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范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

第1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范文

财务共享全球化战略

1相关概念界定

它是将不同国家、地点的实体的会计业务拿到一个SSC(共享服务中心)来记账和报告,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结构统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个公司和办事处都设会计。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平协议,为企业内部各业务单位以及外部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将企业中分散进行的部分,重复性质的业务单位通过合理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来处理,使得企业可以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自身的核心业务中去,并以此来创新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案例描述

2.1企业介绍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股票简称:蒙牛乳业;股票代码:02319),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2009年7月,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成为第一大股东。近年来,蒙牛着力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先后与丹麦Arla、法国Danone(达能)、美国White Wave、新西兰AsureQuality(安硕)达成战略合作,快速与国际乳业先进水平接轨,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

2.2财务共享建立

2015年度,蒙牛集团与金蝶携手,采用金蝶EAS资金共享平台建设“蒙牛乳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FSSC)一EAS资金共享平台”项目。在集团资金共享结算模式下,实现共享结算、票据池、理财业务、国际结算、掌上资金,以及资金支付业务的电子化流程审批,支撑蒙牛新财务、新管控、新平台的优质高效服务。

3案例分析

3.1业务构建

基A业务:当前的结算业务、票据业务,还有把银行合作进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服务。

重点业务:融资、国际结算、债券发行、保险等业务。这些风险收益相对比较高,而且这些业务一旦开展之后,能够大幅度降低集团的财务成本,减少损失。而且业务需求量比较大。

创新业务:未来蒙牛集团根据整个产业链的布局,要在产业链开展具有蒙牛集团产业特色的金融业务,在业内有一些创新。比如有自己价值链上的小微客户,提供在线的信用评估、在线融资,而且要跟终端的乳品销售网店和实体店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打通。

3.2资金管理需求

(1)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提高集团财务管控能力,确保集团整体的资金安全与使用效益;(2)通过实时监控成员单位资金流、定时资金归集、合理内部调剂,形成一个有效的“资金池”;(3)通过资金共享为成员单位提供资金管理服务,形成一个高效的“资金渠”;(4)找准资金收付波动规律,提高资金预算管理水平,形成一道“资金闸”。

3.3资金共享中心的作用

(1)实现资金共享结算:依据中国蒙牛组织架构,运用EAS资金管理平台设立多个独立运营的现金池,覆盖全球业务,统分结合、分级管理;(2)实现金融级安全:按照授权矩阵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审批。付款环节采用CA电子认证,该认证为银监会推荐,银行结算唯一的安全认证方式;(3)闭环集成:业务信息处理形成闭环,信息能够从业务到银行跟踪、追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风险;(4)投融资、外汇业务线上操作:通过银行对接可在线上进行投资理财、票据池、电子票据、信用证、电子回单等业务处理,做到线上线下结合,提高效率,防范风险。

4案例评价

(1)蒙牛集团的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各单位后台基础结算功能集中在一起,形成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更有利于管理人员专注决策;原有机构部分人员向高价值的管理活动转型;

(2)蒙牛集团依据原有系统进行改良,按照授权矩阵实现全流程的电子审批;付款环节采用CA电子认证;资金管理实现用管分离,通过资金监控及共享模式保障资金安全;

(3)资金的运营全面掌控在集团,能更有效提升资金收益;投资、融资、存量结合管理,有效提升资金收益管理能力,结算工作效率能够提升77%;业务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人员减少,业务量增长与人员不成正增加,大大降低人员成本;

(4)业务单位将非核心业务(后台业务)交由共享服务中心来运作,而共享服务中心又能提供足够的后台支持,使各业务单位可以将自己的重心完全放在它们的核心业务和顾客上;

5启示

通过对蒙牛集团设立财务共享背景分析,详细介绍蒙牛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在此基础上对蒙牛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过程进行全面的剖析,本人认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共享中心的共享服务应该以信息技术为起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需要通过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来完成,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网络平台,将共享服务中心处理的所有财务数据与流程全部固化,进入共享中心的数据库,可以说,财务共享服务的前提与保障,是建立在数据的共享之上的。

第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促进财务部门的转型,通过转型,将各业务部门的财务核算业务和出具报表的活动进行集中处理或者外包,使各业务单位的财务部门从简单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转型。

第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必须是在公司全面支持、精心安排,周密设计、集中实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转型。

第四,通过蒙牛集团的资金共享案例,可以看到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当中的运用不单单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还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实现全球化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段磊,张宏波.企业集团管控――理论、时间及案列[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5).

[3]丁文欣.大型企业如何建构服务共享服务中心[J].财会月刊,2010(9).

第2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范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财务转型,需要从战略、流程、人员及组织、系统和技术、设备及选址5个方面统筹考虑和落实。

1.1战略方面

基于企业的业务战略,结合最佳实践和行业特点,规划财务组织未来的整体定位和角色。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实现从核算型财务向决策型财务的转变,逐步发挥财务作为战略性业务伙伴、高效业务处理者、公司风险管理者的作用。随着共享服务中心的成立,企业的财务职能分成了3部分:集团总部财务规划和管控职能、共享中心财务交易处理职能、当地财务支持和分析职能。首先,在横向上需要清晰地界定财务共享中心与其他财务职能的关系。总部财务行使财务管理高级职能,为当地财务部门和共享中心提供财务指导及风险控制。财务共享中心通过集中化、标准化财务交易处理,为总部财务、当地财务提供各种财务核算服务和常规报表分析。当地财务部门作为业务的伙伴和共享的延伸,为总部财务和共享中心分别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信息和专项财务分析数据。其次,在纵向上也要清晰划分财务共享中心与当地财务的职责。根据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经验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可以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来操作,只有流程中重复性高且操作标准的交易处理和核算业务可以集中上收到共享中心,充分发挥共享的规模化优势和协同效应。对于一些与前端业务紧密联系的工作(如问题发票的跟进、原始单据的扫描和传递等),仍然要保留在当地的财务部门,既保证与供应商的及时沟通,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同时,也发挥财务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决策支持作用。

1.2流程方面

在进行共享流程的优化时,必须遵循完整性、先优化后共享、提升管控兼顾降低成本、可操作性4个设计目标和原则,建立分类清晰、条线合理和授权有度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首先,以RACI模型为指导,确定各流程的横向审批条线,以及相应条线的职责。流程的审批条线主要指汇报线、专业线、内控线。汇报线通常是靠近业务发生端的部门负责人,对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基本判断,拥有流程决定权。专业线通常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公司分管副总,对于业务有专业的判断以及统筹的安排,也赋予流程决定权,各专业线审批人员参与流程的程度根据重要性原则授权。内控线通常指财务部门负责人,根据公司总体运行情况对重要事项执行最后的财务控制,初期只赋予审核权不决定流程结果。各内控线审核人员参与流程的程度根据重要性原则授权,且授权级别相对专业线授权审批级别有一定的依存度。其次,在横向审批线条搭建基础上,实现流程纵向审批授权的设置。根据不同流程的属性、发生频次和金额占比,确定各层级的金额授权标准。对于金额小、频次高的申请,尽量简化审批流程;对于金额大、性质特殊的申请,通过增加审批层级加强对流程的风险控制。这样,既兼顾了流程的审批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流程的审批管控力度。通过端到端的流程梳理,实现横向和纵向流程一体化贯通,并通过共享实现关键环节的高效标准化处理和集中管控。

1.3人员及组织

在设置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和组织时,需要考虑组织结构、工作职责、能力和技能、人员构成比例、组织规模、薪酬及福利、绩效评估6个方面的内容。下面,重点从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组织规模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首先,是财务共享中心组织架构的设置,常见的方案有3种。一种是基于职能的结构设置。这种设置方法的优点是专业化强,最大程度发挥共享服务中心内外部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但是,也存在缺少客户关注的缺点。一种是基于客户/服务的结构设置。这种设置方法的优点是更加贴近客户,强调服务意识、提供地域化/特定客户群的流程。但是,也存在协同性差、规模效应和标准化程度低的缺点。一种是组合式结构设置。结合财务共享中心内部各小组的业务特点,综合考虑职能和客户服务因素的分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综合了职能式组织架构和面向客户组织架构的优点,在贴近客户的同时也加强了协同性,发挥了财务共享中心的规模优势。在实际操作中,更推荐第三种组织架构设置方案。其次,是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构成和比例的设置建议。在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初期,可以通过征调试点单位人员和抽取项目组人员到共享中心进行工作。在财务共享中心进入成长期后,可以逐渐增加外聘人员比例,作为未来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扩充的主要来源。随着财务共享中心业务上收范围的逐步扩大及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逐步扩大外聘人员比例,最终实现财务共享中心人数80%为外部招聘这一最终目标。第三,是财务共享中心未来组织规模估算。财务共享中心FTE(全职人员)估算方面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量大且工作性质重复的纯事务处理工作,可以通过交易量和生产率两个指标进行全职人员的估算。另一类是交易量有限且工作性质重复性低的工作,对于这类工作在进行全职人员需求估算时,经验重于计算,很难用公式合理地进行计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职责分工、工作量平衡等因素。

1.4系统和技术

成立共享中心是否需要废弃企业现有的应用系统?成立共享中心都需要哪些信息系统来支撑?信息系统需要具备怎样的功能才能保障共享中心的正常运行?这些都是很多企业在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之前感到非常困惑的内容。实质上,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管理经营理念,并不是简单地上个系统就可以实现的。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建立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变革与提升,信息技术只是把这种理念和变革固化在系统中进行运作的工具而已。当然,财务共享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驱动与配合,也高度依赖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支持。财务共享中心使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统一的ERP系统、工作流管理平台、文档影像处理系统(含扫描)、资金系统、内部呼叫平台。

1.5设备及选址

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通常会从5个因素综合考虑。首先是成本,包括人员成本及办公场所等固定成本;其次是人力资源,是否容易获得具有符合要求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人力资源;第三是基础设施情况,即IT、通信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国际便利度等;第四是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等;最后还要考虑和总部的沟通,以及交流的便利程度。基于以上5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特点,将财务共享中心设置在由工作技巧、税务制度、运营成本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组成的最佳组合地点运营。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确定后,还需要考虑筹备运作财务共享中心所需要的基本硬件设备,以及共享不同组别和不同时期所需的设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从战略、流程、人员及组织、系统和技术、设备及选址5个方面进行全面优化梳理后,整体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行业最佳实践,建议先梳理优化个别流程,并选择试点地区上线运行,运行平稳后再逐步推广至全公司。后期逐步将其他流程按此方式进行推广,最终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的全面搭建和运行。

2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建议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好处几乎众人皆知,然而,很多企业对实施财务共享过程中的诸多风险却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因忽视风险管理而偏离成功的轨道。基于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经验,总结财务共享中心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应对企业变革管理不够深入的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的成立对现有的操作模式改变较大,特别对前端的业务人员,可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操作方式。另外,由于新流程更加规范的操作要求,难免增加员工对新流程的抵触情绪,这也给企业变革管理的推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对于从领导到各级业务人员持续的共享观念灌输,是财务共享最终实施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财务业务人员对于财务共享流程从接触到熟悉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只有对流程充分掌握并熟练操作,才能显示出共享标准化、高效率、强管控、低成本的管理优势,提高员工对共享操作的认可度,减轻变革带来的影响。

2.2应对企业人员转型和人员流失的风险

实施共享后,财务核算全部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操作,大量待分流的当地财务人员转型及重新安置问题令企业难以回避,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保持企业人员相对稳定,不可能大面积裁员。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人员分流方案,结合当地财务人员自身意愿和能力情况将其分流至财务共享中心、当地财务管理岗、当地财务支持岗工作,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有效规避共享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强大冲击。另一方面的风险是来自共享内部工作的员工,由于共享中心的工作相对标准化且重复性较高,工作内容较为单一、冗杂,所以会出现频繁的人员流失。实行共享内部轮岗制度,有效避免员工技能的单一化,为共享员工提供清晰、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

2.3应对流程标准化和执行力度不足的风险

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以及各种管理数据的统一,是财务共享服务得以高效运作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虽然在共享建立之初企业已开始着手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但是,由于各地业务发展的不均衡和操作习惯不同,标准操作流程可能在分(子)公司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另外,在流程优化和改进时,由于缺乏业务人员的参与,流程改进方案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导致流程方案不能有效地推进和执行,出现了流程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中要坚持最大限度整合原则,尽可能把能够标准化统一、专业化操作的财务环节都予以整合;在进行实施和流程迁移时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渐次实施;争取获得各分支机构、人员的支持;控制流程并时刻关注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2.4应对信息系统整合不到位的风险

第3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范文

外包业务在今天对CFO来说并不陌生,但如果要将财务控制“拱手相让”,恐怕一时很难让谨慎的CFO们接受。但在全球范围内财务监管愈发严苛,公司发展要求CFO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战略中去的今天,或许财务外包是CFO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目前全球已有不少跨国公司采用了财务外包。为了解财务外包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首席财务官》特别专访了C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全球企业与战略发展总监Rick Sturge先生。

Rick 早年曾任职于一家美国跨国公司欧洲部CFO,并曾在普华永道和埃森哲拥有超过10年的业务流程外包方面的经验,尤其精通财务外包。

外包的优势

《首席财务官》:财务外包在中国还是比较新的事物,请您为中国的CFO介绍一下这个业务在全球发展的状况以及企业主要通过什么模式进行财务外包?

Rick Sturge:实际上它和共享中心非常类似。财务外包迄今已经有15年的历史,在全球一些大型企业里采用财务外包已经成为趋势,这一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中。财务外包可以为公司节省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虽然从历史上来看,公司通常会把核心的财务职能留在本部,而将简单的程序性工作内容外包,但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逐渐开始考虑把一些比较高层次的财务工作外包给拥有高端人才的专业机构来做。这种高层次的财务外包,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加有力的决策支持。

实际上,财务外包可以有两种模式来运作。一种是公司自己在一个地方建立一个财务共享中心。一家跨国公司有可能在菲律宾或中东任何地方建立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个中心由公司自己的人来运作。另一种模式是外包给第三方,一般是一些咨询公司,比如IBM或者埃森哲等。中国也逐渐有一些提供财务外包服务的公司出现。

选择哪种模式完全是个性化的,并没有特别的标准。比如,壳牌和汇丰都采用自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而联合利华等就选择外包给第三方。选择哪种模式并不重要,关键的是适合公司的需要并且公司对外包这种做法可以接受,感觉“舒服”。

《首席财务官》:财务外包可以为企业和CFO带来什么好处?

Rick Sturge :一个很关键的好处是,外包可以使CFO从繁杂的工作中脱身,集中更多精力在公司战略上。

第二,不一样的视角。如IBM等专业咨询公司可能对你所在的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他们可以跳出你的公司,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它,这种 “第三方”的视角可以为“身在庐山”的CFO提供不一样的资讯。

此外,节省成本。外包后,公司就不必在各个分支机构重复建设财务机构。

当然,公司选择的外包机构一定是在某些项目上比公司自己做要更专业。如果是自己建设共享中心,共享中心财务人员的能力也需要足够强,以支持整个企业的财务控制业务。

《首席财务官》:在中国,大多数公司倾向于把核心的财务工作留在自己手里,而把简单的程序性工作外包,更多的是出于公司安全的角度考虑。CFO该如何兼顾效率、成本和信息安全?

Rick Sturge:首先,这需要业务外包的公司和承担外包任务的公司之间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如果在尝试外包的过程中,将业务外包的公司感到整个项目是被很好地控制的,自然会欣然接受外包。

因此,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控制体系,有先进的IT安全系统,还有合适的人做这件事,否则是危险的。

此外,每个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对外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同。有些公司在财务工作方面已经有很长的外包历史。在长达十几年的合作过程中,客户和外包供应商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并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信任关系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对新公司而言,如果先尝试把简单的程序性工作外包也能从中获益。而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合作伙伴。作为公司,你要考察外包机构的素质能力是否具有创造价值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它和你的需求是否匹配。

管理外包

《首席财务官》:财务是和公司业务紧密相连的。CFO应该怎样管理外包,让第三方机构能真正融入本公司业务呢?

Rick Sturge:首先必须和第三方机构建立正确的关系。在协议里明确你希望达成的目标以及你的需求。他必须足够深入了解你的公司和业务。在你们双方之间建立定期的对话机制;适度地让他们参与你们的管理层会议都是不错的办法。如果他永远被隔离在你的公司之外,他是不可能真正投入地为你工作。这些都可以在你们的合同里明确。

这其中,清楚的沟通非常重要。双方应该随时明了业务的进展,谁对什么工作负责等。因为任何的不明确都会导致不确定性。

我还要强调的是,信任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们之间没有信任,再明确的合同条款也很难规避风险。

《首席财务官》:外包应该会给公司,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运作带来很大变动。CFO在全公司推进这个业务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Rick Sturge: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内部抵制。CFO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让机构里的每个人都能很愉快地接受外包。为此CFO需要做很多解释工作,如外包的原因、方式,外包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好处等等。

外包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人事、职位的变动。因此,在决定开始外包项目的时候,CFO就需要和HR负责人认真坐下来讨论如何应对因为外包带来的人动。外包会为公司节省成本。省下的钱可以对人进行再投资。对于工作被外包替代的那些人来说,公司可以为他提供培训,以便在公司内外可以胜任其他职位。另外,外包的一个好处就是会为公司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当新的商业机会出现时就会提供新的工作岗位。

目前看来,全球的一个趋势是,CFO需要走出办公室去了解业务,以便为业务部门提供财务支撑。业务部门也需要随时和财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外包可能会改变传统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传统的沟通方式。但采用何种沟通方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用最优秀的人才、最高效的做事,而这些人是在公司里还是公司外都不是关键,可以解决问题并能提高绩效才是公司发展最需要的。

《首席财务官》:请问现在财务过程外包在全球的趋势是怎样的?

第4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好处范文

疾控的使命和目标

疾控的使命是预防疾病、残疾、伤害,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的健康。

疾控的主要工作围绕三个大的专业学科领域展开。一是生物医学,具体为传染病(包括性病、艾滋病、肺结核等)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二是环境医学,人生活在地球上,必然与生存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因素与健康危害因素息息相关,会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包括食品、水、空气、辐射等。三是行为医学,人群疾病与健康的关系,比如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疾控工作主要围绕这三大专业领域,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进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干预,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与服务以及发生或罹患疾病人群的监测与管理。这些活动涵盖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疾控工作在这些业务活动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

首先,当前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已经控制了一些古老的传染病,但其中的一些不断出现反复,例如结核病。另外还有一些新发的传染病在不断地暴发,例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等。第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人群的预防和控制很困难。慢病是不可逆的疾病,将会伴随到人的死亡。第三,健康危害因素未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突出表现在监测面窄,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雾霾问题并未全面开展人群危害的监测与动态评估,监测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支撑和促进业务活动的开展。

根据疾控工作的使命,从三个层次来提出目标定位。

政务目标:提升重大传染病信息服务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保障公共安全和全民健康。

业务目标:建立和强化传染病、预防接种、营养与慢病、生命登记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体系,获取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为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作业目标:通过开展疾控公共卫生业务活动,获得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精神卫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绩效考核的业务指标。并应用这些指标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水平,提出防控和干预措施,提升公众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感受。

这些指标充分体现了公共卫生工作与临床工作的不同,它是面向人群健康状况的公共卫生服务,而不是临床个体健康状况的服务。但是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中或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往往存在着注重个体信息要素而轻视人群总体信息要素,导致在社区层面公共卫生管理缺失的矛盾。

信息化差距

中国疾控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家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发展建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服务信息系统连接,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动态信息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需求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具体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共卫生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投入不足,回顾十年来,疾控体系能力建设,国家重点加强了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的建设,而忽视了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投入。省以下的公共卫生机构缺乏专项资金建设投入,因此投入不足是首要的问题。二是信息系统建设与疾控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从2003以来,全国疾控机构基础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疾控机构的基础条件显著提升。各级疾控中心中最好的是实验室。但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得到过多的推动,以至于造成目前地方疾控能力实验室“腿长”,信息化“腿短”。

随着深化医改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国家提出了“46312”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推进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即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在公共卫生的监测、干预和评价活动过程中应该如何利用三大数据库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落地实施的重要内容。解决医防信息结合问题是切入点,促进开放共享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全员人口数据库,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是重要抓手。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业务流程的改变,业务模式的重构依赖于管理的变革,而工作的核心是管理思想的变革。

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业务的发展速度比人才队伍发展要快。多年来疾控机构的编制基本上没变,但工作任务却在逐年增加。从财政逐年提高的卫生经费来看,业务量随之增加,但是人员却没有增加,所以只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减轻现有人员新增工作的负担。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规范业务标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标准化,它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在建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业务规则,比如规范业务流程,获取哪些业务需求指标,采集哪些数据。因此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业务标准的制定。另外,通过信息化实施有助于整合公共卫生资源,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传染病报告为例。医生填写纸质报告卡差错率为5%,录入系统过程中差错率为5%,多一个手工操作环节就会多5%的差错率,所以从医生诊断到录入计算机,平均差错率为5%~10%。而信息化手段能够减少手工环节,降低差错率,提升信息质量。

因此,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对接,让电子病历或电子健康档案直接实现交换医生工作站疾病诊断信息,则手工环节造成的差错率就不存在了。

疾控信息化目标

疾控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制订必须与现行的组织管理体系相符合,要符合国情。我国省级疾控中心32个、地市345个、 县级2000个,如此庞大的疾控体系如何建设?纵向如何运行?这对目标的制订是一个挑战。

总体目标需要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和地方有机组成的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网络,实现人群疾病与健康相关信息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利用。疾控机构互连成网,信息互联互通。在分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相关信息的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利用。

首先,要建立省级、地市级两级疾控应用数据分中心,并依托电商外网或者其他的商用专网甚至是用互联网来构建虚拟的专网,对上与国家的数据中心连接,对下要与区域的卫生平台,甚至是医疗机构来对接,从而实现三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

第二,应用国家统一标准,建立分布式业务系统,促进地方疾控工作数字化。公共卫生的业务逻辑必须高度统一,不能各自为政,数据统一采集,信息分级利用。公共卫生数据汇总不是简单的统计相加,全国的发病率不是全国各省发病率相加再除以32,每一层面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因此,公共卫生管理的特点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与医院的点状管理模式不同,医院解决的是一个独立机构内的信息管理问题,面向的对象是个体,而公共卫生面向的是人群,公共卫生服务的区域有多大,信息管理要素就应该有多大。

第三,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三级平台疾控公共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并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欠发达地区。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偏远地方没有资源和能力来构建自己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把信息管理与利用的差距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抹平”,从而促进共同发展,保障公共卫生数据的完整性。

具体建设内容

一是加快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满足公共卫生数据资源管理服务需求。重点加快中西部县区网络覆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云平台更多体现的是服务的平台,体现云服务的概念,不用都建物理平台也能共享到资源,从而满足对公共卫生数据利用的需求。重点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县区一级网络覆盖的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目前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网络连通基本上通过互联网,应用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医疗机构的专网覆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加快各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目前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发展严重不平衡。有些地区通过地方政府争取到经费,建立了数据中心,但是近3/4的省级疾控中心还很落后,个别省甚至还没有计算机机房或机房很简陋无法承载业务应用。省级业务应用数据分中心是上下联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家管理区域的重要数据分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很快,国家疾控数据中心不能直接与全国6万多家医院直接对接,必须要实现属地化管理,分级信息利用。因此,加快发展省级、地市级数据中心建设已经成为推进疾控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三是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现在有很多声音批评疾控,认为业务条块结构,烟囱林立,遍地信息孤岛。完全消除信息孤岛并不现实。而事实上,应该是去连接孤岛,架桥修路。由于疾控的阶段工作重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疾控的业务线条仍然需要存在,但是我们可以让每个线条的数据整合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全面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

四是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加强传染病、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病、地方病、口腔卫生、老年保健、艾滋病、结核病、慢病监测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公共卫生信息过去更多是为政府决策服务,然而,为公众服务才是公共卫生的本质,要让公众感受到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好处,从政府投入的公共卫生信息化过程中收益。公共卫生业务内容是公众关注的健康需求,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业务数据本身,而是需要知道公共卫生数据所代表的健康和疾病的风险级别。因此,建立信息服务的平台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是当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是促进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居民健康卡的系统应用,建设完善统一标准的数据交换平台,提升对现有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分析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撑服务。

公共卫生业务模型分析

公共卫生主要监测系统

信息采集是监测活动重要的过程,通过监测手段可以获得大量的人群公共卫生信息。公共卫生的监测系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哨点监测系统。“哨点”就像一个哨兵站岗放哨,其目的是发现“敌人”,岗哨的设置则要求有一定的视野范围,只能够在视野的区域内发现“敌人”,因此监测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岗哨的设置。例如,艾滋病哨点监测,在不可能做到从全人群中筛查发现艾滋病患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即监测范围为高危人群,进而估算总体感染水平。但监测范围的局限性就决定了监测结果不能代表全部人群,而只能代表高危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感染率或者发病率。因此,不同人群的监测系统设计和产出目标必须要相对应。

第二类,抽样监测系统。抽样监测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小的样本推断出总体结果的监测方法,它的投入比覆盖全人群的监测要少。例如,国家DSP死因监测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一百七十几个县区,通过各县区监测数据来估算全国的总体死亡率。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总体率和样本率之间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差异(P>0.05),则认为样本率是可以代表总体的。因此,抽样监测可以代表全人群,但其缺点是不能估算分地区的死亡率,而只能得到一个水平的监测结果。

第三类,全人群监测系统。全人群的监测覆盖是最理想的情况,目前在我国,能够实现全人群监测系统的是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监测报告系统。但是慢性传染病数据的准确性仍然不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报,因为慢性传染病患者如果不去医疗机构就诊,可能就不会被发现。开展居民漏报率调查,就是要去发现那些罹患传染病或者慢性传染病,却没有去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并通过调查校正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准确率。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由于实现了动态传染病监测报告,虽然慢性传染病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滞后情况仍会存在,但漏报越来越少了。

根据公共卫生面向人群的这一特征,监测的特点更多是反应率的变化,而质量控制的监测数据其统计学的可信区间达到所设定的90%~95%,就可认为数据是可用的,或者至少能够代表监测结果。因此,开展医疗机构的漏报调查,是每年要开展的重点监督内容,即医疗机构有没有依法报告。只要医疗机构不漏报,可信区间就不会降低,监测的结果、公布的数据就是可信的,对防控工作的指导就能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讲,开展一项研究工作,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监测的手段和科学的数据分析,给决策者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科学的决策。2004年修订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工作规范,都是不断地改进工作管理策略的过程,而最终目标仍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增加,实现全人群监测覆盖。

电子健康档案的覆盖率决定了监测人群的覆盖率。三大基础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目标就是要覆盖全部人群,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每次医疗就诊的结果都被记录下来,实现动态记录更新。这将全面颠覆传统的公共卫生监测模式,监测信息直接从电子健康档案中抽取获得。因此,促进健康档案的建设和人群覆盖率、公共卫生监测信息要素的完整性就变得非常迫切,这也是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建设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

公共卫生监测信息模型

疾控的六大业务活动的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从信息采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反馈和决策支持这样的流程来运行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活动内容,采集的信息元素、数据管理的指标、统计分析的结果和目标、信息反馈的对象是不同的,决策支持对应的主管或行政部门是不同的,资源共享和为公众服务的信息内容也是不同的。实际上,信息系统建设并不复杂,难点在于怎样提取出要素。

基于生命周期的公共卫生监测

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核心目的是要动态权威地评价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因此就必须包含人的全生命周期,即从出生直到死亡。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胎儿、新生儿阶段;五岁以下儿童阶段;青少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老年阶段。在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不一样的:孕期和出生的时候存在出生缺陷的问题,儿童阶段主要是免疫征对疾病的问题,青少年阶段面临生长发育和伤害的问题,老年阶段面临慢性病的问题。因此,每个人不同阶段所罹患的疾病或者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性。在通过信息管理的手段来支撑业务活动的时候,就需要逐步地把人群疾病的活动实体转化为信息业务指标的过程。

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维度

公共卫生监测活动主要从3个维度来描述,即时间、空间和人群,与不同的监测对象相关联即构成了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的4个维度。

二维报表是传统的信息描述方式,一个报表展现两个维度的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二维报表可以变成三维或四维,利用信息交互界面在展现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可以将另外两个维度设置为查询条件,即通过查询条件的改变,使描述结果发生改变。

疾控公共卫生的对象维度主要围绕出生缺陷、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免疫规划、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健康危害因素等业务指标体系进行描述。这些对象伴随人的生命周期而变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所有对象维度。

空间维度主要指地球物理空间,每个人都有一个物理的投影坐标,即GPS测量时所获得的经纬度坐标值(X和Y),通常在工作中难于动态采集每个人的坐标值,因此,常用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域来描述人群疾病的空间分布情况,比如登记个人的现住地址。空间维度与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相关关系,但疾病的流行与行政区划是没有关系的,针对疾病而言没有地域边界,但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划分,有边界则更便于落实疾病控制的主体责任。

人群维度,主要是按人口学特征的分类要素进行划分,因此,信息采集时人口学特征的基本元素是不能或缺的,比如性别、出生日期、职业等。但不同的对象维度所关联的人群分类要素是有差异的,比如针对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监测,不安全等高危因素可能是必要的元素,而针对职业病,患者所从事的职业就是重要元素。因此不同的疾病,人群的分类维度要素是有差异的,不能完全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然而,要通过信息系统实现4个维度的信息管理,还需从信息的分类上进行四维度的转化。时间维度需转化为日、周、月、季、年不同的统计时间节点。空间维度可以直接使用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从经纬度坐标识别定位,或利用省、市、县、乡、村边界地图所对应的数据元值域代码(数据字典)进行描述或展现,使每个病例个案数据都能汇集到具体的某个空间区域。人群维度,重要的是将人口学特征的要素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值域代码,比如用“1”标识男性,“2”标识女性。年龄划分将会根据出生日期进行推导。由于监测对象的多样性,其对象维度的划分重点在于合理的信息分类,大类可分为生物、环境和行为。针对疾病而言,通常按疾病谱来分类,每个病种还会有很多分类属性,如按传播途径分类(呼吸道、消化道、自然疫源、血液接触、母婴等),按危险程度分类(急性、慢性),按管理级别分类(甲、乙、丙)等。针对实验室监测,有病原微生物分型分类,媒介宿主。

由于公共卫生的特殊性,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将是特殊和综合的,信息内容包括首次报告的信息、多次进程报告的信息、事件结束后的结案信息。因此,信息分类管理的特征既是一个独立业务活动,又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疾病预防控工作需要依赖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作为实施疾控公共卫生业务活动的组织体系,需要动态掌握相关人、财、物等运营情况,并实施有效配置和管理。

综上所述,疾控信息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监测信息,以生物、环境和行为为对象开展监测,实施动态管理过程中获取监测指标的信息要素的集合;另一类是管理信息,即通过组织体系,以行政、财务和人员管理为对象,对人、财、物实施监测管理过程所产生的信息要素的集合。

信息管理维度的颗粒度越细,信息系统建设的条件、成本和难度就越大,投入也就越大。因此,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的分析很重要,但大多数信息系统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开展需求分析,以至于建成后要么不能解决问题,要么没达到建设目标,最终造成建设浪费和冗余。信息系统的设计需要与现行的客观条件相契合,即与国情相结合,提出合理的建设目标,然而当一个需求满足以后,就会有新的需求产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没有“交钥匙”工程。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建设需要有优先级,适当预留发展的空间。针对信息资源的服务,传统的运作方式加上信息技术手段就会创造出新的业务管理服务模式,也就是现代信息服务模式。

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的根本是业务,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营运管理是主要业务活动,政府决策部门、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和公众是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是有所区别的,并不都是同一颗粒度:政府决策者需要的是能够辅助决策的信息要素;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人员需要从实体到数据,甚至希望获得最原始的数据;公众需要的是健康与防病知识,并且是动态的知识服务,不同的健康与疾病状态的时候,需要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来指导,必须与知识库结合起来,通过动态监测数据对应到知识库,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是相对应的,应为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通过上网行为人工智能监测,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出来能够满足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这就是典型的大数据应用。

研究信息服务必然要研究数据共享,然而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都希望共享别人的数据,但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这主要是缺乏数据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因为数据是重要的资源,是资源就有价值,如果价值的利益回报或分配机制缺失,数据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因此,在数据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管理和使用者的责任、义务、利益、权利、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建设协同工作规范,制订利益分配机制,对数据消费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则,否则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将是一句空话。这些问题都是研究数据资源服务体系不能回避的。

公共卫生的数据需求与特征

公共卫生的数据需求是通过监测和服务过程所获得的数据,但实际上来自人群社会化活动的公共卫生相关信息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收集和利用。因为这些信息与传统监测的数据不同,大多是在网络媒体、社交网络等上以文本形式存在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如何收集、处理、分析、利用,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何从海量网络信息中去筛选、过滤出敏感的公共卫生信息,从而发现异常或规律,是公共卫生媒体监测的核心需求。

公共卫生数据的特征首先体现在体量巨大,每个个案数据都需要包含时间、空间、人群和疾病4个维度,对象包括传染病、慢病、健康危险因素等。二是数据繁杂,包含生物医学、环境医学、行为医学。信息包括以人群为基础的信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生物和环境信息,以组织机构为基础的管理信息,以人群社会化活动为基础的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信息。三是所获得的敏感信息少,收集的数据正常的多,异常的少。因此,如何从每天监测的大量信息中发现异常或敏感信息,就成为监测的主要任务。例如,从传染病海量监测数据发现传染病暴发的信息,这就是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基础。由于敏感信息少,需要连续监测来捕获异常的信息才能及时发现疾病的流行规律,其数据处理分析的难度就在于此。四是数据分析的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需要第一时间快速得到研判结果,对数据分析需求实时运算。这对一个信息系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是公共卫生大数据的主要特点。

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是由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决定的。不同的组织体系,信息系统服务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从国家、省、市、县、乡五级构成了我国疾病预防机构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组织体系。其末梢组织是乡镇卫生院防保科。因此,组织体系决定了信息系统运行的服务管理模式,或者叫运营管理模式。信息系统设计必须依从于组织体系。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分类

公共卫生监测的信息系统,从业务的维度分类,可以分为五类:一是以人群监测的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信息系统;二是以事件监测管理为基础的突发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三是实验室为基础的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四是以疫苗干预活动为基础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五是以组织机构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但信息来源几乎都是来自基层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其它的卫生机构。

我国当前疾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系统已经建成,有些正在建设,还有许多系统未建。这就是信息系统建设差距,系统建设不完整,防控决策就会缺乏信息支持。例如,当前国家没有建立慢病监测系统,因此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梗等慢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仅依靠一些横断面调查的数据进行估算,调查往往存在抽样和系统双重误差,其数据准确性也难于验证。数据的不准确,不仅会误导老百姓,甚至使管理者作出错误决策。

疾病监测的生命周期

任何疾病的流行都是有周期的,不同疾病的生命周期长短和峰值不同,急性传染病周期短,慢病周期长。因此,掌握疾病周期就能找到疾病的流行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控制。从信息的角度,实现疾病预测是追求的最高境界,退而求其次是预警。

一个全国性的疾病监测体系在组织体系框架下,每一级疾控机构在监测的过程中,对疾病生命周期的捕获,都具有共性的需求。疾控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应该是一个整体,无论建立多少个数据中心、平台分多少级,最终业务逻辑、信息标准必须是高度统一、一体化的,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公共卫生云平台的发展是疾控信息化的必然方向,这与医疗机构临床信息化发展截然不同。

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公共卫生云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要推进疾控组织机构的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是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在业务活动基于手工操作的时候,就谈不上信息化。要实现疾控六大业务活动信息化,必须在四个环节实现数字化:一是核心业务数字化,即传染病、慢病、健康危险因素、免疫规划、疾控综合等。二是支持性业务数字化,即科研、教育、实验室、信息管理。三是内部营运管理数字化,即才、财、物、后勤保障。四是决策管理数字化,即决策的数据支持,甚至是计算机智能辅助决策。因此,要实现信息化,首先就要实现疾控机构的数字化。

国家疾控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

总体架构

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总体架构的核心是建立一体化信息采集云平台,并在其基础上,各级疾控机构建立分布式集成化的信息统计分析和应用平台,用于支撑疾控各项业务应用。网络是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基础,以电子政务外网为基础,同时依托互联网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或者租用商用专网进行混合组网,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或区域平台互联互通,这样才能有效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实现公共卫生的动态监测。

平台建设

平台是实现业务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业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全面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必须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统一安全认证的信息服务门户,才能满足授权用户(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机构)信息管理、利用和服务和非授权用户(公众的服务)的需求。

应用架构

国家疾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架构分为三层,底层是医院信息系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该层利用先进的工作过程构建业务信息系统,也称生产系统。中间层是区域卫生平台,该层是支持业务协同管理的实时监控软件平台,目的是满足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和基于人群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和信息共享。上层是综合集成的软件平台,信息从中间层通过业务过程的协同和优化,抽取基本的数据集,满足国家级和省(市)级根据不同的业务管理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三层应用架构是一个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信息架构,即支撑医院诊断治疗、社区管理服务、疾控监测干预三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模式。

数据架构

要实现纵向的关联和横向的数据交换,疾控业务逻辑的高度统一,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采集交换平台,连接不同的平台,支撑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独立条块业务系统、线条对接医院上报数据的诟病。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区域的公共卫生信息化,目标是构建智慧型的公共卫生系统(以下简称“智慧公卫”),只有智慧公卫才能促进全民健康保障的可及性,因此智慧公卫是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公共卫生信息化在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在建设中的定位,如果方向偏离,将无法实现最终目标。

智慧公卫是通过打造以动态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与卫生人员、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化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和促进人群健康监测与管理的智能化。通过智能化的过程,将信息动态地与健康档案相关联,为上层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要素,为下层提供实时信息交互与共享。

智慧公卫的核心要素

智慧公卫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和以社区为中心的家庭健康保健系统构成。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开展疾病危险度的评价,制定以个人为基础的危险因素干预计划,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电子健康档案。二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包含与人群健康相关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主要以EHR为基础,通过建立电子疾病档案(EDR),以协同工作流程为主线,开展支持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预警、干预评价、预测预报。三是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是家庭保健系统。主要开展疾病基本治疗、慢病社区护理以及大病向上转诊和接收恢复转诊双向转诊服务。四是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主要开展病理研究、药品与设备开发、临床试验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家庭健康保健系统,也称为健康保健信息系统,其功能是更好地对人群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和疾病的管理服务。家庭健康保健系统是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视讯医疗,对慢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监测、看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如结核病、AIDS治疗)、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智慧公卫的特征

区域智慧公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互联性、协作性、预防性、普及性、创新性和可靠性六个方面。作为智慧公共卫生管理,要能感知到疾病或者事件的发生,早期就能获取信息,能够被区域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接受。并能够从区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的业务活动过程中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服务。例如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管理需要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即区域内的每一个人在任何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者被随访,其相关健康或疾病信息就能够实时更新到档案中。因此,它是一个实时的在线数据服务系统。为实现动态管理,还需要构建基于健康档案的病人主索引(MPI),并通过主索引对人群流动监测,实现“谁建档谁管理,谁服务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基本原则。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在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如何构架区域公共卫生应用。首先要有集成化的技术思路,其次还要同时考虑安全体系建设。在实施策略上,首先要立足规划、统一标准。按照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开发公共卫生监测与应用系统,确保系统纵横互联互通。二是要以业务为根本,需求为导向,从满足公众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需求出发,建设数据中心和业务应用系统,以提供适宜、可及的信息服务为根本目标。任何信息系统的建设不能脱离业务来谈信息化。三是要强化协同,联合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公共卫生各业务领域间、公共卫生与其它行业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服务,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推进。特别是区域信息化的建设,不同异构系统之间要连接到一个平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区域信息平台集成过程中要全面遵循以下原则。即网络建设是基础,平台集成是手段,标准落实是核心,业务管理是重点。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公卫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疾病发病率的上升。

智慧公卫使公共卫生医师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病因研究和流行病学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疗卫生、科学研究人员、疫苗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卫生机构间,建起疾病与健康信息整合平台,将区域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协同整合,医疗卫生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使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全民健康。

特别是公共卫生大数据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百姓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感受。但实施过程要充分引入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建设。政府主导,开放相关数据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业务部门与企业应用服务相结合,面向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服务。发挥社会资源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支持的作用,最终建立新型的疾控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满足各级疾控机构人员对疾病监测信息管理与服务的需求。

实施技术路径

实施的技术路径是分步实施,逐步覆盖。公共卫生监测的理想模式是全人群覆盖,只有做到全面覆盖,才能做到对全人群的健康和疾病的管理,才能动态地去做人群健康的测量和评价,这是最终的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则应从抽样监测开始,逐步推进。这样能够保障信息化的分阶段投入能够快速见成效。

业务数字化是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