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准则建设中的优点
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长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摘要:一是定位较准。将会计标准定位在“尽可能和国际会计准则(IAS)保持一致”上,充分考虑到了随着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信息技术推动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今后国际社会必将形成对国际会计准则旺盛需求的局面。二是制定的效率较高。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中,通过“拿来借鉴”,巧妙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的工作效率。三是结合国情,边制定边修改,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四是尽可能注重了《准则》和《制度》之间的衔接。五是准则简练、逻辑性强,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二、准则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一)探究不充分
笔者认为,在我国准则建设中对相关新问题的探究不是很充分。基本准则的搁浅、早期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即时废止、具体准则颁布后的随即修改以及目前准则和制度中某些规范的不一致等都是探究不足的直接结果。
不管目前具体准则已经取得了多么喜人的成绩,对准则理论探究的忽视始终是个缺憾!从逻辑角度看,作为一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应该有先有后,在目前国际上准则建设比较成熟的今天,“先探究理论,后形成准则”似乎比较符合逻辑,否则在具体的准则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准则体系的内在不一致而出现被动的局面。事实上,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建设中就存在这种尴尬的局面。比如在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具体准则的讲解中,多数都强调某项准则是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这无疑代表着准则制订的基本导向,然而,在具体的准则中却又尽力回避能够导致相关会计信息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而较多地使用能够导致一种可靠会计信息的账面价值,这种目前状况的存在应该是由于我国的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订之初没有明确界定准则制订的目标造成的。基本准则从颁布以后基本上就“丧失了功能”;财务状况变动表在颁布并对会计人员普遍培训后尚未实施应用就被废止;《债务重组》等准则在颁布之后一两年之内就进行了修改,还有准则和制度在某些方面缺乏衔接,比如固定资产,在其确认标准、应提折旧额、无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以及固定资产减值的判定标准等方面都出现了不一致等现实,也都是对国情探究不透彻、匆忙上马造成的结果。
(二)《准则》和《制度》的关系不够清楚
准则最初是作为指导会计制度的规范出现的。根据当初会计制度体系的设计,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起点是《会计法》,会计准则是在《会计法》指导下制定的原则性的会计规范,而会计制度是在会计准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的会计规范。这样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应当由三个层次构成摘要: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它们之间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各有所用。然而,从目前实际的会计准则来看,很难验证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摘要:1、现行的会计准则实质上和制度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不存在谁指导谁的关系2、从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来看,它由三部分组成摘要:正文、指南和讲解。指南中详尽地阐述了准则的运用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会计准则具有了可操作性。如此下去,未来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之间的最大区别恐怕只是会计科目的设置、解释和运用了。
(三)在可能的情况下,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不彻底
我个人认为,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建设目标应该坚持这样一条原则摘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和IAS等国际流行的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当条件不具备时,应该考虑符合我国国情的非凡做法。但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仍然保留了一些我国过去一直流行的、但并非合理的会计惯例。以存货为例,从国际惯例上看,低值易耗品不属于存货,价值低时可直接计人费用,价值相对较大时应该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原因很简单,因为低值易耗品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它是一种劳动资料。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将低值易耗品作为存货来处理,而且至今仍保留了这一特色做法。另外,我国存货准则中单独规定了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而除此之外的存货采购成本同时还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从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发达国家会计准则规范的存货采购成本来看,它们对商品流通企业和非商品流通企业都没有进行区分,原因很简单,存货的采购成本没有理由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而我国保留了这一独特的做法。
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准则中保留这些特色的做法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它反映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在可能情况下的不彻底。总之,从长远的眼光看,准则中保留一些没有必要保留的“中国特色”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国情答应情况下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
(四)不同会计准则讲解的风格不完全一致,讲解的内容也不够充分
本人在对具体准则进行比较探究中注重到,我国具体准则在讲解中没有注重保持一致的风格,这使人感觉整个准则体系有失严密性和严厉性。比如,在对于准则制定中究竟如何和《制度》进行协调和统一的新问题上,《存货》和《固定资产》准则中的阐述风格完全不一样。在《存货》准则的讲解中,多处考虑了《制度》中的做法,并经常使用“为了和《制度》保持一致”等语言以尽量和《制度》取得一致;然而在《固定资产》准则讲解中,几乎没有一处阐明该准则应该和《制度》相一致的观点,而且每当解释制度和准则对固定资产规范上的差异时,准则中总是使用“《企业会计制度》也仅仅规定了……”这样一种明显带有局限性语气的语言。又比如,我国许多准则在讲解部分都有有关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对某个准则相关规定的说明以及我国相同准则产生某种具体规定的简单思路,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讲解风格,既有利于人们充分理解和熟悉有关准则,也有利于社会对准则制定的恰当性做出判定。但本人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准则讲解都是这种风格,比如《建造合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准则几乎没有这部分的说明。
中国准则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正文之后的指南和讲解,这多少有些国际会计准则流行模式的“味道”,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准则的讲解部分对相关新问题及说明还不够透明。比如,尽管我国多数准则在讲解部分都有国际流行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说明和我国产生某种规定的一般思路,但几乎所有已颁布的会计准则中都没有解释准则的立项经过、制定背景、主要反馈意见、主要分歧、官方态度、决断依据等准则制定中深层次的内容。
三、对会计准则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有计划地组织会计准则的研讨,确保会计准则的基础探究
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中国会计界的一件大事,是会计准则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严厉而重要的新问题,不是几个人、几篇文章就能解决得了的新问题。因此,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经常性的课题探究、专家研讨,并组织调查小组不断地深入实际,调查探究和准则相关的一些重要新问题,使每一项准则的立项、颁布和修订都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从而确保会计准则的质量。
(二)充实力量,逐渐完善准则的制定机制
我国会计准则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探究实力及科学合理的准则制定机制。只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力量在实质上增强了,才有能力进行充分的理论探究、国情探究以及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探究;只有逐渐完善现行的准则制定机制,包括如何立项、如何定位、如何协调等,才能保证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三)尽快研制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目前,我们已经正式颁布了16项具体准则和一个非常全面的、有实质性规范功能的《企业会计制度》,而且还颁布了一些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应该说在全面建设中国准则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走了近一半的路程。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目前已经颁布和正在颁布的具体准则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及原则,立即进行归纳、探究和制定我国的概念框架或者试行草案,以此作为指导未来一系列准则的基本依据。
(四)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还应注重以下新问题摘要:
1、会计准则在颁布时应该继续坚持“准则——指南——讲解”的一贯风格,而且要注重这种风格的一致性和阐述、讲解的透彻性,以会计人员能够操作为标准,为将来最终取消制度做好预备。
[关键词] 会计准则;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早在1997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ArthurLevitt就发表了题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之后又提出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三个标准,但并未引起国内的高度重视。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方才清晰地意识到,如何制定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如何寻求会计信息的透明化,是决定全球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能否平稳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针对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要求及我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策略建立一套较完善、科学、便于施行的会计评价也是目前此类研究的重心。
二、会计准则评价内容
(一)对准则的颁布背景进行评价
一项准则的颁布或修改,都具有各自的背景与意义。例如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就是随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法制化和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呼声日益高涨,国际财务报告的影响逐步扩大等因素的出现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再如,公允价值最早于1998年出现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等具体准则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大量公司通过滥用公允价值来操作利润的现象,因此在2001年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回避了公允价值部分。但公允价值仅仅是一个计量工具,操纵利润是上市公司的不当行为,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存在着问题或漏洞。所以,不能因为存在着利用会计估计来操纵利润的现象便将公允价值的意义彻底否定,公允价值计量与利润操纵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仅是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而非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由于其广泛性,自2006年颁布新准则起,公允价值一直被分散于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他具体准则中,并无一项单独的具体准则对其计量方法、披露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因此,财政部于2012年5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2014年出台。由此可见一项准则的产生是与经济大环境的推动和国家政策调控不可分离的。对会计准则的评价也必须包含着其颁布背景是否成熟、颁布时间是否合理等等因素。
(二)对准则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
1.会计准则须具备理论基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体现在: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预测未来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以及解决会计准则潜在的问题。它是联结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的核心。会计准则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一方面可以使得准则更具说服力、逻辑性,利于准则的施行,另一方面可验证财务会计框架的完整性、层次性。会计准则的制定离不开理论为基础,而财务会计框架的创建也离不开准则的支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印证。
2.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必须公允
加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是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必然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只有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适应实务需求的会计准则才是高质量准则。所以这就要求公众参与其中,对准则予以关注,才能更好地提供评价意见。财政部2003年第21号文将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阶段。就我国现状来说,不论从时间上范围上,公众很少有机会将意见真正地传达到准则指定机构,甚至根本不了解国家正在修订哪项准则。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须延求意见的时间、扩大征求意见对象的范围,让准则的制定更加公开透明。
3.会计准则须具有可理解性及可操作性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并不高,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须要建立一套易于理解的会计准则。这里的“易于理解”体现在简洁、透明,使得会计人员能够讯速地将会计准则与实务结合起来。目前部分会计准则为追求严谨而忽略了易于理解的要求,甚至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必须借助辅助工具帮助理解,这种会计准则的表达显然需要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评价体系做出改善。
据资料统计,在我国477万企业中,小企业占97%,其从业人员占52%,资产总额42%。我国自2003年起就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法与支持意见。然而,小企业仍面临诸多困难,如自身管理水平不高,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风险管控能力较差等。这样如果让小企业也同样遵循一套同样的会计准则,无疑将会对小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国家在2004年针对小企业的特点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但其核算难度仍然偏高。经过不断修改,终于于2013年1月1日在全国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分离。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如不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那么必然会对准则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一项或一系列准则若在实务界出现难以理解,难以操作,难以适应当前政策需求等现象,那么对准则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制定都是必然的结果。
(三)对准则的充分披露与否进行评价
依旧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例,2014年之前会计准则中虽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但对公允性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而且在实务界,仅仅发达市场的公允价值才会显得比较容易地确认,而在不发达的市场中,“自愿”二字的定义实属困难。因此大量通过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可通过公允价值计量体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市场监管等方式达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真正目的,使得企业经营活动更加真实公允,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经过不断地实践、评价、完善之后,我国方才于2014年出台了较为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四)对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会计准则的目的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便向企业的投资者及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供其做出决策。只有及时地检验和评价准则的实施效果,才能确定准则是否在当前环境中达到了其预期的效用。如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某一项会计政策,是否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地发展。(根据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不得转回。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遏制了企业通过转回资产减值损失来虚增利润的不当会计行为。)一项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优劣,有两项决定因素:一是准则本身的质量高低与否,是否能够适应国家的政策需求;二是国家监管程度,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等因素。而我国的会计环境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善的,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准则评价体系予以辅助,正如上文所述。
三、完善会计准则评价的相关建议
(一)会计准则评价机构的设立
为了将会计准则的评价正规化、日常化,设立一个负责对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搜集、评价、报告的专项机构是有必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有三种设立方法是可行的:
1.在会计准则委员会下设专门的评价小组。这种设立方法的优势在于:权威性强、搜集广度强、节约成本。而劣势同样明显:由于评价小组与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上下级隶属关系,或许会因其利益导向的关联而无法对准则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容易受到上级的干涉。
2.在民间设立会计准则评价机构并单独对社会评价结果。虽然这种设立方法不受到上级干涉,无利益导向的影响,使得真实性大大增强,但不可能具有财政部所设立的评价小组那样针对全国所有企、事业单位的搜集范围。另外,民间机构的经费来源,权威性不强等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3.由会计准则委员会授权某一民间机构进行评价反馈工作。这种方式综合了以上两种设立方法的优势。可将其内部分为信息搜集机构及信息评价机构,并按职能详细划分,对准则的实施效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潜在的威胁、可能的解决方案等分别进行跟进研究并及时上报给会计准则委员会寻求处理意见。
综上所述,民间单独成立评价机构显然是其中评价结果最真实的设立方法。但就我国目前来说,对会计准则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各方面均不够成熟。个人认为官方授权民间机构进行评价的设立方法是当前比较可行的,比较适合国情,而随着我国会计准则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应向民间单独设立评价机构逐步发展。
(二)参与评价人员广泛性的加强
为使评价信息更加完善,建议更加可行,单单依靠会计准则委员会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企业界、学术界、银行、事务所及个人参与评价。毕竟实务界与理论界对会计准则的看法均有不同,对其实施效果的评价自然会有各自的看法。另外,目前由财政部举办的会议或研讨很多学者或个人都不愿知无不言地谈论自己的看法,甚至不愿参会。由民间机构举办的研讨会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情况。这样可以提出更多的研究思路、解决方案,集思广益,大大缩减研究进程。
(三)业务评价流程的完善
为了使对会计准则的评价信息及意见及时地反馈到上述的评价机构手中,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业务评价流程是有必要的。然而我国的信息上报制度在各方面都并不完善,上报过程中信息缺失、信息伪造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在反馈过程中彻底杜绝。但短时间内完善我国信息上报制度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通过责任细分、设立奖惩制度、简化上报层级等方法对业务评价流程略作完善,提高会计准则评价意见反馈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四)分析处理机制的建立
为了使反馈到评价机构手中的会计准则评价意见更加有效,筛除不必要的信息,建立一套评价意见分析处理机制是有必要的。信息搜集广度与杂乱性是正相关的。首先需要将普遍性的信息备案,其中具有明显研究价值的信息可直接上报,与财政部直接沟通,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其有效性。较为复杂的可经过学术讨论,并出具解决意见后上报。经过筛选后剩余的个别问题可酌情予以保留。
[参 考 文 献]
[1]Arthur Levitt:The Importance of High Quality Standards. Accounting Horizons.1998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
[3]裘宗舜.论高质量会计准则[J].上海会计,2003(11)
[4]朱星文.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中国视角[J].当代财经,2009(2)
[5]罗映红.高质量会计准则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稳健性《新会计准则》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发生转变。随着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也开始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引入了稳健性原则,这体现了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开始趋同。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成长和壮大,会计改革成为必然,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信息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又称为谨慎性,是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惯例,在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交易和对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需要保持谨慎性,不要对资产或收益有过高估计,对负债或费用也不可低估”。会计信息稳健性是表现在不同的财务报表中,为了明确会计稳健性在不同载体中的表现,又将其分为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其中,条件稳健性主要是针对利润表稳健性而言,无条件稳健性是针对资产负债表稳健性而言的。
二、会计稳健性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种规范原则,同时也是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中的一项计量属性。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变革,会计稳健性在其中的体现也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至1991年。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会计制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一会计制度中,首次引入了稳健性原则。比如在对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中,提出了折旧直线法,可以经税务局批准后使用加速折旧法或其他折旧方法。
第二阶段:1992年至1997年。随着外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大量出现,财政部在1992年11月30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核算原则之一。这时的会计稳健性运用并不广泛,还有很多局限性,只是针对企业在应收账款在坏账计提时要进行严格比例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方面。
第三阶段,1998年至2000年。1998年,财政部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投资》等会计准则。此次改革扩大了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运用范围,比如明确了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企业在提取比例上有了更大的自;加速折旧法不在只局限于高科技企业等。
第四阶段:2001年至2006年。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信息稳健性做了重新表述,强化了会计信息稳健原则,以此防止一些上市公司进行人为的操作利润现象的产生。
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2006年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稳健性作为信息质量特征明确写入基本准则第二章。此次变革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改革的一个新亮点。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引入中采取了由稳健性适度向公允价值过渡,逐步实现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念,成为从“成本”到“价值”转变的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稳健性表现的核心思想。
三、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
在会计准则的不断变革中,会计稳健性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其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的影响既有强化,也有弱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稳健性的强化作用
首先,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中的投资核算方法做了变动,调整了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将旧准则中采用的权益法改为成本法进行核算,这种方法,使投资方在实现净利润的确认收益时,不会有超额或提前分配的问题产生,对投资收益确认更加稳健;其次,对资产减值准则方面,只允许计提,不允许转回,增强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降低了长期资产减值的调节功能,使得企业在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方面更加真实稳健;第三,在商品收入确认中,要满足商品所有权的风险是否转移、相关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是否继续保留商品管理权等条件,否则不能确认;最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要采用账面价值为计量属性的方法,在合并过程中,不确认商誉和交易损益,避免高估资产或收益的现象发生。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稳健性的弱化作用
首先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是新准则中的一大亮点。新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公允。比如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投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换中,要采用公允产值计量进行损益确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会计稳健性的要求;其次,新会计准则担心企业低估企业当期收益,而无法真实反映存货的期末价值,对其取消后进先出法,这对企业财务在出现风险和不确定性方面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对于企业所接受的捐赠,新会计准则认为这是偶发性的得利,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而是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会导致利润的提升,美化利润表,弱化会计稳健性;最后,对于自创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确定中,新准则采用研发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制度,在满足资本化条件下,允许资本化,并将其转入无形资产的账户,如果不满足条件,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四、结束语
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在不断的改革中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同时需要进行执行机制的改革,为准则的执行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系统,这样才能真正促使会计信息稳健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会计准则与当前税务处理的关系
以往探讨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时,总是将重点放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否等问题的讨论上,忽视了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这一现实问题的研究,致使在实务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如在流转税方面,首先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增值税与会计确认如何协调。目前我国增值税的进项税抵扣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的,即本期应交的实际税款是以销项税减进项税来确定的,而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则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这样就使得相关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次是营业税与会计理论上的矛盾。比如,房地产交易要征收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及房契税,而资本权益交易却不征任何税款,这样从会计理论上看就违背了资产交易与资本交易的统一性原则。导致一些经营者利用会计手段变资产为资本,然后再进行交易,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在所得税方面,当前的一些承包、租赁经营方式与会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具有矛盾性,如经营承包是以承包人为核算对象的,而会计上则是以企业法人为依据,这就容易造成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又如,在征税时,税务部门以会计期间为征税期,而经营承包却要以承包期间为依据,这就容易产生国家利益与企业及承包者利益之间的矛盾。为协调这些关系,一方面在具体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的同时,国家税收立法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税务处理使会计准则在宏观上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微观上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二、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关系
首先,相对于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在时间、层次内容和实际操作上都显得滞后。会计准则作为审计准则的依据,若不能与审计准则配套协调,将会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会计准则制定的速度。其次,在颁布会计准则中所采取的原则是先上市公司后一般企业,先急后缓。这是符合实际的,但审计准则是全方位施行的,这样会计准则在“重点与一般”的处理原则上与审计准则就出现了差异。此外,会计与审计准则在对待公允性原则上也有出入,如会计准则较少运用稳健原则、表外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能很好地反映无形资产的创利能力等;同时会计准则提供了较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他们必须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来支持所发表的审计意见,这样必然加大审计成本。对此,如何协调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间的关系,就成了当前会计准则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
关于会计制度的存废,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取消会计制度,统一执行会计准则。如果涉及到有关方面的利益问题,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增加企业的选择性。可要求企业优先采用基准处理方法,在特定情况下才允许采用备选处理方法。另一种意见是,在会计规范中明确区分两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关系,对于公司制企业要求按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操作,其他企业则暂不采用会计准则,继续执行行业会计制度。我们认为较好的办法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率先取消会计制度,执行会计准则。这样会计准则制定的步子可以加快一点,尽可能与国际惯例接轨。一些运用会计准则暂时有困难的中小企业仍可按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工作。一些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可按会计准则的要求来规范其会计工作。
四、会计准则与证券交易管理的关系
在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与证券管理的关系非常密切,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证券管理和证券交易服务的。证券上市公司依据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与报告才能提供真实、可比的会计信息,为证券投资人所信赖,也为证券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对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平合理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证券管理部门也颁布了一些含有会计规定在内的证券交易法规,以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还颁布了一些直接与会计相关的条例,以规范股份制企业的会计处理,加强证券市场管理。
五、会计准则与财务法规制度的关系
会计准则与财务法规体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现行的财务法规虽然已经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但由于许多法规与公司法、税法体系等相互重复,随着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它们之间的矛盾将变得非常明显,显然实施具体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应该实行财务法规制度。同时由于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主要在于企业内部,因此财务法规体系的最终消失也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六、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问题
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会计准则目标问题。近两年,理论界对会计准则目标提出了许多观点,如“双目标论”、“统一论”等。有人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提出会计准则制定目标同样是由“效率、公平、稳定”所构成的,许多会计准则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学的理论加以论证。我们认为,构成会计准则的目标具有层次化特征,从会计准则的性质、功能来看,可将会计准则目标划分为规范目标、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三个层次;从会计准则的运用与发展角度思考,可划分为制定目标,运用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层次。事实上,会计准则目标从总体上看只有一个,即规范会计核算、协调会计行为。所谓层次化目标只能是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而展开的,并且这一系列目标不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而是在同一时期反映总体目标的几个不同侧面,研究会计准则目标,揭示其层次性,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有效实施。与目标相关的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是公众利益;二是认为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应是以政府利益为主的公众利益;三是认为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是要促进经济运行合理化。上述第二种观点更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债务重组处理方法变化产生的影响债务重组又被称为债务重整,指的是债权人在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时候,债权人根据和债务人所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这也就是说,对原定债务偿还条件进行了修改,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与原协议不同的,均作为债务重组。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对上市公司进行新的债务重组也就意味着只要债权人做出了让步,那么该上市公司由于债务重组所获得的收益将会算作当期损益,并且最后进入企业利润表。对于那些无力偿还债务的公司而言,如果能够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那么这部分收益将会进入当期的利润表中,有可能会使每股收益水平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也就等于给了这些公司蓄意包装利润的机会。也就是说,债务重组使得很多公司对正常的经济状况不能进行真实的反映,会导致投资者判断失误,所以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对债务重组公司的审核和监督,从而对信息的准确披露进行确保。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资产减值指的是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比其账面价值要低。资产的公允价值将处置费用减去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较高者确定可收回金额。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不得转回计提的减值准备,只能对相关资产进行处置后,最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差异的实质性因素之一。《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不能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范围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子公司、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该准则适用的资产范围,而能否转回其他资产还需要根据与之相关的其他具体准则的规定。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的一大途径进行的截断。新会计准则要求在附注表中披露与资产减值准备有关的信息,这能够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上市公司应对策略建议
(一)更新会计观念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及在上市公司实行之后,上市公司应该尽快将会计思维进行转变。作为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的文化产业应该把新会计准则颁布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契机,并积极的在企业内部推行新的会计准则。利用新会计准则对风险监控进行强化,根据市场环境以及客户喜好的改变对公司的资产与负债及时地进行动态调整。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新会计准则和文化产业单位规模及特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能够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高并对公司会计信息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同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能够不断提高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促使其治理模式国际趋同。
(二)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等精神方面需求越来越大,对文化产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而文化产业中相关人员对新准则的掌握程度将会对新准则的实施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上市公司是新会计准则执行的主体,首先应该对人员培训进行准备,使财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能够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将其与旧会计准则的区别进行掌握;然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准备好新会计准则中要求披露的以前从未披露的财务信息。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因为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大环境下,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这有利于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形成,能够对新会计准则的合理运用和有效实施进行有效的确保,不仅能够保证文化产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还能不断提高我国会计职业界的透明度和执行水准。
三、结束语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公认会计原则
本人经常到各类企业进行审计工作,与企业会计人员有较多交流,发现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概念模糊,交叉使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或只使用会计制度,或只使用会计准则而全盘否认会计制度。那么,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后,会计制度是否还在执行?在执行范围上有哪些规定?本文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会计人员有所帮助。
一、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含义
(一) 会计准则的含义
会计准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会计准则是指从会计理论到会计实务的一种指导方针,涵盖面较广,比如从理论性阐述到具体的方法、规则和程序等规范都属于广义的会计准则;狭义会计准则一般是指那些具体的准则文件,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我国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等。
会计准则实际上也就是会计原则,比如国际上称其为公认会计原则。美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如何确认、计量和记录以及揭示资产、负债变动的一致性意见。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在明确了会计目标的前提下,主要规范了以下内容:
1.会计核算基础;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会计要素;4.会计计量;5.财务会计报告等。具体会计准则是依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及程序作出具体规定。
(二) 会计制度含义
会计制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会计制度应包括国家制定的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则、方法、准则、程序及单位内部会计制度。也就是说,会计制度不仅包括了所有的涉及会计工作的会计准则、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算制度等,而且也包括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我国《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这里所称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广义上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必须明确的是,在我国实务界,人们习惯上所称的会计制度往往是指狭义的会计制度。狭义的会计制度是指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比如,已经废止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等十三个行业的会计制度,还有2000 年 12 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2004 年 4月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已废止)、《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废止),这些会计制度主要就会计科目应该如何设置和使用、会计报表有哪些格式,以及会计报表各项目应如何编制进行了详细规范。它是以基本会计准则为依据,按会计法的要求而制定的。
可见,广义上的会计制度,不仅涉及会计核算制度,而且还应涉及会计组织和会计管理制度等内容。因此,会计核算制度不等于会计制度,也不等于财政部颁发的行业会计制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二是财政部颁布的行业会计制度,三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二、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首先,应该理清准则与制度的区别。《辞海》对制度有如下解释: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二是指管理者制定的法规;三是指管理者做出的规定;四是指规定品级的服饰;五是制作;六是制作方法;七是规模、样式。而《辞海》对准则的解释是:人们言行等所依据的原则;可见制度与准则相比,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制度更具刚性,准则只是原则。
其次,我们分析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其一,二者都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都是用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会计标准,其目的都在于确保企业会计核算能有序地进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或利益相关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其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区别也是明显的。要想弄清二者的差别,必须分析一下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会计行为中各自所发挥的功能。
(一) 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会计行为中的功能
概括地说,会计核算程序是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首先,确认要解决的问题是判断一个经济事项是否进入会计系统、何时进入会计系统、以何种会计要素进入会计系统。可见,会计确认就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准则规定,结合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进行职业判断的会计决策过程,它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始终。计量则是在确认之后的具体行动,通过计量将交易或事项等内容进行量化。由于确认与计量是会计人员对经济交易事项进行职业判断的决策过程,所以有的学者把确认和计量的过程称之为会计决策过程。
什么是记录和报告呢?记录是完成确认和计量这两个程序后,对日常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采用专门的方法在账簿中进行记录、计算的过程。报告是指会计人员以会计账簿记录为主要依据,采取一定的方式将会计数据和信息进行列报。从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记录和报告就是将会计决策付诸行动的过程。具体表现就是如何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如何设置和填制会计凭证,如何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以及如何设置报表格式和如何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决策是会计行动的前导,并引导着记录与报告,所以有的学者把记录和报告过程称之为会计行动过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会计行为中各自所发挥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再接着分析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差别。
(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及侧重点
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会计制度,其所规范的内容都离不开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环节。但二者所规范的内容及其侧重点是不同的。会计准则是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进行规范,而在报告环节上只侧重在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可见,会计准则重点是规范会计决策的过程。而会计制度侧重于会计记录和报告这两个环节上,比如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方法等。
在指导思想上,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基本原理、原则、概念为导向,其指导思想倾向于指导性,给会计人员一定的灵活空间;会计制度的制定则是籍以规则、规范,形成指令性的制度。另外,会计准则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方面的规定相对比较抽象,较为原则化,运用时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而会计制度在记录和报告方面的规定比较具体,容易理解和操作,是一种技术性规范。
三、 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是必然的趋势
从 2000 年开始,我国建立了三大会计制度,即《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废止)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已废止)。为顺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实现国际趋同化,从 2006 年我国陆续建立健全了会计准则体系,包括 1 项基本会计准则、38 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其中,基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小企业),而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则在上市公司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并同时指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14 年后增加了 3 个具体准则,修订了 5个具体准则 ;2011 年 10 月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指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范围仅限于小企业,同时废止《小企业会计制度》;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同时废止《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可见,准则制定的当初,规定强制执行的只是上市公司,而其他企业则是选择执行,并非是强制执行,目前一些大中型企业也都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但是目前的情况又什么样呢?是不是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强制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而不再执行会计制度了?还有哪些企业仍在执行会计制度?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关部门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或说法,也没有见到权威的统计数字。本人在进行审计时发现,有的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有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通过对这些执行会计制度的企业的调查发现,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比较模糊,有的会计人员不知道本企业到底是执行会计准则还是执行会计制度。
在会计理论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是并存观、融合观、替代观的争论一直存在。本人倾向于后者。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投资主体多元化,交易向自由化和多样化发展,使企业新业务层出不穷。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一些会计规范尚没有涵盖到的经济业务时,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进行恰当的处理,而这些新型问题靠会计制度的刚性规定是难以应付的。其次,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全面深化,市场经济突破了所有制、行业、部门的界限,企业的自主性愈来愈强,为了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人员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灵活地进行职业判断,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比如,从会计政策选择上看,当同一经济业务允许采用不同的会计原则和具体处理方法时,企业就面临着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企业要积极运用会计准则的灵活性特征,依照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决策理念来选择适合本企业要求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去处理复杂多样的会计实务问题。而会计政策选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靠会计制度的指令性是无法做到的。
四、 结束语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采用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尽管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现象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会计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将不断地被强化,会计准则必将完全取代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J].会计研究,2001(1):4.
[2]张建宗,赵景阳.浅析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J].中国证券期货,2013(5):158.
[3]高玉咏,高玉琴.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6):175.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测定方法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近年来国内会计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2010年4月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进入后续趋同与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此阶段,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测定方法,可以从准则趋同测定和实务趋同测定两个方面进行划分。前者主要是采用赋值分析法、距离法、模糊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在准则具体条款上比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异同;后者主要是利用上市公司(AB股公司和AH股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净利润差异、价值相关性、盈余质量差异、经济后果等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效进行检验。本文在回顾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测定方法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评述各测定方法的优劣,并指出此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和未来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准则趋同测定方法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自身差异进行检验。王静和孙美华(2003)采用赋值分析法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异同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差异程度对各对比点赋予不同的分值,据此计算出各具体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度,最后将单个准则的协调与趋同度加权平均后得出我国会计准则的整体协调与趋同程度。其研究结论认为,我国当时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存在一定差异。王新建(2005)同样采用赋值分析法对两者的趋同度进行度量,得出当时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已经达到中度协调的结论。王治安、万继峰(2005)等运用平均距离法和判定分析法代替Rahman的马氏距离法分别测定了我国会计准则计量要求和披露要求的国际趋同度,得出总体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趋同程度较高,但仍存在适度差异的结论。上述研究主要针对2006年准则颁布前中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研究,为我国会计准则具体条款的趋同效果提供了量化证据,但此研究的明显不足在于主观性太强,各具体准则对比点的选择和赋值更多的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并且在计算方法上使用加权平均法使得正负赋值相互抵销,从而削弱了研究结论的权威性。
2006年准则颁布后,杨钰和曲晓辉(2008)以修订的Jaccard系数在区别准则“缺失”和“分歧”两种情况下,借助两种趋同度指标揭示了准则差异的不同成因,并以资产计价相关准则为检验对象,分阶段检验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趋同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张国华、曲晓辉(2009)采用相对指标代替绝对指标运用配比法和模糊聚类法,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体系的单一准则进行对比赋值,计算出单一准则的趋同度,然后根据不同的隶属度进行模糊聚类。其结果表明存货和无形资产准则的趋同度较高,而后是收入准则、固定资产准则。这项研究与以往不同,对比点的赋值并不影响对比结果,增强了研究的客观性,但是由于此研究主要是进行新度量方法的初步尝试,所以只是度量了存货准则、无形资产准则、收入准则和固定资产准则的趋同程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总体上,对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的理论测定方法,国内学者进行了重要探索,逐渐实现从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的转变。但由于此领域的研究一直未成为研究主流,所以现有的理论研究方法显得比较粗糙和零散且主观性强。如何进行会计准则条款国际趋同程度测定方法的创新,如何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会计准则条款的国际趋同程度,已成为国内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务趋同测定方法
相对于准则条款国际趋同程度的研究,国内学者更多是使用AB股和AH股公司的经验数据从净利润差异、价值相关性、盈余质量差异等视角对我国会计准则实务趋同的程度进行效果检验。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一)净利润差异视角下的研究
净利润差异视角下的研究,通过考察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实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从而测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程度。李树华(1997)最先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通过对1996年沪深两市76家AB股上市公司报告的净利润进行研究,发现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境内报告的净利润大于境外报告的净利润。并且相对沪市B股公司,深市B股公司的境内境外报告净利润差异较小。李东平(2000)通过对1992—1998年沪深B股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后同样得出沪深两市B股公司的净利润差异呈现出减少趋势的结论。郑侨青(2000)的研究认为,深市1994—1999年AB股公司的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显著小于沪市。1998年尽管我国出台并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若干具体会计准则,但两种准则的差异自1998年起仍有扩大的迹象。洪剑峭、皮建屏(2001)以沪市55家B股公司1994—1999年的净利润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按照不同会计准则计算的净利润明显不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计算的净利润要普遍高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净利润。结论认为两种准则的差异在1994—1999年间并无逐年降低的趋势。徐经长、姚淑瑜和毛新述(2004)以2000—2002年AB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在2000年和2001年存在显著差异,但到了2002年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净资产在2000年和2001年无显著差异,而在2002年出现了显著差异,并认为以净利润单一参数来衡量我国准则的国际协调度会更为可靠,且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净利润数据正逐步趋于稳健。盖地、卢强等(2004)以沪深两市B股公司2002年度报告披露的相关会计数据为依据,发现随着《企业会计制度》和更多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披露的净利润差异正在减小,与此同时差异项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笔者认为,由于会计制度基础、地域、公司股权结构差异、公司治理机制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所以尽管净利润指标具有一定综合性,但以此作为衡量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趋同效果的标准,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价值相关性视角下的研究
价值相关性视角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研究,基于信息观和计价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我国资本市场有用性的对比上,考察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收益同股票价格的相关性。
洪剑峭、皮建屏(2001)以沪市55家B股公司1994—1999年的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得出结论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会计收益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并没有显著高于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收益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李晓强(2004)以2000—2002年AB股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采用调整的市值模型和调整的回报率模型研究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与中国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发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的会计信息并没有显著更高的价值相关性,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作用却略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的会计信息。王治安、万继峰(2005)选择样本区间2001—2003年,分别采用报酬模型和价格模型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体系的价值相关性,得出结论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体系下的会计信息在我国资本市场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明显高于我国会计准则。王华和刘晓华(2007)基于价格模型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中国会计准则的改革,AB股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整体区间上没有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渐进性,AB股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1992—1996年、1997—2000年和2001—2003年这三个子区间上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这说明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实质上取得了一定效果。
综上,从价值相关性视角来看,我国学者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研究的结论不是特别统一,这主要是由研究者选取的样本区间和模型不同导致的。但总体上来说,趋同效果并不是很好,一般都认为是由于沪深两市A股B股市场之间存在制度和结构差异,导致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无法在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上发挥作用。
(三)盈余质量差异视角下的研究
随着我国会计盈余质量研究的增多,从盈余质量差异视角检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趋同程度的研究明显增多。
曲晓辉、邱月华(2005)通过考察会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能否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得出结论认为只有2001—2004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显著,但这种稳健性特征主要是因为亏损公司的“洗大澡”造成的,因此单纯转变会计准则并不能改善盈余质量,除非有相配套的制度基础。王建新(2005)采用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前后的AB股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从国际化的结果和过程的角度定量研究了会计盈余质量。研究结论认为AB股公司分别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不能显著地提高会计盈余质量。魏明海等(2006)采用1999—2002年的A股公司经验数据,考察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后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相比2001年会计准则改革前,中国A股公司的会计盈余更具有稳健性。崔学刚、张宏亮(2010)以1997—2000年、2001—2006年、2007年三个区间同时发行A股、H股的公司为基础样本,并通过配对样本,分别对比基础样本A股、H股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差异及其变化、基础样本与配对样本A股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差异及其变化,得出结论认为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较大幅度地缩小了A股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与H股会计报告盈余稳健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盈余稳健性体现出趋同趋势。刘晓华、王华(2010)采用1996—2007年B股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分别从中国会计准则下盈余质量变化的趋势以及不同准则下盈余质量差异两方面检验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提高盈余质量。研究发现在中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的推进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B股公司在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综上,虽然很多学者认为以会计盈余质量高低作为判断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标准,有失偏颇,但一套清晰、准确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只能为高质量会计报告的实现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测定尽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探讨我国会计准则能否产生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报告,能否使盈余质量最终与国际会计准则报告体系下的盈余质量实现实质性趋同。
三、总结与展望
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程度的检验无论是对会计理论的发展,还是对会计实务的改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我国特色的会计准则改革之路的推进,有关会计国际趋同程度的测定方法和方法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
从现有的准则趋同测定方法研究来看,2006年准则颁布前,以“平均距离法”的测量效果较好。因为作者在借鉴国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好地结合当时的环境进行研究方法的改进,相比以往的研究更具有客观性。2006年准则颁布后,相关学者借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准则国际趋同进行了一项测定方法的全新尝试,这一新方法的优势在于:第一,在度量准则总体趋同度的同时也分层度量了单一准则项目的趋同度;第二,度量方法考虑了准则本身的特性。但其主要的缺陷在于计算过于复杂,并且准则对比点的选择和赋值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从我国现有的实务趋同测定方法研究来看,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上,后期向着价值相关性和盈余质量差异转变。但是由于选择的样本区间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研究结论产生了矛盾。基于以上研究存在的缺陷,近期从经济后果观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开始增多。笔者认为,关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测定方法的后续研究,一方面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经济环境,进行新研究方法适用性的探索,以期更加合理客观地评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另一方面,应从多个视角综合地评价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进一步加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 洪剑峭,皮建屏.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J].证券市场导报,2001(11):36-40.
[2] 王建新.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及其效果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 王治安,万继峰.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经验评价[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 曲晓辉,高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量化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6(2):14-18.
[5] 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9(12):38-46.
[6] 张国华,曲晓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量方法拓展——模糊聚类分析法初探[J].南开管理评论,2009(1):102-109.
[7] 崔学刚,张宏亮.A股、H股报告盈余稳健性趋同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的初步证据[J].当代财经,2010(9):106-114.
[8] 刘晓华,王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盈余质量——基于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1):119-128.
[9] 盖地,卢强.中国会计准则、制度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利润报告的差异研究——对B股上市公司2002年年报的分析[J].财经论丛,2004(4):41-47.
[10] 李树华.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报告税后净利差异之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7(12):18-23.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东 烟台 246005)
摘 要:俄罗斯会计经过几十年改革探索取得显著的成绩,回顾其改革历程发现其会计改革是在国际化需求、信息使用者推动、配套机制和会计专业人才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要做好会计改革工作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完善配套机制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关键词 :俄罗斯会计改革;影响因素;启示
中图分类号:F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68-02
一、俄罗斯会计改革的演进历程
1.1991年-1997年会计改革的探索阶段
俄罗斯从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之初就开始着手会计改革,1992年2月,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俄罗斯联邦有关会计和报告的规则》的法令,这是其会计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成为日后建立会计准则的基本依据。同年,俄联邦最高委员会《关于会计与统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定》,规定中指出要根据国际经验建立一个统一的财政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适应经营主体的会计核算制度。至此俄罗斯开始了在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制定和颁布会计规则的改革,在1996年其颁布了第一部调节会计活动的法令《会计法》。
从1992年到1997年,俄罗斯在会计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配套机制,以及原有为计算国家税收和宏观调控而制订会计制度,使会计信息成为企业谋求减少税收和补贴的工具,对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关注较少,因此,此阶段的改革仅仅为之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但取得的实际成绩甚为有限。
2.1998年-2009年会计改革逐步发展阶段
为了推进会计改革俄联邦政府在1998年3月制定了第283号令《俄罗斯会计改革计划》,该法令标志着其会计改革正式进入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相协调的全面会计改革阶段。计划明确指出会计改革发展方向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为了帮助实现该目标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美国商会等多国组织在1998年在莫斯科成立了会计改革国际中心,为制定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新会计准则提供专业方面的支持。第283号法令颁布后,俄罗斯会计改革逐步进入渐进式改革阶段。2001年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到2004年将要求其管辖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告。2004年,财政部颁布了2004年-2007年《会计中期发展远景纲要》,纲要从总体和具体两个方面对改革工作进行调整,对重新修订《会计法》、建立会计信息的监督机制、提高会计核算和报告质量和国际会计准则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规划。
由于俄罗斯制定会计准则的时间比较短,并没有像283号法令设想的那样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接轨。2005年2月,俄罗斯媒体报道说,俄罗斯普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将存在较大困难。这表明俄罗斯没能如期完成其会计国际化改革的任务。经过此次失败的尝试,俄政府总结了改革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对一系列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颁布了一些新准则,使得会计国际化改革有了实质性进展。
3.2010至今会计改革成熟完善阶段
从2010年起俄罗斯会计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7月联邦政府通过第208号《合并会计报告》法令,这对于在其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具有标志性意义。该法令明确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俄罗斯境内的官方地位,规定了在俄罗斯联邦境内必须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合并会计报告的组织范围。208号法令第2条第1款规定信贷机构;保险公司;上市公司;上述没有列出的准备编制或提交合并会计报告的组织;其他联邦法律规定编制、和(或)提交 和(或)公布合并会计报告的组织。2011年11月30日俄罗斯财政部颁布了《2012-2015年在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俄罗斯会计核算与报告工作发展计划》,这是一份相当详细的计划,从提高会计信息、完善会计核算和报告质量控制系统、促进行业发展和加强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做出安排。俄罗斯会计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国际趋同的过程,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其本国会计准则的建设还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基本上实现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目标。
二、俄罗斯会计改革影响因素
1.俄罗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俄罗斯从首次提交申请到2011年12月16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经过18年时间,其加入WTO过程也是会计改革国际化过程,从1992年俄政府确立了会计改革国际趋同的目标22年的改革中,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但一直沿着这个目标前行,这是因为国际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市场经济国家需要融入到这个大的发展趋中,寻找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机会。成为WTO成员国是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而国际会计准则是WTO成员国之间的通用规则,为了加入WTO俄罗斯会计改革需要与国际会计准趋同。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6月首次提出将莫斯科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国际金融中心的实现离不开俄罗斯会计国际化改革的支撑,要建设成与伦敦和纽约齐名的金融中心必然要吸引各国投资者进入俄罗斯证券市场而国际会计准则才是国际经济活动通用的语言,会计国际化改革是俄罗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俄罗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成为其会计国际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2.信息使用者需求推动
会计信息使用者一直影响着俄罗斯会计改革的发展方向,俄罗斯转型初期由于全面私有化和亲西方的政治改革路线,致使俄罗斯市场在改革初期全面对外开放,转型时期形成的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给国外投资者带来的巨大的投资机会,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到俄罗斯进行投资,外国投资者对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信息的需求成为俄罗斯会计国际化改革的最初动因。转型之后的俄罗斯企业面临紧迫的资金问题,海外融资成为一些大型俄罗斯企业的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可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便于投资者辨识企业价值,已成为国际市场上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海外融资必须使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提供会计信息才可能获得融资机会,这是俄罗斯企业自愿转向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动力。
3.会计改革配套机制滞后
俄罗斯会计改革虽然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但由于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在法治和监管等诸多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实施机制,因此影响了会计改革的进程,导致会计改革计划一拖再拖没能如期实现。改革初期俄罗斯企业一直是为税收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依据会计信息计算税收的办法直到2004年才正式出台法规,彻底实现会计核算和税收征管的分离。俄罗斯制定的各种法规之间存在矛盾脱节的问题,缺乏一致性。会计法规和刑事、民事法规在法律主体、法律责任方面等方面存在分歧,给法律的实际执行造成困难。同时缺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方面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多头监管严重,俄罗斯中央银行、财政部、税收部门、审计部门都对会计信息质量负责监管造成相互推诿、责权不明的问题,由于监管机制的弱化使会计改革缺乏强有力的实施机制,进而严重影响会计改革的效果。
4.缺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适应的专业会计人员
由于之前俄罗斯会计人员接受的都是计划经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会计教育,这与市场经济的会计核算概念、方法存在很大差异,面对急速转型后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大多数人都缺乏职业判断的能力。俄罗斯急需要培养高素质会计人员。但俄罗斯在会计人员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没有较为完备的会计教育体系;本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缺少会计人员在职教育和后续培训措施;同时更缺少对会计人员关于会计改革观念转变的必要引导,使得很多俄罗斯会计人员对接收国际会计准则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了国际会计准则在俄罗斯的推广,也影响了俄罗斯会计改革的进程。
三、俄罗斯会计改革的启示
1.会计改革要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会计改革含括在经济改革之中,经济改革又与政治改革紧密相连,会计改革的过程是与政治经济改革相适应的过程,从俄罗斯会计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其改革过程正是在政治经济改革的推动下进行的,改革过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到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俄罗斯的会计改革一直坚持这个原则,无论是选择强制性渐进式会计改革的方式,还是加入WTO谈判过程中对能源、农业等对国家利益有显著影响行业国际会计准则应用方面地特殊规定,都是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国家利益能接受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进行改革。这种改革的经验值得正处于改革过程中新型经济体国家的学习和借鉴,在实际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对于一些规范特殊经济活动的准则可以推迟其实施的时间,比如我们国家对关联方交易、合并会计报告和资产减值准则就是有选择性予以实施。
2.完善会计改革的配套机制
实现会计改革的目标不仅仅是强制颁布一些法律条文,还要能保证法律条文真正能得到实施。这需要会计监管部门、执法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等多方面共同促进,并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职能的发挥。在法律建设方面要考虑到会计法规和其他规则的权利责任的一致性,完善会计欺诈立法,细化具体会计违规责任,保证监管者有法可依,恰当执法。要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防止权责不明、相互推诿、人治大于法治事情发生,提高监管部门的办事效率,确保会计改革的各项法规能够落实。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管职能,推行社会审计,增强职业会计师团体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审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发挥审计师社会经济警察的功能,促进会计信息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由于转型经济国家在会计改革过程中都存在本国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并存的情况,从本国会计准则过渡到国际会计准则需要配套的技术支持,国家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准则的颁布和解释,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比如统一开发相应的技术软件,以提高准则的转换效率。
3.综合各种教育培训手段为会计改革提供专业人才
具有适应会计改革需要拥有国际会计准则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会计人才是俄罗斯会计改革能否按计划进行的关键环节,由于俄罗斯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概念框架体系、原则、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要想使会计人员适应改革的需要,必须从会计专业教育和培训入手,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要从会计教育体制改革入手,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培训教育多方面相互结合;规范会计教育的课程规划,加紧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教材的编译,降低过高的教材和培训教育费用;要对会计专业教育进行多渠道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入世界上成熟的培训模式,将本国的会计培训制度融入到国际会计培训体系;吸收国际上成功的培训教育经验,加强与国际知名培训咨询公司的合作,与企业签订培训合作协议,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的培养;积极推进ACCA和俄罗斯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对认证考试给予相应的技术和人员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遂昆.古老贵族气息与现代激变中的俄罗斯会计——二十世纪俄罗斯会计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3(03上):109-111.
[2] 刘金星.俄罗斯会计演进:改革中趋同[J].财会学习,2009(07):72-75.
[3] 财政部会计司赴俄罗斯考察团.俄罗斯会计改革与国际协调的有关情况[J].会计研究,200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国有企业;影响;策略
一、引言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开始在所有的上市公司范围内正式施行,这不仅带动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同时还对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提供了借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与国际准则的进一步接轨,做到了与时俱进,完善了现有的会计法规体系,缩小了会计法规之间的差异,提高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完整性。可以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建立在我国基本国情之上的,对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本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便利。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新会计准则这一全球化经济社会的通用规则的颁布,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会计准则要求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运行状况进行真实的反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将企业的财务工作置于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对风险的预测和规避。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状况做出判断,另一方面也给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鉴于此,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理解与践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成为了国有企业管理层、决策层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需要思考的课题。
二、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1.会计计量属性做出了调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理念
会计计量属性的变化将给国有企业的会计计量工作带来理念与实务操作上的较大影响。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计量属性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明确提出企业可以在将会计要素入账并且列于会计报表或附注时,可以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同时必须保证确定的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且能够进行可靠计量。鉴于我国的特有国情,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相比于国际准则,还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在新会计准则中,主要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限定在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等领域。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影响有:首先,对于一些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条件的国有企业,例如电网企业,会对当期的经营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其次,在以往的会计准则中,对于非货币易,其中如果出现收益,都是采用计入资本公积金的办法。但是,新会计准则却规定,在非货币易中,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与账面价值存在差额,这一差额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直接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最后,在实践过程中,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虑,仍需不断完善和修复,从而促进新会计准则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
2.会计目标的指导性增强,财务会计报告的内涵得以深化
在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对于会计目标的定义是:首先,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其次,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最后,还要能够满足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这样的会计目标过于宽泛,指导性不强,再加之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在步步深化,鉴于此,新会计准则着力于提高会计目标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对会计目标重新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同时反映出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其经济决策。为了让财务报告更具有实际价值,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新会计准则还进一步丰富了财务报告的内涵,主要通过强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扩大财务报告附注披露的内容和范围、取消财务情况说明书等举措来提高财务会计报告对使用者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国有企业来说,认真领会新会计准则当中对会计目标和财务会计报告内涵的重新定义,切实满足来自政府、公众及投资者的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扩大自身在会计报告中披露信息的内容和范围,将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3.新准则统一了财务报表的编报要求,同时兼顾了金融企业的特殊性
新会计准则在针对财务报表列报方面做出了调整。旧准则针对企业、保险、银行、证券等不同行业,要求的财务报表编报内容各有不同。新会计准则统一了各个行业的财务报表编报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业的特殊性。新准则对财务表报的格式、内容、附注等都出了详尽的规范,要求企业正式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小型企业可以暂时不用包括现金流量表。鉴于此,新准则更加全面的将企业的各项指标纳入列报范围,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透明程度和评估时的简便性,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国有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应该注意的问题
1.尽快统一会计政策,对计量模式的选取应当谨慎
客观来看,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大,子公司数量众多,涉及的行业跨度较大,企业之间发生资产划转和重组行为较为频繁。但是由于不少国有企业平时不重视财务工作,导致财务基础十分薄弱,同时再加上种种历史遗留原因,国有企业的子公司之间往往并不是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鉴于此,国有企业在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前,首先应当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掌握企业所有母子公司的会计工作情况,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发展状况,制定出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谨慎选择会计计量模式。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针对资产、负债的计量问题,如果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都可选的情况下,准则建议采用历史成本模式作为计量模式,比如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等领域。
2.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需要企业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完善内控系统来加以保障,否则,新会计准则将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成效。管理体系与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公允性。首先,国有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建立起财务核销工作程序、审批授权机制、问责制、资产后续管理制度、风险监控与防范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其次,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质,还应该完善相应的资产减值测试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减值测试工作程序,每年测试一次具有减值迹象的单项资产,同时引入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来配合测试工作的进行。
3.加强对国有企业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重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知识的国企财会人员作为保证,客观来看,新会计准则已经将财务会计工作置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地位。要想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财务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上下足功夫,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很多经济事项都已经超越了财会人员的专业认知范围,鉴于此,国有企业的财会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足够扎实的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对法律、计算机、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针对当前的情况,国有企业需要帮助财会人员及时更新相关的会计理论,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让财会人员更好地理解新会计准则的理念和具体的操作范式,提高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更重视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有利于公众、投资者、监管机构能够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增强对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信心。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新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特性,也有助于我国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资本市场,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参与竞争,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金梅: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