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卫生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作为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逐步进步,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发并利用档案资源,使它更好的服务社会大众也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因此,如何有效的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各种职能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档案具有保存的价值的多种文字和图表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些记录基本上在工作活动中由于客观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因此,不管是在形式上或者是在内容上,这些档案都有着明显的确凿性。除此之外,由于档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因而有着无可替代的见证作用。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离不开科学完整的档案资料,这很好的体现出了档案信息的借鉴以及科研价值。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的保存价值以及科研价值决定了医疗卫生机构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二、档案规范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这是由于目前一些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是从其他的岗位通过工作轮换或者转岗过来的,在专业技能方面比较欠缺,这批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因而专业的管理人才非常少,这致使当前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构成结构趋于老化,知识面较为狭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存在滞后性,这给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但来了消极的影响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的格局凌乱,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主要是由档案室来负责。由于一些历史性的原因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主要要求,档案室只是管理文字、会计、音像档案等,而医疗的文书、病理切片结果以及各种检查的影像档案等则是分属到各个部门进行管理,这就形成在单位内有多个部门重复进行档案管理的现象。虽然目前大多数的医疗卫生机构都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考核标准缺是少之又少。由于档案管理在制度上的严重缺失,造成档案的收集效率偏低,管理出现分散化,信息资源严重缺乏整体性。而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资源如果缺乏整合性,将跟严重滞后于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对医疗卫生机构档案规范化的管理产生阻碍。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专业认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领导干部和部分的管理人员在执行具体的档案管理时,严重忽视档案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不高,不利于医疗卫生机构的长期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硬件落后。在新形势下,随着人民对医疗卫生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医疗卫生机构快速发展给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增加了许多的负担,由于一些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室很简陋,档案管理设施太过陈旧,达不到规范化档案管理的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管理已普遍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管理中,但是一些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仍旧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且大多数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了解不够,使得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上,难以有较快的提升。
三、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强化对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视性的认识。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是有效实施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对这一管理的重视是工作人员信心的来源。必须意识到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现代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应该及时掌握全局的状况,在决策时作出科学的分析,为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进而促使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通过各项档案资料为医疗卫生机构的科研教学以及医疗预防工作提供服务,这样也有利于科研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只有不断强化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才能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大对于硬件的投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者的素质并加大队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是有效实施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真正执行者,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不断提高这类工作人员的的各项素质。《档案法》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应该对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培训教育,通过恰当的培训工作逐渐提高他们学习具体档案管理业务的热情,熟悉相关的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业务程序和方法,推行档案管理岗位的责任制,加强工作业绩考核,以此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与持续性。档案管理硬件资金投入以及建设水平是否合理,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水平。当前,现代化的档案室是应该符合防盗、防火、防潮等多种要求的档案专用库房。医疗卫生机构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配齐计算机、摄像机、打印机、空调机以及预警系统等设备,并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所必需的硬件支持,档案管理经费支出方面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意愿档案规范化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应该是实现档案办公的现代化。建立并健全意愿的档案管理体系。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明显的条理性和严肃性,因此要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应该建立一套较为全面的而且是与之相匹配的档案管理的规章纪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认真开展调研并建立起档案管理的执行机构,将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以不同载体存储的档案统一起来进行监管,进而降低档案管理的主观随意性,有效确保档案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样做也能够提高对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要求需要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来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应该重视对具有专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此同时,要强化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采取开办辅导班、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并积极引进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并鼓励工作人员主动自学,将他们的学习情况与其晋升以及聘任相挂钩,进而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储备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R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49-03
1 前 言
阜康市隶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总面积11726平方千米,总人口16.2万人,有26个民族,全市辖4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106个行政村,245个行政企事业单位,12个社区。有汉、回、维、哈等20多个民族。全市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55家,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61人,共设床位420张。“十一五”以来,阜康市共投入2800万元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和急救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年底,参合率达98.15%,住院实际补偿率达42.3%。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覆盖率达到100%,居民首诊比例达35%。突发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甲型H1N1流感、麻疹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全面健康发展。
2 阜康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2.1 疾病管理与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医疗资源不均,还没有建立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的疫情信息网络系统,大大降低了疾控系统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能力;二是疾控部门现在相关人员培训、再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对相关人员培养还有待加强;三是疾病控制系统重传染病预防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
2.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尤其是城市卫生中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薄弱,社区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缺乏,补偿不足,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人员编制未落实,缺乏政府相应的资金支持,缺乏吸引优秀人才来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动力和平台等问题,影响“六位一体”功能开展;二是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能力不足,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村卫生室医疗设备不齐全;三是三级妇幼网络建设薄弱,卫生院产科能力建设不足,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陈旧、落后,检验器械不全,影响妇幼工作开展。
2.3 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薄弱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二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不完善,基层薄弱;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四是信息系统和实验室建设滞后,机构、人员、物资储备缺乏,疾控中心检验室能力建设不足,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检验项目检查;五是卫生监督人员缺乏,特别是农村监督力量薄弱,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医疗市场等监管有待加强。
2.4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农牧民群众受益水平不高
一是农民的实际受益程度不高。阜康市目前实行“住院统筹+门诊统筹”的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水平较低,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一定差距,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相比,筹资和受益水平存在一定差距:①人均筹资新农合118元,城镇居民医保150元;②住院封顶线新农合1万元,城镇居民2.5万元,相差1.5万元;二是费用控制机制不完善。阜康市现行的新农合制度中对费用的控制大多在需方,但是费用增长的因素主要在供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按服务项目付费,医院的收入与提供的医疗服务量直接挂钩,由于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往往会开大处方,延长住院日期等以提高收入,造成医药费用增加,使得农民的平均住院日、天数及费用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给农民的利益。
2.5 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阜康市目前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同时管理体制也表现出不适应性。一是从城乡来看,阜康市卫生系统人力、床位、设备等卫生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乡镇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基层卫生院设备落后,卫生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由医疗卫生服务的定性模糊和基本定位不准造成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经济负债过重,管理手段滞后,公益性质未真正确立,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3 新形势下阜康市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建议
3.1 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转变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要求,应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阜康市主要负责举办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机构。二是强化区域卫生规划的作用,主要提高卫生规划的刚性约束,优化配置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的医疗机构逐步进行整合。今后应把新生的卫生资源规划在农村和社会卫生薄弱的环节。同时应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确保卫生规划落到实处。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全行业管理的权威与效能,切实履行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兴业监管职能。四是转变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基层医疗机构要因地制宜,为当地居民提供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乡镇卫生院转变服务方式,定期下村开展巡回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上门服务,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五是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关键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县级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服务站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00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0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主要是由各地区县级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级卫生服务站组成,由这三部分满足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需求,支撑起农村公众健康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合理和快速发展决定了当地医疗卫生系统是否完善、农村居民的求医是否得到了保障以及农村卫生项目是否成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状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现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措施,这样才能改善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经营病态问题。
1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财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1 基层医疗“以药养医”的模式依旧存在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营状况依旧不佳,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平衡,严重亏损。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只有药品出售得相对较好,其他医疗服务性收入几乎没有,机构运营成本结果只能靠药品收入来弥补,但依旧远远不够。
1.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运营情况不佳
目前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良好的财务运营管理,还不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在获得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后却无法有效的合理利用,导致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财务运营不佳则就无法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发展扩大。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成正比,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支出的增长速度比收入更快,导致每年的运营结余不足以维持当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1.3 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巨额负债
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为基本建设等各种原因存在着负债,但是又因为财务运营能力不佳,无法获取足够的盈利进行偿债。这样就经过长年积累,产生了巨额的负债。
1.4 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发展不平衡
众所周知,在农村中普遍存在着各级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同地区的相同级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同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年份发展不平衡,同地区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因为卫生机构之间存在优劣之分,加上绝大部分患者都有“重优质、重高级”思想观念,这就导致了好的医疗机构发展越来越好,甚至在超负荷运转,差的医疗机构则发展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医疗资源浪费。纵观全国大部分农村比较得出:村级卫生服务站发展情况不佳,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村卫生服务站稍好,县级医院是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发展最好的。因为发展不平衡,则无法同步进步,相互之间还会有所制约,甚至导致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无法拓展。
1.5 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各地政府虽然每年都有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资金,但投入资金的比例和数额几乎维持原样,导致分配到各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相对来说就是逐年降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缺乏盈利手段的情况下,政府
投入不足最后制约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2 改善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现状的建议
2.1 政府性投入资金需合理
应将地方政府的卫生财政情况加入政府每年考核中,使得当地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状况以及机构的发展情况与问题。政府应能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每年投资总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彻底地落实,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制定有效合理的投资分配计划,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高效地分配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做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合理平衡的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
2.2 任用培训相关经济类管理人才
拥有充足资金后更需要加强合理的运营管理,不能让非专业管理人员盲目进行管理,导致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挑选合适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提高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意识以及经营管理能力,使得其能够对机构营运支出和收入进行综合协调,能够将机构的效益最大化发挥。除了以上所述,在资产管理以及机构设施合理配置上也应进行长远规划,使得投入资产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因自身不了解而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2.3 相关医疗保险制度需要完善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适用的配套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广大居民能够合理地被分配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要从制度上使得农村居民对于看病求医的方式得到改变,而不是一拥而上过度集中到其中某一级医疗机构就诊或是自己盲目买药胡乱治病。
2.4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根据各地不同的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计划,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进行推进和发展,有效地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可以充分利用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合理优化分配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减少因为系统内部上下游竞争而互相抑制发展。
2.5 系统的成本核算及适度收支平衡
为了避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以药养医”的现象,需要对整个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进行规划调整,不仅能做到将人群进行分流就诊,还能进行系统的就医成本核算,使得在业务拓展的同时,能够使得收支适度平衡。
2.6 对固定资产及各种物资进行适用管理
就当前各地区存在的同类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过多,实际效用并不高的现象,相关部门应统一对其进行盘点与管理,同时也可相互调剂,将自身不需要的设备通过折旧采购或者赠送的方式,移交给急需此类设备的医疗机构。今后应以地区为单位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规划,在对应的规划管理措施论证后,再决定是否采购;进一步建立完善大型设备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调剂制度和流程,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用。
3 结语
目前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工作状况差强人意,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可喜的是基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正在一步步发展和改革之中,通过不断抽丝剥茧式的改革,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将会逐渐往优良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兰芳.县级卫生系统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
[2] 肖律.浅析加强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J].财经界,2014,(27).
1.1基层医疗“以药养医”的模式依旧存在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营状况依旧不佳,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平衡,严重亏损。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只有药品出售得相对较好,其他医疗服务性收入几乎没有,机构运营成本结果只能靠药品收入来弥补,但依旧远远不够。
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运营情况不佳
目前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良好的财务运营管理,还不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在获得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后却无法有效的合理利用,导致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财务运营不佳则就无法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发展扩大。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成正比,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支出的增长速度比收入更快,导致每年的运营结余不足以维持当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1.3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巨额负债
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为基本建设等各种原因存在着负债,但是又因为财务运营能力不佳,无法获取足够的盈利进行偿债。这样就经过长年积累,产生了巨额的负债。
1.4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发展不平衡
众所周知,在农村中普遍存在着各级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同地区的相同级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同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年份发展不平衡,同地区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因为卫生机构之间存在优劣之分,加上绝大部分患者都有“重优质、重高级”思想观念,这就导致了好的医疗机构发展越来越好,甚至在超负荷运转,差的医疗机构则发展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医疗资源浪费。纵观全国大部分农村比较得出:村级卫生服务站发展情况不佳,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村卫生服务站稍好,县级医院是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发展最好的。因为发展不平衡,则无法同步进步,相互之间还会有所制约,甚至导致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无法拓展。
1.5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各地政府
虽然每年都有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资金,但投入资金的比例和数额几乎维持原样,导致分配到各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相对来说就是逐年降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缺乏盈利手段的情况下,政府投入不足最后制约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2改善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现状的建议
2.1政府性投入资金需合理
应将地方政府的卫生财政情况加入政府每年考核中,使得当地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状况以及机构的发展情况与问题。政府应能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每年投资总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彻底地落实,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制定有效合理的投资分配计划,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高效地分配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做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合理平衡的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
2.2任用培训相关经济类管理
人才拥有充足资金后更需要加强合理的运营管理,不能让非专业管理人员盲目进行管理,导致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挑选合适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提高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意识以及经营管理能力,使得其能够对机构营运支出和收入进行综合协调,能够将机构的效益最大化发挥。除了以上所述,在资产管理以及机构设施合理配置上也应进行长远规划,使得投入资产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因自身不了解而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2.3相关医疗保险制度需要完善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适用的配套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广大居民能够合理地被分配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要从制度上使得农村居民对于看病求医的方式得到改变,而不是一拥而上过度集中到其中某一级医疗机构就诊或是自己盲目买药胡乱治病。
2.4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根据各地不同的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计划,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进行推进和发展,有效地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可以充分利用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合理优化分配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减少因为系统内部上下游竞争而互相抑制发展。
2.5系统的成本核算及适度收支平衡
为了避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以药养医”的现象,需要对整个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进行规划调整,不仅能做到将人群进行分流就诊,还能进行系统的就医成本核算,使得在业务拓展的同时,能够使得收支适度平衡。
2.6对固定资产及各种物资进行适用管理
就当前各地区存在的同类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过多,实际效用并不高的现象,相关部门应统一对其进行盘点与管理,同时也可相互调剂,将自身不需要的设备通过折旧采购或者赠送的方式,移交给急需此类设备的医疗机构。今后应以地区为单位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规划,在对应的规划管理措施论证后,再决定是否采购;进一步建立完善大型设备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调剂制度和流程,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用。
3结语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一、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技术。技术架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取法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标准,包括标识符合标准、通信技术符合标准、内容以及结构标准、相关的代码数据标准等;医疗信息化程度缺乏广度上的拓展及深度上延伸;数据信息资源分割,不能达到共享;要实现最大程度资源信息共享,就要在保证信息安全共享前提下,具备可续有效安全机制、信息管理机制。
(二)运营。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统筹规划管理。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的区域,医院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已经到位,且具备能够支撑各个部门日常业务所需要的各种功能,但是由于受到业务水平受到限制,有些医院可能不能够获得一些超越本单位的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按照这种趋势的发展,医疗信息化建设必然重复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开始,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上,人力物力不充足不能够进行全面的规划,最终只能够导致资金的浪费和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低下。
(三)应用。在病患转诊的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和互认机制,医疗信息在区域范围内的流动和共享,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推进进程。近年来,中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少统一的规划、地区发展不平衡、卫生监管、医疗卫生服务、卫生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着信息流通较差的现象,这都致使医疗信息化推进难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业务。医疗信息化应用及业务支持方面存在几个问题信息化的基础总量较少;信息质量较低,在于缺乏完善的规划和管理,从而信息化建设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和高度;各地区各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分布不均衡,地区性差异引起;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原因在于医院条块分割不同、医疗领域不同、所属区域不同、不同的系统之间公共信息服务资源缺乏长期有效的共享机制,造成了医疗信息化的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情况。
(五)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不平衡,医疗发展水平、速度、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各地区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等不同方面,总体来说医疗信息服务意识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信息服务环境有待改善,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更完善的整体规划,信息咨询和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开发。
二、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完善
(一)标准。信息标准化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的保证。由于卫生系统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口径(时间、范围、标准)不同、统计分析算法有异,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必定对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定的信息化标准,全面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信息化网络,做到更好的服务。
(二)数据库的建立信息共享。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是区域医疗卫生核心机密。要采用科有效的安全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很快,共享的成本也在逐步降低。要充分融合周边医院HIS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疾病监控信息系统等系统的信息,在广度上拓展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覆盖面。同时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和行政主管部门之间要横向连接整个区域的卫生信息化主干网,使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广度上覆盖整个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决策效益。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要从基础层、业务层、知识层、决策层四个层次深度延伸系统应用。在基础层,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和快速、准确传输及共享;在业务层,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确保信息流与事务流、资金流、人流、物流在时空上的一致;在知识层,利用知识工程技术,提高知识生产和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在决策层,通过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为区域医疗卫生各级领导和上级行政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
(三)提高效益。经济效益,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病人诊断信息的重复利用等方面考虑隐性经济效益的实现。实现信息的跨区域采集、分析、利用和管理,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取得竞争优势;有效控制医疗成本,减轻病人医疗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
管理效益,完善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要求支持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全面、准确地采集、传输卫生信息;对卫生信息整理、分析;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合理分配资源。社会效益,重点要本着方便群众求医问药,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质量和管理,方便群众、方便患者。要适应本地区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险推行、医疗价格调整、医疗消费透明化及医药分家等的需求。要适应医疗市场竞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区域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医疗卫生业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竞争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医疗卫生系统整体发展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它的业务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系统工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结合各地区发展经验,根据本地医疗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更好的实施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汪鹏,李刚荣,周来新等.建广义数字化医院,走区域医疗信息化之路[J].重庆医学,2009,38(13):1566-1567.
[2]唐凯,管世俊,黄钊等.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医疗数据交换平台[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35-37,40.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2011〕31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促进全市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围绕构建以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省里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乡村医生配备、村卫生室建设。要明确乡村医生职责,加强乡村医生选配,强化执业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健全培养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要严格按省定标准,合理规划村卫生室,科学制定设置方案,按有关程序报省有关部门确认后纳入全省规划。要加快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2011年底前纳入省统一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其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要建立健全多渠道补偿政策,落实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的补助政策,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把财政补助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乡村医生改进医疗服务,保证医疗质量。要制定科学的监督检查和监测评估机制,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
二、认真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
根据省里的规定,纳入本次化解范围的基层医疗机构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县(市、区)政府是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具体实施者,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逐一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债务进行清理,剔除不实债务,锁定实际债务,按照举债主体、债务来源、债务用途对债务进行分类,搞好债务认定,建立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要严格划分县乡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的责任,将审核认定的全部债务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剥离出来,交给当地政府。要按照规定的偿债资金渠道,明确偿债次序,分类逐步化解债务,确保在省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债务化解任务。要认真解决债务清理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将本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市医改办。参与清理化解债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精心组织实施,合力推进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纪律意识,按规定程序申报建设项目和设备购置,不得举借新债。要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相关规定、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之间的协调性与连续性逐渐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以及卫生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网络中的连续被认为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所不可缺少的特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调发展和有效合作是服务连续性得以保障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的卫生服务提供环境仍然较为缺乏协调性与连续性,服务利用者难以得到方便、连续、高效的卫生服务,反而时常会由于服务提供的不连续、不衔接而造成重复的、间断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导致卫生服务效率的低下、服务利用者所支付的费用升高等问题[1]。
1农村卫生网络卫生服务连续性的意义
卫生服务的协调性与连续性是指当患者因健康问题进入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后,能够获得无缝隙的连续服务,不会因就诊医师或机构的变化而中断或重复提供。从卫生服务的效率来看,建立完整有效的促使机构间服务有效衔接与合作的机制,是提高服务连续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质量的核心。从卫生服务提供的效果指标看,保障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系统质量改善的关键目标。研究者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质量管理和服务模式提供效率的前期研究表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无序和协同服务质量低劣是影响农村卫生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医疗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患者在多级机构就诊和医疗机构联合提供卫生服务是必然的选择。按照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系统观和“大卫生观”思想,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之间,也应具有紧密、协调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对疾病有效的防治结合的功能[1]。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系统论强调:系统中全部服务机构个体最优化不意味着服务提供系统整体上的最优。经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我国农村人口的死因谱和疾病谱发生演变。农村地区各类疾病的诊疗流程需要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网络中不同层级和不同专科性质的机构共同完成。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网络离散的提供模式无法使此类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连续和全程的诊疗。因此,应重视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中的多机构协同质量与卫生服务连续性质量。
2农村卫生网络连续存在的问题
2.1卫生服务提供缺乏系统性
卫生服务机构中存在疾病治疗价值观和经济观的偏移,这会导致卫生服务提供缺乏系统性。卫生服务机构总是试图最大限度甚至超出自身能力地对疾病进行防治,而缺乏系统的、分层级的对疾病进行防治的思想;加之不同层级的机构对利益的追求,从而导致医疗卫生服务链的断裂。不同级、不同类别机构间对病人展开无序竞争,极大地浪费了卫生资源,降低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系统效率。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的协调性与连续性研究方面,由于在资源配置时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的考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内各子系统之间、与医疗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2.2机构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合作的机制
长期以来,政府不断致力于通过探索与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促进卫生服务提供的协调性与连续性,尤其是在城市里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地区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机制和服务网络,在农村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层级管理网络和转诊机制。政府希望通过实行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不断改革与推进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具有连续功能的医疗集团、对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进行明确分工等方式,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综合医院之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各类医疗机构之间所提供服务的协调性与连续。然而,由于卫生服务体系是一个由具有专业自治权的机构群体组成的体系,一旦出现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机制的情况时,这种专业自治权极易导致卫生服务提供中出现利用不足、过度利用、错误利用和不必要重复等现象[1],且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实施的效果不仅仅依靠单一的制度保障或者制度安排,而需要各制度间的协调与衔接,保障卫生服务机构间提供卫生服务的连续性。
2.3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卫生服务提供的协调性与连续性的推动促进作用不足
虽然在我国的现行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之初,其功能在促进协调性与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有所侧重。但是,基本医疗保障在对医疗卫生服务进行支付的过程中,对于服务的不连续和重复的提供、机构间无序竞争并未有效地利用其经济制约力进行控制。现行的医保制度对于在异地安置、异地工作、转诊就医的卫生服务利用者的公共卫生及医疗的连续需要基本上没有起到在经济上的有效保障作用[2]。所以,医疗保障经济控制功能的缺位也进一步加剧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协调与不连续性。
2.4缺乏保障卫生服务连续性的政策支持
现有的卫生政策主要集中在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卫生服务质量的评审,涉及卫生服务网络和连续提供等有关政策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则较少。从文献分析的结果来看,目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制定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中,仅仅提到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但是对于如何保障双向转诊工作的持续性,以及如何更好发挥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问题则缺乏相应的政策[3]。笔者认为可支撑卫生服务连续性的政策包括完善公立医院对口支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度,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公立医院改革与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紧密配合、相互促进。
3对策与建议
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卫生改革目标必然要求强化各级、各类、不同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3.1重构和完善卫生服务管理系统
对于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来说,重构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应以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合理化为目标,重构和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服务项目的提供、服务流程的优化,实现农村卫生服务提供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渠道以及各类卫生资源的整合与业务协同,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和各类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县、乡(镇)、村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卫生服务机构与公众之间、各层级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无缝链接,实现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这主要涉及政府管理层次,医疗卫生管理中心、医药供应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间的协调层次,医疗卫生服务的实施层次等[4]。另外,应依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内的综合性医院以及专科医院根据辖区的卫生资源分布状况,签订连续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制度契约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提供,可以考虑将这些纳入卫生行政部门评估内容。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一方面,可以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协作关系。上级医疗机构可以负责好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培训工作。同时,上级医疗机构的医生也可以到基层进行会诊。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服务协作体可以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这样能够有效地弥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点多面广、人员少以及设备差的弱点。#p#分页标题#e#
3.2强化机构间衔接与合作机制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农村各类型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确定其规模、职能和布局,以及重要改造建设项目和投资规模,加强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分工和协作。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之间的医疗人力资源和技术(设备)资源共享和合作互动机制,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建立和完善医疗人才、技术、设备等要素的统筹协作机制,开展分级医疗和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3]。探索县、乡(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机制,促进区域资源功能整合,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实现公共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运行效率。
3.3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促进连续性卫生服务的导向作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推行以来,已经逐步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居民,新农合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逐年提高。新农合制度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贵”问题,同时通过对卫生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等政策的影响力,客观上促进了县、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和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下,新农合制度还起到了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和卫生服务的连续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新农合制度实施后,农村居民前往县级医院就诊的人次数占当年总人次数的38%,前往乡镇卫生院就诊的人次数占当年总人次数的45%,前往村卫生室就诊的人次数占当年总人次数的17%。这说明新农合的制度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村居民合理就医和合理分流。从新农合资金的使用途径和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发现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占44.3%),其次为乡镇卫生院(占46.8%);资金使用效率最高为乡镇卫生院(87%),其次为村卫生室(79%)[5]。这说明新农合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还有待提高,新农合制度对促进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提供科学合理的连续性卫生服务的导向作用还没有充分的发挥,有待挖掘。
记者:您好,隋厅长。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卫生工作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无疑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回顾“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改革和发展积淀了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能否总结一下经验?
隋厅长:的确,“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从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指标看,到2010年末,吉林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05年的73岁提高到73.9岁,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末的8.62‰下降到6.78‰,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末的34.62/10万下降到28.5/10万,这三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值,保持了较低水平。
“十一五”期末,吉林省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526个,拥有床位115037张,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70120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9人、拥有医生2.21人、拥有护士1.62人、拥有床位4.06张。位居全国较好水平。
5年来,吉林省把卫生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基本建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科学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和预警预测系统建立并发挥重要作用,重点疾病防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爱国卫生工作蓬勃开展;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和卫生监督网络更加完善,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妇女儿童保健管理持续强化;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和城市社区服务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完善,探索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农合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行业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职业道德与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综合评价体系和教育、监督、惩处并重的行业纠风体系;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为主的各类人才培养项目陆续实施,医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可喜进展;中医药事业和食品药品监管及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此外,卫生法制建设、卫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同时,“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系统经历了汶川地震救援、玉树地震救援、黑水县援建,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及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严峻的考验。实践证明,吉林省卫生系统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的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
记者:“十二五”期间既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间,也是卫生事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更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卫生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期间,面对机遇和挑战,卫生厅对于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和终级目标是什么,将如何推动吉林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隋厅长:“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政府职责,加大卫生投入,落实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重点以推动卫生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缩小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努力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
未来5年,吉林省各项卫生发展指标的完成,将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发展指标中,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提高到9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继续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计划免疫规划工作更加深入,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要达到90%以上;慢性病控制、重性精神疾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农村改水改厕、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卫生资源发展、卫生投入和中医药发展指标更加科学。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原则,建立健全以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各级医疗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妇幼保健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系统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动、科技支撑建设,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加强卫生监督和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三级四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县级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区域医疗救治中心、重点专科和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继续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三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将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精神卫生、卫生应急等重点任务和能力建设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服务和监管,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公立医院设置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积极探索运行机制转换。五是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提高新农合制度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基本医疗保障差距,使政策性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5%以上,新农合的补偿封顶线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最终实现全省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扩大大额门诊特殊病种补偿的病种范围,在全省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基础上,适当扩大病种范围,提高对重大疾病报销的保障水平;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确保省内各县(市、区)的村卫生室实行人事、业务、药械、财务等一体化管理率达80%以上。六是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全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为基础的基本药物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七是严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完善药品监管机构,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行新一轮国家药品(含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执法,提高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八是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涵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卫生管理等五大领域的重点业务和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两大基础数据资源。九是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完善中医药领导协调机制、行政管理机制、投入补偿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实施“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推进中医药理论、技术、产品创新和传承进步。
到2015年末,吉林省卫生资源指标、健康指标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就医条件将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指标将进一步改善,预计人均期望寿命值达到75岁以上、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6‰和9‰、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2/10万。
记者: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改”日渐成为摆在决策层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隋厅长:应该说吉林省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是成效显著的。在省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要求,吉林省卫生系统扎实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为实现全省医改三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2月底,全省新农合参合1302.05万人,占实际在乡农业人口的99.07%,补助标准从人均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支付限额提高到6万元,可达到我省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全省基本药物招标和配送企业选定工作。2010年12月1日,我省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根据基层需求,筹备开展基本药物品种增补遴选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工作。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展较好。2010年以来,吉林省已按计划实施了33个县级医院、9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90个村卫生室和1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同时,继续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项目,2010年,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招聘、培训执业医师3300余人,轮训村级卫生人员13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四是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2010年,吉林省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53.9万人次,13.3万农村适龄妇女接受了宫颈癌、乳腺癌检查,9.18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得到补助,8.7万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8000名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免费复明手术,共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5.25万座,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062万份,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92万人次,开展健康教育135万人次。吉林省探索建立的均等化资金监管机制先后在卫生部、财政部专题会议上向全国介绍了经验。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吉林省确定了长春、辽源、通化等3个重点联系城市和舒兰市、蛟河市、公主岭市、镇赉县、乾安县、靖宇县等6个重点联系县(市)。吉林省结合自身实际,在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推进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卫生部陈竺部长在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我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和均等化服务专项资金监管机制的建立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是全面完成医改三年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全省医改工作将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方针,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发展新农合制度、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突出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体系”建设4个重点。
(一)大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重点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现全省基本药物招投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一体化”常态运行。
一是建立省级基本药物采购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招投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五项功能,满足国家提出的“基本药物货款省级统一结算”的需求,这项工作省财政已经列支专项预算经费。二是建立省、市、县三级基本药物服务机构和队伍,调整现有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职能,增加基本药物服务功能和人员编制。在全省10个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和42个县(市)建立基本药物管理办公室,确定全额事业单位性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日常使用管理、统计数据上报、回款资金审核等项工作。三是建立全省基本药物品种增补遴选机制,以需求为导向,计划增补基本药物省内执行品种240种,同步将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及中药饮片纳入基本药物管理。四是开展全省基本药物制度(临床使用)培训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五是试点探索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合理补偿。
(二)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主要完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核定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和全口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
一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定编定员工作。我省已原则确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的1.5‰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的1.0‰核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目前我省确定的编制核定标准在全国属最高(其他省份均在1.0‰―1.5‰之间),此项工作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完成。二是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口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我省“收支两条线”这种补偿机制确定以后,各级财政将按照科目和标准,全额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支出和业务支出,这既能够更加充分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办”的宗旨,又能够避免过度医疗等趋利经营行为,更加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以药养医问题,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根本转变,符合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不断倾斜公共财政投入的核心理念。北京市、安徽省、江西省和甘肃省已在全国率先采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经过了实践检验,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三是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估办法。制定基层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强调根据承担和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满意度实行奖补,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充满活力、效果明显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杜绝全额补偿机制建立后,出现大锅饭、平均主义、养懒人等弊端现象。四是制定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乡村医生补助经费。逐步落实村卫生室所能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绩效考核,按劳取酬,不断增加村医收入,扶持村卫生室的生存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发挥村卫生室医疗预防保健网底作用。
(三)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综合改革经验。重点强化县医院建设,初步建立起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一体化”服务模式。
一是继续在长春、辽源、通化3个试点地区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胆探索 “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上的综合改革,力争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形成经验,逐步推广。二是优先建设发展县医院。加大对县医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提高县医院看大病的能力,充分发挥县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2011年底前,实现省内30万人口以上的县要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长期合作帮扶机制,100%县医院与三级医院建立起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并开展三级医院远程医疗会诊试点。三是建立省、市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和各级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评审组织,深入开展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四是完成各级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出台我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五是出台《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启动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并根据国家即将出台实施的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开展试点。六是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奖补项目,鼓励各地公立医院大胆探索,总结经验,促进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健康发展。
(四)积极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六大体系" 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保障能力,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十二五”期间,省卫生厅将着力推进医疗急救体系、卫生应急体系、大病救治体系、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六大体系建设将按照今年起步、明年全面实施、三年基本完成、最后一年收尾的总体安排进行,计划五年总资金305亿元。
云计算作为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等技术的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技术实现路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云计算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其次阐述了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影响分析,最后给出了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为“十三五”国内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医疗卫生信息化 应用研究
1 前言
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医疗行业经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抓手,已经在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中普遍开展。根据《医疗卫生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内医疗卫生行业围绕建设国家、省级、地市级等三级信息平台,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数据库,构建一个医疗卫生专用网络,健全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经过“十二五”的五年建设,80%以上医院部署应用了医疗信息系统(HIS),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120余项信息标准得到修订与增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也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统筹,建设格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趋势更加明显,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家庭医疗等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因此,开展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用好用实虚拟化技术,是立足现有建设成果,提升医疗卫生的体系保障能力的有力抓手。
2 云计算技术概述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虚拟化技术的集中体现。自2006年美国亚马逊推出世界首个云计算系统――亚马逊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云计算开始在全球范围的快速的推广应用,据Gartner公司统计,2015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45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费组成部分。同样,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对云计算技术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作用高度关注,经过近几年发展,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已经完成云计算架构的发展,并在市场运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云计算技术作为一个发展的理念,其理论研究者与技术实现者从不同视角对云计算技术概念进行多样化描述,现阶段较为权威的概念描述是美国NIST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服务模式,已以形成网络、存储、应用、服务等资源池为目标,实现对网络资源的虚拟化的整合优化,增强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通过云计算定义可以看出,云计算技术以形成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资源池为核心目标,强化对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削峰填谷,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强调对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
(2)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均衡负载;
(3)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动态调控;
(4)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智能重组;
(5)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成本压缩。
3 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简单而言,“智慧医疗”是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相结合的产物,包含医疗资源整合、医疗远程协同、医疗信息安全等方面,它以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核心目标,坚持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增强业务互联互通,加强机构远程联动,逐渐实现业务应用、基础平台、硬件设备等层级的信息共享。当前,云计算技术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及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三个维度,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3.1 在I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器计算资源与光纤通道存储设备资源进行虚拟化,实现物理上分布的计算、存储硬件资源的集中管理与统一调配。强化以虚拟机(VM)的形式,对各医院、医疗点、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硬件环节支撑。初步估算,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推广应用,可以使国内医疗行业减少50%以上硬件设备采购投资及60%以上的设备运维成本,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3.2 在P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以医疗行业公共云与医院私有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形成全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医疗管理、医疗业务信息的融合共享,实现面向公共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包含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功能。
3.3 在S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基于安全保密的前提,实现跨单位、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中医疗数据的服务共享,形成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施对患者的电子病历的增量管理,满足患者危急转院、异地就医的医疗信息动态支援保障。
4 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
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涵盖要素多,集成难度高的庞大信息工程,国内相关专家已经开始着手考虑智慧医疗在《医疗卫生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应用方式,因此抓好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的融会,落实好国务院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必由之路,经研究,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以全国医疗公共云平台建设为着力点
持续推动面向社会公共服务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提升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服务保障能力。针对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型医院看病难等问题,开展自助服务机、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初诊在社区,看病在医院,康复回社会”的新型医疗保障模式,提供医疗服务效率,加快患者、药品、医疗设备的流转速度,减少优势医疗资源的闲置浪费。
4.2 以面向个人的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为切入点
持续推动医疗服务由医院集中式向家庭分散式的延伸保障。依托智能手表(手环)与智能内衣等技术,实现对家庭危重病人与遗传病史的人员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控,给出重大疾病威胁报警。同时,借助远程视频看诊可视化技术,实现对异地、分布的病人的病状判断,以及所服药物品种、剂量的在线指导。
4.3 以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修改完善为立足点
持续加强医疗信息标准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全民参与、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按照“统一系统架构、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服务接口”等方式,修改完善医疗标准体系中基础类、数据类、标准类与管理类等标准,推动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深度与广度,提供系统拓展性与适应性,降低系统建设风险。
5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主流的网络信息虚拟化技术,在国内外电子政务、企业指导、航空物流、金融证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国内专家学者不断推出“智慧医疗”的研究专著,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间,智慧医疗将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应持之以恒的加强关注研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战国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研究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5,05):22-24.
[2]李甜金.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大型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工程, 2014,23(9):27-32.
[3]王波鑫.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31(6):172-176.
[4]刘至家.云计算技术对国内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12(4):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