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幼师教育实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师教育实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师教育实习计划

第1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一、计划目标:

通过 学习,能很快地熟悉 教材,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撰写导学案。熟悉所任学科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完成学校分配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4)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把握教材重难点,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

(6)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二、计划内容:

1、认真学习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2、突出新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合自身,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国家、省、县教科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4、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5、常练教学基本功。

三、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3)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第2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安庆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旅游本科教育当前的发展遇到了尴尬,为了解决这个尴尬,本文在分析旅游本科专业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打造旅游本科专业的比较优势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体系进行一系列优化。

关键词 :比较优势;旅游专业;教学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60-03

一、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尴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很快,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旅游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旅游高等教育事业也飞速发展,从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首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存的完整系统,为旅游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852所高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达498379人,其中,本科生占37.03%。2011年全国共有436所高等院校招收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1]。可见,旅游本科教育已初具规模,成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和旅游就业市场主要的供应方之一。

虽然高校在旅游本科专业教育事业建设上热情很高,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结果并不理想,其处境的尴尬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生报考率低

高校开办的旅游本科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招生规模普遍出现下降的态势。无论是我国最先开办旅游本科专业的8所高校,还是我国大学综合排名位列前10的著名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2]。早期开办旅游本科专业的大多数高校,最近每年招生规模只能维持在30人左右。著名高校中的西安交通大学甚至由于选择旅游本科专业的学生过少而停止该专业的招生。

(二)业内就业率低

在旅游就业市场上,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本应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但现实状况是旅游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选择旅游行业的比例越来越低。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3]。旅游本科毕业生在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以及高流失率的事实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社会认可度低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旅游本科生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在与同专业不同层次旅游毕业生的竞争中,旅游本科生被社会认为眼高手低,“科研不如研究生,动手不如专科生”,其实际能力与旅游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在工作中表现不出本科生的明显优势。在与同层次不同专业本科生的竞争中,旅游本科生也体现不出很强的竞争力。如旅游公司的导游、文秘等旅游本科生所能从事的工作,来自中文、外语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都能胜任,在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等个别岗位上甚至可能还竞争不过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4]。

旅游本科专业教育遭遇的尴尬是因为开办专业时对其性质认识不清,在教学上忽略了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特点,致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有必要认清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根据比较优势来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促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比较优势

(一)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旅游本科教育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为新时期旅游经济服务的较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应用性教育。旅游本科教育产生的背景注定了其带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它应旅游业之生而生,面向旅游行业,对口设置,贴近社会,强调务实,要求学生能直接处理旅游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注重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国家教育部把旅游本科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一个专业,也说明了其带有很强的应用性质。(2)复合性教育。旅游经济活动现象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对其分析研究必然要借助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3)综合性教育。作为本科层次教育中的一员,旅游本科教育必然要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即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综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个人素质。也就是说旅游本科教育是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二)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从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可以看出,不管与高等教育中同层次相关专业的教育相比较,还是与高等教育中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相比较,旅游本科专业教育其实都是有它的优势的,这些优势也就构成了它的存在价值。(1)与高等教育中同层次相关专业的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与旅游本科专业教育同层次的相关专业教育有工商管理、中文、外语等专业的本科教育。和这些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相比,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复合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统合旅游从业工作中所要用到的各个相关专业本科教育中的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而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只是涉及到旅游从业工作中某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且这样的教育都是面向一般情况的普适教育,比较笼统和泛泛。(2)与高等教育中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与旅游本科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有旅游高职高专教育和旅游研究生教育。和旅游研究生教育相比,旅游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使它注重旅游行业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强调旅游从业中所要运用到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技能等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强;旅游研究生教育是学术研究型教育,注重理论方面的深、精、专,强调的是旅游科研能力、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旅游业是与人打交道的服务型行业,所以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在从事旅游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更为突出。和层次低于旅游本科教育的旅游高职高专教育相比,旅游本科教育的综合性使它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更强调知识基础的广度与深度、能力的多样化和素质的提升与拓展;高职高专满足的是一线工作的具体岗位的需求,如导游服务工作岗位、餐饮服务工作岗位、客房服务工作岗位等,更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操作规范性的培养。而旅游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动态变化的,其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变化更新,所以旅游本科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更强,后续发展空间也更大。

三、旅游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的优化

为了实现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优势,必须对当前的旅游本科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修正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体现了办学思路和方向。旅游本科教育是新型教育,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致使当前的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混乱。有的沿袭传统办学方针,盲目攀高,有的跟风职业教育方式,自降规格,这些都不利于旅游本科教育优势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正。首先是要合理定位。旅游本科教育是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与同专业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具有实用性和理论性兼具的优势,据此,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的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其次是要具体明确。旅游业是综合产业,涉及到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景区景点等吃、住、行、游、购、娱乐等各种类型的业务,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旅游专业的专业方向非常广泛,若不具体明确,就会容易出现散而杂的教学状况,不能体现旅游本科毕业生专而精的优势。为此,可以根据旅游专业的学科和就业方向,将其细分为若干方向,再针对每个具体的专业方向去细化培养目标,使之与就业市场要求和未来发展相适应。

(二)改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是对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应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完善。首先是完善课程类型。一是将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相结合,通过通识课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基本素质与外语、计算机等通用能力;通过基础课来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形成宽泛的基础知识结构,为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通过专业课来打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二是将专业课里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相结合,通过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掌握和理解旅游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专业方向课来细化培养目标,实现学生对旅游方面工作专精独到的就业优势。三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来强化理论。四是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以必修课打基础,保证学生具备旅游中高层级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以选修课作为补充和拓展,发展学生的技能和特长。在完善课程类型的同时还要合理处理好各类课程所占课时的比例关系,以促使旅游本科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协调发展。其次是及时开发新课程。旅游业是随时代不断变化而变化的行业,开展旅游本科教学时应及时跟踪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不断开发相关课程,如旅游电子商务、第二外语、CAD制图等,通过新课程的开发使旅游本科学生知识面广、应用性强的特点更为突出。再次是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当前的旅游本科实践教学内容大多是模仿高职高专的一线服务岗位的操作技能训练,内容单一,层次较低,对本科学生最应该具有的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项目策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客户营销等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技能训练不足,应注意加强。此外还要注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为一体。通过旅游资源考察、旅游知识竞赛、鸡尾酒会、导游大赛等课外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

(三)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教学计划安排不当会影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前的教学计划不够科学,随意性强,因此也要进行适当调整。首先是要注意课程的前后顺序。很多院校在设置课程时,未能科学考虑所开课程的内容,甚至将一些基础理论课程安排到大三、大四,而把一些选修课程安排前面,这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所以在课程安排上,要注意开课的先后顺序,明确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开课时应遵从通识课-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拓展课的顺序,层层推进,以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循环交叉进行。当前的旅游本科实践教学形式往往是在所有的理论课学习结束之后集中进行的毕业实习,这种做法未顾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实践教学作为旅游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逐层深入,把实践课有机地贯穿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做到了“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四)更新教学方法

好的计划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配合实施。针对旅游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尝试改变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灵活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到旅游企业现场教学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通过启发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专题研讨法、管理游戏法、批判性思维训练法等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对旅游活动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解决的能力。

综上所述,旅游本科专业教育虽然目前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只要认清它的性质和特点,从建立比较优势的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体系进行一系列优化,就能实现它的功能和价值,最终使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兆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实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5):95-98.

〔2〕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5):13-17.

〔3〕朱金林.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危机与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72-74.

〔4〕庄小丽,潘启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探讨[J].管理探索,2007,(9):6-8.

第3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船舶分油机;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4-0030-03

一、引言

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愈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指的是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E-Learning教学的不足。随后,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到高校教育领域,并得到高度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在高职《船舶柴油机》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以“船舶分油机”这一教学单元为例,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化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课程:船舶分油机是《船舶柴油机》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依据国际海事组织2010年在马尼拉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简称“STCW公约”)、课程标准等要求,确定了本项目的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学时:2学时。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高职水上运输类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通过对2012级学生该课程学习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他们有想法、有创新,渴望成功,网络、智能终端使用熟练,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定期维护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3.教学目标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当前学情分析,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当中。

知识目标:深化理解分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充分掌握分油机拆装步骤与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熟练完成分油机的拆装;掌握疏通、清洁、检查、更换等常规维护技能。

素质目标: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合作精神。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油机的正确拆装。

教学难点:掌握分油机的维护方法。

5.教学策略

由于分油机是高精度的、由众多零部件互相嵌套并高速回转的设备,内部结构相当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对维护保养的要求极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获得直观认识,费时费力费财,非常适合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来呈现。

为此,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理念,依托课程教学平台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虚拟拆装系统和教学资源库等教学资源,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具体如图1所示):

三、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学生登录课程教学平台,选择教学单元,动手操作Flas,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分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点,然后领取任务单,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自主学习微视频(教师录制)等相关资源,初步了解船舶分油机定期维护的流程,完成课前测试。老师根据统计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按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课中学习的分组合作做准备。

2.课中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

环节1:情境创设

老师结合自己在远洋船舶上的工作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分油机进行拆装维护呢?结合企业工程师的情境解读――依据SOLAS国际公约和船舶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要求,强调了职业船员对分油机应具备的能力与责任,让学生明白了远洋船舶分油机拆装维护的重要性。

环节2:知识学习

在教学平台上,学生结合分油机拆装步骤的排序游戏,画出分油机定期维护的拆装流程图,在趣味的学习中,熟悉了拆装维护流程;通过观看微视频(企业工程师参与录制),学习常规的维护方法;接着,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总结出拆装的注意事项和常规的维护方法。

环节3:仿真演练

如何高效地完成分油机的正确拆装呢?启动仿真软件,进入虚拟拆装环境。老师先演示讲解,然后学生对照演示开展虚拟拆装练习,观看一步,操作一步,如果出现错误操作,软件将自动提示及时更正,犹如给每名学生配备了一位专业老师手把手地指导,解决了过去教学中因缺乏及时纠正而使学生容易学到错误操作的问题。

软件设计均按照分油机拆装规范制定,从专用工具的选择到专用工具的使用,从拆装位置到拆装顺序,从关键零件的标记定位到精密零件的摆放与保护,学生充分领会了分油机拆装的四大注意事项。

学生反复练习,完成虚拟拆装考核;在愉快的仿真练习中逐渐掌握了分油机的正确拆装步骤,突破了教学重点,并为后面的维护保养做好了准备。

环节4:实践操作

本环节在实训场所完成。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进入该场所之前,学生先在教学平台上学习安全注意事项,然后佩戴安全帽和防护手套,老师在操作现场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Y合任务单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指挥协调下,分工配合,团结合作依次完成拆装前的工具准备、拆卸、维护保养与装复等步骤。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学生对泄水孔、排渣孔等细小通道要逐一清通,不能有脏堵;对分离盘片、分离盘架等易脏污部件要先浸泡再清洗;对活动底盘、立轴等高速运动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异常磨损和裂纹;对易老化的密封圈、塑料堵头等要及时更换。

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查看微视频、查阅英文说明书或小组讨论,自主寻求解决之道;老师巡回指导,实时记录典型操作行为,并上传课程平台,同时确保实践操作安全。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刻掌握分油机的拆装及维护方法,充分领会定期维护、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提升了学生对船员职业的认同感。

环节5:总结评价

实践操作完毕,各小组上传任务单,进入总结评价环节。老师根据巡回检查情况和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和评分,并对分油机的拆装要点及维护方法进行总结。课后,学生结合自己对本项目的掌握情况,在教学平台上及时进行自我评价。

3.课后拓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课后,学生在教学平台上,观看学习老师上传的典型视频,并针对学习上的困惑,在交流空间进行讨论,并提交学习心得;点击查看多元评价成绩,了解自己对本任务的掌握情况;链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扩大学习范围。同时,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信息化教学效果

针对“船舶分油机”这一教学单元,进行了信息化教学效果调查。调查对象为授课教师和学生,调查内容主要有: 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和感悟;对小组协作学习的认同和建议;在教学实施中,学生课前学习的主动性和课中学习的创造性等表现;以及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内容掌握的程度、团队情感体验的情况、信息化教学的效果等。 从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后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船舶分油机”单元的信息化教学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1.认同感

95%的调查对象都表示喜欢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氛围。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得到组员和教师承认时,会有较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主观能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信息化教学活动实施前有显著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拓展等各环节。

3.团队合作

在实践操作环节,团队合作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小组长在教学开展中发挥了较大的协调与领导作用,学生相互之间也增强了合作的责任感。同时,这种教学形式还有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协作能力提升明显,教师也能做到因材施教。

4.创造性思维

在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热烈切磋讨论的气氛,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化,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在一定情境下,引起了联想与想象,从而产生超越传统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在“分油机”单元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对“分油机”相关的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改变着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灌输的倾向,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授之自主学习的方法,使课堂信息量充足、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更加注重团队合作,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创造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鲁昕.以信息化促职业教育现代化[J].江苏教育,2014,48(12):8.

[2]唐文晶,武马群.基于虚拟系统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实践教学大赛赛项设置规程与组织机制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4):50-54.

[3]陈琳.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3):12-18.

[4]娄洁.关于高职工科专业课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81-83.

第4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实验;传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2012年5月,我校组织了教师技能比赛,评课后回看自己的教学录象,感触颇深,整理成文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教学流程回放

第一环节:分组实验,激趣设疑,引入新课

师:木头密度比水小,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针和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动手试试。

学生实验,极少数人成功。

师:先在水上放纸巾,再平放针和硬币,再试试。

学生再次实验,一声声欢呼和惊叹在教室响起。

师:问题1,为什么水上能浮针和硬币?

第二环节:演示与视频结合,说明液体表面收缩趋势

课件展示针、硬币浮在水面的放大图,针、硬币好象放在一层膜上,只把膜压凹。

演示实验:课本图3-5、3-6、3-7的表面张力实验

播放演示的视频录像

师:问题2,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演示实验:各种金属框架浸入肥皂液后拿出时,液膜表面收缩到最小

播放演示的视频录像

师:问题3,液体表面收缩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环节:模拟实验,分析其微观解释和表面张力的定义

多媒体模拟液体表面分子分布示意图,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表面层分子的受力情况。定义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

师:问题4,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第四环节:播放视频,展示生活中各种表面张力现象

师生一起对水面上的针、硬币受力分析,说明不是浮力而是水的表面张力使针、硬币附在水上。

师:相同体积,球表面积最小,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滴常以球形存在,

多媒体播放高速摄影机下水滴在荷叶上和水滴到平静的水面上的视频

师:问题5,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

学生举例

第五环节:拓展,影响表面张力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尾巴粘有肥皂的小船在平静水面无规则运动

举例说明表面张力大小与液体、界面物质和液体温度有关

第六环节:课堂练习与小结

(二) 反思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利用录像、光盘、网络不仅可重现、模拟实验,甚至可以形成崭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代替、整合或调和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抉择、成为高效教学的关键。

一、知识可以传授,但是能力要靠动手,通过训练,信息技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实验教学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来获得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完全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实验过程,这是很难达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因为再逼真的模拟都无法和真实的实验体验过程相媲美,而且实验教学除了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外,还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物理学思想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把握原则:能分组不演示,能做演示尽量做,信息技术为补充、难做不能做实验信息技术模拟。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要只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应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传统实验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多了一些学会,更多一些会学,这是信息技术无法实现的。例如:在本节第一环节中,原来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当学生相互合作,完成不可思议的实验:针、硬币浮在水面上时,教室中充满了惊奇,激起学生兴趣,使其有探究原因欲望。学生又充满个人成功喜悦,树立自信心。即使个别人失败,他也将找出和总结失败的原因。总之,人人都有所得。

二、传统实验和信息技术结合,打破时空限制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它本来应该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直观教学过程,可是由于课堂的空间的限制,以及实际仪器、设备的性能制约,大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发生的现象可见度很低,无法让全体学生同时获得有效的刺激并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达不到教学要求;通过录像然后播放,利用放大、重复、定格特技手段展示给学生,这就像直接在学生桌前演示实验一样。例如本节第二环节中肥皂膜的演示实验,肥皂膜是透明的,实验器材又较小,可见度低,后面的学生几乎看不到。录像重放很好的解决这些难题,实现了教学目的。

同样也有许多实验,物理过程极其缓慢或转瞬即逝,不便、甚至不能观察,运用多媒体,可化慢为快,可化快为慢,也可通过频闪,突破物理变化时间的限制。例如第四环节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水滴滴到荷叶和水面上,转瞬即逝过程经过高速摄影机拍摄最后通过多媒体慢放和定格展现给学生。生动形象反应出水滴在自然状态下由于表面张呈现球形,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对完成教学任务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模拟实验,化不可能为可能

第5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优势;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61-01

现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已经基本得到普及,并凸显出了巨大的优势。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大致分为四种:对话课教学模式,阅读课教学模式,语言结构课教学模式,复习单元课教学模式。本文谈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运用方法。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的主要优势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信息论告诉我们,人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要经过几个不同阶段。即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在阅读课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创设形象、生动、真实的情景,从而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新颖性。并且这些情景易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易于唤起师生情感,易于学生所接受。因此,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2 有利于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加速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它改变了从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精心设计教学,组织调控学生;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创造。它有利于"三主"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句话说,它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1.3 有利于教师语篇教学的深入和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触及语篇的全部内容,而且能生动、形象、真实地提供与语篇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更为丰富。

1.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使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

2.运用信息技术活化阅读教学的方法

2.1 在新课导入时的运用。如,学习The Olympic Games (Unit 10, SEFC 1A) 时,可在:ttp://.cn, http:// 等网站上找到有关历届奥运会的新闻及背景知识,还可以在http:// 上了解北京申奥成功后为筹办奥运做了哪些努力;在New York (Unit 13, SEFC 3B) 中有大量的篇幅谈论双子塔,我们可从美国相关网站上找出"9。11"事件的报道作为导读材料, 在Canada ( Unit 7, SEFC 2A)中, 我们可以就加拿大的背景知识制作一个包括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软件。如"Country Music"一单元,可利用音频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Country Road", 再配上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引出Country music 和country singer这一话题。

2.2 在精读过程中的运用。以Charlie Chaplin ( Unit 5 SEFC Book 2A ) 一课为例。 Charlie Chaplin 一课,属人物传记题材, 这类课型把握不好就会死水一潭, 缺乏生机。而借助信息技术就可做到非常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加上老师的稍稍点拨,便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质量。我先从网上搜索有关的信息。在网上,均可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经筛选做成软件。上课时,出现的第一张是他的头部肖像图, 要求学生回答:Who is it ?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him? 并引导他们阅读好第一段, 接着是一张的肖像图, 要求他们根据课文仿说一段, 在仿说中,很自然地文章第一段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be considered,the history of the cinema这两个词组, 以及其他信息点, 都一目了然, 并记忆深刻。然后打出两张Charlie Chaplin 表演照, 一张是来自课文上的正面照, 另外一张是下载的侧面照, 要求学生阅读后说出the acting style of Charlie Chaplin (他的表演风格),表演风格。 最后, 利用从网上载下来的资料, 播放一段Charlie Chaplin 在Modern Times剧中的片段, 让他们目睹Charlie Chaplin 的表演风采。

第6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一、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

(一)外源融资比例高,内源融资比例低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按照资金来源的途径对上市公司融资进行的划分。一般而言,根据西方的融资优序理论,按照先内源后外源的融资顺序较为合理。如果上市公司内源融资的比例较高,则表明公司扩张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其自身的内部积累。而且内源融资中的未分配利润,还可以转增股本,因而还有调节资本结构、增加公司股本规模的功能,由此也可向市场传递公司具有充裕资金用以发展的信息。大量的外源融资,一方面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财务风险。

从表1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22.11%上升到2008年的33.01%,但上升幅度不大。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在高速增长时期,自有资金积累较少,内源资金尚不能满足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资金来源。

(二)间接融资比例高,直接融资比例低 外源直接融资主要有发行股票(增发和配股)和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形式,外源间接融资则主要有通过中介机构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形式。央行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全年累计融资13.1万亿元。其中,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为10.5万亿,股票融资5020亿元,国债8182亿元,企业债12320亿元。从融资结构看,贷款仍然是主要融资方式,但占比有所下降,从2008年的82.4%降至80.5%;股票及企业债券融资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占比则略有下降,从2008年的5.8%降至3.8%。这意味着我国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的问题在2009年略有缓解。此前,间接融资占比过高一直是我国金融市场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将导致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的内部,使我国金融体系缺乏必要的弹性,不利于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同时,还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了经济运行的社会成本。

(三)股权融资比例高,债券融资比例低 股票和债券都属于外源直接融资的最基本的方式。一般在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是公司外源融资的一个主要渠道,股票市场则是其次的选择。而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上交所公布的2009年统计快报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股票筹资总额3343.15亿人民币,较2008年增长49.37%;债券融资额合计为1474.51亿元,增幅39.53%。相比之下,债券融资额远小于股票融资额。公司债券在我国证券市场构成中占据次要地位,对整个证券市场影响较小。在欧美发达国家,债券融资额通常是股票融资额的3~10倍。显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不支持融资优序理论,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四)流动负债融资比例高,非流动负债融资比例低 我国上市公司不仅具有股权融资偏好,而且债务融资中以流动负债为主。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总债务一半的比重较为合适。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中,流动负债的比重均在85%以上。如表2所示。

由于流动负债具有风险高、期限短的特点,这种状况会使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还债压力和较高的偿债风险,公司将疲于还债,资金积累严重不足。

二、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的成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具体包括:

(1)盈利能力低下。我国上市公司首选外源融资而不是内源融资是因为其盈利能力低下。我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改制前是国有企业,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倾向而改制上市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等内部问题,从而导致了上市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偏低。

(2)股权融资成本错位。我国股权融资成本错位,是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另一直接原因。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股权融资成本是要高于负债融资成本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却显示出与西方主流资本结构理论相悖。首先,我国上市公司由于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使得实际税率远低于名义税率,使得负债的税收收益并不明显。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财务状况不稳定,所以,上市公司在选择长期融资方式时,更倾向于不增加公司财务负担的股权融资,而不是负债融资。

(二)制度原因 主要包括:

(1)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不同于西方国家自发形成的市场,我国股票市场是由政府组织发展起来的。上市公司的发起人多是原来的国有企业。这样就导致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许多先天性的基本制度缺陷。

一是股票发行定价方法不健全。我国目前实行的股票定价方法是2006年9月中国证监会审议通过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对于股票发行价格的界定有严格的限制。新股上市,股票发行价格的界定应基于对供求关系的考虑。而针对我国新股上市的发行价格,证监会有明确规定,新股发行价格不得高于过去3年每股税后利润的15倍,这样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供求均衡和价格,从而人为地造成发行市场的无风险暴利。同时,询价制度不规范,参与询价的主体缺乏硬约束。我国目前实行的询价制度没有强制要求询价人的认购义务,这导致询价后的新股发行定价不能反映真实价值,新股发行价格容易出现过高或者过低。

第7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教学;优秀人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受众已遍布各个年龄阶段。然而,对高中生而言,因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其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普遍偏低,在面对网络中海量的信息时往往不知所措,被动地接受许多来自社交网络的参差不齐的信息,容易被误导。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某城镇中学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佐证。本文认为,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承担起责任,重点加强对学生上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适应网络环境,让学生具备自我实践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其一,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能力。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教育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时展的需要,它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其二,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和对网络环境的适应力。随着网络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对阅历浅薄、知识面狭窄、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的中学生,网络更多带来的是挑战,中学生一旦接触到网络,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很容易被网络中的负面信息所感染。中学生迷失于网络的案例不胜枚举,以至于有许多家长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本文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对此负有责任和义务。

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主要挑战

笔者以定西市某城镇高中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机房计算机上加入了电子调查问卷,在下课之前由学生匿名完成,共有高一年级9个班510名学生填写了电子问卷。经过汇总,共得到376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汇总整理,笔者得出了如下结果。参与调查的高中学生中,“曾经上网并且会上网”的占了绝大多数。在上网的主要方式选择中,公共计算机(网吧)占到了56%,其次是手机上网,占到了24%,而个人计算机上网的相对较少,只占11%。经过分析,该中学的学生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占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学生,上网主要是通过手机和公共计算机来进行,其上网过程通常是缺乏引导和监督的,上网方式主要为这两种方式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65%以上,为绝大多数。这也从侧面突出了学生上网的不安全性。本文还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和网络平台,经统计,抽样学生中,主要通过登录正规网站,如政府、部门、机构等官方网站而获取信息的很少,所占比例不足十分之一。用搜索引擎搜寻关键词而获取信息的也仅仅占了抽样学生的14%,而且搜索引擎搜索的网页中,有时有大量的糟粕,这需要学生具备选择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多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网络信息,在问卷中,有64%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以QQ空间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站获取信息的,而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被动性。而有的社交网站也是网络负面信息集中的地方,大量虚假新闻、消极言论等通过多人转载而被缺乏判断力的中学生接受,产生不利影响。

在之前笔者就发现高中生对网络信息盲目信任的现象普遍存在,并在此次问卷中设置了该问题进行调查。在问卷中,有5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会相信网络信息”,有24%的选择了“会有简单的主观判断,不会进行核实”,这两项相加共占到了76%。只有4%的学生选择了“通常会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和核实”。这说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信任现象很严重。

上述内容提出了高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正是基于这些挑战,寻求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来帮助学生适应网络环境,并从中获得正能量。

三、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对城镇中学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上网的能力培养不足。经笔者多年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的所见所闻,在我市范围的高中,主要为城镇高中,这类中学的主要生源为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大多数学生家里没有配备计算机,在小学及初中也很少接触。因此,这些学生的操作技能较差,上网能力更是趋近于零。而在城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普遍落后,网络建设也不够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安排中,以理论课为主,上机操作时间少,上网操作的时间就更少了。因此,大多数学生通过课程很难学会正确上网的方法,而是通过手机和网吧的公共电脑来掌握经验,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2)关于如何让学生建立对网络的客观认识,缺乏教育和引导。在农村,普遍观念对上网有严重的偏见,认为上网是“不务正业”,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学生,造成了很多学生对网络的排斥。而对“上网”的认识,则存在着更大的偏差。本文在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上网就是看电影打游戏上QQ,这都是学生对网络认识过于片面的体现。这种问题已经得到了教师的重视,然而,如何解决该问题,却没有被提上日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对着教材讲基础理论、单机操作等,对网络的客观介绍和描述较少,更缺乏对学生意识的引导,没能培养学生对待网络的正常、健康、积极和自我防备的观念。教学模式缺乏战略性,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方法过于死板。

四、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完善的部分

本文认为,当前城镇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客观看待网络,具备良好的意识。教学内容的一个侧重点,是加强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判断和选择性吸收的能力。对这部分的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教学方法要能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易于消化和吸收。

首先,让学生学会如何上网主动获取信息,而不再被动接受信息。可建议并指导学生使用正规的浏览器和网址导航,通过网址导航的链接,进入正规的网站,或者利用网址导航所提供的搜索工具栏,进行关键词的检索。这就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方法。

其次,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度和权威性,哪些信息可以相信并采纳,哪些信息只能提供参考。例如,百度搜索所检索到的网页中,“百度百科”的真实性就更高,而网友问答就有许多是片面和不真实的。

最后,通过举实例,让学生具备简单的信息过滤和处理能力,对通过网络接受的信息,要选择性地吸收。可以通过一些新闻事件在网络中的演变,以及其对不同的受众所灌输的信息、对受众的影响等来说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尤其对网络谣言及其他消极信息,更要学生加强识别和防范。

结论: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也开始参与网络,然而复杂的网络环境对阅历浅、知识面窄、判断力差和自我防护意识弱的高中生是一个巨大挑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责任重大,要培养学生对网络的适应力,让学生有能力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并从中受益。当然,要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早日成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多方协作维护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并需要家长和老师联合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2]武丽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实验研究[D].河北

师范大学,2008.

[3]张成红.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

科技信息,2010(6).

第8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方式

复习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复习学生有效回顾所学知识,又进一步构建知识体系。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英语课程自身对其的吸引力比较大。教师在复习中需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一些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准确把握课程核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保留大量的时间用于复习。设置复习课的核心目标是教师与学生一同回顾所学知识,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事先制定复习方案,按照由浅至深的原则,结合班级中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复习并不是单指题海战术,而是要将英语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合理衔接,并对所学知识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定期回顾所学知识,尽可能避免出现遗忘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复习时不需要做特别多的解释,而是放手由学生自主体验实践,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解决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积极创设复习情境

1.关注课前准备环节,激发学生求知欲

由于复习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小学生往往没有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多种导入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主参与到复习活动中。为了使学生更加投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表演的特征,在正式教学前开展每课一歌的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在引入复习环节时学生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坚持在课前安排齐诵chant的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背诵。随着轻缓的伴奏学生边唱边做,环节复习课程紧张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复习印象。

2.积极开展游戏竞赛,激发学生求胜欲

复习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针对自己的学习不足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普遍具备好胜心,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竞争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教师在复习人教版小学英语 六年级(上册) “My weekend plan”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活动,在游戏前事先讲解游戏的规则和方法,要求学生依据自我的想法设计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再依据学生的想法去编著一些情景对话。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踊跃发言,或编出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对话或编出一些打动人心的对话,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复习活动中开展游戏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主题式复习,简单的说就是选取一个恰当的主题,将其与复习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主要是围绕单元、话题、学习任务为主要内容来编写的,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思想,涉及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其主题,积极开展复习活动,进而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关注合作学习

针对班级复习情况,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交流自己的学习看法,有效增进了学生间的关系。在复习环节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存在差异,教师很难完全把握复习进度,合作学习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复习环节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挣脱传统教育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有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配合,一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复习课堂中,教师需要发挥自我监督引导作用。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提出复习要求,使学生向此目标努力,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如:教师在复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How do you feel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默写本节课程的主要单词,依据教材中给出的对话进行交流。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会不由自主的将竞争范围扩大到小组竞争,有效增强班级凝聚力,在竞争学习中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自我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四、关注学生学习情绪

事实上,每个人都渴望能够获得成功,哪怕是一个小的成功,也可以有效增强人们的学习信心,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复习也是一个道理,学生对学充满期待,但是由于传统教育中存在严重弊端,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复习的必要,无论怎样复习都不会考试及格。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上心态的学生,在复习中转正学生的复习态度,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其排除学习压力,使其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情境下学习英语知识。在正式开展复习活动前,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复习方法,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与学生积极交流,鼓励其自主复习。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使用激励性语言,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并自主参与到复习活动中。如:教师在复习PEP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英语Where did you go?这一课时,本节课程任务是掌握短语went, camp, rode, bought, gifts等单词;通过对话学习能够掌握主要句型:Where did you go? Did you go to Turpan? How did you get there? We went there by plane. What happened? 等,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交流中。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尤其注意复习形式,保证复习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保证复习活动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复习目标。在复习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层次性任务,使学生可以在能力范围内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避免出现题海战术的现象,科学设计复习活动,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育,课堂中学生能否掌握知识,复习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创新复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英语课程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剑华.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复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J]. 学周刊,2015,35:61.

[2]金丽仙. 顺应新课程 构筑新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J]. 才智,2014,30:63.

第9篇:幼师教育实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优化教学 拓宽视野 提高效率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要求,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以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需求。现如今,学校教室里都安装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其优点很多。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机遇,主要是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添无穷魅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就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优化课堂教学谈谈体会。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学习兴趣,将枯燥的课堂教学活动变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

兴趣是做好事情的良好开端,只要对所做的事情产生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在语文学习中,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基础有助于思维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灵活多变、声色俱佳的特点,有利于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学习动机,调动学习情绪。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轻松快乐地学,越学越爱学。

如教学《为人民服务》时,因为学生对当时的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课本插图更不能让学生感受那段历史故事,所以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为人民服务》的有关图片资料,搜集有关张思德的生平、事迹材料,以及撰写这篇文章的有关史料,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写作背景。特别是在播放了张思德的视频片段后,学生对这段历史和写作背景充分了解,印象深刻,学习顿时变得主动起来。他们不仅了解了写作背景,而且对张思德的先进事迹感受很深。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浓厚,学习热情很高,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容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板书无需多写,问题也无需重复,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于胸。如此能增大容量,提高效率。其实在传统教学中,板书常占去我们很多时间,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如果板书占去很多时间,那么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学习效率就不会高,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回过头去再看前面的内容,也不会花很多时间,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回顾,能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在学习课文后要加强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训练。课前要对这些训练和练习提前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时当堂训练,当堂练习,这样有利于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内容充分而丰富,极大拓宽学生视野。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容量极丰富,无所不有,一根网线,连着整个世界。同时,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搜索到所需的教学资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得力助手。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多媒体课件,练习题设计,等等,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应有尽有。这些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是教学参考必备的内容,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的最有效补充,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备课内容,扩展了教学信息量,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让学生观看,播放前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播放后组织学生回忆片中的情节,引导学生了解小蝌蚪是怎样一天天长大变成青蛙的。这样的动画效果,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兴趣浓厚,快乐地学习,积极性相当高。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

多媒体教学创造了声、光、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使小学生感到新鲜,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可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传统教材都是以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而多媒体教学软件往往以超媒体结构方式组织教学信息,它把每个知识点(其载体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或它们的组合)称为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指向它的指针,学习者可以从任何节点开始学习。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快速绘画、动画、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快速模拟某些发明发现的过程,使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发现法教学可以经常实施。这种发现法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可以把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作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让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发展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把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学习各科知识的工具,配备辅助各科教学和普及各科知识的多媒体光盘软件,让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玩一些有益的多媒体电脑游戏,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器官快速反应,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训练手的灵巧性,使多种感官得以协调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促使视听结合,直观生动地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感知效果;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内容,增大课堂容量;突破教材的极限,实现教学信息多方位、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加深了课文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融合情感知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克金.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9-06.

[2]宋守信.创建与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库的新突破[J].中国远程教育,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