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

第1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一)双创能力的含义

双创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双创能力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型发展战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是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之上,不断有新的认识,能够求疑难和存异,总结和归纳,使成果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创业是指学生在良好的技能基础之上,能够具备从事工商企业活动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活动。创新是实现创业的重要基础和技能素质。

(二)基于双创能力的持续渐进式会计学实践课程体系的内涵

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持续渐进式”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把双创能力的培养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让实践教育与理论课充分融合和渗透,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入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以合理性、可行性为原则,把实践教学课程按难易程度和职业技能的递进性分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双创和发展能力四个阶段来设置实践课程;让各门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并保证做到内容真实、情境真实、评价与考核全面、监督严格而又具弹性,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把双创教育植根于专业课程之中,让双创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为充分就业奠定基础。

(三)构建基于双创能力的会计学实践课程体系的意义

1.提高会计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并有效实施,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而非只是理论化的感观认识。2.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载体,更是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源泉。3.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符合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能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尽快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

二、当前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实践课程内容少。一般学校会计专业设置的实训课程往往只有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等几门课程,这些实践课程所训练的专业技能仅仅只是会计专业技能的一部分,不能涵盖会计专业技能的全部,而不经过综合性的实训课程的训练,学生将很难树立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和发展能力。二是课程内容和模式仿真效果差。多数实训课程只是把书本和练习册上的练习题拿来做,实践内容多是以简单案例的文字形式出现,无实践基础,缺少形象化感知,不能真实展现企业情境和具体业务。三是实践课程之间缺少联系,系统性不够。实践教学应是一个系统工程,但现有的实践课程设置,仅局限于几门课程且大都安排在本门课程的理论课结束以后的最后几个学时里(课内实验),而且课程之间孤立、无交叉,这违背了会计学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四是不能突出岗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岗位和双创能力需要在专业条件和环境下练习,流于形式不能提高。五是实践课程安排“班型大,人数多”。由于应用型院校近几年扩招,会计专业学生人数激多,按大班型、大群体开课和实施,影响实习效果。六是实践课程实施效果不明显。原因有三:学生人数多,差别大,难协调;缺乏实施方案;缺乏稳定的指导和有效监控,涉及主体配合不够,实践教学走过场。七是评价和考核方式过于教条,多半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而企业、学生、实习团队不参与。

三、基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持续渐进式”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

(一)“持续渐进式”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既强调专业性又强调创新性,是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发展技能的综合体现,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设置和实施,贯穿于全部学年。具体如图1所示。实践课程体系构成呈阶梯渐进式向前推进,按大学四年,每一年培养能力和目标不同,分为四个阶段:基于岗位需求的基础技能(第一年,包括基本会计技术、熟悉会计岗位分工、企业管理和财务流程认识、计算机操作、撰写与交流能力等)、基于专业知识的核心技能(第二年,包括中级财务知识与实务技能、各专业方向技能、单项强化能力、发现与发挥特长等)、基于行业特征的综合技能(第三年,包括专业综合技能、创新与拓展能力、熟知创业法规等)、基于社会环境“双创能力”(第四年,包括论文撰写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综合就业能力、实现就业目标);每个阶段的课程活动均在表中列示。双创教育不能游离于专业课程之外,而是各项专业课程的应用、拓展、创新等,并服务于社会活动。

(二)会计学专业持续渐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的“八个”特征

1.实践实训的目标清晰。把培养“双创能力”作为提高职业能力的重点,把专业实践课程与双创能力融通。双创能力作为就业能力的重要构成,应予重点培养。2.以“循环渐进”的形式贯穿于专业实践全过程。从专业教学第一门课开始,实训即介入其中。各项训练持续推进,根据各阶段课程内容、难易程度、目标不同,设置不同的实践实习内容和实施步骤、方法,直至全部学习阶段结束。3.实践形式多样。根据实践实训内容及其教学要求灵活安排,实训项目可以是某门课程的一部分、单独一项讲座、单项或综合竞赛、一门课程、一项考核等,可以在课堂、校内实训实验室、校外企业,也可把企业专业人才请进课堂等。4.实践过程具有层次性。即注重阶段性,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由浅入深进行,去制定计划和目标、内容和进程。5.注重实施的有效性。每个阶段的实践实训项目都有明细目标、详细内容、考核标准、实施方法,并与相关专业技能鉴定标准或与企业认证接轨,保证实践活动与实际融通。6.情境真实。实验实训的环境要加强仿真性,如实验室财务处室化布置、纳税大厅建设、模拟银行等,努力达到企业和相关部门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相关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激发兴趣。7.内容真实。指学生的实训材料都必须取材于真实的经济业务,使用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学生只有接触到真实材料,才会在未来工作中得心应手,树立业务处理和职业判断的思维和习惯、做法。8.考核和评价立体、全面。要求教师和相关主体(企业、实训组长、部门领导等)多个评价主体给出学生成绩,包括操作结果考核、工作态度考核、协作与表达能力考核、创新能力的考核,更体现实践课程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监督过程严格而且灵活。

四、基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持续渐进式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

(一)采取“师导生创”制

确立“师”和“生”的双主体地位,“师”在于导,“生”在创。每个实践实训课程都安排指导教师,且教师要具备双师能力,也可让企业管理者担任,把教师安排在实训室、校内外实践基地等,和学生一同实习和调研、实践,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激励,使师生在双创氛围中学习和研究,师生的双创能力共同提高。

(二)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主要有课、赛、讲、仿、企、写、思、考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实训活动。(1)校内专项模式:财经法规、企业财务专题、成本与审计实训、创业论坛、会计上岗证、会计师职称考试培训等;(2)会计实验实训室模式:点钞与假币识别、单项专业实习、会计软件应用、企业沙盘等;(3)校内公司模式:基础会计与财务流程实训、办税与税收实务等;(4)校外企业:创业计划书和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企业创办规划与实地考察、社会实践、资本筹划等;(5)校内与校外结合:出纳业务、单项学科竞赛、综合学科竞赛、会计综合实验、创新创业项目大赛、ERP软件应用、就业指导训练等。

(三)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1)设立校内外“大学生创业政策”商务与咨询免费平台(网站)。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创业就业信息,熟悉政策法规。(2)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引入管理模式,将企业管理模式与制度引入学校,营造企业的职业文化氛围,做到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交替授课,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3)建立校内“创业园”。要充分利用应用型院校场地优势,把闲置的校园厂房、教室利用起来,提供场地及仿真岗位锻炼,让那些有着强烈愿望、有一定创业能力的优秀大学生有用武之地,通过实践,熟悉工商税务知识,寻找项目,同时,邀请投资者进入创业园,帮助学生寻找投资人和创业机会,形成一个产业链模式,即便不会立刻成功,也为将来创业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安排时间

点钞与假币识别、单项模式实习、社会实践、企业调研、企业沙盘模拟等的时间安排为1周左右(或6—12学时);创业计划书和撰写报告、企业创办规划与实地考察、创业资本筹划等时间为2—3周;计算机操作技术、ERP软件应用等时间为3—5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时间为14—16周;基础会计实训、财务建账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工作上岗证20学时;出纳业务、财经法规、企业财务专题、就业指导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成本会计实训、审计实训等6—12学时;其他可利用业余时间机动安排。(五)学生接受双创教育的辐射面和受益面要广保证80%的学生成为双创教育的孵化对象,60%的学生在大三中至少参加过双创活动,30%的学生成为双创活动的骨干,至少20%的学生在大四时,具备独立创业或与他人合作创业的能力与条件,或创业成功,或有创新项目受企业认可和应用。

(六)推行“全方位”人才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

第2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影响会计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模式也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存在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思考,旨在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会计学;人才培养;现状;建议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会计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会计相关从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进而,学生也对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青睐有加。根据可靠调查显示,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96%以上。然而,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尚不能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尤其是,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设置规模空前庞大,而进入职场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培养水平却参差不齐,更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转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等正成为困扰会计人才发展的话题。

一、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动手能力差,教学培养环节、实习实训极度匮乏。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一个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领域。用人单位一般都希望学生一毕业就能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按照单位要求进行普通账务处理。但事实上,尽管大多数高校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都已经学习过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教授会计账务处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专业课程,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实际动手进行账务处理的经验,往往进入用人单位以后还需要一个岗位再培训和熟悉业务工作的过程。而且,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胜任具有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而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却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的现象。大多数高校在其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中较少安排有实践实习类课程,或虽然有会计实训等类似的课程,但也容易流于形式。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目前,多数高校将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会计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上,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却关注较少。专门开设职业道德相关课程的高校更是少之甚少,即使开设,其学时也只占专业课程学时的极少比例。然而,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经济事件屡见不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将在涉农领域开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而会计是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反腐倡廉建设。会计信息质量与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具有直接关系,加强会计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题中之义。

二、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思考

1.开展多种形式的素养提升计划。在各地众多的人才市场中,会计专业的求职者比比皆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然而企业对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却一直有很大的需求。可见,掌握基本会计知识和核算方法的会计人员于人力资源市场来说已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大部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对其管理能力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使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更好地胜任工作,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高校需要在合理设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科研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我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现在课堂上所接受的会计基础教育都是已经成熟的理论基本的会计方法,而极少接触会计研究的最新领域。而这些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像《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会计核心期刊应该成为学生的主要课外读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学习写作方法。可以定期开展阅读与分享活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除了会计研究,会计实践也是会计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训实习之余,应该邀请企业会计、财务总监等相关会计从业者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并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注重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环节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走向工作岗位最重要的一次实训;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结合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继承发展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有的学者调查发现,我国高校的本科生毕业后多数选择就业,成为会计执业人员,需要具备应用能力;而继续攻读学位的学生则更需要的是学术科研能力。目前大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环节上都容易普遍忽视这两个环节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来对于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临近毕业,选择就业的学生将精力基本都投入到求职上,对于学生来说,对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只能投入较少的时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和压力。学生们普遍采用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应付和完成任务。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深知学生对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态度,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进而容易放松对学生毕业论文和实习的要求。这样的结果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从而使这两个人才培养环节呈现一种流于形式的态势。针对此现状,我们认为学校可以考虑向毕业生提供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两种选择。比如,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实习报告的形式可以包括案例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案例分析可以是就实习单位的某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或是可以改善的方面提出建议和想法;财务分析报告是学生在了解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之后,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或公开的财务数据撰写的一份财务分析报告。实习报告的分数也由单位和指导教师共同给出。学校需要对实习报告的要求逐步形成规范性文件,并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修正和完善文件。这样就为毕业季在企业实习并直接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减轻撰写毕业论文的负担,同时在撰写实习报告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收集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如果能向实习单位提交一份有助于解决单位实际问题的报告,也将有利于学生在该单位的长远发展。

3.丰富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如今,在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更加依赖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为了发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就需要优化人力资源,储备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动力。对于学校来说,为了缓解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解决供需矛盾,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和机会。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走访企业,选择一些信誉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作为学生的主要校外实习基地。学校相关部门要与企业建立友好的关系,与优质的企业成为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机会,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运用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对于已经与学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配备本专业的一名教师作为导师,及时为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指导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成为学校和该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相互沟通、反馈信息的桥梁。

4.充实会计职业教育道德内容。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等思想政治课程存在与专业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而会计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比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首先高校应该为学生甄选和配备相关教材,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进行系统地讲授并且保证足够的课时比例。另外,也应在图书馆增加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相关书籍以供学生阅读。其次,作为教师,要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并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人格。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领会并理解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5.按照学生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统一培养目标、统一课程设置、学时间、统一培养模式的传统问题。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各个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同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千差万别,按照传统育和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化条件下各单位的差异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高等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针对人才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按照不同方法和模式进行培养,以适应逐步多元化的用人需求。比如,对于英语水平较好、有出国意向,且以后立志于到外资企业工作的学生,可以组建“ACCA国际班”,以加强对国外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专业英语等专业知识和内容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视野。或者,对今后有意于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走出去,通过课程学分互认,使学生受到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3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会计学;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对其实践能力要求逐渐增加。而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和严谨的职业判断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实践教学体系来完成。因此,在现有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发挥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优势,加强对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特点与培养目标进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对于现阶段的应用型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当前我国应用型大学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学实践教学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社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研究潜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会计学复合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这一要求。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均是高级类的全才,并没有重点考虑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标准。社会需要的是适应用人单位岗位的、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毕业上岗后会发现,尽管在校期间学了多门专业课程,可面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仍感到力不从心。当前人才市场出现的状况是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会计学专业人才,一方面有许多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形成了十分尴尬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社会需求。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从应用型大学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第一,专业基础课程太过雷同,主要有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针对性较差。第二,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合理,主要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等。但其开设学期和开课顺序上有差别很大,造成学生知识不系统连贯,学习起来困难较大,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第三,各高校在实践课的开设上只是应付了事,并没有切实让学生真正去掌握和学习实际技能。

(三)现有会计学专业实践教材不同程度地脱离实践。

市场中印刷的高校教材琳琅满目,给各高校教学征订上提供了多种选择。而这些教材内容参差不齐、作者水平不一,大多数会计实践内容的仿真度不高,内容脱离企业实际情况,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差。教材中实践业务多涉及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实践,却很少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统计等方面的实务操作,模拟企业多局限在工业行业,基本不涉及外资企业、服务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

二、促进应用型大学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会计学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期能够进行资金筹集、资金运营、收益分配、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等业务的实践技能,旨在教育学生成长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强、综合素质高,能有效从事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财务管理的应用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完善体现了会计学突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按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进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优化课程体系,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增强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利实行。

(二)综合设计实验课程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精心设计实验课程。实验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验课程涵盖会计综合实验、会计岗位具体应用实验等方面内容。首先,会计综合实验。要求学生对模拟企业连续多期的业务同时进行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处理。对传统的会计手工综合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进行整合,选择一套完整真实的上市公司资料作为案例,并要求该案例要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案例信息的逐项操作,学生不尽要学会对该案例进行完整正确的处理,也要能一反三,对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企业以及服务业均能进行整体把握,并具备对会计报表分析的能力。其次,会计岗位具体应用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熟练地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该实验内容包括对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和对数据库的系统应用。

(三)进行多方“校企合作”

多方进行“校企合作”,即在学校建立会计专业实训室,模拟企业财务部场景。如:编写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材,按照企业各部门开展实训业务,设立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会部门等,以期学生能够掌握相关部门的职能。在会计实训室,进行沙盘模拟或者会计电算化操作。同时,高校也可以进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主管、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来学校开办讲座,给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另外,学校应该主动联系企业,给学生制造实习的机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学的繁荣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而学校肩负着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因此,高校应从革新培养目标,开设模块式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育等环节,培养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并结合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应用型大学应该在现有的会计专业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专业实验室等方面进行优化,发挥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优势,不断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注:

第4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基于目前国内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存在忽略实验室投资,本科实践教学条件落后,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受限的客观事实,分析了实验室建设中存在设备老化、实验实习资料更新慢、实验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室开放程度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会计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4102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民办本科院校的会计学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是,建设一个专业的会计实验室是很重要的环节。

1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1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建设现状

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是教育部本科专业教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内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成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要根据会计学专业的特点设计和建设会计学专业实验和实训室,才可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训中心”创建于2008年,是校内最早一批实验实训室。该中心实验室建设初期投资不足50万元,包括两间会计电算实验室和两间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以及一间会计实验准备室。2009年至2013年间,学院又陆续投资近300万元,购置用友U8和金蝶EAS等教学和实训软件,并扩建了实验室到17间。现在,会计实训中心基本可以满足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部分专业实习等需要,成为校内最大、设备齐全的校内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

1.2会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般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时都有不同规模和水平,并且要努力更新完善。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普遍的问题亟待解决。

(1)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设备更新和会计软件升级有一定困难。教育部规定学院每年投入到实验教学的经费要达到一定水平,经费可采取多渠道筹措。但现实情况是民办院校的实验经费大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国家投入相对较少,而学院董事长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不愿投入过多资金,制约会计专业实险室建设。如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的电脑总数量500台,其中2008年产的电脑占了一半,其余是2010年生产的电脑。截止2014年12月,华商会计学院学生总为8000人,为第一大学院,每学期的财务软件课程都不能合理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由于现在财务软件功能不断加强,电脑设备不能达到财务软件的要求,运行速度很慢,影响教学进度。

(2)实验实训资料更新速度慢,难于满足不断更新的会计准则和现实的财务要求。会计学的实验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资料很多是很多年前的教材和资料,有些内容已经完全脱离了实际操作。虽然有些实验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把新会计准则和实际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编制一系列教学资料,但大部分实验实训老师没有总结或总结后没有形成文字资料,这样难以为继。

(3)实验管理员资源配备不合理,实验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验管理员数量少,部分上机操作课程中出现电脑问题,实验教师不能当堂处理,只能请实验管理员协助,导致实验管理员解决问题时间过长。现阶段华商会计学院实验实训教师基本上以年轻教师为主,几乎都是毕业之后就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基本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实际经验;即使一些教师也是“双师(高校讲师+会计师)型人才”,也都是在教学期间考取的。这样直接导致实验教师不了解实际操作具体程序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完全照书本上的描述和认识指导实验,同一问题在不同班级出现偏差也时有发生。

(4)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大,使用率不够高。因为管理制度的原因,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都是在有课的时候开门,没课的时候关门。学生在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验没有办法回到宿舍做,也不能在无课的实验室做,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都被课余时间冲淡,学习效果不好。

2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2.1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资,及时更新升级财务软件

由于实验室使用人数较多,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另外技术步和产品更新速度较快,政府确定的电子设备折旧的最低年限已降至3年;同时用友软件、金蝶软件等会计软件更新升级速成度很快,有时一年之内就推出新版本,要让学生及时适应。况且会计学专业有很多门课程都需要信化教学和操作,包括审计等模拟实训课程,而新升级高版本的软件对客户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学院通过增加预算或者申请实验教学项目等方法渠道争取更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专门用于软硬件投资,确保会计实验室的电脑等设备快速更新,实验操作速度提高一倍,会计软件运行更稳定。

2.2加快实验资料更新

会计学专业的实习、实验资料主要购买的《实验指导书》,其次是各种实验报告。实验和实习指导书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操作的专业性资料,应当及时随着国家财税法规制度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调整,而且要确定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应该突出华商学院会计专业相关内容的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会计比如商业会计、金融会计、工业企业会计的经济业务编制;编写指导不能只由一个课程主讲编写,而要成立会计基础实训、会计分岗实训、审计实训等课程组,共同组成一个实验、实训和实习材料编写组,按照程序编写。一般每当国家财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教学内容都要随之更改。

2.3重视培养实验管理人员,提高实验教师的实践素养

对实验管理人员进行会计专业实操的培养,增加实验管理员的助教功能。加强对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就要学院对老师的继续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加大,鼓励实教师进入企业单位学习交流,到会计专业的第一线岗位去学习写凭证、记账、出报表和查账等业务。同时,华商会计学院可考虑聘请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税务)师、企业的高级会计师等,到学院为实验教师介绍实战经验;还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具有资深会计工作经历和“双师”人才担任实验指导教师,提高实训实验效果,促进各专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素养。

2.4全天对学生开放,提高利用率

华商会计学院人数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达8000人,会计实验室是为华商会计学院学生建设,就应该以最大的开放限度满足8000名学生的使用需求。实验室不要只是在实验课和实训课时开放使用,应该把实验室打造成一个可供学生随时进驻学习和练习实践专业技能的开放性平台。建议学院购买专业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全套的安保门禁系统,升级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建议学院在实验室配备两名实验管理员之外多配备几名实验教学教师,实行轮流值班的制度,对进入专业课综合实习实训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全天开放。

总之,会计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就业的充分保障,民办本科高校不仅要在实验设备和财务会计软件投资及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上不加大力度,保证每年都与时俱进,还要尽量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段,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技能,更要提高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壮大实验教学师资力量,确保实训实验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5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原则与基本思路

(一)设计原则 结合地方经济以及学校和专业发展实际,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以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尤其增加综合性实验。其次,加强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设计,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尽可能与岗位需求能力相一致。第三,加强导师制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使学生科研实践、兴趣和科技创新意识得到训练。第四,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培养管理型导向会计人才为目标,创新实训实习内容、实习组织模式与管理模式。最后,实践环节的设置既要遵循知识结构的前置因素,又要注重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

(二)基本思路 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环节、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等,应围绕培养目标,以实践环节和教学环境两方面为重点,构建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由课程实验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融合、校内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锻炼相辅助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增加课堂实践课时。如“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增加课堂实践教学课时。二是增加专项模拟实训。将原来纯手工的综合模拟实训调整为“手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开设更为实用面向企业内部管理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财务知识进行投融资决策的能力。三是增加专业调研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方向模块突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设“管理型会计”和“外贸型会计”两个方向。为强化管理型特点,可增加战略成本管理、管理会计案例、财务管理案例等实践教学课程;“外贸型会计”方向可增加外贸单证等实践环节。

二、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设计

(一)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总体设计 专业实践环节的构建是一个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系统过程。根据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计学专业组对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要求以及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校会计学专业的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园和社会实践教学园两大部分。其中校内模拟实验教学由课程模拟、专项模拟、综合模拟、ERP沙盘仿真模拟等分层递进式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成;社会实践教学由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分层递进式社会实践活动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二)校内实验教学园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实践应用能力上。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信息往往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商业机密,一些企事业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太愿意接纳实习实践的大学生,让大批量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会计、财务、审计等应用能力的全面锻炼基本不现实;而另一方面市场对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企业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新进人员的培训适应期日益缩短,总是希望新进的人才能够很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而且现代日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人际交往、开拓创新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实施会计模拟,即校内模拟实验教学。为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可开设课程模拟、专项模拟、综合模拟、ERP沙盘仿真模拟相联系,手工模拟与会计信息化模拟相结合的分层递进式的校内实验教学园。通过模拟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知识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同时在模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处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层递进式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课程模拟实验。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实际动手的机会。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加入模拟实验教学板块,让学生在边学边练中进行主动式学习。如在《基础会计学》、《会计信息化》、《审计学》等课程中,针对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引入模拟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的手工处理和计算机软件处理程序,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交互式引导”功能和“自动识别”功能,完成学生自主实习过程,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专业理论课程中的模拟实验可培养学生对单项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

(2)会计模拟实训。在学生通过有关课程的模拟实验教学掌握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基本业务处理程序后,可在教学中开设独立的专项模拟实验课程,该课程以一个业务较简单的企业的会计核算业务为背景,通过对会计业务的模拟实训,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小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理论课程中所学的会计基础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企业会计一般业务的处理程序与会计基本方法,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填制方法。专项模拟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将课程学习中的单项业务处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完成一个企业各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可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基本的报账型会计应具备的素质。

(3)综合模拟实训。会计专业培养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因此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报账型的会计,还应该是能够进行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能够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与控制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本实验教学课程以制造业经济活动为背景,学生在实验中按会计业务分工,分别担任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主管会计、出纳、车间成本核算、公司总成本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往来核算等,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开始,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进而进行财务分析和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的审计,循序渐进,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业务工作。同时利用手工模拟实验的会计资料通过ERP财务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信息化处理,并将手工处理结果与信息化会计处理系统的结果相印证,学生从多方面掌握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综合模拟实验分岗位设置、各岗位配合、手工与信息化会计核算相结合、会计核算与财务分析、审计相联系的实验教学方案,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学生对知识由理性理解到感性把握的过渡,开拓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实验中通过不同会计岗位之间的配合,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在综合模拟实验中,担任审核、管理岗位的会计经理等职务的学生要针对其他岗位填制的凭证、登记的账簿等进行审核、核对,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模拟企业还要完成对报表的分析等工作,锻炼学生的综合管理与分析能力。综合模拟实验让学生由简单的报账型会计提升为管理型会计。

(4)ERP沙盘仿真实验。课程模拟、专项模拟和综合模拟都是从会计专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来设计的,但对于培养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来说仍不够,因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涉及到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者的利益,在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中,要考虑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各项预测、决策的影响,因此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还需要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人才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的能力。为此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中开设ERP沙盘仿真实验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

ERP沙盘仿真实验主要是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的全面运用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利用ERP企业管理软件对仿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利用ERP管理软件将模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经济业务融为一体,实现动态管理、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实现企业资源(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有效配置与协调。整个实验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ERP沙盘仿真对抗实验实现了其实验目的从核算监督为主转向预测决策为主,实验内容涉及面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ERP沙盘模拟课程实验正是考虑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产品的研发、设备的投资与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及成本、市场营销、财务指标分析、信息系统的建设及组织分工、人力资源的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因此在进行ERP沙盘模拟课程实验时均要予以综合考虑平衡规划。学生在进行ERP沙盘模拟课程实验时,必须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验的过程充分体现企业所有的部门为实现企业目标必须全力配合,由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想象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社会实践教学园 为了进一步促进校内实验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效果,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我院开展了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分层递进式社会实践活动。

(1)认知实习。为了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组织和业务流程的认识,我院利用暑假时间带领学生到实际企、事业单位,去企业参观,了解有关会计和财务工作的岗位设置以及基本工作流程等情况,帮助建立学生对企业的直观认识。

(2)社会调查。根据专业教学特色,在导师制管理模式下结合第二课堂的学生科研课题的立项内容,利用实习教学基地的资源,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由联系组合的方式,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实习教学基地和相关实际工作单位对有关会计和财务、审计等内容进行见习和调查了解,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或对实际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提炼总结,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出调查报告。

(3)专门实习。专门实习包括方向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主要利用实习教学基地的资源,采取学校联系、组织和学生自由联系组合的方式完成相关的专业方向和综合实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校内外实践环节的结合 校内实验教学实验园和社会实践实验园“两园”结合,最终形成了由课程实验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手工实验与计算机实验相融合、校内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锻炼相辅助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践体系层层推进,与专业课程密切配套,形成四年一体化的专业培养体系(如图2、3),多方位立体式地实现了对会计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和师资保障 为了保障社会实践的教学质量,近两年以来,我院建立了校政企合作平台――与政府的人才交流中心、财政局会计管理处等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先后与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大统会计师事务所、宏泰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以及40余家企业单位签订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在科研课题、应用项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实践教学基地保持友好的合作与协调。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我院定期召开教学实习基地师生座谈会,密切关注毕业生实习动态,做好教学实习基地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另外,我院还计划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聘请在行业享有较高权威的企业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作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开设专题报告和讲座,把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这不仅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解决了实践教学的师资问题。

(二)专业实践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一批与实践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实习基地,更加需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各项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等。对此,我院根据专业实践要求,专门制订了新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具体环节的不同属性与要求,采取现场答辩、操作技能评价、实验(实习)、报告、综合考试等组合考核形式评价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并落实到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中, 以此来监控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6期。

第6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一)会计思维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思维,以及思维涉及到的一些内容。那么,如果我们将思维与会计学联系到一起时,会计学思维又会包括哪些内容呢。简而言之,如果套用思维的概念,那么会计思维就是会计专业学生、教师、相关研究者对采集到的有关会计的信息进行主观能动性操作、应用的一种活动。在进行会计思维时,我们主要是以会计语言为媒介的,对会计实践中相关的原则、规则进行批判性的概括与应用。我们知道,认识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是知识的三个层次,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创新。会计思维的应用也是如此。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在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础学科的同时,增加课堂实验,课外实训,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的创新,将会计的认识推到更高的层次。

(二)会计思维训练

会计思维训练的内容一般可以包括:创新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系统思维训练、决策思维训练、分析思维训练、问题解决思维训练、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思维的培训,思维培训机构也是层出不穷,很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引进了思维培训项目。一般来说,思维培训的步骤是:首先学习思维与物质存在的关系,以及各种思维方法。通过这种方式,理解思维一般规律,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其次是了解思维指向的对象,通过集体方式讨论,提高认识水平;最后是实践应用,一方面是检验思考方式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是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培养会计思维的理论支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相关理论也在“更新换代”,为了跟紧时展的步伐,我们的会计思维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进。按照会计思维所涉及到的方面,以及其思维流程。本文将会计思维具体成逻辑、创新、应用思维。

(一)会计逻辑思维

会计逻辑思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怀疑思维(批判思维)与整体思维(系统思维)。书本知识反映的是作者写书时的社会发展情况,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正视这一点,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的话,那就尤如“刻舟求剑”,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任何学科的学习我们都应该具有“怀疑思维”,会计学也不例如。再加上会计学的实践应用性比较突出,因此更需要不断质疑,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会计学是一门综合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学习会计基本理论、基本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当然这也是现代企业对于供职者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全素质能力培养,比如说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二)会计创新思维

国家的发展战略报告中,明确了创新思维,鼓励创新精神。同时,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怀疑;另一方面是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设置相应的课程,配备相应的设备软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充分利用启发式的教学理念,努力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培养学生的新思维,积极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企业都要求会计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对会计实务中的会计核算、列表分析等具体会计工作进行思考与创新,以利于创造更有效、更合理的会计工作思路。

(三)会计应用思维

会计应用思维要求大中院校的会计专业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科学研究为突破口,走校企合作道路。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当中,要掌握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巧,接受工商管理、税务筹划、税务申报、定购原材料、财务管理、帐单制作、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运用excel进行表格制作、分据分析等实际操作业务,具备投资理财的能力,具备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

三、会计学课程中会计思维的培养模式

(一)课堂教学方面

在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课堂教育中,我们应该力争做到:一是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二是教学课程的合理设置。当前,以教师授课为主,以课本知识为纲,以基本课程设置为准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育理念,重新构建教学模式。首先在教育理念方面,我们要在关注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以教为主”的书本理念转变成为“以学为主”的人本理念,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目标。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要尽可能的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时,以会计基础课程(如《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为主,以会计相关领域课程为辅(如《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等)。此外,大中院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国家规定的教育模式范围内,设置具有特色的学科和培养模式,例如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职场心理素质、会计财务技能等课程同时,还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

(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目前,虽然我们极力倡导会计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专业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获取大部分还是来自于教材。因此,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与时俱进,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对会计学中的很多概念进行了修改和重新定位。例如会计基础理论部分的“财务报告目标”,新准则明确了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反映了会计目标中实践与责任、分析与决策的协调统一。针对这一全新的理论,我们的教材中应该加大对于“什么是会计信息、怎样做才是履行受托责任、财务分析与经济决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真正懂得什么是会计思维。与此同时,教材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选择时,我们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内容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符合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二是选择影响较大且应用性较强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作者戴德明)一书,对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所得税、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金融工具等难度较大的部分作了详细的论述。当然,目前有些学校加大科技投入,组织教师编写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专业教科书,这种方式也未尝不可。

(三)教学实践模式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会计学是一门重实践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大学教育中对于实践课程的重视也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我们认为,教学实践模式有广义说与狭义说之别。广义说认为实践模式包括课堂实验、课外实训两方面,而狭义的实践模式只指课外实训。在这我们为了更全面的分析、研究培养模式,故采用实践模式的广义说。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从课堂实验、课外实训两个方向做文章了。实践表明,模拟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大有帮助。

比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拟的企业财务部,并且按照现代企业的办公形式布置,设置财务经理、融资主管、财务主管、审计主管、融资助理、会计、出纳、审计员等职位,任意挑选一名学生担任上述职务,当然融资助理、会计、出纳、审计员职位可以由多名同学担任,由担任主管职务的同学任命。装备人员配齐后,由教师出题,学生根据所学按部就班的进行会计工作。此外,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公司也应该成为我们模拟的对象。课外实训是培养学生会计思维的另一种方式,比较可取的办法是学校与当地企业积极联系,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顶岗实习,在实践中领悟会计思维。

第7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民办高校高职会计学专业教学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法,强化高职会计学实训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

民办高校;会计学教学;现状;建议

2006年,我国财政部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仅使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趋同,而且对我国高等学校会计学科教学也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能否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当前企业内部、外部会计环境的变化,能胜任各类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议题带来了挑战。

一、民办高校高职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会计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应该是具有相应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较强的会计职业判断力、较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个人职业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

二、民办高校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认识会计知识的开始。会计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基于材,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灌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可按照纯理论的方式去思维和操作。“教师、学生、教材等媒体”构成了课堂三要素,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应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课堂教学就一直在沿用“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新传授知识――巩固复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这四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间接、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的激励因素难以发挥出来,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强调、引导学生掌握传统会计知识多,开发运用会计新学科的知识少,特别是描述归纳型的内容太多,“准则加解释”的教学内容几乎是多年不变。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许多课程至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相关系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很少;PPT教学课件的应用对于高职教学还不普遍,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更是几乎没有。教学方法也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往往习惯于在课堂匆忙地记笔记,缺乏主动提出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3、实训环节成为理论教学陪衬

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最直接的实践活动就是课后作业,而每次课后老师布置给学生的练习往往以演算习题和回答论述问题为主,案例分析极少,而作业真正的能否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知识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很多学生写作业也只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甚者抄作业现象屡禁不止;其次就是模拟实训,这是学生在校内比较系统的从会计理论到实务操作的一个演练机会,但是目前实训内容主要都侧重于会计核算、会计操作技能等方面,忽视理财、审计和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实践操作和各课程之间的联系,虽然民办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设有模拟实训室,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有一些实训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在实训课上教师只是把课堂上讲的内容再重复几次,以便学生形成记忆,实训课成了理论课的加时课;最后就是毕业实习,高职院校一般都采取推荐学生到实习基地或者自谋实习地点两种方式来进行工作前的最后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原本思路很好,但是由于会计信息作为实习单位重要的经济信息保密,学生一般只能看看会计核算的流程,具体接触不到实际的操作,很多学生觉得没有真正学到本事,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去,“放羊”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就没有发挥出来实习应有的作用。这些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仍属于“高分低能”型。

4、考核与评价延续应试教育方式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以会计专业课程为核心,每门课程都要考试,俗语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考考考,学生的比较”,每学期的教学任务,首先要满足期末考试的应试要求,大部分学生重点学习复习记忆的内容也主要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会计课程学习重视考试分数,忽视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考核,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5、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构成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是从其他公办大学过来的兼职老师,是“外来的和尚”在念经。很多兼职教师做完了自己学校的本职工作,出来赚些兼职费用,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下力气去研究课程特征,针对学生的特点讲解内容,有些兼职上课天南海北的讲趣闻,不带讲义,教案多年不变,快下课时把书简单读一遍,就是一节课。还一些兼职是未毕业的研究生,代课经验少,经常照本宣科,甚至有些理论自己都理解不清楚,硬生生的讲给学生。而民办院校自己的专任教师主要都是近五六年招聘进来的,人数少,工作经验尚浅,校内工作量大,很难有机会到企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在高职的实训课程中很难挑起大梁。

三、民办高校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进建议

1、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做;学生练,教师正;学生练,教师核”,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协作、网上学习、案例研究、模拟操作等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从传统的灌输者转为能力的挖掘者。

课堂教学不能仅依靠教科书的内容,而是要以就业为目标,课堂要联系实际,内容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应该以实际、实用、为原则,为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要改变各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建议各课程之间的内容合理整合,杜绝教学内容重复出现。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入角色互换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有效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借助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可以在案例教学中引用情景教学法,例如在讲解货币资金时可以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分别担任各个岗位的职务,让学生更加能深刻的体会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理解内部牵制制度。

2、强化高职会计学实训环节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选择优秀的会计模拟实验软件,建立高校会计教育及学习中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实验”环节,让学生能相对真实的面对企业实际业务的模拟事件,进行真实的核算、决策、咨询,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过程,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而不是原模式下的机械的、乏味的、被动接受的纯课堂教授式的学习过程。例如可以借鉴一些院校整合运用学校师资力量,对外成立会计服务机构,承担各种账务咨询业务,这样可以让一大部分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在校内集中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手工记账的培训、用友ERP电算化的培训等,以提高毕业时的就业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和稳定的教学管理骨干师资队伍。在整个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因素。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造就一个具有较高技能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不能片面强调觉悟和奉献,而应真正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成为会计专业教师,并不断培养、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更新其专业知识。同时可以聘请一批来自企业、事务所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采用专题讲座、报告、参观学习、咨询、模拟决策等多样灵活的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促进产学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引入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学生成绩的评定一直主要依据平时的考勤,布置的课后作业以及考试三项作为考核标准,这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评价已经显现出了不足,会计学专业知识的考核应在评测方式上进行改革,对学生进行评测,应引入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比如增加从学生完成实验作业的情况、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才能综合体现一个学生的素质。这就需要在设计课程考核细则上多下功夫。

总之,改善民办高等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现状已经刻不容缓,民办高等院校高职会计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改变现行教学模式,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还需要我们深入地探讨,并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沈艾林.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财会经纬,2009(12)上.

[2]代玺玲.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体制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2010(5)上.

第8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成人教育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需要更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人学员一般都有具体的工作岗位,他们现有的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求,所以他们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有工作;也有部分学员想通过学习新的内容进而调整自己的工作,在就业市场中增强竞争力。所以,就成人教学而言,必须在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培养与工作岗位技能的一致性,从而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成人会计教育更应如此。

1在教学中制定一体化课程体系

加拿大高职会计教学以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CBE)的教学模式强调以课程开发为中心,根据能力培养需要制订能力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参考加拿大的模式,为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成人院校也应针对不同的会计岗位,有的放矢地制定一体化课程体系(见下表)。在学员进校时就要强调不同的岗位对于课程的不同要求,提醒学员针对核心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可能在现有的或将有的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在进行会计岗位轮换时才能够从容应对,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见下表。

基于会计工作岗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表

会计岗位设置会计基础工作岗位会计管理岗位

出纳会计员会计主管审计

需掌握的技能办理银行结算登记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编制财务预算日常财务管理收集审计证据重要性及风险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评价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

需开设的课程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纳税会计成本会计会计软件操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实务审计学原理与实务

成人院校的学员一般在中小公司工作,而这些公司很少设置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所以开设《审计学原理与实务》的目的一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二是站在审计的视角来审视公司的整体情况,可以更好地组织会计工作,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

2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校内实训

尽管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提倡学生学以致用,进行全方位的校外实习,但是很少有学校能够实现,成人院校的学生进行真正的校外实习更是难上加难了。其原因在于:一是成人学生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的学习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如果要参与校外实习的话时间上不具?洹6?是即使学生克服了各种困难,可以进行校外实习了,可是最终却可能找不到接收单位,因为各家公司的会计工作都具有私密性,他们不愿意让外来的学生接触到公司的核心会计业务。三是即使前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在校外实习的时候时间短,很难实现公司的财务的全岗位轮换,这样很可能学生接触到的业务非常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专业充分利用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的校内实训就非常有必要。

针对各门课程进行单独的实训,然后再进行综合的ERP沙盘实训。具体做法是: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学生要自主完成相应的实训课程,这些实训课程可以买现成的实训教材,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真正的业务凭证。在学生毕业前进行一次ERP沙盘综合实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以下几点。

21有利于培养和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全局意识与观念、决策能力与综合能力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单独实训时实际可以完成针对这门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全面实践,通过有限的实践时间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把握公司整体的业务处理,在最终的ERP沙盘综合实训环节,不管学生选择的是哪个工作岗位,其首先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就要参与这个团队的各项集体决策活动,对本团队的经营管理目标及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等事项进行共同规划与设计,并能够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所在团队的业务操作过程与经营管理业绩来验证团队所作决策、规划与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这对培养和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全局意识与观念、决策能力与综合能力非常重要。

22有利于培养和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素质与能力

会计专业学生进行ERP沙盘综合实训时,所经历的是与实际工作极其相近的高度仿真的业务情境:所在团队经营的主体要干什么、干多大规模、在什么时候干、怎么干、结果如何等,都是由团队整体进行决策和规划,各个部门就按照这个决策和规划开展具体的业务活动,团队中从事财务工作的学生就要对这些情境下的业务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账务处理。学生在这样的业务环境中所处理的会计业务,不再是由教师现实指定的冷冰冰的实训资料设定的“死”业务,而是伴随着团队业务活动的进程所产生的一项一项的近乎于实际工作中的“活”业务,每个公司的业务都会有差异,还能避免个别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抄袭行为,学生在综合实训中所进行的模拟会计工作也就近乎于实际会计工作,通过这种实训,学生的职业能力可大大得到提高。

3“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第9篇:会计学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会计实践课程在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等学校都有开设,但由于办学层次、培养目标等的不同,各类院校的会计实验课程体系也有差异。我们认为要开好会计实验课程关键在于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一、职技高师院校会计实验教学现状

1.实践课程比例较小,和普通高等院校的相比职业性特色不鲜明

重视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一般高等院校的主要区别。从几所目前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这一特点并不明显。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重约为10%,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财务会计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略高,但一般不超过15%,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综合实训等。可以说和一般高等院校相比较,实践环节学分比例稍高,内容较多一些,但总体来看,差别并不明显,特色并不鲜明。

2.缺乏创新性实验,未能和一般高职高专的会计实验课程相区别

除强调动手能力外,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高职高专学校的重要区别。目前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会计实践侧重于技能训练,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创新性实验少,未能体现和一般高职高专学校的会计实验课程的区别。

3.实践课程内容单一,未能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实验课程的衔接

职业中学希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能迅速上岗,但一些职中开设的技能型基础实训,如:出纳岗位实训、点钞技能、珠算技术等并未包含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学生缺乏相关技能训练,因而在实习时或毕业后无法胜任职中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构建适应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培养目标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面向职教、服务职教,是主要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既不能按一般师范院校来要求,也不能单纯采用普通大学院校的课程然后加上教育学课程;同时,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其教育不是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必须探索不同的模式,才能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合格的教师。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职业技术性+师范性”的特性,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职业技术性”体现为突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师范性”体现在重视师范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体现本科教育的属性特征,强调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这是与一般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应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巩固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内容,既具有一定涵盖面,又有一定深度;不仅有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还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既有培养操作技能的实验项目,又有培养综合能力的实验项目。最终建立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衔接紧密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实施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合理地整合实践教学的内容,形成多层次的、各层次目标明确的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项实验、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创新实践,分别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课程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单项实验是针对某一专业课程的单一知识点或单一方法、技能所设置的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认识或进行单一方法、技能的训练;综合实验是针对若干个知识点或多项方法、技能所设置的实验,可分为课程性综合实验(综合的是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专业性综合实验(综合的是同一专业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组织学生进行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创新实践,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内容涉及较广,包括跨专业的综合实验、进入社会的专业实习、参加科研项目、撰写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等。

明确实践教学体系内各相关课程的定位、分工与协作,避免重复或疏漏,避免在每门课程中安排大量的实训,事倍而功半。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会计学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启蒙课程,实验更多是认知性的。学生刚接触专业课程,对于某些理论知识,感觉很抽象,难以理解,但是通过会计实验,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很多知识就变得很直观,便于理解。会计学基础的实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日常的会计核算流程,理解会计报表数据来源,增强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中级财务会计》实训则主要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再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有交叉的内容,但每门课程的实训侧重点应该不同。《成本会计》侧重的是核算,实训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核算的整个体系、流程。《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侧重的预测、决策、计划(预算),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但《管理会计》侧重于点,即某一方面的决策,而《财务管理》则是进行全面分析,涉及事前预决策和事后分析。

2.课内与课外结合,在第二课堂中增加基础的实训环节,与职中的教学计划相衔接

一些职中开设的技能型基础实训,如:出纳岗位实训、点钞技能、珠算技术等这一类实训课程不太适合开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可以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训练或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得到相关技能训练,以便在实习时或毕业后能马上上岗,胜任职中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3.充实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专业与专业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和高职高专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侧重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根本区别。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要充实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专业与专业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社会实践与科学研究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与专业结合是指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实验(综合的是主修专业与相关专业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如企业行为模拟――ERP沙盘训练,需要综合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税收、企业管理、统计和公共关系等相关知识。实验时可以打破自然班界限,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编组,学生按专业背景进行角色分工,组成模拟公司或市场组织进行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

校内与校外结合是除了建立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外,学生还需要走出校门到社会上进行实习,包括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要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主要是职业中学,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派学生进行教育实习,使学生教学技能和担任班主任的能力得到锻炼;专业实习主要可以选择每年1-4月到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因这段时间是公司、单位年度报表审计的高峰期,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大量的审计助理,学生可以到会计师事务所参加报表审计、税务审计等工作。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