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市场经营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经营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经营管理办法

第1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酒类流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安全化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通过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严格的市场监管措施,有效遏制无证照经营、制假售劣等不法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管理严格、竞争有序的酒类市场监管体制,切实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管理范围和工作重点

(一)管理范围。从事酒类批发(含酒类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零售(含餐饮、酒吧、夜总会、歌舞厅等)、储运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及个人(以下统称酒类经营者)。

本方案中所称的酒类,是指酒精度(乙醇含量)大于0.5%(体积分数)的含酒精饮料,包括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食用酒精以及其他含有酒精成分的饮品。经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生产的药酒、保健食品酒类除外。

(二)工作重点。实行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溯源制度,全面推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规定的行业标准。

1.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凡是属地管理范围内的酒类经营业户,在领取营业执照60日内必须到区商务局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按《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区商务局应自收到酒类经营者提交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登记手续,核发《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同时,要完整准确地记录和保存酒类经营者的备案登记信息和登记材料,建立备案登记档案。

2.建立酒类流通溯源制度。酒类经营者(供货方)在批发酒类商品时应填制《酒类流通随附单》,详细记录酒类商品的流通信息。《酒类流通随附单》随附于酒类流通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的施用范围是酒类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

3.实行酒类经营购销台账制度。从事生产、批发、品牌、区域独家销售的商户应建立酒类经营购销台账,并保留3年。白酒商品的购进记录要与供货方提供的《酒类流通随附单》一致。区商务局、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分局等部门要对每批次酒类商品进行抽样检验,防止不合格酒类商品流入市场,并向社会公布检验结果。

三、实施步骤

(一)调查宣传阶段。区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由区商务局全面负责监督,并对全区酒类经营分布状况、数量等进行调查摸底,为酒类市场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要通过电视、报纸发公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使酒类经营户充分认识酒类市场专项管理的重要意义,提高经营户的守法经营意识。

(二)集中备案登记阶段。酒类经营业户按要求时限到区商务局备案登记,区商务局应协助经营户建章立制,规范经营行为。

(三)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阶段。由区商务局牵头,联合区酒类流通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酒类经营市场进行清理检查,按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对备案登记、《酒类流通随附单》、酒类经营购销台账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和酒类经营市场秩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不断完善酒类流通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全区酒类流通监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依法规范酒类流通秩序,加强酒类流通执法力度,区政府成立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酒类流通管理工作,推动建立长效机制。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承担日常工作。

(二)密切部门配合。区商务局与公安、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在酒类流通备案登记、管理、整治、重大案件查处等工作中,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酒类管理工作取得实效。酒类流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执法协作机制和重大案件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三)加大监管力度。酒类流通备案登记管理要坚持“完整、准确、真实”的原则,严禁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买卖或骗取《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对不按时办理备案登记或变更备案登记事项,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买卖或骗取《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以及不按规定执行随附单制度的,视情予以处罚。

第2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一、本规定适用于我县境内石雕、影雕、篆刻、鲁锦、刺绣、艺术摄影、装潢、装裱、根雕、木雕、柳编、草编、绘画、书法、工艺美术作品、民间工艺美术等单位或个人从事的美术品经营活动。

本规定所称美术品经营活动,是指美术品的制作、收购、销售、租赁、装裱、经纪、评估、咨询以及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比赛等活动。

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为全县美术品经营活动的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受县政府委托统一协调各部门管理美术品经营活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取缔非法经营、制售美术品的场所和活动,查处美术品经营活动中制假售假行为。县公安局负责打击美术品经营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对游商、流动摊点非法美术品的管理。县商务、交通运输、邮政、民政、技术监督、文物旅游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依据各自职责范围对美术品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三、申请设立从事美术品经营活动的经营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文化部《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申领营业执照,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备案。每年按要求认真填写《美术品经营机构基本情况年报》,并及时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四、从事美术品经营活动的经营单位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备案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美术品经营专业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

(三)美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登记表。

五、美术品经营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接受文化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

(三)有美术品合法来源证明;

(四)经营的美术品明码标价;

(五)依法缴纳税费。

六、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美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或者涉外商业性美术品展览活动的,根据《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6000元以下罚款。

七、经营含有以下内容美术品的,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没收作品及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26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和的;

(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或者传播、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八、有下列违规行为之一的,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责令改正,并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或者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向文化行政部门备案的;

(二)未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的;

(三)不能证明经营的美术品的合法来源的;

(四)经营的美术品没有明码标价的;

(五)从事美术品经纪活动的专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美术品中介服务单位执业的。

九、从事美术品经营活动的经营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未经公民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

十、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应当加强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管理和保护工作,鼓励对其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和备案。通过著作权登记、调解著作权纠纷、查处著作权侵权行为等,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美术品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十一、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建立美术品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将企业的服务承诺、经营情况、消费者投诉情况记录在案,定期向社会公示。

十二、全县各类美术品民间社会团体要加强行业协调与管理。根据国家政策,结合行业实际,提供有利于行业管理、经营、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美术品行业的管理水平和艺术水平,促进美术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物资公司绩效评价管理系统构建

(一)明确绩效评价原则1、坚持全面、系统、规范、公平、公正原则全面、系统、规范:绩效评价内容全面,涉及企业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财务等方方面面;绩效评价管理强调对绩效的系统管理,函盖企业、组织部门、员工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均设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程序规范。公平、公正:绩效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椐明确规定的绩效评价标准,针对客观的评价资料进行评价,做到用事实说话,避免掺入主观成分和感彩,做到公正、公平的实施评价。2、坚持内部市场化管理原则绩效评价是以公司经济效益为核心,综合评价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水平。将公司内部不同层面组织之间经济运营活动纳入市场化运作,实行全面成本核算管理,使绩效评价结果可比、可信。3、坚持岗效挂钩,效率优先,向效益和苦脏累险工作岗位倾斜原则进行工作分析,将工作难度大,工作职责范围宽及对公司贡献大、绩效高的人员赋予较高的绩效等级。评价结果在薪酬计提、职级晋升、培训等方面体现出明显差别,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功能。(二)成立绩效评价领导机构为强化公司绩效评价工作,公司成立了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担任负组长,成员由经营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纪委监察部、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负责人组成,并对其职责作出如下规定:1)绩效评价领导小组是绩效评价最高决策和种裁机构,负责谋化、审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及单项奖励管理办法并督导贯彻实施,平衡解决绩效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期末绩效评价结果及奖金分配方案进行审定。2)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营管理部,具体负责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及单项奖励管理办法的起草和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管理基础工作台帐,做好基础考评依据和数据资料的存档工作。(三)绩效评价运行程序每月6日前,财务部负责将各单位评价指标当月及累计完成情况,人力资源部负责将当月预算工资中的固定部分,安全管理部负责将本月安全评价结果,分别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公章后送交经营管理部;经营管理部负责进行月份基础工作检查、日常工作评估等具体评价工作,并编制基础工作达标评价报告;经营管理部依据各部门提供的数据,按管理办法规定,计算各部门预算工资、效益工资提取额及单项奖励额;每月10日前,由经营管理部依据考核结果编写绩效评价兑现报告,并提交公司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审定通过;依据审定后结果,人力资源部向三级公司下达当月工资总额通知书,经营管理部负责向直属单位和机关部门下达当月奖金通知,各单位将奖金分配明细按要求时间报经营管理部,由经管部负责分类汇总报人力资源部作为最终薪酬计提依据。(四)绩效评价指标、权数、评价标准及计量方法物资公司是集团公司下设二级公司,组织结构构成机关部门、直属单位、三级公司。从事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物资供应,外拓物资贸易和物流服务等业务。公司结合自身经营动特点,将公司总体经营目标层层分解,形成部门经营目标及员工工作目标,实施分层绩效评价管理。1、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组成。共性指标是根椐公司经营属性设置,个性指标是根椐各部门经营特性对共性指标的补充。基于平衡记分卡思想,从四维角度以定量(财务类)与定性(非财务类)形式设置评价指标。2、绩效评价指标标准、权数(1)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定量指标评价标准是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指标,在公司内部按管理层级及经营特点,逐层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预算指标。定性指标依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重点工作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细则的规定作为评价标准。(2)绩效评价指标权数。绩效评价指标权数指在特定的绩效指标体系中每项指标的权重。一般采用具体分值或百分比(%)表示,为便于评价计量,一个指标体系总权数为100,其中每项指标的权重可根椐各项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成度,在总权数范围内进行分配。3、绩效评价指标计量方法绩效评价指标计量有多种方法,公司本着评价指标计量科学、规范,评价结果公正,计算简单及便于计算机管理等的原则,采用赋分计量的方法。即对每一评价指标赋予基准分,然后用评价指标的基准值与其实现值做比较,再按规定的计量规则,计算每一指标实际得分。按计量规则不同,分为多种具体计分方法。(1)同比幅度计分法。同比幅度计分法即评价指标实际得分按实现值与基难值的实际完成幅度大小,在标准分基础上按同幅度进行加减分。其计算公式为:预期增长类评价指标得分=(实现值÷基准值)x标准分,预期紧缩类评价指标得分=[2-(实现值÷基准值)]x标准分。(2)百分点增减幅度计分法。采用以实现值较基准值增减百分点进行加减分的方法进行计分,其计算公式为:单项指标得分=[1+(实现值-基准值)]×标准分。(3)限额计分法。限额计分法为防止因评价标准确定不准等因素,造成评价指标完成幅度大起大落,评价指标得分大幅度涨跌使绩效评价失真,而对评价指标实际得分采取最高、最低限分的计分方法。圈定指标计分的幅度范围,剔除不合理因素。(4)幅度阶梯计分法。幅度阶梯计分法,完成指标基准值记标准分,出现增幅或减幅时,按增或减幅度分级加减分。适用核心评价指标计分,如“利润总额、综合成本”等。4、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评价结果以绩效奖金的形式进行分配,公司根椐年度总体目标、结合各部门经营特点、规模、难度及工作环境以及对公司的贡献度,设计了符合公司情况的奖金组合。同时作为评价对象核发薪酬、调整薪酬、评选先进、聘职、安排培训的重要考核依据。(1)奖金项目。根椐经常性、阶段性、重要性等工作特点确立奖金项目,如月度奖、季度奖、单项奖、总经理特别奖等项目。(2)分配方法。计分法、系数法、绝对值法综合运用确定分配方案。1)首先,结合公司年度总体经营目标与部门工作侧重点,针对不同奖励项目确定部门奖金分配系数。结合岗位说明书与不同奖励项目确定职级分配系数。然后针对奖励项目确定各奖项标准额,结合绩效评价结果计提部门奖金额度。如:部门基本奖=标准额×部门系数×∑部门职级计奖系数。2)部门绩效是员工绩效的前题和基础,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确定员工职类、职级计奖系数计提个人奖金。如:个人基本奖=部门基本奖÷∑职级计奖系数×个人计奖系数。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分析

按月度汇总部门、职级人均奖金,进行部门间、同职级间、非同职级间及历史同期的对比分析,动态了解部门间、非同职级间奖金分配比例是否合理,薪酬同比是否增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管理激励与约束导向功能、协调功能、优化功能,最终实现企业和个人发展双赢。

作者:苗晓云 单位:开滦(集团)物资分公司

第4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三全岗位价值精细经营管理模式; 全面预算管理; 全员目标成本管理; 全过程岗位价值精细管理

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应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煤矿企业的精细管理是一种经营理念,是创造价值和消除浪费,而煤矿企业精细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精细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是组织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生产,最大限度创造价值的管理活动。山西阳泉国阳新能新景公司自1996年大力实施全员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先进的煤矿企业精细管理模式――“三全岗位价值精细经营管理模式”,即全面预算管理、全员目标成本管理和全过程岗位价值精细管理。

起步经营抓源头,用预算管理把握方向;经营过程抓方法,用多种全员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管形式、管效果;经营创新抓机制,用全过程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模拟市场、价值管理、损益核算。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三全岗位价值精细经营管理模式”是传统管理的延伸。它有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它有多层面反映约束管理者、操作者岗位经营情况的作用,它有激励员工自觉双增双节的潜能。综观其管理内涵、运作方法、产生效果等,的确是一个可以借鉴推广的成功精细经营管理模式。

一、全面预算管理是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是被广泛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其管理方法的核心是按预算办事,有目的做事,从一开始就做到心中有数,要办什么事、标准有多高、需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这些问题都要明确;然后按预算执行。打有准备之仗、办有计划之事、走程序化管理之路。简言之就是凭预算做事,通过预算管理,实现人、财、物等每项支出的精打细算;通过预算管理从容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做到管理预算化,量入为出精细化,有的放矢效益最大化。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公司构建了较为全面的预算管理平台,主要做法是:预算管源头,以全面预算管理来宏观把握经营走势,以全面预算管理来分步控制成本费用,使每项工作置于全面预算管理之中。年初,以成本费用预算、销售收入预算、专项资金管理预算把整个经营盘子编制出来,同时将所有的成本费用支出、各种专项资金投入落实到分管单位及人员;然后按成本费用、专项资金管理程序与规定依次发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实事求是编制预算;坚持宏观把握微观控制落实预算;坚持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激励员工完成预算。

二、全员目标成本管理是方法

(一)抓现场成本管理

煤矿企业要持之以恒地抓现场成本管理,不断修订材料定置化及管理标准,坚持常年累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地检查,建立静态与动态检查的书面反馈制度,奖罚分明,狠抓现场管理细节,使标尺永远高于实际。有人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有人说煤矿企业、煤矿井下作业材料使用有什么可管理的。而实际上煤矿企业应将井上、井下材料定置化管理看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管理就会有明显的实效性与实用性。管理的意图就是要向材料定置化管理要效益、要安全、要和谐、要形象,做到材料存放“码见角、堆见形、立要直、放要正”;材料管理实现“标识、标志、编码、定置化”;让所有施工队组所管辖的井上、井下现场成本管理责任区域内实现“新材料零浪费、旧材料零丢弃、现场零无序、视野无杂物”,从而打造一流的煤炭生产作业现场。

(二)抓标识、标志、编码管理

对标识、标志、编码管理要做到常抓不懈,煤矿企业要在追求管理效果方面看得远、想得远。21世纪人类已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将是时代管理的最高境界。煤矿生产属内脏式作业,管理者渴望掌握更多的现场情况。标识、标志、编码管理能满足这一要求,并能被广大员工自觉接受。标识、标志、编码管理能使找问题异常简单、分责任异常清楚。煤矿企业还要注重原始数据的记录与管理,要设置详细记录每一天每个班的工作量、完成工作量的负责人、材料消耗情况的台账,这为落实工作质量、作业消耗提供了严谨的历史记载,也为以后追溯工程质量提供了证据,从而提高了员工干工作的责任心;还要设置详细记录每一天每个班作业消耗的动态流水账,要求详细记录领入、发出、结余,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反映材料的管理使用情况;二是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材料消耗信息;三是了解监督材料管理的历史情况。

(三)抓磁卡管理、经纬线管理

1.煤矿企业要设立内部银行推行磁卡结算,要结合煤矿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应设置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成本费用的计划管理与控制。负责对内部银行所有开户单位进行资金管理控制,办理各种计划外的费用批增,以及部分重点工程的跟踪管理。发挥内部控制职能,对超计划费用进行通报反映。实施严格的磁卡管理,通过磁卡对下一级单位的资金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循序渐进地抓星级攀升管理,每年按攀升或降级进行表彰与处罚,此项基层管理活动,考核指标切实可行,对提高管理与经营实绩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运作公平公正,很受基层单位欢迎。

2.煤矿企业要泾渭分明地抓“经纬线管理”。所谓“经纬线管理”就是把原先至上而下的逐级管理作为经线用指标串起来,同时把生产、通风、机电、财务、供应、劳资等横向职能管理作为纬线与之交织,形成一张完整的网,使整个煤矿企业任何一个点位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能连接在一起。之所以用“经纬线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上级管理单位往往看不到全貌,只知道该用什么,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调整。而职能管理单位就能够综观自己的余缺,合理地进行调剂。所以,以“经线”自控与以“纬线”调控相结合的经纬线管理法,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在上述一系列全员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引导下,煤矿企业牢牢地把经营过程人性化,所以说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管理,而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形式与要求的程序化过程管理。

三、全过程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是目标

煤矿企业要认真抓全过程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更新观念,模拟市场,大胆实践价值管理,执行岗位损益核算。岗位好懂,价值难定,准确衡量一个岗位的价值含量确实不易。如何把岗位和价值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员工看到自身在企业的价值非常关键。

(一)明确岗位价值责任体

岗位价值责任体是指构成完整的成本消耗单元的主体,广义上讲它是能够单独进行计划管理、定额管理、责任管理、指标考核管理的一个实体。狭义上讲它既可以是一个实体单位,也可以是一个能单独落实考核责任的小组(工段),又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工作岗位,还可以是承担某项成本指标管理的职能单位或职能人员。传统的岗位责任制是把岗位工作内容、工作量明确下来,按百分制形式进行考核,以考核分来确定奖罚。而岗位价值责任体精细管理,一方面是扩展了岗位责任的内涵,即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考虑完成岗位经营指标,把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经营捆在了一起;另一方面是整合了岗位概念,把一个或几个岗位的集合看作是岗位价值责任体,突出了岗位的共同作业性、可控性与可精细化管理性;再一方面是确立了岗位作业的经营性。煤矿企业在抓岗位经营中,把具体落实岗位经营指标摆在了重要位置,经营指标到岗位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对逐个岗位的核算与考核上,让岗位经营的结果直接影响员工的工资。因此,员工把岗位消耗看得比以前重了,岗位经营成为员工上岗作业中认真考虑的内容,它与任务、安全一样受到了同步关注。

(二)制定内部市场化运行管理办法,建立较为完整的消耗定额

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完成内部商品与服务的有价交换问题。能否认真执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关键是能否执行严格的索酬与索赔。为了确保内部市场化机制的正常运作,煤矿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为了适应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核算的要求,煤矿企业应根据历史数据与管理经验制定较为完整的消耗定额。

(三)实施覆盖煤矿企业的岗位价值核算管理

原先煤矿企业员工认为,到岗上班,能不能创造价值、创造多少价值与己无关,因为,上岗作业是按领导安排办,只要遵守时间、不懈怠工作就可以了,至于完成多少工作量,是内部作业环境与外部作业条件决定的。而执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之后,员工懂得了自己的岗位是有价值形态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岗位,必须创造相应的生产价值或服务价值、管理价值,否则,就会出现负价值现象,负价值集合是肯定无法长期生存的。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就是不可避免的事,于是员工悟出了因人而易、同岗不同效的差异,主观能动性会改变作业效果的重要意义。煤矿企业的岗位价值计量工作要求所有部门执行成本核算,最高一级管理部门通过汇算基层所有部门的基础数据编制整体的成本报表,实现成本指标的闭合管理。

(四)确定切实可行的财务补贴与利润分配办法

根据工作地点的实际情况通过财务补贴的方法对定额的特殊情况进行修订,根据修订后的利润或亏损进行分配利润或弥补亏损,从而形成煤矿企业自上而下的考核激励机制。岗位价值管理的落脚点是岗位价值增值,若把煤矿企业看作是一个大岗位,几千员工上岗工作看作是小岗位,岗位大小之分只是岗位集合的大小问题,而不是价值大小的比较问题。管理层岗位、操作层岗位的价值含量不同,但都既是岗位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量的消耗者,只有岗位创造价值大于消耗价值才能实现岗位价值增值。而标志岗位价值增值的唯一标准是完成岗位价值考核指标。

(五)抓关键点运作岗位价值精细管理

在煤矿企业产销两旺的大好形势下,往往追求增产的积极性高于抓内部经营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追求大上产量时,经营工作一般会放在从属位置,这给推广岗位价值精细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煤矿企业一定要遵循关键重点岗位控制原则,力求精细管理把握大方向,做到以点带面,以关键岗位为龙头进行管理拓展。任何工作都是始于足下,行在过程,只有抓住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和效果。煤矿企业应本着确立基础、狠抓过程、看重效果的原则,认真抓住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过程控制,不仅把眼光盯在指标分解、考核上,而且把精力投在实际操作上。追求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完成问题,而且有企业的管理状况、员工生产作业环境、安全、和谐、文明、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等,这些全部需要经济的支撑。正是有了运转灵活、方法全面、能调动上下两个积极性的经营管理体系的支撑,企业才会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地、科学发展。

“三全岗位价值精细经营管理模式”有着令人深思与遐想的空间,全面系统地做到位,决不是一件易事。然而,做一分就会有一分的收获。“三全岗位价值精细经营管理模式”在煤矿企业连续多年来的实践应用,对实现产能提升、成本控制、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煤矿企业实现了核算基础、经营方法、经营理念、经营组织结构的创新,从实践中总结出运作“三全岗位价值精细经营管理模式”的五种经营理念是为事事都算账、人人都管事的全员经营理念;编码、标识、标志精准精益经营理念;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自我经营理念;全面预算、全员成本、全过程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三全”经营理念;损失成本费用、经营收入,追溯到岗到人的责任经营理念。正是这五种运作理念,使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实现了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效果的完满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全员目标成本管理、全过程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构成的“三全岗位价值精细经营管理模式”,突出了一个全字,抓住了一个管字,落实了一个细节控制,将经营管理的应用方法、应用范围、应用目标全部涵盖了进去,使经营管理工作有秩序、有节奏、有目的地理性运作,良性循环。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三者各占其位,互相铺垫,发挥各自的管理作用。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一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很严谨的管理思想,是较为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精细生产成本管理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每个员工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消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精细生产成本就是及时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最终达到包括市场营销在内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所以精细生产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能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这种理念和文化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竞争力。

由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精细生产模式,由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益生产成本管理模式,二者在互动中得到转化就把握住了企业生存的要点――市场要求的成本竞争力,就能实现企业增利、员工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阳新能新景公司岗位价值精细管理课件.

[2] 国阳新能新景公司十年的经营管理文件汇编.

[3] 国阳新能新景公司岗位价值增值双十策汇编.

第5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一、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发展的特点和历程

(一)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的特点

1、特许经营的概念

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在第二条规定:所称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

根据这一条的规定,特许经营作为特殊经营模式的特征是特许人通过合同转让使用自己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在内的特许经营权,取得特许经营权的受许人按照合同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双方的合作基础分别是特许人的知识产权和经营模式,以及受许人的投入资本。特许人一般会通过合同掌握特许加盟店的最终管理权,而受许人对自己的投资拥有所有权。双方通过合作各自取得收益。

2.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的特点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零售业特许经营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从发展阶段看,我国零售业已经完成了特许经营的始创路程。从近些年我国特许经营的发展情况看,一方面,涌现出上海华联、联华等规模较大的特许经营企业,积累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诸多企业已开始按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等特许经营原则进行运营、磨合出具有较高质量的特许经营运营手册。这些都预示21世纪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从发展规模看,扩张速度有加快的趋势。截至2004年6月,全国共有特许经营体系600余个,其中一半以上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发展加盟店的。2005年我国特许经营在多个行业又有了快速的发展,特许经营体系已超过1000家。特许经营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

(3)从发展方式看,呈现出多种结构类型。一般特许与区域特许并存发展;第一代特许经营与第二代特许经营并存发展,第一代是商标特许,第二代是经营模式特许;特许经营与连锁直营并存发展。

(二)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发展历程

零售业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发展萌芽期、探索期和推广期。

1、我国特许经营发展萌芽期(1984-1992年)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零售企业开始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于是也开始了对特许经营的探索。运用品牌优势,发展联营店,以实现规模扩张。上海一百、王府井百货大楼、东安集团等设立了分店。这些尝试可视为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的萌芽。与此同时,国际著名的零售特许经营企业以直营或联营的方式在我国发展加盟店。如1984年8月意大利纺织金融集团以商标特许者身份确定了在北京首家皮尔•卡丹专卖店。此外还有富士、柯达、柯尼卡等洗相专业店等,这些国际特许经营商在我国合资、联营开店,是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发展的萌芽阶段,为我国零售业发展自己的特许经营提供了借鉴经验。

2、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发展的探索期(1992——1996年)

在这一时期,国际著名的零售特许经营企业及我国零售企业开始尝试以特许经营方式进行扩张。前者需要一个本土化过程,后者则需要一个标准化过程。此时,我国政府还没有出台特许经营方面的条例,整体发展处于探索期,诸多国外海外服装企业由直营转向特许。诸如皮尔•卡丹、鳄鱼恤、佐丹奴、苹果、7-11便利店等都开始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发展。这一时期,我国零售企业也开始启动特许经营工程。1994年,深圳华润超市办起了10多家特许连锁店,1995年、1996年上海华联、联华超市也开始了以特许加盟方式发展新店。

3、零售业特许经营发展的推广期(1997年至今)

在这一时期,我国零售企业对特许经营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政府管理部门加大了对特许经营发展引导和管理的力度。1997年11月14日,国内贸易部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1998年12月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成立了特许经营委员会。2005年2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05年全国各行业特许经营企业约有1000多家,在全国连锁百强中,特许经营企业占61家;加盟店的销售额达270亿元,占百强总销售额的17%;店铺数5400家,占百强店铺总数的40%,加盟店的销售额和店铺的发展速度都超过直营店的发展。这些表明我国特许经营开始规范,并向成熟化方向迈进。

二、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的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大部分地区未达到特许经营的最低经济要求。我国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底,特许经营的吸引力不强。一些地区行政干预特许经营的事常有发生,政府把“拉郎配”式的特许经营作为挽救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的手段。

2、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一部关于特许经营的专门法律规定,可以适用或类推适用的法律有:商标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但这些法律的有些条款与特许经营的国际惯例是不相适应的,这给特许经营的管理带来了混乱。虽然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几部有关特许经营的法律法规,如2005年2月1日正式实行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但仍应看到和特许经营企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关特许经营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很难大规模发展特许经营。

3、我国零售行业的产业的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偏小。中国的零售企业在经过改革之初的迅速扩张之后,基本上陷入了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规模始终大不起来的循环中。我国的零售业市场竞争主体仍处于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行业集中度不高,整体上缺乏具有超级规模的企业集团地步。企业的形象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都比较薄弱,缺少特许经营所需的成熟的可供转让的商业品牌及经营技术。

4、我国零售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从国外经验看,一些特许经营组织都是在创出产品品牌与创出知名度以后,才开始实施特许经营。没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和产品,没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很难吸引到加盟者。我国的零售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与国际特许经营业的管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例如,我国特许经营企业普遍缺少大规模的物流体系,交通运输、仓储等条件滞后,加盟店的存货量大等占用了大量资金,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降低了加盟体系的运作效率。达不到特许经营所需具备的条件。

5、缺乏特许经营专门人才。优秀的管理人才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和重要的前提,由于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起步晚,再加上观念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零售特许经营企业内,还不存在真正接受过培训的特许经营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创造有效的法制环境。特许经营属于商业技术的转让与使用,应有专门的法规对其行为加以规范。但是除了2005年2月1日施行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外,我国还缺乏针对特许经营的一些专门性法规。法规的不健全一方面使得特许经营合同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内容,为以后特许商和加盟商之间产生摩擦甚至特许经营关系的破裂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护特许经营双方的合法权益。目前特许经营领域中的许多纠纷,很大程度上源于特许商和加盟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这加大了加盟商的风险。

2、利用本土化优势,创立和发展我国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特有的习俗和文明,是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文化所固有的这些属性必然会对外来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顾客的任何消费行为都是由深植在属于文化范畴的具体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进行的。我国的零售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在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生产厂家,或自行生产,并在本企业内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

3、汲取国际特许经营成功经验,走国际化、现代化的路子。特许经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史,建立了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和运作体系。面临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中国发展特许经营更应该引进外商汲取国际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

4、组建行业协会,发挥中介组织职能。在特许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协会注定要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外,主要是由特许经营协会来加强约束特许商的道德行为规范,只有成为特许经营协会会员的特许商才能取得加盟商的信任,才有资格开展特许经营业务。我国的特许经营也应尽可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职能,让它们真正起到特许商之间、加盟商之间、特许商与加盟商之间桥梁的作用。

第6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一、20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年是我局各项工作取得好成绩的一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电力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拉动作用下保持递增的良好态势。我局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一流供电企业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电力的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经营管理工作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增供扩销,努力开拓电力市场,完善模拟市场运作,全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圆满地完成了××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售电量计划实际完成完成计划的,比同期增长,平均电价计划,实际完成,超计划与同期相比增销售收入计划亿元,实际完成亿元,完成计划%,与同期比增长%,供电成本计划,实际完成亿元,控制在计划内。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从2001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资产保值增什率达%,电费回收率100%,陈欠电费回收率%,内部利润实现正增长。历年的财务可兑收检查及有关部门审计均无违纪情况。

二、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作用明显,成效显著。

根据××电力(集团)总公司的统一要求,我局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制订了《××电业局预算管理办法》和《预算管理考核办法》,从预算的编制原则、方法、内容、编制程序和预算的运作以及考核办法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一是规范了全局的收入来源,保障了资金的充向。做到了该上缴的资金能够及时上缴,该使用的能够及时使用。电费回收上缴率每月均在95%以上。同时,为提高资金利用率,集中了所属基层单位的银行帐户,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从制度上杜绝了多年升户,抑制了违规行为的发生,切断了各单位收入流失的渠道,对各种主要收入进行监挖。我们还制定了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对全局经营状况,资金管理及管理中存在的总是进行分析,同时,讲座解决的办法,提出整体措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稳定、健康。

二是按计划将二级单位的收入、使用、均列入月度季度预算管理,由局内统一控制各单位的成本与支出,减少环节消耗,使各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和管理权分离,成本费用的管理得到有效改善。三是确定了集中统一的资金管理模式,使资金的筹错、安排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基本上做到了对全局资金的统筹计划和有效使用。四是不断强化和完善了预算中心的职能,增强了全局资金统一调度功能实现银行帐户集中管理,提高了资金的周转效率,保证了生产经营资金的运转。

三、积极推行模拟市场运作,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增供扩销。提高效益是企业经营思想的核心,模拟市场定作是电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局积极参与实施模拟市场运作,制定了我局《内部模拟市场核算考核办法》。通过学习考察、结合我局实际,对我局营销口进行了改革,打破工种、工资、岗位界限,充分体现责、权、利取酬的原则,指标量化到部门班组、个人、达到”改发工资为挣工资“的目的,最终实现”增供扩销、降损”的营销战略。同时,在全局实行“三、四级模拟市场考核办法”工改挂钩,将岗位工资纳入列月度考核内,真正的将企业的利益同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增收节支、增供扩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局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有力的保障了各年度经营任务的完成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强化内部各项成本控制,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的因素。因此,制定了我局的成本管理办法。明确了成本管理的责任单位和考核办法。我们按总公司下达的成本计划分解到各二级单位,同时,要求各二级单位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到班组和个人,严格考核,做到成本升支都要有据可依。有目的升支,减少浪费,严格按照成本预算执行。制定了费用超支一票否决的“成本管理考核办法”。同月度、季度、年终奖金挂钩,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在当前我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逐年增加。各项费用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确保了成本得到合理控制和低速增长。

五、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樗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财务人员整体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会计核算质量。因此,我局把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力争做到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确保我们取得的“会计基础规范化达标》先进单位的荣誉。*年通过了复查验收。尤其是我局的日常财务报表,凭证装订,预算管理工作。电费回收上缴工作,均被内蒙古电力集团总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和奖励。我局的税务管理工作连两年被地方税务局授予“纳税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为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适应经济的发展,我们从规范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入手,无证书的决不让上岗,加强各种岗位、技能的培训。除参加每年规定的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外,我们内部常举办税法学习,对财会人员进行轮岗,使每个财务人员成为多面手,促进财会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车辆管理,提高车辆使用率。

车辆管理历来是一个难题,一管就死,一放就松,针对以前车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局通过调查、走访,今年实施了用车制度改革,制定了《××电业局车辆管理制度》和《车队司机考核管理办法》,考核内容包括:安全行车里程,司机人员的管理,并制定了《局机关交通安全目标责任状》奖励办法、油料消耗定额标准、车辆的维修及保养等,从制度上控制公车私用等现象。在车辆管理体制上,明确了行政事务部负责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设专人管理,公安科负责车辆交通安全管理。通过以上办法,进一步,加强机关车辆的管理,增强了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节约了油耗,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处长了车辆使用期和使用寿命。在物业管理方面:成了××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进行了注册,一制定了《物业管理公司》章程即管理的五个小区,其中“××小区”被评为××市级的文明小区。

七、充分发挥内审“监督、保证、服务”的作用,建立内控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随着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快速发展,健全和完善审计法律管理规章制度是促进审计法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建立内控制度的根本保证。为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对审计部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我局基本建设开工、竣工决算报审规定,规范了基建工程审计管理程序,同时编写印发了《××电业局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与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的通知》。全年以来,强化了审计服务功能,组织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和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中主的各种项目的审计活动,对全局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成立了审价中心,认真执行工程审计和材料采购,设备明置审价程序。截止11月底对全局各类建筑装修工程二十五项进行了概算审计和决算审计,审计金额1005.2万元,审计金额652.8万元,审减金额达44.6万元。诉讼案件共6起,为企业避免和挽回损失377.85万元。6起案件争议总金额为403.25万元,由于是我们自己的法律顾问出庭应诉,与聘请社会律师出庭相比,6起案件共节约费3万余元。

经济责任制的审计是我局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二00六年初,我们将审计监督考核列入全局经济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内容包括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内外部审计、稽查、监察、税务部门检查、工程管理履行审价程序等十个方面,严格审计管理制度办法执行情况考核,加大监督力度,对违反工程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末报批和不履行合同报审的单位进行月度经济责任考核,严格进行处罚,对规范全局经营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八、强化管理,促进多种经营健康发展。

多种经营是我们的大支柱,它的发展正好切入直接影响到主业的发展。因此,多年来,我局党委、局行政始终给予多经公司长期的支持和关怀对多种经营的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产业结构做了明确的规划,使我局多经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安全水平、经营水平、服务水平都取得了很大的进下。目前已拥有企业14户,均分布在××、××、××和××等四个××,拥有职工余人,其中主业分流人员.

我局多经公司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宗旨,建立建全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集中了资金使用。通过30名有财务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公开选拔、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到现在的5名财务人员,其中三名会计师,两名助理会计师。通过这次财务人员的考试上岗,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加强了财务管理提高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了会计基础规范化的进程。建立建全了财务制度管理,加强了预算管理,提高了预见性,防止盲目性,最大限度他增收节支。今年在工资奖金增长的情况。可控费用仍然下除了15%,保证了预算的实现。

发展是硬道理,企业不发展,改革就没有物质支持,就没有动力,改革就难以进行,这几年的企业改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二00五年下半年开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瞄准市场需求,在经过科学的调研和可研的论证基础上,筹集资金1300万元先后在××建立了两台6300kva工业硅冶炼炉、分别于去年和依据投入生产,实现当年见效。*年预计收入和利润分别比去年增加2000万元和180万元。今年6月我们又筹集资金700万元,与俩位个体企业老板共同投资在××工业园区建设4台6300kva工业硅冶炼炉,组建注册资金2100万元的“××治金有限公司”己于11月起陆续投产观感计年收入8000万元,我公司每年可是获红利20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和效益的显现,将为企业改革、转制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也为我局我经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九、物资管理是安企生的基础和保障。

物资管理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局物资供应部门始终以“安全生产,高质量的物资供应”为宗旨,严格贯彻执行电力物资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了《××电业局设备材料招标管理办法》、《物资计划管理标准》、《分库管理标准》、《物资合同管理标准》等各项制度,克服资金紧,工作量大及任务重的实际困难,保证了全局生产和基建工程物资的及时供应。同时,结合市场的变化,本着即保证安全又少占用资金的原则,努力盘库物资,对物资消耗和物资储备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达到以最少的物资消耗,最低的物资储备,创造出最多、最好的社会财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7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期货公司 公司治理 规范

1. 观察——我国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的法律表达

我国《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用一个专章(第三章)、15个条款对期货公司法人治理问题进行了规定,主要从明晰职责、强化制衡、加强风险管理三个角度对期货公司法人治理进行法律表达。①

1.1明晰职责

1.1.1《期货公司管理办法》35条对期货公司股东会职责、议事表决原则进行了规定。

1.1.2《期货公司管理办法》38条、39条对期货公司董事会的组成、职责进行了规定。

1.1.3《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0条对独立董事的设立情形、职责进行了规定。

1.1.4《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1条对监事会或监事的权利与职责进行了规定。

1.1.5《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3条对首席风险官的职责进行了规定。

1.2强化制衡

1.2.1《期货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期货公司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监事)等组织机构,并要求上述机构依法履行其职责。为了切实保证期货公司强化内部组织机构的相互制衡,引入了独立董事和首席风险官的制度。

1.2.2《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0条要求具有实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结算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和独资期货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应当保持独立性,不得在期货公司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不得与期货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关联人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

1.2.3《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3条规定首席风险官仅对期货公司的董事会负责,对期货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合规性、风险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1.2.4《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4条规定,期货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首席风险官之间不得存在近亲属关系。期货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不得由一人兼任。

1.2.5《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5条规定期货公司必须合理设置业务部门及其职能,建立交易、结算、风险管理、财务等岗位责任制度,对关键岗位及业务实施重点控制,确保前、中、后台业务分开。期货公司的交易、结算、财务业务应当由不同部门和人员分开办理。

1.2.6《期货公司管理办法》34条要求期货公司与其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场所等方面必须严格分开,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确保期货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避免其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的不当干预。期货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超越期货公司股东会、董事会任免期货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非法干预客户保证金存管、交易、结算、风险管理、财务会计和营业部管理等经营管理活动。

1.3加强风险管理

1.3.1为及时发现期货公司风险隐患,《期货公司管理办法》36条、37条规定了期货公司股东及期货公司的通知与报告义务及事项。

1.3.2《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6条要求期货公司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或者岗位、合规审查部门或者岗位。

1.3.3《期货公司管理办法》47条规定了期货公司营业部控制风险的“四统一”规则。

2. 检讨——我国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的实践样态

2.1经营规模偏小——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缺乏理念保障

目前我国期货公司的注册资本与经营规模一般偏小,多数期货公司彼此毫无区别,没有创新,没有个性,更谈不上分工与协作,只是在狭窄的经纪业务空间里进行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在此境况下,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竞争,在期货经纪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期货公司往往忽视法人治理的问题。

2.2一股独大——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缺乏基础保障

虽然目前我国期货公司基本上都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监事)与总经理负责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在“三会——经理”的法人治理模式中,直接影响股东会的能否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的关键因素是股东成份和股权比例。我国期货公司中只有极少数公司股东数量相对较多、股权较为分散,大多数都维持在两至三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多在50%以上,更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80%以上。由于期货公司股权过于集中,控股大股东直接任命公司管理者,甚至干预期货公司的日常经营,由于股东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当,导致决策程序的随意性,内控制度弱化,法人治理基础薄弱。

2.3董事、监事履职真空——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缺乏制衡保障

目前,多数期货公司中,董事、监事在公司治理中演绎的是一出只见其人(签字),不闻其音的哑剧。董事、监事的职权不明,往往成为“橡皮图章”,形同虚设,缺乏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由于其履职存在真空,所以无法发挥各个治理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的作用,因而严重影响公司治理效果。

3. 结论——我国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的规范路径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出现了“备择化”的趋势,即法律提供多种公司治理相关组合,由公司依据自身规模、特点等情况,自主选择。这种发展趋势实际上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简化,低成本化大方向的反映,同时也是尊重公司自,回归公司治理本质的正本清源之途。未来我国法律不宜“一刀切”的规定期货公司法人治理模式,更不应忙于“叠床架屋”式的引入各类公司治理机关②,而应从实际出发,为期货公司提供多元化的制度选择。因此,我国应构建多样性、灵活性的公司治理框架,由期货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治理模式与治理机关。

注释:

①《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期货公司应当按照明晰职责、强化制衡、加强风险管理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公司治理。

②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公司的监管机构设置不断在做加法,似乎参与监督的内部治理机关越多,公司治理的效果就越好。我们既有沿袭自二元制法统的监事会,也有从一元制法统舶来的独立董事,另外又设计了首席风险官。

参考文献:

[1] 中国期货业协会编.《期货市场教程(第七版修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7月第7版 .

[2] 中国期货业协会编.《期货法律法规汇编第4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2月版.

[3] 刘志超.《中国期货业发展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1月版.

第8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 经济 发展 影响

一个企业的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关键在于它是如何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这就从直接意义上说明,企业中的各类机构是与企业的员工直接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影响企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经营管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管理行为和理念却是相背而行。究其原因,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缺陷往往被隐藏起来,不容易被发现。

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最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走进市场前都做了较为丰富的准备工作,然而,这些中小型企业的产品与以往有所不同且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因此,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比较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在得到经济效益的时候,有不少经营者觉得管理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而通过管理提高企业的自身效益是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有待考量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优化的过程。一旦企业忽视了管理,则就将企业置于危险境地。大型国有企业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大型国有企业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其想法也是比较独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有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型企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小企业则是思考管理办法且较为实用,这就导致了企业之间管理理念的不同,没有将这些理念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

因此,想要充分贯彻管理理论的方针,需要有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文化底蕴,更好的指导企业管理者开发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工具。

二、加强企业的核心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而言,财务的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从哪些方面得到具体体现呢?

1.应将财务管理设置在企业的中心地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管理方面,因此,企业应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企业的成本、税收和风险等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对于经济管理中的弊端问题,企业管理者应当以企业过去的财务资料为基点,对未来的决策和投资等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方案措施。而财务分析报表则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凭证,是企业发现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从而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又是筹集资金,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

2.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加强资金管理的力度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和调整力度,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确保资金到位时还要杜绝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因此,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资金权利管理也是重中之重。合理的分配好资金权利管理,加强资金管理的力度,才能使企业得到有效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个,企业的经营者还应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成本管理计划,进而使企业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模式中,其中成本管理计划主要包括成本预测管理、成本编制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除了要对成本核算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外,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如果不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计划有一个明确的方案,将直接遏制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营管理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

1.企业经营管理对经济稳定发展促使企业发展的市场制度得到完善

目前,我国的企业发展是建立在关系经济基础之上,这是促进企业得到良好发展的关键之处。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我国的经济市场已经逐步向全面发展迈进,但依旧是不完善的经济市场体系。因此,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市场的公平竞争,更有助于政府对企业的过多限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2.企业经营管理对经济稳定发展才能促使企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创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断创新才能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强而有力的发展,因此,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快慢,而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企业初建,都会出现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的情况,因此,企业更应该通过对市场的整体考察,将技术扩散,从而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才能为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多有利的价值。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息息相关,而企业的发展状况则反映出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状况。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发展水平,而企业却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这样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作用落到实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喜.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2013,(12):79

[2]刘清宇.企业管理与企业效益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2,(4):70

[3]张氦铟.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和谐性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2):103-112

第9篇: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压力逐渐增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和优质企业的要求也逐年提升。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能让现代企业在时代的洪流中脱颖而出,能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占稳脚跟,也能够更加迅速地适应当今激烈的竞争,从而优化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当今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行有效性的途径优化探讨,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改革、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力调配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方向这几个大点论述当今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性提升办法,从而加深、加快企业经营能力提升的改革步伐。

关键词:

企业经营能力;有效途径分析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更能帮助企业实现自我定位和快速发展。但是当今的企业大部分都存在制度不完善,发展规划不切实际,人员调整制度存在缺陷的问题。我们应该对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强化企业的整体实力,从而间接地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企业建设的时代步伐。

1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时代意义

企业的成长进步就犹如大树一般,要经历诞生、成长、鼎盛等重要的时期,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就有如加固了大树之根,方便大树在生长发育的同时更快更好地汲取能量。经营管理能力是贯穿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生存的主要线索,没有管理便不成方圆,而有了经营管理制度,却不符合当今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公司实情,也有碍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当今的时代潮流之下,全球经济化已经成为时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深,企业的实力竞技便成为了当今我国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而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制度,能够帮助我国的企业在时代的竞争中做领跑者,也可以明确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让企业做到精细化发展和有效性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途径进行有效的分析,结合当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优秀的国外管理理念,对我国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制度—执行力—监督—再创新几方面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改革与探索,从而提升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从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分析问题

2.1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缺陷问题

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是维持企业发展的重要辅助工具,与当今的市场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但是,当今企业部分的制度制定者和管理者仍然呈现出与时代脱轨、固步自封的状态,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从小部分人的利益入手,以维护部分小团体的经济与权力利益为目标;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过于陈旧老套,没有完整的监督系统和第三方的督查系统,缺乏执行力;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未进行人性化的思考,为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反而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发展速度。这样的制度不仅不能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成为形式化的流水工作,流于形式的制度,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当今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应该结合企业的现状和人力调配、调整情况进行,制度不仅仅要满足员工的需求,更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从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发展速度的大方向出发,也要结合人性化的制定标准和具有企业特色的制度制定方面进行思考。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管理和调配的标准。

2.2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问题

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企业具有更加优化的管理调配模式,而当今的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企业习惯于单向式的传统管理模式,缺乏与时代相关联的创新思想,也未曾进行双向管理、双向监督的管理调配尝试。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不能够利用当今经济市场的经济讯息,也造成了企业员工工作能动性低下、企业间部门分工和责任分担不明确的企业管理缺陷问题。单方面的管理模式,也造成了企业中部分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对企业高层和管理层缺乏监督和督查效力。先进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应该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和更多的优质学习培训条件,应该对企业整体的上下层都进行有力的调配。公平的企业管理模式,应该以责任分担和企业效益为量杆,为企业员工创造出一个公平自由、和谐积极的工作大环境。

2.3监督机制的缺失

当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缺乏明确的责任,完善的制度和经营管理的监督团体。要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具有创新性的经营能力改革,我们就必须要从监督机制的建立和监督团体的塑造开始。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建立监督督查系统,树立员工工作标准、明确责任分担、建立明确的奖惩规范。当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监督机制的缺失不仅为极少部分人提供了不公平竞争的条件,也造成企业工作效力低下的情况。

3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途径优化的想法

3.1制度化与规范化

进行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规范企业内部的责任分担制度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的关键,而制度的制定最终目标也是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管理办法,应该从日常考勤、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最终效益的个人角度出发,讨论公司的部门配合、未来发展和企业整体形象的问题。要从细节入手,在把握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性的制定和讨论。

3.2多培训与竞争性培养计划

优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就应该从企业员工训练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员工竞争环境的改良入手。我们只有加强了对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只有从改良员工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员工的公平环境入手,才能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我们应该从人性化的工作方案改革入手,对员工进行差异性评价。我们要为员工制定出统一的效益评价标准,也要谅解员工的能力短板,对他们进行特色化和差异性的个人培训。

3.3结合国外优秀模型进行改革

我国的经营管理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言,仍然处于落后的现状。当今国际上比较常见的EPC模式和BOT模式,对于我国企业的整体管理和效益提升都有促进的作用。这两种经营管理模式,从市场调查和市场经济入手,讨论了当今的经济市场与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对员工的效益贡献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性标准评价。而我们国家企业缺乏的正是这种与经济市场相关联的经营管理途径的建立,我们必须要在了解市场、了解民众需求、了解经济发展方向的前提之下,为我们企业制定出整体的经营管理方案和发展方向,进行人性化的效益化管理,才能进一步深化我们企业的发展。多结合国外的经验进行总结及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和学习,也有利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

4总结

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与企业的效益增长速度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与企业内部的人员调动效益评价和奖惩制度的制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思考企业经营管理路径提升的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将市场经济的评估作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影响因素之一,从而深化我国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岳伟兵.当今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