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幼儿园管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管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管理总结

第1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一、班况分析:

本班孩子共54人,其中男孩子29人,女孩子26人。由于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参加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所以开始的舍不得父母亲,不爱来幼儿园,胆小爱哭鼻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现象都有,经过一学年的锻炼和学习,现在他们已基本上改掉了依赖性过强的毛病,大部分孩子都能喜欢上幼儿园了,喜欢老师了,还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二、保教工作:

为了让幼儿能够尽快地适应集体,能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我们班四位老师齐心协力,共同给幼儿创造了一个与他们年龄特征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以及给他们一个温馨、愉悦的心理环境,如在班上我们布置了一个精巧的娃娃家,一些胆小或依赖性强的幼儿我们就鼓励他们到这个区域,老师当妈妈,摸摸她,亲亲她,跟她说起自己的爸爸、妈妈,逐渐地这些孩子就打消了陌生感从而过渡到集体中。我们重视对幼儿进行各项安全防护意识教育,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并立刻处理,从而保证本班无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在家中都是父母包办代替的多,所以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开学初期开班务会,讨论对策实施方案,对盥洗、进餐、穿脱衣服,叠被子、取放玩具、坐姿等,通过示范讲解,采用集体与个别练习、指导,经常是一个一个地教他们穿脱衣服、穿好内衣,扣纽扣、叠被字、擦大便等,把许多的一日常规编成一小段有趣的儿歌,让他们边学会儿歌边做动作,这样他们既容易理解常规要求又能从中得到乐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我们都熟悉的洗手歌,搓搓┈┈还有进餐歌:“吃饭了,坐坐好,手拿勺,扶住碗,一口一口全吃掉,吃得干净饱。”午睡歌等等。孩子可爱念了,也从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常规要求,不过孩子们的坚持性差,一段时间就很容易忘,于是我们四位老师就互相配合一致要求,发现个别幼儿有一点点进步以奖励“小苹果”、“小红花”的表扬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挑食、食欲差的孩子采用劝吃、喂吃办法,鼓励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我们班孩子普遍饭量好,通过医生测身高、体重,发现大部分孩子长高了,长胖了,体质增强了,使幼儿能健康、活泼成长,幼儿的出勤率在90%以上。

三、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年两位教师深入学习理解和探索幼儿课程改革,创设一个有益于幼儿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在实践中树立“一切为了儿童发展”的理论,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积极推进小组学习,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故事、儿歌、歌表演、谈话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个别辅导等形式,孩子们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都有一个质的变化,大部分孩子在活动中喜欢与同伴交往,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但是个别孩子泼好动,有攻击,经过个别教育和家长配合,共同做好转化工作,现在他们不但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还交到许多朋友呢!

四、家长工作

第2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我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1、我园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文件,通过学习,让大家明确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使教职工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

2、组织教职工学习报刊、杂志、媒体报道的各类事故、案例,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讨论评述,除了少数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外,幼儿园很多事故主要还是当事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让大家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要引以为戒,加强责任心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安全防范制度。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安全责任到人。

为了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园成立了由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各项安全工作,定期每月对幼儿园设施进行检查,查找园内不安全隐患,包括显在的、隐蔽的,如开关、电器、食品卫生、消毒,消防栓、灭火器,户外大型运动器械等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确保幼儿了的安全。并建立了安全检查档案,及时总结和改进安全工作。每一处都设立了安全责任人,并挂上牌子。

2、严格执行接送、交接班制度。

为了幼儿的安全,我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清点幼儿,并作好记录,防止漏失。不违反规定随意接送幼儿,不允许非幼儿家长接送幼儿,特殊情况必须由家长事前说明并提供足信凭证。进一步加强门卫来人来访登记制度。

3、加强对卫生、药品的管理。

对保健室内的药品、消毒物品、治疗器具等分类摆放,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失效的卫生用品。对于有毒药品(如灭害灵、灭鼠药、消毒药等),单独存放,妥善保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卫生室和药品间。每周向家长出保健知识专刊。

4、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

坚持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文件规定,严把食品采购关、加工关,不购买腐烂、变质的食品。存放食品有专人专门管理,其他人不得进入食品加工间和操作间,严禁外来人员出入厨房。加强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严防食物中毒和经食物传播疾病。对食堂的食品留样24小时,并每天做好留验纪录。

5、建立了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

6、重新粉刷教学楼、行政楼,重新维修屋面防漏,重新修建多功能室,重新修建办公楼。

第3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案例教学法;幼儿园安全管理

一、案例教学法与学科课程

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院长克里斯哥伦布朗戴尔教授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开创了案例教学法的先河。当时,所有教学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及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的风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此教学方法受到我国师资培育的重视,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2]案例教学法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典型的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生动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再现(模仿)真实的教育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工作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幼儿园工作的内容,还要懂得处理复杂情境下的各种教育问题。因此,幼儿园管理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的场所,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在不同的情景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研究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对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的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除此之外,案例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学习为辅,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课堂的知识往往成了“耳旁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案例教学法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以学生讨论学习为主,学习资料一部分由教师提供,一部分由学生搜集,课堂是学生讨论、学习的场所。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潜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组织、课后分析回顾。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分为两部分:一是精选案例,实践案例的来源是教师和学生,课前教师告诉学生下节课讨论的主题,学生按照分组自行搜索;二是教师根据所讲主题选择典型的案例。案例的来源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教师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精选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二是教师深入一线幼儿园,对园长、教师等进行深度访谈,对幼儿园管理的变化与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录音等手段,搜集真实的案例资料;三是网络资料搜集,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有关的热点,选择符合课题内容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典型性、相关性、多样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提供的案例,都必须与讨论的主题相关,小组的讨论必须围绕课堂的主题进行,不能单纯地为讨论而讨论,以免丧失讨论的意义。不同的案例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得更深刻,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内化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二)课堂活动组织

活动组织的好坏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的标尺。本研究活动组织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主导,二是案例讨论。课程开始,教师简略介绍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口述或者PPT的形式呈现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邀请学生组织讨论。比如,在准备“幼儿园安全管理”这章内容时,教师整理了近年来关注度较高、比较典型的幼儿园伤害事故,请学生从家长、教师、园长、政府、教育局等不同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力求全面分析伤害事故的原因,探究避免此类事故应该提前准备哪些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小组每次的发言都要进行总结和记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并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小组分工必须明确,分为发言人和记录员等,组员的角色必须变换,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而不是“旁观者”。每一次讨论的内容,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和记录,最终作为每一个学生平时考核成绩的原始资料。记录的整理也是对观点梳理的过程,及时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题的内容。案例讨论从形式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典型的课堂小组讨论,另一种就是针对主题的辩论。活动组织的形式如果只限于课堂讨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辩论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根据相应的主题,将要讨论的问题设计成辩题,让不同组别的学生思考和准备。当然,教师作为评判员必须起到一定的协调组织功能,没有组织的讨论,最终只能沦为无谓的争吵。教师要时刻维持讨论的核心,提醒双方“辩手”,围绕所要讨论的话题进行。比如,在一节课中,“‘熊孩子’该不该打?”这一辩题中,教师将学生分为了正反和反方。正方的学生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认为对熊孩子应该进行“教育”,不打不成器,没有教训,难以养成良好的规矩;反方则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认为幼儿的生理心理还未发育成熟,应该循循善诱,不应该采取体罚等形式。最后,教师根据双方的讨论,进行了总结。通过辩论活动,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教学当中,学生的思维是飞扬的,是被激发的。

第4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激励机制幼儿园管理运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40-01

任何阶段的教育事业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学校要注重幼儿园管理的设计和运行。将激励机制巧妙地融入幼儿园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有利于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和自尊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这种管理方法还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幼儿园管理的根本目的,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整体水平[1]。

一、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带来的好处

1.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幼儿园整体运作效率

在传统的幼儿园管理中,管理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其不能够准确迅速地解决管理中的难点和核心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问题频频出现。但是,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管理策略时,幼儿园能够利用这种机制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让教师在互相交流和沟通中挖掘自己的教育潜能,弥补自身的缺点。除此之外,激励机制的运用能够为教师营造一种活跃、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会抱着更充沛的能量和热情实施教学,为幼儿提供具有情感和积极因素的教学。

2.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提高幼儿园整体师资力量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素养深深地影响着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管理中,幼儿园要将提升教师队伍力量作为重点管理内容。将激励机制运用其中能够从各个方面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不断扬长避短。同时,这种激励管理方式能够对整体教师组织进行优化和完善,其能够挖掘出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对教师进行更全面、更合理、更准确的职位分配。

3.丰富教师的实践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在幼儿园管理中实施正确的激励策略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熟悉每一位幼儿教师的个性和寻求,从而创设一套更系统的管理机制。而且,激励管理策略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教师创新能力。

二、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幼儿园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注重激励对象的全面性,提高整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构建更完善的激励机制,管理者首先要注重榜样激励法的运用。幼儿园管理者要利用模范人物对教师实施道德引导和素质引导,不断对模范职工的优良精神进行弘扬和传播,让教师学习这些优秀职工的优点,缩短自身与他们的差距。同时,幼儿园管理者还要不断鼓励教師进行自我激励。管理者可以引导教师进行自我目标的设立,然后鼓励教师通过实践进行自我管理[2]。这样,教师在发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而且在自我激励的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园长和教职工之间的情感会逐渐加深。此外,管理者还要不断鼓励教师进行相互激励,让教师通过与他人的社交不断完善自我,建立相互之间的良好关系。而且,在教师相互激励的过程中,教师会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影响,逐渐转变自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养成良好的教学心态。

2.将激励作为工作过程中的办理,形成完整周期的激励

首先,在激励机制的形成初期,管理者要以教师的需求为实施基础,利用教师的需要引发他们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这样,教职工就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他们会在精神层面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教师要将激励渗透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管理计划时就要挖掘计划中的激励因素,实现其中的激励价值。例如,某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都不够理想,那么,管理者在实施计划时就要针对这些环节进行及时地改进,打造有实力、有特色的幼儿园。同时,当教职工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管理者要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一直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管理者还要注重管理工作中的评价环节。管理者可以将激励性内容渗透到评价中去,让评价成为一种激励手段和激励途径。管理者可以利用评价手段对教师进行全面评析,肯定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巧妙地引导他们完善自己和弥补不足。这样,教师就能在长期的鼓励下保持对工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进行有效结合,满足教师的各方面需求

在激励机制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要给予教师物质上的奖励,让教师通过满足自身物质需求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管理者也不能忽略对教师的精神激励。管理者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及行为、特殊奉献事迹进行评判和比较,对表现良好的教职工进行公开表彰和激励,提高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自信心,让教师保持最佳的工作心态。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教师的潜力和优点,为教职工提供更多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因此,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教职工构建符合他们发展的激励机制体系,提高整体的师资力量[3]。同时,管理者还要注重激励举措实施的范围和时机,要合理有效地开展激励活动,实现激励机制的战略意义。除此之外,管理者要利用激励机制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促使教师一直保持工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赵慧:《激励机制在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中的运用》,学术期刊《商》,2015年25期 

[2]朱丽艳:《浅析幼儿园园长在新时期下的管理艺术》,学术期刊《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年34期 

第5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幼儿和研究幼儿

教师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先了解幼儿,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了解幼儿包括个人和集体两方面,班主任在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影响。

(二)明确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即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在幼儿园中,不同的年龄班,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内容是不同的。作为不同年龄班级的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和总结

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检查以及计划的调整、总结与评估。在制定时需考虑园务工作计划、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以及其他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是方方面面的,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相关策略分析:

二、以幼儿为主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班主任和教师要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

“以幼儿为主”具体体现在,在制定规则和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争取使之合情合理;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运用柔性的管理,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然后有的放失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保教结合,正确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

班级保教人员要协调配合,共同制定班级工作目标与计划,全面安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积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它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快乐地生活,教师热情地工作,全园的风气也会得到改善,教育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灵活运用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管理目标

1、情感沟通法

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园长、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前提。做好沟通工作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调节各种矛盾,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2、榜样激励法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好带头作用。例如,在遵守时间上,教师如果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体现出自觉遵守的行为,这样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幼儿的行为;教师之间也同样如此,作为班主任如果事事抢着干,不怕苦,并与配班教师和睦相处、坦诚待人也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班级管理工作创设有利于其顺利开展的条件。

3、互动指导法

教师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其互动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沟通。4、规则引导法对于幼儿园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班级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都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规则的引导以使幼儿、家长了解并逐渐内化到其思想行为中。因此,在孩子每天入园时,对家长进行有意识地参透关于班级的一些制度,以使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做好家长工作,密切与社区联系

第6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58-04

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是幼儿园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传播手段与外部沟通联系,在幼儿园与公众之间建立和发展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关系,以塑造幼儿园良好形象和创造最佳教育环境的社会实践。]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冲击着幼儿园现有的管理模式,幼儿园管理正逐渐由封闭转向开放。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有助于幼儿园有的放矢地改进工作,把幼儿园管理置身于家长和社会监督之下,可随时根据家长和社会的需要调整园内的工作,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和家长服务。

“城乡结合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于2011年被批准立项为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在幼儿园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益的重要前提。因此,树立公共关系管理意识,强化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对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大量的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实施公共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一)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快速发展需要公共关系管理

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规划,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城乡结合部的人口迅速增加,随之也出现了大量的幼儿园。目前,在我国城乡结合部教育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如资金缺乏,办学经费不足;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失率高;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家园合作不够,不能形成教育合力等。在幼儿园管理中表现为零零散散、主观随意性强;幼儿园管理呈封闭状态,与外界缺乏沟通;处于处理常规事务的管理水平上,管理内容单一、管理方式简单。虽然许多幼儿园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但大多局限于“六一”儿童节汇报演出、家长会等形式,由于没有将公关纳入到幼儿园整个理系统之中,在研究工作计划时很少涉及到公共关系管理工作,因此造成遇到就做,遇不到就不做,并且无专人负责,使公关工作收效甚微。我国城乡结合部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均表明在幼儿园管理中急需实施公共关系管理。

(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公共关系管理

公共关系管理学认为现代化的组织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以和周围环境建立广泛的横向联系为基础。随着教育体制的转换,城乡结合部幼儿园需要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与自己相关的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园所与这些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的关系状态对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重大,对幼儿的教育质量关系重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也给快速发展的幼儿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被推向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原则影响着幼儿园的生存,幼儿园在管理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计划、保证幼儿安全等常规性的管理水平上,还需要不断优化关系幼儿园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挖掘可以利用的外部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机会宣传自己,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与家长、社区、小学、各姐妹园、上级主管机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等单位友好往来,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改善本园管理水平;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需要能够凝聚园所内外公众的力量,迅速、正确、合理地解决问题,促进自身的发展等。这一切目的都需要借助有效的公共关系管理活动才能够实现。

(三)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良好精神环境的营造需要公共关系管理

幼儿园所营造的精神环境决定着幼儿园发展否充满生机与活力,精神环境是影响人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关系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及发展。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良好的精神环境,既包括包括幼儿园内部的职能部门之间和教职员工之间配合默契、步调一致,教职员在工作中是心情舒畅、团结一致、士气高昂的,同时也包括幼儿园与周边或有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本部门的工作得到大家的信任和理解。幼儿园实施公共关系管理可以达到的目的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协调幼儿园内外的各种关系,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精神环境。

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原则

(一)公共关系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幼儿教育目标,它是幼儿园开展一切活动的依据。幼儿园在制订工作计划时,要考虑到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性,使公共关系管理常规化、系统化。公关目标要围绕着幼儿园的总目标来制订,把公关活动作为幼儿园所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公关目标要通过有意识的、有规划的、连续的、全方位的公共关系活动来实现,不是仅靠零零散散的有限几次公关活动就能达到的,公关活动的开展要与管理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

(二)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原则

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就倡导儿童利益优先,我国政府签署《儿童权利公约》,并且将儿童优先发展这一原则要求写入了宪法。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机构,幼儿园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公共关系管理中所开展一切活动要符合幼儿实际发展需求,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

(三)专人负责的原则

幼儿园公关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全面的交际能力,能准确地把握时机;同时要正直、热情、耐心,热爱本职工作;一切从本园利益出发,不厌其烦地向公众解释和宣传本园的目标和宗旨。

(四)全员参与原则

幼儿园公共关系涉及到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不是几个工作人员能独立完成的,特别是在当前师资短缺的城乡结合部幼儿园,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因此,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全员参与到公共关系活动中来,自觉地建设和维护幼儿园良好形象。

三、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和途径

(一)理顺内部公共关系

1.园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把握整体办园方向。园长的角色具有多重性,是受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各种管理关系的制约的,可以说,园长既是幼儿园管理的主体与承担者,又是幼儿园管理关系的创造者。]园长要把握好幼儿园发展的正确方向,理顺内部关系,树立幼儿园良好形象,使园所始终处于和谐状态。首先,园长要掌握用人之道。园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教职员工的内在潜力,使每个人的才能与智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理顺学校内部关系时,园长要认真分析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人才分类,做到人事相宜,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此外,还要避免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内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的出现。在整个幼儿园内部做到人人都有事干,事事都有人干,教职工各尽其力,各尽其才,有效实现内部公共关系结构的优化。其次,优化幼儿园人际环境。园长应加强幼儿园管理中的人文精神,要深入教职工中去,通过与他们平等真诚地交谈,清楚了解教师的心理需要,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教职工,关心爱护教职工,用情感手段激励他们热爱事业;对他们的缺点不能苛刻指责,要热情帮助使之改正;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给予奖励,激励他们奋发上进。园领导在管理中要尊重教职员工的人格尊严,避免高压式的管理方式,尊重他们的知识,尊重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隐私。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要能够首先做到,为教职工树立榜样。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明确责、权、利的关系,激扬正气,鞭挞邪气,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能够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有容人雅量,把大家团结在一个祥和、温馨的大家庭中,要避免任何削弱了集体战斗力的矛盾发生。

2.提高教职员工的公共关系主体意识。首先,要健全幼儿园民主管理机制。幼儿园良好的公共关系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使他们在工作中具有方向感、信任感、成就感和温暖感。公共关系管理特别重视对话在管理当中所起的作用,强调在管理者与教职员工之间要建立正常、通畅、制度化的对话渠道。通过对话,管理者可以很好地向教职员工解释园所的政策和活动,明白管理的目的和意义,更好地开展工作;教职员工也可以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向园所管理者反映意见及改革建议。管理者与教师通过对话充分做到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管理的过程中让每个教师都能参与进来,能有机会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充分表现自己。同时,管理者还要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尤其是当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时候,让他们了解幼儿园领导是如何作出决策的,并对领导的工作进行监督。其次,帮助教职员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幼儿园的工作是烦琐的、辛苦的,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园所领导重视和积极开展组织内部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培养广大教职员工敬业乐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用全园教职工所共同信念和认可的目标宗旨来组织、动员和激励全体教职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认同个人与园所的关系,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并且把日常工作与高层次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自己的才干实绩赢得同事和家长的承认和尊重。

(二)重视外部公共关系

在课题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领导者相对更重视内部公共关系的管理,忽视了外部公共关系工作和其重要性,认为只要园所内部公共关系协调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可以上去了。园所与外部公共关系是决定园所良性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园所外部公共关系的影响作用,时时处处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同时,要充分理解外部公共关系的复杂性,打破封闭保守的思想框框,对外界进行深入的了解,细致的分析,慎重对待不同的外部公共关系。

1.正确认识园所外部公共关系。幼儿园外部公共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与家长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是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园所不仅要把家长当作幼儿园的服务对象和教育合作者,更要把家长当作幼儿园公共关系的首要对象。在管理中,园所要调动家长关心、支持、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家园合作,帮助他们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密切亲子关系。实现家园合作,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2)与社区的关系。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总是处于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社区具有结构的稳定性、相对独立性、发展不平衡性等特点。]幼儿园作为社区的教育机构,应根据其所处社区的特点,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主动做好社区工作,整合和利用幼儿教育资源,推动社区学前教育发展。(3)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在办园过程中,幼儿园要主动通过与主管部门的联系,取得理解和支持,协助幼儿园解决办学经费、师资等各种问题。(4)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执行机关,有教育、文化、卫生、财政、审计等机构,具有有公共服务职能。园所应当与这些机构搞好关系,争取政府对园所的了解、信任与支持。园所要主动与有关的政府机构取得联系,善于调动政府人员支持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以赢得政府的信任与赞誉。(5)与新闻媒介和专家的关系。新闻媒介具有传播信息快、影响力大的特点,是沟通园所与大众的桥梁。园所应与有关新闻公众建立经常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园所举行的活动,为园所作广泛的宣传报道,通过新闻媒介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园所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主动与幼教专家联系,利用他们的专长为园所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以促进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更快更好的发展。(6)与小学的关系。儿童的成长有一定的阶段性,又具有连续性。“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明确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4]幼儿园要加强儿童入学所必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带领儿童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等措施,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2.广泛收集信息。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园所要发展,就需要广泛收集与己有关、于己有用的各种信息,通过适当的方式和必要的手段汇集在一起,以此为基础作出正确决策。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接送幼儿时的随机沟通、亲子活动、家长座谈会、发问卷、家园联系册等方式来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教师座谈会或对上级领导以及有关专家进行访谈来听取对幼儿园的各种反映。有条件的园所还可以通过外出参观了解其他幼儿园管理上的新举措,为本园管理提供参考。

3.树立幼儿园良好的形象。幼儿园是基础教育机构,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培养人的场所,是发挥教育功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幼儿园要立足于服务家长,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当前城乡结合部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幼儿园更需要以良好自身形象展示在公众面前。良好形象的树立与幼儿园的公关活动密不可分,幼儿园不仅要向公众宣传自己,展示自己,还要根据公众需要作出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形象。

4.进行长期有效沟通搞好公共关系。应当以战略眼光来对待幼儿园公共关系的管理。由于人与人之间、各群体之间看问题的立场、角度、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在交流中会遇到各种矛盾,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只有长期坚持实施,才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建立多方面的横向联系,为幼儿园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5.不断完善、创新公共关系管理。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有新问题产生,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也应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保持生机活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总之,我们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幼儿园公共关系管理加以总结,有意识地研究和做好公共关系管理工作,使其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大力促进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9.

[2]邢利娅.幼儿园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9.

[3]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57.

[4]幼儿园工作规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

第7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管理;以人为本

作为一名幼儿园管理者,我觉得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应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管理好幼儿园的工作,在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中,理出头绪,逐步落实并夯实管理责任,从而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以人为本,加强管理

办好幼儿园的关键不仅是硬件,还有幼儿园的管理水平。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使管理走上法制轨道。先抓管理,以管理为龙头,向管理要质量,使幼儿园走出封闭的“自我”小圈子,把自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向社会展示自己,宣传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并逐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家长的认可。

(一)率先示范,爱岗敬业

“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特别是大的幼儿园,要想让家长认可,让老师满意就更难。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必须用崇高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全体老师,率先示范,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个好园风。我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幼儿园要求8∶00入园,我每天7∶00前一定赶到幼儿园,在我的带动下,只要是上班的日子,不用我几次三番地向园内老师强调几点到园,但是,她们没有一个迟到的,有些老师甚至来的更早。

(二)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人是管理的首要因素。现在的幼儿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教师从主导者变成了研究者,这是对每位幼师的起码要求。如果幼儿园的管理制度过于教条,必然会影响教师学习研究和开发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建立幼儿园管理制度时,既要达成规范化科学化,又要体现人性化,充满人文关怀。做到真正尊重教师,充分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与创造性,给教师的学习研究和开发课程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需求,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三)优化教师队伍,形成带教网络

1.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不同年龄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优势:中年教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而青年教师具有新的思维方式,善于接受新的思想和信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探索冲劲,专业敏感性强。

2.树立服务意识,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园领导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骨干教师创设条件,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不仅在政治思想上关心她们,找她们谈心,提高她们的政治素养。还让骨干教师参加中心组的研究,使她们获得最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某一领域的技能;参加各类培训班,转变观念,提高理论认识。同时,不忘给她们压担子,承担任务,锻炼她们的实践能力。只要园方能办到的,尽心尽力为她们服务,为她们创设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使这些骨干教师逐渐脱颖而出。

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的发展状态进行观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和游戏的过程中,要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发展,因人施教,促进每一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得发展和进步,不同的教育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所以,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精神,创设一个既有要求又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提供一良好的“物质环境”

从幼儿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周围环境和有利条件,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发展的物质环境,使幼儿愉快生活,健康成长。因此,园容园貌美化力争做到幼儿化、教育化,孩子在这个环境里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可以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达到了一举多得的目的。

三、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一)要增强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民主意识

教育教学民主的实施者之一是教师,如果教师本身的民主意识薄弱,又怎么能期望他们能对幼儿进行民主意识的培养。

(二)在管理中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

经常听取教职员工和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发挥教职工大会的作用,使全园上下形成共识,共同监督,保证制度和规定得以落到实处。

(三)创设有利于制度实施的环境和条件

培育和提高师生员工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意识。同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园内的各项工作,提高办园效率和质量。

四、提高办园效益,积极拓展幼儿生源

第8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幼儿园的内部工作环境对幼儿教师教学动机的价值取向、动机受度、持续时间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管理者要优化内部管理,为教师创设宽松的人丈环境和民主的工作氛围,形成有效的交流机制,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关注教师的个性化穷求,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激发其教学动机。

幼儿园的内部工作环境对于幼儿教师教学动机的价值取向、动机强度、持续时间都有十分重耍的影响。幼儿园管理者要优化管理。为教师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鼓励教师多方交流,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主体性,即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发展潜能,促使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激发其教学动机。

一、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强幼儿园文化的人性化构建

首先,幼儿园管理者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把握每位教师的个性特点。幼儿园管理者要尊重不同个性特点的教师,寻找每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多用欣赏的眼光,接纳每一位教师,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以这种态度影响和帮助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投人工作。

其次,形成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相互促进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大家互相信任、合作学习的教师群体。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幼儿教师相互之间可以密切联系,分享经验,共同反思,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通过幼儿教师之间的广泛交往和专业分享,幼儿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感和凝聚力,大家在密切合作的工作集体中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目的、改进了教学方法、优化了评价方法,强化了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强化了教学动机,增强了继续从事幼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建立园内的民主生活机制。幼儿园应建立起民主生活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教师对园内重要事情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集体氛围,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被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工作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增强幼儿园的整体凝聚力,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提高工作效率。

二、多方交流.形成幼儿教师有效交流的机制

奥苏伯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决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学到的知识反过来也增强学习动机。各幼儿园应充分尊重并借鉴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多种交流机会,促使教师在多方的交流互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随着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专业成长与教学动机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各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交流,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创造条件学习教育理论,帮助其升华原有经验,完成从经验向科学的转化;为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提供条件应用科学理论,提高转化能力和技巧,帮助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促进所有教师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不断成长、进步。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教师与幼教专家之间的交流、幼儿园所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等等。幼教专家是幼教界的权威,总结幼教的实践经验,预测幼教的发展趋势,引领幼教的发展方向,幼儿教师可以在与专家的交流中领会最新的幼教理念,并把幼教理念与自己的幼教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幼儿园所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专长,大家互相交流,各取所需,共同构建园本文化;教师通过业务教研活动(如同课题小组、同专业小组)、业务评比(如优质课评比、主题环境评比、区域评比、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等方式互通有无,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组织家长听课、评课、指导家长构建家庭区域等等,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幼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幼儿管理能力。通过多方交流,幼儿教师可以不断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激发、巩固和强化教学动机。

三、改革教师评价机制,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把管理者“言堂”变成“公众批语”的形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各项教师评价结果出来以后,可以独立使用,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本人的参考,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断做出合理调整,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在此,我们需特别突出幼儿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无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评价,还是教师同行评价,它们要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作用,最后都需要经过教师的自我评价,通过教师的认同、内化,最终才能起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

(二)实施动态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L37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不断适应环境和调整自己。发展性教师评价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这种评价既关注教师原有的教学水平,更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动态发展过程,为教师将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相应的机会。这种动态的评价让教师把评价的视点转到自身的教育行为中来,辩证地看待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成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三)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要有明确的标准,这对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必要的,同时也为教师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但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在职业素养、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师往类型等方面均表现出个性差异。我们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中检验统一性、标准适用性,在统一的标准与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四)加强评价过程中与教师的沟通,鼓励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倾听教师的声音,与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是实现教师发展与提高目标最直接、最具体的手段,评价中的交流本身就是促进教师转变、达到评价目的的重要途径。

四、关注幼儿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教师的自主化发展

(一)要关注幼儿教师的生活

幼儿教师承担了家庭、工作团体和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角色:家庭中的配偶、父母、子女,工作团体中的教师、同事、班主任或园领导,社会生活中的亲戚、朋友等等。幼儿教师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她们的工作繁忙、紧张,很可能引发角色冲突,进而影响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动机下降。管理者应适时适当地关心她们的生活,为她们排优解难,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学动机。

(二)要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满足

一项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与其他行业人员相比,成就感的需要更为强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具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女教师的教学动机强于男教师。而目前幼儿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有绝对优势。所以,管理者应依托幼儿教师的性别优势,帮助她们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在职业满足感获得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超级秘书网

(三)关注专业成长

第9篇:幼儿园管理总结范文

学前教育的场所为幼儿园,想要取得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幼儿园的自身价值建设,树立正确的发展核心思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除了进行良好的形象设计,并深入的挖掘文化内涵,不仅创建独特的外在形象,并以此为核心向着多方面发展,增强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学前教育文化内涵,不仅包括软件文化,还应该加强硬件建设。软件建设需要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幼儿园对学生的关爱。幼儿园可以请专业的作曲家,为幼儿园创作一曲符合幼儿园发展的园歌,要求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每周要组织学生进行升国旗仪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学前教育注入新的内涵。

二、创新学前教育文化内涵的策略

1.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文化创新

良好的学前教育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幼儿园管理文化是学前教育的活力源泉,也是整个学前教育的精神支柱,所以,在实施幼儿园管理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管理文化,尊敬教师,关爱学生,推动幼儿园民主治园发展。在逐渐形成幼儿园管理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处理好幼儿园制度与人之间的矛盾,还应该处理好个人发展目标与幼儿园整体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创建一个轻松的管理氛围。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高度信任,实施公开化管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又要起到良好的督学效果,听取不同的意见与建议,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的发展,是整个幼儿园全体师生以及幼儿园员工共同的任务,所以在一些事物的决策方面,要充分尊重员工的意愿,还应该开展多项教职工送温暖活动。如在教师生病时,要组织学生一起去看望;学生或教师生日时,可以送上一份温馨的生日点心;有教职工退休时,可以举行告别仪式,并送上祝福等。

2.加强学前教育环境文化创新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场所,也是学生探索知识、培养人格、认识自然的场所,所以必须保证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园环境文化的培养,将环境文化建设当成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搞好幼儿园的绿化工作,提升幼儿园的品味,创建一个催人奋进的幼儿园环境文化。在幼儿园成立之初,就应该重视环境文化建设,树立环境文化建设与幼儿园整体规划向统一的理念,以建筑场地以及建设经费为依据,充分发挥人、时间以及空间的协调性,最大程度地提升幼儿园环境,创建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学前教育园地。

3.加强学前教育学习文化创新

学前教育可以说是学生的启蒙教育,也是学生正式学习知识的基础,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幼儿园发展过程中,要创新学习文化,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管与价值观。不仅是对学生,面向广大的幼儿园教师,也要培养其学习的理念,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到老、活到老”等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意识中,培养广大师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主动学习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新时代,幼儿园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先一步对当前教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做好详细的教学规划,在平时的教学、工作、生活中,都应该加强创新,注重学习的质量,做到精益求精,推动学前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另外,要定期组织幼儿园教职工进行高层次的培训,也可以进行外地考察,通过交流,不断的进行探索,并与实践相结合,总结经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活动逐渐的转变教师的思维模式,创建一个人人学习、不断进步的幼儿园学习文化。

4.加强学前教育特色文化创新

幼儿园教育,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必须在教学过程的细节中体现出学前教育的优良品质。幼儿园品质分为外在品质与内在品质,幼儿园的品牌是其外在品质,而内在品质体现在其教学质量、教学责任、幼儿园文化以及服务信誉等方面。在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中,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要用于创新,发展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教育文化。创新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需要做到精益求精的幼儿园常规管理,严格地控制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渐树立良好的幼儿园品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在制定了完善的幼儿园日程后,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形成一种技能体现完善秩序,又能体现良好创新特色的幼儿园文化。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