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引言
简单来讲,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是指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备相关性的变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此判断两个变量因素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用于相关性分析的变量数据之间不一定具备因果关系,但要存在某种联系才能进行分析。不同学科对相关性的界定和分析方法不尽相同。例如,相关性分析在财务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几何学、大气科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领域中的具体方法既有相似的一面又不完全一致。
2普洱市林业建设基本情况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南部,下辖1区9县,是全省土地面积和林业用地面积最大的州市。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4 91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3.9%,森林覆盖率68.6%;活立木总蓄积量2.68亿m3;活立木年总生长量1 255.3万m3,年总消耗量506.9万m3,年均增长量727.1万m3;有生态公益林1 390万亩,占28.3%;商品林面积3 527万亩,占71.7%;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2 110亿元。普洱生态保护良好,有2个国家级、5个省级、9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受保护面积总计12.84万hm2。普洱市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有58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36种珍稀动物。近年来,普洱市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森林普洱”建设,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道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14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1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3基于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
3.1相关性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是数量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两个客观事物之间可能存在一种非一一对应的统计关系。这种统计关系普遍存在,但关系强弱程度有较大差异,其程度可用相关系数以数值的方式精确反映。本文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即SPSS)为基础,先应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衡量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这两个定距离型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如果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再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和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
3.2具体数据的确定
根据普洱市统计局编制的《普洱统计年鉴》(2008~2013),整理得到2008~2013年普洱市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林业总产值的具体数据(见表1)。
3.3数据分析与相关讨论
首先,计算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衡量普洱市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这两个定距离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见表2)。
从以上相关性计算结果可知,Pearson相关性数据为0.990,显著性(双侧)数据为0.000,由于0.000
其次,由于可用线性模型描述和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为确定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以林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一元线性方程(见表3)。
根据模型汇总b可知,用R2统计量检验拟合优度的数值为0.981,调整后R2统计量的数值为0.976,说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点的拟合集成度较高,固定资产投资与林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该模型来加以解释。
根据Anovab(表4)可知,F统计量数值为206.917,相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由于概率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应拒绝零假设,可认为该模型整体上来看是显著的。
为做好上半年全市经济分析工作,判断下半年经济运行走势,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判断下半年经济走势。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据前五个月的数据,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进行认真分析。重点监测夏粮生产及小麦价格变动情况、畜禽生产及价格变动情况、天气对秋作物生长的影响、支柱产业发展情况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发展情况、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城镇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变动趋势、国家关税政策调整对本地对外贸易的影响、消费价格走势、银行信贷及企业资金情况等。并对下半年经济的大致走势进行判断。经济形势分析要形成书面材料,要求内容简练,观点鲜明,篇幅在2000字以内,并于6月15日前以Word文档格式通过Foxmail传送至局综合科
二、抓住重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各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抓住一到两个重点问题,认真进行调研,形成材料鲜活、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提交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
三、市局将于7月初召开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参加单位人员、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联系人:董正阳辛献芬
联系电话:3569212
二00七年六月五日
附表: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
指标名称
预计上半年
1-5月份
总量
增速
总量
增速
GDP
?
?
——
——
夏粮
?
?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
——
——
?
?
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
——
——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
?
?
城镇
?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
?
关键词: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中性政策
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目前的突出矛盾是某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
中国经济增长从去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增长幅度由1998—2002年间平均每年的7%—8%,上升到2003年的9.1%,2004年第一季度的9.8%,上半年的9.7%。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总体形势良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是某些行业投资过快,促使煤、电、油、运等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去年以来,国家针对部分行业出现的过热苗头,已经发出了预警的信号。同时,在项目审批、土地利用以及信贷投放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抑制投资的过度膨胀。
但是,投资的列车一旦加速,很难一时间刹住。今年一季度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然较高,钢铁、水泥、电解铝、焦炭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仍在快速扩张。4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对所有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在宏观调控杠杆的撬动下,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行动,大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下马,部分过热行业开始得到抑制。
固定资产投资膨胀问题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投资膨胀是否引起了经济过热,前些时,大家议论纷纷。时下固定资产投资扩张有两个主要背景,一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及消费升级,由汽车、住宅产业带动新的增长周期,对投资品的需求旺盛。二是地方政府的行政主导的投资项目猛上,为出政绩,争相以优惠条件吸引投资。今年一季度,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2.1%,而地方项目则增长64.9%。
在此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处于什么境地?现在经济形势很特殊,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又不同于前几年偏冷的通货紧缩趋势。去年以来,虽然消费品物价指数由负转正,投资品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强劲,去年三季度后物价上涨趋势较为明显,9、10、11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平均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CPI由2002年的零增长爬升到2003年的3.2%。今年第一季度物价继续上扬,同比上涨2.8%(1月3.2%,2月2.1%,3月3%)。4、5、6月继续上扬(4月3.8%,5月4.4%,6月5%)。但消费品价格除粮食等农产品上涨较快上,其余比较疲弱,如6月CPI同比上涨5%,其中食品撬动了CPI上涨4.4%,剔除此因素,非食品因素使CPI上涨只0.6%,甚至还有下降的。权重最大的工业消费品价格是下降的,如衣着、家电、汽车、药品等。而粮食价格则是恢复性回升,如果以2003年夏收前价格为基准,粮价提高50%才恢复接近1997年的水平。粮价上涨根源在局部的供求失衡,与通货膨胀不是一回事,与前一时期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没有关系,也与投资高速带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关系不大。消费物价指数尤其是除去粮食外的核心CPI,总的看大体上还在合理区间移动(据我过去提过的看法,核心CPI在2%—3%之间,都算合理区间)。
当前我国有部分行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投资扩张较猛,引起部分物资如煤、电、油、运等供应紧张。如1—5月电力生产增长16.4%,但在全国范围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煤炭社会库存量下降到20年来的最低水平。全国铁路前5个月请车满足率只有35%左右,沿海港口出现多年来未有的压船压港现象。虽然如此,但总起来看,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城镇登记失业率还在增长,下岗剩余劳力也在增长;资金不紧张,银行存贷差还不小,6月末约为6万亿元;生产能力除了煤、电、油、运等资源性产品和服务外,也不紧张,大部分加工制造业、工业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宽松甚至过剩。因此人力、财力、物力的供给都有剩余。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现在实际增长率还在潜在增长率的范围以内。2003年GDP增长9.1%,2004年一季度增长9.8%,二季度增长9.6%,上半年增长率为9.7%,仍在潜在经济增长率范围内。即使经济总体没有过热,但对局部经济过热,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对当前的瓶颈制约,如对煤、电、油、运和一些重要材料的紧缺,应当继续引起重视,因为处理不好,它会影响到发展的全局。
二、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从松”的政策转向“中性”的政策
本文回顾了20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指出当前经济增长出人意料的强劲,但并未出现过热。恰恰相反,当前经济中潜伏着许多问题,未来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布满玄机。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本文提出既不能过热(上行),又不能过冷(下滑),因此,只能向右走,也就是确保经济在一个箱体中平稳运行。为此,政府在调控手段上需要一手稳定利率,一手调控房地产市场。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回顾:增长出人意料但经济并未过热
200*年上半年GDP增长,其中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422亿元,按不变价格同比达到了9.5%的高速。这一增长速度可以说超过了绝大多数预测机构的预测。鉴于当前的增长达到了20年平均增长的长期趋势水平,并且是在去年比较高的基数上取得的,因此,可以认定当前增长速度是一个强劲增长的速度。
但是否能够据此认为当前经济过热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当前出乎意料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出乎意料的贸易顺差所导致的。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导致出口和进口朝相反的方向出现异常波动,出口猛涨而进口剧降,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可达1000亿美元,超过历史上最高年份的一倍还要多,使得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直线上升,本来要向下的经济走势出乎意料地保持住强劲增长的势头。但净出口的强劲增长必然不可持续:第一,人民币升值,则升值预期消失,进口将大涨。第二,国际贸易摩擦将使得出口充满不确定性,持续猛增不太可能。
这意味着,出乎意料的增长动力终将消失,经济强劲增长势头不可持续,需要注意的恰恰是净出口突然回落可能导致的经济下滑。
2005年上半年从经济运行的总量来看,各月间的波动幅度不大,相对平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净出口保持大幅上升,出口连续6个月增长达30%以上,进口则徘徊在15%的水平。从物价指数来看,CPI上涨2.3%,还处在温和水平。从货币供应来看,M1同比增长11.3%,M2同比增长15.7%。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6.8%,受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拉动,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2%。上半年经济中主要值得关注的问题有: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尽管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但增长仍达到25.4%这一轮经济过热主要是局部投资过热引起,对CPI指数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十分突出,所以,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平稳成为衡量宏观调控和经济是否“软着陆”的主要标准。
自1998年经济周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上升(按季节对比),其中2004年年末,固定资产占GDP比重最高达到43%。而今年上半年达到近50%,就投资占比而言,不能不再次引起对投资的控制的警觉。其中:
从投资构成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5%,进一步回落,所以,主要增长部分还是来自于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从投资的结构看,煤、电、油、运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8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增长36.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9%,铁路建设增长48.0%。上述能源、电力、运输等“瓶颈”行业投资的强劲增势,同时引发对此类行业是否也存在过度投资的忧虑,投资结构性调控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各行业均衡发展。另外,从上半年来看,投资总量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施工项目总投资和新开项目计划投资却逐月呈现加快趋势。
从投资资金结构变化来看,上半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285.63亿美元,同比下降3.18%。因为财政政策和银行贷款的调整,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增长乏力,自筹资金等企业自主市场行为进一步成为推动投资增长原动力。
2、货币供应量偏紧,影响信贷增长和市场利率走低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引下,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二者的增长幅度均比去年同期要低。从银行信贷总量来看,所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各项贷款为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尤其1~5月信贷总量增长同比下降,6月贷款的迅速上升主要来自于企业部门短期贷款以及票据融资增加,私人贷款(特别是居民户消费性贷款)继续回落。面临财务重组、股改和宏观调控的多重压力,商业银行的惜贷心理依然比较浓厚。此外,6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平均利率分别为1.46%和1.10%,均低于去年和上月,表明随着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市场资金供应充分仍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但货币的供应量还是偏紧.
受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2004年上半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一直低于名义GDP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开始有所改观,两者增长分别为15.7%和14.7%。一方面,根据货币交易方程式MVPY,近年来国内货币流通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波动的一般规律大致是经济增长较快时,货币流通速度上升,经济增长放缓时,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放缓或者下降。表明2004年货币政策,其对降低货币流通和控制经济增长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不改变货币政策,其对经济的紧缩制约将在今后半年内显现出来,对于国内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调整国内总需求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相当部分的储备来自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入。这些所谓“热钱”资本的流入受到了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利差和货币升值的吸引,导致央行频繁的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给货币政策执行带来诸多问题,也部分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
3、上半年CPI仅有2.3%的温和增幅,与PPI仍存在较大背离
固定投资的增长对于CPI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加上相对紧缩的货币供应量,所以,本轮宏观调控中CPI水平还是比较平稳,易于控制。上半年CPI主要类别中,食品价格上涨4.4%,居住价格上涨5.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7%,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从时间序列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步回落。4、5、6月的同比涨幅分别为1.8%、1.8%和1.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6月份,同比上涨5.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6月份,同比上涨9.0%),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明显回落,同时与CPI的长期背离,对企业盈利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食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的稳定,对CPI的平稳增长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近期的物价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粮价变动引起的。粮价波动与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的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一,生产环境的变化,即我国粮食生产扭转了多年下滑的局面;二,市场环境的变化,即市场化的粮改体制基本模式确立,粮食市场完全放开。随着粮食市场供应的增多,造成粮价在去年相对高价位的情况下有一定程度回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持续下跌影响农民利益,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对于激活农村消费,推动内需是不利的。
此外,上半年贸易顺差达到396亿美元,出口连续六个月超过30%。过去几年中,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其进出口差额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水平,2004年顺差为320亿美元,与1999年的292.3亿美元相比差别不是很大。然而近几个月来,随着进口增长的逐渐减缓和出口的继续大幅盘升,贸易顺差开始急剧扩大。一方面,出口增幅迅猛,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增大,显现中国外贸企业巨大的成本和规模优势,而工业增加值达到16.4%,仍在较高位运行,满足了出口的需求。另一方面,进口不快,对于稳定国际收支是不利的,甚至会影响到未来出口和经济增速。有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进口的用于出口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就已经开始减少。
从2005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来看,当前经济处于比较微妙的状态,增长良好但潜伏不少问题,尤其是未来的运行变化布满玄机。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计将安出?
二、未来之计:让经济向右走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让经济往上走,高辉清博士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有很多人非常警惕中国经济可能往下走,赵晓博士是最早的预警者以及一直的警告者(参见赵晓:《宏观调控要警惕过犹不及断送增长周期》,载《中国证券报》2005年3月16日)。如果要满足双方的要求,在坐标轴上经济增长曲线就只能往右走了!
显然,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但问题在于,交锋的双方都拥有各自实在的道理。
1、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上走
本轮紧缩型宏观调控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防范通货膨胀,二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实践证明,在目前环境下通货膨胀是一个“被夸大了”的问题。本轮经济景气周期是我国买方市场出现之后的第一个周期,在消费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物价水平自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扶摇直上。与此同时,本轮经济过热的本质是投资过热,投资品价格的高涨最终出口大部分被传导至房地产价格之中,而房地产的价格又没有被计入CPI之列,从而导致了物价走势的异化。统计数据表明,这一轮经济上升期内,居民消费物价的年度增幅最高只为3.9%,月度增幅最高也只有5.3%,最近两个月甚至一直维持在1.8%的低水平上运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却被证明是一个难以下咽的馅饼。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增幅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但从月度数据的变化轨迹看,加速增长态势非常明显。当然,有专家指出,这种加速增长是由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前高后低”的基数所导致,我们还无法根据这一点来下结论:固定资产投资在反弹。然而,我们实际上没有必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在反弹”争论不休。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由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存在着“前高后低”的格局,在基数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断加速的态势在全年都可能得以保持。换句话说,如果经济运行趋势不改变的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口径)增长至少应高于一季度的22.8%。而22.8%(即使不将去年高基数这一因素考虑进来)就已经高于我国正常年份的投资水平了。
固定资产投资还远未调整到位的另一个理由还在于,目前我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达近20万亿元,足够未来花三年来消化。由于本次宏观调控的方针是“有保有压”,在抑制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规模膨胀的同时,也加大一些薄弱领域比如农业、能源等的建设。这会使得政府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时间变得更长。
另外,现在地方政府上项目的冲动还比较强烈。比如说,今年我国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各地申请的用地量却超过了1200万亩。根据中央有关部署,今年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还包括一项重要的内容,即给过热的房地产价格降温。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虽然有所走软,但基本还处于顶部盘整状态。而不管是从国外经验看,还是从国内实践看,房地产价格从顶部调整至底部企稳至少需要5~10年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放松有关调控,过热的投资立刻就会变得炽热!2006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9.5%,2007年GDP可能就回归去年的10%,2008年是奥运年,GDP增长速度则可能更高!
然而,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之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系统已经无法再支持10%以上的增长了!这也决定了经济增长不能升上去!
2、经济为什么不能往下走
经过长达两年的宏观调控,景气顶峰时期已过,经济增长开始进入减速阶段。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景气下滑幅度较为平缓,其中蕴藏着一些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急剧下降。剔除价格因素之后,上半年外贸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在3个百分点以上。换句话,如果没有外贸出口的贡献,上半年国内需求所拉动的经济增长幅度只有6%左右。但是,上半年出现如此之大的外贸顺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许多企业都赶在了欧美对中国产品正式设限之前加速出口。目前,中国与欧盟就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受协议影响,下半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而中国与美国之间至今还没有达成协议,对下半年中国有关产品对美国的出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然会更大。与此同时,下半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回落,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汇率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将对中国产品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很显然,如果外贸顺差的贡献消失了,中国经济增长就可能接近7%这一警戒线的边缘。
第二个风险是通缩。本轮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动因是粮食。今年4、5月份在粮食供需总量仍然存在一定缺口的情况下,粮食价格环比分别下降了1.7和1.6个百分点。今年夏粮生产将获得丰收,预计在去年2020亿斤的基础上,增产100亿斤。在这种预期指导下,粮价增幅回落速度将更快。除了粮食之外,其他消费品大多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物价水平具有天然的下跌趋势。尽管政府可以择机上调一些服务价格,但是所起作用将有限,如果没有消费热点做支撑的话,未来我国出现通缩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我们担心通缩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依据,即当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过慢。2005年5月份,M2增长14.6%,增幅甚至低于1998~2000年通缩间的平均14.9%与2002年通缩时的15%的水平。M1同比增长10.4%,低于2001年、2002年同期水平4个多百分点,低于2003年、2004年同期水平8个多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2个百分点。在商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大一般不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则一定会促进通缩的形成。
第三个风险是房地产行业可能崩盘。统计数据显示,“七五”时期,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例为1.4%,“八五”时期提高至4.2%,“九五”时期再升为4.8%,而去年为9.6%。今年上半年则超过了10%。但随着房地产业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房地产经济可能将进入衰退期。1~4月份,全国土地购置面积9716.4万平方米,只比去年同期微增2.4%;完成土地开发面积4622.1万平方米,同比则下降了12.1%。与此同时,商品房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幅也有所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意愿的持续减弱。鉴于当前房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个国民经济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崩盘,整个国民经济增幅也可能由缓跌转为急落。
在上述三大风险中,第一个风险几乎必然出现。但如果保持当前调控政策不变,第二个风险也会在年内来临。而如果加大紧缩型宏观调控力度,第三种风险则就会爆发。
所以,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让经济按目前的惯性继续往下走,确实是件危险的事情。
三、做好两件事,保证经济往右走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半年我们既不应该放弃当前的紧缩型宏观调控,也不应该加大紧缩力度,就决定我们只能大体保持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不变。
同样还是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半年如果我们维持当前的宏观调控模式不变,未来也可能出现巨大风险,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保持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性微调。
相对应地,从经济增长的目标来看,我们既不能允许GDP的增长就此见底反弹,也不能允许GDP的增长持续下滑。这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GDP的增长只能在一个“箱体”内震荡。由于本轮经济增长的高点是9.5%,我们不妨就把它设为这一“箱体”的上限。而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看,中国经济如果一旦低于7%就会出问题,所以,7%就可被视为这一“箱体”的下限。
换句话说,由7%到9.5%应该就是未来两三年我国经济增长所能够变动的全部空间!由于这“箱体”的高度是如此的小(2.5个百分点),而时间持续的长度又是如此之长(前后六七年),从历史的角度远观,由于这一细长条的“箱体”实际上就可以近似地视为一根水平线,维持在这“箱体”内波动的经济增长曲线就可以看成是在向右走了。
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做到这一点?未来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放在防止经济反弹,还是放在防止经济失速?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只要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景气回落的态势也将不可改变。除了上面谈到的外贸出口的增势将趋缓之外,不利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自主型投资需求在减弱。上半年固定资本投资规模虽然不小,但从资金来源看,只有政府的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加速增长,民营资本支出的增速则有所放慢,而外商直接投资则更是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二是消费需求将降温。上半年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度滑坡,城镇居民收入将随之受影响。农村粮食虽然获得丰收,但粮价涨幅要远低于农资涨幅,农民收入增长势头将不如去年。再加上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时期,居民购买住房的热情也明显下降。这一切都给消费需求的扩张带来负面影响。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宏观调控在保持方向和力度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结构性微调的侧重点应该是放在防范经济失速的风险上!
为此,我们重点应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1、暂时冻结利率,并适当放松银根
尽管迄今为止,我国继续维持了负利率,但由于物价水平下跌速度出人意料,未来存在着通缩的风险,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暂时不宜动利率。与此同时,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偏紧”。信贷增长速度最近几个月虽有微幅提升,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让货币政策回归“稳健”轨道的话,对下半年通缩的阴影就可能真的降临。
2、大力推动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发展
房地产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影响。如何保证对房地产的调控健康发展是保证当前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做好这一点,实际上就牵住了宏观调控的“牛鼻子”。
房地产具有两重性,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首先,房地产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大概为五分之一左右。房地产的调整能够有序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就不会出现急剧滑落。其次,商品房又是当前居民消费的一个巨大热点,房地产市场如果不急剧降温,社会消费需求就难有保障。
这里我们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当前我们需要调控的主要是房地产过高的价格,而不是它的供给数量。但从实际效果看,房地产价格下调有限,房地产供给减速则相对明显。前五个月,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同比下降了7.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近8个百分点,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下降了16.7%。
这表明,当前对房地产的调控实际上偏离了轨道。下半年有关部门很有必要下大力气,去进行纠正。其中,一个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加大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农业生产稳定,农民增收形势比较严峻
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2850万吨,比上年增产2690万吨,增长5.4%。粮食总产和单产双双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宏观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预计2009年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
近几年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的增长。春节之前,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问题已经显现。根据农业部最近几次的调研,返乡农民工的数量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0%左右。在当前形势下,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增长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下降。这有可能导致2009年农民增收的速率降低,甚至停滞。
(二)工业生产有所复苏,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2009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按可比天数计算增长5.2%;2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1.0%,自去年10月以来增速首次高于10%,工业生产有所恢复。
1―2月,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为1217.7亿元,同比下降了43.7%,这一降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3.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为1059.6亿元,同比下降了33.3%;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为158.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72.5%。其中,电力、交通、钢铁、有色行业在今年1―2月都出现亏损,而石油和汽车等行业的利润也都延续了去年大幅下降的趋势。煤炭企业的利润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三)消费品市场状况良好,消费增长平稳
今年1―2月份,全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0.4亿元,同比增长15.2%,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个百分点。考虑到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8.2个百分点。如果剔除价格的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率仍高于2008年各月的实际增长水平,表明消费品市场状况仍比较良好。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城镇居民一度高涨的储蓄意愿明显回落,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
消费需求增长的稳步提速,不仅对于防止经济过快下滑起到了重要缓冲作用,而且进一步缩小了消费与投资增长速度的差距,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四)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增幅下滑
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276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4486亿元,增长35.6%,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通过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是当前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当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十分重要。
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步入新的调整期。今年1―2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398亿元,增长1.0%,增长幅度较低,相对上年同期降低了31.9个百分点。由于房地产产业链较长,而且是此轮经济扩张的支柱产业,它的周期性调整,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以及GDP增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近期,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大批关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累积效应将逐步显现。预计2009年房地产市场继续向下的空间有限。
(五)出口贸易增速降幅巨大,外贸形势日趋严峻
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6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7.2%。其中出口1553.3亿美元,下降21.1%;进口1114.4亿美元,下降34.2%。贸易顺差438.9亿美元,增加59.6%。2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略好于上月的同比下降29%。其中,出口649亿美元,下降25.7%,较上月的同比下降17.5%有较大程度恶化;进口600.5亿美元,下降24.1%,低于上月的同比下降43.1%。
商务部最新的一份企业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一季度的出口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大多数企业预计今年一季度出口将持平或下降。二是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在手订单急转直下,有63%的被调查企业的在手订单同比有所下降,降幅为20%。三是企业成本上升的趋势有所放缓,利润下降更为明显。
鉴于金融危机向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仍在加深,2009年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全年进口和出口将出现负增长。
(六)物价持续走低,凸显通货紧缩压力
2009年2月份,CPI同比下降1.6%,6年来首度出现负增长;PPI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在防止通缩的同时又要注意刺激经济增长措施可能产生的通胀因素。
(七)货币供应量持续充裕,贷款大量增加
2009年2月末,M2余额为50.71万亿元,同比增长20.48%,比上月末高1.69个百分点;M1余额为1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7%,比上月末高4.19个百分点;M0余额为3.51万亿元,同比增长8.28%。
2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年末高5.44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85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大规模去杠杆化和收缩信贷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体系能够保证信贷规模具有一定幅度增长,缓解企业在不利条件下的财务困难,体现了我国银行体系长期稳健经营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
(八)财政收入延续下滑趋势,财政收支压力继续增大
2009年1―2月,全国财政收入10239.8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15.55亿元,下降11.4%。其中,中央本级收入5168.41亿元,下降20.2%;地方本级收入5071.43亿元,下降0.1%。财政收入延续了去年4季度以来的下滑趋势。2009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政府投资力度可能继续加大,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增大。
二、国际形势分析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首先,此次金融危机是首次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波及范围超出了1950年代以来任何一次危机。其次,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长期累积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竞相发展,投资与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价格下跌,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东欧、印度为了实现快速增长,严重依赖政府赤字;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制造业纷纷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为了维持国内消费增长、支持反恐战争,美国的国际收支和财政收支状况长期恶化,由此形成了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再次,此次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大大超出预期,据亚洲开发银行估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资产价值的下降已逾50万亿美元,相当于一年的全球经济总产出。
(二)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继续下行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0.5―1%,出现6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下降3%至3.5%;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情况略好,今年将增长1.5―2.5%。全球贸易量将大幅度减少。各主要贸易国的出口增速已急剧下滑,甚至出现大幅萎缩。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约为4%,比2007年下降1.5个百分点;2009年世界贸易将出现负增长。此外,全球面临着巨大风险。金融危机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加速向新兴市场蔓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加深,使全球商品活动减弱,威胁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大幅振荡的国际油价等都威胁着未来几年国际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三、2009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2009年一季度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经济增长仍将持续回落的状态,但回落的幅度不大。预计GDP增长6.2%,第二季度GDP增速开始回升,上半年GDP增长将达到7.0%。(主要预测结果见表1)
四、当前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充分估计困难,做好中长期应对准备
第一,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决定了其调整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各国将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整本国经济,贸易保护主义会重新抬头,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全球化进程的停滞。
第二,美国金融危机对其国内消费增长影响巨大,而其恢复有待于资产价格的稳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目前情况看,这两方面条件的形成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此次危机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第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年均9.8%的长期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特别是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对经济发展中这些长期积累问题的调整与我国本轮经济周期连续多年上升后的周期性调整,都要求适当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二)正确认识外需问题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需下降的影响,要比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大得多,但并不是说完全丧失外需。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被削弱了,由此导致我国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受到影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 2008)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一季度,日本进口增长了22.7%, 其中,从美国和欧盟进口分别增长了10.2%和10.3%; 从东亚14个经济体进口增长了12.9%( 从东盟10国进口增长25.6%),但从中国进口只增长了9.7%。数据显示:2008年1―8月份,美国进口增长速度还保持在12%,但来自中国的进口增长却只有6%。相反来自巴西的进口增长20%、来自俄罗斯进口增长50%、来自印度的增长10%。日本市场也是如此,进口增速为28.6%, 从中国进口只增长了13%,而印度则是23.1%, 来自巴西和俄罗斯的进口总额也在上升之中。同时,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2007年是16.9%,而2008年1―10月份已经下降到10%。可见并非外需下降,而是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但是竞争力下降却被误判为外需下降。
从理论上说,只要有竞争力,即便市场需求下降,不仅不影响增长速度,甚至还可以扩张市场份额。最明显的例子是服务外包。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有43%的公司计划削减IT方面的开支,金融行业49%的信息技术部门都计划削减预算,许多企业不愿上新的外包项目,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将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程度减速或下滑。2008年1―2月,金融业价值2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外包合同数量从130份减少到大约100份,而合同总金额也从180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中国服务外包的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统计,中国2008年1―8月份,服务外包出口合同执行额超过48亿美元,比上年全年的20.94亿美元增长了91%以上。这说明,外需下降并不绝对导致出口速度减缓,关键是出口产品是否有竞争力。
(三)重视地方和社会投资配套机制问题
我们模拟了在一些基本假定条件下,外需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下实现经济增长保八的投资方案(见表2)。
结果表明:2009年要应对在外需困难情况下通过投资增长实现“保八”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大体应在21―23万亿元之间,名义增长率大体在24―32%之间的范围内,实际增长率大体在22―26%的范围内。这样的投资增长力度应该是很大的。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名义增长率为25.5%,但实际投资增长率仅为15.3%。以实际增长率为准,这意味着在消费增长与去年持平,外需增长为零甚至为负的情况下,200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应比2008年至少要高出6个百分点以上,才能确保2009年“保八”目标实现。而如果消费增长也同时降低的情况下,则要求200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应比2008年可能要提高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仅靠政府4万亿扩大内需的投资来带动总体投资增长,难度是很大的,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努力增加投资。
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的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短期保增长、长期扩内需和调结构的预期政策目标,关键在于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激励措施。目前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的投资规划基本可以迅速贯彻和实施。这样,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预期政策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落实地方和社会投资配套机制。但是,目前中国的地方和社会缺乏有效的市场化配套投融资机制。现行《预算法》等法律限制地方政府实行赤字融资、发行债券、市场借贷,因此地方政府只能依靠规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和税收返还等预算外资金以及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基金等方式配套投资。企业和社会融资渠道相对简单而且缺乏市场化利率指导投资收益。如果没有配套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和确保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到位,那么,中央投资一方面可能不足以引导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等预期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能还会威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和可持续性,以及在长期内抑制居民消费能力。
此外,还特别需要高度重视的是,不能为了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的需要,就又回到粗放的、低效率的投资模式上去,绝对不能为了尽快上项目就乱投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表明了,经济增长与投资有紧密的联系,经济增长的模式与效率同投资的模式及效率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特别有效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潜力的作用,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乃至经济发展方式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四)密切关注产能过剩可能重新抬头
在2003―2007年的经济高增长周期中,我国经济整体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企业赚钱很容易,只要产品生产出来了就不愁没有市场,生产资料特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快,产能过剩问题不那么突出。
在这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以上,然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却保持在20%以上(23.9%到27.7%之间),是GDP增幅的两倍多,而同期最终消费支出即使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也仅在10%上下,最高的2007年也不过16%。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意味着新的产能不断投放到市场中去,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以及最终消费之间10%以上的缺口,意味着释放的产能大量的被出口消化掉了。随着出口需求增长的急剧下降,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将重新出现。为了扩大内需,国家提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其中有一些过去不能批或者缓批的项目匆忙上马,这4万亿投资如果不能合理引导,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
五、政策建议
(一)力争实现“保八”增长目标,注重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保八”是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要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升级是这一时期增长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长期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所在。发达国家是在产业结构未发生大幅度变化基础上的增长,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各个产业整体生产率的提高,这种增长的深层基础是生产要素微观效率的改进。而对于通过结构转变实现增长的我国来说,增长来源大部分是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产业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的结果。这种增长从产业整体角度看,既不会表现为产业工资总体水平的提高,也不会带来产业总体利润率的提高,而只是表现为转移出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的改变。因此,我国8%的增长率很可能只相当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率,为了从微观层面保证各产业的运行,我们必须保持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增长率。“保八”是保证就业增长的需要。保增长才能保就业,保就业才能保民生。我国目前每年城乡有上千万的新增就业人口。保GDP增长之所以重要,说到底,是因为它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解决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民生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保八”是财政增收的需要。财政支出的增长具有刚性,为了保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财政收入必须有相应增长。
在保增长、扩内需、扭下滑的同时,还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两方有矛盾的一面,但又有相互促进、相互交叉的一面。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和增效益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和长期可持续性;而保增长、扩内需、扭下滑,可以为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和增效益提供必要的市场需求基础和物资、资金的供给支持。两方要有机结合起来,既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可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家整体竞争力。
(二)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适时加大投资力度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改善投资方式,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投资适度地快速增长。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增加民间投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性的公共投资,并充分利用好财政的公共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整。政府积极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才能改变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扩大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改变拉动内需单纯依靠增加投资的方式,实现投资消费双拉动,并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偏高消费偏低这一结构失衡的深层次矛盾。
(三)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挖掘消费增长潜力
消费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对未来预期。首先,必须扩大就业,就业才能创造新价值,才能增加总体收入。因此,国家要继续实行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居民创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尤其是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其次,通过税收与转移支付这两个手段,建立起财富的二次分配体制,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再次,扩大“家电下乡”的服务范围,增加对农民的购物补贴。最后,增加公共教育卫生服务,扩大覆盖面,加快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出口,稳定外需
正确使用出口退税的政策杠杆。刺激出口增长的路径依赖是上调出口退税率和放松出口退税政策,但是这种惯性选择要考虑财政合理负担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定位,不可滥用,否则也会导致不良后果。对出口贸易的救助,要特别考虑调整人民币汇率,这既是减轻财政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保持出口贸易合理增长的需要。此外,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环境,在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进出口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出口企业贷款,拓宽外向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制定适当的财税金融政策,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培育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改善。
(五)积极主动利用经济增速减缓时期价格涨幅同时减缓的条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抓住机遇,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危机在对经济体造成损害的同时,也是经济体被迫进行强制调整的过程,也是孕育产生新机遇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是中国经济调动资源、促进体制改革、培育新增长点,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
第二,抓住机遇,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利用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逐步减轻,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全面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出台价格和税收调整政策,解决定价机制中的扭曲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12月7日的《经济蓝皮书》中由“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编写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秋季报告》在模型模拟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预测、分析了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从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预计全年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9%的较高增长水平。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201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与2010年增长速度基本持平,GDP增长率预计可达10%左右。
2010年以来,长时间、大范围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保证粮食和农业生产能够稳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总体上看,2010年粮食生产形势整体向好。据预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达到4%。如果2011年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4.1%左右的增长速度。2010年,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回升势头,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受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各部门、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的影响,2010年工业生产呈“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将达到10.7%,比上年高0.8个百分点。从工业发展的基本面看,我国中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增长的立足点依然稳定。2011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仍将在10%以上。2010年和2011年,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对推动经济的作用逐步加强,预计分别增长10.1%和10.2%。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明显低于2009年,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77500亿元左右,名义增长率为23.4%,比上年低6.7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投资实际增长率为19.5%,比上年低13.8个百分点。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受上年基数较高的影响。二是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2010年4月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措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了很大压力。据测算,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6个百分点左右。此外,政府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格审查等调控政策,使得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三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逐步减弱也减缓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据预测,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20%左右。
2010年和2011年CPI的季度变化将呈现斜“N”形走势。据预测,2010年CPI上涨3.2%,2011年CPI涨幅与2010年大致持平,达到3.3%。2010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由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引起的。据测算,CPI上涨的85%是由这两者引起的。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两大类价格的走势。
2011年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继续上升,将达到18.1%,比上年高出2.6个百分点,但实际增速有所放缓,为15.2%,低于上年16.9%的实际增长速度。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将分别达到18.0%和14.9%。消费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刺激效应开始递减,二是近期汽车和住房销售增速明显下降,而消费方面的其他亮点还没有形成规模。2010年和2011年居民收入水平与2009年基本持平。在收入与消费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更需要关注的是结构问题。目前,在收入结构方面,在多个层面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问题,即在行业收入之间、城乡收入之间及城镇居民收入之间都表现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的趋势。要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受此影响,从4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5月和6月更分别高达48.5%和43.9%。进入下半年,美国经济开始呈现下滑迹象,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有所放大,加之受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反向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回升的势头将有所放缓,第四季度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全年出口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全年出口增长速度达到27.3%。2010年,我国进口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这主要是与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企稳、国内投资需求放缓有关。预计全年进口增长速度达到35.7%。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将达到1650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仍旧是负贡献。2011年,我国贸易顺差逐步上升,贸易顺差将达到174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
从2009年“最困难的一年”到2010年“最关键的一年”,我国经济运行基本恢复到平稳较快的增长轨道。总的来看,2010-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国内增长的基本动力、世界经济环境以及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
1.金融危机后,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投资依赖的增长特征更加明显
2008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较大波动,既有经济内在周期、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恶化的影响,其中,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更为严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外需与内需之间的失衡,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过高。危机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左右。金融危机后,内外需不平衡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有所强化。
我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2008年以来的扩张性政策使我国投资依赖的增长特征更加显著。2009年投资率达到50.4%,这是197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0年投资率很可能再创新高,将达到5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上升到71.7%。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投资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民间投资渐趋活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投资占比逐季增加,2009年末,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内资份额攀升到92.2%,比2008年提高2.3个百分点。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民间资金选择了“蛰伏观望”,扩大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民间投资占内资份额为63.09%,比2008年降低2.05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形势转好,很多民间投资又重回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活跃度增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第一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速比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高9.3个百分点,这是2009年以来民间投资累计增速第一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第二,中央带动地方的拉动效应显现。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积极利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通过中央投资带动地方投资。过去几年,地方投资项目占比逐步上升,中央项目构成逐步下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这一趋势出现了反转,2009年中央项目占比比2008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通过中央投资拉动地方项目进而撬动经济的效应日益明显。2010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地方项目投资的增速达到26.7%,比中央项目投资高出近14个百分点,金额高出近8.3万亿元。第三,东部地区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区域。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固定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2009年延续这种态势,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35%和36%,远高于东部23.9%的增长速度,凸显中央政府对于中、西部的投资倾斜。2010年以来,中、西部投资增速开始放缓,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东部投资份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达到54.1%,比2009年高出6.6个百分点,因此不难看出,在国内外经济日趋稳定发展的形势下,东部仍然是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区域。投资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和抑制投资规模超常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性、曲折性进一步显现,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
年初大多数国际预测机构对2010年、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信心,基本认同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高于2010年。例如,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2%、4.3%,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7%、3.2%。而最近这两家国际机构纷纷调高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4.8%和3.3%,但对2011年全球经济信心不足,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会高于2010年增长速度。
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趋势转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世界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进入2010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之后,财政重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大部分国家开始紧缩财政支出,这将会进一步抑制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同时,欧债危机使欧洲国家流动性趋紧,导致贸易融资成本上升。第二,鉴于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汇率波动,以及2010年是美日英等主要国家进入选举高峰年,各国候选人纷纷打出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以期赢得选民支持。美欧国家保护主义情绪高涨,各国政府可能再度加大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或是推行更多贸易保护性财政刺激措施和延长这些措施的实施时间。外部需求增长放缓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重要影响。
3.宏观调控政策力度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与此同时房价过快上涨问题也成为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房价不仅威胁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及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在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度运行的条件下,中央政府主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由于房地产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左右,加之对相关制造业投资的广泛影响,此轮房地产调控将会对经济产生下行压力。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融资难题,对于拉动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银监会2009年底统计,全国有13个省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是当地财政总收入的1倍以上,更有甚者达到3.2倍,而其中90%的项目融资依赖银行贷款。根据央行2010年3月的统计数据推算,2009年末银行业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5.84万亿元,与国债余额规模相当。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3088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平均负债率高达60%以上。实际上,2009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全年总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使地方政府偿债风险日益加大的问题凸显。鉴于此,国务院发文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随着清理地方融资平台措施逐步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节奏将会有所放缓。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最后一年。当前节能减排特别是节能的形势非常严峻。据估算,2006-2009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15.6%,但要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2010年还需完成4.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10年的单位GDP能耗需要相对2009年的水平下降5.2%。这一幅度高于这4年的平均降幅。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将会对我国重工业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内生驱动增长的模式正逐步形成,短期内仍将维持投资主导、消费支撑的动力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主要来自外部冲击以及宏观调控的力度。
在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政府稳定价格的目标
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物价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从治理通胀,到警惕通缩,再到通胀预期加剧,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在短期内出现了频繁变动。这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对我国物价波动的影响更显著。2007年CPI走高始于年初食品涨价,2009年CPI大幅回落的主因也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跳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国际产业的转移和调整,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再是经济孤岛,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已是跨越国界的经济问题。二是粮食属性“金融化”,对物价形成了扰动性冲击。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不仅和能源市场相关联,而且与金融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一些发达经济体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资本投机炒作粮食期货甚至囤积现货。国际粮价已经不单是商品价格,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金融产品的价格。有迹象表明,一些金融资本正从房地产和复杂衍生品投机中转向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
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最终归结为经济要素中供需力量的对比,当前我国需求相对不足的供求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储蓄率就显示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居民最终消费增长乏力的局面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的格局短时间难以改变,这将进一步加剧行业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将对我国价格水平形成向下的压力。
当前,需要密切关注、正确认识推动物价上升的长短期、国内外因素,管理好通胀预期。推动物价继续上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范围内货币供应的超量发行;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三是国内劳动力工资和能源资源产品价格的调整形成的成本推动;四是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政府价格控制的目标不宜定得太低,可考虑上调至4%左右,这样一方面为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消化过剩流动性,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两难”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原则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某些地方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问题。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稳定,使广大居民在住房需求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能够逐步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同时又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主力军,继续发挥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就需要认真处理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又例如,由富士康公司事件引发关注的劳动者工资急需提高问题。如何落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在保证广大劳动群众进一步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继续有效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也需要认真处理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再例如,临近“十一五”结束,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艰巨的问题。如何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加有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加强增长的可持续性,仍需要认真处理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调整和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是否趋于合理,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例如,投资与消费的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付出了过高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等。目前,在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发挥好应有作用尤为重要。首先,政府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为增加居民收入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要制定和落实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得以提高等具体措施,监督社会各方面认真执行相关的政策措施。再次,政府要通过实施相应的财政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在收入再分配过程中注重实现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最后,政府要在社会保障、廉租房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提供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质量越来越高的公共服务,保证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政策建议――宏观调控以稳为主,以结构调整为重
目前我们仍然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走出危机、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国际经济环境还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全面复苏仍然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如何继续拉动经济,避免二次探底,仍然是各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在国内,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向好势头需要进一步发展,宏观调控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既不要过度紧缩,也不要盲目出台“二次刺激”政策,要着力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另外,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时不能盲目追求速度,不能为了增长而增长,而是要把抓经济增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继续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1)改善需求结构,推进投资由高位恢复到正常,促进消费由低位提升至高位,降低经济发展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2)综合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产能过剩,加快结构调整,以新兴战略性产业为核心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3)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6)打破垄断,放松行业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部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7)改革宏观管理机制,减少宏观调控的行政色彩,更多使用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今后3~5年出现下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10月30日举办的“中国‘十二五’改革国际论坛――发展方式转变与改革选择”指出,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今后3~5年出现一定幅度下调,进入次高速或中速发展阶段。面对经济增速从10%向7%左右转变带来的需求规模相对收缩,中国的速度效益型经济面临转型。
国家信息中心:“十二五”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9%~10%
国家信息中心2010年11月18日举行的“解读十二五规划的投资机会暨嘉实主题投资论坛”指出,我国经济经过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2010年全年GDP总量将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将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即将开始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2011-2015年我国年均增长处于9%~10%,低于2006-2010年的年均增长11%。
普华永道: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9.3%
普华永道2010年11月12日的研究报告《亚洲引擎促进全球增长》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强劲发展势头是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预计中国2011年的增长率将达到9.3%,而六个最大的东盟国家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3%~7.1%。
(一)钢材表观消费量预测
2004年国内市场钢材消费由前几年高速增长转为平稳较快增长。钢材表观消费增长率已由2003年的28.12%降至15.29%,回落12.8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强度由2003年的4900吨/亿元降至2004年的4500吨/亿元。消费强度减少400吨/亿元,下降8.2%。钢材消费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使得钢材高消费行业增长速度放缓。
企业增产的积极性高涨,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与生产支撑条件。市场能不能消化新增的4999万吨钢,主要看三方面,一是国内消费能够增加多少;二是进口钢材还能减少多少;三是出口能够增加多少。从顶替进口、扩大出口和国内消费增长三方面看,2005年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幅度比2004年均将有所回落,同时不确定因素增多。如果新增钢材品种结构不完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将出现部分产能过剩的局面。
(三)钢铁生产支撑条件仍然趋紧
制约钢铁生产增长的外部条件主要是铁矿石、焦煤、运输。
铁矿石。2004年进口2.08亿吨,比上年增加5997万吨,增长40.5%。当年消费进口矿约1.84亿吨,其余为港口和企业增加了库存。2005年国内铁矿石增产幅度将有所提高,特别是国内低品位铁矿石在进口矿价大幅上涨情况下能得到更多的利用。因此,总的看铁矿石资源偏紧的状况比2004年有所缓解。但是,进口铁矿石大幅涨价已成定局,目前谈判仍在僵持中,乐观估计涨价也要在30%左右。
焦煤。预计2005年国内焦煤生产增幅有所降低,部分企业将增加进口焦煤。进口焦煤已呈现大幅涨价的局面,日本已基本接受澳大利亚焦煤上涨1倍的价格。国内焦煤也呈上涨趋势。运输。从各方面情况看,铁路运输紧张的程度2005年将更为严重,将更多依赖公路,这将导致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加,因石油价格上涨和能力不足,海运费也呈现上涨之势。
(四)国际市场情况分析
目前,全球钢铁产能处于新一轮增长期,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预测,到2005年全球钢铁产能12.478亿吨,比1998年增长15%。2004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0.546亿吨,比上年增加8530万吨,增长8.8%。国际钢协预测2005年全球钢材消费量10亿吨左右,推算全球产钢11亿吨左右,增速有所减缓。世界发达国家采取稳定本国产能、扩大海外投资的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扩大产能,实现规模效益的策略,2004年9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实现钢产量增长,这种趋势已导致资源的激烈竞争,紧接着随之而来就是钢铁市场的激烈竞争。
(五)国内钢材价格走势分析
――市场供需变化和生产成本变动是主导2005年国内钢材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企业将增加的4999万吨钢如何消化,2004年增加的5129万吨钢中有45%是用于顶替进口和扩大出口了。今年消化新增产的钢仍然是这个途径,但是消化能力将减弱。炼钢生铁成本在2004年上升46%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上涨15%左右。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钢材价差呈现缩小的趋势,2004年末国际与国内综合指数相差26.89点,即价格上涨的空间在缩小。
――板材价格与长材价格比价呈现扩大趋势,2004年末,我国板材价格指数134.43点,比长材价格指数101.65高出32.78点,二者之间价差扩大。主要原因是全球板材资源偏紧,价格不断攀升,国内外市场关联度强,国内市场的价格与国际走势基本一致。长材国内资源充足,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较小,受国内建设投资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这种比价关系已偏离了正常区间,使长材价格具备了上涨的条件。
――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受经济增长的拉动和成本上涨的推动仍将在高价位区间运行。
综合分析,2005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势,一方面市场消费增长幅度回落和全球钢铁产能继续增长,意味着钢材价格除个别品种外,进一步上涨的趋势减缓;另一方面因原燃料货紧价扬,企业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这将使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大大压缩,国内外市场将会出现激烈竞争的局面。
二、当前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根据国际钢铁市场行情,国内原燃料涨价和钢材库存及订货合同情况初步分析,一季度及上半年钢材价格总体上呈稳中趋升之势。
(一)需求拉动。目前固定资产在建规模21万亿元左右,新开工项目仍保持增长势头,特别是煤电油运等基础行业的投资明显加大,铁路基本建设2005年的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倍多。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工程、首钢搬迁等重大工程也要相继开工。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前期工程主要是增加钢材等建筑用材,对建筑用材的直接拉动和市场影响都很大。
(二)成本推动。原燃料价格上涨不仅是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性上涨,而且涨势迅猛。一方面是需求增长过快,另一方面是原燃料供应相对集中在几家国际性的大公司,从而控制生产组织和价格谈判的主动权。因铁矿石、焦煤价格的上涨,日本钢铁业已决定提高部分钢材的价格。
(三)利益驱动。钢材品种的价格差距促使企业适时调整生产组织,以减产薄利产品,如2004年螺纹钢产量增长17.64%,线材增长21.39%,分别低于钢材平均增长水平5.85和2.1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线材只增长18.29%,低于钢材平均水平7.34个百分点。
(四)国际互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差价调节进出口数量的灵敏度在增强,特别是关联性比较强的板材尤为明显,由于国内市场薄规格的冷轧板价格自去10月以来就高于国际市场,致使钢材进口11月比10月增加13万吨,12月又增加16万吨,今年一季度仍将持续这一态势。
(五)市场炒作。按一般惯例,冬季是建筑用钢材的淡季,价格也随之下降,但是近两年情况发生变化,出现反季节性价格上涨,这其中不乏人为炒作的因素,一方面说明人们对钢材市场预期看好,另一方面也表明钢铁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特别是在股市不好的时候表现较明显。今年伊始,股市低开低走,而钢市则高开高走。
三、稳定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的相关政策措施
目前,钢材价格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钢材价格进一步上涨,将会增加下游企业成本上涨的压力,加剧国内煤电油运紧张矛盾。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保持钢材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一)坚持中央已确定的宏观调控方针政策,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
钢材属于中间产品,不直接进入消费领域,60%左右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关。因此,稳定钢材价格要从源头掀起,坚决落实已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不动摇,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抑制过度投资等拉动的过度需求。
(二)加强进口铁矿石的协调工作
促进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联合,加强合作,协调对外,增强与国外铁矿石公司的价格谈判能力,争取谈判的主动,稳定供应主渠道,维护双方利益,力争合理价位。支持企业“走出去”,以投资和其他合作方式参与国外铁矿资源的开发。同时,还要搞好煤电油运供需衔接,缓解成本上涨推动钢材价格上涨的压力。
(三)加强对钢铁产品出口的调控和引导,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和力度
钢铁产品是资源性和高耗能产品,要消耗大量铁矿石、废钢和能源。出口大幅度增加,在带来国内钢铁企业利润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等经济手段适当控制钢铁产品出口,首先是控制钢坯出口。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煤电油运资源约束矛盾,淘汰国内落后钢铁企业,对钢材价格上涨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促进钢铁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生产消耗和成本
随着钢铁工业产能快速增长,国内供求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要抓住市场和投资主体变化的新情况,切实推进钢铁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L钢铁工业发展重点转向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短缺品种和降低资源消耗上。根据产业政策和规划,推动企业联合重组和产业升级。加快结构调整,严格市场准入,依法淘汰污染环境、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改善环保。
(五)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坚决制止串通提价、操纵市场的行为
发挥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大中型企业带头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依法调查处理违反《价格法》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案件。
这次经济财税形势分析会,主要是总结全县上半年经济财税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财税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刚才,县发改局、财政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的负责同志作了专题发言,都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上半年全县经济财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的各项部署,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县经济运行平稳,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1.25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9亿元,增长49.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013万元,增长14.82%,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结构单一,骨干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污染排放大的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创新能力差。互为延伸转化增值的产业链不长、产业优势不突出,加之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致使工业经济增速减缓,效益下滑。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造成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二是受节能减排、环保等因素影响,企业产能受限,同时在建项目进展缓慢产品未能及时投产达效,以上因素直接影响到工业。增值税减收,财政税收收入增长缓慢。受重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上半年增值税累计完成13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31.55%,比上年同期1926万元减收626万元,下降32.5%。尽管在营业税等税种的弥补下,税收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但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靠非税拉动,可用财力增长缓慢,收入质量较差。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9亿元,增长49.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新开工项目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90.75%;房地产等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全年计划完成建设面积10.15万平方米。工业园区、“109”国道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得到较大的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2、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农业经济虽受夏粮减产的影响,但结构调整态势良好,上半年新建温棚10.8万间11832亩,已投入设施园艺各类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为特色种植、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各项惠农补助政策的落实,土地租赁、外出务工等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3、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品市场增速加快。受农业投入增加,调整工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趋向增强,消费品市场呈现兴旺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亿元,同比增长12.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165元,增长30.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276元,增长16.2%。回乡风情园旅游项目的完成,第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
4、金融运行平稳,中、长期贷款增幅较高。在央行提高预备金率、加息,以及股票、基金等投资对储蓄的冲击下,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长29.3%,有利的支持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加强同金融机构的合作,主导产业的融资难得到了较好的缓解,保持了投资的有效增长。
上半年我县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中小企业融资及补助政策有待改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需加快建立,推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改制力度有待加强。
二是对外招商力度较弱,项目质量有待提高。
三是税源增长过于依靠骨干企业,增长点单一。发酵产业相对集中、生产要素趋同,行业经济变化对全县工业经济影响较大,税收增长缺乏稳定性。同时按现行分税体制,重视三产和地方主体税源的培植力度还需加强。
四是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财力的保障,税收增长缓慢,致使收支矛盾突出,国库资金调度困难,财政压力大,预算平衡难度增加。
二、突出重点、攻艰克难,全面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面对当前的财税经济形势,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十分艰难,大家要坚定信心,积极面对困难,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是大力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鼓励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提高招商质量;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的建设,尽早投产达效,积极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的问题,积极开展污染治理,促进发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园区的潜力,提高入园企业的产出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大项目的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区市的资金支持。开展半年项目资金引进工作考核,加强工作督查,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切实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是开展财政增收节支,大力组织收入、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税部门要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力度,积极清理欠税,严防零散税的流失;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及时分析税源变化;加强部门的联系协作,形成综合治理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的收缴力度;认真开展非税收入的清欠工作;进一步改进非税收入收缴方式,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各部门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支出,努力做到一般性支出的零增长。
四是积极开展金融合作,加大对农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机制,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撬动作用。加强贷款资金治理,完善信用制度,防范债务风险;强化金融合作,结合政策性金融投向,积极申报贷款项目,解决建设资金不足。
五是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合理规划设施农业发展,重视对信息、技术、市场等重点环节的建设,保持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和庄点规划。
【关键词】经济形势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财政政策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到现在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在此环境下无法独善其身。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出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下面就GDP、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这几个指标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1、GDP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省略/DRCNET.Channel.Web/。)
由图1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经济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前二个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这个速度是最快的。同时,往年偏快的经济增速到2008年减缓下来,GDP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本轮经济扩张周期的峰值,此后连续五个季度出现回落。另外,2006年和2007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平稳,特别是2007年GDP增长率在高位运行。2008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如果按照前两年的规律,第二季度应比第一季度增长速度快,但实际却出现了下降的态势,说明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开始减弱;第三季度更是下降至9%,比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增大,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开始走下降通道。
2、固定资产投资
虽然2008年GDP增长速度趋缓,但是投资仍然保持了过热的势头。2008年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7614.1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53365亿元,增长21.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6546亿元,增长22.7%。2008年各累积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明显高于2007年,增长率也基本上比2007年高。
3、居民消费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省略/DRCNET.Channel.Web/。)
根据国研网的数据统计,2008年各月社会消费总额及增长率均高于2007年。但是,2008年卡斯特景气指数显示,2008年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基本上呈下降态势,11月份满意指数已跌破90,达到89.2,预期指数则从98.6降至90.8。由于物价上涨、股市快速下跌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11月份消费信心指数创下近三年最低90.2。持续下跌的卡斯特景气指数及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率,意味着今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会发生改变,内需将会缩小,对经济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二、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财政效应机理分析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从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omar)开始的。哈罗德把凯恩斯短期静态均衡分析所提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在同一时期,多马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完全独立地提出了与哈罗德基本一致的经济增长模型,并且还引入了财政政策变量,为后来诸多经济学家探讨经济增长中财政政策的效应开了先河。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把生产能力和总需求处于均衡增加的经济增长叫做必要增长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大于必要经济增长率时,总需求超过生产能力,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当现实经济增长率没有达到必要经济增长率里,生产能力超过总需求,出现经济萧条。
1、基本模型
假定没有政府财政支出,社会处在充分就业状态,不存在对外贸易,不考虑时滞问题。根据这些条件,多马经济增长基本模型为:
其中,R为必要增长率,Yd为国民收入,ΔYd为国民收入增加值,s为边际储蓄倾向,v为产出系数(即1单位投资所能带来的生产能力的增加)。
2、在多马的经济模型中引入财政因素
多马认为财政既具有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又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效应。
(1)财政对总需求的作用效应。由于财政政策的介入,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写为:
ΔYd=ΔC+ΔI+ΔG(1)
其中,ΔC是消费需求增加,ΔI是民间投资需求的增加,ΔG是财政需求增加。
ΔC=(1-s)(ΔYd-ΔT)=(1-s)(1-t)ΔYd (2)
其中ΔT是税收增加额,这个公式表示消费需求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另外:
ΔG=gΔYd (3)
这个公式代表财政支出介入后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式,可以看出经济变动的始发因素就是投资变动。
(2)财政对生产能力的作用效应。生产能力的增加可写为:
ΔYc=v(I+rG)(5)
其中,ΔYc是生产能力的增加,r是财政支出占投资支出的比率,rG是财政投资额。为了简化分析,假定财政投资的产出系数与民间投资的产出系数相等。该公式表明财政投资的介入会使生产能力增加。
(3)财政介入对必要增长率的影响。为了实现均衡经济增长,生产能力的增加和总需求增加必须处于均衡水平,即:
由于Yd=C+I+G,G=(1-r)G+rG,可得:
I+rG=[1-(1-s)(1-t)-g(1-r)]Yd(7)
公式(9)是考虑财政介入后的必要增长率,式中存在各种财量――财政投资率r、财政支出率g和税率t。这些财量作为财政政策的手段各自对必要增长率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对此,下面分别求出r、g、t的偏微分。
投资增加会创造和扩大生产能力,从而促使经济增长。
率。当g提高时,在整个政府财政支出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了消费支出,也就是说更多的民间投资被财政消费所占据,财政投资降低,客观上造成了必要增长率降低。
率就等于提高财政储蓄率。
三、中国目前财政政策取向
1、增加政府的投资性支出
这项措施实际上是通过降低政府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率来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相对于资本边际生产率而言,我国经济增长更加依赖高投资率,因为政府投资增加,会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经济增长率必然也会随之提高。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推出了十项措施及4万亿投资计划,4万亿元中有10000亿元来自中央政府直接财政支出,其余由地方政府及其他非政府机构承担。除此之外,为保证各级政府投资资金的顺利到位,应适当控制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开源节流,监督完成这项投资计划。
2、发行国债,实行赤字政策
赤字政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是经济低谷时期的一项有效的短期政策。财政赤字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复苏。我国目前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无非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增加政府开支,二是减税。根据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减税不利于经济增长,而且在我国两税合并之后,减税的空间已经很小,所以目前我国应适当地加大政府的投资性支出。短时期内提高政府支出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最快捷最有效的来源渠道就是发行国债。我国是世界上赤字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03―2007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依次是2.4%、2%、1.6%、1.3%、0.8%,均低于国际警戒线(3%)。为保证今后4万亿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央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刺激社会需求,实行赤字政策。
3、加强税收征管
根据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增加税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政府支出比率一定的前提下,税收的增加意味着国民储蓄率会上升,由于政府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不变,因此,政府可以把国民储蓄率增加部分用于民间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能力。但这与凯恩斯的经济思想相悖。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凯恩斯指出,要有效地扭转经济大萧条,只能采取举债支出的方法,而不是增税的方法,以扩大政府开支。因为如果政府一方面扩大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却又用增加税收的方式保持预算平衡,这样一增一减,财政支出的扩大就不能起到补偿私人投资和消费不足的作用,而且税收手段往往具有时滞性。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快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在我国,由于税收监管不力,每年的税收流失规模之大令人咂舌。据测算,1997―2006年,我国每年流失的税收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占当年实际入库税收总额的70%~80%左右。目前应该做的是让该缴纳的税收及时入库,以此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4、扩大农民有效需求
我国农民消费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的有效需求不足,这加剧了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制成品的过剩,不利于国民经济增长。而且目前中央应对金融危机,首要措施就是扩大内需,在考虑扩大城镇居民内需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农村市场。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扩大农民消费。一是增加农民财政补助,如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稳定农产品价格等,提高农民的有效收入进而提高其消费水平。二是政府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推进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农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逐步释放出来。三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农民对家电、通讯工具、耕作和运输机械的消费才会成为可能。
5、加大科技投入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基于不存在技术进步的假设而进行分析的,但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在其他外部制约因素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可以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很多出口外向型企业濒临破产,其中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原因是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利润空间微乎其微。但是也有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企业存活下来,它们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获得利润。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重视技术进步,并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但现阶段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因此,今后我国要更加重视技术进步,使经济增长由量变转为质变。政府对科技的支持,首先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资助高新技术及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次,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的优惠政策,如通过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最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应该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渡过难关。中央应尽快扩大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范围,提高企业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另外,具有针对性地继续调高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鼓励企业出口,防止国家出口萎缩。
【参考文献】
[1] 高长春: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以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经验为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 毕正华:基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
[3] 郑兴铎:缓解企业出口“阵痛”政府可以做些什么[J].国际商务财会,2008(10).
[4] 王莉卿: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效应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