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人的婚礼仪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仪式;真实性;仪式的作用;葬礼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70-2
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开始,“过百岁”、“过生日”、“婚礼”、“葬礼”等仪式就伴随着我们。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仪式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它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领域内的一个经典话题。长期以来,这一概念被人类学的各理论流派不断的界定,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彭兆荣在《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一文中指出,在目前的人类学仪式研究中,基本存在两种取向。一是对古典神话和仪式的诠释,另一种则是对仪式的宗教渊源和社会行为的探讨,即将仪式视为特定的宗教行为和社会实践。然而在做中国的仪式研究时,我们首先要清楚的一点就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多数的仪式是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语言规范。并且,在对仪式的概念进行界定时,一定要考察仪式的起源。
在考察仪式的起源时,就拿葬礼仪式来说吧,部分人类学家在论述葬礼的起源时,往往引入了宗教中“灵魂”等概念。然而,据史学家考证,在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出现,人类逐渐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基础,聚族而居,形成了原始的氏族制社会。在氏族社会里,族群成员之间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前提下,联系日益紧密。这时,氏族内亲人的死亡就对氏族内其他成员有着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情感方面。此时氏族成员采取了墓葬的方式来保护亲人的遗体;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亲人的遗体将野兽引来,这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据统计,在当年的氏族公社社会中,一个族群的人数大约有150人左右,而当时的平均寿命约为30岁。这就可以推算出每一个族群每年的平均死亡人数为5人。在这种每年平均死亡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和其他情感寄托,在墓葬的过程中必然会加入一些仪式的成分(如动作、语言等),而这些多种多样的动作或者语言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被规范并发展成一套较为固定的仪式。由此可知,仪式的产生是有其目的性和合理性的,同时也具有真实性的一面,即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种需求而诞生的。至于仪式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抛弃其真实性而转为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内涵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但是即使在当下生活中的仪式也并没有完全抛弃它的真实性,真实性依旧是作为仪式的内涵而存在着。
James L・Watson在他的《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基本形态、仪式次序、动作的首要性》一文中在论述到丧葬仪式时提到“动作比信仰更重要――只要是恰当的进行仪式,参与者对死亡或来生的信仰,也都变得不太重要”。其实就是对仪式逐渐失去其真实性的一种侧面反映。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还记得看过一部叫做《父后七日》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从彰化县北上工作的青年返乡奔父丧七日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女主角阿梅在父亲过世的七天内,回到了台湾中部的农村里,准备父亲的葬礼,也见识了传统庸俗繁琐的丧葬仪式、匪夷所思的迷信风俗。但最令笔者感到惊讶的是死者亲属竟然雇佣了与死者毫无关系的专门从事哭丧工作的人来参加葬礼!七日的葬礼结束后,阿梅在封存了丧父的伤痛和对父亲的思念之后,准备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城市继续生活工作。然而,却在返程途中的机场停留时,压抑了许久的思念之情如山崩海啸般袭来,遂止不住留下了热泪。从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丧葬的仪式逐渐变成一种固定化、程序化的工作,仪式正在失去其内在的真实性。但是女主角阿梅最后的眼泪说明了,丧葬仪式并没有失去其最初的目的性和真实性,只不过在现实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这种真实性逐渐被忽视而已,或者说这种真实性被赋予另一种意义。
还是再拿葬礼仪式作为例子来说吧。几乎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喜欢葬礼,既然人人都不喜欢,那它为什么还要存在呢?汤永隆认为,“因为亲人的逝去使人们需要一个场合宣泄悲伤。”死亡绝对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死亡又是一种常态,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突然遇到死亡。因此不管是谁,对于死亡的仪式和葬礼的流程都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各地方的葬礼的仪式和丧葬风俗并不一样,但不管是哪种丧葬仪式,都有守灵、祭拜等的告别仪式。生者可以通过这些仪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并与逝去的亲人深深道别。因而丧葬仪式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时间和空间,让生者可以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宣泄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思念。但是即使活着的人们再怎么哭泣,甚至哭到虚脱,这都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摆脱过去、接受新生活过程中免不了的痛苦。若没有这些告别仪式让人们将心中的苦闷、悲痛等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生者更容易一蹶不振或颓废沮丧。记得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人在亲人的葬礼上负责全部的组织工作,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着理智,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然而过后的几年,他再也没有走出这个困境去,一直没法快乐起来,同时也没有找到新的朋友,与老朋友也渐渐疏远,生活过得很痛苦。在这个例子中,真的就是如James L・Watson所说的“动作比信仰更重要”吗?这个可怜的人全程参与了仪式,做到了丧葬仪式所要求的全部动作,然而他以理性压抑自己的感性,在仪式过程中没有投入感情,以至于他被这份负面情感困住。他抛弃了仪式中的真实性,仅仅为了完成仪式而行动,背弃了仪式真正的内涵,进而影响到了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生活中的仪式不仅仅是一套动作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真实性和目的性使它的存在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中国社会里有一套正确的、与人生周期相配合的仪式动作。其中婚礼和葬礼是主要的生命周期仪式,是普通大众按着认可的仪式程序,投入文化整合的进程”。文化整合功能确实是仪式的一个社会功能,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仪式对于社会整合和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我们在这里就婚礼上的仪式展开讨论,结婚,是人生中除了出生和死亡,最重要的一个转折。中西方的传统婚礼仪式不尽相同,相互借用对方的婚礼仪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比如,在中国有些地方,既坐婚车,又拜天地,最后还相互套戒指……但不管在仪式上有多大的不同,仪式中人们对新人表达的美好心情却是一样的。而婚礼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一对新人当众确认自己的情感、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起自己的誓言和婚姻的责任、坚定双方“照顾对方一生一世”的信念。当新人们经历过许多繁琐的婚礼仪式之后,终于可以走到一起,就像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圆满一样,这时候不管是新郎还是新娘,都会对婚姻产生一种神圣感。从理论上来说,婚礼的仪式越是繁琐,这种心理强化的作用就越强,将来在一起走得更远的机会也就越大。但现在部分年轻人流行的“裸婚”主义,却使我对他们婚姻的未来产生疑虑。没有经过繁琐仪式的考验,如此轻易的就结婚了,那离婚是不是也就更加随意呢?另外,婚礼有其收获祝福、感恩、寄托希望的深刻含义,新人们不应被“形式主义”和“收钱”的现实看法所左右,忽视婚礼作为一个仪式的真实性和其自身作用。
不仅仅是那些重要的大型仪式可以起到整合、维系社会的作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仪式,比如过年前打扫房间、年终例会等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过年前的全家大扫除往往意味着将去年的“晦气”和不好的东西全部赶走,以此迎接一个新的开始。定期全家大扫除,这样的仪式能带来更为生机勃勃的家庭氛围。年终例会则是因为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之下,一个企业“总结过去、畅想未来”的需要。总结过去不仅仅是为了看到之前工作不足之处,更多的是为了看到之前的成绩,坚定信心,给一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畅想未来,则是期待新的一年中,工作有新的突破。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每一个仪式都有它的内在作用,一个仪式如果没有达到其最终的目的,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被逐渐削弱,其自身的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变成一种虚伪的真实。一个不具有真实性内核的仪式是不会存在的。就像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旧时代,人们请神汉巫婆为自己或亲人治病,而在如今这种现象却很少见了。究其原因在于,古时的人们多认为疾病是超出自己能力掌控的存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人们都有对未知的恐惧感,因此古人对疾病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并急需一个仪式来化解心中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并寄托尽快康复的美好愿望。而在科技进步以后,疾病的病理被科学所解释,人们认识到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我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并不是一种超自然现象,更与鬼神无关。因此这种不确定性被打破,与驱魔类似的仪式再也无法起到最初的作用,仪式的真实性被否认,这种仪式也就逐渐走向消亡。所以说,一个没有真实性的仪式是不会一直存在的,仪式的作用和它内在的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笔者认为,现存的仪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或建立一套秩序以维持社会稳定,或是某一群体内的一种认同方式……有作用的仪式都有其真实性,然而由于部分仪式因为已经内化于心,成为一种惯例或习惯,所以其真实性被少数人所忽视,但并不是说这种真实性就不存在。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否认了某类仪式的作用,那这类仪式的真实性也就逐渐消失,比如说,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婚礼仪式是一种“走过场”,并且在仪式中没有寄托深刻的情感和意义,那最终这种仪式只能面临消亡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华琛(James Watson).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基本形态、仪式次序、动作的首要性[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4).
[2]秦淮.时尚婚礼的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12,(5).
[3]薛亚利.价值的工具――仪式的意义指向[J].民俗研究,2011,(3).
[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
[5]张亚旭.职业哭灵人的再现[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游走于商海与国学之间
中年的洪炜在事业上仍算不上成功人士,他把自己定位于“传统文化推广者”。他重点推广和倡导的是两汉时期的礼仪文化。
洪炜如一条鱼,游走于商海和国学文化之间。做公司运营总监,他把所有的业务活动都贴上“传统文化”的标签;办私塾,他给孩子们穿上汉服,以儒学为教育理念,开发启蒙孩子,培养他们从小“知礼”“懂礼”;他做公益,仍是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出现为了饰演古代帝王,他蓄了胡子,每每身着一袭汉服出现在活动现场,那君临天下的威武,总能惊艳全场。
洪炜和所有的现代文明人士一样,崇尚两汉文化,因为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从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华夏八方百族的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自汉高祖刘邦出生至汉朝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无不以“礼”字贯穿其中。
“重兴中国,再造华夏,我们必须从根开始;我们不能眼看着祖先传下的精神家园在我们手中一年年沦陷。”洪炜喜欢孩子,与小孩子天天打交道时,他还没有当爸爸,那时他开了一个儿童摄影室,专门给小朋友拍写真。后来他开办私塾,与这段为孩子“服务”的工作经历不无联系。
2005年,洪炜的摄影室开在西安纺织城。有一次,来了一个长得像年画上喜娃娃一样的小朋友,他给“喜娃娃”穿上了汉服,可爱的小娃娃一颦一笑憨态可掬,照片洗出来,竟产生了惊人的效果。从此,洪炜在摄影室以汉服为主题,吸引来了很多孩子妈妈。
来的年轻妈妈多了,便有人提议,别总是给孩子拍汉服写真,也可以给大人拍呀。由拍汉服写真,洪炜加入了西安汉服社,参与的多了,他萌生了做汉文化推广的念头。
因拆迁,洪炜的摄影室开不成了,这正遂了洪炜的愿望,关掉摄影室,洪炜开始了他的推广汉文化之旅。
2011年,洪炜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投资,成立陕西盛世长安礼物发展责任有限公司,经营传统工艺品、文化艺术品、投资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等。恰逢这年4月西安举办世园会,踌躇满志的几个年轻人来一个大手笔,一下子投入200万元人民币,制作了一批“长安礼物”,小试牛刀便出师不利,200万元血本无归。公司受创,朋友灰心,洪炜决定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做运营总监。
洪炜改变思路,另辟蹊径,由汉服文化入手,做汉服婚礼、会展,为客户策划各种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活动。本来的初衷是力挽狂澜,拯救公司,没有想到,却一头扎进了以“礼”为元素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他把传统文化和商业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倡导“礼”,重塑礼仪之邦
洪炜主持操办的第一场大型汉式集体婚礼是在2012年“五一”劳动节。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对新人,以屹立600余年的古城墙为证,在南门瓮城许下幸福盟约。
新人男戴冠冕,女佩钗环,身着红色宽袍大袖的汉式婚礼礼服,在赞礼官带领下,依次进行沃盥、对席、同牢、合卺、三拜执手礼等一系列程序。所有的礼仪包括现场布置都仿照了汉时古法,典礼上还用到了几案、铜盆、锦囊、葫芦杯等汉时器具,整个婚典过程隆重庄严。这场婚礼完全遵循汉式风格,规模在中国尚属首次。
同年10月3日,又有一对新人在大雁塔北广场举行了“长安汉服正婚之礼”。新郎和新娘身穿汉式婚礼服真实再现了汉朝盛典婚礼,为“十一”黄金周增添了一道古典喜庆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人观看。
每次主持这样的仪式,洪炜的内心都升腾起一股神圣的责任感,他用这充满着传统文化底蕴的婚姻礼仪,尝试呼唤、回归传统,并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对民族文化的复兴有着推进作用。
祭礼也办过一次,在西安天坛举行,洪炜感悟最深。
位于西安南郊的这个天坛,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比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坛早了近一千年,堪称北京天坛的老祖宗,被史学家赞为“天下第一坛”。但因种种原因,这个北京天坛的老祖宗却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为了唤起世人的重视,2014年12月27日,洪炜协助西安汉服社,在儒士们的支持下,在天坛成功举办了陕西首届儒生甲午冬至祭礼。这次祭礼,是儒生们出于生命的信仰,有别于普通的凭吊怀古、商业表演和官方公祭,完全是国学文化者“敬天法祖、尊孔崇圣”的文化行为。
给西安市城区内几所中学举办集体成人礼,也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庆安中学是一所老军工子弟学校,该校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连着三年给学生做成人礼。成人礼,不仅展示了学校的风采,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起到了其他教学方式达不到的效果。目前,成人礼得到广泛推广,周边区、市、县的中学纷纷邀请洪炜去给主持成人礼,学生最多的一次有近千人参加。
“国学私塾,更少不了各种礼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礼教,要从小培养,开办国学私塾,一直以来是洪炜的一个理想。2014年4月,“西安艺海学堂少儿国学私塾”正式开始招生,9名3-6岁的孩子成为第一批学生。
2015年7月1日,国学私塾借夏令营开营仪式之机举办拜师礼。至此,孩子们入学已经一年多了,对尊师重道等礼仪方面已经有了感悟。
仪式上,赞者宣:“《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众学子,应外正衣冠礼仪,内正品德心灵。衣冠整,而礼仪齐,方才体悟到礼仪本于人情、整饬人际、和合天人的作用。故此请学子整衣正冠,知善明礼!”弟子洗净双手,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导;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以干腐竹代干瘦肉条表示感谢师恩心意。
从2011年开始做与礼仪有关的活动,迄今为止,洪炜共组织、参与了不下几十场礼仪,有大型祭礼、汉服集体婚礼、集体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字礼、抓周礼、宴饮礼等。
重兴礼乐中国,传承道德之基
记者:荀子有一句话叫做:“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你能谈谈对礼仪的理解吗?
洪炜:中国的礼仪不同于西方的礼仪。在西方人眼里,礼仪通常是指一种风俗,是依据民族或地域差异来区别的风俗。而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眼里,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目前来看,我们中国人普遍缺少关于“礼仪”的教育。近期媒体报道的卢浮宫水池泡脚、古神庙刻字、太平洋岛国帕劳海面漂浮的“中华”烟盒,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免税店里随意插队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使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大大受损。文明素质和规则意识的缺失,不仅使“文明古国”在海外的形象蒙尘,在本国土上,不文明的行为也比比皆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世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礼者,德之基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礼是德的规范。“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身有礼则身修”。礼可以端正人的行为,懂得和遵守礼就可以使人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规范,从而保证德的实现。所以,要想把道德这一课补上,我们一定要有“礼”的观念和意识。
记者:你对私塾这种教育模式的理解是什么?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教育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你对孩子的未来有规划吗?
洪炜:我做私塾教育,主要是在孩子读书识字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注重德育培养。我要孩子较晚,也想要陪伴着看他长大,把我的国学思想融入孩子的成长。我的孩子现在三岁半了,就在私塾读书,我不打算把他送进体制内教育机构,也许是一种冒险。
目前来看,我的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心性及品行都非常有益,9个全日制孩子跟外面的孩子相比较,都很知书达理。我们除了国学、琴棋书画,也开设英语、数学、语文课程。普通教育下的孩子注重的是各个科目的成绩,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学堂是引导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他们从小沉浸在国学经典之中,了解往圣先贤的哲学思想。我对孩子的未来没有过高的期望值,什么清华北大的,离我们很远。我给儿子办过两次礼仪,一是弥月字礼,这是人生的第一个礼仪,我儿子在这个礼仪上有了自己的名字:洪太阳。二是周之礼,就是咱们俗称的“抓周”。我儿子抓到了锅铲和围棋子,我就想,儿子将来做个会下围棋的厨师也不错!对孩子的教育,我的理念是,书山有路“玩”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记者:关于酒文化,能讲讲你的理解吗?
据联合国公布的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调查及排名显示,当前,中国人的文明素养总在世界各国排名的倒数后十位徘徊,我们不禁要问:昔日的礼仪之邦哪里去了?中国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固然,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很多,诸如传统文化的断裂、道德建设的滞后、礼仪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的“高大空”等等,其中礼仪教育的缺失可能是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本应在幼儿园、中小学中完成的礼仪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所谓的“远大理想教育”所取代,许多孩子的言行举止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以致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行为才能使自己有自尊,如何行为才能礼敬他人,更不知如何做人处世。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丰富的礼教文化资源,当下中小学的礼仪教育应从中吸纳有益的滋养。
一、仪式是文化传承和文明教育的载体和手段
从人类学视角看,仪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早期文明标志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制礼作乐等,都与仪式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以仪式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仪式文化,具体表现为礼乐文明和礼教文化。《仪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经”之一,这部以十七种仪式之礼构成的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质。
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仪式,从出生礼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仪式,从成人礼到婚礼,从家人和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各种礼节仪式到家族和民族国家的各种节气、假日、纪念日的仪式活动,可以说,仪式连接起我们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人生的重要内涵,赋予了人生斑斓的色彩。我们在仪式中启蒙、成长、成熟,我们在仪式中诞生,也伴随着仪式离开这个世界。同时,无数个仪式将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让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将蒙昧人提升为文明人;而对仪式的认同与遵循,又使人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体,并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因此,倘若没有仪式,人生将缺乏内涵和色彩,国家民族将失去连接和凝聚的纽带,文化和文明将丧失支撑的骨架。因此,借助于各种仪式开展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通过借鉴我国古代礼仪的体验式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点。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精神气质”或“德礼文化”。[1]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一些人将礼仅仅等同于繁文缛节的礼节仪式,将其作用降低到类似于礼仪礼貌的层面。事实上,在古代,礼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礼节仪式而将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融道德教育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育。[2]
(一)《仪礼》是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基本内容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该书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十七种礼仪,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是约束世道人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更是统治阶级教化民众、治国理政的工具。在《仪礼》中,从各种仪式开始到仪式结束,从每个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陈放的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载着。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缛节,实质上,制礼者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礼节,让行礼者在进退、揖让、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实践模式
据《周礼》记载,以礼教化民众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实践样态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t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教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归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规矩意识,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之目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仪式教育实践模式当属祭祀礼仪和孝道礼仪。借助祭祀礼仪引导民众尊卑有序。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礼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在祭祀活动中,祭祖尤为重要,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通过祭祀可以理顺十种人伦关系:“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借助孝道礼仪教化民众长幼有序。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孝道礼仪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为教化民众、化德成俗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礼要求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不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而且要能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三、对当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礼仪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误解,当下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着方法不当和效果欠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看来,礼义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为了使人成其为人,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礼节仪式活动和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性中野蛮、卑劣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礼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仪”乃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和敬意的具体形式。“礼”与“仪”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中小学生而言,礼仪教育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礼仪知识学习为辅,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仪式活动或课堂课外的礼仪实践,熟悉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培育丰富的人类情感,并逐渐明晰自己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例如,通过参加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培育其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习惯和品性;通过上课时的师生问候礼,以及参加拜师礼、教师节等活动,学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仪式活动,培养其感恩、慎终追远、敬畏生命、热爱祖国、重视亲情等情感。仪式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孩子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就受到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久之,就会养成做人做事的规矩。同时,仪式是肃穆的,在经历仪式的程序中,他们就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在践履礼仪的过程中,他们就培养了仁爱之心、规矩意识。
(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礼”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与相处的桥梁。中国古人早就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来强调“礼”的重要性。据《论语》记载,当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则被孔子概括为“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我们也可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不加约束、任自己的欲望膨胀泛滥,就会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动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就应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礼”的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儒家认为,人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行是从一言一行的规范开始,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说的“积礼义而为君子”,通过用礼仪规范自己的仪表、仪态、举止行为,就可以成为仁礼兼备、能立能行的君子。
当然,“礼”之要义是“敬”,中小学礼仪教育中,无论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还是礼节仪式的体验参与,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敬畏万物。“礼”和“仪”都是表达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家里不尊敬父母,到学校不尊敬老师,步入社会不尊重同事和领导,他们不愿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却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岂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必须谦虚低调。《礼记》云:“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谦卑”。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谦卑的位置,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获“人人敬我”的结果。
(三)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是“履也”,可见,践履礼仪、知行合一是“礼”字本有之意。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孔子曾告诉颜回,只有在“视听言动”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抵达“仁”的境界。荀子在谈到学习的始点和终点时指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之所以学习的终点是“读礼”,是因为“读礼”与“行礼”密不可分。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一个人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因此,中小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做到知行统一。没有对“礼”的践行,礼仪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总之,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昔日礼仪之邦辉煌的再造,都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礼仪教育开始。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中国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仪式活动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
2019证婚人证婚词一
各位来宾、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
今天,我受新郎新娘双方的重托,担任xxx先生与xxx小姐结婚的证婚人;能为这对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的新人作证婚人,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婚礼仪式上,我将同大家共同见证和欢庆这对新人的美好时刻。
各位来宾,新郎xxx先生现在杭州长运高速客运公司从事客车运行信息管理工作,是车公司的一名科技管理骨干。新郎不仅外表长得英俊潇洒,而且忠厚诚实、为人和善,有颗善良的心,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好青年。新娘xxx小姐在浙江赛兔羊容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从事企业营销管理。新娘不仅长得漂亮可爱,而且温柔体贴、勤奋好学,心灵纯洁、品质高贵,手巧能干,当家理财,样样都会,是一位可爱而美丽的好姑娘。
古人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古人又说“心有灵犀一点通”。真的,是情、是缘、是爱,使他们俩相知、相爱、相守在一起,时代不仅创造了这对新人,而且还要创造他们的后代,创造他们美好的未来!
现在我正式宣布:此时此刻,新郎新娘结为恩爱夫妻,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中,要互敬、互爱、互谅、互助,无论今后是顺畅或是坎坷,你们的心总是连在一起,把对方作为自己毕生的依靠,相依走向灿烂的明天。
值此美好的时刻,你们不能忘却了给予你们无限呵护和生命的父母亲,要把对父母的感念之情化为实际的行动,常回家看看。要孝敬和侍奉双方的父母使他们怡养天年。虽然在你们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可能会有风雨坎坷;但是有了亲人的陪伴,有了朋友的关爱,有了这一份藏在心里的温暖,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永结同心,永浴爱河!
最后,祝你们俩永远钟爱一生,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2019证婚人证婚词二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在这样的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里,我有幸能够担任XXX先生和XXX小姐的证婚人,感到十分的荣幸,我的内心也是很激动。现在请允许我代表新人的父母亲向来到现场的所有来宾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今天我们的新郎精神抖擞,新娘美丽动人,他们将在你们共同的见证之下结为夫妻!新郎不仅外貌英俊,内心的善良和工作的尽心尽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积极好青年。新娘不仅漂亮,内心纯美,勤劳善良,是一位不可多得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好姑娘!今天,新郎新娘洋溢着他们幸福甜美的笑容,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新郎新娘的兴奋和激动,让我们为这对新人祝福!
我作为这对新人的证婚人,希望你们能够在婚后孝敬孝顺你们的父母,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经营好你们的小家庭,在生活和事业上都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祝愿这对新人白头偕老,共同进步!祝愿各位嘉宾事业有成,前程辉煌!谢谢大家!
证婚人:xx
xxx年xx月x日
2019证婚人证婚词三
各位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欣然担任了XXX先生与XXX小姐结婚典礼的证婚人,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婚礼仪式上,能为这对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的新人作证婚词我感到分外荣幸,能够见证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此时此刻,新郎新娘都找到了他的挚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想:对于爱情,也许只要两颗心就够了;但婚姻,等于爱情加责任。所以从今以后,无论贫富、疾病、环境恶劣、生死存亡,你们都要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爱护对方,在人生的旅程中永远心心相印、白头偕老。虽然你们的人生还有漫漫旅途,也许还有不尽风雨细如愁,但是有了亲人的陪伴,有了朋友的关爱,有了这一份藏在心里的温暖,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笑看花开花落,笑对人生风雨,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你们俩永远钟爱一生,同心永结,幸福美满。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送妆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次”(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息”(即小儿、后代),袋谐音“代”,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酒筵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礼”本来是指“敬神”,后来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例如,在《左传>中就有“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的记载,说的是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的事。其实,就在这个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伦理道德思想,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法家以“礼”为最高道德准则,而儒家则提出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墨家也提出了“义”是最高道德准则,道家却把“道”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等。其实,就其整体而言,不论是“仁”、“义”,还是“道”,都与“礼”有着内在相联系。例如,以管子为代表的法家把“礼”放在了包括“义、廉、耻”在内的“四维”之首,旨在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和制约,注重于“礼”的外在规范形式,即外在的法度。而儒家则认为只有人的内心由仁义培育出来的自觉规范才是“礼”,老子、庄子强调“道”的本质就是“无为”。所谓“无为”是指对“道”的一种自觉遵循,因此,人的德性也应该是崇尚“无知”、“无欲”、“无为”。一句话,这些思想的核心就是重视人的道德教化,实现人与人之间在道德生活上的平等,以维系社会的秩序和个人心性世界的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思想相互融合,便形成了一套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要共同遵奉的仪式,如婚礼、丧礼等,并且逐渐发展为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这就是孔子说的“齐之以礼。”可见,所谓“礼”,“谓制度品节也。”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无论是远离我们几千年的古老时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无论是在偏远闭塞的山村小寨,旷远的草原牧场,还是在繁闹的现代化城市的大街小巷、平民邻里、居室小家;无论是人口洋洋的汉民族,还是人口较少的各少数民族,天地之间,人群之中,都无不有一条摸不着的,却从未被切断的如清清溪流一样的东西,始终浸润着各族人民的心田,荡涤着各族人民的灵魂。即使是在“破四旧”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日子里,它虽然惨遭“横扫”,却未能从人们的心中“淡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坚守和传承的“礼”文化。这种“礼”文化是在艰难地对接和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实现了更新和超越,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中有了创造和发展,我们应该珍惜。
孔子曾经说过:“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他告诉我们治理一个国家要坚持“礼让”的原则,如果不能用礼让的态度来处理国家的事情,那就会失“礼”的。那么,“礼”是什么呢?根据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的论述,就是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说的大一点,就是协调社会、民族,乃至国与国之间利害关系的原则,即是以调和损益、斟酌得中为贵的思想。在实际生活中,不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都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时,就要用“礼”来中和这些矛盾和问题,调整其偏差,以实现和平。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所以,孔子又接着说:“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就是说,先代传下来的“礼”,虽然是美好的,但如果不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死搬硬套这样的“礼”来求“和”,不一定行得通,而是同时要用“礼”来节制。显然,孔子讲的“礼”,是指春秋时期的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有现代人的思想,但就其“礼”的基本思想而言,依然是有着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传承者“礼”文化,铸造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而绵延不辍。
一、“礼”是一种亲和剂
我国各民族的在现实生活中,无处没有礼,无时不用礼。“礼”不仅形成了一系列的外在规范形式,而且通过这种形式而内化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由内心的仁义,并衍生出自觉的行为规范。藏族叫[gaiwa],蒙古族叫[jos]等,而且祖祖辈辈都用“有礼者多助,失礼者寡助”之类的谚语教育自己的后代,在蒙古语里,对“礼”作了这样一个定义:“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是表示尊重的态度和行为。”可见,“礼”是可以具体实践的社会规范,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准则。就拿人所经历的出生、婚姻、丧葬的人生三大来看,每一个都有一定的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生育、婚礼、寿礼、葬礼等,都在每个民族中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基本上成为一种制度。例如,青海省安多藏族在历史上基本实行的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并且从求婚、订婚到结婚等整个过程,都有着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如提亲、聘礼、嫁娶、下马仪式、阿香等,都是必行的礼仪要求;一个小孩的出生也有“坐月”、“看月”等礼仪活动。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同样都有一套完整的“礼”文化习俗和制度,而且,各民族之间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形式和内涵,集中地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生命的珍爱,表现出坚守个人与他人的“礼之用,和为贵”道德准则和“见贤思齐也,见不贤而内省也”的思想。尽管各民族的语言表述不一定相同,但其内核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和”的传统观念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不但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方面,而且也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特别是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对待自然生态的问题上更有独到的见解和文化习俗,即文化规约,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物我同一”的自然观念。在这种观念的规约下,使“和”的传统观念就自然而然地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礼”文化与和谐思想。所以说,“礼”是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的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的体现。
中华民族之所以称之为“礼义之民族”,就是因为她有着历史悠久的礼文化传统,在这种传统的熏陶之下,才有了世世代代的传承,乃至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礼文化。这种礼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和说教,而是付诸于实践的规范和规约。我国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礼仪要求,规约人们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爱护自然,以及婚丧礼仪的习俗和规约等,都要求讲究“仁”,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也就谈不上“礼”。正如孔子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讲“礼”,就必须节俭而不可奢侈,即使是举办葬礼,不仅要求礼仪上的完备,更重要的是要从心底里对死者表示哀悼和悲哀:爱护自然,就必须遵守自然规律,珍惜、保护一草一木、一水一溪、一山一谷、一石一沙,于是也就有了许多相应的习俗规约,如,不准猎杀孕兽、不准污染一切水源、不准损坏草场,等等。
秋天是深居在高原、草原里的牧最为丰硕的季节,他们收获了牛羊,也收获着亲情。这个季节,无论是草原上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还是高原上的塔吉克族,结婚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民族最为盛大的节日。新娘,从甜蜜的长调中走来
蒙古人的婚礼,是展示长调的最好场所,可以把男方、女方、接亲、送亲、哭嫁、迎嫁的各类程序,以长调的形式,演示的淋漓尽致,所以,观摩一场蒙古人的婚礼,无异于参加了一场长调的汇演。
新娘高娃,是位相貌秀丽的蒙古族姑娘,新郎才登?巴力则是魁梧俊朗的蒙古族汉子。婚礼邀请来了许多不同牧区的长调高手,作为传统的民族婚庆,长调的介入,维系着草原最具特色的礼仪。
还没有跨进新郎家的院门,悠扬的长调声就已经缭绕耳畔了。两间屋子拥满了人,依据尊长,顺序落座,都是着各色蒙古袍服的男宾。屋中央的茶几上摆放着水果和糕点,一只牛角杯在歌者手中传递。一曲唱罢敬给老者,受敬者不会推辞,一饮而尽,而后接着再唱。一曲歌罢,酒杯又传给旁边人,以此循环,酒杯和长调始终不会间断,可以通宵达旦。歌词都是每位歌者依据自己的情感随性表达的,不尽相同,曲调也是随意选用的,没有重复,这使得婚礼上的歌唱,极具心理期待的独创性。
新郎进屋向长辈辞行,今夜他将去女方家接亲。三位长者高举牛角杯,三曲送别长调,伴着三杯酒下肚,一身豪气便依附在了新郎艳丽的蒙古长袍上,腰间配之彩带,头顶红缨帽,脚蹬高筒靴,与同样盛装的伴郎、祝颂人、接亲人等一同上马,驾驭彩车、携带礼品,才登?巴力气宇轩昂地策马出门,前往女家娶亲。
虽然夜已渐深,但行至女方家院门口时,依然听到了悠扬的女声长调。早有望风者折进通报消息。
新郎的随从赶紧从车上卸下一箱箱聘礼,推开院门时,新娘的舅舅已手举马鞭,等候门口,轻轻地抽打每一位进入的接亲者。
女方家客厅,十几位年龄不等的妇女围坐在一起,头发花白的老者端坐中间。伴郎端上方糖、茶、饼干让长者品尝,祝颂人向每位女尊者——唱诵一曲接亲的长调民歌,新郎再依次敬酒。一轮敬完,再端上煮熟的大盘羊肉,歌声再起,酒从头再敬。两轮结束,再端上水果、馕饼,开始最后一轮酒歌,三轮唱罢,已是子夜时分了。
最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再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在仪式进行中,长调和酒始终密切相随,直至深夜。
第二天一早,新郎要用各种办法敲开新娘房门,将送给姑娘的礼品用哈达一件件包好,一一递进房间,取得伴娘的同意后,才能进得闺房,将新娘邀请出门,向父母和亲人告别。
早晨告别时的《哭嫁歌》,是长调中最具感染力的。当新嫁娘手端酒杯,向着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依依话别时,长调响起,以女声为主,凄切委婉、凝咽悲凉,竟有了生离死别悲怆感。高娃已87岁高龄的老奶奶,一边拥抱着孙女抽泣一边低诵着歌谣,环围的歌者都已是泪迹斑斑,轮到告别母亲时,更是音律低回,忧郁苍凉,不能不使人产生悲叹和忧伤的情绪,高娃搂着母亲,早已泣不成声。新郎则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等着新娘挨个告别完之后,才能进入室内。岳母会将一根蓝色布质的新腰带系在女婿腰间,以示从此将成为顶天立地、养家糊口的男人了。最长者——高娃的奶奶——手端着两碗洁白的鲜奶,回赠给两位新人,在祝福中话别。盖上红盖头,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在长调的旋律中,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返程离去。
当娶亲队伍回到男家后,新郎扶着新娘站立家门口,在长者的主持下,用鲜奶祭拜太阳和祖宗。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以示爱情纯洁,生活兴旺。进入房间后,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大娘给新娘梳头、换装,等待婚宴开始。
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酪食品、糖果烟茶。婚宴开始前,由作为长者的主持人,高声宣读亲戚赠送的礼品,比如大姨妈送绵羊五只,二舅送骆驼一只,三叔送奶牛两头等,这些礼品都不在现场,但已经属于这对新人的财产,可以随时到牧场去领取。宣读完毕,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敬献哈达、恭敬喜酒。喜庆长调成为渲染气氛的最好表达,此起彼伏,委婉悠扬,这时的长调以欢快和苍劲为主,一扫娘家话别的悲凉。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宴席中央会空出一大块空间,三巡过后,这里就成为舞蹈的海洋,在长调的旋律中,男女老幼踊跃登场,与其说在展示自己的舞姿,不如说是呈现欢乐的心情。
把一种艺术门类与自己的生活结合得如此协调而紧密的,非蒙古族长调莫属了,我们能从他们所表达的各种旋律中找到音乐的真谛,也找到快乐的归属。我想任何艺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都承担着给人类带来愉悦的责任,长调从蒙古族人的身上找到了回应,就像我从长调的律动中找到了自己的激情一样。
宾客在欢歌曼舞中如醉如痴
维吾尔族婚礼,都要举行一种“尼卡”(证婚)的仪式。新疆由于地区不同,举行的时间和方式也略有不同。南疆有些地区的“尼卡”是在婚礼的前一天举行,而北疆的有些地区则是在当天举行。这种仪式是在女方家。除了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新娘新郎的父母和亲属之外,一般不邀请其他的客人。
为举行“尼卡”仪式,女方家要进行各种准备,除将屋子院内打扫干净外,还要准备馕、馓子、水果、糕点等各种食品,对亲家的人和亲属进行招待。
“尼卡”由阿訇主持,仪式开始后,男女两厢站定。新娘这时要放声大哭,和自己的母亲泪别,表示姑娘对母亲及家人的深厚情感。主持人会分别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是否永远相爱而互不抛弃等。一般要询问三次,新郎则是在第一次询问时就干脆而响亮地回答,表现出对女方的热恋和坚定。而新娘则要到问第三遍时才回答,而且声音很小,羞羞答答,其他人几乎听不到,只有身边的伴娘才听得清楚,而后由伴娘大声代替回答:“愿意”。这时,人们会高兴地笑起来。新娘不愿意马上回答,并不是在犹豫,而是有意在逗逗小伙子,当然也有不好意思和怕羞的缘故。
在回答完问题之后,一位姑娘端出一个精致的托盘,上面摆着一小碗盐水,里面泡着两块小馕。托盘姑娘站在新娘和新郎中间,新郎和新娘当众抢着吃下碗里蘸着盐水的馕。刚才还低垂着头,扭扭捏捏的新娘,在抢碗里的馕时,境况却大不相同,她勇敢而果断,动作敏捷而迅速,这是因为谁先抢到馕,则表示谁最忠于爱情。所以在抢馕时,男女各不示弱,表示他们从此相亲相爱,携手踏上新生活的决心。这个仪式是为了纪念一个叫依布拉欣的圣人,他为人们找到了维持生命的盐。有了盐,人们才得以生存,所以维吾尔族人把盐视为一种珍品,倍加爱惜。而馕又是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
选择盐和馕作为“尼卡”的一项内容,比喻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尼卡”结束后,男方回家筹备婚礼,下午要组织人马到女方家来娶新娘,隆重而又热闹的婚礼将在男方家举行。
下午新郎穿上结婚的礼服,打扮得英俊潇洒,新娘也装扮得如花似玉,头蒙面纱在家等候迎亲队伍。新郎由亲友们簇拥着向新娘家进发,路途近的可步行,路途远的可乘车或骑马。一路上新郎和小伙子们高唱欢乐歌曲,奏起各种民族乐器,兴高采烈地来到新娘家,新娘的女友们得知迎亲的队伍来到时,立即把大门堵上,索要礼品才允许迎亲的人进门。新郎和迎亲的人进屋后,新娘早已蒙着面纱等候在那里,新娘的女友们招待接亲来的宾客,并给每位宾客赠手帕等礼物。
当新娘离家出门时,和家人分别,并流下喜悦激动的泪水。这时女方的歌手模仿新娘母亲的口气唱起告别歌。歌词大意是请多多关照我的女儿,愿青年夫妻和睦相处等。唱完歌之后,同新郎来迎亲的小伙子便打起手鼓,弹起都塔尔等乐器,唱着喜歌走在前面,新郎和新娘分乘彩车随在后面。
接亲的队伍来到男方家之后,门口早已点燃一堆火,这火是用来避邪的。客人们分别夹起一点火炭,在新娘头上绕三圈。新娘向客人们分送礼品,然后绕火堆转一圈,才可登堂入室进入洞房。
第二天是婚礼的,在男方家举行揭盖头仪式。这一天同样是在欢宴中度过的。女方家的亲戚到男方家去,男方家热情款待,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馕、抓饭和羊肉招待客人。宾客们边吃边谈,异常兴奋,小伙子们更是情不自禁地弹起都塔尔引吭高歌,跳起欢乐的维吾尔族舞蹈。饭后,年长的客人们都告别离去,只有青年男女们留下,等待为新娘揭盖头。
揭盖头时,男女双方的主要客人必须在场。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同作“都瓦”(祈祷),这时男方有一客人(一般是妙龄少女),突然从人群中跑出来,轻巧敏捷地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新娘的真容显露,整个新房便欢腾起来。欢乐的歌舞开始了,一对对青年男女,在手鼓和热瓦甫的伴奏下,踩着鼓点,合着乐曲,跳起传统的歌舞,新郎新娘在大家的邀请下,也步入会场,举步轻舞,所有在场的人都纷纷加入,当节奏渐急时,舞者观者情绪更加炽热,喝彩欢呼,此起彼伏,整个新房沸腾了,宾客们在欢歌曼舞中如醉如痴,直至夜阑人静,方尽兴而归。
赛歌会庆贺草原上又一对青年人结合
哈萨克族结婚有一系列程序,主要包括说亲、定亲、送彩礼、出嫁和迎亲。婚礼中最热闹的是男女对唱“加尔加尔”婚礼歌。
举行婚礼时,草原上的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新娘子来到男方家时,陪嫁人拉起红色帐布,让新娘走在中间,男方家人出来迎接,女方家人这时将准备好的糖果、奶疙瘩等食品撒向人群,青年男女和小孩去拾完有喜气的食品。新娘和新郎来到父母的毡房正式举行婚礼,毡房中有一堆火塘,新郎和新娘在火塘前,面对正中向长辈和来宾三鞠躬。主婚人便拿着系有红绸子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唱逗歌。歌词大意:欢迎新娘的到来,祝福夫妻相敬互爱,尊敬老人,勤劳致富。唱罢,来宾们席地围坐,这时有一个在胳膊上系有各种颜色的布条,手持嫩树枝或马鞭子的男人走出来,随机应变地唱起风趣幽默的开场歌。新娘的婆婆则拿出“恰什吾”(即奶疙瘩、乳饼、糖果、包尔萨克等混合在一起的食品),一把一把撒向新娘和来宾们的头上,人们欢笑祝福,小孩子们拾拣“恰什吾”。在欢笑声中,歌手又唱起“揭面纱歌”。歌毕,揭去新娘的面纱,此时的新娘,屈右膝向公公、婆婆、哥哥、嫂子等长辈施礼,人们争相观看新娘子的面容。歌手又开唱,歌词都是赞美新娘子如何美丽动人,祝福她幸福美满的内容。在这天,阿肯们和歌手进行赛歌对唱,一直唱到第二天红日当空。婚礼在歌声中开始,在歌声中结束。
哈萨克人的婚嫁,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同,不用毛拉主持婚礼,而是由伴娘、伴郎和大家一起唱歌,这种婚礼歌哈萨克语称为“加尔加尔”。它只有一定的曲调而没有固定的唱词,歌词都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时编唱。每种歌都反映了不同的内容,也代表了不同人的心情。姑娘在出嫁时,因要离别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心情是悲切的,歌中倾吐了对亲人和故乡的留恋,对新生活的忧虑。如歌中唱道:“我的新房安置在什么地方,那里像不像这里水丰草旺?虽说那里也有亲人,却不像在妈妈跟前那样无忧无挂。我走了,看不见门前的青松和泉水,请亲人们常把我去看望。”
当姑娘来到新天地,小伙子们唱《拜塔夏尔》,即《揭面纱歌》,使她跟亲人见面,表达亲人对姑娘的赞美。歌中唱道:“新娘是个贤淑的姑娘,她的心像金子一样明亮。她是别的部落山上翱翔的雄鹰;她是别的部落湖山邀游的天鹅。啊唔!天生的一对,是我们的榜样,阿吾勒的人会把你请进毡房,你的阿吾勒就像天鹅飞翔……”
接着歌中,还要唱到新娘子怎样料理家务、尊敬公婆、跟邻居和睦相处等内容,然后用马鞭将新娘头上的面纱揭去。
新娘来到婆家,婚礼虽然结束了,但歌声并没有结束,在新婚的夜晚,人们还要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赛歌会,以庆贺草原上又有一对青年人的结合。
同骑一马把家回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青年男女,彼此表达爱情的方式非常有趣,通常男子在送给情人的荷包中装一根烧了半截火柴棍,表示爱情之火已将他的心灼伤,女子给意中人的信物中,藏一颗杏仁,表示已将心献给了他。
随后由老人出面提亲定亲,直至完婚。婚礼一般为3天。
决定婚礼顺利进行的人是谁?第一天青年男女都要将本村本年内家中发生不幸的村民请来,将一面手鼓放在他们面前,请他们擦去悲伤的眼泪,为新人祝福,如客人敲响手鼓,即表示同意婚礼如期进行。
第二天,新人所有的亲戚和男女老少都前来祝贺,女客每人带一些面粉,撒在主人身人,以示祝福。
这时户外已响起欢快的手鼓和鹰笛声。青年们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有的扬鞭策马,投入激烈的叨羊赛马。
下午新人们各自着装,按照传统,新郎新娘都要戴有黄白两色绸带的戒指,新郎头上还须缠黄白两色的绸带,直垂到肩。白色象征牛奶,黄色寓意酥油,取二者相融合之意,表示婚姻美满的意愿。新郎骑高头大马,在亲人的拥簇下伴着鹰笛和乐鼓声去迎新娘。沿途不时有年轻人窜出来,往新人身上洒面粉,以示祝贺。当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的门前时,娘家代表迎候,给新郎献上放了牛奶的酥油,让新郎当众喝光,表示接受新娘家的盛情美意和新娘的甜蜜爱情。进屋后,新娘新郎交换戒指,娘家人设宴招待新郎和迎亲的客人。当晚由阿訇按照惯例主持“尼卡”仪式。之后,两家客人簇拥着新娘新郎来到一间宽敞的屋子通宵娱乐。
【关键词】电视剧《红楼梦》;服饰;礼文化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视野,除了小说中展现出的诸多历史文化外,还有宝黛悲凉的爱情故事以及大观园中那些楚楚动人的女子们的不同命运,可谓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红楼梦》中的人们生活年代是模糊的,曹雪芹称“无朝代年纪可考”,但是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中需要把小说中的人物、环境、事件等各个要素形象化、具体化,《红楼梦》电视剧中的服饰造型在影视剧中承担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也承载了传统礼文化的传播。
一、古代服饰体现的礼文化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世界,这并不是说礼仪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因为,数千年以来,中国一直维持着礼治的社会规范,“礼不行则上下昏”“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1]。中国古代非常讲究礼制,但同时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也明显地存在,礼制的规范不仅体现在皇帝制定的各种朝纲制度上,而且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以及衣着打扮也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服饰来体现“贵贱有等,衣服有别”。
在古代社会,要让人们遵从礼教思想,无疑要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入手,那么,古代的服饰就是历代帝王进行礼教的一个媒介。《易・系辞下传》中的“黄帝、尧、舜垂裳而天下治”,就把“衣裳”与“治天下”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服饰制度的制定意味着服饰与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这一制度大致出现于夏、商时期,直到西周时期才逐步完善确立,并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中。服装的形制从此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意义,同时也是统治者严格等级制度、确立身份地位、巩固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2]
人们生活的四个基本要素“衣食住行”,“衣”是最能够将礼制物化的途剑因为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是无声的语言。[3]因此,通过服饰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人们贵贱有别。《礼记・玉藻》中记载了天子、诸侯、君子这些不同地位的人的服装和配饰,以及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所着装的不同。
中国历朝历代对服饰都有严格的限定和区别,建立严格的服饰制度以便于人们显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如有逾越或触犯便会受到惩罚,因此服饰在古代等级社会中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唐朝之后,黄色象征着权势,皇帝的龙袍多为黄色;到了明代,服饰制度中规定龙、凤这样的图文专为皇权家族所用,其余人均不能僭越,否则就是“犯上”,要受到惩治。“服饰被圈入礼制的框架中后,就已经跨越了个人行为,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人们的服饰从面料、款式、色彩、纹样等各方面,都以奠定帝王至尊的基础来拟定,被冠之以‘礼’,不同的阶层穿着不同的服饰,不允许随意穿戴。服饰在驱寒保暖、蔽体遮羞、美化的功能之外,完全附属于等级制度。”[4]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涉及不同阶层的人物,通过服饰造型、人物行为、语言等体现贵贱有别。其中服饰除了在塑造剧中人物形象上发挥作用外,在与礼制的关系上也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关系。贾家是世家大族,为了体现他们“簪缨世家”的地位,《红楼梦》中对服饰的描写或多或少也体现了等级社会中的服饰制度,隐含了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内容。
二、《红楼梦》电视剧中服饰传播的礼文化
服饰作为影视剧创作中重要的组成元素,除了具有日常服饰的基本作用外,还承担着塑造人物形象,丰富影像语言,体现出艺术审美性、表意象征性和流行传播性等基本特性,《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有体现,电视剧中通过服饰之礼表现人物之间的等级关系。
担任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服装设计的是当代杰出视觉艺术大师叶锦添,叶锦添曾担任多部影视剧的美术指导和服装造型,在美术、设计、影视三种艺术中游刃有余,能够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完成影视剧的服饰造型。叶锦添在接受《青年周末》记者的提问时回答道:“红学家跟我讲过一个东西,他说《红楼梦》的服装不是历史的,它是独特的。用历史来衡量《红楼梦》的服饰是不对的。像宝玉的箭袖是清代的,但蟒袍又是明代的。尤三姐葱绿的抹胸又像是唐代的。《红楼梦》其实是一个时空跟细节的混搭。”[5]所以在新版《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服饰是融合了汉、唐、宋、明等众多朝代的服饰特点完成整部剧中人物的服饰。以下主要从吉礼、凶礼、嘉礼、宾礼四种礼仪来分析剧中服饰传达的礼文化。
(一)吉礼
吉礼,主要指祭祀之礼。吉,古人训释为善、福。《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写道:“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中国人崇敬祖先,以孝顺亲长为美德,祭祀之礼便是吉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电视剧《红楼梦》第25集中,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这一情节体现了祭祀之礼在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心中的重要地位。古代在进行吉礼时通常穿吉服,吉服分为六种冕服:分别为大裘冕、衮冕、冕、毳冕、希冕、玄冕。根据穿戴场合的不同,穿戴者身份地位的高低,不同品级的礼服,其上衣下裳上面的图案纹样的数目便有所不同。
在《红楼梦》中,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这一情节书中并没有详细的服饰描写,而是对祭祖的礼仪有比较详尽的描写,对于服饰的描写只有在《红楼梦》书中第53回写道“在贾氏宗祠,正堂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蟒衣是明代一种特有的服饰制度,在明代获特赐的大臣可穿蟒袍,“腰玉”便是腰间系着镶了玉板的腰带,也象征着等级的权威。电视剧中宁、荣二祖的遗像以全景出现在画面中,衣着红色圆领官袍,并没有像书中记载的“披蟒腰玉”。电视剧中除了对二位先祖的服饰表现外,贾母的服装颜色以黑色为主,衣服上有金色的凤绣,几位夫人的着装大都以金色为主,只是表现出对祖先的缅怀与崇敬,而家中男人的着装大都还以日常着装为主。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对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这一礼仪有较为详尽的表现,电视剧中以旁白介绍整个祭祀礼仪的流程,除了人物分主祭、陪祭、献祭外,祭祀供品的传序也都有所讲究,供品摆放完毕后,由贾母拈香下拜,一切井井有条,无不体现长幼有序之特点。
(二)凶礼
凶礼,主要是指丧葬之礼,是遇到凶丧祸患时吊唁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扎;以吊礼哀祸灾;以W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这是说凶礼共有五类,即丧、荒、吊、W、恤。丧礼,是哀悼和处理死者的礼仪,包括殓殡典馔和拜踊哭泣等礼节。”[6]丧礼的服饰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一般分为五个等级,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红楼梦》中描绘到很多人的死亡,像周太妃和作为贵妃的元春是《红楼梦》中最高地位者的死亡,称为薨,百姓要举国齐哀,服国丧,还有大观园中诸多人的死亡,如贾母、秦可卿、林黛玉、贾敬、林如海、尤二姐、尤三姐等,丫鬟晴雯、金钏、瑞珠之死。而秦可卿和贾母的丧礼在书中算是较详尽的,在电视剧中也同样如此。
贾母寿终而去,子孙送终、穿衣、停床、搭孝棚等,家里家外都是白色,贾母儿孙的丧服便要穿戴斩衰。斩衰作为丧服中最重的一种,是把粗麻布直接斩断做成的丧服,这是晚辈为长辈、妻子为丈夫而服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珍在贾敬死后,守的也是此礼。齐衰因缝边较为整齐所以称为齐衰,是次于斩衰的一种丧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第6集、第7集中,秦可卿的葬礼上,贾蓉为她守的便是此礼。大功是用熟麻布做成,比齐衰精细,是次于齐衰的一种丧服。小功是用细熟麻布制成,是次于大功的一种丧服。缌麻是五服中最精细的,也是分量最轻的一种丧服,用细熟麻布做成。
丧礼中除了服饰有如此讲究外,丧礼的场面、规格也体现着死者的身份地位,一般停灵时间越久,表明死者身份地位越高,在新版电视剧第6集中,秦可卿死后停灵期间,夜夜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场面庞大,出殡前一晚家中所有人“坐夜”相陪,出殡时更是有北静王设棚路祭,秦可卿的丧葬之礼充分体现出当时官宦之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路祭往往表示对死者有较高的敬意,在《t楼梦》第14、15回中写北静王设棚路祭秦可卿,与贾政等人见面这一情节中有对北静王的服饰描写,“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带”。在这一段的描写中,簪缨、蟒袍、江牙海水、坐龙、碧玉都体现了北静王达官显贵之势。北静王所戴的王帽“又称堂帽,金底,上铸金龙,缀金黄色绒珠,后边有两根朝天翅,两耳垂金黄丝穗,北静王戴的洁白王帽,是吊祭时的特定王帽”[7]。在新版电视剧第7集中,北静王所着服装与书中记载并不一致,北静王的服装以白色为主,突出对秦氏的悼念,而电视剧中北静王头戴的王帽也并非书中记载的王帽样式,第7集中着重表现了北静王与宝玉的对话,北静王大多以中近景出现,也没有完整地表现出北静王的着装。
(三)嘉礼
“嘉礼,按照《周礼》的说法,是亲睦兄弟、男女、朋友、宾客和邦国万民的一套礼仪制度,包括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贺庆六大类。”[8]《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表现婚礼的场景不算多,略有表现探春远嫁、迎春屈嫁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礼算是重要的一场,在第43集中,宝玉和宝钗穿上婚服完婚,宝玉、宝钗大婚的目的主要是为宝玉冲喜,为了挽救宝玉的生命,虽然婚礼仓促,但婚礼的大体礼节都有。
《礼记》中有关婚礼的记载是经过六个程序,第一道程序是纳采,由男方向女方提亲,并获得女方的许可,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第43集中,王夫人去找薛姨妈就是“纳采”,询问薛姨妈的意见。第二道程序是问名,主要指问清女方的姓名、八字并请人占卜是否合适。第三道程序就是纳吉,若占卜结果为吉,男方把占卜结果告诉女方,就可以结婚。第四道程序便是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中,称为放定,也叫纳征,聘礼包括礼单和通婚书。女方一旦接受了聘礼便视为婚姻成立;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第43集中,当薛姨妈答应婚事之后,选定凤姐夫妇做媒人,吩咐了薛蝌办泥金庚贴,填上八字,送给贾琏,问好过礼的日子,这一系列行为就是问名、纳吉、纳征,这一系列的婚礼程序都具备。第五道程序是请期,需要男方择定日期举办成亲仪式,并让媒人向女方请示日期。最后便是迎亲,新娘、新郎举办婚礼仪式,新娘告别娘家,正式成为夫家的一员。自古以来人们常说“婚姻大事”,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婚姻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遵从社会等级制度是婚姻缔结的重要条件,也是因为这样的礼节致使宝黛钗三人的悲剧发生。
婚冠之礼是嘉礼的表现,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除了宝玉、宝钗的婚礼外,元春省亲这一情节也较好地体现了嘉礼。在古代,见面礼节也是嘉礼的一种,在第8集中,元春元宵节回荣国府省亲,荣国府内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妆迎接贵妃,贾母、王夫人、邢夫人都穿着朝服,头戴品级大冠站在门外迎接元春。
在明代,诰命夫人是指受有封号的妇女,多指朝廷官员的母亲、妻子,诰命夫人享有朝廷仪节上的待遇,在重要场合穿戴的冠服也有严格的规定,因此,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这些诰命夫人在迎接元妃时必须严格遵守服饰制度,按照品级进行穿戴。在第二次修改命妇服饰后,“大概基本形制是:朝服――头上戴山松形假髻,假髻花锢装饰,身上穿真红大袖衣,珍珠蹙金霞帔;常服――珠翠角冠,金珠花钗装饰,阔袖杂色衣,衣边为绿色。然后按照品级不同霞帔装饰各不相同。一品金线绣纹霞帔,用金、珍珠、翡翠装饰,下坠玉坠;二品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用金、珍珠、翡翠装饰,下坠金坠;三品金绣大杂花霞帔,珍珠翡翠装饰,下坠金坠:四品金绣小杂花霞帔,翡翠装饰,下坠金坠;五品镶嵌金线大杂花霞帔,用有突出花纹、色彩鲜艳的画绢装饰,下坠金坠;六品、七品镶嵌小杂花霞帔,用有突出花纹、色彩鲜艳的画绢装饰,下坠银坠子”[9]。
由于《t楼梦》在写作时刻意隐去年代,所以在元妃省亲这一情节并没有详细地描写诰命夫人的服饰,在电视剧中也是表现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这些诰命夫人身着真红大袖衣,身披霞帔,头戴凤冠,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是明代时期诰命夫人的衣着。
元春下轿后,衣着黄色贵妃服装,头戴凤冠,显现出朝廷贵妃之势,从电视剧中元妃的衣着看,便是明代皇后的服饰等级,皇后凤冠上是“金龙”“翠凤”;皇后凤冠三博鬓(左右共六扇);皇后大衫是黄色;皇后霞帔绣龙;大衫霞帔自妃以下是礼服,而皇后大衫霞帔是常服,皇后礼服是翟衣,由这些明代皇后的服饰制度来看,元妃所穿戴的就是皇后的服饰级别。
贾赦、贾政、贾珍、贾蓉觐见贵妃时都身着朝服,并且都是隔着帘子给贵妃请安,体现出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即便作为元春父亲的贾政在见到元春时也要先行君臣之礼,再有家礼。在电视剧中,贾赦、贾政、贾珍、贾蓉所着服饰是洪武二十四年改制后的朝服,也是明代最具特色的区别官阶秩序的重要标志――补子。“补子的图案用以区分文武官员等级,具体来说就是,文官袍服绣禽,武官袍服绣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xian);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xi,chi);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鹤鹑。武官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这些不同的禽纹兽纹被设计在方形框架内,置于圆领团衫的前胸后背,下围装饰着金、玉的腰带,既便于区分品级也显得十分壮观。”[10]
在第8集元春省亲这一情节中,元妃、诰命夫人、文武官员都是按照明代官服的等级制度着装,通过不同等级的服饰制度来限制人们的身份。
(四)宾礼
“宾礼,待宾客之礼。涉及天子和诸侯之间、诸侯和诸侯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中国和外国之间以及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时必须遵循的各种规范和仪式。”[11]《红楼梦》书中第53回写道“至次日五鼓,贾母等又按品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领宴回来,又至宁府祭过列祖,方回家受礼毕,便换衣裳歇息”。在当时朝贺、祭祖、受礼这先后顺序是不能变动的,不然就是失礼。相对应书中53回的电视剧第25集中,贾母进宫朝贺,除夕辞岁,剧中用旁白说道“次日五鼓”,也就是元旦清晨,贾母等人进宫朝贺,即给皇上、皇后、元妃拜年,无论是除夕辞岁还是春节贺岁都属于国礼,只是剧中没有给出贾母等人去宫内朝贺的具体镜头,但此时贾母等人朝贺的服装是与迎接元妃省亲时所着服装相同的。除此之外,在电视剧第38集中,元妃染恙家中亲人去宫中探望,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也皆按品妆穿着,只是家中的男性都在宫门外请安,不得入见,这都体现出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
除了这些,《红楼梦》中还体现了一些士相见礼,最为突出的一幕就是在电视剧第7集中,贾赦、贾政、贾蓉和贾宝玉在秦可卿的丧礼上路遇北静王,于是贾珍、贾政、贾蓉三人迎来北静王,以国礼相见,北静王并赠给宝玉一串n_香念珠,作为敬贺之礼。除此之外,还有宝玉、贾琏、湘莲和薛蟠等见面时的情景,贾雨村和冷子兴见面时行礼的情景等,总之,宾礼主要是人与人交往时需要遵照的各类规范。
三、结语
中国古代服饰向来与“礼”联系密切,不仅在色彩、服饰纹样、配饰上体现出等差有别,而且在服饰的制作理念上也都体现出中国的礼文化,《礼记・深衣》中对深衣推崇备至,认为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古代深衣很好地体现了自然规律,生活合乎四时之序,身合人间正道、权衡规矩,有天道之圆融。除此之外,中国服饰与礼仪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无论是古代的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还是现代社会中的婚礼、丧礼、成人礼等都同样讲究服饰的得体,不同的仪式场合需要穿着相对应的服饰。
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表征,是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特殊语言,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服饰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继续保持我们“衣冠上国”的荣光,如何构筑我们的文化认同,这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本文为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6BXW04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荀子[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20.
[2]郑煦卓.中国古代“礼治”思想下服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丝绸之路,2011(6).
[3]张宇珊.霓裳钗影探红楼[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4]张宇珊.霓裳钗影探红楼[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5]叶锦添回复质疑.网民望政府干预新红楼人物造型[N].青年周末,2008-7-19.
[6]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61.
[7]季学源.红楼梦服饰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8.
[8]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3.
[9]李小虎.《明史・舆服志》中的服饰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0]李小虎.《明史・舆服志》中的服饰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1]李小虎.《明史・舆服志》中的服饰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走进土族村庄里的一所人家,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条洁白的哈达,这是主客双方尊贵的象征;之后是三杯青稞酒,酒香温暖你的劳顿,美酒此时成了搭在主客之间的心桥。
哈达,美酒,土族人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物品。
我喜欢研究本民族——土族的礼俗文化,也关注兄弟民族的礼俗。优秀的礼仪折射的是一个民族对自身的一种认同,礼仪同时也是展示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动态窗口。
礼仪之花,折射的是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绽放的是一种浓郁的民族情感;各种场合的礼规礼仪,展示着一个民族代代承袭的优秀传统,因此一些礼仪不能随意篡改和变味。
然而,拜金主义的冲击,商业运作的歪曲,礼俗之花扭曲、误导、变异严重,总给人一种把苍蝇加工成美味佳肴的恶心。
陪同几个外地朋友到土族民俗村采风,走向一所农家院进门之时,我又一次要接受一种金钱驱使和无知下的商业侮辱。
几个穿着土族服饰的姑娘小伙唱着一曲似是而非的敬酒歌,手捧哈达迎接客人的到来,但是手拿的哈达不知用过了多少次,白色的哈达几近灰色,皱皱巴巴不成样子。
一条哈达,是用圣洁和尊贵编制的,哈达不能反复使用,这是捧起哈达之时应该知道的最基本的常识。
重复敬献哈达,一条哈达反复使用,这是对客人的不敬,更是对圣洁的哈达的亵渎。然而,不懂民族文化的盲区里,金钱驱使的圈子里,哈达成了甩来甩去的抹布,一条哈达在同一天就能搭到十几个人的脖子上,这种闹剧天天上演在大部分民俗接待点门口。
我退回一个角落里,我不愿领受别人已经领受过的一条何无价值的脏兮兮的哈达,我只能用这种躲避的方式躲开我和一条哈达同时被伤害、被侮辱的尴尬境地。
哈达是信仰的旗帜。
青藏高原,蒙古草原,云贵高原上,凡是信仰神佛的子民的心空,哈达就是一面旗帜在飘摇。
哈达也是诚挚心意的象征,犹如圣洁的如意宝珠,代表着敬献者如水晶般透明的尊敬,如青莲般崇高的问候。
所有的佛弟子心中,金钱、财富、地位都没有哈达一样的份量。藏族朋友有一句谚语:家里可以没有酥油和砖茶,但是一定要有上乘的哈达。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也不只是藏民族有,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都有类似的谚语流传。
你听,白胡子的阿爹说:柜子里没有白面可以,茶碗里少了茶叶也成,中堂里不挂一条哈达不是土民。一句话表明了哈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尊贵和神圣,以及人们用哈达对三宝供养、献敬、祈祷的虔诚。
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青海大地、蒙古地区,蒙古语族的子民们接受了藏传佛教僧侣手中的哈达,作为敬献神佛的尊贵物品,慢慢演变成了日常礼仪不可缺少的物品,白色或者蓝色的哈达代代相传,飘摇在我们信仰的高山之巅,敬传于我们大大小小的礼节当中。
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上的不同民族因为地域的差异,还有对色彩的偏好,对三种颜色的哈达做出了带有民族特色的选择。
雪域高原上白雪皑皑,一个人出生在青藏高原,睁眼就看到了白雪覆盖的一座座神山,还有放在山上的白色羊群,山上山下的一堆堆白石。
如此,藏族喜爱象征纯洁、高贵的白色哈达。白色象征着纯洁、美好、吉祥、善良,藏族人特别珍视洁白的颜色,白色崇拜或尚白是藏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的一种直接反映。打开《格萨尔王传》,所有的故事情节中,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事物来象征和代表正义、善良、高尚的人、军队或事情,而黑人、黑马、乌云等黑色事物则是象征和代表邪魔、罪恶、不幸和不祥之兆。
走进藏族村落,房屋墙壁刷白灰,过新年时门窗和木制家具上用白面点上白点或画上白线,给酒壶、茶壶系上哈达或羊毛,为壶嘴、碗口贴酥油,在要道山口的石堆顶端放上白石等等,只要留意就会发现无处不见白色崇拜的印记。
民族交融,藏民族尚白的习俗融合到了我们土族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一种民族融合的见证。我们土黄色的院墙上也喜欢镶上白石图案,婚礼喜庆之时酒壶、茶壶上土族人也会系上白羊毛;一场婚庆中,哈达无数次端上来,一次次敬献,一次次礼让。是的,一条哈达不值钱,但是哈达的身份是尊贵的,宾客们心里都有这样的一杆秤,所以土族的婚礼中,吃吃喝喝的一些物品和礼仪可以忽略,哈达需要出场的时候,谁都不敢马虎。
土族婚礼中,喜客来到门口,有一条哈达要献给喜客中的年长者,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芭日丹”,喜客们接受了“芭日丹”才会下马,现在是下车。宴席中间,有个互表心意、情谊的仪式,此时的哈达又叫“嘎伟嘎什党”,喜客接受了它,表明对今天的婚礼,对喜客的招待都很满意。婚宴结束,主人有肉份子、馍馍份子给每一位喜客,这些都可以礼让留下,唯独当天得到的几条哈达每个人都会装在左胸口的口袋里带回家。这一切都表明了哈达的尊贵。
藏族人历来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愿,所以人们自古以来在社会交往中使用洁白的哈达,以表达自己真诚、纯净的心愿。土族人也一样,出门办事,路途再遥远,行程再不方便,一条哈达一定要准备好,到了主人家门口,如果你手上捧着哈达,主人就会感觉得到了最贵重的礼物,得到了来客的尊重,一切事情就好办得多。
千里大草原,出门之时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蓝天,因此蒙古人喜爱象征蓝天,寓意吉祥的蓝色哈达。这种哈达适合求增益法,吉祥喜庆时使用,在蒙古草原,蓝色哈达渗透于宗教、日常生活、节庆礼仪。
象征怀爱、自在的黄色哈达,亦是佛教中最尊贵的颜色。所有信仰佛教的民族都视黄色哈达为神佛的供物。
土族人对哈达的颜色没有一种偏好,不管是蓝色、白色、黄色,也不论长短,每一条哈达都是尊贵的,所有的场合都不可亵渎,所有的礼节中可以缺少一些物品,比如土族婚礼中,作为尊贵礼物的一只羊可以用一包茶代替,但哈达是万万不能缺少的,更不能用别的物品替代。所有礼仪当中忘记了哈达,主人是不能寻找任何借口搪塞的,一定要及时补上,还要用一大堆吉祥话自圆其说缺失的过错。
近年出现了吉祥哈达,分为五种颜色,蓝、白、黄、绿、红,吉祥哈达中绘制八吉祥图案或者供物图案,因不同颜色的哈达,预示不同的缘起而珍贵,成了无数求法者虔诚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必备物。
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吗?——您在接受赐福的时候,可以不准备供品,一定要准备好一条哈达。这句话表明了哈达无上的功德。
话题又回到开头的场景,我们应该铭记——哈达只可以运用一次,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神佛,只能是一次,重复运用,这是对自己,对对方的亵渎,更是为自己的心灵蒙上污浊。
敬献哈达的礼仪也是很重要的,敬献时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好与头顶平面,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接受者也要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顶,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搭在他们的脖子上。
哈达,虽无黄金有价,但却比黄金尊贵,受到有佛光普照、桑烟缭绕的所有少数民族的敬爱。
民俗接待,应该弘扬民俗文化的优秀和精华,所以期待民俗接待者学会民族礼仪接待规格,尊重民俗习惯。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民俗接待的大门口,盼望哈达能回到自己尊贵的位置上,不再会出现一条哈达抹布一样重复使用,因为哈达象征着一片金子般的心,它在神佛与人、人与人之间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在心灵与精神中间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所以,土族人买来了新哈达,如果要敬献给神佛,还会用柏香薰一下,害怕摆放在商铺里已经污染。
哈达,双手捧起之时,要心怀虔敬,她是圣物。
低头,领受哈达之时,我们得到了最尊贵的祝福。
如此,你才有资格捧起一条哈达或者接受一条哈达。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