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含义 基本内容 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又称为素养。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将知识内化和升华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应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就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全面的知识,特别是“为人”“做人”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要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应该更加注重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无益于素质的提高。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由以上内容可知,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点、思想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教育,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是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非专业文化素质主要是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艺术审美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教育,进行各种社会科学及人文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身心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身心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培养,树立“全民健身”和“终身锻炼”的体育新理念,培育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技术技能水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主要反映在:职业能力培训的情况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普通话语言水平、外国语语言水平、计算机技术水平、非专业艺术文化素质水平;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或策划能力与水平;教育类竞赛、比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等;科技类的挑战杯、创业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科技论文获奖及创业实绩等;文化类的摄影、书画比赛、艺术设计比赛或人文社科论文、调研报告获奖等等。能力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将课堂、校园与社会进行很好的对接,大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素质教育的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核心,是灵魂,是统帅,它指导着其他四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其他几种素质的提高提供智力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提高又可以共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同时,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又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四种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三、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一,全体性。《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当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的教育。
第二,全面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第三,主体性。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长管理;学校管理;中学生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他们所具有的管理意识和一般的管理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但也有不同的共性。根据很多校长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作为成功的中小学校长,管理意识一般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包括教学中心意识、教师为本意识、全面质量意识和学生至上意识。
(一)校长必须树立学生至上意识
外面做营销和服务行业的主张顾客至上的原则,学校搞教育的则应该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学校是为学生办的,学校老师是为学生教学的,这本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一种形式。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学校进行管理的对象,他们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如果学校离开了学生将会不复存在。对校长来说,这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然而我国初中教育却出现比较忧心的局势。有些学校的校长,开始把创收作为主体,他们追求的目标开始从教书育人转向盈利。我认为,作为一名学校领导,就应在其位,谋其政,在心里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如果不把学生放在首位,便意味着背离了校长的基本职责。学校校长的学生至上的意识应该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校长在做重大管理决策之前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要符合教学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努力建设学生喜欢的优雅、整洁、协调的视听环境。学校的各种制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各种制度的功能。总之,学校校长应该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各种要素中的中心,把学生作为最根本的服务对象,让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
(二)校长必须树立教学中心意识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只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国家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在学校各种工作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不管人们是否对教育有这种认识,但教育的这种中心位置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学校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学生成才,而这种智能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如果没有教学活动,那么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会存在。一所学校的水平高低,教学工作是一个关键因素。显然,作为学校校长,承担育人只能这一重任,应当树立教学中心意识。校长的教学中心意识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反映在管理工作上。①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管理目标的中心目标。②精力投放正确:校长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搞好教学教学管理上。③合理安排人事:总是把“精兵强将”集中到教育教学岗位,不轻易动用教学人员,尤其是骨干老师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工作。④合理安排教育资金:在教学工作奖励和教学设施建设上敢于投入,要舍得花钱。总之,一个具有很强意识的校长,十分注意把学校一切管理工作围绕教学工作开展,让各项工作都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
(三)校长必须树立全面质量意识
优质、高效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校长应该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管理的重心。要时刻把此中心保存在脑海中,并付诸于行动。学校校长的质量意识应是一种着眼于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意识。在这种质量意识引导下的校长管理行为一般能显示出“三兼顾”的特征。一是抓大面积合格和抓英才教育兼顾,使两者有机结合,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高度重视中差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对少数智力特别好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二是转培养特长兼顾与全面发展,在抓好学科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重视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和提高,努力造就合格人才。三是德智体兼顾,让彼此有机结合,不要重视德育发展,轻视体育发展,不要让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出现相互割裂,顾此失彼的局面。凡是谈教育质量都无法回避学校的升学率这个概念。
(四)校长必须树立教师为本意识
教师承担找向学“传到、授业、解惑”的重任,是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学校校长,既把教师看着是管理的对象,也把教师当作学校管理的主体和学校管理的根本力量,这就是教师为本意识。大量的实证证明,如果只是把老师看成是管理的对象,处处对老师进行管理,这样就很难真正的尊重老师,就不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同时很难发挥教师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校长从资金工作实践中体验到,只有资金制定的管理目标被老师们认可,管理意图被老师理解并接受,提出的管理措施和主张与老师们的教学教育真正结合后学校的管理才能被真正实现。校长的教师为本意识反映在工作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首先,在做教师工作时要把建设看成重点,能把对教师的培养、使用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塑造一个乐教敬业、业务过硬、教艺精湛、师德高尚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其次,把老师当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要去关心、爱护教师,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努力创造满足老师们生活、工作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努力造就一种教师群体团结和谐,教师喜欢学校,热爱教育、努力进取的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第三,能够正确处理做好教师工作与做好其他工作的关系,自觉的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活动中去。
(五)校长必须树立方针法规意识
论文摘要: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和谐。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时代精神在学校的反映,是一种产生于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校园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依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从内容上分,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所呈现的方式不同,校园文化可分为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1 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
主流校园文化是指由学校基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支持和倡导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的高品位的群体文化。主流校园文化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目前我国学校的主流文化生活主要表现为: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健康娱乐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
非主流校园文化是指各种游离于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题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发形成的,广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行为及思维方式的总和。非主流校园文化依其存在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传统的非主流文化和新生的非主流文化两大类。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大致包括“课桌文化”、“宿舍文化” 、“厕所文化”等;新生的非主流文化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诸如“影碟文化”、“网络文化” 、“洋节文化”、“新新人类文化”、“手机短信文化”等。
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同时存在于校园生活中,是校园文化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从目的性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明确的目的,它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以学校的教育目标为方向,以课时目标或群体活动为表现方式;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缺少明确的目的性,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其最终效果或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一致,或与教育方针背离。从表现方式上看,主流校园文化有较为严谨的组织形式,如学术文化活动、道德修养文化活动等,是学校文化生活的主体;而非主流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较为松散或隐蔽,既可能是课桌上随意的涂画,也可能是同学之间互发的一条调侃短信等。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具有原创性、综合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而和谐性是优良的校园文化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它是校园文化成熟的标志,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发挥其功能的检测标准。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应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校中的群体主要有领导群体、教职员工群体和学生群体,这三个群体之间应相互协调、互谅互助、团结友善,共同构成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2)人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建筑、科研设备、文化设施及校园网络平台等。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师生身处其中能增强对美的感受,陶冶积极的情感。(3)人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集体舆论、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及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它反映出学校的个性和风貌。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加强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人与校园制度文化的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既包含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群体,也包括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标、校歌等,是学校基本特点和基本精神的历史沉积和总结。统一协调,步调一致的校园制度,会使学生对校园文化产生信赖感和威严感。
3 非主流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主流校园文化与非主流校园文化的和谐。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科学地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3.1 正确看待非主流校园文化
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有些教育者持贬斥态度,认为是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及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的结果;也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化趋同趋势在校园中的反映。应该说,二者的认识和判断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看到,社会变革不仅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健康、清新的活力,同时也正是在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过程中,又使学生群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非主流校园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对于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不合谐内容,我们不能简单以其不符合健康向上的道德要求就粗暴地加以打压,而是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其形成、发展的原因,积极加以引导,使之与主流文化生活互相协调,从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2 强化主流校园文化的作用
主流校园文化对非主流校园文化有替代、引导与升华的作用。教育者应有意识地用丰富多彩、高雅、乐观、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生活占据学生的文化生活阵地,从而使消极的、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无立足之地。教育者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健康心理、竞争意识、坚强意志等,从而对非主流文化生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主流文化的高尚情操、价值观念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高尚情感,改造非主流文化生活中的低级趣味,使真善美的德行和品质逐步向各类非主流文化生活中渗透,这样就能通过高尚情操的内化,促使学生种种非主流文化品位的提升。
3.3 充分利用非主流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就其所产生的效应来划分,校园文化可分正效应文化和负效应文化。正效应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健康向上地成长;负效应的校园文化则使人陷入迷惘、颓唐,或情趣、格调不高。应该说,主流校园文化和非主流校园文化只是校园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个运行良好的学校的主流校园文化通常是正效应文化,但这并不等于说其非主流校园文化就都是负效应文化。非主流校园文化中仍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如果教育者注意挖掘和利用,依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针对校园内的某一不文明现象,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各个网民的各抒已见,激烈争论,学生们最终对这一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这种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往往比正式刻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 薛丽.隐性课程德育功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审美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60-02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变化是根据这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来决定的。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改变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正式被提出,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观对审美素质的要求。将美学课程列入高校师范生专业基础课,是我国教育方针变化的直接产物,成为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生美学课程在教学效果上不很理想,有些学校开设美学课程类似于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鉴赏课;还有些学校的美学课程不是偏向西方美学就是偏向于东方美学,过多讲述纯粹的美学原理知识,忽略了美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尤其是地方性院校的师范生美学课程,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相比,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表现的兴趣不高,整体学习效果不佳。以上问题的本质原因,主要存在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两个方面。
一、美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教学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种是文学审美,通过文学类课程体现,比如大学语文或文学作品鉴赏等;一种是艺术审美,包括美术、舞蹈、音乐、声乐等课程。第三种是美学课程。美学课程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是此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关键。首先,在已有文学类和艺术类课程的前提下,国家为什么还要将美学列入课程范围内,而且还作为教育类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此问题说明了美学课程在整个审美教育中的独立性。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从美的形式来分类,有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和社会美。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社会的美化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升华,因此不能将其等同于文学教育或艺术教育。美学的这种独立性中的哲学特点,注定了此类课程担任提供审美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的角色,为进一步展开审美实践活动起到原理指导的作用。其次,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类、中文类和教育类学生都以美学作为基础课,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将其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那么,为师范生设置的美学课程的区别在于,师范生的专业特点是教书育人,学习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审美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关美的理性知识教育,是以人类审美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审美规律的教育。从狭义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的教育,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等特定的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的情感,开拓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由此可见,从性质上,广义上的审美教育倾向于外在美学,着重于美的形式,而狭义的审美教育则更重视内在美学,立足点放在审美教育中的“育”上。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美学指导学科教学,通过美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育出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师范生美学课程的角色定位应具有审美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涵义,并作为教学目标。
二、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符合师范生的美学课程?要达到前述美学课程在师范生审美课程中的原理指导与审美育人两层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1.原理指导
原理是某一学科的最基本科学理论,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人类一切活动都蕴育着一定的规律,活动的开展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审美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学习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知识是认识美、发现美、发展美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基本理论,单凭自我的主观感受以及日常经验,只能简单化地分析审美现象,将现象表面化,无法透过现象中看到本质问题,甚至被现象的表层所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美学原理的学习是最基础的,然而,原理是抽象的。师范生的先前美学知识经验相对缺乏,特别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缺失,导致在接受美学原理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美学原理内容的选择上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先前学习经验来确定。此外,美学原理内容上要突出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学习美学原理不是让学生成为美学哲学家,不是为了对我国美学本体的理论研究和体系的构建,而是主要用于指导师范生自我审美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实际工作的开展。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专业的需求,原理内容的选择要围绕审美活动为中心展开,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构成和发展。将学生置身于内容中,成为审美主体,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分析,感悟到自身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及审美判断等方面的变化。将学生身边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在教学中创造情境,让抽象间接的原理知识变得形象和直接,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情境的设置上,审美活动的选取要突出专业特色,围绕着师范生今后工作的方向,将审美活动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比如教师教学技能上美学的运用,通过仪表美、语言美和教态美,美化教学工具,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符号演变成美学中的对称美或平衡美,等等。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运用美学理论实践到班级建设,比如在教室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座位的安排到班徽的设计,都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审美活动。当学生感受到审美原理对自身的现实意义,才会激发学习欲望,主动思索美学问题,将外在知识理念转化成内在需求,此时,原理的指导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审美育人
师范生的培育是为了输出我国未来的教育主力,尤其是基础教育。师范生将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教育专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同时学会在未来的学生中挖掘美学情趣,陶冶美学情感,完善心理品格,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因此,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原理,还要学会以美引育,达到育人的目的。美学课程要发挥审美育人的功效,就要紧扣内容进行选取。立美教育论提出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观,由美的外部形式内化到教育自身,作为提高教育功效的重要手段,确立教育的美质特征。美学情感论,将个人生命历程的情感积累与社会文化以美的形式相统一,将美学置身于情感教育中,呈现美学育人的功能。在两者理论基础上,美学内容既要与德育相结合,也要关注个人人生情感问题。如果将美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通过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关照,从人生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审美育人,既符合德育中人生观的树立,也满足了个人人生情感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浮躁不安正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树立和个人情感的丰富,年轻的一代对人生的态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茫、烦躁、麻木和焦虑,心灵得不到平静。人生美学是审美人生,是人生的审美化,从美的角度追求美好人生,主要围绕着自我、人性、德性、人格和生命等方面,指引人们塑造出美好的心灵,这正是审美育人最重要的目的。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不仅是师范生自身的要求,也是对他们未来学生的要求。美学内容引入人生美学,从审美的自我出发,在意识上培养审美自觉性,正确认识自己;在美的观照中,相信优美人性的存在,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学会修养的方法;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熏陶,从创造与享受中体现真善美的统一;从塑造完整的人格中懂得优雅和淡泊、崇高和壮丽,学会在孤独体验深沉的审美情趣,懂得平凡中的献身;明白痛苦与欢乐是人生两个永恒的审美体验,善待生命,热爱人生,欣赏人生。只有以人生美学作为美学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感悟人生、掌握人生和享受人生,从而提升他们全面的素质水平和生命质量,使师范生的美学课程充分发挥审美育人的作用。
美学课程要发挥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在课程教学目标上正确定位,既要区别于其它审美课程,又要符合师范生的专业特点。课程的设置承担着美学原理指导师范生今后实际工作的任务,同时还起到提高未来青少年审美素质、培育他们具有美好心灵的育人作用。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课程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出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两方面。在原理指导上突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理论的现实意义转换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审美育人上以人生美学作为主要内容,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人生情感,指导学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和感受人生。只有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师范生美学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概念的建立[J].中国教育学刊,1995,(3)
[2]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12).
[4]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J].美学,1981,(3).
一、政治思想方面: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能够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学校管理方面:
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工作上,我始终以爱岗敬业为信念,以领导就是为广大教师服务为宗旨,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始终能与校长保持一致,工作上用心配合校长工作,努力当好校长的助手和参谋,也努力作好老师的榜样。我深知学校领导分工协作与同心协力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因此我始终明确自己的职责,努力营造上与校长、下与老师、中与领导班子之间和谐融洽的工作关系。
多年来,我始终抱着学无先后,贤者为先的思想,虚心学习、尊重老师,与领导、老师团结协作。重大活动能及时征求校长、其他领导及老师们的意见,构成共识,让各项工作更有条理、更有效果,踏踏实实地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教育教学方面:
1、我认真学习教育教学业务理论,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先进的教育理念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我们要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推进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从单向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为让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方向来,切实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3、强化教研科活动,圆满完成各种教科研任务,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论文评比活动等。
,走向平衡。从正义理念、经济理论、教育管理等视角,教师权利与义务都应该走向平衡。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权利一般分为四种:绝对权力和相对权利;公权力和私权利;利和从权利;原有权利和补救权利。而我们法理学界同样将权利分为四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一般权利和特殊权利;第一性权利与第二性权利;行动权利与接受权利。而义务与权力是相对应的概念,也是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同时义务与权力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性,义务的分类与权利分类一致。一般讲法律义务分为基本的义务与普通的义务,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原有义务与补救义务,消极义务与积极义务以及个体义务、集体义务、国家义务等[1-3]。
作为高校老师,我们同样也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权利,是指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并为法律所确认、设定和保护[4]。教师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亦称积极行为的权利;教师要求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的权利;当教师的权利受到损害时,有权诉诸法律,要求确认和保护其权利等。教师作为中华人名共和国公民,享有《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享受《教育法》、《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定权利。这两部分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一名教师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有一部分体现在教师的职业中,然而,也有一部分是教师职业所独具的,与其它公民的权利不同。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照《教师法》的规定所享有的权利,表现为教师可以自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可请求国家以强制力保障其权利的实现。经过学习,在了解作为高校老师我们享有这些权利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正确理解和行使高校教师的权利。高校教师享有的教育教学权实际上是教育自由,也有人称之为教师专业自,即教师在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教育的自由。赋予教师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教育选择的权利,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构思与灵活的安排。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自。教师可以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育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针对不同对象,对形式、方法、内容等进行改革和完善。学术研究权也可以成为学术自由,即教师和研究人员探索知识的权利,以免在免受政治、宗教或社会习俗迫害的情况下选择所从事研究和教学的主题的权利。同时学术自由应该遵守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毅力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和自由为限。高校教师因为其特殊性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又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身心健康和生活情况,是学生在品德、智能和体制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教师想要将学生管理好,必须要享有一定的管理学生的权利。在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要指导学生的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等,既要育才更要育人。而教师应该根据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报酬,包括工资、将近。津贴等。工资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此外,教师也应该获得其他的一些待遇,如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这些都是对教师以后正常生活的保障,也是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的基础。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学校里,教师有参与管理的权利,是学校教育的主题,学校的任何工作都不能离开教师的参与,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而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利可以依据法律由个人行使,教师有权也应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等工作。教师同样具有进修培训的权利,而这也是教师和当今时代的职业需求。高校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精神为名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自身,而且关系到教育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文明水准。
高校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必须履行的义务。法律上的教师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对教师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教师的义务是依法产生的,并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履行。教师的义务的具体内容是指《教育法》和《教师法》及其他教育法律法规中对教师应履行的义务的有关规定。《教育法》规定的教师“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作为教师义务的纲领性的概括[5,6]。而《教师法》则对教师应履行的义务作了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教师应当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这项义务是对教师提出的遵守法律法规和践行职业道德两个层面的法律要求。教师是履行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下一代建设人才职责的承担者,不仅应履行自我的守法义务,而且在教育教学中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和影响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身心发展状况。教师一方面要以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来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以身示范、熏陶式的教养是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更令人信服的。因此,教师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身休养,为人师表。教师应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教师应履行“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的义务。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在法理上是平等的,都是国家公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主要包括:教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其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学生隐私权等学生的正当利益。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教师应当履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这项义务与教师的“进修培训权”相互对应构成权利与义务的鲜明统一。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纪守法,遵守宪法、法律、职业道德。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为人师表,在自己履行国家法律对我们的要求的同时,也要从思想品质、政治素养、工作态度、专研业务、生活作风、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同时我们需要遵循《教师法》的规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而不能热衷于第二职业,主要从事其他工作。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履行育人职责和义务,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啊的影响。并且我们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维护学生的权益。最后,我们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教育科学只是,掌握教育规律。不断靠自学和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精神面对自己提高水平给予有效的制度安排。
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负面现象,各种学术和人品问题频频出现,且愈演愈烈。而作为一名刚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我来说,需要时刻敲响警钟,严格要求自己,除了享受高校教师一些基本权利的同时,更应谨记自己从事着一个圣神的职业,我们必须时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严格遵守高等教育各法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把育才育人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魏芳.浅谈依法从教,正确履行教师职责[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
[2]王立峰.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法治新解读[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6,(4):47-49.
[3]王婵.论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J].商情,2014,(7):171-171.
[4]曹子建.我国高校教师的权利义务[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2.
“当代的语文改革大多侧重在教学方法的修改上”,包括许多“优质课”、“最佳课”,也是在章法上作文章,精炼、巧练、多练、苦练,“闹闹腾腾20年,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据调查,学生学习多年语文,甚至不知“语文是什么”,说到语文就想到作文,想到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至于为什么作文,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和方法始终搞不清楚,一句“老师让做的”是唯一的答案。说话,作文不是学生交际本身的需要,没有个人价值取向的体现,这与未来社会要培养具有独立意识的创造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而创造思维能力,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十分重要。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只是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的解释,这些事实是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构的一种优良的心里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他强调了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的重要性。这也是全面落实当得教育方针的重要所在之一。
二、教师本位明显语文教育改革
20年来的历程大体上由“满堂灌”到“满堂问”。“灌”教师本位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问”说明教师本位思想虽然有了改变,但教师本位的教育教学事实仍然存在。当前为数不少的教师认识到“三为主”原则的同时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中,这就使语文教育走进了“重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反复操练”的误区,学生在被动接受教育中普遍法不得法,心理素质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其作用。
而在语文教学中,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从而扩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一切动机也随之得到激励,从中知道学以致用,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要做到各个学生善于的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
三、结论
学校工作能否做得好校长是关键,校长是一个大家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作为法人代表受党和人民的委托,对内团结学校,对外树立形象,全面实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靠广大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校长的管理工作很复杂,要想做好不是件容易的事,学校的重要工作就是教学,但其他工作也不可忽视,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校长是一名普通的教师
在中小学,校长首当其冲的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深入教学一线的校长才能与教师们有共同的语言,才能与教师同甘共苦;只有在教学上能高人一筹的校长,才能在教学管理方面具有权威性的发言权。作为一校之长应深刻明白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因此,需要校长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否则自己的教学管理就将大打折扣。
2、校长是一名优秀的管家
学校和家庭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这个家庭中,教职工是成员,校长是管家。校长对学校的所有资源(人力与物力)只有管理使用的权利而不具备处分权。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要将经过管家,学校大大小小的支出也要经过校长,因此,校长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优秀管家。
3、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校长应熟知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教材教法、教改动态。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要组织教师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认真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倡导人人参与教学研究,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
二、中小学校长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1、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校长必须亲自抓教学,深入班级听课反馈信息,才能有序高效的管理好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对课堂教学实施全方位的改革,重视教学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倡导"改革要务实,改革要创新,改革要理智",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不盲目的追求,在探究中不断的发展,使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始终保持在教育系统的前列,进行新课程式改革,有的放矢地设计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考察、教师撰写课改论文、教学随笔、阶段性总结、针对实际制定行之有效地学生评价体系等切实进行课改。
2、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是由教学常规、教学改革、教学科研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组成的,三者同步运行,有机结合,推动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规、教改、教研的成效必然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校长要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决策,教学系统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对教学过程及其基本环节,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控制与反馈,对教学组织及环境系统地进行研究,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管理重点、难点。提高管理教学的自觉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当然,校长要管理好教学,自己还要善于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打铁需要本身硬。
三、中小学校长要廉洁自律 认真履行自身岗位职责
1、中小学校长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原则下,应充分的理解、关心、照顾教职工,不能时时刻刻摆出一副领导高高在上的样子。依法管理学校一切财经,并依据上级财经纪律和制度,不仅要求学校行政、财务人员严格执行,本人也带头依法执行一切规章制度。
2、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报销制度及上级的有关规定,从不虚报、乱报,最大限度合理使用财务经费,一切为教学服务。
3、为了更好地严于律己,设立意见箱,在施教区域内公布电话与校长联系方式,定期公示收支情况。
4、坚决执行义务教育收费政策,不乱订"教材和教辅",不加重学生经费负担。
5、耐心解释群众疑点问题。
(1)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工作,保证政令的通畅,建立上级文件接收、处理台帐,实现档案式管理,有效实现督察、督办。
(2)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严格执行《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吉林省中小学校管理规定》,依法行政、从严治教、依法治校,努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3)走"民主治校"之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特别体现在完善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做到共商大计,以班子会、教代会形成决议,从不搞。
(4)学校的"评优、晋职、晋级"等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事,严格依据学校规章制度、考核办法,通过行政班子会、教代会,研究讨论后作出决定。
(5)遵守重大事情的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不仅向全体教职工通报,并及时向教育局及上级党政报告。
四、中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一些方法
1、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人尽其才
教学管理说到底就是管教师,不论是从管理的过程还是管理的对象来讲,它都是围绕着教师来进行的,要想全面细致的了解教师,除了可以通过交流、访问、考核外,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课。作为中小学校长需要多听课,对教师的每一节课能够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只有这样才能够详细的了解教师,才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2、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
作为校长,要想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要把教师当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还要从生活上,最重要的是工作上去关心爱护他们。应充分的理解、关心、照顾教职工,不能时时刻刻摆出一副领导高高在上的样子。
(1)对于教师要多给予肯定
(2)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教师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政治课教学 思考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政治课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
长时期以来,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等教条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明显偏重智育,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惟升学率是从,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资格谈奖金、职称、晋级、住房等。结果呢?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为克服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变“寻找适应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应学生的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3月13日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即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政治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入考场,随时查阅。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观点、原理,联系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联系校园生活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此举措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突破旧课程的“包围”走进新课程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⑴受考核方式的束缚。在闭卷考试的形式下,考试考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如果对书本知识记不牢、记不准,就达不到选拔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无学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⑵内容枯燥。课文中不乏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活动课,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
引发的几点思考:
1、素质教育的障碍。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就是设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2、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探究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如对课程探究既可从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也可以从微观上大胆取舍、合理重组教材。而“灌输”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就人的发展而言,“灌输”与探究都是必要的,之所以要倡导探究,是因为过去过多的倚重于“灌输”,把“灌输”置于中心地位;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通过“灌输”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而通过探究获得的是直接经验。因而初中政治课教学应以“灌输”为主,但应把探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3、积极参与是构成当代中学生良好学习素养的重要方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优势,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被认为是学生学会交往、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发展个性的最有效方式。在目前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永杰.思想品德课堂上“讨论”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0(26)
2 方勇军.思想品德课堂讨论中的相机点拨[J];考试周刊,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