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人事部绩效考核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人事管理方面
1、实施了新员工的职前培训
随着公司越来越正规化,新进入公司的员工我们进行了职前培训,在入职培训中,主要目的是让新员工初步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公司的发展理念以及公司所的产品特性及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绩效考核制度等等。
2、完善并落实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人事制度方面,在去年制定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新进员工的职前培训、员工转正后提交转正申请表,由部门主管审核到员工离职移交的各项表格和手续等各方面都已完善了流程,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人员流动也大。所以人事方面制作出了一张《人员流动表》,到月底统计当月整个公司的人员数,包括本月新进人员数、转正人员数、离职人员数等,这样方便了解公司人员的流动情况。及时向各部门主管及公司高层反应人员流动率,帮助各部门制定人员招聘计划及人员录用标准。
3、整理了现有员工的档案,更新了员工的档案。
按照公司规定,我们将原有的员工档案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予以了更新,更新后的人员档案能更好的反应公司员工的实际情况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历、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家庭状况等)为进一步开发员工潜力、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提供了详尽的参考。
4、签订了现有公司包括外地办事处所有员工的合同,转正的和试用的。
为相应国家相关规定,我们已经为每一位在上海汇通任职的员工签订了劳务合同,为适应尚未转正的员工情况,我们在合同条款内加入了相应的试用期条款,在维护员工权益及公司合法利益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行政管理方面
1、整理并制作出了一本《公司管理手册》,内容含概了公司所有的规章制度,所有的表格范本,发放给各部门的主管处。使得在公司各项规范制度上都有章可依,有了统一的规范标准。
2、加强了公司的行政制度的管理,完善并修改了一些现有表格,增添了一些新表格。以便于完善公司员工的个人资料档案,更好的为员工制定职业计划。
3、完成了公司营业执照的年检以及公司地址变更。
4、审核半年办公用品使用状况,依据制定的办公用品费用计划统计上半年办公用品的使用情况,使用总额,人均的消耗量。按照目前控制的情况,人均办公消耗低于年初制定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实际为190元,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行政人事部的工作在经过1年的磨合后已基本可以达到目前公司基本要求,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主要任务是:
1、严把人才关,人事部在招聘人员时按照各部门提交的人员招聘申请表的要求,严格审核应聘人员相关资料,在招聘的源头为公司提供符合公司发展思路的人才。
2、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下扩大人才招聘的渠道,为公司人才引进提供最好的资源
3、严格审核到岗人员各项资质,保证到岗人员素质符合公司要求
4、在实践中完善公司各项绩效考核制度,配合各部门主管实施绩效考核标准,对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员要提前预警,给予部门主管积极的用人建议。
5、组织公司各项人员培训,合理安排各部门相关培训,将培训纳入公司整体考核。
关键词:公务员;考核制度;考核机构;考核内容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014-02
一、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核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对管理权限以内的公务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察评价,以此作为公务员奖惩、培训、职务升降、工资等的依据。
公务员考核是制度中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公务员激励机制包括考核、职务升降、奖励、工资福利保险等环节,公务员考核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其他环节提供依据。新公共管理十分重视绩效评估,“我们已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东西若不能测量,那它就不存在”。通过将公务员已取得的绩效和绩效标准相比,可以使公务员及时发现绩效差异和不足,同时,考核也促进了公务员之间的比较和竞争,激励公务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工作。同时,将公务员工作绩效同他们的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作比较,使公务员有机会对提前设定的绩效标准作出检查,对有问题或不现实的绩效标准即时作出调整或改变。
公务员考核是发现人才、知人善任和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途径。考核是识别人才的基本方式,通过定期考核,可以使领导者和人事部门对下级的能力、品行、学识、工作成绩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了解,以此作为选拔人才的可靠依据。这样,考核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条件,而不致埋没人才。
公务员考核有利于加强公务员管理。考核通过对公务员的政治表现、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以及工作实绩等方面的具体考察,进而对其作出公正评价,以此形成对该公务员进行培训、奖励、升降、工资增减等的客观依据。没有完善的考核,就难以形成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实现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
公务员考核有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其他模块的改进。如美国联邦政府不仅将公务员绩效评价的结果用于公务员绩效的改进或薪酬等级的变化,还更多地用于公务员的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公务员的绩效评价制度还有助于确定公务员培训和发展的需要作出判断和选择,以实现公务员的全面发展。
二、现行国家公务员考核存在的问题
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而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要求列入国家《公务员法》开始推行,则始于2006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一方面在不断地完善,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问题突出表现为考核内容和指标的不合理、缺乏专门的考核机构和考核方式方法的不当等方面。
1.考核指标和内容设置不合理
作为公务员个人来说,如果单位、部门、层级不相同,其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则必然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考核指标和内容设置具有针对性。我国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既考察弹性较大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也考察硬性的工作实绩和出勤状况等,是一种全面性、系统性的考核,但全面的考核标准也无形之中要求公务员做到面面俱到、无一遗漏。尽管考核强调以实绩为中心,但在操作中公务员把他们几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尽可能地表现为一个“完人”,使得工作中出现了忽视人才素质差异、职位差异等问题。同时,指标体系设计过于抽象,缺乏具体性和实践操作性,很难判定何种行为达到了其标准。由于指标的难以区分,评估者往往流于形式,对被评估者给予相同的评价。
2.缺乏专门的考核机构
专门考核机构应该隶属于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没有专门考核机构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公务员绩效考核很有可能流于形式,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展。一般情况下,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机构临时组成,或是由单位领导负责,或是由单位人事部门负责。目前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中普遍没有设立专门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正常开展,也影响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效果。
3.考核权力过于集中
现行的公务员考核主要由各级组织的人事部门承担,虽然也规定了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程序,注意听取群众意见,但测评结果往往不公开,由领导掌握,损害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被考核对象没有规范化地向考核者沟通信息的渠道,难以公开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愿。
4.考核方式不合理
公务员考核主要是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考核方法主要包括个人总结、出勤记录、领导评议、民主测评等。在平时考核中,主要采用的考核方法是考勤,而在年终考核中,主要采用的考核方法有个人总结和民主测评,公务员绩效的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在方法上具有较大差异。在这些方法中,除了考勤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考核方法之外,个人总结、民主测评、领导评议等方法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因素,而冲淡绩效考核的客观性。
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还存在着如考核结果的模糊化、对考核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以及考核主管官员缺乏责任意识、重考核轻反馈等问题。
三、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
1.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设置考核内容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人才配置
20xx年是企业人员需求比较频繁的一年,由于物业行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并且物业市场相对较为年轻,人员流动性很大。20xx年行政人事部通过各种渠道为公司配置人才。20xx年使用的渠道包括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唐山学院及搜才网举办的现场招聘会等。截止至20xx年11月30日,招聘人员数量已达到公司组织编制人员数量的95%以上,能满足公司各部门岗位需要及正常运转。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例如水暖技工、强弱电技工等职位并未建立有效的专业招聘渠道。
1.1人员在岗情况
截止到20xx年11月,公司实际在岗人数133人(其中总经办3人、行政人事部6人、财务部10人、企划部5人、工程部34人、安管部32人、客服部14人、商管部24人、美食广场部5人),较20xx年同期岗编人数同比下降13%。
图1 20xx年各部门人员配置情况
1.2人员招聘
1.2.1招聘渠道
20xx年的招聘渠道依然是常规的网络招聘、媒体招聘和现场招聘。在20xx年下半年行政人事部拓展了新的招聘渠道—校园招聘,企业走进校门,既对公司人员进行了招聘,同时也对企业进行了较好的宣传,提升了企业形象。
本年度招聘渠道如下:
图2 20xx年招聘人数明细
通过对20xx年各种招聘渠道进行相关比较,网络招聘(唐山人才网、58同城网)是供求量较大的渠道,能对公司现有各岗位,包括年龄段、技术性等方面的岗位有不同程度的供求;报刊及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对更勤及车场安管员等有很大的帮助。
1.2.2面试情况
图3 20xx年面试情况明细
20xx年公司累计应聘511人,入职新员工120人,累计离职168人。
20xx年度招聘的重点职位为:工程高压电工、水暖工;经营管理部导购员;美食广场水吧人员及营销方面的人才。
招聘难度较大的职位为:工程技术人员和营销专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因客观原因导致招聘难度较大的职位有水吧人员及导购。
综合各种情况对招聘难度较大的原因进行分析为:
1)20xx年新增人员为企划营销主管,为新增岗位人员配置需要;
2)为顺应公司组织变革和业务发展需要,对中高层和核心专业岗位人员职业素质要求高;
3)20xx年初、七、八月份员工大批量辞职流失,招聘时间非常紧迫;
4)工程部高压及水暖方面的人才在行业内非常稀缺,此行业内工程专业人才的薪资水平偏高,就业选择机会多;
1.2.3公司现有人员比例
图4 20xx年公司现有人员比例
公司现有人员比例为男性员工81人,女性员工52人
1.2.4公司人员走势
单位:人
表2 20xx年公司人员明细
图5 20xx年公司人员走势
通过上图可分析得出:在20xx年,公司领导根据各部门实际运营情况,对部门人员岗位配置进行整合,各部门全年入职员工人数逐渐减少,整合后各部门离职员工人数稍高,各部门员工全年人数有所降低。整合后各部门人员岗位相对稳定,同时也为公司员工工资款项节省了开支。
3、培训与开发
培训是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增长技能的有效途径,20xx年4月底制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使培训工作逐步完善化、系统化,为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及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20xx年行政人事部培训共计 23场次。
3.1专项培训项目
为了使员工熟悉及掌握公司企业文化,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加强工作效率,20xx年行政人事部对员工进行专项培训共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执行力培训、文明礼仪培训及观影培训(励志剧、团队协作剧、喜剧等)等。
3.2各部门培训考核情况
行政人事部监察及跟进各部门的培训情况,及时对各部门的培训情况进行笔试或实践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存入档案(其中个别员工在培新过程中由于工作原因中途离开,故没有考核成绩),各部门培训场次及考核成绩如下:
表4 20xx年公司人员走势
20xx年度内各部门的培训实施效果不到位,其中工程技术部和美食广场8月份拟定的培训全部未实施,安管部出现严重漏培情况,财务部、客服部、企划部自10月份后无培训需求。
4、绩效考核
根据公司各部门一线员工部分岗位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制绩效考核表,20xx年全年公司共有3个部门(商管部、工程部、安管部)实施了绩效考核工资,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考核内容,量化绩效指标,使考核标准更规范更具体。
5、人事资金预算分析
5.1招聘费用
由于1—2月份是春节前后,经参加现场招聘的结果显示,人才市场应聘人员较少且不符合本单位招聘岗位要求,故参加现场招聘频率较低;3—4月份春节过后人才市场各类岗位应聘人员较多,且节后公司各部门逐渐出现人员缺口,根据人员需求进行招聘产生费用;5—9 月份,各岗人员相对比较稳定,采用网络招聘形式备用和录用人员;10—12月份安管部一线员工出现缺岗情况,行政人事部针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及时补充,全年实际招聘费用未超出预算费用。
5.2员工活动经费
行政人事部根据年度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实施,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预算费用
相差元,实际发生的费用未超出预算费用。
5.3员工培训经费
行政人事部组织的每场培训过程中给予员工精神鼓励,并在实际互动中给予了口头表扬和支持,使员工融入到培训内容中来,员工培训未产生费用。
二、20xx年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克服缺点,改进方法;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大胆探索人事部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促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在20xx年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行政人事管理水平
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完成公司各项制度的修订、整理、汇总工作后,并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完善。
2、加强员工关系管理
加强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每季度未进行一次劳动合同普查工作,避免漏签、延期现象,同时对问题员工及时解决。 认真落实社会统筹保险工作:将办理养老、医疗统筹保险工作与季度考核工作紧密结合,把这项福利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一种措施,并进行详细建帐。
每季度组织一次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提高员工凝聚力。
每年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听取员工心声,为提高和完善公司各项管理措施全方位收集信息。
保持与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沟通交流:通过员工活动、生日活动、转正谈话等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与每位员工保持交流,了解员工所思所想。
3、完成招聘工作,提高招聘质量。
招聘与筛选工作:拓宽招聘渠道,广开思路,配合公司业务发展,完成招聘任务。
录用与评估工作:在录用方面加强对应聘后选人的资格审查工作,包括证件验审,背景调查等,确保为公司录用合格人才。
试用期:与试用期员工每月谈话一次,随时向主管了解新员工的工作情况及适应性。对主管以上级别的试用期员工转正采用汇评制,即当事人述职,各部门负责人提问,公司领导评审。
4、调整、规范培训工作
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修订《新员工培训手册》。进一步提高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指导用人部门派专人协助完成新员工的职前培训。如带领新员工参观熟悉部门,把新员介绍给部门同事及主要人员,解释部门工作内容等。
各部门业务培训工作加强落实:逐渐加大各部门负责人培训责任,每季度初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明确各部门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需求指导、协助各部门落实各项培训。每季度对各部门培训工作进行一次评估。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20xx年培训预算,开展形式多样的管理培训。
企业内训:请行业内的专家、教授到公司做培训,或由公司领导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在岗培训: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指定专人进行“帮带培训”。
外派培训:派管理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回公司后进行经验分享。管理人员读书学习等。
尝试编写符合公司相关部门工作特点的培训教材,逐渐形成具公司特色的培训体系。
鼓励员工自学:倡导人人学习、人人追求进步的良好风气。
5、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工作
加强部门考核,加大直接主管考核力度。将各部门每月的绩效考核工作交各部门负责人完成,报行政人事部汇总后与当月工资挂钩。
考核结果与奖罚挂钩的力度加大,优胜劣汰,奖勤罚懒。建立绩效评估投诉制度 。
人事部门年度工作总结二:一、 一年来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回顾
20xx年,我店人力资源部工作,在店领导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b总在XX年度酒店工作报告的指示精神,在人事工作日益繁重,酒店管理标准大幅度提高的新形式下,通过本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深入学习b总年度工作报告精神,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
b总在XX年度代表酒店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分析了枣庄地区乃至全省酒店内外形势,科学总结了酒店开业四年来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在人事管理中,资源开发、生存竞争中“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提出“以人才治店,以人才求生存”的目标,对酒店人事工作做出了部署,是我们酒店在新世纪、新节段人事工作的行动纲领。b总的报告结束后,我部配合总办认真组织了各部门进行了学习,帮助各部门及时制定了学习意见。特别在本部门采取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在原原本本学习、初步领会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召开了小型的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会,共同展望康总在报告中对人事工作描绘的美好远景。在学习康总XX年度报告精神的基础上,人力资源部全体同事进一步激发了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为全面完成XX年度人事工作任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了人力资源部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平衡发展。
(二)加强人事政策宣传,使“顾客、员工”达到质的统一
宣传工作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酒店员工的人事政策的宣传,是提高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的竞争意识,对于酒店“平者让、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得以顺利健康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酒店以员工满意、客人满意、业主满意为准则,以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谋取回报率比,使酒店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所有的一切均与用人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年前,酒店首先提出一个口号“顾客、员工”。有的人从逻辑上指出它的矛盾性,认为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两个,也许在形式逻辑中,它违背了逻辑法则。两个的并列,说明我们酒店对经营、管理的不同视角,从酒店的服务对象而言,当然以顾客的需求为对象,它是位的,从管理而言,摆在首位的则是员工。员工是酒店稳以自下而上的宝贵财富,只有领先员工,以“员工”才有可能造就“顾客”,员工是基础,顾客是员工的展现,是员工造就的成果。 在这一年里,我们广作宣传,倡导“顾客、员工”的并列存在,并采取了“人尽其本”的用人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一个有能做的事,决不让两人去完成,充分利用了“宁缺勿滥”的原则,使酒店员工队伍越来越齐整,员工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用人方面,我部广开贤路,征招能人志士,以前只用比自己矮的人这种现象,在今年里,这种用人方式得到了彻底的杜绝,在人与人的工作当中,我们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工作氛围,畅通了员工向管理层提供信息的渠道,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压力与不快,增加了员工的参与感。
在这一年里,我们合理运用了“后勤、前台、顾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倡导“后勤为前勤服务,女士为先生服务,先生为先生服务”,提高员工的地位,树立了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的自信心,又倡导“客人永远是对的,客人是朋友,而不是上帝,把虚荣让给客人”等,我们通过向员工做了上述的有利宣传,从而使“顾客、员工”达到了质的统一。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职位分析
一、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
每个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点,并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政治文化对公务员制度、管理等等各个环节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中有着浓重的官本位的色彩,官本位的思想是公务员过分看重个人职务的高低,领导的重视程度,使得人们过分重视跑关系,奉承领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提升公务员素质和工作实绩。同样,领导也有可能根据对被考核公务员的主观臆断来做出评价,公务员绩效考核失去了客观和公平。。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重视人际关系的思想深入人心。为了维持人际关系当老好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同级考核广泛采纳各科意见的初衷往往无法实现。人际关系的优劣成为制约绩效考核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了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与此同时,在“莫道己之长,勿说人之短”的传统思想影响下,指出他人的不足或予以较低的评价非但不被人为是客观公正的体现,反而,上升为道德及品行层面的问题。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工作实绩、科学考核、社会公众参与、绩效管理等理念很难受到重视。
二、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从国外公务员绩效考核管理中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形成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绩效。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的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大部分的工作仍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很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这种管理思维与过去政府将自身定位于社会及公众的管理者相适应,在现今行政理念转型的大环境下,政府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服务者转变。过去的人事管理思维已逐渐不能适应政府角色的转变,人事工作由单纯的管理统计向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转变。近年来人事部门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务员公开招考上来,这仅仅是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起步,进一步的职业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少有涉及。
三、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法规不健全
目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依据是《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并且各地区现行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规章制度都过于笼统,没有进行细分,只是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指标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较多的规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进行量化,可操作性较差。 虽然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细则,但由于以不同工作性质、工作特点的差异为出发点,使不同职能权限的政府部门在公务员绩效考核中有很大的自,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出现一些偏差。同样另一种现象也不容忽视,在实际工作中,事务类公务员和政务类公务员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但是不同类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指标、程序、方法以及考核主体的选择都应有所区别。否则,就会难以达到预期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效果。
四、缺乏科学的职位分析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职位分类是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的基础。职位分类为公务员绩效考核提供了中重要的依据。在政府部门中,会有一系列的工作要交由指定的公务员去承担和圆满完成。通过职位分类,根据工作自身的特点,安排适合该工作的人来完成。在我国的政府部门中,由于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影响,导致了公务员的职位分类不科学,因人设岗的现象还仍然存在。
政府的运行犹如一台复杂而精密的机器,公众直接接受的政府服务来源于单一部门,实际上是多个部门互相协作的结果。公务员可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可细分为职业党务工作者、政府组成人员、政治任命人员和特别职务公务员;业务类公务员可进一步细分为行政管理类公务员、专业技术类和后勤保障类。因此很难将单一的公务员由整体剥离开来进行考核。个人的绩效往往和本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绩效紧密相连,如何综合考量,对各个影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是实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关键。但是我国的公务员管理制度仍然还实行着政人事统一的管里方式,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标准还是很笼统,各类公务员的考核指标差异不大,加大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难度。
五、 公务员工作实绩难量化
大多数公务员主要从事一些事务性、服务性和管理性的工作,工作成果通常都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以企业的绩效考核与公务员绩效考核相比较,企业工作目标的设立就较为简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就相对简单很多。企业都已经济效益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这一指标考核主体与被考核人都非常清楚明确,并且可以按照成本、产出、收益等等可量化的标准来设置考核指标,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准确。能对员工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由于公共产品和服务存在其特殊性—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并且要通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其价值,这就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很难量化,进而导致一些公务员的工作很难量化,公众考核主体无法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行政工作的效果在短时间内无法显现,致使公众考核主体无法进行判断。同时,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工作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不能用笼统的考核标准进行公务员绩效考核,这也增加了绩效考核的难度。
六、考核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政府部门中,无论是开展什么样的工作,都应制定配套的监督机制,那样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虽然一项政令下达了,与之配套的监督机制没有建立或是不健全,那就只会让这项举措流于形式。在公务员绩效考核中,机关人事部门只注重考核过程的运行和考核结果的汇总,而缺少对考核工作认真程度、考核结果的客观程度的有力监督。有效地监督机制保障着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准确实施。虽然有些部门内设有纪检监察科,但是没有指定针对于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监督方案,没有成立专门的纪检监察工作组来督办此事。这就使得全部考核过程取决于领导、考核委员会、考核小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水平,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的介入,影响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从全面公开监督来说,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规定中没有明确监督的主体和监督的内容。考核的过程不对公众公开,使得群众就无法参与到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监督工作中来,导致考核的透明度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丁云霞:《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第13卷.
[2]王骚:《公务员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1卷.
[3]阳东辰:《中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4]孔杰:《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3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又称绩效评估或评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等,按照一定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定期或非定期地对其所属公职人员在政治素质、工作业务表现、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公职人员奖惩、职务变动、培训、辞退等管理活动的客观依据。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有效增强员工素质、提升员工竞争能力的管理方法。通过绩效考核,对人员工作上的不足加强了针对性,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优秀人才的准确判断,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充分发展了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绩效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作出的成绩和效用。绩效考核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但由于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绩效考核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很多工作成绩无法用数据来考量,所谓的考核标准也就不存在。(2)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很大主观性。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陈旧,考核体系也有待完善。很多事业单位考核方式往往采用年终,或者考核区间的终了每个员工上缴的工作总结或者述职报告进行民主打分,分数的高低代表此员工的考核成绩。这种片面带有很大主观性的方法。不仅无法真实全面的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也会挫伤认真工作、勤勤恳恳但却不善于交际的员工的积极性,使之无法通过考核机制来表现自己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不利于其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有失公平。(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与调整由政府根据财政状况统一进行,人事部门统一审批,致使事业单位自身的工资水平与社会信誉、经济效益、个人贡献脱节,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利益驱动,难以调动单位和职工两方面的积极性,必然缺乏活力。此外,虽然事业单位有了较大的分配自,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就目前事业单位分配机制而言,工资的调节作用难以发挥,人才配置不合理,失去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激励作用难以发挥。
二、加强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几点途径
(1)转化人员思路,加强相关培训。绩效考核是一种影响深远的考核机制。它所运用的竞争激励机制会在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下,对员工的工作效益进行量化管理,综合测评,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激发员工的潜能,为单位创造效益。企业要想切实的改变员工思路,首先要做好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分为对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对普通员工的培训。对人事人员培训是要改变他们以往传统的工作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科学的能够切实激励员工积极性的考核机制,让员工更好的为单位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员工的培训则是要员工转变他们的观念,审视过去工作思路,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对员工能力的自我提升有重要意义,促进他们不断进步,从而有效推进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由人力资源部门同各部门共同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在考核双方双向沟通的基础上确定考核标准及考核方式。同时,根据各个岗位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列出具体条目及评定等级,并将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时限等作规范性要求,逐步明确被考核对象的量化目标,最后拟定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表。同时,要组织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考核人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作用和原则,了解考核的内容,掌握考核操作方法和考核沟通技巧,识别和预防考核中的误差,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促进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首先,建立新型岗位管理制度是形成激励机制的前提基础,完善以岗定薪的基本薪酬制度。其次,绩效工资分配是构建激励机制的主要手段。应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相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唯学历、资历的竞争机制,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工资福利、职务晋升、奖惩制度等等。员工付出的努力程度得到对应的工作绩效,高水平的工作绩效得到足够的补偿,体现了内部公平性。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想人力资源各项工作完善开展,就要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增强激励机制,实现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刘美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浅议[J].管理与财富.2009(7)
[2]李金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人事绩效考核改革研究[J].中国外资.2012(7)
[关键词]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现状
一、我国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1、计划经济痕迹很重
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向多层次、优质、便捷、温馨、舒适的趋势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而现阶段我国的医院特别是国有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留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痕迹,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阶段。医院人事部门仅仅是一个行政服务部门,其工作往往仅限于工作调动、考勤、工资增长审批等,而非员工智力资源的开发,因而不能为本医院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僵化,人文关怀不足
目前许多医院还未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运行仍然有行政部门的干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旦有什么“风吹雨打”,还得靠行政部门做后盾。政府对医院管得太多,统得太死。所以,医院想要的人进不来,不要的人出不去,想走的人走不了,想来的人来不了,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应归结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医院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行政管理部门干预过多;三是人力资源的市场机制不完善。而且受我国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管理者往往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归属感、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喜欢采用严格的制度和简单粗暴的命令进行管理。医院员工大多数是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资本,因而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管理方式的效果可想而知。
3、未能重视医院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用人单位的医院和作为劳动者的员工,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员工应聘到医院工作,从本质上说双方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把医院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双赢”。但现在有些医院招聘并录用员工以后,没有对员工进行医院的价值观教育,或者说医院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员工缺乏长期与医院共同发展的思想,在工作中不出力。
4、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大部分医院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者大多来自于医院各个业务部门,具有较强的医学专业技术,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多数是依靠自己的工作经验或以技术代替管理,只能应付一般作业性、事务性工作,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却不知从何下手。
5、医院现行分配机制不灵活,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薪资仍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级别和标准,“国有单位人”的观念束缚,按工作年限晋升工资级别,按在册职工名单发放工资数量。分配拉不开档次,不能充分体现责任与奉献;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考核都“合格”,绩效都“优秀”;工资、职称仍然有论资排辈现象。干多干少没有大差别,极大挫伤了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存在着“不能干和不想干”并存局面,整个医院经营缺乏活力。由于目前医院仍然被国家列为事业单位,大部分医院的绩效考核仍然在沿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医院里不论什么专业、什么层次的人员,都在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所考核的德、能、勤、绩内容也很笼统,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贡献。并且考核系统缺乏对绩效考核的全面把握,缺乏系绕性和规范的量化指标,特别是重考核,轻考核管理,通常只是作为工资薪金的兑现,缺乏有效沟通,未能将考核结果运用于激励和工作改进当中,绩效考核管理的精髓没有实现。
6、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当今社会信息化进程飞速发展,社会生产日益专业化,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医院管理要想跟上信息化进程,紧随时代步伐,就必须在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而当前的医院的招聘工作一般是由人事部门先在有形媒体上(主要是报刊)需求信息,然后接受求职简历,进行初步筛选后,再对合适的求职者逐一进行现场面试,以决定是否聘用。这样做,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另一方面则由于采用传统的传播渠道的方式,相应的信息处理及反馈的速度较慢,容易造成时间的浪费。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途径
1、实行人本管理,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
选人用人是搞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关,只有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并通过很好的实施、选拔和得到与所需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由行政权力型向服务支持型转变,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应从观念上为人才创造一个更为宽松、更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管理者更新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以人为中心,尊重员工的人格,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必须重视组织的文化管理,以医院的共同愿景、价值观等作为凝聚力,尽量创造自我约束、和谐宽松的组织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医院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者必须尽量少使用职位权威,更多地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进行管理。同时,对于优秀的卫生人才,不能简单地认为,重视他们就是让他们搞行政工作,而是应有合理的晋升机制,提高他们的待遇与地位。
2、人员职业生涯与组织核心竞争力相匹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核心竞争力中的以人为本与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是组织的战略资源相呼应。同时,深厚的医院文化建设对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员工在制定个人生涯计划就需要了解医院的发展思路,摆正医院、科室、个人三者关系。个人希望成功,医院也在整个市场中谋求发展,处理好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可以实现“双赢”。医院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必须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医院人才发展环境也要紧紧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人文环境是医院文化的具体体现。医院有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可以营造一种舒心的、和谐的良好氛围,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干劲,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去推动,人才的稳定也同样需要事业来吸引。因此,领导者和管理者要为人才搭建有利于他们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专业人力资源网站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专业网站的衔接,将医院空缺的工作岗位及职位要求等信息对外公布,就会收到大量应聘者的相关信息,再结合一定的测
评手段就可以为医院引进合适的人才。与传统的现场招聘或借助中介机构招聘相比较,网上招聘大大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提高了招聘效率。
4、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医院人事事务具有基础性、重复性、通用性等特点,由于医院人力资源部门人少事多,只能勉强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不能顾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业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医院不可能对各个方面给予同等关注,往往有所侧重,注重寻求自身竞争优势。医院将人力资源的非主营业务职能外包给服务商管理,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杂重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到医院的战略人才规划上,确保医院突出重点、提高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对医院集中精力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以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可以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又可以节省对先进人力资源体系和服务平台的技术性投资和持续性维护投资。而对于外包服务商,因其专门承接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而形成规模经济的低成本运作格局,因此其能够用较低的运营成本提供比医院内部管理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5、明确考核总体目标,完善考评体系,分类细化考核标准
考核评估体系要服务于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一般来讲,目前公立医院普遍实行院长负责制,即由上级行政部门与院长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因为它是从医院的实际工作出发制定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包括医院的经济总体目标及发展规划,具有考核操作性,易于考核,所以这个总的目标责任书应该就是医院短期内的战略目标,医院整体的绩效考评就可以以此目标为基础来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适应医院特色的考核评估体系是医院完成考核评估管理的有效保证。要选择适合的量化指标,考核标准要按照临床医技、行政管理人员不同系列进行细化,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责任要素一并纳入考核要素。针对临床医技科室人员的考核:将收治病人数、门诊数、月出院人数、床位利用率(使用天数)、平均住院日、药(品)费比例、病床利用率、甲级病案率、医疗纠纷、科研水平、带教状况、新技术(业务)、门诊量等纳入考核要素。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结合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的要求(即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序列化、技能专业化、管理意识现代化、管理人员市场化)等多项内容,实施对医院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考评、业绩评估和分级、分等、分类职业能力考核等。将职称(上岗证书)、学历、计算机、外语、政策运用及掌握等纳入考评的内容。在医院进行满意度考评,年末考核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公布。总之,医院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组织,其绩效考核也应从考核组织机构、机构的职责、考核的指标及考核流程都具有相应的特殊性。通过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管理,在医院内部能够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考评机制,从而促进医院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及经济社会效益的提升,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其表现
1.1 职业倦怠的含义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普顿伯格首先提出职业倦怠的含义,职业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和工作状态,主要是在职业领域中,伴随个体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和个人成就感的降低,所构成的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多维度的综合性症状。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是指管理人员未能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对工作失去兴趣、疲惫感以及不满意等不良情绪。高职院校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琐碎繁杂,工作程序性强,个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往往受到抑制,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容易使人感到浮躁、厌烦、失落,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1.2 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以马斯拉池的三维度观点为理论基础,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
1.2.1 情绪衰竭
情绪衰竭是最具代表性的职业倦怠指标。行政管理人员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会表现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动力,丧失热情和兴趣,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投入不足,责任心不足,工作满意度低。
1.2.2 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属于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具体表现在行政管理人员面对工作对象时表现出暴躁、冷漠,不愿意与同事合作,会选择封闭自己,远离他人,易形成紧张的人际关系。
1.2.3 低成就感
低成就感属于职业倦怠中的自我评价层面,具体表现为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能力评价较低,回避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不愿创新发展,自我职业认同感与成就感低。
笔者通过对10所高职院校共计150名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43.7%的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情绪衰竭程度较高,31.9%认为去个性化在职业倦怠上表现突出,23.1%认为工作中低成就感表现明显(如表1),由此可见,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对于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能,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导致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环境、高校体制、行政管理人员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10所高职院校共计150名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原因进行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形成这种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体制和工作环境;二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自我职业规划和发展能力;三是院校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欠缺(如图1)。可以说,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就构成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
2.1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纷繁琐碎、重复性高,其工作步骤和工作流程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行政管理人员长期从事这种枯燥而缺乏弹性的“流水线”工作,从根本上压制了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着多重工作任务,需要在诸如组织者、信息传达者、被咨询者、服务者等不同的工作角色中转换,过多的角色一旦超出个人负荷力和胜任力,便会产生角色模糊甚至是角色冲突,造成工作的重大失误。
2.2 高职院校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采用同一套绩效考核指标,即考核往往侧重于德、勤、能、绩几方面,这样的统一的考核标准缺乏针对性,损害了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与有效性,忽视对实际效能、工作业绩、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量。这种不完善的考核机制压制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创造力,逐渐萌生不求无功,只求无过的工作原则。特别是近些年各大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各高职院校在进修培训、评优奖励等方面倾斜于专业技术人员,这无疑增大了行政管理人员的不平衡感和失落感,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且工作缺乏动力和目标,从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2.3 行政管理人员自我职业发展能力不足
自我职业发展能力是建立在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是一种能够适应经济和职业发展要求而不断获得增强和发展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进入高校,工作伊始大多仅仅进行简单的入职培训,培训内容也多为校本培训等院校基本历程、办学理念等基础知识,缺乏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这一岗位的内涵剖析,更缺失对行政管理岗位自我职业发展能力的有效指导,这也就造成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根本情况缺少了解和重视,对于行政工作的规划和发展认识模糊,自我职业发展能力止步不前。
3 缓解高校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3.1 深化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在行政组织机构上,高职院校应当打破传统金字塔式的等级构架,构建矩阵式组织机构或是混合式的组织机构形式,切实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能与效率。在行政人员结构上,应当优化行政管理人员结构队伍,拉开梯度层次,实现老中青1:3:2的比例搭配相应的工作职责,形成互相支持、互相支撑的良好工作氛围和环境,激发起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胜任力与竞争力。同时,要为行政管理人员营造平等、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使其摆脱枯燥、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拥有更多工作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3.2 加大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
高职院校人事部门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的培训, 加大职业技能和效能的培训力度,为其提供系统的、全面的培训学习机会。在培训中,做好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水平测评,对每名行政管理人员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和水平测试结果为每名行政管理人员定制适合其发展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可根据自身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培训后及时提交培训心得和情况报告。在培训内容上,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实际相关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使其能够不断适应本职工作需求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提高其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为未来职业发展的精确定位和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关键词】绩效考核 绩效工资分配 应用【摘 要】对岗位绩效工资的发放方法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绩效考核整体设计、完善绩效考核组织构架、建立信息化绩效考核档案等方面提出具体应用的建议。
Performance allo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 YU Hao, ZHAO Jun, WANG Lixin, WANG Chen// ChineseHospitals. -2015,19(8):24-26
【Key words】performance assessment, performance bonus allocation, application【Abstract】The guideline of performance bonus allocation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esearch, suggestions
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were mentioned.Author’s address:Beijing Hospital, No.1, Dahua Road, Dongda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30, PRC
本课题就现阶段在医院员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采用科学严谨的程序就绩效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适宜的方法进行了分别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总体来看,本研究采集的数据涵盖了东、中、西部19个省、市、自治区的32所三甲医院,覆盖了医院的各层次人群,访谈了国内数十所医院的90余位高、中层管理者,在员工绩效考核的程序、指标体系、方法、周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建议。课题组将成果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验证应用。该医院全面使用了本课题研究的结果,自2014年4月份启动新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同年9月份正式实施,目前已经实施9个月,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具有明显提升,员工对绩效改革的满意度达80%,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总体上看,研究成果得到了医院管理层的一致认可,但也在成果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困难。现就课题研究成果应用提出如下建议:
1 将员工绩效考核与分配的组织工作纳入医院管理顶层设计范畴
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分配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了从医院发展战略到员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参与主体覆盖了医院的各层次人群[1]。此项工作从指标的确定、数据的采集到最后考核结果的认定,需要多部门的长期协同合作,流程长且复杂,单靠某个职能部门的推动无法完成,因此, 应当从院领导的层面重视和设计,并负责系统性地组织开展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2]。
1.1 员工绩效评价是落实医院发展战略及科室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科学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医院和科室可以将抽象的发展目标化为具体量化的考核标准,并逐步分解细化到每个员工、每一年度,进而将科学的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竞争观念、实干作风、创新精神、高尚医德等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医院能够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员工绩效评价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
员工在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容易缺乏科学明确的指标,难以及时知晓自己专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水平及对医院的贡献程度,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可以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具体化、量化,客观地反映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绩效,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据可循,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可靠“路标”。
1.3 员工绩效评价是员工不断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
明确科学的员工绩效评价标准是一面镜子,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指标反映出员工的绩效水平,找出其优势与不足,同时辅以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上级辅导,可以有效引导员工修正努力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补齐自己的短板,并根据绩效改进的结果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 确保绩效考核质量2.1 成立多部门联合小组,提高绩效管理质量
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作为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和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医院的整体发展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个人成长等具有重大意义。若实施得当,能有效促进医院发展,提高效率,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促进学科发展;若不得当,容易引起医院内部的矛盾,甚至导致管理的混乱,人才的流失[ 3 ]。同时,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涉及了医院大部分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包括人事、财务等综合管理部门和医务、护理、科研、教育、门诊等专业管理部门。应成立由多部门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由熟悉医院绩效管理工作、有丰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院领导担任,负责从战略层面引领绩效考核的导向,出面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并就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决策。
2.2 人事部门搭台,多部门共同参与
员工绩效管理从本质上讲是通过考核和奖惩措施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员工绩效,深度挖掘医院内部人力资源潜能,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医院的业务管理部门通常只负责某一类人群或某方面工作,其工作内容和管理人群的局限性决定了这些部门难以从医院战略发展的层面牵头绩效考核工作。人事部门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是牵头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最佳选择。人事部门应当从医院战略发展的高度,从全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总体框架,搭建考核平台。人事部门在医院的宏观管理上具有天然优势,但细分到某类人群或某项工作的考核,各具体负责部门更有发言权。医务、护理、科研、教育、门诊等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在考核平台框架基础上制定具体领域的细则并予以落实。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涉及的指标量大,专业性较强,评价方法多样,标准的制定、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需要相应的管理和业务部门具体研究制定。因此,相关部门应全程参与政策的制定和体系的构建,在人事部门搭建的绩效考核体系框架和指导原则内完善各类人群和各项工作的考核制度,并为人事部门的工作提供专业指导意见,落实自己职能内绩效评价内容的档案建立。
2.3 院领导加强各部门落实情况核查,将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团队考核重要内容
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完成自己负责的内容,某部门的某一项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就可能导致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医院应当有绩效评价与分配工作的相关核查和督办制度,应加强对各部门落实情况的核查,并将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团队考核的重要内容。
3 建立完善的三级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充分发挥部门负责人在员工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3.1 理想的三级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
理想的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分为三级:医院院领导的考核责任主体是上级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地区的卫生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各医院和医院领导的绩效评价与分配标准,并对其进行考核;科、处室负责人等中层干部的绩效评价与分配的责任主体是医院,医院依据中层干部履职情况对处长、科主任进行考核;一般干部的绩效评价责任主体是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依据本部门员工的能力、素质和实际工作表现对员工进行考核[4]。考核责任主体的确定依据权责一致原则,即员工的工作向谁负责,则由其作为考核责任主体[5]。
三级绩效评价与分配体系中,三级考核互为促进,环环相扣。三级考核体系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到医院,进而落实到科处室和每一位员工身上;医院对科处室的绩效评价是员工绩效评价与分配的前提,科处室绩效评价既是科处长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员工考核的基础,优秀团队与一般团队绩效分配总额应有所不同;对于普通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分配,医院主要起“指导、服务、监督”作用,保证全院员工的绩效评价与分配在统一、公平的标准下顺利进行。
3.2 部门负责人应为部门员工考核的主要责任人
部门负责人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组织者与参与者,承担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公正、公平考核评价的责任和义务。部门负责人能否正确认识和理解绩效考核的理念方法直接关系到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能否有效实施。为此,初期阶段应组织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绩效考核的程序及工具。通过培训,使部门负责人对考核评价方案形成统一认识和深刻了解。
在实施的过程中,部门负责人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由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补充和修正,并进一步予以推行。以这种反馈与执行的循环来不断改进绩效考核工作,寻找最优策略。部门负责人在此流程中起关键作用,其管理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效果,医院应当重视并加强对部门负责人的培训。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员工绩效评价档案
对于绩效评价的形式,可利用信息化及网络化手段,建立员工绩效档案。在建立网络绩效档案时,首先应建立各级各类岗位的关键考核指标体系,其次要明确各岗位考核指标数据的采集和收集方式,根据数据的类型不同,可有不同的采集形式,如工作量相关的数据以医院HIS系统中采集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医疗质量的相关的数据则以职能管理部门的日常检查情况由职能部门提供,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则由第三方评价得来,管理岗位人员则可以采取工作日志法记录,部分不可量化的指标(如协作合作等)则可以采取360度评价的方式来获取[6]。第三,网络化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医院进行流程再造,以适应绩效信息的获取,绩效考核数据的标准化以及随之工作流程的变化等均须在医院层面做好相应的准备。第四,绩效考核体系需要软件及信息化的支持。当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相关考核数据的建立采取Excel表的形式,在单部门考核时尚能满足需要,但进行多部门联合进行较复杂多层次考核时就会捉襟见肘。第五,要建立起准确的科室和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绩效档案的管理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人事的基础信息是基础平台,其他的相关考核数据是构建在人事基础平台上的。第六,应明确绩效档案管理和数据录入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要求。绩效档案建设涉及多个部门,指标较多,对数据采集的质量有很高要求,应明确各数据和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同时制定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数据采集的时限性、准确性等。所有进入绩效考核档案的数据均应有明确的审核制度,以确保数据的有效、安全。
网络化绩效档案建立的程序如下:第一,要根据考核的指标开发和运行适用于单位实际的网络化程序;第二,进行考核数据的原始录入工作,由职能管理部门或科室进行审核,核实确定相应的关键数据,如发表科研论文的层次等数据;同时各类不同的数据由第三方或职能管理部门录入到网络程序,并进行确认和验证。第三,对数据进行合适的分类和赋予权重,由网络系统进行自行运算确定相应分值。
5 做好员工岗位绩效工资的公平合理分配
5.1 绩效工资分配的总体思路和步骤
第一,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业的相关财务政策要求以及上级对医院年度绩效考核情况和财力状况,确定全院年度绩效工资总额。第二,根据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和确定医院内部临床、护理、医技、非卫生专业技术、职能管理和工勤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岗位人数,拟定各类人员在绩效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或权重。第三,参照前文研究各类岗位技术、风险、责任等分类结果,考虑不同类别、不同部门与不同岗位员工绩效工资水平差异,设定部门和岗位系数。根据如上三个方面综合确定各岗位应发绩效工资的总额。
5.2 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的衔接
将具体确定的关键考核指标根据医院实际赋予不同权重,确定实际工作目标任务,根据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确定考核分数。根据考核分数确定绩效工资的发放比例。或直接将关键考核指标转化为工作量绩点值,按照绩点值的多少兑现绩效工资。单位绩点价值的确定原则上可按照岗位满负荷工作条件下根据确定的该岗位绩效工资总额综合确定。
5.3 绩效工资分配的形式
建议以月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分配员工岗位绩效工资。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对于临床科室等能采集量化数据的采取月考月发,科研和职能管理部门由于许多任务完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宜采取年考年发,在计划分配的年度绩效工资总额中,划出60%-70%,根据月考核结果按月分配,其余30%-40%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再行分配。第二,根据上一年度的考核结果,下一年度发放绩效工资,在下一年度岗位工资分配时,调整岗位系数,考核结果为优秀者上调。此外,绩效工资应采取二级考核与分配方式:第一级为医院考核处、科室绩效,根据考核结果为处、科室分配应得绩效工资;第二级为处、科室负责对内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员工岗位绩效工资[7]。课题组与受访专家认为,在分配年度员工岗位绩效工资时,应与员工年度考核紧密结合。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文件要求,将员工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类。根据考核分类结果,建议以20%差值水平递减发放。
尽管本研究初步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各医院的人均业务收入和绩效工资总体水平和医院文化不同,同一医院中的各个学科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体现部门与岗位的差别水平时,可根据各医院的自身情况予以确定,以保证员工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医院内部公平性。此外,由于各医院的业务工作、内部状况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在考核与发放员工岗位绩效工资时,应遵循动态调控原则,根据发展变化结果,在一定时期过后,重新进行评价,进行必要调整,从而保证更加适合本医院实际情况。
6 员工考核结果的使用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绩效考核的输出成果要有助于医院达到战略目的。绩效考核的结果除应用于绩效工资的发放外,还应应用到人才的评价、职称的晋升、职务的聘任、优秀和先进的评选等方面。绩效考核结果对于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但为合理调整编制、调配人员提供了依据,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员工相应的培训。
本课题尽管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但由于课题组人力和经验不足,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本课题针对医院绩效考核各环节的参考建议,各单位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细化使用。
参考文献
[1] 董卡.浅谈如何做好公立医院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与管理[J].经济师,2012(4):253,255.
[2] 闫生武.关于岗位绩效工资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35-38.
[3] 徐崇勇,李鲁.医院职能部门考核理论、方法及项目权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8):35-37.
[4] 李舒丹.构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4,18(12):63-64.
[5] 付敏.某二级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评价及考核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关键词】社会化背景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一、当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现状
200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0]1号文件要求,全国高校的后勤服务部门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剥离,组建新的后勤实体,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服务实体,并以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管理和运行,这就带来了高校后勤如何在社会化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人员构成情况
高校后勤集团的服务人员一般是由在编与非在编构成。在编人员分为干部编制与工人编制,一般是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成建制地从学校规范剥离出来的人员组成,其中,工人编制人员占了后勤人员的60%~70%;非在编工作人员都是通过社会招聘,有大学生、技术工人与一般农民工。因此,高校后勤服务人员不管是在文化水平、技术能力、工作方法、年龄结构、自身素质等方面差异悬殊,结构非常复杂。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
1.整体素质较低。当前,大多数高校后勤服务已向社会化迈进,大多数高校后勤人员组成结构为:从学校剥离分流的少部分在编职工及大部分的社会用工。可见,聘用员工已成为高校后勤集团用工的主体,他们大多来自周边土地征用、某些经济落后的城镇和边远地区的乡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无任何技术或技术水平不高,竞争能力差,缺乏风险意识和开拓精神,大约占后勤队伍的70%~80%,而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较少。
2.学历结构不合理。由于后勤集团人员从事的是清洁、绿化、环卫、维修、保安、餐饮等工作,所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有高中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大多没有特殊技能,也无专门技术培训,知识型、专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较少,整体素质偏低。
(三)人员流动性大
从国家宏观经济来讲,流动性有利于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但具体到单位,资源的流入或流出会增加企业效益或造成企业效益的损失,频繁的人员流动必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集团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如餐饮、清洁、绿化、保安等,这些人员大部分都是聘用员工,相对于社会上的同行业来讲,学校服务环境相对简单,但工资也相应比社会上低,这就势必造成各行业人员的不断流动。
(四)员工的需求多样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一般聘用员工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物资需求,发展到多元的精神需求了。在工作之余,要求有相应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同时,很多职工要求解决小孩子读书问题。
二、当前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和手段僵化滞后,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
高校后勤企业人员大多来自高校原有的后勤部门及其他一些部门,而这些部门的人事管理一向采取的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人事部门管理人员基本没有受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甚至有很多人员根本没有从事过人事管理工作,因而,社会化转型后,高校后勤企业人事管理的观念与手段大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上: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视为单纯管人和发工资的后勤部门,热衷于把人管住,论资排辈、同工不同酬、能上不能下的现象非常严重,由此,员工要么思想松懈、不思进取,干好干坏一个样,要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苦再累都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和发展,甚至饭碗都随时可能丢掉。由于许多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完全没按现代化企业来运作,造成管理者之间、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矛盾也突出,这些状况,严重地制约着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不健全、专业,制度建立不完善
如前所述,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缺乏专业培训,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在自身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设置上就存在问题。例如,负责制定完善公司人力资源政策,负责岗位的设计、评价和改善,负责制定符合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负责制定公司的员工培训及职业生涯发展制度,负责制定员工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制度、并定期组织绩效考核、以及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这些重要的机构和职能,许多高校后勤企业就是缺失的,或实行起来不够专业的。
(三)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缺乏,员工竞争意识不强
相对而言,高校后勤主要从事的是比较“低端”的工作,例如清洁、食堂、保安、通讯维护、宾馆服务等等,这些工作所要求的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而由于前面所述的原因,后勤企业的管理者也现代企业管理观念陈旧,理论知识较欠缺,业务水平偏低,尤其是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知识型、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这就造成高校后勤企业整体素质低下。另一方面,高校后勤企业目前虽然实行企业化管理,但仍然并未完全与市场接轨,未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而是依托着高校的庞大规模,完全不愁业务和利润的欠缺,可以说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同时,从原高校剥离出来的后勤人员,享受着“老人老办法”的待遇,仍然捧着“铁饭碗”,因此,高校后勤企业普遍仍然停留在吃大锅饭、端铁碗的安逸享受中,人力资源管理不思进取,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更缺乏创造性。
三、社会化背景下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一)改变管理观念
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观念,如今可谓已成为企业公认的信条。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如果不建立这些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必定会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打击。因此,高校后勤企业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抛弃掉人力资源部门就是人事部门的时髦称呼,其实就是管档案发工资的配角部门的旧观念,而是必须确立这样一种观念:自身是一个关系企业发展的战略部门,同时也是员工自身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孵化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总结起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有: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发展、薪酬、绩效、员工关系六大板块。但在许多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里,这些职能的设置和履行都是不充分、不专业的,而基本照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模式进行设置和运作。这样,是显然无法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战略部门的职责的,也无法做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改进、整合。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没有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公平的薪酬制度可以说是高校后勤企业非常突出和普遍的一个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后勤企业的发展。如何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呢?第一,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第二,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第三,尽量避免考核中的标准松紧不一的现象,确立明晰稳定的考核标准。第四,将考核结果与工作标准、工作要素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第五,根据高校后勤企业的特殊属性,针对不同工种和专业实行不同的考核方式。如:(1)定性考核还是定量考核,或者两者相结合;(2)上级考核下级还是同级考核,或者两者相结合;(3)定期考核还是不定期考核,或者两者相结合。
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应该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的基础之上。建立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应注意的几大要点是:第一,建立薪酬设计标准,主要有两大方面的依据,一是岗位;二是业绩。例如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并把工资、奖酬金标准与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挂钩,以此打破身份界限,大胆引进人才,大胆使用聘用员工,鼓励多劳多得,以岗定薪,杜绝论资排辈现象。第二,建立薪酬设计的原则和方式,如按劳取酬、同工同酬、外部平衡、兼顾公平原则等。通过这些原则,达到既能激励员工,同时又能照顾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并最大化地促进企业发展。
(四)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培训
可以说,人力资源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条件。因此,高校后勤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这不但是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目前高校后勤企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不二法门。从培训的对象分,高校后勤企业的培训可分为管理者培训和全员培训,前者主要是对管理者进行思想理念和具体管理方式的培训,后者主要是对全体员工进行理念灌输及专业培训。从培训的时间节点分,可分为岗前培训、岗中培训、岗后培训等形式。从培训的方式看,高校后勤企业可采取授课、学徒、讨论会、内部网、情景摸拟等方式进行培训。
相当多的企业所突显的问题,都证实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此,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有高度的认识和合作,运用新的、科学方式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高校后勤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是这样,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不但会给高校后勤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同时也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恒久动力。
参 考 文 献
[1]宋穗斌.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9):132~133
[2]于久霞,吕守华.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
2012(22):108~109
[3]贺家杰.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
[4]毛宝海.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