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志愿精神范文

志愿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志愿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志愿精神

第1篇:志愿精神范文

一、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文化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

毋庸置疑,无论在东方抑或西方,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均是建立在其社会主流文化基础上的。虽然在传统文化方面,东西方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互助扬善、团结共进等具有共性的文化因素均可视为志愿服务精神得以树立并广泛推广的基础所在。

(一)西方志愿服务精神的文化基础是基督教博爱精神。

在基督教兴起之前,西方社会已经有了较为成型的慈善观念。自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哲学家西塞罗以降,“公益”导向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思想体系。由此以来,“公益大于私利”的观念逐渐在西方社会树立,并开始推动慈善事业的逐步发展与壮大。

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活动更多地发端于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这种博爱精神将亲属、朋友之外的对象纳入到爱的施以对象之中,(人们)将这种普遍的爱作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和评价……因此,人们倾向于自觉地实践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在“爱人入己”、“向众行善”等教义的影响下,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成了志愿者帮助他人,施行志愿服务的核心动力,宗教文化成了推动志愿精神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东方志愿服务精神的文化基础是仁者爱人、兼爱非攻。

西方国家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是以基督教博爱精神为基础的。相较而言,东方国家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组织和教义精神扮演类似角色。但是在东方国家,尤其是以中华文化圈中的国家,则多从自身所拥有的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儒家与墨家的文化传统中萃取出“仁爱、互助、兼爱”等思想内核,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了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精神。

儒家文化是中国、日本、新加坡与韩国等亚洲中华文化圈国家所秉承的正统文化。应该说,自孔子提出“仁爱”思想以来,后代的孟子、韩愈等儒学家在其基础上所提出的“恻隐”和“博爱”等思想一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圈的核心思想内核。在此基础上,先秦以来墨家所主张的“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兼爱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的“仁爱”精神,将其上升到了“兼爱”的高度,“义之所然”、“爱人如己”等墨家思想同样被深刻沁入了中华文化的灵魂深处。因此,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此基础上将国民自古以来所奉为圭臬的“仁爱、博爱、兼爱”等思想加以进一步解读和宣扬,自然奠定了志愿服务精神的基调所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了志愿服务精神在本国的广泛传播。

二、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组织基础:社会组织的支援

各类社会组织是志愿服务得以展开和志愿精神得以培育的重要载体。在西方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因此民间社团与社区的形成多呈现出水到渠成的自然状况,各种社团、协会和俱乐部成了社会成员解决现实问题、协调邻里关系的重要平台。当然,这种基于较高的个体独立性所形成的社会发展状况并不符合日本和新加坡等东方国家的现实发展境况。因此,以上述两个国家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发展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形式,通过设立具有中心地位的半官方性质的社会组织(如日本的志愿服务中心,新加坡的人民协会等)引领和协调各小型志愿服务组织。虽然志愿服务组织的具体组织形式在东西方各有不同,但是就现实效果来看,各种民间协会与社会组织为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效用保障:政府政策的引导

在考察了东西方各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在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所出台的政策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外在支撑与导引作用。具体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各类政策、规章、法规乃至法律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一定的激励,如依据美国联邦税法的规定,符合政府认定标准的境内的非营利组织可以获得所得税、财产税等多种符合税赋的全额减免政策优惠。同样的税收优惠亦出现在东方的日本,经由日本政府所确认的公益法人和特定的非营利组织,也可以享受额度不同的税收减免优惠待遇。除税收减免这一面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优惠政策之外,各国政府同样有针对个人志愿者的激励制度。如美国政府规定,参加“为美国服务”、“全国民事社区服务队”等组织的志愿者,在完成规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后,可以获得津贴、奖学金和选择联邦职业时免试的优惠待遇;新加坡对于志愿服务的政策优惠显得更贴近生活,其政府规定:“作出杰出贡献的志愿者在社会福利、就学、就职以及职业升迁等方面均有倾向性政策……在其所选择的服务区内享有免费停车位,并拥有子女选择就学学校的优先选择权。”由此可见,政府完善的政策体系是确保志愿服务精神得以良好发展的有效保障。这种中国特有的动物历经神龙大侠资格的各种考验,树立了大侠风范,争取了维护和平的历史重任,加上3D立体情境的搭配,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因此,在以后的设计活动中,应该主动争取融合中国独有的传统信仰和文化,创作一种广受世界认可的艺术文化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动画影视设计在美国高深特技和日本动感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若想开辟中国独有的视觉情境效果,则必须着力开发适合我国观众口味和世界认可的传统要素;满足现代综合技术设定的标准要求,投入一定的经济设备资源,保证必要场景设置的素材标准,争取创造先进的中国动画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程璐.淋漓尽致的中国风——浅析《功夫熊猫》的视觉艺术[J].电影文学,2008,25(24).

第2篇:志愿精神范文

这些重大事件都让人们感受到了志愿者精神的普及,人们开始把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的努力视为社会走向前进的重要力量。这既是雷锋精神的延续,也是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它既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展现,也有当下社会新型关系中价值重构的意义。

所谓“志愿者精神”,其实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一种公共服务的意识,一种对于社会和他人的奉献精神。我们经常议论的市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市场中活动的人通过法律和契约建立起来的共同体,它是界定人与人的关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它基于市场社会的法律和契约精神,有效保障市场的基本秩序,使社会有效地运作和发展。但是,社会仅仅靠基于法律和契约建立起来的关系,仍然不足以使得它良好运转,法律和契约只能让人们被动地遵守,其目的是让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损害社会和其他人的利益,这只是社会的最基本底线。仅仅通过法律调节,既不能穷尽人类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让社会中的人们感到足够温暖和和谐,所以,社会仍然需要美德和良知所构筑的更高价值标准。

良知和道德的意义在于,能够让人们获得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理想的精神,并培养起对他人的深沉关爱。今天,志愿者精神正是这种良知和道德的集中体现。在当下语境中,志愿者精神中的两方面内容,值得加以特别注意。

一是它是融入本地的社区和生活之中的精神。志愿者服务往往体现在邻里之间,体现在生活环境之中。志愿者是社区的黏合剂,是社区生活活跃的助推剂。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人们除了在工作中之外就生活在社区之中,社区里的人和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社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中有一些事情是政府职能难以覆盖和难以涉及的,也有一些是需要人们相互协调和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这些都难以简单地从法律和契约中进行厘定。因此,志愿者帮助他人、关爱他人,往往能在社区生活中得到常态体现。这些也会导向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的寻求,由此来超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难以避免的竞争激烈,完成竞争力不足所导致的幸福感低迷和认同感低迷。

第3篇:志愿精神范文

摘要: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和基石, 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以及调动志愿者主动性都需要志愿精神的支撑。本文以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志工为研究对象,从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等方面分析慈济培育和传承志愿精神的做法。反思大陆地区在开展志愿服务、倡导志愿精神方面亟待完善的方向,提出重视传统道德文化、发挥社会工作者功能、社工带动志工的观点。

关键词 :志愿精神;志愿者(志工);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1]。志愿服务的持续深入开展以及调动志愿者积极主动性都需要作为内在动力的志愿精神的支撑,志愿精神都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于志愿精神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涉及志愿精神与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强调从传统慈善观念、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中挖掘适应现代志愿精神培育的宝贵资源[2];二是侧重志愿精神的本土化发展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通过比照国外经验提出挖掘本土文化中已有的可与志愿精神对接的资源[3];三是从政府作为、规章制度建设、教育培训以及激励机制几个角度关注培育志愿精神的经验做法[1] [4] [5] [6]。相关研究选取多元视角对志愿精神进行讨论,却并不全面。一是仅从传统文化或制度建设,抑或教育培训等某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二是偏好以西方国家在志愿服务中的经验做法为标杆作比较研究。为了倡导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开展,我们选择在台湾志愿服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慈济志工进行深入观察和访谈,分析讨论其培育和传承志愿精神的做法,反思大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开展,传递志愿精神的建议。

一、大陆地区志愿服务现存问题

从1987年广州市诞生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志愿服务”从破土而出的萌芽发展到现在已近三十个年头,但与发达国家践行百年的志愿服务相比,我国的志愿服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2001年,我国志愿服务计量课题组曾开展第一次大规模志愿活动调查,对全国六省市——北京、上海、新疆、四川、黑龙江和广东的志愿服务状况进行调查[7]。此后关于志愿服务状况的大规模调研便少有,更多的是针对某个省市的志愿服务调查活动。结合此类调查研究结果和实践观察,我们将志愿服务的参与现状归纳为:短期参与的多,长期参与的少;大型活动参与的多,日常服务参与的少;青年学生参与的多,其他群体参与的少;登记参与的人多,实际参与的人少。

以福建厦门为例,厦门市社会科学院2012年“推动厦门市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化发展的研究”重点项目就厦门市志愿服务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厦门市的志愿服务存在着自组织能力不足,缺乏培训、激励及评估机制,缺乏统一管理监督,资金瓶颈等问题[8]。在针对其他省市的志愿服务调查研究中,此类问题也存在。我们认为除缺乏志愿服务立法,缺乏统一管理监督,缺乏系统的志愿服务培训,缺乏有效的激励评估机制之外,在志愿活动中只关注服务任务的完成而忽视挖掘志愿服务背后的意义,忽视引导志愿者从中思考和反思志愿精神,也是影响志愿服务未能长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而台湾志愿服务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志愿者(志工)队伍不断壮大得益于民间慈善机构的发展。1966年发起成立的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下文简称“慈济”),发展至今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公益慈善机构。志愿服务涵盖医疗、教育、人文、环保等四大志业八项重点工作[9]。在接触慈济志工,参与观察慈济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慈济培育和传承志愿精神的用心和坚持。因此,本文选择分析慈济在培育志愿精神方面的做法,为推动大陆地区志愿服务长效开展,传递志愿精神提出建议。

二、慈济志愿精神的讨论

本文主要从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组织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分析慈济培养、启发志工内化志愿精神的做法。

1.无形的规章

一般地,组织通常都会设定一系列的明文规章来阐明目标、架构、权利义务关系。规章可以发挥对成员的约束作用。在慈济,约束志工行为却是慈济创始人证严上人所说的“以戒为制度,以爱为管理”的无形规章。“戒”指的是自我要求,“爱”指的是彼此的互爱关怀。这传递出台湾慈济管理志工、培育志愿精神的一个重要理念,志愿精神不仅包括利他助人,还在于自我约束及互信互爱,事实上已扩大志愿精神的概念范围。一方面,规章让志工了解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别人,又顾及服务对象的尊严,将这种无形规章体现于具体服务,并内化于心。另一方面,从慈济的规章可以看出,慈济已将志愿精神内涵加以延展,不仅强调助人,也看重志工的内省,并通过内省改变行为方式。

2.特殊的培训

开展培训一直是组织建设,实现组织目标,传递组织文化、理念的重要手段。在大陆,志愿公益组织也会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为志愿者讲解机构理念以及服务须知或技能训练。志愿者在这类单向教学式的培训中只是作为纯粹的信息接收者,通过“听”可以记忆志愿精神的理念却不能内化为价值观。慈济的培训并不局限于单向教学式授课,而更看重志工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养成,强调价值观的获得是需要志工亲身经历和反思体会的。在访谈中,几乎所有受访志工都提到选择志愿服务就意味着选择付出和奉献,但却能从中收获欢喜心和感恩,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助人,也懂得爱人,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教育不仅贯穿在志愿服务的始终,也成为慈济四大志业之一。慈济对于教育的重视表明志愿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要从小培养。这样的培训教育才能真正深刻地影响一个人,才能让志愿精神传递让志愿服务普及和持续开展。

3.公信力

公信力是公众的信任度。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自愿和信任基础上的事业,慈善事业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能否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10]。借助慈善事业中公信力的概念,我们认为,在志愿者中建立公信力对培育志愿精神同样重要。慈济在服务项目以及费用支出上做到公开透明,其网站上均列出各年度服务成果,详细说明各类服务方案,实施内容、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实物捐款明细。慈济将募款服务进行公开透明的运作,在社会中建立起公信力,也赢得了志工的充分信任。志工的信任感一旦形成势必推动志工积极主动参与到服务中,在一个值得信任的组织中“欢喜做”,志工找到了归属感,志愿精神也逐步养成。

4.礼仪和仪式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认为“礼仪是一些行为的方式,它仅在集合的群体中存在,其功能是去建立、维持和改变群体中的心灵状态”[11]。涂尔干提到的礼仪是针对宗教信仰中的礼仪仪式,虽然本文讨论的志愿精神还未上升到信仰层面,但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将影响志愿者的心灵状态。这种改变通过何种渠道实现?礼仪仪式的作用不可小觑。

参与观察慈济冬令物资发放,发现志工发放物资时都会统一90度弯身递送物品并合十掌向贫弱者表示感恩和祝福。志工表示志愿服务也要顾及人的尊严,即使是一时需要帮助,但每个人的生活都含有他人的付出需要感恩。因此不管是90度鞠躬还是合十掌道感恩和祝福,这些仪式和礼仪已不仅仅代表一个动作或一句话,而是存在于慈济这个集体中,用来塑造每个成员的心灵,间接地引导志工在助人中要尊重、关爱、感恩,志愿精神也就自然而然形成并深深影响着志工。

三、实现志愿服务目标,传承志愿精神的建议

慈济在规章目标、教育培训、公信力、礼仪仪式四个方面的做法为培育传承志愿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慈济在志愿者运作模式和理念目标上未必与大陆本土公益机构一致,但在志愿服务中强调传统道德文化及志工反思,鼓励志工在志愿服务中“欢喜做、甘愿受”,内化志愿精神的做法也为本文提供几点反思:

1.重视和重拾传统道德文化

复旦大学的于海教授曾区分了中国传统道德与志愿精神,认为前者是在传统伦理社会中形成的具体人伦道德及其引申,它们都指向熟人社会;而志愿精神主要是对与己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他人的贡献,源于宗教的慈善传统,是普世主义和抽象的博爱原则,这正是中国的特殊主义道德传统所缺乏的[2]。与现代志愿精神同道德传统抽离的观点不同,慈济所倡导的现代志愿精神正是注入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观念。从传统文化、道德观中挖掘适合培育志愿精神的内容和资源,连接志愿服务、志愿精神以及传统道德文化引导志工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对价值观的重新选择,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志愿精神内化于心生根滋长。就大陆地区志愿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而言,我们需要打破志愿精神与传统道德文化的界限,重视和重拾传统道德文化,从传统道德文化中挖掘适宜培育志愿精神的元素,在开展志愿服务中促其融合发展。

2.社工带动志工

顾名思义,参加志愿服务的人,称为“志愿者”(志工);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人,称为“社工”。在完善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由社工带志工,发挥社工功能,为培养、传递志愿精神发挥作用。对于志愿者来说,可能参加过无数次的志愿服务但不见得能真正从志愿服务中反思和认识志愿精神,志愿者并非反思能力差而是缺少能够带领志愿者进行反思和感悟的机会和引导者,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作用。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协助志愿者进行方案规划和服务训练,更能通过服务评估引导志愿者对自身和服务成果进行反思。志愿者和社工的结合有助于志愿者认识自身在志愿服务中的体验和价值,从而扩大对志愿精神的认识将其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安国启.志愿行动在中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陈霞.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6):6-8.

[4]张燕红.志愿精神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方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95-96.

[5]汪小琳.非政府组织中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行政管理系,2010.

[6]邓文英.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D].中南大学:思想政治系,2010.

[7]丁元竹.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志愿服务论坛,2001(1).

[8]巨东红.我国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52-57.

[9]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慈济简介电子书.tzuchi.org.tw.

[10]孟天运.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公信力是关键[J].学习与实践,2006(7):112-116.

第4篇:志愿精神范文

志愿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无私奉献是志愿工作的精髓。古人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看作是孕育志愿精神的土壤。人们歌颂“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思想,这是志愿精神在中华大地的萌芽。而今,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志愿者行动被赋予时代内涵,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志愿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公众确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多地担当社会公益责任。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公益责任不是通过外在力量强制赋予公众个体的,而是公众个体在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认同基础上自觉承担的。所以,虽然志愿者在中国还是个年轻的称谓,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志愿服务领域很快赢得了国人的钦佩和赞许,志愿者队伍自身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94年中国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志愿服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从非典疫情到西南雪灾,从汶川地震到玉树灾区,人们记住了志愿者在抢险一线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感人画面;从身边社区到边远山区,从环保义工到北京奥运,人们看到了志愿者出现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动人情怀。将社会培养出来的才能回报社会,为更多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志愿精神促进了传统社会公正、公平等理念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示了公民主体的强大力量,也使社会制度的设计走向公正合理,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公平对待,并有力地强化和提升了公众个体道德的自律性与主动性。

志愿精神是上海的一张名片。城市的发展除了物质水平的提高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提升。沿着解放以来上海发展的轨迹来看,志愿精神已经成为这座日益现代化的、正阔步迈向国际大都市的百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精神财富。1997年,上海成立了志愿者协会,至今全市有各种志愿者服务队伍700多个,志愿者总人数已逾101万。志愿者们为倡导爱心文明、提升职业素养、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安全、改善城市环境和培育温馨社区而热心忙碌。大到上海所有的大型体育赛事、重要国际会议,小到义务护绿、交通路口执勤,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一年一度的“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活动成为上海志愿慈善的一个品牌。在越来越面向世界的今天,志愿者们用微笑、热情和互助友爱,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上海,一个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上海。

第5篇:志愿精神范文

一、校园“志愿文化”与“三乐”精神的内涵

校园“志愿文化”的物质层面有学校专门建设的校园志愿文化宣传长廊,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设有专门的志愿文化建设专栏。在制度层面有学校的各类行为规范体系、政策条例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学校还制定了《志愿者行动纲要》,在《纲要》中明确志愿行动的内涵与特点。学校的志愿者行动是以儒家文化中仁爱思想为指导的,力图全面落实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自主实践德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化背景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有益探索。

志愿者行动主要服务社会,孕育爱心,提升公民道德修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加快学校精神文化的积淀,促进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在学校精神层面,学校把志愿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让志愿文化成为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校风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集体舆论等。

学校“三乐”精神是指以儒家文化为学校文化底色的“乐己、乐人、乐天下”的校训。“乐己”,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人”,就是要关注他人的幸福快乐,让自我存在有利于他人乃至把助人作为快乐之本。“乐天下”则是更高的境界,承继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的民族传统。

二、校园“志愿文化”与“三乐”精神的联系

“三乐”精神是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而提倡的一种高境界的人生发展目标。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包含了志愿文化,那就是仁爱。在传统文化中,有“兼相爱”、“爱无差”、助人为乐、推己及人等一系列孕育着“志愿服务”的理念,并一直为世人所倡导。所以,学校的校训“乐己、乐人、乐天下”是与“志愿文化”有深层的密切的联系的。

另外,“三乐”精神为志愿文化建设再次确立了价值导向。践行“三乐”校训精神,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校园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培育和借助强大的力量做支撑。“三乐”精神更是对志愿文化中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浓缩概括,让志愿文化的建设,志愿行动的有效实施,有了持续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志愿文化建设丰富了实践“三乐”校训的内容。志愿文化建设是“三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极强的渗透力、融合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三乐”校园建设的发展内容。建设志愿文化不仅是“三乐”校园建设的应有之义,还是促进“三乐”校园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践行“三乐”校训是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作用于志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是志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创建志愿文化,践行‘三乐’精神”的有效途径

创建志愿文化的重点是开展志愿行动,在引导全体师生服务社会,孕育爱心,提升道德修养的同时,通过志愿服务“学分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自觉积累学分,主动发扬“三乐”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在志愿服务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学校构建了三个层面的志愿行动,组建了多支志愿队伍,常态服务,纵横联动,深层发展。

1.志愿服务岗——立足班级,服务同学。

志愿服务贵在脚踏实地,从身边事做起,从志愿服务身边的同伴、同学做起。这样的志愿服务才会有坚实的根基,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每个学生在中队志愿服务岗的公开招募活动中,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长,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志愿服务岗。

2.志愿中队活动——立足校园,服务学校。

每一个班级的班主任都是志愿服务课程的开发者。根据在校园中的观察,凡是需要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都会很快变成班级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主题。学校各班级纷纷开展了生态校园志愿宣传,如爱心奉献、大手牵小手等活动。

3.志愿大队活动——立足社区,服务社会。

(1)蝴蝶观测志愿服务。这是源于德国的“蝴蝶监测与环境评价”项目,学生对这个充满趣味的国际环保项目非常感兴趣,纷纷加入到学校蝴蝶监测志愿者队伍中,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2)图书管理志愿服务。志愿者走进社区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将图书编号、分类、整理,进行借阅记载;负责记录同学们的借阅情况,推荐好书等。

(3)爱绿护绿志愿服务。志愿者在社区的花池内栽培花草,并进行养护管理;为社区的各种植物制作标牌,让树木有了“身份证”。

(4)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积极宣传节能环保理念,倡导节水、节电、节能,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物资循环利用、维护校园环境等活动。

(5)助老爱幼志愿服务。学校以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指导,积极开展志愿者走进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帮助、情感陪护等“助老爱幼”志愿服务。

第6篇:志愿精神范文

关键词 扬州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文艺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的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在努力消除文化生活的城乡差别、提升文化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功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及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以扬州文化志愿服务为例,探寻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建设之路。

1 扬州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松散,制度不完善。扬州地区文化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表彰制度、奖励制度和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项目管理机制等制度不完善,未能为推动文化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这就导致文化志愿服务行为呈现临时性、短期性,而短期的志愿行动或临时组织的大规模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所产生的效应短暂,难以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法成为常态的公共文化服务。

(2)公共文化志愿队伍组成单一,结构不合理。素质高、专业性强的志愿者队伍是发展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条件。据调查目前扬州地区文化志愿者大多是退休的“灰发一族”、大学生、机关工作人员。“灰发一族”他们虽然大多拥有文化艺术特长,又有从事文化服务的热情,但是,由于年龄整体偏大、精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不能满足和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文化技能还有待完善,机关工作人员文化志愿者要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把社会各界各类文化艺术人才充分地吸收进全市文化志愿者队伍中来,成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3)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经费缺乏,保障不到位。和其他志愿服务一样,经费短缺是制约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现阶段,扬州文化志愿服务组织一般都由文化部门发起设立,依托文化部门建立服务组织网络,但由于文化部门自身的公共经费有限,文化志愿服务在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开展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无米之炊”的现象相当普遍,文化志愿者往往既要出力又要出钱。这就需要固定的经费渠道作为保障。

(4)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宣传不足,影响不广泛。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十分鼓励和积极支持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媒体也进行了一定宣传。但是限于活动的频次、范围、影响等因素,整体文化志愿活动的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大、社会影响力仍显不足。社会各界对对文化志愿者的作用缺乏认识,关注不多,认为文化志愿者所做的努力是杯水车薪,于社会无大益处,甚至不同程度地出现不配合、抵触的心态和行为。

2 规范提升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水平的路径选择

(1)教育引领,强化文化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参与热情。文化志愿者能否积极、持续参加文化志愿服务,需要有很强的奉献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志愿服的公益宣传力度,利用社会舆论,促进政府、企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全面认识,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动中。文化志愿者的队伍的发展壮大,需要文化志愿者的热情参与,而政府的倡导、社会的支持、群众的欢迎则是激发文化志愿者参与热情的重要力量来源。文化志愿者的参与要重在引导,不能使用指令性的行为,要激起参与者的心理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所学和所用是自身的价值所在,重在培养志愿者和参与活动的心理契约,增强文化志愿者的责任认知,而这种责任认知有利于文化志愿者的参与热情的激起。

(2)构建网络,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文化志愿者招募制度,对被招募者进行注册,建立文化志愿者档案,详细记录志愿者的自然情况、艺术特长、服务类别、服务时间等。在全市设立了乡镇级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全市招募文化志愿者,形成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加强文化志愿者网络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文化志愿者网络,建立数据库,成立文化志愿者网络管理中心,把有专业特长的文化志愿者的个人资料加以数据库管理,纳入文化志愿者中心,实现文化志愿者网络化管理。

(3)打造品牌,丰富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范围。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服务项目、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上推陈出新,在探索创新中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社会影响。依托“新闻女生帮忙基金”“关注送爱心”“今日生活送福”“扬州好人”等平台,积极打造活动载体,以专项行动、特色项目为带动,继续打响文化志愿公益品牌,努力在提升服务质量、层次、规模上求突破、见实效。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惠民行动,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挖掘民间民俗文化特色品牌,在城市社区,扎实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创作了来源于现实生活、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提供适合不同群体口味的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强化保障,构建文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索面向社会筹措经费的途径,建立完善的文化志愿服务经费的筹措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在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时,为文化志愿者提供必要的餐饮、保险、经费补贴和统一的志愿服务证件、标识、服装等。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志愿者培训活动,应根据本地文化建设实际,提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计划,编写统一的文化志愿者培训教材,做好与文化志愿者服务相关的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按照“财政拔一点,服务单位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经费筹集方法,确保文化志愿活动的正常开展。鼓励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热心人士的捐助,通过活动冠名、产品支持、广告平台等途径,争取企业赞助,确保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郑小九.志愿者文化与“人文北京”建设.数据,2009.3.

第7篇:志愿精神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问题反思

本次调查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六所高校大学生为对象,涉及部署和省属等不同类高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实际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95.25%。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获取第一手的数据,把握一种现象,为分析问题提供实证依据。本调查数据用SPSS Statistics V19.0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晚,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从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中暴露的“帮倒忙”和“次生灾民”现象,凸显出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行为的内在依据和可靠动力,所以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志愿精神培育中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者期望认知与实际运行存在差距

在整个志愿活动过程中,志愿者是主体,受援者客体,志愿组织则是架起客体与主体间的桥梁,他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行动的意愿、受援者的受益程度、志愿行动开展的水平和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评价,最终影响志愿精神的培育。当志愿者的期望认知与志愿组织的实际运行存在差距时,将严重影响志愿精神的培育。下面将从四方面来分析志愿者期望认知与实际运行间存在的差距。

问题“您对于只有参与到志愿组织中才能从事志愿行动的观点的看法”,36.2%的调查对象不赞同,27.6%的调查对象很不赞同,由此可以看出绝大数大学生不认为只有参与到志愿组织中才能从事志愿行动。

问题“大学生志愿行动开展是否需要有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持否定态度的占52.5%,支持的只占47.5%,所以多数学生认为开展志愿行动并不一定要有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这与上面绝大多数人认为参与志愿行动不一定要参与到志愿组织中去是一致的。

问题“您参与过的主要志愿行动的组织方式”,其中校团委组织的占30.8%,大学生志愿者社团自行组织的占26.5%,这两种组织远超过其他组织方式方式,由此可见实际运行中大学生志愿行动大多都是由行政部门组织管理的,这与前面大学生并不认为只有参与到志愿组织中才能从事志愿行动和开展志愿行动并不一定要有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的期望认知是存在差距的。

问题“您未参与过志愿行动的外在原因 ”,30.1%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志愿服务大多具有很强的强制性”,25.7%的调查对象认为“参加志愿服务的程序太复杂”,这两项居于首位的原因占半数以上,由此可见,志愿组织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行动的意愿。

综合以上四组统计资料可知,在志愿行动中,志愿组织的实际运行与志愿者的期望认知存在较大差距,暴露的深层问题是各行政组织和行政领导下的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志愿行动开展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无法达到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大多重管制轻扶持、行政化程度高,而且大学生志愿行动更多的是依赖组织化动员,而非个人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有的甚至成为具有一定非自愿性或强制性的活动,在心理上欠缺一致认同。这成为大学生未参与志愿行动最主要的外在原因,进而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二)政府和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视和宣传度不够

基于我国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体制,我国大学生志愿组织也遵循自下而上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传统科层行政模式与志愿精神的自觉自愿相悖,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由于志愿组织在我国起步晚、发展缓慢,目前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导致了政府和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1.当问到参与过志愿行动的大学生关于获取志愿行动信息的渠道时,48.7%的调查对象是通过学校相关部门通知得知,37.0%是从同学朋友介绍中得知,只有11.1%是从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告了解到,这反映出政府和志愿组织宣传渠道单一,未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宣传手段。

2.因此,在对未参加志愿行动的大学生提问关于他们身边同学和朋友参加过志愿行动的情况时,发现很少参加志愿行动的超过半数以上。

3.这也直接导致了日常生活中,超过80%以上的大学生只是偶尔或几乎没有听到过关于志愿行动的需求信息。可见政府和志愿组织的宣传工作有待提高。

4.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向大学生提起过志愿行动的有关话题的,90%以上是老师和同学,这也从侧面反映社会宣传力度和培养氛围不够。

5.由此也造成了未参加志愿行动的调查对象未参加志愿行动的第二大个人原因,即对志愿行动还知之甚少。

综上所述,从大学生获得志愿行动的信息渠道和频率,以及日常从老师、同学、朋友身边了解到的关于志愿行动的情况,加之志愿者未参与志愿行动的个人原因中、不难看出政府和志愿组织大多都通过学校相关部门通知相关志愿活动信息,受众面较窄,影响度较低,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告较少,时下流行的其他新兴媒介更是少之又少。这势必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工作职能,逐步去行政化

首先,行政组织要划定自己的职能范围,为大学生志愿者留下发挥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的空间。政府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扮演的是总体的规划者、操作的监督者和经费的提供者的重要角色,而不是直接的干预者或事实上的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在现有的行政组织体系或行政领导下的志愿组织体系下,努力将志愿活动树立为“自主、自愿”的服务形象,在实际工作中简化志愿活动的行政审批程序和志愿者申请程序,去行政化,放权给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其次,提高志愿者及其组织对志愿行动意义的深刻认识和行为选择的自觉性,逐步淡化行政力量的指令性。培养志愿者理性、成熟的主体意识和志愿精神,充分理解志愿行动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自觉地追求社会公益目标。这样行政指令对志愿精神的培育而言,仅仅意味着政府组织对志愿行动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是辅助支持的促进力量,而不是干预管制的制约因素。只有在志愿组织独立发展壮大,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的时候,行政力量的指令性特征才能逐步被淡化,培育公民志愿精神才具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校社联合推进志愿精神宣传工作

1.从宣传方式上看,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相结合

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运用言论评论、公益广告、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形式着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社会公众尊重支持志愿者和志愿行动,大力营造有利于志愿精神传播的浓厚舆论氛围,让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努力使参加志愿服务行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如互联网、手机网、微博、微信等。在新媒体时代,弘扬志愿精神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新兴的载体。首先可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志愿门户网站,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志愿网的经验,成立专门分支机构,将全国年度志愿活动报告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并挂在网页上;也可创建自己的微博公众号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国际国内志愿行动信息,志愿文化研究等,同时也鼓励搜索民间志愿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图片或视屏的方式到网站,让更多的人也关注,扩大志愿行动的网上影响力。

2.从宣传主体上看,校内宣传与校外宣传相结合

目前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要机构和志愿行动主要的宣传、组织部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内电台、校内BBS、报告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辩论赛及海报等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辐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志愿文化氛围。同时有必要把志愿精神的培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安排适当课时讲授有关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内容,使学生理解志愿行动的内涵和价值。另一方面,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借助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志愿行动的相关信息、志愿行动中的感人事迹。

参考文献

[1] 黄巧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2] 张红霞,张耀灿.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阀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

[3] 卞 策.大学生志愿精神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10).

[4] 倪亚静.廊坊市青年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10(8).

[5] 陶倩,肖炳南.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理论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第8篇:志愿精神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校园慈善文化

[作者简介]黄小露,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2006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1-0172-03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中国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逐渐丰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社会道德伦理问题。人们发现,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同时,精神世界反而空虚了,人际关系淡漠、见死不救等社会道德滑坡乃至人性迷失现象令人困惑。这些社会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功利文化和浮躁思想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形成了功利实用、自私冷漠、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不良品德。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慈善文化,弘扬志愿精神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方。它可以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一、以志愿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慈善文化内涵

慈善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利他价值观,精髓在于个人对正义、和平和社会福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人们出于慈爱善良之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实质,是大学生基于一定的公共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参与公益活动的奉献精神。前者以博爱、利他思想为核心,后者则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宗旨。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慈善文化、慈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大学生志愿精神是慈善文化的思想基础和践行,它反映了慈善文化的价值取向。

与普通慈善文化相比,校园慈善文化的内涵体现在:首先。它更突出启蒙性、引导性。社会主义的校园慈善文化对大学生的慈善启蒙教育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同等功效,更侧重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成才意识培养、理想目标确立、感恩情怀、人际关系和谐交往等方面的启蒙和引导作用。其次,以志愿精神为核心内涵。基于大学生的学生角色定位,区别于普通慈善活动的捐款捐物和其他慈善活动,在培养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的表现上,侧重于培育“友爱、互助、参与、奉献”为基本内容的慈善文化内涵,弘扬大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

二、以志愿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慈善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校园慈善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理想途径,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市场经济竞争中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追求高度物化的社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利己思想严重,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长期滋长就会使人思想空虚,转而追求物欲,形成好逸恶劳、自私狭隘的人生观和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价值观。不良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种致命伤,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富有爱心、懂得感恩、有责任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不是冷漠、自私、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教育次品。在人心浮躁、功利文化盛行的今天,高校德育承担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大学德育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终极关怀。终极关怀由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自我完善的人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利、互助的交往;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人与宇宙的浑然一体。实际上,它的具体内涵就是人不仅要关注自身,而且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而且要关注宇宙的发展变化。这与校园慈善志愿文化提倡的友爱、感恩、互助、进步、奉献的理念是吻合的,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慈善启蒙教育,让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慈善文化熏陶和滋润,通过学校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知识,让学生懂得爱心、关怀、利他、感恩等道理。正如美国慈善家洛克菲勒所说:“唯有牺牲奉献的火焰才能炼净心中的自私,且使人类灵魂中的伟大得以释放。”校园慈善文化可以涵养学生的善心,净化心灵,培育他们的慈善利他意识,鼓励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中。会将朴素的慈善感情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成慈善品德和“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慈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所激发出来的做“好事”的行为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扶危济困,而是包括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承担的各种义务性工作。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不仅是感受和接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积极思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慈善文化具有明显的德育功效,它具有明显的认识导向和价值引导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精神教育的理想途径。它在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与德育本质是一致的,它可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弘扬慈善精神,参与志愿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社会慈善活动一般分为捐款捐物和参加志愿服务、义工活动等几类。从大学生目前的社会角色定位看,参与志愿服务是最适合大学生从事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有效途径。因为志愿者活动适合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的特点和性质,富有时代特征,并能满足他们交流情感、希翼社会认同的精神需求,所以志愿服务成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最好方式和载体。志愿服务也使大学生走出校园,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及心理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协调与合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德育的育人空间,它践行了校园慈善文化的内涵,在弘扬慈善精神的同时将政治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全方位地渗透到了志愿服务过程之中,在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心理调适、社会交往能力、人文素养及专业技能的应用等诸多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最后。校园慈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营造“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大学人文慈善环境,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社会和谐需要慈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真善美的表现和追求,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以及个体生命的心灵和谐。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关爱的社会,

对他人慈善行为的“仁爱”文化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人文思想基础。“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校园慈善文化凸显了和谐文化的特征。校园慈善文化立足点和归结点也是和谐,是基于对平等、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施善者在奉献爱心,在赠予利他时收获社会责任认同的快乐,而受施者也在接受别人的奉献中体验温暖和爱心,这个慈善过程就是和谐相融的过程。慈善文化在全社会确立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人际环境,实现个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整合,为社会生活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这个层面看,它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要素。

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校园慈善文化可以推进校园和谐。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温”、“良”、“恭”、“俭”、“让”、“孝”、“仁”等传统美德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宣传,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慈善文化在广大师生中获得普遍的认同感,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和利他精神,平等互助、凝聚人心、加强沟通、团结力量,共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

三、积极培育校园慈善文化,建立完善的志愿者荣誉体系和激励机制

从我国的慈善事业和大学生的志愿活动状况看,造成我国慈善文化缺失和志愿活动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慈善活动保障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在机制保障下培育校园慈善文化。要从精神文化建设、课程、经费、组织机构、奖励机制等方面营造和谐校园下的慈善文化氛围,让志愿精神在校园成熟化与主流化。

首先,加强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人类生活是需要精神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精神与物质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当前人们过多的看到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很少意识到精神对物质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物质财富的创造与人的主观世界密切相关。当人们的行为受到一种高尚动机支配时、当一个人的工作能够超越现实功利的意义时,他就会产生更长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精神此时起到了凝聚人心、提供动力的作用。很多社会学家、管理者和经济学家等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精神的重要影响作用。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的伦理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人们勤勉工作的敬业精神的形成,而这种群体性的敬业精神带来了德国社会的繁荣、发达、富强。日本山本七平在他的《日本资本主义――日本人为什么忘我地工作》一书则把日本的发展归功于国家发展中的精神力量:“任何职业皆为佛行,人人各守其业即可成佛。”实际上就点明所有工作就是佛行,进行工作本身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满足。这种满足培育出了大批高度敬业精神的劳动者。这两位学者都注意到了在自己国家中的“精神变物质”的问题。

当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多是需要发挥精神的塑造灵魂、引导行为、升华人性的作用。苏格拉底曾说过:“人应该追求更美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本身。”就是强调精神的力量。缺乏精神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就会畸形。要解决当前大学校园里功利文化盛行、精神文化失落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通过学校慈善文化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个体的教化引导,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素养,让学生从自我达到超我,精神战胜物欲,进而自觉追求人性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贡献和创造。在校园里传播志愿精神,从本质看就是培养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这是一种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关爱精神,是在慈善主义、利他主义精神的感召下,追求更高精神满足的表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就是参与社会的一种进步事业,充分表达了对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的真诚诉求和价值取向。

其次,大学应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相关的慈善讲座或志愿者服务概要和志愿服务训练的课程,在大学中安排志愿服务的必修学分,开展慈善知识教育,宣传慈善理念,传播慈善精神,在学校形成普遍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慈善意识。

第9篇:志愿精神范文

一、活动宗旨:为纪念同志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充分展现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我校响应南明区教育局向雷锋学习的号召,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为此,本校决定在3月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坚持‘日行一善’做文明有礼南明人”主题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的: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深化学习雷锋活动,结合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教育,培养青少年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掀起我校学雷锋活动新,我校今年学雷锋活动将立足校园,走向社会,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

三、活动主题:弘扬雷锋精神,坚持“日行一善”做文明有礼南明人

四、活动要求:“学雷锋”活动要立足本职,立足本校。使学雷锋深入到每个班级,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流于形式。

五、活动时间:

3月份为志愿者服务月(20__年3月5日为志愿服务统一行动日);

4月份为祖国传统节日宣传月;

5月份为“爱的旋律”宣传月;

6月份为“手拉手,共庆六一”主题活动月;

六、三月份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弘扬雷锋精神,坚持‘日行一善’做文明有礼南明人”主题活动倡议,3月2日,利用学校课间广播,向全校师生发出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倡议。校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学习雷锋活动口号“雷锋就是你我他”,使“学习雷锋好榜样,做文明有礼南明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造势,各班围绕主题出一期主题班报,校大队部及校领导于3月2号进行集中评比。

3、校园广播播放雷锋的先进事迹、“学雷锋”主题歌曲等,营造学雷锋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主题一:用雷锋精神完善自我

1、开展学雷锋主题班队会(活动策划见附件)。

2、观看《雷锋》电影,联系自身立足校园、立足身边,争做文明学生。

3、学雷锋应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首先是坚持岗位学雷锋: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从日常做起,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和“五要”、“五不要”为行为准则,立足实际学雷锋,发扬钉子精神、艰苦朴素作风和助人为乐传统。各班均张贴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和“五要,五不要”的具体内容。其次是立足学习,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树立“敢为人先”的信心,“不甘落后”的决心,带出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4、校大队部组织学生举办“雷锋精神伴我行”校园文明状况图片展。在展出反应雷锋精神图片的同时,同时也展出同学们的一些不文明、不和谐行为的照片。通过对比,让同学们意识到差距和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主题二:学习雷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公益劳动

(1)走上人行街道,对乱穿马路的行人进行劝说,让乘客能够做到有序,文明乘车。

(2)创建清洁文明校园,对校园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