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道树张晓风范文

行道树张晓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道树张晓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行道树张晓风范文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

一直以来,“灌输――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总是站在上面讲解知识,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不仅老师上课累,学生接受知识的课堂效率也不是很高。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或是学习的指导者。新课标特别强调尊重人的个体,发展人的个性,要求营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建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

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就是“学生本位论”的体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比如在作文教学中,课标就指出,写作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些都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它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确实语文是融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本来是一门具有吸引力的学科。然而,许多的学生对语文没多大兴趣,也不是很重视语文这门学科,都认为上课不用听照样考试,可一到考试就不知道如何做题了。所以在新课改的不断实践中,我发现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语文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兴趣。在上《行道树》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希望自己生长在何处?为什么?(学生可畅所欲言)生长在不同地方的树都有它们各自的心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行道树》,看看她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索,感受行道树的心声。接着多媒体显示一些行道树的照片,让学生更快的明白行道树的含义以及想知道行道树有什么话想说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三、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在课改中,我们发现增添了许多内容,有些是教师学过的,有些是教师没学过的。所以为了适应教学,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要有一桶水。面对新教材、新内容、新要求,教师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要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学习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借鉴前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多媒体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更加多样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不段了解,还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才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已的教学工作。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第2篇:行道树张晓风范文

伴晚霞,沐春风,环城园内觅春迹。

如沐汤而出般的清新自然,淡了鸣笛,去了尘迹,怡然漫步在古城一园里。环城之园,虽不堂皇绮丽,也不雕龙砌凤,但四角飞檐,镂木轩榭,白阶石台,游鱼野鸭无不透着桃花林中淡梅香的古城气息。这里独有的气息,便是古城独有的魅力。

自东门入园,便有大理石阶上古朴的门檐屹立,镇着园内的清爽之气。游而入之,便可见林掩走廊贯穿延向前方,碧枝嫩芽,争着吐绿,抢着献芳;如盘龙虬枝般苍劲的藤蔓交错相连,在廊顶织成一片网。那半绿未全的紫枝,见证了寒风凛冽的严冬,而在这气象全新之节,便露出那孕育已久的生的嫩绿。这生的嫩绿,便是古城独有的魅力。

出廊,入林荫之路,不曾宽阔,也别有风致。两旁青翠的树漫过头顶半边天空,欲隔道而招。比起张晓风笔下尘土聚身,嘈杂中站立的行道树,它们可幸福多了。鸟鹊盘旋于枝端,藏匿于叶间,独添几分喜悦。磐石倚木而立,守护强壮的枝干,似乎早已许下相守的诺言。时闻依稀耳畔的琵琶弦音,伴千百叶片抖动,令人不禁想到白居易乌蓬船中与仙乐的邂逅,浑然不觉西方天色渐晚,只是几处晚梅的淡香之中掺拌着袅袅乐音飘来,又有袭人凉风,置身于苍苍林木间,望天而思人生之自在。这恬然的气质,美妙的乐声,园中的自然,便是古城独有的魅力。

已暗了些许,却也可见河中之物。成群的红鲤鱼荡漾水中,微风卷起层层细波推向鱼群,绵绵不尽。只见游鱼怠而不愿摆尾,自是顺着水流的方向飘动,打不起一片浪花,掀不开一圈涟漪。悠然而结游,不争而夺名,不斗而跃跳,只是悠悠,只有悠悠。风拂卷细纹,金辉跃轻盈,游鱼漂水痕,不见轻风影,这便是古城独有的魅力。

忽地,从水面冒出一个个黑乎乎的物体,定神一视,故事鸭儿觅食才浮面。鸭已露面,果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环城而游,自是想象古人当年踏过的步痕,咏过的春花,泛过的碧湖。渺渺江上雾,浮动气蒸腾,暂伴寒夜微风,细嗅花香十里,漫行古道之中。念及纷繁之蕊群居枝头,才想起花开不倦只为蝶,人逢知己余生无奢望。年华似水载物有轻重,随波逐流与君同泛舟。春之思,于古于今皆是各悟其言。弥默默的暗香涌动,非惟一片情,又是一城春,这便是古城独有的魅力。

星辰不觉已闪现于晴空之中,自是苍穹之中的神冥,又是人心中的传奇。月非圆,然仍是玉轮半遮面,缥缈于天空中的嫦娥,不知其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洒脱与无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已不再属于今晚的天穹,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意境才是今时的星点幕空,这古城的魅力。

第3篇:行道树张晓风范文

一、抓住文中关键句段,把握文章层次

文章的结构都是有条理安排的,段落之间是有联系的,关键段落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如在文章开头的句子往往有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处的句子有总结全文作用;文章的中间句子有承上启下作用,让学生抓住这样的句子阅读,也就帮助学生掌握了全文的写作结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准确有效地抓住关键的段落,使其理解课文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1)统领文章叙写内容的段落。如萧乾的《吆喝》第四段:“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这段尽管简单,但是对下文的叙写有着统领作用。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让学生对这一段落的内容和作用都有所领会。

(2)统领文章感情的段落。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第37段是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总体评价:“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最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两句话对全文感情基调有总括的作用,以此为线对文中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四件事情和“爱国青年”所做的事情联系起来,对比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阅读时学生读懂了这样的段落,明白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再去品读就会明白了作者叙写材料安排意图。

(3)衔接文章前后内容的段落。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通过这段话,鲁迅自然地将描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转到私塾生活叙写中去。

(4)首尾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的句子。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开头的震撼,文末的振奋,体现了作者所经历的感情变化。

二、抓住文中关键句子,领会文章的主旨

文章或言情、或明理、或状物、或记趣,字里行间都有作者思想的印记。在阅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凝聚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结合全文深入分析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1)点明作者思想感悟的句子

有时候作者会用一句经典的句子总结全文中心,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用花和人的遭遇总括了上文,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又道出了生命的真谛,可谓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在阅读时让学生针对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读懂了这句话,对全文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2)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

文章中有的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深厚的感情,阅读分析这些句子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描写胡杨树的句子: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这些句子写出了作者对罗布泊环境恶化的痛惜和无奈,激起了我们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阅读教学时后要让学生多读读,读出句子里的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情,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欣赏作者语言艺术

(1)欣赏含有丰富表现力词语的句子。文章中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比词语本身还要丰富的含义,在阅读时,教师可以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其中“添改”包含添加改正的意思,体现出藤野先生工作中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2)欣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把雪后的小山美景描画如美人,给人丰富的想象。

(3)欣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句子。作者为了使文章感染读者,会使用一些艺术手法给读者留下强烈的感觉,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文章中常见的有:对比、象征、联想和想象、铺垫等。

①对比。如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中,“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这里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行道树与原始森林中的树木,与人类的生活对比,在对比中让读者体会到行道树的神圣。

②象征。如郭沫若的《雷电颂》中,“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句中的小岛象征的就是作者所向往的理想中的一方净土。

③联想和想象。如朱自清的《春》中,“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个句子就是作者由春花到秋实的联想,更突出作者笔下春天富有的生机。

④铺垫。如杨绛的《老王》课文开头的一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登,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在这句话里我们看出了作者与老王很熟悉的关系,为进一步叙写老王做了铺垫。

第4篇:行道树张晓风范文

什么是阅读能力呢?它是指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及其经验重新建构阅读材料意义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到底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课内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知识、掌握阅读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必须重于研究,勤于实践,重视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下面略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可在每篇课文重难点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质疑发现问题等学情,确立本课要探究的问题组,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明确答案。

例如有一节公开课,我选择了张晓风的《行道树》。字词和文学常识环节过后,就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5分钟过后,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说“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的什么?为什么快乐?

梳理问题后,四人小组探究,然后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整节课中学生走进了文本,积极思维,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品味赏析语言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水平的捷径,品味赏析语言能力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感积淀深浅的体现。如果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析语言能力,阅读水平不言而喻。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研读赏析的环节:本文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却饱含深情。这种韵味,大家能体味到吗?请分角色读8-16段,小组讨论后回答如下:

生1:描写老王的外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作者把它比成“僵尸”,又打上一棍会散成一堆白骨。写出了病重。

生2:“直僵僵”“镶嵌”,用词贴切,写出病态的严重。

生3:二十个鸡蛋,却说“数不清”,表达了老王心中的感激不尽。

师问:老王送给我二十个鸡蛋,为什么数不清呢?

生4:“强笑”一词写出“我”看到老王的形象,有说不出的心酸和感激。

师: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她还感到“愧作”,“愧怍”是什么意思?

生:惭愧。生:因为没请他喝杯茶。生:没请他坐坐。生:她觉得做得还不够。老王在的特殊环境中,关心着“我”一家,作者感动。当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老王悄然离开,作者感到愧疚。

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品读,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语感,学会了赏析。

三、设置情境

〖HJ0.35mm]笔者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在于阅读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用新的视角和手法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全新创造性思维。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在课内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展开观察、思考、想象和质疑的翅膀,使他们在阅读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心情欢畅,精神饱满地投入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

拿《爱莲说》一课的导入为例,面对这幅美丽高洁的荷花图,你会用哪些诗句来描绘它?接下来展示资料链接,了解作者。然后利用朗读课件来课文,疏通大意,读懂课文。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入研读赏析,设置问题探究:菊、牡丹、莲你最喜欢谁?试着排排它在你心中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①请你在课文中找出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

②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爱莲,即爱君子之德。作者借莲自喻,表达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格。

③花之富贵。刘禹锡《赏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牡丹芳》:“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徐凝:“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世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

④花之隐逸。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写了很多田园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他避开浊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⑤根据课文,按照莲、菊、牡丹象征的“品格”和作者的喜好,再给它们排个序,并说明理由。牡丹虽艳丽,但象征荣华富贵,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虽然清逸脱俗,但逃避现实,消极处世,不值得仿效;莲花的生活态度比积极,它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操守,难能可贵。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最后迁移延伸:你会托物言志吗?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请口述“爱说”,并说明理由。

第5篇:行道树张晓风范文

1.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近些年来,走进中小学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牢牢地记下来,考试的时候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当学生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比较,课程专家一致认为,改革单一地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正是因为如此,我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及时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又能营造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践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这是符合课程专家意见的。

2.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视野

课堂教学多以传授教科书知识为主,而教科书上的知识尽管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但毕竟是有限的。现实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这种即时信息要在教科书上出现至少也需要几年。而语文实践课具有广泛,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参观访问,实践考察,知识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学校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所以,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及时结合起来,既能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视野。譬如:我在教学《行道树》一文后,立即组织语文实践课――课外阅读。学生通过阅读《那树》《挪威的森林》等,对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文章有了充分的认识,也更理解了“树”的光辉形象和伟大业绩。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的想法。又如:当我教学《绿色蝈蝈》一文后,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考察。通过实践考察,学生不仅对“蝈蝈”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而且,对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所在。事后,一位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赵忠祥爷爷主持的《动物世界》节目太重要了。”我想这种静动结合的教学方法是符合“语文大教育观的”,更是课堂高效的有力表现形式之一。

3.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学口语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而传统语文教学失败的教训之一,也正是严重脱离生活,学不管用,学用脱节。现在,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也正符合这种学用结合的意向吗?例如:有时我们教学完某一课后,马上组织语文活动课知识加以应用,而且,从中还能受到很大益处:1、通过朗读,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流露,愉悦身心,陶冶情操;2、通过朗读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天长地久,既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3、通过朗读竞赛可以改变学生们的粗心大意的毛病,逐步养成读书时不添字、不丢字的习惯;4、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只能记25%,同时运用视觉和听觉可接受知识65%);5、朗读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题意,发展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如:我们初中课文《雷电颂》,学习时由于是诗歌,同学们不好理解,所以,为了把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便组织了课本剧表演的语文实践课。找两位同学从“雷电发作时”开始表演背景,到雷电发作,穿插人物的性格,时代背景的展示,前后系统地表演了一下。按大纲要求做到了“读、说、做、演”的结合,也就是正所谓的用。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了及时的反馈,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感悟,口语交际等能力得到锻炼。

4. 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结合,是转变差生的有效途径

多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为教育和转化差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然而,也必须承认,总体上看,收效甚微!于是差生问题成了让学校深感棘手的一大问题,自然也成了广大教师的严峻考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看一个教师的能力,看他是否也能把差生教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