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第1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就需要相关执法范围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给予适当的监管,按照相关的安全法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落实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2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体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方式决定工程质量,决定着工程的使用周期,更决定着用户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但是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监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不足,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这就造成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监管规定来指导实际的监管工作,大大降低了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质量。

2.2工程质量监管意识缺乏

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缺乏工程质量监管意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不符合相关规范,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另外,建筑工程企业领导者缺乏工程质量监管意识,导致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松懈,无法完全保证工程质量。由于监管部门工程质量意识缺乏,造成监管工作一条线,不考虑工程所处的实际情况,采取一边倒的监管办法,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积极性。

2.3缺乏有效的责任落实制

在目前工程质量监管中,工程质量监管下属部门众多,下属部门等级划分程序繁琐,这就造成责任制划分标准不明确,相关的工程质量责任制不能有效落实。由于缺乏有效的责任落实制,造成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分工不合理,下属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下属部门之间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流于形式表面化,造成重大的工程质量责任问题。

2.4业主的过多干预造成工程质量低下

在工程质量监管方面,业主的监管行为会影响工程的进度,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管中,业主经常采取过多的干预行为,其干预行为有时又会通过上级监管部门进行下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业主是工程质量的监管人员,是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者,但是业主的监管职责应该通过上级监管部门来实现,业主的过多干预反而会造成工程质量低下。

3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3.1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制

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体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稳定进行。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应该要求工程施工企业遵照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在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就应该根据已经制定的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工程质量控制办法。工程质量监管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应该以建筑工程的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为前提,在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后方可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控制方案,合理分配工程质量监管的所有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率。在工程质量监管的过程中,成立质量监管小组,根据实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划分岗位职责,对工程的监管目标、监管技术及实际监管工作进行监督。

3.2树立工程质量监管意识

对于工程质量监管部门来说,一定要转变自身的工程质量监管意识,实现自身监管职能的转变,避免在工程质量监管实际中直接干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应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间接的监管。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管同时,应该避免直接干预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的直接干预活动会扰乱建筑行业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从而实现施工企业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另外,由于施工企业所处的地域不同,面对的市场主体不同,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管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转变工程质量监管思路。

3.3强化责任划分,完善岗位职能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是最难以控制的因素,也是对工程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质量就应当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实际,综合考虑现场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强化人员安排,强化岗位职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充分调动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保障工程质量,明确现场人员的责任,根据现场人员的任务安排,划分相关的责任标准。根据现场人员的实际安排,进行相关的责任培训,帮助现场人员掌握全新的技术和技艺。

3.4实现监管管理的信息化制度

业主过多干预建筑工程施工,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但是由于监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关工程质量监管意见不能获得及时的反馈,这就造成业对建筑工程进行直接干预,为此必须建立监管管理的信息化制度。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部工作纳入监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工程施工的动态化管理,准确、及实地提供有价值的监管信息。

4总结

第2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概念与内容;具体的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更大,如何建设高质量的项目成为建筑企业和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建设主体多元化和建设程序规范的新时期,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上有所创新,不断的完善各种监督手段和措施, 发挥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功能,全面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1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概念。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的标准, 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制也逐步的建立并完善,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提供保障。

1.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主要内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我们要全面的把握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拿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信誉,促进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包括:登记和资料汇总、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图纸的审核工作、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工程验收监督等几个主要的方面。登记和资料汇总是工程质量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申报进行登记,同时对质量监督站所提供的合同、施工图、地质勘测报告、设计图纸的审查报告、建立合同等相关的资料进行汇总,如果相关的资料不齐全,监督人员有权停止施工。

2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

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要在每一个阶段进行管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质量监管要分段进行,也就是从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质量监管工作。

2.1 建筑施工前的质量监管工作。施工前的质量监管主要是对施工的准备进行监管,为具体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为具体的施工打下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对施工所需要的文件进行整理。主要是对施工前的各种文件进行审核整理,避免出现违规行为,保证为工程提供数据的各种有效的工数据和文件。(2)对施工招标工作进行监管。在监管时将市场监督和质量规范结合起来,对参与投标的单位进行资质的审核和评价,通过竞争的机制来保证市场化的良性筛选。(3)对施工合同进行监管。在施工前对合同内容进行深刻分析,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2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管工作。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管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在施工中的质量监管要以工程的重点为中心,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1)有重点的进行质量监管工作。在实际的工程中有三个重点工程需要特别的注意,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和施工环境,将这几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就能够有效的监管整个工程的质量。通过有重点的进行质量监管工作,可以使工程质量监管变得相对简单化。在对重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保证各项工程规范进行。建筑施工正式开始后,监管工作就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具体的监管中要确保现场检测控制工作的质量,保证科学技术和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说服力,进而保障了现场质量监管的权威性。同时在对重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中,要增强规范标准的执行和贯彻,从而保证工程的各项规范得到实施。(2)加强对工程建筑技术的监管。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监管中一定要从技术工艺上入手,确保此类技术工艺适合建筑的需要,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对现场质量监管时,确保硬件条件符合规范的要求;对重点项目竣工检测的结果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对现场形成的质量保证文件机进行检查和评价,将质量监管工作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对工程中的重点项目进行实地的测量和检查,确保关键点的质量。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对关键点的监管时,要以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实现了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3)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融入到质量监管中,实现质量监管的网络化、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2.3 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监管。施工后的工程质量监管,要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建筑合同的标准,不合格的建筑不能投入使用,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避免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注意对后续工程的监管,避免对前期主体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影响工程质量监管的成果。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建筑项目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是良好信誉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了建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旦有哪一方面做的不好,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质量监管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避免因质量不好造成的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孟朋.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分析[J]. 科技资讯, 2009,(07) .

[2]陈瑞物.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05) .

[3]王振江. 浅谈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4) .

第3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东莞市桥头镇人民政府住房规划建设局,广东 东莞 523520)

摘 要:质量监管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符合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要求,创新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可以有效提升监管工作效率,因此应当加强对质量监管的重视。通过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 :建筑管理;质量监管;加强质量监管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60-02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莫柱洪(1971-),男,广东东莞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影响因素,同时也会涉及每个施工环节。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工程监管人员缺乏质量意识

建筑管理过程中,人的质量意识和态度综合表现为工程质量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领导层和管理层应当做好榜样,并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使企业全体员工都有较高的质量意识。若企业领导层、管理层缺乏质量意识或者质量意识较差,则会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松懈,难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二)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的通病多表现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通过分析、研究施工质量的通病,根据个人经验,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质量监督机制更具针对性,从细化程度来讲,这种质量监督机制规定要求较高。但是,制度的制定存在滞后性。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

(三)责任划分不清,任务落实不到位

在当前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责任划分不清,具体任务难落实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监管作用难以发挥。如,在质量监管工作中,设置了很多小部门、小机构,其数量存在着明显超标现象,而且责任划分凌乱,下设部门责任等级划分繁琐,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乏力,工作责任难以有效地落到实处。

二、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中问题的分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人员安排,划清岗位职责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现场人员是最难控制的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因此,我们应当立足工程项目实际,结合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实际情况,不断强化人员责任心,加强人员安排,划清岗位职责,本着谁负责谁保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人为原因而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同时,还要依靠广大参与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还要明确工程项目建设中现场人员的岗位责任,尤其是现场责任人的具体任务、内容,根据任务内容、人员考核,选择合适的工作人员。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根据人员安排,对不同岗位负责人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从而使他们能够掌握新工艺、新技术。

(二)加强工程施工建材质量管控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不仅来自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艺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所用的建材质量。如果施工材料存在着质量问题或者瑕疵,即便施工人员的责任再心强、技术水平再高,也无法确保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施工建材质量监管至关重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而言,采购人员应当严格把关。由职业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人员,管理施工建材,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对建材供应商家,也要进行严格地选择,在全面了解商家信誉、资质以后,再确定是否购置该商家的建材。比如,对产品合格证、商家的营业执照等,进行严格的核查。对于材料本身的审查,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 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控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红线桩、水准线以及测量控制桩等,均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点。建筑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严密的保护和管控,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不小心被移动而对后期的施工造成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标高、轴线等关键点,应由专门的测量人员反复测查,以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同时,对于那些与建筑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的工艺参数以及技术要求,比如混凝土外加剂的掺入量、回填土以及灰缝饱满度等,均应当严格控制其质量。

2. 对施工建材进行试验或者抽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防水材料以及混凝土等,均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建筑工程的质量。由于上述建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用量非常的大,为确保建材质量,建议采用试验或者抽检等方式对其进行检查。通过对施工建材、半成品或者成品进行随机检查,可以及早地发现建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整改,以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设

工程质量管控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同时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管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保证工程质量组织程序、结构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状况,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之前,根据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质量管控工作。工程质量管控策划是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体系的重要内容,质量管控策划通过对该工程项目设计文件以及施工图纸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方案,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管控过程中的所有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故障问题和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创优质量管理小组,根据实际需要明确质量管控岗位责任,配备专门的检查小组和检查人员,主要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管控计划、目标以及具体操作步骤。专门的质检人员直接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并且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对一般性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地处理。同时,还要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职工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他们共同承担经济责任,制定和实施统筹责、权、利三者密切结合的现代经营管理机制,以此来发挥工作人员的协同作用,激发他们的创优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由于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大相径庭,因此,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才能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健. 探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 门窗,2014(3):345.

[2] 黄卿. 浅议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监管措施研究[J]. 江西建材,2014(4):286.

第4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关键词:加强;工程质量;监督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creasing volume. But, from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level is not optimistic. So,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engineering is imperative.

Keywords: strengthe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使工程建设向精、新、大、深、高全主位发展。为此提高与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相应的有它新的思考。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任事业也相应的取得进一步发展,工程质量监管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但是,近年来,我国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引起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一、提高监管效能,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机制

1.把好关口,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我

工程质量是多个施工环节结果的最终体现,我们重点把好几个施工环节:工程监管入口关、建筑材料进场关、日常监督管理关、质量检测关和工程竣工验收关。工程监管入口关是指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时候,严格审核报监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合格文件和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情况,特别是把好人员资格关,重点控制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量,从而确保质保体系中的人员到位情况;建筑材料进场关是指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等必须先验后用,严格执行建筑材料见证取样制度,严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使用到实际工程上面;日常监督管理关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对工程实体进行认真抽查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参建各方责任主体是否认真履行相应的质量职责监督检查;质量检测关是指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基础、主体结构抽测工作,加强对桩基检测和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管理工作,确保建筑工程基

础、主体结构安全,在材料检测方面,根据我市检测市场的实际情况,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30%见证取样检测业务与其他检测业务分离,由专门机构统一检测实施,确保检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工程

竣工验收关是指加强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针对住宅工程,通过积极开展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工作,有效避免了业主购房风险,保护了业益,也增强了开发商和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意识。

2.改变监督管理模式,建立多级巡查制度

结合建设局监督检查工作安排,建立多级巡查制度,即:监督科每月随机抽查,质监站内部定期联查,建设局每年两次质量巡查的三级检查监管体制。检查内容首先重点检查工程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及有关质量保证体系人员的资格和上岗情况、人员变更情况,检查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和监理资料,从中查证各责任主体人员是否严格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其次加强对工程的设计文件的监督检查,严格审查施工现场工程实体是否与审查批准的施工图相符,工程是否存在

着较大的结构变更。多级巡查制度的实施,规范了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确保了巡查制度实施的效果。

3.强化监理职责,规范监理行为

首先在办理工程监督手续时,重点严格审查监理单位资质、人员资格、人员数量、人员同时监理工程数量和监理合同等内容,建立监理人员监理在建工程动态台帐,确保质量保证体系中的监理人员数量、质量和中标人员承诺的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着重把监理单位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现场实际情况与办理工程监督手续时人员承诺情况的一直性,一一对照;在具体技术资料检查中,检查监理职责履行到位、签字到位、记录到位等情况。通过强化监理职责,规范监理行为的一系列工作,改善了监理单位把关不严,履职不到位的现象。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机构设置

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监督员是监督工作的具体实现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监督工作效率和效果。质量监督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每个监督员思想品智力德好,业务技术素质要高。因此,监督站应排除干扰坚持使用德才兼备的人员,宁缺毋滥,这是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设工程(尤其是高层大型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工程建设涉及专业更多,知识面更广泛,监督人员专业结构配备更应合理、配套,

以适应监督工作发展,各质量监督站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培养对象,以老带新,大胆启用,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技术精,又善管理的年轻干部以适应新形势下质量监督事业发展需要,使监督站全面准确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在当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验收,工程监理单位实施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理的形势下,如何搞好质量监督站的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权力。在过去,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按质量监督计划对工程必检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的静态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这种质量监督是必要的,但同时又不是完全的,现时比较理想的质量监督模式应该是静态———动态———科技相结合的监督模式,所谓静态———动态———科技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模式,就是在确保对必检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的前提下,加大随机抽查的频度和力度,建立完整的检测和监督电脑联网,使工程的每个分项都纳入有效的质量监督控

制。这样,既充分体现了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含义,又对那些不重视质量的单位和个人具有相当的威慑力,使之任何时候都不敢忽视工程质量。

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监督工作程序和内容的确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有一个规范而完善的监督工作程序的内容,是确保监督工作得以顺利有力实施的基本保障。近几年来,我们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强调每项工程建档和落实监督计划的实施已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促进了质量监督的措施落实,取得了一定成绩。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应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程序和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并严格照章进行质量监督工作,使我们的工作规范化、制

度化。

三、创新技术监管手段,改善监督方式方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强有力支持下,我们已由眼看、手摸、锤敲转变为运用现代科学仪器进行质量监管。我们要加快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确保准确、及时、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断强化工程质量信息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是省建设厅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地区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和质量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健全完善建设工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实现全省联网,通过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工程建设各方综合管理的成果,监督工作是其中一个环节。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督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我们知道,离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配合,质量监督工作无论如何是搞不好的。因此,质量监督部门要克服唯我独尊的思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公开性的同时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共

同探讨、研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问题,齐抓共管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冰.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管理科学;2003 年12 期

2.肖伟俊,浅谈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珠江现代建设,2005

第5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质量监督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强有力的保障,它是建筑工程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工程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工程质量,本文将做详细探讨。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的现状

1、建筑市场不规范

(1)施工项目的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尤其是专业工种和特种作业人员严重缺乏,在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的操作模式下,建筑质量根本不能保证。

(2)分包行为混乱。专业分包程序不规范使得劳务分包难以推行, 使得小包工头、临时拼凑施工队伍较为普遍。

2、质量检测市场混乱

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资料过关就可以的程度, 并且检测单位目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只是能否具有灵活和方便性。在这样的环境中, 不可能培养出依靠信誉立足的检测单位。

3、检测单位体制改革

目前的检测单位大部分要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的现状。是否脱离、脱离以后如何生存这些都是检测单位所面对的困扰。部分检测单位虽然已经名义上脱离, 但其行政管理和经济来往却并没有独立的。因此,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检测单位由于长期处于附属地位, 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 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 技术含量不高, 并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

4、主体结构的实体质量控制不严

少数工程出现偷工减料违规行为,工程质量水平出现出下降趋势,甚至威胁到工程的结构安全。一是砼强度控制不严。砼配合比计量不准, 机械上料, 无计量抽测、未根据使用环境条件和原材料检测数据与情况及时调整砼施工配合比,未进行坍落度检测, 水灰比控制不严,现场养护不及时、措施不到位。二是施工缝留置和清理不规范。三是作业层钢筋布置不规范、混凝土保护层偏差过大等。

5、建筑材料控制不严

一是建筑材料没有按规定进场检查验收, 比如散装水泥厂家提供的合格证或出库单收集不齐、不及时, 以至于代表批量内后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无法验证为同厂家、同品种、同等级、同编号。二是存在漏检、检验不及时等情况,如水泥、砂、石子、砌体材料等没有按规定的数量取样检测。三是取样人员素质低, 不懂取样标准和方法,甚至连送样委托单填写不熟悉、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送检材料、试件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措施

1、材料进场检查

为有效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要对全部进入施工现场的准备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所有材料、设备都要具备合格证明,而且其型号和规格、技术性能等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全部进场材料要进行检查备案,采取试样检测的方式。如果发现有不合格产品就坚决清除,坚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用于建筑施工。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也要出具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在材料选购前还要复核检查其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的原件,防止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在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之后,要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指标等各项指标是否和采购合同的要求及检查保持一致,如果发现偏差,则要求返回或退货。对于重要的材料和设备等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应该派人到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比如商品混凝土,就要派技术人员到拌合站和拌和楼监督其全部生产过程,包括是否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检查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而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这点是很多施工单位容易忽视的,如果不加注意,非常容易造成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对工程建设造成安全隐患。

2、强制性检测

为了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要杜绝任何的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根据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要求,都需要进行项目检测。比如主体结构砼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四、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

通过学习与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我们能够知道,一套健全的建设法律体系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是统一衡量一个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要有一套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2、深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改革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监督机制的提升,必须强化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管理理论、相关机制的日趋完善,国内筑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政府监督职能发生彻底转变,建筑工程验收备案工作已在全国实施。从实际应用角度而言,新型的质量监督体制目前还处在转型和完善时期,还存在内部制约监督不力,工作方式不够科学,信息传递不畅、不够准确等问题。在今后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水平,健全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另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

3、 掌控好材料的品质

针对施工方来讲,材料的品质检测活动一直是一个弱势步骤,它也是导致项目品质不良现象的挂件缘由。通常来讲,项目的品质不良现象并非是人为现象而导致的,通常是因为材料的品质太差。在活动的时候要积极的开展品质的监管活动,要对方比对,选取最优的材料。尤其是对于个别的重要物质的采购,必须经由综合化的招标活动来明确。另外,建筑材料进场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按规定对材料进行签证送样复试,确保所用材料质量合格。

4、动态质量监管很必要

我们在借鉴了国外以及国内同行发现要将管理的范围扩展到建筑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程,进而实现动态质量监管体系。为了科学、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检控、质量巡检和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逐步推广和实施动态质量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工程项目监管人员应常驻施现场,对照施工设计图纸强化对于具体施工要求和实际进展情况的了解。一旦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监管人员应即时详细做出相关记录,并且及时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尽快解决问题,将因施工质量引发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控制在最低点。另外,监管人员在记录中要明确标注已经处理的问题和有待协商的问题。

5、 现代化手段进行监督管理

优秀的质监措施是落实质监管控条例的关键前提。由于当前的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加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确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力、有效,就必须充分体现管理手段现代化、法律法规国际化、监督行为法律化等特征,促进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六、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目前正处于探索时期,还要经过很长的一段发展时期才能逐步健全和完善,这就需要管理工作人员树立全面的质量意识,要借鉴先进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强化服务和人才储备的意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第6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 监督 管理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是工程建设中政府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职能的主要体现。因此,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必须积极探索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努力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1.施工前的监督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二是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

施工前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2.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技术控制的方法采用评价标准的方法比较好。评价标准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的检查评价,二是对工程竣工检测结果的检查评价,三是对现场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评价,四是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偏差的实测,五是对完工后的工程实体的宏观观感检查评价。

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以施工主体为主线,业主、监理、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主体及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3.竣工后的监督管理

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一是要杜绝或减少由于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造成对已有建设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的破坏,引发质量事故;二是避免由于维修、维护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给国家和公众用户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直接损失。在这一阶段的监督应着重把好两关;一是严格对其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监督,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对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以解决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质量问题住户找不到责任方的后顾之忧。

4.监督工作中要注意的原则和监督方法的改进

监督检查的对象涵盖了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业主)在内的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各行为主体。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职能而不是责任主体,在这方面不能代替、越位。工程质量监督是督促建设参建各方主体搞好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控制的政府监督行为。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

4.1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4.2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4.3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4.4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为主要手段,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

第7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提高工程质量的现实时代意义

1、工程质量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工程质量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关联密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 建设工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 其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还关系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资产质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果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使用功能的保障,将会造成返工及人力物力资源的不必要损失。达不到合理使用年限,将会造成在经济上和资源上的无效消耗浪费,增加资源过多消耗和环境污染,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向相违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促使工程质量提高,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杜绝劣质工程产品出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现实时代意义。

2、明确工程质量监督的重大责任及重要原则

新时代地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增强工程质量控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力度,促进质量监督工作成效不断提高,促使建设工程沿着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机制运行轨道发展,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担负的重要职责。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设施,机构职责及职能运作,责任重大。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依据是:国家和省颁发的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规范、规程、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勘察、设计中有关工程质量的要求和说明;工程建设合同中符合有关法规的工程质量约定。监督依据,是指导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原则。在具体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自始至终不偏离这个原则,坚持做到依法监督、依法办事、公正执法、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监督职责的落实,也才能使质量监督机构职能运作得到正常有效的发挥。

二、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有效管理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监督管理思想及工作方法

提高工程质量,应从关键因素思考对策;只有把人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质量意识、素质和责任感,使全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失控;以人的工作质量,控制工序施工的质量,保障其他因素投入运作的质量,才能达到工程质量的有效提高。加强工程质量行为监督力度,应抓住问题的根本所在,确立“以人为本”的监督管理思想,对工程质量行为具体实施强化监督措施。实施监督,应针对有关各方责任主体及人员所存在的不规范质量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管理及引导,促使其工程质量行为规范化。解决上述重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方法要点,就是要坚持依法监督,按规范规定要求进行控制,有针对性、有措施的抓好各方人员规范化责任行为的真正落实。

2、积极转变监管方式

传统的“定部位、预约式”的监管模式,不仅与监督检查随机性、动态性的根本要求相矛盾,而且容易造成因停工待检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这种监督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方式,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监管效能的必由之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5 号)于 2010年9月颁布实施,它的出台为工程质量监管模式转变提供了好的契机,同时也提供了大的方向。结合 5 号部令的文件精神,转变监督管理方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全面推进质量巡查抽查机制、建立规范高效的工程质量巡查、抽查制度

应逐步建立以质量巡查抽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在内容上由实体质量拓展到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在方法上由被动的核验式检查向主动的巡查和抽查转变。变监督计划为监督告知书,把工程质量检查与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结合起来,把施工前预控、施工中检查与竣工验收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不定时、不定点、不定人、不定内容、不提前告知的日常质量监督巡回抽查力度,突出监督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2.2有效实施差别化监管

差别化监督管理是指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依据施工、监理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水平、业绩对项目部进行分类,按照项目部分类和工程重要性、施工环节等因素,确定监督重点,在监督力度、深度、频次方面进行分类监管,以优化监督资源配置、提高监管效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投资项目、风险大的工程、大型工程等可视为重点工程,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风险环节、主体结构和主要使用功能突出问题等可视为重要施工环节(部位)。对于重点工程、重要施工环节(部位)以及质量管理水平较差的项目部所承揽的工程应作为监督重点。对监督重点应选派业务精、经验丰富的监督人员。同时,对监督重点应加强监督力量、增加监督抽查频次。

2.3从“检查监督”向“执法监督”转变

监督机构承担着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管职能,履行的职责是行政执法的性质,因此应由原来的“检查监督”向“执法监督”转变。应根据实际情况,举行大检查、专项检查等各类执法检查,并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体现执法工作威慑力和权威性,保持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使各方责任主体自觉履行各自所肩负的职责。

3、完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立责任主体质量诚信评价体系

首先,工程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人,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建筑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因此应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工等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关键管理岗位的考核。结合实际情况依托大专院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学校建立一批实训考核基地,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岗位人员的考核工作,且要保证常态化和制度化。其次,要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工作,初步形成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诚信评价体系,发挥质量诚信度对参建各方主体的市场约束力。加大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力度,努力营造诚信得益、失信受损的市场环境。把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关联起来,使企业真正树立起“质量兴业”的责任意识。

4、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新型技术治理质量通病

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包括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两方面监督内容。但工程质量监督不能只注重主体结构安全,忽视工程主要使用功能。近年来,各地工程质量投诉多是针对使用功能方面的投诉,因为使用功能与住户最直接、最息息相关。为了保证主要使用功能,除了加强正常的监管外,还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新型技术措施的研究。依靠技术进步,针对目前影响工程质量通病的技术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化质量通病的综合治理,通过采取举办专题讲座,优化治理措施,召开现场观摩会,采用新技术,组织技术攻关等措施,有效治理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确保工程主要使用功能。

5、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

检测数据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控制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才能保证建筑材料、构件检测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为工程质量评定提供公正准确的数据。但随着近年来检测市场的放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随之而来。主要表现有:各检测机构本身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检测人员素质较差,检测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检测市场呈现恶性竞争态势,检测机构盲目压低检测费用,检测项目不规范,操作不符合现行规范标准,这些行为已不同程度影响到工程质量。一些检测机构受利益驱使违心屈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出具假报告,检测报告造假现象不断出现。同时,部分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见证人员及部分施工单位的送试人员不负责任,出现了送试弄虚作假和样品合格但实体不合格的不良现象。还有的检测项目存在缺漏项、假样、换样、提前做样,送试见证人员无上岗资格等,致使检测工作失去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成为工程质量监管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5.1在监督机构建立检测监管平台,检测机构检测数据应实时上传,检测单位不能擅自修改,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真实性。

5.2建立取样指纹录入制度。送样人与见证人现场取样后共同送样品到检测机构,并在录入双方指纹后可填写样品委托单,有效保证送检样品的真实性。

5.3为防止假报告现象发生,加强检测报告编号管理,确保检测报告唯一性。

5.4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开展全面检查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造假行为,严肃查处假试件、假报告、超越资质、违规检测等行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因此做好工程质量监督有效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关键词:工程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也必须不断的改革和深化。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督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菏泽市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针对近年来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菏泽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准确定位,明确职责

每项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要认真做好“角色定位”使能力与岗位相配套,使岗位与责任相对接。质量监督工作的定位就是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实施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监管职能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真正把好工程质量关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可替代的地位,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而技术工作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质量监督技术是工程技术的一个专业化的内容,是我们质量监督工作内容中的工作方法、工作技能的具体化。所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其实就是一项技术管理,而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员就应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切实的履行好工作职责。

2、通过树立技术权威性,不断增强执法权威性

如何在监管工作岗位上竖权威,有权威,体现权威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但更多时候,我们应该自己创造权威,只要工作职责履行的好,技术权威性高,我们的执法权威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到增强。如何树立权威性呢?那就首先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面对各种新知识、新事物的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认识;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去把握、去解决。要继续分阶段、分层次地抓好培训工作,使监管人员能够好掌握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并能够自觉、准确地贯彻执行。要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规程、规范、标准的培训入手,提高监督人员业务素质。

我们不仅要面向监督层面和管理层面,更要面向一线操作层面,实现技术培训的制度化、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并采取定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培训考核和现场检查相结合,集中培训、调研学习交流相结合,督促和引导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不断提高遵守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意识和自觉性,使他们明确各自在工程质量上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行为规范,提高他们知法守法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夯实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常抓不懈,把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我们的权威性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得以进一步体现。

3、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完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工程技术标准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必须认真执行。要继续分层次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进行强制性标准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厉查处。要把健全和完善建设各方主体工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作为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技术管理控制机制,督促施工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和内部控制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基础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一流的工程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监督模式改革为主线,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技术水平,要科学把握和遵循工程质量监督技术管理工作规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持续稳步提高,为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质量,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突出重点,加强协调,狠抓落实;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督资料审核的效率。

4、创新技术监管手段,改善监督方式方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强有力支持下,我们已由眼看、手摸、锤敲转变为运用现代科学仪器进行质量监管。我们要加快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信息化建设,确保准确、及时、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断强化工程质量信息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是省建设厅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地区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和质量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健全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实现全省联网,通过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5、依靠科技进步,治理工程质量通病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技术措施的研究,依靠科技进步,针对目前影响工程质量的技术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攻关,要有所突破、有所前进。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出台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办法和制度,要继续深化质量通病的综合治理。对住宅工程现场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加强监督抽查,强化对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的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要采取举办专题讲座,优化治理措施,列入巡点,强化工程监控,召开现场观摩会,采用现代技术,组织技术攻关等措施,通过工程质量过程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把关等手段,治理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6、提高技术工作质量,确保工程验收资料的准确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第9篇: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 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须抓好施工全过程的管理

1.1要认真编制、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编制工期合理、程序科学、经济与技术相统一、措施到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严格按经过充分论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是做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2要坚持“样板引路”。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让熟练的操作工人做出样板墙、样板间或样板层。特别是对于地面、墙面板材镶贴,事先应根据板材规格、规范要求及结构实际尺寸划出样板设计图,然后做出样板。在样板通过验收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操作工艺要求时,组织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不仅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而且可以通过“样板”,总结操作经验,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对搞好按照样板质量标准进行跟踪检查验收,从而达到质量预控。

1.3要抓好材料物资的管理,严格把好材料进场关和施工试验关。工程建设中,材料的优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检查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控制材料质量,要做到货比三家,择优使用,对主要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设置样品,严格按样品进货。严格检测和验收。另外,应当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抽查,有问题及时处理。

1.4要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即是这样一种质保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这样就可以更可靠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对建设项目参与单位的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坚定不移地采取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做好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2.1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理体系。严把监理资质,规范监理市场,为建筑产品的质量管理再立一道屏障。监理工程师是对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它主要负责审批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批准和签发开工、停工令、进行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监理工程师还要控制原材料的有见证送检,坚持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旁站监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进行终检、质量评定和验收,只有建立和坚持完备的监理制度,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2 要建立健全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目前建筑市场上,从事工程施工的主体除了正规的施工企业外,还有大批挂靠或借助他人资质进行工程承包的个人,他们在技术水平和实力规模上,可以说是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在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可能取胜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低价得标,而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既相辅相承又相互制约,过低的中标价,不得不迫使承包商想发设法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过低工程成本必然导致劣质的建筑工程。

2.3要加强对建设单位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是工程报建和招投标环节。工程报建是政府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进行监督的前提,而抓好建设单位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项目招投标工作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照一定程序进行,确保整个招投标过程公平、公开、公正,严防暗箱操作。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人员素质 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使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考虑,实行全面控制,根据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使用,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3.2要增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先行,早规划、早安排,做到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在开工前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及制度,做到事前防患。进入施工现场的员工,首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及遵守操作规程教育;其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员工熟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加大督查的力度和幅度,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控制。

3.3要实行安全管理激励机制。要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办法,并与奖罚制度挂钩,形成有利于安全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采用竞赛、表彰、奖励、升降等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好地鼓励项目经理、管理人员、作业工人从不同层面上抓好安全生产,重视安全管理,遵守安全纪律。再辅之以宣传教育,在“指导、监督、奖罚、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纠正施工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创造一个“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3.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 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关键,是实现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的加重的成本负担。建筑施工安全设施是由施工企业自行购置的设施,分包商往往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使用,没有及时的做到安全防护设备的添置与维护,造成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缺损的情况,为施工安全埋下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加强对分包商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等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设备检查,确保安全方式设施的齐全与完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人员、设备的安全。

3.5 加强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验收是建设工程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工程完工后,在组织验收七个工作日前,施工单位应通知项目监督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具体可采取工程技术文件检查、实物工程质量检查的方法。工程竣工验收监督,建设单位必须在组织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工程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机构组织人员名单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持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至备案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结语: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现代建筑企业的信誉,关系到政府的权威性,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是人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小雨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浅议 安徽新华学院,合肥,230088 今日财富(下旬刊)

[2]高淑荣,赵兴芳.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