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弗洛伊德名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弗洛伊德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弗洛伊德名言

第1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关键词] 《廊桥遗梦》;本我;超我;爱情

《廊桥遗梦》是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1995年发行的一部社会,被评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十部影片”之一。剧中罗伯特是一位摄影艺术家,孑然一身,四处漂泊,在去一个小镇拍摄一座“顶上有盖”的廊桥的时候遇见了善解人意的农夫之妻弗朗西丝卡。他们虽然只是短暂的交往,但是却发现彼此正是自己一直在找寻的、可以真正理解自己的灵魂伴侣,两颗心逐渐靠拢,交融为一。他们虽然只是一起度过了短短的四天,弗朗西丝卡为了家庭的责任未能与罗伯特远行,而罗伯特也没有再来打扰她的生活,但是彼此却拿自己的后半生思念着对方。“尽管时间永远不会是真爱的障碍,因为在真爱面前时间是永恒的”,(郑敏,2009)但是“这么确切的爱,一辈子只有一次”还是让读者潸然泪下。这本是一部涉及婚外情的伦理道德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多年以后通过女主人公的子女阅读母亲逝世后留下的书信和笔记,时光交错,恍若隔世,读者不仅为女主人公的爱情欷歔不已,更为她为了责任和家庭的稳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而潸然泪下。同时,也让正面临着婚姻危机的子女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

一、性本能的萌发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两大基本本能:爱及生存本能即生本能,包括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攻击与破坏本能即死本能。同时,弗洛伊德也研究过无意识,即不能够被意识到的信息的储存处,人可能在不了解原因或者不确定原因的时候做出某种行为。性本能是个体无意识里的本能冲动,也是爱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电影里对弗朗西丝卡性萌动的表现有多个镜头,同时也是表现她内心深处的自我。偷偷地关注着罗伯特在窗外擦澡,罗伯特充满雄性的肌肉让她良久地注视,然后转过身给自己戴好了耳环,这可以说是潜意识里的流露。相识第一晚罗伯特走后,弗朗西丝卡百无聊赖地合上书,摘下眼镜,手轻轻地抚摸着脸,孤寂地摇着椅子,然后走到窗边,敞开睡衣,迎着夏日晚风。然后走进房间关注着自己的。瞬间她写下“白蛾舞动翅膀时若想晚餐,今晚收工后来,随时皆可”的邀请,并且连夜驱车去张贴在廊桥上。要去廊桥与罗伯特约会之前专程去买了一件低胸的时装,当晚与罗伯特回到她家之后,在罗伯特洗澡的地方,弗朗西丝卡浮想联翩,然后穿着低胸的连衣裙出来,把她的性意识推向了。

二、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弗洛伊德对于人格结构进行分析的时候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在《自我与本我》(林尘等译,2011)一书中他有过详尽的介绍:“本我包含要求得到满足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它按照快乐的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按照现实原则行事,监督本我的动静。”对于本我与自我,弗洛伊德有这样的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弗洛伊德有句名言:“自我像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着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最高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在现实生活中,超我与本我经常发生矛盾,本我想做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自我受到现实原则的支配,调节本我冲动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在本电影中女主人公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意大利出生的怀着少女梦想的弗朗西丝卡来到闭塞、民风淳朴的乡村,正如她自己所说:“这儿很安静,邻居们都很友好……车子可以不用上锁,孩子们不用担心走失,但是这不是我少女时代的梦想”。当罗伯特问她结婚多少年了,她回答不上来,扳着指头算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只是说“很久了”。可以想象,她早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但是她内心深处还是渴望激情、渴望变化、充满幻想。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喜欢叶慈的诗词,当罗伯特谈到“月亮的银色苹果,太阳的金色苹果”时,她仿佛找到了知音,回应道:“这是叶慈的《流浪的安格斯之歌》吧?” 这时罗伯特说:“叶慈写了些好诗,对吧?写实、简洁、感性、充满美感魔力和我爱尔兰血统相呼应。”对于弗朗西丝卡来说,这就是灵魂的伴侣,少女时代的梦想。同时,在第一次陪罗伯特去廊桥的路上,当罗伯特想收听一个电台的节目无法调频时,她能准确地说出调频的赫兹,这都说明她是渴望变化的,她是希望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我们可以从第一晚她与罗伯特的谈话看出弗朗西丝卡本我的变化。

弗朗西丝卡由最初邀请罗伯特到家来喝一杯冰茶到留下他一起用餐,她的本我一直处于优势状态,针对罗伯特学识渊博,能与她谈论诗歌,人生;罗伯特说:“不管怎样,我了解你的感受!”对于罗伯特的体贴,她已经不能自拔了。接着她偷窥罗伯特的擦澡,口中喃喃自语:“真荒唐!”但另一方面,还是情不自禁地久久地凝视。由“真荒唐!”可以看出她本我与超我的斗争,一个有夫之妇留一个陌生的男人一起吃饭还偷窥他擦澡,这本来已经大逆不道了,但是本我还是超越了超我,处于上风。接着罗伯特与她一起择菜做饭,她也欣然接受,当罗伯特去车上取啤酒的时候,她喃喃自语到“真好!”由“真荒唐!”到“真好!”之间的巨大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真荒唐!”本我与超我之间还在龙争虎斗的话,那么此时“真好!”已经反映出弗朗西丝卡已经完全服从于自己内心的渴望,本我已经处于绝对的上风,超我已经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

当他们散步回来,弗朗西丝卡在魂不守舍地洗着碗的时候,本我与超我的斗争又开始了,罗伯特看出了端倪,安慰她:“我们没做什么错事,你可以告诉孩子们!”第二天晚上的谈话显示弗朗西丝卡本我超我的变化。

第二天晚上的谈话可以看出弗朗西丝卡对伦理,也即是对超我的看法。“你离婚不后悔吗?”“人活着怎么可以如此任性啊!”“成家和催眠是两回事!”尤其是后来果决地说不愿意离开自己的丈夫。这些都说明弗朗西丝卡对超我的把握。她也深知“爱情的背后是责任和义务,也许生活中需要亮色和浪漫的点缀,也许需要激情和理想的渲染,但种种美丽不过是现实生活的镜中月、水中花,可望而不可即”。(黄仕忠,2000)她一方面爱着罗伯特,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伦理道德和主流价值她还是坚守的,超我压缩了本我的渴望。

在目送走罗伯特之后,她心烦意乱地合上书籍,然后敞开睡衣让晚风吹拂,回到房间欣赏自己的身体,瞬间写下叶慈的诗句邀请罗伯特,义无反顾地把便条贴在廊桥上,她的本我又占据了上风,她对罗伯特的渴望又跃然纸上。

罗伯特在咖啡馆喝咖啡的时候,知道镇上传递小道消息的能力,他给她电话问是否见面合适,她经过不到两秒钟的心理冲突,果断地说:“不,我想看你工作,我不担心闲话!”她犹豫过,说明超我在影响她,但是她身上有某种东西在主宰着她,她甘愿冒着有流言飞语的危险去见他,只是本我又一次战胜了超我。

从廊桥相约回来以后,有镜头表现罗伯特在洗澡,弗朗西丝卡在门外徘徊,能听见里面洗澡水流的哗哗声,罗伯特的衣服放在床上,她拿起他的衣服,闻了闻,这是非常明显的本我符号,床本是非常明显的性符号,表明弗朗西丝卡完全袒露出了自我,此时的她,已经完全没有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她拿起他的衣服那么自然,她热爱罗伯特的深情也淋漓尽致。到她自己进入浴室洗澡的时候,有一大段弗朗西丝卡的旁白:“我知道他几分钟前还在这里,在这里,水曾从他的身体流下,我觉得这个十分人,罗伯特的一切似乎都能我。”这一段独白是对弗朗西丝卡本我的真实显现,洗浴完毕,她穿着低胸的连衣裙,在超我缺席的情况下,她已经完全服从了自己内心的渴望。

本我与超我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雨中。弗朗西丝卡和丈夫理查德进城买东西,正是大雨滂沱,浓雾弥漫。她先一个人回到驾驶室,罗伯特的车就停在不远处,罗伯特从车里出来,站在雨中,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他望着她,不发一言,这种默默的注视,表达出罗伯特的千言万语,他转身上车,走在理查德夫妇的车的前面,在红灯口,她看见罗伯特把她送给他的项链挂在后视镜上。从那一刻起,她的心如惊涛巨浪,不能平静,本我和超我进行着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大决战。她的右手紧握车把,手掌在旋转,用力却缓慢地扭动,车把好似千斤重,深刻地展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纠结,一方面,本我的她想让她冲出驾驶室朝他飞奔而去,为了爱,为了“这么确定的爱,一辈子只有一次”,朝他飞奔而去,而另一方面,超我的她要求她不能破坏这个家庭,丈夫是个“一辈子没伤害过别人的”好人,“孩子们已经大了,要开始体会爱情的奥妙,然后与另外一个人一起生活”,不能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车把的旋转代表着本我的暂时取胜,但是车门终究未开代表着超我的决心,这种排山倒海般的决斗不仅冲击着她的神经,也冲击着观众的心,把电影推向了。绿灯亮了,罗伯特的车左转而去,她和理查德的车笔直而行,暗示了他们终将走向两个方向。

三、结 语

《廊桥遗梦》以其对中年人家庭和感情的细腻刻画而蜚声国际。影片中尽管体现了婚外情和家庭、真爱与责任之间的徘徊,但是最后女主人公的选择仍然还是维护了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这也是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原因之所在。女主人公再三抉择后,对家庭的责任感占据了上风,剧中结尾她的一对儿女也深受感动,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婚姻。罗伯特也是伟大的,寻找半生受尽磨难的知心爱人终于找到了,却又失去了,“我们为他的遭遇不胜悲悯,在潸然泪下之时我们看到真与善的闪光,领略到一种庄严的美”。(沈婉芳,2000)因为爱她而理解并尊重她的选择,从此把思念给予对方,这种牺牲与坚韧折射出人性中的崇高和伟大之处,正如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奴斯所指出:“崇高有很多来源,其中之一就是‘强烈而激烈的情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1980)这部影片的魅力不仅在于对人性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探索,也在于演员对主人公情感和心理变化的出色把握。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黄仕忠.婚变、道德与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 自我与本我[M].林尘,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 沈婉芳.论《廊桥遗梦》的共同美感[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03).

第2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世界名言录》

2、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世界名言录》

3、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4、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5、人一旦觉悟,就会放弃追寻身外之物,而开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6、一个人没有学问,就跟一条牛没有区别,不是带上轭架,便是给人宰了吃肉,它还尽摇晃尾巴。——高尔基《人间》

7、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8、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塞涅卡

9、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雨果《海上劳工》

10、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戏剧集》

11、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2、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13、在学问上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这真理一步。——托尔斯泰

14、人,就像钉子一样,一旦失去了方向,开始向阻力屈身,那么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兰道

15、磨灭一切事物,唯独恩德,时间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大。——拉柏雷

16、青春一经“典当”,永不再赎。

17、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18、学问是光明。——高尔基《沦落的人们》

19、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越臻完善。——高尔基《世界名言录》

19、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第3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关键词:镜像阶段;女性主义;超越

拉康在人出生的过早性(尚早性)中寻求“镜像阶段”,论述了主体在镜像中发现自己,并通过镜像阶段修复自己的统一性。他提出镜像亦是人与自我、与他人疏离的关键。主体在争夺主导权的斗争中,与他人一起被构成了。在对拉康镜像阶段的剖析与扬弃中,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提出了“女性话语”“他者并非地狱”等创造性的论点。可以说,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为女性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精神灵感。

一、镜像阶段

拉康将镜像阶段定义为:通过我认同处在我之外部的镜中形象,把我自身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肯定的形象过程。根据拉康的理论,主体在镜像阶段体验到只能将自己还原到外部的他人之中。它将我们导入这样—种关系中,即“我”在成为自己本身之际认同的对手其实并非自己,而是他者,我为了成为真正的自己而必须舍弃自己本身,主体因此在自己内部刻上自己和他者这一互相矛盾的本源性裂痕,陷入了“我是他者”的状况中。

在镜像阶段中,“他者”的影响非常重要,可以说对他者的认知、理解与摆脱是主体获得自身统一性的关键,也是两性本质上求得平等的关键。但在解决“我是他者”的这一状态时,两性遇到了不同的境况。男性拒绝认同母亲,转向了对与自己生理结构相同的父亲,通过对父亲的认同,获得主体性与个性,并内化传统秩序,社会角色以及话语权力。而女性则被迫强制地纳入这一象征秩序,因为她得到的是父权制下的语言、法律与思维逻辑,而这些并不能代表女性。总体来说,每一个社会都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符号、角色和仪式来制约的,这些被拉康称之为象征秩序。象征秩序大部分等同于父权制社会的运行秩序。父权制社会中,为维持统一性与理性中心,其建构了两性以及一系列的社会角色,并让阳性语言占据垄断地位。该话语体系的建构目的是维持男权统治,压迫妇女,消解她们作为个体与群体的力量。在这样的语言中,女性是不可知的存在,是神秘的“无”。

二、后现代女性主义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超越

正如后现代思潮对理性、真理、同一性和规定性的解构,后现代女性主义继承了后现代思潮的批判特征,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父权中心以及理性中所体现的同一性。

1.对同一性思想的批判

在镜像阶段中重要的他者最终指向了父亲,妇女是被抛弃的暗无天日的他者。对于拉康而言,想象期是一个监狱,在这里,自我被虚幻的形象所俘获。只有成功过渡俄狄浦斯情节阶段后,男孩从想象期解放出来,进入象征秩序,从而得到了语言与自我。而女性不能完全解决俄狄浦斯情节,只能留在想象期内,在这里,妇女受到象征秩序的压迫,并由于语言的专断性,而只能保持缄默。

关于女性对镜像阶段的超越,后现代女性主义者伊丽格瑞与拉康有着不一样的解释。伊丽格瑞认为,女性置于想象期并非是一件悲叹的事情,她认为妇女生活在想象期中对妇女存在着很多未曾开启的可能。伊丽格瑞认为对妇女的定义与描述就是父权社会惯用的同一性的思想枷锁之一。她提出透视镜的概念,认为透视镜的意义在于揭示该镜子本身的反映功能必须在其主体有能力审视、观察这一被反映的现状的能力,以及对自身进行反省的能力。父权社会的缺陷在于,他们并非她们的主体,因此而不具备审视自身的能力。这是父权社会同一性号召下最大的漏洞,也是女性进行反思和反击的阵地。

另一位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克里斯多娃则从理论的根基上动摇了拉康的思想体系。针对拉康镜像阶段中前俄狄浦斯领地与后俄狄浦斯领地的性别气质无差说。克里斯多娃首先肯定了符号要素与象征要素、前俄狄浦斯情节与俄狄浦斯情节的同等价值,强调象征秩序的存在需要有对立性质的两种因素的构成,对这种辩证关系的挖掘是克里斯多娃对拉康思想甚至说西方同一性思想的最有力的逻辑补充。

2.对“女人并不存在”的驳斥

“‘成为一个女人’并不意味着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对立,而是在于女性利用其自由的方式。”可以说精神分析的最重要理论价值在于说明从生物学层面已不能说明性别差异,而同样的文化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差异。这种观点可以以拉康的一句名言来概述“女性并不存在”。

伊丽格瑞意欲通过精神疗法和写作将阴性从阳性的哲学思想中解放出来。她提出妇女求得改变的途径:首先是发展一种女性的语言,但拒绝对这种语言给出任何描述和预想。其次,发展女性自己的,尤其是女性的多元性。再次,在努力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打破男人对自己的期望与规定。伊丽格瑞否定了阳性理性中心的思维与语言,认为象征秩序等概念是不能代表或描述、分析女性的。在伊丽格瑞看来,女性最需要的首先是自己的张扬与定位,但是这是无法同一的。伊丽格瑞还指出女性在撕裂自我的过程中和男性一样享有自,因为只有主体才有审视自己的能力。这点对于女性的解放至关重要。

拉康认为进入象征秩序的关键在于对父亲的认同,以及对父权制语言的内化。克里斯多娃则认为儿童在进入象征秩序之时,既可能认同母亲也可能认同父亲,因为她认为母性的或者父性的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而且这种价值是独立的。对这两种要素、两个领域的肯定就会使得儿童在进入象征秩序的时候既可能认同母亲又可能认同父亲。这种可能性会带来“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糅合。因此生理性别不一定就导致了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写作模式。她提出让男性进行“阴性写作”是打破妇女压迫现状、改变两性传统差异地位的关键。克里斯多娃曾说过:“在男性中对母性符号的认同,这才是革命性的;因为它打破了性差异的传统概念;而女性对母性的认同并没有打破差异的传统概念。”

通过对拉康的镜像阶段的再次诠释以及在福柯“话语即权利”等论点的影响下,后现代女性主义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反抗的路线与方式,她们从父权社会“象征秩序”的最重要的维系纽带“语言”入手,倡导发展出一种“阴性话语”,为女性所用,并宣扬了“女人并不存在”这样极具革命性意义的口号。这是女性主义发展至今的一种最具彻底革命精神的号召,这种从语言学与意义层面对父权社会的解构,是彻底而有效的。个体的意义在于个体自身,而非他者,这是女性解放意识上最关键的突破。

对西方世界,特别是父权制社会同一性特征的反思与反叛,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在拉康思想的基础上所做的一件极具革命性的事情。拉康和弗洛伊德都是父权社会中父权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这二者的理论中,都未曾为女性留出合适的位子。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则通过对男性同一世界的逻辑错误进行批判,驳斥了一元性的根本性错误。每个主体都是因为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这种自主的存在性是他者无法控制也无法否认的。在这种论据的支撑下,后现代女性主义宣扬每一个个体的存在意义,尤其是女性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她们的态度推动了女性主义去发展多重性、多元性和差异,这是女性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没有被排除、否定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想与结构主义的交锋中,女性主义与时俱进,愈加丰富、完善,对妇女运动具有更多实际指导意义。在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多元性都有其存在意义的宣告下,我们更加坚定了身为女人、身为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我是他者”的咒语也被解除。女性坚持自己、认清自我都是由女性所掌控的,无所畏惧,就大胆而自信地说“我是我”。女人并非由男人而定义,女人的命运也并非由男人所规定。

我就是独特,是自己,是存在!

参考文献:

[1]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0.

[4]乔纳森·卡勒.论解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贝尔·胡克斯.女性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1.

[6]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现代女性主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关键词]黑塞 荣格 心理分析 原型

〔中图分类号〕B84-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4-0044-05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被誉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骑士”,也是20世纪最具透视心理和灵性创意的作家。作为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黑塞以其独特深邃的思想,隽永睿智的文字傲立文坛。但他也曾是荣格心理分析的“病人”,在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中,他经历了荣格及其学生300小时左右的心理分析。黑塞的心理分析经历,不仅帮助他度过了心理危机,而且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灵感。

一、黑塞的生平与背景

黑塞1877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卡尔夫小镇的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家庭,从1904年27岁时发表的小说《乡愁》(Peter Camenzind)至1943年66岁时完成的《玻璃珠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黑塞一生著述丰硕,包含有诗集、散文、小说、评论、童话和水彩画作等,作品中流露出的强烈的自传性倾向以及自我分析式的文本书写,反映着其本身所经历的心理分析体验。

黑塞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牧师的道路,于是黑塞14岁时考入了墨尔布隆神学院。入学后不久黑塞便时常陷入沮丧的精神状态,逐渐患上了神经衰弱和抑郁症,并多次企图自杀。黑塞在其《自传》中说:“我不是个唯命是从的孩子。我好不容易才适应那个虔信的教育机构,那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压制和扼杀人的个性。”[1] (P612) 不到两年,黑塞几度逃学后最终告别学校生活而开始另谋生路。在其后的10年中,他做过书店店员、钟表厂的学徒,也曾尝试书商的职业。

尽管生活艰难,但黑塞却也能充分利用祖父与父亲的藏书,潜心自修和持续地写作。1904年,黑塞人生中的第一道曙光来临,他撰写的长篇小说《乡愁》(Peter Camenzind)出版并引起热烈的反响。同年,黑塞与长他9岁的玛莉亚・佩诺立(Maria Bernoulli)结婚,移居至凯恩赫芬(Gaienhofen)小村,在此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专事写作。

黑塞早期的作品多属于纯粹主观自我世界的抒发,呈现着“自我”与“现实”的冲突拮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面对骚动的社会情绪,黑塞撰文引用贝多芬的名言:“啊,朋友,不要用这种声音”,来表达他主张和平的愿望。言论刊出后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当时德国政府的打压和新闻界的围攻,使得他的家庭和生活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黑塞在震动之余引发反思,据此认为他多年来所相信的全部欧洲文明是不健康的,并且正在沦丧。黑塞在其《我的传略》中说:“我再度看到自己同一直和平相处得好好的世界发生了矛盾。一切似乎又沦于失败,我又变得孤独和痛苦,我所讲的和写的一切又被别人满怀敌意地误解了。在现实和我认为是希望、理性和善良的事物之间,我又看到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2] (P470) 无法逾越的鸿沟也意味着分裂,内外的交困使得黑塞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黑塞与荣格的交往

1916年,身心疲惫且身患神经衰弱症的黑塞移居瑞士,住进鲁柴伦 (Lucerne) 的松麻特 (Sonnmatt) 疗养院,开始与荣格的学生约瑟夫・贝恩哈特・郎昂(J. B. Lang)做分析性心理治疗。荣格曾被弗洛伊德视为其精神分析的法定继承者,1909年和弗洛伊德一起受邀赴美国参加克拉克大学的百年校庆之后,便奠定了他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界的地位。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之后,建立了其分析心理学体系,以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而著称。

1917年秋天,黑塞与荣格直接联系,于是有了他们的第一次会面。那是在波恩的一个旅馆。黑塞在其日记中写到:“昨天,荣格从苏黎士打电话给我,约我一起在波恩的那旅馆吃晚饭。我接受了,与荣格一起到晚上11点多。我对他的印象不时变化着,最初感受的是他的自信……不过,总体上说,这是一次非常积极的会面。”[3] 这次会见使得黑塞和荣格都对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开始与朗昂做分析性心理治疗的同时,黑塞便开始阅读荣格的著作,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对于荣格的《转化的象征》(1912),黑塞称其为难得的杰作。

1921年的夏天,黑塞前往荣格在瑞士库斯纳赫特的住所,继续他们的心理分析。同时,荣格也邀请黑塞在苏黎世的“分析心理学俱乐部”做演讲。通过黑塞的书信,我们可以看到,黑塞对于荣格的人格及其心理分析能力都有着极大的热情:“我与荣格一起,此时,我正经历着十分困难,有时是难以承受的生活危机,也体验着心理分析的冲撞……它震撼着你的内心,也同样伴随着痛苦。但它是有效,是有帮助的……所有我能说的是,荣格博士正用其出色的专业技能引导着我的心理分析。”[3] 即使是在黑塞完成了与荣格的心理分析之后,他也曾这样表示:“我希望能够继续与荣格做心理分析。他是一位崇高,充满活力与智慧的人。我对他充满感激,很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与他一起做心理分析。”[3]

荣格对于黑塞也有着同样的热情。在1919年的一封通信中,荣格对黑塞邮寄《德米安》(Demian)给他表示了感谢,并且指出书中呈现出黑塞所领悟的心理分析意义。荣格说:“读你的书,就象在暴风雨的深夜,感受到了灯塔的闪耀。”[4] (P573) 在这封信中,荣格称自己本来就认识“德米安”,他可以为黑塞提供更多的有关“德米安”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实际上,那也是其分析心理学的最重要的发现,与无意识接触中所获得的领悟,以及他在其《向死者的七次布道》中所呈现的心灵的真实性(the reality of psyche)。

在《荣格书信集》中所收录的荣格给黑塞的最后一封信是在1950年,荣格的75岁生日后不久。荣格写信给黑塞,感谢他邮寄的生日礼物。荣格说:“在所有给我75岁生日的祝贺中,你的致意与礼物最使我感到惊喜和高兴。”黑塞给荣格的生日礼物大概是其《东方之旅》,因为在那封信中荣格接着说:“我尤其感谢你的《东方之旅》(Morgenlandfathrt),我要用安静的时间来静静地读它。”[4] (P563)

三、黑塞的心理分析经历

黑塞开始寻求心理分析和治疗的时候,正遭遇着严重的心理危机。由于反战,他被迫背井离乡,生活陷入困境。1916年初他父亲去世,年幼的儿子又身患重病,妻子的精神病急剧恶化而不得不住院治疗。一连串的精神压迫和心理压力使黑塞深受神经衰弱和抑郁症的折磨,于是,他找到荣格的学生朗昂开始了分析性心理治疗。

在1916-1917年间,黑塞与朗昂共做了72次心理分析,基本上是每周一次,每次3个小时。开始的时候,黑塞的抑郁症非常明显,并且流露出自杀的倾向。朗昂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十分有效,帮助黑塞度过了心理危机,并且引起了黑塞对心理分析的兴趣。黑塞开始阅读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充分体现了心理分析的意义,他在1917-1919年间完成的小说《德米安》便是写照。对于荣格来说,除了黑塞的个人磨难和心理治疗体验之外,那便是由集体无意识或原型所触发的创作。

1921年前后,黑塞的生活仍然笼罩着某种阴影。他的小说《悉达多》的创作也受到困阻。于是,他直接找荣格寻求帮助。在库斯纳赫特的家中,荣格与黑塞一起做了数周的心理分析。据贡特・保曼(Gunter Baumann)论文中的资料显示,黑塞对于他和荣格所做的心理分析给予了十分积极的评价。他承认自己当时仍然经历着严重的心理困难,包括难以承受的生活危机和痛苦的内心冲突。在1921年4月写给友人鲍尔夫妇(Hugo and Emmy Ball)的信中他提到在荣格那里的心理分析,并且说:“我要再停留长一些的时间。我开始吃的果子必须要吃完,荣格博士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4] (P576) 同时,黑塞也明确告诉他的朋友,接受荣格的心理分析是有效的,正是他所需要的帮助。

1923年,黑塞放弃了其德国国籍,不久也与分居了的妻子正式离婚。黑塞自己不仅身受坐骨神经病痛和风湿病的折磨,而且也重受抑郁和自杀情绪的影响。从1925年开始,黑塞重新与朗昂做分析性心理治疗,前后持续了2年左右。实际上,这也是黑塞创作其《荒原狼》的时期。孤独与乡愁是荒原狼的呐喊,也是黑塞的挣扎;自杀与寻求生路是荒原狼的彷徨,也是黑塞的迷惘。在此期间,黑塞所经历的心理分析具有多重的意义。对于黑塞来说,朗昂不仅仅是他的心理医生,也是他的知心朋友,而且是他在经受像狼一样“冬季荒原之流浪”时的坐标和向导。黑塞在其《荒原狼》的“出版者序言”中说:“我觉得这个人有病,是某种精神病或忧郁症,是性格病,我是以健康的本能在抵御它。”同时,黑塞也说:“我认识到,哈勒是一个能忍受痛苦的天才,按照尼采的某些说法,他在自己身上已经培养了一种天才的、无限的、可怕的承受痛苦的能力。”[1] (P9) 黑塞所要表达的是,尽管荒原狼的故事叙述的是疾病和危机,但是,它描写的并不是毁灭,不是通向死亡的危机,恰恰相反,它描写的是治疗和治愈。在我们所理解的心理分析中,治疗和治愈也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心性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黑塞将与荣格和朗昂的心理分析过程中所获得的治愈与发展性体验充分展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其中有面对阴影在黑暗中的求索,有内在心灵意象的指引,也有超越与整合的自性化经历。

四、黑塞的心理分析感受

黑塞的心理分析感受,可以从其作品中得以体现。我们也可以根据黑塞创作的线索,从《德米安》到《荒原狼》,从《东方之旅》到《玻璃球游戏》,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分析的意义。

(一) 面对阴影:黑暗中的求索

荣格用阴影(shadow)来描述我们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阴暗存在或无意识层面的人格特征。阴影的组成或是由于意识自我的压抑,或是意识自我从未认识到的部分,但大多是让我们的意识自我觉得蒙羞或难堪的内容。诺伊曼在其“关于阴影的看法”一文中说,“阴影是人格未知的方面,它通常以黑暗的形式、以怪模怪样的邪恶图形来面临自我,面临光明面和意识的中心和代表――对它们的面临对个体来说总是一次重大的经历。”[5] (P115) 在心理分析的意义上,若是能够具有面对阴影的勇气,通过阴影的挑战,那么往往就可以从阴影中获取积极的力量。德特勒夫森和达尔克在其合著的《疾病的希望》中,发挥了这种关于阴影的心理学观点:“阴影使人生病――同阴影的交锋会使人康复!这是理解疾病和治愈的关键!一个病症永远是一个具体的阴影部分。”[6] (P46)

在黑塞的《德米安》中,从第一章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对比,辛克莱在孩童时代就面临着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是他中产阶级的家庭,一切井井有条;另一个是仆人和劳工的世界,充斥着醉鬼、泼妇、谋杀和痛苦。流浪儿克罗默就是来自这个可怕阴暗的世界。开始的时候辛克莱认为这个世界很黑暗,克罗默很堕落,但后来他发现这正是他自己的阴影。德米安告诉了他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并作了重新解释。他认为圣经故事是对事实的歪曲,也许该隐并不是一个由于嫉妒而杀害自己亲兄弟的恶棍,也许他的勇猛和智慧使人惧怕,人们才编造出这样的故事为自己的懦弱开脱。通过这个故事,辛克莱认识到走向黑暗世界并不一定意味着邪恶,也许还是勇猛或智慧的表达。

“阴影与我们同在……我们在某个地方有一个邪恶而可怕的兄弟,那是我们血肉之躯的复本。”[7] (P38) 这很像黑塞的文笔,但却是荣格的表达。在《克莱恩和瓦格纳》中,小职员克莱恩也发现在他拘谨的外表后面隐藏着一个成为顽童和谋杀者的欲望,他把他的阴影叫做瓦尔纳。而《席特哈尔塔》中的主人公在其第三个阶段对世俗的学习里,遇到了他的阴影:酒鬼、赌徒、世俗贪婪的商人,并接受了面对阴影的挑战。面对阴影的挑战在《荒原狼》里就更加明显,哈勒意识到在其高度理智化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兽性的生灵,他不得不在文明人和狼的争论中度日。作为人,他是理智富于人性的,他痛恨自身的狼性;作为狼,他是粗野不驯的,肆意妄为的。但是有时他们又能和平共处,彼此互补,他发现两种倾向的和谐共存使他与神更接近。黑塞在其《荒原狼》瑞士版的跋中写道:在此之前的小说里,我一心想表现一个美而和谐的世界,避而不谈内心那些黑暗、混乱的方面,只强调敬畏之心,高尚的品格,因而压制了千万种真理,使我自己作为诗人和作为人都感到疲惫和沮丧。承认恶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

在心理分析的意义上来说,阴影并不完全只是消极的存在,意识到阴影存在本身,已经具有某种积极的意义;面对与认识阴影需要勇气,正是勇者的风度。阴影中包含着许多本能的内容及其能量,原始与幼稚的心理特点,以及阴暗之中的玄妙。觉察自己的阴影,乃至达到某种心理的整合,也是心理分析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目标。

(二) 阿尼玛意象:心灵的指引

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阿尼玛(Anima)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一种原型意象(archetypical images)。荣格认为,无意识的内容一旦被觉察,它便以意象的象征形式呈现给意识。而这种象征性的意象,包含着人类精神发展的创造性源泉。而就个体心理分析过程中的阿尼玛意象而言,其往往被视为心灵的指引。

阿尼玛不仅是男人的内在女性,而且也是心灵的象征。阿尼玛意象能够引导男性到其灵魂深处,使其获得创造性的动力。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阿尼玛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夏娃(男性的母亲情结),海伦(的对象),玛利亚(爱恋中的神性)和索非亚(男人内在的创造力)。我们可以在黑塞的作品中看到她们的身影及其作用。比如,在《德米安》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但丁《神曲》相似的情节,首先出现的小女孩把辛克莱从悲伤抑郁中拯救出来,从地狱引领上天堂。后来他意识到那个热情洋溢受人尊敬的伊娃夫人只是他内在的一个象征,通过投射到她身上的这种爆发性的活力,使他体验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复活。而在情人卡玛拉的影响下,《席特哈尔塔》的主人公席特哈尔塔则从一个非常理性的人转变成一个能感受世界的感性的人。在自传体的《纽伦堡之旅》(1926)中,黑塞意识到有一种带着诗意的迷恋于体内回荡着,是“地精”里可爱的劳小姐,她曾是年轻时最美丽而强大的动力之一,引发着诗人之诗性与幻想力的源泉……以神话姿态出现的“可爱的劳”幻化成黑塞内在的阿尼玛形象索菲亚。

在《荒原狼》中,赫尔米娜(Hermine)这一名字是黑塞本人名字的女性化形式,也正是他自身阿尼玛意象的体现。赫尔米娜引领哈里从其绝望与自杀的边缘,重返于充满希望的生活和爱情中去。在《纳尔乔斯和歌德蒙德》中也有同样的寓意,当黑塞把“追求永恒的母亲”作为歌尔蒙德风流行为的动力时,阿尼玛的意义就显现了,而且,歌尔蒙德对生活矛盾的解释也是和母亲原型有关的。尽管黑塞后期的作品中女性人物较少,但阿尼玛的原型仍然存在,如在《东方之旅》中,记录者说他的生活目标便是去获得一位美丽公主的垂青。“内在的女性引领我们向前”是歌德的浮士德体会,也是黑塞心目中英雄们的感受。

(三) 超越与整合:自性化过程

在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中,“自性化”(individuation)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安德鲁・塞缪斯(Andrew Samuels)在其《荣格心理分析评论词典》中曾作这样的定义:“自性化过程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换句话说,使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平凡的人。”[8] (P76-79)

自性寓意着一种超越,超越于人格所呈现的面具与阴影,获得一种内在的心理整合性。黑塞曾表示,他的所有的作品,从《卡门钦特》到《荒原狼》再到《玻璃球游戏》,都可看作是对个人人格或其自性化过程的捍卫。黑塞在其《玻璃球游戏》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综合的科学和艺术,而且是一种“使心灵趋向宇宙整体目标的运动。”正如书中的克乃西特所追求的,是要到达我们自性的最深处,去感受那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尽管还没有开化却已具有一颗包容万有的心灵。”[9] (P464)

米格尔・舍兰诺(Miguel Serrano)在一次采访中(1959)曾问黑塞,“你认为去了解是否存在某种超乎生命的东西重要吗?”黑塞即刻回答说:“不重要……死亡的过程就像回归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从那里你可以获得一种纯粹的形式。”[10](P15) 随后不久,舍兰诺去访问荣格,提到他与黑塞所讨论死亡的对话。荣格说,“你向黑塞提问的方式不对。这样问会好一些:有任何理由相信死后仍然有生命吗?”[10] (P99) 1961年,舍兰诺再度采访黑塞的时候,黑塞仍然记得他们两年前的对话。黑塞说,“我仍然要说知道死后是否有生命并不重要……死亡是回归于宇宙整体。宇宙,或自然,对我来说如同其他人心目中的上帝。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敌人,要去征服是错误的。相反,我们应该把自然视为母亲……我们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独立存在……我们必须投身于这一伟大的过程……”[10] (P22)

荣格曾经说过“自性化并不与世隔绝,而是聚世界于己身。”[11] (P432) 我们在黑塞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自性化过程的主题。注重精神生活者的孤独以及他们的需要,把个人的生活和行为加入超越个人的整体之中,是黑塞持久的努力。瑞典皇家学会主度斯格尔德・库尔曼在黑塞获诺贝尔奖的时候,称黑塞为我们提供了摆脱精神困境的道路。黑塞借他那充满灵性的创作向我们呼喊着超越与整合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黑塞. 荒原狼[M]. 李世隆译.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

[2]黑塞. 我的传略[A]. 赫尔曼・黑塞小说散文选[M]. 张佩芬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Gunter Baumann.‘Hermann Hesse and the psychology of C.G. Jung’[D] . A Paper given 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Hesse Colloquium in Calw,1997.

[4]Gerhard Adler. C.G.‘Jung Letter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5]诺伊曼. 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6]德特勒夫森,达尔克. 疾病的希望[M].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7]C.G. Jung.‘Two Essays On Analytical Psychology’[M]. Bolingen Series XX,Pantheon Book,1953.

[8]Andrew Samuels.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Jungian Analysis’[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7.

[9]黑塞. 玻璃球游戏[M]. 张佩芬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第5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林语堂: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贺内・杜波斯:人类是依照改变环境的决定来塑造自己。

爱因斯坦: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不错,它们的内涵皆有重叠的交集,却又相互矛盾。

它们却一起告诉我们:坚持自我?还是,改变自我?

这,是个问题。

电影主人公有一个成为记者的梦想。她有一份漂亮的简历,然后为了一份更漂亮的简历去了《天桥》时尚杂志公司面试成为了“女魔头”――主编马琳达的第二助理。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因为安吉丽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从不化妆、对时尚一无所知、珍爱家庭和朋友的第二助理变成了打扮精致、在时尚聚会中游刃有余、为了工作不参加男朋友生日的第一助理。这是一个更符合时尚的定义的安吉丽雅;可是这同样已经不再是完全的安吉丽雅,失去了单纯、梦想、热情,有着完美的新包装和被绝大部分人羡慕的时尚生活,同时也失去了朋友、爱情,脱离了原本的生活。

电影最后当然是以喜剧结尾。安吉丽雅重新找回了自我:辞去了助理的工作,去报社面试;与男朋友重归于好。

安吉丽雅曾经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内容没变,只是包装变好了。

可是在与男朋友内特分手的时候,她却选择放弃了解释的机会,接起了马琳达的电话,内特说:能让你随时接电话的人,才是你真正在乎的人。然后苦笑着离开。安吉丽雅转过身,带着哭腔接起了马琳达的电话。

看到这里,安吉丽雅的变化已经很明显了。她开始为自己的“别无选择”找借口,她开始为别人对马琳达的批评打抱不平。而在工作伊始,她还是每天回家后,又是不停向内特抱怨马琳达的残酷的那个人。

她自己的态度在改变。环境没有变,最亲近的人对她的期望也没有变,她却选择了屈服于工作,不再有一颗澄澈清明的心。但她自己对此毫无所觉反而引以为傲。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被破坏殆尽,她的助理工作却越来越出色。她遗忘了自己的初衷,遗忘了自己的梦想,沉迷于觥筹交错、香衣靓影,习惯了每天化着精致的妆、穿着时尚的工作服、踩着尖尖的高跟鞋。

她也许很快乐。

如果不是最后,她的自以为是被马琳达戳破。她为失去理想机遇的朋友奈杰尔鸣不平,可她同时代替原助理艾米莉参加了巴黎时装周。

奈杰尔说:十八年来我终于可以,第一次决定自己的生活了。但是他最后成为了弃子了。安吉丽雅为他伤心难过,所以在马琳达说“在你身上看到很多与我相似的地方……你会为自己做出选择”时,在马琳达说“每个人都想过这种生活,每一个人都想和我们一样”时,她终于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

所以她离开了《天桥》,离开了马琳达,洗去了浓重的妆,换上了从前的朴素着装。她像一个最普通的逐梦者那样,带着热情去参加她真正喜欢的面试。

看完电影,感觉安吉丽雅好像回到了原点。但是她的确与以前不再相同了。

她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有过克服困难的执着,对生活的迷茫,对环境的屈服。但她最后走出了误区,经过将近一年的彷徨,终于认定了自己的梦想,看清了自己想要拥有的人生。

弗洛伊德说,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最开始追逐梦想的安吉丽雅、陶醉于时尚生活的安吉丽雅是本我,热情、固执又迷茫、倔强;最终离开马琳达、成功成为一名记者的安吉丽雅是超我,理智、理性、成熟、坚强。那么,安吉丽雅的自我便是所有因素的综合,她带着丰富的社会性特征:渴望成功,渴望爱;有时会走到荆棘丛里却以为那儿满是花香,遭到责骂会哭泣,面对苛责会抱怨;弯弯绕绕,却拥有勇气回到走错的地方,重新踏上康庄大道。

实现自我,是要一直坚持最本真的心?还是要学会改变,适应环境?

人生百年,很长,也很短。有人喜欢闲云野鹤的清净,有人沉醉纸醉金迷的浮华。可是现实的压力压弯了多少人的头颅和脊梁,又有多少人因为彷徨或不幸失去了实现梦想的机遇。家族的责任、父母的期望、朋友的期待、流言蜚语的评说、被禁锢的价值观……

自我在现实中随时面临被迷失的危险,也许现实还会嘲笑你的异想天开。怎么办?

电影中奈杰尔面对令人心酸的结果时说:但我会抱希望的,我必须这样。为了这一刻等了十八年的他,仍然没有放弃希望。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坚持了很多年,却在最后那一刻之前放弃了,那么,以前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那么,梦想将永远消逝在黑洞一般的时空里.将成为再也找不回来的空想。

最后,我想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与诸君共勉: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请作者见刊与本刊联系)

影片信息

片名:穿普拉达的女王

导演:大卫・弗兰科尔

编剧:艾莲・布洛什・麦肯纳

主演:安妮・海瑟薇/梅丽尔・斯特里普/艾米莉・布朗特/斯坦利・图齐/西蒙・贝克/艾德里安・格尼尔/吉赛尔・邦辰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法语

上映日期:2006-06-30(美国)

片长:109分钟

第6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正能量》读后感    初20xx级的在进行期末考试后的“正常教学安排”,上语数外物体育课,一直到7月7号。其他科目不用上,但是也给安排了守午休。我在学校已经基本无事,只需要等到守午休的时间出现即可。当其他还在上课的老师看到我饭点还在学校食堂出现的时候,都忍不住惊呼:“咦,你怎么还在这里?”然后他们都会表现出一副同情的姿态。我倒没觉得这日子有多苦逼,能在办公室里呆着静下心来看本书,看完以后写点感想,实在属于幸福的事情。况且计划的7月9号至14号的上海之行,也给我这几天在办公室潜心读书备课增添了不少动力。

   背景交代得有点多。现在进入正题。说说《正能量》这本书。我向来是有点落后于时代的。就像全国人民都已经看过甄嬛传以后,我现在才来看,断断续续看到五十多集。对于畅销书也是如此。“正能量”这个词提了好久了,这学期初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教学,我就在卓越上买了这本书,一直未能拆封,搁置于此。近两日启封,二百八十都页18万字的书,不过两日便读完了,这对于我一个读书向来很慢的人来说很难得。所以不得不推荐此书,的确是本好书。具体好在哪里呢?请听我做如下分解。

   1、首先,这本书的封面是黄色和橙色。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黄色的波长适中,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给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橙色是欢喜的颜色,象征热闹和快乐。单从封面来看,你就已经受到一份正能量的鼓舞和影响了。

   2、正能量指的是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个定义下得蛮大的。在简介里,作者就直截了当地说了“只有改变,才能提升正能量”。好吧,那就改变吧。很多时候,我们脑子里都知道要改变,为什么就是行动上迈不开那一步呢。于是,作者又做了一个很大胆又让人很印象深刻的实验,他说:“在这本书里,你会将被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为强调其重要性,现在,我想请你做一件也许你从来都没有做过得事情: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将你读过的部分撕掉。”啊。的确是触动很大。我想再没有哪个作者可以对读者说,把你读过的部分撕掉,甚至揉成团什么的。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的想法是,我才不要撕掉,以后还要看呢。于是作者又在下面做出了揭示:当被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人们会很快列出诸多理由,强调自己为何要保持原有的做法。但是这才是改变的最大障碍。克服着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做之前没做过的事情,那些让你感觉不那么舒服但其实没什么害处的事情,比如——撕掉一本书。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匆忙中计划的上海之旅。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匆忙的决定,改变了我很多东西。之前一直仅仅限于计划,我找了很多不出行的理由:天气太热、钱不够多、一个人不安全、父母会担心……于是总是将大好的光阴浪费在了无聊的消磨当中。这次,由于同事也要去上海,可以同行,加上刚好抢到两张9号退出来的票。一切既定。然后我才认真地开始思考和规划出行要用的东西,要注意的事项,要去的景点等等。虽然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仍是困难了些,但是我起码涉足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迈开步子的领域。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啊。

   《正能量》读后感

   第一看到“正能量”这个词是在20xx年的《心理月刊》期中一期的封面上,很大很醒目的三个字,虽然没有看内容,但以我那点微薄的心理学知识也知道应该是一切积极向上的、乐观的能量。再后来,“正能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的视线中,再到后来的这本学校发的《正能量》。不知道是书名成就了这本书,还是这本书掀起了“正能量”的热潮,反正“正能量”是火了。

   什么是正能量?书中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开始了正能量探寻之旅。从带着好奇的心情捧读此书,到对“表现原理”的神奇感到怀疑,再到被那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所吸引,尝试跟着做一些练习,发现好象真能发生一些改变。当然,我并没有照作者的话把这本精美的书撕烂。

   本书中的一个核心理论也是支撑后面一系列实验基础的是“表现”原理。可是究竟什么是“表现”原理呢?“表现”原理应该就是詹姆斯关于情绪的理论:行为决定情绪,人们可以同通过对某种情绪的表现来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比如,我们不是因为快乐而微笑,而是因为微笑而快乐;我们不是因为看到熊害怕而逃离,而是因为我们逃离所以我们才害怕。或者像詹姆斯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变现得你像是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行为和情绪到底谁决定谁,更不用考证“表现”原理是否真的无所不能,我们只需要知道,人的行为影响人的思想和感觉,这一简单的理念激发产生了一系列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变得更快乐、更自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方法不需要改变我的思维方式,而需要我突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激发出内心的正能量,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本书的第1到3章里,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支持“表现”原理的一系列实验:比如快乐是可以创造的,爱的正能量是可以被创造的等等。相比较,我觉得后面的三章的时效性则更大一些,可操作性也更强一些,有些内容对我们的习惯做法有着很大的冲击:冲击一:比如对奖励的有关研究,通过奖励学生,其实是在鼓励他们表现的自己并不喜欢读书,结果,如果不再有奖励的话,人们往往会不再做哪些之前获得过奖励的行为,因此奖励甚至会起到反作用。短期看来,奖励机制是有效的。但是,长期看来,相关组织不得不持续提供特别的奖励措施;一旦奖励没有了,人们的动力也就烟消云散。如果真如研究者实验所证实的那样,我们对我们的学生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方式呢?

   冲击二: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改变人们的想法就能够改变人们的行为。”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们在孜孜不倦、谆谆教导着我们的学生。而20xx年,杜兰大学的研究院进行的历时两年,涉及全美36所学校中的数千名学生的有关体育锻炼的实验则又否定了我们的这一做法。既然语言的作用是如此的苍白无力,那么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絮絮叨叨又有多大的作用呢?而这些絮絮叨叨我们班主任老师干的最多,说了这么多效果怎样呢?可是我们能管住我们的嘴吗?尽量不说或者少说。

   当然,我想这样的冲击还不止这两个……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本书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离了电脑不能工作的我们来说,如果你想更有毅力、更有正能量,就把你的电脑显示器调整到略高于自己的视线吧;作出小小的承诺,你就很可能会做出大大的改变;交叉双臂、收紧肌肉或者坐直了,你就能在遇到苦难时更有毅力;表现的不再是习惯的俘虏,你就会突然发现其实戒烟、减肥并不困难;把家里多放点柔软的家具,也许遇到问题夫妻双方更容易解决呢;穿衣方式直接影响着你对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穿的漂漂亮亮不光是给别人看,最重要的应该是自我感觉良好,这样我们做事情才能更加成功,内心充满正能量(我想喜欢穿高跟鞋的女人会经常穿主要是自我感觉良好才愿意受那份罪吧);开始做出强有力的动作,我们就更加有自信;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拖延症,比如这个读后感是我在上班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完成的,那就应该表现的好像你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事情很感兴趣。花一点时间开始做那件你一直在逃避的事情,然后你会突然发现你很想完成这个任务,就像我一样,开始写了,我才觉得对这本书,我其实有很多想说的……

   每一个作者的观点都只是一家之言,特别是对于心理学这个门派众多的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在读本书第一章开头的时候我是极其反感这本书的,在吹捧伟大的心理学之父詹姆斯的时候,贬低了其他同样伟大的心理学家,比如冯特、弗洛伊德等。我还清楚的记得我大学一年级在第一本心理学专业书籍上学到的那句话: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直到那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对于冯特的贡献,应该是开创性的。而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梦的解析也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可是对于伟大的詹姆斯的有关理论我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又从新翻阅了《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想看看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的理论是不是真的如本书所写到的那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对于纷争一直不断的心理学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行动的力量如此巨大,那么我们就赶快行动吧。行胜于言。“表现原理”的魅力就在于行动。收紧肌肉,你就会立马感到意志力;挤出微笑,你就会感到快乐;站直了,你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每个人需要作出的改变不尽相同,或许,我们要作出的不只是身体语言的改变,更包括一些我们一直想做,却总是拖延的事情。今天,就着手开始学期初哪些纷繁难缠的工作吧,或是出去进行体育锻炼。不管是什么,今天就开始作出一些积极的改变吧,哪怕只是从一个微笑开始!

   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也应该如此!

   《正能量》读后感

   在繁忙的时间之余,抽空闲时间,静心看书,会获益匪浅,它就是《正能量》。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人体内潜在的神奇力量,其实它并不神秘,能够自我掌控。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如果不学会控制能量,那你的能量就会只减不增,所以我们要会支配正能量。

   查理德·怀斯曼的这部书用幽默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现”原理,认为特定的行为决定了相应的情绪。人类经过有意识的操纵自我的行为,获得某种进取的正能量,是这些正能量聚集起来,从而获得正面的情绪。

   这样一来,控制自我的情绪变得很简单:如果你想变得欢乐,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先昂首阔步吧。把完美的事物带进你的生命,仅有这样,你的存在才会让你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第7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关键词: 平面设计 文字设计 现代主义

一、前言

由古至今,文字为生活中传情达意、语言交流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类进步离不开文字,文字不仅可以快速传递给我们信息,而且是人类交流和记录思想的重要工具。在平面设计中,文字设计能直观表达设计构思创意,直抒设计主题,传达设计意念。文字设计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字发展的历史,在文字结构定型以后,文字设计开始以基本字体为依据,采用多样的视觉表现手法来创新文字的形式,以体现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特征。

二、现代文字设计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艾克曼体

现代字体设计理论的确立,则得益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英国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和二十世纪初具有国际性的新美术运动,“装饰、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是其强调的设计基本原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自欧洲的工业革命在各国引发了此起彼伏的设计运动,推动着平面设计的发展,同时也促使字体设计在很短的二、三十年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它们在设计风格上都十分强调装饰性,而这一时期字体设计的主要形式特点也体现在这个方面。德国设计师奥托·艾克曼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新字体,这种字体被称为“艾克曼体”。艾克曼将文字与自然写实的纹样结合为一体,艾克曼体极富有浪漫主义的感彩,注重大众口味,增添了更多的人性化因素。而繁冗的装饰显然有碍于文字准确、迅速地传播,损害了文字的功能性。

三、现代主义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扬·齐休《文字设计》1935年4月

20年代在德国、俄国和荷兰等国家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浪潮主张以科学为基础,讲究理性与逻辑,实验探证。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鲁斯极力主张经济性和历史性元素对设计发展的影响,极力反对装饰性元素的存在。鲁斯认为装饰只不过是大量批量生产的垃圾,由此他提出“装饰等于犯罪。”的著名言论。受到设计界现代主义的强烈撞击,新字体设计应运而生,现代主义设计师们为新字体设计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其主张是:字体是由功能需求来决定其形式的,字体设计的目的是传播,而传播必须以最简洁、最精练、最有渗透力的形式进行。现代主义也非常强调字体与几何装饰要素的组合编排,从包豪斯到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作品都运用了各种几何图形与字体组合的方法。从这一时期开始,文字正由单一的元素向多元化不断地发展。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文字设计呈现出了以下几种新变化:

1.文字设计的易读性和逻辑性

因为深深感受到“过饰”的文字设计给阅读带来的障碍,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文字设计十分尊重文字原本的间架结构和笔画构成。现代主义字体设计非常重视经典字体,擅用粗体罗马字体(Bembo Monotype/Garamond/Caslon/Baskerville)现代粗罗马字体(Bodoni/Walbaum/Didot)粗黑体(古代英国哥特式黑体字Old black/fLeischm ann Dutch black letter/Schw abacher)。“新文字设计”首席代言人和主要实践者杨·齐休主张:“好的文字设计应该非常易读,并且是带有智慧的计划的结果。”“文字设计应该服从于技术和美学的条件以及书籍设计的要求。”

2.文字设计呈现的几何特征

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了欧洲对于十九世纪的反思,一直到1933年纳粹党的执政为止,新的思潮使德国成为这一时期现代主义艺术的绝对核心。现代主义思潮早期的支持者尼采和弗洛伊德,它们坚持放弃原有的定义和系统,追溯源头从基本开始。后来的思潮逐渐朝这个摒弃传统、彻底改变的方向发展,理性、唯物和实证主义逐渐在社会舆论上取得主导权。这个时期,科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对论的发现,社会科学对政策的主导,都对社会的意识和操作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设计上,位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成为现代主义的领跑人。

受到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包豪斯风格主张造型与使用并重、在设计上回归基本的几何元素。这一哲学也将字体设计推向了重要的变革期。一向崇尚传统的德国字体师杨·奇柯尔德(Jan Tschichold)在1925年看过一个包豪斯的展览之后,激进地转向现代主义,并开始积极倡导所谓“新字体排印”(Die Neue Typographie)的主张,对字形设计、书籍设计和排版都提倡激烈的变革、与过去的设计理念决裂。在这一现代主义潮流的带动下,19世纪曾出现的无人问津的无衬线字体(sans serif),忽然变得炙手可热。包豪斯设计师们解释对无衬线字体的推崇,是因为它是“现代机械时代之作”,而不是“简洁”的设计初衷,他们并不注重这一字体是否易于沟通,而完全强调它的超越个人、国界和时代的革命性。

包豪斯时代出现的以几何元素为基础设计的Architype和Futura

3.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文化观

现代主义设计的目的是引导人们走向新的文化生活,从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文字设计所讲求的装饰性只是作为功能的附加部分出现,一改文字设计确立初期的装饰主导地位。

文字设计中,文字的造型表现是设计的主体。现代主义出现前,文字设计理念着眼于提升文字形态的美感和视觉品质感,专注改造文字的外部装饰,反映了单纯的审美文化。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的文字设计探究其本质,新的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文化观提倡:如何巧妙开拓文字造型与结构形式的表现依云和视觉信息内涵;如何充分地发掘文字造型与结构形式在信息传达中的视觉语言形式功能。也就是如何立足于设计信息及视觉传达优化基础上进行文字感性图形语言功能的开发。概括地说,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文字设计追求的是文字语言品质的优化。从视觉设计的理念出发,新文字设计需要整合文字的“语意”、“语性”、“语境”、“语式”等信息从而进行全面优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因此新文字设计涉及更为广泛的文化层面。

四、结语

文字设计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文化地域特征,从人文的角度上看待“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文字设计”有着深远的意味。现代设计观里的“文字设计”一词已经有了新的定义,它不仅含有功能性和审美的形式,而且还包含了特定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从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给人审美的愉悦,而且从历史、文化、生活、阅读习惯、传播媒介等多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因此,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几经发展、演变内涵更加丰富。民族性与时代性两个重要方面的结合,不应只是形式上简单的嫁接,而是有机的融合。既要吸取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又要不断与时俱进,吸收新的文化内涵,使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文字设计焕发新的时代光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5.

第8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关键词:微文化;碎片化;自我表达

微电影,虽然“微”字当头,但它绝非微不足道。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现象目前被人们喜闻乐见,有人认为它只是昙花一现,但更多业界专家学者认为它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电影来说,将会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给我们留下过这样一句名言,艺术品就是在小小空间里惊人地集中了大量思想,它是一种概括。微电影就是在短小的篇幅里惊人地集中大量审美文化的概括,从而实现创作者的个性化影像表达。

1 微电影的精神食粮――微文化

如同超现实主义电影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微电影也离不开微文化这一创作环境。而对于微文化的探究,追根溯源,还要从新浪微博的产生与发展说起。微博,又称迷你博客,指一种可以即时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集成化和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软件等途径,用自己的微博向外界社交网络消息。2009年,乐坛歌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让Twitter大放异彩,至此微博开始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浪,从“饭否”升级过来的微博,仿照国外Twitter的模式,新浪制作推出了我国首个国内类似于“Twitter”的社交平台。此举也让国内其他大型门户网站嗅到了商机,形式各样的个性化微博纷至沓来。

在微博上,140个字符的即时表述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的,是普通人碎片化时间的消费需求,也是人们争夺话语权的基地,更是随时随地表达自己情绪的平台。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所谓的“微观世界”,一种“微文化”的现象正开始显现。2010年伊始,继微小说、微博的相继爆发,微电影也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迅猛袭来,微文化以一种群象的代表,不经意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流行、一种时尚、一种前沿、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时代的快捷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由于网络聚集的微力量数量惊人,这种日益渗透的微文化也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而为当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微电影可以说是新媒体电影在微文化领域中的华丽注脚。

2 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心理诉求

碎片化,顾名思义,破整为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快餐式的文化就变得越来越亲民。微电影在时间上以3至15分钟见长,像筷子兄弟的《老男孩》长达一个多小时还赚取超高网络点击率的实属罕见。相对于一部九十分钟以上的完整电影而言,人们也许一天可以空闲出好多个三五分钟来欣赏微电影的时段,却很难得到九十分钟以上的闲暇时间来欣赏一部完整的电影。而且微电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微电影是依托于电影的大文化背景下诞生的艺术形式,它一般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明确的导演创作意图,构思精巧。短小精悍的剧本里要涵盖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可以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思想内涵。虽然形式上没有电影那么厚重,但影片传达的意图是可圈可点的。

《我的路》呈现了一个业已成家的男同性恋者的忧郁、快乐和选择。许鞍华导演以她一贯的社会良心和艺术敏感,把镜头对准了这个世界的边缘人。在 20分钟的小格局中,导演精致地在三个空间中,建立起三组相互冲突却又无法割裂的人物关系:公共空间中的男同志与陌生人、私人空间中的男同志与同道者、家庭空间中的妻子与无法面对的丈夫。影片结尾,三组人物关系交织于医院的病房,此时妻子与丈夫的关系已然改变。在吴镇宇和梁铮平静又带一丝浅浅的微笑中,这个世界永恒的美好价值被保留下来。人性的尊严与自由其实很简单,他们不是以冷漠与抛弃为代价的。

微电影在其传播中,短片电影所具有的形式感、实验性和思想性,也让今天习惯碎片化生活方式的电影观众看到了多元的影视作品。微电影让影像不再是导演们的创作追求,更是受众参与作品意义生成的意见表达,微电影作为一种依靠网络进行传播的产品,它改变的或许是作品阐释的话语垄断。就像许鞍华导演的《我的路》,大家在网络上,都是用类似于微博这种社交平台进行交流,每个人看完片子之后对于主角吴镇宇的路有怎样的理解和阐释,而这些的存在正是微电影迎合人们碎片化的心理诉求所产生的。

3 “电影梦”人的自我表达

在“网络文化”发起者、观察者和发言人凯文・凯利看来,“技术元素向共生性的发展推动我们去追逐一个古老的梦想: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同时,使集体的能力最大化”。在移动终端设备日新月异的今天,随处可见人们使用3G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收看微电影,受众覆盖面积的增大也就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微电影创作者的层次划分。微电影没有明确的审查制度,创作者不必有电影审查制度的担忧,大到名流导演,小到草根一族,都可以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当然,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品牌广告,这就需要知名导演和媒介宣传来打通微电影的营销全流程。相对自由的创作也让微电影的题材纷呈多变。

另有很多创作者怀揣着“电影梦”想要借助微电影的平台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如荣获第37届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的《调音师》,影片通过闪回与倒叙的剪辑手法,将一个伪善的调音师形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导演试图借此表现在这个冷漠的时代中,人性抉择的重要性。电影情节跌宕起伏,灯光、镜头与配乐在当中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整部电影的节奏感透出一种理性冲击。

第9篇:弗洛伊德名言范文

在近年来的汕头师德培训中,笔者尝试转变培训角度,在内容和方法上融合了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原理在培训中的运用,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据课后调查,85%的学员认为这样的培训“转变了对师德教育固有看法”,76%的学员表示“喜欢授课内容”,90%的学员认为培训“对其教育生涯有帮助”。重新梳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师德教育不能一味唱高调,但也不可能过于“走低”。所谓“师德”,指的是教师必须遵循的专业道德行为规范,自古以来都讲求教师“以身作则”,教师一旦失德,必定会使学生对这个教师以及这个教师所实施的教育产生信任危机,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按照“以身作则”的逻辑,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都要先做到,叫做“为人师表”。正因如此,历来有关“师德”的议论和所订的师德规范,都要求教师尽善尽美。这种“尽善尽美”的追求,又导致了社会对教师职业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教师职业当然非常重要,但强调其重要性不等于一味地拔高,拔高的结果导致了一个矛盾的局面:教师声望被捧得很高,而事实上入职门槛却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虚张声势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当前师德教育的不切实际也因此而来。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名言来看,必须承认,教师不是社会文化的原创者,而是主流文化的传递者。这个事实表明,教师的地位作用应该“不高不低,不大不小”(语),这个评价才是恰如其分的。只有用这种自信而务实的态度看待教师的地位作用,不拔高也不贬低,师德教育才能找到一个深入人心的出发点。那么,师德应从何出发?套用一句流行语:“由心出发”,即要“以人为本”,在充分理解人性的基础上阐述师德。心理学两大流派——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人性的解释,可以成为一种理论的参照。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自私享乐和道德良心是同存于普通人的个性中,关键是如何平衡,超我(道德良心)的发展是要兼顾本我自我的平衡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复杂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是人行动的驱动力,人向高尚的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发展,是要历经从低到高各层次需要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尊重和宽容已经不再认为“清贫是教师的标志”,教师也有权利也应该享受生活的物质快乐,一定物质的快乐与精神价值的追求并不矛盾,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也在揭示一个道理:物质的适当满足应该是我们迈进更高的精神追求的阶梯。教师的群体是复杂的,我们既承认人性中平凡的一面,也要弘扬人性中高尚美好的一面。这个问题的技术性处理,可以参照美国的师德规范。既要保证师德的高尚性与严肃性,又要使规范切实可行,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师德规范:首先,明确区分教师的师德行为与不宜行为,以教师必须具有的不可或缺的道德行为作为师德的底线,杜绝教师失德行为。然后,在此基础上,弘扬教师中优秀分子的高尚道德风范,引领教师内心也是每个人内心原本就有的对道德的美好追求。正如詹姆斯•威尔逊指出的:“人类的道德感并非是一盏光线强烈的指路明灯,它是一束微弱的烛光,但是将它贴近心口并执于掌心,却能驱走黑暗并慰籍我们的心灵。”

区分心态与师德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根据对教师职业状态的观察与研究,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将教师心态与师德放在一起考量的重要性。本地电视台一个高收视率的民生栏目曾报道一小学老师冬天“以冷水洗脸惩罚学生”一事,舆论哗然,人们谴责这位教师“体罚”(后来教育局介定不是体罚)学生是师德有问题。笔者曾与当事人作过两小时的访谈,发现情况并非这么简单与容易定性。这位老师实际上非常敬业,责任心很强,对工作几乎可以说是全身心投入,之所以处罚学生的手段比较严厉,也是出于一贯严格要求的作风和急切的心态。与许多对学生处罚过激而导致争议的案例一样,教师的责任心并非不强,甚至是太强了,以致用力过猛,动作变形。这里引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要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还需兼顾哪些方面?光是敬业与负责就够了吗?当前的基础教育,教师对学生同情心的萎缩或丧失现象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遭遇、处境和情感变化的漠不关心、反应迟钝和缺乏想象力,这种层出不穷的麻木不仁乃至粗暴的行为,与教师的处境有关。现代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客观上使教师关注那些能够短期内满足外部绩效评价标准的目标,如升学率与学生成绩,而忽视情感的体验和追求。所以,有很多教师的问题表面上属于师德范畴的,其实很可能是更深层的心理问题。鉴于上述考量,笔者在培训中加入心态调节与预防职业倦怠的内容,引导教师将其与个人修养联系起来,深受教师欢迎。(1)保证心态和谐现代教育被某些专家称为“产业”,广大教师就象产业工人一样,在教育的这个大机器面前整天忙着生产“人才”。且不说如果教师像工人生产产品一样培养缺乏个性、想象力、创造力,千人一面的孩子是对人性多大的伤害!先说这些“产业工人”吧,人们不仅希望教师生产人才,还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在这种压力下,有两种心态是值得注意的:一种是消极的抱怨,另一种是过于“勇挑重担”,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换来学生的迅速成长。前者自不可取,后者通常被视为积极上进的正面形象,人们容易忽视其中的隐患。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要耕耘,也是需要等待的,人们往往关注了耕耘却忘了等待。如果教师一番辛劳急着收获的话,难免会有学生是并不如意的。这时,教师的“急切”会促使他用力过猛,教育失当。叶圣陶先生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农耕是要讲究天时地利的,是要勤于耕耘也要善于等待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现代教师所应该追求的理想心态,这样的境界看似轻描,但绝非能淡写得出。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中,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境界。教育工作其实是寂寞的,今天的耕耘,并不意味着明天必有成果,或者能看到成果。教师是最应该耐得住寂寞的,静下心来,宁静才能致远,将育人的目光放远,才能真正以学生为本,才不会因为眼前利益而失去教育的远见与良知。教师在德行上有较高的追求,在心态上有较成熟的调整技术,才能抵御五光十色的社会诱惑,才能化解众说纷纭的社会评价,真正安心潜心于教育。(2)预防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调查显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些职业的共同特征是助人,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一是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二是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三是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觉得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总的来说,高压力导致职业倦怠,而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麻木。“麻木不仁”是人们常用的成语,而我们有没有想过“麻木”与“不仁”的因果关系?倦怠而麻木的状态,会使教师失去教育的仁慈,而教育的仁慈是教育活动的本性和本质性要求之一,没有仁慈的教育将是一种缺乏关怀,机械、冷漠和无效的教育。仁慈是道德的一部分,“正义只是道德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那么仁慈可能属于道德的另一部分,我们认为这才是公正的说法”(威廉•弗兰克纳)。中国古代与西方学者对仁慈的详细论述,其观点可以概括为:首先,仁者爱人(同情关怀帮助人);其次,仁慈是理性的(爱心当有一定的规范策略);再者,仁慈超越公正,公正只要求我们做保证彼此权益受到公平对待的事,而仁慈是给予性更强的道德原则。总之,仁慈的缺失表面上表现在师德的失范,而深层原因却不在道德层面,而在心理层面!由此可见,教师心理状态的健康和谐与高尚的师德同样是教育事业的宝贵资源。只有保持心态和谐,追求自我德行的提高,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累深厚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