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艺变更风险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HSE 管理体系 变更管理
采油过程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并且具有高风险的作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油气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会对环境、人体健康以及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现在的采油过程中大都引进了先进的HSE管理体系,也就是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管理。
1 HSE管理体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HSE管理体系的概念
H S E管理体系也就是指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管理的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一个由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以及资源等构成并且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套动态化管理系统。
1.2 HSE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一般石油企业而言,采用和实施HSE是一项重大的挑战,然而,一旦实施,HSE会对企业带来很多益处。采用此管理体系,通过进行事前风险分析,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以便减少可能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事故影响。这将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实施HSE管理体系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
我国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在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石油企业危险性大,环境影响广,通过HSE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人员健康等需要,从而可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1.2.2HSE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促进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融入世界
现在,国内的石油企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要融入国际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国际石油界设置了很多行业障碍,其中的一项障碍就是对HSE管理方面的要求。因此,国内石油企业要想走出国门,就必须应用好HSE管理体系,与世界接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入世界市场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2.3应用HSE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石油企业减少成本,节约资源
HSE管理体系与传统的管理标准及技术规范不同,采用预防措施和事前管理的方式,可以大大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石油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
1.2.4应用HSE管理体系可以改善企业形象,改善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目前,很对石油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当地的环境、居民的生命财产会有一定的影响,会恶化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建立HSE管理体系,可以增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改善对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从而改善企业与居民的关系。
2 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管理
从目前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情况来看,很多石油企业都实施了HSE管理体系,并在逐步的完善,HSE管理体系也得到了石油企业的充分重视。然而由于HSE管理体系的特点,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HSE管理体系在应用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在HSE管理体系的应用过程中,如果对变更管理控制不当也会导致重大的事故。因此,现在国际上的石油企业都已经将变更管理作为HSE管理体系应用的关键要素。对变更管理产生的HSE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管理是指在HSE管理体系应用过程中,针对人员、工厂、过程和程序等暂时性或永久性变化做出的控制,以防止因为这些变化带来的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等造成的有害影响。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管理也就是分析由于变更会产生的风险点,进而对风险点进行控制,从而保证采油过程顺利的进行。
在采油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采油的设备设施以及工艺技术的变化是很常见的现象,可以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变化,新的设备以及工艺会大大改善采油的速率和效率,然而如果没有得到好的变更管理,却会产生麻烦,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变更管理。一般情况下,对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变更的处理主要包括:做可行性分析、工艺分析、设计、风险分析等。
2.2 采油过程中对于机构以及人员的变更管理
石油企业在采油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工作的人员以及机构可能会发生变更,从而导致新的员工调入或者组织机构的改变,针对这种变化,企业应该评价其带来的HSE风险,从而尽量减少由于这种变更带来的HSE风险和影响。在组织机构方面,变更可能会造成信息不通、资料数据丢失以及职责不清等负面影响,一般都通过尽职调查来规避这些风险。在人员方面,变更的主要HSE风险有:新的人员对岗位缺乏了解、人员之间沟通障碍以及职责不清、资料丢失等。通常通过列出明细的交接清单、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等方法来避免这种风险。
2.3 对于管理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变更管理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企业的运行也必然受到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要求的限制,因此,法律法规的变更也会对石油企业的采油过程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比较深远。因此,应该识别并关注法律法规的变更带来的风险,对HSE管理体系也要经常修订更新,做到符合实际。
2.4 针对季节以及地域的变更管理
采油过程都在室外进行,与季节及地域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季节与地域的变更也会带来HSE管理体系的变更。例如,春季、雨季的时候要做好防雷防电的安全措施,在风大的时候应该加强防火的管理;另外,不同地域的油气岩石都有自身的特点,对油层的预防损害措施也不一样。
3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了HSE管理体系,并充分认识到,在采油过程中,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很少石油企业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对生产过程埋下了隐患。HSE管理体系虽然是一个较为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在应用的必须结合适当的变更管理,把管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石油开采服务,营造一个更安全、健康、环保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小玲,杨旭,叶娜.采油过程中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管理[J]古石油化工,2008,(19)
[2] 徐峰,贺辉宗,等.变更管理HSE风险控制点研究[J].健康和环境,2012年第12卷第6期
1 概述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医疗器械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对于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对于医疗企业来说,实际生产中,避免产生质量问题的最有效措施便是预防。因此,风险规划管理和预测监控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对产品质量的保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建立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降低医疗器械开发和生产风险,避免和减少诊断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的分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器械方面更有不同的法律制度,对于产品质量提出多种多样的要求。医疗器械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可以说是充满了风险。国际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13485:2003),其中关于风险管理的要求是:组织应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建立风险管理的形成文件的要求,应保持风险管理引起的记录。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有风险管理文件支持:在研发阶段有成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每一个组成部件也有各自的风险分析报告。而量产之后的任何变更也都必须有风险规划和监控,避免更改造成失败的后果。医疗企业的风险管理一般遵循《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标准》(ISO/IEC 14971:2012)来控制风险。ISO 14971要求企业在已经将一种医疗器械的所有单个风险降低到合理可接受程度后,必须建立全部风险等级。这种全部风险等级必须反映单个风险的累积效应。风险管理认为在产品开发周期中做出的风险估计必须是有可靠依据的猜测。根据工作经验不断更新初步风险分析,并且根据这些更新资料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或降低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2 案例介绍
医疗器械中,结构件是器械的支撑部分,关系着产品功能是否能精确实现,是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一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选择外协生产,因此在变更时,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更关系到物流及供应商等各方面。本案例中,为降低供应风险和成本,需要再开发备用供应商,下面以此项目为例说明风险管理过程中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的应用。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是一种根据经验和原有认识来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它研究产品每个零件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并确定各个失效模式对产品其他组成部分和功能的影响,用以在实际设计、生产时预防风险,通过不断评估、验证及改进再验证,使产品不断改善,最终得到可靠的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结构件更换风险管理的任务正是通过积极主动而系统地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的识别、评估及监控,以达到将正面的计划最大化,将负面的影响最小化的目的,确保针对所有的风险都有确定的行动。
3 风险识别
第一,根据WBS识别每一项任务在人员、技术、管理、合同、物资、供应商、保障等方面是否存在进度、质量、成本等风险。
第二,参考以前类似新开发结构件的风险分析报告。但是由于产品不同,对于结构件的要求不同,有时并不能完全照搬,需要仔细分析、区别对待。
第三,头脑风暴法。可以召集项目相关人员不受拘束地提出任何可能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构件更换的风险有如下五类:(1)技术风险(尺寸变化、性能变化、设计缺陷、工艺缺陷等);(2)进度管理风险(项目拖延等);(3)外部风险(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法律法规的变更);(4)物流风险(库存和新产品的过渡方法、新产品的供货是否及时等);(5)成本管理风险(超支)。
4 风险分析
4.1 定性分析
先将风险清单中的风险根据其后果分为非常严重、严重、一般等程度,一般后果分为对客户的影响和对生产组装的影响。在评估过程中优先考虑对于用户的影响,如果对于两者的影响同时存在,以严重度高的等级为准。供应商制造能力和法规风险为非常严重风险;关键尺寸和物流风险为严重风险;其余为一般风险。
4.2 定量分析
有三个因素决定风险重要值:严重度、发生频率、检测度。
风险评估系数=严重度×发生频率×检测度
对定性分析的结果进行详细分类,再使用主观评分法,参考评分标准,对每一项风险的严重度、可检测度、发生频率进行打分。对于这些新引入的风险项均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将在开发中进行验证及整改。定量分析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方法,得出了风险分析报告。风险分析评估表显示,由于供应商变更,总共有7项风险。有1项的风险评估系数≤50,这是广泛可接受的。有4项的风险评估系数为≥51以及≤100,这些风险项是合理可行的,将会采取相应的建议性措施。有2项的风险评估系数高于100。因此,明确了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尺寸对性能的影响需要在验证中进行验证,确保尺寸符合接收标准,并且由质量部进行控制跟踪。而材料变更造成的重新注册也必须尽快解决,才能符合法规要求。在模具正式量产后再填写跟踪报告,确认RPN值均低于50,并整理风险分析报告,以备以后的项目进行借鉴。
所采取的措施有:(1)和供应商充分沟通,保证供应商熟悉公司质量标准。图纸需通过公司审核;(2)根据近期订单量通知供应商提前备库存;(3)原料检测部门检测零件外观和尺寸;(4)供应商提供尺寸报告,匹配性测试和功能测试需通过验证;(5)供应商提供尺寸报告,匹配性测试和功能测试需通过验证;(6)由项目负责人和财务监控;(7)新零件和原封样确认一致方可生产,否则需要供应商调整后重新送样通过,并保存在质量部。
【关键词】石油钻井 工程项目成本 风险控制
进行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的风险控制,能有效降低石油钻井工程项目使用成本,进一步保证石油钻井工程质量,以便增加石油钻井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石油钻井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分析石油钻井工程中受影响的因素,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有效降低风险出现概率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1 石油钻井工程概述
石油钻井工程就是在专业人员及科学的施工方案的指导下,利用专有的设备按照勘探的设计向地下钻进,而后将相关的测试仪器放入钻井内,进而用于采集录取地下地层的油、气等资料,一旦确定地下储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就必须建立油、气安全生产通道。石油钻井工程作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工程,是一项投入最大、耗资最多的工程,其中仅仅是钻井的成本就占据了总成本的2/3左右,因而石油钻井工程成本将直接对石油的勘探开发效益造成影响。而且石油钻井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地层地质环境难以预测,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极易造成钻井成本发生变化,增加成本上升风险[1]。
2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因素分析
2.1 自然风险因素
2.1.1气象条件
所谓气象条件就是指自然现象,具体指一个地区长久时间各类天气过程的综合体现。气象极具地域性,不同地域会产生不同气象条件。一些地域气象条件良好,自然灾害就发生较少,一些地域气象条件恶劣,就常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若是石油钻井工程在地域气象条件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就会导致成本上升概率增加,甚至给工程施工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2.1.2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与石油钻井工程成本风险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地质类型、水文条件、岩层工程力学性质、地质构造等方面。地质条件直接对石油钻井工程施工效率及施工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而石油钻井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地层地质环境难以预测,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极易造成钻井成本发生变化,增加成本上升风险。
2.1.3施工现场条件
石油钻井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复杂且工期长的工程项目,对施工现场条件要求比较高,施工现场条件不理想或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石油钻井工程成本上升。如施工现场交通不便,导致物资、材料不能按时达到,致使成本增加。
2.2 技术风险因素
2.2.1钻井测量
精确测量钻井能为石油钻井工程的提供基础保障。由于石油钻井工程具有特殊性,这就加大了钻井测量难度,对钻井测量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石油钻井工程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就会导致钻井测量不够精确,给钻井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阻力,从而增加钻井成本。
2.2.2钻井设计
任何一项工程的设计都至关重要,石油钻井工程更是如此。钻井设计的科学、合理能为钻井工作施工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钻井工程属于地下工程,主要在地层中进行,虽然当今的科学技术与仪器设备都非常先进,但是对地质地层状况了解仍十分有限,无法全面掌握准确的地质数据。还有就是人为因素,设计人员技术水平低下造成设计存在不足或缺陷,这些均会造成钻井工程成本上升[2]。
2.2.3钻井工艺
石油钻井工艺十分复杂,导致无法及时得到更新,因而进行钻井作业时采用的仍是较陈旧、落后的钻井工艺。这些钻井工艺没有较高的先进性指标,其工艺流程也较为不合理,操作安全性也并不周全。这就导致石油钻井工程生产力低下,从而造成石油钻井工程成本增加。
3 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措施
3.1 自然因素控制措施
3.1.1增强防范恶劣气象条件的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气象预报资料,以便合理制定防范措施。如酷热季节和低温季节,应提前做好降温防暑与保温防冻工作,并根据气候特点提前进行物资储备。
二是通过保险公司投保的方法,降低、转移风险损失。选择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进行投保,让其负责并承担石油钻井工程成本风险,通过这种形式将风险转移,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是通过签订合同,分散风险。在进行工程合同签订时,应提出合同双方都满意的条件,并将发生风险双方分担比例明确在合同中,且合同双方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承担风险责任。
3.1.2加强认知地质条件
石油钻井工程施工前,必须充分收集施工区域地质地层结构数据,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对施工现场地质地层结构、水文地理进行详尽的勘探检查。然后对收集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便为石油钻井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还应加强钻井施工人员的对地质条件的认知,防止由于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而出现风险。
3.1.3合理选择施工现场,科学布置现场设施
石油钻井工程通常地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若是不熟悉施工现场环境,就将给施工带来较大的阻力。钻井工程负责人员必须先对施工现场环境有全面的了解,以合理选择施工现场,科学布置现场设施,确保钻井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技术因素控制措施
3.2.1加强提高钻井测量水平
石油钻井测量工作对整个石油钻井工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石油钻井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钻井测量前,应对测量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钻井测量时,必须对周边环境与气候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而后根据相关理论,通过分析研究,并利用先进技术进行钻井测量工作。
3.2.2科学设计钻井与合理选择施工工艺
一是钻井设计是钻井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进行钻井设计时,必须按照勘探结果并结合相应的条件进行设计工作。保证科学设计钻井,从而降低钻井事故发生率,确保石油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是必须在制定的钻井方案中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并反复进行分析论证与经济比较,从而优中选优,以便达到减少工程费用的目的。并且应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合理控制施工材料。
3.2.3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水平
施工人员是成本风险控制的主体,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石油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及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与综合素质,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程操作规章进行施工操作,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率[3]。
4 结语
总之,做好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改造,不仅有助于石油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效降低石油钻井工程的成本风险,还能增加石油钻井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立苹.石油钻井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
关键词:AHP;代建项目;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more and more, because the agent did not fully mature,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risks in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use of agent construc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AHP ) is analyze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g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of risk factors.
Keywords: AHP;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analysis; risk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代建制是项目管理模式之一,在我国多应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尤其是公益性项目。同其他管理模式项目相同,在代建单位的角度上,代建项目也存在许多风险。因此,站在代建单位的角度,对代建项目风险进行分析与控制对增加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代建单位管理水平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代建制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单位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单位)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1]。风险是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不确定性和这种不确定性所造成的损失。
1 代建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对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确定项目存在的风险。对于代建单位来说,代建项目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两个方面,详见表1风险构成表。
1.1技术风险
由于代建项目管理模式,需要代建单位负责组织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选择施工及监理单位,因此,代建单位就要承担设计、施工中存在的设计缺陷、设计变更、工期滞后以及施工质量缺陷等技术风险。
1.2管理风险
代建单位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水平、对外的协调能力等因素都会对代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产生不确定的影响,这些不确定的影响就是代建项目的管理风险。因此代建项目的管理风险主要包括:组织沟通风险、合同管理风险以及技术管理风险。这里特别指出技术管理风险是指代建单位是自身不具备项目管理能力、资源、知识、技能而引起的管理风险。
表1代建项目风险构成表
2、代建项目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建立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对项目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风险评价方法有很多包括: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AHP)、蒙特卡罗法、模糊综合法、故障树法、影像图分析法等等,本文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研究。
2.1 层次分析法(AHP)
AHP法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aty 提出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对处于同一层次的各要素间进行两两打分比较,并将打分结果记录、判断和计算得到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项目确定最大的风险因素提供依据。主要过程如下:
2.1.1建立风险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对项目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将项目所包含的风险因素逐级划分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1.2风险因素两两判断,构造矩阵
采用表3-4的打分规则,通过收集专家调查表的方式,对同级的各风险因素做出相对重要性的评价和赋值,从而得到判断矩阵。
表21-9打分评价标度
2.1.3计算矩阵权重并排序
①判断矩阵每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ui
②方根向量归一化,得到特征项量W的第i个分量
③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式中,λmax——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AW)i——项量(AW)的第i个分量。
2.1.4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CI,进行一致性检验,其公式如下:
式中,CI—— 一致性指标;
n—— 判断矩阵阶数。
通过查询表3,计算CI/RI,当CI/RI
表31-9阶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
2.2 基于AHP法代建项目风险评价
2.2.1风险层次结构构建
根据前面所总结的代建项目风险构成表,构建层次结构如下:
2.2.2 判断矩阵的建立、权重计算以及一致性的检验。
① A-Bi层次计算
建立判断矩阵
因为A-Bi层次判断矩阵为二阶判断矩阵,故λmax=2,CI=0,RI=0<0.1,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
②B1-B1i层次计算
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经过验算满足一致性要求;
③B2-B2i层次计算
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经过验算满足一致性要求;
2.2.3 通过层次加权,确定最终权重并排序
综上所述,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来组织协调风险和设计缺陷与变更风险是代建单位在进行代建项目管理的最大的两方面风险,从整体上来看,代建单位的管理风险普遍高于技术风险,因此对于代建单位来说强化自身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3、代建项目风险控制
在风险识别和评价结束以后,要对代建项目风险进行应对和控制,主要采取的手段包括:
3.1.风险回避
它是指通过工程项目计划的变更,消除风险或风险产生的条件,是一种彻底消除风险影响的方法,采用此方法时必须谨慎。风险回避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风险发生概率极高,且造成损失特别严重;二是对于某一风险采用其他风险应对方法产生的效益都小于所需的成本。对于某些代建项目,技术管理风险比较大,代建单位自身也无法把握的项目,就应该采取风险回避的手段,果断放弃。
3.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并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不能消除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它是指将工程项目承担的损失通过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协议或合同的形式转移给第三方承担。对于代建项目出现的工程质量风险,代建单位可以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担保以此来转移风险。除此之外,在面对设计缺陷风险时,代建单位也可通过之前签订的设计合同,将由设计原因导致的设计缺陷风险转移到设计单位负责。
3.3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又称为减轻风险,在工程中作为一种积极的风险应对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以承认风险客观存在为前提,通过技术、施工工艺、原材料和施工方案的改进更新,减低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缩小损失影响到某一可以接受的程度。对于由于组织沟通风险,代建单位可以一方面加强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做好与个参见单位的沟通协调,以此缓解该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3.险自留
项目管理者在对风险事件信息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出于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考虑,选择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一种对策。此方法多用于对残余风险的处理。对于合同管理风险,在经过代建单位认真仔细的论断后,如果代建有相似项目的管理经验,并能够控制风险,除了选择规避风险外,还可以视情况选择风险自留。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47
[2]陈起俊.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70.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不变的话题。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提高事故的预防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事前控制。同时在发生意外事故以后也要进行有效的救援和消除影响。而要想做好这些,一套高效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应加快其建设力度。此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并非只是活动,而是充分运用体系的管理方法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以规范,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一种理想的方法。因此,我们要统一思想,树立科学的观念,注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加快安全生产风险体系构建,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的日常化与常态化目标。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很好地对安全生产风险体系加以认识,进而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更好地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率。要做好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加强宣传引导。比如通过黑板报、广播、网络等工具,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做得好的人员予以报道宣传,同时披露不按规范要求办事的人员,加大相关规章制度、文化理念的推广力度,让企业全员切身的感受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次,可开展相关的活动,不断增强全员的技能水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全员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并调动他们的安全生产兴趣,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另外,安全活动决不能只是一种形式,必须根据企业的安全形势,站在全员的角度,仔细查看分析全员中是否有倾向性现象,切实帮助员工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再有,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理念,安全不单单是企业所要注重的事情,还要求全员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员工是直接的受害人,并且不安全环境最终伤害的是员工,制度的不完善伤害到的仍然是员工。所以,企业员工非常有必要重视安全生产,积极主动的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企业管理层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职责,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措施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素养,真正做到自律、主动,确保生产各环节的安全。
二、加强作业风险分析
只有对企业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有了充分地认识,才能进行有效控制,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应对的前提。进行风险分析时要将企业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的骨干都调动起来,有些人对企业所有的事情都不关心,有的人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员调动起来,才能进行有效地分析。查找出风险的同时就应当分析出适当的应对措施,这是进行风险分析的主旨所在。对存在的作业风险管控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并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风险分析持续不断,在出现新工作,新工艺时风险必然发生变化,把变化的风险和控制措施持续辨析并固化,从而促进作业风险数据闭环管理目标的形成,使工作人员实际中有相关的基准风险作为依据。
二、强化安全隐患排查,纠正“三违”
安全隐患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对于存在的隐患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根据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法则300∶29∶1安全法则。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所以我们不能对小的隐患或违章深得无所谓,不去严格管理,严肃对待。对所有隐患要进行严格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要分级进行,不同级别进行检查时一个单位的重视程度必然不同,同时高级别的检查又不会全覆盖。所以低级别直至基层的安全检查也必不可少。级别高的检查要做到宣传到位,要求全面,这样才能在全部管辖范围内把整改隐患和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基层隐患排查主要体现在“勤”和“到位”上,因为基层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安全管理也是直接面对生产生活现状,必须做到“三勤三到位”DD勤检查、勤整改、勤复查;安全管理人员大型现场工作必须到位、要害部位整修必须到位、安全技术要求标准高的工作必须到位。而所有隐患排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设备设施缺陷或故障。设备、设施缺陷是由于设计、制造、安装等在设备设施本身存在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故障是指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实行预期功能的现象。生产过程中企业要想更好地控制设备设施缺陷或故障引起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必须进行备品、备件、材料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安全风险管理、切除安全应急和报警设施安全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理和变更安全风险管理等进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安全风险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指作业人员不按照规范及标准操作,主要表现于作业人员懒散随意、不负责任,拿规范标准当儿戏及对规范标准不理解等。管理上的缺陷是指缺乏相关安全需要的制度或是制度不健全,或是人员配置管理方法上存在问题。所有这些都在海因里稀“300”的范围之内,都属于应该整改之列。
三、编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做好企业风险分析及隐患排查和整改以后必然大大降低企业安全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并不能杜绝所有的事故,毕竟因为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操作人员的水平及客观环境等因素使得部分风险并没有完全识别出来,或是即使识别出来也不能完全控制。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企业可能面临的安全事故,制定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制定了应急预案以后,要根据预案的内容进行假想演练,在演练中发现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再去修改应急预案。西方发达国家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相当重视,而国内目前普遍没有引韦足够的重视,预案应付,演练走过场的情况非常普遍。要改变这一现状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四、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
通过安全教育 风险分析 制定制度措施 安全检查整改
再分析再教育、风险分析 制定应急预案 演练 发现问题
【关键词】投资风险;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一、概述
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的主体多、受外界环境和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在投资决策和投资实施的各个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面对着不可避免的各种风险,如果不加强防范,很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当前,我国风险管理(包括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对于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和管理还很不完善。这也说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项目业主投资风险来源
建设项目业主投资常见风险的产生来源如下
1、经济风险:虽然经济环境可以从政治环境中延伸出来,但经济的大规模扩张产生了一种超越任何特定政府的环境,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都可能成为风险源,这些风险因素一旦发生将使业主对项目的预期利润减少,影响项目的工期、甚至停工,使项目失败;
2、自然风险:最近本的风险源,地震、山洪、干旱和降雨等都可能造成损失,如今年8月12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导致诸多建设房屋受损,直接导致投资风险的产生;
3、技术风险: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直接关系到业主投资增加或成本降低;
4、管理风险:业主对建设规模、整体布局做变更,地质勘察报告欠详细,业主、监理工程师施工现场代表错误指令、拖欠工程款等都会影响项目建设工期及业主对项目的投资;
6、人为风险:它是由人的主观行为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三、建设项目业主投资风险分析
(一)决策阶段风险分析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的投资控制具有纵揽全局的决定性作用。
(二)设计阶段风险分析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为突出。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为5%―35%;而从施工开始,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显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应在于设计,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
(三)施工招标阶段风险分析
1、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工程招标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建设项目应按照法规的要求进行公开招标,通过招标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便于业主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辨别优劣,选择优秀的承包商,使投资、质量、进度得到保证。
2、招标范围不明确
业主在招标文件中给出工程项目招标的范围,及工程承包的内容和范围。招标范围不明确,一方面造成承包商投标报价不准,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合同争议,影响项目实施。
3、工程量清单编制错误
工程量清单反应了拟建项目的所有工程内容,以及为完成这些内容所进行的所有工作和作业,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依据。
(四)施工阶段风险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单件性)、体形庞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
1、业主造成的设计变更带来投资风险
业主对既定的设计方案要求变更化,无论造价是否增加,都会对承包商的预期利润或施工工期产生影响,必然导致索赔。
2、材料价格上涨投资增加
目前我国市场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并且这种变化有时是处于无规律可循的状态,在合同有效期限内,人材机费用的变化,无疑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
3、业主方履约不及时,导致承包商索赔
在现行的工程管理机制中,设备、主要材料大多还由业主方供应。由于设备材料供应不及时,以及品种、规格不符,未按合同规定付款,都将导致承包方的索赔,造成投资增加。
四、建设项目业主投资风险的对策
(一)决策阶段风险的对策
每个建设项目的完整过程都是从酝酿开始的,通过充分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可行性研究之后,拿出项目的总体方案和经济目标,进入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阶段直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或试验运营。
1、做好市场研究,确定投资的必要性
市场研究是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关键。市场调研就是指对拟建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发展趋势等。要做好市场研究,技术经济人员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2、做好基础资料收集,保证投资预测准确
要做到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在项目决策阶段一定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如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水电、地质、交通状况,已建类似工程的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认真分析,来确保投资预测的准确性。
3、保障建设项目资金
融资计划应比投入资金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分部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交通工程、花池绿化工程等;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各项目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错开。
(二)设计阶段风险的对策
首先明确提出设计要求,实行设计招标;其次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和造价控制目标,按设计目标进行付款控制;第三执行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要求设计单位按照国家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概算;最后加强设计监理,实施设计监理的作用正是在于建设单位可以向业主就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选择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的建议,保证业主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其决策的盲目性和帮助设计单位避免设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浪费,优化工程设计,最终达到保障工程项目安全可靠。
(三)施工招标阶段风险的对策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工作环节,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在一系列工作环节中,招标阶段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的业主必须充分认识建筑工程存在的风险性,明确自身应负的责任以及违法违规的后果,严格按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尤其是加强在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四)施工阶段风险的对策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风险主要有工程变更、承包商的索赔、不可抗力和人员风险。不可抗力是我们不能预见的、不可避免的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一旦发生,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影响将是致命的,但是不可抗力发生的概率很小,业主方一般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并在资金计划中预留一部分不可预见费。
总结
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投资决策和投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相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为此在投资活动越来越市场化的情况下,业主作为投资项目的主体,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建筑产品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对其工程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的好坏决定着建设项目的成败,关系着投资企业的兴衰。
参考文献
[1] 张宇,赵永涛,丁朝燕. 工程量清单招标中业主的风险防范[J]. 建筑经济. 2004(09)
[2] 孟庆斌. 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新模式――项目管理(PM)[J]. 中国工程咨询. 2003(12)
关键词:投标;报价;风险;控制
1投标报价的风险分类
1.1人的风险。在很多造价人员是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传统的报价体制约束,观念陈旧;另外一部分则是初出校门便从事报价工作,缺少工程实践经验;加之施工企业缺少对他们进行持续培训,这就使得很多人的知识结构不全面而且落后,编制投标报价的水平也不高。
1.2工程量清单的风险。
1.2.1与实际工程量不符。当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存在差距,又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而承包商没有认真审查,这必然会造成报价失准,施工企业应得利润也有可能因此减少。
1.2.2工程量清单缺项。《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相应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1.2.3对清单项目的理解有误。如果承包商报价时不仔细阅读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重计”或“漏计”清单项目中的某些应发生的费用,往往会使综合单价偏高或偏低,进而对投标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企业风险
1.3.1缺乏企业定额清单规范中的报价是以投标企业自身施工定额为基础的,而我国很多施工企业没有自己的施工定额,这给企业报价造成很大的不便。
1.3.2不了解业主倾向的风险业主的倾向包括:对某一承包商的好感;对工期、质量、安全、价格、信誉等的偏重程度;对施工企业是否一视同仁;是否办事公正。
2控制工程项目投标报价风险的方法
2.1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
学习是提高造价人员自身知识、业务水平、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工程、技术及经济方面的知识,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编制出高水平的工程报价。
2.2深刻理解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
认真领会招标文件,对各项技术、经济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清单,识别出主要风险,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量化,然后做出风险决策并及早制订风险应急方案,以期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2.2.1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编制投标文件的指导性文件,做投标报价时必须全面学习,认真研究各项条款,熟悉《清单计价规范》中每个项目所包含的项目特征、计量规则、工程内容,制定投标报价方案,避免因未正确理解招标文件的某项条款而使投标报价偏离过大或者中标后给本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
2.2.2详细踏勘现场通过详细的现场踏勘,有助于了解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场地大小、地质情况、相邻建筑等,落实平面布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等,研究招标提供的勘察报告,给招标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助于了解该工程项目执行的定额、取费标准与有关计算规定、办法以及材料供应情况、材料价格及发包方的资金状况,对工期、质量要求和投标单位的信任度。
2.2.3按专业对施工图进行工程量审查工程造价涉及的专业很多,为确保工程数量的准确,在审查工程量清单时,请专业人员进行工程数量审查。
2.3实现企业优势
2.3.1制定企业定额承包商依据当前自己实际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在参考统一定额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起企业定额。在制订企业定额时,施工企业应从分解每一道工序入手,从人工、材料、机械等各方面尽可能挖掘工艺创新所带来的优势,如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工作面协调,降低单位工程量的各项费用,降低工程材料的损耗等。
2.3.2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技术方案的创新、施工工艺的改进是企业创造额外利润的保证。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的创新体系,在研究现有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利用外部的技术信息,对此进行创新、改进,甚至开发出新的技术方案,形成企业内部的技术资源。在项目投标时,应该成立专门的技术方案小组,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经济效益的方案,然后细化方案到各施工工艺,如果施工工艺还可以优化的话,再利用创新体系进行挖掘。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该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形成内部的技术资料,以便于指导施工。
2.4时刻注意外部风险
2.4.1自然风险。在投标报价时,本地工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利”的优势,争取中标;外地工程,应认真研究工程所在地的水文、气象、地质资料,进行周密分析,在合同条款中进行合理的风险分配,将风险降低。
2.4.2技术风险。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越来越多,不同的工艺、方法的施工成本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甚远。因此在施工前,对于影响成本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一定要进行成本分析、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并结合企业人员、设备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施工方案,避免因方案的失误而导致成本浪费和亏损。
2.4.3材料涨价的风险。对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应予以足够重视。一般说来,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信息可通过工程项目所在地的造价管理部门获得。其次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做亲自调查,通过对若干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和设备的单价信息,综合运输费用、是否便利等因素加以比较后方可确定材料和设备的报价。目前建材供应商众多,且新型材料也不断地应用于实践。因此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很大,报价时不能只看见眼前建筑材料价格,而应调查了解和分析近一两年来价格的变化趋势,从而决定采取几年平均单价或当时单价,以减少价格波动引起的损失。
3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标是工程承包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而报价则是决定中标与否的关键因素,关系到承包商投标的成败。加强对投标报价风险的控制力度,可以增加企业投标的成功率,减少因投标带来的各种风险,增强企业的活力,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工程项目投标报价与风险管理.贵州水力发电.2008(4).
关键词: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对策
项目投资作为现代企业扩张式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另一方面,企业选择项目进行投资虽然能获取长远的高收益,但在项目投资过程中,由于企业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信息本身的滞后性以及项目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使得投资项目始终伴随着高风险。有数据显示,实践中企业项目投资的成功率仅30%左右,因此,对企业而言,在项目投资全过程中多角度、多层级、全方位地做好风险分析,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在所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及跨越式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整个投资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面临数量大、种类多、内在关系错综复杂的风险因素,众多研究者结合研究角度的不同,将项目投资风险大致划分为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等类型,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结合具体项目情况再做细分。以项目投资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为例,外部风险又具体包括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内部风险又具体包括技术风险(如可行性研究数据不全、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方案不合理、工艺流程不合理、设计错误等方面风险)、非技术风险(如项目管理、组织、成本控制等方面风险)以及目标实现风险(如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及费用投资等方面风险)等。实践中,业界一般将风险分析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以及风险评价三个阶段,此三部分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主要流程包括如下几大步骤:搜集项目信息利用问卷调查、信息收集等途径进行风险因素搜集进行风险识别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各个风险因素间关系调查判断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风险权重向量求解风险因素排序风险因素评价。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基础,只有全面、正确地对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才能实现对风险的估测和风险控制。实践中,可通过问卷调查、信息收集、专家访谈、敏感性分析等途径,对可能造成投资风险的各种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明显因素以及各种隐含因素或是各种难以预料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尽可能全面地发现投资项目可能包含的风险问题。进行了项目风险识别以后,再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影响投资风险的子因素,对造成影响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估量、归纳,并构建起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根据所面临风险的性质、影响程度等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力的防范和解决措施,从而通过有效的预警和事前预防达到降低风险发生,减少项目不必要损失的目标。
二、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
(一)运用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投资决策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项目投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但项目投资风险虽然不可消除,却能够通过人为努力而降低,因此,在进行项目投资前企业应根据客观条件和投资项目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和方法进行投资决策,对项目建设的发展过程及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企业在项目投资全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在此基础上将项目自身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以及企业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等进行统筹结合,从可采取的多个投资决策方案中选取最满意的,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回报率的目标。实践中,企业因投资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独断性而造成投资失败的案例普遍存在,这就需要项目决策者在项目投资过程中,按照“提出问题确定日期调查与预测拟定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案纠正偏差补充新方案实施与控制反馈检查,修正目标更正决策的科学程序,多角度、多层级、全方位地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各种变量,依据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及科学的决策程序制定投资决策,切忌盲目决策和主观臆断的不负责任行为,从而有效地保证项目投资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特殊电梯;ahp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
abstract: based on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elevator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analyzed the major risk factors in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levator, and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various risk factors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nd quantified the effect of all kinds of risk factors, provided the basis to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special elevator;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risk evaluation
一、概述
电梯作为一类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住宅、办公楼、超市、机场、地铁等场合随处可见。电梯的类型较多,除了常见的乘客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外,还有一类电梯服务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如石油、化工、军工、医药、船舶、大桥、矿井等。这些场合有着不同的特殊性,比如,防爆、防尘、防水、耐盐雾、抗腐蚀、抗冲击等,普通电梯不适用于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现场需求,开发专用的产品,这类电梯一般称为特殊电梯。
特殊电梯开发项目具有结构复杂、要求多、指标高、以及开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特点。其开发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即风险。一般企业在开发这类产品的时候,精力往往局限于前期方案的可行性,较少关注甚至忽视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次,对于风险因素的分析,一般通过会议,根据经验定性判断,缺少定量分析,难以准确地进行风险决策。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特殊电梯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类与分析,然后提出基于ahp的风险评价方法。从定性分析入手,结合定量计算,对各类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二、特殊电梯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产品开发体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按照不同方法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系统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层次可分为决策、组织和项目层次。张瑶[1]将企业技术创新分为研发、生产、销售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风险存在,即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而环境风险与管理风险贯穿始终。王桢[2]将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分为:技术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市场风险、价格风险、环境风险。本文根据电梯行业的特点,结合电梯企业的组织结构,将特殊电梯开发项目的风险因素分为如下几类。
2.1市场风险
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产品的开发,都源自于市场的需求。市场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起点,也是技术创新的终点。市场风险在特殊电梯开发项目中主要体现在:1)产品市场调研的准确性与充分性。目标市场、年需求量、竞争者优势、有无行业壁垒、门槛限制等,有些企业以赶进度,抢市场为由,对于新产品开发前的论证投入资源非常有限,匆忙上线,其结果很可能是“一步错,步步错”。2)产品市场定价体系的健全性。在节奏日益加快的招投标环节,项目初期能否及时、准确地给出价格测算对企业占领先机,夺得项目至关重要。如市场定价体系不健全,就难以快速准确地估计项目成本,价格太高会缺乏竞争优势,价格太低又会增加项目开发风险。
2.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新产品开发的基本风险,又是特殊电梯开发项目中的核心风险。特殊电梯项目的技术风险表现为:1)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特殊的工况与需求,往往连客户也不能完全表达对产品的全部要求。而且随着客户对产品认识的逐步加深,其想法很可能会变,会提出相应的变更需求,容易导致项目开发周期拖延,开发成本增加等风险;2)技术方案的成熟度,这是项目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些关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方案,初期看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然而,一旦实施,就会发现许多技术问题还没有或无法解决,需要进行较大的改动,甚至变更方案,而企业又可能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精力,新产品开发项目不得不半途而废[3];3)产品的安全性。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等都
会带来新的与安全相关的风险。有些新产品的技术会突破现有电梯国家安全标准的范畴,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能否充分地对新的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应对,尤为重要;4)专业能力与技术产能是否满足项目开发需要。特别是项目群开发时,有无足够胜任的技术资源成为特殊电梯项目开发稳定性的保障之一。另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的健全性,对保护特殊电梯开发项目产出的技术成果很重要。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但是企业创新能力的象征,更能保护企业的专有技术不被竞争对手模仿。相反,若没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即使企业花了巨大的精力开发出了新产品,一旦上市很容易被对手抄袭,甚至改进,给企业带来竞争风险。
2.3生产风险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过程中产品的生产风险以原材料、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导致的风险问题较为突出。对于特殊电梯开发项目,一方面企业的生产工艺不过关、设备适应性差,不能满足特殊部件加工工艺的要求,容易导致次品率高,生产成本过高等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与部件供应商的合作深度会影响到一些特殊部件的供应稳定性,这不仅关系到自身企业的供货周期,还关系到部件的技术保密性。如何约束供应商行为,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生产风险因素之一。 2.4施工风险
电梯有三分制造,七分安装的说法,这体现了施工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特殊电梯有着特殊的产品结构,设计思路,和技术要求等,施工单位需及时介入,了解技术背景与特点,尽早制定适宜的施工工艺,否则容易导致施工工艺不适应,施工反复,进度缓慢的风险。施工的过程控制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像导轨安装、层门安装等环节,若得不到及时监控,会极大地影响后期电梯的整体运行性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上一般的电梯工程公司尚不具备特殊电梯施工作业的一些特殊能力和工艺需求,因此,电梯制造企业组织建立一支专业的稳定的特殊电梯安装施工队伍亦是项目品质的有力保障措施之一。
2.5组织管理风险
组织管理风险是贯穿特殊电梯开发项目的全过程的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组合管理决策失效,是特殊电梯开发项目中组织管理风险的首要因素。一些企业创意很多,而且觉得这些创意都有开发成新产品的必要。但是,企业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总是非常有限的,过多同时开展的项目导致重要项目一再延期上市或者最终开发不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3]。2)企业风险决策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风险应对的滞后。面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若没有应急预案或措施,则会造成风险进一步扩大。3)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也是因素之一,组织结构的稳定性是员工安心工作的基础。组织结构朝令夕改,频繁变动,体现了企业的战略不明确。使得员工缺乏安全感,员工岗位的调动,不仅涉及人事的变化,更会影响已有项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外,像员工的稳定性问题,特别是核心人员的稳定性,这在特殊电梯开发过程中尤其显得重要,如果核心人员的流动性大,不仅给项目组带来进度上的影响,更加容易给企业带来机密泄露的风险。
三、特殊电梯项目的风险评价
综上,特殊电梯开发风险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产品开发不同阶段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直接量化较为困难。本文采用基于ahp的风险评价方法对开发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确定各风险因素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度,为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上述特殊电梯开发风险因素的分析,首先构建特殊电梯开发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应了特殊电梯开发风险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将特殊电梯开发风险a作为总目标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b1-b5五个风险环节作为准则层;第三层c1-c16的风险因素作为指标层。
确定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构建判断矩阵。可由新产品开发小组有关专家和成员对所处同一层的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相比较的两个要素相对实现上一层评价指标可能带来的风险大小进行评分,形成判断矩阵(见表2)。再根据判断矩阵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a-b层为例,判断矩阵结果如下:
其中:判断矩阵中的数字为各元素确定的标度,定义分别为1:同等重要;3:较重要;5:重要;7:很重要
9:非常重要。数字2,4,6,8为介于上述两个相邻标度之间的标度。以上各数的倒数则表示为两目标反过来比较的结果。
由表2可得:最大特征根λmax=5.053,一致性检验:c.i.=0.013,c.r.=0.0231<<0.1一致性满足要求。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继续分析与计算b-c层各判断矩阵的评分值与相对重要度,限于篇幅此处不再累述。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并经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可得出特殊电梯开发项目的综合风险影响因素评价表(见表3)。
从综合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在b准则层,特殊电梯开发项目中的技术风险和组织管理风险的影响度最大,市场风险次之,然后是施工风险和生产风险;在c指标层,影响度排序为c13>c4>c1>c5>c15>c14>c10>c6>c8>c3>c2>c7>c16>c9>c11>c12,可以看出16个风险因素中,产品组合管理决策的失效,技术方案的成熟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具体项目过程中(如施工环节),施工工艺的成熟度和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则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些结论都可以作为特殊电梯开发项目风险管理与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日趋成熟,定量分析的风险评价方法很多。笔者针对电梯企业组织结构以及特殊电梯开发项目的层次性特点,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对特殊电梯开发项目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计算,量化了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度。藉此希望能为电梯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的整体风险管理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更好地协助企业顺利完成项目开发。
参考文献
[1]张瑶.技术创新风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