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 改革原因 指导思想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41-01
一、进行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原因
(一)课程标准滞后
现阶段课程标准有取代教学大纲的趋势,传统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对教学目的与程度的规定,即通过教学,学生应该学会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会做什么,以供教师在设计教案、实施教学时参考与把握,至于学生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结果,教学大纲是不管的。而现有的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如何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够具体和实用。理想的课程标准应规定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也应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二)教材选用不妥
现阶段一些针对高职高专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编写体系中普通心理学知识与营销知识两部分较为独立,没有能够很好的整合起来,教材理论知识较多,实践部分较少,教材编写模式上缺乏创新,案例年份过早,不够新颖,不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太过死板,不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消费心理学课程现阶段还主要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仍然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管“教”,只管把教学任务完成或把书讲完,过分强调理论的传授,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所学知识,难以真正运用到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较适用于理论课教学,而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消费心理学并不适合。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方法,虽然案例教学法普遍采用,但往往存在选用案例时效性差、学生不感兴趣、案例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并没有能够很好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还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缺陷,具有改革的必要性。
另外,由于学生普遍缺乏普通心理学知识背景,《消费心理学》又涉及到心理学很多基本理论,内容较抽象,学生很难看懂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方法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教学的恶性循环。
(四)采用传统考核方式
传统的《消费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检验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也就是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不外乎是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以及论述题等。这种纯理论的考试,使学生、教师还在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种考核方式需要改革。
二、进行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也这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总的来看,国内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还缺乏一套符合潮流和实际的有效模式。
(一)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现实价值
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在采用传递―接受性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以问题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实践式教学内容,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的目标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既要亲近教育实践,也要走进消费心理学研究领域。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研究商品购买者的心理,掌握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规律,并在实践中能运用自如。消费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出现,是我们这次探讨的主要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内涵是高等技术教育,它与联合国教科组织所建议分类原则关于技术教育的意义是一致的,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点
在培养目标上,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条件上,教师的教学要有鲜明的现场性、技术应用性、综合性和可供技术研究与开发和训练的特点与功能。过去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而“心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绪,只有通过接触才能发现,而“接触 ”就在于实践。因此,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是我院消费心理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完善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课题团队对传统消费心理学教学思想存在的弊端进行研究,从“学”的角度,强调“会”,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必须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消费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包括消费心理学模拟实验和实战体验),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诱导消费者消费的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现代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本课题团队要确立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人才并重的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江西蓝天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消费心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JY08021
参考文献:
[1]李小霞.消费心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一)课程内容设计偏重理论化。
这门课程在授课中,大部分院校主要以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为基础,注重讲述影响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宏观及微观因素,偏重于对消费心理及行为相关理论及其应用进行解析。而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特别缺乏把消费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市场营销策划各层次及环节中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学生无法通过单纯的理论学习,提升营销实战的技能,无法把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选用不当。
现阶段高职高专的消费心理学教材编写体系中,普通心理学知识与营销知识两部分较为独立,缺乏整合。教材理论知识较多,实践部分较少,教材编写模式上缺乏创新,对在教学中开展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相应的指导。
(三)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消费心理学课程现阶段还主要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师生关系仍然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管把教学任务完成或把书讲完,过分强调理论的传授,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所学知识,难以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四)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消费心理学》课程考核仍然是单纯笔试,这种纯理论的考试,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对学生营销实战能力的考量,以至于高分的学生并不一定具有相匹配的实战能力,而对理论学习普遍比较吃力的高职学生而言,这种考试方式也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消费心理学》课程改革
针对《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有研究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解决办法:曾峰提出了案例教学法,阐述了它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筛选案例的标准、案例讨论的步骤和完善案例教学的建议;许紫霞、周科研究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消费心理学》中的运用;朱丽洁提出了“项目化为主、任务驱动为辅”的教学方法,提出项目大任务小,任务的完成帮助项目实现的观点,在针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课程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思路及实例讲解。以上的解决办法主要集中于对消费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整体改革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考评,缺乏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本文从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理念,对消费心理学课程进行整体改革。
(一)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逐渐摆脱普通教育“以知识为本位”的影响,走出一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思路。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作出明智选择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这要求课程的设计不能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而需要为学生提供知识、情感、价值观和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才能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转换所需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是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统一体,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上述诸多能力都达到应有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不单纯是某种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由教育观念而引发的包括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到教学效果考核的一系列变革。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消费心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1.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计。
综合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首选需要设计与企业用人需求有效对接的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根据对营销人员职业能力的分析及《消费心理学》课程特点,力图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三个目标:一是让学生站在企业的角度认识消费者的行为并走进消费者的内心,二是了解影响消费者心理形成的因素,三是基于对消费者心理的了解,提升学生在STP定位及4P环节中的营销技能。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讲授,而要通过设计并完成一系列实训项目,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渐掌握分析消费者心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方法,并且从中获得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
2.引入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最契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核心内容,强调教、学、做的统一。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向导,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团队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任务”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环境模拟真实情境,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在消费心理学的课程中,综合运用行为导向教学的各种方法,翻转课堂,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和价值,为营销能力的全面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建立。
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 Scheiene der 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 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 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 )—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使之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也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成绩。反之,那些学习动机不够强烈的学生往往付出的努力相对较少,因此成绩也要差一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从各个方面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人们对学习动机的解释也多种多样,并由此派生出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本文旨在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习动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类型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在心理学上,动机通常是指直接推动人们趋向某种目标的内部动因,或者说是激发和维持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部过程,它具有随环境、领域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动动力,学习动机是动机原理在学习这一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学习活动中的需要、愿望、信念、自信心、荣誉感等心理因素都可直接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它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大,维持时间亦较长久。
(二)学习动机的类型
在普通心理学中,动机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概念。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激励人们行为的内在原因,但对其定义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动机进行研究分析,划分出多种动机类型。
1. 普遍型学习动机和具体型学习动机
普遍型学习动机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持久和广泛的倾向。普遍型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便会从小学持续到大学,再持续到工作中和生活中。普遍型学习动机适合于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活动,它是学校长期整体教育的结果。具体型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实现其目标而努力学习。具体包括:探索型学习动机、报效型学习动机、竞争型学习动机、报酬型学习动机、兴趣型学习动机等几种。
2. 表面型学习动机、深层型学习动机和成就型学习动机
表面型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为应付检查和考试而进行学习的动机,在这类动机的驱动下,采用一些应付性的、肤浅性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方法。深层型学习动机是指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为掌握知识而进行学习的动机,在它的作用下,学生可能采用一种钻研性的、探索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成就型学习动机是指为了获得高分和得到表扬而进行学习的动机,在这类动机的影响,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则较大程度的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其所具有的动机特点也不同。就大学生而言,深层型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但是也发现表面型学习动机会随年级的升高而加强,这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具有功利性和实用性。
3. 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懂得学习的意义及对自己终生发展的重要性。特点是学生为求知而学习,为个人成长而学习,重视学科兴趣与学科本身的价值,不过分重视考试成绩。外部学习动机指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习以外的诱因加以维护的学习动机。特点是学习怀有“表现目的”,追求高分或博得他人的称赞、夸奖。
二、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学习动机的欠缺必然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尤其是认知领域内的学习。在现今的大学校园,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动机欠缺、过于功利化的现象。从踏入大学的那天起,部分学生就以金钱为学习目的,一切从金钱和利益出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厌学情绪滋生。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在学习上态度散漫,甚至完全懈怠下来。在课堂上,这种厌学情绪表现为,学生精神萎靡不振,做一些与课程毫不相干的事情,甚至频繁逃课。在课下则表现为,部分学生不上图书馆,不看专业书籍,不按时完成作业,论文靠抄袭。第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些学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中解脱出来,尚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的自学方式,一时间难以转变角色,在学习上一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专业课只求及格即可,英语等级考试以及各种职业技能考试则是能避就避。在学业上不思进取,只求混得文凭。第三,思想压抑,缺乏动力。由于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以后难以适应校园里的集体生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因而在思想上表现出压抑的情绪,做任何事情积极性都不高,在学习上更是缺乏主观能动性。
三、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望是以及其学习过程的成败经验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最直接因素。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时学生认知型学习动机的主要内部动力,而学习过程的成败经验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此外,学生的性格、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其他个性特点对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外在的客观影响因素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的调查研究显示: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学校教育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现实的学校教学活动中,培养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达到学校教育目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证明: 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教师本人的治学态度、工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待学生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说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环境因素孰轻孰重,它们在影响动机的形成过程中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同时发生作用,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产生综合效力。
四、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动力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是确定人生走向的纲领,是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仅标示着个人的才能,而且还能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上明确学习目的,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即是一种能动的积极力量,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激励因素和动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大纲和教师要求制订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不同程度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使他们各得其所,这种做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促进师生双方真诚合作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和改革教育方式
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是直接的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范畴。它不仅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动机得以维持和深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的时候,他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处于极其兴奋状态,能够主动而积极地思考问题,感知事物,同时对事物的观察也变得比较敏锐。在传统的教育中,是以教师为本的模式,不能适应当前需要,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教育模式,保证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满足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习动机。
(三)有效地利用奖励机制,引入竞争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 奖励(物质与精神)能使人产生愉快的精神享受,增强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要会正确运用这一手段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在计划招生的大前提下,学生产生了一种“车到站”的感觉,认为辛辛苦苦挤过“独木桥”才跨进大学校门,可以轻松一下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学生没有放松要求,大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松懈。因此,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这种“严进宽出”的情况下,学校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入学时予以公布。为了鼓励优秀学生,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奖学金的发放要合理,并要适当提高金额,吸引学生努力学习。宽松的制度产生宽松的心理,严格的制度造就合格的人才。竞争会使学生产生荣辱观、利益观,如果学好学坏一样,那本来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也可能退缩。当然,竞争也会带来挫折,认识不清反而会削弱学习动机,因此,要教育学生合理竞争,正确对待挫折,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四)正确对待就业中的问题,积极应对
由于当前就业竞争激烈,就业环境复杂,就业制度不规范,大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做好信息沟通和服务等工作,尽量为学生就业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对此,学生应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而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应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和设计,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五)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学习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也就是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学业成功和自我效能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学业成功来源于策略运用时,原有的自我效能感被证实,成就动机得以巩固和提高,就会进一步激励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自我调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形成一技之长、以求立足于社会,使学生学到有用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到自我实现的价值,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习动机的性质及其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从外在影响因素来看,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态度并最终影响其学习愿望和努力程度等。心理学注重个体的内部因素,认为正是这些因素激发并维持了活动倾向。研究者们应该意识到人们对学习动机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在研究过程中,当涉及到有关学习动机的作用的争论时,我们不能单纯只看结果,应该首先考虑学习动机在意义上的不同。同样的道理,我们试图研究学习动机的作用时,也应该首先明确它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温建平(译),教育组织行为学――适应型领导与学校改革(第八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美]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5.
[3] 陈琦.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荣华.学习动机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 赵咏.从社会教育模式和心理学看学习动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教育版),2008.
论文摘要:声乐学习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声乐学习,对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声乐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针对声乐学习中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4、坚定信念,增强意志力
歌唱是肌肉、意志、生理与心理的协调运动,人的意志正是使口、唇、舌、齿、咽、腭、肺以及全身各个部位协调运动,于是产生美妙的声音。歌唱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表现在歌唱与发声的全过程,只要有歌唱或发声,就会有意志伴随。意志是声乐学习者的心理动力,即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人的意志力是他不同于其它人的个性特征。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意志力,那么一定会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声乐学习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的种种困难,才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 Bohn. 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 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关键词:课堂导课;问题设计;心理学;思维能力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已有极大的提升,在如此的大社会背景之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教育部也颁布了相关文件,以倡导把阅读主动权还给学生及把发展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最核心的目标。
然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因为受到应试教育及人为因素的束缚,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如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大量的填鸭式教学,老师翻译阅读文章,学生抄然后背,这使得学生和老师都处于被动状态,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老师和学生都过度注重教学成果,而忽略了促进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
二、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事物间的关系,形式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并表现为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质疑,促使其积极主动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及经验,结合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课堂实践
课堂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任务实际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设计,而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之外,还应对学习任务的设置做到深思熟虑,要充分考虑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推理解决问题和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而作为心理活动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且要充分考虑的学生的生活经验。
下面以高中一年级英语必修1中的unit 5 First Aid 课堂导课问题的设计为探讨依据。
本单元的主题是First Aid(急救),在讲解阅读文章内容之前,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紧急情况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引导学生给 First Aid 进行定义。在此,教师可提出问题: What is first aid? 通过相关图片或视频的观看,尤其是那些意外事故现场伤者的图片的观看,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想去帮助求救或去施与伤者帮助的冲动,因此也了解了用到first aid 的实际情境及其重要性。然后教师可顺利引导学生经过思维加工,用语言把first aid 这一概念表达出来。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进行努力的思维加工,以调节学生的思维效率,因此提出相对简单的第二个问题: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se following numbers? 110; 119; 120. What are they for? 这个问题是学生基本生活常识的再现,其简单的再现过程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对课堂积极的参与意识。此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网,并且对本单元的阅读文章确立初步的图式。
第三个问题:What other situation in our daily life do you think that might need first aid? 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并联系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生活经验来解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会通过思维互动而提出很多生活中的一些紧急情况,其中与阅读文章相关的burns(烧伤)会被提及。这正好为过渡到阅读文章做好了铺垫。
因此顺利导出第四个问题:What kind of first aid would you perform when someone gets burned?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提取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前面探讨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也对阅读文章的内容作出正确积极的猜测,促使学生为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好了充分的思维准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这些导课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及判断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也能促进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能做到学以致用。
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而课堂教学中的导课问题的合理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欲望,最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去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导课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并突破学生的旧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考,使其潜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杜智贤,林崇德,思维与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理解力的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李克建,为理解而教学〔J〕, 上海教育,2006(5A)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学习动机;意志品质;记忆;教学反馈
一、学习动机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素
动机被认为是外语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般认为,学习动机越高,语言学得越快,学得也越好。关于学习动机, 加德纳(1985)认为它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第二语言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愿望、学习中作出的努力以及对学习所持的积极态度。彭聃龄在《普通心理学》(2004年版)中指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活动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例如: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英语知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外部动机是指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外部因素。例如:考上名牌大学,博得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同学的羡慕,得到尊重,从而提高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自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就的动机。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国家的改革开放需要英语,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离不开英语。学好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价值与自身价值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英语学习活动才会变被动为主动,从依赖到自主。因此,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通过提供成就感、激励评价等诱因使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持久保持,从而取得英语学习的成效。
二、坚强的意志是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
英语就其本质而言,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我们的学生是在非英语社会中学习英语,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对英语的掌握是通过“学得”而不是“习得”。首先,英语学习需要记忆大量词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有专家研究表明,要使一个英语单词与相应的汉语建立牢固的联系,需要重复大约100次。要打好语言的基础,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非下苦功不可。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很难谈什么真正的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学得越少越学不好。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就要不怕麻烦地查词典,学生使用双解词典时不仅看到了中文,也看到了更加准确的英语解释,可谓“一举两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比一般动机更具有选择性和坚持性。意志是人特有的高层次动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意志的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培养。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最少记5个单词,每年以300天计,那么一年则可以记住1500个左右的单词,坚持几年词汇量便会大大增加,英语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英语学习坚持品质的心理训练中,教师应首先抓目标激励,锁定具体目标,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努力定能实现目标;其次是榜样激励,让学生在网络、电视或自己身边找一些意志坚强的人作榜样,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科学的方法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学习英语需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当然,学习英语还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尤其是在英语单词的掌握和记忆中。
第一,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根据这一规律,要让学生养成学习后及时复习的习惯。但是,学生的复习不应该是单纯的机械重复。要使复习行之有效,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在复习中尝试回忆。一方面学生通过回忆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使下一次复习更有目的性,以便在难点上多下工夫。
2.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把看、读、听、写结合起来复习,把所学材料加以系统组织编写提纲复习等。
3.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该强调复习的程度,并适当安排过度学习(练习)的量,以实现所学知识能得到长时间的保存。
第二,学习中也存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学习内容的时间间隔、性质变化上有所注意。例如:为防止首因效应,就应尽量减少刚开始所讲词汇与后面词汇的差异,减少其刺激强度;同时,还可利用近因效应,由于刚开始出现的词汇容易记忆,适当减少其讲解的时间等。
第三,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7个单元左右。一个单元可以是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在记忆的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并为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叫组块,把记忆内容分成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因此,在单词的记忆中,通过联想、想象对识记内容分组、归类,可提高记忆单词的数量。根据短时记忆的用量有限性原理,每次向学生呈现7个左右的组块,并让学生不断复述,以便巩固和记忆。
四、教学反馈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反馈也就是教学评价,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方法,按照教学目的,对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对所实施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定。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评价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检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教学效果、对教学的反思与改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的途径。成功的喜悦能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亦能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随着英语教改的深入开展,其评价体系已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单元评价、学期评价、单项评价、综合评价等,形式可以是听、说、读、写等。考试是英语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均应十分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考试就要改变以往的出题模式,把口语和听力纳入总分计算,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另外,测试对教学的促进或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每次考试,教师都必须全面考虑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对每一份试卷都应在学生样本中试测,并运用心理测试的相关知识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实践证明,学生经常体验失败就会导致激励水平的下降,继而引起退缩反应,最终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学生有了成就感才能有自信心和学习的勇气。
事实证明,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我们应教会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英语学习进入学生善于自我管理和高效自学的良性循环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英语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J].外语界,2000,(4).
[3]连淑能.与外语学生谈综合素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9).
论文摘要:作者针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的界定,并且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1、研究背景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充分预见了科学素质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教育解决的方法。毫无疑问,科学素质的涵义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结果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观,科学知识和能力,科学行为习惯。对于受教育的个体而言,可以说科学观是一个人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知识和能力是基础,而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但在科学素质的培养过程当中,其三者的地位却不同,科学素质的培养必得通过科学知识与能力的点滴培养,才会逐步建立起一个人的科学观和形成良好的科学行为规范。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科学素质培养的首要任务是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在科学知识和能力当中更重要的是科学能力的培养,因为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更为深远的,更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1]。而科学能力又集中体现在科学探究(探索和研究)能力上。
2、“科学探究能力”的界定
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能力的定义是:凡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的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叫做能力。而科学探究正是人们所从事的一种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可以对科学探究能力做一个比较简单的界定:即凡是直接影响人的科学探究活动效率,促使科学探究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就叫做科学探究能力[2]。由于科学探究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科学探究能力也必然包括从事科学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能力。
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方法,在实践中也确实有许多物理教师及物理教研人员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借鉴他们的经验以及其它学科教师的经验和理论探讨,加上本人的一些思考,在对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基础上,按照探究能力的划分,分别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3.1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传统物理教学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二大能力,即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来有专家对第三个能力的完整性提出了质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注重解决问题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此,初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3.2猜测与假设能力的培养策略
(1)使学生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如同前文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教育一样,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意义也必须要进行教育。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如果猜想与假设一旦能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就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结论。因此,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指导探究的沿预定目标展开,避免探究的自目性。 因为猜想与假设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一定的预见性思考,因此,它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要使学生获得对猜想与假设的正确认识,应该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并据此制定探究计划或设计实验,完成探究活动。学生体会猜想与假设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先导,目‘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起引导性的作用。
(2)打破猜想与假设的神秘感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常常用猜想一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星期二在家看电视,忽然图像没有了,我们首先猜想:可能是停电,建立停电假设。但屏幕还有亮光,于是推翻此假设。再猜想,假设是这个电台停止播放节目,但用遥控器查发现所有频道的电台都没有图像,又否定此假设。剩下两个假设:有线电视信号的输人线断了或电视机坏了。
(3)鼓励学生要敢于建立假设与表达假设
多数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也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在学生建立假设和表达假设时,特别是这种假设可能很荒谬时,并没有进行鼓励,甚至可能讥笑,这很不利于学生假设能力的发展。
要鼓励学生敢于建立假设与表达假设,关键是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讨论并能毫无顾虑地发表看法,不要讥笑学生幼稚天真的想法,反而要表扬他们敢想敢说。
3.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制定探究计划或设计探究实验之前,必须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条件。探究的目的来自于探究的问题,探究计划的具体任务或实验方案的具体要求来自于根据探究问题所提出的猜想或假设。当猜想或假设一经提出,便能据此明确目的,辨明条件。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多数情况下,为了使科学探究能进行下去,教科书都需要介绍探究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这个环节学生较少有锻炼的机会,这样,让学生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就显得特别必要。
3.4分析与论证能力的培养策略
应该认识到,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例如对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探究,当实验测出了在各种不同电压下通过电阻的电流值时,即使实验操作正确,得出的数据可靠,但探究仅停留在此阶段,面对诸多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什么结论也不能形成,探究等于半途而废,因此,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生经历了分析论证形成探究结论后,引导学生把分析论证前后的科学探究进程进行对比,能加深学生对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所起作用的正确认识。
4、结论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是整个中等教育界都在力图去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实践中,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同心协力,真正使得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大家认同并自觉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活动;歌唱艺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61-02
一、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
1、感觉对歌唱的影响
所谓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歌唱也不例外。
(1)歌唱听觉
对于歌唱者来说,必须具备对乐音敏锐的感受和分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训练加以提高的。良好的辨别声音特性的感觉对歌唱者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正确的声音观念的建立和对音准、音色、音量的鉴别和听觉的审美能力。
(2)歌唱视觉
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斯克里亚宾认为c小调是蓝色的,G大调和D大调是黄色的。把音阶与颜色联系起来,虽然有些玄妙,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需要在实践中去感觉、去证明,这是音乐家们对调性的视觉反映。
歌唱家对歌声也具有视觉反映,并且色彩会更加绚丽。在日常发声练习时,通常所说的声音明亮、暗淡、苍白等都是视觉感受。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歌唱家眼里有歌词中景与物的视像。
2、想象对歌唱的影响
想象就是大脑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下,在知觉基础上获得的,并通过记忆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为材料,经过分析和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与感觉、思维、情感及意志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反映过程,还是一种积极的主观心理活动。音乐想象在音乐活动中,特别是在认识音乐、改造音乐、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等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没有音乐想象,也就没有音乐的灵魂。当歌唱者在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可以根据歌词所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在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大草原上,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一片宁静祥和的大自然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于是“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歌唱艺术效果就产生了。
3、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性格是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可塑性、多面性的特点。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的性格也不同。歌唱是表演艺术,需要培养活泼、开朗、富于激情的性格,需要歌唱者具有情绪的兴奋性、敏捷性和可调控性。外向型性格的人重视外在世界,一般性情开朗、活泼好动、善于交际。因此,歌唱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向积极的反方面发展。
4、情绪和感情对歌唱的影响
歌唱是一门情感艺术,它针对心情,表现心情。歌唱艺术是借助音乐音响中的旋律、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歌词等诸多音乐和语言表现手段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传递情绪情感及其他思维信息。
“情”在歌唱中起主导作用,是“声”的灵魂。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艺术。歌唱表演强调“声者发乎情”,“情动而辞发”,“未成曲调先有情”。情绪和情感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对歌唱心理的简要论述,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初步了解歌唱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歌唱心理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二、解决歌唱心理问题的具体办法
1、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与歌唱技能技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歌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仅仅学习歌唱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演唱任何一首歌曲时,都要经历一个认识、理解、研究处理的过程,如对歌曲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风格流派,甚至有关地区的风俗民情都要有所了解。歌唱者了解和掌握的越多就越能全面、深刻、细微的解释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歌唱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了解与歌唱艺术相关的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同时也要努力学习表演、舞蹈、戏剧等相关的姐妹艺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
2、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做到胸有成竹
一个歌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曲目,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害怕、紧张、怯台等心理问题。有时是对歌词不够熟悉,而害怕忘词、串词;有时是与伴奏没有配合好,而担心在台上出丑等。因此,一定要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
(1)选歌在挑选歌曲时,尽量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例如,歌曲要符合自己的嗓音条件,不能自己是美声嗓音,却选择民族歌曲;不要超出自己的最佳音域范围,不能自己的音域在c1-g2,却选择音域在d2-c3的歌曲;要适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不能自己是内向性格,却选择要表现热情奔放、性情泼辣的歌曲。选歌是歌唱的前提条件。
(2)练歌选择好歌曲之后,我们首先要熟悉乐谱,注意节奏节拍,进行学唱练习;其次要熟背歌词,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理解歌词的意境,分析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及感情基调;再次要解决歌曲中的情绪变化、强弱对比、高音处理和情感的表现;最后要与伴奏进行反复磨合,双方配合默契。
(3)注意用嗓卫生与保健常言道:“体壮声洪,体弱声虚。”强健的体魄是歌唱的生理基础。人体不论哪个器官功能不正常,都会影响到人的整体健康和发声器官的正常运行。我们应当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合理的用嗓,并且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嗓音持久不衰。
3、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歌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事业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1)要培养对歌唱的执着爱好与兴趣,有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激情。(2)要培养歌唱者的自信心和保持乐观的态度,歌唱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3)要培养和训练歌唱者自我控制和感情约束的能力,面对外界事物与环境的影响及思想压力能排除干扰和杂念,有坚强的自控能力。
(4)要加强歌唱者的艺术表演的实践能力,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锻炼勇气,增强舞台感受和经验。
三、心理活动对歌唱的重要性
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歌唱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歌唱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歌唱学习,能为歌唱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歌唱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心理学发展证明,人的心理是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列宁说:“人以实践说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科学的客观的正确性。”因此,歌唱艺术必须建立在长期、反复、不畏艰难的实践基础上,培养积极、健康的歌唱心理。同时,依靠歌唱心理思维的指导,培养敏锐的感知觉,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不断对复杂的歌唱现象作出理智的分析、判断、思维。
综上所述,声乐是一种艺术,歌唱发音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不仅仅依靠生理学和物理学,更重要的是心理学。心理学与歌唱有着密切的关系,歌唱受到心理活动的影响与控制,同时良好的心理又可以促进歌唱的发挥,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参考资料
[1] 徐德辉.普通心理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P139.
[2]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 [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P3.
[3] 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P53.