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

第1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如果把新闻看成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读者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受众,那么接受美学研究法中对于读者的高度重视折射出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新闻的价值是否由受众决定。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给定的客观认识对象,它也只有在读者能动的阅读活动中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变成活生生的艺术。文学历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决定文学作品历史地位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读者的接受意识。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一样是文字产品,但是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它的价值决定因素是重要性、显著性、新鲜性、接近性、趣味性。然而,判断以上五个特性的标准又是依据什么呢?重要性是对谁重要?显著性是跟谁比显著?新鲜性为什么强调新鲜?接近性又是接近的准?趣味性是满足谁的趣味?广大的匿名的受众!这样,问题就陷人了窘境。

接受美学之所以把文学作品的生命赋予读者,因其有一个“审美空间”。新闻作品毕竟和文学作品还是不一样的,它具有客观的纪实性,不像文学那样运用各种修辞以隐晦。要依赖读者的“审美翻译”,而是致力于直白陈述。事实永远只有一个,新闻的主要功能就是告知,新闻就是要把这个事实告知广大受众。那么,广大受众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事实?如何才能更好地接受这个事实?这就是新闻价值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新闻的价值是其为更清楚地传达一个事实而具有的优越性。

受众因素只是一个很片面的参照因素,以其为指导精神,定会歪曲新闻的价值内涵。打一个比方,扇子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扇风,但考虑到销售市场,很有可能会在扇子上做很多修饰,你能说买扇者是为了买那些修饰?然而现在的市场经济下,包装艺术确实会让人产生买椟还珠之情,那我们只能说商家又生产了另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新闻的产生是否是受众的创造。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文学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评价和地位,而且还表现在它能够间接地影响文字的生产,接受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

在接受美学中,伊塞尔借用了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长尔麦恩海姆的“期待视野”概念。如果把原有作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出现后读者的理解之间的不一致称为“审美距离”,姚斯认为“审美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所以,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作者为了扩大这种距离,会极力揣摩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作者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

受众对于新闻的产生的影响又有多少呢?首先,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新闻的产生是对客观事实的忠实记录。其次,受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者和参与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施拉姆曾指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媒介只是在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饭菜,至于受众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媒介无能为力。而为了让受众“吃”并且“多吃”,媒介从受众角度出发,力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对受众无原则的“有求必应”、将“受众本位”绝对化为“纯粹满足受众需要,一味争取受众市场”的思想是幼稚的。

新闻专业主义中考虑受众的“接受”与否

就新闻传播的历史事实来看,“传播者本位”长期占据主导的地位。但是,当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越来越依赖广大接受者的选择而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以传播者为本位的观念和实际的做法就很难顺利地运行了。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其行业性、专业性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提出貌似使得“传播者本位”的意识回升。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我们应理解到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的科学内涵。

接受美学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在讨论读者研究的重要性时,对创作与接受的关系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以致给人造成忽视创作与作品研究的印象,反映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即是传者对受众辩证关系的真空。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下也考虑读者的“接受与否”。

第2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采访对象;人本思想;新闻传播

前言:如果要深究起来,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孔孟学说,该思想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这种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但由于我们对人本思想的重视不足,致使我们对其思想含义理解不深,因此,本文以其重要性为突破点,对人本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1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人本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必然状态,准确说来人本思想是一种思想、追求及品质。该思想突出人的价值,并以人们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归宿点,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人本思想,有利于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媒介和接收者是极为简单的直线模式,同时这三者也是新闻传播必备的新闻要素。早期新闻传播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人则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传播者、接收者和媒介。总体来说,也可将新闻传播轨迹总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它为新闻传播奠定了良好的传播基础。

在现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今新闻传播媒介中既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新闻媒介,又有手机、网络等多种新兴媒介,其本质就是传播工作中的一种。而人则是这些媒介的真正使用者。人的重要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中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新闻传播起源、目的或是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能否认人在其中的作用及职责。因此,我们要重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从而推动新闻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原则

传播者和媒介、接收者三者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本思想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思想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不同角色上以人文本含义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传播者人本思想还体现在传播内容方面,并确立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报道视点,极力追求新闻个性化,并以个人故事和体验为新闻开发线索和关键切入点进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或是对新出台法规政策进行解释等等。在西方新闻界中《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话语:“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该语句阐述了新闻对客观事实报道的,说明了新闻事实人参与的必然性和联系的紧密性,如果新闻事实脱离与人之间的联系,那也就丧失了其自身的新闻价值。因此,新闻价值的发掘或是科学发展人本思想任何一方面,新闻媒体一定要摒弃为某个事件或主题、经验而报道的方式,使新闻报道言之有物,充分挖掘出其新闻价值,确定以人为主的新闻报道视点。就以《南方周末》受读者追捧的原因,新闻的个人化报道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拿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而言,《南方周末》并不是一味的夸赞奥运会盛况或是夸赞祖国的繁荣昌盛,它在新闻报道中穿插了大量的奥运元素、记载了众多普通人的生活,使读者能够从奥运会表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期对北京人和全国人民对其造成的影响;从而做出风格独特、个性化的新闻报道,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从新闻受众也就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新闻报道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更加贴近国际民生,创作出广大受众更加喜爱的高质量新闻节目,做到新闻报道平民化。电视媒体也被孙玉胜称作“家用媒体”,他指出了在家里这样一个极度放松和舒适的环境下,是没有人愿意在家中请一个“德育教师”教师来教训自己的,在多元化时代中,没有人愿意接受新闻媒介在此时来指手画脚。人们更乐于接受自有、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中的语言应当更加通俗易懂,创造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达到对新闻媒体观点的认同,增强对媒体报道的信服度。因此,要准确掌握人本思想的适度原则,切忌不可将平民化当做娱乐化和庸俗化,对新闻报道过于夸大或以猎奇为主,从而降低了节目的档次与品位,将节目低俗和娱乐的俘虏。

人本思想还应体现在接收者的公平、平等。在传媒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选择相同的新闻受众人群,并以“主流人群”和“强势人群”为主要的报道方向,它应以城市贫民以外的城市中产阶级、白领和市民阶层等受众层次为主。这些人群具有一定的消费投资能力、流行时尚敏感度、高度的经济收入及生活用品的品位。

从上述分析可见,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以人本思想的细致化传播为主,将采访对象、传播者和受众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增强人本思想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践和领悟,创造良好的新闻媒体形象,形成对受众观点的正确直接影响,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对身边人的人文关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8-35.

[2]王建武,刘巩,高健生.试论以人为本[N].山西日报.2004-07-20.

[3]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2-211.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作者单位: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摘要】 人本思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提及的一种思想,它既是我国重要的治国思路,同时也是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遵守的必要的报道原则。无论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亦或是采访对象、接收者对人本思想贯彻实施均极为重视。为了唤醒各种不同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人本意识,本文以人本思想重要性为基础,并指出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着重体现接收者和采访对象人本思想。

【关键词】 采访对象;人本思想;新闻传播

前言:如果要深究起来,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孔孟学说,该思想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这种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但由于我们对人本思想的重视不足,致使我们对其思想含义理解不深,因此,本文以其重要性为突破点,对人本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1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人本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应具备的必然状态,准确说来人本思想是一种思想、追求及品质。该思想突出人的价值,并以人们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归宿点,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人本思想,有利于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媒介和接收者是极为简单的直线模式,同时这三者也是新闻传播必备的新闻要素。早期新闻传播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人则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传播者、接收者和媒介。总体来说,也可将新闻传播轨迹总结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它为新闻传播奠定了良好的传播基础。

在现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今新闻传播媒介中既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新闻媒介,又有手机、网络等多种新兴媒介,其本质就是传播工作中的一种。而人则是这些媒介的真正使用者。人的重要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中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不论是从新闻传播起源、目的或是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能否认人在其中的作用及职责。因此,我们要重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从而推动新闻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原则

传播者和媒介、接收者三者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本思想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思想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不同角色上以人文本含义也各有不同。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阐述:

传播者人本思想还体现在传播内容方面,并确立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报道视点,极力追求新闻个性化,并以个人故事和体验为新闻开发线索和关键切入点进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或是对新出台法规政策进行解释等等。在西方新闻界中《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有这样一句经典话语:“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该语句阐述了新闻对客观事实报道的,说明了新闻事实人参与的必然性和联系的紧密性,如果新闻事实脱离与人之间的联系,那也就丧失了其自身的新闻价值。因此,新闻价值的发掘或是科学发展人本思想任何一方面,新闻媒体一定要摒弃为某个事件或主题、经验而报道的方式,使新闻报道言之有物,充分挖掘出其新闻价值,确定以人为主的新闻报道视点。就以《南方周末》受读者追捧的原因,新闻的个人化报道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拿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而言,《南方周末》并不是一味的夸赞奥运会盛况或是夸赞祖国的繁荣昌盛,它在新闻报道中穿插了大量的奥运元素、记载了众多普通人的生活,使读者能够从奥运会表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期对北京人和全国人民对其造成的影响;从而做出风格独特、个性化的新闻报道,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从新闻受众也就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新闻报道的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更加贴近国际民生,创作出广大受众更加喜爱的高质量新闻节目,做到新闻报道平民化。电视媒体也被孙玉胜称作“家用媒体”,他指出了在家里这样一个极度放松和舒适的环境下,是没有人愿意在家中请一个“德育教师”教师来教训自己的,在多元化时代中,没有人愿意接受新闻媒介在此时来指手画脚。人们更乐于接受自有、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中的语言应当更加通俗易懂,创造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达到对新闻媒体观点的认同,增强对媒体报道的信服度。因此,要准确掌握人本思想的适度原则,切忌不可将平民化当做娱乐化和庸俗化,对新闻报道过于夸大或以猎奇为主,从而降低了节目的档次与品位,将节目低俗和娱乐的俘虏。

人本思想还应体现在接收者的公平、平等。在传媒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选择相同的新闻受众人群,并以“主流人群”和“强势人群”为主要的报道方向,它应以城市贫民以外的城市中产阶级、白领和市民阶层等受众层次为主。这些人群具有一定的消费投资能力、流行时尚敏感度、高度的经济收入及生活用品的品位。

从上述分析可见,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以人本思想的细致化传播为主,将采访对象、传播者和受众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增强人本思想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践和领悟,创造良好的新闻媒体形象,形成对受众观点的正确直接影响,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对身边人的人文关注。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8-35.

[2]王建武,刘巩,高健生.试论以人为本[N].山西日报.2004-07-20.

[3]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2-211.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3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科技传播;产业化;公益性;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9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了知识这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共享,人类社会逐渐迈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在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可以为经济质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作为当代知识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建立畅通高效的科技传播体系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话题。在信息技术日渐普及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明确科技传播的公益性和产业化双重角色适用的具体领域,以及构建适应当前国情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这些问题将对进一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科技传播的内涵与主要分类

科技传播是指科技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具有跨时空和中介性质,通过联系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扩大知识的影响。形象地讲,科技传播体系类似一个交通运输网络,其宗旨均在于消除转移过程中的障碍,降低转移成本甚至实现自由流动。“要致富,先修路”不但说明完善的交通运输环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科技传播体系对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从科技传播的内涵出发,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分类。第一,从科技传播的参与主体角度,可以分为传播者导向型、受传者导向型和中介导向型。传播者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在科技传播中起着先导作用,因此科技传播体系要力求激发传播者对知识的分享意愿;受传者作为知识的接收方,对最大限度挖掘知识潜力和实现知识价值有着重要意义;科技传播中介是联系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关键桥梁,包括媒体、期刊杂志、出版集团、博物馆等。第二,从科技知识的专业程度来划分,科技传播包含“高位”的专业交流、“中位”的科技教育和“低位”的科学普及和推广。不同层面的科技传播需要不同的载体,例如高端专业知识必须经过易读性和大众化的修饰才能有助于科学的普及,这就给充分挖掘各层面需求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提供了发展沃土。第三,从实施途径来划分,科技传播包含公益性和产业化两个基本方面,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最初都是被私人占有,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为多数人所吸收,成为公共知识,在“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转换过程中,前者和后者分别对应知识的产业化和公益性,因此健全的科技传播体系需要充分考虑科技知识的属性特征。

2 科技传播的产业化运作和公益性存在时空上的关联性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引致了人类技术史上一次空前的革命,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借此历史机遇迅速成就了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现如今,科学技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创新对推动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意义重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成为共识。科技知识从一国传入他国,从今天传承至明天,从私有到公有,这些均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这也是本文阐述其产业化和公益性关联性的着力点。

科技传播的基本内容是科技本身,没有科技,传播就是空中楼阁,而科技又是生产力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科技传播的产业化和公益性辩证最终回归至生产力角度。马克思在论证生产力的本质时指出,生产力不是一种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由于物质稀缺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科技知识中必然有一部分属于私人所有,如何促进这些私人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便与科技的产业化息息相关,这就表明科技传播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具有现实必要性。与产业化相对应,科技传播的公益性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公共知识具有公益性,当16世纪麦哲伦通过两次环球旅行证明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之后,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基础的知识普及和教育轻松获取这一结论,公共知识通过公益性的传播途径为更多人吸收,这对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教育为例,九年义务教育显然属于科技传播的公益性范畴,而数目庞杂的培训机构则是科技传播产业化运作的直接结果。

因此,由于人类知识在时空上的继起性,使得科技传播的产业化运作和公益性普及存在时空上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明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将科技传播的两个基本方面分割出来,而应推动产业化和公益性协同发展。针对上述两种属性,政府和市场在科技传播中的角色和分工不尽相同,政府主要通过自身影响力和社会福利考量,采取公益事业管理措施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市场在科技传播产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出版集团、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与传播等行业大都实行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它不仅能够挖掘和拓宽科技传播的渠道,也能有效连接科学技术和潜在市场,推动科技知识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 重视科技传播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科技传播的产业化和公益性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融合,这就表明构建国家层面的科技传播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与推广等任务的机构组织所构成的有机体系。这一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知识的传播效率和创新潜力,进而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一个人即使天资聪颖,如果没有知识的注入和及时的知识更新,也很难在创新方面做出质的突破。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科技传播体系建设成为类似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性产业,为实现科技知识的畅通流动和普及应用提供强大

支撑。

我们重点以专业交流和基础教育为例进行说明。由于知识的专业性和领域性较强,专业交流大多以文献研读、会议论坛等形式为主,受众相对较窄,现实应用存在时滞,这部分知识起初只为少数人获知,因此是科技传播的源泉和扩散对象,很大程度上需要产业化运作来满足不同领域的知识诉求。专业交流的典型案例是中国知网,它一方面是国家的一项知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化运作来整合大规模的知识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高效便捷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实现知识的传播过程,堪称“知识的高速公路”,兼具公益性和产业化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是面向年幼群体的一种知识传播过程,在此之前科学知识需要通过通俗化处理来降低儿童吸收获取的难度,鉴于受众极广,影响较大,它必须通过公益性甚至义务性建设的方式来实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我国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这与义务教育的广泛开展直接相关,因此基础教育这一传播方式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如果将基础教育产业化则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

可见,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社会不同群体各尽其职与通力合作的结果,仅仅依赖政府或企业不能构建一个完善体系。对于政府职能下的科技传播,政府需要搭建平台做出榜样,而不能完全放权给市场,以防止市场混乱和无人监管等现象;同样,对于需要产业化的科技传播,可以在国家基本政策框架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让市场挖掘需求,产业化分配供给,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知识需求,为科技知识的广泛传播和文化多样化提供坚实基础,这是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完善的必要条件。此外,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科技传播主体之间也需要相互合作,这是因为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联络机制,没有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这种联络机制就无法顺畅运行,传播效率也会大打折扣。从现实经验看,国内外出版集团之间通过达成战略合作加强了科技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力度;网络知识资源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无缝衔接提升了专业交流的速度和效率;媒体(包括新媒体)与社会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使得科学普及和推广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为科学走进寻常百姓家奠定了现实基础;现在流行的产学研互动模式大大缩短了知识从生产到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时间,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强大动力。因此,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而这种力量必须通过完善的科技传播体系才能得以施展,并最终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4 科技传播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如果根据知识的公益性和产业化特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那么该体系对国家创新体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科技传播体系在创新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进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从知识的时间维度来看,国家创新体系大体分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按照这种划分方法,科技传播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知识的生产即创新阶段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没有知识创新就谈不上知识传播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传播的作用显而易见。创新需要坚实的知识储备,没有学习和借鉴的所谓“创新”大多时候站不住脚,我们可以从Google学术的口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出科技传播对知识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其次,知识的应用更需要知识的注入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这一阶段,完善的科技传播体系将公益性和产业化的科技知识通过多元化渠道输送至各行各业,从而推动知识的普及应用和企业创新,有研究表明,科技传播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器。由此可见,科技传播体系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物质支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创新和科技传播相伴相生,相互促进,进而为下一轮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不论是科技传播体系,还是国家创新体系,都与知识本身密切相关,即知识是两种体系的核心要素。鉴于知识创新是创新体系的基础,那么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便应引起足够重视。我们知道,知识创新初期归私人所有,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措施激励和保护知识生产者分享知识,那么创新的源泉极易枯竭无力,一部分人会退而求其次坐等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别人的创新知识,这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来说着实是一场灾难。科技传播与知识产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约束,这就要求后WTO时代的科技传播应遵循知识产权规则,完善科技传播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适应新时期国际科技传播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而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翟杰全.科技传播与知识经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4):51-55.

[2]翟杰全.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援助[J].科学管理研究,2002(3):27-30.

[3]翟杰全.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J].科研管理,2001(1):8-13.

第4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科技传播;传播模型;科普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08-02

1关于互联网思维的认识

互联网思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而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从IT产业向外逐步扩散的一个概念。根据百度百科的记载,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2007年他就提到: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并无权威的定义,一般的共识是,它是一种对市场、用户、产品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方式, “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信息在生产、交换和传播中的价值。有的人从商业角度解读。赵大伟认为,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①。有的人从对社会的影响角度解读。姜奇平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智慧思维、社会网络思维、低成本差异化思维、分享的思维,是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制度等客观变化在一般人思维中打下的烙印。雷军作为企业家则认为,互联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专注、极致、口

碑、快”。

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物质是本源的存在,能量是运动的存在,信息是联系的存在。互联网作为物质、能量、信息的新载体,通过其对三大要素的高效整合,使得三大要素的转换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围绕互联网的使用者――人的需求――来组织和传播资源。如此看待,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还是回归人的本性,围绕人的需求提供服务。

2 对科技传播模型的认识

科技传播模型,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面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有关科技传播模型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公众理解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不同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其传播态度和对“公众”角色的认知。约翰・杜兰特、布鲁斯・莱文斯坦、刘华杰、朱效民等专家都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很多文章,总结他们的看法,现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型。

2.1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

缺失模型认为,生活在复杂的科学技术文明中的人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水平。政府需要高素质的公民参与政治,实业家们需要具备技术素养的劳动力加入到他们的生产大军,科学家们需要更多具有科学素质的公众支持他们的工作……换言之,缺失模型认为,公众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掌握技术。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实际上,大量科学都远离生活,与日常生活无关,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一切知识。学习理论表明当科学理论及事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定意义时,人们能够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例如,研究表明在存在水质问题的社区内,即使教育水平有限的人也能够很快地理解非常复杂的相关技术信息。在缺失模型中,公众被赋予消费者和科学支持者的角色。当科学表现得独特、富有吸引力、强大以及充满希望,并且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并不是科学知识而仅是科学消息和图像时,公众则主要发挥“天真的”观众的作用。实际上有许多科学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播这种令人鼓舞的科学情绪,例如许多科学普及著作以及博物馆和展览会。在科学周和科学日引人入胜的科学表演中,科学普及读物中,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会中,我们都能发现这种科学情绪的存在。很明显,这里公众被认定为消费者,而科学普及则是需要娱乐公众的一种大众消费商品。也有很多时候,科学是被作为一种普通文化产品“推销”给了公众,或者是在“推销”时强调了科学的实用价值。一旦公众认可了科学知识的重要,就会结成同盟为科学争取更多的经费或者是直接施加压力,投资一些特殊的科学领域。

2.2 语境模型(contextual model)

语境模式承认公众个体接受信息时并不是如同空无一物的个体那样,而是根据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来处理这些信息,而个人的社会和心理情况则是由其先前的经历、所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环境所决定。语境模型认为个体是在其特殊的语境中接受信息,而正是这特殊的语境决定了个体接受信息后会如何对信息作出反应。公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关系网络大大影响了他们理解科学知识的方式。可以说,语境模型是一种改进的缺失模型。语境模型认识到了社会力量,但它注意的却是个体对信息的反应,它强调的是复杂社会心理环境中的心理因素。缺失模型和语境模型似乎经常将“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正确评价科学对社会的贡献”混为一谈,并且通常认为传播的假想对象混合了对科学无知和所谓的“天生好奇心”,即科学里比多(科学欲望)。但简单地通过是否属于科学体制结构来区分科学家和外行公众,我们也会很快发现概念上的一些难点。随着科学学科的逐步分化和专业化,知识通才的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假想,科学和“外行公众”之间的分界线也变得越来越

模糊。

2.3 对话模型(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

在科技传播实践中,随着传播的开展,公众对科技创新的抵制却日益增多,这不能够再简单地用公众缺乏相应的知识来解释。公众理解科学需要科学与公众之间新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方式,而公众参与敏感的科技问题的决策过程被认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话模型强调公众的参与,在对话模型中,公众更多地被赋予了“公民”的角色。公众被赋予承担科学权利和责任:了解知科学知识的权利,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过程的权利,以及面对科学的责任,承担科学义务的责任,支持集体利益,参与科学活动的责任。在对话模型中,很多问题开始被讨论,科技的双刃剑问题,前沿技术的道德困境等。如刘华杰所说:关注科学不等于支持科学,支持科学不等于支持某一种具体的科学。对话模型为公众参与科学事务奠定了基础。

显然,这些模型只能为我们理解科学技术公众传播提供一个简要的工具。在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这些概念模型对于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具有意义。实际上许多传播活动融合了不同模型中的要素。刘华杰认为,我国正处于从第一种模型向第二种模型过度的阶段,但其实在某些局部,对话模型也在被实践。

3 互联网思维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冲击

从以上对科技传播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无论哪种模型中,政府、科学家与公众的角色都在被讨论。公众在不同的传播模型中被赋予消费之、支持者和公众的角色,但另一个身份被提及则较少,那就是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需求产生的核心,一切的传播活动都要以满足用户需求来组织。像小米手机,还在开发的过程中,用户需求就已经被充分调查和细化,这样的产品才能充分利用“粉丝经济”,提升公司效能。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科技传播模型的一些概念需要重新去理解。

关于国家科普能力。这里不对科普、科技传播和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再去做过多的辨析。在《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中,把国家的科普能力定义为“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把政府的科普工作定位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和科普产品。如果真围绕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来做科技传播,政府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公共科普产品提供者。因为政府与市场的距离,必然会造成政府无法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表达不易进入政府视野。政府在科技传播中应该处于幕后的政策引导和基金式资助的角色。所以国家的科普能力不应该是政府的科普能力,而是政府引导下的全社会科普的能力。

关于科学家的角色。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都认为,科学家应该承担起科技传播的主体角色,因为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在科技传播链中仍然扮演着“第一发球员”的角色,是人类认识理解科学的源泉所在。他们仅仅认为,如果科学有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并表达给公众。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科学家发球员的角色被模糊,人人都成为表达者,并且一些“做的科学”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就像卞毓麟先生所表达的“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操劳”。

关于科技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常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步骤(通常还表示此步骤情况复杂、充满困难),而在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朱效民总结北京市科普社区建设的经验认为,在当前我国的科普工作中同样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情况相当严重。其实这个问题产生的核心原因还在于,政府硬抗起科普的大旗,在整个建设与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到以用户为核心。如果用户需求在建设初期就能得到反应,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毫无疑问,科技传播未来的方向将越来越宽。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用户在科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政府和科学家都需要围绕满足用户的需求来完成传播过程。在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传播的场景和载体都在被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型也将被冲击。

参考文献

[1]赵立新,佟贺丰.国际科普形势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卞毓麟.“科学宣传”六议[J].科学,1995(1):1-3.

[3]曹昱.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研究――对约翰・杜兰特的“民主模型”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5):85-89.

[4]朱效民.试论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及其评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77-81.

[5]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博览群书,2007(10):32-35.

[6]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2):10-18.

[7] 朱效民.从“最后一公里”看我国社区科普内容建设――以北京市科普社区为例[J].科普研究,2010(2):

18-23.

第5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

6月14日,由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新华社《中国记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在武汉举行,与会代表就新形势下新闻专业期刊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並通过《武汉共识》。

关键词

新闻专业期刊

评价标准

社会影响力

参加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的代表相聚武汉,就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期刊的办刊方向和评价标准等议题进行讨论。经过深入交流与研讨,达成以下共识。

一、当前,传媒业态和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新闻专业期刊在新闻理论传播和业务研究方面负有重要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介的生态环境及生存样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在实现全媒体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出现了很多新的模式和经验。移动技术改变了阅读,也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作为为业界和学界服务的专业期刊,应当适应新的形势,关注前沿问题,研究现实问题,为推动业界的改革发展服务,同时提高专业或学术期刊自身的影响力。

二、我国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期刊有不同定位与研究方向。然而,不言而喻,新闻传播在现阶段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不仅需要追求学术价值,更应直面时代课题,注入现实关怀。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或学术期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大学新闻院系办的院校类刊物;第二种是由全国各类新闻协会或学会主办的刊物;第三种也是数量最大的是由新闻媒体(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主办的刊物。三类专业或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然而,无论上述哪一类期刊,其办刊主旨都应是为中国新闻业界和学术研究服务。在推动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创新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是我们的共同职责。

三、现阶段,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理论和实践要求並得到普遍认可的新闻专业期刊评价体系。

我国现有的关于新闻传播学期刊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有的存在侧重量化评估,忽略社会影响力评估的问题。建立以质量为导向,注重社会影响力评价,结合量化评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不仅是新闻传播类期刊紧跟时代、服务读者的需要,也有助于新闻传播学学术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更具实际意义的评价标准,应注重对新闻专业期刊综合考量,评估研究论文的社会影响力。

国际上普遍认为,在人文科学领域,文献计量方法得出的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质量,但並不能代替质量评价。专业和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应当是期刊文章的原创性、精准性和重要性。

研究或学术论文的社会影响力主要指“学术”之外的影响力,包括经济、社会、政策、文化和社会生活。新的标准体系应当以质量为导向,结合量化评估,综合评估各项指标,诸如在权威机构的获奖情况、在权威期刊的发表或转载情况及发行量等等。在此基础上,由业界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第三方评估小组,对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筛选。

第6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文化进入一个多元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之下,公众对新闻的要求便出现一种全新的变化。而新闻媒体是国家进行正能量传递的主渠道。可见新闻在对国家、社会正能量传递中的重要意义,这是不言而喻的。故而对新闻的采编要求上,要求也就相当高。新闻人员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新闻的编辑整合,才能够在新闻工作中发挥好几级的作用。

1新闻编辑内涵

所谓的编辑,指的是对文化文本进行科学合理地整理之后,使它成为一种有条理、有顺序便于储存和传播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编辑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拓宽。由于视角的不同,对编辑的认识有了以下的特点。其一,我们从主体层面进行理解,编辑就是指从事编辑活动的实施者。其二,我们从编辑过程的层面进行认识,编辑实际上指的是施事主体者对收集到的现有的一些信息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主动过程。其三,我们从编辑的整体过程这一层面进行认识,编辑实际上指的是编辑工作者积极地对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通过一些编辑技术、手段等一些方式,对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进行科学地过滤、筛选、整合以及修改的过程后,再经过新闻媒介的媒体手段将这些整理后的信息

传递给社会公众的一种活动。从以上的界定,进而我们就可以对“新闻编辑”给予认识:新闻工作者对收集到的现有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编辑手段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过滤和筛选,以及整合、修改,最后通过新闻媒体手段将这些整理后的文化信息传播出来的一种活动。

2对新闻编辑地位的认识

2.1在新闻工作中新闻编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闻编辑工作在新闻流程中是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是否成功就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成功与否。新闻编辑的主要过程是在收集到信息以后,积极地将这些信息素材进行整合修改,并把收集到的繁杂信息进行准确定位,充分调动这些信息素材发挥出他们的积极作用。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对信息素材进行合理整合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信息所蕴含的价值的有效定位。倘若缺少新闻编辑对信息的合理科学地整理,那么我们播出去的信息就会杂乱,不利于充分让社会的正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甚至会让公众对新闻报道产生出不一致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误的。最终导致新闻无法达到对社会的积极的引导作用。鉴于此,我们对新闻的重要性必然要有一个高度的

认识。

2.2新闻编辑的过滤和选择的作用

选择性是新闻编辑的重要特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在收集到一份新闻稿子之后,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信息的过滤和筛选工作,用以保证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对社会公众是否具备有传播的意义。毕竟我们这个时代,其信息之多之杂,极其泛滥,需要对其甄别。这繁杂的信息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社会公众对新闻日渐高涨的渴求,另一方面则给我们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压力。甚至会产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迷惘。在这样的一种境况下,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应该积极地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进而保证所有新闻信息的积极意义,删除掉一些不良的社会信息。

2.3新闻编辑的导向性

当今是一个信息积极繁杂的多元时代,我们的社会公众对文化的寻求也不一样。在这样一种多元需求状况下,就更应该强调对新闻编辑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公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就必然要求我们的新闻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对社会公众给予积极健康的调节和导向。根据以上几点对新闻编辑的叙述,可以看出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导向性中,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前期的编辑过程应该积极考虑到学问的时效性,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让新闻信息在传播后那个收到积极良好的传播效应。另一方面,信息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传播给了社会公众,这是新闻工作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

3对新闻编辑作用的认识

新闻编辑工作在新闻传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故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发挥出新闻编辑的作用。

3.1保证真实有效的新闻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给社会公众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是保证新闻在传递中是否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的新闻编辑只有积极地对这些素材进行严格地整合和编辑工作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我们的新闻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编辑工作者只有付出谨慎地做好筛选甄别取舍,进而让这一新闻具备传播的意义作用。如果对新闻部进行筛选处理取舍,那么也就无法保证新闻传播的效果。

3.2新闻编辑要突出时效性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节奏非常快的一个社会。在新闻领域里也就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也就说明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在新闻编辑中,只有积极地对新闻素材的甄别、整合和取舍,并且保证它的时效性,进而使得新闻顺利地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及时地将这一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当然,如果对于具有价值意义的新闻不对其给予及时地传播,那么新闻本身的价值也就无法在社会中发挥出应用的积极意义。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中的第一步,它的时效性关系到新闻传播的顺利展开和保证新闻在社会中是否发挥出积极的意义。

3.3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发挥新闻编辑作用

在新闻工作中,新闻编辑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积极地发挥好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保证新闻在社会中的引导专用。为了保证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二个角度给予考虑。一方面由于新闻编辑是新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应该积极地把新闻编辑的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时效性给予加强。

第7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品牌营销策划必要性

一、市场营销策划

策划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的目标,借助科学、系统的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对策划对象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而进行的调查、分析、创意、设计并制定行动方案的行为。市场营销策划是指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并有效运用经营资源的基础E,对一定阶段内企业营销活动的行动方针、目标,战略以及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进行设计和计划。市场营销策划的内容包含市场细分、产品创新、营销战略设计、营销组合4P战术四个方面的内容。

品牌越来越不可或缺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原因是品牌对于市场营销的意义越来越重大,没有坚强的品牌场后盾是无法取得良好可持续的营销业绩的。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指出,品牌建设的系统化思考对于品牌建设非常重要,品牌不仅仅停留在品牌创意设计上,关键的是品牌要能够帮助营销者从茫茫人海当中找到目标消费群,相对来说,这样的要求才真正使品牌发挥到极致的效用。很多企业总是困扰在如何把细分市场识别出来,并给予这部分消费人群以他们想要的需求满足。

二、实行品牌营销策划的必要性

第一,实行品牌营销策划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体现。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种前提下,社会分工进一步的细化,社会合作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各学科、各工种在不断地融合、发展,品牌营销活动与策划科学相结合,以策划科学来指导品牌营销活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实行品牌营销策划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的市场经济环境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多的利益关系相互交织着,大量的商机与挑战并存,无数的“馅饼”与“陷阱”充斥其中。在这种经济环境里,企业所开展的每一项经营活动都必须要通过精心策划,才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才可以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品牌营销活动也不例外。

第三,实行品牌营销策划是信息时代营销活动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对于企业而言,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命。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里,企业必须把握住市场的信息变化,才能使经营活动不会产生偏移。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变化着的市场环境里进行时要能够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处变不惊,这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品牌营销科学策划。

在现实当中,尽管有许多企业明白拥有品牌的重要性,也懂得实行品牌营销的道理,但缺乏如何去具体地运作品牌的相关知识,不懂得对品牌营销活动进行科学的策划,因此往往导致品牌营销活动的失效或失败。

三、品牌营销策划的过程

对于品牌营销策划而言,以品牌营销的目的为核心,采用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可将品牌营销策划分解为收集信息资料、品牌形象策划、品牌传播策划、综合创意策划等几个具体的过程和内容。

(一)收集信息资料

信息、材料、能源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品牌营销策划必然要与社会有密切的信息交流。信息开发的水平,决定着策划的水平,最终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企业品牌营销策划首先就是要收集与企业的品牌营销策划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它们包括宏观经济形势、政策与法律环境、目标市场特性、消费者需求特点、市场需求走向、市场竞争状况和企业自身的特点等。

(二)品牌形象策划

形象是品牌的灵魂,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一个理想的品牌目标形象将赋予品牌强大的生命力,但如果塑造得不合理,将会导致整个品牌营销计划的失败。品牌形象策划包括:品牌的外观形象、品牌的功能形象、品牌的情感形象、品牌的文化形象、品牌的社会形象、品牌的心理形象。

在品牌的形象系统中,最核心的形象是品牌的心理形象,它是品牌形象系统中最深层的形象,是品牌的灵魂形象,然后才是品牌的社会形象、文化形象、情感形象、功能形象和外观形象。由此可见,品牌形象策划,其实是在对一个形象系统的设计策划,品牌形象策划并不只是简单地为产品取名字、设计商标,而是要科学、系统、全面地设计品牌的各种目标形象。

(三)品牌传播策划

在品牌的目标形象策划好后,就应该为传播品牌目标形象而策划具体的传播方式。品牌是传播出来的,品牌形象只有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品牌,而这需要的是对品牌进行有效的传播。策划品牌传播方式,就是要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应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

总之,对品牌营销活动的综合创意,最能体现出策划者的策划功底,它要求品牌营销策划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源源不断的灵感,才能够为品牌营销活动策划出一个别出心裁的方案,才能够在激烈的品牌营销大战中出奇制胜。在现代这种“眼球”经济的时代里,能否去敏锐地洞察市场的潜在需求,能否通过精心地创意和严密地策划来迎合市场的需求、引导市场的需求、创造市场的需求,也是能否在现代经济社会里最终获得成功的最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钟超军.品牌攻略――中国营销与策划精英论坛[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6.

第8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一、土地管理文化体系的构建

以“土地法学”课程为例,不应从纯法理学的角度来组织教学,而应该以土地管理的具体工作为导向,分析每项法律、制度、政策产生的背景、实施状况,要让学生明白在“土地法学”这门课中,包含了土地管理的文化,如土地产权保护文化、耕地保护文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科学合理规划文化、可持续利用文化。

(一)土地产权保护文化

土地产权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权属主体不清,权责不明导致的矛盾与纠纷层出不穷,可见土地产权保护非常重要,尤其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在“土地法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物权法》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土地产权的保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土地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的认同感,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碰到与土地产权相关的问题时,切实保护产权人的利益。同时也要让学生加强产权保护政策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推进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耕地保护文化

耕地保护意义重大,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保护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耕地数量保护;二是耕地质量保护;三是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国划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耕地的数量,还要保证这18亿亩耕地的质量及生态环境。数量保护是基础,质量保护是关键,生态环境保护是升华。如何加强耕地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并且把耕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开展。但这些基本上都是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推动的,耕地保护观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强调土地管理工作中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清楚了解保护耕地不仅是耕地数量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耕地质量的保护及耕地生态环境建设。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当今土地管理工作的主题,并且已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升到了优先战略的高度。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面临着禀赋的差异和供给的瓶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剧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控,大量的优质耕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呈现高度粗放趋势。在农村,耕地粗放利用、撂荒及非农建设现象也层出不穷。粗放利用的背后是制度的缺失,归根到底,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的缺失。因此,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非常重要,这是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要真正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就应切实执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减少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

(四)科学规划文化

目前,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接近尾声,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坚持了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严格遵循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坚持“双保”方针,体现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思想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但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多种矛盾与冲突,尤其是在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干预,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但在修编过程中,对规划目标的平衡也是科学性的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体现科学性,但是其执行必须是严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权威性。因此,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严肃认真地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一种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才能确保土地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

(五)可持续利用文化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土地利用管理的最高目标。要做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做好前述四方面的工作,即要加强土地产权保护,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具体来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经济效益可持续、社会效益可持续及生态效益可持续。这三种效益同时贯穿于土地产权保护、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土地利用科学规划之中。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相对比较宏观,统领土地管理的各项文化,是属于更高层次的文化。

二、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途径

土地管理文化的传播可以贯穿整个专业课教育的始终,除了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播外,还可以由有学生向学生传播、由学生向外界传播。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包括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活动,从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效果来看,这四个途径是逐渐递进的。

(一)案例教学

教师在“土地法学”的课堂上向学生传播土地管理文化,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采用案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方便教师对其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土地管理文化的总结。另外,采用案例教学,其教学的过程相对比较生动,学生很快就能接受。教师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将其中蕴含的土地管理文化传授给学生,可以将土地管理文化更加具象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土地管理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这些案例可以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是视频、音频类的。

(二)情景模拟

课堂的案例教学是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基础阶段,是对具体土地管理文化的认知层面,而课堂情景模拟则是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理解层面。学生通过自编自演情景剧,加深对土地管理文化的认知,逐渐上升到理解层面,同时也是土地管理文化开始向外传播的阶段,主要是在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传播。在这个阶段,还需要教师的继续指导与点评,及时纠正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出现的认知与理解偏差,进一步加深对土地管理文化的理解。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主题多与土地征收、农村土地流转、耕地保护及土地违法调处相关。

(三)校园文化推动

土地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推动其传播。例如,在中国地质大学,地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土地文化及土地管理文化成为了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地学文化传播的平台来推动土地管理文化的传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使土地管理文化在校园内进行传播,这是土地管理文化向外传播的阶段,同时也是逐步认可相关土地管理文化的阶段。“土地日”宣传活动成为了“土地法学”课程宣传土地管理文化重要的阵地。结合每年“土地日”的主题,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张贴宣传海报、条幅签名、咨询解答等方式来宣传“土地日”的主题,将国家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融入到宣传活动中,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土地管理法》的了解。这个过程就是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过程,对于参与活动的学生而言,也是土地管理文化认同的过程。

第9篇:科学传播的重要性范文

(1)媒体的功能。影响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媒介。因此,能否确保公共关系功能的实现,媒介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由于政府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其一直处于社会公共关系之中,尤其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政府应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如何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媒体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媒体在政府公共关系处理中的介入,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并且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动。

(2)单向传播媒介。在以往政府发展过程中,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报纸、电视以及广播,并且在政府公共关系中,这些传播媒介发挥重要作用,在传播信息、宣传方式方面,单向传播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虽然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报纸仍旧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在政府公共关系建立过程中,通过报纸进行宣传,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报纸实效周期较短,在编辑报纸过程中,会带有编辑的主观色彩,无法确保报纸的客观性等等。

(3)双向传播媒介。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相比于单向传播媒介,社会化媒体具有很多优势。例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机会逐渐增多,以及政府信息透明度提高。微博时代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便捷,使人们能够及时关注政府微博动态。

(4)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是确保政府公共关系的关键,并且在建立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明确政府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因此,在政府公共关系开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政府服务理念的重要性,服务理念能够为公共关系的开展指明方向。社会化媒体的实现,沟通是其主要媒介,相比于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职能。

二、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公共关系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首先,在政府公共关系建立过程中,政府主体应转变以往观念,树立政府的服务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并且在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府管理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经常进行交流与沟通。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政府公共关系建立过程中,为使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要求公共关系主体应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依据活动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媒介,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虽然能够让公共关系的传播获得良好效果,但是,在实际开展活动过程中,政府主体应注意表达方式,以增加亲和力。

(2)不断引进新技术。首先,政府主体应不断学习,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个新媒介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因此,为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的功能,政府主体应熟悉和了解各个媒体之间的优势和劣势。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政府官员,大多存在网络恐惧心理,担心自己发表的言语,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会被恶意传播,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地位。因此,为适应时展的需要,政府官员应深入细致地分析社会化媒体的利弊,不断扩展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兴传媒技术。其次,转变以往行政观念。社会化媒体的实现为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政府官员应认识到在线服务的重要性。例如,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社会化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奥巴马进入总统最后竞选环节时,相关微博数据显示,他的粉丝已经超过了310多万,这为奥巴马的成功当选奠定了良好基础。

(3)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首先,政府主体应保持与人民群众交流的畅通性,确保政府公共关系的顺利开展,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常进行沟通,政府主体能够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依据人民群众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对策。其次,社会化媒体的实现,政府能掌握社会舆论的主动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掌握社会舆论的主动权。政府在应对社会舆论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化媒体议程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利于公共关系的社会舆论,政府应随时与人民群众交流,引导社会舆论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建立良好的网络氛围。最后,利用社会化媒体,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环境是人们生活中的虚拟空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社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限制,社会化媒体存在的缺陷,会为网络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通过利用用户匿名性特点,在网络中,传播不健康信息。例如,凤姐事件,使人们的审美标准降低。因此,在网络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公共关系能够指引其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