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城乡区域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区域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区域规划

第1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关键词 乡镇村建成区绿化;现状;措施;成效;经验;规划;青海玉树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226-01

1 玉树市基本情况及绿化现状

玉树市位于本州东部,东邻四川省石渠县,南与本州囊谦,西北部与本州治多县接壤,全县总土地面积704 600 hm2。玉树市属典型的高原型气候,四季变化极不明显,季节很难划分。冬长夏短,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冬春气候干燥,多风雪。夏季多雨。年内降水量极不平衡,多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较高,降雨时间也早于其他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459.8 h,平均每天日照时数6.7 h,年总辐射量632.06~657.18 kJ/cm2,极端最高气温24.7 ℃,极端最低气温-35.3 ℃,年蒸发量为1 270.8 mm。玉树市辖8个乡1个镇36个牧委会、153个牧业合作社,现有牧户6 530户,28 848人。全市土地总面积为70.44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7.3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5.6%。经第二次森林资源清查,全市共有林业用地面积15.60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14%;其中:灌木林11.37万hm2,宜林地4.23万hm2,疏林地26.67 hm2,纳入天保工程的灌木林共有5.38万hm2,占全县灌木林地的47.4%[1]。

随着国家三江源战略的实施,从2002年开始,玉树市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在生态建设中得到了国家大量的建设资金,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退化,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水源涵养功能,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顺利推进[2]。

2 乡镇村建成区绿化措施及成效

2.1 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项目

从2002年至今玉树市争取了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项目和重点公益林补偿项目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为全市林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加强森林及林地的保护

加强森林管理和执法力度,制止了盗伐滥伐林木、违法破坏林地等行为的发生;严格实行禁牧,严厉打击各类人畜毁林毁草行为,切实保护生态建设成果。

2.3 坚持项目建设

通过多年的建设,玉树市林地面积有了明显的增长,森林植被得到了进一步恢复,水土流失明显减轻,水源涵养功能提高,生态环境状况趋于好转。同时,还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广大牧民在参与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提高了收入,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 乡镇村建成区绿化的经验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林业生产项目在玉树市的落实并实施,推动玉树市林业生产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林业工程监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三是加大科技造林力度,充分运用林业生产新科技、新成果,将林业科技切实转换成现实生产力,充分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林地的行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五是严格管理,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乔木林比重较小

因玉树市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因素,玉树市的林种较为单一,主要是灌木林,在官仓峡有少许疏林地;灌木主要树种是山生柳、高山绣线菊、小叶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唐古特忍冬、百里香杜鹃等;疏林地主要树种是大果圆柏。

4.2 自然条件较差

由于玉树市地处青藏高原,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玉树市的林业发展。因此,应加大造林经费的投入来建设乔木林地。

4.3 受森林草原火灾威胁较大

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还很差,防火工具还很简陋,防火队伍装备还较差,防扑火能力差,扑火难度较大。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防火器具、工具,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

4.4 绿化投资大,扶持政策少,造林经费短缺

因气候等原因绿化的树木成活率低下。为确保绿化树木成活率,需用科学化的方式来造林,当前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不强,造成了绿化经费短缺,工程建设进展缓慢。

5 2013―2015年玉树市乡镇村建成区绿化规划

5.1 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全民搞绿化的方针,紧紧围绕“生态立市”发展战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逐步把玉树市乡镇村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自然和谐的绿色乡镇。

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科学选择林种,乔灌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原则,以营造生态林为主;坚持依法保护与造林绿化并重的原则。

5.2 工作重点

2013―2015年完成8个乡1个镇23.33 hm2绿化工作,完成全市13个游牧民定居点53.2 hm2的绿化工作,完成柯曲林场666.67 hm2绿化工作。

5.3 绿化模式

采取适合玉树市环境规格的苗木造林,乔、灌、草相结合,多树种搭配的形式。在造林树种选择上,针叶树以祁连圆柏、川西云杉为主;灌木以河滩柳为主。

5.4 保障措施

5.4.1 转变观念,为绿化提供思想保证。转变思想观念,把绿化工作作为改善乡镇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和提高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

5.4.2 科学规划,为乡镇村绿化提供质量保证。为切实提高乡镇村绿化水平,制定绿化标准,加强规划设计,实行分类指导[3]。

5.4.3 加强领导,为绿化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加大对乡村绿化、美化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组织开展植树、美化家园的绿化活动。二是在资金、人力、物力上大力支持,领导分片包干,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村和建设单位,落实到具体责任人[4]。

6 参考文献

[1] 《青海木本植物志》编委会.青海木本植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张会岐,李琼花,何永芳.论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97-398.

第2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镇;住区规划;管理;思想;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urban construction is also in constant speed up the pace. Residential planning has been the focus of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urb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area planning trends: by the seller to the buyer market gradually to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residents residential diversification an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constantly improved. This is the town of China's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esents new challenges. How well the urban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ully satisfy people to "live" demand, the paper on had a discussion.

Keywords: town; Residential planning; Management; Though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因此,对城市的规划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镇住区的规划一直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在新时期,城镇住区规划存在着以下几点发展趋势:市场由卖方逐渐转向买方、居民对住区功能要求多样化、住区开发主体多元化以及环境意识不断强化。这就对我国的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一、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思想

住区,即是指居民用于居住的区域,以住宅用楼为主要建筑群。同时,还包括了其他的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例如:医院、菜市场、学校、广场、公园、绿化用地、停车场等。具体的基础配套设施,视住区整体的定位而变化。其整体定位越高档,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就越多越全面。

随着我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步伐。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的基本管理思想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以前,我国的城镇住区规划仅仅只是以满足“住”为住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没有充分尊重居民对“住”的个性化要求。换句话说,以往的城市住区规划只知道“住”,没有考虑到“如何住得更好更舒适”。现在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的要求也开始不断提高。如今的城镇住区规划考虑的更多的不再只是“住”,而是怎样满足人们对“住”的不同需求,使得人们住得更舒适更好。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开发者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取胜的重要战略思想。

(二)绿色环保的思想

一方面,居民开始越来越注意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居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义也在不断加强。居民的这些要求,放映到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中,就是开发者规划建设管理行为中的绿色环保思想。在绿色环保思想的指导下,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一是要注重在住区开发过程中以及日后居民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二是要注意住区内绿化环境的建设。

(三)节约用地的思想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稠密。虽然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城镇的人口压力较小。但是用地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现代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中,节约用地的思想一直居于重要地位。

二、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方法

在以人为本、绿色环保以及节约用地等思想思想的指导下,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

(一)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是城镇住区规划建设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重点关注。虽然,城镇相对于大型城市来说土地使用的压力较小。但是,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意浪费或破坏的行为,会对城镇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在土地使用上要树立正确的土地使用意识:即科学合理的开发土地,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土地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

1、土地的综合利用 。土地的综合利用,就要实现土地用途的多元化。一方面,它要从居民的生活起居习惯出发,实现它作为住宅用地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它是城镇的一部分,因此它应该具有一定其他用途,例如交通、饮食、医疗、教育等。综合利用土地,最大化土地的应用价值,是土地使用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2、自然形体和景观要素的利用。不同城镇,其自然环境条件也不同。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要素,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居民美的享受。俗话说的“依山傍水”就是体现了对自然景观要素的充分利用。

3、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住区的规划,必然要求涉及到其周边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例如,医院、学校以及广场等。因此在土地的使用中,相关开发要合理考虑和布置住宅区与其它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工作。

(二)开放空间以及绿色用地

第3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关键词] 区域分析与规划 面向应用 教学改革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1102053)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YZKC1017)。

区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空间载体,是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主要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是一门体现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课程,也是国家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

GIS是一个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GIS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宏观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区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也是拓展GIS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应用GIS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高校GIS教育中,由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很强,又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强化应用[2],常导致学生感到该课程过于空洞和抽象,很难将所学区域理论与GIS专业应用相结合,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前提下,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GIS专业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GIS专业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程特点

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区域问题的交叉学科,目的是探寻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分析,为区域政策制订、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3]。由于区域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管理、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GIS专业开设这门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区域分析一般思路、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同时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模式,掌握利用GIS技术认知、分析和研究区域问题的基本能力[1]。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性强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本课程在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技术支持等条件分析基础上,引入罗斯托、库兹涅兹等区域发展阶段理论;通过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等分工理论阐明区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源泉;通过分析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介绍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等多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阐明合理的空间结构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除此以外,还有配第—克拉克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等等。总体来看,本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2.内容丰富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较多。本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以区域分析为重点,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区域优势与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详细介绍;下半部分主要讲解区域规划的主要理论,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就规划中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3]。本课程的讲授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3.课时较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课时较少。目前在强调“通识”、“通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增设了大量通识类基础课程,而专业基础课时则相应减少[4]。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调查情况来看,此课程开设一般为32学时(2学分),在少量学校该课程课时可达40~48学时(2.5学分或3学分)。但总体上,相比其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少与GIS应用间的必要衔接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理论性较强,而GIS技术的优势和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目前在GIS专业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内容来介绍GIS技术怎样结合区域理论,分析、解决各种区域问题。例如,如何利用GIS技术分析我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如何利用GIS网络分析协助完成区域交通、排水等基础设施规划等等,此方面内容通常在其他GIS理论及实践课程中也很少涉及。由于此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GIS技术应用之间必要的衔接,常导致学生在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分析;同时也会引起GIS专业学生对开设该门课程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2.缺少实践环节,理论应用能力不足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丰富,从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到区域优势的形成,由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到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涉及自然资源开发、评价,人口与劳动力发展,技术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等方方面面内容。但该课程在许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常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会贯通,特别是缺少结合区域分析应用GIS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没有机会运用所学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应用、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这最终将导致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不利于创新型GIS人才的培养。

第4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200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率先开展并完成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率先编制实施城乡全覆盖的县(市)域总体规划,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和中心村建设,大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2009年9月,住建部与浙江签署《关于联动推进浙江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意见》,提出把浙江作为全国实践新型城镇化和推进生态文明条件下城乡差异化互补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2010年,浙江城市化水平达到59%,居各省区前列。“十二五”开局伊始,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2011年两会期间明确表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是浙江促进发展转型的重点”。浙江正在加速描绘新型城市化的蓝图。

杭州发展的“短板”是农村和5县(市),潜力也在于此。2010年8月10―11日,杭州市委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努力建设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决策。市委书记黄坤明提出,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思路“经营农村”,并提出“强城带乡,强工补农”口号。这一有别于“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提法所蕴含的是,杭州将以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强有力地推动、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为一体化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

根据规划,杭州的目标是到2015年,通过转变城乡发展方式、区域发展方式、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两万元,全市城市化率达72%,初步形成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全面一体化格局,最终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弥补短板,“十二五”每年10亿支持5县(市)发展

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区划面积占杭州八成以上的5县(市),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只占全市20%和13.5%。“东快西慢、东强西弱”格局成为摆在杭州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是 “短板”,也正是机遇。为此,杭州市从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六个一体化角度,对如何实现城乡区域发展,提出了包括统筹城乡区域规划等17个详细“统筹”。并宣布,2011年至2015年,杭州市财政将每年投入10亿元,并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支持下属5县(市)发展。

截至目前,杭州市委、市政府已先后出台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6个政策意见,有关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产业发展、税收支农、新一轮“联乡结村”等政策意见也即将出台,各区县(市)也都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同时,杭州各城区也与5县市正式“牵手”合作。根据协作机制,2011年至2015年,8城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市钱江新城管委会与5县(市)建立5个对口联系、联动发展的区、县(市)协作组。每对区、县(市)协作组要共建两个产业集聚平台,5年内城区要向对口县(市)转移产业项目累计投资20亿元以上。

■一揽子政策鱼贯而出,力推城乡产业一体化

产业发展是经济布局的核心,产业连着就业,是城市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3月30日,杭州市政府召开全市城乡统筹产业发展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电视电话会议,正式下发《关于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要在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联动发展、绿色发展上下工夫。与此同时,杭州市政府密集下发了关于推进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商贸服务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5个实施意见。

在工业方面,突出产业集群特色,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点用于扶持五县(市)工业基地建设与发展等;对五县(市)重点(工业)产业的财政扶持资金市县配套比例从原来25%:75%调整为50%:50%等。在农业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市级财政通过项目扶持、奖励五县(市)培育壮大农业企业,每年安排的资金将不少于1000万元。在服务业方面,推动五县(市)适度错位、差异化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区域优势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市各项服务业财政专项资金向五县(市)服务业聚集区和服务业项目倾斜。在旅游产业方面,深入实施旅游西进、旅游全域化战略,做大做强五县(市)旅游产业。市级财政对五县(市)旅游咨询、交通标志等公共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在商贸业方面,让农村消费更方便更安全,实现市、县(市)消费市场联动发展。

第5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认清后发优势

沿海后发城市的崛起必须利用其后发优势。那么沿海后发城市的后发优势到底是什么呢?2003年6月,钦州市确定了“323”发展思路和“三大目标”,这是认清钦州市的后发优势的产物。

第一,钦州拥有优良的建港条件,这是内部最有利的条件,发展“大港口”才有发展机会;第二,由于单纯发展农业不可能提高经济总量水平,而发展商贸业又由于腹地落后而缺乏强大的需求支持,因此,发展工业是必然的选择;第三,小工业方面盲目重复建设或发展高污染行业是行不通的,沿海一些先发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不能重蹈,既要扩张经济总量,又要做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惟一可行的做法是在规模上做足文章,因而“大工业”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通过“大工业”的大进大出,可以充分发挥“大港口”的作用,有效避免港口能力闲置;第四,利用大港口优势可充分调动国际资源来发展沿海城市经济。

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模式

任何发展思路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与空间。按三大目标的要求,钦州市选择了港口、石化、能源、造纸等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产业发展模式可以总结为:以大港口为基础支持发展原料与产品运输量大的大工业,通过大工业的大运输需求支持大港口的运行,以大旅游促大工业的环保上档次。这种模式能解除许多人产生的疑惑:大规模传统产业不会造成港口及其腹地的环境污染吗?大规模发展传统产业有原料与需求支持吗?大工业不会妨碍旅游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吗?

钦州的实践证明,只有发展大工业,才有可能较好地搞好环境保护,钦州的石化、造纸与火电等产业都是按一级环保标准建设的;大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市外甚至是国外,产品市场也主要在市外或国外,这充分体现了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地方经济发展方法,即发展地方经济的区域方法;大工业一方面有高级别的环保标准,另一方面大工业区通过两个绿化隔离带将工业区与生活区和旅游区隔离开,能有效保护旅游业的发展,并保护人民生活环境。

启示与方向

第6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十二五”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时期,也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关系我市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为确保圆满完成编制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发改委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0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0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第7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总体规划;规划设计;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其根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

1.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将城乡规划摆在首要位置。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增加农村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统筹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人口、环境、土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理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考虑三农问题,以工业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1]。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几年,城乡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统筹规划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向更好的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完善城乡规划编制、管理体系

2.1完善城乡编制体系,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重点

城乡规划主要是以城市发展为重点,以乡镇区域规划为依托,整合城市整体规划、建立镇、乡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使编制内容覆盖到乡、镇、村,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镇建设的先导、统筹作用[2]。

2.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强化全局意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结合经济发展和土地供应计划,有序的推进城市建设,使重点建设项目与城市、乡镇以及土地利用相协调。

3.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社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抓住主要关键点,进行全方面的统筹安排。城乡统筹规划必须以农村社会保障为基本出发点,目前农村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农村没有制度性的保障措施,农村养老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农村困难户享受优惠政策的家庭达不到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统筹城乡规划发展要以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为重点,重点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政府补贴、社会捐助等资金筹集办法[3]。政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通过各种渠道把城市文化传播到农村中去。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电、村村通水,要保障农村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城乡统筹发展是通过城乡规划创造平等的新型城乡关系,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解决好三农问题,为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做出巨大贡献。

4. 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原则

4.1区域性原则

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是要求要从城乡区域的整体角度出发,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突破传统的规划模式,注重区域范围内的城乡统筹,构建城乡之间共享的基础设施模式。

城乡统筹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享,使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于农村地区,突出农村的发展特色。

4.2协调性原则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主要是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整体结构上协调区域的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乡镇要依靠工业化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城镇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加强新农村建设[4]。同时强化农村作为区域生态地区,保障城镇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4.3适宜性原则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农村较城市发展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将城市发展模式直接用于农村发展,因此,城乡统筹建设要结合城乡发展现状,既要采取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又要结合农村各自建设的方式,以适应城乡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

5. 多元化能源供应系统

5.1能源结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未来能源的重要作用,国家采取各项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生物能占重要位置,其次是太阳能。因此,为了推动城乡统筹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对新能源额开发利用[5]。

5.2城乡能源系统规划。既满足供应又保护环境是城乡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国内外能源的调整,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快农村新能源开发过程中,改善农民生活物质条件。例如村庄可以依托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推广节能改造等技术。

6.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6.1经济目标

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目标是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区优势,实现城乡之间合作,农村发展要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经济实体。

6.2社会目标

城乡统筹建设要解决劳动力的转移,吸纳劳动力必须依托城市化进程,而由于空间发展机会不均衡,因此要鼓励劳动力自由流放。城乡统筹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要实施政府制定的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建立区域性协调机制,城乡统筹规划要多方向筹集资金,要多层次、多渠道增加设施建设投入,把城乡统筹建设推向社会。

6.3生态目标

城乡统筹规划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第一位,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自然环境。城乡统筹建设要首先对绿地进行规划,规划生态环境空间和布置生态设施,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生态空间。同时要充分发挥城乡优势,农业上建立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同时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业,建立乡镇绿色生态体系。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做一个整体的统一筹划;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统筹城乡是要发展城市和乡村,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根据各地域的发展特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多样性,达到城乡经济水平的和谐发展。

结语城乡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乡、镇和村庄纳入统一规划之中,保证一定空间距离的范围内资源配置、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M].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2]王鹏.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规划的空间层次与GIS方法[J].2008年城市规划论文集.

[3]贾若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决策[M].中国发展观察.2008

第8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关键词】资源环境;城市规划管理;美丽中国;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为了解决矛盾冲突,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教委于1988年特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并以此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引起社会重视。但高校学科体系的开设与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这也是我国高校中开设的专业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人才战略、创新意识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的专门性进行研究探索,找到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精神的最佳方法,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规划专业设置存在问题及不足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如当前有很多高校是将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在研究院、高校或是企事业单位进行深造或是从事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而对于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集中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检测与保护以及城乡区域规划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对应的工作领域主要是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交通等关系社会发展的政府机构。

1.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性不明晰

当前,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人才主要是为环境部门培养,房地产开发或是项目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房地产部门培养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土部门培养人才,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则主要是为城建部门培养人才。这些专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专门部门培养人才,没有进行交叉人才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有对口的就业方向。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则是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进行了交叉,对学生进行的是多方面的培养而不是专门的培养,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就业方向没有针对性。

2.课程设计不严谨,特色性不明显

尽管有不少学习开始了这一专业,但从所开始改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计来看,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是由地理、环境与规划等专业领域的主要课程构成的,课程设计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全而不是专业性,因此课程设计没有突出点;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针对该专业选择合适的实践课程或是创新。此外,专业选修课杂而乱,且比重过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安排不合理,选修课主要集中于5、6两个学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二、优化环境专业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该专业针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低等问题进行了课程优化改革,使得该专业课程设计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涉及面广的优势着重社会民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不仅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复合人才,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而且关注社会问题,将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

1.优化设计课程体系,提高科学性

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对选修课划分了三大类: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乡镇规划、乡土地理学、景观设计、社区规划与管理和居住区规划等课程各2个学分,30学时,这是第一大类城乡规划与管理课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人居环境评价、土地评价与管理和环境生态学构成了第二大类,即环境规划管理,每门课程都是30学时,相应的也是2个学分;最后第三大类则是由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项目评估、生态经济等经济学领域相关课程构成的经济管理科学,每门课程30学时,共2个学分。另外,对选修课的选课,学生在6、7、8三个学期根据已有的专业的知识和自己的特长与未来的就业选择进行课程选择,自主性更大。除了这些课程可供选择外,学生也可以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建立完善专业实践机制,提高实操性

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一般有学校实验和社会实习两个方面,任课教师课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或是让学生到社会单位中实习。如齐齐哈尔大学于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调整,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实验课时增加10学时;而对房地产测量学和地籍管理学也增加了实验课时,前者增加12个学时,后者增加了16个学时,但这两门课总的学时保持不变。从课程学时调整中可以看出,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特别是对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了解和研究剖析,进一步弄清了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了结合国家倡导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重视和完善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重构和优化,进而为培养具有资源环境和城乡管理专业性知识和实战型人才的培养做些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参考文献

[1]郭文炯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第9篇:城乡区域规划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就地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应该因地制宜,建设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实现城市和乡镇和谐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地城镇化就是指在人口无有大的迁移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在当地从事非农二、三产业,实现角色的转换,迁村腾地,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发展。就地城镇化是解决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一个途径,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武汉市江夏区就地城镇化建设现状

江夏区原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发展不够,城镇化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北边毗陵武汉光谷,西面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接,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破除传统城镇发展认识藩篱,在传统农业区,以乡镇企业发展作为最初的推动力,以地生财,滚动发展,以乡村工业化作为市镇新建和扩建的重要基础,促进乡村人口在职业上向非农转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出现大批失地农民,区委、区政府妥善做好失地农民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在集镇建设高标准拆迁还建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农民就业基地,广泛发展村级工业公司、企业,实现农民变居民,村变社区,农村变城市。以武汉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为契机,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共计13家,走上企业――园区――城镇发展道路。省、市党政领导对江夏发展给予高度重视,通用汽车、南车集团等重大项目布局于江夏金港新区、大桥新区等地,以产业为支撑,建设一个个工业、商业人口密集点,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江夏区自2008年至今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比第一名。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7%上升到55%。目前虽然存在南北差距,南部乡镇仍然是农业区,北部城乡融合地带,已经模糊城乡界限,逐步走上特大城市郊区就地城镇化道路。

“十一五”以来,全区累计投入65亿元,用于新建和改善城乡道路交通、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新建了文化大道、天子山大道、阿尔斯通大件通道等一批骨干道路,建成江夏市民休闲活动中心、世纪广场、谭鑫培公园等一批市政亮点工程,打造出政务一条街、联投广场、联投龙湾、新长江香榭湾、汤逊湖水岸公馆、江郡华府高端住宅小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群,在全市率先建成纸坊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了金口深水码头、长山口垃圾卫生填埋场、郑店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批配套工程。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131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8.7平方米,供排水管网总长度980公里,城镇绿化面积29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7.43平方米。目前,纸坊主城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逐步提升,秉承独立成市的理念,坚持走就地城镇化道路,主城区纸坊按照规划将由目前的30多万人扩展为80多万人,由纸坊西延至长江之滨的金港,金港新区全面铺开上海通用武汉基地建设蓝图,一个20万人口的现代化汽车新城即将崛起,纸坊和金港终将连为一城,摒弃摊大饼式的发展方式,通过密集的路网连接,纸坊和金港中间保留广阔的绿化带。庙山、藏龙岛、大桥新区三座新城,产业发展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江夏与武汉中心城区的对接,五里界伊托邦小城镇、郑店欧式风格的泰晤士小城镇、安山森林小城镇等一批特色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的亮点。以107国道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成为全市农村新社区的样板。

二、推进武汉市江夏区就地城镇化建设的途径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推进城镇建设。

坚持事先规划着眼大局理念,高度重视相关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精心编制完善的规划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对于重点发展街镇,科学合理进行城镇化建设布局,合理规划,根据各个区域的不同地理位置、功能和资源禀赋进行合理的定位改造,建设各具特色的金口“历史文化名镇”、郑店“区域中心镇”、五里界“绿色小城镇”、山坡“南部地区中心镇”、安山“生态小城镇”等;其次,加强重点区域规划,在这些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制造业、物流产业和小商贸产业,此外制定好山体、重点森林地区、重要水域例如梁子湖湿地等生态区域和农民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为建设生态友好型的宜居新城创造条件;再次,对城区重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打造城区9平方公里纸坊城市客厅、60平方公里的江夏新城核心区和458平方公里的江夏新城及其“一主两翼”;最后,注重中心社区的规划,根据当地农村的人口数量、产业类型、生产要素以及经济发展的潜力,重点规划一批中心村和社区。

(二)以旧城改造为突破推进城镇建设。

通过对旧城进行改造,改变老城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人居环境差和规划滞后的状况,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各项功能,改善群众居住的环境。依据老城区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尊重历史,建设文化厚重,宜居宜业宜游的武汉南部新城。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和谐农村,以城区外沿为纽带,大力实施工业园改造、“城中村”改造和老城区改造。工业园改造、老城区改造实行市场化运作,“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分类推进。做到成熟一片、拆迁一片、改造一片。

(三)以产城融合为支撑推进城镇建设。

秉承“工业立区”的理念,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始终把“工业倍增、新城崛起、统筹城乡”作为富强江夏的三件大事。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五大主导产业。超常规打造工业发展平台,老园区实行腾笼换鸟、提档升级策略,新园区坚持“搭大台,唱大戏”的办法,形成工业倍增发展示范区。重点对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企业相对较多的城镇和园区进行改造,不断地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大企业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他们的介入,开发出主题鲜明、功能完善、品质高端和生态良好的全国小城镇建设样板镇和建设示范镇。

(四)以新农村建设为纽带推进城镇建设。

突破传统城乡改造模式,把城镇改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项目集中建设、资金集中回笼、村庄集中改造等方式,以当地的特色产业如蔬菜、瓜果、苗木种植为依托,以绿色产品为增收渠道,自然环保生态为主要特色,以简朴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为民居特色,计划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将沿国道两侧的城镇打造成全国一流、全省示范、全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五)以经营土地为依托推进城镇建设。

牢固树立土地经营理念,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对城市可经营性的土地在拍卖时按照严格的竞标标准进行招投标,以公共土地的收益来弥补城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的不足,加快江夏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街镇两级财政分成体制,各街镇和相关单位积极利用公共土地的收益,加大对城镇改造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水、电、路、气和通信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对于吸引企业落户、改善投资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以文明创建为契机推进城镇建设。

最近几年,江夏区把创建文明工作纳入到了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在各街镇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程度和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又为探寻科学管理城市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主要的措施有:首先,城市实施整洁美容工程,给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实施畅通工程,尽量疏通交通阻塞,营造一个良好的道路运行环境,加大对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力度,同时对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给予了更加严厉的处罚,明确交通顺畅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交通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最后,实施满意工程,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在城市和城乡广泛开展各种争创活动和评比活动,不断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通过这种方式窗口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群众对于工作人员开展的各项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环境和形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推进武汉市江夏区就地城镇化建设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形成部门合力是有序推进城镇建设的关键

全区上下各级领导应该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要定期举办各种听证会议,对不同时期的建设成果以及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集中的讨论研究,并在会议上对问题进行重点解决。同时,各级领导部门应该组成相应检查小组,对不同时期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城乡规划是否合理、建设资金使用是否适当、相关执法流程是否有据可依,不断加强对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加大资金的筹措力度和保障力度。

(二)规划先行,搞好项目策划是高质量建设城镇的前提

按照全域江夏的理念,谋划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一个新城为中心,十个左右的特色中心镇为依托,100个左右的中心村和社区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城乡空间格局。城镇化改造和建设应有完善的规划方案,首先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发达的产业和经济实力雄厚的街镇,并突出其主体地位。规划要求高标准高水平,规划的设计和制定一定要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才能最终确定,以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一个综合配套,有科学依据,经得起检验的总规划。以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四规合一”引领城镇化建设。

(三)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是有效推进城镇建设的保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市场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原则,从项目融资、项目投资、项目管理以及效益等方面重点构建城镇建设的市场化机制。在旧城改造中,相关的融资和投资应该在有从业资质的投资公司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经济建设较为发达的街镇分别引入一些大型企业和国有集团进行投资和建设。政府方面,不仅土地出让实行零收益,而且在财政上还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优先保证改造过程中的土地的开发、审批和使用,实现与开发商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欧阳志宏. 走绿色、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16)

[2]中国城镇化建设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J]. 中国建设教育. 2010(11)

[3]宁国用,韦威. 自治区政府召开城镇化跨越发展新闻会[J]. 广西城镇建设. 2011(02)

[4]李肇娥.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符合旬阳实际的城镇化道路[J]. 陕西建筑.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