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

第1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老年人;社区文化建设

在经济还不太发达的情况下,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型社会,中国老龄化进程正逐步加快。重视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保持中老年人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精神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年以来,文化部撰文将老年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社区中老年群体的基本状况

1.人员构成。

社区的中老年群体是一个特殊复杂的群体,来自于不同职业、不同单位、不同职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年龄,却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的区域空间内,虽然阅历不同、经历不同、志趣爱好不同,但都能在社区文化圈子内找到自己的位子。他们有需要,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兴趣爱好,或是社交需求,都可使他们走到一起,形成社区内一个个群体。

2.生活现状。

这些中老年人通常分为三种类型,①积极适应型:这类中老年人对于生理和环境的变化能很好地适应,并能积极主动地去面对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精神上的享受。②是正常变化型:这类中老年人习惯了平淡平庸的生活,对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兴趣不高,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对于这类中老年人,其文化生活开展的积极性很难调动,需要他人带领并安排相应角色,使其产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③是基本不能适应型:失落感与孤独感。

3.文化需要。

中老年生活需要健康,需要走出家门互相交流、沟通,结交许多朋友,需要有安全感,重新找回人生的价值。这一代人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他们也希望能多享受祖国富强的成果,虽然已经步入中老年时代,但受改革开放新思维的影响,多数中老年人也在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更加看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和目的,即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追求艺术台阶上档次、队伍素质上层次。他们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希望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展现,希望自己的成功和喜悦与他人和社会分享。甚至有了却青年艺术情怀、追回因繁忙的工作而错过的梦想时光。

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发挥的作用

为了切实把中老年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大对社区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制度,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为丰富中老年文化生活搭建平台。

1.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社区老人活动中心

一方面社区文化资源闲置浪费,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文化资源紧张短缺,苦于无奈,缺少对有关社区资源行之有效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即使有的时候一些地方形成了文化资源的共享,但主要还是靠关系、靠感情,如有人动,资源共享随之动摇。为此,政府应出面协调,整合、开发、合理利用社区内企业、机关、学校的资源。 文化活动中心、健身活动场地应是社区建设规划的必建项目之一。多方筹资,建立配齐专门的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并将此作为社区建设和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将一定面积的老人活动中心作为新建小区的验收标准。

2.培养社区文化骨干,建立文化传播机制

在社区内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思想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老年文化工作的骨干,如经常在健身广场见到义务为前来跳舞、健身的人们教舞、教操的热心人;充分发挥社区中的有线广播、电视、阅报栏、科普画廊、社区刊物、文化单位的传播作用。

3.组织开展社会文化公益展演、交流活动,培养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

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为中老年文化生活搭建平台,充分调动各社区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使参赛队伍相互交流经验,参赛中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分享演出作品的成功和喜悦,社区工作作为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可以引进社区工作者的介入,以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水平。

三、社区文化建设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意义

1. 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首先,中老年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群体中去,已从态度上进行了自我调整,避免了许多由心理不健康引起的生理疾病。其次,社区中老年室外活动的时间多为一早一晚,如晨练太极拳、太极剑、慢跑疾走,晚扭秧歌、跳交际舞、散步等,是老年人最佳的有氧运动。通过这些活动,每个成员不仅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展示风采的能力,同时养成了改变个性、放弃自我,把自己融入团队这个集体,心胸宽阔,大度、大气、不自私自利的品质;成员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善美。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 是社会和谐

第2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石化企业; 未来; 文化建设; 趋势; 认识 石化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形态,自从90年代兴起以来,企业理论研究者和企业界领导者都非常重视。纵观那些管理成功或失败的企业组织,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成功的原因却是共同的,就是具有高素质的石化企业领导者、企业队伍及其营建的符合本石化企业组织特点的石化企业文化。可以说,石化企业文化仍然是当代乃至未来石化企业管理发展的主流。未来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将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以人为本

传统的石化企业管理偏重于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政命令、纪律规范为手段,强调从严管理企业。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把企业员工当作“机器人”,缺乏一种“人文关怀”和必要的精神支柱或动力,因而很难调动石化企业队伍的积极性。传统的石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侧重于正面的理论灌输和空洞的宣传说教,忽视对企业员工与石化企业组织及社会之间的物质利益、人际交往关系的协调。

2创新与变革

自强不息,革新进取,是中华民族精神贯彻古今的优良传统。它要求人们自强不息、自胜自立;也勉励人们穷则思变,改革图强,应时以变,以开创之势治国、平天下。这种精神不仅铸造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而且激励着中华儿女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奋进。

3目标及目标教育

石化企业组织所确立的企业建设和工作战略目标,既是对企业员工的利益吸引,也是对全体企业员工的行为导向。石化企业系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组织成员工首先是对利益的认同,进而才对石化企业组织目标认同。因此,科学的目标教育是实现目标的保障。石化企业组织一方面要科学确立企业建设和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还要让全体企业员工了解这个目标是什么、怎样去实现等。无目标或者有目标不教育,是不可能形成凝聚力的。

4科学与民主

在传统的石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特别是油田企业队伍被当作部队看待,因而多采用严格的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这种主要以行政命令和纪律规范为手段的专断式管理,实际上把企业建设和工作发展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少数强有力的石化企业决策领导者身上,普通企业员工只不过是企业建设和工作决策的被动执行者,是服从和执行命令的机器人。

5组织素质的提高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组织的竞争。组织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走到一起,干大家共同想干的事。组织的战斗力依赖于组织的成员,组织的战斗力与其成员的总体素质直接相关。但是,一个人才基本的企业组织并不一定是具有最强战斗力的组织,即使一个石化企业组织的所有成员都具有高学历,也不一定能保证石化企业管理成功和企业力增强。这是因为:个人的能力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而组织的战斗力和效率并不仅仅取决于各个成员的个人素质,更不等于个人素质的简单相加,而取决于经过协调整合的组织素质。中国现在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产生人才、使用人才的良性机制。现代组织就是要创造这种良性机制,使之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6团队建设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部门结构或其他形式的稳定性群体更灵活,反应更快。团队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地组合、解散、重组。团队适合需要多种技能和经验、创新性强、任务紧迫的工作需要。要使团队成为高成效的团队,每个企业员工必须感到自己是组织机构全局的一部分,有实现目标的强烈动机。市场经济和即将进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石化企业组织对外界必须作出快速的反应,团队建设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为保证企业政令畅通和纪律严明,防止 “小团体意识”,也是石化企业组织在进行团队管理时所不能忽视的。

7权变管理

石化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人是千差万别的,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管理的风格也要变化。从对员工的管理来看,石化企业管理者究竟采用哪种方法,一般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下级的个性特点,比如他们的领悟能力、受教育程度、对成就的看法、对独立的要求、愿意承担责任的程度等;二是环境因素,比如石化企业工作性质。石化企业权力结构等。如果工作任务模糊木清,企业员工无所适从,工作型管理方式更有效;如果是日常性工作,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都很明确,关系型管理方式可能更适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是一种情景艺术,尽管没有人人都适用的真理,但这并不会阻止你尽力成为最好的管理者。你不能企图去改变部下的个性特征,但你完全可以去帮助他提高素质。

8学习型石化企业组织

未来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将企业组织塑造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伟大的学习团队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所以,彼德、圣吉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能称为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第3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原文化;高速路服务区;地域特色

0 引言

中国经过近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在设计理念上仍然不够科学合理,与国外的一些设计有着较大差距。服务区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部分,作为地域性建筑,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特色,与高速路的周边环境相融合,在设计时应进行总体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河南是中原地区的核心,是展现中原文化的主体,将文化应用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中,不仅能够展现地域建筑特色,更能将中国文化传播向全国各地。

1 中原文化概述

中原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适宜,资源丰厚,文化氛围浓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称,河南地处中原,为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和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的中心。中华上下五千年,河南处于全国整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就长达三千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夏、商、周朝曾建都于中原禹州、商丘、安阳、郑州和洛阳等,汉代以后,更有中原七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许昌),不仅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名胜古迹、民间艺术和等都是展示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史上的中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发源地。例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和韩非等,历史人物岳飞、刘秀,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更有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诗人,几千年过去了,他们的思想学说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了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成了华夏文明的精髓。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上唯一的对外窗口,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都可以在高速路服务区建设中得到应用,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逐步形成地域文化鲜明的特色服务区。

2 河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据资料统计,2012年底中国新增高速公路里程8268公里,高速公路的总里程数已经超过10万公里,其中河南省高速公路里程就达到近6000公里,而随着路网的逐步形成,交通量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增长,高速增长的交通量给服务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目前河南省高速公路已有三十多个服务区建成运营,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然而服务区在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更多的问题。例如,现有的大部分服务区都是建于高速公路建设的早期,服务区的规模、设施、功能以及环境等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渐提高的精神层次追求。具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各服务区设施出现同质性,提供相似的餐饮、住宿和超市服务,服务区之间采取各种手段以争夺相邻服务区的客户,对于服务区的文化建设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二,大部分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往往是一个大的停车场,服务功能单一,没有很好地与场地特征、地域特色相结合,往往都是首先把场地全部推平后再机械地摆布建筑,风格雷同,特色不明显,并且服务区对称地分布于主线两侧,且距离往往较近,缺乏景观空间分隔,受主线的噪音、粉尘干扰较严重。第三,服务区场地内设计不够精细,硬化面积过大,绿化水平较低,缺乏休闲空间和旅游、气象等信息服务,人性化设计欠缺。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旧的服务区包括一些新建服务区在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营模式上都存在着重大缺陷,这不仅仅有损所属城市的形象,对不同路段高速公路的风气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系统的枢纽,服务区不仅数量众多,也是往来行人驻足休闲的最佳选择空间,它可以调节旅行节奏,满足司乘人员的旅行需求,提供车辆服务,对减少交通事故、提高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建设高品质服务区,在提供便利舒适的服务设施基础上,怎样更好地体现中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使服务区成为温馨的驿站和文化的载体成为服务区建设的焦点。

3 中原文化与河南高速路服务区建设的结合要素

服务区可以承载文化,传承和延续地域文化是未来服务区的一大趋势,营造地方文化特色,展示风土人情,已经成为新时代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服务区的建设在中原文化的应用上,可以从以下两个要素出发:

3.1 服务区的文化传承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务区相对于城市,空间独立,区域面积狭小,地理位置特殊,但它同时又是城市的一部分,是城市建筑群体的延伸。因此,不能片面的将其隔离开来,要兼顾服务区从属的城市风貌、文化特征等因素。高速公路上往来的人群和车辆,因为距离所在的城市较远,而服务区在高速路上充当的角色就是好比是接力和延续的对象,为人们在途中的休息、饮食、娱乐、甚至是旅游都可以提供一定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服务区就是所属城市的形象和名片,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化水平的体现,是展现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

服务区的规划设计要尊重其所在的地域人文环境,要充分发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艺术、文物古迹等资源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在吸取历史和人文精髓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提炼、概括、运用,使传统文化在服务区的设计中得到升华,使整个服务区具备地域性、观赏性、独特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例如,开封的汴绣、官瓷和木版年画等。在服务区内,以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为宣传内容,通过静态的景观雕塑和动态的影片资料等形式,在吸引旅客观赏之余,不但能发挥经营区域导向作用,还能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巩义服务区位于连霍高速公路639公里处,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图洛画、周易八卦”的发源地巩义市仅5公里,在服务区的超市引进我省乃至全国著名的烧鸡品牌“道口烧鸡”、豫西土特产专柜、新郑大枣等产品,既增加了营业收入,也更好地宣传了河南的特色食品。

3.2 服务区的场地规划

(1)服务区的选址。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豫西和豫北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高速公路沿线的地理特征变化较大,服务区选址建设较为困难,中部和东部地区则一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服务区的选址条件相对比较容易,南部主要以盆地为主,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特征,服务区的选址为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从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考虑,河南省高速路服务区的选址应优先考虑靠近城镇的位置,这样在物质运输、水源供给等方面可以最大化保证。此外,选址的位置也应该尽量靠近一些历史遗迹、旅游景点等,不但能拉动区域经济,也能更好地体现城市文化。

(2)服务区的建筑。服务区的建筑是服务区最重要的识别方式,也是展现文化特征的重要依托,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河南省内分布的主要城市高速路段服务区发现:建筑的趋同化现象严重,很多服务区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以及建筑功能都是大同小异,甚至连建筑物顶部的服务区名称字体、颜色等设计都是一样的,毫无特色和个性化可言,这不仅造成省内往返车辆的司乘人员的审美疲劳,并且在心理上也缺乏归属感。乘客在这样的服务区内除了解决基本的生理需求、物质需求之外,都不愿多做停留,这在服务区的建设甚至在城市的建设上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鉴于此,在服务的建筑设计上:1)要注意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协调和融合,考虑气候、排水、地质等条件可能引起的问题,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保证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建筑设计的风格不可盲目的追求欧式风格,古典风格,不可照搬其他地区的服务区建筑风貌,要从实际出发,以所属城市为背景,(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深入挖掘代表性的文化要素,建筑符号加以提炼和抽象的运用,增强服务区的建筑特色和可识别性。

(3)服务区的功能。城市化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精神追求层次提高,私家车数量的增多,高速路客流量的增大,一些早期建设的服务区,因其面积小,设施落后,功能单一等问题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渴望能够多一些精神方面的享受。因此,在旧服务区的改造和扩建以及新建服务区的规划设计中,要通过不同阶层的人群调查,深入了解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多融入现代科技和人性化服务设施,增加一些休闲娱乐空间和更多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增强过往人员的互动性,交际性,把服务区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完善。

(4)服务区的绿化。高速路服务区远离城市的中心,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自然环境良好,在景观绿化方面可以更灵活地与周边环境兼顾协调,对于生态环境的营造上也非常有利,在具体的种植上,仍然要考虑地方特色,本土植被以其适应性强,资源丰富等优势可以多增加种植数量,把不同种类的乔木和灌木,不同色彩的植物结合起来,突出绿化层次,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

4 结语

建设有地域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需要兼顾多个方面,把服务区的景观环境设计与服务区周边的旅游资源结合,使服务区成为展示不同区域特色的文化载体,同时又可以保护本地文化。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基础建设设施的投资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更是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服务区的设计的合理性,本土文化的体现,生态的延续与保护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处在中原文化承载下的河南,建设有特色、有主题的高速路服务区,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弘扬中国文化以及高速公路建设体系的成熟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罗海艳,王欲晓.浅谈高速公路服务区文化建设[DB/OL].中国公路网,2012.

[2] 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8.

[2] 王翠翠,江海涛,潘旭.地域文化下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J].建筑实践,2011(6).

[3] 陆旭东,韩继国.吉延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A].全国山区公路环境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

[4] 王新华,游迪.服务区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位置间距研究――以河南高速公路服务区选址为例[J].河南科学,2012(01).

[5] 李昂.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与设计理念研究[D].汕头大学工学院,2011.

第4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宿舍;文化;建设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重视,致使大学生宿舍无论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学生自身完善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生活。现阶段,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大学生宿舍等同于“网吧”,进而促使学生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第二,90后乃至00后的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所以致使大部分大学生在宿舍中以自我为中心,进而缺乏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1]。由此可见,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鉴于此,本研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2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概况

2.1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宿舍文化主要是以大学生宿舍为场所,所有宿舍成员在进行活动(如学习、生活以及休息等)时,创造出物质和精神的总和。而狭义的宿舍文化则主要是指所有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活动,以及通过该活动所外化出来的精神面貌等[2]。具体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内部卫生状况和设施保管状况等等;第二,中层宿舍文化,即宿舍学习制度、生活制度以及道德行为制度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等;最后,深层宿舍文化,即所有宿舍成员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心理素质以及精神面貌等状况[3]。总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包括环境、制度、行为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2.2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宿舍作为大学生的第二家庭,其温馨与自在程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实际沟通交流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温暖的第二家庭会促使大学生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良好沟通即交流氛围,进而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第二,有利于有效规范大学生的各种行为。宿舍作为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积极的精神面貌会促使宿舍成员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消极的精神状态也会导致宿舍成员走向消极。例如,宿舍6人中有3人都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整个宿舍的文化也将与网络有关。以卫生管理为例,如宿舍中每个人都注重自己的卫生且在值日过程中保持负责的态度,那么,在无形中也将规范了其他人的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表层宿舍文化。最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增强学生人文素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3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3.1宿舍管理模式与文化建设的不协调

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各学院学生处和后勤处两大部门负责执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宿舍管理队伍素质低且管理权限受限,导致宿舍管理在育人和服务方面缺失,进而直接导致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缺失。另外,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的主要人员包括辅导员和班主任,这就更降低了学校对宿管员素质的要求和权限的扩大,进而使得宿舍文化建设缺乏协调和统一性。第二,生源在自我教育、管理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都较弱,进而导致管理方法和效果难以促进宿舍文化的建设。例如,对生源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强制性教育为主,其不仅无效且具有反复性。

3.2宿舍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以大学生的作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为主,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目前仅以表层宿舍文化和中层宿舍文化为主,而对于深层宿舍文化的建设是非常缺失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内容的单一直接导致宿舍文化建设形式的单一。例如,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形式主要是卫生管理为主,其所表现出来的娱乐活动也是比较单一的,其中以游戏为主。由此可见,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何等的重要。

4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4.1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为有效发挥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功能,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转变宿舍管理理念,进而将宿舍文化建设层次从中低层转为深层。第二,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例如,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明确宿舍管理人员的权责,尤其是明确其工作内容,进而促使其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指导。第三,扩大宿舍管理人员的权限。例如,将生活服务、思想教育以及安全保障等作为主要内容逐步下放到宿舍管理人员手中,进而发挥宿舍文化建设的实际效用性。最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例如,学校可以以积极分子为重点培育对象,具体实施时,先让预备党员到社区内进行锻炼,然后在各个宿舍楼层分层建立党小组,楼栋则建立党支部,进而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其他学生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另外,其主要的内容则是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与学生谈心、开展后进生帮扶、学生文化教育工作。

4.2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建设深层宿舍文化,进而改变现有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例如,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文化建设。第二,丰富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美化设计大赛、剪纸艺术大赛以及叠被子大赛等等,除此之外,还可进行知识竞答活动或寝室空间趣味运用会等等。例如,“大学生宿舍文化月”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类高档次、高品味活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4.3整体设计全员动员部署社区文化艺术节

为进一步建设体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宿舍文化,学校还应展开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的部署,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相关人员应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宿舍,美化宿舍,进而为建设具有时代气息的宿舍文化提供相应的支持;第二,在建设过程中,应通过人人动手、人人维护的方式来共同建设宿舍环境;最后,还应通过评比、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相互找差异和不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提升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本研究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出发,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所存在的宿舍管理模式与文化建设的不协调以及宿舍文化建设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即转变宿管模式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整体设计全员动员部署社区文化艺术节。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优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希望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宁.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27):74.

【2】李丽琴.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4,11(24):46.

【3】卢文珺,解宁,房逢立.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J].科技视界,2015,6(14):131.

第5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措施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所谓的社区群众文化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划分,以社区认同感为纽带的文化组织体系,其目标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社区的文明度,加强社区的管理秩序和服务质量,改善社会环境、治安状况、生活水平、人际关系等。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组成单元,其和谐稳定性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

1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

1.1群众文化活动丰富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推动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居民积极参与到各项社区文化活动中,并自主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增加了社区生活的多样性,进一步改善社区生活氛围。

1.2社区文体设施完善

社区管理机构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在社区内实施。当前我国的大多数社区都已经配备了一定的问题设施,可供居民们随时休闲、锻炼。此外,还有不少社区配备了相应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文化活动设备,一些社区的文体活动管理体系已经十分完善。健全的文体设施为居民的文体生活提供了很好地基础,极大地丰富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1]。

1.3社区文化队伍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壮大

通常,社区内的文化队伍都是业余的问题骨干组成的,在社区内形成一定的组织后,文体队伍的凝聚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快速上升,队伍规模也持续壮大,为文体工作的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社区文化队伍的规模和素质在地区上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地区的文化队伍在素质和规模上都已经达到较好的水平,而有些地区的社区文化队伍在人员上还不够完善,人员的管理能力、工作效率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1.4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富有地域特色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建设也有其各自的特点。不少地区的社区文化活动都能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利于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这些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成员的多样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更丰富。可以通过合理的组织、推广等完善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积极鼓励各个年龄层的居民都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来。

2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良好的社区群众文化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极大的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中央政府十分重视社会群众文化的建设,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型社会文化建设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社区都响应中央的号召,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完善,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取到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群众和政府共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去改善。

2.1建设资金不足,渠道单一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都是来源于政府,因此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性较大。一些新建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不够及时,文化建设项目数量少,建设资金也明显不足[2]。

2.2文化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文化设施还难以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限制了文化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居民有参加文化培训班、文化产业班的意愿,但是这类活动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群众提高自身精神文化水平的需求。

2.3新型社区文化建设中对文化设施的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这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一些地区的社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在一些社区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建设好的文体设施遭到了居民的破坏,而很多被破坏的设施没有得到及时地维修后就会报废,这极大地增加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本。

3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根据地区的条件和特点制定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计划,并以城镇和农村为重点展开文化建设工作,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建设,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打好基础[3]。

3.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社区群众的建设需要群众和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在资金投入方面,以政府为主,社区集体筹资为补充,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使社区更好地服务群众。

3.2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社区群众精神文化水平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许多地区的社区都针对当地的文化风俗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文化建设方案,将当地的风土人情、艺术形式、民族工艺等融入社区文化生活的建设中,并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依靠群众的宣传力量扩大这些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更好地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社区整体文化水平。

4结语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寻找社区群众文化的新方法,切实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俞彬.对群众文化的一点思考山[J].文学教育,2010,(10):53-55.

[2]张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建设对农村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的启示山[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2011,(1):93-95.

第6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型社区;群众文化;研究

一、新型社区群众文化的主要特征

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一项较为新兴的事业。社区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1群众热情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亟待满足。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社区生活逐渐表现出居民的渴望参加参与、自发组织,举办各种集体娱乐活动,社区生活如火如荼。

1.2文体设施逐步发展

如今很多社区都已经开始了构建文体设施的进程,很多地区发展迅速,在市委政府、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地方修建了惠民工程,给居民构建文化和体育场所,进行娱乐与健身活动。配套的各种固定的娱乐设施与提供相应的文化资源,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大大得到了提高,给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有了根据地,更加的方便和完善。

1.3社区文化队伍的发展壮大

迅速发展的社区文化队伍,很多都是从以前为零逐渐发展而来,并且发展出来的业务精英、文体骨干已经逐渐成为一股新时代的文化娱乐队伍,正是拥有了社区进行扶持和组织,文体队伍才会有了由单独发展向快速聚集发展。很多地方设置了社区文化专业干部的职能岗位,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进行服务,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制度与人才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1.4文化活动形式特色化

各个地区都有各个地区自我的特点。由于地域文化差别,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的不同,

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动都有自身的特色。但很大部分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保持着非常传统的文化形式。这需要社区文化组织,对本组织内的活动进行丰富,通过各种宣传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新型社区概念及目前发展状况

2.1新型社区的定义

新型社区主要是指那些在经过规模调整之后形成的居民委员会辖区,这些社区经过了相关体制改革,更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地域特征为划分依据,使的居民之间的感情纽带更加牢固,形成了一个个居民素质较高、居民生活和谐、秩序井然、长治久安的新型社区。

2.2社区文化定义

社区文化是指经过社区居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长期时间内发展而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精神财富中精神文化占主导地位。社区文化不但是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意识,更是一种群体的精神面貌。

三、新型合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型社区文化建设都是国家明确要求着重强调的人民文化娱乐事业的重点,地方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树立榜样、宣传指导等富有成果的举措。很多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人文和谐的社区文化,不断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以及集体的荣辱观念,使得社区建设日益进步。每个社区与农村的群众文化建设的成功,都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上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文化建设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文化建设依赖性过强、精神文化建设不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情绪、新型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寻找方法去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四、如何加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

4.1加强多方面沟通与协作

在社区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应当尽可能的去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在加强社区集体资金物质保障的前提下,社区文化事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文化事业才能有所提高,这就需要团结集体的力量。

4.2提高社区精神文化水平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地区都实施了有利于居民社区文化发展的政策,比如在进行与地域相结合的民俗文化品牌,各种旅游文化产业的加速,广场庆典活动等文化活动,都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社区群众的文化传播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4.3构建文化产业品牌

在新时代下的新型社区,发展的道路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要抓住特殊性这一优势,推陈出新,打造自身的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产业链条,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链。

五、结束语

在打造新型社区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仍有很多路要走,在我国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加快新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牢牢跟着党制定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走,为我国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野萍.浅谈群众文化的未来发展[J].戏剧之家,2010,03:84.

第7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建设

前言: 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区域亚文化,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条件下, 积极探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随着现代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群众已不再满足单纯的欣赏文化,被动地接受文化,而是主动要求参与到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中,这也正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这既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居民变化了的生活状况的内在要求。

一、社区文化的涵义

目前,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因而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各执其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广义上讲,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另一种是从狭义上讲,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文化现象的总和,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形式等。从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后一种解释更为恰当,它为我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了依据。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文化常常被作为极为重要的内容加以重视,有人甚至认为社区建设就表现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对构建和谐社区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精神依托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属于社区精神文明范畴,它以其特殊的功能对社区成员的人格精神,对社区的整体风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区文化建设能够使社区居民在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通过心灵的交流建立互信与互爱,有助于在一种彼此相知、相容、平等、友爱与和睦的关系中强化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同时,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培育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健全的社区理念,确立关心社区和社区公益活动的强烈意识,以高度的社区责任感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关怀社区,把社区视为自己生活的家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风尚。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的形成是由不和谐到和谐的过程,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发挥着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各个阶层收入的悬殊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不适应,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使城市管理的难度加大等。社区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这就给社区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只有从社区入手,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将各种问题消化在基层,才能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社区文化建设是解决社会转型期社区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诸多因素的相互碰撞必然导致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城市社区中必然有其表现,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社区通过开设老年学校,组织老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和文艺娱乐活动,同时组织社会力量建立老年福利院,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归宿。这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托。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迷信思想对市民灵魂的侵蚀,为扫除封建迷信、赌博、吸毒、黄色文化制品等消极社会因素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

三、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路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阶段,积极探索和推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做好城市的社会工作,增强社会稳定,推动城市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思路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立“以人为本”的大思路,要把“人的塑造”贯穿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整个过程的始终,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重解决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致力于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但政府要找准角色定位,部门之间要理清关系。对于社区文化管理中存在的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理顺工作和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文化事业发展规律的社区文化管理新模式,这是提高管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效率的前提。在完善运行机制方面,社区文化发展的领导组织机制、物资投入机制、约束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要制度化。

(三)提高思想认识,创新管理理念,提高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与参与度

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不断地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文化活动内容、体现以人为本,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来提高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与参与度。举办社区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关键点应体现在“服务”上。作为社区组织者在开展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时,要力求更好地为提高居民文化生活质量服务。

(四)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提升社区文化品位

社区的各种资源是社区文化建设最宝贵的条件,从某种意义来说,社区文化建设过程就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一是组织资源,群众文化社区组织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社区组织要注重组织制度建设。二是人才资源,要通过开展社区人才资源调查和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发掘社区文化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社区文化更具活力,更有魅力。三是设施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活动会越来越多,对文化设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政府、企业和社区组织应该想方设法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并且不断提高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使人们的文化活动有去处,并得到满意的服务。

四、结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社会)的过程,即由单位体制主导转向社区体制主导的过程。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对社区文化建设作简单化、浅薄化的理解不利于它的顺利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社区文化建设理解的深入和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和理论也会逐步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吴新叶著. 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王颖著. 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5.

[4]唐中新著. 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邓伟志. 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J].上海大学学报,2007.4.

[6]张珏娟. 强化责任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N].四川日报,2009.6.

[7]陶宏斌、刘 力. 武汉和谐社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地方发展研究,2006.7.

第8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于构建素质教育归真路径的思考

关于成人高校外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基于成人学习者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

国内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

农民知识化的发展诉求与农村教育的使命

浅谈成人教育教学评价现状与优化措施

反例教学法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高校成教生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探析

浅谈电大教育对新疆教育信息化的促进

终身学习理念下老年学习障碍个案的实证研究

反例教学法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成人学历教育管理中的统筹法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中实行网络教育的调查研究

对诺尔斯成人教育思想研究的有关述评

以系统化建设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基于知识管理的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工作场所学习与情境学习探究

中小学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探讨

西北边疆历史地理的课程建设与教学

职业学校主题式教学模式实施的环境诉求

麦克莱兰德成就需要理论对教师管理的启示

传播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化

理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心理特点与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政府采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晋代名士皇甫谧的乱世自存之道

从发展妇女教育看河南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

甘肃省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探析

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研究

优化各种教学要素提高成人英语教学水平

浅论职业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完善

成人教育考试管理机制改革的探索

浅议成人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浅论官僚制组织的价值与功能

聋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旅游院校图书馆建设与旅游高素质人才培养

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质量

中等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论河西文化的特色及文学呈现

从考古文献和民俗看北宋滩歌镇的历史文化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尴尬

论金庸武侠小说创作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论高师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第9篇:浅谈社区文化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区县图书馆;社区文化;作用

一、社区文化建立图书馆(室)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区图书馆(室)是区县图书馆实现其社会职能的需要

在社区中开拓图书馆(室)服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健康向上的书报刊占领群众文化阵地、教育人、武装人,是区县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多。其中,对阅读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区县城市仅有一所公共图书馆,造成空白服务区域,而人们又需要方便地读到书。个体书屋就应运而生。而书屋无一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经营者在购入书刊时,专捡价格便宜却错误百出的盗版书刊。甚至有一些不法经营者,购入黄色书刊对外借阅,严重影响了读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读者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光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还要用户社会先进文化去占领这块阵地,让腐朽的、的、伪科学的东西无处插足。区县图书馆在藏书数量、质量等方面有绝对优势,当然责无旁贷。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社区图书馆优质服务。

2. 社区建立图书馆(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模式正在建立,城市的不断扩大,使得彼此间的距离拉大,加之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怎样才能方便满足读者的需求,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社区建立图书馆(室)是满足区域群众的阅读需求的更好举措。

3. 社区建立图书馆(室)是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区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之一,随着新的劳动工时制的实施(一周五天工作制),人们将把更多的闲暇时间留在社区之内,除生产劳动之外,其知识更新娱乐休闲、社交学习健康锻炼等将主要在社区内完成,社区已成为一个空间和承载能力极大的领域。相应居民对社区的服务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区图书馆(室)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灵活简便的服务,吸引居民利用图书馆(室),参加各种活动,追求自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形成文明社会环境。这样一来,社区图书馆(室)对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二、区县图书馆应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

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特点,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理性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将传统的坐在馆里等待读者来读的服务方式转变为向社会寻找市场,主动提供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服务方式;由传统的物理意义上的图书馆转变为现代的广泛文化意义上的社会信息中心,将自己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这个正在发展的市场中去。

1.因地制宜,开展读者服务活动

社区文化建设范围极广,围绕其开展的服务工作显然会超越图书馆传统工作范围。图书馆应改变传统的以“书”为本的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2.根据社区成员多层次、多样性特点,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有的精神活动,人们通过阅读活动,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社区内是由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的个体组成,而且其闲暇时间多。因此,社区人们的阅读生活,除信息获取、知识积累的学习生活外,也包涵着情绪调节、情感交流、审美愉悦、精神享受等休闲功能。因此图书馆在提供阅读服务时,应根据社区不同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和图书馆推荐。对于社区内从事各种工作的成员来说,他们的阅读目的在于获得更系统的知识;为了解决工作中的疑难;或为了提高业务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这类读者,会根据自身的业务范畴,需求一定学科范围和专业领域的图书文献。图书馆可根据社区这部分成员的阅读需求,形成重点藏书体系,有区别地为读者提供专业对口的资料服务,也为社区居民提供“永不毕业”的学习机会,使图书馆成为社区终身教育的中心。

3.举办各种各样的专题讲座及培训班

围绕一定的主题、专题或作家作品,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结合进行书刊文献、评价,这种方式,既能普及科学知识,系统学术思想,又有效地开展了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的活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4. 开展社区信息服务

考虑到社区文化建设的特点,社区信息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社区成员解决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因此从服务内容看,社区信息服务包括相当广泛的主题。如: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法律、家政管理、就业求职等。图书馆在开展社区信息服务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社区内某些特殊读者的需求,如下岗居民、残疾人士等。在社区服务过程中,信息的引荐服务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当图书馆工作人员自己不能解决读者问题时,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将读者引荐给其他能为之解决问题的社会机构或组织,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在图书馆开展社区信息服务进应注意文献。社区信息的搜集要体现它的丰富内容,这样各个不同群体才能接受,信息用户才有覆盖面。

5.发挥图书馆(室)文化娱乐功能,共建社区休闲娱乐场所

社区不仅仅是人们居住、工作和学习的地方,同时还是人们娱乐的主要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在积极寻找着更多合理更健康的娱乐方式。图书馆(室)的读者活动可以以其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提供给人们多种娱乐方式和机会、发挥其他娱乐方式所没有的功能,使社区居民在紧张劳动之后的休息和娱乐中,能得到健康的精神享受,从而有利于劳动的再生产以及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在区县已初步形成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街道居委会、小区活动中心等为骨干群众文化工作网络,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与居委会共同组织大型群众性春游灯谜活动;清晨看书、读报、打拳活动,诗歌朗诵,书法比赛活动等等,不少群众满意地将社区这些活动比喻为“文化娱乐穿线,集体活动织网,共建欢乐家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