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学货币的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金融学教育;投资学;公司财务学;CFO;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78-03
一、我国金融学专业课程与西方大学的区别
(一)我国金融学专业课程的特点
目前我国金融学科内涵的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
1 传统金融学科的内容。从我国目前的教学与研究实践(包括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不包括理工类大学)来看,传统金融学专业的主要对象是货币经济学(包含货币起源、职能,货币供求理论,货币政策理论与操作)、金融机构及其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银行的运作和管理,包括银行的计划、财务、人事等方面)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多强调金融市场的功能性因素,忽视其对微观主体如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作用),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金融理论的宏观分析层面和金融理论的微观分析层面。
2 “海归”人士对于金融学内容的概括。“海归”人士对于金融学科内容的概括实际上代表欧美大学商学院(其中以美国大学商学院为主)的看法。他们把传统金融学的宏观层面内容归纳为Money Econourics,认为它属于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应该把它抽离出来,放在经济学院讲授。真正的金融学应是Finance或Financial Economics,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放到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目前我国理工类大学的金融学科课程体系就是这样设置的。
(二)西方国家金融学专业的内涵
1 西方国家金融学专业的内涵。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c・默顿教授在其《金融学》一书中指出,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因此,国外金融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二是投资者行为;三是金融资产的价格行为和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设计;四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投资基金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运作。可见,国际通行的金融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精神,其核心是从微观角度研究不确定条件下。能够实现资本最优配置的金融资产均衡价格。事实上,Finance在美国已演变为一门以微观经济主体金融决策为核心的学问。就其主要内容来看,翻译成中文,多以“金融市场学”、“资本市场学”、“投资学”、“证券学”等名目成书。至于分别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风险管理、资产评估、衍生工具定价等单独讨论的著述和译著,种类繁多,很难一一列举。特别地,自从1958年莫迪利亚尼与默顿・米勒通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后,原本不相关的投资学与公司财务学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金融学整体――Finance。从美国历届金融学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罗斯、伯瑞汉姆和费玛等著名金融学家对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看,都是把资本市场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市场理论等)和公司财务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因而他们也被称为财务学家。
2 西方大学金融学课程的组成。1997年,美国学者RonaldW.Melicher等在他们的著作《Finance》(金融学)第九版中将金融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金融系统(The Financial System)、投资学(Investments)与公司理财(Business Finance)。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金融学家钱颖一教授则认为,美国的Fi-nance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金融,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结构、收购合并等;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第二部分是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它是对证券市场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国外所指的Finance,即金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著名金融学家郎成平更进一步认为:“金融学领域基本上包括了两大主流:第一是投资(Investment);第二是公司财务(corporateFinance)。投资学主要是探讨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期权和期货)定价模式。关于课程方面,投资学领域可以开设如下课程――投资学(探讨金融市场的组织和特性,股票,债券和期权与期货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定价),固定收益债券(专门探讨政府债券和公司债的特性和定价),国际金融市场(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组织、运作和金融工具的运用,利率,汇率的定价和特性等等),期权与期货(专门探讨期权与期货的特性和定价)。公司财务主要是探讨公司实物投资与财务运作的决策过程。公司财务学领域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公司财务,公司兼并与收购,公司治理。公司财务课程讨论如何评估(实物)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股利政策和破产与重组等等课题。公司兼并与收购课程探讨如何利用公司财务课程所学到的评估与融资手段进行企业或项目的收购。公司治理探讨公司财务政策对股价的影响,也就是如何透过公司财务的运作以追求公司价值极大化。”
可见,中西方大学在金融学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我国企业界迫切需要精通金融学与财务学的CFO人才
(一)现代公司制度中CFO的作用与职能
CFO(Chief Finance Officer)意指公司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监,是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只有美国的少数跨国公司设立CFO的职位。到了20世纪末,随着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资本市场充分发达的国家,CFO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在一个大型公司运作中,CFO是一个活跃在金融市场操作和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之间、不可缺少的角色。其第一个任务是进行投资决策,第二个任务是融资。当公司的发展需要融资时,CFO就要到金融市场上去,分析哪些融资手段所获得的资金成本最低,最适合公司的资金操作模式并在时间上也匹配,并进行相应的融资安排。此外,CFO作为CEO的真正伙伴还参与公司决策,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在现代商业社会中CFO是职业经理人最向往的职业之一,但做一名成功的cFO并不容易。CFO必须具备丰富的金融市场和公司财务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
在美国,CFO要负责财务、会计、投资、融资、投资关系和
法律等诸多事务。公司的财务部门、会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都归CFO管理。除了负责公司与投资人的公共关系,CFO还要保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现金,要保证有足够的办公和生产经营空间。此外,公司自身的投资事务和复杂的法律事务,也都由CFO来统筹管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国内对这一职位的字面理解不同,在美国担当CFO的人才并非财务人员,而通常是具有丰富金融市场运作经验的人。在公司并购活动频繁发生的今天,资本运营已成为公司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合格的CFO必须不断地盯着金融市场,寻找那些适宜的并购目标,或是发现哪些公司正在试图并购自己的公司,并进行相应防范。事实上,美国优秀的CFO通常在华尔街做过成功的基金经理人。
(二)目前我国企业CFO的知识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国内企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残酷的市场现实对国内企业在规模扩张、资本规划、融资筹资、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资本管理水平上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据调查,目前我国只有极少数外向型的大企业设置有CFO职位,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的CFO主要有两类不同的工作经历背景:一类来自于传统的财会管理人员,另一类具有投资分析的工作履历。因而我国CFO的工作重点都有些偏颇:前者只注重于成本节约控制和风险管理,后者则只注重在投资领域利用财务杠杆和创新机制创造更多的财富。通过对比我们看到,现代经济社会对cFO的职能要求不仅包括以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知识为重的会计核算、融资与资金调度、成本与风险管理等传统职能,还更多地体现在以投资学知识为主的企业并购和价值管理等战略职能要求上。显然,目前我国CFO这种单一的知识背景远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转型对其角色的要求。因此,国内企业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CFO财务体系已迫在眉睫。
三、CFO的职能为我国金融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CFO的职能为我国金融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CFO的职能实际上是与美国Finance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的。1985年、1990年莫迪利亚尼和默顿・米勒分别获诺贝尔奖,他们的成名作,即把投资学与公司财务学结合在一起的MM定理也作为Finance的奠基理论而成为显学。马科维茨、威廉・夏普、罗伯特・默顿、迈伦・斯科尔斯等著名Finance学者在1990年和1997年纷纷获得诺贝尔奖终于使金融学,财务学在美国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而这一时期正是CFO在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脱颖而出和大放异彩的时代。
与之相对应,我国CFO的知识结构缺陷可以追溯到我国金融学的方向设置。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金融学专业侧重于投资学方向,并不重视财务管理方面,也极少安排公司财务学方面的课程。正是这种课程设置安排的缺陷,导致我国无法培养出合格的CFO人才。CFO人才的缺乏又进一步影响我国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过,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的需要比一百所大学更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企业界对于精通投资学与财务学的CFO人才的迫切需要,对我国金融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借鉴西方大学经验,金融学专业应该担负起培养CFO人才的重任
目前西方优秀商学院金融学专业,是以公司财务和资本市场(在课程上称为投资学)为基本组成部分,以货币理论与金融经济学(专门探讨金融市场特殊的均衡定价机制和公司财务的经济学机理)为理论基础,以金融工程作为技术手段和金融机构管理作为管理技能训练,以金融市场作为金融的入门基础,金融学与财务学合二为一(而不像国内有的地方将财务学与会计学混为一谈)的完整独立学科体系。这样的学科体系,是与现代金融实践的发展相适应的,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成功的。为区别于我国目前的金融学体系,可以将这样的学科体系归纳为财务金融学。
2003年银监分设之前,金融监管长期是人民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基层人民银行分设的监管职能部门主要有金管、稽核、会计等部门。国库、发行等部门也都不同程度地承担了部门分管任务。
但与此同时,重复、分散的监管现象,却使监管对象感到“无所适从”。基层人行还普遍存在“观望,推诿”现象,主动性差。同时,监管行为亦长期滞后于经济和金融业务的发展,难以根治其中问题。对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的预警预报更是一筹莫展。加之监管手段不够强硬,往往在检查时“雷声大”,处理时却“雨点小”。此外,现阶段基层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设施不够健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监管效率。
二、监管分设后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能转变
监管分设以后,央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发生了转移,央行的重心就必须调整。新《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核心在于以法律的名义确立了人民银行的地位,重新定位了人民银行的三大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改善金融服务,以及维护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三大职能相辅相成,紧紧围绕着货币政策这条轴心而运作。
因为货币政策的拟定以及宏观调控主要由人民银行总行执行,职能的具体实施则落到基层人行上,三大职能主要包括政策执行、金融服务和金融稳定。
(一)政策执行
由于中央银行职能重心将转移到金融宏观调控上,同时货币政策又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所以,货币政策就成了人民银行的最重要职能之一。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过度通胀和持续通缩,对于经济运作都将都是巨大的弊端。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合理把握货币供应总量,才能让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作为人民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应该加强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基层人民银行必须担当好货币政策的疏通者,起好监督作用,保证“上传下达”枢纽作用畅通。同时基层人民银行也是我国央行金融服务面对群众的直接平台,是央行总行传输货币政策的直接纽带。它对全力实施货币政策,保障当地金融环境的稳定,引导地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指导地方各金融机构合理优化信贷层次结构,发挥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
(二)金融服务
央行应当做好经理国库、金融机构之间的支付结算等服务职能。金融服务这项职责对于基层人民银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监管分设后的基层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有别于之前的金融服务范围和服务观念,它是全力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金融环境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服务中体现央行的货币政策目的。基层央行还是各地方的金融信贷直接窗口,不仅服务于社会,银行和政府,还服务于自身,央行金融服务的水准和整个社会的金融服务水平以及央行预期目标的实现都有极其直接的相关性,从而将进一步对整个社会经济运作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对当地经济发展无疑是一剂强力推进剂。
(三)金融稳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社会才会稳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世界银行曾经做过相关研究,报告表明,从20世纪后半段至21世纪,一共有90多个国家接连发生了上百起系统性银行危机,除此之外,还有近50个国家爆发了局部性银行危机。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1年的欧债危机,更是给各国的金融稳定性敲响警钟。因此,维护金融环境稳定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
金融环境,已经成为影响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决定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原因。银监分设以后,便进一步体现出了人民银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地位。基层人行,作为总行分设在地方的基层机构,全力引导当地金融机构的良好运作。保证当地的社会经济在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下运行,是监管分设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新职能。
三、关于履行新职能的建议
为适应央行基本职能的重新定位,更好地满足国内金融市场的需求,人民银行应该尽快地完成角色转换。
(1)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标准,使基层人民银行运行有统一的参考标准。
(2)基层央行应保持与银监会、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交流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3)建立风险管理和防范机制,强化对金融业风险的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评估。
(4)确定金融稳定的指标数据,准确评估分析金融稳定形势。
(5)着力建立先进信息系统,畅通信息渠道。
(6)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环境。
(7)建立相关的保险制度,保证金融市场稳定。
(8)认真研究维护金融稳定的多项措施,以及制定相应的防范金融风险的应急预案。
(9)全面提高人民银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人行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形势。
(10)赋予基层人民银行一定的货币政策执行权限,比如信贷资金调控权和管理权,实行利率跟踪监测和管制等。
四、结语
因而,在监管分设之后,基层人民银行更应该着力疏导和贯彻货币政策,听从上级人民银行对于国家宏观环境的统一调控,合理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有效运用对应的货币工具,突显对当地金融调控的可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结合地方经济金融实际情况,认真探讨地方执行货币政策的有力途径,进一步优化基层人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此外,还应着力于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及稳定的金融环境,为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健康有序发展及当地金融经济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录天.基层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困境及建议[J].甘肃金融,2011(05).
[2] 林晓燕.基层人民银行应强化金融监管[J].黑龙江金融,1997(11).
关键词:消费券;临时货币;寻租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104-02
源于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陷入经济衰退。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出现出口量大幅度下滑、沿海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失业大量增加和各种资产价格暴跌等经济放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在来自国外的需求即对外出口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份量就成为政府和学者主要考虑的手段。在短期内立竿见影的“发放消费券”就成为特殊时期拉动消费的特殊的办法。
消费券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一般为三个月),在指定的购物地点购买商品,不能兑换现金。一般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本文所指的消费券是指政府发行的,免费发给公众的购物券。在它到期后以政府的财政收入兑现商家所持有的消费券。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中国台湾、杭州、成都分别发放了大量的消费券。据统计,消费券对商贸行业拉动效应为2.06倍。成都向37.91万人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可见其在短期内拉动消费的效果是明显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1 可能扰乱货币发行和流通秩序
相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消费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短期流通的临时通货;相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消费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地方政府发行的临时货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和国家信用由国家垄断发行,具有无限法偿力。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人民币发行的唯一银行。从货币的职能来说,消费券除了不具有世界货币职能、价值尺度和价值贮藏手段外,它同人民币在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当承诺到期以消费券支付工资时,消费券起着支付手段的作用。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就好像上个世纪80年代某些地方政府以当地的产品例如茶叶等支付公务员工资一样。在短期内,比如说三个月,人民更关注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只要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消费券能够买到消费者想要的商品,商家可以向政府兑现人民币,那么在消费券的有效期内。其就几乎等同于人民币。问题的关键是消费券是以地方政府的信用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在实质上同样是依靠地方政权的强制力在某一地区垄断发行。地方政府在履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职能”。消费券成了地方政府对部分商家的负债,从而间接成为对消费券持有人负债。显然它不同于债券,因为债券不能用来直接购物。当地方政府出现财政困难时存在内在的冲动,通过发行短期消费券的形式,来代替银行贷款,有可能导致一种变相的“白条现象”的产生。中国是一个大国,如果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发行消费券,无疑是对中央银行职能的越位,动摇人民币的地位和信誉,使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的统计失真,削弱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间接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和扰乱正常的货币和商品流通秩序。中央银行把消费券代替的货币量考虑在内来制定货币政策也没有意义,因为消费券的作用已经发生。
2 从长期看,消费卷的发放难以拉动消费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该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恒久收入决定的。也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做出消费决策的。一个人是否增加消费支出是由他本人当前的收入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所决定的。在全球经济下滑,世人普遍对未来处于悲观预期,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稳定性缺乏信心,就会控制甚至减少消费。消费者预期到自己未来的收入将来有可能会减少,为了使自己的一生的效应最大化,必然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减少当前的消费,以平滑自己的收入波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最核心的原因并不是所谓的节俭文化所致,而是大多数人无钱或者说除掉刚性消费支出外无更多余钱用于享乐。最有钱的人边际消费倾向低不愿花钱,最想花钱的人边际消费倾向高却没有多少钱。关键是前面那种人占极少数。贫富差距太大,财富分配太不公道才是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真正原因。社会保障的稀缺与消费并不见得呈很强的正的线性关系。比如说日本的工作的终身制、完善的福利制度和高储蓄率是并存的。所以从长期看。消费券的发放难以拉动消费,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
3 消费券的发放容易导致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消费券通常都被政府指定消费地点或行业。这对于非指定的行业和商家是一种政府公开的歧视行为,是政府在消费市场上的公开干预。消费券使部分行业和商户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特权。充分竞争的市场最忌的就是行政干预,行政干预会降低消费者剩余,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使部分利益集团获利。寻租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是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寻租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约束,有可能成为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由于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在法律上没有依据,发行规模、使用方向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出了问题也没有明确的惩戒机制,收受好处的政府官员很有可能利用消费券为不法商人或利益集团谋取好处。
4 结语
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对于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对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分析。每一种事物在具有某些优点的同时,必然存在某些弊端。发放消费券是特殊时期拉动消费的特殊的手段,有其合理的一面。应对金融危机的最直接,效果最好的手段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共投资的规模、刺激私人投资的增加和及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公平分配财富,缩小贫富差距是解决中国消费不足这个命题的核心点。发放消费券实则没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
[关键词]中央政府 广义货币 货币持有 MFS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的研究变得日益重要,然而宏观经济的研究离不开对宏观经济进行统计分析,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点就落在于货币与金融统计。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核心
这样看来,货币与金融统计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虽然货币与金融统计分别是研究货币统计与金融统计,但两者的核心其实都是统计货币供应量,而这里的货币供应量主要就是指广义货币。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广义货币,也从很多角度阐述了广义货币的划分、构成等。
(二)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发展
与此同时,IMF对广义货币的定义和划分也发生了改动。在1996年制定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是将货币分层次划分的,其中广义货币表示为M3,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S、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而在2000年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则取消了货币定义及货币层次的划分,转而从金融资产、货币持有部门、货币发行部门三个方面描述广义货币量。具体如下:
(1)金融资产充当广义货币必须具有流动性和价值储藏的功能。一项金融资产是否纳入广义货币,主要由交易成本、可划分性、期限等基本因素决定。
(2)货币持有部门。只有常住企业、居民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上述金融资产才包括在广义货币的范围,而中央政府、存款性公司和非常住单位持有的上述金融资产,不包括在广义货币之中。
(3)货币发行部门。通常中央银行和存款性机构发行的上述金融资产为广义货币,但国外发行的外币,政府、企业发行的短期债券也可纳入广义货币范围。
可以看出在上述的第二个方面中,特别提出中央政府不是广义货币的持有者,本文就将对这一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MFS中之所以认为中央政府不是广义货币的持有者,是基于中央政府的存款并不像货币持有部门那样对宏观经济产生同样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央政府的存款要受其发行债券、透支、税收等筹集资金以及这些资金的运用的影响,对经济增长、利率及汇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因而就认为这一部分存款不包括在广义货币中。
二、中央政府持有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从财政政策方面讲,中央政府会有两方面的政策选择,一方面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主要方式通常是减少政府投资,增加税收收入,这个时候政府一般就会有财政盈余,这部分财政盈余作为政府的净收入,即是中央政府自身的存款,而这部分存款是存在中央银行里的,但这些存款在中央银行手里并为对经济起到实际的作用,因为它不会以借贷或其他方式转到货币持有这手中,也就不能在现实经济中进行流通,自然也就不会像其他货币持有部门持有的那样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说这部分存款对经济增长、利率、汇率等的影响也都是不明显的,中央政府就不是广义货币的持有者。
另一方面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即增加政府投资支出和降低政府税收收入。这项政策一来减少了中央政府的收入,二来又增加了支出,即从两方面缩减了财政收入,就很有可能就出现财政赤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一般就会采用两大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是发行国债,
二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而政府发行国债,就会使货币持有部门的资金流向中央政府,自然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减少,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利率上升等结果,这个时候中央政府的货币行为就对宏观经济环境造成了影响,所以这个时候中央政府的负债就属于广义货币。此外,如果中央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因为政府借出的货币没有相应的货物抵押或对应,即类似于凭空使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增加了,在社会总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通货膨胀,使一般货币持有部门持有的货币贬值,这样就直接对广义货币产生了影响,所以,中央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出的货币应属于广义货币的,即认为中央政府是广义货币的持有部门。
(二)中央政府的职能对经济的影响
从中央政府的职能方面来看,主要从经济方面的职能可以发现,中央政府为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等常常需要履行的职能有: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从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肩负着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这就要求其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比如,要求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利率、存款准备金或其他政策等以使货币持有部门的广义货币流向非广义货币,继而影响广义货币总量。其次,中央政府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在经济学中,政府大量投资公共产品或其他项目就会造成挤出效应,这样就会对货币持有部门原本可以用于该项投资的广义货币无处可投,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政府投资的货币已对其他的货币持有部门造成了类似于竞争的影响,即中央政府的这部分货币在实际经济中发挥出了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央政府便可以说是广义货币的持有者。
三、结论
综合以上财政政策和经济职能两个方面的影响以及最初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出,中央政府不能严格的界定其是否为广义货币的持有者,因为这需要根据其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而定。当中央政府的货币盈余存在中央银行,没有对货币持有部门的广义货币造成影响时,就可以认为中央政府不是广义货币的持有者,但如果有部分货币的使用或占用对其他货币持有部门持有的广义货币造成了影响,或对经济的增长、利率或汇率产生明显影响时,则这部分货币对应过去的中央政府即可认为是广义货币的持有者。
参考文献
[1]杜金富.货币与金融统计,2003.
一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三)授课对象:会计学
(四)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五)课程总学时:七次课,约21学时
(六)主讲教师:
(七)指定教材:张尚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八)参考书目:1.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曹龙骐.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富华.货币银行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5.郑道平.货币银行学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二 课程性质
《货币银行学》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课程教材。全书系统、全面地讲解货币金融理论的结构和内容,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对金融理论和实践在当代最新发展动态的介绍和分析。本书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特点,不仅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且适应在职人员自学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及考核方式
教学目的:
本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金融及其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金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
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货币银行学的原理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为理论考核与平时综合考核两部分,两部分考核独立记分。理论考核部分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综合考核主要看学生出勤及课堂表现。其中,理论考核部分占70%,平时综合考核部分占30%。
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总课时约为7节大课,其中授课约6.5节,复习0.5节。其中第一章到第九章属授课内容,第十章内容不要求,由学生自学,具体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约2.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货币产生的基本原理和货币形式的发展变化规律,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介绍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构成。
具体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第五节 货币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
2.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
3.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
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准备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辨析各种货币学说;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
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等。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信用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具体内容:
第一节 信用及其产生
第二节 信用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第四节 信用工具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重点掌握高**信用的特点作用,正确认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高**的斗争。
2.重点掌握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3.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重点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4.掌握现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应用范围。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信用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各种信用形式等。
第三章 利率与利息率(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介绍利率的主要种类,分析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利率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利息的来源,了解中外经济学家对利息本质的理论;能从利息的来源揭示利息的本质。
2.掌握利率的划分标准及其主要分类,能应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进行计算。
3.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了解西方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掌握影响利率
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理,能对我国影响利率的困素进行分析。
4.掌握利率的一般功能与作用,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利率的复利计算法,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等。
第四章 金融机构(约1.5学时)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投资性金融机构、契约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基本特征、功能、主要业务和管理方法等,目的是对现代经济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进而对金融业的主要活动主体及其活动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具体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
第二节 投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经营管理的理论发展等。
2、了解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风险资本投资,掌握投资银行的主要特点。
3、了解证券经营服务机构的特征,理解投资基金的种类。
4、了解保险公司业务经营的主要环节。
5、理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掌握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相关课程;整合;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
在当今社会里面,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晚上,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各个高等教育机构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方案变得越来越合理,越来越适合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大学的课程紧密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关性和大。因此,“整合相关课程法”这一种教学模式能够给创造出来,以迎合现代的教学需要。它的主旨是通过在本课程的知识为基准,利用教学理论中的学习迁移理论,结合以往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完善知识链,更完整地学习本科学的知识。
1 提出“整合相关课程法”的原因
笔者曾经任教过货币银行学和商业银行管理这两门专业课。通过任课经历,发现两门课程的相关程度很大,因而总结出这一教学方法。现在就以这两门课程为例进行演示。
1.1 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商业银行管理学是研究商业银行在经营之中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财务管理、公司价值、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资产、负债、资本、贷款等。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探索其内在规律,以及这些问题的管理办法,并进行实际应用。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的性质、利率的特性和作用、股票市场理论、经济结构、金融结构、衍生品、货币政策理论和货币政策工具。通过研究这一系列的内容,明白“金融”到底是什么,还有理解一些金融的术语和其含义。
1.1.1 联系
商业银行管理学和货币银行学的联系非常紧密。例如:货币银行学里面有研究货币的三大职能,分别是交易媒介、计量单位和储存价值,而在商业银行管理中有对于货币进行存款和贷款的管理,利用的就是货币的储存价值这一职能。货币银行领域的利率动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影响商业银行的股东的权益,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同时,利率的变通又能影响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和负债所产生的成本,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进而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再者,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也将影响到金融体系的运作,而金融体系又是货币银行学要研究的内容。货币银行学对于金融衍生品进行过简单的介绍,同时又介绍过利率,而商业银行管理学就通过研究利率变动,知道它会影响到银行的净值和利率,同时结合货币银行学中所学习过的各种金融衍生品,利用它们的各自特点来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从而避免了银行的损失。而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政策,能够了解到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如何处理两者的T账,和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而商业银行管理学里面学习到资金缺口和流动性缺口,从而进行流动性管理和负债管理,因而要结合货币银行学里面的知识,其中会应用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来进行借入负债或流动性,来应对风险。
1.1.2 区别
尽管商业银行管理与货币银行学的联系的密切程度是如此紧扣,但毕竟他们是两个不同的课程,区别是在所难免的。商业银行管理和货币银行学它们有各自的侧重点,掌握程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货币银行学仅仅对于金融体系进行概括性的研究,而商业银行管理是以微观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不仅仅要求同学们掌握概念,还要求同学们对于商业银行实际面对的问题要有个解决的办法。在对货币的研究范围方面,货币银行学研究的主要是货币的职能、界定(M1和M2)和发展方向,而商业银行管理学还研究如何利用货币的流动性解决问题;在利率方面,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利率的决定因素和如何计算利率,而商业银行管理更注重的是利率变动所产生的风险和如何减低这些风险。而对于股票的理论,货币银行学侧重说明什么是股票,股票的估价和有效市场理论;而商业银行管理侧重的是如何通过股票的估价能提高银行自身的融资能力,从而获取更多的资金进行贷款。对于金融衍生品,货币银行学侧重于对衍生品的定义和解释;而商业银行管理则侧重于它如何盈利并结合利率风险来说明如何应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避险。而对于货币政策的区别,货币银行学着重与货币政策的概念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而商业银行管理则着重与如何巧妙的应用或者规避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总的来说,货币银行学着重于概念的解释和理解,而商业银行管理学着重于如何把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1.2 知识点的重叠
前面一节提及了商业银行管理与货币银行学的相关程度是如此密切,因此,在内容和重点上,商业银行管理学与货币银行学存在着某些重叠点。比如:金融结构、股票的估值、财务比率、杠杆效用、流动性管理、资本的重要性、贷款的类型等。重叠现象的频繁出现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出现疲惫感和厌恶感觉,因为“新”的知识点缺乏新鲜感,或者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满的现象,对新的内容怀着蔑视的态度,认为新的课程都是自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从而对自己评价过高,因此这部分的同学很大可能会上课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或者采取其他消极的行为,如玩手机,睡觉等,无论对于教学质量,还是课堂纪律、课堂秩序都会产生影响,阻碍教学的正常进程。
2 “整合相关课程法”教学法示例
因为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在讲授商业银行管理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同时因为相关知识之前已经有过讨论,因此讨论法的效果也相对减弱。因此,这个教学法的应用条件之一就是同一个老师教授两门课,因而能够掌握学生的了解程度,而且能控制和协调两门相类似的课程。目标是,通过结合以前所学习的内容,既能唤起同学的印象,同时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行知识迁移。
例如,在讲解货币银行学里面过程中,在讲授利率的过程中,仅仅提及一下利率的影响,包括可能对价值是如何影响的,就足够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学生的脑海里面初步建立“利率的影响”这个概念,同时为以后讲授商业银行管理学中的利率风险打下基础。同时讲及一下缺口分析和久期分析的定义与原理。原理和定义是货币银行学需要完成的工作。
3“整合相关课程法”的意义
3.1 承前启后,通过熟悉感提高兴趣
通过熟悉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本教学法最主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学生同时理解前后内容的关系和作用,增加知识的迁移。
3.2 素质教育
运用“整合相关课程法”可以通过重复知识点达到加深记忆,又能通过新的知识点来连接起以往的知识,形成知识链,从而提高效率,并且通过案例分析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3 培养教师对特定学科的技能
本教学法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同一教师讲授两门相关性高的课程,因此能够通过合理分工,培养任课老师对特定领域的专业程度,从而使高校的人员素质更高,高专业。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米希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金融虚拟性;银行脆弱性;危机;双刃剑;管控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主体,是金融危机发生时负面影响最大的机构,阴阳体系的脆弱性根植于自身,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危机,严重影响金融经济的健康。虚拟性是现代金融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市场价值超越自身实体价值的这种属性和独立于实体经济的独立自我运动特征决定了其一旦发生危害,将会金融主体银行带来严重损害,所以,分析金融虚拟性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有助于防范和控制危机的发生和作用。
一、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金融虚拟性介绍
最早提出并研究银行脆弱性问题的是马克思,他通过分析货币性质与特征提出了这个理论,他通过研究货币的三大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分析了虚拟资本对于银行的影响。货币本身购买力的波动变化、商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支付手段可能导致的债务链断裂等三大性质决定了虚拟资本对银行信用可能产生的崩溃影响。金融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重要前提是人们对商品内在精神和货币价值的信仰,这决定了它无法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金融资本家天生的极端趋利性会导致虚拟资本运动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为银行信用体系崩溃埋下隐患[1]。在马克思之后,有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银行的脆弱性,比如货币供应量变化带来的影响、股市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等,总结了虚拟竞技队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比如股市波动,波动过大产生泡沫,致使股市资产价格失衡,信贷急剧扩张引发信贷泡沫,泡沫破灭之后股市资产价格进一步萎缩,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致使其价值缩水,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通货紧缩和银行危机。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其脆弱性,比如日本银行危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银行危机的发生都与此有关,均由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开始,引发了银行危机。这些年发生的数次金融危机都表明,银行危机的发生均有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金融虚拟性理论的提出较晚,于2004年由国内金融学家白钦提出,时间较短,所以相对研究理论和结果还不完善[2]。
二、银行脆弱性与金融虚拟性的衡量与实证
银行脆弱性与风险的上升呈正相关,众多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风险因素发生剧烈波动冲击银行信用体系时,就可能会造成体系的崩溃和职能的瘫痪,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所以,银行危机的发生是脆弱性风险因素积累到一定阶段冲破承受极限时发生的剧烈能量释放,银行危机也是银行脆弱性的一种典型性表现,是量变到质变引发的严重后果。对于银行体系而言,行业危机可能会拓展到整个领域,银行本身清偿能力不足,会被迫倒闭或者迫使政府出手干预提供债务援助。二十世纪初关于银行危机发生的评判指标理论认为只要有以下一条,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分别是不良资产比例超过总资产的10%、就业问题导致银行大规模国有化、发生大范围的银行挤兑以致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拯救成本过高等,比如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都有以上表现,且带来的严重后果[3]。金融虚拟性的衡量指标研究目前还有待完善,以白钦和徐爱田等人为代表的研究理论中将股票指数与GDP增长率之间的背离关系、M2指数等作为重要指标衡量金融虚拟程度,考虑到其所关注的众多影响因素,货币和准货币增长率、金融相关比率、银行信贷占GDP百分比和股票交易总额占百分比等可作为直观分析因素。
比如2007年从美国拓展到全球的次贷危机,这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金融危机,有大量银行出现问题如破产、接受政府援助和被政府接管等,以英美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出现了一大批问题银行。我们结合金融虚拟衡量指标来看,表1中众多异常数据无疑都显示银行危机的严重性。
表1 2007-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英美银行危机数据
金融虚拟性的衡量目前还需要持续深入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实践结果辅助研究,但是从美国次贷危机中英美的几项关键性指标来看,金融虚拟化的程度都较高,其独立于实体经济运行的情况和资产的巨大波动为银行业埋下隐患,加剧了脆弱性,从而导致其超越界限最终集中爆发造就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所以,通过分析研究银行脆弱性识别、衡量金融危机的危害有一定意义。整体来看,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虚拟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作为初步判断依据,即银行脆弱性会随着金融虚拟性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增加,金融虚拟性研究可为银行脆弱性研究提供依据,预测银行危机的爆发。至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金融虚拟性对银行危机的影响大小,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与研究。金融虚拟性双刃剑的正向和负向功能决定了它对经济的巨大影响,只有深入分析这些影响的严重性,加强有关金融虚拟性的研究和监管,才能够控制器负面作用,保证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4]。
总之,银行脆弱性和金融虚拟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银行危机的发生与金融虚拟性脱不开关系,加强金融虚拟形成程度的分析研究来预测银行脆弱性程度有助于加强控制,保障金融体系和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与运行。
参考文献:
[1]哀德磊,赵定涛.试论行业竞争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5).
[2]白钦先,沈军,张荔.金融虚拟性理论与实证研究一基于功能风险效率与哲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金融,2010(3).
【关键词】转型时期 中央银行信贷 政策
一、引言
市场在转型期很容易出现失调和失控的状态,自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央银行针对经济开始实施宏观调控,通过颁布政策和相关法规来调整经济的架构。信贷政策就在这个时期被推行,信贷政策成了这一时期中央银行配合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架构调整的主要工具。信贷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信贷政策在中国经济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此,笔者作出一些探讨。
二、信贷政策
(一)信贷需掌握在国家手中
信贷政策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传统的信贷政策会对金融起到压制的作用,不利于金融经济的发展。不少人反对国家对信贷的调控,因为一旦国家的宏观经济走上正轨,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微调控。但有关专家表示,现在中国经济,并没有走上正轨,中央银行依然要用政策来对经济进行调控,中国现阶段处于发展中国家,信贷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信贷政策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里。
(二)国家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
信贷政策最为关键的就是利率的问题,如果市场来调控利率,那么资金对市场的反应就会变了迟缓起来;没有政府的干预,信贷资金的流向和筹划就会出现问题。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市场的信贷公司做出评级,市场信贷公司会出现信誉问题和货币市场的“乱象”。同时国家还推出一些公益和环保的信贷项目,因为这样的项目其商用价值不太,信贷公司不会支持这样的项目,但政府会作出信贷。
三、信贷经济政策
(一)两种政策的区别
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中央银行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两种方式,不少人认为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但其实货币创造和信用扩张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不会存在包容关系。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政策,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区分和对待。货币政策的职能当中控制总量是在第一位,在社会中可以帮助我们稳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作用,而信贷政策是只对特殊市场有着影响[1]。
(二)两种政策的结合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政策却在不断的交汇中,彼此影响。中央政府推出过了一些租金性质的信贷政策,它们不是为了刺激消费、增加市场,而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所设立,这些人群在生活中比较弱势,比如是贫困学生,下岗员工再就业人员。这一类政策在现实生活中也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就学问题,比起货币政策更能起到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的作用。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子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两种手段,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能,帮助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三)信贷政策必须适应环境
在不同的国家,信贷政策和颁布,实施内容也有着差异。信贷政策的成功很取决于政策与市场环境的结合程度。传统借贷方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时候,就会产生金融危机。这时,资源配置借助非市场的手段进行分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的资金的发展,并且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出现低迷状态,这些问题是在传统借贷已经出现的问题。因此,国家做出政策的调整,开始逐步淡出市场,中央银行不再对市场进行严密管制,转而使用法律对借贷公司进行制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中央银行增加自己的威信,同时也有效调节好金融体系和民间部门的利益需求,把市场资源最大化利用。
四、提高信贷的有效性
(一)学习他国成功案例,结合自身国情
各国的国情不同也代表着各国政府在信贷政策的侧重点不同,但在如果有效的实施,和提高信贷化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政策,再结合自身的国情,做出调整。
美国政府在信贷政策立法比较完善,也值得我们学习。其中《社区在投资法案》、《高等教育法》、《学生贷款改革法》、《农业信贷法》等法律条文保障了不同阶级、不同人群都能享受信贷,而且提供法律保障。我国信贷政策在各个层次,各个人群的政策并不够完善。下一阶段,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信贷政策完善体系较好的案例,将信贷政策深入各个阶级,各个人群当中,并且提高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度[2]。
(二)金融环境
金融机构是在信贷政策施行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决定金融机构的创新和格局的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其中包括与各个部门协调,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而金融生态环境是由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等诸多因数决定,其中信用环境直接影响信贷政策,所以改善金融环境会使得信贷政策得到更高效的执行。
(三)创新信贷产品
信贷政策是对信贷产品的一种约束,信贷政策保持着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平衡。通过创新中的信贷产品,投入前期资金,并引导市场投入,再通过市场分配信贷资源,最终实现政府的意图。近年来,科技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信贷产品也开始向着网络发展,信贷政策更需要对科技,网络的信贷产品做出调整。
五、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贷政策在未来有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信贷政策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不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信贷问题。信贷政策必须得到法律的约束,明确规定信贷公司在法律上的可行区域和禁止区域。遵循市场发展,完善商业银行借贷政策的执行力度,并鼓励商业银行和市场的竞争,促进市场和银行的良性发展。同样中央银行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做出适合当地市场经济的信贷政策。
参考文献
[1]施华强.银行重组、金融稳定和软预算约束: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银行关系及其政策含义[J].金融评论,2010,01:33-48+122+124.
曹 彤 中信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
陈雨露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方福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主编
冯 博 中国证监会期货二部副主任
龚明华 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
韩文秀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纪志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林清泉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马 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苗雨峰 中国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
彭晓光 《环球财经》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史建平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汪昌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王 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主任
王 毅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
王永利 中国银行副行长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伊志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
曾 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
庄毓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大金融”概念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黄达先生在本世纪初期提出,而后在中国金融理论与实务界的共同推动下,对“大金融”内涵的阐释逐步丰富起来。特别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从实践角度印证了“大金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大金融”的持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具体而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至少给了我们三大启示:一是经济运行中的金融因素和金融规律远未得到充分认识;二是金融发展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系统性风险被长期低估;三是传统的经济学框架未能很好地整合宏微观层面的金融理论。
基于此,《大金融论纲—一个全球性命题》(征求意见稿)在对西方金融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金融”命题,这一命题有四大内涵,分别是:宏微观金融理论的系统整合;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和谐统一;金融发展一般规律和“国家禀赋”的有机结合;内外部金融和谐共融的全球化思维模式和跨文化意识。
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
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长期历史经验表明,影响一国金融竞争力最基本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效率性、稳定性和危机控制能力。
在稳定而高效的金融体系内,金融效率性产生活力,金融稳定性产生弹性,危机控制能力保证弹性,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一国的金融竞争力。
“大金融”命题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需要搞清楚金融体系的效率性、稳定性和金融危机控制能力三方面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构建高效而稳定的金融体系—形成合理的金融结构,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框架、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构建稳定和效率并重的宏观调控体系。
危机后,全球金融体系呈现出四种趋势:首先,国际金融格局出现“再平衡的多边主义”;其次,国际货币体系从“一主多元”向“多元制衡”转变;再次,金融的功能回归实体经济;最后,金融监管走向了宏观审慎。
从全球经济发展史来看,作为国家战略的金融工具运用包括:为战争融资、促进海外贸易、加强对外经济控制、建立货币强权体系、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转型。
基于“大金融”框架,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路径为:在产业战略上,形成市场化、均衡发展与混业经营;开放战略上,形成开放保护与国家金融控制力;货币战略上,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战略上,推动建立全球经济网络;城乡均衡发展战略上,构建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具体而言,产业战略方面,第一,应进一步巩固银行体系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努力发展制度健全的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在功能上实现互补;尊重国情和市场规律,构建银行与资本市场均衡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第二,努力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管制所造成的金融市场分割和信贷结构失衡,是隐藏在“国进民退”现象背后的金融制度根源。比照国际经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应该在2015~2017年之间完成。改革路径应选择: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第三,稳步推进混业经营。中国目前的混业经营程度处于国际较低水平。实证表明,混业经营总体上有利于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综合考虑效率和稳定,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
开放战略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超越发展阶段的金融自由化现象,国家金融控制能力衰微,金融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应提高名义开放度,控制实际开放度,并在开放进程中保持适度的国家控制力。
货币战略方面,应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全球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历史性机遇。中国应在未来30年通过两个“三步走”战略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在使用范围上,第一个十年是“周边化”,完成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第二个十年是“区域化”,完成人民币在整个亚洲地区的使用;第三个十年是“国际化”,人民币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键货币。在货币职能上,第一个十年实现“贸易结算化”,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当中充当国际结算货币;第二个十年实现“金融投资化”,人民币在国际投资领域中作为投资货币;第三个十年实现“国际储备化”,人民币成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
在外汇储备战略方面,争取建立全球经济网络。中国超额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应当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实现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发展。中国的超额外汇储备管理应遵循外向性、战略性和多元性“新三性”。外汇储备投资应构建有效的全球资产组合。外汇储备应投资于占据产业周期高端位置的产业,瞄准战略性资源产业。
在城乡均衡战略上,要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因为“三农”问题事关改革大局,中国转型过程面临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三农”问题的政治化,使得农村金融越来越成为事关改革全局的战略问题。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现实困境,农村金融亟待“破题”。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应着力构建“合作性—商业性—政策性”三位一体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效率性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高效率的金融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之一。金融体系的效率可从两方面衡量:一是金融体系本身的效率性,二是金融引导的产出是否具有效率。高效率的金融体系能够通过便利市场交易、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供创新激励等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银行体系效率的决定因素包括: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于一国银行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在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提高一国银行业的整体效率。第二,银行产业发展。银行业效率的提高,需要在保持适度资产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防止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和银行危机的发生。第三,制度文化发展。加强产权保护,促进社会信用文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一国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提升。
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一般因素包括:产品数量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与定价能力,创新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金融市场效率的实现需要国家特定性因素,包括:与实体经济需求的适应性,与金融制度基础的适应性,与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性,等等。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稳定在一国金融竞争力的兴衰变迁中起着重要作用。稳定的金融体系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常常导致经济增长的中断甚至长期停滞。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金融体系的效率性一道,共同构成了一国金融竞争力的两大核心要素。
宏观经济层面,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审慎的金融开放有助于金融稳定;产业结构层面,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较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稳定性高;政治制度层面,政府管理能力、司法效率或制度发育程度较高的国家,金融稳定性越高,腐败程度高的国家稳定性低;金融监管层面,对金融业经营的过分管制不利于金融稳定,但市场监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金融稳定性的提高;在风险的传递扩张上,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司法效率低下的国家,一般性危机演化为系统性危机的概率显著上升。
基于周期性泡沫推动的金融危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全周期视角的危机分析框架。这一框架的基本要点是:在可动用的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金融部门的膨胀和超速扩张是以实体部门的萎缩和衰减为代价的;泡沫经济挤出实体部门投资并最终导致这些实体资本灭失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不断增加的金融杠杆、实际贷款利率的上升、实业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和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表明经济泡沫程度和系统性风险正在加大;在泡沫最后阶段,当资产价格上涨超过了信用扩张所能支撑的范围时,资产价格泡沫达到了破裂的临界条件。
危机控制能力与金融竞争力
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国家能很快抑制危机扩散,并在短时间内重返金融稳定和经济高增长的路径,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在危机前软弱无力,最终陷入了金融体系失灵和经济增长停滞的双重陷阱。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应对能力的强弱,在一国金融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一国危机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危机中的紧急救助方案,危机后干预手段和措施的有效性,危机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危机的早期预警机制,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等。
我们对金融危机后的15种常见应对措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危机应对政策,一些政策措施虽然可以缩短危机的持续时间,但却可能导致较高的经济成本或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第二,危机应对的各种政策措施本身就具有成本,这种成本可能转化为危机成本的一部分,从而延长危机持续时间或增加危机的经济成本;第三,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其对经济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就已经真实地发生,仅通过危机后的补救措施很难取得系统性的理性效果。
同时,我们对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主要对危机后的短期物价水平产生影响,而财政政策则主要作用于危机后的短期经济增长(有助于遏制危机期间的经济下滑)。两种政策刺激或稳定经济的效力都集中体现在短期。过度的货币投放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将在危机结束后三年左右的时间内逐渐显现。我们认为,为避免大规模货币扩张和财政赤字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旦危机消退、经济企稳回升,之前作为“反危机工具”出现的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应该逐渐淡出。
构建稳定而高效的金融体系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实际选择?我们认为,经济发展速度影响金融体系结构,经济发展程度影响金融体系规模。同时,效率和开放是金融结构市场化的两大驱动车轮。
我们发现,在崇尚规则和权威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下,更容易孕育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在崇尚自由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下,更容易孕育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明显大于银行主导型国家。在金融体系结构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中,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金融危机稳定器的角色,而金融市场则内含着某些诱发不稳定的因素。
金融体系具有过度周期性,货币稳定不足以实现金融稳定。金融创新日益频繁,金融运行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因此,需要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同稳定。我们提倡建立全面稳定的新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纳入金融稳定考虑的货币政策框架等。
“大金融”理论与中国的新型金融发展观
中国的全球金融发展观有四大基础,分别是:第一,理论基础,即中国的金融发展必须遵循经济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第二,价值基础,即中国的金融发展必须代表中国式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三,实践基础,即中国的金融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第四,文化基础,即中国的金融发展必须体现多元文明共融共治的全球化发展观。
中国“大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
货币政策方面,应在盯住通胀和产出的基础上,关注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完善通胀指标统计,为政策决策提供可置信的信息基础。以价格调控为主,数量型调控为辅。
金融监管方面,逆周期监管应综合考虑银行广义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要结合和配合。金融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统筹协调。
信贷政策方面,可选择盯住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应与总量性的货币政策相区别,主要发挥结构性调控功能。总体上应坚持市场化原则,提高效率和增强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