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第1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金融投资;收益;风险;分析

在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讲,整个市场的运转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所牵连控制,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与资金供求之间形成了非常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如何通过它们之间的规律来进行资金供求关系的应用,似乎在金融投资也发展中的一大挑战,必须通过在客观的条件下的科学合理判断来抓住机遇的同时也应对了挑战,这就是金融投资经济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表现。

一、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两者的概述

1.金融投资的收益概述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的金融投资市场的发展也十分活跃。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投资者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诱人的投资收益让投资者开始不断的趋向金融市场,但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并存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提高了我国国民收入,扩大了消费。但金融投资的收益是作为投资者的核心目标,其主要衡量表现是通过金融收益率来实现。而收益率也就是一种对金融走向的估测和预算,根据投资期末该项投资产生的收益占投资本金的比例来评估预测。这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金融投资市场最能吸引投资者的关键。金融投资会根据不同的项目产生收益效果的不同,但在普遍情况下,投资者都会愿意将资金统一汇集到其中某一个投资项目之中,以此来让这一金融项目不断的增加投资数额,也即是让所对应的收益不断增大,但这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并存的同等的风险。对于投资收益来讲,最根本的收益预测是根据年终收益与月收益两种方式,从而得出收益口径。因此,作为投资者,寻求到适合具有投资前景的项目和选择正确合理的投资方式极为重要。

2.金融投资所存在的风险阐述

在金融投资中,所存在的最大风险是分为利率风险与证券市场风险这两种。其中利率风险是银行对货币利率进行变动的同时也相应的使得投资者在其金融项目中的市场价值产生变化,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投资项目有可能存在贬值的风险。金融投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的存在和产生是在多方面因素和影响之下所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之间由于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最后产生的风险也即是客观的。所以投资者在金融投资中都各自承担着客观存在的风险且处于平等状态。另外,风险是作为投资者不愿出现的结果,但由于其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不可估量性,它最终如果产生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这也就要求投资者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要谨慎小心。另外风险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有一定的预测性的可能,尤其是在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影响下,使得很多新型的现代化数型统计方法都开始推出并得到应用,能够对投资的预期收益方差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从而得出大致的风险系数,然后再结合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的规律,并利用概率的方法计算出最后风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能给予投资者一个很好的投资参照和了解,让他们能够对投资有一个较为科学的选择。但从整体上来讲,在金融投资的整个行业中,投资在产生收益的同时,风险是必然也同时存在的,所以投资者要谨慎小心。

二、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

1.金融投资的风险

金融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在参与具体投资项目中可能遇到的与收益相反的负面作用,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资金损失或者获利,但带来的这种损失和获利都是金融投资行业中各种多方不可估量的因素影响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影响作用下,就形成了风险的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利率风险,以及另外一种证券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是指投资的利率变化对投资品的市场价值下降的风险;而证券市场风险是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化浮动不定所带来的一种风险类型。在投资者选择一个投资项目进行投资时,必须通过有效的金融投资工具来促使所投资的项目风险足够小。

2.金融投资的收益

在金融市场中,一般金融投资的收益效果和水平都是通过收益率来进行衡量的。收益率是通过数学计算来完成。收益率的不同也是由于金融工具的差异而形成的。收益率在时间条件下被分为年收益率和月收益率等,收益率最大化,是投资者始终追求的目标。

三、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理论分析

在当前的金融投资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对资产收益进行有效衡量主要是来自收益率的表现,而投资风险的实质性是实际收益率的浮动。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投资风险的预测和评估如果是通过没有确定性的方式采取数学预估来确立投资的盈利或者亏损,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金融投资项目的收益性较高的项目并不断期望能够在这种收益较高的项目投资中承担极可能低的风险。但实际上,在金融投资市场,产生收益的同时也必定存在这同等的风险,收益的变化波动也同时表明了风险的变化波动,所以作为投资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个人所能承担的风险来选择自己适合的投资项目,不要任意跟随他人来进行盲目的投资,并切记不要听信他人有关金融投资的观念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确保投资者在科学合理的投资项目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价值。但这种收益的影响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个就是预期收益水平,但投资中很多投资者会将资金同时分散投资,然后对不同收益和不同风险的投资类型进行规划,以此来保证投资者在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承担最小的风险。

四、如何在金融投资中提高收益并有效规避风险的对策

1.通过技术分析并参考成功经验构建投资模型

在金融投资市场的不断发展中,要善于学习前人在投资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然后通过当前科学技术的发达支撑,来对投资产品进行投资模型的全面分析,并结合根据当前投资市场的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来不断提高投资的收益成效,并与此同时来不断降低风险。尤其是当前最为火热的股票投资中,作为现资者,要借鉴吸纳成功股票投资者例如巴菲特,善于对他的股票价值投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重视股票内在的价值,在选择股票的过程中要结合未来公司发展的趋势和前景来做好长期的经济目标的规划,并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动能力,以及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及购入价格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分析,并在公司和股票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投资者所熟知的来进行长期的价值投资,才会不断对投资有一定的把握。并在投资之后,要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变化进行跟踪分析,并且要注重股票日常的波动变化形势,以及股票变动的周期性和内在规律。另外,投资者要明确股票的波动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和变化,包括国家政策变化、经济的周期波动、投资者决策的心理等等。

2.政府要对投资进行合理科学的干预调节,不断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政府要对金融市场采取合理而恰当的干预调节,来推动金融市场的投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干预要合理且不要过多,否则就会造成投资市场的混乱和消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市场的不断优化发展必须在政府的调控和引导才能走向更加完善的发展道路。另外要不断加强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监督体系的建设,对投资市场的投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统一,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的秩序,才能保障家庭投资者的权益,降低投资风险。

3.从实际环境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金融投资工具

金融投资的预期收益是受到市场金融环境的影响和关联,而这种金融环境主要是在政府决策下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经济环境等因素。另外,为了确保投资者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投资工具,因此必须重视对投资工具的优势和缺陷进行分析,并对这种工具的实际方法也要知悉,从而才能对投资技巧有所把握,对选择的这种金融投资工具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才能得到一定的把控。所以投资者也要结合自身的资金情况和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大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4.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投资者在确定投资之前,要从多方面来对自己在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进行充电和学习,让投资者能够有效应对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同时对投资的类型了解也要结合自身的喜好来确定投资目标,并了解目标收益及最大损失风险的不同效果和影响,确立自己的投资方案和种类。与此同时,也要紧跟国家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所实施的不同经济政策的内容,并对各个行业的公司发展经营有一个统筹了解。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趋向成熟,也使得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始兴盛起来。作为投资者要深刻认识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之间的关系选择。国家也应不断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贵彦.关于金融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分析与研究[J].当代经济,2010(14).

第2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收益管理;问题;措施

一、中小企业产生投资风险的原因

不管任何形式企业的发展都是为了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而存在的,这就成为了企业想扩大规模、增加产出的最大动力。因此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加剧,中小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开始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其主要途径有:进行科技创新、更新产房设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等。为了满足以上的需求中小企业会从多方面去寻找资金和资源的获取渠道和途径,这就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现存在很多的企业为了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花了较大金额的投资,但是实际产出比却达不到预期,这就造成了企业的投资风险,甚至陷入破产的困境,造成此现象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资金使用不合理

就中小企业获得投资的途径来说是比较狭窄的,其一定的经济权利是受限的,因为企业规模较小且注册资本也相对较低,其在银行获得信誉贷款的可能性就非常受限,信用保证和信贷能力都是很低的。并且中小企业没有向社会发型债券等的权利就很难吸收社会闲置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其获得投资的不易但是使用缺不合理,企业往往为了实现眼前的利益而进行盲目的扩大生产没有为以后长期发展做打算,这就形成了一种单一循环:有资金就投入生产没有资金时就无产出,没有进行资金使用的规划是极其不合理的,给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是增大企业投资风险的一大因素。

(二)企业管理不善

现在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个人投资和进行经营管理的,受其规模和资金现状的影响存在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是缺乏专业的管理型人才的。而且受中小企业灵活性的影响其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这就加大了企业管理的难度使得企业的风险意识更加的薄弱,对专业的管理概念更是不求甚解例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风险价值评估等的认识都是不到位的,这些不合理的解释就造成了管理经营的困难也很难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且加大了企业自身的投资风险。

二、中小企业防范投资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决策机制

企业的经营决策是与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决策是否科学合理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命运。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需设立专门的决策机构其中包含人员主要包括:相应的决策专家、管理者、职工代表等,这样的决策体系建立有助于企业从方方面面去了解企业的真实现状是最直接最客^的。决策者团队必须团结,为了企业的有善经营发展就必须做到尽职尽责,一定是要避免在决策过程中不顾企业发展现状做出自作主张的决策出来,这是对企业对员工以及对自身都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的。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决策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以减少信息的传递损耗,降低决策成本,与此同时相应的职能部门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种方案,便于决策者在各方案中做出选择。

(二)对投资风险做出科学评估

通过对企业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的监督和及时改正偏差,使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和物质消耗控制在预算范围,从而实现最大利润,达成企业投资活动的初衷和目标。 中小企业投资根本动机是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在投资中考虑投资收益要求投资方案的选择必须以投资收益的大小来取舍,要分析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及其对投资方案的方向和作用,要清楚地知道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由于高风险,其不确定性提高,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提高,有时甚至造成致命的损失。所以,企业要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一定要做出正确的投资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邵天营、陈复昌,《财务风险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第3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风险投资组合;资本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竞争性市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获利机会,进行证券投资是主要的投资方式之一。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或者说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收益,而这里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要获取较大的收益,就要冒较大的风险;而冒较小的风险,获取的只能是较小的收益。风险和收益是一对矛盾,这是自利行为原则和双方交易原则下投资者市场博弈的结果,任何投资者都必须充分树立风险意识,即怎样解决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其最终的决策结果应该是寻求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风险是指未来经济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将风险总体上划分为两大类: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只对某些行业或个别企业产生影响,系统风险亦称市场风险,它对整个市场所有企业都产生影响,如经济周期的波动、利率的调整、通货膨胀的发生等。针对这两种风险,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基本的做法就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风险,通过提高风险报酬来弥补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达到期望的报酬率。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论述证券投资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问题。

    一、非系统风险

    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投资者经常将一部分资金投放于无风险资产(如购买国债),将另一部分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组合以获取更高的报酬,此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组合才能获取最高的报酬呢?

    假如投资者将全部自有资金都投放于无风险资产,那么他至少可获得无风险投资报酬率,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通常投资者会考虑将多少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以获取较高的报酬。假如有x比例的资金用于风险投资,以Rf表示无风险投资报酬率,以Rp表示风险投资报酬率,则预期报酬率E(R)=Rf (1-x)+Rp x, 亦即E(R)=Rf+(Rp-Rf)x, 在风险特定的情况下,投资者会去追求(Rp-Rf)的最大化,即风险溢价的最大化。而最优的投资机会线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市场线(CML),即投资组合直线和风险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相切时的直线,这就在理论上解决了决策的问题:投资者要想获得最高的报酬就应该沿着资本市场线投资。当然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多大比例的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保守的投资者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于无风险资产,冒进的投资者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于风险资产,或将全部资金投于风险资产,甚至还会以无风险利率借入资金投于风险资产。

    当然,事实上投资者很难确定单位风险下哪一种投资组合的单位风险溢价最大,从而难以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但资本市场线仍然为投资者指明了决策的方向,笔者愿意对此作出积极的展望:伴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推进、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弱势有效市场向强势有效市场(竞争性市场)的演变,“信息失灵”和“市场失灵”得以更好的抑制,资本市场线对于投资组合的决策价值将会得以更加充分地体现。

第4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委托;有限合伙制;收益分配权;配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6-0162-03

一、引言

风险投资体系是由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风险企业和一些中介机构组成,其主体是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风险资本家通过向投资者融资获得资金,经过一系列的运作使资金流向风险企业,这是风险资本运作的第一阶段;风险企业获利后,资金以收益分配的形式回流,完成了风险资本的循环,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风险投资的这一运作模式中,形成了具有先后顺序的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等两两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即双重委托关系。这~关系是居于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所形成,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关系。所以,财权的安排在这两重安排中居于核心地位。

与此同时,在第一重委托关系中,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之间的财权配置,尤其是收益权的契约安排,直接影响到第二重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的之间的财权安排,这样的影响可以是风险投资者通过契约向风险资本家提出要求,再由风险资本家向风险企业家转嫁来实现,也可以是风险投资者直接分别通过契约对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提出约束条件等实现。反之,第二重关系中相关财务治理的要素发生改变,会引起第一重关系中的相关财务关系变化,如图2所示。

根据现行风险投资市场行为来看,由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形成的双重委托关系中,第一重委托关系下的财权配置随着风险投资机构的不断发展,也实质性地在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之间发生了变动。主要表现在:风险投资机构成立初期,由于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会持有大部分的财权,随着风险投资机构的成长,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不断地了解,信息不对称情况会得到改善,从而使投资者把财权的一部分再转移给风险资本家,此项变动的结果是财务利益在二者之间重新分配,由此带来的是第二重委托关系中财权的重新配置和利益的重新协调;与此同时,第二重委托关系在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随着风险企业的不断成熟,财权配置也会在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发生变动,变动状况也会影响第一重委托关系具体财权的安排。

对于第一重委托关系,Gompers(1997b)指出,在信息条件的约束下,风险投资者在风险投资的初期,基于建立声誉的目的,愿意接受较低的报酬,尤其对于年轻的风险投资者更是如此。Sahlmon(1990)指出,有限合伙制成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风险投资机构典型的组织形式的原因;Lerner(2004)对私募资本的普通合伙人建立了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提出通过对投资者流动性限制可以缓解逆向选择问题。

梁欣然(2000)指出,美国的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组织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激励约束问题,有限合伙制是最理想的组织形式。徐永前(2002)分析了有限合伙制的契约设计,指出有限合伙制是解决风险投资机构中问题、绩效评估和激励问题的最佳机制。汪波、马乐声以及陈德棉(2006)主要从形成声誉机制、合理设计风险资本家的报酬机制以及设置对风险资本家行为的约束机制三方面来解决第一重委托问题。李湛(2007)介绍了现阶段西方解决第一重委托关系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有限合伙制以及分阶段投资。

国内的学者主要是引进在国外风险资本市场上对解决第一重委托关系非常有效的声誉机制、有限合伙制以及分阶段投资。但是,由于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使得这些措施的合理性让人产生了疑问。很少有学者把财务治理应用到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中。本文将重点阐释第一重委托关系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如何通过财务治理优化第一重委托关系,降低第一重委托成本。

二、第一重委托问题分析

在第一部分分析的风险投资体系双重委托关系的第一重委托关系中,即在风险投资的筹资阶段,风险资本家从投资者手中筹集风险资金,投资者授权风险资本家投资,风险投资者是委托人,风险资本家是人。投资者有对风险资本家予以监督资金运作和获取投资收益的权力,同时负有为风险资本家供给资金的义务;而风险资本家有管理和控制资金运作的权力,并获取相应的酬劳,同时又负有使资金不断增值,让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义务。双方的权力与义务通过缔结融资契约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契约实现了一轮又一轮的风险投资循环过程。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公司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典型的委托关系,同样也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一)筹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在风险投资体系的第一重委托关系中,即在风险投资的筹资阶段,相对于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对自己的能力(如专业知识、管理经验等)及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更为了解。投资者希望选择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风险资本家来运作基金资产,但个人能力及职业素养属于“内部信息”,投资者不可能直接获得并掌握,这就可能出现风险资本家片面地夸大其个人能力及素养的现象。如果投资者的选择只是基于风险资本家所提供的信息,最终选择的可能只是夸夸其谈的基金管理人,逆向选择就应运而生了。

(二)筹资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在风险投资的筹资阶段,风险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的目标在表面上看来均是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但是关于佣金分成和管理费用的规定有可能使这一目标在两者之间发生偏离。风险资本管理者可能利用其专业技术优势,不顾委托人的资金安全而最大化自身利益,铤而走险。这些行为具体包括:(1)风险资本家根据个人的情况或者个人的关系,向股东们歪曲被投资企业的情况,误导投资决策。(2)在投资后,参与被投资企业管理时,内外勾结,谋取私利。(3)用风险投资资金去投机而不是投资,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以取得自身收益的短期最大化。(4)选择高风险的投资。若投资成功,与风险投资者共享收益;一旦失败,损失由风险投资者承担,而风险资本家则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风险投资的双重委托关系中,第一重委托关系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要远远高于第二重委托关系产生的道德风险。因为在第一重委托关系中,风险投资者只是负责出资,他们并不参与风险机构的日常管理,而在第二重委托关系中,风险资本家不仅要对风险企业出资,而且还作为股东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这

种“非完全委托”关系使得第一重委托同第二重委托关系之间产生了非常大的区别,因此,其财务治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第一重委托关系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探讨其收益分配权配置的问题。

三、第一重委托关系中的收益分配权配置

风险投资中财务治理是指在双重委托中,在风险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实现财权合理配置的一系列治理结构、机制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其中,财务治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财权的合理配置。具体到第一重委托关系是指如何在风险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之间对财权进行合理配置的一系列治理机构、机制和行为规范的总称。通过财权的合理配置,将有利于第一重委托关系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解决。财权是一种财务权利,是体现一定财务经济关系的一组权利束,大体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控制权、财务监督权等权利(王宗萍,张淑慧,2008)。在第一重委托关系中,各种财权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收益分配权,这对于第一重委托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收益分配权分配的原则――相机配置原则。由于风险投资不同于一般的投资,其风险高和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增强,以及风险投资者损失的可能性也高。同时,在第一重委托关系中,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以及风险投资者不参与投资机构的管理这一事实,使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强。因此,收益分配权的配置原则应该是相机配置原则,即根据风险依存状态,利益相关者拥有相机选择的权利来改变企业实际控制权的配置状态,或影响控制主体决策行为选择结果,旨在保全既得收益或未来收益的一种配置原则。

(二)收益分配权的配置。Gibbons&Kevin(1992)认为,报酬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甄别手段,在订立风险投资契约前,相对于外部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具有更为充分的了解,他们往往倾向于签订有利于自己的报酬条款。能力高的风险资本家在运作风险资本时,更能使风险资本增值,因此,他们在同风险投资者签订契约时,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报酬与经营业绩相连;而能力低的风险资本家则不敢或不愿意将自己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在收益分配权的配置时,可以适当地减少风险资本家固定的收益,相应增加风险资本家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收益。当风险资本家的投资项目收益达到一定程度时,风险资本家的收益就相应增加一定的比例。这样的收益分配权的配置将有利于解决第一重委托关系中的逆向选择。

许多学者都指出有限合伙制能够有效解决第一重委托关系中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由于政策因素以及资本市场的原因,在我国有限合伙制这种组织形式才刚刚起步,而众多的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为公司制。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有限合伙制的核心是收益分配权的合理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吸收有限合伙制这种组织形式的精华运用到公司制组织形式中,促进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从而达到降低第一重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的目的。

众所周知,在有限合伙制中,一般合伙人负有无限责任,他们投入占风险资本1%左右的自有资金。如果投资失败,一般合伙人将损失1%的自有资金,虽然其相对的比例比较小,但是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运作的基金数额比较大,所以这1%的自有资金的绝对数是很大的,其对于一般合伙人有着比较大的约束作用,有限合伙制企业正是通过利益机制的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在实践中,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使风险资本家成为不完全意义上的“一般合伙人”。

在有限合伙制公司中,利益分配不仅以货币资本为依据,更多地考虑到“贡献”与“风险”的因素,并且与经营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适合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与“知本”的运行规律。风险资本家的“资本”是其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其主要收入来源为投资业绩。但风险投资实践中,投资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且大多数有限合伙合同都有限制性利润分配手段,通常一般合伙人的利润分成要等有限合伙人收回其全部投资后才可分配,或者规定达到最低的投资收益率,一般合伙人才能得到其收益分配。这样的契约安排能够使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之间目标较好地统一起来,减少风险资本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并提高工作的努力程度,因为投资成功可以得到比管理费大得多的收入,反之投资失败其收入减少,自己的1%资产也处于风险之中。对于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吸收有限合伙公司中收益分配权的合理配置,实现对风险资本家的激励和约束,降低第一重委托的成本。

第5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从2013年所处的宏观背景来看,新一轮需求增长点尚不清晰,而在制造业部门广泛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金融部门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私人部门的自主增长动力仍然较弱,投资和消费意愿并不强烈,因而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就需要一些积极政策的干预。

货币政策方面,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对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形成了牵制,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线城市地产销售量持续升高,已接近三年来的高位。2011年四季度住宅投资同比增速出现了本轮房地产调控以来的第一次显著下滑,这将对应于2013年上半年商品房的供应水平,反映了一线城市普通商品房供应不足的压力,除非后续房地产销售出现快速下滑,否则一线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压力很难避免,在此背景下,预计2013年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非常小。

从稳定经济增速的角度来看,预计2013年的政策仍然会维持“宽财政、紧货币”的格局。预计2013年经济环比逐季平稳回升的概率较大,但由于2012年基数是呈现逐季上行的走势,因此预计2013年全年经济同比增速会稳定在7.7%~8%的水平上,不排除个别季度会有波动,但经济增长的中枢应当相对稳定。

物价方面,2013年CPI最大的上行压力来自于猪肉价格,由于二季度开始将进入猪周期的上行阶段,预计会推升食品项价格增速,但本轮猪周期下行过程中的去产能现象并不明显,同时总需求保持平稳,这些都反映了本轮猪周期的上升过程会较为温和。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速为2.8%,上半年相对平稳,下半年回升明显。

从经济环比逐季上行、通胀温和回升的判断来看,2013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中枢水平会明显上移。节奏上看,上半年可能会围绕当前水平波动,而下半年会看到收益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我们认为2013年的债券市场仍然存在结构性机会。

供需结构:低收益债券压力较大

2012年金融市场有三个重要变化: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大幅超出M2,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影子银行业务大幅增加;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转向以逆回购为主的流动性管理方式。预计这三个变化将是后续金融市场发展的又一起点,2013年仍然会看到该趋势的延续。

在过去的利率配置和形成结构中,银行起到了重要的风险屏蔽和利率决定作用,因此银行能够提供的存款利率不是竞争性的。由于信托等其他影子银行的兴起,社会资产尤其是大额资产对于收益的要求对银行的负债管理形成了很大压力。银行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它的负债利率水平升高一定会影响低等级债券利率总水平下降。但另一方面银行资产的表外化也推动了社会流动性向更高收益的资产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高收益债配置需求。

2012年银监会放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中票审批,发改委也降低城投债发行门槛,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发债加速。低等级发行人,尤其是AA-的发行人的资产质量在收益连年递减的情况下受到银行体系关注,预计未来在银行资本约束变得更加紧张的情况下,这类的债券对贷款的替换仍会加速。

从市场投融资结构变化引发的供需关系变化情况来看,2013年低收益债券受到压力相对较大,这也是国外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的主要表象。而央行逆回购为主的流动性管理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平滑资金利率的波动性,资金面平稳预期下,高收益品种受供需增长匹配的支撑,表现会相对更为稳定,债券市场将更多地体现出固定收益特性。

2013年债市利率中枢或上移

第6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投资收益是指投资报酬,在房地产企业中,在不负担税收的情况下,税前利润是反映投资收益的主要指标,在对房地产征收利润后,其实际投资收益率=实现利润×(1—税率)/投资额。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征收企业所得税使企业投资报酬降低,投资收益降低直接导致企业投资规模的收缩。政府征收企业所得税使得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降低,这样会促使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两种反应:一是收入效应,就是投资收益率下降减少房地产企业的可支配收益,这样房地产企业会为了维护以往的收益而继续增加投资;二是替代效应,就是投资收益率下降降低了投资对房地产企业的吸引力,这样房地产企业就会以消费替资。这两种反应就是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收益率的影响。

    2.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

    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率是两个相互关系的投资因素,它们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收益率高的投资风险也高,收益率低的投资风险也低。税收对投资风险的影响取决于税收制度对于企业投资亏损的处理方式,由于政府的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着一些风险损失扣除等规定,所以实际上企业所得税也承担了可能的风险损失。另外,对于投资收益征收所得税可能会通过减少收益率、侵蚀风险投资酬金来影响企业对风险项目的投资,进而影响企业将来的投资总量。我们假设房地产企业投资的资产性质用收益和风险两个参数来概括,可以将投资风险定义为一项投资的预期损失,那么房地产企业所缴纳的税额占应税所得总额的比例,等于损失时所得补偿占损失总额的比例,这是一种允许“充分损失补偿”的税制,在这种充分损失补偿制下风险投资的收益被减小,同时企业投资风险也减少。

    3.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能力的影响

    企业投资取决于自身能够支配的资金的多少,能够作为反映企业投资能力的资金主要有企业税后留利、折旧、发行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并且税收对于不同的资金有不同的影响。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也能够增加企业的投资能力。房地产企业中,企业所得税对企业项目实现利润征收,其中税法中规定的税前成本与费用的列支标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率的高低等等,这些都决定着企业的税后留利水平。这是因为企业留利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股息以后保留在企业的利润,这样我们就能明确:在企业实现利润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企业所得税会减少企业留利,相反,较少企业所得税就会增加企业留利。相应于政府的优惠政策来说,如果税前的优惠政策比较多,税基小就会利于增加企业的留利,如果税前优惠政策比较少,将会减少企业留利。进一步地,企业的股息与红利是取决于企业税后留利水平的,而股息和红利是由企业税后利润支付的,这样分析企业所得税影响到股息和红利的发放,并且影响到股东的股息和红利,征税会影响股东的收益,这样就形成一种税收对股票市场和企业筹资能力的影响。贷款本金的归还列支方式对企业取得贷款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归还贷款在税前列支将会增加企业的还款能力,企业比较容易取得贷款,更能扩大投资规模;如果归还贷款必须在税后留利中列支,则企业的归还贷款的能力将减弱,企业取得贷款就比较困难,对于投资规模的扩大不力。中国在过去采用的是税前还贷政策,这使得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呈现膨胀状态,而后又改为税后还贷政策,这样强化了对本来就膨胀的房地产市场受到一定的约束,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冲动。对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甚至整个商业市场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4.税收折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折旧有实际折旧与税收折旧之分。所谓实际折旧就是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情况二计提的折旧。所谓税收折旧就是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根据税法的规定而计提的折旧,它往往是根据特殊的经济目的而制定的。它可以作为一项投资成本又可以作为一项基金,是一种对政府企业投资施加影响的有效途径,并且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有着抑制和刺激的作用。税收折旧经常因为通货膨胀而低于实际折旧,在税收上的折旧是按照历史成本基础确定的,在通货膨胀期间,投资成本增加了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折旧费却不足,投资因此受到抑制。税收折旧对于企业的刺激作用往往是政府施加的“投资刺激”。它往往通过“加速折旧”、“初始折扣”和“税收抵免”三种方式来影响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方式,刺激投资成本的增长。

第7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论文摘要:如何更好地评价投资的市场风险并指引投资的正确方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投资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进行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的逻辑研究,分析了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投资风险分析中,现有的市场收益的风险分析和评价,通常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适当的市场预测来估算市场将来的供需缺口,并结合专家对市场情况的预测,最终确定产品销量及价格的概率分布,最后再运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来评估投资收益风险。

但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资金额大且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因此将面临更大的投资收益风险,如何更好地评价投资的市场风险并指引投资的正确方向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投资风险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进行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的逻辑研究,分析了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投资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风险是对既定目标实现的累积不利影响之和,是偏离既定目标的程度。本文所指的投资风险,是指在实现投资预期目标过程中,所有不确定事件对投资目标的累积不利影响。通常包括:项目收益风险:产出品的数量(服务量)与预测(财务与经济)价格;建设风险:建筑安装工程量、设备选型与数量、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费、人工、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及取费标准等;融资风险:资金来源、供应量与供应时间等;建设工期风险:工期延长;运营成本费用风险:投入的各种原料、材料、燃料、动力的需求量与预测价格、劳动力工资、各种管理取费标准等;政策风险:税率、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率等。

上述六种投资风险表现形式将最终体现在投资项目的寿命期内投入产出的最佳匹配,即投资财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换言之,投资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为可测算及可预测的净收益的绝对值及长期稳定和增长。

(二)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本文所指的投资,是指通过生产并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获得投资回报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通常包含决策、建设、生产和营销等四个特定产品生产阶段,它们通过时间的串连,各自发挥作用,一致为实现投资总目标而贡献各自的力量。

其中决策是最关键的阶段,直接影响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说,决策在投资目标实现过程中绝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项目投资决策时,最终选择的产品及技术是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否富有长久竞争力,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及预期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因此,投资项目风险有时间上的组合阶段风险,在空间上又有每个阶段的风险。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决策阶段的投资决策要素(投资涉及产品及规模、技术方案选择、项目选址、公用设施设计方案以及投资估算和进度等),建设阶段、生产及营销阶段中外界输入(含外包)、人、技术、资金和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其中投资决策结果诸要素对投资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投资持续发展与投资风险

投资持续发展是指投资的决策结果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从而达到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能力。因此,投资风险中能够影响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因素,是评价投资持续发展能力的重点关注方面。

促进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产品(服务)需求的稳定性和增长性。如果投资涉及的产品需求不具有稳定性,那么它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投资回报的收益时间将会比预期投资周期大大缩短。对于那些追求短平快的投资,通常固定资产投资不大,投资寿命期很短,谈不上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因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因此,在诸多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中,投资决策时涉及的产品选择将决定企业相应产品的需求稳定及长期增长。

投资涉及的产品(服务)在同类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中若能长期处于领先位置,则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和增长性才有保障。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所谓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主要由如下一些能力要素构成:核心知识技术能力;企业组织协调能力;生产运作能力;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确保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其他关键要素。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和生产的不断发展,资源利用问题和环境治理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强研究,制订各种政策和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从众多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看出,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目前已经而且将来一定会在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投资及经营决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即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支持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环境友好及资源节约是促进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重要因素。

综上,影响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及增长的直接原因通常包括产品(服务)需求的稳定性、竞争优势地位的保持、环境友好以及资源节约等。投资持续发展评价的内涵是:盈利稳定、增长潜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及案例分析

(一)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影响投资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其相互间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必须结合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才能较为真实地描述和反映出投资持续发展状况。本文提出投资持续发展评价框架,主要包括评价标准、评价专题等四部分。

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及增长是投资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投资持续发展评价的标准。评价专题包括产品(服务)的需求、核心能力和环境资源问题。如果投资涉及的产品需求不具有稳定性,那么它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投资回报的收益时间将会比预期投资周期大大缩短。因为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

(二)投资持续发展影响项目目标案例分析及评价

某厂轿车减震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是经批准建设的民品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5月开始实施,建设地点为某厂机加区汽车零部件分厂,到2002年12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已投入试生产。该项目于2003年3月通过了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的验收。

项目目标评价:

生产能力形成情况:该项目建成形成实际生产能力与批复内容比较能达纲100%生产。

产品销售情况:产品实际销售情况与批复内容比较,低于批复内容20%以上(现已停产)。

投资利润率:实际投资利润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小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投资回收期:实际投资回收期与预测值比较,大于预测值20%以上。

财务内部收益率:实际财务内部收益率与预测值比较,小于预测值20%以上。

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实际工艺、技术特点和装备水平能满足生产要求,处于国内一般水平。

综上所述,本项目按照建设内容,基本在规定的时间内、批复的概算内,顺利地完成了符合质量的建设内容,具备了年产10万支减震器的生产能力。由于近几年汽车配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单支减震器市场价格一降再降,产品成本降低空间也很小,产品已无利润可言,该产品市场占有率也随之逐年下降。为避免盲目竞争,产生不良后果,经研究决定,目前暂时停止汽车减震器产品的生产,现有减震器分装线、总装线及贮油筒缩径机、二氧化碳自动焊机、超声波清洗机等完好设备已封存。

投资持续发展评价:

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看,本项目投资目标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也非企业拟培育的核心能力。

投资决策时考虑的只是市场上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当时汽车减震器产品的高额利润,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及本产品市场竞争的特点(技术含量低,靠规模拼价格,成本优势立足),尤其是该厂的核心产品与此关联不大。

本项目投资持续发展指数较低,基于持续发展的投资项目的分析,本项目风险较大,需要认真深入地评估和论证。

与其他企业比较,本项目投资并未充分考虑对本企业而言的产品盈利增长潜力和稳定性,投资持续发展评价较差,也因此造成了本投资在决策之初就面临着较大的投资持续发展的风险,虽然本项目的建设令人满意,但决策的风险之大带来了最终市场的风险,也使本项目的投资回收遥遥无期。

结论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要想达到投资收益长期稳定并增长,在目前投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投资对行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好评价投资持续盈利风险。

本文提出了投资持续发展内涵及其评价的框架,将来可以进一步建立指标体系,采用这个评价体系,结合现代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比如熵值法等,就可以对行业投资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第8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投资也越来越表现出时代性的特点,首先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联合体,一个公司在投资时不仅仅考虑国内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投资东道国因素,即公司的投资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它也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其次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流通的环节越来越多,一个公司不仅仅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还要及时掌握上、下游公司的有关情况,即公司的投资链条性更强,公司投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与上、下游公司有着充分的协作,取决于公司是否充分了解行业内的状况;再次不同行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较之以往更高了,一个行业的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本行业,同时还会波及到其他行业,即公司的投资不只是公司自身的决策,还要充分考虑相关联行业的状况。总结来说,“内外一体,行业互动”是这个时代公司投资所要明晰的大势。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更是如此,在一个市场中,任何一个公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与其他经济实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公司在进行投资时,风险也是存在的,即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

2 上市公司投资风险有关问题研究

2.1 投资风险含义

公司投资风险是指公司在进行短期或长期投资的过程中,由于对未来情况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或由于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投入的资金不能产生预期的投资效益,导致公司盈利、偿债能力下降,现金净流量减少,甚至出现亏损的可能后果。上市公司因其有着较大规模,一旦投资决策失误,公司遭受的投资风险是较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此,上司公司在投资前做好投资风险防范是存在重要意义的。

公司投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风险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客观性、主观性;(2)投资风险是存在一定条件下的;(3)风险的大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风险有可能给投资人带来超出其预期的收益,也有可能带来超出其预期的损失;(5)风险往往针对特定主体:项目、公司、投资人;(6)风险是指“预期”投资报酬率的不确定性,而非实际的收益率。

2.2 投资风险的特征

2.2.1 投资风险具有高风险、高收益不可逆的特征

从投资风险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投资对象一般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或者其他性质的公司,由于新兴产业具有极高的市场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又由于投资风险过程中所涉及环节的诸多方面都面临信息的不对称、不确定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干扰,而使得投资风险一旦参与新兴产业风险公司的运作,就同样伴随有高风险性,但同时,投资风险的高风险和高收益性的特点又是伴随着它的投入不可逆性的特征相应出现的,投资风险一旦开始,无论收益或损失,都是不可逆向运作的投资行为。

2.2.2 投资风险具有买方金融的特征

投资风险的典型特征是通过筹集以权益资本的形式存在的风险资本金以购买风险公司的股权以形成长期股权投资,或者是购买对方公司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工具,最终再通过对风险公司股权,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出让获得资产或股权买卖的差价,获取成功投资风险后的利润或减小失败投资风险的损失。

2.2.3 投资风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循环投资机制的特征

投资风险不是单次的资本投资,从长期来看,投资风险的成长和发展,依靠投资风险在单次循环后进入不断渐次递进的循环投资,是一种投资回报再投资的循环,它的目的是实现投风险的一整套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再发现价值增值的目标,是一个不可逆向运动的渐次递进的循环投资机制。

2.3 投资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由于公司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投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较小,可忽略它们的存在;但如果风险面临的不确定性或风险较大,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到公司投资决策方案,那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分析投资风险的成因,并及时提供防范与控制的措施,做好风险退出的准备。如果不能及时防范与控制风险,其损失对于公司来说将是巨大而长远的,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公司投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提供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2.3.1 外部原因分析

该类风险的特点是源自于公司外部是一个公司不可控制但可适当规避的风险。在国内主要表现:一是,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二是,竞争对手或供应商的行为;三是,各种性质投资服务机构的行为;四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五是,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六是,消费者需求及其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化;七是,行业及地域的特定风险;八是,对经营产品的依赖性的风险;九是,与衍生品和表外交易有关的风险;十是,对环境责任的风险。在投资东道国往往还会遭受政治风险,上市公司在投资东道国遭遇政治风险由来已久,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也正遭遇到越来越多的东道国的政治风险。中国上市公司在海外投资多次因遭遇政治风险而失败。

2.3.2 内部原因分析

该种风险来源于公司自身的经营及管理能力的不足,它主要由公司自身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安全制度健全程度、公司管理层的领导力水平等造成。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投资准备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好项目的投资方向选择;没有选择好项目的运作方式;没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量化分析,并形成详细的论证报告及分析报告。二是,盲目选择项目:盲目投资项目;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追求“热门”产业或行业;对项目仅侧重于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对经济可行性的论证不够重视。三是,投资项目实施不到位:没有做好投资的过程管理;没有做好投资的后期管理;没有规避和防范投资陷阱、政策风险和合作伙伴分离风险等投资风险;投资团队自身的问题品质、问题行为和相关能力及职业道德的缺失;没有遵守投资的各种游戏规则等。

3 投资风险识别及防范

3.1 投资风险识别

投资风险的识别是投资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是风险管理人员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全面、客观、持续地发现公司在投资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的一项复杂的活动。只有正确客观、全面地识别公司的投资风险,才能进行风险的防范和做好相应投资风险的控制,由于投资活动的动态性及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的识别是一个连续、长期、全面的过程,风险的识别需要持续地进行,适应投资活动的变动,为公司防范和应对风险提供客观实时的依据和方向。

投资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程序框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技术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和专家论证法等。投资项目的类别和投资项目的阶段都对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识别公司的投资风险,公司应该首先获得完善的风险管理资料,然后合理选择风险识别的方法来将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转变为可理解的风险描述。

3.2 风险防范原则

一是,决策优先原则;二是,财务安全第一原则;三是,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原则;四是,防微杜渐原则;五是,快速反应原则;六是,以内为主、外部为辅原则;七是,内外协同原则;八是,群策群力原则。

3.3 风险防范措施

3.3.1 建立健全公司投资风险的防范机制

为减少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提高公司应对投资风险的能力,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一套投资风险的防范机制,其内容应当包括风险的预测、风险的识别、风险的控制及风险的评估和反馈。同时公司要成立风险管控小组,并配备相应的风险管理人员,从而使风险防范机制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3.3.2 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要在公司内部形成财务风险管理的氛围,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为数据依据,进行偿债能力、投资能力、资产运行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其中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分析,体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通过长期负债与总资产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体现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和发展前景,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主要是通过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指标和总资产周转情况指标,来分析公司的各项资产的运用能力,盈利能力分析通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数值变化,了解一定时期内公司的经营业绩。

3.3.3 控制投资的不确定因素,使投资收益水平相对稳定

就单个投资项目而言,投资风险越大的项目投资收益水平越高,投资风险小的项目投资收益水平越低。对于不偏好风险的投资公司而言,他们会显得不敢冒险,他们往往会选择保守的投资策略,虽然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但也推动了获得高额收益的可能,这种规避风险的方法,只能称之为消极防御的方法。对于偏好风险的投资公司,他们会激流勇进,往往会选择积极的投资策略,积极创造更大的获利可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不能只是躲避风险,而是迎着风险,控制风险,以致消除风险。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要广泛收集各种有益信息,准确判断投资风险程度,发生风险的原因和方向,寻找控制风险的各种有效措施,使投资中不确定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按照严格的科学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正确性,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3.3.4 合理选择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

就多个投资而言,要控制风险,就必须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也就是说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放在一个项目上,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把投资投放在各个不同项目上,其中有的风险大,有的风险小,相互可以抵补,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当然这也带来一个投资分散而使投资失去获得最大投资收益的可能性。为了使多元化投资总体效果最佳,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为提高投资收益水平,弱化投资风险,而将各种性质不同的投资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一是,互相独立的投资项目组合。尽管独立投资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但一个投资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与一个投资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组合,当投资风险高的项目遇到损失时,必然会得到风险较低项目的收益补偿,总投资风险相对下降。二是,互斥投资组合。由于两者的互斥关系,一个投资项目的投放必然导致另一个投资项目的获利水平下降,使总投资风险增加,这种组合应当避免。三是,互补投资组合。总风险不仅由各个互补投资项目的风险所决定,而且也决定两者的互补关系,从而使总风险下降。所以,在投资中应尽可能分析各单项投资所需的互补性,降低投资风险。

3.3.5 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减轻公司投资责任。

投资风险与筹资关系密切,投资风险可通过合理的筹资形式分散。筹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益性筹资,另一种是债务性筹资。前者投资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投资失败与公司关系不大;后者投资风险几乎由投资公司自身承担,债权人并不承担责任。根据两种筹资形式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应选择权益性筹资形式,以减少还本付息压力;投资风险相对较少的项目,应多采用债务性筹资形式,以便相对降低筹资成本,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3.3.6 加强市场预测,降低资金退出风险

一是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体制,在对公司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同时,注意公司其他相关信息的披露,结合市场经济中的相关政策信息等,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二是要联系公司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等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国家宏观政策,国际国内政治气候所处行业的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因素,真实反映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三是根据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即在回收资本时套取高额利润,而并不是参与公司的分红。因此,要在合适的阶段选择有利的资金退出方式,从而降低资金的退出风险,达到风险投资获得高利润的目的。

3.3.7 合理规避投资东道国的政治风险

一是,加强对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的评估,完善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二是,采取灵活的国际投资策略,构建风险控制的坚实基础;三是,实行公司本土化策略,减少与东道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第9篇: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范文

【关键词】美国 德国 投资策略 风险控制

一、引言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是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众多研究资料表明,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完善一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企业年金保值增值问题愈发突出。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投资策略及投资风险控制方面都在逐步的探索中。纵观世界上企业年金投资的监管政策,根据监管机构对养老金投资资产的组合类别和投资比例的限制程度,可以分为谨慎人和数量限制型两种监管模式。投资监管模式的不同会影响一个国家养老金的风险收益模式,而且会对养老金的投资风险控制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就这两种监管模式分别选择了典型国家美国和德国,就其企业年金的投资风险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二、美国企业年金投资风险控制

(一)投资情况概述

美国是最早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国家之一,采用的是谨慎人原则的监管模式。它对养老基金的资产配置(如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没有数量的限制,投资组合是多元化的,投资范围也比较广泛。但要求投资管理人为养老基金构造一个最有利于分散和规避风险的资产组合。美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还是比较高的。截至2006年6月,美国最大的公共雇员养老基金――Calpers的权益类投资总额为138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65.4%, 04-06三年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3.89%,从2008年各个国家企业年金投资收益情况来看,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仅次于爱尔兰和澳大利亚。但是总体收益还是比较乐观的,一份长期投资收益(1990-至今)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股票的年实际收益为5.2%,债券的年实际收益为1.9%。

(二)投资风险控制

美国企业年金投资中的风险控制机制相对比较成熟。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措施是:

(1)通过分散投资组合理论来化解风险。有研究表明,一个资产组合中如果包含了20-25种证券,其总的非系统风险就可以降低95%。企业年金要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必须进行分散投资。美国属于谨慎人原则,对投资的数量限制不多,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是分散的。

(2)通过建立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为企业年金的受益人设置一道安全屏障。这也是一种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实质上是对企业年金进行风险转移。美国的养老金受益担保公司主要是对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进行担保。该公司受美工劳工部、商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管理,由劳工部部长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在相当程度上维护了美国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的长期稳定的运行。

三、德国企业年金投资风险控制

(一)投资情况概述

德国1974年建立了企业年金,比美国晚了将近一个世纪。目前,德国的企业年金属于数量限制型的监管模式,对企业年金投资的资产类别、投资比例等进行直接的数量限制。但是它的规则这些年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监管者在分散投资的原则下规定了投资范围和每种资产的最高投资比例。对风险较高的资产如股票、对冲基金和高收益资产的投资比例最高限定在35%。德国偏重于低风险性的资产配置,在低风险性资产配置中,全球范围内,德国企业年金的贷款占比最高为33%。由于多种层的安全规定,和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企业年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但是以2008年为例,德国的投资收益仍远远低于美国。

(二)投资风险控制

首先,德国也比较重视运用分散投资组合理论来化解风险。虽然德国实行的是数量限制型的监管模式,但是它的规则这些年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监管者在分散投资的原则下规定了投资范围和每种资产的最高投资比例。所以能够有效地控制非系统风险。其次,德国风险控制的方式主要是借用保险行业的方式,如风险评分和压力测试。评分方法提供了一套较为客观、稳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可把评分系统的滥用降到最低程度,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年金的投资风险。压力测试通常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其他风险等,通过压力测试,能够帮助人们充分了解企业年金基金的风险状况和风险抵御能力。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的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模式采用的是数量限制型,这种监管模式对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有严格的规定。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从中得到的启示为:

1.对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管模式进行改革。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模式采用的是谨慎人原则,德国虽然是数量限制型,但是近年来对投资数量的限制不多。从两国的投资收益来看,美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要远远高于德国;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美国因为谨慎人的监管模式更容易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分散投资,更有利于分散风险,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2.我国可以为企业年金的受益人建立第三方担保,为其设置一道安全屏障,对企业年金的投资风险进行转移。建立定期的风险评估制度,企业年金面临的风险种类以及发生的频率、程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不断对风险进行预测,根据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调整。

3.明确禁止某些风险极大的投资行为,直接进行风险回避。例如,规定企业年金基金不得用于信用交易,不得用于向他人贷款或提供担保。投资管理人不得从事使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等。

参考文献

[1]杨波.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J].中国社会保障,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