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事部门考核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单位范围。竞争上岗适用于各级实施和参照(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法院和检察院机关。
(二)职位范围。竞争上岗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担任市级机关正、副处(科)长,县(市)区机关正、副科(股)长。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这些职位出现空缺时,机构调整、重组或现有人员超出职数限额需要进行人员调整或分流时,按规定进行职位轮换时,选拔专业性较强或热点职位人选时,原则上应采取竞争上岗的方法。根据工作需要,科级非领导职位也可以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三)人员范围。竞争上岗原则上在本机关内部人员中进行。对某些专业性较强、本机关无合适人选的职位,以及形不成竞争的职位,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批准,可以跨部门或在本系统企事业单位组织竞争选拔,但要从严控制。
二、竞争上岗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参加机关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
(二)资格条件
1、机关内部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具备国家公务员或参照(依照)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机关工作人员)身份。
2、跨部门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应符合转任条件。
3、参加竞争上岗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应符合调任(选调)条件(担任科级领导职务),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大学本科以上。
4、参加晋升性竞争的人员,一般应具备党和国家规定的职务晋升资格。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批准,下列人员可以越一级竞争,并放宽任职年限,但一般不少于规定年限的一半。(1)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3)本单位三分之二以上群众推荐的。副职主持工作且主持工作期间所在部门工作成绩突出的可以放宽任职年限。
参加市级机关竞争上岗的人员,应符合市委《关于推进市级机关科级领导干部年轻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发()81号]规定的任职年龄要求。参加科级领导职位非晋升性竞争上岗的,男性年龄不超过55周岁、女性不超过50周岁;参加科级领导正职晋升性竞争上岗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最高不超过50周岁;参加科级领导副职晋升性竞争上岗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最高不超过45周岁。
5、晋升性竞争上岗的,文化程度一般在大专以上。
(三)附加条件。各单位可根据具体职位的要求,附加其他任职资格条件。如年龄、学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等。
三、竞争上岗的程序与方法
竞争上岗一般包括制定方案、公布职位、公开报名、资格审查、考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考察与评价、决定任用等9个环节。
(一)制定方案。竞争上岗方案由各单位研究制定,内容包括组织领导、竞争职位、竞争范围、任职条件、方法程序、时间安排等。经单位党组(党委)审定后,按管理范围的不同,报经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实施。
(二)公布职位。通过会议或书面通知等形式,公布拟竞争的职位名称、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
(三)公开报名。报名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一般以个人自荐为主。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的,应征得本人同意。每人可报1-2个职位,填写《竞争上岗自荐(举荐、推荐)表》。
(四)资格审查。由所在单位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对照本细则第二条规定的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并提出意见,报单位党组(党委)研究确定竞争人选。竞争人选与所竞争职位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2:1。个别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职位可暂时空缺,确因工作需要,经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可作为预选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参加竞争上岗。放宽职务晋升资格条件或越级参加竞争的人员,须按管理范围的不同,报经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对跨部门参加竞争的,原单位要积极协助做好资格审查工作。
(五)考试。对资格审查合格的竞争者进行统一的书面考试,重点测试竞争者掌握基本理论和履行职位职责所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要按照“以事择人,以岗定人,考用一致”的要求设计。一般采用闭卷方式。试题一般由本单位命制,也可委托有关专业部门命制。试题应严格保密。部门内部的竞争上岗,也可以采取其它测试方式。考试成绩采取百分制。
(六)演讲答辩。演讲答辩主要是由竞争者向评委和到会人员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任职优势和任职后的工作设想,并对评委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答辩,然后由评委根据竞争者在演讲答辩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演讲答辩主要测试参加竞争人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对竞争职位的了解和胜任程度等。
演讲答辩的评委一般设7-9人,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群众代表组成,也可邀请具备公务员面试考官资格的人士参加。设主任评委1人。群众代表1-2人,通过推荐办法产生,得票多者当选。演讲答辩会的与会者一般是本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以评委为主,适当吸收有关人员参加。
演讲答辩成绩采取百分制,评分方法是:每位评委根据竞争者的演讲答辩综合表现,在《竞争上岗演讲答辩评分表》内按要求评分。分数计算方法:对每个评委所给的总分进行复核,登入《竞争上岗演讲答辩成绩汇总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相加后计算出平均分即为该竞争者的演讲答辩成绩。
(七)民主测评。民主测评是群众根据自己对竞争者德、能、勤、绩的全面衡量,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议竞争者能否胜任竞争职位工作。参加投票的人数应占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80%以上。
民主测评票一般设“胜任”、“基本胜任”和“不胜任”三种等次。胜任和基本胜任票不到三分之二的不能选拔任用。民主测评结果采取百分制,计分方法为:“胜任”票按百分比1:1计分,“基本胜任”票按1:0.5计分,“不胜任”票不计分。民主测评计算公式见附件三《竞争上岗民主测评成绩汇总表》。
(八)考察与评价。根据竞争者笔试、演讲答辩和民主测评结果,从高分到低分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进行考察,考察人数一般应多于拟任职务人数。考察的内容包括干部的德、能、勤、绩,考察意见向党组(党委)汇报。对被考察者进行综合评价,形成组织评价意见。组织评价意见由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原职位分管领导、班子成员其他领导和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组成,权重一般为:领导班子成员较少的为4:3:2:1,较多的为3:3:2:2。
确定竞争者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采取百分制,由笔试成绩、演讲答辩成绩、民主测评结果和组织评价意见四部分构成,各项要素所占权重一般为2:2:3:3。如果没有进行笔试,演讲答辩成绩、民主测评结果和组织评价意见的权重一般为4:3:3。最后公布综合得分。综合得分低于70分者不能选拔任用。
(九)决定任用。根据组织考察结果和竞争上岗的成绩,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单位党组(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竞争职位的上岗人选。正式任用前,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再次听取群众意见。
市级机关属于晋升、转任、调任(选调)科级职务的,正式任命前须按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级机关科级干部任用与职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履行职位职数和晋升资格审核手续。
四、竞争上岗人员的管理与待遇。
1、通过竞争晋升职务的人员,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经考核称职的,任职时间从试用期开始时计算;考核不称职的,由任免机关根据本人德才表现,按竞争上岗前的职级另行安排适当工作。试用期间应按照有关规定接受任职培训。系统内企事业单位竞争上岗的人员,试用期满考核称职的,办理调任(选调)手续。
2、竞争上岗人员实行任期制,任期三年(晋升性竞争上岗人员含试用期)。任期内享受所任职位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原职级保留。任期届满,根据考核结果和有关条件以及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继续任用,或重新竞争上岗。任期内考核称职,在第二次竞争中落选的,可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因考核不称职而不能继续任职者,不再享受现职级待遇。
在竞争中发现的德才素质好,因职数限制等原因未能上岗的人员,可作为后备人选积极加以培养。对未能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或竞争落选的人员,要妥善安排并注意做好思想工作。
五、竞争上岗的组织领导
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是全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县(市)区委组织部、人事(人事劳动)局是所在县(市)区竞争上岗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党政机关竞争上岗的指导与监督。
竞争上岗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单位党组(党委)领导下组织实施。跨部门的竞争上岗,按人事管理范围的不同,分别由同级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用人单位组织实施。
各单位要成立由单位领导负责的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竞争上岗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条件、标准和程序办事,不得自行其事。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竞争上岗工作的监督,严明组织人事纪律,确保竞争上岗工作健康、顺利进行。对竞争上岗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其他事业单位的竞争上岗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七、本细则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八、本细则从发文之日起施行,过去本市有关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荐(举荐、推荐)表
【关键词】传统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近30年来逐渐出现并普及的新概念与新术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学一个崭新和重要的领域,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它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将人作为特殊的资源来进行开发及利用,对人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与企业中的其他资源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地诱导、控制和协调,调动其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1.人力资源规划。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评估医院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收集和分析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制定医院的人才招聘、调配、培训、开发及发展计划。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财务等部门合作,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开展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核算工作。
3.职位分析和工作设计。对医院中的各个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确定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要求。
4.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根据医院的岗位要求,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如接受推荐、刊登广告、举办人才交流会等从医院内部或外部选拔人才。人力资源的选拔应遵循平等就业、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原则。
5.员工关系。每一个医院都必须有效地处理好医务人员与医院的关系,给职工创造一种安全、稳定、融洽的工作氛围,提高职工的工作满意度,保证双方能共同发展。
6.培训和管理开发。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
7.工作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是对职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表现、职业道德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给予量化处理的过程。考核结果是职工晋升、接受奖惩、发放工资、接受培训等的重要依据,它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帮助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责任鼓励和关心职工的个人发展,帮助职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进行监督和考察。
9.职工工资报酬与福利保障设计。科学、合理的工资报酬与福利体系关系到组织中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否。
10.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保管职工的工作表现、工作成绩、工资报酬、职务升降、奖惩、接受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记录材料,为管理者在决策时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传统医院人事管理的弊端
医院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长期以来残留着等、靠的思想。医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利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提出,许多医院暴露出了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问题,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的局面,尤其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严重束缚了人才的发展和使用,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传统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人事管理是管理体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造成我国的医院由政府多个部门或机构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医院管理人员在工资改革、员工激励、人事改革和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缺乏自主性。因此导致医院的改革滞后,机构重叠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比较严重。
2、医疗补偿机制不完善,医务人员收入不平衡,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医疗机构补偿是医疗机构维护生存和发展的来源。我国的医疗机构补偿方法延续医疗机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费和财政拨款补贴三种方式。近几年来,卫生部门的财政补贴的逐渐减少,影响了一部分医院的工资发放,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医疗服务收费是对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的一种合理报酬。由于医院过去一直以来都属于公益性企业,导致医疗服务收费一直偏低,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商品价格由供求决定,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所需的一些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有些医务人员为了弥补心理上的失衡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红包、回扣,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医院提高检查费,造成病人看病贵、看不起病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因为利益驱动医院纵容医务人员提高用药的档次,对一些能用低档药治疗的疾病也引入贵重药物或进口药物,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了药物的严重浪费。
3、自主招聘、择优录用仍是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难点。由于相应制度的不配套,医院仍难执行对职工的辞职和辞退管理。虽然人事部早已下发相关文件,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由此导致的“能进不能出”的状况造成医院编制紧张,难以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医院内部的人员流动上,职务终身制和能上不能下更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情关系,在医院的招聘和录用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重复引进一般人员,造成医院缺乏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利于医院的人才成长。
4、没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恰当的绩效考评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它明确地表明了医院对员工的要求是什么。目前多数医院的考评流于形式,只有年度考核,没有每月和季度考核。考核时也是自我评价,到头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考核结果不与工资和晋升挂钩,达不到考核的目的,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专业技术评审不是从专业技术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工作成绩等方面全面考察,而是单纯以资历、工龄、年龄、数量作为评选条件,造成评选结果不公,成为内部人事矛盾的导火线,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引进。
四、如何完成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1、管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管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是将管理内容按照人事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划分成独立的条块进行全面系统管理的管理方法。一个人事部门的管理,从时间上来看,其工作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相关内容:人员的引进、人员的使用、人员的调出;从工作内容上来看,有人员调入、培训、聘任、上岗、职务晋级晋升、离退或辞退等;从工作性质上来看,可根据人员的技术工种、岗位、年龄、身份、不同的用人办法等进行分类分层管理。
2、管理要由“人”管走向“制”管。尽管一段时期以来,国家已经提出了管理要制度化,但是,传统的封建的管理思想、手段依然存在,并很难消除,集中地体现在决策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决策方式既无科学性,又无民主性,工作政策依据不足,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因此,人事管理制度化,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事制度。制度不仅仅是指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而且还包括在不违反国家制度的前提下,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和制度细则,要根据自己的管理内容结构化的思想,分块、系统地制定人事工作各方面的办法,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增强人事工作的民主性。用民主促进制度,用制度保障民主。民主与制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没有民主,就不会有制度,没有制度,也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人事工作的民主制。通过制度化的办法,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人事部门考察和党委集体讨论来决定人员的选拔任用;通过公开竞争、公平测评来评定岗位与工作成绩来确定工资与奖惩。
3、要努力做到权责相适应。要做到一定的权力与一定的职责相适应,或一定的职责与一定的权力相适应,这是发展规律的新要求。但是目前很多人事部门只限于办理用人关系等方面的日常具体事务。然而,人事部门作为一个组织的有机构成部分,它除了负有一定的事务性职责外,还应拥有与职责相应的权力或更大的职责,才能进行组织的管理、协调与优化资源配置工作。因此,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职责以及与其相应的权力。解决人事部门的权责问题的途径有三种:领导放权;理顺人事部门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关系;开拓思路,寻求新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等。
4、机构设立科学化、灵活化。随着市场的发展,改革的需要,人事部门机构设立也需要科学、灵活。要摆脱过去单单设立劳资和人事两大机构的模式,医院也应如此。例如,一些大中型组织根据工作量及内容繁复程度,可以将人事部门工作细化,分为行政干部管理、技术干部管理、工人管理、劳动定额管理、劳动保护管理、各类保险管理等股或组。一些小型企业也可以将人事科虚设在其他的部门中带职。归根结底,设立什么样的人事部门取决于怎样更适应市场的发展。
5、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档案管理系统。
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部分,是提高医院人事管理水平的一重要部分后。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分院和经济实体增加,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要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等,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具体体现在要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6、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职能化水平。目前,医院人事部门的人员大多数是单纯的行政人员,他们善于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人员、部门的关系等。但是,他们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他们的管理仍然只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之中,缺乏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强,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成为人力资源战略策划专家、人力资源开发专家及劳动关系专家等。医院人事管理人员同样要具有职业化的精神、职业化的道德、职业化的守则。因此,要求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学习和了解临床和医技科室的知识,知道员工的工作难度与强度,以便对人才做到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更好地体现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人事工作者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尽快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为早日实现医院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非.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实务.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焦小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案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李淑芬.努力探索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人事管理模式.人事与人才,2001.8.
[4]张湖光,王红星,海燕.医院人事管理体制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5.
[5]陈石.应对我国加入WTO的医院人事管理思路.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0.
[6]卢广州.探索能力为本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新模式.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3.
[7]赵升阳.现代医院院长管理之道.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8]常杉林.浅谈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经济师,2000.6.
[9]刘永平.人才竞争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扬州大学学报,2002.12.
[10]肖亚华.浅论加入WTO与人事管理应对策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4.
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工作计划1 一、行政人事部战略目标
结合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酒店的实际经营状况,20XX年行政人事部的战略定位为“内部整休、管理提升、加强执行力”,围绕企业的战略定位,201x年度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形成一个具有核心价值理念、专业技能突出、管理能力强、有序流动的企业人力资源团队,突显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一)企业内部的有序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形成。
充分挖掘内部员工的潜能,通过2—3年时间的大力度培养内部员工,集中培养管理岗位和专业技能岗位。员工的发展通道为管理岗位和技能岗位的双通道。技术型岗位通过星级服务员的鉴定来实现个人发展的突破。关键管理岗位的增补以内部增补为主,即出现岗位空缺,通过内部梯队选拔的方式甄选出同岗位相匹配的人选,激励酒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自我学习、提升的激情,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创造出学习型的团队氛围,人人争先恐后,相互赶超,积极上进。
(二)政策、制度及项目支持。
1、制定与实施餐饮和客房的星级服务员的评定。
2、招聘与培训发展。
(1)招聘。
20XX年招聘的主要目的为企业有计划的人员调整后的增补,招聘的主要途径为内部员工推荐、校园招聘、网络资源、招聘宣传及其它招聘渠道,以免费或低成本投入为主;
A、出现岗位空缺,行政人事部在酒店内部岗位增补的通知,员工可推荐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应聘或者自荐;
B、校园招聘的优势为资源集中,投入少,具有增值效应,20XX年将作为招聘工作的一个重点;
C、网络招聘主要通过朝阳人事人才网招聘信息,重点增补基层服务人员和专业技能型人才;
D、招聘宣传工作将作为招聘工作的另一项重点,以传单和广告的方式来做宣传,这样即能起到一个招聘的宣传工作也能对酒店有一个很好的宣传。
(2)培训发展。
①根据20XX年部门培训计划,按时按量完成部门的培训工作,重点为:员工职业素养、执行力和团队建设。
②建立培训管理体制。
建立行政人事部培训管理体系,加强培训与培训管理,配合各部门组织建立起各部门的培训机制,实行部门自身培训与酒店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能让员工处处享受培训、每天都能培训,使得培训一体化、机制化、结构化、有效化,行政人事部将积极的配合与监督各个部门的培训工作,使得全体酒店员工在各个方面有一个质的提升。
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起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规范体系,制定并完善各项操作流程,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将各个模块的工作流程及标准细化;20XX年度重点系统规范招聘管理流程、人事档案管理流程;完善酒店的规章制度:员工休假管理规定、员工福利制度等。
(二)协助各个部门制定和完善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一年的系统梳理,使酒店各个部门的运作更加畅顺、高效。
四、绩效考核方面工作
完善绩效考核的正激励加分项目,突出绩效考核的正面激励作用;重点突出人才培养方面及工作流程优化方面的正激励力度;同时对部门的人才梯队培养关注力度不够的部门加强督导。
五、质检工作
20XX年,行政人事部将建立完善的质检体系,对质检奖罚细则,广泛的征求意见,进行合理的修正和完善。克服质检人员少的困难,抓重点,抓实际,培养部门质检骨干,增加质检的数量,扩大覆盖面,增加项目和内容,向全面质检管理迈进。
六、企业文化建设
行政人事部将建立员工业余生活计划,如出游、生日会、趣味运动会等;行政人事部还将建立员工心声计划,及时、深入的了解员工心声。
七、后勤管理
行政人事部将在20XX年度对酒店后勤板块重新作出管理计划与方针,特别是酒店员工宿舍和员工食堂的管理方面下足功夫。
2XX我们任重道远,行政人事部将继续坚持总经理对酒店的经营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完善部门各项工作,按照制定的部门目标,脚踏实地的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及时学习更新,以使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加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相互了解与协调发展。总之,20XX年行政人事部将继承并发扬以往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团队精神,使行政人事部的工作要求走向正规化、标准化,使行政人事工作能继往开来,为了目标的实现,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
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工作计划2 以下是我公司人事部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1. 负责建立、建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人力资源工作按照公司发展目标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2. 负责公司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3. 每年度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及分公司人员需求计划审核分公司的人员编制,对分公司增减人员进行归口管理。
4. 定期收集公司内外人力资源资讯,建立公司人才库,保证人才储备。
5. 负责办理总部员工招聘、内部选拔、聘用及解聘手续。参与分公司高级人才的招聘。
6. 负责总部员工薪酬方案的制定、实施和修订,并对各分公司薪酬情况进行监控。
7. 负责总部员工的职称评定工作,对各分公司职称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8. 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全面负责公司管理层的培训与能力开发工作。并对各分公司培训工作进行监督。
9.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组织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职务分析,编制总部各职务的职务说明书。
10. 负责办理分公司之间员工异动手续;负责协调分公司之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关事项。
11. 建立员工沟通渠道,定期收集信息,拟订并不断评估公司激励机制、福利保障制度和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12. 负责总部员工聘用劳动合同的签订、人事档案及劳工关系的管理,负责办理总部员工各项社会保险手续。
13. 负责总部员工日常劳动纪律、考勤、考评工作,并协助办理员工晋升、奖惩等人事手续,对各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的年度考评进行统计、评估。
14. 逐步建立、完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系统。
15. 负责公司与外部各级组织、机构的业务联系,负责对内、对外劳资统计工作。
16.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工作计划3
一、人员调配管理
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佳合理配置。
二、劳动合同管理
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__年6月30日194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2年)、短期(1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
三、人事考核评价
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人才储备工作
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__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
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__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事档案 托管
独立学院已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属于民办性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职工采用聘用制的用人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2006]101号):“各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民办高校教师的人事档案。”独立学院教职工人事档案绝大多数托管在学院所在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独立学院人事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这里面既有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
为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独立学院规划、预测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为考察、任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个人权利提供法律凭据,笔者根据多年在人事部门工作的经历,提出一些看法和措施。
一、独立学院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独立学院普遍办学历史短,工作重点是学科建设、学风建设等教学工作,教职工人事档案建设目前还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没有引起学院足够的重视,没有把档案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人员、经费、管理还不十分到位,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独立学院人事部门没有完善的归档制度和章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部门又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制约机制,使得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保存等制度得不到落实,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对人才队伍的考察选拔、规划预测、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需要。
2.人事档案材料记载不连续、缺乏完整性
独立学院聘用的大多数是青年教职工,有些教职工毕业后到外企、私企等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工作了几年,由于这些企业本身人事档案意识就非常的薄弱,存在“人档分离”的现象,没有对职工相关材料进行归档,造成了档案里没有对其毕业后工作的工龄、业绩、职务、职称等经历进行延续的记载,无法体现其工作业绩和技能水平,致使其到学院工作后工资福利待遇、职务聘任或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3.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收集、鉴定等日常管理不到位
独立学院人事部门一般不配备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人事档案的鉴别特别是档案价值的鉴别缺乏专业的档案知识,致使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不该归档的却归档,导致人事档案比较混乱,材料缺失或不够准确。
独立学院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归档内容、管理范围更是缺乏了解,不会主动向人事部门提供个人材料,导致符合归档范围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不全,常造成教职工在校工作期间形成诸如年度考核、职务提拔材料、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材料、工资调整材料、后续教育取得的学历学位材料、入党材料、科研成果、著作、论文、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等体现个人经历和水平的重要人事信息档案材料缺失。由于收集、归档工作不扎实,反映教职工教学工作、科研成就和个人专业特点的原始材料不全或遗失,将导致教职工部分历史经历产生空白的严重后果。
4.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之间的矛盾
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使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其一,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是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应对独立学院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但由于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单位之间的联系非常少,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被动地等待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材料移交制度。独立学院有许多应当及时归档的材料比如学历的变化等,往往不能及时归档,甚至不能保证一年归一次档,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及时更新。
其二,档案管理与利用产生矛盾。由于空间的距离和档案管理技术的落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及时、方便的档案利用。人事档案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目前开展人事档案的服务只限于收集、整理、保管、转递、开具档案证明等,并且是原始的手工管理,对信息的查询依旧是人工查找档案实体,没有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独立学院需要利用教职工档案时,凭单位联系函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部门办理,远距离的、频繁的来回查询,对学院来说既低效又花太多的精力。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只是被动的存档管理,不能对委托的独立学院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服务,在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测上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1.独立学院人事档案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独立学院领导要重视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是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职务、职称等方面的真实再现,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在独立学院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独立学院要做好教职工人事档案工作,可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细则》、《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及《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出适应独立学院特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这样人事档案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就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既维护了档案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又让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2.加强人事档案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独立学院人事部门应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把加强档案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学院刊物、网站等多种媒体对教职工进行档案知识的宣传,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了解人事档案制度及条例,了解哪些材料应归档,使教职工自觉地配合人事部门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经过不断的宣传教育,使档案意识深入教职工心中,化为自觉的行为,为人事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使档案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3.加强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人事档案工作需要依靠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做好。笔者从事多年的独立学院人事档案工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从来没有联系过独立学院,没有就档案工作进行过交流、讨论,只是坐等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每年应定期联系,召开工作会议,就人事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把档案工作做好。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所以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包括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独立学院二支队伍。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必须高起点、高要求。这支队伍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精通档案学知识,熟悉档案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树立全心全意为独立学院档案托管人员服务的思想。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专业人员。
另一支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首先,独立学院应充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最好配有专职的档案人员。即使是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应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其次,应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档案收集、整理的质量。
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地深入到各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一方面使独立学院档案归档工作做到正确、完整、规范;另一方面,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指导的过程中会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三方面,这给双方提供了一个思想沟通、工作协商、信息反馈的平台,通过双方的互动协作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5.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独立学院在人事管理工作中随时需要查阅、利用教职工档案信息,以便对教职工作出及时、正确的评价。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需要独立学院派人前来查阅档案,则费力费时,很难满足独立学院人事管理的需要,这也使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受到限制。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纸质的人事档案,制作成数字化的人事档案信息库,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独立学院可以通过网络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及时更新、查阅,实现远距离地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省时省力,这样可极大提高人事档案利用价值。因此,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库,将是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杜玉兰.论人才流动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新问题与对策[J].北京档案,2012(6):36-37
[2]马世仙.独立学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完善[J].商品与质量,2012(s3):65
关键词:高校 教职工 考勤
一、高校教职工考勤的必要性及作用
严格执行教职工考勤制度,是建立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促使高校教学、科研、医疗、科技产业、管理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高校教职工的考勤情况是学校开展岗位聘任、向教职工发放工资及其它待遇的直接依据。但是,有的基层单位并没有及时上报准确的考勤信息,导致不在岗人员照常领取薪酬的不公平现象。所以,只有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考勤制度,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准确反映高校整体人力资源效率状况,才能为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合理的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教职工行为,加快高校的正规化建设和快速科学发展。
二、高校教职工考勤现状分析
笔者对全国部分高校的教职工考勤制度做了网上调研,发现当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执行的考勤制度都大同小异,无非归纳成以下三点:第一,全校教职工考勤工作由学校人事部门综合管理,各基层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月末将本部门教职工的考勤情况汇总报人事部门。第二,在学校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教职工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出勤的,须按规定办理请假、续假、销假手续。第三,除专任教师(不含见习期内教师)外,全校其他职工一律执行坐班制。
三、当前高校教职工考勤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绝大部分教职工都能爱岗敬业,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实事求是履行考勤手续。但是,有极个别同志纪律观念不强,有事不请假;也有个别考勤员敷衍了事,虚报、瞒报、迟报、不规范填报等现象一直存在。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校教职工考勤管理工具的落后
当前,高校教职工考勤管理所使用的工具还只是手工记录,各基层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月末将本部门教职工的考勤情况汇总报人事部门。这与许多企业所采用的打卡方式的考勤管理工具相比就显得极为落后。当然,手工记录有“人性化”的优势,但是它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效率低、准确性差,以及难以避免的“人情化现象”;同样,打卡方式虽然有它的优势:效率较高、准确性较好,但它的不足之处是无法避免的代打卡现象。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融和两者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设计一种良好的考勤管理工具,那将使我们的考勤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校教职工考勤核实的难点
(1)出勤核实的难点
高校考勤和企业考勤有明显的区别。企业员工的考勤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上班及请假;而高校教职员工根据人员类别不同,出勤的方式也不同:“除专任教师(不含见习期内教师)外,全校其他职工一律执行坐班制。”也就是说,专任教师可以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不到单位上班。那针对这种专任教师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的任意化,甚至工作内容的多样化等等,该用什么方法来有效地进行核实呢?
(2)缺勤核实的难点
当前,各高校一般都规定:“在学校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教职工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出勤的,须按规定办理请假、续假、销假手续。教职工请假时应递交书面申请,说明请假原因,注明请假期限,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其一,在证明材料的提供问题上,就表现出了教职工的诚信问题。如果某教职工想利用病假来进行他的“第二职业”,按照规定,他只需提供正规医院所开具的病假条及本人的病假申请交给本部门即可,于是,他找到了医院的“熟人”定期帮他开具病假条。由于部分基层主管领导和考勤管理人员对大多教职工“过度”信任,也可能由于到医院核实过分麻烦,也就让这位老师“蒙混过关”了。其二,由于各单位的“人情化现象”,虚报、瞒报、迟报等也是屡见不鲜。一旦各基层单位考勤负责人都这样敷衍了事,那又何谈“核实”二字呢?
四、高校教职工考勤管理的改进
1.要充分重视考勤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考勤管理
在高校当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程中,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考勤管理是学校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考勤制度,加大学校考勤工作的力度。
(2)增强部门考勤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
各高校都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颁布《教职员工考勤暂行办法》,各部门考勤工作的管理人员、考勤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暂行办法》,且应在日常考勤中起表率作用。
(3)提高考勤员的管理能力
高校的考勤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考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校的兼职考勤员要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以适应高校考勤管理的现实要求,提升考勤管理能力。
(4)建立考勤工作领导负责制
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教职工考勤工作的主管领导,组织人事秘书为考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2.在考勤管理中要“刚”、“柔”并施
“刚”和“柔”分别指“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所谓刚性管理是指根据成文的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式化管理;所谓柔性管理则是指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们虽各有优缺点,但要硬性地评价孰优孰劣是毫无意义的,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单位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剂”,是刚性管理的“升华”,缺乏一定的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亦难以深入,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益管理的源泉。一个单位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还是以柔性管理为主,则完全取决于该单位员工的素质、工作的性质及文化传统。
(1)考勤管理中的“刚性管理”
一是制定规范化、细则化的考勤制度。管理需要制度的约束力,有了完善、规范的考勤制度,高校考勤就规范统一、有章可循了。我们在制度中应详细列出各种假期的请假手续、假期中的各类待遇以及未经批准假期的惩处程序等。
二是各单位应重视并加强教职工考勤工作,教育并引导广大教职工高度重视考勤工作,认真学习学校颁布的《考勤细则》,使广大教职工遇到请假等事宜时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请假手续进行。
三是考勤结果要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绩效奖励挂钩;也要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业绩考核、岗位聘任、解聘、晋级、调整工资等重要依据之一。
(2)考勤管理中的“柔性管理”
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是在“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感召下,推行“人性化”考勤管理制度。在迟到、病假、学术假、年休假等体现学校人文关怀的假种管理上,给予教职工宽松的环境。如奖励制度,对当月考勤表现好的部门及教职员工给予奖励等。
二是在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作用的校园文化前提下,注重沟通,调动教职员工士气。如设立部门全勤奖,获奖的部门有活动经费,可以安排团队活动,使团队沟通更加顺畅,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有效提高团队凝聚力。
第三,虽然是人事部门制定了符合校园文化的考勤管理方案,但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问题员工在学校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员工有思想,有主见,并不见得就一定会成为学校发展中的害群之马,关键是看职能部门如何运用好自己的职责权限,如何引导这部分问题员工,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入正途。
3.建立适用于本校的考勤网络管理系统
高校教职员考勤是高校人事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考勤方式是手工考勤,后来随着电子化的普及,各种各样的考勤系统随着考勤制度的规范化诞生。现在很多单位都在使用考勤软件即考勤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的手工考勤,大大减少了手工统计的工作量。暂且不谈教职工的诚信问题。这种系统以网络为载体,主要功能是,每个教职工可以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输入自己当天的出勤工作内容或缺勤原因(可选)。系统可实现考勤数据实时传输,局域网内可实时查看考勤情况,管理人员可分别对自己所管理部门进行考勤报表、查询及管理工作;同时可方便实现网络提交请假及审批工作。
4.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不定期抽查制度
在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校园氛围中,树立考勤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性。管理者可以采取在学校内部定期公布各部门月考勤情况的形式及不定期抽查某部门某月的考勤情况,这样既起到了教职工对考勤情况的自我核实,以保证考勤结果的准确性,也培养了教职员工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的习惯;同时,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团队荣誉感,消除员工不满情绪,以树立榜样知觉效应。
事实上,考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教职员工的教学、组织化过程、报酬及福利等,当然它还直接影响着教职员工的工作士气和忠诚度,并可能带来工作中的冲突。然而,如果学校仅仅想通过制定一份完好的考勤管理制度来达到规范员工出勤的目的,只能陷入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理想往往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尝试各种考勤方式,发挥出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节省高校的绩效管理成本,使各高校的教育事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医院把扩大规模、增加投入、引进新项目、购买新设备,即外延型发展模式作为医院间主要的竞争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使医院的建设取得较快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带来高精尖设备大战、医院费用高涨、医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的弊端。新时期医院的竞争应该是内在综合实力的竞争,即主要是管理、科技、人才、服务质量和技术特色方面的竞争,而在这众多因素之中,最激烈的当属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复合型的多学科人才是医院生存及壮大的重要因素,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是人力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源泉,是保障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措施,为人才的发现、考察、挖掘和利用提供信息和依据。
“档案”一词历来与封闭、机密、神圣联系在一起,但在现代文明社会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了,人们在自己工作、生活、学习中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档案就在身边,人人都要和它打交道。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机关工作、科研、基建、生产活动、医疗、诉讼、财会工作、甚至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个人交往中都会产生原始的记录,成为凭据性或参考性历史资料,保存起来就是档案[1]。它与社会各行各业相联系,是历史记录,更是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它包容着大量的信息,为社会各个领域服务。依据产生的主体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技术档案就是档案组成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医院个人技术档案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科研活动中,利用智力和辛勤劳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有着较强的医学科研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医院的专业技术档案不仅反映了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也记录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德、能、勤、绩,是医院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2]。
同时,医院个人技术档案也是三级综合医院复评的重要指标之一[3]。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及《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的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第四节中均明确提出,职能部门应为每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个人技术考评档案,并存有个人的资质文件(经审核的执业注册证、文凭、学位、教育和培训等资料复印件)。因此,加强医院个人技术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医院个人技术档案管理的现状
2013年,江苏省多家医院进行了三级医院的复评工作,笔者了解了所在地区的几家三级医院,个人技术档案相对于人事档案来说不尽完善,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4]
目前,各家医院个人技术档案的管理仍不普遍,尚未建立合理规范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个人技术档案管理部门,无专人管理,也无独立的存储空间。个人技术档案材料往往分散在各个部门,例如科研课题项目等材料归口科技部门管理,继续教育和规范化培训等材料归口教育部门管理,定期三基考核、支农、业务培训等相关材料归口医务处、护理部管理,职称的申报评审、学籍材料等归口人事部门管理,医德医风考评等材料归口行风办管理,先进工作者、表彰奖励等材料归口党办管理等,这种分散式管理导致个人技术档案材料七零八落,时间上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部门之间材料有重复,查阅和利用较为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部门的专业技术档案资料堆积的越来越多,由于纸张的特性,存放档案的地方应按照不同的季节做好各项湿度、温度控制和防虫防火工作,但由于各个部门办公地点的局限,根本无条件做到规范的保管要求,易导致重要资料的破损和丢失,无法真实反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
1.2 缺乏足够的重视
广大职工的存档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的作用认识模糊,为图个人工作上的方便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久催不交,或因工作的不慎而使资料丢失[5]。同时,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员大多是兼职人员,非档案专业的人才,专业不对口,经常因工作繁忙或工作调动而临时换人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在一定情况下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有序进行。另外,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和开拓性欠缺,对档案管理的认知上还仅仅停留在材料简单的放进抽出上,经常坐等材料上门,往往导致所收集的材料不完整、不系统。再加上档案业务培训、业务检查、学术交流和岗位再培训的滞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熟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1.3 利用率低,个人技术档案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档案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它能为医院和社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共享。但由于个人技术档案缺少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加之档案内容收集滞后和不完整,使得领导在进行人才考察、选拔和任用时无法快速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全部业绩和贡献,往往需要从各个不同的部门借取材料,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立足等级医院评审的标准,结合上述存在的问题,根据医院自身工作的特点和需求应逐步规范和改善医院个人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2 个人技术档案的建设和管理
2.1 确定归档范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个人技术档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具有动态性,其材料是随着专业技术人员一次次的岗位聘任、业务考核、教育培训等活动的开展而不断形成和变化的,材料很多,因此需要我们有标准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范畴,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①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各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书等。②资格准入:执业资格证书、注册证书、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资质、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放射诊疗资质等[7]。③医疗活动:典型病例、手术分析、新技术的开展、病历书写、查房情况、会诊情况以及参与支农支边等情况。④医疗安全:医疗事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投诉情况。⑤教育培训:院内院外进修培训、继续教育、承担的教学情况。⑥科研管理:论文与著作的发表、科技成果、科研项目、发明专利情况。⑦业务考核:卫生法律法规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年度考核等。⑧其他材料:院内、院外获得的荣誉和奖励、学术团体任职情况、惩处情况。
材料收集应按照归档范围,由医院人事部门牵头,各相关职能科室合作完成。同时,作为档案材料,真实性是其基本属性,因此,必须重视对材料的审核,尤其是对基本信息的审核。审核原则上由材料收集的各职能科室负责。例如医务处(护理部)要仔细鉴定医生(护士)的执业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及定期更新情况;人事处要鉴定人员的教育信息,特别是后学历的教育情况,可以通过信函、权威部门的网站、电话等途径进行核实确实,对学历学位证书进行复印留存等。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能持续、完整地进行,我们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符合医院工作特点的《个人技术档案管理办法》,具体规定归档的范围、归档的时间以及对档案材料的要求,并以文件的形势下发到各个科室,使全院职工都了解到技术档案的作用和意义,增强档案意识。
2.2 个人技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日趋先进。传统的档案归档方式档案资料大多以纸质化的形势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资料日积月累,数量越来越多,像目前医院里的人事档案和文书档案,占用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因此,档案人员应积极探索,整合医院各个部门现有信息资源,开发研制相应的个人技术档案管理软件,对个人技术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维护,建立数字档案和多媒体档案,减少纸质案卷因磨损而造成的毁坏,并实行信息共享,授予使用权限,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医院的人才信息收集、反馈和使用系统,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2.2.1 建立个人技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8] 医院人事部门与信息部门主要负责个人技术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在系统建设之初进行充分调研,对医院内各科室的职能进行仔细梳理,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职责,科学合理设计各业务模块。
首先,各职能部门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得出该系统应具备的管理功能,信息部门根据需求进行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并与医院现有的人事档案系统和文书档案系统进行有机的联系,做好数据传输的接口,以减少原始信息的录入。其次,将设计好的软件交由各职能部门进行反复的讨论和实验,确保科学、合理后投入使用。最后,随着所存储数据信息量的不断扩大,加强数据备份系统和网络安全成为该系统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一旦信息系统遭到攻击,相关数据信息遭到恶意修改、泄露或删除,就会给医院带来重大损失。
2.2.2 实行院、科、个人三级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是提供基于角色的授权管理机制,可对系统所有的管理对象进行精细的授权控制。
首先,个人管理端口是个人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基础[9]。全院职工使用唯一的胸牌号和自己设置的密码登陆系统,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将各种原始资料上传,按照管理系统条目进行个人信息的录入和实时更新。如临床工作繁忙,个人没有时间进行资料的更新,可在授权的情况下由各临床科室的秘书代为更新。
其次,各相关职能科室根据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的操作权限,对个人填写的信息进行核对和补充,如发现问题,直接与个人联系进行沟通和解决。
医院人事部门是个人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最终检查与监督部门,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如发现问题,可直接与对应的职能科室联系,由后者负责解决。
一、干部挂职锻炼轮岗(以下简称调整)的原则
坚持有利于*地税科学发展,有利于基层建设和基层工作规范化,有利于优化干部结构,有利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原则;坚持适才选岗原则;坚持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合理配置征管查人员,保证职能运作,实现精干高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市科级以下干部(部分科级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作适当调整)。
1.市局机关、直属单位科级以下干部在市局机关、直属单位内部轮岗。
2.市局机关、直属单位以及各县区的科级以下干部,在市局和县区局之间交流挂职。
3.市局稽查局、登记分局人员调整结合一般干部交流轮岗挂职锻炼一并进行。
三、干部轮岗交流挂职的条件
1.直接从事人、财、物管理的干部,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满5年以上的;
2.在同一科(股、室、分局、所)工作满10年以上的干部;
3.需要进行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的干部;
4.不适合或不适应现职工作岗位的干部;
5.其他因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调整的干部。
6.挂职干部其政治素质要求:大局意识强,有事业心、责任感,具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基础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基层挂职单位的选择
1.边远贫困山区基层税务所、分局;
2.因工作需要,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发挥干部特长及其他原因的;
3.按照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需要回避和有特殊情况的。
五、挂职单位及上挂人员的产生方式
挂职单位及上挂人员由县局申报、征求意见、党组决定的方式产生。每个县局(含*)分别申报1-2个机关股室和基层税务所、分局为挂职候选单位;同时推荐或个人自行申报党组同意的方式产生1-2名同志上挂市局机关科室、分局、局跟班锻炼。
六、轮岗交流下挂人员产生的方式
市局科以下工作人员为轮岗交流下挂的对象。其产生方式为:个人申报、部门推荐、党组决定的方式产生。
七、直属单位人员编制核定
市局稽查局核定编制35人,登记分局核定编制5人。
八、人员调整工作程序
1.人事部门提出干部交流轮岗方案,在市局机关和县区局班子中征求意见;
2.人事部门对方案进行修改报党组审定后下发;
3.采取个人、组织申请与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法,产生挂职候选单位和候选人以及交流人员;
4.市局稽查局和登记分局按照市局下达的人员编制数,初步拟定人员名单,报市局人教科;
5.市局人教科根据定编情况,结合岗位轮换,在做好与县区局沟通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各类人员名单。
6.党组根据申报和征求意见等情况组织讨论,确定稽查局、登记分局以及挂职单位和轮岗交流挂职初步人选;
7.市局党组或人教部门征求干部派出、接收单位意见,并听取本人意见;
8.党组集体讨论决定,由人教部门具体办理;
9.在干部挂职离开原岗位前,人教部门或单位领导须与本人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并明确挂职期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10.确定轮岗交流挂职的干部,从接到通知之日起,在市局规定期间内完成工作交接,到新岗位任职;
11.干部轮岗交流挂职离开原岗位前,须办理公务交接手续。确定轮岗交流挂职的领导干部和从事财、物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到新任职单位或岗位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先审计后离任。
九、挂职时间及挂职人员工作目标和任务
挂职时间为三年,三年满后由市局或县区局重新安排工作。挂职人员在任期内须完成以下五个工作目标和任务,挂职期满由市局派出考核组全面考核。一是班子建设考核目标任务;二是队伍建设考核目标任务(前两个目标由监察室、人教科负责);三是收入任务考核目标任务(由计财科负责);四是征管执法工作考核目标任务(由征管科负责牵头,法规科、规费科、税政科、登记分局等部门共同完成);五是廉政建设考核目标任务(由监察室负责)。考核目标按照百分制计,指标参照“六个一流”考核有关指标。
十、奖惩措施
五项目标考核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分-89分的为合格,8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
五项目标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的由市局颁发证书和奖金。
十一、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干部调整工作在市局党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市局党组成员、市局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干部调整有关工作。组长:叶健胜;副组长:黄新发、戴德来、钟毅民、林怡会、严贵杨;成员:王行燕、詹前程、丁振辉、罗运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调整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局人教科,严贵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行燕、詹前程、丁振辉、罗运强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市局人教科、监察室派员,党组审定后组成。
2.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执行市局党组干部调整的决定,个人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
3.在调整离开原岗位前,干部本人须认真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属审计对象的,单位要对其进行离任审计;干部调离后,不准干预原单位的工作,不准从原单位随带工作人员和携带交通、通讯工具以及其他公共物品。对不负责的行为或给工作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4.挂职人员的工资福利仍在原单位不变。
5.挂职干部的住房,按照住房改革有关政策办理。
6.凡组织决定调整的干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到任。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要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服从组织决定的,应就地免职,或降职调离原岗位,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并在3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根据《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浙人专〔〕351号)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做好今年全市技工学校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推荐和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正常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按《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以下简称《试行条例》)规定执行。其中各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就业训练(指导)中心(站),其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可按照技校教师的有关规定申报。依法经批准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专任教师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执行。
(二)1970年以前大学专科毕业,长期从事技工学校教学工作的人员,如业绩突出,工作业务教学水平均达到《试行条例》规定的技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可参照1970年至1976年入学的大学普通班毕业生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条件执行。
(三)破格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条件见附件9。对既不具备规定学历(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必须与本人最高学历的专业一致或相近),又不符合任职年限要求的,一般不得推荐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今年申报资格的资历计算到2011年12月31日,在此期限内已到离退休年龄的(公办技工院校按规定经批准延长离退休的除外),不列入申报范围。
二、申报对象计算机能力等有关要求
(一)计算机要求。根据有关规定,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通过3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通过4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免试条件按浙人专〔〕351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职称外语要求。凡申报技校教师系列专业技
(三)年度考核要求。申报对象的年度考核为任现职以来合格(称职)以上。
(四)优秀教案要求。为更加全面地了解申报者的教育教学水平,申报技工院校教师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须提供代表本人教育教学水平的优秀教案。
(五)公示要求。申报对象所在单位在材料上报前,应将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基本情况在单位内张榜公示,并按《宁波市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公示确认表》要求如实填写公示情况。评审结束后,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公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名单。公示内容、公示形式及时间等按甬人专〔2004〕32号文件规定执行。
(六)继续教育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课继续教育仍由各技工学校自行制定培训计划,并报市人力社保局同意后组织实施,考核合格后,其参加教育的课时由培训单位记入继续教育证书,并由市人力社保局确认验印。技校教师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除增加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外仍按原规定执行。
三、申报程序
申报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由申报对象个人提出,所在单位核实材料,市属单位报单位主管部门资格审核,县(市)、区报当地人事部门资格审核,并出具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托函,报送市人力社保局。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为加强技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规范技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各校要严格按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任期聘任制。对本校转岗任教或外调进校担任教师岗位的非技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各校要在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测试的基础上,试聘一年。对胜任试聘岗位的人员,及时做好转评工作。对未经试聘或试聘期不满1年的人员,暂不受理。对试聘期满经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予降职试聘或调离教师岗位。对转任现职未满1年的人员,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二)强化评价和考核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对申报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实绩考核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书面审查与现场听课(申报中、高级人员采用现场听、说课)相结合的方式。
五、申报材料及时间要求
目前高职高专的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考核内容大多以理论为主,实用性不强。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既懂理论又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长期以来,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方法,严重背离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约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考试不是目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考试的作用一是全面、客观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二是发挥考试的督导功能和教育教学等功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正确看待考试的目的,是进行考试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能力培养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及相关行业厅(局)共同配合,在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的技能的培养。”为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就业制度相衔接,我们制定了关于开展手机、线务员、营销等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细则。
围绕职业技能进行人才培养,是由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我们要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就要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围绕职业技能进行人才培养,也是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无论是通信还是移动职业,其职业资格认定标准都对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要求,这些要求均表现出较强的技术性与创造性。在人才培养中学生只有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职业技能,才能得以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三、五个保障、三种考试方案,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五个保障
1.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思想保障。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我们要树立三个指导思想: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二是按通信与移动职业的综合性和技术应用性建立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三是把培养学生运用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到能力培养的主要位置。我们要建立教学内容结构,突出通信专业学生的业务技能培养;还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选修课模块教学中,学生可选学不同的专业方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形成师资保障。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其知识、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是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我校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等方式,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双师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另外,我校还鼓励教师到现场单位去挂职锻炼。
3.建设实训基地,形成条件保障。
实训基地是培养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教师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所对应的岗位,以对应岗位为核心,以相关岗位为辅助,逐步建立并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了解岗位工作的特点,以及适应岗位工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我校安排学生到各通信企业和单位进行专业综合实训,使他们得到更多、更广泛的锻炼。
4.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保障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人才,就必须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在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考核中,学生除了进行应会考核(能力考核)外,同时还要进行应知考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考核),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应知、应会的要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的更新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的有机融合。同时教学形式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边教、边学、边练习的方法进行,使得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教师应积极地探索,逐步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5.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社会资源保障。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2004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当地劳动保障、人事部门及相关行业厅(局)共同配合,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力争80%以上有职业资格证书领域的毕业生都能取得‘双证书’。2006年,这一比例要达到90%以上。”对此,我校积极和职业鉴定部门联系,使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做好学生职业资格培训考核工作。根据培养目标,通信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获得国家职业中级手机维修证或通信线务员证书。
(二)三个考试方案
1.分散考核的考试方案。
取消原来的期末考试,将考试分为10个小考试,其中2次为理论考试,8次为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工作中常见故障的考核。这种方式适合于设备维护课程,如程控交换、传输等课程。
2.项目考核的考试方案。
整个教学过程以做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最后考核的是学生的设计或项目的完成。这种方式适合于建设类课程,如通信线路工程施工、通信设备工程施工、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
3.模拟考核的考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