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22-02
班级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层单位,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是个小社会,它蕴含了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对幼儿来说,班级是第一学习环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他们的一日活动都是在班级内进行,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幼儿园常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幼儿在园的生活质量。
一、班级管理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必须坚持遵循和体现以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的原则,在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应符合幼儿的实际年龄特点。活动形式的安排应注重激发儿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作性,能有效抓住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一次户外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练习拍皮球。一群孩子哄拥在大型滑滑梯的下面,似乎在观察什么东西。原来是一只大天牛。这时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教师怎么喊,他们也不过来练习排球――他们已对皮球失去了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以孩子为主体。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但当孩子们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要临时变更教学内容,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
2.保教一致性原则。保教一致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教一致可以使幼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班级一般由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合作管理,这三者之间要形成一种默契。首先,教师和保育员是平等的,无论教师还是保育员都有管理班级的权利和义务,不能让保育员成了“幕后人员”。其次,管理方式和一些小细节需要达成一致,什么时间做什么,上课队形怎么坐,小到孩子搬椅子用什么曲子伴奏、午睡脱下的衣服、鞋子怎么摆,达成一致之后,孩子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而避免三人三种标准让幼儿无所适从的现象出现。
二、班级管理的误区
1.过于严格的管理方式。不少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突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把师生关系转化成了上下级关系,认为自己就是幼儿的行为的标准,他对孩子们的要求比较苛刻,只要孩子们不按自己的要求行动,就挑战了他的权威,就是违反班级的管理制度,就会对孩子们采用严厉的批评教育,甚至是斥责,这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小的伤害。
2.过于宽松的管理方式。然而有部分老师则认为只要和幼儿打好关系,打成一片,成为好朋友,孩子们就会听老师的,就能管理好班级。像这样的教师对上课的要求比较低,和孩子们走得过于亲近,丧失了老师应有的权威,导致孩子们甚至会反过来向老师提出要求。这样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上课的时候乱哄哄,老师的教学方案很难得到落实,教学所要求的目的就更无从谈起。过于宽松的管理方式在孩子们发生事情或出现错误时会暴露出更大的弊端,这时老师如果再对孩子进行教育,情感丰富的孩子们就会主观的认为老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关爱自己,就会怀疑老师,厌恶老师,更有甚者会出现抵触教师的情绪和行为。
三、班级管理的策略
1.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从他律转为自律。有部分老师,他们能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保障一切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幼儿安全、健康地在幼儿园生活。我们通常把这种教育方式叫做管制型常规教育。但是,由于过多地控制幼儿的行为,阻碍了幼儿思维的自由发展,使幼儿缺少自由探索习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我认为,常规教育要以幼儿为本,教师应该把幼儿的发展摆在首位来思考。而要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不扼杀幼儿思维的自由发展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判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帮助幼儿理解常规是如何产生的,为何需要常规,从而使幼儿从他律过渡到自律。在一日户外活动中,因为清晨下过雨,地上湿湿的,滑滑梯上面也积起了一个小水塘。如果我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孩子们不去玩滑滑梯,最后出现的情况可能是,还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会跑到滑滑梯上玩,最后把自己的裤子弄湿了。所以,在要求孩子们不去玩滑滑梯的同时,我把原因一并告知幼儿。常规管理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依靠权威,借助批评和惩罚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不能总以“不许这样,不能那样”来规范幼儿,而是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让幼儿体验到快乐与有趣,从而转变成自律的行为
2.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说教型常规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常规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形象思维特点、兴趣爱好,采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来帮助幼儿实际体验常规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例如,绘本阅读《彩虹色的花》,讲述了一朵美丽的彩虹色花,因为帮助其他小动物,把自己彩虹色的花瓣都送给了小动物,自己却在冬天来临的时候,被大雪覆盖了。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对幼儿的情感进行熏陶,教育孩子也要像彩虹色的花一样乐于帮助别人。
3.教师应该做到严慈相济。对孩子过严和过宽的管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班级的管理方式应该严慈相济,教师在管理、教育工作中要把热爱孩子、关心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真诚地热爱、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班级常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管理工作。《纲要》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必须遵循有效原则,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幼教管理 教师 管理者
一、幼教管理概述
幼教管理是加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下,幼儿教师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知识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明显和频繁,人们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就重视到了教育。而幼教管理,是关系到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的管理方面,有一个好的幼教管理,才可能会有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学质量。幼教管理包括的方面有很多,大到是一个整体的部门管理,小到具体的后勤、饮食,幼教管理可以说涉及到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幼教管理,可以包括自我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每一方面都不能忽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要管理好,才能够更好地加强幼教管理。
二、幼教管理队伍现状
1.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2.走入管理概念误区。
3.队伍活力激发不足。
三、完善幼教管理工作的对策
1.幼教文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实质上属于某类潜在且稳定的教育支持因素,而其终极管制目标就是校园内部文化体系建设,涉及相关制度保障,将促使各类教育方针的快速执行,其核心动机在于透过制度强化情境加固,并完成学生文化素质改造任务。幼儿园文化规章体制具体借由三个层面予以彰显,包括行政、教育、安全管理的全方位梳理,教师、保育员职业资格考核细则补充,以及健全的竞争激励制度文化等,这一切内容都将有助于营造一个相对公平且向上的幼教风尚。
2.增强管理者的作用。思想工作的人员首先应该具有很强的道德方面的修养和对事业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对现代社会的新的政策有所了解,能够每时每刻记住自己所担任的使命,具有正确的方向观并能够坚持下来,对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奉献的精神。
3.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首先,在幼儿园的整个师训工作中,必须强调针对性、突出生成性、注重整体性、体现操作性、强化反馈性。并做到培训对象的多元性,包括培训者、管理者、实施者;培训工作的多层次性,注重抓好园所培训和教师的后续培训,并安排专项资金,每学期选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训内容的广泛性,包括知识培训、学科培训、师德培训三大部分;培训方式有针对性,注重新理念的转变,使转变观念和转变行为互促互动。其次,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来约束教师的言行;通过学先进典型事迹,让教师学有榜样;通过民主评议、家长问卷调查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职工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园内形成的浓厚氛围,使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4.以班级集体意识培养幼儿团队精神。从小获得的团队精神将是幼儿成年以后最大的人生财富,可以针对团队精神经常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应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作法多组织孩子们进行团队合作制胜的游戏。
5.家长参与的开放式班级管理创新。幼儿园可以选择每月的某一节课做为开发授课,使得家长能够参与到授课过程中来,这种开放式的班级管理可以让家长亲眼看到平时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在放心所托的同时还可以对班级管理方式以及施教方式提出意见与建议,以便园方与教师能够获得宝贵的反馈信息,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班级管理与教学水平。
6.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安全的大环境不仅包括幼儿园所提供的硬件环境与师资配置,而且还包括师资的规范化施教方式方法,温馨和蔼的幼教班级管理方式与可亲平等的施教方法能够最大限度模糊家庭与幼儿园的界限,使得幼儿们从心理上获得最大化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进而引发幼儿的群体参与意识。
四、结语
幼儿园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通过计划、执行、监督、总结等过程,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达到高效运行的综合性活动。幼儿园管理应侧重于内部管理,应对幼儿园的各方面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此外,还应关注幼儿园工作的教育行政管理,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管理的政策、规划及目标发展,从而确定园所发展方向,促进园所的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妮 美国幼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2]时丽 当前我国幼教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自主性;能动性
21世纪是个崭新、充满挑战的时代,各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犹如缕缕清风扑面而来,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首先应该注意这种精神环境氛围的创建,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怎样才能为幼儿创建温馨和谐的家园呢?笔者结合幼儿园的多年工作实践,就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强抓“安全第一”工作
小班的幼儿刚入园还不十分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加上他们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因此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方面,我们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结合幼儿的日常表现进行随机教育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一些幼儿经常会出现跷椅子、走楼梯不扶住并且东张西望等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大家说说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样?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出现问题的幼儿知道这样不对要改正,而且让所有的幼儿都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
2.通过让幼儿看安全标志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结合安全月的活动,我们找了一些常见的、幼儿能够看得懂的安全标记,如不可以玩火、禁止从高处往下跳等等,通过形象的标记图片,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引导幼儿看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课件
直观、形象的动画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因此,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我们也寻找了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课件,如“着火了”,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通过课件,使幼儿更加清楚着火了应该怎么办,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可以做的。
二、培养幼儿之间的纯洁感情
幼儿教师都知道,孩子开始入园时都有个适应过程。我们应该善于启发、引导幼儿的这种潜能,为幼儿创造积极交往的背景,从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社会行为,建立一个充满友爱气氛的大家庭。为此,我们设计了《对不起,真神奇》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为幼儿创建一定的仿社会往的机会,让孩子们增进了解、加深沟通,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向同伴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利于同伴了解别人的各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并且,也能使得到帮助行为的幼儿学会正确的反馈方法。为达到目的,教师在平时应让幼儿相互说说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学会观察他人喜怒哀乐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等。
三、牢记幼儿教育“八个字”
1.真诚
班级教师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做到以诚待人、坦诚相待,也就是相处要“真诚”。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都能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磨合期就会很快过去,就会有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正如《纲要》中指出的:“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2.严格
严格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教师自身严格要求,二是指对幼儿严格要求。对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要严格遵守。要遵循《纲要》精神: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因此,我们要求孩子也参与进来,以增强孩子的自制力和约束力。如共同讨论游戏规则、晨练时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伤等。
3.热爱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配置,就是热爱儿童。”教师我们要热爱每一个孩子,要主动亲近孩子。课上,从教态到语言都要十分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课下,要主动亲近幼儿,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走进他们的世界。既要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要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4.周到
1.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管理是提高幼儿园常规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重视备课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很据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备课中的重难点,逐步实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目标达成,从班级目标到学科目标都应做出具体且合理的规划。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注重因材施教同时应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tD实有效做好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必须承担不同的教学课程的讲授庆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变化。此外,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分组合作也能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和知识习得。力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物品分配习惯并就上课时间和活动时间做出合理的规划。
2.班级常规管理。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并适当安排学生中的“小能手”从旁协助激发学生自觉完成课堂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劳动之星”、“学习之星”、“未来小主播”这样一系列有趣的竞选活动帮助老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同时对于班级活动的实施也应该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合理确定目标并鼓励学生积极达成这一目标。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并不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职责掌生自身应树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有效地帮助老师完成班级常规管理的相关工作。
3.课外活动的常规管理。幼儿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单纯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制约幼儿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肋儿园定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这对幼儿的整体素质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注意的是肋儿园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必须深刻思考活动开展的意义安排好每一活动环节的设置,体现实践活动的价值。此外对于活动的安排可灵活多样,比如雨天还要上学肋儿的心里肯定是极不情愿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雨”这一元素赴学生仔细观察并积极分享一些跟下雨有关的话题和趣事从而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保证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模式优化
1.注重科研课题选择的实用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当中课题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只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科研课题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工作。比如说针对当下幼儿动手能力广泛缺乏的前提下肋儿园大可选择这类的课题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皮排学生进行一系列有趣的动手活动,类似剪纸比赛、橡皮泥制作、绘画评比等活动,既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又可以帮助幼儿园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
2.在日常科研工作中注重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确立了科研课题之后掌校应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一系列的科研调查从而来展示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完成相关的科研课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很据课题的选择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灌输和实践能力训练,力图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肩效指导科研实践活动。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资料管理模式优化
幼儿园工作中的档案资料管理对于幼儿园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资料管理对于完善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以及提高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应该引起幼儿园管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可以看到,不少幼儿园的管理中正日渐重视对于自身档案资料的管理安排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幼儿园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与及时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同时在遇到相关的管理问题时池可以从档案资料中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案。此外肋儿园的资料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类,比如师资人员管理、科研资料管理、学生活动管理、教师工作档案管理等,这样有效准确的管理方式既节省了时间汉可以保证资料管理的质量。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妥善保管既成为了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又很好地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在提升幼儿园社会影响力的同时池提高了其教育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摘要:从幼儿教师工作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幼师生“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以期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幼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成为可能。
关键词 :幼师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信息素养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95)
作者简介:陆霞,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19-03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教育信息化使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方法、手段、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初始环节,幼师生正面临着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幼教专业的公共课,是培养幼师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然而,笔者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学内容与幼师生实际需求脱节;考核形式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因此,必须从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其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从而培养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工作需要的合格幼师生,并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分析
学前教育从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到课程设置、管理方式都有别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育,这就对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一)教育教学工作
学前教育教材不统一且更换比较频繁,而幼儿园课程的课型既有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如美术课、音乐课等,也有将几个领域综合起来的综合型课程。这就意味着要想上好课,仅靠教材是不够的。幼儿教师必须能够通过书本、网络等媒介搜集相关素材协助备课,并能够根据需要制作课件。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及整合的能力,以及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二)班级管理工作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复杂而琐碎,幼儿教师经常要收集、统计各种班级活动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除了班级内部管理,“家园共育”也是幼儿园的一大特色。很多幼儿教师会通过QQ群、校园网等数字化平台与幼儿家长交流,从而传播科学的育儿知识,促进班级管理。因此,幼儿教师还要有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2]
(三)自身专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猛,要求工作在学前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幼儿教师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以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从教能力,从而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成为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师。[3]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应能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二、幼师生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在调查分析幼儿园一线教师信息素养需求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
(一)调整课程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用主要体现为:满足幼师生未来职业的潜在需要,为将来从事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准备。基于此,可将课程目标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office常用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信息;能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
2.能力目标。具备基本的信息管理、加工、利用的意识与能力;具备使用典型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分析、利用信息及与他人交流的基本能力;能使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传递教学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具备初步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的能力。[4]
3.素质目标。能够意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工作的愿望;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信息道德,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过程中要恪守一定的信息道德。
(二)确定课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面向一年级师范生,是后续“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的基础。在确立“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内容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性原则。要选择学科中较稳定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对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力求教学内容精练、简明,通俗易懂,切中要害。(2)师范性原则。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未来为学前教育服务的特点和需要,教学内容要贴近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基本技能。(3)发展性原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课程内容必须体现学科知识的新发展,把最新的信息、最前沿的观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去。[5]
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确定为表1所示的模块内容。
(三)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是学生接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第一场所,教师应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努力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有针对性地应用各种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切实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1.导学与自学相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本课程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大,采用传统教法已不可能完成如此大信息量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讲授要点、难点,为学习者构筑知识框架的“导学”与“自学或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列出章节的讨论题目,并提供与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从而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获取信息的过程。[6]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有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对理论性、系统性强的知识内容,如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可采用“课堂讲授+热点问题专题研讨”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感悟与思考中加深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对强调应用能力的内容,如word的使用、Powerpoint的使用等,可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通过展示、分析、评价与修改实际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7]比如在讲到网络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前教育网站;在确定学习主题后,可引导学生学会获取有关的学习资源以及掌握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的大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4.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为使教学更具实用性,学校始终跟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合作形式:(1)每学期的教育实习活动。在教育实习中,学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学前教育,了解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师为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实践任务,如: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课件等,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2)与幼儿园实现资源共享。幼儿园的优秀教案和课件可以作为教师上课的好素材,而学生根据幼儿园要求所制作的课件,又可以满足幼儿教师上课的需求。这种教学与幼儿园工作的紧密合作,使“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评价内容既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及实践能力等。因此,评价方式采用“课程成绩=平时成绩(20%,主要为考勤和每堂课的综合表现)+实习成绩(30%,主要为表1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期末考核(50%,课件制作)”方式;同时,小组合作一直是本课程的重要组织形式。除期末成绩由教师直接给出外,在平时成绩和实习成绩中,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措施,学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增加了,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改革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小组协作学习时,可能出现部分同学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评价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中,偶尔会出现“人情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因此,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对于幼师生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改革,还应结合实际,继续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雪梅.海淀区幼儿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方案研究与实践[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王永军.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初探——以安徽省委机关幼儿园为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金明.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信息素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5]钟启泉,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张玉梅.“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J].机械职业教育,2015(1):38-39.
一、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定义
幼儿园班级常规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
尤其是作为大班的老师,我们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方式!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在心理、生理各方面均需要一个连贯的、完整的、全面的适应过程。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常规管理应该是更进一步的强化管理。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本学期我们发挥幼儿的自我管理优势,让幼儿参与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
二、在实施中的策略与措施
1.策略一、PPT首先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PPT新闻播报是我班开展的一项内容,播报的内容请家长每天有选择地让孩子看看电视新闻,给孩子读读报纸,从而让孩子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并增长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常规知识。由幼儿来播报,我们还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安全保健等内容,布置安全墙。小朋友们在午饭后,中午起床后都会去关注。这样让幼儿接受实效的生活常规教育。
2.策略二、我们制定了任务栏,这个任务栏是根据本班的幼儿的情况来制定的。每星期三项任务,根据者三项内容制定目标。目标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去打勾。两星期后,发现很多小朋友没有去打勾,这三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度很低。我们找来没打勾的或者是打的很少的小朋友了解了一下,PPT我们得出的结论,PPT根据结论我们产生了印章本谁在一星期中打的勾最多,谁就可以得到一个印章。这样实施了一段时间我们得出的结论。
根据策略我们也制定了措施坚持以强带弱、双向互补的原则
3.措施一:激励法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产生一个值日生,专门督促自己的组员,提醒每个组员的生活常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小朋友在任务栏主动打勾的现象多起来了,而且是自己努力得到的。印章本上的印章也多起来了。但我们有发现在自有的小朋友在自己当值日生时很认真,自己也做得非常棒,但是不轮到自己当值日生时,又需要提醒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改进。
4.措施二:任务法
我们将全班幼儿进行了配对,两人一组轮流值日,负责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常规生活活动如:监督小朋友认真洗手、排队喝水、整理物品等等,这样每个小朋友做值日生的次数多了,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我们又设立最佳值日生,周末对管理表现棒的小朋友进行小结和鼓励。此方法在我班正式实施已经三个多月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由一对一值日班长负责管理班级常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养成了自觉的生活常规行为,这极大地促进了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5.措施三:行为巩固法
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 我们的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等。根据班级的情况,安排“小小检查员”,每周安排5个幼儿担任班级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让幼儿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以上措施其独特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为幼儿提供了锻炼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转变了幼儿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2.对于管理者――值日班长来说,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服务意识和监督管理意识,同时也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这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现的幼儿来说,可以为他们提供主动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树立他们在班集体中的自信心。
3.对于被管理者――全体幼儿来说,可以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会激励他们以良好的表现争当值日班长。
四、存在的问题
1.有时让幼儿参与班级的管理,也会赢得其他孩子们的接收和认同。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幼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能力差异问题。我们希望能与家长达成共识,多为幼儿提供“当小主人”的机会,锻炼幼儿的责任意识,提高幼儿为自我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一、树立教研新观念,理解教科研内涵
幼儿园教师科研不同于专家式的课题研究,它不是侧重探索教育理论发展前沿,而是注重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教师的教科研不仅仅是在从事“具体”的科研活动,也是用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使教师科研体现在平时经常性的教学活动中,但又超越其经验性、习惯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园逐步形成“注重内涵发展,科研兴园、科研兴师,办好优质幼儿园”的办园思路,把教育科研作为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树立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二、健全科研机制,强化教研队伍建设
1、建立完善的园本教研管理体系,发挥整体功能,保证对园本教研工作实施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方面建立科研组织机构,努力做到机构设置到位、人员到位、制度措施到位、落实管理到位。依托“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我们正式成立了教研室,建立“园长——教研室——教研组、学科组”园本教研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畅通渠道,责任到人。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科研制度,依章治研。先后制订了各类教科研规章制度《教研组星级考核方案》、《教研组奖励制度》、《教研组经费管理制度》、《教研监督制度》,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从而保证教科研工作始终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目前,我园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多位一体教科研新机制。
2、提升各层教研管理者的价值领导力
当幼儿园各级研究管理体系建立后,教研管理者的决策和前瞻能力就特别重要。各层的教研组长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对现代教育理念要有准确的理解力和实践力,为教师建立一个平等、开放的讨论空间。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不同观点之间的分歧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形,不能简单地以个人的权威或行政权力来解决问题,而应该建立一个平等、开放的讨论空间,鼓励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三、创建学习型的教研组
1、转变管理方式
传统的教研管理,强调周密的计划方案和明确的责任分工,教师整天忙于组织活动、听课、书写资料等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的教研组建设和教师自身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成为脱离团队的单独活动。所以改变管理方式成为教研改革的关键点,管理者要对通过自己的观察,明确教研组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同时还要采用教师自主管理方式。我园设置教研的自我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潜力,提倡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促进教师研究和自身教研能力提高相结合。
2、建立教研组的共同目标
首先,帮助教师树立个人发展目标。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想改变哪些不合时代的教学模式和观念? 我们开展过多层次的小课题研究,如:“怎样树立个人发展目标”“寻找专业成长方向”等,其次,教研组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成长对教研组的积极作用,并积极创造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的环境,再次,在个人目标的基础上,组内同事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并提炼出有利于教研组发展、有利于教师个体成长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共同目标, 激励教师树立竞争合作意识。我们成立读书俱乐部,形成每年4月的读书节,引导教师有效地思想。
四、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基于日常教学问题研究的“主题式教研”。
主题教研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需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主题——个人实践、初步思考——集体研讨、深入研究”的过程,要体现出系统性,是非常适合于的群体性教学研究。如:我们开展了“蒙氏教育本土化”的主题研究,研究如何使习惯养成和刻板的操作练习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把遇到的困惑研起来,从而对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并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基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题研究”。
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不应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成果的获奖等级次数,而是要鼓励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实际教学,多开展一些小型、高效的研究,以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例如我们在回放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录像发现,在师幼互动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单一,导致幼儿回应不积极,集体性回答多,于是形成小专题“ 师幼互动中教师的语言表述?”然后对照纲要,探究原因,寻找策略。
(3)基于推广教育教学经验,扩大教科研成果的“交流研讨”模式。
我们常发现很多教师有好的做法,但都因为缺乏研究意识,而只能散落成一些零星的经验,而开展“交流研讨”就是要引领教师,将零碎的认识专题化、系统化。园教研室定期举办教研研究的交流研讨会,推广教育教学经验。例如举办 “教研组长管理交流会” “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教研成果交流会”、“教研工作总结会”等。
五、推进园本教研,提升教师教研品味。
我园承担“国家以园为本制度建设”课题研究,教科研的实施给幼儿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提出课题研究做到了“三结合”:一是与幼儿发展相结合;二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三是与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园所、教师和幼儿三者和谐的、可持续的和健康的发展。经过实践,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构建,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教研活动,全面落实教研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幼儿园核心发展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这项国家课题研究中,我们积累了许多教研经验,拓展了教研能力,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开展园本教研的方法与策略,提升了教师教研品味。
同时我们及时汇集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提炼并撰写出“纲要中园本目标的落实目标”“教师教案收集册”“幼儿习惯养成诵读本”等研究文章,以推广研究成果,放大研究效益。 但我们始终认为课题研究的成果应区别于传统的科研成果,它应该首先表现为教学工作的改进,而后才是文字的表述。
六、通过创新教研思路,谋划教研载体,开展教学创新系列活动,也使我们获得了一些体会。
首先,开展课题研究要纵向成系列,做到环环紧扣;要横向搞辐射,通过辐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开展教研活动要持之以恒,忌朝三暮四。教学研究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转变教育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改变教学行为更需时日,更需不断地探索、完善和提高。要有耐心,要有恒心,要树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责任;管理
New period how does the form master open an exhibition class a management work
Xu Maoping
【Abstract】The form master be organizer, leader and education of class, is the core which work well a class management, is contact each section the Niu of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take, is also communication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of bridge.Especially at new of history period, China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have already get into with persistence teach artificial origin, with strengthen virtuous teach for core, with development the student creat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for point, overall push forward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new stage.
【Key words】Form master;Benevolence;Responsibility;Management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做好班级管理的核心,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以坚持育人为本、以加强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新时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更需要班主任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论述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1 要爱心与责任心构建和谐班级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必须具有爱心,责任心,构建和谐班级,爱心和责任心是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求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子女和兄妹一样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是我们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对学生负责”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把几十个学生交给你,家长把希望交给你,对于班主任,这个责任实在太重了。因此,班主任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班主任应当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热爱学生,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以极大的热情关心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排忧解难,更重要在思想上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与进步。特别要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找出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同时鼓励他们战胜学习上的困难。在教育过程中,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排斥成绩差的学生,后果是严重的。其实,真正品质恶劣,屡教不改的是极少数人,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定要坚信“有进步就是好学生”这一观点,从这个角度讲,那就是爱心和责任心。所以,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多一分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点爱心。
2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和好习惯一起成长
我曾经看到一则这样的报道,当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一半分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是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好习惯往往在小孩时候就形成的,因此,培养好习惯应从小孩抓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磨炼,需要不断地和自己的惰性、随意性作斗争,需要自我克制,才能养成好习惯。中小学生天性贪玩,遗忘快,随意性大,今天老师说的话,老师的要求,明天可能就忘记了;有时即使没忘老师的话,但由于自制力差,见别人去玩,自己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去玩,有时做出不合实际的行为。所以,班主任有必要常去要求、常去督促。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向学生提要求、讲习惯,并每天都要做到早上布置,课间督促,下午检查总结,如有不按要求的,第二天补上。如果我们班主任能这样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要求有始有终,再加上学生的努力,种种不良习惯一定能够克服。好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好习惯一旦形成,将一生受益。
3 要做诚信的楷模,让诚信伴随每一个学生
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是善良、诚实的,只是后天的环境、不良的教育,才使小孩可能走向反面。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善良和诚实呢?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认为:1.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2.自己说话要算数,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老师要为人师表,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照着老师的样子去做的,如老师说话的语气、工作的方法、对待他人的态、处事的原则等等,常常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时时注意自身形象,做学生的楷模。说话做事的行为都要善良、诚信。你答应学生的事你要尽力去完成,即使有时不假思索答应错了的事、办不到的事也要认真去办,确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要及时并诚恳地向学生解释。我们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这样,学生才信服你,才把你当朋友,我们才能培养学生诚信之心。
4 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要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
自我鉴定范文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我在xx市第x中学七(x)班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在原任指导老师武老师和班主任孙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在武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总计听了8节课,上了32节课。教学实习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规范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重点突出,明确,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课外辅导耐心细致,批改作业仔细认真,还经常请武老师指出缺点和不足,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在教学之前,我都认真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我都准备好每次课的详细教案和课件资料,并全部交给指导老师修改。
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每天课间操时维持秩序,监督到位,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节期间,我在班主任孙老师的指导支持以及学生的积极配合下,筹办了以"尊师重教"为主题的班刊展览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极大肯定。
在整个实习生涯中,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为以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把握不当,不能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常常出现疏漏的地方,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难。所以,我想,作为一名师范生,要真正走向了工作岗位,还需要自己以后两个月的实习不断地努力实践,追求进步。
实习尽管辛苦忙碌,但却是对我人生的一大有益的尝试和磨练。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辛勤指导我的武老师,是他让我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知识,使我从稚嫩的教学走向了成熟的教学。同时,我也要向指导和勉励我的孙老师以及六中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优秀自我鉴定
为期一个月的到xx中学实习生活转眼即逝。这是我大学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师范实习生活,也是对我四年来所学师范专业知识的大检验。
在中学实习的每一天,我努力地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穿着上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自然端庄,尽力给学生一种道德修养好,文化水平高的印象。 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备课,用心修改教案,确保教案、教学课件规范,内容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课堂上积极面对,教学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弥补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不足。
在班主任工作期间,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热心真诚面对每位学生,尊重他们,深入细致了解他们。在班级管理上,积极负责。从早自习的监督,每位学生是否按时到校,是否有认真读课文;到课间操、眼保健操的监督;课堂纪律,课间纪律,通知班级规定的日常事务等,都予以高度的责任,认真对待,细致入微,保证各项工作到位。同时,与刘春添、张静金两位同学共同组织“携起尔手,放飞吾心”的主题班会,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在教学工作上的不足。讲课时声音不够洪亮,粉笔字写得不够好,未能在学生中建立起足够的威信等,教学的基本功不扎实。
实习对每位准老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过程。通过本次实习,使我明白,在未来,我还得加倍努力,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师范毕业生自我鉴定
一个月的实习期转眼逝,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期间,我从班主任老师和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学会了怎样运用学校所学知识结合带班实际提高幼教工作。更学会了怎样大胆地与小朋友沟通、建立自己在幼儿眼里的威信。
实习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积累了不少经验。记得在开始实习的第一周,带班生活让我感觉到很陌生,心里知道应该先和小朋友一起玩,这样才能较快与他们进行沟通,才能让他们了解和接受我。但由于胆怯,我始终没能大胆的跨出够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第一部,心里也很怕以后的实习日子该怎么办。每次一听见老师叫我去与小朋友一起玩,我就害怕起来,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超越我自己心理障碍,才能与小朋友一起沟通一起游玩,更不用说让我去试教了,经过老师、老师的鼓励和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我渐渐地跨越了自己心理障碍,慢慢地进入了教师的角色,能与小朋友一起游玩沟通并开始上课了。开始,我很有自信,心想:我才不怕上课呢,与小朋友上课多容易埃但是我的想法错了,当真的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又开始害怕起来。指导老师帮我说了开头语,接下来的课就由自己上了。由于害怕,上课时的说话声音就越来越小,到一半的时候,小朋友就开始起哄了,是班主任出面才帮我收拾了残局,通过与班主任指导老师的沟通后,我知道了怎样建立自己在小朋友心目中的威信。上课时该怎样与小朋友进行沟通。到后来的几个星期,我上课的时候就不用班主任的提醒和帮忙管理课堂纪律了,自己慢慢熟悉了幼儿的管理方式方法后,上课的时候就懂得怎样吸引幼儿的目光,怎样使幼儿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不过在户外活动和音乐活动课上,组织幼儿游戏前的队伍整理方面,还需要多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