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智慧社区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社区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社区设计方案

第1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一、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网络建设

要用开放的视角审视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按照“便于资源共享、便于活动开展、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敞开大门织密妇联组织网格。纵向建立镇妇联--村妇联--片妇联--女性骨干的组织体系;横向向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妇女集中地及女性带头致富人、高学历女性、女性志愿者等各个群体中拓展,让妇联组织覆盖在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中得到延伸,助力我镇妇女事业蓬勃发展。

二、建立强有力的妇联工作队伍

统筹**镇辖区内的优质女性资源,在本镇建立“1+1+3+20”的组织领导机构:1名妇联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3名兼职副主席、20名执委;在村内建立“1+2+n”的组织领导机构:1名妇联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若干名执委(根据村民数量而定)。

要打破身份和年龄限制,把我镇辖区内热爱妇女儿童事业、热爱公益服务业、自愿参加妇女工作的女性带头人等各个方面优秀的女性骨干都吸纳进妇联工作队伍中来,专兼挂相结合,在妇联组织、妇联干部、妇联执委中开展以亮妇联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执委身份、亮活动内容和妇女群众评妇联、妇女群众评执委(评妇联干部)为内容的“五亮双评”活动。

三、积极发挥网上妇联建设作用

第2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一、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介绍

“智慧校园”是指将开平联社的POS机系统接入校园内,在校园饭堂、超市等消费场所安装支持小额电子现金支付功能的POS机,通过使用金融IC卡电子现金“闪付”功能进行支付,将金融服务、校务管理、校内服务做到了最佳整合。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学校将改变过去的多种证卡局面,新的校园一卡通集圈存、消费、身份识别功能于一体,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为在校师生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二、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的主要做法

(一)周密部署,层层攻关

人民银行江门中支、开平联社多次与开侨中学、开平市教育局等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商议推广应用事宜,研究解决推广业务中存在的难点。由开平联社网点工作人员到网点负责人至开平联社和人民银行江门中支分管领导,基层社与联社联合营销,逐级攻关,开平联社最后成功获得该项目的承建权并得到校方的全面配合,如通过学校统一收集师生资料,首次即为近四千名师生进行批量发卡。

(二)制定方案,明确内容

人民银行江门中支联合开平联社深入学校调研、整体规划,对学校各方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切实以客户为中心,为其量身定做项目的推广方案,重点从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师生体验优化等方面做好设计方案,得到学校的肯定。

(三)分步建设,逐步上线

“智慧校园”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经人民银行江门中支和开平联社细致分析,决定采用“分步建设、逐步上线”的工作方案,圈存及饭堂、小卖部消费、校医缴费等作为“智慧校园”项目的首批重点功能,在暑假期间建设完成。门禁、图书馆借书、水电费缴纳、学费代收、教职工工资等其他功能逐步推进。既有效的控制了风险,又确保项目按时上线。

(四)适当让步,立足长远

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前期投入大,短期收益较低,在项目投入上开平联社作出适当让步,不再坚持谁需要谁投入,而是谁进来谁投入。同时开平联社立足长远,认识到在金融IC卡推广之初也正是争取客户抢占市场的好时机,以此为契机,发展新客户开拓新市场。放眼未来,培养年轻一代的客户群体,扩大影响力。

(五)克服缺点,凸显优势

“智慧校园”项目克服了开侨中学原有校园卡缺点,尤其为开侨中学解决了财务管理的大问题。一是学生使用自助圈存设备进行自助充值,完全免去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量;二是收费后的资金自动清算入账,减少现金收付环节,避免假钞和携带大量现金往返银行的风险;三是免除校园卡系统购置、升级、维护及校园卡卡片等成本;四是学校能享受更专业的金融服务。

三、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及成效

(一)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

开平联社为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安装了电子现金收费设备50台、电子现金圈存设备8台,并建设了一个校园自助银行,首次投入共约50万元,后续每年的维护成本约5万元。

此项目首次在开平联社新开卡近四千张,后续每年新生新开卡约一千多张,为开平联社带来存款日均约100多万元,且均为低成本存款(电子现金账户不计息)。并且为开平联社与学校合作提供更多机会,后期计划推出的专业金融服务如学校教职工的工资、代收学生的学杂费、向教职工推销保险理财产品等,同时还通过此项目将该校学生家长培育为联社的潜在客户。后期推出的这些金融服务将为开平联社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二)项目初显成效

2015年8月中旬,开平联社与开侨中学合作建设的“智慧校园”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据统计,该校在全体师生正常到校后,仅9月份一个月就完成电子现金交易22万多笔。

今年8月份江门地区电子现金交易量为6万多笔。在该项目的带动下,9月份江门地区电子现金交易量激增到30多万笔,同比交易量翻两番。目前江门地区电子现金交易量在全省的排名已升至第五。其中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9月份的电子现金交易量在江门地区占比达70%。从中可以看出,开侨中学“智慧校园”项目的成功推广,对江门地区金融IC卡多行业应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金融IC卡行业应用推广下一步实践目标

为更好的在江门地区推广金融IC卡的行业应用,人民银行江门中支以“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为建设目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大推广力度,推广金融IC卡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成果,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水平,推动江门市的城市建设。

第3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一、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的关系

智慧城市由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衍生而来,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截止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城市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欧洲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交通改善、医疗卫生、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美国迪比克市、哥本哈根、多伦多、斯德哥尔摩等城市也都相应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于2013年1月首次公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共90个,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东部沿海聚集、中西部热点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二、襄阳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建设现状

襄阳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和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加快创建智慧襄阳成为全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战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早在2011年,襄阳就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2013年初,襄阳市政府作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部署,并分别摘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科技部授予的两块建设“国家智慧城市”的国牌。2013年12月《襄阳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确定将借助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六大核心系统整合起来,提升城市公共管理效能、居民生活幸福感程度以及产业发展水平,加强襄阳区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成为汉江流域智慧城市中心示范城市。

襄阳的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涉及医疗、旅游、交通、社区、物流、智慧云制造等十一个领域。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襄阳智慧城市建设在通信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础设施方面,襄阳已经建成TD制式4G基站1300多个,覆盖襄阳的城区和各县市主城区;“无线襄阳”项目全面覆盖万达广场、人民广场和鼓楼等主要商业圈的1032个商家,未来还将建设4万5千个无线襄阳网点。在智慧应用系统方面,襄阳市城区沿线的公交站台已经首批安装了50台智能公交站牌,可以方便市民乘车和查询车辆到站时刻,用于改善交通、优化路线及道路规划;2012年底,高新区通过引进博派汽服公司,试验开发了一套全国领先的基于车联网的智能招车系统,并于13年7月在全市出租车全面推广和应用。智慧社区方面,13年初,某社区联合襄阳启扬软件开发了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并搭建综合管理平台,利用3G网络所有处理过程依照程序进行,并自动保存大量数据信息形成档案,对辖区管理建设、维稳、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具有较高指导意义[6]。智慧物流方面,2013年10月IBM云计算中心项目在高新区投资运营,该中心将依托襄阳强大的物流和汽车产业,在襄阳搭建起汽车企业服务、物流集散和中小企业云服务三大云平台。智慧云制造方面,2013年襄阳市先后引进华为、IBM等世界500强企业,奠定了以云计算、软件服务外包和北斗产业为主的“襄阳云谷”产业聚集基础,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云计算基地和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云呼叫产业城。

三、襄阳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建设策略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3D技术、移动物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新技术、新媒介的智慧旅游将成为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旅游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力量。目前襄阳旅游业景区建设、功能完善、产业配套、要素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襄阳智慧旅游建设应针对这些问题,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分别从资源、服务、营销等方面积极开拓发展特色智慧旅游,打造襄阳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而言,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以智慧城市平台为基础,完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

智慧旅游建设需要利用智慧城市平台以及多部门协作创新才能实现,智慧旅游是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创新应用。襄阳智慧旅游的实现,依赖旅游信息资源共享、3G/4G网络建设、物联网建设、传感技术、3D技术等整体信息化水平的大步提升,其本身将提供大量公共服务,同时在游客安全保障、紧急救援、景区环境保护等方面又需与其他部门共同协作。

2.借助科技创新,促进襄阳智慧旅游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

智慧旅游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与旅游产业融合,是实现襄阳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襄阳市旅游主管部门应认清智慧旅游的产业价值、智慧化与襄阳旅游产业三者之间自然演进规律的匹配问题,借助智慧旅游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在智慧旅游服务方面有所突破,完善智慧旅游网络应用平台、旅游自助自驾平台、旅游触摸查询平台和旅游咨询投诉平台,利用互联网或移动网络方便游客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等信息,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融合,实现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

第4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新颖的科普传播方式

如今的网络时代,只有抓住数字网络的脉搏,才能在未来的科普高地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长宁4家智慧高地体验应用中心,多项信息技术成果体验融于其中,目前累计接待居民15万人次。居民们通过切身体验,进一步了解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数字服务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

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长宁区科协、科委看来,要走通科普信息化之路,首先需要有扎实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经过几年的建设,区域内公共WiFi热点场所超过3200个,覆盖所有重点商圈,实现了商务楼宇光纤覆盖到楼,高端楼宇光纤覆盖到楼层、到桌面,户均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家庭宽带100兆接入能力覆盖率达到99%,入户率超过50%。

多样的科普传播渠道

有了硬件保障,才能变幻出色彩绚丽的科普渠道。颇受社区居民欢迎的数字科普活动中心就是依托了落户长宁的国家863高性能宽带技术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两大“神器”。它让社区居民可以足不出小区免费点播科普教育基地沪杏科技图书馆馆藏的10000余部高清正版科普影片。

加快信息流通速度 拓宽科普传播渠道

近年来,长宁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解决传统公共服务弊端,明确以集聚人才为重点,全力推动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其中之一就是“互联网+生活服务”。

传输网络化

面对大众对生活更高的要求,对科普工作的超前性也提出了要求。87台户外电子阅报栏覆盖长宁全区87个社区,成为长宁科普宣传、信息、惠民利民的一项新举措。这些信息屏能够提供实时更新的17种报刊以及42种杂志,科普之窗、菜价查询、周边公交索引、社区资讯等便民服务板块,丰富了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了解最新、更便捷的信息。通过户外电子阅报栏等方式,长宁区已经实现了“上午制作科普内容下午上线播放”的高速科普模式。

资源数字化

长宁区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群众需要,着力打造“数字科普”品牌。与东方有线签定合作协议,充分运用电视台深入寻常家庭和日常生活的资源优势,率先在全市开通有线电视0频道(“智慧长宁”电视服务平台)。该频道的开通,为长宁区乃至全市居民提供一个便民服务窗口。该频道包括E科普、E卫生、E教育以及电子商务等互动应用服务,社区居民可以及时便捷地了解所需的科普知识和运用各项便民

服务。

管理合理化

长宁区科协、科委的另一条成功经验是要实现高速及时的科普信息化,就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

科普信息化要算好经济账,除了前期的设备投入之外,还要考虑后期设备增加、功能更新以及运维费用。在科普信息化项目上,长宁区科协、科委从试点开始,一步一步踏实前行,确保项目能长久、有效运作。例如,户外电子阅报栏根据社区居民需求,从最初1.0版本逐步更新到能放大字体的2.0版本,具备语音功能的3.0版本也将上线,而区科协、科委为其升级过程提供了资金保障。

共享区域科普资源 增强内容供给能力

科普信息化不仅是新技术的应用,更是适应信息时代的理念嬗变。

建设科普服务云

在2016年出台的《中国科协2016年科普工作要点》文件中,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以科普的内容信息、服务员、传播网络、应用端为核心,建设科普中国服务云。长宁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坚持“开源、共建、分享”的理念,实现了科普信息汇聚存储和精准推送,实现了科普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泛在获取。

打造数字科技馆

长宁区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信息化、时代化、体验化、标准化、体系化、普惠化、社会化,推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有机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全新的多媒体虚拟形象,构造一个由不同主题展区构成的虚拟展馆,并把不同主题内容通过360度全景在线展示在居民面前。

目前已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动物园、纺织服饰博物馆、上海消防博物馆、天山污水处理厂以及电能计量展示厅的部分重点场景通过数字化动态呈现在互联网上,让白领青年、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工作、学习之余,通过“网上科普馆”,更多体验科普教育基地的魅力,从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科普知识。

研发前沿新技术

以科普知识、科技信息以及科普工作动态为主要内容,长宁区开发完成了科普网、微博、微信等。通过创新科技、智慧高地、科普诠释、公益活动等子栏目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科普活动开展情况,定期在科普网上进行预告,让社区居民根据自身的爱好来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对于有一定要求的活动,则通过科普微信征集参与人群,目前通过这两个渠道参与科普活动的居民已超万人。

强化社区推进力度 提升科普惠民服务

伴随“互联网+”的崛起,科普的信息化已成为一条必由之路。如何更有效地服务民生,以社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人群,是科普工作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扎根信息土壤,建造大科普格局

按照李源潮同志关于“现在公众在网上”“要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的要求,长宁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线上3D科普馆建成投入使用后,与区教育局合作,开辟网上第二课堂。目前后台统计点击量已超10万,真正成为了青少年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好去处。

健全组织网络增强科普合力

长宁区积极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协调有力,形成“3N”级(区政府+街镇+基地等社会机构)组织网络。由政府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为推动全民参与科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搭建服务平台精准推送信息

第5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新农村社区;绿地;生态

1. 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1.1 景观生态学。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建立在生物学和地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研究不同尺度人地系统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联系、动态发展过程及系统稳定的对策的。与传统生态学研究相比,景观生态学更加强调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学系统的影响,尤其突出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在多个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

1.2 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1)斑块的基本原理。按照起源可将斑块(patch)分为四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斑块的基本原理包括:斑块尺度原理、斑块数目原理、斑块形状原理、斑块的位置原理等。

(2)廊道的基本原理。简单地说,廊道(corridor)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可以是隔离的条状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所联结,这种双重而相反的特性证明了廊道在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廊道在运输、保护资源和美学等方面的应用,几乎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每一个景观中。

2. 景观生态设计和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2.1 景观生态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它对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环境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学科。既是诸学科的应用,也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也要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景观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营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和谐自然空间。

2.2 景观规划设计的趋势。

2.2.1 以人为本。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归宿。西蒙茨自称是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精彩景观规划设计作品提炼成为基本的规划与理论的第一任,它用富有诗意的文笔描绘了人们置身其中的体验。结论得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服务对象时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喜爱保持自然地现象,并且是受到我们人类的本能驱使。合理规划,理解人类的这些本能,既能区别人鱼动物的本职,也能得知人类渴求美的心理。人们在以来自然地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地规律,并且顺利的改造自然。

2.2.2 文化立本。社会环境因素,人文因素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灵魂。景观规划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业呈现出极大地异质性。

2.3 新农村社区中的村落景观要素。村落景观要素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构成要素:建筑环境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辅相成,丰富地演绎着乡村旅游景观的广阔内涵。

2.3.1 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1)乡村范围及周边自然环境上,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们常说的“大尺度的生态环境”。

(2)住宅周边环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进行了绿化,一般有古树、小溪等,同时与树木、菜地混为一体,也是我国山水画的传统主题,居住环境十分优美宜人。

(3)住宅和室内环境。传统村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而建筑风格也因地而异。不同民族之间,在山区和平原之间都有极其明显的差异。这些传统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风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景观。

2.3.2 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实际上更多还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土地上,景观各异的生存痕迹记录着人类前行的脚步,彰显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自然、历史、人文诸方面因素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景观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类对生存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在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农耕文化景观。

2.4 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的误区。

2.4.1 脱离个性特征。盲目跟风和照搬经验在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前期,本可以吸取一些他乡别国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一些地方出现了直接搬用套用他国经验,或者盲目跟风部分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策略的现象。

2.4.2 城乡等同化。一些人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于是样样学城市建设,大搞拆村建居、大搞农村规划、大搞基础建设及硬化工程的现象到处可见。我国的农村村落由于长期处于无规划指导的状态,原有村容多数不大整洁。要建设新农村社区,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水准,的确需要专业规划和指导。然而在诸多村镇,简单地把农村规划理解为就是从平地上重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居住区,导致农村居住区景观与城市住宅区景观毫无区别,丢失了农村特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我们搞新农村社区建设,追求的是城乡等值化,而非等同化。

2.4.3 经济建设破换景观环境资源。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社区,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

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引进省外、国外资金,在农村兴办企业建设。这一举措的确有利于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增加农民的收入。

3. 新农村社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设计方案的主旨在于能够对于当地进而进行全面的组织和设计,从而达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

(1)人性化:景观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运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在充分把握场所精神、历史文脉、人体尺度的基础之上,注重景观形态对人的心理感觉的影响,从整体规划的高度进行设计,将方案的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

(2)高品质:景观设计的标准要求层次高,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以利于形成环境优雅、美观和谐的个性化生活社区。

(3)简约性:简单、易行是贯穿设计的主线。有意识地对景观设计的要素进行简化处理,包括形势与空间的简化,在满足社区功能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够满足和促进居民利用场地进行活动的设计,借以加强让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乡土化:无论是硬景的石材还是软景的植物都尽量使用当地物材。我们在景观设计中都要尽可能地采用乡土耐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合理运用,使整个社区景观设计更增添乡土气息。

4. 小结

村落景观要素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作品,体现了乡村的生存智慧,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村落文化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建设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是一个重要课题,有着自身特点的村落文化景观的农村对发展新农村旅游有着重要优势,有利于把新农村建设向深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婧. 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D]: 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梁P. 徽州村落的形态构成和景观意象[J]. 华中建筑,2004,(1).

[3] 王丽云. 对新农村景观建设实践误区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11,(7).

[4] 李敏.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延续――桂林近郊新农村景观设计[J]. 中华民居,2011,(12).

[5] 闾海. 新村规划中的特色塑造研究――以睢宁县两个村庄规划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1,(4).

第6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一、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思想渊源

1.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构想

现代城市规划经典理论对城市农业问题的关注,有着浓厚的社会背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叶,出于救济和安抚失地农民及城市劳工的目的,英国一些慈善机构和资本家在城郊募集部分土地,并划分成小块进行廉价出租,形成了份地农园(Allotmentgarden)这种小规模的城市农业形式[4]。19世纪中后期,份地农园在欧洲一些国家逐渐兴起并影响至北美。二战期间,欧美国家城市农业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例如美国,先后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由农园、救济农园和胜利农园运动。1944年,美国2000万块胜利农园生产的农产品,满足了全国44%的食物需要[5]。尽管城市农业随着危机的缓和逐渐衰退,但总体上看,其发展规模较大、参与度较高,形成了相当深厚的社会基础,这必然对亲历其中的城市规划先驱们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关注城市农业、思考城市与农业关系的文献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索中并不鲜见。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与当时英国的份地农园有着密切关系[6]。在田园城市中,霍华德把零散分布的份地农园整理成宅地农业和环城农业两种类型:在城市,5000英亩的永久农地环绕1000英亩的城市进行布局,形成了固定的土地配置模式;在城市内部,5500块独户住宅用地平均每块有20×130英尺(约6×40米),建房之余,足够进行养活5口之家的农业生产。为了构建一个尽可能自给自足的城市,霍华德强调农产品直供城市市场的重要性,并对食物加工、运输、城肥返田等作出了全面计划。他指出,通过居住与工作、生产与消费的紧密关联,每一个农民都能在家门口获得市场,城市居民也无须为农产品支付过多的额外运费,城市垃圾可以很快地返回土地增加其肥力而无须支付昂贵的铁路运费[7]。柯布西耶这位坚定的现代主义旗手,对城市农业的思考达到了广泛而多样的程度,不过他遵从另一套逻辑。1922年,柯布西耶在“当代城市”方案中构想了多种形式的城市农业:紧靠城市起防护作用的大规模农田、郊区独立住宅区中的集中式社区农园、城市中心区集合住宅(细胞或蜂窝式街坊)中的空中农园及公共绿地上的果树和果园[8]。柯布西耶对份地农园以户为单位的农地配置方式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方式只是收获“一篮苹果和梨子、一些胡萝卜、一些炒蛋用的香芹,等等,微不足道”。为了创造新型社区农园,他主张从每个住宅地块中拿出150平方米合并为公共商业菜园,并提议以职业农民为主,采用现代技术集中管理和生产[9]。柯布西耶还构想了一种带有悬挑花园的两层别墅叠加而成的高层公寓,以便用“垂直田园城市”取代霍华德水平向发展的田园城市。除了霍华德和柯布西耶之外,其他现代主义大师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农业提出了构想。赖特在1935年提出的“广亩城市”中,为每户配置了1英亩的土地,晚年出版的《活的城市》收录了他提出的一种城市农业规划布局模式,与今天北美郊区的住区农业非常相似[6]。德国景观建筑师麦基(L.Migge)把城市农业提升到政治和民族的高度加以认识,他主张德国所有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创建大量的园圃和公园来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而密集的菜园[10]。德国现代建筑大师、包豪斯学院教授希伯赛默(L.Hilberseimer)改进了霍华德田园城市中城市与农业间半集中化的包围关系,以小尺度和分散的农业空间嵌入工业化城市的土地利用中,以实现更加交融一体的格局[11]。尽管当时的城市农业规划思想并没有发展出真正适合生态时代的城市新范式,但这些探寻城市根本走向的经典理论,却为当今学者研究城市农业、探讨其规划设计模式提供了宝贵借鉴。霍华德立足城乡融合,把农业和食物问题作为关键要素纳入田园城市的整体构想中,展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最系统的思考,为当代城市农业规划设计奠定了部分思想框架。柯布西耶、赖特等所提出的极富创建性的城市农业形式,则实质性地成为当今一些“有农”城市形态的早期范本。

2.1970年代重建住区农业的思想与实践

二战结束后的20余年间,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城市快速重建,大幅提高的农业工业化生产水平使得食物供应充足。城市居民手中的农园土地开始被收回并大量用于城市建设,私家后院和保留下来的少数公共园地,也从种植果蔬普遍转向发展装饰性绿化和休闲活动的空间,城市农业从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迅速消退[5]。然而,战后城市重建对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城市中心衰落、大量物业空闲;同时,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弊端在1960年代开始显露,引发了发达国家对城市生态问题的思索。于是,城市居民和政府的城市农业记忆被重新唤醒,城市农业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再度复兴。在城市中,社区花园、份地花园等形式的小规模农业成为社区重建的重要部分,并持续发展至今,为当前城市农业研究奠定了广泛的实践基础;在乡野间,出现了一些在住区上重建农业、构建生态友好型生活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这些共同构成了1970年代生态城市探索中较为显著和普遍的特征[12]。澳洲生态学家莫林森(B.Mollison)与霍姆格伦(D.Holmgren)受澳洲热带雨林植物群落互助现象的启发,于1978年首次提出“永续农业”(Permacul-ture,由永久Permanent和农业Agriculture组合而成,台湾译为朴门永续设计)的思想,发展出一套整合农业与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城市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范。永续农业是一套模拟自然系统的综合设计体系,其要旨是把人、建筑、农业、动植物等各种社会及环境要素融为一体,构成相辅相成、循环交换、“高效率、低维护的最佳生产组合”[13]。在永续农业的完整结构中,农业和食物占据重要位置,它们不仅与其它要素共同完成复杂的生物和自然过程,还提供了一种低熵、高伦理的生活方式———“不再需要赚大钱,因为你周围到处是食物,也没有任何能源成本开支”[14]。永续农业的思想,是希望通过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一体化来创建“永久的人类文明”。

1970年代末,科贝特兄弟(J.Corbett和M.Corbett)在加州戴维斯设计并建造的乡村家园,延续了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尺度,把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良好的步行环境、自然排水和“食用景观”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12]。70英亩的总用地中,有四分之一专用于小规模农业,包括两个葡萄园、两个社区菜园和几处果园,食用植物占全部绿化的55%,使得果蔬自给率达到了25%。生活中,居民还普遍利用自家有机废物进行堆肥,大大减少了垃圾排放[15]。乡村家园注重培育土壤,把农作物视作更有效的绿化方式,通过细心构建环境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创造健全的整体系统,这一点与永续农业的思想十分相似。建筑生态学的创立者索勒里(P.Soleri)于1970年开始的阿科桑底生态实验,“尝试把食物生产融入城市设计”。他保留了上佳的土地用于农业,建设23个果园台地,引入“生产性植被”[16],在建筑中大量设置南向附加温室,这些温室在长年种植蔬菜的同时,还能够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17]。坎菲尔德(C.Canfield)于1974年提出的共生社区(Symbi-oticcommunity)思想,在自然承载力的约束下构建与生物圈的共生关系。在塞罗戈多社区规划建设中,他保留肥沃的农地和林地,把社区、农场和森林联接成整体,并严格践行生态林业和有机农业,让社区居民参与生产并自给自足[12]。1970年代西方出现的各种早期生态城市探索方案,往往置身于乡村或自然环境中创造自给自足的住区,农业重回住区遂成为这些思想倾向的自然选择。尽管这些探索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住区层面,其方法对于庞大的城市系统来说也尚须调适,但由于其与当今城市农业思想有着更加接近的背景和愿景,因而成为CPULs、农业城市主义等思想最重要的养分来源之一。

二、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

城市农业思想在1970年代的涌现,只是其在乡村环境和住区层面上的一度繁荣。事实上,整个20世纪中后期,欧美城市规划设计的主流思想,极少关注城市农业问题,因而留下了令人尴尬的空白。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珀秋卡奇(K.Pothukuchi)、查尔斯(W.Charles)等人进行过深入的总结分析[18-19]。在资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城市农业内在的多重价值和曾有的智慧之思,再次受到瞩目。以可持续发展为宏愿的当代城市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很快就与国际组织的城市农业研究与实践相融交汇,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当代城市农业运动和思潮的再次高涨,与城市和农业在长期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负面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的本位思想及掠夺式发展模式,严重忽视了供应食物等人类生存必需品所须付出的环境代价,因为城市食物系统的生态足迹占到城市总生态足迹的三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现代农业高度依赖石油、化肥和农药投入,同时也是高度商品化的产业,其跨越区域和国度的庞大产品分销系统也要完全依赖于矿物燃料,资本控制下的工业化食物体系严重影响到公民的食物安全。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发展地方农业,赋予市民参与农业生产、消费适宜食物的权利,成为欧美城市的一种普遍觉悟,从而激发了大量以城市农业为主题的创新性思想探索和规划设计实践。

1.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当代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把城市农业作为重要要素纳入到城市整体理论建构中,偏重在理念层面上构建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价值基础;第二类是以城市农业为研究对象,较为完整地提出城市农业规划的设计方法,包括空间系统研究和技术系统应用两个方面。第一类理论研究出现较早,相对独立于当代城市农业理论体系之外,并以共同的思想动力与之保持呼应。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主席瑞杰斯特(R.Register)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伯克利的城市研究中,他把农业视为“决定伯克利城市命运的关键之一”,提议成立城市农业部来帮助人们自己种植,“把无法由私人实施耕种的城市土地投入到食物和木材生产中”,以便发展各种尺度和形式的城市农业[20]。1995年,加拿大景观学家霍夫(M.Hough)将城市农业与水、植物、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气候并列为兼有自然过程和城市过程、应当主导城镇规划的城市环境要素,从而把农业问题嵌入城市整体思考中[21]。2004年,吉拉尔代(H.Girardet)以生态足迹理论解析城市这个人类主要栖息地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提出以能源、资源和食物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主要参考框架”,来“重新设计人类住区系统”,以便构建代谢良好的“再生城市”[22]。第二类理论研究更多地受当代城市农业理论的影响。在欧洲,英国布莱顿大学建筑系教师维尔容(A.Viljoen)与建筑师波恩(K.Bohn)编辑出版的《CPULs连续生产性城市景观:为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农业》一书,跨学科地汇集了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将城市农业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并加以连贯,作为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基本要素[6]。维尔容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农业设计较为完整的方法,“为建筑学打开一个新的领域”[8],对其后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荷兰发达的农业产业和农业技术为城市农业的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瓦赫宁根大学建筑系的提莫伦(A.vanTimmeren)与建筑师洛灵(W.Roling)提出可持续植入理论,将城市农业作为功能组件嵌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构建分布式“关键流”代谢循环技术体系[23]。2009年,荷兰建筑师格拉夫(P.deGraaf)以其领导的“食用鹿特丹”研究项目为依托进行城市农业的设计探索,从空间、技术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整合,提出了针对鹿特丹城市特征的五层次空间布局构想[24]。在北美,新城市主义旗手DPZ和加拿大HDLa-narc事务所在2008年共同组织一次设计工坊后,分别提出农业城市主义的思想,重新思考城市居民与土地、食物及社区的关系,并把食物生产的需求从各个层面融入城市结构,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DPZ的主要贡献在于针对美国城市特点建构起贯通城乡的城市农业空间规划布局方法[25];HDLanarc则重点解决了纳入城市农业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技术整合方式及空间设计方法[26]。同年,爱荷华州立大学景观学系的瓦格纳(M.Wagner)等在CPULs的基础上,提出将食物系统与城市空间连接成点、线、网的食物城市主义概念[27]。2011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生态创新实验室又提出了食物敏感型规划与城市设计(Food-sensitiveplanningandur-bandesign,FSPUD)[28]理论。

2.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往往结合设计实践进行成果表述,上述城市农业设计理论都进行了相应形式的设计实验。但目前设计实践数量仍然较少,更普遍的是从设计着手,较为具体地探索城市农业在各个层面的规划设计方法。1999年,香港大学的弗朗西斯(F.Francis)结合中国华南沿海某建筑设计方案,提出整合生态建筑与城市农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较早把建筑与农业联系起来的案例[29]。2000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戴斯博米尔(D.Despom-mier)首次提出“垂直农场”的概念,随后又不断深化技术系统,与建筑师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设计方案[30]。英国建筑师林纯正(CJLim)从2001年起,在设计实践中以创新生态城市模式为目标,探索城市融合农业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包括深圳光明智慧城市在内的一大批城市设计方案[31]。荷兰建筑事务所MDRDV于2001年提出的“猪之城”垂直养猪场设计方案,亦是国际上较早的设计案例[32]。2004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赞助和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的领导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建筑学教授布哈特(V.Bhatt)开始负责为期三年的“创造食用景观”(MakingEdibleLandscape)项目,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融合农业到低收入住区的设计实践[33]。非盈利组织“纽约太阳”的创始人开普罗(T.Caplow)于2005年开始探索将农业与建筑相结合的生态技术方法,提出建筑农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开发出集成雨水收集、光伏发电的Brightfarm建筑立面垂直栽培系统[34],并计划在2020年设计提案中进行验证。2008年以后,城市农业规划设计,尤其是建筑与景观设计领域的实践探索进入爆发期。在宏观层面,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与摩洛哥本地专家合作,开展卡萨布兰卡大都市区“未来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2008-2013年),把城市农业作为气候优化的整合因子和生产性绿色基础设施(PGI)纳入该地区的城乡空间结构中[35]。在微观层面,出现了WORK建筑师事务所的PS1公共农场景观装置[36]、Vincent的蜻蜓垂直农场、SOA建筑师事务所融农业生产与居住空间为一体的生命之塔、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联手威廉•麦克唐纳进行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总体规划[37]等一大批以城市农业为主题的探索性设计。

第7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既有建筑;老城区;民居改建;建筑设计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既有的老城区住宅建筑改造过程中,有些质量尚可的民居将在保留中进行改造和修缮,有些危房简屋或环境条件恶劣的房屋将被拆除或改建。目前,大多数老城区内的民居大多为个人所有,在考虑居民切身利益的同时,保留老城区民居的传统特色,并加入现代生活的元素制定出老城区民居改建的工作建议和设计方案,是符合该市老城区现状的。

该市传统民居的特点之一是房屋高度参差不齐,不同街道之间的民居建筑形态有很大的差异。既然将整个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则希望能在整体规划布局和各街巷民居住宅体系上均能求得一个平衡点,在不影响大空间布局规划的前提下,使老城区民居能焕发新的光彩。

1整体规划布局与改建设计

在老城区改造工程中,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给居民更多的关爱与体贴,这不仅仅体现在居住小区的绿化、设施等方面,更体现在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

1. 1设置满足儿童与老人行为需求的空间

现代社会已逐步迈入老龄化时代,妥善解决好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居住环境问题,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龄居住形态是现代民居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人居环境建设同样不能忽视老年人的交流与活动场所,应专辟老年人活动场地,为老年人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允许的话,应尽可能设置专门的老年会所,以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1. 2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体系

根据老城区民居原有的空间结构体系,各街巷主要是居民邻里交往、休闲散步等的空间场所,车辆的出入会使原本狭窄的空间更加拥挤,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老城区内设置“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是必要的。主要考虑以下3种解决方式:

(1)通过区分地砖颜色达到人车分流,不过这种方式并没有减少对老城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和面积的占用。

(2)在社区内围绕整个社区设置专门的车道,这样虽能够保证居民的安全,但噪声污染、浪费公共活动空间和面积的问题仍得不到解决。

(3)在社区外设置专门的停车场地,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居民的安全,还能够有效地管理车辆,应该说是一个可取的设计方案。

有条件的设置集中停车场地。这样在老城区内就形成了步行社区,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整个社区的环境保护和人文建设。

2老城区民居建筑形态改建设计

老城区民居建筑形体的设计十分重要,它是还原老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满足民居使用功能和居民心理需求,要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延续传统建筑文脉。老城区内的建筑主要包括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两部分。

2. 1公共建筑形态改建设计

老城区的公共建筑主要包括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办事处、小区图书馆、小区内的文化馆以及一些建筑小品等。对这些公共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重点,突出强调某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一般情况下是以活动中心及社区办事处作为设计的中心。设计思路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形式,以办事大厅大厅为中轴线,两侧设计横轴,以满足其他的功能需求。可以在大厅设计室内花池、竹林等,在室内引入室外环境小品,还可以加入该市传统民居中的影壁等设计元素,使整个会所充满浓郁的传统特色。另外,在这些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中,也可以考虑设置传统特色的小商店、手工艺品店等,体现老城区的本土特色。店铺设计可以着重考虑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用现代的设计方式转化传统图案,多加入一些传统工艺和天然材料,注重民族色彩的营造。文化馆也是最能体现老城区特色的地方之一,小区的居民利用这一空间进行文化交流。文化馆的设计可以采用固定多功能大厅与临时展厅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展示具有本土特色或中国传统特色的工艺品或者是小区居民的私人收藏品。文化馆的设计为老城区居民提供了文化交流的空间,对儿童来讲也是一个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好方式。

2. 2居住建筑形态改建设计

老城区民居建筑的设计在整个规划中是重中之重。不仅在空间设计上要延续传统建筑文脉的精髓,而且在建筑造型上也要体现该市传统民居的本土特色。民居建筑的朝向设计还是沿用原先坐北朝南的朝向,以保证充足的阳光;民居内部各院落之间要留有充足的间隔,保证庭院的绿化空间。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城区民宅高度参差不齐,空间狭小,私密度低。为了满足老城区居民既和谐、又私密的居住需求,建议将那些年代久远的2层或3层住宅规划为四合院建筑形式,这样的尺度在心理上不会产生压抑感。

3老城区环境景观改建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塑造两大部分。自然景观塑造是利用自然山石、植物花草、鸟兽鱼禽、山泉湖泊等创造出来的小区的环境。人工景观塑造同样也是运用这些元素,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小区环境,它还可以包括一些带有文化意境的雕塑、园林小品、休闲设施等。

3. 1自然景观的塑造

自然景观是老城区民居设计中体现特色的主要区域。要体现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在原有景色的基础上,再种植一些四季的植物,让人们感受春有桃红柳绿,夏有粉荷绿树,秋有硕果累累,冬有踏雪寒梅。将这些景观遍布老城区的各个角落,可以使老城区的居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与绿树相依、与清泉相伴的宜人美景。

3. 2人文景观的塑造

人文景观能够更深层地挖掘与表现老城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例如采用传统的工艺来创作具有时代感的雕塑,既可以体现传统的美,又不失时代感。又如在绿地景观区设计类似于中国象棋的棋子状材料铺地,不仅铺地设计的造型引人入胜,而且提供了老人、儿童活动的场地。在老城区的景观设计中,还可以运用摩崖石刻的设计,将古代书法家、诗人的作品雕刻在造型各异的岩石上,专为一些书法、古诗词爱好者提供临摹、欣赏、讨论的场所,同时将这些山石配以翠竹可打造成文化气息强烈的景观。在老城区的各个小绿化空间中,可以设计有历史故事情节的人物或情景雕塑,通过融入现代的施工工艺,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4老城区民居内部空间改建设计

4. 1民居室内布局的合理性

老城区民居的室内布局设计必须符合基本的使用功能,从使用性质出发进行设计分区,分清公共区域与私密区域、动静分区要明确、注重洁污分区的处理,使居民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合理。例如将起居厅、餐厅、厨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动区,将卧室与卫生间集合在一起形成私用活动区。公用区靠近入口,私用区设在住宅内部。

4. 2户型多样性与可变性

民居住宅设计必须具有多适性、可变性,需要设计不同面积、不同设施、不同装修标准、空间布局各异的套型,以适应现代人的居住需求。如老式住宅设计的一室一厅的大房间,根据需要分隔为可分可合的两代居“二加一”住宅形式。同时由于家庭规模、经济状况是变化的,住宅应具有可改性,在住宅设计中要留有余地。

4. 3老城区民居的技术结构使用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是土木结构,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由于西风东渐,促使民居建筑的技术与结构发生了变革。首先是引进了西式砖木混合结构,之后是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有些属于国内现代“组装”技术比较好的地方,这与其开埠早有关。工匠能接触到最新的材料工艺,视野开阔,善于吸收。这也正是该市的优势所在。所以,在老城区民居的改建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案,使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与西方新型建筑结构有机地融合,从而创造出具有该市特色的建筑结构。同样,材料的选用对于老城区民居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在方案设计中应尽量使用当地资源,通过精加工与施工来提升其质地和功能。对原有民居小区改造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大量的废旧建筑材料,也可以回收再利用。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环保,而且可以将原有民居的风貌营造得恰如其分,可谓一举多得。

第8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车辆安全辅助 ZigBee

引言:车辆在城市交通行驶及起步停车等阶段易发生刮蹭、碰撞,因雨雪雾等天气造成的路面湿滑及视野受阻环境下,更易发生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典型场景有:1.直线行驶车辆与侧方驶离停车位/社区出入口车辆、侧方停靠车门突然开启车辆发生碰撞;2.直线行驶车辆与侧方并线车辆、前方逆转方向车辆发生碰撞。安全辅助系统可实现上述场景中车辆行车状态自动识别与信息互动警示,减免意外事故发生。

一、系统方案设计

系统由车载终端、参考节点、协调器节点和数据服务器构成。车载终端负责收集/处理车辆行车状态信息,作为网络移动节点对车辆进行跟踪定位辅助;参考节点位于区域固定位置,起网络定位参考作用;协调器节点建立网络,负责处理节点位置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可接入互联网,实现计算机终端对网络的远程访问与控制。系统无线通信采用ZigBee网型拓扑网络,置于道路侧的协调器节点为网络核心,主导无线网络的建立与配置管理。协调器节点与车载终端、参考节点采用自组织方式组建无线通信网络。

主要功能原理如下:车辆启动后车载终端开始工作,并通过总线系统收集车辆车速/轮速/转向灯开关/倒车开关/车门开关等信号以及GPS系统定位信息,经过微处理器计算车辆行驶状态与位置信息。车载终端搜索并加入附近区域协调器节点建立的网络,借助参考节点辅助定位,通过网络向区域内其他车辆发送本车行驶状态与位置信息。其他车辆终端微处理器分析获取信息,识别相邻接近车辆与本车是否存在行驶路线交叉与汇合,提醒驾驶员注意邻近车辆行驶路线并适时建议驾驶操作。

二、系统硬件设计

1.车载终端设计:系统需满足大量实时数据收发与低功耗要求,同时为实现硬件平台功能可扩展性,设计采用MCU模块+HMI模块方案。MCU模块负责车辆状态信息采集与处理、数据无线通信等;HMI模块负责人机交互功能例如语音播报等。模块间通过RS485总线连接。

MCU模块采用LPC2366微处理器与CC2431射频芯片构建硬件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MCU模块由负责数据采集与处理的CPU模块、存储数据的储存模块、采集车辆状态参数的CAN总线接口模块、负责数据收发的射频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组成,射频模块与CPU模块是系统核心。CPU模块自动采集CAN总线接口模块传来信号,经调制电路由CPU处理,处理与分析结果通过ZigBee网络传输。LPC2366集成CAN控制器与CAN电平转换芯片TJA1040T相连,接收车辆状态参数。TJA1040T是NXP公司推出的用于汽车电子的高性能CAN收发器。射频模块采用Ti公司CC2431,单芯片整合ZigBee射频前端、微控制器与GPS定位引擎硬件,采用较少电路即可实现无线信号收发,利用内置定位引擎基于RSSI技术,根据接收信号强度与已知网络参考节点位置计算车辆终端位置,实现车辆定位信息的多路输入辅助。CPU模块设计有RS232接口可用于连接独立GPS模块,GPS模块采用联发科技GS-92m,拥有SIRF3电路,具有20个卫星信号通道,热启动模式平均定位时间为1s,具有搜星快速、接收能力强等特点。数据采集模块包含4路模拟量采集通道与8路开关量采集通道,用于扩展终端系统实用性。

2.协调器/参考节点设计:节点采用CC2430芯片,包括电源模块、射频天线RF模块以及晶振电路等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协调器节点的其它功能模块供电,保证节点正常运行。RF模块用于数据的无线收发与传送。协调器晶振模块是两个不同频率晶振,用于无线收发数据和休眠状态。

3.数据服务器设计:数据服务器与网络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采用RTL8019AS网络芯片,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服务器采用三星S3C44BO芯片,芯片规格为16/32Bit RISC。内部集成USB设备端与主机端,可提供点对点连接,USB接口芯片采用ISP1161。

三、系统软件设计

1.车载终端软件设计:车载终端上电硬件初始化,CPU模块通过SPI接口发送初始化指令,使CC2431进入工作状态,搜索其通信范围内是否存在网络并申请入网。终端成功入网后等待轮询信息并发送应答信息到协调器。LPC2366完成初始化后对采集到的CAN总线的数据以及开关量或模拟量进行解析,数据依次进行协议封装,并将分析结果实时通过CC2431传送至协调器节点。

2、参考节点软件设计:参考节点上电初始化,申请加入网络。搜索信号,接收并判断数据是否发给自身,是则从数据包中提取RSSI值,不是则丢弃。接收某一车载终端节点数据达到10次时计算平均值。将平均值运用定位算法计算出本节点与该车载终端节点间的距离。将自身坐标信息和移动节点与本节点间的距离值发送给协调器和该车载终端节点。

3.协调器节点的软件设计:协调器节点负责无线网络建立、网络参数设定、网络信息管理与维护等功能。协调器节点上电完成协调器硬件和协议栈的初始化后,开始进行信道能量检测与信道扫描。选择空闲信道中能量最强的作为所建立的无线网络的信道,从而建立无线网络并生成无线网络编号PAN ID和配置无线网络参数。建立ZigBee无线网络成功后,协调器节点进入监听状态,如有子节点申请入网,则允许子节点加入并为其分配无线网络地址,建立绑定文件。

四、总结

本文介绍一种车辆安全辅助系统,车辆间以ZigBee模块为基础,实现车辆实时行车状态信息的无线发送,在局部区域内完成车车通信,预先提醒驾驶员附近车辆行车状况并适时调整驾驶操作以避免安全风险。系统通信采用网状网络拓扑,具有可靠性强、组网灵活性高、自愈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网域内动态移动变化的节点间通信与监测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威奕,陈秀万,李颖,李智慧. 基于GPS和Zigbee融合的无缝定位方法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3,34(1):40-44.

[2]崔文韬,曹海. Zigbee无线定位技术应用[J].机械与电子,2008,26:85.

第9篇:智慧社区设计方案范文

这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河北县级市风貌。一下固安高速,映入眼帘的是集展览、会议、办公、休闲、商务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固安规划馆,在它的东侧,是固安“产业新城”的“绿肺”――中央公园。13.5万平方米高低起伏的绿色草坪上,白桦、银杏等数十种景观苗木争相点缀,悠闲的人们置身于健身小路、音乐喷泉、休闲长椅上,而在远处的工业园里,工人们正在为提升这座城市的GDP添砖加瓦。

而在十年前,固安县远没有现在这般的“城市气息”,2002年的固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钓具、肠衣、滤芯、塑料是支撑县域工业的“四大金刚”,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在河北的135个县中几乎垫底。而此时的固安县人民,更是胶着在低收入与稀缺工作岗位中,幸福,离他们有点遥远。

2002年6月28日,固安工业园区奠基,引入了华夏幸福这一市场力量,拉开了固安产业和城市“升级”的序幕――通过产业升级带动高端产业入驻,用产城充分融合的方式打造一座幸福城市。

十余年后的今天,固安已经成为集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新兴产业集群的产业新城。2013年,固安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05.1亿元,同比增长9.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7亿元,在河北省135个县(市)中排名第七。更值得一提的是,固安产业升级直接带来了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这与固安当时引入华夏幸福的初衷不谋而合――产业升级的最终目的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打造智慧生态、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固安幸福城市的打造又有了助推器――随着“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固安又站在了发展的前沿,“天时地利人和”的固安,或将成为新型城镇化下幸福城市的样本。

产城融合激发幸福城市的“硬实力”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线图中,产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模式是完善城镇化发展机制的重要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将是城市居民幸福感来源的“硬条件”。

2002年,在固安工业园区建设之初,华夏幸福集聚全球智慧,邀请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40余位城市战略、产业研究及空间规划方面的大师,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将国际成功经验和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勾勒园区未来发展图景。

固安的思路是以产业升级为契机,致力推动城市一二三产协同发展,以国家产业规划政策为指导,战略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同步推进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全面腾飞。截至2014年6月底,华夏幸福已为固安产业新城累计引入企业370多家,项目签约投资额突破700亿元。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入驻企业商务需求和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固安的城市配套也进行了大幅度升级,同时规划了居住区、休闲区、核心商务区等功能区,已建和在建包括金融街区、soho办公街区、五星级酒店、公园、医院、学校等,使得城市功能趋于完备,综合承载力得以提升。

“产”与“城”到底能不能良性循环?这是外界最多的质疑,但是华夏幸福十余年的实践结果表明――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创新之路,可以成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而华夏幸福也作为成功的产业新城运营商而备受瞩目。

安信证券调研报告认为,固安的产城融合实践更好地理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政府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向监管者转变,另一方面由市场化的企业提供资产和服务不仅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且企业通过相应的政府扶持政策获得一定的资本回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人永远是幸福城市生活的主体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人永远是城市的主体,人的需要也正是城市规划的需要。”在规划伊始,固安产业新城就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完美融入到城市规划之中,以人口规模确定城市容量,以人口需求完善城市功能,以最佳人居生活为建设蓝本,构成一幅幸福生活的完美图景。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唐子来进一步指出,当前城乡规划要进行内涵的转型和价值的转型。内涵的转型即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迈向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公共政策和生态环境,促进“多规融合”。价值的转型即从单一的精英式规划走向融合精英规划、民主规划、公正的规划于一体,实现社会各利益体的沟通和协商,目标指向社会各方都能够广泛参与的包容性发展。

按照规划,固安将打造百万人口中等城市功能发展格局,而如何让固安人居有所乐,是一道很现实的难题。华夏幸福在幸福民居的规划过程中,没有采取快速粗暴的“一言堂”模式,而是采取参与式设计流程,积极引入当地居民参与到规划设计流程中,定期将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公示,让大家自主选择规划方案。

固安社区规划遵循传统的空间轴线,采用“一心、双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实现商业服务集中布局,联系两个公共核心的公共广场与南北城市绿化带构成双轴,并以村为单位,划分为五大邻里单元,每个地块均设置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和社区广场。为照顾居民固有的生活习惯,社区采用村落式邻里架构,基于原有村落社会关系,兼顾合理的邻里规模,并控制合理的步行距离,既便于加强对邻里的管理,也增强了人们的交往和对于邻里的归属感。社区规划有多元的公共空间,各邻里单元拥有相对独立的交往绿地,并设置社区级活动广场,提供各类配套服务,建有红白喜事礼堂、村集体议事厅,满足村民的各项公共生活需求。

幸福城市一定要有清新的空气。在固安的产城融合规划中,承载绿色高端产业的作用不亚于工业产业。固安全面启动了产业新城的层级公园体系,16大公园连绵成带,共同构建都市绿肺。在现有350万平方米生态景观基础上,将陆续建成龙脉公园、自行车公园、大广公园、航天公园及系列绿廊等30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市民们还能在3座环境监测点,全面监测并及时空气质量指数,时刻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质量。

新城镇、新身份、新生活、新幸福

进了城,住进楼房,享有城市化的完善配套,固安人就幸福了?华夏幸福没有把幸福想得那么简单,而是思考:如何让居民无障碍就业,让他们有立足之本,从而产生新幸福感,成为了固安迈向幸福城市的关键。

固安还建立起了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民生保障模式,不仅仅为当地居民带来短期效益,而且能够提供长期保障。并把民生保障模式由基本生活保障,升级扩展到生活方式、职业发展、文化诉求、生态环境、社会归属等多个方面。

园区从一开始就设立相关规定,入园的项目除特殊要求的部分技术岗位外,必须安置本地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还有一部分劳动力流入第三产业,同时,全程负责农民的技能培训,力求居民与园区的同步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在固安实现了几大支柱产业的集聚后,直接提供了数万人的本地就业岗位,其中还吸引了看好固安发展的来自北京的高素质就业人口。

但是从城市的维度看,如果只是依靠工业园的产业带动,固安无非是个成型的产业园区。如今看来,它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构建综合的城市功能,为居住在这里的人提供一个更具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空间环境。

就在今年的8月31日,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在固安举行了隆重的开学仪式,固安当地居民得以共享来自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华夏幸福在力促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城市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的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