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资料基本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单位;整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科学管财理财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关键所在,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经费的使用效能,影响单位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基础工作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是做好记账、算账、报账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熟悉和掌握其中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各类规定,扎扎实实的依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单位建设,为单位决策提供真实、客观、完整的会计资料。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及重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管理要求、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正常有序、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化的需要,是提供真实可靠财务数据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其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单位经费使用效益的需要。试想,如果发票没有按规定审核、会计凭证填制不合规范、会计账簿设置不合理,那么会计数据就不能及时、真实、客观、完整的反映一个单位的建设和保障情况,就会影响到单位的决策,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对会计资料的及时了解和利用。
二、当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有些单位领导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就是收款、付款、发放工资,并没有意识到会计基础工作对单位建设的影响,对会计人员业务的学习和知识的更新不太重视,致使会计人员不能跟上会计基础工作变化更新的步伐,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不符。
(二)会计人员素质的问题。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人员则是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秩序化。有些会计人员文化水平,学历层次较低,又没有注意继续深造,对科目、账薄、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没有系统的概念;也有一些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不注意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新的会计法规,对于一些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要求不了解,以过去的模式或传统的模式进行账务处理,此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尽管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规定还算了解,但是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工作机械化、简单化。
(三)填制会计记账凭证不及时,随意性较大如:1.没有序时记账,一些单位在会计业务不多的情况下,没有根据手续齐全的原始凭证及时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而是汇总记账。2.会计填制凭证不符合规范,对于会计科目的定义概念模糊。从而导致会计工作不能发挥其在单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该用红字冲回的凭证直接做相反的分录。
三、如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一)严格遵守财务管理规定、标准制度、财经纪律。在搞好请示汇报的同时,对上级的有关财务工作指示,要及时组织学习,抓好落实。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汇报制度,争取上级单位和各事业部门对会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二)增强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完整的内控制度包括职责分工和职权分离,内部记录和核对制度,收支凭证传递手续等内容,因此既要强调不相容岗位分离,又要重视工作流程设计。比如,月末会计、出纳互相对账可改由审核人员分别监督会计、出纳清账,出纳盘点库存现金时审核人员要到场监督,银行对账单由审核人员领取并监督会计勾对,审核人员依据监督结果编制对账表等。
(三)大力提高会计人员对具体经济活动过程的监督力度。 大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工作的范围局限于室内报账工作,很多会计对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签定合同等具体经济活动几乎一无所知,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就要让会计人员加强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参于,才能使会计人员对经费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认识,才能完善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凭证的填制等工作,使程序化、制度化的会计基础工作更加充实和饱满。
(四)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会人员的素质是关键所在。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各单位领导和财会部门要重视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如有计划、有组织的分期分批轮训在岗的财会人员,尤其对于上级印发的新规定、新办法,更要做好传达宣传,使其能更好地为单位服务。二是财会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学习,既要加强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学习,领会会计职业道德内涵,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感,爱岗敬业,依法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准。又要不断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在新形势下,会计基础工作在单位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仅是一个操作流程,它更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是业务水平提高的体现,其内容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进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及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是会计人员永远都要学习的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有待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从一点一滴细微之处做起,最终实现整个经济活动的有序运作,为单位建设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继普.关联企业间关联交易之会计法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张希华.《会计法》实施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王遂昆.契约视角的会计信息法律规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9.
[4]金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在总账系统中,关于凭证删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已输入但未审核的机内凭证可进行删除
B. 只能删除最后一张未审核的机内凭证,确保凭证号连续
C. 已审核的凭证不能直接删除。可先取消审核而后删除
D. 已记账的凭证不能再删除,可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冲销
(2)下列不属于建立账套时需要建立的信息有 ( )。
A. 设置账套信息
B. 设置单位信息
C. 确定核算类型
D. 输入期初余额
(3)断电之后,信息全部丢失的是( )。
A. RAM
B. ROM
C. 软盘
D. 硬盘
(4)下列职员中,( )岗位是不相容职责。
A. 电算化主管与审核
B. 凭证录入与修改
C. 凭证录入与审核
D. 电算化主管与记账
(5)关于会计电算化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提高工作效率
B. 促进会计工作职能转变
C. 提高会计工作职能
D. 仅仅是替代手工完成记账、编表工作
(6)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软件发展过程的是( )。
A. 人工管理
B. 文件管理
C. 数据库系统
D. 计算机系统
(7)在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算化过渡时,需要整理各账户余额,在( )建账时,只需要整理各账户期初余额。
A. 年初
B. 年中某月
C. 年末
D. 某季度末
(8)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 )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
A. 会计主管
B. 电算主管
C. 上级主管
D.单位领导
(9)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求会汁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实现内部控制的要求,最终建立( )的集成管理。
A. 内部控制
B. 内部审计
C. ERP系统
D. 内部监督
(10)报表处理系统中,单元值的计算方法一般是用( )来表示的。
A. 计算公式
B. 审核公式
C. 计算表
D. 日期公式 (11)账务处理系统中使用科目代码是为了方便( )。
A. 编写程序
B. 记忆
C. 计算机处理
D. 报表的阅读
(12)在账务处理系统中,关于凭证审核的正确叙述是( )。
A. 常用的审核方法是将凭证打印出来进行检查
B. 凭证审核是指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制单人填制的记账凭证进行检查
C. 审核人发现凭证错误可以直接修改
D. 制单人可以取消审核进行凭证修改
(13)会计核算单位对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有( )。
A. 高效
B. 符合计算机标准
C. 稳定
D. 以上全部
(14)下列岗位中,属于电算化会计岗位的是( )。
A. 会计主管
B. 出纳
C. 软件操作
D. 会计核算各岗
(15)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必须经过计算机与手工核算( )的时间至少是3个月。
A. 并行
B. 串行
C. 先后执行
D. 穿行
(16)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岗位是( )。
A. 会计主管
B. 系统管理员岗位
C. 电算化会计岗位
D. 基本会计岗位
(17)1994年颁布的会计电算化法规有( )
A.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B.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C.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18)按( )键时,可取当前凭证借贷方金额的差额到当前光标位置。
A. =
B. +
C. 空格
D. 回车
(19)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1KB=1024*1024B
B. 1KB=1024B
C. 1MB=l024*1024KB
D. 1GB=1024KB
(20)工资核算系统中,变动数据处理包括( )。
A. 人员调出
B. 当月扣款
C. 基本工资
D. 职位变动 (21)在KIS系统中,新建账套时不需要输入的信息是( )。
A. 账套号
B. 公司名称
C. 数据库路径
D. 取数公式
(22)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是( )。
A. 账务处理模块
B. 财务分析模块
C. 销售核算模块
D. 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23)下列( )不属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中必需的费用。
A. 软件和硬件费用
B. 网络通讯费
C. 资料费用培训费
D. 售后服务费、网络软件费
(24)一般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称为( )。
A.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B.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C. 独立型会计核算软件
D. 非独立型会计核算软件
(25)在会计电算化中,( )是基础。
A. 手工会计资料
B. 会计软件
C. 手工会计人才
D. 会计电算化人才
(26)( )是对今后较短时期内所要进行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汁划。
A. 近期规划
B. 中期规划
C. 长期规划
D. 中长期规划
(27)商品化会计软件对( )环境的要求主要指: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对中文环境的要求、对数据库的要求。
A. 计算机软件
B. 计算机硬件
C. 办公
D. 卫生
(28)在账务处理系统中,系统管理员有权进行的工作的是( )。
A. 分配每个人的工作权限
B. 设置每个人的密码
C. 查阅其他人的密码
D. 代替其他人进行工作
(29)以下电算化会计岗位中,主管会计一般不兼任的是( )。
A. 电算主管
B. 电算维护
C. 审核记账
D. 数据分析
(30)在会计电算化中.( )是关键。
A. 手工会计资料
B. 会计软件
C. 手工会计人才
D. 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Internet的主要功能有( )。
A. 万维网
B. 电子邮件
C. 文件传输
D. 电子公告板
(2)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簿一般用( )输出。
A. 显示器
B. 音箱
C. 打印机
D. 绘图仪
(3)账务处理系统中,会计科目有余额或发生额时,不能( )。
A. 删除余额
B. 删除该会计科目
C. 修改余额或发生额
D. 增加同级科目
(4)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存储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 )备案。
A. 财政部
B. 中国人民银行
C. 国家税务总局
D. 国家档案局
(5)经过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才能胜任的工作有( )。
A. 电算主管
B. 审核记账
C. 数据分析
D. 软件操作
(6)下列有关节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记账凭证是数据处理的起点
B. 所有凭证可以由机器自动生成
C. 机内账簿体系与手工一一对应
D. 记账和记账程序的含义已经不同
(7)在KIS系统中,凭证录入的正确性控制主要包括( )。
A. 凭证类型和编号
B. 制单日期
C. 会计科目
D. 金额
(8)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经销单位提供的售后服务工作包括( )。
A. 对用户进行使用软件使用前的培训
B. 对用户的软件进行维护
C. 对用户的硬件进行维护
D. 对用户的软件版本进行更新
(9)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
包括( )。 A. 配备适用的会计软件
B. 配有专用的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
C. 配有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职人员
D.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10)国家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 展,先后制订的多个有关方面的法规和条例有( )。
A.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B. 《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和实施指南》
C.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D.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11)会计核算软件,它是由一系列指挥计算机招待会计核算工作的( )组成的。
A. 程序代码
B. 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
C. 数字
D. 字符
(12)计算机外部存储器主要有( )。
A. 磁盘
B. 光盘
C. U盘
D. 内存
(13)固定资产账套参数主要包括( )。
A. 启用月份
B. 折旧规则
C. 编码方案
D. 财务接口
(14)计算机病毒具有( )等特点。
A. 隐蔽性
B. 感染性
C. 潜伏性
D. 破坏性
(15)应收账款系统的制单方式指计算机根据原始单据如何编制记账凭证,一般有( )。
A. 按客户制单方式
B. 按商品制单方式
C. 按单据制单方式
D. 按金额制单方式
(16)企业在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
A. 应从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
B. 软件开发单位的规模、声誉和发展能力
C. 软件功能的适用性、完备性及易用性
D. 软件的售后服务和维护保障
(17)下列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审核记账人员不得兼任出纳工作
B. 电算审查岗位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
C. 数据分析岗位可由会计主管兼任
D. 在较小的单位中,可由会计人员任软件操作员和电算维护员
(18)会计核算软件打印输出的明细账应当提供的账簿形式有( )。
A. 三栏账
B. 多栏账
C. 数量金额账
D. 订本账
(19)下列设置内容中属于报表表样格式的有( )。
A. 报表尺寸
B. 表格线条
C. 行高列宽
D. 数字格式
(20)会计电算化档案包括( )。
A. 机内会计数据
B. 软盘等备份的会计数据
C. 打印输出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
D. 企业会计准则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1)登账后若发现凭证有错误,可通过取消登账和取消复核然后修改。 ( )
(2)账龄是指某一往来业务从发生之A起到月末结账之日止的时间期限。( )
(3)在凭证处理中,未经复核的凭证可随时修改。( )
(4)会计核算软件是以凭证处理为核心,包括多种功能的有机组合体。( )
(5)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全部登记入账之后才可以结账。( )
(6)应收/应付款核算功能模块是根据往来业务凭证。完成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业业务的登记与核销工作并生成各种账表。( )
(7)结账后。不允许再输入上一会汁期间的会计凭证。( )
(8)发现机内会计账簿数据有错,会计软件应该提供直接修改的功能。( )
(9)“开始”菜单的选项中如果右边的黑色三角形表示该项有下级菜单。( )
(10)客户档案用于存放客户基本信息以及按客户统计的应收账款数据,系统正式启用之 后对客户档案不能增删客户。 ( )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B
在总账系统中,关于凭证删除的叙述,ACD均正确。B项错误,总账系统中可以删除所有未经审核的机内凭证。
(2) :D
ABC均属于建立账套时需要建立的信息,而D属于系统初始化时主要任务之一。
(3) :A
RAM或以随机存入或取出信息,在计算机断电后,RAM中的信息会丢失。
(4) :C
凭证录入与审核岗位是不相容的职位。
(5) :D
会计电算化意义有: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会计工作职能转变、提高会计工作职能、推动会计技术方法和理论的创新、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D项表述错误。
(6) :D
从会计核算软件的发展过程来看.包括人工管理、文件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7) :A
在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过渡时,需要整理各账户余额,在年初建账时,只需要整理各账户期初余额。如是不是年初建账除了输入账户余额之外,还要输入累计发生额等。
(8) :D
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存储会计资料的软盘、硬盘、计算机设备、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
(9) :C
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求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实现内部控制的要求,最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10) :A
报表处理系统中,单元值的计算方法一般是用计算公式来表示的。
(11) :C
账务处理系统中使用科目
代码是为了方便计算机处理。 (12) :B
在账务处理系统中,凭证审核是指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制单人填制的记账凭证进行检查。
(13) :D
高效、符合计算机标准和稳定三项均属于会计核算单位对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
(14) :C
电算化会计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开发的特点,结合会计工作的要求,划分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因此应选择C。
(15) :A
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必须经过计算机与手工核算并行的时间至少3个月。
(16) :C
电算化会计岗位是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岗位。
(17) :A
1994年颁布的会计电算化法规是《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18) :A
在录入凭证时,按“I”键时,可取当前凭证借贷方金额到当前光标位置。
(19) :B
因为1KB=10248,所以只有B项表述正确。
(20) :B
工资核算系统中。固定数据主要是指人员基本信息,变动数据是指每个员工的具体工资项数据。故当月扣款是变动数据处理。
(21) :D
新建账套时,不需要输入取数公式。
(22) :A
账务处理模块是整个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
(23) :B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中必需的费用包括:软件和硬件费用、资料费用培训费和售后服务费、网络软件费。网络通讯费不是必需的实施费用,因为对于单机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费用中就不包括网络通讯费。
(24) :B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
(25) :B
实施电算化如果没有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包括会计核算软件),没有从事会计软件开发和使用的人才,电算化是无法实施的。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是基础,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关键。
(26) :A
会计电算化的规划一般可分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三种。近期规划是对今后较短时期内所要进行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计划;中、长期规划着眼于全国以及地区、行业、部门、单位会计电算化中、长期发展,确定整体发展方向,目标及步骤。
(27) :A
商品化会计软件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对中文环境的要求、对数据库的要求这都属于对计算机软件环境的要求。
(28) :A
在账务处理系统中,系统管理员有权进行的工作是分配每个人的工作权限。
(29) :B
电算维护不可以由会计主管来兼任。
(30) :D
实施电算化如果没有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包括会计核算软件),没有从事会计软件开发和使用的人才,电算化事无法实施的,因此,实施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是基础,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A,B,C,D
略
(2) :A,C
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簿属于文档资料,可以屏幕显示和打印输出。而选项B音箱、选项D绘图仪很显然并不能用于显示和打印输出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簿。故选AC。
(3) :A,B,C
账务处理系统中,会计科目有余额或发生额时,不能删除余额,不能删除该会计科目,不能修改余额或发生额,但可以增加同级科目。故选ABC。
(4) :A,D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存储介质保存会汁挡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备案。故选AD。
(5) :B,D
训才能胜任的工作有: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才能胜任的工作有: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故选BD。
(6) :B,C
多数凭证是手工录入的,少数凭证由机器自动生成;机内账簿体系与手工并非一一对应;A、D正确,故选BC。
(7) :A,B
略
(8) :A,B,D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开发经销单位提供的售后服务工作包括:对用户进行使用软件使用前的培训、对用户的软件进行维护、对用户的软件版本进行更新。而对硬件的维护不应由软件经销单位的售后服务负责。故C项不应选择。
(9) :A,B,C,D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包括:(1)配有适用的会计软件,并且计算机与手工进行会计核算双轨运行3个月以上,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且软件运行安全可靠。(2)配有专用的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3)配有与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职人员,其中上机操作人员已具备会计电算化初级以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财政部门核发的有关培训合格证书。(4)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岗位分工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机房管理。ABCD均符合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
(10) :A,C,D
国家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先后制订的多个有关方面的法规和条例有:《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工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故选ACD。
(11) :A,B
会计核算软件,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它是由一系列指挥计算机执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组成的。故选AB。
(12) :A,B,C
外存储器又称输助存储 器,简称外存。外存储器通常用来存放当前不参加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存放的 程序和数据,必须调入内存才能运行和处理。外存的容量较大,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可长期可靠地保存程序和数据。目前微机上常用的外存有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故选ABC。
(13) :A,B,C,D
固定资产账套参数主要包括启用月份、折旧规则、编码方案、财务接口。故选ABCD。
(14) :A,B,C,D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传染性、激发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点。故选ABCD。
(15) :A,C
应收账款系统的制单方式指计算机根据原始单据如何编制记账凭证,一般有按客户制单方式和按单据制单方式。故选AC。
(16) :A,B,C,D
略
(17) :A,B,C,D
根据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
及职责,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18) :A,B,C
会计核算软件打印输出的明细账应当提供的账簿形式有:三栏账、多栏账和数量金额账等。故选ABC。
(19) :A,B,C
略
(20) :A,B,C
会计电算化档案包括:机内会计数据,软盘备份的会计数据以及打印输出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会计软件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会计软件程序及其他会计资料,会计软件系统,会计软件系统的全套资料等。故选ABC。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1) :0
登账后若发现凭证有错误,不能再直接修改,可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
(2) :0
账龄是指某一往来、业务从发生之日起到结清之日的时间期限。
(3) :1
在凭证处理中,未经复核的凭证可随时修改。
(4) :1
会计核算软件是以凭证处理为核心,包括多种功能的有机组合体。
(5) :1
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全部登记入账之后才可以结账。
(6) :1
应收/应付款核算功能模块是根据往来业务凭证,完成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业务的登记与核销工作并生成各种账表。
(7) :1
结账后,允许再输入上一会汁期间的会计凭证。
(8) :0
发现机内会计账簿数据有错,会计软件应该提供错误提示,但不能提供直接修改的功能。
(9) :1
“开始”菜单的-i9项中如果右边有黑色三角形表示该项有下级菜单。
1 .有利影响
会计集中核算制有利于科技将各个单位的财务资料集中汇集在一起, 使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对财务资料进行集中审核, 减少审计工作花费的时间与成本, 在审计过程中可以迅速确定需要审核的重点内容,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建立, 有利于降低会计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 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以更好地对单位的依法理财、专款专用等方面进行监督, 在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同时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2 .不利影响
首先,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建立,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产生了影响。会计集中核算制会使会计相关材料都集中到核算单位中, 容易使核算单位的工作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部门相互勾结, 让违法乱纪的行为通过审核。其次, 会计审核制度的使用, 使责任认定的难度增加,在会计集中核计风险的算制下, 审计对象由被审计单位变为被审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虽然转移, 但其作为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主体, 仍享有财务收人筹集、支出的审批权、执行权以及财产物资管理权; 而会计核算中心成为被审计对象是因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职能都是会计核算中心负责的。因此, 在审计过程中, 核算中心与被审计单位可能对一些会计核算责任问题相互推诱, 增大责任认定难度。
二、在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会计集中核算制使用以来, 对内部审计工作既带来了有利影响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 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避免会计集中核算制中的不利因素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充分发挥会计集中审核之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从目前的情况看, 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一定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相关法律法规, 所有的相关行为规范都要按照《审计法》的基本要求进行调整, 丰富审计的执法手段, 增强审计执法的力度, 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对于被审单位出现违规行为的, 审计部门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上的基本要求, 做出审计决定, 对会计核算中心出现的管理问题, 要根据《审计法》中的相关规定, 对会计核算中心出具审计建议书。
2 .明确责任主体
在会计集中核算制施行以后, 内部审计工作出现了两个审计对象, 分别是被审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 所以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要明确责任主体。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 集中核算单位的负责人依旧是财务责任的主体, 应对单位内的财务收支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来负责。所以,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 审计的主体就是被审计单位与集中核算单位的负责人。而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所以要对财务资料的合理性与完整性负责, 一旦审计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会计核算中心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3 .要把握审计的重点
第一, 要注意审计的全面性, 将被审单位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现场, 并要求处理该笔业务的会计核算中心的经办人员到现场, 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情况和现象进行解释, 将不同现场的审计进行结合, 配合完成内部审核的工作。第二, 在审计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存在, 被审单位本身的财务管理会出现相对的弱化的情况, 这种弱化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检查。第三, 在审计过程中, 要详细检查各个单位票据的使用情况, 对票据使用的合规与否、收人的人账情况进行详细审查, 以免出现有账不报、报账过程中的错报、漏报等。
关键词:WTO;机遇与挑战;会计工作规范化
加入WTO后,会计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会计作为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规范会计行为、纯正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人员全面素质、适应国际会计惯例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步伐,紧跟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及其会计信息的要求,以积极的姿态来推进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1 加入WTO后我国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加人WTO后,中国将会加快与世界经济融合,增加了中外会计机构的接洽、合作的机会,在给我国会计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其主要表现在:
给会计行业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会加快与世界经济融合,GATS 就有关会计执业、执照颁发要求和具体程序、资格要求、审批程序、技术标准、透明度要求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则的实施将陆续清除WTO成员国实行会计服务自由贸易障碍,会计职业人员将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成员国的会计执业执照、资格以及技术标准将得以相互承认。
有利于国际会计业的先进经验 会计市场开放后,既有竞争又有业务合作。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会计师管理、客户开发、人员控制等方面经验丰富。特别是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和员工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独到之处,强调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两者不可偏废。国外会计中介机构的进入,为我国的会计中介改革提供了参照物,借鉴成熟的管理经验,将促进我国会计业的迅速发展。
有利于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的一个现实。虽然会计信息失真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但单位(企业)内部和会计中介机构审查不严更是日益凸现。加入WTO后,大量的中外会计机构涌人我国,他们的优势在于为审计提供了全球的保险,审计或会计问题可以在全球得到解答,对职业道德有明确的指南,有严密的质量控制标准,有训练有素的员工等。所有这些将会促进国内会计在这方面的建设,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 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1条规定,会计人员提供会计资料必须真实、完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规范会计行为,重视基础会计工作的细致性、明确性和规范性,引导人们从过程上严格控制,从源头上杜绝造假行为。会计工作规范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也是加快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和会计改革步伐的保证。对会计执业、资格要求、技术标准等的行为规范化,简单地讲就是适应三个需要。
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为改进和加强管理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就无法提高。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单位帐目不清,帐目混乱,在这种情况下的会计工作难以在单位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工作作保证。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无序,必然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往往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造成的。从1996年国务院部署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情况看,单位会计工作混乱不仅削弱会计职能发挥,使内部财务收支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这方面教训非常深刻。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直接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起直接作用。中国加入WTO之后会计人员的素质将面临挑战。一方面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和国内企业走出国门,需要大批懂外语、熟悉国内外法规的高级会计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会计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会计标准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其技术性将更强,对执业人员的要求将更高。按照我国现行会计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来讲,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需要 会计工作通过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为改善财务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秩序服务。会计工作提供上述服务,必须以健全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做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会计工作比较薄弱,造成财产不清、家底不实、数据不准、信息无用,不仅给单位内部管理带来消极,也容易因提供不真实信息给领导决策造成失误。因此,从表面上看,会计规范工作仅仅是一个单位内部事情,但影响面广,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必须切实重视会计工作。
3 建立会计工作规范化的基本模式
规范指人类活动中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标准。会计工作规范化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有关法规制度,按照会计工作程序和, 从会计基础、内控制度、资金管理和监督分析等方面对单位会计的组织、计划、控制等实施全过程规范化管理活动。
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准则 会计国际化的核心是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制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应充分考虑未来环境与(单位)的各种利益关系(如投资人、债权人、职工等)在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的地位,平等、均衡地考虑他们的利益,体现利益平等原则,在坚持国家化的同时,适度强调国际化。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在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方面,尽量吸取、采纳国际主流惯例,积极加入区域或国际会计组织,在会计独立性、适应性、持续经营、合理性、相关性、真实与公允等方面,务求实际重于形式,加强规范化指导。同时,借鉴国际通行的审计标准和引进国际先进的审计技术,加快国际审计惯例接轨的速度,提高审计准则制定的工作质量,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实行会计行业集约化管理体系 政策制度确定以后,人是决定因素。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就制度本身而言,人为因素至关重要。因此,应实行会计行业专业管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现会计从业人员委派制。会计业绩由上一级财务部门、单位(企业、部门机构)和会计事务所联合认定,审计部门监督。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拓展会计工作,逐步实现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会计执业、资格要求、技术标准等的基本要求,实现“政会分离”,会计人员与单位脱钩,会计业独立行使义务和权利。
制定会计规范化实施细则 会计工作规范化是一个动态指标,在形势和上应立足全、突出新、强调实。首先,立足准则,简明新颖。制定会计规范化实施细则,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依据,按照依法理财、管理、加强监督、规范有序的原则,按照最新的国家政策和会计法规,制定全新方位会计规范化实施量化考评办法。同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注重顶层设计, 使其既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现实指导性,又有标准法规和较高含量。其次,注重操作,内容全面。实施细则的内容应包括会计人员、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业务处理、会计报表、会计档案、内控制度等会计工作全过程。通过会计事前、事中、事后的一系列监督和核算工作,维护会计工作秩序,提供真实会计信息,保障资金供应,确保资金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之既有核算和管理内容,又有具体实例和较强的操作性。再次,规范运作,重抓落实。实现会计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规范、真实、及时、细致、严格。规范会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求会计的各项业务必须达到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全国一致,不得各行其是,随意变更制度。真实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和铁的纪律,会计资料、会计信息失真,必将贻误财务管理。我们要坚决反对造假帐、开假户,提供假资料、假信息等行为。及时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包括会计帐务处理要及时,编制报表要及时,信息反馈要及时,资金保障要及时,上缴经费要及时。提倡日清月结,反对工作拖拉、疲塌、推诿的不负责任态度。细致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要求会计工作认真细致,来不得半点粗枝大叶。严格是确保财务制度落实的有效手段,要求执行制度要严,遵守纪律要严,各项手续要严,内控措施要严,检查监督要严。使其有规可循,有规必循,违规必纠和按规办事。因此,规范统一务真求实仍是新时期会计工作的生命线。
突出会计工作重点 ①会计制度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新会计制度,坚持按章办事,认真抓好落实。加强财务部门内部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把新会计制度落实好。②会计基础工作与实施。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打牢会计基础工作,是全面提高财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任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及时处理会计业务,严格按规定组织核算,按时编报会计报表,提高会计质量和会计电算化水平。加入WTO后日益加剧的竞争,迫使中国企业将自身管理提高到能与之抗衡的层次。企业管理,决策需要种种会计信息,往往就需要采用特殊的管理会计方法,且需要大量会计信息的中间变量,这些都是传统会计难以做到的,所以企业会计的职能会有一个质的变化。③会计评比与监督。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多样化,无疑加重了财务监督的难度,会计监督的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会计人员要切实发挥把关守口的作用。要建立起规范的会计监督机制,加强经常性监督,加强事前监督,加强重点部位的监督。要健全内控制度,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定期开展会计综合业务评审,采取以审代训的方式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
[1]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0.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会计人才培养 技能型人才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会计人才的培养应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应根据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知识与素质、专业技术操作技能方面建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从课程设置、实验室、师资队伍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方面给予保障。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面临两大变化:一是劳动力就业需要具有专项技能,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蓝领高级工。基于此,我国仍然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高专的发展尚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高职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层次,也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现在高职教育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设置的课程不是中专课程的升级,就是普通大学课程的简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较为模糊、笼统,更多地重复着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2004年教育部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所以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一种教育层次,它的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就是要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导向,突出办学特色,让学生在接受较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而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要求专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而在目前的高职会计教育中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沿袭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定位,过分强调了基础理论教学,有悖于高职会计教学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又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影响了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也会增加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成本。二是完全按照岗位技能的要求定位,过分强调会计业务的操作技能,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潜在作用,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广度以及未来的职业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本文就是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出高职高专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知识够用。传统会计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这种教育模式只能适应会计研究、会计专业师资的需要,但大部分学生都要走向实际会计岗位,过多的会计理论也难于用上,实际的操作技能相对较差。因此,为了弥补这种会计教育的不足,并针对高职高专相对教育时间较短,我们必须对会计理论知识进行筛选,对会计实务中必需的知识重点讲授,并确保学生理解和应用。
2.技能扎实。技能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点,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和成果的中心环节,也是区别于传统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会计教育来说,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保证,因为会计实务能力就是体现在会计实务的一系列操作技能上,高职高专会计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以提高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作为龙头来进行。
3.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从课堂理论到技能实习,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过程的反复运用,使学生的理论思维升华,培养市场和社会需要所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具有多种知识的综合与融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性,引导学生能经常关注新的方法、技术的发展,以期达到提高创新能力、拓展技能的目的。
4.获取职业资格。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第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技术资格等职业资格证书是检验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标准,与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适应。根据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格证书,能促使我们的培养方案符合企业人才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缩短适应期,大大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二、高职高专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决定了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的结构和模式,合理的培养模式决定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知识与素质
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在三年里能学到的理论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我们只能精选一些有用的、必需的、并有助于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的知识来讲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基础理论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这方面的知识包括:(1)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比较严格和特殊的。作为会计人员,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道德观。(2)计算机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会计人员要适应市场和岗位的需要,就要把计算机作为一项基本知识来学习。(3)财经应用文。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会计人员要具备基本的经济写作常识。(4)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还要辅之以英语等知识的学习。
2.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培养职业基本素质,了解专业基础理论,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这方面的知识有:(1)会计学原理。这是学习会计知识的第一步,是基础。(2)经济学知识。会计工作要与诸多经济部门进行各种业务往来,学生要学习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来更好地理解会计理论和提高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3)管理学知识。会计不仅具有核算的职能,而且现已延伸到具有为管理者提供预测和决策信息的管理职能,学生要学习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分析能力。(4)市场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3.专业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是培养职业基本技能的关键,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在整个知识与素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有:(1)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是学习会计实务的最基本的知识;(2)财务管理、审计、金融等,是与会计专业知识关联最密切的相关知识。
(二)专业技术操作技能
专业技术操作技能训练是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学院适应市场需要和岗位需要的主要措施,也是区别于传统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规范性,需要较高的实务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应重点掌握以下操作能力:
1.书写技能。书写技能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功。会计整天与数字和文字打交道,而且会计的数字和文字经常作为重要的档案长期保存。因此,写一手漂亮的阿拉伯数字和中文字是对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一种竞争优势。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现在很多学生很少写字,也忽略了这项技能,这使得学校在这方面开设书法和数字训练等课程成为必然。
2.会计核算技能。会计核算技能是专业会计的核心内容,是关系到以后能否适应岗位、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会计核算技能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基本的账务处理能力。会计核算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核算内容方面的训练,这方面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掌握会计基本核算内容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大量实务训练,特别是会计模拟操作课程的配合。
3.会计簿记技能。簿记是会计实务的一项操作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的具体体现。
簿记技能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记账、结账、试算平衡、编制报表、凭证装订、归档等一系列会计“流水作业”。这些技能的训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联系起来,也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地熟悉工作做好准备。这些技能的训练主要依赖于会计模拟实验室课程的开展。
4.编制会计报表。财务报表是会计工作最综合的成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料,能不能编制会计报表是检验一个会计专业学生能不能综合利用会计专业知识,有没有较高的核算能力和簿记能力的关键。报表技能的提高必须依靠对会计核算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在会计综合实务操作课程方面下功夫。
5.会计分析技能。会计人员不仅需要熟练地进行会计核算、进行会计簿记、编制会计报表,也要具备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这是检验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程度的一个方面,也是判断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因素,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对会计知识的系统掌握,依靠于案例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实际操作。
6.电算化技能。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适应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这方面的技能包括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多种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
三、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的保障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应予以足够重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按照以专业为龙头的思路进行,也就是确保专业课,安排好专业基础课,适当安排为专业服务的政治理论课和文化课。同时,可重点强调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课程的设置。
2.实验室配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除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与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当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于大量的经验性知识(或实践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会计的操作性最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给学生完成理论教学后一个模拟操作环境,以加大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会计模拟实验室成为会计类人才培养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模拟实验室一般由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两个部分组成。
3.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关键是师资队伍,要真正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主体是教师。为满足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教师的要求就是既有专业理论水平也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具备“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还应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在一线工作的财务经理、财务主管、财务总监等会计方面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4.实训基地(校企联合)。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实训基地是校内实验室的延伸,具有业务需要的真实资料,真实的职业环境,并通过教师的一线指导,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到位,提高学生思考、创新意识和实务能力;也可通过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有实践经验的内行。
[参考文献]
据笔者对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沌口新技术开发区内近五十家新生代公司的调查表明,他们均认为公司发展应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是财务管理问题,同时他们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惊人地相似。
一、财务管理模式通俗易伍。新生代公司对财务管理的首要要求不是系统性,而是通俗性。这实际上表明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最终要靠全员去遵照执行。因此,如何将公司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和通俗化,是公司财务管理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重点突出。公司高层管理者所重点关注的是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关键性财务问题。就财务管理而言,是市场和资金。因此,新生代公司的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应向这两个重心倾斜,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理出与市场和资金相关的重要指标,随时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以供公司经营决策使用。如何根据公司的个性特征,设计出能反映本公司市场和资金状况的直观性指标,是公司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三、财务信息应及时、相关。公司对财务信息及时性的要求,是以财务信息与公司决策的相关性为前提的。及时性的含义,不局限于会计月报和年报的及时完成,而是拓展到每个工作日结束时的财务状况,如当日销售情况、货币回笼、货币资金结存等重要财务信息,因为这些财务信息直接影响公司管理层对下个工作日的整体工作安排和管理重心调整。公司财务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在通用财务会计软件的基础上,根据本公司的财务管理要求,增添一些辅助财务管理系统,满足本公司财务管理相关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四、日常财务管理手续简洁完备。新生代公司特别强调办事的效率,因此,公司财务管理应做到外圆内方,手续简便,而又不致财务状况失控,便公司财务管理既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又能满足规范、高效的内部财务管理要求,保证重大财务事项控制从严,日常财务核算从简,做到控而不死,简而不乱。
新生代公司财务管理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要求的重心不同,其财务管理模式的设计也应随之变化,在设计时以市场和资金为主线,以规范、简洁为标准,满足对财务信息及时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做到管理程序和专业内容通俗易懂。
一、财务管理框架设计。新生代公司财务管理框架设计的总体原则是,日常会计核算繁简结合,财务管理层次分明,经济责任分级对口,市场和资金重点突出。辅之以必要的内部监控手段,充分利用电脑等工具。
(一)建立财务中心和监察审计中心。这两个中心地位平等,各负其责。财务中心在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监察审计中心直接由总经理负责领导,随时担负公司各项经济业务和重要经济事项的监察审计工作,使总经理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心中有数,打破过去企业将财务会计核算与内部审计合为一体的做法,摆正内部监察审计的位置,强化内部审计对规范财务管理的作用。
(二)财务中心的内部结构。财务中心应根据公司规模的大小,决定内部结构的繁简。只要已经是粗具规模,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公司,均应分别按岗位定职责,相对分开设置会计核算部、市场部、成本部和资金部。
会计核算部提供日常会计核算基础资料,这些资料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可以将该部的工作分解,由各个岗位的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分别完成。
市场都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重心之一,主要任务包括各市场销售收入的实现,货币的回笼,广告费用的支出,各分市场或办事处的经营业绩等。规模较小的公司也可将市场部的财务管理按业务内容分解,由主管销售业务的会计和主管费用支出业务的会计分别完成相关工作,及时提供与市场相关的财务信息。
在技术产业化之后,市场竞争胜败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产品成本,二是产品质量。因此,确保产品成本的真实性,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向管理要效益,才能保证公司在市场竞争申充分利用价格优势,确立常盛不衰的地位。
资金是公司的血脉,资金周转不灵则容易陷于财务困境。资金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资金筹集、调度和日常高效使用。
(三)监察审计中心的内部结构。监察审计中心的人员编制和职责分工要根据公司的规模和经营模式确定。规模较小的公司由一至二人完成,规模较大的公司,应将监察和审计相对分开。监察部门主要考核各中层干部的工作业绩和日常管理行为是否清廉;内部审计则包括全国各营销市场、各分公司、各存货采购地经营行为和业务状况的审计,严防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市场财务部管理职能设计。市场财务部的设立和运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市场调研分析,编制市场费用支出预算,参与供销合同管理,配合市场价格定位,协助货款回收,规避市场经营风险。
(一)参与市场调研分析,配合市场拓展经营决策。市场财务部的任务是通过对市场需求、同行业竞争对手现状、消费者行为分析等内容的调查,科学估计市场各种费用因素,拟定市场财务管理的框架,初步理顺市场财务组织管理体系,对市场经营费用和销售收入、年度预算、月度费用的控制心中有数。同时对将来如何规范物流和资金流的同步运转,如何保护营销人员和中间商的基本利益,从财务上提出可供选择的策略,供公司高层管理者参考。
(二)设计市场财务管理制度,理顺市场财务管理的双向关系。市场财务部受双重领导,一是财务中心,二是市场营销中心;市场财务部既是财务中心的一个职能部门,又是市场营销中心的职能部门。市场营销中心下辖的市场分公司均应设置财务人员,作为市场财务部的派驻人员,市场财务部及派驻人员与营销中心一起,将物流与资金流控制并重,及时提供货物销售和货款收回的信息。
(三)编制详细的市场财务预算,考核各营销市场及营销人员的工作业绩。市场财务预算包括销售收入、货币回笼、营销费用支出等主要内容。市场财务部将这些年度预算逐月逐项分解,变成月度预算,严把月度销售费用的预审、拨付与控制关,并将销售收人的实现与货币回笼挂勾,公正评价各营销市场及营销人员的经营业绩。
(四)积极参与供销合同的管理。市场财务部人员在参与供销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及时调查提供对方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等基础财务资料;在合同内容审查时,应重点把握价款的收回期限和结算方式。
(五)为市场价格的确定,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价格的制定,受到生产成本、费用支出比率、产品的市场销量和目标利润等财务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上财务资料准确度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产品的市场定价,进而影响产品在市场上
的竞争优势。
(六)协助货款的收回,是市场财务部的必尽职责。市场财务部一方面应及时提供货款回笼的资料,分析部分货款未能及时回笼的原因;另厂方面应积极配合市场营销中心,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时清欠,加速货款回笼,防止资金沉淀,规避市场风险。
三、财务信息的对口反馈设计。财务中心如何根据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要求,及时提供与该部门管理相关的财务信息,直接涉及到财务中心的地位和财务职能的发挥。财务信息是否相关,关键取决于对财务信息的对口分类是否准确,采取的信息归纳提炼方式是否符合奉公司的管理特点。
(一)财务中心对营销中心的信息反馈。市场营销中心最关心的财务信息,主要是发货数量、销售收入、货款收回额、外部末收债权以及涉及的主要客户和主要业务人员,以便营销中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确定营销重点,强化营销队伍。
(二)财务中心对生产中心的信息反馈。生产中心所关注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投产情况、完工情况、成本高低、合格品比例、供应环节对生产环节的影响,产品库存情况等。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财务中心的存货资料和成本资料两类。
(三)财务中心对总经理的信息反馈。总经理对公司财务关注的重点包括存货库存、成本水平、销售收入、利润实现、费用控制和资金储备等六个方面,主要从宏观上把握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故对财务信息的要求以绝对额为主,相对数资料为辅。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学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财务必须按照制度履行,及时纠错、防止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国家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这已经逐步成为学校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强大保障,成为中学管理工作中亟待完善和改进的工作之一。内部会计控制是中学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共性要求,更要体现出学校特殊的个性要求。对于中学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控制好收入与支出(采购),严格单位的预算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职责、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流程、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不同于企业的经济业务,中学的经济业务较为简单,涉及的环节也较少,因此,其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较为突出。但是,在实践中仍有很多学校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中学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还不够重视,防范业务风险的意识还不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尚不完善。还有的中学对职责和权限的划分不够明确,不相容的职务并未严格分离,因此内部牵制并不严格。另外,有的中学的内部审计并未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学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面对新形势,必须加强中学内部会计控制,这不仅是对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二、建立中学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生产的安全与完整,保障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正常贯彻与实施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方法、程序及措施。可见,内部控制是任何企业生存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用来实现不断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与完整;及时消除财务隐患,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正常贯彻与实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中学业务虽然没有企业经济业务复杂,但是中学作为独立存在的经济核算单位,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中学内部会计控制是学校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作用主要包括:帮助中学实现教学、科研、事业等经费收入和学校预算目标的实现;保护学校内部各项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学校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为学校的业务经营提供防范风险的有效体系;保证学校内部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对于各中学而言,如果想要保证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良好执行效果,就要求各中学内部控制必须与时俱进,随时适应内部会计控制的新情况。
三、中学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中学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随着学校经济业务的改变而变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简单的文件、制度、各种手册,而是一个分布在中学内部各部门,如:学校的教学部门、后勤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中学内部会计控制涵盖了学校单位内部设计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中学内部会计控制主要包括:对中学货币资金的控制,学校办公采购预付款的控制,学校搞基建的工程项目控制,教育教学中成本费用的控制,贷款担保的控制,学校预算的控制,固定资产使用的控制。
(一)加强学校内部机构与岗位的设置
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减少业务误差的出现,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要想实现这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合理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同时还必须坚持对于不相容职务采取相互分离的原则。这就要求学校在设置机构与岗位之前必须对岗位职责作出明确,不能一人多岗,身兼数职的现象出现。同时。还要求授权批准人员不能亲自经办自己批准的经济业务。很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健全的机构、不合理的岗位设置都是导致各种利用职务犯罪、挪用公款、贪污等违法乱纪发罪行为发生的主要根源。
(二)授权批准、控制内部稽核同时运行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要求执行各项经济业务必须要有恰当的授权。例如:对于现金等货币资金支出的审批不得越权,大额的货币资金支出必须经学校领导开会集体讨论研究后才能审批,这对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流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经办人必须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严格遵照审批人的审批来办理业务,不得自作主张,不得超越审批授权的事项。另外,对于审批人超于职权范围的审批结果,经办人必须严厉拒绝办理。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记录的填写要保证其完整性、正确性。例如:对于各种学校内部自制的原始凭证,格式、分录、编号、传递的程序、各联的用途、领导及经办人的签章等必须一致。
(三)加强学校内部会计记录的控制
对于学校内部会计记录的控制是整个会计控制的核心控制。主要包括对会计凭证制度的控制、完整账簿制度的控制、内部牵制制度的控制、财产清查制度的控制、账簿核对的制度控制、原始记录的认真管理与岗位交接制度的控制、收支预算制度的控制、会计政策与程序的控制、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的控制。对于这些方面的控制必须严格遵照《会计法》、《中小学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执行。
(四)认真制定、严格执行学校预算计划
各中学必须加强对预算的执行、分析、考核等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科学的预算标准,对预算的编制、审定、执行等程序进行规范,及时对预算与实际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控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学校可以采取预算内资金限额审批制度,对于限额之外的资金实行集体审批制度,杜绝无预算资金的支出。
(五)学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学校必须对国家财政拨款收入、其他收入进行统一管理,严格分开支出项目,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坚决杜绝学校收取的款项不入账、私存小金库、截留或挪用财政专项资金、拖欠应缴资金等现象的出现。
(六)加强学校财务人员的继教培训
学校的财务人员是内部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主力军,因此,必须严格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中学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法制观念,是实现中学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证。
四、结语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3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74-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有足够的会计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项目教学是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它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服务于企业功能,使学生学得较直接、较实用,在校就具备会计从业能力和资格。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围绕“生产过程”编排各会计岗位,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会计实务仿真操作训练,使学生能直观、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理论和会计实务紧密结合,为学生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本功。所以,加强会计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是完成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 会计综合实训基本要求
会计综合实训职业行动领域的典型会计工作岗位包括出纳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往来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稽核核算岗位、办税员岗位和会计主管岗位等。会计综合实训要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主要是熟练掌握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通过对企业会计核算岗位综合技能的操作,掌握企业有关岗位核算的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的基本过程,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密切相结合,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要让学生明确并做到工作化的学习目标、了解综合化的课程内容、组织行动化的学习过程、完成过程化的评价反馈。
综合实训用品包括手工综合实训用品(包括记账凭证、账簿、科目汇总表、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封皮、账簿封皮、账绳、胶水、财务专用笔、直尺、实训报告、会计档案袋等)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用品(含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时,一般应完全按照生产企业或实际部门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方法和所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来组织;动手操作之前,要弄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对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会计综合实训就是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综合实训主要强调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这3个环节上的拟操作。会计核算方法在会计综合实训中的应用包括会计科目设置、记账方法选用、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填制;对各项实训的基本操作规范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包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填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要字迹清楚,并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记账、结账,发现错账应用正确的方法更正;对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为达到教学效果,保证实训质量,每次实训都应周密安排。对指导教师来讲,要做到实训前充分准备、实训中加强督导、实训后认真总结;对学生来说,对于每项实训,实训前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实训过程,按照实训的要求编写实训报告。学生在实训中的操作技术要规范、准确、清楚、及时。
二、会计基本理论与工作岗位描述
会计工作岗位是对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企业会计核算都是按岗位进行,所以在会计综合实训前学生要重点按照各岗位学习相关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包括财务会计的概念、特征、目标及作用,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计量等。要了解期初建账过程(会计账簿的启用和交接规则、建立分类账、建立日记账)、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原始凭证的书写要求、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内容、记账凭证的格式、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记账凭证的审核)、账簿的登记(账簿登记规则、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账务处理程序下总分账的登记、错账更正规则)、对账和结账(对账的内容和方法、试算平衡、试算平衡的作用)、结账的内容与方法(结账内容、结账方法)、凭证和账簿的归档等。
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要以满足业务需要为原则,必须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有的分设、有的合并、有的不设;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要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有利于建立岗位责任制。一般而言,大型企业应设置会计主管,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材料物资核算,库存商品核算,职工薪酬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利润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涉税,总账报表,稽核等岗位;小企业因业务量较少,应适当合并减少岗位设置。在描述财务会计岗位时,要强调职业道德和保密制度、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正确处理各项经济业务,严格审核记账凭证,实施对账制度,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分析研究会计数据,编制财务报告,向管理层提供可靠财务信息。
三、会计工作书写规范
会计工作书写规范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在经济业务活动的记录过程中,对接触的数码和文字的一种规范化书写及书写方法。财会书写的内容主要包括阿拉伯码的书写、数字大写及汉字书写两大部分。在一些三资企业,有时需用外文记账,外文字母的书写也应该规范。财会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是正确、规范、清晰、整洁、美观。数字书写规范是指要符合手写体的规范,包括数码字书写的要求和数码字书写错误的更正方法。文字书写规范包括文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中文大写数字的写法、摘要的书写。
四、模拟企业基本情况
模拟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类型、职工人数、法人代表、注册资金、资产总额、经营范围、开户银行及账号、纳税登记号、厂址及电话、内部机构设置、车间概况、会计岗位分工及职责简介、营销网络、生产组织与工艺流程、生产费用归集和产品成本计算程序、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含财务部门内部分工、账务处理程序、外币业务核算、坏账准备的计提、备用金的核算、材料核算方法及流程、固定资产核算、与工资有关的各项经费、保险费和公积金的计提、水电费的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生产工人薪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在产品计价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及费用成本核算流程图、自制半成品及产成品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销售收入的确认、销售核算方法及流程图、对外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税金及附加的计提、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方法、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现金等价物确认条件、借款利息的处理、财务电算化核算流程等);提供建账资料,包括企业会计科目表、总账和明细账的期初余额、成本费用明细余额、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表、“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专栏;提供企业经济业务和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提供空白原始凭证及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实训,包括系统初始化(建立账套、用户和权限的设置、数据备份)、总账系统初始化(启动总账系统、设置核算规则)、基础数据设置(部门档案和职员档案、客户和供应商档案、设置凭证类别、设置会计科目、核算项目设置、期初数据录入、试算平衡)、日常账务处理(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凭证查询和汇总、记账、出纳管理与账簿管理、对账和结账)、编制报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五、会计综合实训组织形式
根据提供的实训资料和要求,可采用以下3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
1、分组完成。分组有利于模拟会计分工,明确责任,加强学生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按照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分组至少两人一组,各有分工,相互制约,有助于实训过程的规范化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2、分组轮岗完成。为了加强真实感,也可将学生分成每4人一组进行分工,设财务主管、记账会计、制证会计、出纳会计等岗位,由指导教师为小组每一成员指定会计岗位、岗位职责、轮换时间和轮换次序,在分工、牵制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会计实训,使学生了解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熟悉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完成实训后,应填写个人分工及工作量明细表,以便明确责任和考核评分。为了弥补分组实训的缺陷,在实训过程中应加强交流。指导教师在实训完成后还应组织个别面试,以了解学生对组内所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熟悉程度。
3、一人独立完成。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实训项目,在实训中担任所有会计岗位的工作。一人独立完成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会计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地认识和掌握会计核算全过程的目的,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师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及辅导工作。技能操作流程中,要求学生填制有关原始凭证,对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会计模拟实训原则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会计综合实训应当按照以下两项内容分顺序进行。
第一项实训内容为手工操作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务模拟,在会计实训室进行。第一步,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先学习实训案例,熟悉会计核算实际业务,搞清楚案例中全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实训操作方法做讲解和演示,并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相关实物相对照,强化会计核算流程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任务的完成是顺着“建账经济业务处理对账与结账及记入新账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财务分析会计资料的装订”这一流程来进行的。
第二项实训内容为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操作实训,在电算化实训室进行。学生根据实训教材的原始数据,在指定的商品化财会软件环境下,进行上机操作,完成全部电算化工作。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操作实训部分要求完成建账设置、初始化及基础档案设置、日常业务处理、账簿查询处理、期末出纳管理、期末业务处理、编制报表。
根据所编制的实训报表资料,进行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财务指标的计算(重点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与因素分析,写出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经营提出好的建议和措施。
实训结束后,应将各种账簿按不同格式装订成册,应将全部会计报表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学生在每项实训完成后,都应提交实训报告,总结实训体会,并提出会计实训需要改进和注意的问题。实训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提交的书面实训结果和实训报告等进行成绩评定。可以制定考核参考标准,按百分制设置账务处理(原始凭证部分、记账凭证部分、账簿部分、报表部分)、书写质量、会计档案装订、实训小结等项目,每个项目均制定扣分标准。
总之,会计综合实训能使学生体会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真实的经济业务、真实的会计信息流转过程,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启动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会计专业提升职业技能最经济、较有效的途径。如何充实传统的会计实训内容,完善会计实训体系是值得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任延冬、申春峰.新编财务会计实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原则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080-02
会计的基本前提是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或会计假设,它是组织财务会计工作必要的前提条件,若离开这些条件,就不能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也无法构建财务会计的理论体系。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从具体的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是为了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与货币计量等内容。企业为实现会计目的,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要明确会计的一般原则。即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要求,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必须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要以会计核算工作支持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开展会计工作必须明确会计主体,明确会计人员的立足点,解决为谁记账、算账、报账等问题。会计主体独立于其本身的所有者以外,会计反映的一个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而不是企业所有者的财务活动。明确会计主体要求会计人员认识到,他们从事的会计工作是特定主体的会计工作,而不是其他会计主体或企业所有者的会计工作。
会计主体的规模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可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独立的法律个体;也可以是不进行独立核算的内部单位,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会计主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特别是需要单独反映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编制独立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实体。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会计主体的企业,它的经营活动要按既定目标持续进行下去,在企业正常的经营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承担的债务也要如期偿还。财务会计的一系列方法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为条件的。只有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企业的资产才能按历史成本计价,固定资产才能按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企业不具备持续经营的条件,如已经或即将停业,进行清算,则需要处理全部资产,清理全部债权债务。会计处理要采用清算基础。
(3)会计期间。持续经营的企业不能等到结束其经营活动时才进行结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相关各方提供信息,就要划分会计期间,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会计期间一般为一年,即会计年度。
把会计年度的起止点定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淡季一般比较适宜,由于在企业营业活动的淡季,各项会计要素的变化较小,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尤其是对计算确定本会计年度的盈亏比较有利。还因淡季的经济业务较少,会计人员能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办理年度结算业务,有利于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但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各个行业的企业的所谓淡季并不明显,这样的划分也存在着弊端。
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会计年度。企业为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可把会计年度划分为更短的期间,如季度和月份。
(4)货币计量。企业会计提供信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企业的经营活动各不一样、非常复杂。企业会计要综合反映各种经营活动,这就要求统一计量尺度。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最适合充当这种统一的计量尺度。以货币为计量尺度,为会计计量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简化会计计量,方便会计信息利用,在币值变动较小的条件下,通常不考虑币值变动。但是,因普遍性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对会计核算怎样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出现了通货膨胀会计。这是按物价指数或现时成本数据,把传统历史成本会计进行调整,考虑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或改变某些传统会计原则,真实科学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会计方法。
进行会计核算,还要确定记账本位币,在企业的经营业务涉及多种货币的环境下,需确定某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涉及非记账本位币的业务,需要采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登记入账。按照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规定,境内企业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 会计核算的几项原则
(1)会计核算要客观实在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不可失真,能客观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会计核算要以企业实际产生的经营业务为依据,反映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2)会计核算要互相可比的原则。为比较不同的投资机会,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以评估各个企业不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所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要遵循互相可比的原则,对同种经营业务,要采用同一会计程序和方法。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尽可能减少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同时,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选择会计政策。
(3)核算要坚持一贯性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会计核算方法要遵循同一律,前后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通过阅读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把握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还要比较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明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状况和趋势。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一定遵循一贯性原则。
企业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果已经不符合客观性与相关性原则要求时,企业就不能继续采用,出台新的会计政策。
(4)相关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会计信息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性要求,是人们能利用会计信息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要求,相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主要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与之相适应,国家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出现了变化,随着企业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在增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已不仅仅是国家,而扩大到其他投资者、各种债权人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群体。随着企业自的扩大,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因此,现在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5)及时性原则。此原则主要是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及时记录要求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本期的经济业务要在本期内处理;及时报告是将会计资料及时传送出去,把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报出,财务会计报告要在会计期间结束后规定的日期内呈报给应报单位或个人。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紧密联系。及时记录是及时报告的前提;而及时报告是会计信息时效性的重要保证。所以,企业会计要把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有机统一起来。
(6)权责发生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各项业务,凡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款项有没有收到,都要作为本期收入处理;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就是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权责发生制所反映的经营成果与现金的收付不一致,它主要应用在需要计算盈亏的会计主体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有局限性,若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有时企业虽然有较高的销售利润率,但现金流动性差,也可能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在企业工作中,可能不严格采用权责发生制或者收付实现制,一般企业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以收付实现制。
(7)配比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要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配比,以便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盈亏。按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一是按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直接配比。企业的某些营业收入项目与营业费用项目之间在经济上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些营业收入是因一定的营业费用耗费而出现的,这些营业费用是为取得这些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凡是这种存在因果关系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就要直接配比。二是按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项目之间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某些营业费用项目虽然不存在与营业收入项目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要与发生在同一期间的营业收入相配比。
(8)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它是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条件下进行预计时,采取不造成高估资产或收入的做法,防范损害企业的财务实力,避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持盲目乐观的态度。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不预计收入,但预计可能出现的损失;对企业期末资产的估价宁可估低,也不能估高。
(9)重要性原则。这一原则是在保证全面完整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条件下,按一项会计核算内容是否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决定对其进行核算的精确程度,及是不是在会计报表上单独反映:凡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业务和项目,要作为会计核算和报告的重点;对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以采用简化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可不在会计报表上详列。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在较大程度上是对会计信息的效用与加工会计信息的成本的考虑。若将企业复杂的经济活动,都详细记录与报告,不但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加工成本,还可能使使用者无法有针对性地选择会计信息,反而对正确的经济决策不利。
参考文献:
[1]杜娟.试谈会计的基本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