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

第1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1、环沪护城河维稳安保工作:街道重点人员21名,全区最多,我们严格落实一对一的管控方案,在会关键节点保证对重点人行踪的监控。

2、市政法委陈斌书记到街道政法中心调研时指出: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综治干部队伍和一个崭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确实不容易,是全市的一个亮点,解决矛盾纠纷,做好维稳工作就要靠软硬件设施建设,街道党工委重视程度很高,希望街道综治干部再接再厉,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抓好当前上海安全维稳工作,为实现南通市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3、创新外口管理工作:和街道关工委、团委、计生共同成立了流动儿童之家,为流动的花朵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外来务工人员骨干组成的平安护卫队,协助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4、我们对街道现有可能引起群众性事件的5起纠纷长期进行不予余力地调解,经过多方的协调努力,城市名人花园工程、国司办公大楼工程这两起纠纷已解决。

5、1月以来我们协助基层政府调处社会矛盾纠纷8件;阻止群众急访事件1起,成功调处纠纷67件。

6、在辖区十个社区内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中轴,大力开展了无毒社区、零犯罪社区等主题平安建设;加强了社区综合治理十位一体建设;充实了社区义务巡防队伍,规范了社区的治安巡防制度,完善了物防技防设施。

7、政法中心上半年接受各类参观团18批次,其中专程学习司法所和街道调解中心建设10批次。

8、与派出所互相配合将区里挂牌的濠北路沿线整治作为今年平安建设的中心工作,加大破案的奖惩力度,不断提高破案率,使存在的治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治安情况明显改善。

9、司法所上半年举办法律宣讲54次,受教育人数达到4672人,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法律进工地、法律进商户等法律宣传活动,以优异的表现迎接上级领导的五.五普法检查。

10、社工中心对街道现有刑释解教人员75人均实现了帮扶对接,矫正对象46人加强管理教育,促使其积极改造,平安地度过矫正考验期。社工中心在新桥中学创新性地成立了青春导航工作室,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法制宣传、个案帮教等社工专业化的服务。

11、组织各社区开展了建平安校园的主题活动,向学生传授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配合了学校的安全建设;针对泛滥问题,综治办开展了6.26参与禁毒斗争,共建和谐社会禁毒宣誓及法律宣传活动,教育青少年远离。610办以迎、反、促和谐反邪宣传为契机,从现实生活个案中剖析了的本质特征和危害,并以鲜明的对比手法阐明了崇尚科学的积极作用,给前来接收教育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2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为开创社区工会工作新局面,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广场社区工会在区总工会的指导下,努力推进社区工会工作的群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积极探索地区与基层工会双重职能,2001年在全市首先推行社区工会代表常任制,并制定了实施意见。一年来,我们积极实践,初步形成了代表常任制的工作运作机制,逐步规范了代表常任制的建设,有效推进社区工会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组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改革深入,新建企业的不断注入社区,社区工会维权应站

在全体职工的立场上,体现维护的整体性,把加快组建新建企业工会,最大限度吸纳职工入会作为职工组织落实的首要维护。为此我们通过组织推进,发挥代表作用,加快组建步伐,形成了社区工会组织建设网络化。

一是通过代表巡视、联络,实现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的最大限度。⑴发动代表开展摸底调查,明确组建任务;⑵代表上门宣传《工会法》正确引导职工享受组织权利;⑶形成工作合力,体现组建实效。今年我街道新建企业注册数为265家,目前应组建数为163家,已组建工会的企业157家,组建率为96.3%;职工数为1270人,入会职工1211人,入会率95.4%,其中新建企业独立工会有13家,联合工会有9家。

二是通过代表调查研究,构筑社区工会组织网络的二级平台。⑴探索组建新建企业工会和行业联合会。根据广场社区新建企业“点多、面广、人少、开关快”的特点,采取灵活组建,成立了商贸、商务;房地产、中介、咨询;旅游、广告;外资等联合工会。同时,结合广场地区餐饮(非公企业)集中的特点,拟组建广场地区餐饮行业(非公企业)工会联合会;⑵根据地域划分,小区全面建成联合工会。通过二级平台的组织形式,避免了因为新建企业的变化而影响工会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新建企业“来建退撤”的工会组建全覆盖的长效机制。

二、民主参与机制——趋于规范

随着社区非公经济的日趋发展,社区工会的“代表、、代言”、集中代表的智慧,代表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和评议工会工作和主要领导将成为代表常任制的代表行使民的具体体现。

一是探索源头参与机制。建立起社区工会与街道行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代表职工源头上为职工代言的形式,每年召开2次。代表们收集民意,选好议题,将职工群众的热点问题和工会工作难点问题,进行互相沟通,商议落实。如: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运作、维权;为事业干部增加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职工疗休养;为社区职工增加互助帮困基金10万等问题都得以落实解决。初步形成了工会代表职工参与社区、企业事务管理的源头参与工作机制。

二是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我们通过召开代表会议,让代表们听取工会工作报告和工会主席述职,开展民主测评工会工作及工会主席业绩,来增强工会主席的责任感,增进代表们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开通代表联系热线电话、工会主席信箱和“网上谏言台”、提交书面建议等形式来采集代表们智慧,表达职工的心意。一年来实践取得较好效果。代表们对社区工会工作的满意度达90%,收到代表提交合理化建议17条,已采纳8条。如:社区工会原来只为事业干部承办35元住院补充保障,现在行政支持下增加了职工重大疾病补充保险。又如:在代表提议下,规定了月底周末下午3:00以后为工会活动日、规定了事业干部疗休养每二年一次等。

三是增强职工民主意识。基层工会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如德久科技、广隆物业等新建企业工会召开职工大会,让职工民主评议企业领导,表决企业改革重大决策和职工分配方案等来实现职工民利,促进公务、厂务公开,规范事务管理透明度。

三、依法维权机制——渐进有力

以私有经济为主的新建企业,如何维护好职工劳动、经济、政

治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是体现工会的维护职能,为此发挥代表专业小组作用,根据工会维护职工的整体性、维护的针对性来逐步推进。

一是注重代表调研,增强维护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的群体、抓住不同的维权重点开展维权工作。⑴对普通职工群众将他们的劳动权和经济权作为维权重点,扩大民主参与途径,争取更多培训发展机会;⑵对困难职工群众将他们的生存权作为维权重点,千方百计地落实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⑶对白领、科技人员重点放在维护他们的自身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权利;⑷对“外来打工者”要维护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困难。从而,代表们为职工维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运用“机制”开展依法维护。针对社区不同群体职工,社区工会代表的劳动法律监督小组实践职工“两个维护”,运用工会组织维权“机制”,即:通过女职工委员会,切实保障新建企业女职工的特殊权益;通过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集体合同签订,目前签订集体合同有16家;通过社区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对新建企业的劳动关系进行调处;通过建立社区职工法律援助站为新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近100人次。代表们以“脚勤、口勤、脑勤”深入单位,倾听职工呼声,使社区(小区)工会成了职工有话可说、有事好找、有难可帮的“娘家”。例如:振兴小区有一名私企员工,在新单位办理录用手续时,方知其劳动手册已被原来一家私企挪用,以此享用国家优惠政策,却未为其缴纳社保金,以致该员工无法在新单位正常录用,该员工无奈地找到了小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小组领导知道后,主动为他提供法律援助,使该职工讨还了公道,原企业为其补缴了社保三金,同时代表们针对一些非公企业女职工较多的特点,适时向企业提出为女职工进行妇科检查的建议,如德久、拍卖等公司得到了采纳并实施。今年夏季,社区工会会同代表开展企业高温期间防暑降温及安全生产检查,抽查12家,落实整改2家。

四、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到位

“哪里有困难职工,哪里就有工会身影”将成为工会代表肩负的职责。为此社区工会及代表以“得人心、稳人心、服人心”深入基层一线,联系职工,把社区工会的权益保障工作落到实处,构筑起以再就业和帮困服务为重点的社区工会长效保障机制。

一是社区职工互助帮困机制基本形成。⑴通过代表提议,扩大社区工会职工帮困基金来源,把基金筹集辐射到新建企业,如:波士顿咨询有限公司、新世纪拍卖有限公司、德久科技有限公司等职工积极参与,集资5100元。⑵构建了二级帮困网络。即工会组织的结对37名困难职工帮困和工会代表联系困难职工。

二是发挥组织协调,代表联络,使职工帮困落到实处。各级工会组织会同有关部门合作创立为社区职工助养帮困、助难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互助帮困等方式,通过代表专业小组(生活保障)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今年就社区工会会同企业共慰问困难职工达94人次,补助金达43700元。

五、文明建设机制——提升素质

“让工会成为职工之家,让职工之家成为温暖人心的地方”已成为社区工会和代表们的共识。为此我们以“建、创、做”为抓手,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一是学习新《工会法》,架起依法维护的武器。我们以开展“两法二条例”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各级工会干部、代表和职工学习,近400名职工通过答卷形式了解“两法二条例”的基本内容,开展了“法律伴我行”知识竞赛,并宣传“两法二条例”进单位、进社区;17名基层工会主席通过业务培训考核,培训率达90%。代表们以《工会法》、《劳动法》为依据,,开展工作巡视、监督、维护。今年社区工会会同劳动部门开展非公企业“两法一条例”执行情况检查,抽查5家,落实整改1家。

二是开展争创活动,建温馨之家有效果。我们根据新建企业特点将工会的“建、创、做”活动延伸到一些具备创建条件的企业中,激发职工热情,参与创建。目前独立工会争创合格职工之家15家,争创面达80%,有10家成为合格职工之家。其中德久科技公司工会评为区先进职工之家;市级文明班组2个,区的文明班组有9个;同时各级工会围绕街道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带领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劳动竞赛,为企业“双赢”和社区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第3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整市推进支部建设”的部署安排,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社会管理优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发挥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以“社会管理我参与”为主题,以建设“平安法治*”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村民自治的关键作用,广泛开展“文明乡村”、“和谐社区”、“法治小区”等创建活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强化社会管理责任,健全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着力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确保社会管理依法有序运行。

二、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自治水平,实现公民利益的依法有序表达和社会矛盾的有效疏导。

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巩固完善“农民办事不出村、村医村教进班子、法律服务进乡村”的基层治理模式,提升“便民服务三圈”实效,实现社会管理“八无”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支部引领示范。

把依法办事,规范行为纳入*学习教育内容,把支部建成严格依法办事、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战斗堡垒。推行全体党员乡风文明承诺践诺、红白喜事报告、恶习陋习曝光等做法,带头弘扬新风正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完善村(社区)人民调解、治保等群团组织机构,督促村(居)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发挥“党小组”、“治安中心户”、“网格员”的积极作用,支持村(居)民依法参与辖区事务管理,监督村(居)务公开和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尊重群众利益诉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二)健全矛盾化解机制。

党支部认真落实预防和化解矛盾“层级调处”要求,强化党小组初信初访和党员矛盾纠纷调解岗的基础性功能,充分发挥党小组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落实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提高村组干部的调解能力;

发挥“背包组长”政策宣传员、便民服务员、纠纷调解员、信息报送员、产业发展引导员的“五员”作用,把服务延伸到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设立村(社区)“民调室”、“党员调解室”,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

(三)完善管理规章。

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发动广大村(居)民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讨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依法办事、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强化群众遵规守约的意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达到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理性表达诉求的目的。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小区,积极支持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依法开展业主自治活动,依法履行对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切实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四)营造乡风文明氛围。

村(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小组会”、“屋场会”、“院子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他们紧紧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和“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树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好邻居、好婆媳、好公婆、好妯娌、孝善之家、孝德之星等先进典型,引领农村乡风文明。教育引导村(居)民破除低俗陋习,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的新风气。

(五)巩固“法律服务进乡村”成果。

全面落实法律顾问进村(社区)制度,以顾问律师为依托,设立“法律诊所”,开展“四诊”服务,让人民群众“零距离”问法,以“农家书屋”为载体,设立“法律书屋”,开设“法治讲坛”,让人民群众方便快捷的学习法律知识;发放“法律服务便民卡”,让人民群众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建立村(社区)法律援助信息联络员制度,实现村(社区)与市法律援助中心的QQ视频连线,让人民群众和律师“面对面”咨询法律难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法律需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加强法治培训,达到小组或网格有一名法律宣传员、每个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标;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信法。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培育“社会管理创新品牌”工作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由市委政法w牵头,公安、法院、司法等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业务工作实际,依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推进工作落实。各乡(镇、办事处)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形成合力。

(二)营造良好氛围。

广泛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介,运用“云上*”、“*”等平台,及时宣传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4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为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街道妇儿工委十分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工作,把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摆在事关党的事业、事关祖国未来、事关民族兴衰的重要位置,以引领妇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着力点,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自身建设为保障,加大力度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大力度推进实施“两纲”,加大力度推动解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问题,带领广大妇女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并与经济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为实现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发挥职能作用,健全畅通高效的工作机制

,街道妇儿工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一是落实妇儿工委例会制度。以专题例会、成员单位工作会议的形式进行工作部署;二是落实各社区、村汇报制度。各社区、村年初上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年终报送工作总结,就实施纲要情况进行汇报;三是建立对策调研制度。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在实施纲要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和协调成员单位深入辖区开展调研,反复论证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四是建立督查制度。由街道妇儿工委牵头,年末深入各社区、村对各项指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引领妇女建功立业

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拓宽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就业领域,使广大妇女享有充分的就业权利是妇女发展纲要规定的重要目标。随着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入,下岗职工逐渐增加,特别是女职工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街道妇联在努力扩大妇女就业领域,增加妇女就业机会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积极开展“巾帼社区服务活动”,依托社区为下岗女职工排忧解难。在社区建立健全了“辖区下岗人员信息网络”、“本地区人才市场,用人单位信息网络”,发挥再就业供需双方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女职工上岗的推荐工作。建立了职业介绍所、社区劳动保障站、街道劳动保障所,帮助825名妇女实现了再就业。街道劳动保障所及时掌握政策,为辖区143名下岗女职工办理了享有减免一年半税收的“明白卡”,为她们解决了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从开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积极争取资金,重点对妇女低保对象实行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基本上做到应保尽保。

三、坚持民生为重,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执行《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和平等的财产权利,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进行经常性的督查和执法检查工作,加强和完善妇女儿童维权机构,从法律角度在社会、家庭等方面有力地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和权益。

深入宣传《法律援助条例》,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未成年人经常涉足场所的管理,一方面加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制止和控制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的发生。

充分发挥妇联在妇女维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强对受害妇女的司法保护,街道妇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妇女维权工作新途径,开展多形式、宽渠道、全方位的妇女维权活动。

在广大女干部中认真开展“两法”、“两纲”和其它有关法律的宣传,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教育辖区妇女依法保护自身的权益。建立健全妇女法律援助组织网络,督促社区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点”,在以往的基础上继续巩固街道妇联在派出所建立的“反家庭暴力110报警中心”和妇女儿童维权岗,完善了街道群众服务站和派出所建立的流动儿童法律咨询工作站。切实做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解决妇女来信来访、咨询等工作,街道群众、来访650件,制止家庭暴力12起。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形成关爱妇儿良好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关妇女发展、妇女权益、妇女生活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以“三八”节为契机,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作为重点,通过媒体、宣传栏、标语、座谈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广场服务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有效宣传,广泛展示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风尚,表彰在妇女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一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妇女的社会意识。

第5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一、思想政治方面做到自学自悟自省自律

二0__年,我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三个代表”,积极参加各级组织举办的政治、业务学习与培训,我能自费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培训!,系统的学习了国家司法考试全部课程,九月份,参加了国家司法考试,虽然败北但我不放弃学习,继续努力,这为我能做好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奠定坚实的法律专业基础,通过学习,增强了思想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增强了大局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能力。

二、业务工作方面做骨干当尖兵

二0__年,我主抓普法依法治理及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和“148”法律服务工作。一年来,我时刻牢记党员的标准,大胆探索,创设多种法律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形式,不断开创兴隆台区法治工作新局面,服务大局,为我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1、以点带面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二0__年,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我能抓重点、抓骨干,以点带面;抓弱点、树典型,以强带弱。普法工作中,我以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员工、流动人口为普法的重点人群,以不同人群为特点选出不同内容,开展全年系统普法教育。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普法中,我主要以《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为内容,分阶段地进行培训、辅导、考试,十一月,我与政府法制办同行联合对全区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行政执法考试,考试合格发证上岗。严格地约束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对于青少年普法教育,继续落实《兴隆台区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工作管理办法》,我担任区小、翰新小学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初、末到学校为学生上法制课;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企业,不同时期开展不同内容的法律宣传活动,年初,开展《税法》宣传,年中,开展《企业法》、《公司法》宣传。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宣传活动。

2、法律进社区惠及千万家

几年来,按照司法部关于“法律进社区”“四个一”的要求,制定、贯彻落实了我区“法律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做到图书进社区,法律宣传进社区,法律服务进社区,在街道社区建立法律志愿者队伍,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法制广场活动,九月,在锦采街道开展了法制广场活动,为居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让法律进村、进社、入企、入校,做到家喻户晓;十二月,“送法下乡”活动,为村民送去图书和法律服务,现场免费为群众办理公证;在两节群众购物高峰期,我带领法宣同事与物价局一同在兴隆大厦门前宣传物价法;按照“四民主两公开”原则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开展11

1工程,在裴家、赵家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基础上再创两个民主法制示范村。近几年,人们对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愈来愈显现出来,我带领法宣股同事参与了税法、物价法、土地法等相关专业法的宣传。四月,我参与了市节水办进行了《水法》宣传,并在全市进行“节水之家”评比活动,带动全体市民节约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法律进社区是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大亮点,十月,在振兴街道世纪社区举办了全市法律进社区调研会,九个街道社区作了经验介绍,与会交流。受到市局领导好评。

3、开展法律服务做好维权工作

二0__年,为了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我带领法援同事统一使用全国法律援助业务统一格式文书,规范了法律援助信息、统计和档案工作;《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三周年之际,我带领法宣股同事举办了大型宣传活动;开展“法律援助一条街”活动;举办了街道、社区司法工作者学习《法律援助条例》培训班;向应受援人员发放法律援助卡;建立法律援助咨询网站();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在学校青少年法律援助站设维权岗,积极参与团市委举办的青少年维权活动,十月,被评为市级青少年维权先进单位,现正申报省级先进维权岗;积极参与妇、儿两纲十年规划中期评估活动,用法律维护妇女的合法权利。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五十二件,收到良好社会效益;我带领法援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了法律援助理论研究,全年在市局以上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四篇;我组织协调“六部”、十八个街道开展法援工作,使法援工作再上新台阶,一直站在全市最前列。

4、介入服务大局

第6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今年团区委员会在1区委和团市委的领导下,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志愿奥运 和谐先锋”的主题,引导全区青少年牢固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为确保此项活动顺利开展,团区委按照团中央、团市委《关于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的意见》精神,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并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最终制定了切合我区青少年思想实际的工作方案,印发了《关于印发“青春共建和谐社区”主题活动方案的通知》。在团区委全会上发出了“青春共建和谐社区”的倡议,并向基层团干部详细讲解、认真部署“青春\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青年共建促和谐”、“青年文化促和谐”、“青年卫生促和谐”、“青年法律促和谐”和“青年服务促和谐”的工作载体。在动员会上,区委提出明确要求:全区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在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上下功夫;在安排部署上下功夫;在活动重点环节上下功夫;在活动保障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发动、组织环节、方法措施等方面做实、做细,真正达到预期目的、体现活动效果。

 

二、突出主题、贴近实际,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为了突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团区委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以确保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一)认真做好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为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积累经验、储备人才。

 

1.积极开展赛会志愿者招募和宣传工作。在团市委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区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团区委的精心筹备,开展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招募工作启动后,团区委分别在全区多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和一些大中电器商城门前设立了区级招募工作宣传咨询站点,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区政府网站上开展宣传报名。

2.积极开展奥运会志愿者公益实践活动。团区委积极组织开展“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共建交通文明志愿活动,先后组织青年志愿者1400人次在我区重要路段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累计提供志愿服务上千小时。为配合公交IC一卡通启用,团区委还组织1500名青年志愿者在我区83个二类公交站点广泛开展了维护站台乘车秩序、宣传一卡通使用注意事项、引导乘客有序刷卡乘车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者们热情的服务,我区的交通秩序更加有序、和谐。

(二)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贡献

1.深化学雷锋“综合包户”品牌活动

 

团区委不断深化共青团组织坚持23年开展的学雷锋“综合包户”活动。首先是服务对象的拓宽。从最初的服务孤寡病残人、军烈属,到逐渐把老“综包”服务队员、特困家庭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离休老干部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纳入服务体系;其次是服务队伍的壮大。从最初的以系统团组织团员青年为主逐步发展为包括驻区单位团员青年、“区校共建”高校大学生、驻区武警、非公企业团员青年、社区青少年、社会招募志愿者等多元化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第三是服务内容的拓展。从最初的帮助“综包”对象买煤、买菜、打扫卫生、料理家务,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逐渐到精神慰藉,以及根据“综包”服务对象的根本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卫生、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3年来参与这项活动的1青年、少先队员累计达50000多人,以团组织为核心先后有6000多支学雷锋“综合包户”志愿服务队活跃于1区的街巷社区,为2000多户困难群众送去帮助和服务,学雷锋“综合包户”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

 

2.加大对社区内各类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爱心助学活动。积极宣传和发动1青年志愿者关注我区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爱心手牵手——安利助学计划”、“践行荣辱观,爱心助成长”、“交纳特别团队费”、“希望之星(1+1)奖学金”、“学子阳光助学金”、“爱心基金”、“农民工子女助学金”等活动和项目,全年,共向537名学生发放各类助学金几十万元。

 

广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组织各街道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残疾人家庭,开展“温暖童心——关爱残疾儿童”活动,近年来共扶助我区96户残疾儿童家庭,扶助金额39000元;开展“迎奥运手拉手志愿者爱心助残行动”,百名青年志愿者深入全区5个社区居委会残疾人温馨家园,为50户残疾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进一步探索志愿助残服务的长效机制,营造了残健互助、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3.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社区公共事务发展

 

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每年组织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我区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谐社区建设调研、奥运知识宣讲、社区教英语、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等志愿服务,在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中增长才干。

 

促进青少年维权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注重发挥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的作用,参与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开展“为了明天——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中刑释解教和缓刑、假释少年进行帮教转化、心理咨询;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部门的作用,广泛开展青少年禁毒教育、未成年人远离香烟、“青春红丝带”——预防艾滋病、防灾避险培训等社区公益性自护教育;充分发挥中小学校法制校长的作用,开展“社区普法大课堂”、“模拟法庭进社区”等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团志愿者的作用,为社区未成年人和青年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讲座。

 

服务青年就业。联合市、区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开展“青春文明促就业”工作,以区域内各级共青团组织为主力,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以社区失业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托市、区、街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区青年就业情况调研,定期举办青年就业培训班,建立失业青年跟踪服务体系,在街道团工委建立失业青年档案,动态掌握失业青年情况,尝试创办青年网上就业家园,举办失业青年专场招聘会,今年的招聘会共提供工种108个,工作岗位670个,1250人参加了招聘会,达成意向成功岗位410个,团区委被评为2005年1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三、加强管理、完善机制,确保活动向纵深发展

 

逐步完善区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团区委负责全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政策支持、工作指导、组织管理、大型活动的开展以及青年志愿者培训;街道团工委总体统筹辖区内青年志愿服务事务,负责地区青年志愿者的招募、编队、管理、培训以及开展地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社区成立青年志愿者工作站,协助街道团工委管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事务,了解社区需求,服务社区建设;各行业、系统团组织成立青年专业志愿服务队,负责管理本系统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探索实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采取自愿报名为基础、项目招募和活动招募为主的志愿者招募方式,广泛开展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强化基层作为联系和发展志愿者的基础性作用,方便志愿者就近报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天桥街道具有良好的志愿者工作基础,从成立邻里互助协会到建立社区志愿者之家,逐步推行由街道统筹、以社区为单位的志愿者注册制度,实施分类管理,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

 

第7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 社区老年服务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我国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10%,正式踏入了老 年型社会的门槛。从老龄化的特点来看,我国的老龄化速度 快而且是未富先老。另外,中国在迅速老龄化的同时伴随着 迅速高龄化。日趋加深的老龄化给中国的传统养老体系带 来了严峻的挑战。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使老年人在生 活服务、健康护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增加,社会的养 老负担加重。原有的老年照顾体系在规模和水平上显得很 不适应。与此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人们在生活中遇 到困难时,往往更依赖家庭成员来解决。但家庭规模逐渐小 型化和空巢独居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使老人们虽然能够在 经济上得到子女的资助,却很难在家庭成员中得到充分的 照顾。为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家庭养老 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是发展趋势。社区老年服务是拓展养 老服务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一、社区老年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适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 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开展社区 服务事业,主要针对社区中的各类弱势群体开展便民利民 服务。其中,为满足老年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社区老年服务 是社区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年的发展历程使社区老 年服务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老年服务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发展迅速,

首先,根据老年人不同的特殊需求,各地广泛开展了多 种形式的为老服务。在传统的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基础 上创新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如由街道选派养护员 到老人家中提供生活、卫生、保健服务的居家养老:为空巢 独居老人配管家,提供全方面服务的暖巢行动以及朝至夕 归,提供日间护理照顾的社区托老所,等等。为全面提高老 年人生活质量而提供的专业咨询和情感援助,具体包括:文 化娱乐,由社区老年学校开设绘画、书法、保健等科目,老年 人可以在这里实现知识的更新与充实,丰富老年人的精神 生活;权益保护与法律咨询,由社区出面帮助老年人解决家 庭生活、经济、再就业等方面的纠纷,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 益;再就业服务,开发老年人的社会角色,拓展社会参与,如 吸收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或帮助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健康 老人发挥余热等。

其次,为了营造良好的社区活动空间,2001年6月“全 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正式启动(简称“星光计 划”),由国家民政部直接推动。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城市社区 的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的建设,如托老所、老年 活动室等各种老年服务机构以及对社区进行方便老年人的 无障碍建设。截至2004年6月,“星光计划”圆满结束,全国 城乡共新建和改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2490个,投入134, 85亿元。全国5902个街道建成老年福利设施的有4534个, 占全部街道的72.86%。

社区老年服务日益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系统化的社 会服务体系。但是社区老年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 段,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首先。政府几乎包揽 了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事务,承担了直接从事社区服务 的职能。政府在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背 负了极高的风险和成本,客观上抑制了社区居民和社会组 织的广泛参与。同时,社区老年服务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行政色彩浓厚,其发展程度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在政府 重视地区投入大,社区老年服务发展得比较好,相反则比较 落后。其次,在服务内容和供给量上还存在缺口。相对于老 人们的实际需求而言,服务还有差距,突出体现在医疗保健 和康复护理上。再次,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1998 年全国110万个社区服务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只占10%, 专业管理人员仅为6%,实践中直接从事各种服务的人员主 要是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家庭主妇等。人员的素质 不高影响了服务质量。服务的功能也未能充分发挥。

二、实现社区老年服务的新发展

(一)理顺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 念和方法

首先,发展社区老年服务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但政府的 作用仅限于倡导、扶持和监督,即关注老年问题,倡导和发 起为老服务:提供足够的财政投入以及对服务质量进行检 查和监督。其次,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之下,社区要发挥主 体作用。一方面,群众参与是社区服务发展的内在动力,要 形成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局面。开展社区范围内的自助与 互助服务。不依赖政府,不等待外援,即使是经济落后的地 区也可以结合本社区的现有资源和居民需要,开展不同层 次的自我服务项目。另一方面,社区老年服务要引入社会工 作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 下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开展的助人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 工作的融合有利于社区服务朝着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发 展。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如上海市 民政局在社区服务机构中设置了专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 浦东新区也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做法。在社区老年服务 中,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专 业服务,具体如倡导、中介、咨询等服务。倡导就是社会工作 者通过评估老年人的社会需求,针对目前为老服务存在的 缺陷,倡导和设计各种必需和急需的服务项目,指导和帮助 社区建立服务组织和服务机制。中介服务是建立信息平台, 实现养老服务与养老需求的有机整合。使老年人能够及时 详细地了解关于服务项目的各种信息,合理地选择自己希 望得到的帮助和服务。咨询服务涉及面比较广,如医疗咨询 就是要告知目前的医疗状况,协助老年人寻求治疗方案、住 院方案。健康咨询是协助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各种 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为老人提供直接服务。 另外还有法律咨询以及情感咨询,等等。

(二)充实医疗卫生服务

在各种老年问题中,老年健康问题最为重要。由于肌体 的衰老,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的比率上升,2000年城市老 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67.3%。199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老 年人在60岁以后的寿命中有60%-80%的时间是在带有各 种慢性病的状态下度过的。慢性病的难愈性造成老年人对 医疗资源的持续消耗和对医疗护理服务的依赖,但是老年 人的收入水平低限制了其获得充分足够的医疗服务。据统 计,城市中有15.7%的老年人要由自己负担医疗费用。许多 老人由于经济困难该住院而未住院或是病未愈就出院, 1998年这样的老人占到了60.09%。规模日渐庞大的老年人 医疗和康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医院来承担。积极开拓社区 老年服务的医疗保健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 可有以下形式:

1 以医助养。由社区服务机构出面与社区附近的医疗机 构签署协议,医院定期选派医生和护理人员到社区为老人 提供健康咨询、检查诊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为老年人建立 健康档案,预防慢性病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

2 开设家庭病床。由卫生部门和政府部门合作培训合格 的家庭护理员,照顾因病卧床不起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以及为病危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3 开展社区护理互助。许多医护工作不一定要通过住院 或由医院的医护人员来执行。一些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完全 可以充分发挥社区的人力资源优势,由社区培训的护理员 来承担。如由社区选派家庭护理员或由具有医护专业知识 的年轻老人来照顾老人等。

第8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1、妇女加强典型示范。一是要围绕十七大精神和全国妇女十大、省妇女十一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重点抓好全县城乡各行各业妇女重大典型的培树、宣传报道,力争向全社会推出一批有时代特色、有社会影响、有突出业绩的妇女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这些典型的宣传示范,在广大妇女中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广大妇女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创业发展。二是开展妇女迎奥运、学礼仪、讲文明活动,在20*年“三八”节全面启动全县妇女迎奥运、学礼仪、讲文明系列活动,提高广大妇女的文明素质。

2、加强教育宣传。一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活动。将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作为20*年工作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全面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会议、专题讲座、广播报栏等多种宣传工具和阵地,把十七大精神传达到全县广大妇女群众之中。通过邀请有关领导举办十七大精神主题报告会、召开“妇女学习十七大,创新致富奔小康”座谈会、妇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征文比赛等形式营造城乡妇女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同时要以十七大精神全面指导新时期妇联工作实践,使妇联工作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进程中,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

3、加强培训引导。大力实施妇女素质培训工程,按照“市场引导、需训结合、供需对接”的原则,创办*县妇女培训学校,根据城乡妇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着力抓好妇女转移就业、妇女职业技能、新型女农民、创业女能人的培训。

(二)实施妇女创业致富行动,促进妇女与经济和谐发展

1、推动城乡妇女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

认真落实县政府《*县发展来料加工业若干意见》,利用妇女组织的网络优势,为企业在农村、社区建立和发展来料加工点牵线搭桥,帮助社区、农村妇女寻找拓展来料加工业务渠道。深入开展“勤劳致富奔小康,来料加工显身手”系列活动,打造我县来料加工品牌,建成一批示范加工基地和加工点,完善来料加工行业协会工作制度,为经纪人创造共享信息、互助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来料加工业,扩大辐射面,帮助更多的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与创业。

本文来自

加强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建设,以市场引导为主和行政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引导筛选出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的经纪人,在技术培训、宣传动员、市场对接、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她们交流信息、拓展业务、提升管理能力搭建平台;通过评选表彰来料加工“十强”加工点和“十强”经纪人等载体,激励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建立一套诚信经纪人或优秀经纪人的评估机制,形成核心竞争力。动员更多妇女参与来料加工,特别是关注贫困妇女、移民妇女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妇女的加入,以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为手段,加强来料加工人员各类技能与质量意识的培训,打造一支技术全面、熟练、重质量、守信用、较为稳定的加工者队伍。

积极拓展货源,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省内、外市场,发挥我们的区域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优势,抢占各地市场,20*年重点发展温州、义乌、宁波等地的客户。不断拓展业务种类,提高加工技能,积极引导各乡镇确立各自区域特色,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加工基地。改变单纯手工加工为主的格局,建立机器加工点或加工企业,拓展加工领域,丰富加工种类。

2、引领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发展新农业

一是依托妇女三级科普网络,组织开展农村妇女科技传递活动,通过“送信息、送文化、送科技、送培训、送法律”等活动,为农村妇女送去创业的金点子、好主意、新思路,拓展其视野,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及水平。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素质,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二是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引导妇女建立现代农业的质量品牌意识,争取创立自己产品的商标品牌,努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是推广妇女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妇女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和扶持。充分利用*的自然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妇女合作社经济和“农家乐”“渔家乐”经济,引导妇女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让农村妇女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四是做好农村妇女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工作,为农村妇女发展生产提供服务。

3、培育妇女能人带动共同致富。

着重抓好三支队伍,即抓好女企业家队伍,引导她们自主创新、科学管理、提升档次、扩大规模,充分发挥她们对农村的协作帮扶作用;抓好农村妇女创业带头人队伍,提高她们的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辐射周边妇女共同致富;抓好女“村官”队伍,积极介入县第八届村党支部换届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浙江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女性在村两委中的比例。及时举办女村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培训班,增强她们引领农村妇女建设和谐文明新家园的本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4、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要创新“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积极探索“巾帼文明示范社区”、“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一岗带数岗”、“岗岗联创”、“岗村联创”等工作,形成资源共享、岗村联动的良好氛围。要提升创建质量和创建档次,做到动与静结合,制度建设与开展活动结合,确定目标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示范与辐射结合,把“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成学习岗、建功岗、奉献岗、形象岗。

(三)实施平安家园建设行动,构筑社会和谐细胞。

加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平安家庭建设,是新时期彰显妇联工作特色重要的平台和有效抓手。一是树立宣传平安家庭典型,评比表彰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先进组织和家庭;二是开展“平安社区行”活动,组成法律专家团,深入全县各个社区,通过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平安家庭千人签名、发倡议书、平安家庭图片展等形式,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逐步深入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适时召开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三是继续加大扶助大龄青年成家立业工作力度。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大龄青年自身素质、改善外来女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为抓手,努力为农村大龄青年成家立业创造良好条件。四是推动维权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宣传发动法律工作者、律师、政法大学生等热心人员参与为妇女和家庭提供维权服务的志愿活动,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水平;五是以教育促平安,继续深化“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宣传实践,继续拓展家长学校领域,将家庭教育的重点转向农村,普及农村家庭的家教知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六一”庆祝活动。以健康求平安,把防毒防艾宣传作为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妇女儿童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杜绝对青少年、对家庭的危害,县妇联将组织一次家庭防止艾滋病的知识竞赛。

(四)实施妇儿发展行动,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20*年“十一五”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实施,要努力实现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职能的转变,即由通过监测检查推进重点指标的实现,转变为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重点指标的进步。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1、积极推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在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事项目上,对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确定的10项实事化项目,要协调有关方面,进一步明确责职,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协调沟通和督促检查,促进实事项目的真正落实。

2、努力促进不同妇女群体的和谐发展。要关注女性人才的成长,通过联谊、交流等活动,促进女女性人才全面和谐发展。要重视女知识分子、女企业家、女公务员及新社会阶层女性群体的发展,积极推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要切实关注困难妇女儿童,充分利用“双百结对”、“岗村共建”等载体帮助贫困妇女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资助贫困儿童入学,为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在推进不同妇女群体和谐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

3、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妇女维权网络,建设大维权的工作格局。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热点、难点的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办法。继续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居民解疑释难。热情认真调处好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高效、快速的法律帮助与服务。配合“110”指挥中心,及时解救受害妇女儿童,认真处理好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本文来自

(五)实施妇女组织创优行动,推进妇女工作新跨越。

第9篇: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方案范文

1 基本情况

中心建筑面积7 616 m2,占地面积10 253 m2,核定床位50张(涵盖舒缓疗护床位10张),下设2个医疗服务站、1个村卫生室。中心坐落于三林世博家园东北角,紧邻北蔡镇,服务范围为5 km2,肩负着辖区内5.2万居民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计划免疫、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康复“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全科、中医科、口腔防治室、预防保健科、临终关怀科、临床心理科及5个医技科室。

近年来,中心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健康促进示范单位”、“上海市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集体”和全国“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殊荣的获得离不开医务人员的辛劳付出,中心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工作者们,他们是愿做患者“人生最后一公里拐杖”的全国舒缓疗护工作先进个人、新区十佳杰出青年蒋申贞;以“平凡的脚步”走着医改“伟大行程”的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徐高洁;为社区护理,尤其是老年护理、舒缓疗护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第二届“左英护理”提名奖刘颖颜以及2016年上海市舒缓疗护先进个人,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主任医师刘荣辉等。

中心秉承“以人为本、关爱为怀、精中融西、兴院惠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仁者爱人、和谐共谦、精研医术、诚实守信”的医院文化,希望更好地守卫社区居民健康的“大门”。

2 中心临终关怀工作开展情况介绍

为落实《2012年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沪府办发(2012)6号]和《关于做好2012年市政府实事临终关怀项目的通知》[沪卫基层(2012)10号]的文件精神,作为全市18家临终关怀试点单位之一的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浦东新区红十字会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6月注册临终关怀科,2012年10月科室正式运行。

中心的临终关怀科建筑面积350 O,设有临终关怀科门诊及临终关怀病区,临终关怀科门诊共30 O,临终关怀病区设3个功能区,分别为生活辅助区、服务区和管理区。病室3间共10张病床,关怀室1间共1张病床,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活动室、谈心室(评估室)、关怀室、家属陪伴室、医务人员办公室、配膳室和沐浴室各1间。

2 . 1 合理布局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临终关怀科在装修装饰上充分体现了临终关怀的特色。科室布局紧凑,合理设置临终关怀三大功能分区,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临终关怀的温馨特点和卫生要求。

病房装饰注重环境建设,通过内部装饰和宣传传播临终关怀知识,介绍临终关怀方法,体现朴素、温馨、幽静的服务特点,营造良好的临终关怀教育氛围。

科学设计人流和物流通道,合理确定进口和出口路线,走廊宽畅;病区设置电梯,病房走道符合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有扶手、栏杆;楼梯、走道及浴厕使用防滑地板,并有防滑措施。

2 . 2 就诊流程合理,隐私保护措施完善

就诊时临终关怀科医生会介绍临终关怀的内容和服务方式,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是否符合收治标准。有床位时临终关怀科工作人员会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电话联系,约定办理住院手续。中心的居家舒缓服务对象榫幼诒鞠角内、具有上海户籍或上海居住证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依据中心预防保健科肿瘤防治网提供的患者名单,居家舒缓人员还会上门征求家属意见(家属知情同意书),了解患者病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及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评分。居家临终关怀服务为符合居家临终关怀条件的癌症晚期患者上门提供基础性医疗服务,包括上门查房、了解病情、进行疼痛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和提供镇痛药物,并对家属的护理进行指导和心理支持。

2 . 3 转介制度完善,实现全程无缝管理

中心与上级医院之间建立了临终关怀转介制度,对恶性肿瘤患者实行全程无缝管理,通过肿瘤卡和卡式评分法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转介、居家和住院临终关怀双向转介制度。

规范转介转诊服务,如遇有疑难、急重症或受条件限制需要转上级医疗机构诊疗的患者,家庭医生及时为契约家庭成员提供转诊网络内医学专科各级专家的转介、转诊服务,让契约家庭享受到快捷、方便、专业的就诊及健康保健服务。

2 . 4 团队人员配置合理,照护能力出众

临终关怀科配备科主任1名、护士长1名、获得上海市临终关怀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执业医师6名和执业护士5名。临终关怀科由不同学科相互整合,团队人员由临终关怀科医生、临终关怀科护士、心理咨询师、心理护理师、营养师、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临终关怀科护理员等组成。

2 . 5 试点示范效应突出,特色工作赢得各方好评

中心先后选派7名医生和8名护士参加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和上海市临终关怀岗位培训,并选派业务骨干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芬兰、加拿大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培训;2014―2016年,中心作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上海市临终关怀岗位培训临床实习基地开展了实习培训;2014―2015年参与对浦东新区第二批临终关怀13家单位医护人员的培训;同期对上海交大护理学院见习生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志愿者进行了临终关怀知识培训,并与社会组织合作培训临终关怀社会志愿者60名。

通过连续3年参加上海市临终关怀岗位职业资格培训,中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带教老师,蒋申贞被聘为浦东新区临终关怀质控组成员;总护士长刘颖颜受邀分别在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上海市医院协会、上海市护理学会等主办的国家级一类继续教育“社区老年护理新进展研修班”、“社区护理科研能力建设学习班”上进行了“社区临终关怀的进展与实践”授课,并受邀在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中国社区健康联盟护理中心主办的“医养结合与护理适宜技术”培训班上进行“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授课;主任医师刘荣辉参加国家级一类继续教育项目―社区临终关怀新进展和适宜技术并进行“癌症疼痛与护理”授课,同时受邀担任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抗癌协会第一届姑息治疗年会大会顾问。

2 . 6 科研常抓不懈,创新驱动发展前进

中心临终关怀科在临终关怀事业上努力工作,不断开拓和总结工作经验,展示工作硕果。近几年科室医务人员发表了医学论文3篇,课题立项3项;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系列教材“社区护理”临终关怀章节、《上海市社区安宁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和《2012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及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试点单位现状与政策研究》。中心的“舒缓爱心家园―亲善之家社区临终关怀服务建设”科技创新项目荣获2013年浦东新区总工会“先进操作法”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