经济,感悟“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首先,香港是一个特殊的地方。香港地区辖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区,1997年7月1日,祖国。

其次,香港是一个特殊的经济模式。香港虽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极具特色和活力,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自由港,被誉为“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度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再次,香港是一个成功地方。之所以说香港是一个成功的地方,有它其成功之道,即:经济自由、鼓励竞争、实行法治和廉洁政府。香港在经济发展上除了具有资本市场成熟、法制完善、税制简单,以及良好的管治文化等优势,同时,实行“低税率、简税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信息自由流通,这不仅使香港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降到相当低的水平,而且使企业拥有充分的活力,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香港政府是法治政府,比较而言,香港拥有诚信和法治两大社会资本,香港法治被评为亚洲第一,在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评选,香港位列榜首。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的基础和现实比作为一个大城市的香港要复杂得多,难以简单类比。但香港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机制却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当前内地改革的主要聚焦点和首要任务。正是在这一点上,香港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三)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感悟壮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路

在这次学习考察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我们参观考察了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和中山市长洲社区,并聆听了社区主要领导介绍如何加强社区建设及如何壮大集体经济的作法和经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是注重经济建设。通过外引内联,加大创办村办企业力度。二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香港是发达的国际大都市,深圳和珠江三角洲都是内地最发达的城市,也是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每个地区的发展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包括政策和区位优势等。如何将优势转变为发展的现实动力,最重要的,就是塑造一个高效率的机制。我们##镇位于前旗境东部,离旗政府所在地55公里。从政策优势上说,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蒙东地区发展战略及自治区厅局帮扶,无疑都是对我们前旗乃至于我们##镇大发展和快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和挑战;从区位优势上说,我们##镇是前旗的“东大门”,是兴安盟、前旗、乌市联系扎旗的桥梁,交通便利,111国道和省际通道贯穿全境;从资源优势上说,我们##镇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26.46万亩。风能资源丰富,年有效风时达到2800小时。年平均积温为2193.7℃至2555.4℃,无霜期112至131天。发展工业条件十足,我旗的重化工园区位于我镇兴牧嘎查境内。

作为东北地区的科右前旗及##镇,我们不可能完全复制发达地区发展的环境,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关键在于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学习如何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机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深圳、香港、珠江三角洲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启示是:

一是要大力推进观念创新,跳出旧体制、旧工作方式方法惯性的束缚,切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用市场经济的观念研究解决自身的问题。

二是要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加快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上狠下功夫,创造一个激励人们创新创业、有利于市场主体成长发展的体制环境。这是我们和发达地区最根本的差距,也是振兴和促进我旗乃至我镇经济发展最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三是要着力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资源、能源的支撑已难以维持长远发展的需要,区域竞争的压力要求产业竞争力的大力提升,这一切都提出了优化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