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1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学院;教育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203-02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路”,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近年来新生产出来的教育在急速的增长,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也开始关注精神方面的需要,希望通过再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便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在这种背景下终身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终身教育向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我国也正在对传统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社区学院的概念逐渐被引入,诸多学者希望社区学院能够推动整个社区教育的进步,为社会成员营造一个终身教育的环境。[1]

一、社区学院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社区学院的概念及特点

社区学院是指设立于社区的、由地方教育行政机构认可并接受其监督,主要为社区成员提供高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性的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服务的教育、培训实体。

社区学院首先立足于社区本身,是社区学校体系的一部分,是社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系在社区内的延伸;学员主要来自于本社区,也包括在本社区“打工”人员,所开设课程与本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较为密切,是社区成员享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实体。因此不同社区文化、社区经济主业、社区风格,造就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的不同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既立足本社区,也面向大众大门敞开。很多社区学院一般不要求学员必须是高中或初中毕业,没有最低录取分数线,只要学员具备学习能力,一般都入院参加相应形式和专业的学习。社区学院的学费比较低,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不用住校,吃、住方面都比较省钱,学员课时安排比较灵活,双休日、晚上、假期都可以灵活安排一些课程,方便一些在职学员。

社区学院形式比较灵活,专业、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比较灵活、适用。部分社区学院可根据社区人员的需要,开设短期培训性质和娱乐性质的学习、研修课程。既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采用远程教学形式,学院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随时或读或停,只要学会积累达到要求即可。社区学院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一般比较实用,课程设置密切结合社区内的企业和其他单位对雇佣人员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区学院在本社区内,因此学生们上学比较方便。专职教师的教学责任心相对比较强,科研任务轻,因此进行好日常教学工作就是她们首先考虑的,教学方面责任心比较强。

(二)社区学院的重要性

建立社区学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使得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逐渐融为一体,终身教育强调了教育的终身性、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因此逐渐成为世界教育观念的主流。社区学院的建立,为很多不能走进大学继续深造的学员敞开了大门,给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了适合其本身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社区学院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力保障。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众多的求学人口,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要求我们加大投入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社区学院立足社区、面向社区、服务社区,满足社会及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成为我国时间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一个有力保障。

建立社区学院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通过整合、优化现有职业教育的资源,成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自主办学、服务地方的社区学院,能够完善职业教育资源,增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同时,社区学院还可以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是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社区学院是教育形式和人才培养多样化的需要。一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不同的人才,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同时还需要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这就需要教育机构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各类型教育。社区学院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区域中的资源共享,提高了教育的投资效益。

二、H市社区学院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H市社区学院概况

H市社区位于H市中心,区域面积为31.46平方公里,覆盖71个社区,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共有49万。社区内交通便利,是目前H市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高度汇集之地。学院建立之初,包括20个标准教室和10个专用教室,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都属一流,随着H市市政府的支持,社区学院不断发展,将基地资源进行整合、配套,添置网络设施等,学员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层次、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场所等,H市社区学院共有78名专职教师,428名兼职教师,7126名志愿者,其中副高级职称专职教师有9人,硕士文凭的占6%,本科学历占94%,兼职大多是高校及科研单位的骨干,因此专业知识比较强。[3]

H市社区学院为社区市民提供了各类学历教育和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非学历教育。立足于本社区,辐射周边社区,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H市社区学院是在原成人教育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它实施成人大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学历文凭,与省内的高等学府合作,06年与有关高等院校联办的学历类教育达到5个专业。除了基本知识课程之外,学院开办了形体健美、插花艺术、书法绘画等一系列休闲类培训,丰富了市民生活,陶冶了市民情操。

(二)H市社区学院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不足。社区学院的经费往往是社区教育的拨款转到社区学院,中间经历了一定的波折,社区学院的教育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学院资源的添置费用,很多活动无法开展。由于社区学教育经费投资的不足,市民学校不管在环境、人员及硬件设施,还是在教学、课程等软件建设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缺乏有效地组织管理机构。目前的社区教育管理存在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统筹性强,权威性高,覆盖面广,不能真正体现社区群众的自我教育意识。社区学院的建设和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政府应该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的地位,学院的领导和教师普遍认为,统一有效地组织管理机构对社区学院的正确定位和各级社区教育办学机构的分工合作,对社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课程开发缺少针对性和社区性。社区学院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普通高校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他的社区性,社区学院在教育上应注重灵活性,课程设置应按照社区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要进行设置。社区学院在课程的开发、教材的选用、评选等方面都没有根据社区成员的实际需要体现其特色。

4、学习者主体地位不明确。社区学院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力不够,社区学院首要属性属于社区性,要立足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教育需要是其根本宗旨。社区学院的学习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与社区学院之间应该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中,为社区发展做积极贡献。社区学院宣传不到位,社区居民了解到社区学院的途径依然是通过传统的海报形式,通过网站和新闻报道等现代途径了解到社区学院的人比较少。

三、促进H市社区学院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完善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

社区学院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时刻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的,因此社区学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社区学院是有多层级、多单元、多功能、多目标的子系统共同组成的,这些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依存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良好的管理体制,使其人员构成、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能更好实现社区学院着一系统的开放性。

外部管理体制,社区学院是当地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应该接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当地教育部门结合社区人民群众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照董事会成立的章程或相关条例,在当地建立主管部门批准的董事会。董事会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机构的设置,而是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法律制度、私人制度等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6]

内部管理体制,即构建社区学院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分工及横向专业部门的划分;二是协调机制,包括制度规则、沟通网络和程序等;三是纵向等级结构,包括权利的层级系统和职责划分。

(二)健全社区学院的保障体制

首先完善社区学院的法制建设,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和发展社区学院,应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招生、学历、证书等方面,使社区学院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教育部门及立法部门应该加快有关社区教育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法制制定后,在不同条件的社区学院进行试点运行,继而向全国推广。

其次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对社区学院的投资力度,是社区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全民教育的重要措施。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而后是学院举办者的股东投入,另外学院还可以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校企联办企业,为学校带来效益,或者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让学生承担部分学费。

(三)提高社区学院的教育质量

1、加强师资建设,教师队伍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的因素,社区学院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汇总站稳脚跟,就要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采用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聘任制度,采用公开招聘形式,标准灵活,可以从相关企业、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一线技术人员。社区学院招聘教师必然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不能因事、因情聘任,严格按照学科设置、教学和科研,及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竞争上岗。在确认聘任对象之后,社区学院与教师签订任职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公用遵守的义务条款。建立培养教师的有效方案,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教师学历、实际工作能力、教师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目标。针对不同教师选择合适的、与时俱进的培养内容,使教师培养内容更具生机和活力。采取灵活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的原则和制度基础上,选择适合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培养单位或社会性培养机构。

2、创新教学管理,转变思想,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思想、行为都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社区学院的必须拥有一支政治修养过硬、道德素质优秀的管理队伍。并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保证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学员提供的课程既为社区的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一些非学历课程的设置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学院建立多样化的仁慈啊培养机制,给不同类型、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更大的选择学习进程的自。

3、完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教学质量是任何一所学校安身立命之根本,也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能为社会所用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树立社区学院的品牌,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服务社区的宗旨,社区学院的一个特点就是其社区性,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依靠社区,发展社区;注重时间和应用的原则,社区学院的课程应体现鲜明的职业性,避免成为本科的缩影,加强实验室和工作室的建设和应用。在课程设置类型上,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以社区近期、长远的需要及当地工商业的需要和就业趋势为依据。积极拓宽非学历的教育课程,这是社区学院的又一大特色,它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服务对象体现了社区教育的全方位性。不仅满足了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的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丰富了当地的居民生活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尧.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负担教育论坛,2008,(02).

[2]王志强.我国社区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3]王晓燕.我国社区学院建设[J].办公自动化,2012,(12).

[4]吴小蓉.发达国家社区学院的成人教育模式及借鉴[J].成人教育,2012,(06).

[5]王洪军.滨海新区创建高品质社区学院的紧迫性与可行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4).

[6]高明鸣.基于“教育商城”模式的社区学院形态及职能[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第2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区教育 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在此大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应运而生。然而,在多年的农村社区教育过程中,虽然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但仍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否则其将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进程,使农村教育的普及遭遇严重考验。本文对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思想偏见,造成教育不能得以普及

不少人都认为,接受教育是孩子们的事,与大人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一项统计中表明,在我国农村4.97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7%左右,而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更低,仅为1%。而农村社区教育立足农村,针对农村所需开展各类有关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的学习,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掌握从事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

另外则是老年人。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医疗、保健,这些都是生活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人一旦过了六十岁,随着身体机能的衰减,很多病症便随之而来。然而,多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健,一些疾病便可避免。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对自身的健康水平并不重视,在农村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便足可表明他们的观念,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甚至这个原因,农村的老年人群体健康水平较低。他们认为过多关注自己的健康是对儿女的拖累,然而实际上,若一旦将小毛病变成大病症,那才是对儿女真正的拖累。所以农村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老年人的守旧观念。

在农村,即便是适龄儿童,也未必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在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倡下,农村的生育水平较以往也有了显著改善,在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往往将适龄的孩子交由其父母看守,怕孩子太小,在学校“吃亏”。这样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在他们的孩子步入学校时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而其后考取军校、参军,甚至就业都将会受到影响。女孩没必要上学的观念在农村虽有了显著改善,但仍有不足,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2.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引发群众热情

在不少农村社区,存在的农村教育建设仅限于秧歌、讲座等,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在活动起初尚有人参加,随着时间的推进,很多社区活动也就这样消失了。其实,丰富农村的业余生活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在老年人群体中比较流行的京剧,便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农闲时间,可以聘请一些京剧爱好者来对京剧艺术进行指导,也可以由当地热爱京剧的农民组建一支票友会,并由乡镇政府批给他们活动场所,这样可有效地推动京剧艺术在农村的推广,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进行。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对于老年人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而对付年轻人,却未必得心应手。年轻人的观念相对比较新潮,传统古老的东西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的只能是新鲜的事物。笔者曾见过几个不错的案例,例如轮滑社、跆拳道俱乐部、街舞团等,这些事物在城市较为普及,而在农村却是少有的。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有经验的青年组建团队,并可通过比赛,评比出优秀的团队去市里参加汇报演出等方式多方面促进其发展。

3.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造成农村社区教育滞后

不少农村干部认识不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把目光投入到招商引资,兴建土木之上,而对于社区教育却少有对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区的教育,必须先改变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建设中来,然后选出专人负责本地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村社区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如此方可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4.资金不足,师资、设备不健全

在农村,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即便再建全的体制没有资金的支持也是万万行不通的。很多村干部在农村社区教育刚开始的时候会大手笔地进行资金支持,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在没有获得预期那么好的效益之后便开始慢慢减少投资。其实不然,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本身便是一个立足长远之计,不可能立竿见影,看到实际。农村干部应该支持本地教育建设,给予支持。相对而言,由于农村本身的经济因素限制,经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有关人员可以多方融资,积极拉动周边一些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捐助。

农村的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当地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补助,聘请更多优秀的教师前来,并定期对已有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具有更为坚实的教育基础。另外,一些必要的设备或场所,比如老年人健身器材、晨练广场等,这些都是必须具备的。

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建设,图书是必不可少的。不少农村社区都有图书馆,可是却鲜有农民前来翻阅。图书馆的图书一定要对农民的口味。农村的受教育情况本就不高,给他们看红学研究,自然看不下去。这里可多购进一些茶余饭后的闲书,还有病虫害治理,饮食健康,家庭常用医疗小妙方等,这些都是农村生活所离不开的,自然对口,农民群众也有兴趣读下去。

第3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现代家庭居住行为方式为依据,合理组织室内空间,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有条件的住宅建设项目可吸引住户参与设计,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生活方式的家庭需求。尽管如此,目前住宅建筑设计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住宅建筑在一个项目开始设计时, 根据该项目制定一个主题, 根据不同的品质定位、居住人群、 地理位置、环境因素, 首先考虑住宅建筑应该有一个设计方向, 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 凸现自身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做到在众多的设计中, 有自己鲜明的设计个性。

首先是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的最终服务目标是人, 所以, 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都应该方便人的使用, 在自己鲜明主题的思路下, 充分发挥设计思路,寻找主题特点和元素, 从总图、平面、立面、设备、综合管线、景观等多角度综合因素考虑, 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导致的缺陷。应该考虑随着新技术所产生的先进功能,如监控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节能节水系统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保持住宅建筑的相对先进性。

其次,满足综合技术指标。住宅建筑的经济指标, 它既决定了居住建筑的建造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居住人群的舒适程度。

另外,注重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居住建筑是人活动频繁的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 需要结合制定的主题, 进行艺术的创造, 它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上, 还体现在单体和群体上。将单体、群体和景观环境完美结合, 保持独特的韵律和文化品质, 以特有的艺术主题和符号装点建筑, 整齐而不呆板, 赋有韵律; 变化而不凌乱, 展现均衡。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

2.住宅设计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住宅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建筑的本身,不只是建筑设计师自己的意愿。我们主要分几个方面来说明住宅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因素。

2.1 住宅建筑设计的居住功能

顾名思义,住宅就是要给人们居住用的,所以适用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住宅一定要根据居住者的性格特点,生活行为等息息相关。只有满足正常的生活需要,符合人形体功能的需要,才是好的设计。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首先考虑功能的需要,就是人们日常行为起居所需要的功能,比如睡觉、学习、做饭、休息和娱乐等等。同时也要因地制宜,不同地方的天气状况、环境条件等等都不会完全一样,因此要选择适合当地的材料和习惯,建造适合的住宅,融入到特定的城市环境中去。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当地的生化习俗,颜色等运用,提供不同的住房结构既户型来供用户选择。

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师会先对整体区域进行功能的划分:起居厅、厨房、餐厅是公共区域;卧室和卫生间是私密空间。将动、静分开,既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又拥有丰富的生活,使用合理。同时需要注意房间的开间和进深,不要有过大的空间造成视觉空当,比如过大的卧室空间使人觉得私密性不够好,空荡没有安全感。过小又会显得局促、不方便。入户门应当靠近公共区域,避免影响私密性较好的房间。

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我们可以增加不同功能的房间代替单方面加大房间的面积,以提供人们更加丰富的生活选择。例如书房,独立的卫生间,储藏间,更衣间,客房、佣人房等等。

2.2 设计的前期调查

在选择和决定要建造住宅的开始,做一定的市场调查很能够说明当地的住房问题。现在的住宅基本都是商品房,因此人们的购买力就是选择建造什么样的住房的最基本决定因素。当前城市的人口结构,人们的经济收入状况,文化受教育程度,城市的发展状况,生活模式,社会地位的高低,都是影响住房的因素。

不同的家庭在选择住房的标准也不一样,如果做出过多大户型而当地人的收入又无能力购买,造成住房浪费。而如果都是小户型,又不能够满足个别人对生活舒适的追求,也同样不会购买。所以,住宅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甚至是可以随市场改变的住宅将会非常受欢迎。

2.3 住宅建筑设计内部空间的灵活性

人们的幸福随着下一代的降临开始的,生命的延续带来的不仅仅是喜悦和幸福,也是人生的价值。那么,它对住房的要求就是我们设计的重点之一。一个灵活的住宅室内空间,是及其有价值的。两个人的结合,终究会演变成三口之家,这就是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家庭模式的改变是客观需要,符合人类发展的规律。提供一个相对大的合理空间,需要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的支撑。利用主题支撑的框架结构,给大开间提供了可行性,其次是剪力墙的应用。在这些承重结构之中,我们可以随意布置隔断墙和分割房间的墙体。我们在这里可以随意灵活的布置设备、管道、线路等等。这完全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的设计,既规整又方便,拥有极大的可改性。

2.4 住宅景观

住宅建筑的另一大吸引人的特色当属他的景色。在中国古代就可以看出,人们很喜欢营造视觉上的美妙景色,达到与大自然的融合。无论是苏州的园林还是北京的避暑山庄,无一不体现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与喜爱。因此住宅建筑设计的景观占有十分重要的市场份额。住宅的景观均好性很难营造,需要每户都能够拥有一份恬静的美妙的大自然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想要使每套住房都得到良好的景观环境,首先要注意住宅小区的环境资源均好和景观共享。清水、山林、喷泉、灌木,都尽可能让每一户拥有。在无法做到这些的时候,也应该做出补偿,给无法分享的住户营造一些其他的特色景观。在自然条件利用上,也要满足每户的需要。尽量让每一户的日照时间都均等,自然风通畅,良好的隔音保温等等。在做规划设计时,保证合理的日照间距,引导季风的主流风向,隔绝马路或小区周围的其他噪音。

3.针对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针对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结合细部的设计原则.根据实践经验住宅建筑设计采用如下的方法,可使住宅建筑更适合于居住。

3.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间专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质量也就越高。文明的分室标准要求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室分开,工作同学习空间独立。

公私分离。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问等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3.2平面布局面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 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 家庭结构各异,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

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人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3.3厨、卫布局完善合拍

厨房是家务劳动集中的地方,是否适用不仅取决于有一定的使用面积,而且也取决于形状和尺寸是否适合布置设备及操作。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型及H 型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电。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的扩大也相应增加,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马桶)、洗脸盆(池)等。盥洗室分设后,上部空间可设吊柜,也可与厨房入口结合,留出一个完整的墙面作为用餐空间。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师应随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设计中只有本着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才能营造出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荆万魁.工程建设概论fM1.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第4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3-31-02

1 舟曲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舟曲县地处暖温带区,特别是白龙江海拔2 200 m以下,拱坝河2 000 m以下的半山、河谷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适宜于多种林果树种的生长发育,发展林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白龙江河谷地带的群众历史上就有栽培果树的优良习惯,其中花椒、核桃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史,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根据2009年舟曲县经济调查结果显示,全县经济林基地面积为2 208.07 hm2,其中核桃为1 428.47 hm2(未结果面积1 214.19 hm2、初果面积为198.88 hm2、结果面积为15.40 hm2)。全县经济林果销售产值531.53万元,其中核桃销售产值为39.30万元。核桃栽植面积占全县经济林果面积的64.7 %,而产值只占经济林果总产值的7.39 %。生产方式还处于高规模低产值的生产级段。

2 舟曲县发展核桃业所具有的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越

舟曲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温暖带交错地带,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水肥条件相对较好,具有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发育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2 土地资源丰富

根据国土部门土壤二类调查,全县农业用地面积为2.59万hm2,在总播种面积中至少有0.80万hm2适宜于核桃的生长发育,加上宜林地、四旁地等闲散地,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3 存在的问题

3.1 重栽植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2009年舟曲县经济调查结果显示,舟曲县现有核桃栽植为1428.47 hm2,结果面积为214.28 hm2,年产量16 375 kg,销售产值为39.30万元,平均产量仅为75 kg/hm2,产值为1 834.05元/hm2,经济效益极低。其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尤其近几年栽植的都是经过嫁接的早实良种核桃,均认为能早结果、产量高、品质好,但不知道早实核桃对水、肥、管理等要求极严,俗话说“核桃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充分说明了松土、除草、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舟曲县果农只要求栽植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的核桃品种,却很少对栽植的树木进行松土、除草、浇水,更谈不上施肥,导致造林地杂草丛生、土壤贫瘠,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3.2 对核桃的生态学习性认识不足

核桃喜欢温凉气候,舟曲县核桃适生区为海拔1 200~2 000 m区域内土层深厚、肥沃的农耕地,这一区域年平均气温为9~16 ℃;绝对最低气温为-2~-25 ℃,无霜期在180 d以上,年降水量500~1 200 mm。而且,要求栽植地点早春无大风、无严重的晚霜和冻花现象。核桃宜栽植在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坡度

3.3 对适宜品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核桃品种有早实和晚实之分,每个品种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说“品种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所以在引进推广时要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栽植不同的品种,切实做到适地适树。早实品种有三个优点一个缺点,即结果早、产量高、商品性状好,但对环境的要求严,适应性差,就是人们常说的比较娇气。晚实品种尤其当地生长多年的品种对环境适应性强、更耐粗放管理。由于对核桃品种认识上的不足,近几年引进、栽植的优良品种香玲核桃在舟曲县的部分区域生长量小、结果推迟、部分苗木栽植成活后有枯死。

4 对策分析

4.1 根据品种习性选择栽植地,最大限度做到适地适树

核桃是多年生深根性喜光树种,土壤和气候条件对核桃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栽植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栽植的成功与否、核桃生产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为了达到早果、优质、丰产和高效益的目的,在选择栽植地点时,必须以品种的区域化和适地适树为原则,从气候、地势、土壤等方面,对栽植地点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最直接的办法是调查自己所处的乡镇范围内有无天然核桃树或别人引种的核桃良种,调查其生长结果怎样,是否高产,是否经常受冻。在引进栽植优良品种时一定要栽植在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地,严禁栽植在杂草丛生、干旱脊薄的荒山荒坡上。在优生区扩大栽植、适生区适当发展,生存区应禁止发展。

4.2 因地制宜,分区实施,加大核桃基地建设规模

在舟曲县曲瓦、大峪、坪定、东山、果耶、八楞、拱坝、曲告纳、茶岗、武坪、博峪等乡镇,采用林粮间作方式大规模栽植优质核桃,2010~2015年完成栽植面积0.20万hm2,使核桃栽植面积由现在的0.14万hm2增加到0.34万hm2。把核桃产业做为舟曲县林果支柱产业做强做大,通过规模栽植使舟曲县的核桃产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4.3 加强栽后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4.3.1 扩盘深翻 幼树定植2~3年后,逐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直至株间全部翻遍为止,每次深翻时应结合施入腐烂的粗质有机肥料,一定要做到“三分栽,七分管”,尤其是小树,要给予充足的营养和管理。

4.3.2 松土与除草 杂草不仅和核桃树争水争肥,而且容易引发病虫,而核桃树最怕草荒。要获得高产稳产和优质,就必须对园地经常锄草,一般每年需锄草4~8次;另外,要对土壤进行耕作,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墒能力,防止土壤板结,做到“有草必锄,雨后必锄,浇后必锄”。

4.3.3 施肥 施肥是保证核桃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达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其中农家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土壤结构,有利于核桃幼树的发育,促进花芽分化,使幼树提早结果。核桃树体每年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尤其是进入盛果期后,产量逐年增加,对养分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若土壤供肥不足或不及时,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与消耗之间将失去平衡,从而影响树体生长,产量下降。

4.3.4 间作 间作不仅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补偿早期投入,还能使间作物在得到管理的同时核桃树也得到了土肥管理。因此一定要加强土壤管理,保证核桃正常生长。4.4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林农素质

采取“送出去学习,请进来培训”的办法,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重点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树整形修剪,绿色果品生产,配方施肥技术等方面系统地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林农素质,围绕果树生产,开展配套技术研究,使他们系统掌握核桃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低产园改造技术等适用技术,达到早产、丰产、高产的目的。

第5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河南省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人才科技优势和消费市场优势,大力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亮点,但河南省文化产业现有的规模与层次,与河南经济发展状况不适应,与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不相称。文化产业集聚区是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有效载体。走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之路,是河南省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

为了加快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2005年以来河南省依靠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和服务带动,积极引导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大力提升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目前,初步形成的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示范、带动和辐射效应。

1、“一核四支点”的空间布局初步形成

据统计,目前河南省已建成和在建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有20多个,文化企业达8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发展格局。郑州依托嵩山文化和武术文化建设嵩山文化产业园区的同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快速聚集发展,形成了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郑州动漫产业基地等三大新兴文化产业基地。除郑州之外,河南省其它地市也积极发挥自身地域文化优势,尤其是开封、洛阳、南阳、安阳等四个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上主打历史文化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2、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迅猛发展

目前河南省已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郑州嵩山文化产业园区、镇平县石佛寺镇玉文化产业园区、禹州市(神垕)钧瓷文化产业园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社旗县赊店商埠文化产业园区)和75个省级文化产业特色村镇,禹州钧瓷、镇平玉雕、宝丰魔术、民权画虎、平乐牡丹画、朱仙木版年画、浚县石雕石刻、淮阳伏羲文化旅游等一批文化亮点凸显,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新乡的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信阳的鸡公山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平顶山的宝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则着力建设以旅游、休闲、娱乐为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3、民营文化企业渐成主角

商丘孔家钧窑公司、许昌瑞贝卡发制品公司、河南凯瑞数码有限公司、郑州天人文化旅游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公司、小樱桃动漫集团、河南天乐动画公司、超凡影视制作、小皇后豫剧团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多个产业的主力军,投资制作了《清明上河图》、《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水秀》等享誉全国的精品佳作。其中,小樱桃动漫集团,目前是河南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动漫龙头企业,是国内首家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动漫企业集团。

4、各类文化品牌不断涌现

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经典剧目品牌以《程婴救孤》、《风中少林》、《清风亭上》等为代表,现代传媒品牌以《大河报》、《销售与市场》等为代表,现场演艺品牌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水秀》等为代表,文化节庆品牌以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周口中华姓氏文化节、商丘国际华商文化节、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花会、信阳茶文化节等为代表,文化旅游品牌以古都文化、文字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等为代表,工艺美术品牌以南阳玉雕、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等为代表,动漫品牌以《小樱桃》、《少林海宝》、《独脚乐园》、《东方娃娃》等为代表。

二、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与先进省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存在分工协作不够、科技支撑不足、融资困难、创新能力不强、人才严重短缺、品牌意识薄弱以及服务平台不完善等诸多发展瓶颈。

1、分工协作不够,科技支撑不足

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中除了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聚区外,多数产业集聚区年收入在一亿元以下。特别是河南省特色文化村镇产业集聚区多为中小企业,“竞合”意识淡薄,缺乏整体协同意识,大多分散生产经营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企业在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环节各自为政,缺乏对特色文化资源的优化组合,影响了文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尚未形成支撑文化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具体表现为:河南省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人才传承创新文化的能力不强;分布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不多,与高科技紧密结合的文化产业较少;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运用高科技的能力尚显不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2、龙头骨干企业缺乏,产业链不完整

河南省真正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文化企业和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少之又少。虽然,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等六个大型集团公司已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但这几个大型企业集团组建时间不长,在体制、管理、经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河南省民营文化企业中除了小樱桃、天乐和超凡等几家知名民营文化企业之外,大多数处于弱、小、散的状态,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像深圳华强文化科技、上海盛大网络、云南映象文化、浙江宋城集团和横店影视集团等大型的全国知名民营骨干文化企业。

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不完整,需要不断拉长产业链,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一方面,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内产业之间的纵向联系仍然主要停留在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并且产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联合协同效应未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在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中多注重单一文化产业的企业集中发展,缺乏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发展引导,导致配套功能产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不强。

3、投融资机制不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目前河南绝大多数文化企业属国有文化企业或事业型单位,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参与文化产业投资的社会资本很少。银行贷款仍是河南省文化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发展较慢。

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居多,企业的科研开发投入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专利发明奖励机制、员工培训制度等都不够完善,自主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制约着文化产品和服务档次的提高。同时,缺乏对自主创新体系的培育,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的智力支撑不足,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长效的合作机制,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4、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知名品牌匮乏

除了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之外,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中真正能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支撑、推广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几乎没有,真正具有完备的政府支持体系、技术开发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寥寥无几,这直接影响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

河南省虽然是个人口大省,但河南省大多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量、素质和结构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大家、名家较少,缺乏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创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中介机构和领军人物。河南省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河南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优势相比,河南省原创文化产品、文化精品力作和知名文化品牌不够多,影响力不够大,集聚力不够强,这直接制约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推进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有效措施

河南省要做大做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龙头文化企业,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备、服务体系完善、经济效益明显的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建立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科技厅牵头,国土厅、财政厅、教育厅、金融办等省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例会,统筹协调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跨行业渗透融合,引导各县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金融、财政等杠杆作用,大力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文化产业开放力度,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优化工商、税务、土地等服务,注重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投资方向、项目引导、产品和服务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指导。

2、构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宣传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理念,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企业支撑、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的模式,建立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核心,以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引进、突破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河南省科技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及要素互动衔接、协同创新,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依托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区和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等平台,争创中原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的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3、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拓展延伸文化产业链

加快文化企业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力争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效应明显的龙头骨干企业,打造文化产业旗舰。通过放宽准入、政策引导、营造环境、改善服务等措施,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扶持“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形成“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完整产业链条,扩大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理顺文化产业内的各个链条、环节、要素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纽带,强化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与中小文化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拓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条,使文化产业内部的创作、出版、展演、传播、教育、销售及消费各环节上下连接,环环相扣;注重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广泛带动旅游、餐饮、交通、娱乐等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机制。

4、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

河南省文化厅与商业银行签订意向性综合授信合作协议,支持优质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创办“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金融服务中心”,开展银企对接洽谈活动,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新产品,加快商业银行在文化产业集聚区增设分支机构,搭建文化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对接平台,创新金融融资模式。鼓励龙头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设立“集聚区文化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辅导。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的投融资合作,探索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通过质押和变现变为经营资本的方法。省政府设立文化产业集聚区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重点文化项目的建设、文化科技新产品的开发和示范文化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围绕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开展集群招商,从单纯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的投入。

5、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构筑中原文化人才高地

一是完善人才培育机制。鼓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与文化产业集聚区联合创建文化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高素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鼓励各高校、培训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集聚区人员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培训力度。二是创新人才引入机制。通过郑州大学等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引进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并且具有现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的外向型、复合型高层次文化人才,面向国内外引进领军人才、跨界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三是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鼓励和组织文化人才到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或国家考察学习,积极参加文化产业高峰论坛。四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设立河南省文化人才资助、奖励基金,重点奖励文化领军人才、青年英才。

6、整合创新文化资源,塑造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

深入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根本。河南省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的关键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创新,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通过高水平的创意与设计,才能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变。为此,要每年拨出专项文化品牌建设资金,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支持计划,创新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狠抓传媒出版、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以及工艺美术等优势领域文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挖掘小樱桃、快乐星球、《禅宗少林》、《清明上河园》等现有文化品牌的市场价值,做大做强祖根文化、宗教文化、汉文化等中原特色的文化品牌,利用特色品牌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借助于现代传媒力量扩大品牌影响,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集聚区。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提升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2]周旗.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6).

[3]魏崇周.2002-2009:河南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10(2).

[4]姜运仓.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及战略选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4).

[5]韩啸.河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2(6).

[6]李艳燕.河南省文化产业集聚现状的统计分析[J].江苏商论,2011(11).

[7]河南文化产业网[OB/OL].http://.

[8]王乾厚.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4).

第6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 建设 教师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

一、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

我区学校布局分散、基础较差、规模小、资源短缺,整体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不高。同时受恶劣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等限制,广大农牧民及其子女信息缺乏、观念落后,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传统的模式和方法、按部就班地发展西藏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差距比较大,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技术能够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使教师能够尽快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内地发达省区的差距,实现西藏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我区启动了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到目前为至,除阿里地区外,全区各地(市)共300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并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教育人员·初级),全区共有2143名中小学教师通过了考试,通过率为57.25%。

二、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自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这项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计算机基础知识差

我区中小学教师在上学期间很少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的比较少,操作能力相对比较低,与内地的教师相比,在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存在着差距。特别是我区的藏文教师,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对汉语的理解能力比较低,而计算机语言又是以汉语为主,造成这部分教师平时很少用计算机,更不用说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区域认识不平衡

我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各地(市)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造成各地(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认识的不平衡。如拉萨市、山南等地区充分认识到了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建设计划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相对比较高,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阿里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西部,教育基础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差,目前,该地区还处于计算机扫盲阶段,离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另一方面,部分教育行政部门认识不到位,有些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性,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视为普通的计算机培训,忽视了对培训工作的政策制定;还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界限不清,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信息培训等同起来,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性。

3.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不同

我区各地(市)各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同,网络条件不一样,学校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建设条件相差很大。一项调查显示,那曲地区80%以上的人认为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很差,而拉萨认为很差的不到20%。尤其是农牧区的学校电力资源十分紧张,有的仅是勉强维持照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了电教设备,缺乏后续资金,电教设备也只是摆设,发挥不了作用。一位老师这样说:“学校供电不足,电脑是好东西,但没有电,它啥也不是。”这充分说明,我区要想做好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工作,就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供电问题。

4.语言上的障碍

到目前为止所使用的教材和平台绝大部分是汉文版,而西藏一部分藏文教师,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或长期从事藏文教学,因此对汉语的理解能力比较低,尤其是在农牧区的学校,还有一部分45岁以上的教师不懂汉语,这些教师无法正常地参加培训,培训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还有一些一线的骨干教师没有能力完全用汉语授课,经常是以藏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方式培训,从而存在着对新的单词翻译不准确,意思不到位的现象。

三、加强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能力的对策

1.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

具备初级教育技术能力是我区近期对中小学教师(含学校领导)的要求,为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我区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即从2009年起,1961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城镇中小学教师(含学校领导),从2010年起,1962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乡村中小学教师(含学校领导),取得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证书是晋升高一级职称、续聘现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2.学用结合,提高自身能力

要想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识,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利用“班班通”工程,把培训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自身的教学技术水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做到边学边用,学中有用,用中有学,减少各地(市)发展水平的差距,拉近与内地发展的距离。

3.要把好的政策用好

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证书与教师评聘、继聘挂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积极性,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

4.成立评估专家组

第7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政府; 社区; 社区管理; 功能定位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1] 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从目前的实践看,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政府支持不力或包办过多(行政化倾向),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普遍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了社区建设走向深入。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找到社区管理的出路,推动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首先表现为社区建设运动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政府还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建设、规范社区行为,对社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其次,政府均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具体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为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第三政府为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运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社区改造,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得到推进和改善;最后,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渐渐让渡出部分权力,其改革目标是扮演规划者角色。这里说的协调者,是指政府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引导和监管,逐渐由过去的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向总体规划协调的间接调控方式过渡。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社区管理的实际来看,政府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行使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和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2]

政府越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承担所有的成本;社区行政化,政府成为社区的惟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

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培育不到位,对社区内的非政府专业性社团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这些非盈利的服务性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

政府行为的“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特别是把社区的社会建设当做经济建设来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鉴于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当前存在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我们必须定位好政府在社区管理的地位。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导致作为社区建设的两大主体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功能失调、角色错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进行定位。

(一)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当发挥适当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政府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直接目标是支持具体社区活动的开展,而深层目标则是促进社区资源的开放和动员,促进社区成员的参与。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积极发挥引导推进作用,在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决不可“越位”、过度参与包办。

各级政府是我国社会管理中最具控制力的政权组织,能有效地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准确而有效地引导社区建设的方向,合理运用场地、设备和资源,限制任何偏离社区建设总目标的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保障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各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管理和服务、组织协调服务和动员社区参与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二)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

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平台、场所,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街道办事处层面构建社区组织的网络结构—社区理事会。社区理事会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广泛代表性,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代表、驻街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等,其负责人由街道办事处代表兼任。社区理事会建立后将成为社区运行的主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规划、协调和监督。

其次,培养专业性社区工作者。社区建设需要大批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推进社区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的发展,协调社会关系,在服务社会成员、推进社会互助、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安全阀和推进器的作用,因此作为城市政府应积极开展培养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工作。[3]

(三)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第8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政府; 社区; 社区管理; 功能定位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 [1] 社区管理靠两种力量的推动,一是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从目前的实践看,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政府支持不力或包办过多(行政化倾向),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普遍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了社区建设走向深入。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找到社区管理的出路,推动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何进行功能定位的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首先表现为社区建设运动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政府还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建设、规范社区行为,对社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其次,政府均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具体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为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第三政府为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运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社区改造,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得到推进和改善;最后,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渐渐让渡出部分权力,其改革目标是扮演规划者角色。这里说的协调者,是指政府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引导和监管,逐渐由过去的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向总体规划协调的间接调控方式过渡。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社区管理的实际来看,政府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行使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和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2]

政府越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承担所有的成本;社区行政化,政府成为社区的惟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

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培育不到位,对社区内的非政府专业性社团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这些非盈利的服务性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

政府行为的“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特别是把社区的社会建设当做经济建设来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鉴于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当前存在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我们必须定位好政府在社区管理的地位。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定位

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导致作为社区建设的两大主体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功能失调、角色错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功能进行定位。

(一)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当发挥适当的主导作用。表现为:倡导、动员、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监督、评价和经验的推广,用政策去促进社区建设资源的聚集和社区的持续发展。政府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直接目标是支持具体社区活动的开展,而深层目标则是促进社区资源的开放和动员,促进社区成员的参与。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积极发挥引导推进作用,在负起相应责任的同时,决不可“越位”、过度参与包办。

各级政府是我国社会管理中最具控制力的政权组织,能有效地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准确而有效地引导社区建设的方向,合理运用场地、设备和资源,限制任何偏离社区建设总目标的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保障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各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管理和服务、组织协调服务和动员社区参与来担当建设社区的功能。

(二)政府应该担当建设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

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平台、场所,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街道办事处层面构建社区组织的网络结构—社区理事会。社区理事会在成员组成上具有广泛代表性,包括街道办事处的代表、驻街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和居民代表等,其负责人由街道办事处代表兼任。社区理事会建立后将成为社区运行的主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规划、协调和监督。

其次,培养专业性社区工作者。社区建设需要大批政治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推进社区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的发展,协调社会关系,在服务社会成员、推进社会互助、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安全阀和推进器的作用,因此作为城市政府应积极开展培养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工作。[3]

(三)政府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政事分开的有效载体,要按照行业职能“同类项合并”的原则,界定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界面,逐步将现在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一些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进行彻底的剥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而不要再层层下放到社区。

笔者认为首先要取消挂社团的“挂靠制”,保证社团的民间性、自愿性和独立性;其次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对于从事社团活动的个人,无论是对其所在组织实行完全税收优惠、部分税收优惠,还是完全税收,都要完全按照个人收入的多少,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4]第三要完善社团的有关法规政策,政府是社团组织的后盾,负有为社团提供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的责任;最后要充分发挥社团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在整个社区建设中,政府、社团和居民共同参与,明确定位,合理分工。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倡导者,社团是社区建设的具体操作者和组织者,是沟通政府和居民的桥梁和纽带,居民则是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加快社团的发展,形成社区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另外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管理,从法律上保护社团的合法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引导建设与社区需要相符合的新型社团。

城市社区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和体制转轨的宏观背景,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切实的指导,方能健康发展,这其中政府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政府职能作用发挥得充分、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进程与质量,这一点必须引起方方面面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孟华.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泰山学院学报,2003,1.104页

[2]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53页

第9篇: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36-02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共同的东西”的意思。1933年,等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后来它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

一、农村社区内涵的界定

最先研究农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埃弗里特和拉伯尔•伯德格,他们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他们主要研究的是社区的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

一些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也给农村社区以各种定义。布尔认为:“乃农业区域中的人群,其区位的大小与单位适足使其居民在团体活动中充分合作。”西姆士认为:“农村社会是由许多毗连而居、具有共同事件的农家构成――其构成的必要事件为目的、信仰、欲望和知识 ――一个共同的交接,即社会学家所称的同心。”桑德生指出:“社区是指同一地区内居民的交感关系及各种社区组织制度而言;在此地区中,居民或散居田场,或散居村镇,为其共同活动的中心。”[2]

(1947)在《乡土中国》中对农村社区作了精辟的描述:礼治秩序,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及熟人社会;无为政治,基层社会结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在近70年学术探索过程中,农村社区研究一直是他关注的重心。[3]

马芒(2005)认为,今天的农村社区与传统的农村社区相比,在内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将农村社区定义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这比较符合中国农村社区的实际。[4]

综上所述,所有的定义所涵盖的内容都包含了农村社区的显著特征:(1)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居民聚居的区域。(2)地域广、人口密度低、人口聚居规模小。(3)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较密切等特征。

二、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研究现状

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国外社区建设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欧盟的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2005年,当我们正在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时,欧盟也正在制定它的“2007-2013年农村发展政策”。叶齐茂等人(2006)以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英国等10个老欧盟国家农村社区为调查对象,对那里的社区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欧盟国家的农村社区建设大致情况:(1)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相对城市社区水平低下,而农村社区型基础设施相当完善;(2)农村社区在空间形体上还是农村的,而在社会经济活动上却趋近城市;(3)绿色的开放空间、绿色边界和绿带把农村社区发展约束在一个有限的拓展空间里,展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村社区;(4)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民主参与构成了农村社区发展的利益边界等等。[5]

(二)马来西亚的农村建设

马来西亚的农村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所以农业政策是马来西亚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主要政策工具。1966―2005年,马来西亚制定并执行了8个马来西亚计划,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韦红(2007)总结出其农村社会政策的特点:(1)农村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融为一体,在生产发展中实现社会目标。在马来西亚,并没有制定大量的专门消除贫困的计划,而是通过为农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增收渠道,以及生产服务使其摆脱贫困,而这一切都贯穿于农村发展的计划之中。(2)注重农民人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农民及其子女能够有机会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马来西亚还特别重视农民自身能力的培训。(3)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中起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这样,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发起的各种农村发展项目,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包袱,另一方面有助于动员更多的资源投入农村的社会建设中。[6]

三、国内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现状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将建设的重点向广大的农村社区转移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我国的许多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卢胜(2003)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从城区近郊的农村城市化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城区近郊农村面临的三农问题和存在的特殊问题的论述,阐述了社区进入城区农村的重要性,指出就地城市化是解决城区近郊农村“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而社区建设则是城区近郊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实现形式和现实选择。[7]

李若青(2006)认为,社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是积极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实效性的最佳选择。农村社区建设将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进行社会各种资源、力量的重新整合,构建崭新的社会管理方式,促进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要通过政府主导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进程。[8]

高强(2006)认为,构建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赖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他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建构模式分析,把社区具体分为城中村社区、城郊村社区、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和移民社区、撤村改居型社区6种,指出在社区组织重构、社区文化融合、农民社区主体作用强化的基础上,新型农村社区必将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早日完成。[9]

徐勇(2007)认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他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主要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此建构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也是进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 建构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新型的制度平台。[10]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农村社区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四、国内外文献评述及总结

第一,现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存在着一些缺陷

我国本领域的发展实践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辨识和理念探讨方面,理论体系模糊,实践缺乏支撑。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社区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方面,对农村社区涉及很少。(2)虽然近年来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有所加强,但忽视了其内在机理的深入剖析和规律的总结,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缺乏内在的融合,从而造成学科体系较为松散。(3)没有把农村社区建设和现在的农村建设、改革结合起来。内容和视野狭窄、研究滞后,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实践应用的要求。

第二,通过国内外学者在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国外乡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1)政府应在社区建设中正确定位,系统地认识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中政府处于中心地位,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这就使社区建设主体和社区建设行为的行政化。所以明确政府、社区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好对农村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的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和认识,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去设计和规划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2)树立科学发展观,搞好社区规划建设。社区规划是关系到新农村社区建设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规划,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尊重各地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改造;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转57页)(上接37页)前,还要统筹兼顾,让农村社区建设服从城镇化发展;要尊重民意,科学规划,保持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社区建设要充分重视农村社区自身的能力建设。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以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资助,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的社区建设过度依赖外部力量,而忽视了社区本身的能力建设。同时,从目前看来,社区建设宣传工作不到位,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自治组织是个什么机构,对其成立的目的、工作的职责不了解。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通过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获取对社区自身发展的认同和自我选择,形成内生的发展动力和约束力来达到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动力支撑。(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美]埃佛里特•罗吉斯、拉伯尔•伯德格. 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2]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 马芒.农村社区发展的特征与功能[J].中国发展观察,2005,(10).

[5] 叶齐茂.那里的农村社区发展有四条边界――欧盟十国农村建设见闻录之一[J].新农村论坛小城镇建设,2006,(09).

[6] 韦红.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及其特点[J].当代亚太,2007,(04).

[7] 卢胜.社区建设是城区近郊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M].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1).

[8] 李若青.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