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变更管理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 设计变更 管理对策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渐渐褪去了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福利分配色彩,具有了越来越鲜明的商品市场的属性,与此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众所周知,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额度巨大,建设周期一般为数年,在此期间的流动变现不易发生,因此在如此长的开发周期中往往会面临一些复杂多变的事件与过程,从而为项目设计带来变更。房地产项目设计的变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这个项目的后续工作流程,也关系到设计周期和建设费用。本文深入剖析当前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的设计变更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本文的成果对于提高房地产项目管理水平具有比较好的借鉴意义。
2、房地产项目设计变更原因分析
房地产项目周期较长,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内部与外部的问题。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因素会导致设计变更,经过总结,主要的原因包括:
(1)来自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因。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法规,是对房地产企业与项目进行约束管理的一系列规定。房地产的开发周期较长,在开发期间,如果遇到国家对法律法规进行调整,或者出台新的规定,则会对项目的进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2)来自设计阶段的影响。房地产项目的设计方案决定着该项目的进展,如果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中,有因为工作遗漏或者疏忽,或者责任心不强僧问题,使设计方案有所欠缺,则会导致将来出现设计变更,对项目造成影响。
(3)来自市政配套的影响。房地产项目由于关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因此会与不少市政设置发生联系。而是市政门的规划与进展,便会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进展,从而发生设计变更。
(4)来自决策调整的影响。在房地产项目的进展过程中,有时候会由于业主的战略目标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设计方为了适应这些变动而不得不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由于房地产项目往往体量庞大,功能复杂,牵涉面广,所以在业主方调整其使用功能或者更换其建筑材料与设备时,均会影响到项目最初的设计方案,从而产生变更。
(5)来自现场施工的影响。房地产项目在现场施工时,如果因为施工方的疏忽或者管理的疏漏,以及设备质量、材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的发生,均会使项目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设计者必须对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引起设计变更。
3 、房地产设计变更对策探讨
3. 1技术方面的对策
首先,房地产项目应进一步重视前期工作,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细化的分析和评估。房地产项目建设周期长,市场在建设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为项目本身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只有以科学客观的手段对市场和大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并做足各类准备工作,才能尽可能少的产生变更。其次,应为项目的管理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从而以其丰富的经验与专业化的技术水准尽可能早地发现在设计方案上的遗漏之处,从而使设计变更的数量减少到最低程度,提高设计质量。第三,应该充分把握房地产项目周边的市政发展规划,通过积极主动地和市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及时获取市政发展和变动信息,尽可能减少项目后期的变动。第四,要实现流程化的设计管理,以尽可能降低设计变更的几率。
3.2.信息管理方面的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逐步深入,房地产企业设计的管理工作与计算机的相关性越来越大,并逐步引入各类信息系统来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房地产企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基于信息技术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流程效率,减轻工作负担。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房地产企业中扮演着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影响着企业设计的效率。对这一部分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也是房地产企业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减少设计变更管理的重要部分。建立信息化平台,加强内部信息沟通,能够提高管理流程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改善手工处理业务的现状,信息系统的使用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部门之间更加快速地获取项目进度,使很多工序和专业的图纸做到部门之间的共享,发生设计变更的协调与处理更加及时。
3.3 合同管理方面的策略
目前,无论是房地产的财务与合同管理,还是项目完工之后的评估,均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共双方遵循。加之建设单位的资质和情况各不相同,必须有相关的规范化管理策略,才能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首先应对项目设计的合同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在合同中严格和详细地明确一旦发生设计变更的解决方法,在设计方与建设方的沟通前提下制定出详细的处理条款,从而使设计变更的成本损失减少到最低。此外还可以引入限额设计,在设计之初便对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做出具体的限定,从而避免由于设计变更而引起的成本超支。
3.4基于责任管理的策略
首先应强调法律法规是否在项目进程中得到了严格的执行,项目的推进过程是不是与基本建设程序相符。如果过于走捷径而越过了必要的程序,便会为将来设计的变更留下隐患。其次应确定设计变更的具体责任者,并详细规定责任范围,使项目参与的各方均能知晓自身所担负的具体职责,从而使房地产项目能够如期完成。此外还应设立与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相关的奖惩机制,通过经济的杠杆使项目任务的参与者提升积极性,负起相应的责任。
4、 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具有与一般项目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投入资金量大,其次是需要更加专业的管理模式,而且项目持续周期长,涉及到许多不可预知的外部因素,所以在项目的全周期中,管理者都必须面对充满变化的过程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本文充分分析了房地产项目设计变更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本文的成果把房地产项目的管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使项目建设更加顺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善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7D8,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11,03
【关键词】 工程变更;程序;变更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4—016—03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对所投资的建设项目一般都采用由使用单位设立一个临时机构来管理的模式。随着项目通过各项审批后,设计和建造商的重心就转向了使用人,政府投资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被明显弱化,进而导致超标准、超规模、超预算、拖工期成为常见现象。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地方政府在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实施中也涌现了各种创新模式,“代建制”就是其中相对比较先进的一种。
代建制,是指根据有关规定,通过市场竞争等方式择优选择有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企业,作为项目实施期法人,按照合同约定全权负责项目投资管理和组织项目实施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代建制是我国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和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的产物,是一种项目组织和合同安排的方式,是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它能更好的控制投资,提高管理水平,有助于节约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社会成本。
我国各地的代建制大致来说,项目参与者有投资方、使用方、方、设计方、承包商。代建制的运作程序分成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投资方决定需要投资的项目;然后由使用方提出投资额,经政府审批后,有使用者主管单位选择方;方进行设计招标,确定设计单位;施工图完成后,方选择招标机构进行施工招标,待施工承包商确定后进行项目施工。代建制的管理组织机构大部分是由使用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与方签定合同。
“代建制”即投资人利用国家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委托以赢利为目的的招标公司,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落实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实施,管理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在我国,从1993年开始福建省厦门市就通过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公司,并在改革中不断地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项目代建制度。实施代建制通过市场招标选择项目代建人,即政府投资人从市场采购项目管理服务资源,这样既落实了政府投资人对项目监管的深度和力度,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又能使政府的项目管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变,规范了政府自身投资行为,遵循市场规则。
在房价疯涨的背景下,两会上许多代表都提出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来平抑房价的建议,商品房降价之外,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重视并探索适应调控的另一条路径——建设保障房。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主要形式就是代建,即政府出钱,开发商代建,政府同时会支付开发商一定管理回报。
保障房项目一般具备体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将贯穿全程,其中业主方(政府)提出的工程变更是造成项目目标变化的主要根源,且影响是多方面的。代建项目团队(开发商)只有加强了业主方(政府)工程变更的管理,项目的计划目标才能得以顺利实现。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保障房项目政府工程变更的分析研究,向代建人(开发商)提供管理业主方(政府)工程变更的有效流程,以优化工程变更管理,利于保障房项目的目标的实现。
工程变更是指在工程项目过程中,对于已有的条件、要求、计划等的改变和修正。由于工程项目在技术、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复杂性,工程变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干扰工作流程,可能造成工期延误、成本超支、质量缺陷等问题。因此,全面认识工程变更的类型、原因及后果,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和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按照变更的内容,工程变更一般包含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两大类。设计变更,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由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洽商单两种。工程签证,是指承包商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由于施工现场的各种原因,出现了与合同规定的情况、条件和事实不符,需要由建设、监理、施工
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的,用于证实施工活动中某些特殊情况的一种书面手续;如施工条件变化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所引起的工程量变化。
按照提出者不同,工程变更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由设计部门提出。由于设计部门在原设计时时间偏紧、工作不仔细、工作深度不足、设计基础资料不齐全或不准确,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造成不合理设计或设计错漏。因设计者本身造成错误设计,以致施工中无法按原设计实施或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及其功能实现,必须进行设计修改或优化。
第二类,由业主(建设单位)提出。一般是提高设计标准或改变设计方案或业主在合同限定范围内,根据工程投资、建设、进度需要提出变更。
第三类,由监理提出。监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为满足质量要求,认为有必要提出修改设计,或由于原设计过于保守、浪费或施工不便等,对原设计进行优化。
第四类,由施工单位提出。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能预见的地质条件或地下障碍,以及为了节约工程成本或加快工程进度等情况下,可提出工程变更。
第五类,由工程相邻地段的第三方提出。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而提出变更。
按照可预见性与否,工程变更可分为可预见的变更和不可预见的变更。可预见的变更属于事先有计划的变更,或打算进行的变更,如项目团队有计划地进行人员调整;而不可预见的变更属于自然发生的变更,并不存在事先人为计划的任何成分,如无法预见的异常恶劣气候所引起的变更。可预见的变更是一种主动的变更,项目团队事先进行周密计划,然后采取必要的步骤或行动实施变更计划;而不可预见的变更是一种被动的变更,一旦发生这类变更,项目团队只能被迫进行应对。对于项目团队而言,主动变更往往意味着机会,而被动变更往往意味着威胁。项目团队应充分利用从以往变更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尽量采取主动的方式,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进行成功的变更管理。 根据变更引起的后果和影响,变更还可分为有利的变更和不利的变更。有利的变更不仅会在短期内取得正面的效果,而且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有利的变更,如改用先进的技术或管理方法,可以创造持续改进的有利环境,从而提高项目的价值,因此应该受到充分的鼓励和支持。相反,不利的变更,如被迫赶工,往往导致管理混乱的不利局面,从而降低项目的价值,因此应当尽量加以防止和避免。
根据可选程度划分,工程变更可分为强制性的变更和可选择的变更。一些工程变更是必须进行的,例如伴随着法令或规范的修改,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一些变更则是可以选择的。
理论上建设工程项目参建各方主体都有可能提出工程变更,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但实际工程施工阶段的绝大部分工程变更都是由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很少提出工程变更,并且都要涉及增加投资、延长工期。
通常人们将工程变更描述为“设计变更”,但不是说只有设计方能提出工程变更,之所以称谓“设计变更”,是因为无论哪一方提出工程变更的要求,在技术上、实际中都需要设计单位进行确认,也只有设计进行了确认,各方特别是施工方才能合理的提出增加费用,延长工期。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的有关政策发生改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各种许可批准程序繁杂,速度缓慢等。经济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动荡,通货膨胀,劳动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
法律环境主要包括:劳工法、安全法、建筑防火法、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等发生变化。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力素质差,工程项目所在地周围公众的反对等。技术环境主要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普遍加大等。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无法预见的不利的现场条件,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风、雨、雪、温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
业主引起的变更。由于业主没有明确定义项目目标,改变要求,缺乏资金,没有及时付款,没有及时决策,没有及时提供施工场地等原因,都可能在工程项目中造成工程变更。其中,业主改变要求的情形包括:改变工作范围(新增工作或取消工作),减少预算,缩短工期(要求赶工),提高质量标准等。
设计引起的变更。没有正确理解业主的要求,设计人员缺乏技能,假设条件发生变化,设计失误和疏忽,与现场条件不一致,缺乏可施工性,价值工程实践,所有这些与设计有关的原因都可能在工程项目中导致工程变更。
承包商引起的变更。与承包商有关的变更原因主要指没有正确理解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没有制订科学的施工计划(成本、进度、质量计划),现场管理混乱,劳动生产率低下,不良的沟通和协调等原因。另外,分包商也可能引发工程变更,上游分包商的工作延误也可能造成下游分包商的工程变更。
直接影响。①工作范围变化,如新增工作、取消工作;②时间变化,如工作时间延长、赶工;③成本或资源变化,如成本超支、资源浪费;④需要修补缺陷,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校正、施工返工。
间接影响。①劳动生产率损失;②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③打乱工作流程;④索赔和争端;⑤士气降低;⑥声誉受损。
正面影响。少数的变更能给项目带来正面的影响,如在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而该方案最能使变更带来的效益大于为此付出的费用。
负面影响。大多数的变更只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对于这样的工程变更,项目团队必须加强变更管理,尽量减少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
工程变更控制的管理,应该遵循“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的原则,对工程变更的范围、工程变更的内容、工程变更的相关责任方进行必要的界定。
同时,对工程变更的目标进行确认,对工程变更的技术性进行论证,对工程变更的方式进行优化,工程变更的费用进行权衡,对工程变更的工期影响进行评估,对工程变更所带来的风险进行预测。所以对工程建设相关各方提出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的内容、必要性、费用变化、工期影响、工程风险进行全面的论证;报建设单位进行审批,进行费用、工期、风险的最终核算,下发设计变更单,按变更单施工。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工程变更提出方的目的,往往提出工程变更的主体不同,其对工程变更所要达到目标是不同的,如设计单位是以相关规范及条文为变更底线进行基础性把关,但现在设计人员为了逃避责任往往在满足各种规范条例的前提下,做出非常保守的变更,相应地也增大了费用。而施工单位在提出工程变更申请时,往往是会无中生有,夸大事实,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修改合同价格,增加工程费用。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设单位代表及监理程师,应充分考虑到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价值性。
在工程管理的活动中,事前控制是必须加强的工作。变更涉及建设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根据经验,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发生的大多数变更,均是因为前期决策考虑不周或设计时的错漏,所以一定要在实施以前就要想办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及前瞻性,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手段控制设计质量,从源头上遏制变更的发生,提高变更管理的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规范项目管理。如果项目从启动开始就按规范进行管理,真正实行专业的项目管理,在项目决策时就使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度,有效的控制变更的发生,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在建设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就成为关键。据有关资料显示,项目的设计费用一般只占建设工程费用的1%以下,而这小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0%以上。故应当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案的优劣、设计质量的高低,与设计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人员配备、专业设计之间相互配合,三级设计审核制度及设计院质量事故责任制度均有密切联系,因此要在设计合同中对设计质量和返工等作约束、考核;同时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提高设计施工图质量。第三,遵守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杜绝“三边工程”。 边设计、边施工、边更改的“三边工程”,往往为保证工期,大部分的设计图纸都是在催促中提交的,出现错漏再所难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变更。而这一类变更通常是在合同外的,这对于工程的投资控制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要保证工期,那么赶工加班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业主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建设程序,杜绝“三边工程”,将工程
变更的出现频率降到最低,从而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最大的节约,加强变更的全过程管理,对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决策,对设备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用等,要与设计院一起研究、管理,否则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设计方案能优化到什么程度,同时由于业主参与设计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设计阶段限额设计,边设计边算帐,能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基本控制。
第五,加强对施工图的审查。每当施工图到时,及时交各专业技术人员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和设计院联系并交换意见;加强总图的会审和审查工作,做到合理使用,综合布置,节约使用土地,一次考虑到位,杜绝重复投资;加强施工图的设计审查和设计交底工作,还可有效减少设计变更和设计修改。
第六,要加强管理人员的配置、素质和责任心,否则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提出优化的方案和意见;而且在工程变更控制的诸多因素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加强对变更控制人才的培养是一件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第七,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在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中对变更引起的费用变化作出明确规定。招标是合同谈判的第一步,对于中标单位来说,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对招投标双方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招标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业主的经济利益。如果在招标时没有详细的条款进行约束,那么将会给项目的投资控制带来巨大的困难。所以,变更调价的原则必须详细列入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中,为下一步的施工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尽量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现象出现。
必须制订详细的变更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变更审批原则。为变更管理提供制度保证,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制约,使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避免发生扯皮现象。在具体的审批过程中,明确审批变更的权限层级,做到有章可循,审批严格,职责明确,做到每一次变更都有完整的审批记录。
从变更管理的程序上看,要有完善严密的审批程序。特别是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在设计院提出方案后,还要再次组织审查会,对新方案进行再一次审查,通过后才进行施工。在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申请时,必须要求以标准的形式(例如表格) 上报,并且要有完整的内容叙述。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工程变更,给业主和监理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困难,影响项目实施管理的效率。要做到科学、有序地应对各类型的变更,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变更管理程序,从变更的受理、审核、审批以及后续工程量的确定、签证、结算等方面要有明确的管理办法,确定变更的管理程序。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组织职责及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坚持原则,按程序审批,杜绝工程变更处理的随意性。对于提出的变更方案要从经济、技术、工期、安全、质量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在审核的时候一定要对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杜绝那些不必要的或是方案没有优化的变更发生,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和工期损失。
工程变更是项目投资失控和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它对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都会产生影响 。工程变更涉及了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并且每个项目的变更发生各有各的特点。但变更的产生一定有其共性的一面,所以在项目的管理中须重视对变更的总结研究,不断查找变更产生的原因,寻求有效的管理途径,将工程变更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将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控制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胡晋岚.总承包工程中的变更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2009,(7)
3 赖炳喜.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的变更管理[j].山西建筑,2010,36(17)
4 刘清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变更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3)
5 张青云等.加强施工阶段的变更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6 刘新伟等.加强建设工程的变更管理[j].南北桥,2009,(3)
7 王静源等.加强建设工程的变更管理[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8)
8 王晓燕等.加强工程建设变更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9 李有花.关于工程建设中承包商项目变更管理的几点经验[j].科技信息,2010,(21)
10 高永红
.工程变更分析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0,35(21)
11 徐卫电.工程变更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9)
12 黄远智等.对加强施工项目洽商变更管理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6)
13 陈建胜.代建制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业主方工程变更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9
14 倪银丽.从变更管理入手进行工程投资控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报,2009,25(4)
15 刘华奇.建设项目全过程变更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9
16 刘华奇等.工程的变更管理与投资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1:75~78
17 李梦莲等.工程变更与索赔关系研究[j].基建优化,2007,28(6):29~31
18 张安军.论工程变更的实施和操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
19 吴敏等.关于工程变更与工程造价管理的讨论[j].科技信息(学术究),2008,(18)
【关键词】EPC项目;工程变更;签证
一、引言
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联合的2012版《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实行以来,我国工程总承包市场的管理又有了更详细的规范依据。EPC项目作为工程总承包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广受建设领域的关注,其合同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及项目整体效果好这些特点对发包方来说更具吸引力,但同时这些特点对总承包方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上总承包方在对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确实容易遇到较一般的项目管理更多样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工程变更的管理更是缺乏系统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笔者以亲身参与某化工企业某产品生产线建设的EPC项目的经历,提出在此类项目中有关工程变更管理的几个方面问题及其改进建议,希望对今后此类项目的实施有所思考和借鉴。
二、EPC项目工程变更的特点
EPC项目就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项目,即工程总承包企业受发包人委托,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含竣工试验)、试运行服务等阶段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EPC项目的变更比一般工程项目的变更所指范围更广,种类很多,按变更种类有设计变更、采购变更、施工变更及发包方指示的赶工等;按变更影响有项目工作范围的变更、施工条件的变更、工程量的变更、质量要求的变更、进度计划的变更等。产生变更的原因也很多, 如建设单位提出的变更、开挖地基后发现原来勘探时未查明的新地质状况、施工环境出现新的变化、由于原设计失误或者因又有了更好的设计方案而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因新技术和知识而需改变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或计划、法律法规的修改或政府对工程项目提出新的要求等等。任何一种原因导致的对工程本身工作量、质量或工程工期进度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对工程的竣工验收或工程价款结算产生的改变,最终都可以表现为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几乎贯穿建设项目的自始至终,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变更都会影响工程成本。EPC项目的工程变更有如下特点:
1.EPC项目较一般工程项目更容易发生变更且变更情况更复杂。这主要是因为总包合同从招标到签合同对总包方来说大都时间非常紧迫,对潜在承包方来说能从发包人那里获得的资料可能非常少,没有任何图纸和现成的方案,只有进度和建设成果要求。直到中标签定总包合同时总承包方也只有一个简单的建设方案和粗略的实施计划,还没有完整详细的设计图,也没有较详细的工程造价计算依据。这不仅使得总包合同在签订时甲乙双方都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这种在前期资料缺少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不可避免在日后设计施工过程中会有各种可能导致工程变更的事件发生。减少这些风险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可能多的了解待建项目各种信息,了解市场上同类或相近项目的建设指标和造价信息等,作为总包方还应尽可能掌握设计关键工艺指标、主要设备的选型采购和主要建材的成本价及主要施工工艺的施工资源等,全面的进行风险识别和制定风险应对计划。
2.无论发包方还是总承包方都会非常慎重对待工程变更的发生。工程总承包合同一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形式,除发包人确认的工程变更、价格调整和索赔款项外,签约合同价是不做调整的。发包方不希望导致调增总包价的变更出现,而总承包方在面对一个个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时也要先考虑好怎样变更才能尽量做到双赢。
3.并非所有的变更都能影响项目结算时的总包价。变更按照是否影响总包价可分为能改变总包价的变更和不改变总包价的变更,比方说如果总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前面的某些设计不完善或者有了更佳的设计方案,想修改,在发包方批准变更的情况下,若产生更多成本,都由总承包方承担,不涉及总包价的改变;同样如果该变更在不影响交付工程成果质量和工期前提下能为总承包方节约成本,发包方也不因此减少总包价。但如果发包方为了提高项目的质量标准而改变总包合同中约定的施工材料材质要求或者提出压缩工期等在总包合同约定外的要求,总承包方就可以要求在总包价上增加结算工程价款。
三、EPC项目中总承包方在进行工程变更管理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总承包项目总包合同价款的相关条款的约定务必要精细。对于任一工程项目而言变更都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在大型复杂项目中,由于项目前期的调研总无法全面预测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环境变化,而发包方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在项目较长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除了小规模的、比较成熟的总包项目,一般的EPC项目在双方签订合同时都应当遵照《建设施工合同条款》或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专门的条款中对关于总包价的工作范围和质量标准等必须明确约定,而且对总包价的调整范围和方式也要明确约定,约定什么范围内不对总包价调整,多少范围之外可以调整总包价款,依据什么调整,怎样调整等。总之,起草一套技术要求明确、责任划分清晰、工作范围准确、条款严密完整的商务合同和相应的技术规范书是一个EPC项目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关键。
2.各分包合同在涉及变更时要注意专业交叉部分是否分工有变化,避免模糊签证甚至重复签证现象发生。一般的EPC总承包合同都包括设计合同、采购合同、施工合同等,作为总包方来说这些合同对上都是一个发包方,合同管理相对不难,对下却可能面对许多不同的分包商,分包合同可能有交叉,这就使得各个分包合同之间交叉部分的管理尤为重要。比如在某化工企业某产品生产线建设的EPC项目中的总承包项目经理总管整个项目的控制和协调,总承包项目经理下辖设计经理、施工项目经理、材料采购经理和设备采购经理等专业分管岗位,但出于总包项目商务合同的严格保密要求,这几位分管经理不能看到自己分管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商务合同,只有总承包项目经理一人能接触到总包和分包所有的商务合同,这种权限分配对总承包项目经理个人能力素质的要求特别高,对其项目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要求也很高。该总包项目分包队伍较多,交叉作业较多,有的专业施工分包方同时也是设备制作分包方,但由于施工和设备采购分属施工项目经理和设备采购项目经理管理,当项目中部分设备支架的制安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生变更时,施工项目经理对该施工分包队伍下达了变更指示并签证认可,但他不了解该设备支架的制安费用已经包含在另一份设备采购合同中。由于施工项目经理下达变更指示时该设备支架的制安尚未进行,所以按照另一份设备采购合同条款,该制安费可以从其设备采购合同中相应扣减,而设备采购经理不知道施工项目经理在施工现场临时下达的变更指示及对签证的认可,只知分包方完成了对设备采购合同所要求内容的履行并顺利交付安装现场,没有对该设备采购合同的完成出具内容调减的施工说明。于是出现该施工单位在施工分包合同结算中依据变更签证单提出对其设备制作合同中已经包括的部分设备支架的制安费的重复结算要求的现象。
3.发生变更总包方要按照变更内容是否对总包价产生影响进行区分。这就是说发生变更时总包方首先要分清楚哪些变更带来的造价变化是总包方应在总包价中承担的,哪些是发包方可以对总包价进行调增或者调减的,可以调增总包价的要尽力争取,要及时获得发包方总价调增认可并明确签证,及时提出调增价款的结算明细和计算说明,争取尽早把调增数额以双方都无异议的甲方签证或补充合同形式确定下来,避免日久生变;可能导致总包价被调减的情况要尽量避免,或权衡利弊后综合考虑。比如在上述EPC项目中的某设备钢平台制安合同明确约定钢平台外包覆不锈钢板的厚度是0.4mm,实际施工时发包方为了达到更好的包覆效果提出把不锈钢板厚度由0.4mm全部变更为1.2mm,并双方项目经理口头商定多出的0.8mm由发包方承担。结算时不锈钢材料费的分担双方没有异议,但其安装费由于不锈钢板厚度的增加按安装工程定额计价规定可以调增,此部分费用当时发包方并未预计到,而且变更时只有双方项目经理口头约定,并无双方签字认可的书面变更或签证单,也无往来邮件、会议纪要等可供结算参考的依据,成为结算工作的争议之一。
4.总承包与发包方之间对于工作量变更的沟通要及时坦诚有效。由于EPC项目的设计工作在总承包方承包范围内,不像一般工程项目的设计方独立于施工方之外,这容易导致发包方对设计的权威性和可信任性降低,更不用说由于设计的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的可信任性。而EPC项目在总包合同签订时还没有出详细设计图,也没有可供施工图预算的工作量,这就又使得发包方会格外注意日后的施工图和设计变更中的工作量变化。而总承包方在总包价已签定的情况下出于利润最大化的本能也会想方设法在满足项目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力争在不降低总包价的基础上减少成本。为了总包项目承发包双方的互利共赢,总承包方一定要本着坦诚相待的原则,不仅施工图交底、工艺技术交底工作要细致诚恳,对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等需做的设计变更更要跟发包方项目经理或现场代表从项目最优化的角度说明变更的必要性和变更后对项目工期、质量、工艺优化方面的具体影响。如果设计变更会带来总承包成本的增加,该总包方承担的总包方不能推诿;如果是出于优化设计而减少工作量的变更,总包方一定要向发包方说明此变更不能单从数量上看减少了工作量总数,而从项目本身和日后长远的使用效益上看也能为发包方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总之双方坦诚良好的沟通是彼此相互信任取得合作共赢的基础。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本文针对笔者在参与某EPC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变更管理问题提出探讨,但由于EPC项目的变更管理根据具体每个项目环境的复杂和多变,在实际的应用中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出现,制度的完善才是优化管理的根本,EPC项目的变更管理只有在一个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的前提下才能规范发展,以不变应万变,渐渐形成自己完整规范的管理操作体系。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关键词:公路工程;合同变更;索赔;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索赔是一种当事人以合同为依据向另一方索要额外补偿的行为。对于承包商来讲,这里指的当事人可以是物资供应单位、地方政府、保险公司以及分包单位等。但最为主要的当事人是业主,这里的业主与其它的当事人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是一种索赔与反索赔的关系。
1.公路工程合同变更概述
公路工程的合同变更一般指技术规范变更、设计图纸变更或者是工程量清单变更,主要包含进度计划变更、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工程量清单内容或者是数量的变更。进行工程合同变更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证工程的合理、完善。
在实际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工程数量、形式、进度以及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前期的勘测设计工作不到位,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与招标文件不相符合或者没有估计到的情况,因而不得不对施工项目或者工程量进行改变;另外还可能是由于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料事件,例如地质条件与预期的不同或者社会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甚至停工等。
公路工程项目合同变更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合同变更需在原合同履行完毕之前进行;合同变更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在原合同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合同变更只是对原合同存在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而不能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部变更。
如果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一方以胁迫、欺诈或者乘人之危等手段,违背他人真实意思订立合同,或者是存在着重大误解以及有失公平的合同,按照合同法规定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相关仲裁结构进行法定变更。
2.合同变更对于施工的影响
2.1对于工期的影响
(1)由于新增的工程任务一般会导致承包商额外工作量增加,为此需要额外时间来完成,从而导致计划工期相应的延长。
(2)在业主没有及时的变更令的条件下,阻碍了承包商及时的实现变更,从而也会影响变更工程的延误以及成本相应的增加。
(3)工程变更会导致承包商通过加时或者加班工作,打乱了正常的施工节奏,导致施工效率下降,从而也会导致工作时间的增加。
2.2对于费用的影响
(1)工程变更如导致原工作项目的性质改变,就会增加施工的成本与难度。
(2)合同中变更部分对工程的一部分或者整个工程带来了一定影响,从而使得合同中的原有价格不再适用。
(3)工程变更造成工程量的减少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增加其它替代工作,致使承包商的利润以及管理费受到损失。
(4)对于已经批准的承包商施工计划安排的工序以及完成时间进行变更会导致施工队伍或者施工机械的重新布置,从而造成了机械或者人员的闲置。
(5)变更还可能导致其它额外成本。
3.合同变更范围以及处理要求
3.1变更范围
合同变更的范围极广,可包括合同签订后的工程范围、进度、合同条款内容、工程质量要求、双方责权利关系等变化均属于合同变更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大类:
(1)设计合同条款的变更。主要指合同条件与协议书中有关双方责权利的关系的变更。
(2)工程变更。主要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合同所约定的工程质量、数量、施工次序、性质以及施工方案做出的变更,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合同变更形式。
(3)合同主体的变更。这是一种在特殊原因下导致的合同责任以及权益的转让或者合同主体的变化。
3.2合同变更的处理要求
(1)反应迅速。实际中对于合同变更的处理速度会影响到施工的进行,尤其是变更时间过长或者程序太慢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损失。
(2)全面、迅速并系统的落实变更指令。一旦承包商接到变更指令就要迅速、全面、系统的对变更指令进行落实,并按照新的指令实施文件修改。
(3)妥善保存设计图纸原件、设计变更资料、业主书面指令、发票、变更后的采购合同以及现场照片。
(4)对于合同变更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分析。由于合同变更是进行索赔的机会,为此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的索赔处理。这就要求在合同变更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种有力证据,以作为索赔的证据。
(5)合同的变更评审。首先要对合同变更的相关条件以及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及时的进行变更内容进行有关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的评审。
4.合同变更索赔管理
4.1工程索赔因由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一方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既定义务,或者是由于对方的行为使权利人受到损失而要求对方赔偿损失的权利。从理论上讲索赔时一个双方面的行为,不仅是承包商向业主索赔,同时也可以是业主向承包商索赔。由于施工中气候条件、施工条件、合同条款、施工进度以及合同规范、图纸差异、延误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工程索赔,为此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
4.2索赔管理概念与目的
索赔管理其实就是通过组织、计划、控制与协调活动,采用谈判或者预防的手段,基于合同对已经造成的损失向对方追溯,预防索赔事件发生的整个管理活动的总称。
索赔管理的目的是减少亏损以及获得更多利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索赔是一项复杂、艰巨、涉及范围广的工作。
4.3索赔工作程序
索赔的工作程序要根据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确定,在实际的索赔工作中可以按照以下主要步骤进行:
(1)提出索赔意向。在实际的施工中一旦出现了索赔事件,承包商就要立即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或者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意向通知,也就是向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就一个或者几个事件提出索赔愿望,要求或者声明保留索赔的权利。这是提出索赔工作的第一步,其关键就是及时提出索赔意愿。
(2)索赔资料的管理。当提出索赔意向后要及时的准备各种所需的资料,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含:详尽的了解与跟踪干扰事件,掌握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详细进过;基于干扰事件的发生原因确定各方责任以及由谁承担,同时分析这些干扰事件是否违背了合同的相关规定以及是否处于补偿或者赔偿的范围;对损害或者是损失进行计算,通过对比施工进度以及成本,对损害的范围以及范围大小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工期索赔以及费用索赔值;收集证据,从干扰事件产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要保留有关的全部记录,这也是关乎索赔成败的重要条件。
(3)索赔报告的提交、处理与解决。索赔报告一般包含制建立工程师的索赔说明、报告正文以及计算结果。经过监理工程师对索赔文件进行了评审并与承包商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会给出索赔处理的初步意见,然后经过索赔谈判达成一致意见。
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会发生各种的争议以及索赔问题,为此合同各方应该在最短时间内以及最低的层次尽可能的以有好的协商方式解决索赔问题,不要轻易地提交仲裁。工程仲裁作为一项复杂,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对于工程建设带来诸多的不利。
参考文献:
[1] 张市波.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 任小菲,樊瑜.建设工程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3] 石勇.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O08.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全过程变更;价值工程
1、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特点
2000年之后,我国出现了集中新校区建设潮这一特殊现象,每年高校投入到基建的资金达到千亿元规模,许多高校的新校区总投资都超过了10亿元,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1 高校新校区建设潮是我国快速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直接影响产物
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招生及在校生规模快速增长(见表1.1),导致了高校教学和生活资源面临严重饱和。
各高校新扩建校区是迫于缓解教学和生活资源压力,因此建设中往往存在以下特点:(1)决策时间较短,在规划初期对新校区建设目标定位不准确,建设规模过大或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2)投资大、工期紧、任务重,工程变更较多,边建边改现象普遍;(3)建设项目集中,受内外部的影响因素较多[1]。
1.2 高校建设新校区的资金多数靠自筹解决
宥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教育投入相对滞后,使得绝大多数高校筹建新校区所需资金的80-90%依靠自筹解决。2001-2007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基建投资情况见表1.2。
对于高校来说,由于新校区选址、工期、周期、投资、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从决策阶段开始,新校区建设中变更种类多、数量大、涉及范围广,变更管理相对普通的工程建设项目更加复杂和特殊。因此,做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变更管理对于高校节约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全过程工程变更定义及分类
关于工程变更的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很多机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目前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工程变更的定义。在FIDIC条款中将工程变更归属于合同变更——工程变更是指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修改而引起的合同变更。它在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工程变更令为存在的充要条件[2]。
结合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特点,本文对于对高校新校区全过程变更做出如下定义:在高校新校区项目实施中,对于项目实施目标、实施范围、实施时间、实施地点、实施内容等进行调整的任何事件,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选址变更、规划变更、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施工内容的变更等。
2.1 按变更发生的时间分类
第一类,项目实施前期阶段变更。此阶段变更以项目建议书起草为起点,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为终点。在此阶段发生的变更统一归类为项目实施前期阶段变更。此阶段发生的变更主要为选址变更、规划变更和大部分的设计变更;按其影响程度来分主要为重大变更和重要变更;提出方主要为业主方和设计方。
第二类,项目实施阶段变更。此阶段变更以项目正式开工为起点,以项目交付使用为终点。在此阶段发生的变更统一归类为项目实施阶段的变更。此阶段的发生的变更主要为工程量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施工内容变更;按其影响程度来分主要为一般变更和少量的重要变更;提出方主要为施工方,少量为业主方、监理方提出。
2.2 按提出工程变更的当事人分类
可以将变更分为五类:业主方变更、承包方变更、监理方变更、设计方变更、其他变更。
在高校新校区项目中,业主方变更往往占变更总量的大部分,承包方和设计方的变更也多是由业主方提出变更而引起的连锁变更。例如,多数高校都希望在开学前(每年的9月份)交工,因而对工期的要求较高,因工期引起的变更也较多;此外,高校新校区建设还普遍受制约于征地进度、贷款速度和主管部门建设手续批复等因素影响,由此引起的业主方变更也较普遍。
参考文献:
[1]刘华奇,闫国亮,工程的变更管理与投资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1:75-78
[2]刘新荣, 汤晓红,浅谈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J].港工技术,2004.3:37-38
[3]方俊,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
[4]周栩,翟明艳,陈强,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12:95-98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变更;影响;问题;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全面分析了工程变更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影响以及我国现阶段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时电力工程变更管理的若干思考,即实施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方法和流程,合理确定工程变更价款以及促进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
一、工程变更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
1、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现如今,国家财政是我国电力系统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主要支持。正是在这种现状下,许多的不合规定的问题频繁出现,主要就是一些电力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在前期的项目策划中,具体的包括工程设计以及可行性等方面,故意少说项目建设的规模以及一些项目建设,这样当开始进行项目的建设时,这些负责人又不断改变项目建设方案,增加一些项目,增加项目建设的整体规模,提升项目建设的标准,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资金急剧增加,超过当时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初的资金预算,最终使得整体工程项目的资金漏洞变得不可控制。
2、对建设工期的影响
鉴于电力工程建设的独特性,我们知道个体项目与整体项目,还有不同独立项目间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其内部的工程设计是一环连一环的。假如经常性的对于一个正在进行的电力建设工程进行变更,会导致许多邻接工艺,前续工艺以及后续工艺被迫重新进行甚至是被迫停止运作,这种影响在一些重要电力线路的施工建设中显得格外的严重,具体表现就是使得整个电力项目的建设周期被大大的增加,远远超过初期的设计期限,从而导致一些列的严重后果。同时,对于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电力线路的建设进行变更,加入变更后的周期远远大于此电力工程初期设计的总期限的,同样也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
3、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当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经常被变更,会给项目的管理人员以及业主带来许多的麻烦,主要就是他们之间必须的频繁的进行沟通协调,而且也加大了电力项目承包方在建设过程进行监管的难度。比如,当电力建设项目发生变更后,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建设,电力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经常的组织业主们开会讨论,双方进行沟通,同时还要经常地召集电力项目的承包公司的人员、电力项目建设的设计人员以及电力项目前期进行勘探的人员来进行商讨。特别是,对于一些变动巨大并且十分关键的地方,还必须再次进行电力项目建设的调研以及勘测。总而言之,经常地进行电力项目建设的变更必然会给电力工程的监管带来恶劣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增加业主的成本,减慢电力工程的建设进度,消耗许多额外的人力资源等。
二、目前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程度较低
受技术限制的影响,我国在处理电力建设项目的工程变更时,一般都还是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很多文件都是以纸质档案进行记录和传阅,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处理效率,也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完善的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软件,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
2、缺乏对工程变更全过程的管控
一般来讲,工程变更的控制和管理是需要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但是目前人们普遍将工程变更的重点放在了施工阶段,这显然不是最佳的管控手段。因为施工前期的勘查和设计阶段才是控制工程变更的重要阶段,施工过程和施工竣工阶段都需要根据施工设计来安排作业施工和管理控制。
3、合同变更条款设定不够完善
对于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来讲,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在合同中对变更条款做出详细的约定,并将责任划分清楚,这样当出现工程变更时,就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进行处理,而不至于发生索赔或纠纷。但事实上,很多电力建设项目的甲乙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并没有对合同变更条款给予应有的重视。因而造成了很多合同纠纷。
三、对加强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若干思考
1、实施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
1.1重大变更
重大变更涉及的范围较广,通常要求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额定限制之上,其中包含项目的设计方案,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方案、项目各项技术规范、项目整体的建设规模以及标准,总而言之内容较广。以火电厂为例来说,变更相关工艺的生产流程、变更获取资源的形式、变更高压供电系统的具体路径等都属于重大变更。变更的实施在最开始需要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初步的审核,随后由总的监工进行复查审核。完成上诉步骤后,将变更报给业主,业主街道报送的变更后再进行相应的审核设计工作。
1.2重要变更
重要变更相比较重大变更在变更幅度上响度较小,一般在一定的额定限制范围内。例如变电场调整改动生产厂房局部地方的标高或者搞懂生产工序执行过程中实施方案。这种变更初步通常是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然后报送总工程师批准通过后再付诸实施。
1.3一般变更
一般变更相对于前两者指的是在额定限制范围以下的变更,主要包括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设计过程中缺少的不完整的部分、材料的更换和替代以及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修改,这种修改往往需要马上作出决定。一般变更的审核就没有那么严格,一般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就可以执行。
2、合理确定工程变更价款
国内现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和相关研究文献均有关于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主要有: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价格变更合同价款;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合同没有适用于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商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执行;承包商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天内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监理工程师应在收到变更工程价款报告之日起14天内予以确认,监理工程师无正当理由不确认时,自变更工程价款报告送达之日起14天后视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已被确认;监理工程师不同意承包商提出的变更价款,按合同争议的约定处理;因承包商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承包商无权要求追加合同价款。
3、实现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
我国电力建设项目变更管理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制造业对工程变更管理的信息化研究起步较早。制造业工程变更管理应用系统一般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和支持团队工作的工作流技术平台开发,实现ECM功能与PDM的集成,以充分利用PDM的产品信息管理模块和流程管理模块。制造业有关工程变更管理的概念、模型和方法为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搭建了高起点的研究平台,有助于加速我国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缩短相关应用系统开发周期。
根据实际的工程变更需求,可以将EC过程分解为请求、评估、和实施3个环节。其中:EC请求包括描述问题的症状,发出正式的变更请求和提出解决建议方案3个步骤,EC评估包括技术评估、造价评估、工期评估和价值分析4个步骤,EC实施包括矛式的工程变更指令和实施工程信息更改。实现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必须构建以人员组织、变更流程和数据管理3大要素为核心的工程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数据管理为基础,以变更流程为主线的工程变更管理策略是实施有效工程变更管理的关键所在。
4、重视施工环节的变更管理
项目管理作为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利益提高的有效方法,强化成本管理,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实施全面变更管理,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是做好工程基本资料的收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对工程图纸不明确问题要及时提出询问,对于一些材料及设备参数要提出相应变更要求,当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管线图纸不相符的时候,尤其是管线之间相互交叉碰撞,承包商应该对施工图纸提出修改,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并防止形成事实后再实施变更,尽量将变更带来造价损失降为最低;
二是做好工程项目变更与签证工作,对于施工过程所提出的设计错误纠正,以及为满足现场施工条件而作出的设计修改等,应该出具变更通知单与变更洽商单,以规范变更管理,签证主要是指设计变更及施工图纸以外的内容,因施工现场各种问题,出现了和施工合同不相符的条件与事实,要由监理、业主及承包商等负责人进行共同签署,证实在施工阶段出现了一些特殊状况,如施工条件变化引发的工程量变化、工程变更引起的返工,工程应及时做好工程量的签证手续;
三是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加强施工合同的分析,在施工合同中有关变更、工程价款与索赔等有关条款,应该尽量做到详实,工程结算、办理程序与审核价之间的差距幅度应该明确界定,对于监理合同,应该明确业主及监理的责权利,由于监理方面原因带来的造价不合理增加,应该由监理方进行赔偿。
结束语
总之,在电力建设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对工程变更管理与控制给予一定的重视。从电力建设立项开始就应该加强工程变更预防控制,并在合同中对变更条款作出详细的约定,划分工程变更所引起的经济责任。同时,面对当前我国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这一现状,还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变更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工程变更管理和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项目;造价管理;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的难度比较大,许多建筑项目存在不少问题,实施全工程的造价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充分发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建立建设方主导各方积极参与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新模式,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提高建筑项目投资效益。
1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估算和概算投资偏差较大
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的投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项目的估算投资和概算编制不准确,估算和概算投资偏差较大,造成部分项目实施资金缺口较大。
1.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不完善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大多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没有推行限额设计,设计人员只重视方案和设计质量,忽略造价控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概算编制能力欠缺,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概算偏差较大。
1.3施工阶段变更签证控制不严
施工中由于多种原因,难免出现变更签证,变更方案没有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而随意确定变更方案,造成变更金额较大。
1.4造价管理人员偏少
大多数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偏少甚至没有,缺乏造价管理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对整个项目的动态投资缺乏控制,对投资总额的控制处于被动状态。
1.5造价管理多为静态和事后管理,缺乏动态和全过程管理
往往只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竣工结算审核,没有重视动态的造价管理,没有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缺乏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2 建筑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全过程造价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根据工程经济规律及造价管理的要求,首先确定一个合理的工程造价,然后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对该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使项目造价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提高整个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2.1重视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投资决策阶段,应该从建设目标、使用功能和建设期各种因素等等方面,进行细致、缜密和全面的调研和考察,并做出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目标,依据此目标做好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的难点: 缺乏项目估算模型,估算难以准确; 投资估算依据的数据往往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在投资估算时,应委托具有丰富经验的造价专业人员,分析以往同类项目的数据,提高估算模型的准确度,依据明确的决策目标,做出高质量的投资估算,对设计和后期投资管理起到有效约束的作用。
2.2开展以设计为重点的前期造价管理
尽管项目设计费用只占工程总造价的 2% 左右,但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达到 70%以上,可见设计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造价控制的关键点,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2.2.1造价管理人员提前介入设计工作
目前的设计院大多只重视设计方案和设计自身的质量,在设计造价控制技术力量方面比较薄弱,设计人员没有造价控制的概念。建设方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提前介入,发挥其经济分析的优势,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既经济又技术可行的最终方案,达到节省造价的目的。
2.2.3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在保证施工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保证总投资不超额。目前在设计阶段很少推行限额设计,一般都是设计好图纸后再计算造价,推行限额设计后要先分配各专业的造价,然后设计师根据造价在满足施工功能、造价限额下进行设计。推行限额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设计质量和深度,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控制投资的意识,达到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2.3精心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招标时的直接依据,招标文件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应委托市场信誉良好、资质等级高、具有丰富经验的单位编制招标文件,尽量避免在招标文件中出现漏洞和歧义,防止施工单位就漏洞和歧义而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状况发生。
2.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多、涉及的专业多,是造价控制的难点。在施工阶段,除了招标合同价外,还可能因为图纸会审纪要、设计修改和变更、现场签证、暂定价材料签证等增加造
价费用,我们必须严格控制上述不合理费用的发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4.1制定变更签证管理制度
制定项目变更签证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明确变更签证中每个人的权限和职责,任何变更必须遵循制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严禁不按程序办理变更签证,严禁越权办理变更签证。
2.4.2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由于设计纰漏、设计深度不够或功能变更而发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造成造价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必须慎重,设计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每一项变更签证都要以联系单的形式履行变更签证手续,每份联系单必须有变更签证预算书,以便造价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变更签证金额,控制项目总造价。
2.4.3推行造价跟踪审计
在项目施工阶段实施造价跟踪审计,让审计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实施中的造价管理,审计人员可以完全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更加准确的计算变更签证的工程量和造价,及时发现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不合理的变更签证,减少或避免造价纠纷。
2.5竣工结算审核阶段的造价管理
目前造价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应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资质等级高、市场信誉高、从业人员素质高的审计机构,从而提高工程结算审计质量。
2.6充分发挥监理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许多工程项目中监理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由业主方控制; 这种做法忽视了监理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造价也是监理控制的三大目标之一,要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管理中的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在工程变更、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等方面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设计管理 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 沟通协调
一、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和成果进行控制和管理,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控制的关键。设计管理不仅可提高设计质量,还可以使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更高、速度更快、质量更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水平。首先通过工程设计使其具体化,并据此作为施工的依据。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这一建筑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呈现出一下特点:首先,较强的动态性。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人们对其功能的要求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些内容通常包含较高的技术含量,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很难进行全面的考虑,这就很容易造成设计功能同实际施工进度不符,很容易降低建筑工程的功能。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往往造成投资上的浪费。工程项目的进度,不仅受施工进度的影响,项目设计水平及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
二、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目标
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进行项目目标控制,即质量、投资、进度目标控制。通过设计管理使设计质量、工程投资、设计进度满足项目的整体合理要求。在业主技改团队的领导和项目管理单位的策划下,通过对设计工作的监督、协调和管理,实现对项目的目标进行早期有效的控制;同时,在工程进行中正确处理和控制设计变更以及与设计相关的其他问题,最终配合业主实现整体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三、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难点
抽象来说,设计管理是设计管理人员整合、协调设计所需的资源,运用管理手段,通过对设计阶段的管理,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设计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进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需对接用户、政府职能部门;从招标到施工,要配合编制清单并对施工现场予以技术支持。期间需要沟通协调的单位众多,各方立场不尽相同,当遇到较为复杂的情况且面对多家单位时,设计管理人员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来引导。
四、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办法
(一)造价的控制管理
设计阶段是投资管理最为关键的阶段。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动态控制,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对各种设计文件中的有关投资部分进行分析,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推广标准化设计,使工程设计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用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等理论对设计阶段的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使施工图预算控制在概算内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
(二)进度的控制管理
对设计进度实施动态控制。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审查设计单位所编制的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设计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分析,一旦发现偏差,及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措施,以加快设计工作进度,同时控制设计质量,使设计错误和变更不发生或少发生,尽可能使设计图纸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按规定时间提供,从而使工程项目在拟定的进度目标内实现。
(三)质量管理
设计管理的质量目标是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满足业主要求、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符合施工(安装)的实际要求,设计质量达到项目总体目标要求。质量管理重点是:在方案设计阶段,重点审核工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的要求及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标准;初步设计阶段,审核专业O计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施工图设计阶段,重点审核是否满足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
(四)设计变更的管理
设计变更控制的原则是确定变更性质及分类,严格控制被动变更,正确处理合理变更,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做好设计变更后果的预测和处理。设计变更主要分为:业主提出的变更;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在明确变更类型的基础上,设计变更的控制应从设计变更数量和具体设计变更处理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五)设计跟踪服务管理
设计管理单位,应做好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服务管理工作:a.项目核心团队要设立专责人员,负责联系设计单位工作。b.组织设计单位对项目各相关方进行培训和现场设计讲解。c.组织实施设计信息管理。d.组织设计方参加工程竣工现场验收。e.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服务工作进行考核。f.按月、季度形成设计管理工作小结,竣工验收后形成设计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六)设计信息及资料管理
(1)设计阶段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对信息的合理分类、编码,制定信息管理制度,促进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全面有效的管理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文档系统,以客观记录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知识管理奠定基础。
(2)基础资料的获得由设计管理单位负责搜集解决国家、地方及行业设计管理、设计规范及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等。
(3)设计管理单位协助业主对各阶段的设计需求、设计成果等各类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编制目录供查阅。
(4)设计信息及资料包括:建立设计阶段的工程信息编码体系、设计阶段的信息管理制度,并控制其执行;进行设计阶段各类项目设计信息的收集、分类存档和整理;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造价控制
1 引言
工程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工程变更引起的造价工作也是复杂的,变更对造价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应对各种变更进行有效识别,通过不同控制方法,设定不同的变更处理流程,有效地控制工程变更。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变更作为一项关键因素,管理不好往往将导致工期延误,难以控制投资。工程变更进一步导致的工程索赔,合同纠纷和诉讼,加剧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冲突。但是,由于建筑产品的独特性能和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任何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和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 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分析
工程变更,包括项目的变更,数量变更,进度的变化,建筑的变化和其他条件。变化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如由雇主发出的订单变更,由于设计错误和设计图纸必须修改、实施的新的技术和知识需要更改方案或计划,环境的变更,政府规章或要求的变更等。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2.1 设计变更
拟建项目施工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提出,最后由设计单位补充或更改发出工程变更订单的形式,可以归结为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包括范围十分广泛,是工程变更的主要内容。常见的设计变更包括:由于计算错误下发的工程变更,遗漏或不足的设计发出补充通知设计,业主、承包商或监理方所提出的设计的优化调整。
2.2 施工措施变更
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施工境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向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施工措施的变化在施工合同履行中可能全过程存在。
2.3 条件变更
施工过程中,施工条件没有达到业主按照合同约定的或者发生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工程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实施。如业主承诺交付的施工图纸没有及时完成,致使工程无法继续;业主提供的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发生断水或者断电情况,导致施工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特大暴雨导致山体滑坡致使工程停工。
2.4 计划变更
施工过程中,由于上级的命令,技术或运作上的需要,发生时间顺序的改变或者原定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如工程施工中,根据工程的进度,部分项目需提前竣工,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计划变更。
2.5 新增工程
施工过程中,业主往往增加施工项目建设规模或者安排的建设内容是原招标工程量清单之外的。
3 工程变更的管理
为加快工程变更处理进度、缩短时间周期、尽量避免或减少变更对工程实施的影响,工程变更可实行分级管理审批制,即:先按变更项目的种类、工作量大小划分为一般变更设计、重要变更设计、重大变更设计等3级;在实施中再根据所发生的变更等级逐级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3.1 一般变更设计
一般变更设计在项目实施中最为常见,也必然会发生,但它涉及规模较小、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变化不大,往往可由监理工程师在与设计代表会审后直接批复,报项目业主备案。
3.2 重要变更设计
重要变更设计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发生的涉及规模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投资变化较大的工程变更。它由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及项目业主提出审核意见后报项目法人主管单位(地市级)审批。
3.3 重大变更设计
重大变更设计是指超越上述重要变更设计规模的、或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以及地(市)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上报审批的工程变更。它涉及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与工程投资变化都大,必须在监理、设计单位、项目业主、地(市)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级主管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处理。
4 现阶段建筑项目工程变更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缺少对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工程变更往往存在项目的全过程。目前,大多数业主和监理单位一般把工程的实施阶段作为控制的重点,对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以及项目建成后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实际上,绝大多数实施阶段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项目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质量不高,只有管理和控制好项目前期的决策和勘察设计质量,才能根本的控制好实施阶段的工程变更。所以要加强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抓起,降低工程变更的频率和程度。
4.2 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变更管理职能失位
各类工程变更往往内容繁多,情况各不相同,很多业主和监理方的项目管理机构缺少高效、科学地应对。对于如何受理工程变更、如何准确计量工程量以及如何商定变更价款,项目管理机构往往组织职责不规范明确,没有确定的岗位职责和法定的处理程序,盲目处理工程变更,也做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工程变更处理后的效果。
4.3 对工程变更缺乏有效的评审比选
项目各参与方往往对工程变更的技术、经济、进度、安全、质量等诸多因素缺乏综合评审,没有进行有效的价值分析或者是多方案比选,结果一些没有意义的工程变更得以发生,或者是工程变更方案本身就是个错误的方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4 未能建立起合理的责任考核制度
大多数建设项目对工程变更管理的绩效没有进行科学的考核。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制度和激励机制,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变更时没有管理的压力,也没有对工程变更进行控制的动力,造成工程变更管理的失控。结果是我国建设项目“三超”现象无法控制,投资大大超出。
5 工程变更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严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加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必须明确工程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任意变更。除非确实需要,才根据工程变更分级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并严格遵循部、省各有关规定。二是各级工程变更设计的管理与审批必须以确实需要、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有利工程进展、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兼顾建设各方利益等为基本原则。三是工程变更项目不得将同一工程细化分解成多次、多项小额工程变更设计上报审批。四是在工程变更设计过程中,不得相互串通作弊,不得通过行贿、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工程变更设计的审批,杜绝工程变更设计中的各项腐败行为。五是提出变更设计申请时,必须随附完整的工程变更设计资料,即申请报告、变更理由、原始记录、变更设计图纸、变更工程造价计算书等。六是对于工程变更设计,驻地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把好第一关,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数据、资料严格审查所提工程变更理由的充分性与变更的必要性,合理、准确地做好工程变更的核实、计量与估价,切实做到公平、合理并按规定程序正确受理。七是为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工程变更的审批应规定严格的时间周期,一般在7~15d内批复。八是工程变更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批复下达工程变更令,承包人应按变更令及批准下达的变更设计文件施工,并相应增减有关工程费用。
6 建立工程变更控制流程
由于工程变更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巨大,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性的提出了很多工程变更的控制办法,如程序控制、强化监理制度以及加强投资决策者对投资的管理和引导等。但由于工程变更的复杂性,对工程变更的控制还应该从技术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多方位进行系统研究,建立系统控制流程。
6.1 业主方控制流程
业主方工程变更内部控制流程中,各个部门要各负其责。可以由工程部负责受理工程变更建议书,初审工程变更建议方案,包括确定工程变更的种类、决定是否属于重要的工程变更或重大的工程变更。对于一般工程变更,工程部既受理工程变更的审查同时也要受理变更建议方案的审核。对于重要的工程变更或重大的工程变更,工程部则在初审合格的前提下提交设计部。设计部门的任务是进行技术性评审,主要评审工程变更方案是否可行和先进。设计部技术性评审完成后一般提交合约部。合约部的任务是经济性评审。经济性评审进行的环节包括测算或复核工程变更方案成本,比较分析工程变更方案实施前后投资额的变化以及工程变更对进度的影响等。销售部可以进入价值性评审环节,主要是比较分析工程变更方案实施后的功能改进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系数比较,选择系数较大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业主方总工程师最终审要的工程变更。对于重大工程变更,应该进入业主方董事会进行审查。如果重大变更造成规模和标准超出原批准范围时,则应报原项目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确定。工程变更实施完成后,合约部进行价款的中间结算和合同价款及进度调整。同时,根据对工程变更进行效果评估实施奖罚。
6.2 承包商控制流程
承包商提出工程变更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原图纸提出变更,引起设计变更;二是对已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变更,属于施工措施上的变更。第一种情况往往是承包商考虑自身利益或从顺利推进工程角度提出的,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及设计各方应认真分析审核,善于识别,有针对性地按照合同条款和相关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第二种种情况既可能是承包商自身原因导致,也包括业主、不可抗力或第三方原因引起的。对因承包商自身原因导致的,在满足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或减少的工程费用不予调整。对因业主、不可抗力或第三方原因引起的整,据实结算增加或减少的工程费用。
7 结语
工程变更是造价变化的主要根源,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信息,达到主动控制造价目的,使不致发生工程做完、结完帐才知道工程已经突破预算的事情,各级领导在事情并未发生时采取有力的措施把超投资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工程造价就得到根本性的控制,整个工程管理也将从粗放式管理进入一个科学管理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张卫栋,黄黎荣.工程变更的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1,(05).
[2]方俊.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J].建筑经济,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