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

第1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为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三官庙街道街道办事处采取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专题学习讨论、广泛宣传做好引导、深化走访化解民怨、打防并举保民平安、优化服务促满意等多项有力举措,把提高群众满意度工作层层推进、层层抓好落实。

一是广泛宣传、浓厚氛围。通过发宣传页、社区宣创栏进行宣传;推行社区治安民警进社区活动,通过讲座、辖区治安形势通报会,以“我为社区治安”进一言等为载体大力宣传区委、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成效,同时在各社区成立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行为大红榜,营造人人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浓厚氛围;印制防盗、防骗、禁赌、禁毒等治安常识的温馨提示卡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居民群众宣传自防措施,提高自防意识。

二是层层座谈、问计于民。三官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号召各社区分别召开社区党员、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座谈会,就有关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广开言路,征集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做好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经讨层层发动梳理收集群众意见或建议共有5大类20项,并结合街道实际形成《三官庙街道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方案》,将收集到的建议意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三是深入基层、化解矛盾。为把干部大走访作为一项常态性、全局性工作来抓,街道办事处实行楼栋包保责任制,

街道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社区委员分别包一至两个楼栋,进家入户走访,与居民谈心交心,认真听取他们对辖区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处理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问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把矛盾纠纷的重点个案,按照领导包保责任制进行重点抓,并做好正确引导。

四是警民联手打防结合。通过建立、群众治保组织、组织义务巡逻队等方式充实巡逻队伍力量,走向街头路面,积极推行错时工作制,在重要时段,重点路段进行巡逻清查大行动。实现巡防模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最大限度地增加路面见警率,使违法犯罪警情得到有效下降。

第2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一、目的意义

公众安全感是衡量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稳定的晴雨表,群众满意度是群众评价政法工作的风向标。去年,镇党委为了提升全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部门工作满意度,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开展大走访、重打击、严整治的“双提升”活动。从督查情况来看,镇部分机关干部、村(居)委会、镇直单位的干部职工的走访活动敷衍了事,流于形式,走过场,没有真正进村入户,更没有做过细的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深化干部职工“大走访”活动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因此,深化“大走访”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走访对象

镇机关干部职工、各村委会干部、镇直单位走访的对象是全镇所有农户和圩镇居民,重点是困难群众、重点案(事)件、件的当事人及其家属和固定电话用户。

三、形式内容

1.走访采取包村包户的形式,要求每个干部职工走访群众一个季度不得少于一次。

2.派出所的民警要对全镇所有的固定电话用户全部包干走访,达到全覆盖。

3.在走访的过程中,每个干部职工要听民情了民意,收集和梳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宣传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同时,教育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减少和避免可防性案件、事故发生。

四、奖惩措施

1.镇党委、政府要将各党支部、各村(居)委会、各镇直单位干部职工“大走访”活动纳入全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评内容,重点考评镇走访责任人走访面,收集问题意见建议数量,解决问题到位情况。各党支部、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2.奖惩挂钩。镇党委决定从公用经费中每年拿出8万元建立奖励基金,用来奖励在“大走访”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挂点干部对本村重点对象,困难群众和固定电话用户必须按时按量走访到位;并全面细致地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对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答复的尽量当场解决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带回归口解决。如挂点干部走访率未达到100%的,则按比例扣发相应奖金;对公众安全感社会民调工作的相关要求必须落实到位,每出现一例省调查队反馈有影响总体评分情况的,镇走访责任人、书记、主任各扣除300元奖金。全年未出现反馈不良情况的村书记、主任各奖300元。

3.督查通报。镇党委将组成督导组,采取定期(每个季度一次)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对各村(居)、各镇直单位的“大走访”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汇总计入年终考评。

五、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镇里成立深化“大走访”、促进“双提升”互动领导小组,其他党政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镇“双提升”办公室,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整个活动的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各党支部、各村(居)、镇直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尤其要摒弃“大走访”和“双提升”仅是政法系统之事的错误认识,真正将“双提升”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各村(居)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部署,将走访对象、要求落实到每个在职在岗的干部头上,让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将任务责任压实,确保走访做实,取得实效。

2.制定奖惩办法。各党支部、各村(居)委会、各镇直单位接到此通知后要迅速行动,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落实计划,并在奖惩上做到奖惩分明,既有奖励又有惩罚,防止只奖不罚。

第3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公众安全感有明显提升,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实现全面提升我县司法行政系统公众安全感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司法行政机关公众安全感活动领导小组。

三、时间步骤

活动时间为三个月,自9月24日开始至12月30日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准备,动员部署阶段。(9月24日至9月30日)

局机关定于9月底召开全局干部参加的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司法所、局属各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使广大群众知悉我们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工作成果,增强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

(二)宣传发动和集中整改阶段。(10月1日至12月20日)

在进行动员部署同时,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各司法所、局属各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明确责任,明确工作区域,认真开展各自范围内的调查摸排和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三)总结阶段。(12月21日至12月31日)

按照工作部署对前二阶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报县政法委,做好迎接县政法委的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做到“三个结合”。

此次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是创造和谐平安的需要,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司法所、局属各单位负责人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下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把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五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和日常工作相结合,全面塑造我县司法行政队伍的新形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

(二)突出重点,抓好“三个关键”。

在此次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力抓好宣传工作。针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特点,大力宣传我局的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宣传的工作职能。二是全力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的200个服务对象的对接服务工作,使他们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员、报道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率。三是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特点,搞好便民服务。尤其是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工作,切实为广大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

第4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对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花溪区、清镇市及金阳新区开展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清镇市群众安全感为85.23%,比2011年的78.90%提高了6.33个百分点,满意率为86.16%,比2011年的82.26%提高了3.90个百分点;今年1至7月,共立刑事案件1265起,与2011年同期立1617起相比下降了21.77%,破案446起,与2011年同期破案261起相比上升19.21%。

防范在网格中强化

“不仅平安建设要以网格为载体,群众工作、社会管理、民生工程、基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也要下沉到网格,使网格成为社会管理创新平台的抓手。”4月21日,贵阳市人大副主任、清镇市委书记杨明晋在2012年清镇市平安建设工作大会上强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老百姓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就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

为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降低“两抢一盗”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清镇市将全市的社区、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厂(矿、场)、农贸市场、村寨等划分为一、二、三级,建起了438个网格,其中,城区一级网格147个。

在每个网格,组建了“一警三员四队”。“一警”即由一名正式干警担任网格“格长”,对平安网格建设负总责;“三员”为一名市直机关干部、一名社区(乡、镇)干部和一名村(居)干部,主要负责入户宣传,发动群众组建群防群治队伍等;“四队”即网格平安巡逻队、网格平安守护队、网格平安服务队、网格平安促进队。

截至目前,全市147个一级网格全部实现“一格一警”,部分复杂区域的网格还实现了“一格多警”,共有“三员”441人,平安网格巡逻队147支996人,平安网格守护队523支3647人,平安网格服务队147支1299人,平安网格促进队147支760人。

平安在网格中体现

6月4日下午13时,清镇市魅力步行街的网格格警余亚华在巡逻中发现街上有4人在群殴,当即上前准备制止。不料其中3人见状后便往人群里钻,企图逃离打斗现场。这时,周围有群众大喝:“他们3人是偷摩托车的贼。” 3名犯罪嫌疑人惊恐之余,作鸟兽散。

为抓住犯罪嫌疑人,余亚华不顾个人安危,紧紧盯住其中一人奋力追赶,同时用对讲机向周围巡逻小组请求支援,并报告另外两名盗窃摩托车嫌疑人的逃跑方向。追了大约一公里后,他终于在清镇市人民医院急诊楼二楼将盗窃摩托车的嫌疑人擒获。

在清镇网格化管理中,正是许许多多像余亚华这样的网格格警,为群众撑起了一片平安的蓝天。

在网格化管理中,清镇市将每个网格“一警多格”优化成“一格多警”,社区民警变为网格格警。以网格格警为主力军,加大了对“两抢一盗”的打击力度。

同时,以公安机关为主力军,在民兵、武警、消防、检察院、法院等的配合下全面出击,开展了 “冬季严打”、“无声”、“雷霆”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开展打击街面抢劫、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辆专项行动及吸毒人员大收戒行动;加强对易于滋生涉黑涉恶犯罪的重点行业、场所、区域、案件的梳理和排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多管齐下,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

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全市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实事在网格中办理

“对正常人来说,下楼理发是件很简单的事,但对于像我这样腿脚不便的人来说很困难。现在好了,网格工作人员解决了我的问题,他们真是我的‘亲人’。”清镇市红新社区居民吴世模满怀感激地说。

由于腿脚不便,不能下楼,吴世模老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理发了。今年4月5日,他试着拨打家门口张贴的“治安网格温馨提示”上红枫派出所民警、网格格长王晶的联系电话。当日下午,王晶与网格副格长张荣祥请来理发师给老人修剪了头发。

在清镇,“一警三员四队”和各网格责任单位在做好巡逻防范工作的同时,着力访民情、化民怨、解民忧、保民安,切实为民办好事、解难事。大到为群众修桥修路、安装路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小到请理发师上门为腿脚不便的老人理发、为群众办一张身份证、上一个户口、清理卫生垃圾死角等,都成为他们的工作关注点。与此同时,各网格责任单位通过召开平安网格建设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将组织生活会直接开到网格中,针对收集梳理出的困难和问题,并穷尽办法给与解决。

截止目前,全市438个网格共投入资金5681.43万元,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4679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督查在网格中强化

为强化对平安网格建设的督查,清镇市组建了平安建设“两代表一委员”督导团、老干部督导团及专职督导团。

三个督导团通过明察暗访、走访、座谈、调查测评、接受群众投诉等方式,对平安建设进行监督、检查、视察和指导,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解决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清镇市先后出台了《清镇市2012年平安建设月考核月排位月问责考核方案》等文件,针对平安建设进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和问责,实行“第一责任”和“唯一责任”的双考核机制,采取“点责”、“面责”、“专责”相结合,坚决落实“一票否决”。

“点责”是指网格上的责任,主要以发案多少和群众安全感排位、群众满意度高低三项指标作为考核指标,严格执行“一格双责”,考核问责网格干警干部,第一次发案约谈告诫,第二次发案予以通报并警告,第三次发案就实行严厉问责;“面责”主要考核社区(乡、镇、街道)和派出所,主要以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进行排队,排名后三位的社区(乡、镇、街道)和派出所,要追究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政法委书记、派出所所长的责任;“专责”即考核问责政法部门、综治成员单位。

第5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关键词:  护理工作;信任感;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们对其生存环境的安全状态的认识和体验。所谓安全,一方面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是指安全的维护,健全措施和安全结构[1]。患者的安全感是身心两方面的[2],在这里指的是心理方面。信任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相信程度。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工作模式的转换,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广大群众对医疗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事故的频频曝光更是降低了人们对医疗工作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如何建立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也成为了广大护理工作者迫在眉睫的探索目标。我院从沟通技巧、护理技术、工作态度、外在形象、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着手,取得了住院患者满意度自3月份的94.8%升至7月份的100%的良好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的基础

沟通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来完成的[3]。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与患者接触,必然涉及到与患者沟通,通过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获取患者的全面信息,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护理程序。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是人际间一切行为的前提,对于护士来说护患沟通是护士实践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4]。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声调、频率、语气,谈吐要文雅,表情要和蔼,并要有适当的身体语言相配合[5]。只有注入真诚的态度、理解的表情、关心的话语、同情的眼神才能使患者愿意且毫不保留地与护士沟通;才能保证我们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解决问题。

2  过硬的护理技术是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的必要条件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为患者实施各种护理操作,这就要求的护理技术达到轻、准、稳、快,患者最关心的是能否将痛苦降到最低点,能否尽快缓解症状,抢救能否及时到位。如果护士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可是输液长时间输不上,该实施的抢救措施长时间不能到位,患者所承受的威胁生命的痛苦无法缓解,患者和家属一定会焦急、忧虑,所以平时护士要苦练基本功,做到技术过硬,患者才能信任护士,他(她)才能有安全感。

3  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的根本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获得患者认同、赞赏、信任的良好基础。在整个的护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液体外渗或输完,而不是等家属来叫,给患者的感觉是很安全和放心,产生巨大的信任感。强烈的责任心要贯穿护理的全过程,护士要想患者之所想和未想,急患者之所急和未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是强烈责任心的体现。

4  优雅的外在形象是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的前提

如果护士蓬头垢面、衣着不整会给人懒散和不负责任的印象,更不用提把生命放心地托付给她们。优雅的外在形象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动作等外在形象,更体现在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素养,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护士不仅要加强业务学习,更要加强内在素质的培养,做到举止端庄,言语文明。才能给患者留下谨慎和负责的印象,才能使其有信任和安全感。

5  健康教育是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的重要环节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换,护士由护理疾病转为护理人。人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是社会的人,不仅存在身体和心理的不同,更有年龄、职业、地位、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不同。护士要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不仅要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还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开导,让患者不仅治疗了疾病而且懂得了相关知识去更好地维护健康。

6  小结

采用了上述五种方法,患者回访满意度调查自2006年3月的94.8%提高到了2006年7月的100%。

[参考文献]

1  刘跃进.“安全”及其相关概念.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2:3.

2  褚有艾,禹文全.病人对ICU安全感的心理行为研究.疾病控制杂志,1998,2(2):54.

3  郭燕红.护理工作应当突出以人为本.护理管理杂志,2004,4(5):1.

第6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安全感;泸州市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此后,弗洛姆、霍尼、沙利文、埃里克森等人也对安全感进行了探讨。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将其界定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1]。我国学者丛中、安莉娟认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人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2]。此外,陈顺生、姚本先等人也从心理学角度对安全感进行了界定[3]。

目前国内对个人心理安全感的研究较多,研究者通常采用马斯洛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丛中和安莉娟2004年编制的《安全感量表》或自编问卷等工具进行测量,研究对象主要有患者、灾后群体、城市居民和学生等。国家统计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对群众进行公共安全、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对平安建设的知晓度等方面的调查。一些学者,如赫剑梅 [4]、江思雨等 [5]等主要从宿舍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感进行研究。

本文研究的“社会安全感”,侧重于社会学角度,认为社会安全感是指公众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安全状况的评价和感受,是衡量一个社会治安状况和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上述学者这的研究视角,选择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研究内容上有所深化。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采取整群抽样与偶遇抽样两种方式,对泸州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抽取样本900个,回收有效问卷895份(样本分布详见表1)。问卷数据全部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二、泸州市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园内感到安全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场所,校园环境的安全与否,对他们的社会安全感有最为直接的影响。本次调查中,87.8%的大学生在校园内有安全感。其中,警院、泸职和化专的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可度均超过90%,而泸医学生的认可度较低,仅为67.5%。(详见表2)

表2 校园安全感

通过SPSS中的相关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校园安全感的高低,与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否到位、学生对安保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两者与校园安全感的Kendall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0.319。此外,校园内的各种安全隐患对大学生安全感也有较大影响,其中反映最强烈是校园盗窃(84.0%)和校园食品卫生(72.0%),此外还包括校园暴力(37.5%)、校园安全设施(如消防栓、灭火器、安全通道等)(36.2%)。

不同高校学生的校园安全感存在差异,与各高校的管理模式、学生成分和安全教育工作有很大关系。第一,在管理模式上,警院是一所公安院校,采取封闭式、警务化管理,学生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外出,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校园内比校外更安全”的观念;泸职和化专作为本地职校,校园出入管理也较为严格,学生对安保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79.0%和82.1%;而泸医是一所医科院校,采取开放式管理,学生和校外人员(包括前来泸医附院就医的患者)均可自由出入校园,学生对安保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仅为54.1%。第二,在学生成分上,泸医不仅有专、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有成人教育脱产生和外国留学生;而其它三所高校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且只有专科和本科生,成分相对简单。不少泸医学生在调查中也表示,校园内人员混杂是导致自身安全感较低的主要原因。第三,在安全教育工作上,警院、泸职和化专做得比较到位,学生的认可度分别达到78.5%、82.5%和84.8%,而泸医学生认为泸医做得不尽理想,认可度仅为62.8%。由于上述原因,泸医学生的校园安全感远低于其它三所高校。

(二)大多数学生对本市治安状况表示认可

社会治安是指社会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约束下呈现的一种安定、有秩序的状态。公众的社会安全感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次调查中,共有67.2%的大学生认为本市治安状况是安全的,其中警院、泸职和化专学生的认可度分别达到72.2%、71.5%和75.9%,而泸医学生的认可度明显偏低,仅为45.9%。

导致泸医学生治安安全感偏低的原因,与该校区位和学科特殊性有一定关系。泸医老校区毗邻市中心,新校区则位于城北高速路口和西南商贸城附近,人、车流量较大,治安环境复杂;而其它三所高校集中在城西地段,人、车流量适中,且警院附近便是市公安局,治安环境良好。此外,医学院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更容易接触刑事、治安案件中的伤亡者,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当地社会治安的看法。因此,泸医学生对本市治安状况的评价远低于其它三所高校。

(三)大多数学生对交通出行感到放心

城市与农村相比,具有人口集中、流动性强、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的特点,使得交通安全成为市民生活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次调查中,共有64.6%的大学生认为交通出行是安全的,四所高校间差异不明显。

影响大学生交通安全感的因素包括行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交(协)警维持交通秩序的效果、交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交通安全教育普及程度等。此外,部分大学生在调查中反映,泸州市区内坡道较多,但无论是私家车、出租车还是公交车,车速都较快,部分车辆在经过人行横道或转弯时仍未减速,极易诱发交通事故,从而降低了他们对交通出行的安全感。

(四)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缺乏食品安全感

食品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近年来,我国接连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如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奶粉等,其中不乏知名商家和品牌,使得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为下降,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本次调查中,仅有2.9%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食品是“非常安全”的,41.4%认为“比较安全”,而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的食品是不安全的,反映出当今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其中,警院学生的食品安全感最低,这与该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不佳,学生反映强烈但一直未见改观有较大关系。

通过SPSS中的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食品安全感的高低,与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呈正相关关系,两者与食品安全感的Kendall相关系数分别为0.483、0.373。超过90%的学生认为企业和商家片面追求利益是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政府监管力度不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感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感一般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对现代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引发了网络安全的诸多隐患。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网民群体,他们的网络安全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中,57.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交往是安全的,但也有42.6%的大学生对网络安全表示担忧。影响他们网络安全感的因素,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70.9%)、个人信息泄露(70.2%)、网络诈骗(66.5%)和垃圾信息(62.8%)等。这反映出我国的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泸州市大学生的校园安全感、治安安全感和交通安全感较高,网络安全感一般,食品安全感则较低。调查数据反映出泸州市各高校和有关部门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对各高校的建议

校园安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各高校应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切实抓好校园安全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在硬件设施上,定期检查门锁、教学设备、水电线路、天然气管道、消防器材等基本设施,及时更换老旧损坏的设施,防患于未然;在安全通道设置醒目标志,确保随时畅通;在校园重要部位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技防设施建设。

2、在宣传教育上,通过讲座、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加强防火、防盗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规范上网行为,警惕网络风险;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消防演练等活动,做到有备无患。

3、在日常管理上,严明校规校纪,禁止学生夜不归宿、留宿外来人员、使用违章电器;加强对非本校人员的门卫登记和管理,对可疑人员进行必要的盘查;安排专人轮流值守查看校内监控画面,及时发现和处置火灾、偷盗、打架斗殴等危及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加强食堂卫生安全检查,确保食物新鲜、餐具清洁,让全校师生吃得放心。

(二)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维护社会治安需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1、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切实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理念,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出租屋、旅店、网吧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提高街面见警率,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财犯罪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对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做好应急疏散演练;加大交警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推行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群众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发动群众做好群防群治工作,警民携手共建平安泸州。

2、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切实抓好市场监管,与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食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食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与长效机制,确保全市人民吃得放心、安心。

3、经信部门要抓好本市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联合公安网监部门,参与处置影响信息网络安全的重大事件,严厉打击危害信息安全和利用网络从事的违法犯罪活动,为全市人民构筑安全、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李伯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765.

[2]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6):698-699

[3]崔澜骞,姚本先.安全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卫生软科学,2012,26(10):878-880

[4] 赫剑梅.风险社会与和谐校园:大学生社会安全感的量化分析DD一项关于兰州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社科纵横,2007,(12):269-270

第7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一、突出重点,强力攻坚,努力把集中整治活动推向深入。

根据集中整治活动目标要求,本次集中整治工作的重点是:

一是切实加大对“两抢一盗”打击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集中综合整治”活动期间,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迅速行动,集中优势力量,力争尽快破获一批盗抢案件,打掉一批盗抢团伙,摧毁一批犯罪窝点,追捕一批逃犯,特别是要尽快破获一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影响面大的重大案件。对抓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要快侦、快捕、快诉、快判。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两抢一盗”犯罪活动。

二是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整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打黑除恶作为本次集中整治行动的重点,以铁的手腕,重拳出击。指挥部设立了5个举报箱,各单位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检举揭发黑恶势力犯罪线索,把隐藏在*区各个角落的村霸、地霸等黑恶势力全部排查出来。对首恶分子和骨干分子按照“除恶务尽”的原则,组织专门力量,不惜代价,全力追捕,从重从快处理,力争“打击一个,教育一片”,鼓舞群众和黑恶势力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区办事处在这次集中整治行动中,要突出抓好社区和村级组织建设。依法成立社区基层组织,配齐配强基层干部,对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要加强干部管理和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在巡防队伍建设方面,镇综治办要充分发挥20名专职机动巡防队员作用,专职专业搞好执勤巡逻,同时,各办事处、行政村也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认真抓好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义务巡逻、联户联防,切实增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搞好集中整治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我县新区组装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单位和居民小区纷纷落地*区,致使居住人口激增。但由于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一些突出问题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层组织不健全,虽然*区办事处已经成立,但是至今没有成立居委会,社区建设还是一片空白,群众“办事难、难办事”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部分居民区户籍管理没有理顺,有房无户、有户无房现象较为普遍,社区管理还没有真正步入有序轨道。二是黑恶势力猖獗。由于*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加上外来人口的增加,人员居住情况较为复杂,致使*区各种黑恶势力极为猖獗,村霸、地霸为害一方,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现象屡有发生,像一个社会毒瘤一样,严重影响了*区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两抢一盗案件频发。近年来,*区各种飞车抢包、入室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居民财物多次被盗,已经成为了我镇刑事案件的高发区,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四是群众安全感指数和满意度低。在20*年度的群众安全感指数调查中,*区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室最低的,这说明群众对*区社会治安的意见很大。

对于*区目前的现状,县委县政府和城关镇党委政府都极为重视,开展这次集中整治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严打整治,侦破一批刑事案件,打击一批黑恶势力,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迅速扭转被动局面,确保*区的长治久安。因此,全镇党员干部,特别是*区的所有镇、办、村干部,要充分认识这次集中整治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集中整治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城关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各种具体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为*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这次集中整治活动中,办事处党总支书记和行政村支部书记是本单位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指挥部的分工要求,精心组织,全力配合。指挥部交给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完成,需要配合其它单位的,不准推诿扯皮,要认真履行好职责,担负起责任,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二要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区办事处和所辖各行政村要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县委县政府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真正形成“人人关心整治活动,人人支持整治活动,人人参与整治活动”的浓厚氛围。

第8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开展“党员干部进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动员全局干部职工支持配合公众安全感测评,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人肩上有职责的责任体系。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1.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针对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和重要隐患,大力开展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强化食品安全责任为重点,开展餐饮安全“护校行动”专项整治,严格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和周边餐饮许可准入,全面排查学校和周边餐饮食品安全隐患,清理无证餐饮服务单位,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加工食品行为,加强重点食品监督抽检。大力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非药品冒充药品、违法广告药品、生物制品等进行重点查处,尤其是对药学技术人员是否在职在岗、药品购销渠道是否合法、是否建立购进验收记录等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查处,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饮食用药消费的安全感。

2.开展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引导公众科学消费,发挥消费者在餐饮安全监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经营单位积极参与进来,争取以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管理的“软环境”和“硬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手段,规范经营行为,满足群众安全饮食用药的需求,真正达到经营企业扩大市场和群众得到实惠的双赢局面。

第9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工作范文

一是双贴近,畅和谐

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公安机关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困难与问题。同时又要贴近公安工作实际,掌握老百姓对公安工作有什么要求,审思我们的公安工作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代表群众利益。近年来,__市公安干警通过警务实践,探索积累了“述职说防”、“四前”等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如“述职说防”活动,就组织全局警务区民警向本辖区的镇、村干部和群众开展“述职”活动,并以“说防”活动为支撑点,把公安工作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畅通了警民沟通的渠道,形成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

二是双感动,创和谐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公安民警是主体,警营和谐是前提。从本地实践来看,先后开展了“双感动”、“双满意”等活动。__市公安局围绕“内聚合力、外树形象、提升满意、促进和谐”目标,要求局领导不仅每年要为民警和基层至少办一件实事,而且还要做一件让群众感动的事,基层民警每年也至少要做一件让群众感动的事。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培养民警的民本意识,把服务好人民群众作为一种思维习惯、工作习惯,坚持从小事做起,从不满意的事做起,尽量使老百姓满意,甚至感动。

三是双主动,促和谐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立足本职,做到主动治安、主动服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依法严格治安管理,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如近年来,__市公安以建设“全省最安全城市”为载体,紧紧抓住影响本地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打传销、反窃车、除黑恶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局势得到有效巩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提供服务。无论是本职工作,还是工作中发现的事、老百姓求助的事,都要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在这方面,我们推出的执法“四项承诺”、“主动管理”等工作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