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乡镇财务管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财务管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财务管理培训

第1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 财务管理 规范化

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好关乎基层的问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是巩固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有财务制度建设,要对村内财务进行公开,要具有民主性,要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与监督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农村基层财务为基层谋利益。所以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通过规范化管理,才能使得农村、农民、农业三者的问题的到切实解决。

一、农村基层组织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一)村级财务基础薄弱

集体所有制是农村集体组织经济资产的特征,该经济资产是村级全体成员长期劳动所积累的共有财产。国家法律保护集体财产所有制,杜绝该资产被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侵占或挪用。在现阶段,乡村的经济总量有较大的增长,财政收入也相对于以前有较大的提升,乡村的工资发放,财务机构的运转等问题都得到较好地解决。但是乡村的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所规定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缺陷。村级财务的业务由乡镇政府委派的经管站管理,但是行政方面,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属于村干部直接管理。这种由多级管理的制度使得村级财务人员不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在迫于村干部的压力下,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利益驱使而出现道德败坏的现象。乡镇政府委派的经管站不能就基础薄弱的村级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和管理,不能尽到应尽的责任,其构架形同虚设。所以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基础不扎实,不能满足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管理的要求。

(二)管理中法律意识淡薄使账目设置规范化程度低

在调查中发现,某些村庄的村干部巧立名目,不但没有干实事,没有为群众谋福利,却具有铺张浪费的不良之风。由于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在行政上隶属村干部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受到利益驱使,本来就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不能遵纪守法,不能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低,不能按照财务制度的规范来记录账目,一些村只记日记账,没有进行系统的明细账和总账。一些会计人员文化程度低,不懂得如何找到账目记录和财务制度来规范账目,致使出现简单封存票据,而没有详细账单的情况。有些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在收款后不能开出正式收据,收款人不能签名盖章。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按照制度化来规范财务管理。许多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较多的非生产性的支出,这些款项多用于招待,通常出现检查吃、开会吃的不良现象,所以在缺乏法律意识下,账目设置规范化程度低。

(三)村级财务管理队伍配制不合理

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和持续。但是目前情况下,许多的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多为村干部指定的,村干部不能从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要求出发,仅仅依据个人的情感办事,这使得相当多的一些不具有财会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村级财务管理,所以出现每换届一次就换一次财务管理人员,无疑不利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流动性较大使得财务移交时没有规范的移交手续,通常出现只换届而不及时办理手续,乡村本来就资金短缺,加之没有专门的人员对换届等人员变动过程中财务移交进行监督和管理,经费的支出并没有专门的人员进出审批和管理,所以出现多人掌管财务,多人随意用钱,但没有交账、结账以及记账处理等工作。

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村级管理制度是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要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相关农村合作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全方位完善村级财务制度,从现金管理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预算决算到收入支出审批制度,再到财务审计和财务监督制度等,都要规范化、制度化执行。要建立农村财务预决算制度,将资金的使用、财务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构建等进行计划,同时要将计划提上村民大会进行审议,然后上报给乡镇经管站审核,审核通过后执行。年末要对财务进行决算,将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开,接收村民和主管部门的监督。要通过村民大会进行定向限额以建立支出费用的定额制度,即村干部出差补助、办公用品的购置都要严格限额。要使村内每一笔支出有经办人签字,由村监督委员会审核,村书记主任审批后方可入账。非生产性开支也要进行严格地管理,要本着节约、合法的原则进行,非生产性支出的总额度的增幅要低于集体收入的增幅。建立集中办公日制度,村会计要在规定的时间向乡镇经管站做账、报账、上报财务表。要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档案制度,要建立档案室,并由专人负责。

(二)强化监督并严惩腐败行为

要强化监督管理,村干部及财务管理人员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管理部门要经常开展专项督查,要着重检查涉及村集体资金的使用等方面问题。要及时发现、纠正各种管理中的错误,要将监督制度落实,加强审计监督力度,要将审计结果公布于群众。要督促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规范管理,严肃纪律,对严重乱用、占用村级集体经济资产的会计人员、村干部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要定时检查,严肃纪律,对于严重违纪者要进行处罚,绝不姑息。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要重视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基本的财会管理技能,还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所以可以通过财会人员业务管理培训活动来提升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还要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升级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财会人不但可以胜任财务管理工作,敬业爱岗,同时遵纪守法,具有责任感和较好的综合能力素质。

第2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新时期的中小型企业面对各行业的市场竞争,如果要体现自身优势那么就要格外重视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应当构成其中的核心与要点。近些年来,更多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因而也开始尝试新型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措施。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小型企业仍暴露了财务管理漏洞,例如单一的融资渠道、薄弱的意识与不完善的财务制度。从实质上看,这些漏洞与弊病阻碍了中小型企业健全财务管理。由此可见,作为现代的中小企业,有必要结合自身财务管理的缺陷来探究改进对策,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竞争实力与市场地位的提升。

1 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城乡中小企业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这种基础上也突显了中小企业的独特优势。在经济进步的趋势下,中小规模企业应当构成市场中的特殊群体,逐步体现了企业本身的价值。从基本构成来看,中小型企业可以划分为合资企业、个体与乡镇企业等不同类型。在当前阶段中,多数中小规模企业在本质上都属于劳动较密集的企业,这类企业占有较高比例的生产总值,同时也有助于繁荣现阶段的就业市场。然而尽管如此,中小型企业仍面对显著的市场竞争压力,很多小型企业都没能妥善应对竞争。实质上,中小型企业欠缺竞争实力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全方位的内部管理,这种现状也阻碍了财务管理水准的提高。中小型企业应当意识到:财务管理构成了企业管理的关键点,因此财务管理有必要融入企业的全程管理中。财务管理具体包含了资金筹集、资金投入与消耗、资金回收与分配等各项管理。目前的状态下,很多小型企业都表现出滞后的资金管理水准,同时也欠缺完善的财务机制。此外,企业具有单一的融资渠道,这种现状也不利于正常的资金运行以及管理。

2 财务管理缺陷根源

从现状来看,新时期的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于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通常按照合伙制、业主制或者家族制的运行模式,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融为一体。这种状况下,财务管理者既拥有经营权,同时又拥有全面的企业管理权。然而,某些管理者并没有致力于提升自身素养,对于财务领域的基本常识也欠缺必要了解。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小型企业通常很难凭借自身实力来赢取财务管理的优势。具体来看,财务管理的弊病与漏洞应当包括如下根源:

2.1 欠缺必要的意识

中小型企业内部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欠缺必要的管理意识,经常忽视最根本的财务管理。管理者在拟定管理规划时,通常比较关心中小企业怎么去获取利润和收益、怎么扩大规模等,然而对于细节的财务管理却予以忽视。从业务处理的角度来看,某些私企老板也通常忽视先进的财务管理流程与理念,很难主动运用新时期的财务理念来实现管理。管理者经常觉得: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征,因此与企业效益并不具备紧密的联系。受到这种认识阻碍,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都很难真正提升财务管理的实效。

2.2 扶持力度较弱

中小企业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现阶段的经济进步与行业发展,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是截至目前,很多地区政府仍倾向于扶持较大规模的企业,对中小型企业通常欠缺必要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无法享受政策优惠,以至于阻碍长期的企业规模扩大。同时,较弱的扶持力度也集中体现于资金扶持的层面上。例如在信贷领域中,中小企业通常背负沉重的纳税负担,情况严重时政府甚至对中小型企业重复征税。较长时期以来,多数小型企业都很难获得必要的信贷金额,这种缺陷也来源于较弱的政府扶持力度。

2.3 不够健全的财务规程

企业如果欠缺健全的财务机制,那么将会从根源上阻碍财务管理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应当体现综合性的特征,财务管理体系应当包含定额管理、会计凭证管理、日常经营管理、验收与计量管理等很多环节。然而从现状来看,中小型企业并没有明确划分财务管理中的各项职责,财务管理的有关人员也欠缺必要的职责意识。财务管理涉及较多部门,各部门缺乏明确的权限与职责划分,因而很难落实全方位的会计稽查。此外,管理者通常掌握了财务事项的最终决定权,然而管理者本身并没有接受体系化的财务管理培训,因而缺乏较高的财务管理素养。

2.4 人员素养较低

在中小企业内部,专门负责财务管理的管理者通常体现了较低的综合素养,尤其缺乏专门财务知识。由于没有完善机制,中小企业表现出较混乱的日常经营状况,同时也很难划定明确的产权。管理者具有较低的财务管理水准,这种现状在根源上影响了财务决策的可行性。此外,中小型企业的多数管理者并没有经过专业财务培训,无法创新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

3 探求完善的对策

中小企业为现阶段的行业发展与市场就业做出了突显的贡献,然而多数企业都亟待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准。这是因为,受到政策及其他要素阻碍,中小企业通常习惯于忽视财务管理。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具备较差的融资与筹资能力,政府又很难为其提供实时性的政策扶持。为了改进现状,中小企业有必要从如下环节入手,切实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准。

3.1 增强重视并且健全机制

作为中小企业,如果要顺利赢得市场竞争中的自身优势,那么前提就在于重视现阶段的内部财务管理,在此基础上健全财务管理的有关制度。从财务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管理者有必要接受新时期的财务管理理念,创新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与机制。对于企业内部专门负责财务管理的各部门而言,相关人员也有必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借鉴成熟理论与财务管理经验。

3.2 畅通融资渠道

政府有必要更重视对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扶持,畅通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增强扶持的前提下,改善企业面对的融资环境。中小型企业自身也应当致力于拓宽现有的融资渠道,确保自身信用等级的不断提高。当地政府应当更重视扶持新兴的中小企业,鼓励产权重组与技术创新。在筹资过程中,企业有必要构建透明与公开的财务机制,从根源上拓宽吸收资金的渠道。

3.3 培育优良的专业人才

现阶段中小型企业负责财务管理的管理者仍缺乏专业素养,对此有必要予以专门性的培训。企业应当意识到:只有经过全面培训,才能培育出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企业面对较复杂的财务条件与环境,管理者有必要熟悉现阶段的外部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平衡企业的收益与风险。同时,企业也有必要增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培训,确保管理人员能真正适应现阶段的市场,致力于创新内部财务的管理流程。

第3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一、

进展情况

1、2月2日召开的全区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成立了沾化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副主任、**副区长、**副主席任副组长,抽调冬枣办、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冬枣研究院、下洼镇、富源办等单位多名同志组成了沾化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2月13日召开了全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启动会议,确定了办公地点在水利局四楼,集中办公,统一协调、管理全区冬枣产业发展。

制定了《全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成员分工》、《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便于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开展各项工作。

2、2月21日-22日赴河北农业大学进行对接,召开产学研对接洽谈会,请刘孟军教授及团队为沾化冬枣产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发展意见。

3、2月22日组织泊头镇部分枣农赴下河乡、下洼镇、大高镇参观冬枣大棚建设,举办冬枣管理培训班。

4、2月25日,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调度会议在区水务局四楼会议室召开。区委副书记、区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组长**主持会议,副组长**、**、**及全体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通报了与河北农业大学产学研对接洽谈会有关情况,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一是尽快启动“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本项目拟与“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对接共建,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成立实体性运营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二是抓紧安排召开冬枣产业座谈会,征求不同层面的意见建议;三是尽快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要突出问题导向,按照有措施、有办法、有时间节点、有责任分工的要求充实完善;四是筹备好冬枣产业推进工作专题会议,起草好有关会议材料。

**强调:“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要加快,设计上要采取宽行密植、适度规模化种植模式,按照全程机械化、管理智能化、营销电商化的运营方式,建设占地面积500亩以上的“冬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涉及鲜枣种植资源圃、枣树优势品种示范区、不同种植模式示范区、设施栽培示范区、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探索以冬枣为主的鲜枣亚周年供应、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种植经营模式,以此引领全区枣业向规模化、设施化、机械化、周年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关于“加快推进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起草工作,要本着问题导向,突出方向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同时,尽快启动两条采摘长廊建设。采摘长廊要与旅游相结合,高标准规划设计、统一标识,方案要尽快出台。关于冬枣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要早着手、早研究、早筹备,可以找国内专业团队进行策划,力争在形式上、档次上上一个新台阶。

5、目前正在编制《关于加快推进冬枣高质量发展意见》、《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培训计划》、《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方案及推进措施。

6、冬枣产业化推进工作小组2月27日赴下洼镇、2月28日赴古城镇开展冬枣产业调研,征求部分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对冬枣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意见建议。

7、3月11日,在下洼镇召开沾化冬枣产业“四型”提升工程动员会议。省“千名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服务队,区冬枣办主任、冬枣研究院院长郭庆宏,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镇内优秀企业代表、枣农代表参加会议。深入开展沾化冬枣产业“四型”提升工程,全力打造生态型、民生型、健康型、智慧型冬枣产业。

8、3月12日副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及各乡、镇、办事处分管负责人赴淄博源泉、临沂马泉等地考察学习水果业采摘长廊建设的先进经验。

9、3月20日在古城镇举办20人参加的培训班一期。

10、3月25日在冯家镇大流村举办冬枣春季管理及二代冬枣管理技术培训班一期,冯家镇本镇乡土人才和100余户冬枣种植大户参加培训。

11、3月25日,利国乡分管领导、冬枣办主任带领曹坨村、吴庙村主要负责人及部分冬枣种植大户8人,先后到冯家镇大流村、富源街道车王村参观学习了二代冬枣种植及现代管理模式。

12、3月底下洼镇、大高镇、泊头镇、富源办、冯家镇掀起二代冬枣嫁接、冬枣大棚设施建设。

13、4月4日在下洼镇召开了全区冬枣春季管理现场会。参会人员包括各乡镇(街道)乡镇长(主任)、冬枣办主任、部分冬枣产业重点村党支部书记及枣农代表200余人。

二、

恳请支持方向

1、在省级层面开展科研工作,以省农科院、有关高等院校为依托,建立冬枣研发中心,加快推进沾化冬枣品种改良和栽培模式研发。

第4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区已登记注册或登记备案管理的各类种养大户达1376户,其中种粮大户(30亩以上)140户,种菜大户(10亩以上)350余户,种油菜大户(30亩以上) 85户,养猪大户65户,家禽大户54户,其他大户23户;各类家庭农场35个,已登记注册或备案管理的21个,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占比51.2%,养殖业家庭农场占比29.6%,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占比19.2%;农民合作社228个,带动农户2.01万户;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5个,带动农户2万多户。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现状调查

(一)文化程度与受教育培训状况

1. 学历状况调查。从学历水平来看,被调查的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中,拥有高中以下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43.0%和74.6%,拥有高中(含中专)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43.7%和24.3%,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3.3%和1.1%。龙头企业负责人的整体学历层次最高,家庭农场次之,主要集中在高中(含中专),合作社带头人再次,种养大户带头人学历最低,主要集中在初中;四类主体中成员的学历层次,主要在高中以下。

2. 教育培训经历。从所调查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的教育培训经历来看,开班面授分别占81.5%和92.3%,参观考察分别占8.3%和6.6%,网络远程教育分别占6.1%和0.7%,其他方式的教育培训分别占4.1%和0.4%。总之,目前的农业经营主体职教形式还是以开班面授为主,自学为辅,配合各类远程教育形式进行。73.4%人员参加了由当地行政部门主办的或委托的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18.2%人员参加了由专业协会组织的培训,8.4%人员参加了由农业龙头企业组织的培训。

(二)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1. 愿意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在四类主体的负责人和成员中“是否愿意进一步接受教育培训”这一问题上,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培训的分别占93.5%和95.4%,态度不明确的分别占5.4%和2.9%,“不愿意”的分别占1.1%和1.7%。这说明,目前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愿意参加教育培训的需求十分强劲,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引导。

2. 参加教育培训目的。在四类主体的负责人和成员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为提高所经营产业收益的分别占81.7%和87.3%,实现自我价值分别占13.1%和10.6%,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分别占3.4%和1.2%,促进经营产业现代化的分别占1.8%、0.9%。调查发现,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受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多重性的,多样化的,其中首要的目的是提高所经营产业的收益,在进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如何帮助带头人达成这一目的应当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3. 教育培训形式要求。教育形式需求来看,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中开班面授和实地操作分别占48.3%和55.2%,网络远程教育分别占23.1%和16.7%,自学辅导分别占19.4%和18.7%,其他形式的分别占9.2%和9.4%。调查中发现,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希望面授讲座与实地操作结合起来,让知识更易接受,提高也更快;还有他们更希望一些不限定具体时间、地点,如网络远程教育、实践指导等培训形式。

4. 教育培训内容需求。对于培训内容,四类主体负责人和成员均提出了明确的需求。从整体情况上看,所从事农业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别占83.3%和92.3%,市场营销知识分别占63.5%和52.4%,除此之外还有企业财务知识23.1%和18.2%,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常识23.6%和30.5%,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分别占35.7%和11.3%。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成员对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兴趣最大,同时,对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也非常感兴趣,除此之外还有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政策法规、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将为负责人和成员成功经营其产业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也应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必备教学内容。

(三)教育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1. 文化程度影响调查。被调查对象中对“一事一训”的要求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下降的趋势,占20.6%;要求办班培训的占73.7%;要求学历培训的占5.7%。选择在本村参加培训,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不断下降;相反,选择在当地村社或乡镇、县城和其他城市参加培训,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不管文化程度高低,调查对象选择种植业培训内容总体顺序是粮食、蔬菜、水果、特种经济作物、棚室生产;养殖业培训顺序为猪、牛、鸡、特种养殖、羊等。但文化程度不同,选择的百分比有所不同,调查对象文化程度越高,选择培训内容的技术含量也越高,具体表现在棚室生产、特种养殖,文化程度高的调查对象选择的相对比例也就越高。

2. 经济收入影响调查。不同收入水平的被调查对象,都表示愿意在当地参加短期培训或“一事一训”,当收入升高到一定水平,参加短期培训的人数减少。新型经营主体年收入在5万~10万元的,希望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营主体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对管理培训、综合培训、学历培训的需求越高。随着收入的升高,希望接受的教育培训层次越来越高。不管是何种经济收入水平,就目前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教育培训地点选择来看,顺序为当地村社或乡镇、县城和其他城市。

三、对策及建议

2013年以来,达川区农广校曾对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过教育培训,但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培训内容和方式等不足显得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此次调研,笔者对今后达川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教育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参训氛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教育培训是一项复杂性、长效性、基础性的工作,应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各级有关党政部门协调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岗位人员和职责,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和任务落实;争取各级财政设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项,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规模;加强联合办学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重视和支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广泛宣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优势、作用和创业精神,提升社会影响力,营造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基础设施

由区农业教育培训中心牵头,整合林业、水产、畜牧等各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遴选教师组建师资资源库;引进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教育人才,扩大兼职教师力量,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同时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完成网络远程教育等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的建设和购置,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随时参加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管理能力。

(三)更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

培训形式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训结合起来,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并组织专题讲座、研讨、经验交流、模拟操作、现场实习、实地考察等辅助教学。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农业经营管理实用技术方法、农业经营主体运作专项技能这四大模块,兼顾农业市场营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生活修养和人际交往等人文知识,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的需求,科学确定教育培训主题,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成员的多元化需要。在教育培训方式上,要在集中抓好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大力实施送教下乡,推进培训教师、媒体资源和人才培养“三进村”,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到乡村、办到合作社、办到企业,方便学习。

(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后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以农业种养大户的培植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户、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农业服务组织骨干等的各类人员培训。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过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此外,要引入培养一批大中专毕业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改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文化结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第5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一、全年卫生工作完成情况

(一)有序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

现有农民总数400025人,350165人缴费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为88%,完成了市、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建立健全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双向转诊服务制度。

(三)完善卫生执法体系建设

成立了*、*、*三个执法中队,考调了4名工作人员。

(四)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加强了对霍乱、“非典”、人间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监测。

二是搞好艾滋病、结核病项目工作。

三是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四是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制地减少危害,消除影响,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储备了足够的药品、试剂,配备了临时机动车,并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电话,要求做到措施得力、配置到位。

五是加强地方病防治和狂犬病防制工作,完成了5000户改炉改灶降氟工作。

六是巩固了我县基本消灭碘缺乏病和基本消灭疟疾的成果。

(五)抓好“两纲”、“三网”监测,推进“降消”项目工作

(一)于*后11月22日启动了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

(二)认真做好“两纲”、“三网”监测,加强对妇幼工作人员和产儿科医生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三)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妇产科规范化建设,对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开展疾病筛查。

(四)进一步转变乡村保健员工作职能,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转送工作,加强产前、产后保健。及时报送相关信息,确保不发生孕产妇和婴儿死亡漏报。

我县孕产妇死亡率74/10万(50/10万以下),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1‰以下)。

(六)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

积极推进我县无偿献血工作,目前在我县已开展了19次无偿献血,完成献血任务的141.6%。同时加强了临床安全用血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医疗机构成分用血达100%。

(七)认真落实公共财政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政策

(一)乡(镇)卫生院科学设置公共卫生人员,合理分配公共卫生经费,确保了公共卫生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县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疾病控制、新农合、妇幼保健、卫生执法监督、中医工作等实行细化评分考核制,年底将考核分与资金划拨挂钩。

(三)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并采取绩效挂钩的原则实行资金划拨。

(八)进一步加强全系统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

开展了医疗机构行风评议工作,局机关创满意单位工作,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抓好单位和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坚持实施卫生综合目标管理,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卫生下乡、计生“三结合”、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保密、爱国卫生、安全生产、统战、党管武装、老干、群团、宣传思想教育、档案等工作有序推进。

二、取得的成绩:

(一)积极参加抗冰雪灾害抗震救灾。今年1月我县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持续阴冷冰雪天气,给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致使部分群众生活极为困难。县卫生局成立了应急医疗救援工作领导组,下设10支应急医疗救援工作组(其中乡镇7支),负责全县的医疗救护和食品安全工作。在车辆、人员、物资、药品、器械方面给予了充分保障,在路面结冰5cm以上的情况下,立即购买救护车防滑链,确保了救灾物资、食品安全、120绿色通道和孕产妇绿色通道的畅通。卫生应急救援队派出车辆巡回22次,派出医务人员95人次,救治伤员152人次。发放防冻疮、防感冒和治感冒药品400箱,价值约10000元;发放保暖鞋150双,毛线衣150件,棉衣400件,棉被400床,大米43吨,共计价值约17万元。

2.5.12*发生8.0级地震,我县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积极为灾区捐款共计104195元,积极踊跃请战到一线去抗震救灾,其中县人民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卫生院的全体干部职工写了请战书,在灾难面前,卫生系统的干部职工表现出了:“越是困难,越要向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派出5批共计16名卫生执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灾区开展卫生执法、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护工作。收到社会各界捐款共计1054339.75元。捐物价值111975元已运送到灾区(5批救灾物资送往什邡、绵竹汉旺镇、拱兴镇、绵阳红十字会、北川)。

(二)中医工作成绩突出

我县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各项工作有序地推进。完成了创建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组;乡镇卫生院创省中医工作先进县试点建设工作已准备完毕,创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工作已经初评过关。

县中医院积极创建“精品中医院”,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负责对乡(镇)、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指导。

(三)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按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要求,建设了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医疗救护质量进一步提高

巩固了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继续在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严格遵守医疗技术规范,不断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从业人员人人知法、懂法、严格依法办事。

(五)加强药品管理,严格实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

1.县级医疗单位要继续实行药品上网采购、阳光采购积分上报率100%,网上采购中标药品、挂网药品、备案药品金额要达到省、市要求。

2.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整顿药品流通秩序,保证群众的用药安全。

3.在乡(镇)、村继续实施“同药同价”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进一步的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年减轻了农民医疗支出约100万余元。

(六)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

1.加强督导,局机关成立了督查督办工作组,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并对院长、会计、出纳进行财务管理培训。

2.乡(镇)卫生院从*年元月起每月必须提总营业额的5-10%作为事业发展经费,建立专帐,用于房屋维修与修建、人才培养、设备设施更新与添置等。

3.实行以奖代补在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科、妇产科、预防接种室等专科建设。

(七)全面完成扶贫、助学等惠民工作。落实帮扶物资近25000余元。

(八)领导班子廉政自律,没有任何违法乱纪事件发生。

三、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一)按“四好班子”要求搞好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清正,廉洁。

(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落实民主集中制,实行每周一班子会议制度,重要事项、重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决定。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自查自找和广泛征求意见,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不够。由于卫生工作量多面大,工作任务重,没有更多时间进行专门的专题学习,因此,班子及职工的学习还不够,学习内容不够多、不够深刻和系统。今后,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加强对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农村卫生管理工作的力度。

(三)争取落实职工待遇做得不够。由于卫生体制的改革,县级医疗单位目前只到位60%工资,乡镇卫生院是30%,另有30%是属定项补助,年终考核后划拔。这此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和勾通,争取解决一此目前能解决的问题。

(四)某些卫生工作争创一流业绩还做得不够。

第6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农业法》,特别是今年以来,为了切实做好《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结合“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增加投入,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针对近年来农民增收难的实际,我市从培育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入手,建立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尽财力最大限度增加农业投入,加大了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今年,市财政在预算内安排农业资金2515万元,占年度预算总支出的5.98,比上年增加60万元,增长2.44,主要用于扶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乡镇企业、修建水利工程、引进推广优新品种等。永昌县为了保证年初确定任务的全面完成,把对农业的投入摆在了突出位置,县财政预算安排农业资金761万元,占县财政支出的6.12,金川区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今年预算投入农业的资金达605万元,占区财政预算支出的9.34,二是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今年全市已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170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投入1020万元,市、县(区)财政配套150万元。三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市政府为了培植地方财源、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从20__年开始,每年安排资金150多万元,重点扶持发展以舍饲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保证了草畜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去年以来,全市投入种草养畜的资金达到近5000万元,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永昌县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县财政安排配套资金2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高原无公害蔬菜产业和肉羊产业,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集中连片大面积种植商品牧草的乡镇给予2至3万元的资金奖励。各乡(镇)、村对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重点项目也想方设法争取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如:永昌县六坝乡规定,以户为单位连片种植紫花苜蓿5亩以上、以社为单位连片种植紫花苜蓿100亩以上的,镇上每亩给农户补助20元、村社干部1元;连片新建二代日光温室20座以上,每座补助资金1000元,每座奖励村社干部50元,乡上包村干部25元;以社为单位连片种植露地蔬菜100亩以上,每亩补助农户50元,奖励村社干部2元、乡包村干部1元。新城子镇规定,镇上对整社70以上农户发展舍饲养殖的,每户扶持300元的建圈资金或等值物资;对建造日光温室种植蔬菜的,镇上每座扶持资金1000元,协助贷款5000元。四是加大了信贷支农投入。各级农行、信用社继续把支农放在首要位置,大力组织资金,积极推行小额信贷,稳定增加支农信贷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今年已累计发放农业贷款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00万元,增长5.6,重点扶持“两高一优”农业项目、科技兴农项目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五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投入。今年1-9月份,全市签约农业项目25个,资金达4.19亿元,农业项目到位资金1.15亿元,占招商资金总额的34,六是通过帮扶资金加大投入。各级各帮扶部门、单位从办实事、扶贫济困、扶持发展生产入手,向农民群众捐款和捐物折合资金180万元,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坚持“城郊农业现代化,河灌农业规模化,井泉农业特色化”的建设方针,按照“县有支柱,乡有主业,村有名品,户有强项”的发展思路和“优化基础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新型产业”的原则,着力调特产业,调优品质、调大规模、调高效益,大力发展以啤酒大麦为主的啤酒原料产业,以胡萝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以优质肉羊为主的养殖业,以优质饲草为主的草产业,以鲜食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业等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全市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发展,粮经饲比例由20__年的66:22:12调整为64:23:13,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产值比由20__年的67.8:32.2调整为20__年的52:48。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挖掘了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潜力,促进了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格局的形成,而且有力地提高了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城 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全市坚持把发展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建设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围绕啤酒原料、无公害蔬菜、优质肉羊、优质饲草、优质粮油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办龙头加工企业。目前,已建成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70家,年产值达到3.96亿元,利税达到3072万元;实现增加值8923万元,占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38.5;有一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达到65家,初步形成了啤酒麦芽加工、面粉加工、蔬菜加工、草畜产品加工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啤酒麦芽加工方面,建成甘肃莫高股份金昌啤酒原料分公司、烟台麦芽厂永昌分厂和朱王堡麦芽厂三家万吨以上麦芽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已达到5.2万吨。面粉加工方面,建成以金昌光辉面粉厂、永昌天寿面粉厂为龙头的面粉加工企业45家,年加工能力35万吨。蔬菜储藏加工方面,已初步建成了一批以蔬菜加工、储藏保鲜及运销为主的企业,年加工、储运各类蔬菜达8万吨以上。草畜产品加工方面,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草产品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草粉、草颗粒4万吨;建成永昌德赛公司、金昌顺昌乳业等畜产品加工企业3个,年加工羊肉、羊排等系列产品4500吨,加工鲜奶20__吨;已建成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养殖型龙头企业2个。积极推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逐步结成互助互利的合作伙伴,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经营体系,同时积极推行标识制度,组织企业争取国家质量认证,已逐步形成农垦啤酒原料股份公司、德赛有限公司以及“金域”牌麦芽、德赛羊肉、“金园”黑瓜籽等一批名牌企业和名优产品。

(四)大力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紧紧围绕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全市切实加大与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协作,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大搞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点建设和农畜产品改良工作,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农业的科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永昌肉羊产业开发示范园区、永昌冷凉灌区农业科技推广综合示范园区、金川区生态节水型高效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焦家庄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永昌高效节水示范园区、永昌百里国道生态园区等一批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点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其示范带动作用已开始发挥。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9场(次),培训农民5.1万人(次)。共引进各类农畜新品种148个、农业新技术31项,大力推广了间带套种、地膜覆盖、暖棚养畜等实用技术,使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建成农作物原良种繁育田2.3万亩,玉米杂交制种田3.6万亩,完成地膜覆盖农作物14.5万亩,间带套种9.6万亩;黄牛冻配改良、瘦肉型猪杂交改良、绵羊改良等工作也都有了新的进展。

(五)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发展后劲。在生态林业建设上,全市上下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林业建设方针,坚持“草围源兴,林跟水走”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保护与治理并重的路子,狠抓了“三北”四期、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市区北部绿色长廊、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使我市生态林业建设呈现出了跨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20__年,全市共投入生态林业建设资金1369万元,完成造林面积5.65万亩。在水利建设方面,坚持开发与保护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指导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引硫济金”工程,实现了遂洞贯通和主体工程竣工两大目标任务;西金输水渠维修工程、人畜饮水一期工程建设、东西河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西大河水库除险加固、“母亲水窑”和农村高级电气化县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开始发挥作用,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二、《草原法》贯彻实施情况

新《草原法》的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草原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认真贯彻落实新《草原法》,对于合理利用草原,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促进草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真学习宣传,着力提高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草原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并组织农牧部门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使广大农业部门的干部职工掌握了《草原法》的具体内容和对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普法机关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像、报刊、标语等宣传媒介,采取法律咨询、试题问答、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大造舆论,使农村学法、用法的气氛更加浓厚。据统计,全市共张贴标语800多条,悬挂过街横幅32幅,播放录音80多次、录像43场(次),电台播放稿件8篇,报刊登载稿件5篇,印发宣传材料10000份。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宣传,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切实认识到《草原法》对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大力发展草产业,减轻草场压力。去年以来,我市把加快发展草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按照“羊下山、草进川”的工作思路,采取“整体规划,整乡武装、整村联动、整社推进的”方法,大力发展舍饲养畜,不断扩大饲草种植面积,使我市草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市天然草场的压力。今年,我市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一方面,坚持种草与养畜紧密结合,依托千家万户发展种草养畜;另一方面,以提高草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依托国有农场、专业公司、专业大户发展商品牧草,积极兴办牧草龙头加工企业,牧草种植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全市采取单、套、复种和退耕还草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牧草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优质牧草种植面积8万亩,形成了4个万亩牧草生产基地乡镇。

(三)加大草原行政执法力度,有效地打击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今年我们在积极学习宣传《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认真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有关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 草的通知精神,多次联系有关乡镇及公安等部门深入草原进行执法检查,严厉查处乱搂发菜、乱挖柴胡、锁阳等破坏草原植被的违法行为,对采集发菜、柴胡、锁阳的人员进行处罚,对准备进入草原搂发菜者进行说服教育,劝其回去,对已造成破坏的除没收非法所得和搂挖工具外,还进行了处罚。今年前9个月,全市组织6次较大规模的查、挡搂发菜等破坏草原的行动,查处违法人员80人次,车辆16辆,没收工具60多件。通过集中整治,有效遏制了乱挖植被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

(四)认真组织开展草原防虫工作。针对近年来不断发生大面积草原虫灾的实际,我市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积极争取资金,组织人力物力,有效开展了防治工作。全市共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21.8万亩。

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情况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我市以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突破口,制定了加强生产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加强基地环境管理。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狠抓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土壤、水、大气环境控制,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根据《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了禁销、禁用和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饲料添加剂、兽药的管理力度,定期向生产者公布禁用品种,扩大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饲料添加剂、兽药的禁用范围。为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管理,今年,由农牧、质监、工商、贸经等部门成立联合执法检查组,清理了11种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撤消登记的农药,对严禁在蔬菜上使用的高毒、高残留的44种农药进行了重点监控,对允许限量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定了安全隔离期。全市共对78家农资经营门点进行了执法检查,依法没收过期农药3个品种23公斤,扣封无证经营瓜菜种子15个品种53.2公斤,查处过期变质、无批号和含量不足的兽药及生物制品8种1603支(瓶、袋),对无证经营门点责令办理相关手续和限期整改。永昌县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出了重点保护优良的生产环境,净化农村居住环境,切断污染源,加强农资管理,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大力施用有机生物肥料,建立的万亩胡萝卜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做到基本不施化肥和农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和加强了动物防疫工作,通过建立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落实免疫档案、免疫标记、疫情报告、防疫督办等制度,集中开展以“两强一打”为重点的牲畜口蹄疫防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今年前9个月,全市共对164万头(只)各类畜禽实施了免疫注射,其中猪、牛、羊口蹄疫平均免疫密度分别达到96、98和95,免疫牲畜的耳标标记率达100,对检出的病害肉全部实施了无害化处理。

二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大力实施无公害西瓜、无公害胡萝卜、优质羊肉等13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制定了《20__年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举办了1期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培训班,开展了33项无公害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加快了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步伐。目前,紫花苜蓿、牛肉等33项无公害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正在由技术监督部门审核,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之中。为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市设立了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点组织开展了肉羊、西芹、胡萝卜、花椰菜、啤酒大麦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永昌县还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为组长,质监、农牧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大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签定了责任书,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进程。由于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各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市建立了日光温室高新技术示范园区4处,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7处,开展了无公害名优特农产品新品种引进,农作物生产新模式、新技术试验示范,在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市日光温室在生产上普遍实现了多品种、多茬口种植,并配置了滴灌技术,部分还使用CO2施肥、生物肥料等新技术。

三是抓好生产基地认证。为加速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我市以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了安全生产基地创建活动,对农业主导产业的重点规模化生产基地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努力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名优农产品品牌,从而带动并提升了全市农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推动了产业化经营步伐。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永昌县被认证为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胡萝卜、西芹、花椰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6个乡镇的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省级认定。以此为契机,我市在严格执行认证标准程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认证工作。鼓励基地和企业申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为了规范对认证农产品的管理,我市制定了《绿色证书标志包装使用管理办法》,并及时转发了《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统一无公害安全农产品的标志使用,方便了市民识别和购买安全农产品,同时扩大安全农产品的影响,并对认证农产品形成了有效监督和动态管理。

四是 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今年以来,我市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无公害安全农产品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扶持。主要是:扶持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国颁、部颁标准的实施以及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对积极申报无公害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和企业以及优质名牌农产品,检测认证费用进行扶持;用于检测体系的建设,完善市、县(区)检测机构、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尤其是快速检测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效率;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加大对农产品安全进行动态管理的抽检监测的投入;加大各项科研、推广和培训、宣传工作的投入。据统计,今年市政府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资金达450万元,县、区各项投入达1500万元。

四、农民权益保护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以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措施,确保了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从目前情况看,全市土地承包政策落实较好,农村税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农民负担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没有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重大案(事)件。

一是加强学习宣传,狠抓《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落实。按照农业部《关于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和省上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办黑板报、印发宣传材料、组织宣传车辆等多种形式和利用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学习宣传活动。目前,全市共组织车辆14辆次,张贴各类宣传标语20__多张,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张贴《农村土地承包法》260张,召开宣传学习会议19场次。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了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与此同时,我们针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认真调查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狠抓了土地延包30年的完善工作,使全市所有农户均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并领到了土地经营权证书,经营证书到户率达100。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到实处。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和省、市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我市结合农民负担调查,先后3次组织力量,对县、区和各乡镇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和监督检查。经检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时拨付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农业税灾歉减免资金,规范使用过渡期“两工”和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对农民税费尾欠做到了“只清理、不清收”。在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农业税灾歉减免政策落实方面,及时将20__年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819万元(永昌县645万元,金川区174万元)予以划拨,其中补助村级三项费用16.8万元也下达到了村上,并实行乡管村用,没有发生挤占挪用现象。对206户贫特困户的1.21万元农业税进行了减免,目前均已落实到户。特别在村内筹资筹劳制度的落实方面,各行政村以规范村内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为重点,制定了筹资筹劳制度,并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范围和上限控制标准,没有借“一事一议”乱议事,把“一事一议”变成向农民筹资筹劳借口,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标准和数额,均由乡(镇)农经站填表列卡,并在村社公开栏内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三是加强涉农收费管理,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为保证涉农负担政策落到实处,我市从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入手,加强了对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重点开展对农村中小学学生就学、计划生育指标审批、农村结婚登记、农民建房、农民外出务工等方面收费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大了“非典”防治期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保证了中央和省上关于防治“非典”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杜绝了借防治“非典”名义向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针对农民反映的农业生产费用和农民建房收费等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治理了农村电网改造中乱集资、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强迫农民购买高价电表,以及借校表为由向农民多收费,强制农民义务出工、出料、摊派食宿等变相收费或搭车收费。按照中央和省上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对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目前,全市各涉农收费单位、乡镇政府、各行政村普遍建立了公示栏,重点公示农村中小学收费、婚姻登记收费、社会抚养费、农民建房收费、粮食保护价、电价、水费、农业各税等涉农收费。同时,县、区都制定了农村报刊征订的限额,既保证了党报党刊的订阅数量,又不增加村级财务负担。永昌县规定各乡镇、村订阅党报党刊的费用控制在500元—650元之间,金川区规定村级报刊征订费用一律不得超过500元,限额内经费优先用于中央党报党刊的订阅。同时通过开展农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对按照国家规定权限批准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必须在规定环节、范围和标准内收费,严禁超范围、超标准收费或搭车收费。目前,永昌县取消了一切涉及农民建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金川区农民建房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只保留了土地使用证工本费,且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四是狠抓农村财务管理,积极推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按照省、市关于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了以钱帐分管为前提、“四权”不变为原则,会计委托为核心,强化监督作保障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宣传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有关政策,采取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上岗前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集中力量对试点东寨镇各村组1998年以来的财务帐目进行了全部清理核实,办理了会计帐目移交手续,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目前全市80的村完成了财务帐目的清理核实和会计帐目的移交手续,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农业科技资金短缺,致使一些投入大、高效益的科技成果无法大面积推广,农业基础条件难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不快,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二是有的地方农民政策性负担加大,特别是井灌区,由于打井、机电维修费用过高,加之电价调高(从0.19调整到0.27元/kwh)和农业排灌机井深井标准重新确定(井深由原来的大于50米调整为大于100米),增加了生产成本。三是费改税后牧业税及其附加实行动态管理,据实征收工作难度大,部分种养殖大户出现了增税现象。四是特色农产品规模优势不够明显,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基地建设、市场准入、法制化管理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六、今后抓好的几 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把学习贯彻《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和《无公害产品认证管理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农村和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学习“两法一条例”,使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掌握法律的各项规定,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律水平。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推进农业工作的执法环境,保障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在稳定农业现有投资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和政策投入,尽财力最大限度地保证投入农业的资金有较多增加。同时开辟新的农业投资渠道,引导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鼓励农村集体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群众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帮扶工作力度,努力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三)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高度重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加强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起设置合理、运行有效、科学公正、行为规范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以增强执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有关证照的管理和使用,大力推进农业法制化进程。

(四)进一步搞活土地流转。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出有利于土地合理流转及规范管理的政策措施,按照“坚持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使用权”的基本政策,允许和鼓励农户在承包期内以转包、转让、出租和互换等形式进行流转,允许土地向种田能手和种植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家庭承包经营的有机结合,繁荣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五)积极推动农民税费配套改革政策的落实。重点抓好改革后增加农户负担的调查摸底和政策落实工作,注重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中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实现使每一个农户的负担都有所减轻的最终目标。

(六)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继续落实农民负担预决算、农民负担卡、农民负担审计制度,全面实行涉农收费、税收、价格公示、农村报刊征订限额制度,积极开展对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农村用电乱收费、报刊摊派、达标升级活动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加强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的指导工作,继续推行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否决制”,确保不发生因农民负担问题而引发的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

第7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 饮水安全 水质 水源地保护 运营监管

中图分类号:TU9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131-02

1 前言

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生存的基本需要。为农村居民提供水质达标、水量充沛、使用方便的生活用水,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解决和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条件是农村进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的饮水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然而,饮水安全问题却依然威胁着一部分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2 农村饮水工程特点

农村饮水工程主要是指为农村和乡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设施。我国幅员辽阔,广大农村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其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各有不同,各农村饮水工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2.1 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我国部分农村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再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较小、分布较广、数量较多。

根据资料可知,全国已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00多万处,其中大部分为规模小的单村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集中式供水工程仅有25万处。

2.2 农村饮水工程制水成本高,维护和经营难度大农村饮水工程数量多、规模小,导致建设投资大,单位供水成本较高,具体包括以下2个方面:

1)我国农村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对水费的承受力低。

2)由于部分农村居民遵循传统的饮水方式,对饮水安全性的认识不高,对水的商品意识非常薄弱,导致水费收取困难。致使大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单位人不敷出,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给工程经营和

2.3 农村饮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

1)由于农村地区排水体制不完善,降雨产生的径流直接流人水体。而在降雨径流中夹杂着农村居民在农耕时使用的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带入河流、水库、湖泊中,造成水源的污染,给饮水工程净化工艺带来负担,加大处理难度。

2)由于农村居民多年的生活习惯和节省资金的心态,部分农民不重视供水工程,而是使用自家手压井等未经处理的水,这些未经净化处理的水常常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饮水工程维护运营管理不善,有可能导致水质不达标即输送给农村居民饮用,给居民造成身体安全隐患。

3 农村饮水工程现状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难题和挑战。通常情况下,农村面ll缶着大致相同的现状,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使农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区仍旧将河水、溪水直接作为饮用水,这种未经净化的水含有大量的杂质和对人体有害物质,将严重威胁着农民饮水安全及健康n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表现如下:

3.1 资金短缺无法保障饮用水质量

水费是支撑农村饮水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来源,然而在农村饮水工程中,一方面承受着高昂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却无法收取合理的水费,这就造成了饮水工程常常出现运营困难,亏损状况严重,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

3.2 传统的饮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相对落后

我国农村水资源短缺是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以水井、水池为主要饮水工程的现状比较普通。但是这种传统的饮水工程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地点也比较分散,假如遇到少雨干旱的季节,就根本无法满足农民饮水及生活用水的需要,不仅使农民饮水面临着困窘,更谈不上饮水安全能得到保障了。因此,相应的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完善。

3.3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致使地面沉降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将地下水直接用做生活用水的情况,地下水作为一种水资源,相对于河水而言,在水质和污染程度方面都更加适合农民饮水及生活用水,因此地下水面临着过度开采的现状。对地下水过度而盲目的开采,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且最严重的是,造成地面沉降,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对生态环境及农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4 将河水作为饮用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鉴于我国目前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部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没有做到达标排放,加之农药、化肥等对水质造成污染的化学药品大规模的使用,造成了农村地区整体水质的急剧下降。导致了农村地区大量的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和破坏,尤其对于地表水以及浅层地下水造成的影响最严重,也成为了引发疾病的根源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分布着河水,由于人们对植被的大量破坏以及对河水保护不到位,致使河水污染严重,甚至有些地方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原本污染严重的水体含有更多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而这些根本达不到饮用水的要求、水质更是无法得到保障的河水,往往被一些农民未经任何净化直接当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

3.5 人员专业水平低,服务体系不完善

存在一些供水厂和供水站不严格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实行定编和定岗,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过多。使得工程供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因超编水厂专业人员无法进来。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人员当中’除了少数人经过专门培训外’彳艮多都缺乏专业技术培训。尤其是单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不仅未专业技术培训。而且业务素质低。因此无法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

4 农村饮水工程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各异,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形式选择的多样化,应该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建设和管理方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我国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解决对策包括以下5个方面:

4.1 加强水源地保护

众所周知,要保护水质安全,必须从源头做起。水源是农村饮水工程的起点,保护好水源地免受破坏和污染至关重要。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保证水源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在水源地保护影响半径范围内,严禁捕捞、养殖或排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染物进入水源。

建立保护水源水质的相关制度,同时,要对水源水质进行定期的监测,以保证水源水质合格,一旦发现水源水质不符合要求,要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尽快解决问题。

4.2 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优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水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针对农村地区千差万别的地形条件、水源条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因素,合理地选择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方式,并选择合适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既要考虑到节省资金、工程的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发展。可以采取以城带乡,城镇辐射农村;新建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小型供水工程等方式¨ 。

4.3 加强对工程建设与运营的监管

要加强政府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工程实施的现实性、可行性及长远性。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项资金,保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程的顺利建设与运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从源头上确保工程的质量。

工程运行中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工程维修、设施养护、安全操作、节约用水、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规章制度。工程运行管理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已经被污染的水源进行消毒和净化处理,提供可靠的饮用水。同时需要环保和卫生部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确保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4.4 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责任

按照有利于工程持续利用的原则,采取明晰所有权的办法,推动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与市场化进程,避免出现产权不明晰的工程。建立统一的协调组织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约束机制,规范管理行为。

建立风险机制,实行责任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工程的持续运行。积极探索、借鉴企业的经营理念,实行饮水工程有偿供水制度,制定合理的水费,来解决工程运行和管理的问题,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每位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经营管理上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相关部门出台长效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驾护航”,加强和规范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

4.5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建立农村饮水丁程的技术支撑体系是维系工程后期管理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展科技攻关和专题研究,推广应用高效安全、经济适用、运行简便、维护方便的水质净化处理设备。二是尽快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供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三是加强技术培训。组织编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手册和运行管理培训教材,开展面向基层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水厂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四是制定适合我省实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规程规范体系。五是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5 农村饮水安全探讨几点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民生的重大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责,对县级部门、乡镇和村组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饮用水建设规划要与城市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集镇及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对距城镇现有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可依托已有自来水厂的富余供水能力或扩容改建已有水厂,辐射延伸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对人口较多,水源水量充沛,地形、管理、供水成本等条件适宜的地方,可结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区域供水整体发展,合理规划水厂建设规模和供水范围,新建适度规模的跨村跨乡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

(三)保护环境,管好水源。

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

(四)严格管理,强化服务。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卫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供水站进行水质监测,通报水质状况,指导农民安全饮用水。农村供水站均要配备和使用加氯消毒设施,加强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确保饮用水质量。各供水站要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检测供水水质,并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议由城建、水务、宣传等部门牵头,组织各新闻媒体在全县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饮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科普宣传,要使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田间地头,普及节水和卫生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环境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6 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衡量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不仅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千万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和规范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不仅是一项惠及千百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更是我国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从保护水源、防渗防污、强化监管以及建设后续技术支撑体系等不同方面共同促进农村饮水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乡镇财务管理培训范文

同志们:

这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动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安排部署今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会上,县委田书记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今年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的重大意义

全面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纠风部门依靠人民群众的有序监督,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纠风工作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参加民主评议的电力局、教体局、上竹乡政府、县医院、牛头镇中学五个单位,均是为民服务及窗口服务单位,涉及就医、上学、用电、为民服务等工作,他们行风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深刻认识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意义重大。

(一)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是贯彻实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实质是不断改进政府和行业的作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政府部门和行业的风气不正,不给群众办事,不关心老百姓疾苦,不体察民情民意,不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甚至,欺压百姓,我们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就难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把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思想落到实处。

(二)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是加强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就是要从根本上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歪风邪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请进来,实行民主监督,把对政风、行风的知情权和对纠风工作的参与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三)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是纠风工作实现纠建并举的有效形式。实践表明,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既要靠部门和行业自身解决,又要运用教育、法制和监督的手段,多管齐下,纠建并举,进行综合治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实现“纠--评--建”的重要举措,以评促纠,以评促建,既使被评议单位的干部职工受到深刻教育,又促其对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监督管理,促进部门作风转变。

二、抓住关健,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取得实效

今年的行风建设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省纪委六次会议精神、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围绕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这一主线,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部门,认真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严重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努力实现部门和行业作风明显好转,使群众对热点部门和行业的政风、行风满意度有新的上升。

(一)把握重点、关注热点、解决难点、营造亮点,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把握重点。今年确定参加民主评议活动的五个单位与以往有所不同。将乡镇政府和县医院、牛头店镇中学两个基层单位作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对象,在历年来都属首次,这是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体现。五个单位虽然职责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为民服务的,评议单位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工作职责和内容,确定评议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电力局要重点围绕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提高电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基层站所管理,解决和“三乱”问题等开展评议工作;教体局要重点围绕治理教育乱收费、改进教育机关作风、加强在职教师的管理培训等开展评议工作;上竹乡政府要重点围绕及时贯彻执行县委重大决策和完成县政府下达的经济建设各项任务、解决干部走读、加强“三农”服务等方面开展评议工作;县医院要重点围绕执行卫生部门行风建设“八条纪律”和省卫生厅“九条禁令”,解决群众看病难、药价虚高问题,贯彻药品器械招标采购情况和是否存在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以及乱收费等开展评议工作。

二要关注热点。热点问题是指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严重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伤害群众感情、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问题。电力系统要在为全县经济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电力服务上下功夫;教体局要在解决贫困学生上不起学问题下功夫;上竹乡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县医院要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上功夫;牛头店中学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只有把这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都解决好了,才能进一步树立政府和行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要解决难点。当前,在行风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服务意识淡薄,为民服务本领不高;工作拖拖拉拉, 行政效率低下;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的是长年形成的,有的难以一时解决好,但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每个单位都要集中力量解决几个难点问题,要让群众看到行风建设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尤其要全力解决好评议代表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对于整改不及时、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县纠风办可采取发整改通知书、曝光等方式督促整改。

四要营造亮点。每个单位都要结合行业特点,特别是各自工作实际,找准抓业务工作与抓政风行风工作的结合点,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活动质量。要不断用行业典型引路,大力学习和宣传本行业、本单位的先进典型,带动政风和行业作风明显好转;要积极搞好政务公开工作,主动将工作职责、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依据和标准,办事结果及服务承诺等一一向社会公开,方便单位和群众办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

(二)坚持纠建并举,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搞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一要认真搞好问卷调查和民主测评工作。问卷调查和民主测评是通过广泛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各部门的意见,了解和掌握各部门的政风行风建设情况,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提供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县纠风办要组织评议代表在全县范围内对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的五个单位的政风、行风状况,进行认真的问卷调查和民主测评,整理汇总后,及时向部门反馈,同时还要组织好回访,督促整改。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问卷和测评作出相应的安排,积极配合,特别是对问卷测评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照检查,分析根源。

二要加大力度,突出重点,认真搞好整改工作。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和促进部门与行业的行风建设,评议是手段,整改提高才是目的。我县近几年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行风评议,对促进政风、行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重视评议而忽视整改的现象,使行风评议的作用发挥的不是很好,影响了行风评议的效果。今年的政风、行风评议要在整改上下功夫,在整改阶段,县纠风办要积极搞好跟踪调查和回访考核,督促被评单位对问卷调查和集中评议中反馈的问题,正确对待,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各单位要围绕行风评议反馈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分步落实。对于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立即整改;对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纠正的,被评议单位要拿出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责任人和整改限期,限期整改。对于老百姓反映强烈、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有条件或者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单位拖着不办,不想解决不愿解决的,县纠风办要采取发纠风责任通知书的办法,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要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建立健全各单位学习教育、财务管理、监督管理等制度,切实巩固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成果,从制度和工作机制上杜绝部门、行业不正之风的滋生。

三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今年,县纠风办制定实施了《纠风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和《纠风工作责任制通知书制度》,对纠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工作内容,进一步查漏补缺,抓好落实。县纠风办要采取明查暗访、群众参与等形式,加强对政府行风的监督检查。县纠风办和聘请的政风行风监督员要切实履行职责,搞好经常性的检查,督促指导被评议单位及时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反映和查处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并实行责任追究。

四要集中精力、开好评议大会。对评议对象的整改情况要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评议大会,进行集中评议。被评单位领导要向大会报告行风建设情况和整改情况,并接受现场质询,答复评议代表提出的问题。

五要充分运用评议结果,促进部门政风行风好转。五个被评部门政风、行风评议的结果,要根据得分高低排出名次,在全县通报。凡综合得分低于80分的视为政风、行风建设不合格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不受奖,领导个人不得评选任何先进。

三、切实加强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要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今年被确定参加民主评议活动的五个单位都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本部门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各被评议部门成立组织机构情况于本周内上报县纠风办。

二要加强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的检查。被评议单位要聘请政风、行风评议监督员,建立健全政风行风监督检查机制,经常组织行风监督员和社会各界群众对本单位行风建设情况进行座谈和评议,倾听他们对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和纠正发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政风行风建设水平。纠风办要组织聘请的政风行风监督员,经常性地开展评议工作,授予他们政风、行风评议调查权、监督权、评议权和表决权,随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落实他们提出的问题。五个被评单位对评议代表的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并加强联系,互通情况,共同搞好评议工作。

三要织好民察暗访活动。纠风办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组织评议代表到五个被评单位和服务窗口了解他们的整改情况,及时将明察暗访的情况和意见进行反馈,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